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0107A -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0107A
CN1430107A CN02158966A CN02158966A CN1430107A CN 1430107 A CN1430107 A CN 1430107A CN 02158966 A CN02158966 A CN 02158966A CN 02158966 A CN02158966 A CN 02158966A CN 1430107 A CN1430107 A CN 1430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lacement
electrophtography photosensor
unsubstituted
vsl
ano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58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1305C (zh
Inventor
森川阳介
池末龙哉
中田浩一
吉村公博
田中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30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0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13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13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支持体上依次具有感光层和保护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在23℃/5%RH的环境下,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700V,用101ux·sec光量的白光照射后,将过0.2秒时的表面电位和过0.5秒时的表面电位分别设为Vsl(0.2)和Vsl(0.5),Vsl(0.2)和Vsl(0.2)-Vsl(0.5)满足特定条件。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具体地说,涉及支持体上至少依次具有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和保护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装有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现有技术
近年来,电子照相感光体要求更强的耐久性,例如,JP特开平5-17335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上装有含固化性树脂的保护层,从而具有优良的耐久性。
另外,例如,JP特开平7-574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内容:感光层上的保护层不伴有实质性放电,而通过注入电荷使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所谓注入带电。
这样,电子照相领域中,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上设置保护层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但是,具有保护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虽然有上述优点,但容易产生正重像和负重像。并且,当保护层的粘和树脂含有固化性树脂时,上述现象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电子照相的彩色化和1200dpi(点/英寸)的高清晰度化,要求更高的画质化。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即使反复使用也不易产生正重像、负重像,能得到高质量的稳定图象。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即本发明涉及依次含有导电性支持体、感光层和保护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在23℃/5%RH的环境下带电-700V,用101ux·sec光量的白光照射后,过0.2秒时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sl(0.2)满足下列(1)式,并且,该Vsl(0.2)和白光照射后过0.5秒时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sl(0.5)的差满足下列(2)式。
20(V)≤|Vsl(0.2)|≤80(V)…(1)
10(V)≤|Vsl(0.2)-Vsl(0.5)|≤30(V)…(2)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含有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1B及1C为本发明涉及的一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构成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涉及的含有成像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的轮廓图,该成像处理盒含有电子照相感光体。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涉及的含有成像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的1例轮廓图,该成像处理盒含有电子照相感光体。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羟基镓酞菁(hydroxy galliumphthalocyanine)染料的CuKα特征X射线衍射图。
发明详述
本发明中,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在23℃/5%RH的环境下带电-700V,用101ux·sec光量的白光照射后,过0.2秒时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sl(0.2)满足下列(1)式,并且,该Vsl(0.2)和白光照射后过0.5秒时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sl(0.5)的差满足下列(2)式。
20(V)≤|Vsl(0.2)|≤80(V)…(1)
10(V)≤|Vsl(0.2)-Vsl(0.5)|≤30(V)…(2)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如上所述,含有保护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容易产生正重像和负重像,另外,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产生像面离焦。并且,当保护层的粘和树脂含有固化性树脂时,上述现象更加明显。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推测上述现象是由感光层和保护层之间的界面上的电荷蓄积引起。
近年来,虽然电子照相感光体保护层的开发日新月异,但在感光层和保护层之间形成界面这一点没变。特别是保护层用固化性树脂时,上述倾向更明显。
感光层上产生的电荷在感光层中移动,到达到上述界面,然后进入保护层,但是,通常认为界面上蓄积有若干电荷。本发明的发明者们推测:可能由于该界面上电荷蓄积引起正重像和负重像。
换言之,具有保护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情况下,曝光后向感光层移动的电荷到达与保护层之间的界面并蓄积,电荷滞留在保护层中。在此情况下,感光体进行第2圈带电,于是受蓄积、滞留的电荷的影响使表面电位的绝对值降低,转印显影中间色调图像后会观察到正重像。
另一方面,如果上述电荷的蓄积或滞留更显著的话,即使进行感光体第2圈的带电,多数电荷保持在蓄积、滞留的状态,通过为形成中间色调图像的曝光,与新生成的电荷的蓄积、滞留的影响相结合,不会使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充分降低,转印显影中间色调图像后观察到负重像。
因此,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微妙地控制上述电荷的蓄积和滞留,具体而言,通过控制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位特性使其满足上述(1)式和(2)式的关系,就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完成本发明。本发明中的(1)式和(2)式是基于上述观点进行各种研究的结果,也是由经验推导出来的。
本发明中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位特性是根据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700V,用101ux·sec光量的白光照射后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规定的。
本发明中,光照后过0.2秒时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残余电位Vsl(0.2)为20(V)以上80(V)以下,但优选20(V)以上70(V)以下,特别优选20(V)以上60(V)以下。|Vsl(0.2)|低于20(V)时易发生正重像,高于80(V)时易发生负重像。
但是,仅规定|Vsl(0.2)|的范围还不够,另外,在本发明中,Vsl(0.2)与光照后过0.5秒时该电子感光体的残余电位Vsl(0.5)的差值|Vsl(0.2)-Vsl(0.5)|必须为10(V)以上30(V)以下。|Vsl(0.2)-Vsl(0.5)|低于10(V)时,短时间内的电位衰减过小,即:电荷非常容易蓄积、残留,转印显影时出现负重像。反之,高于30(V)时,短时间内的电位衰减过大,即:感光体第2圈带电时表面电位绝对值降得过低,结果出现正重像。本发明中,|Vsl(0.2)-Vsl(0.5)|优选为12(V)以上25(V)以下。
另外,这些表面电位是在23℃/5%RH的环境下测定的。通过评价这种低湿度下的电荷蓄积或滞留的状态,可以评价更本质的电子照相特性。
从界面观点来说,对上述电位特性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包括保护层的构造。
对电位特性影响较大的保护层构造,可以包括以下各种因素:保护层所含化合物的种类、这些化合物的混合比例、粘和树脂的交联程度、保护层厚度、感光层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及这些化合物的混合比例。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上述电位特性这点很重要,因此不特别限制其实现手段。
但是,因为存在实现上述电位特性的优选方案,下面就其组成进行详细说明。
优选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保护层至少含有粘和树脂、导电性粒子及电荷输送物质中的一种物质。
保护层所用的粘和树脂优选固化性树脂,其中,更优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硅氧烷树脂。其中,更优选对保护层电阻环境变动小的酚醛树脂。特别优选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微粒分散性和分散后稳定性好的热固化型热熔型酚醛树脂。
固化性酚醛树脂一般是通过苯酚类化合物与甲醛反应所得的树脂。
酚醛树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甲醛相对苯酚类过量,碱催化反应而得的热熔型;另一种是苯酚类相对甲醛过量,酸催化反应而得的酚醛清漆型。
热熔型可溶于醇、酮等溶剂,通过加热进行3维交联聚合,变成固化物;酚醛清漆型一般加热也不固化,但是,如果加入多聚甲醛或六亚甲基四胺等甲醛供体物质后加热则生成固化物。
一般情况和工业中,热熔型酚醛树脂被用作涂料、胶粘剂、注塑件和胶合物的漆,酚醛清漆型主要作为成形材料或粘和剂等使用。
本发明中,热熔型酚醛树脂和酚醛清漆中任何一种都可用作酚醛树脂,但从不加固化剂固化、作为涂料的操作性等方面考虑,优选应用热熔型酚醛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酚醛树脂时,可将一种或多种酚醛树脂混合使用,并且,也可以把热熔型酚醛树脂和酚醛清漆型混合使用。另外,还可以任选公知的酚醛树脂。
通常,热熔型酚醛树脂脂通过苯酚类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在碱催化条件下制备。
主要使用的苯酚类化合物包括苯酚、甲酚、二甲苯酚、对烷基苯酚、对苯基苯酚、间苯二酚和双酚等,但不限于上述化合物。
另外,醛类化合物包括甲醛、多聚甲醛、糠醛和乙醛等,但不限于此。
这些酚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在碱催化下反应,生成一羟甲基酚类、二羟甲基酚类、三羟甲基酚类的单体及混合物、单体和混合物的低聚体及单体和低聚体的混合物。其中,具有单一重复单元的分子为单体,具有约2~20个重复单元的较大分子为低聚体。
碱催化剂包括金属类碱性化合物和胺化合物,金属类碱性化合物又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等;胺化合物又包括氨、六甲亚甲基四胺、三甲胺、三乙胺和三乙醇胺等,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中,考虑到高湿环境下的电阻变化,优选胺化合物,从其它电子照相特征考虑,也可将其与金属类碱性化合物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保护层优选这样形成:固化性酚醛树脂用溶剂等溶解或稀释制得涂敷液,将该涂敷液涂于感光层后成形,这样涂敷后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形成固化层。
聚合方案如下:通过加热进行加成和缩合反应,涂敷保护层后,加热引起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固化层。
另外,本发明中所谓“树脂固化”是指树脂在甲醇或乙醇等醇溶剂中即使湿润也不溶解的状态。
保护层用的导电性粒子起调节保护层体积电阻率的辅助作用,如果不是必须也可不用。
可用于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保护层的导电性粒子包括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等。其中,金属又包括铝、锌、铜、铬、镍、银和不锈钢等,或将上述金属蒸镀于塑料粒子表面所形成的物质等;
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氧化秘、掺杂锡的氧化铟、掺杂锑或钽的氧化锡及掺杂锑的氧化锆等。
上述物质可单独使用,也可多种组合使用。
当多种化合物组合使用时,可以以简单混合物的形式使用,也可以以固体溶液或粘附熔体形式使用。
本发明中,从透明度方面考虑,导电性粒子优选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中更优选氧化锡。对于氧化锡,为改善其分散性和液体稳定性,可将其做后述的表面处理;为提高其电阻控制性,可掺杂锑或钽。
从保护层的透明度方面考虑,保护层导电性粒子优选0.3μm以上的平均粒径,更优选0.1μm以下。另外,从分散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考虑,优选0.001μm以上的平均粒径。
从保护层膜的强度方面考虑,导电性粒子越多,膜强度越小。因此,在保护层体积电阻率和残余电位允许的范围内,优选减少导电性粒子的用量。
另外,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保护层优选含有润滑性粒子的保护层。
保护层的润滑性粒子优选含氟树脂粒子、硅酮树脂粒子、氧化硅粒子和氧化铝粒子,更优选含氟树脂粒子。并且,上述粒子可以将多种混合使用。
含氟树脂粒子优选四氟乙烯树脂、三氟氯乙烯树脂、六氟乙烯丙烯树脂、氟乙烯树脂、偏二氟乙烯树脂及二氟二氯乙烯树脂等树脂粒子,或从上述树脂共聚物的树脂粒子中适当选取1种或多种,更优选四氟乙烯树脂粒子和偏二氟乙烯树脂粒子。
对润滑性粒子的分子量和粒径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选取,但平均分子量优选3000~5000000,平均粒径优选0.01~10μm,更优选0.05~2.0μm。
另外,本发明发明者经研究发现,氧化硅粒子或氧化铝粒子等无机粒子单独作为润滑粒子有时可能不起作用,但通过分散和添加上述粒子,保护层表面粗糙度增大,从而保护层的润滑性增大。本发明中,润滑性粒子包括赋予润滑性的粒子。
当含氟树脂粒子等润滑性粒子和导电性粒子一并分散在树脂溶液中时,为使粒子间不发生凝聚,可以在导电性粒子分散时添加含氟化合物,或用含氟化合物对导电性粒子表面进行表面处理等。
通过添加含氟化合物或对导电性粒子进行表面处理,与没有含氟化合物相比,树脂溶液中导电性粒子及含氟树脂粒子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明显提高。
另外,通过把含氟树脂粒子分散在以下溶液中,即:加入含氟化合物,分散导电性粒子形成的溶液;分散进行过表面处理的导电性粒子的溶液,则可以得到非常稳定且分散性良好的涂敷液,并且,不形成分散粒子的次级粒子。
含氟化合物包括含氟硅烷偶联剂,氟改性硅油或含氟表面活性剂等。
下面列举优选的化合物,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导电性粒子的表面处理方法中,将导电性粒子和表面处理剂混合、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使表面处理剂粘附在导电性粒子表面。分散方法中,可以采用球磨机或砂磨机等常用分散装置。随后,从该分散溶液中除去溶剂,使之固结于导电性粒子表面则可。
另外,此后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热处理,并且,处理液中可加入加速反应的催化剂。进一步地,可以根据需要对表面处理后的导电性粒子再进行粉碎处理。
含氟化合物对导电性粒子的比例受粒子的粒径、形状及表面积等因素影响。但是,含氟化合物与表面处理完毕的导电性粒子总量的比例优选1~65质量%,更优选1~50质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为制备环境稳定性更好的保护层,可以在导电性粒子分散时加入含有下述(1)式所示结构的硅氧烷化合物,或通过混合导电性粒子,该导电性粒子用含有下述(1)式所示结构的硅氧烷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
Figure A0215896600181
(式(1)中,A11~A1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但该氢原子的总数(b)与A的总数(a)的比例满足(b/a)为0.001以上0.5以下。n11为0以上的整数。)
添加硅氧烷化合物后分散得到的涂敷液,或通过将用硅氧烷化合物进行了表面处理的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粒子分散于已用溶剂溶解的粘合树脂中,得到不形成分散粒子的次级粒子的、经时稳定、分散性良好的涂敷液,由此涂敷液而形成的保护层透明性高,是具有特别出色的耐环境性的保护膜。
对含有上述(1)式所示结构的硅氧烷化合物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但从表面处理时的难易程度考虑,粘度不宜过高,优选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0~50000,其中,从表面处理的处理效率考虑,更优选500~10000。
表面处理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处理中,将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粒子和含有上述(1)式所示结构的硅氧烷化合物在溶剂中分散,使该硅氧烷化合物粘附在微粒子表面。
分散装置可以采用球磨机或砂磨机等常用分散装置。然后,使该分散溶液固结在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
该热处理中,由于H原子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硅氧烷中的Si-H键变成新的硅氧烷键。其结果是,硅氧烷变成3维结构,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粒子被包在该网状结构中。
这样,通过使该硅氧烷化合物固结在金属氧化物表面,表面处理完毕,但可根据需要对处理后的粒子进行粉碎处理。
干法处理中,不用溶剂,通过把硅氧烷化合物和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粒子混合均匀,使硅氧烷化合物粘附在粒子表面,随后,与湿法处理一样进行热处理、粉碎处理后表面处理完毕。
可用于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保护层的电荷输送物质优选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更优选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羟烷基、羟烷氧基或羟苯基的化合物。
分子中至少含有羟烷基和羟烷氧基中任意一种的电荷输送物质优选含有下述(2)~(4)式中任意一式所示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
Figure A0215896600191
(式(2)中,R21、R22和R23各自独立地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α、β及γ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a、b、d、m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
Figure A0215896600201
(式(3)中,R31、R32和R33各自独立地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δ和ε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e、f和g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p、q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但不能全部同时为0。Z31和Z32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列基团: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共同成环。)
Figure A0215896600202
(式(4)中,R41、R42、R43和R44各自独立地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ζ、η、θ和ι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h、i、j、k、s、t和u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Z41和Z42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列基团: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共同成环。)
另外,分子中含有羟苯基的电荷输送物质优选含有下述(5)~(7)式中任意一式所示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
Figure A0215896600211
(式(5)中,R51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R52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Ar51和Ar52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列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Ar5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芳香族烃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芳香族杂环基。v和w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但v=0时,w=0。κ和λ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Figure A0215896600221
(式(6)中,R61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Ar61和Ar62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列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x表示0或1。μ和ν的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并且,μ和ν苯环可以通过取代基共同成环。)
Figure A0215896600222
(式(7)中,R71和R72各自独立地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Ar71表示下列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y和z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ξ、π、ρ和σ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ξ和π苯环、ρ和σ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通过取代基共同成环。)
上述(2)~(7)式中,R21、R22、R23、R31、R32、R33、R41、R42、R43、R44、R51、R61、R71和R72所表示的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包括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等亚烷基和异亚丙基、环亚己基等。
另外,R52所表示的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芳烷基包括苄基、苯乙基及萘甲基等。
另外,α、β、γ、δ、ε、ζ、η、θ、ι、κ、λ、μ、ν、ξ、π、ρ和σ的苯环可以具有的取代基中,卤原子包括F原子、Cl原子和I原子等,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烷氧基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芳香族烃环基包括苯基、萘基、蒽基、芘基等,芳香族杂环基包括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喹啉基等。
另外,μ和ν苯环、ξ和π苯环、ρ和σ苯环通过取代同时不为环时,其取代基包括亚丙基和亚乙基等,通过上述基团形成芴骨架、二氢菲骨架等环状结构。
另外,Z31、Z32、Z41和Z42所表示的卤原子包括F原子、Cl原子和I原子等,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烷氧基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芳香族烃环基包括苯基、萘基、蒽基、芘基等,芳香族杂环基包括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喹啉基等。
另外,Ar51、Ar52、Ar61、Ar62和Ar71所表示的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芳烷基包括苄基、苯乙基及萘甲基等,芳香族烃环基包括苯基、萘基、蒽基、芘基等,芳香族杂环基包括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喹啉基等。
另外,Ar53所表示的二价芳香族烃环基包括亚苯基、亚萘基、亚蒽基和亚芘基等,二价芳香族杂环基包括亚吡啶基、亚噻吩基。
上述各基团可以含有的取代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烷基,苄基、苯乙基及萘甲基等芳烷基,苯基、萘基、蒽基、芘基、芴基、咔唑基、呋喃基、二苯并苯硫基等芳香族烃环基,芳香族杂环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苯氧基、萘氧基等芳氧基,F原子、Cl原子、Br原子和I原子等卤原子,硝基以及氰基等。
含有上述(2)~(7)式中任意一式所示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与酚醛树脂的相溶性好,能制成均匀分散的保护层膜。
为该相溶性,上述(2)~(4)式中R21、R22、R23、R31、R32、R33、R41、R42、R43、R44所表示的二价烃基优选含碳数小于4,且优选羟烷基和羟烷氧基数量大于2。
在上述式(5)~(7)中,电荷输送物质中所含羟苯基与酚醛树脂发生反应,使电荷输送物质进入保护层基体,从而更增加了作为保护层的强度。
具有上述式(2)~(7)中任何一式所示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均匀地溶解、分散于制备保护层的涂敷液中,经涂敷制成。
优选使具有上述式(2)~(7)中任何一式所示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和粘和树脂的混合比(质量比)为电荷输送物质/粘和树脂=0.1/10~20/10,更优选为0.5/10~10/10。相对于粘和树脂,如电荷输送物质过少,则残余电位低的效应会变小,而电荷输送物质过多时,则有保护层强度变弱的情况。
以下为具有上述式(2)~(7)中任何一式所示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具体例子。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物质。
Figure A0215896600251
Figure A0215896600301
Figure A0215896600321
Figure A0215896600351
上述化合物中,优选(3)、(4)、(5)、(8)、(11)、(12)、(13)、(17)、(21)、(24)、(25)、(26)、(27)、(28)、(30)、(31)、(34)、(35)、(39)、(44)、(48)、(49)、(50)、(52)、(55)、(56)、(58)、(59),特别优选(3)、(8)、(12)、(25)、(31)、(39)、(44)、(49)、(56)。
分散保护层涂敷液的溶剂完全溶解粘和树脂和含有上述(2)~(7)式所示结构的电荷输送物质,使用导电性粒子时其分散性好,使用含氟化合物、含氟树脂粒子和硅氧烷化合物等润滑性粒子时,其相容性、处理性好,进一步地,优选不给电荷输送层造成不良影响的溶剂,该电荷输送层与保护层涂敷液接触。
因此,可以使用下列物质作为溶剂:甲醇、乙醇和2-丙醇等醇类,丙酮和丁酮等酮类,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等酯类,四氢呋喃和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和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氯苯和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类等,并且上述物质可以混合使用。上述物质中,最适合于酚醛树脂形态的溶剂为甲醇、乙醇和2-丙醇等醇类。
现有的电荷输送物质一般不溶或难溶于醇类溶剂,难于均匀分散到常用酚醛树脂中。但本发明所用的电荷输送物质大多可溶于以醇类为主成分的溶剂,因此可以分散到酚醛树脂涂敷液中。
本发明中,保护层可通过将含有上述化合物的溶液涂布在感光层上干燥而得。所含的粘和树脂优选固化性树脂,当固化性树脂为热固化型时,固化温度优选100℃~300℃,特别优选120℃~200℃。
另外,从电荷移动方面考虑,保护层的膜厚优选1~5.5μm。
作为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保护层的涂布方法,可以采用浸渍涂布法、喷雾涂布法、旋转涂布法、辊涂法、Meyer刮条涂布法和刮刀涂布法等一般的涂布方法。
本发明中,为防止带电时产生的臭氧或氧化氮等活性物质的粘附导致表层劣化,可以加入添加剂抗氧剂。
下面说明电子感光体的感光层。
本发明中,感光层可以是下列类型:同一层中含有电荷发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两种物质的单层型;包含电荷发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层合型,该电荷发生层和电荷输送层分别含有电荷发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优选电荷发生层和电荷输送层在导电支持体上依次层合的层合型。图1A~1C表示该例。
图1A所示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导电性支持体4上依次设有电荷发生层3和电荷输送层2,且设有保护层作为表面层。
导电性支持体4可以采用支持体本身带有导电性的物质,例如铝、铝合金及不锈钢等,另外,也采用下列塑料:将铝、铝合金及氧化铟—氧化锡合金等真空蒸镀形成被膜覆盖的塑料;含有支持体及导电性粘和剂的塑料,该支持体通过将导电性粒子(例如碳黑、氧化锡、氧化钛和银粒子等)和适当的粘和剂在塑料或纸中浸渍形成。
导电性支持体4有圆筒形的鼓状和带状等形状,但没有特别限制。
本发明中,导电性支持体4和感光层之间可以设置具有屏蔽功能和粘和功能的粘结层(粘和层)5(图1B)。
粘结层5的设置有以下目的:改善感光层的粘和性和涂布性,保护支持体,覆盖支持体的疵点,改善从支持体的电荷注入性,防止感光层的电损伤等。粘结层5可以由酪蛋白、聚乙烯醇、乙基纤维素、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酰胺、改性聚酰胺、聚氨基甲酸酯、明胶及氧化铝等制成。粘结层5的膜厚度优选小于5μm,特别优选0.1~3μm。
另外,本发明中,如图1C所示,在导电性支持体4和电荷发生层3之间可以设置粘结层5,进一步地,为防止出现干涉条纹等,还可以设置底层6。
电荷发生层3含有电荷发生物质和根据需要的粘和树脂。
电荷发生物质有单偶氮、二偶氮、三偶氮等偶氮类颜料,金属酞菁和非金属酞菁等酞菁类颜料,靛蓝、硫靛蓝等靛蓝类颜料,苝酸酐、苝酰亚胺等苝类颜料,蒽醌和芘醌等多环醌类颜料,squarilium色素、吡喃鎓盐和噻喃鎓盐等盐类,三苯基甲烷色素、硒、硒-碲和无定形硅等无机物质,喹丫酮颜料、薁鎓盐颜料、喹啉蓝染料、氧杂蒽色素、醌亚胺色素、苯乙烯基色素、硫化镉以及氧化锌等。本发明中,上述物质中优选镓酞菁,特别优选羟基镓酞菁,进一步地,优选在CuKα特征X线衍射中于7.4°和28.2°布喇格角(2θ±0.2°)处有强峰的羟基镓酞菁。
粘和树脂包括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多芳基化合物(polyarylate)树脂、丁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乙缩醛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乙酸乙烯树脂、酚醛树脂、硅树脂、聚砜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尿素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等,但并不限定于此。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混合使用或以共聚物的形式使用,使用1种或2种以上。
电荷发生层3是将电荷发生物质按质量比为0.3-4倍量的粘和树脂和溶剂一起,用匀化器、超声波、球磨、砂磨机、粘土干式粉碎机、辊磨机等方法分散,将得到的溶液进行涂布、干燥,形成电荷发生层。其膜厚优选为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01-1μm。
所用的溶剂根据使用的电荷发生物质或粘和树脂的溶解性或分散稳定性来选择,可以使用有机溶剂如醇类、亚砜类、酮类、醚类、酯类、脂肪族卤代烃类或芳香族化合物等。
在电荷发生层3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各种敏感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等。
电荷输送层2含有电荷输送物质以及根据需要含有的粘和树脂。
作为电荷输送物质,有各种三芳基胺类化合物、各种腙类化合物、各种苯乙烯基类化合物、各种1,2-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各种吡唑啉类化合物、各种噁唑类化合物、各种噻唑类化合物和各种三芳基甲烷类化合物等。
作为粘和树脂,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聚酯、聚碳酸酯树脂、聚砜、聚苯醚、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和不饱和树脂等。其中,特别优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碳酸酯树脂和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电荷输送层2如下形成:将电荷输送物质和粘和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将得到的溶液进行涂布、干燥。电荷输送物质与粘和树脂的混合比例按质量比为2∶1-1∶2。
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丙酮、丁酮等酮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氯苯、氯仿及四氯化碳等氯代烃类。
涂布该溶液时,例如可以采用浸渍涂布法、喷雾涂布法、旋涂法等。
另外,干燥温度优选10~200℃,特别优选20~150℃。干燥时间优选5分钟~5小时,特别优选10分钟~2小时。
另外,电荷输送层具有以下功能,即:电荷输送层与电荷发生层电连接后,在电场存在条件下,把从电荷发生层注入的电荷输送至与保护层接触的界面。因此,不能使膜的厚度大于所需厚度,优选5~40μm,特别优选7~30μm。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需要在电荷发生层2中加入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和增塑剂等。
本发明中,该电荷输送层2的上面还有根据上述方法制得的保护层1。
以下为本发明所涉及的采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子照相装置的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1
图2表示本发明中装有成像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的简要构成,该成像处理盒带有电子照相感光体。
图中,11为本发明鼓状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轴12为中心按箭头方向以规定的线速度驱动旋转。
电子照相感光体11在旋转过程中通过(一级)带电装置13在其周面上受到正或负的规定电位的均匀带电,然后,接受由狭缝曝光或激光束扫描曝光等曝光装置(图中未示出)发出的、对应于目标图像信息的时间序列电子数字图像信号的强度可调的曝光光14。由此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1的周面依次形成对应于目标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形成的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显影装置15进行调色剂显影,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1的旋转的同时,由图中未示出的给纸部向电子照相感光体11与转印装置16之间取出并给送转印材料17,在该转印材料17上通过转印装置16依次转印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1表面上形成并载置的调色剂图像。
经过了调色剂图像转印的转印材料17,由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分离,被导入定影装置18,通过图像定影后作为图像形成物(打印、复印)而向装置外打印出来。
图像转印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1的表面,通过清洁装置19除去转印残留调色剂,以清洁表面。另外,如果不具有清洁手段(cleanerless),则也可直接利用显影装置等回收转印残留调色剂。进而,由前述曝光装置(图中未示出)发出的曝光光20进行除电处理后,可以重复地用于图像形成。带电装置13为使用带电辊等的接触带电装置时,前述的曝光并不是必须的。
本发明中,上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1、带电装置13、显影装置15和清洁装置19等构成要素,可以是将多个要素收纳在容器中以整体的形式构成一个成像处理盒,也可以相对于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装置本体而将成像处理盒设计成可自由拆装的方式。例如将带电装置13、显影装置15和清洁装置19中的至少一个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1一起形成一体的处理盒,用装置本体的导轨等引导装置22形成可自由地在装置本体上拆装的成像处理盒21。
当电子照相装置为复印机或打印机时,由原稿反射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或利用传感器读取原稿,形成信号,根据该信号进行激光束扫描、通过LED阵列的驱动或液晶光闸阵列的驱动等照射的光即为曝光光14。也可根据需要增加其他辅助方法。
实施方案2
图3中给出了装有具有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成像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的简要构成,其中带有带电粒子供给装置。
鼓状的电子照相感光体31按箭头方向以一定速度进行旋转驱动。
具有带电装置的带电辊32由带电粒子(为使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导电性粒子)、作为粒子担载体的中电阻层32b和金属芯32a构成。带电辊32以一定的侵入量与电子照相感光体31接触,形成接触部n。
本实施方案中的带电辊32的构成如下:在金属芯32a上形成橡胶或发泡体的中电阻层32b,再在其表层上载带带电粒子33。
中电阻层32b由树脂(如氨基甲酸乙酯)、导电性粒子(如炭黑)、硫化剂和发泡剂等组成,在金属芯32a上形成辊状。然后研磨其表面。
本实施方案中的带电辊与实施方案1中的带电辊(放电用带电辊)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表层具有为载带高密度带电粒子的表面结构造粗糙特性
(2)注入带电所需要的电阻特性(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
放电用带电辊的表面平坦,表面的平均粗糙度Ra为亚微米(subμm)级以下,辊的硬度高。在用于放电的带电过程中,在距离带电辊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接触部数十μm的间隙中发生放电现象。带电辊和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存在凹凸时,因为局部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同,所以放电现象变得不稳定,产生带电不均。因此,放电用的带电辊必须是表面平坦的且表面的硬度要高。
放电用的带电辊无法进行注入带电的理由如下:按上述的表面构造,虽然在外观上看起来与鼓呈密合状态,但就电荷注入所需要的分子水平上的微观接触性而言,则几乎算不上接触。
另一方面,注入带电用的带电辊32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以使带电粒子33以高密度担载于其上。以平均粗糙度而言,优选为1μm-500μm。如果低于1μm,则为载带带电粒子33的表面积不足,同时在绝缘物(如调色剂)等附着在辊的表层的情况下,其周边变得难以与电子照相感光体31相接触,带电性能容易降低。相反,如果超过500μm,则带电辊表面的凹凸容易使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面内带电均匀性降低。
平均粗糙度Ra的测定如下:用Keyence公司制的表面形状测定显微镜VF-7500、VF-7510,用1250倍-2500倍的对物透镜,在不接触的条件下测定辊表面形状和Ra。
放电用带电辊,在金属芯上形成低电阻的基层后,在表面被覆高电阻层。因放电而导致的辊带电会产生以下问题:外加电压增高,出现针孔(因膜的损伤而导致支持体露出)后使其周边的电压下降,以及带电不良。因此,优选为1011Ω□以上。
另一方面,在注入带电方式中,为使由低电压带电成为可能,没必要使表层为高电阻,带电辊可以单层的形式构成。在注入带电中,带电辊的表面电阻优选为104-1010Ω。如果超过1010Ω,则带电面内的均匀性降低,因为带电辊的滑动摩擦导致的不均在中间色调图像中表现为线条状,容易让人产生图像品位差的印象。如果低于104Ω,则即使是注入带电,也会因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针孔而在其周边容易发生电压降低。
另外,体积电阻率优选在104-107Ω·cm的范围内。如果低于104Ω·cm,则容易发生因为针孔泄漏导致的电源电压下降。另一方面,如果超过107Ω·cm,则难以确保带电所需要的电流,带电电压容易降低。
带电辊的电阻测定按以下顺序进行。
在外径30mm的绝缘体辊上施加电极,对带电辊32的金属芯32a施加总压1kg的荷重,测定辊的电阻。电极是在主电极的周围配置保护电极后进行测定。主电极与保护电极间的距离大致调整为弹性层32b的厚度,确保主电极与保护电极之间有充分的距离。由电源向主电极施加+100V的电压,测定流过电流计Av和As的电流,分别测定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
在注入带电方式中,带电部件以柔软的电极方式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磁刷中,通过磁性粒子层自身具有的柔软性来实现。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调整中电阻层32b的弹性特性来实现。Asker-C硬度优选在15度-50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5-40度范围内。如果硬度过高则难以得到必要的侵入量,无法确保与电子照相感光体之间的接触部n,所以带电性能差。另外,因为难以得到物质的分子水平的接触性,会因为混入异物等而妨碍与其周边的接触。另一方面,如果硬度过低,则形状不稳定,与被带电体的接触压力不均匀,所以产生带电不均。或者,长期放置后因辊的永久变形形变而产生带电不良。
作为带电辊32的材质,有在EPDM、聚氨酯、NBR、硅橡胶、Ir等中分散用于调整电阻的炭黑、金属氧化物等导电性物质的橡胶材料。也可以不分散导电性物质,而是使用离子导电性的材料来调整电阻。之后,根据需要调整表面粗糙度、进行研磨等来最后成型。或者也可以采用功能分离的多层构成。
辊的形态优选多孔体结构。从辊成型的同时可以获得上述的表面粗糙度方面考虑,在制造时比较有利。发泡体内的泡孔直径优选为1-500μm。在发泡成形后,研磨其表面以使多孔体表面露出,可以制成具有上述粗糙度的表面结构。
带电辊32配置成相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体有一定的侵入量,形成接触部n,在该接触部n处以与电子照相感光体3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逆向)旋转驱动,以一定的速度差与电子照相感光体31的面进行接触。另外,在打印机的图像记录时,由带电偏压外加电源S1对带电辊32施加规定的带电偏压。由此以注入带电方式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周面上带有同样极性和电位的电。
带电粒子33添加到调色剂中并蓄积,与调色剂的显影同时,利用电子照相感光体31被供给到带电辊32。
作为供给手段,是使限制刮片34与带电辊32接触,在限制刮片34与带电辊32之间保持带电粒子。随着电子照相感光体31的旋转,一定量的带电粒子33被涂布在带电辊32上,然后到达带电辊32与电子照相感光体31之间的接触部n。
为得到高带电效率和带电均匀性,带电粒子33的粒径优选为10μm以下。本发明中,带电粒子构成凝聚体时的粒径为凝聚体的平均粒径。粒径如下测定: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抽取100个以上,由水平方向最大对角线长度算出体积粒径分布,以其50%平均粒径来确定。
带电粒子33不只是以一级粒子的状态存在,有时也凝聚成二级粒子,但也没有问题。不管是何种凝聚状态,只要该凝聚体能实现带电粒子的功能,其形态并不重要。
带电粒子33在用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带电时,在不妨碍潜像曝光的前提下,优选白色或近似于透明的物质。另外,如果考虑到带电粒子从电子照相感光体31部分地转印到转印材料P上的话,在进行彩色记录时优选无色或白色的物质。为防止图像曝光时因带电粒子33导致的光散射,其粒径优选在构成像素的大小以下,更优选为调色剂粒径以下。考虑到能够稳定地得到粒子,粒径的下限值以10nm为限。
36为显影装置,电子照相感光体31表面的静电潜像通过该显影装置36在显影部位a处显影为调色剂像。在显影装置36中具有在调色剂中添加了带电粒子的混合剂。
本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装置(打印机)是调色剂循环使用型的,不是用专用的清洁手段(cleaner)除去图像转印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31表面上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而是随着电子照相感光体31的旋转,暂时地被回收到反向旋转的带电辊32,随着带电辊32外周转一周,反转的调色剂电荷被规格化,顺次被喷出到电子照相感光体31上,到达显影部位a,在显影装置36中与显影的同时通过清洁手段来回收、再利用。S2是向显影装置36上施加显影偏压的电源。
35是包括激光二极管·多角棱镜等的激光束扫描器(曝光装置)。该激光束扫描器35对应于目标图像信息的时间序列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强度可变的激光,利用该激光对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31的同样带电面进行扫描曝光L。利用该扫描曝光光L在电子照相感光体31的表面形成对应于目标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38是热定影方式等定影装置。向电子照相感光体31与转印辊37之间的转印接触部b给纸,接受了电子照相感光体31侧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的转印材料P从电子照相感光体31的表面分离,被导入该定影装置38,经过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后作为图像形成物(打印、复印)向装置输出。S3是向转印辊37施加转印偏压的电源。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仅可用于电子照相复印机,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激光打印机、CRT打印机、LED打印机、FAX、液晶打印机及激光制版等电子照相应用领域。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另外,实施例中的“份”、“%”分别表示质量份、质量%。
(实施例1)
作为导电性支持体的Φ30mm×261mm的铝制圆筒上,采用浸渍涂布法涂布5质量%的聚酰胺(商品名:Amilan CM8000,东丽株式会社制)甲醇溶液,干燥,形成厚度为0.5μm的粘和层。
然后,将3.5部羟基镓酞菁结晶和1份聚乙烯丁醛树脂(商品名:S-LEC BX-1,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加入120份环己酮中,该羟基镓酞菁在CuKα特征X线衍射中于7.4°和28.2°布拉格角(2θ±0.2°)处有强峰。然后用砂磨机分散3小时,该砂磨机采用Φ1mm的玻璃珠。再加入120份的乙酸乙酯稀释,调制成电荷发生层涂敷液。将该电荷发生层涂敷液浸渍涂布在上述粘和层上,100℃下干燥10分钟,形成厚度为0.15μm的电荷发生层。
图4表示上述羟基镓酞菁结晶的粉末X线衍射图。粉末X线衍射在下述条件下采用CuKα线测定。
所用测定机:Mach Science公司制造,全自动X线衍射装置MXP18
X射线管球:Cu
管电压:50kV
管电流:300mA
扫描方法:2θ/θ扫描
扫描速度:2deg./min
取样间隔:0.020deg.
开始角度(2θ):5deg.
终止角度(2θ):40deg.
发散狭缝:0.5deg.
散射狭缝:0.5deg.
接收狭缝:0.3deg.
使用弯曲单色光度计
然后,将10份作为电荷输送物质的下式中所示的化合物和10份作为粘和树脂的双酚Z型聚碳酸酯树脂(商品名:Z-200,三菱GAS化学株式会社制)溶于100份单氯苯中,调制成电荷输送层用涂敷液。
Figure A0215896600481
将该涂敷液涂布在电荷发生层上,105℃下热风干燥1小时,形成厚度为20μm的电荷输送层。
然后,将20份用下式所示化合物进行过表面处理的锑掺杂氧化锡超微粒子、30份用甲基氢化硅油(商品名;KF99,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进行过表面处理(处理量20%)的锑掺杂氧化锡微粒子和150份乙醇在砂磨机中分散66小时。进一步地,加入20份聚四氟乙烯微粒子(平均粒径为0.18μm)分散2小时。然后,将30份热熔型热固化型酚醛树脂作为树脂成分(商品名:PL-4804,含胺类化合物,群荣化学株式会社制)溶解,作为保护层用涂敷液。
将该涂敷液浸渍涂布在上述电荷输送层上,145℃下热风干燥1小时,形成保护层。
使用利用光干涉的瞬间多道测光系统MCPD-2000(大塚电子株式会社制)测得该保护层的膜厚度为3μm。另外,保护层用涂敷液的分散性良好,目测保护层表面均匀,没有不匀之处。
所得的电子感光体的Vsl(0.2)和Vsl(0.5)用鼓试验机(Jentech株式会社制)测定。测定环境为23℃/5%RH,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带电-700V,用101ux·sec光量的白光照射。从白光照射位置开始90°和224.5°的地方安设电位测定探针,90°位置的电位探针测定Vsl(0.2),电位测定探针在224.5°处测定Vsl(0.5)。
另外,将按上述操作所得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装载到电子照相装置(商品名:LaserJet4000,惠普公司制)的改型机上,评价图像,该电子照相装置是与上述实施方案1相同的电子照相系统。主要改造点是将系统改成实施方案2的结构。
所用带电粒子M的体积电阻为1Ω·cm,初期的载带量为5mg/cm2。另外,从电源S1给带电部件外加的电压仅为-700V的DC电压。
在上述条件下,在常温低湿环境中(23℃/5%RH),测定初期暗部电位(Vd),另外,通过目测评价图像。进一步地,作为耐久试验,常温低湿环境(23℃/5%RH)和高温高湿环境(32℃/85%RH)中出5000张图像后,目视观察所得图像,进行评价。耐久试验时使用印字率6%的文字图像,评价时使用1200pdi的一个黑点被一个白点围合状态的连续中间色调图像(所谓的1点1空白的图像)。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除不将电子照相装置改造成实施方案2的结构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评价电子照相感光体。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和实施例4)
除将热熔型酚醛树脂(商品名:PL-4804)变成热熔型酚醛树脂PL-4852(群荣化学株式会社制,含有胺类化合物)(实施例3)和PL-5294(群荣化学株式会社制,含有碱金属)(实施例4)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和实施例6)
除不将电子照相装置变成实施方案2的结构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评价制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和实施例8)
将热熔型酚醛树脂(商品名:PL-4804)变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商品名:PL-309,三井石油化学株式会社制),溶剂由乙醇变成四氢呋喃,涂布方法由浸渍涂布法变成喷涂涂布法,形成保护层,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与实施例1(实施例7)及实施例2(实施例8)同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9和实施例10)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用量由30份变成40份,其它与实施例7和8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
保护层的膜厚由3μm变成5μm,其它与实施例9和10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3和实施例14)
保护层的膜厚由3μm变成5.5μm,其它与实施例9和10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和2)
双酚A型环氧树脂由40份变成50份,保护层的膜厚由3μm变成6.5μm,其它与实施例9和10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3和4)
双酚A型环氧树脂由30份变成55份,保护层的膜厚由3μm变成6.5μm,其它与实施例7和8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5和6)
双酚A型环氧树脂由30份变成10份,其它与实施例7和8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5)
不添加氧化锡粒子,用下式所示的电荷输送物质30份代替,形成保护层,其它与实施例5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6)
将酚醛树脂型酚醛树脂(商品名:PL-4852)变成固化型硅氧烷树脂KP-854(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其它与实施例15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7)
保护层的膜厚由3μm变成5.5μm,其它与实施例16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7)
固化型硅氧烷树脂的用量由30份变成40份,保护层的膜厚由3μm变成6.5μm,其它与实施例16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8)
电荷输送物质的添加量由30份变成70份,其它与实施例16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9)
电荷输送物质的添加量由30份变成10份,保护层的膜厚由3μm变成6.5μm,其它与实施例16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0)
电荷发生物质采用羟基钛酞菁结晶,该羟基钛酞菁结晶在羟基镓酞菁结晶CuKα特征X线衍射中于7.6°、10.2°、25.3°和28.6°布喇格角(2θ±0.2°)处有强峰。其它与实施例17相同,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8)
带电辊的外加电压从仅为DC变成重叠电压,该重叠电压是在-700V的DC电压中重叠峰间电压500V的AC电压而成。其它与实施例7相同,评价制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1)
带电辊的外加电压从仅为DC变成重叠电压,该重叠电压是在-700V的DC电压中重叠峰间电压500V的AC电压而成。其它与比较例2相同,评价制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2)
将固化型硅氧烷树脂的用量由30份变成45份,将保护层的膜厚由3μm变成2μm之外,其他与实施例16同样制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初期                鼓试验机           图像评价
 Vd(V) 图像评价   Vsl(0.2)(V)   Vsl(0.5)(V)   |Vsl(0.2)-Vsl(0.5)|(V)   低湿耐久后   高湿耐久后
 实施例1 -590 良好 -55 -40 15 良好 良好
   2  -580 良好   -55     -40     15   良好   良好
   3  -590 良好   -50     -36     14   良好   良好
   4  -590 良好   -60     -30     30   良好   良好
   5  -580 良好   -50     -36     14   良好   良好
   6  -580 良好   -58     -38     20   良好   良好
   7  -590 良好   -55     -30     25   良好   良好
   8  -580 良好   -55     -20     35   良好   良好
   9  -580 良好   -70     -44     26   良好   若干正重像
   10  -590 良好   -70     -44     26   良好   若干正重像
   11  -570 良好   -75     -47     28   良好   若干正重像
   12  -575 良好   -75     -47     28   良好   若干正重像
   13  -565 良好   -77     -47     30   若干正重像   若干正重像
   14  -570 良好   -77     -47     30   若干正重像   若干正重像
   15  -580 良好   -45     -33     12   良好   良好
   16  -580 良好   -20     -10     10   若干负重像   若干负重像
   17  -580 良好   -60     -30     30   若干正重像   良好
   18  -595 良好   -55     -30     25   良好   良好
 比较例1 -575 良好 -80 -48 32 正重像 正重像
   2  -570 良好   -80     -48     32   正重像   正重像
   3  -560 正重像   -85     -50     35   正重像   正重像
   4  -570 正重像   -85     -50     35   正重像   正重像
   5  -590 良好   -20     -12     8   负重像   良好
   6  -580 良好   -20     -12     8   负重像   良好
   7  -580 良好   -70     -35     35   正重像   正重像
   8  -580 良好   -12     -8     4   负重像   良好
   9  -580 负重像   -95     -80     15   负重像   良好
   10  -570 良好   -85     -50     35   正重像   正重像
   11  -100 黑图像   -80     -48     32   --   --
   12  -580 良好   -55     -22     33   良好   正重像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含有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没有因反复使用引起的正重像和负重像,能得到高质量、稳定的图像。

Claims (13)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依次包括导电性支持体、感光层和保护层,在23℃/5%RH的环境下,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700V,用101ux·sec光量的白光照射后过0.2秒时,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sl(0.2)满足下列(1)式,并且该Vsl(0.2)和白光照射后过0.5秒时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sl(0.5)的差满足下列(2)式:
20(V)≤|Vsl(0.2)|≤80(V)…(1)
10(V)≤|Vsl(0.2)-Vsl(0.5)|≤30(V)…(2)。
2.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Vsl(0.2)为20(V)以上70(V)以下。
3.权利要求2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Vsl(0.2)为20(V)以上60(V)以下。
4.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保护层的膜厚为1~5.5μm。
5.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感光层含有羟基镓酞菁作为电荷发生物质。
6.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保护层含有粘和树脂、导电性粒子和电荷输送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7.权利要求6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粘和树脂为固化性树脂。
8.权利要求7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固化性树脂为酚醛树脂。
9.权利要求6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电荷输送物质为分子内至少含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
10.权利要求9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羟基为羟烷基、羟烷氧基或羟苯基。
11.权利要求10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分子内含有羟烷基、羟烷氧基或羟苯基中至少一种的化合物为下式(2)~(7)所示的化合物:
式(2)中,R21、R22和R23各自独立地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α、β及γ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a、b、d、m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
Figure A0215896600032
式(3)中,R31、R32和R33各自独立地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δ和ε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e、f和g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p、q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但不能全部同时为0;Z31和Z32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列基团: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可以共同构成环;
式(4)中,R41、R42、R43和R44各自独立地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ζ、η、θ和ι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h、i、j、k、s、t和u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Z41和Z42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列基团: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共同成环;
Figure A0215896600051
式(5)中,R51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R52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Ar51和Ar52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列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Ar5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芳香族烃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芳香族杂环基;v和w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但v=0时,w=0;κ和λ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
Figure A0215896600052
式(6)中,R61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Ar61和Ar62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列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x表示0或1;μ和ν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并且,μ和ν苯环可以通过取代基共同成环;
Figure A0215896600061
式(7)中,R71和R72各自独立地表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二价烃基;Ar71表示下列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y和z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ξ、π、ρ和σ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带有下列取代基: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ξ和π苯环、ρ和σ苯环可以各自独立地通过取代基共同成环。
12.成像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带电装置,所说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带电装置被支持成一体,可在电子照相装置本体中自由地拆装,其中所说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依次包括导电性支持体、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在23℃/5%RH的环境下,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700V,用101ux·sec光量的白光照射后过0.2秒时,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sl(0.2)满足下列(1)式,并且该Vsl(0.2)和白光照射后过0.5秒时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sl(0.5)的差满足下列(2)式:
20(V)≤|Vsl(0.2)|≤80(V)…(1)
10(V)≤|Vsl(0.2)-Vsl(0.5)|≤30(V)…(2)。
13.电子照相装置,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其中所说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依次包括导电性支持体、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在23℃/5%RH的环境下,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700V,用101ux·sec光量的白光照射后过0.2秒时,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sl(0.2)满足下列(1)式,并且该Vsl(0.2)和白光照射后过0.5秒时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sl(0.5)的差满足下列(2)式:
20(V)≤|Vsl(0.2)|≤80(V)…(1)
10(V)≤|Vsl(0.2)-Vsl(0.5)|≤30(V)…(2)。
CNB021589666A 2001-12-21 2002-12-19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31130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89241/2001 2001-12-21
JP2001389241 2001-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0107A true CN1430107A (zh) 2003-07-16
CN1311305C CN1311305C (zh) 2007-04-18

Family

ID=19188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89666A Expired - Lifetime CN1311305C (zh) 2001-12-21 2002-12-19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835512B2 (zh)
EP (1) EP1324142B1 (zh)
KR (1) KR100509535B1 (zh)
CN (1) CN1311305C (zh)
AU (1) AU2002320738B2 (zh)
BR (1) BR0205292A (zh)
CA (1) CA2414957C (zh)
DE (1) DE60227147D1 (zh)
MX (1) MXPA0201255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6171C (zh) * 2005-03-04 2009-01-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清洁刮板和使用该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US7796934B2 (en) 2006-02-24 2010-09-14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cleaning blad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leaning blade
CN101520616B (zh) * 2008-02-26 2011-12-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使用该感光体的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CN101398652B (zh) * 2007-09-28 2013-02-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11183398A (zh) * 2017-10-04 2020-05-1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72293A (ja) * 2004-08-06 2006-03-16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779703B2 (ja) * 2005-03-04 2011-09-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34256A (ja) * 2005-06-24 2007-02-08 Fuji Xerox Co Ltd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00230B2 (ja) * 2005-09-21 2010-12-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64214A (ja) * 2006-03-28 2007-10-11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
JP2008139456A (ja) * 2006-11-30 2008-06-19 Fuji Xerox Co Ltd 帯電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JP5482123B2 (ja) * 2008-11-26 2014-04-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72031B2 (ja) 2011-07-29 2013-03-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5575182B2 (ja) 2011-07-29 2014-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WO2013099689A1 (ja) * 2011-12-28 2013-07-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電気素子
JP6059025B2 (ja) 2013-01-18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588731B2 (ja) 2015-05-07 2019-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7010009A (ja) 2015-06-24 2017-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10095137B2 (en) 2016-04-04 2018-10-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method of produc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15758B2 (ja) 2016-06-15 2021-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978858B2 (ja) 2016-06-21 2021-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7187266B2 (ja) 2018-10-25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20067635A (ja) 2018-10-26 2020-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8637A (en) 1973-09-04 1979-04-10 Ricoh Co., Ltd. Silane coupling agent in protective layer of photoconductive element
JPS57148744A (en) * 1981-03-10 1982-09-14 Canon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receptor
JPS61169851A (ja) * 1985-01-22 1986-07-31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S62212663A (ja) * 1986-03-14 1987-09-18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818880B2 (ja) * 1988-11-13 1998-10-3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US5330873A (en) * 1989-11-09 1994-07-19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Production method of photosensitive member by eliminating outermost surface portion of photosensitive layer
JP2896823B2 (ja) 1991-12-24 1999-05-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備えた電子写真装置並びにファクシミリ
US5339224A (en) * 1993-02-11 1994-08-16 Hali-Brite, Inc. Airport beacon
JP3402727B2 (ja) 1993-03-01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856721A (en) * 1994-09-08 1999-01-05 Gordin; Myron K. Discharge lamp with offset or tilted arc tube
JPH10321039A (ja) * 1997-05-15 1998-12-04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マイクロ波放電ランプ装置
US6492081B2 (en) * 2000-06-21 2002-12-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6171C (zh) * 2005-03-04 2009-01-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清洁刮板和使用该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US7796934B2 (en) 2006-02-24 2010-09-14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cleaning blad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leaning blade
CN101398652B (zh) * 2007-09-28 2013-02-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1520616B (zh) * 2008-02-26 2011-12-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使用该感光体的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CN111183398A (zh) * 2017-10-04 2020-05-1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183398B (zh) * 2017-10-04 2023-09-2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27147D1 (de) 2008-07-31
CN1311305C (zh) 2007-04-18
CA2414957A1 (en) 2003-06-21
BR0205292A (pt) 2004-07-20
KR100509535B1 (ko) 2005-08-23
CA2414957C (en) 2005-11-01
AU2002320738B2 (en) 2007-07-05
KR20030053450A (ko) 2003-06-28
US20030186145A1 (en) 2003-10-02
EP1324142A1 (en) 2003-07-02
AU2002320738A1 (en) 2004-07-08
US6835512B2 (en) 2004-12-28
MXPA02012553A (es) 2004-09-03
EP1324142B1 (en) 2008-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1305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CN100339769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CN1430108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装置
CN1430106A (zh) 酚类化合物、甲阶酚醛树脂、其固化物、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电子照像装置
CN101061438A (zh) 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以及具有涂布该涂布液所形成的底涂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CN1181400C (zh) 电摄影感光元件及包括其的处理盒和电摄影设备
CN1828453A (zh) 清洁刮板和使用其的清洁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CN1885180A (zh) 图像形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理卡盒
CN1412624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处理卡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CN1940754A (zh) 成像设备、成像方法及处理盒
CN1196033C (zh) 电摄影光敏元件、处理卡盒和包括光敏元件的电摄影设备
CN1501180A (zh) 电摄影感光体、电摄影装置及成像处理盒
CN1550918A (zh) 载体、显影剂、成像设备和处理模块
CN101034264A (zh) 图像承载部件和使用其的成像方法以及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US20190265601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CN100346885C (zh) 涂布方法、涂布装置、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477452A (zh) 电摄影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和电摄影装置
CN103946751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79311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用该感光体的设备和设备单元
JP45956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74291C (zh) 电摄影设备及处理盒
CN1641487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具有该感光体的成像装置
JP487260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869824A (zh) 有机感光体、处理盒、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0275886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れ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