CN1439524A - 薄片进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进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39524A CN1439524A CN03103759.3A CN03103759A CN1439524A CN 1439524 A CN1439524 A CN 1439524A CN 03103759 A CN03103759 A CN 03103759A CN 1439524 A CN1439524 A CN 14395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ecord sheet
- sheeting
- separating component
- supplying ro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2—Friction retainers acting on under or rear side of article being separated
- B65H3/5207—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 B65H3/5215—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the retainers positioned under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the top of the pile
- B65H3/5223—Retainers of the pad-type, e.g. friction p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1—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for separating inclined-stacked articles with separator rollers above the stac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6—Elements, e.g. scrapers, fingers, needles, brushes, acting on separated article or on edge of the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70—Clutches; Couplings
- B65H2403/73—Couplings
- B65H2403/732—Torque limi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薄片材料的进送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堆垛记录薄片的薄片堆垛部分;一个用于从薄片堆垛部分进送记录薄片的进送辊;用于将由进送辊送出的记录薄片分开的分离部件;一个用于保持分离部件的支座,该支座可转动地支承在装置的主体部件上;用于朝进送辊顶推该支座的第一顶推部件;一个初调部件,该初调部件可转动地支承在支座上并用于调节相对进送辊的间隙;用于朝进送辊顶推初调部件的第二顶推部件;一个第一调节部件,该部件支承在支座上并用于调节初调部件相对支座的转动;一个第二调节部件,该部件设置在装置的主体部件内并用于调节初调部件相对装置之主体部件的转动。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和相关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进送装置,这种薄片进送装置能够将记录薄片从记录装置的记录薄片保持部分输送到记录薄片保持部分之外并逐一运送记录薄片。
图24示出了一种传统的送纸装置,这种送纸装置已经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64-209447中被披露。在图24中,附图标记201表示一个送纸辊,附图标记202表示一个摩擦部件,该摩擦部件保持抵压在送纸辊201上。由于在送纸辊201和摩擦辊202之间存在不同的摩擦力,因此就能够从薄片S的下方将两张或更多记录薄片S相互分开并逐一进送到记录装置内。摩擦部件202的摩擦系数按照下述方式设定:当摩擦部件202和记录薄片S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1;送纸辊201和记录薄片S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2,相邻两个薄片S1和S2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3时,应满足下述关系式:μ1>μ2>μ3。
当记录薄片S1即位于最顶部的记录薄片被送入进送辊201和摩擦部件202之间的挤压部分内时,记录薄片S1就会由于进送辊201和记录薄片S1的摩擦系数及摩擦部件202和记录薄片S1的摩擦系数的不同(μ1>μ2)而被输送到记录装置内。
当两张薄片S1和S2被运送到进送辊201和摩擦部件202之间的挤压部分内时,仅有第一个薄片S1被输送到记录装置内,同时在第二记录薄片S2上滑动,这是因为进送辊201与记录薄片S1之间的摩擦系数、摩擦部件202与记录薄片S2之间的摩擦系数及记录薄片S1和S2之间的摩擦系数互不相同(μ1>μ2>μ3),从而使摩擦部件202阻止了第二记录薄片S2的前移。
图25示出了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62-105834中披露的送纸装置。在图25中,附图标记301表示一个进送辊,附图标记302表示一个保持抵压在进送辊301上的分离辊。进送辊301设置有一个转矩限制器,这样就能够通过转矩限制器的制动扭矩将记录薄片S逐一分开,接下来,将纸张进送到记录装置内。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按照能够满足下述关系式的方式设计薄片进送装置:
μ4≥μ5≥μ6
μ5×N>T1/r>μ6×N
μ4:进送辊301和记录薄片S之间的摩擦系数;
μ5:分离辊302和记录薄片S之间的摩擦系数;
μ6:两张记录薄片S之间的摩擦系数;
T1:扭矩限制器的制动扭矩;
N:分离辊302和进送辊301之间的接触压力;
r:分离辊302的半径。
当记录薄片S1,即最顶部的记录薄片被进送到介于送纸辊301和分离辊302之间的挤压部分内时,由进送辊301通过记录薄片S1作用于分离辊302上的扭矩就会大于分离辊302的扭矩限制器的制动扭矩T1的预定值。这样,分离辊302就会通过送纸辊301的转动而旋转,从而使记录薄片S1前移。当两个薄片S1和S2被进送到介于进送辊301和分离辊302之间的挤压区域内时,记录薄片S1就会在记录薄片S2上滑动,从而防止由送纸辊301作用于分离辊302上的扭矩大于分离辊302的扭矩限制器的制动扭矩T1的预定值。因此,分离辊302不会转动,从而防止第二记录薄片S2的前移。这样,只有与进送辊301相接触的薄片,即记录薄片S1,才能够前移;与分离辊302相接触的记录薄片S2因为分离辊302保持静止不动而不能前移。
但是,当三张或更多记录薄片S被进送到介于图24所示的薄片进送装置的进送辊201和摩擦部件202之间的挤压部分内时,就会出现下述的情况。由于μ1>μ3,因此最顶部的记录薄片S1能够前移。此外,μ2>μ3。因此,摩擦部件202可防止第三记录薄片S3的前移。同时,第二记录薄片S2与第一和第三记录薄片S1、S3相互接触,而且第一和第二记录薄片S1、S2之间的摩擦力基本等于第二和第三记录薄片S2、S3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就不能保证通过摩擦部件202来防止第二薄片S2的前移。
当三张或更多张薄片S被进送到介于图25所示的薄片进送装置的进送辊301和分离辊302之间的挤压部分内时,也会出现一种与上述情况类似的情形。具体而言,图26所示的装置设置有一个预调部件304,该部件设置在位于送纸辊301和分离辊302之间的挤压部分和位于送纸辊301与位于记录薄片保持部件303内的最顶部记录薄片S间的接触区域之间,而记录薄片保持部件303被固定到一个底座部件305或一个未示出的分离辊支座上,这样就使介于预调部件的尖端和送纸辊301的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H最为合适。
但是,与图26所示的上述装置类似的送纸装置存在下述问题,因为预调部件被固定连接到底座或分离辊的支座上。
就是说,进送辊301受到一个接触压力F1(约为300gf-500gf)和一个接触压力F2(约为100gf-300gf)的作用,其中接触压力F1是在进送辊301保持抵压在记录薄片保持部件上时产生的,而接触压力F2是在进送辊301抵压在分离辊302上时产生的。这样,在某些时候,进送辊301就会变形。具体而言,在薄片进送装置按照将预调部件固定到底座上的方式构造而成的情况下,当进送辊301变形时,进送辊301和预调部件之间的间隙就会变大,这样在某些时候就会有三张或更多记录薄片S被进送到介于进送辊301和分离辊302之间的挤压部分内。
此外,在薄片进送装置是按照将预调部件固定连接到分离辊支座上的方式构造而成的情况下,即使在进送辊301变形后,分离辊302、分离辊支座和预调部件也会跟随进送辊301而移动。因此,进送辊301和预调部件之间的间隙就不会变化。但是,当进送辊301变形时,预调部件就可能进入在变形前由进送辊301占据的区域内,从而与进送辊相接触,这样就会导致进送辊301的橡胶层被预调部件刮削,和/或损坏预调部件。
对于设置有一薄片分离机构的送纸装置所采用的薄片分离方法而言,有摩擦板法,减速辊法等。采用摩擦板法的送纸装置设置有一个摩擦板,并利用进送辊、薄片和摩擦板之间摩擦系数的不同将薄片分开。在送纸装置采用减速辊法的情况下,分离辊安装有一扭矩限制器,可利用扭矩限制器产生的摩擦和分离辊的摩擦系数将薄片分开。
图27是一个根据现有技术制成的送纸装置之薄片分离部分的剖视图。采用上述薄片分离方法的薄片进送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工作。多张记录薄片被倾斜保持在薄片进送装置的纸槽内,薄片的前边缘与基准部分415的前部边缘对齐。此外,记录薄片420在压板416的压力作用下被一直抵压到进送辊411上,同时最顶部的记录薄片420与进送辊411相接触。当送纸装置被驱动时,记录薄片412经过预调部件422a被送向分离部件412,而预调部件被预调部件支座422所固定,该支座422又沿薄片的输送方向设置在记录薄片分离部件412的上游侧。
对于上述的薄片进送装置而言,薄片420是沿倾斜方向受到保持的。因此,记录薄片420相对分离部件412以一定的角度α与分离部件412相接触。这样,就可以通过上述的预调部件422a保证该角度不会超过预定值。
但是,在根据现有技术的上述送纸装置中,在预调部件422a和进送辊411之间设置有一预先量的间隙,如图27所示。因此,仅靠预调部件422a不足以精确地控制薄片420的角度;薄片420之前端部的某一部分或某些部分与分离部件412之间的角度α大于最佳角度。具体而言,当一张纸板作为记录薄片被输送时,或者当一个卷曲的薄片被输送,而且其前部边缘向下卷曲时,其前部边缘会与分离部件412产生撞击,这样在某些时候就阻碍了记录薄片的输送。此外,在送入薄片的过程中,当其与分离部件接触时,薄片的前部边缘有时会向后折叠。
作为一种用于防止薄片进送失败的措施,增加进送辊411的外径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此外,在送纸装置将分离辊用作分离部件412的情况下,增加分离辊的直径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这些解决方案与减小薄片进送装置及记录装置的尺寸产生矛盾。
作为另外一种用于防止薄片输送失败的措施,使压板416沿着一个能够减小压板416之角度的方向倾斜放置压板416也是有效的,这样就能够减小将薄片送入分离部分内的角度。该解决方案也与减小薄片进送装置及记录装置的尺寸产生冲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进送装置,在这种薄片进送装置中,进送辊和预调部件之间的间隙保持恒定不变,而且薄片的输送性能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材料进送装置和设置有这种进送装置的记录装置,当采用小直径的辊时,不存在厚薄片进送失败及记录材料前端部卷曲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薄片材料进送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堆垛记录薄片的薄片堆垛部分;一个用于从所述薄片堆垛部分进送记录薄片的进送辊;用于将由所述进送辊送出的记录薄片分开的分离部件;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分离部件的支座,所述支座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装置的一个主体部件上;用于朝向所述进送辊顶推所述支座的抵压顶推部件;一个初步调节部件,该部件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座上并用于调整相对所述进送辊的间隙;用于朝向所述进送辊顶推所述初步调节部分的第二顶推部件;一个第一调节部件,该部件支承在所述支座上并用于调整所述初步调节部分相对所述支座的转动;一个第二调节部件,其用于调整所述初步调节部件相对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的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薄片材料进送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堆垛薄片材料的薄片材料堆垛部分;用于从所述薄片材料堆垛部分进送薄片材料的进送部件;分离部件,其用于将由所述进送部件送出的薄片材料分开,以挑选出记录材料;一个初步调节部件,其用于限制进入所述分离部件中的薄片数量;一个位置控制部件,其用于控制被送向所述分离部件的薄片材料的位置,其中所述位置控制部件沿薄片材料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一个不与所述进送部件和所述分离部件产生干涉的位置上,以使其高度基本与所述进送部件的薄片材料进送平面相平齐,或者使其高度从横穿纸页材料宽度方向的方向进入所述纸页材料进送部件内。
接合附图,通过阅读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将会更加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薄片进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透视图;
图2为薄片进送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薄片进送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薄片进送装置的薄片分离部分的透视图,图中示出了该部分的结构;
图5为薄片进送装置的薄片分离部分的透视图,图中示出了该部分的结构;
图6为薄片进送装置的薄片分离部分的透视图,图中示出了该部分的结构;
图7为成象装置的整体透视图;
图8为用于说明薄片进送装置的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用于说明薄片进送装置的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11为用于说明薄片进送装置的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12为用于说明薄片进送装置的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13为用于说明薄片进送装置的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14为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薄片进送装置的记录装置的整体顶部平面图;
图15为安装有薄片进送装置的记录装置的剖视图;
图16为安装有薄片进送装置的记录装置的剖视图;
图17为已被拆卸下来的分离辊的透视图,图中示出了其结构;
图18为分离辊的剖视图;
图19为薄片分离部分的剖视图;
图20为薄片分离部分的平面图,该视图是从记录薄片的输送方向观察到的;
图21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薄片分离部分的剖视图;
图22为薄片分离部分的平面图,该视图是从记录薄片的输送方向观察到的;
图2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薄片分离部分的剖视图;
图24是一个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送纸装置的示意图;
图25是一个用于示出现有技术中另一送纸装置的示意图;
图26是一个用于示出现有技术中又一送纸装置的示意图;
图27为现有技术的送纸装置的薄片分离部分的剖视图。
对最佳实施例的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的薄片进送装置能够被用作成象装置(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送纸装置。它是一种用于将多个以薄片形式存在的记录介质,例如记录薄片、记录胶片、作为待读物件并以纸页形式存在的原件等,保持在记录介质保持部件内并将其逐一进送到成象部分或成象装置的成象部分内的装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照安装有薄片进送装置的成象装置进行说明,其中薄片进送装置将单个或单个以薄片形式存在的介质进送到成象装置的成象部分内,其中图象形成于介质上。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薄片进送装置的透视图。图2和3为薄片进送装置的剖视图。在附图中,附图标记4表示一个送纸辊(在下文中简称为进送辊),该送纸辊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被一个底座部件1可转动地支承,而且可被驱动力旋转驱动,而且驱动力又是通过一传递部件从一个机械动力源传递出到送纸辊上的。记录薄片S通过进送辊4输送到成象装置的主体部件内,并朝向一个沿记录薄片的输送方向设置在下游侧的输送辊5运送。进送辊4上与记录薄片S相接触的那部分涂敷有耐磨物质,例如橡胶或发泡尿烷。参照图3,为通过简化机械动力源2和传递部件3的驱动力切换机构的结构来降低薄片进送装置的成本,也为了易于使用者将记录薄片安装到薄片进送装置内,进送辊4的横截面为D形;进送辊4的功能表面由一个圆筒形部分4a和一个平面部分4b构成,当进送辊4转动时,该圆筒形部分与记录薄片S接触,而平面部分用于在薄片保持部件内相对记录薄片S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在其面向记录薄片S时也是如此。该平面部分4b可被称为小直径部分。
附图标记6表示一个薄片进送托盘。附图标记7表示一个压板,该压板被一个抵压部件压向进送辊4,而进送辊4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上。进送辊4的轴设置有一个压板调节凸轮9。压板7设置有一凸轮从动件7a,该凸轮从动件与进送辊4的压板调节凸轮9相接触。通过压板调节凸轮9和凸轮从动件7a的组合,压板7可被安装在与进送辊4相接触的位置上或设置在远离进送辊4的位置上。此外,压板7还设置有一个用于沿记录薄片S的宽度方向调整记录薄片S的一定的侧面导向件。
参照图4至6,一个薄片分离辊(或简称为分离辊)10沿记录薄片的输送方向设置在压板7的下游侧。该分离辊10与进送辊4接触。分离辊10和记录薄片S直径的摩擦系数为μ5。分离辊10被装配在限制器的轴12上,而轴12又被固定连接到一个分离辊支座11上。限制器的轴12设置有一个限制器弹簧13,这样,当作用于分离辊10(及限制器轴12)上的扭矩T1超过一个预定值,那么分离辊10就会围绕限制器的轴12转动。分离辊的支座11装配在轴11a上,并能够围绕轴11a回转,而轴11a又被固定连接到底座部件1上。分离辊支座11通过一个分离辊支座的抵压部件14保持压向进送辊4。此外,分离辊支座11还设置有一个缓冲器11b,该缓冲器与底座部件11相接触,以调整分离辊支座11朝向进送辊4的移动。分离辊支座11设置有一个能够围绕轴15a转动的预调部件15。该预调部件15通过压力发生部件17保持压向进送辊4。此外,该预调部件15也设置有一个缓冲器15b。分离辊支座11和底座部件1在与预调部件15的缓冲器15b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调节部件11c和调节部分1a。缓冲器15b和调节部件11c之间的接触确保预调部件15相对分离辊支座11保持在一个预定的角度位置上。此外,缓冲器15b和调节部件1a之间的接触可确保预调部件15相对底座部件1的角度保持在一个预定的角度位置上。该薄片进送装置是按照能够满足下述关系式的方式设计出来的:
μ4≥μ5≥μ6
μ5×N>T1/r>μ6×N
μ4:进送辊4和记录薄片S之间的摩擦系数;
μ6:两个记录薄片S之间的摩擦系数;
T1:扭矩限制器的制动扭矩;
N:分离辊10的接触压力;
r:分离辊10的半径。
图7为安装有上述薄片进送装置的成象装置的透视图。在该图中,附图标记18表示一个记录头,附图标记19表示一个安装在记录头上的滑架。滑架19按下述方式构造:当其在一个由未示出的机械动力源输出的力的作用下而沿记录薄片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时,使其能够被一个导向轴20所引导。当携带有记录头18的滑架往复移动时,记录头18就会在记录薄片S上形成一个图象。附图标记5表示一个输送辊,该辊通过它的轴可转动地支承在一个未示出的机架上并运送由薄片进送装置进送的记录薄片S。由附图标记21表示的是一个压辊,该压辊通过一个未示出的压力生成部件保持抵压在输送辊5上。
下面,将参照图8至13,对进送和输送记录薄片S的操作加以说明。
参照图8,在操作的起始阶段,压板调节凸轮9的凸轮表面9a与压板7的凸轮表面7a相互接触,从而在进送辊4和压板7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在该阶段,还可通过一个未示出的调节部件对分离辊支座11进行控制。因此,被分离辊支座11固定的分离辊10和调节部件15相对进送辊4的半径方向位于进送辊4之圆周表面上的圆筒形部分4a的外侧。
当薄片进送装置接收到一个薄片进送命令时,机械式动力源2就会被驱动。这样,进送辊4就会沿图9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撤销对分离辊支座11的控制,以允许分离辊支座11能够通过分离辊抵压部件14围绕轴11a回转。这样,分离辊10就与进送辊4的圆筒形表面部分4a相接触,从而在圆筒形表面部分4a和预调部件15之间形成所需的间隙H,如图10所示,这是因为调节部件15通过压力发生部件17保持受压,而且缓冲器15b还与调节部件11c接触。
压板调节凸轮9的凸轮表面9a和压板7的凸轮表面7a相互分开,而且压板7通过一个压板弹簧8处于压力作用下。此外,进送辊4与压板7上的记录薄片S相接触,记录薄片S被旋转的进送辊4拾起。如上所述,在进送辊4的圆筒形表面部分4a和预调部件15之间存在一个所需的间隙H。因此,即使进送辊4拾起三个或更多记录薄片S,预调部件15也不可能允许将三个或更多记录薄片S同时进送到介于进送辊4和分离辊10之间的挤压部分内。
另外,如上所述,进送辊4可在来自压板弹簧8的压力F1(约为300gf-500gf)和来自分离辊挤压部件14的压力F2(约为100gf-300gf)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但是,即使进送辊4产生变形,分离辊10也会通过分离辊挤压部件14而保持与进送辊4的圆筒形表面部分4a相接触。此外,由于与分离辊支座11相连接的预调部件15也会移动,因此就可以保证进送辊4和预调部件15之间的间隙H2与上述间隙H1基本相同。换言之,即使进送辊4已经产生变形,进送辊4和预调部件15之间的间隙H2也会继续具有所需的值。因此,即使进送辊4拾起三个或更多薄片,预调部件15也不可能允许三个或更多记录薄片被同时进送到介于进送辊4和分离辊10之间的挤压部分内。
分离辊支座11的回转范围决定于分离辊支座11的缓冲器11b和底座部件1之间的接触点位置。此外,如上所述,这种薄片进送装置是按照下述方式构造而成的:即使进送辊4已经产生变形,分离辊10也能够与进送辊4的圆筒形表面部分4a保持接触。因此,预调部件15必须能够沿进送辊4的半径方向回转到进送辊4之圆筒形表面部分4a的环形部位的内侧中。这样,该装置就可按下述方式构造:在薄片进送操作开始进行的过程中,当取消未示出的调节部件的控制时,分离辊支座11能够通过分离辊挤压部件14围绕轴11a回转到一个使分离辊支座11的缓冲器11b与底座部件1相接触的位置上,如图12所示。当分离辊支座11的缓冲器11b与底座部件1相接触时,分离辊10的圆周表面位于进送辊4之圆筒形表面部分4a的(圆形)部位内。但是,预调部件15的缓冲器15b仍然受到底座部件1上的调节部件1a的控制。因此,预调部件15不会进入到进送辊4之圆筒形表面部分4a的圆形部位内。这样,进送辊4的橡胶部分被预调部件15刮削的情况和/或预调部件15由于与进送辊4的接触而损坏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有时,记录薄片S可能会通过进送辊4之圆筒形表面部分4a与预调部件15之间的间隙移开,而且移开的记录薄片S的前部边缘可能会与预调部件15相接触,这样就会沿记录薄片的输送方向顶推预调部件15。有时,还可能出现下述情况:被进送辊4拾起的第三记录薄片和后来的记录薄片的前端与预调部件15相接触并沿记录薄片的输送方向推动预调部件15。但是,轴15a的轴线,即预调部件15的回转轴线,就会与记录薄片输送通道的理论延伸方向重合,如图13所示。因此,由记录薄片作用于预调部件15上的上述力就不会产生一个使预调部件15围绕枢轴15a转动的力矩。这样,进送辊4和预调部件15之间的间隙H1就会保持相同,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况。
当仅有一个记录薄片或记录薄片S1被输送到介于进送辊4和分离辊10之间的挤压部分内时,由进送辊4通过记录薄片S1作用于分离辊10上的扭矩就会超过扭矩旋转器的制动扭矩T1的预定值,从而使分离辊10旋转。这样,就允许记录薄片S1前移。另一方面,当两个记录薄片或记录薄片S1、S2被输送到介于进送辊4和分离辊10之间的挤压部分内时,记录薄片S1将在记录薄片S2上滑动。因此,由进送辊4通过记录薄片S1和S2作用于分离辊10上的扭矩量小于扭矩限制器的制动扭矩T1,这样就不能使分离辊10产生转动。因此,仅有与进送辊4相接触的记录薄片S1才能被进送辊4输送,而与分离辊10接触的记录薄片S2在分离辊10的作用下不能前移。
此后,压板7与进送辊4分离,接着,分离辊10与进送辊4分开。接下来,进送辊4在从其转动起始处旋转360度后停止转动;换言之,薄片进送装置回到其最初状态下。
在将记录薄片S输送到成象装置的主体部件内之后,当沿记录薄片的输送方向将记录薄片S运送一预定距离的过程中和当滑架19沿垂直距离薄片输送方向的方向移动,同时记录头18受到驱动的过程中,就会在记录薄片S上形成一个图象。这样,就会在记录薄片S上形成一个图象。
如上所述,薄片输送装置的该实施例是按照使预调部件15能够相对分离辊支座11回转的方式构造而成的,而且还设置有用于调整预调部件15之移动的调节部分1a。因此,即使进送辊4产生变形,进送辊4和预调部件15之间的间隙也能够保持恒定不变。此外,预调部件15不会进入进送辊4之圆筒形表面部分4a的圆形部位的内部,因此预调部件15就不会与进送辊4相接触。另外,预调部件15的回转轴线15a大体与记录薄片输送通道的理论延伸线重合。因此,预调部件15不会受到沿使其围绕轴线15a回转的方向施加的力矩的作用。因此,进送辊4和预调部件15之间的间隙能够保持恒定不变。
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薄片进送装置是将分离辊用作薄片分离部件的结构的一种示例。但是,即使将摩擦部件用作薄片分离部件,也能够得到与上述情况类似的效果。
上述的薄片进送装置不仅可用于成象,而且还可用作能够连续读取两个或更多原件的图象读取装置的最佳薄片进送装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使进送辊和预调部件之间的间隙保持恒定不变并使薄片进送性能保持稳定的薄片进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实施例2]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薄片进送装置进行说明。图14为装配有本发明之薄片进送装置的记录装置的平面正视图。图15为图14所示的记录装置沿剖面A-A的剖视图。图16为图14所示的记录装置沿剖面B-B的剖视图。
记录装置A包括:一个薄片进送装置101,一个记录站103,一个薄片排放辊131和一个马刺形的正齿轮132。在薄片进送装置101将记录薄片进送到记录装置A内后,记录薄片被挤压在夹送辊129和输送辊130之间,而夹送辊通过一个夹送辊支座125保持抵压在输送辊130上。接着,记录薄片被送向记录站103,同时仍然被夹紧。接下来,记录薄片通过记录站。当记录薄片通过记录站103时,油墨就会从记录头104的喷嘴(未示出)内喷射到记录薄片的表面上,从而在记录薄片的表面上记录一个图象。当在记录站103内在记录薄片上形成图象后,记录薄片被一个排放部件从记录装置A中排出,而排放部件包括排放辊131和马刺形正齿轮132。
薄片进送装置101包括:一个薄片保持部分,一个进送/分离部分102和一个用于防止同时进送两个或更多薄片的部分。薄片进送装置101是根据下述设想设计出来的:将该薄片进送装置用作记录装置或类似结构的一个一体的部分。这样,在薄片进送装置内就不必设置一个用于驱动的机械式动力源。因此,该进送装置可被由记录装置(在下文中称为主体部件)传递过来的驱动力所驱动;换言之,它是一种可由另一装置驱动的装置。
薄片保持部分包括:一个底座115,一个压板116和一个侧向导向件118。记录薄片相对记录装置的水平方向略微倾斜地安放在薄片保持部分内。因此,当记录薄片放置在薄片保持部分内时,其前边缘,即底部边缘,将撞击被固定连接到底座115上的薄片对齐基准部分115a。该薄片边缘对齐基准部分115a由多个平行的肋构成,从而减小了移动记录薄片所需的力。
压板116是一个用于朝向进送辊111顶推记录薄片的板件,而且沿着使压板116朝进送辊111回转的方向受到由压板弹簧117产生的压力的作用。当控制齿轮124的未示出凸轮挤压压板116时,压板116就会被迫沿远离进送辊111的方向回转。换言之,当控制齿轮124转动时,压板116重复执行下述操作:抵压记录薄片并沿远离记录薄片的方向移动。这样,记录薄片就被移向进送辊111。
在该实施例中,薄片保持部分的薄片保持表面相对记录装置之水平方向的角度约为70度,以减小记录装置的整体尺寸,即包括倾斜保持在薄片保持部分内的记录薄片120的记录装置之体积。
当薄片进送装置101没有输送记录薄片时,即当薄片进送装置101处于待命状态下时,压板116保持在一个使压板116沿远离进送辊111的方向移动的预定位置上。薄片进送装置101按下述方式构造而成:当压板116处于该预定位置上时,就会在进送辊111和压板116之间形成一个足以保持多个记录薄片的间隙。压板116设置有一个薄片输送基准部分116a,该部分从压板116的一个预定点伸出并构成用于使记录薄片沿记录装置的宽度方向精确定位的基准部件。
侧板118滑动连接到压板116上并与一组沟槽联锁,这组沟槽是以能够形成一个托架的方式在压板116的记录薄片保持表面上切割而成的,其中托架可防止薄片的意外移动。这样,为移动侧向导向件118,必须对侧向导向件118的控制杆进行操作,以将侧向导向件118从压板116上松开。
当将记录薄片装填到记录装置内时,记录薄片将沿薄片输送基准部分116a放置在进送辊111和压板116之间。在装好记录薄片后,侧面导向件118将沿图1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同时利用与薄片输送基准部分116相对的那侧的边缘推动记录薄片。这样,薄片输送基准部分116a和侧面导向件118之间的间隙就等于记录薄片的宽度,从而防止保持在记录薄片保持部分内的记录薄片沿垂直记录薄片输送方向的方向(即记录薄片的宽度方向)移动。换言之,由于具有这种结构,因此就可以任意设定薄片输送基准部分116a和侧面导向件118之间的间隙,从而不论宽度有多大,都能够可靠地输送记录薄片。
下面,将对进送/分离部分102的结构进行说明。容纳在记录薄片保持部分内的记录薄片120通过压板116的上述运动抵压在进送辊111上。只要记录薄片120抵压在进送辊111上,进送辊111就会受到驱动。这样,由于在顶部记录薄片和进送辊111之间存在摩擦,因此顶部的记录薄片或与进送辊111相互接触的记录薄片就会前移。因为记录薄片是借助于进送辊111和记录薄片之间的摩擦实现输送的,因此进送辊111最好由橡胶、发泡尿烷或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例如EPDM)制成。
在大部分情况下,进送辊111和顶部记录薄片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顶部记录薄片与恰好位于其下方的记录薄片之间的摩擦力。因此,通常情况下,仅有顶部的记录薄片能够前移。但是,也存在将两个或更多记录薄片从记录薄片保持部分内拉出的现象。例如,当两个或更多记录薄片抵压在进送辊111上,而且记录薄片的边缘在切割过程中出现了毛边时,当由于静电的存在而相互粘连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记录薄片抵压在进送辊111上时,或者当摩擦系数非常大的两个或更多记录薄片抵压在进送辊111上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最顶部的记录薄片通过分离辊112与其它薄片分开,而分离辊112就是装配有一扭矩限制器的薄片分离部件。分离辊112保持抵压在进送辊111上,从而相对记录薄片与进送辊111第一次接触的位置沿记录薄片的输送方向在下游侧与进送辊111接触。
下面,参照图17和18,对分离辊112的结构加以说明。分离辊112被固定到一个离合器缸体112a上,该缸体内可转动地支承着一个离合器轴112b,一个离合器弹簧112c紧密缠绕在离合器轴112b上。离合器弹簧112c的一端被固定到离合器缸体112a上。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设计,因此,当分离辊112和离合器缸体112a沿图18中的箭头方向转动时,就不允许离合器轴112b转动,装配在离合器轴112b上的离合器弹簧112c就会沿从离合器轴112b上松开的方向退绕。这样,当分离辊112和离合器缸体112a转动一定角度(预定角度)时,离合器弹簧112c就不再紧箍在离合器轴112b上,而且围绕离合器轴112b转动。换言之,上述的结构设置提供了预定量的制动扭矩。
为使分离辊112的摩擦系数约等于进送辊111的摩擦系数,可用橡胶、发泡尿烷或类似材料制成分离辊112的表面层。分离辊112被一个分离辊支座121即薄片分离部件保持部件可转动地支承,而且离合器缸体112a和离合器轴112b设置于分离辊中间。分离辊112通过一个分离辊弹簧126保持压在进送辊111上。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设置,因此当进送辊111和分离辊112之间不存在记录薄片时,分离辊112就会在进送辊111的转动作用下而旋转。
进送辊111和记录薄片之间的摩擦力、记录薄片和分离辊11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分离辊112的扭矩限制器的制动扭矩。因此,当一个记录薄片进入进送辊111和分离辊112之间时,记录薄片就可通过进送辊111而前移同时使分离辊112转动。但是,当两个记录薄片进入进送辊111和分离辊112之间的空间内时,进送辊111和紧邻进送辊111的记录薄片之间的摩擦力大于两个记录薄片之间的摩擦力,而且分离辊112和紧邻分离辊112的记录薄片之间的摩擦力大于两个记录薄片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当进送辊111旋转时,紧邻进送辊111的记录薄片就会在紧邻分离辊112的记录薄片上滑动。这样,仅有邻近进送辊111的记录薄片才能被进送辊111所移动,而紧邻分离辊112的记录薄片则与分离辊112一起保持静止不动。
下面,将对用于防止将两个或更多薄片同时进送到记录装置内的部分之结构加以说明。如上所述,当两个记录薄片进入进送辊111和分离辊112之间时,这两个记录薄片就会彼此分开。但是,在有些时候,两个或更多记录薄片进入进送辊111和分离辊112之间,或者一个或更多记录薄片进入进送辊111和分离辊112之间,而在进送辊111的上述转动过程中已经进入进送辊111和分离辊112之间的两个记录薄片中的底部记录薄片,即紧邻分离辊112的记录薄片,在第一记录薄片即紧邻进送辊111的记录薄片已经被成功进送后,仍然位于介于进送辊111和分离辊112之间的挤压部分附近。在这些情况下,两个或更多记录薄片就可能被同时进送到记录装置内。为防止这种意外情况的发生,薄片进送装置设置有一个用于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部件。用于防止两个或更多记录薄片同时进送到主体部件内的部分设置有一个薄片回收杆113,该杆可通过移动到记录薄片通道内的方式防止记录薄片的前边缘意外进入薄片进送装置内的预定点之外,同时将记录薄片放置在记录薄片保持部分内,或使记录装置处于待机状态下。
恰在薄片进送操作开始后,薄片回收杆113被拉出薄片输送通道,而且在薄片进送操作过程中处于薄片运送通道之外。这样,薄片回收杆13就不会与记录薄片的前移产生干涉。
当薄片分离操作结束时,薄片回收杆13就会通过控制齿轮124上未示出的凸轮的作用开始回收位于分离辊间隙内的记录薄片。在薄片回收杆13开始操作前,固定预调部件121的预调部件支座122和固定分离辊112的分离辊支座121通过一个释放凸轮123沿远离进送辊111的方向移动。由于在预调部件支座22和进送辊111之间、分离辊支座121和进送辊111之间设置了较宽的间隙,因此通过薄片回收杆13就使回收记录薄片所需的力比其它方式所需的力要小。
在记录薄片回收后,薄片回收杆13转离薄片输送通道。接着,在确定记录薄片的末端已经通过薄片进送装置101后,该杆移动到待命位置上。
下面,将对记录薄片到达薄片分离部分所经过的路线加以说明。图19是薄片分离部分的剖视图;图20为薄片分离部分的平面视图,该视图是沿将记录薄片输送到薄片分离部分内的方向观察到的。
参照图19,当记录薄片120被放置在记录薄片保持部分内时,记录薄片120通过压板116抵压在进送辊111上,而压板116又处于压板弹簧117的压力作用下。因此,首先,记录薄片120的前边缘或底部边缘移过薄片边缘对齐基准部分115a并到达记录薄片的位置控制肋122a,该肋就是预调部件122的记录薄片位置控制部件。位于薄片入口侧的每个位置控制肋122a的边缘部分是倾斜的,从而使控制肋122a更易于将记录薄片的前部边缘导入薄片分离部分内。当沿垂直图19的方向观察时,进送辊111的圆周表面与位置控制肋122a的顶部平齐,因此,看上去就象记录薄片输送通道L是闭合的一样。但是,在记录薄片120的宽度方向上,进送辊111与位置控制肋122a分开,如图20所示。因此,当记录薄片120被移过薄片分离部分时,记录薄片仍然朝分离辊112略微弯曲,具体而言,(弯曲度)等于记录薄片的厚度。
当记录薄片120在上述条件下在进送辊111的作用下前移时,记录薄片120的前部边缘就会到达分离辊112的圆筒形表面。具体而言,此时,记录薄片之前部边缘上使记录薄片120从下方受到位置控制肋122a支承的多个点与分离辊112的圆筒形表面相接触,从而相对位置肋122a从下游侧进入由图19中实线表示的记录薄片输送通道La。另一方面,在记录薄片之前部边缘上,下方没有位置控制肋122a的那些部分,具体而言,就是横穿与进送辊111的中心部分相对应的部分并且记录薄片120的曲率最大的那部分将与分离辊112的圆筒形表面相接触,接下来就是由图19中虚线表示的记录薄片输送通道Lb。
换言之,在记录薄片的宽度方向上,下方没有位置控制肋122a的记录薄片相对分离辊112之圆筒形表面的角度和在记录薄片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存在位置控制肋122a的记录薄片相对分离辊112之圆筒形表面的角度之间存在一定量的角度差。但是,位置控制肋122a一直与记录薄片的底面相接触。因此,记录薄片120相对分离辊112的角度能够基本保持恒定不变,即使在没有位置控制肋122a存在的范围内也是如此。
在该实施例中,进送辊111和分离辊112的外径约为较小的30mm和14mm。即使其外径这样小,也可以确保记录薄片120的前部边缘相对分离辊112的圆周表面在记录薄片和分离辊112的圆周表面之间的接触点处的切线以约30度的角度与分离辊112的圆筒形圆周表面相接触。换言之,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设置,因此就可以减小记录薄片的前部边缘120与分离辊112的圆筒形圆周表面相接触的角度,目的是防止记录薄片120不能前移。
通过实验得知:在记录薄片120的前边缘与分离辊112的圆筒形圆周表面相接触的情况下,当记录薄片120相对分离辊112的圆筒形圆周表面在记录薄片120的前部边缘与分离辊112之圆筒形圆周表面的接触点的切线形成的角度大于45度时,记录薄片就不能前移。从这一点看,可以证明:在根据本发明的薄片进送装置中,记录薄片不能前移。
附带说一下,位置控制肋122a应该足够高,从而当从进送辊111的轴向观察薄片分离部分时,使位置控制肋的尖端能够位于进送辊111的轮廓内部,但在本实施例中,位置控制肋122a的高度设置如下:当沿进送辊111的轴向观察薄片分离部分时,使位置控制肋的尖端与进送辊111的圆周表面相平齐。
此外,位置控制肋122a按照下述方式制成:在记录薄片的宽度方向上,相对分离辊112的距离越远,位置控制肋122a也就越高。由于具有这种结构设置,因此,就能够更加可靠地在不存在位置控制肋122a的角度范围内控制记录薄片120和分离辊112之间的角度。
另外,位置控制部件在记录薄片12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大于本实施例中给出的尺寸。这种修改的作用将与本实施例中位置控制部件的作用大体相同。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装配有一扭矩限制器的分离辊112被用作记录薄片分离部件。但是,本发明还可应用到将摩擦部件用作薄片分离部件的摩擦垫型薄片进送装置上,而且这种应用的效果也很令人满意。
[实施例3]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薄片进送装置进行说明。图21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薄片分离装置的薄片分离部分的剖视图;图22为图21所示的薄片分离部分的平面视图,该视图是相对薄片的输送方向从上游观察到的。在本实施例的薄片进送装置的部件中,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类似的部件由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且省略了对这些部件的说明。
除了该实施例用一个弹性且易于弯曲的薄片位置控制板123替代了第二实施例中的薄片位置控制肋122a外,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同。
直到记录薄片120到达预调部件122,位置控制板123才会保持在使其完全阻断记录薄片120的输送通道的位置上(由图21中的实线表示)。
当记录薄片120的前部边缘到达位置控制板123并顶推位置控制板123时,位置控制板123就会向使其离开薄片输送通道的位置(在图21中由虚线表示)弯曲,因此位置控制板123是弹性的,且易于弯曲。在这种状态下,记录薄片120在由弹性位置控制板123的弹性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作用下向上抵压在进送辊111上。
因此,记录薄片120相对分离辊112的圆周表面形成的角度就保持较小,从而防止作为记录介质的纸板、卷曲的记录薄片或类似材料不能正确地进送。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一旦记录薄片120的前部边缘移过薄片分离部分,那么相对薄片分离部分作用于记录薄片120之上游侧的力仅为由弹性位置控制板123的弹性产生的力,因此,这个力很微小。因此,记录薄片120和位置控制板123之间的摩擦力也几乎为零。
[实施例4]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薄片进送装置进行说明。图23为第四实施例的薄片进送装置的薄片分离部分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的薄片进送装置的部件中,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类似的部件由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而且省略了对这些部件的说明。
参照图23,除了该实施例用一个薄片位置控制板135替代了第三实施例中的弹性的薄片位置控制板123外,该实施例的薄片进送装置与第三实施例相同。薄片位置控制板135在位置控制弹簧134的作用下一直抵压在进送辊111上,其中弹簧134所产生的压力非常小。
直到记录薄片120到达预调部件122,位置控制板135才会处于完全阻断记录平板120之输送通道的位置上(在图21中由实线表示)。
当记录薄片120的前部边缘到达位置控制板135并顶推位置控制板135时,位置控制板135将在前移的记录薄片120的作用下被迫从薄片输送通道中缩回,因为位置控制弹簧134非常软弱。在该状态下,记录薄片120在位置控制板135的作用下一直向上抵压在进送辊111上。
因此,记录薄片120相对分离辊112的圆周表面形成的角度就较小,从而防止作为记录介质的纸板、卷曲的记录薄片或类似材料不能正确地实现进送。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一旦记录薄片120的前部边缘移过薄片分离部分,那么作用于薄片分离部分之上游侧的力仅为由位置控制弹簧134的弹性产生的力,这个力十分微小。因此,记录薄片120和位置控制板135之间的摩擦力接近为零。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就可以通过调整位置控制弹簧134的弹性来控制位于薄片分离部分上游侧的记录薄片120和位置控制板135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与第三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就可以进一步减小记录薄片120与位置控制板135之间的摩擦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薄片进送装置设置有一个薄片位置控制部件,该部件用于在朝向薄片分离部件输送记录薄片时控制记录薄片所在的位置。在记录薄片的宽度方向上,位置控制部件定位在薄片进送部件和薄片分离部件所在的(空间)范围之外,这样,位置控制部件就不会与薄片进送部件和薄片分离部件产生干涉。位置控制部件的高度按照下述方式设计:使其尖端与薄片输送通道相平齐,或者使其尖端突出到位于薄片输送通道上的薄片进送部件侧的空间内。
这种结构更容易控制当记录薄片的前部边缘与薄片分离部件相接触时,记录薄片的前部边缘相对薄片分离部件形成的角度。因此,就可以防止下述问题的产生:记录薄片的前部边缘和薄片分离部件之间的撞击而使记录薄片不能正确进送。此外,还可以防止记录薄片的前部边缘在薄片分离部分内向后折叠。另外,即使是在薄片进送托盘基本竖直设置的记录装置内,记录薄片也能够被正确地进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预调部件被制造成位置控制部件的一个整体部件,这样就减少了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预调部件和位置控制部件被制造成一个由多个整体部件组成的单个组件,而且可相对分离部件的保持件独立移动。因此,即使记录薄片被卡在预调部件和进送辊之间,也能够将其容易地抽出,而且驱动记录薄片回收部件所需的力也较小。此外,即使在大量记录薄片意外进入预调部件和进送辊之间,从而使预调部件被迫移动的情况下,薄片分离部分也不会受到这种故障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预调部件、位置控制部件和分离部件的保持件被制造成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单个部件,这样就减少了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还可以产生与本发明前述方面相同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位置控制部件的高度可从最接近薄片分离部件的那端朝向与薄片分离部件相对的端部逐渐变大,从而保证:不会阻碍记录薄片在其前部边缘与薄片分离部件相互接触时的前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用于防止记录薄片不能前移的位置控制部件由一组肋构成,这样就简化了位置控制部件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用于防止记录薄片不能前移的位置控制部件由塑性材料制成,从而简化了位置控制部件的结构,同时减小了记录薄片和位置控制部件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将一个外径不大于34mm的可转动部件用作薄片进送部件,一个设置有一扭矩限制器且外径不大于25mm的薄片分离辊被用作薄片分离部件,从而在保证薄片分离性能的前提下,减小了薄片进送装置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设置有一摩擦部件的分离垫被用作薄片分离部件,这样就简化了薄片分离部件的结构。
尽管已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出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的细节,本申请意在覆盖所有落入其改进目的范围内或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修改或变形。
Claims (30)
1、一种薄片材料的进送装置,其包括:
一个用于堆垛记录薄片的薄片堆垛部分;
一个用于从所述薄片堆垛部分进送记录薄片的进送辊;
用于将由所述进送辊送出的记录薄片分开的分离部件;
一个用于保持所述分离部件的支座,所述支座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
用于朝所述进送辊顶推所述支座的第一顶推部件;
一个初调部件,该初调部件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座上并用于调节相对所述进送辊的间隙;
用于朝所述进送辊顶推所述初调部件的第二顶推部件;
一个第一调节部件,该部件支承在所述支座上并用于调节初调部件相对所述支座的转动;
一个第二调节部件,该部件设置在装置的主体部件内并用于调节所述初调部件相对所述装置之主体部件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调部件具有一个转动中心,该转动中心大体位于通过所述进送辊输送记录薄片的进送方向的延长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一个摩擦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一个设置有一扭矩限制器的分离辊。
5、一种用来借助于记录头在记录薄片上完成记录操作的记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携带所述记录头的记录头安装部分;
一个用于堆垛记录薄片的薄片堆垛部分;
一个用于从所述薄片堆垛部分进送记录薄片的进送辊;
用于将由所述进送辊送出的记录薄片分开的分离部件;
一个用于保持所述分离部件的支座,所述支座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
用于朝所述进送辊顶推所述支座的第一顶推部件;
一个初调部件,该初调部件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座上并用于相对所述进送辊调节间隙;
用于朝所述进送辊顶推所述初调部件的第二顶推部件;
一个第一调节部件,该部件支承在所述支座上并用于相对所述支座调节初调部件的转动;
一个第二调节部件,该部件设置在装置的主体部件内并用于相对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调节所述初调部件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调部件具有一个转动中心,该转动中心大体位于通过所述进送辊输送记录薄片的进送方向的延长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一个摩擦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一个设置有一扭矩限制器的分离辊。
9、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头是一种能够喷射油墨的喷墨记录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记录头设置有一个用于产生喷墨所需热能的电热换能器。
11、一种薄片材料的进送装置,其包括:
一个用于堆垛薄片材料的薄片材料堆垛部分;
一个用于从所述薄片材料堆垛部分进送薄片材料的进送部件;
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用于将由所述进送部件送出的薄片材料分开,从而挑选出记录材料;
一个用于限制进入所述分离部件的薄片数量的初调部件;
一个位置控制部件,其用于控制向所述分离部件输送的薄片材料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部件设置在一个不与所述进送部件和所述分离部件在薄片材料之宽度方向上发生干涉的位置上,以使其高度基本与所述进送部件的薄片材料进送平面基本平齐或沿着与薄片材料之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进入所述薄片材料进送通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调部件和所述位置控制部件相互成一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调部件和所述位置控制部件一体制成,而且可独立于所述分离部件的保持件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调部件、所述位置控制部件和所述分离部件的保持件一体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部件的高度沿薄片材料的宽度方向高于分离部件的高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部件包括一个肋状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部件包括一个弹性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送部件包括一个外径不大于34mm的可转动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一个设置有一扭矩限制器的分离辊。
20、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一个设置有一摩擦部分的分离垫。
21、一种用来借助于记录头在薄片材料上执行记录操作的记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携带所述记录头的记录头安装部分;
一个用于堆垛薄片材料的薄片材料堆垛部分;
一个用于从所述薄片材料堆垛部分进送记录薄片的进送部件;
一个用于限制进入所述分离部件的薄片数量的初调部件;
一个位置控制部件,其用于控制向所述分离部件输送的薄片材料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部件设置在一个不与所述进送部件和所述分离部件在薄片材料之宽度方向上发生干涉的位置上,以使其高度基本与所述进送部件的薄片材料进送平面基本平齐或沿着与薄片材料之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进入所述薄片材料进送通道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调部件和所述位置控制部件相互成一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调部件和所述位置控制部件一体制成,而且可独立于所述分离部件的保持件移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调部件、所述位置控制部件和所述分离部件的保持件一体制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部件的高度沿薄片材料的宽度方向高于分离部件的高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部件包括一个肋状部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部件包括一个弹性部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送部件包括一个外径不大于34mm的可转动部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一个设置有一扭矩限制器的分离辊。
30、根据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一个设置有一摩擦部分的分离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040089A JP3870103B2 (ja) | 2002-02-18 | 2002-02-18 | 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JP040089/2002 | 2002-02-18 | ||
JP2002166825A JP3919606B2 (ja) | 2002-06-07 | 2002-06-07 |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JP166825/2002 | 2002-06-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39524A true CN1439524A (zh) | 2003-09-03 |
CN1231359C CN1231359C (zh) | 2005-12-14 |
Family
ID=27759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10375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359C (zh) | 2002-02-18 | 2003-02-18 | 薄片进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7040614B2 (zh) |
CN (1) | CN1231359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6126B (zh) * | 2006-02-09 | 2010-05-19 | 佳能株式会社 | 薄片给送设备和记录设备 |
CN104097962A (zh) * | 2013-04-15 | 2014-10-15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4860089A (zh) * | 2014-02-21 | 2015-08-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片状物分离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40614B2 (en) * | 2002-02-18 | 2006-05-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US20040248809A1 (en) * | 2003-02-07 | 2004-12-09 | Aventis Pharma Deutschland Gmbh | Use of antagonists of the bradykinin B2 recep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osis |
JP4378229B2 (ja) * | 2004-06-14 | 2009-12-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自動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US20060180991A1 (en) * | 2004-08-24 | 2006-08-1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aper feeding method and paper feeder |
US7564019B2 (en) | 2005-08-25 | 2009-07-21 | Richard Ian Olsen | Large dynamic range cameras |
TWI289508B (en) * | 2006-06-23 | 2007-11-11 | Avision Inc | Energy storing sheet separator for a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
US20090245991A1 (en) * | 2006-10-17 | 2009-10-01 | Mark Cook | Transport Trailer and Method |
US20080099980A1 (en) | 2006-10-26 | 2008-05-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Sheet media feeding device, sheet media separation method, and sheet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
TWI318930B (en) * | 2007-06-15 | 2010-01-01 | Primax Electronics Ltd | Document-feed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sheet-separating structure |
JP4826812B2 (ja) * | 2007-06-20 | 2011-1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
JP2009078887A (ja) * | 2007-09-26 | 2009-04-16 | Oki Data Corp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501990B2 (ja) * | 2007-11-07 | 2010-07-1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TWI387311B (zh) * | 2008-07-18 | 2013-02-21 | Primax Electronics Ltd | 具有名片饋送機構之饋紙式掃描器 |
JP2010030768A (ja) * | 2008-07-30 | 2010-02-12 | Seiko Epson Corp | 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US20110053749A1 (en) * | 2009-08-28 | 2011-03-03 | Pregis Innovative Packaging, Inc. | Dunnage apparatus with pivoting sheet supply |
US9051141B2 (en) * | 2011-04-08 | 2015-06-09 |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
JP5372190B2 (ja) * | 2012-03-01 | 2013-12-1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シート分離搬送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搬送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0146B2 (ja) * | 2013-01-18 | 2017-04-05 | 株式会社Pfu | 媒体供給装置 |
JP6082256B2 (ja) | 2013-01-18 | 2017-02-15 | 株式会社Pfu | 媒体供給装置 |
JP2015140253A (ja) * | 2014-01-30 | 2015-08-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452031B2 (ja) | 2014-03-05 | 2019-01-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758324B2 (en) * | 2014-12-04 | 2017-09-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09447A (ja) | 1984-04-02 | 1985-10-22 | Ricoh Co Ltd | プリンタ用の自動給紙装置 |
JPS62105834A (ja) | 1985-10-31 | 1987-05-16 |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 シ−ト状物の複数枚送り防止装置 |
JPH0825645B2 (ja) * | 1987-10-28 | 1996-03-13 |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自動給紙装置 |
CA2037868A1 (en) * | 1990-03-12 | 1991-09-13 | David Stephen Murcko | Sheet feeder |
US5351945A (en) * | 1992-05-30 | 1994-10-04 | Mita Industrial Co., Ltd. | Overlapped transfer-preventing mechanism |
JPH06179540A (ja) * | 1992-12-14 | 1994-06-28 |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 給紙装置 |
JPH06191649A (ja) * | 1992-12-28 | 1994-07-12 | Canon Inc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950158B2 (ja) * | 1993-12-29 | 1999-09-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JPH08277046A (ja) * | 1995-04-10 | 1996-10-22 | Canon Inc | 給紙搬送装置及び該給紙搬送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
JPH0986705A (ja) * | 1995-07-18 | 1997-03-3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自動給紙装置 |
US5655762A (en) * | 1995-08-24 | 1997-08-12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chanism for avoiding multiple sheet misfeeds in sheet media feed systems |
US5882004A (en) * | 1996-09-18 | 1999-03-16 | Hewlett-Packard Co. | Automatic sheet feeding mechanism |
US6059281A (en) * | 1996-10-03 | 2000-05-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
DE69719282T2 (de) * | 1996-10-22 | 2003-11-13 | Seiko Epson Corp., Tokio/Tokyo | Blattzuführvorrichtung |
JP3495559B2 (ja) * | 1996-11-05 | 2004-02-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自動給紙装置 |
JPH1149377A (ja) | 1997-07-30 | 1999-02-23 | Canon Inc | 給紙装置 |
US6022012A (en) * | 1998-03-12 | 2000-02-0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odular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for a flat bed input device |
US6382857B1 (en) * | 1998-08-27 | 2002-05-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Bearing mechanism and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JP2000143023A (ja) * | 1998-11-04 | 2000-05-23 | Canon Inc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6331002B1 (en) * | 1999-07-29 | 2001-12-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
JP3733841B2 (ja) * | 2000-07-06 | 2006-01-1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供給装置 |
JP3720706B2 (ja) * | 2000-12-18 | 2005-1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
US6824132B2 (en) * | 2001-05-10 | 2004-11-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US6877738B2 (en) | 2001-05-10 | 2005-04-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material feed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US7040614B2 (en) * | 2002-02-18 | 2006-05-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US6902161B2 (en) * | 2003-04-02 | 2005-06-07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Sheet feeder avoiding sheet sag |
-
2003
- 2003-02-14 US US10/366,508 patent/US704061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2-18 CN CN03103759.3A patent/CN123135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2-08 US US11/349,100 patent/US737416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3-13 US US12/047,822 patent/US755954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6-08 US US12/480,282 patent/US800226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6126B (zh) * | 2006-02-09 | 2010-05-19 | 佳能株式会社 | 薄片给送设备和记录设备 |
CN104097962A (zh) * | 2013-04-15 | 2014-10-15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4860089A (zh) * | 2014-02-21 | 2015-08-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片状物分离设备 |
US9884737B2 (en) | 2014-02-21 | 2018-02-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separating apparatus |
CN104860089B (zh) * | 2014-02-21 | 2018-12-2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片状物分离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002268B2 (en) | 2011-08-23 |
US20030160381A1 (en) | 2003-08-28 |
US20080224382A1 (en) | 2008-09-18 |
US20090243195A1 (en) | 2009-10-01 |
US7040614B2 (en) | 2006-05-09 |
US20060157913A1 (en) | 2006-07-20 |
US7559546B2 (en) | 2009-07-14 |
CN1231359C (zh) | 2005-12-14 |
US7374162B2 (en) | 2008-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1359C (zh) | 薄片进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 |
CN1202961C (zh) | 进纸设备和记录设备 | |
CN1269652C (zh) | 片材导向机构、备有该机构的片材送给装置及记录装置 | |
US8094180B2 (en) |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2871206Y (zh) | 图像记录装置 | |
CN1765716A (zh) | 记录材料导向装置及记录设备 | |
CN1990260A (zh) | 片材输送装置 | |
JP3870104B2 (ja) |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 |
JP3913120B2 (ja) |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
CN1248862C (zh) | 记录装置 | |
CN101032892A (zh) | 介质供给器和装有它的液体喷射设备或记录设备 | |
CN1177262C (zh) | 轴承机构与输送设备以及记录设备 | |
CN1251882C (zh) | 自动供给装置和具有该自动供给装置的记录装置 | |
CN1827505A (zh) | 卡片状介质的输送机构 | |
JP2002226077A (ja) |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 |
JP3679652B2 (ja) | 自動給紙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
JP3507236B2 (ja) | 記録装置 | |
JP4228205B2 (ja) | 給紙装置および該給紙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 |
JP3738819B2 (ja) | 給紙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 |
US20050174616A1 (en) | Print media fee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 |
JP4193049B2 (ja) | 記録装置 | |
JPH08198492A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 |
JP2006264923A (ja) | 給紙装置 | |
JP2004090345A (ja) | 記録装置 | |
JP2003160251A (ja) | 給送補助シート、自動給送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給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