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5966C - 液体容器和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和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5966C CN1265966C CNB021054045A CN02105404A CN1265966C CN 1265966 C CN1265966 C CN 1265966C CN B021054045 A CNB021054045 A CN B021054045A CN 02105404 A CN02105404 A CN 02105404A CN 1265966 C CN1265966 C CN 126596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dentification
- storage medium
- information storage
- liquid container
- china 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5—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mechanically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Recording Measured Value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把一个具有流体连接部分和信息存储介质的液体容器连接到记录装置的主体上,而且不会在所说两个连接部分中产生应力。一个信息存储介质被固定在一个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的一连接孔的内壁上,它被容纳在一个由一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和一底盖所限定的空间内。该空间的大小能容纳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而且不会发生相互接触,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能在所说空间内改变它的位置和方向。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的位置和方向的改变使得即使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流体连接部分和用于信息存储介质的连接部分在相互位置和相互方向上存在一些偏离,也可以获得流体连接和信息存储介质的连接,并且不会在这些连接部分中产生应力。
Description
发明的背景
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液体容器,这种液体容器适用于用作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罐等,并可拆卸地安装到记录装置的主体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内部可以安装这种液体容器的记录装置。
相关的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是一种记录方法,这种方法是从设置在喷墨头内的微小排放口排放墨滴,并使该墨滴附着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实现所期望的记录。
通过这种喷墨方法来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设置有一个用于排放墨滴的喷墨头。用一个能量产生元件来产生能量,以便从设置在喷墨头中的排放口进行排墨,例如,这个能量产生元件可以是机电转换元件,如压电元件或具有生热电阻的电热转换元件。采用了机电转换元件的喷墨头通过把一个物理作用力直接作用到墨上来进行排放墨滴。采用了电热转换元件的喷墨头通过对液体进行加热来排放墨滴。
随着近来的计算机和软件方面的发展,需要用这种喷墨记录装置来输出彩色图像。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喷墨头被制造成一种适合形成彩色图像的结构。除了向彩色图像输出的发展趋势以外,还要求图像输出有更高的清晰度,因而通过增大图像的密度和改变墨的浓度,使喷墨记录实现更高的清晰度以及更高的质量,从而使得这种喷墨记录被广泛地由商业专家所使用,而且还由小办公室和家庭个人用户所使用。
在这种墨记录装置中,已知有一种这样的结构,这种结构中,设置有一个供墨系统和一个墨罐,其中的供墨系统用于向墨头供应用于记录的的墨,其中的墨罐用于容纳墨,并被可拆卸地连接到该供墨系统的端部。在传统的可更换的墨罐中,已知有一种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11-348308中所公开的墨罐,这种墨罐设置有一个数据存储介质,能够记录墨罐中的墨的数据。这种数据存储介质存储关于墨的各种数据,并能根据记录装置的使状况来记录各种数据,从而使用者总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输出。
图44A和图44B分别是一个平面图和一个侧视图,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一个传统的范例(在下文中被称作传统范例1)。墨罐200设有一个用于供墨的流体连接孔201,具有这个流体连接孔201的表面还设有一个连接终端203,用于连接设置在墨罐200中的信息存储介质204和记录装置的主体。这个表面平行于墨罐200插入记录装置主体的插入方向207。在记录装置主体中的墨罐安装部分中,供墨中空针被设置在一个与墨罐200的流体连接孔201相对的位置中,在与墨罐200的连接终端203相对的位置设置一个接头(图中未示)。
当墨罐200被安装在记录装置主体上时,主体的中空针被插入墨罐200的流体连接孔201,从而形成墨流通路径的连接,墨罐200的连接终端203与主体的接头接合以便相互接触,从而形成连接。在这个操作中,在流体连接孔201和中空针的连接位置与接头的连接位置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会发生一定的波动,这是因为在制造过程中的成形的精度的缘故,因此,如果它们被设置在固定位置,那么就会由于在连接部分上施加一个不需要的应力,从而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连接。因此,使得记录装置的主体的接头能在平行于墨罐安装面中在垂直的两个方向上(X方向208,Y方向209)移动。
图46A和图46B分别是一个平面图和侧视图,表示出了在美国专利US6074042中公开的另一种传统的可更换的墨罐(在下文中被称作传统范例2)。这种墨罐200设有一个能记录关于墨罐中所容纳的墨的信息的存储介质204,并设有用于供墨的流体连接孔201,202。信息存储介质204和构成电连接部分的多个连接终端203被设置在沿垂直于墨罐207播放方向207的方向X 208的一个表面上。这个具有信息存储介质204的表面还设有一个导向器206,用于把墨罐的连接终端203与记录装置主体的接头相连。在记录装置的主体的墨罐安装部分中,两个供墨中空针被设置在与墨罐的流体连接孔相对的位置中,一个接头被设置在与墨罐200的连接终端203相对的位置中。
当墨罐200被安装到记录装置的主体上时,主体的这两个中空针就插入墨罐的流体连接孔201、202,从而形成墨流通常路径的连接,主体的接头由导向器206导向,并与信息存储介质的连接终端203接合,从而形成电连接。在这个操作中,流体连接孔和中空针的连接位置与接头的连接位置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会有一定的波动,这是由于制造精度的缘故,因此,如果它们被设置在固定位置,那么就会由于在连接部分施加了不需要的应力而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连接。因此,使得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接头能在平行于墨罐200的安装面的平面内沿垂直的两个方向(X方向208,Y方向209)移动。
然而,最理想的是象传统范例2中那样设置两个流体连接部分,并在垂直于墨罐插入方向(Z方向)的方向Y上形成连接终端。更具体地说,有一种理想的结构如图44A和44B所示,但设有两个流体连接部分(参见图45A和45B)。在流体连接部分201被用于从墨罐向主体供墨以及流体连接部分202被用于向墨罐供气以便补偿墨罐中由于供墨而导致的压力减小的情况下需要这种结构,并且连接终端不能被设置在底表面上,这是由于当布置多个平的罐时在空间上受到限制的缘故。
如果采用了这样的两个液体连接部分,就会在相同的平面内的三个位置形成连接,包括用于电连接的导向部分。因此,使得导向部分能在这个平面内的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移动,从而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连接。换句话说,当在流体连接部分处固定两个位置来安装墨罐时,墨罐的安装位置不仅在X方向208和Y方向209上被确定,而且还在这个平面内的转动方向上被确定。
因此,虽然能在X方向208和Y方向209上通过平行移动接头就能在这些方向上调节这些位置,但是却不能转动方向,从而会向每个连接部分施加不需要的应力。
如果这种应力被作用到电连接部分上,那么就会造成不闭合的电连接,从而导致连接故障。此外,如果这种应力被作用到流体连接部分上,那么就会在连接孔与中空针之间的密封元件中形成应力,从而导致漏墨或使中空针最终弯曲。
此外,不仅会在X方向208和Y方向209上发生连接孔、连接终端、中空针和接头的位置的偏离,而且还会发生在绕X轴和Y轴倾斜。尤其是在中空针在相对于Z方向207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墨罐沿Z轴安装时,就会在密封元件上作用一个应力,造成从液体连接部分漏墨,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好把墨罐安装在一个稍微从绕X轴和Y轴转动的Z轴倾斜的方向上,并与中空针的延伸方向配合。然而,在图45A和45B所示的结构中,在墨罐的这种倾斜安装的情况下,接头不能被良好地连接。
此外,在传统范例1中,在用于墨罐与记录装置的主体之间电连接的接头中,位于记录装置主体侧的接头在其支撑部分中设有一个可移动的机构,并且在这个可移动机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记录装置本身必须被修理并且在修理期间不能被使用,从而对使用者造成显著的不利。
此外,传统范例2的墨罐具有两个液体连接部分201,202,从而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位置形成连接,包括导向部分206,该导向部分206生动地记录装置的接头211进行导向,以便实现电连接。因此,当这三个位置中,在流体连接部分201,202处通过固定两个位置来安装墨罐,墨罐的安装位置不仅在X方向208和Y方向209上被确定,而且还在所有的转动方向(绕X方向208、Y方向209和Z方向207)上被确定。
因此,根据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连接孔201,202、多个连接终端203、中空针212的位置的偏离,不仅会在X方向208和Y方向209上导致偏离,而且还会绕X方向208和Y方向209倾斜。另一方面,在传统范例2的结构中,只在两个垂直方向(X方向208和Y方向209)使得记录装置的主体处的接头可以移动,因此,如果多个接头203在排列方向(X’方向210)上发生倾斜,如图47所示,在记录装置的主体处的接头203和那些211会表现出波动的接触压力,最终导致接触故障。
此外,在由于某些因使得从流体连接部分201,201漏墨的情况下,如果连接终端203被设置在这样一个表面中,即在这个表面中,流体连接部分201,202象传统范例2那样设置,那么,连接终端203就会由这种漏墨而相互造成短路,这是由于这些漏墨被阻止了的缘故,从而墨罐200或记录装置的主体的信息存储介质204会在操作中造成电的误差,在最坏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损坏。
此外,如传统范例1那样,在这些用于在墨罐200秘记录装置主体之间形成连接的接头中,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接头211在支撑部分设置有一个可移动机构,并且在出现故障时,记录装置本身不得不被卸除,以便进行修理,并且在合理期间不能被使用,这样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不便。
鉴于前面所描述的情况,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和一种安装有这种液体容器的记录装置,其中的液体容器能良好地把液体连接部分和电连接部分与记录装置的主体相连,从而能良好地记录。
另一方面,为了通过喷墨记录来实现彩色记录,通常采用一个彩色喷墨记录装置,这个彩色喷墨记录装置具有相互独立地多个(例如四个)排放机构和用于排放除了黑墨外还排放诸如蓝绿色、洋红色和黄色的彩色墨的供墨系统。在这种结构中,每种颜色的墨的路径被专用于这种颜色,并从墨罐延伸至排墨口,使得每种颜色的墨不会与另一种颜色的墨混合。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墨,这取决于记录装置,例如,在低级记录装置中就不需要高的记录质量,在高级记录装置中就需要高的记录质量。
在利用多种颜色的墨或利用不同特性的多种墨进行记录的具有独立的多个供给系统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通常采用多个一种类型的墨罐(液体容器)。更具体地说,容纳各自油墨的多个(例如四个)相同结构的墨罐被安装在记录装置上。采用这种结构是为了完善墨罐的设计和评估工作,并且同时可完善安装机构,从而简化了制造过程,利用相同的元件,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在墨罐与记录头的主体一起被安装在滑架上并可移动的情况下,或者在墨罐被固定在与记录头及滑架分开的记录装置的主体内的情况下,或者在采用不可移动全线记录头的情况下,结构大致相同的墨罐被用于独立的多个供给系统。
在采用结构相同的墨罐来容纳不同颜色或不同种类的墨时,在更换墨罐时会造成墨罐的错误安装。例如,如果从新装的墨罐中供应的墨的颜色不同于剩留在供墨路径的壁面上的墨的颜色,那么由于墨的这种混合所造成的污点会损坏彩色记录的质量。此外,所说的墨与剩留的墨的这种混合会导致化学反应,从而最终形成沉淀物,从而导致记录头的阻塞。因此,最好是具有这样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更换墨罐时能安装容纳具有供墨路径中特定颜色和类型的墨的墨罐,以便不会提供与以前所用墨不同的墨。
为了满足这种要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9-174879中公开了一种键系统,这种系统能防止装上具有与供墨路径中的特定颜色或类型不同的另一种颜色和类型的墨的墨罐
在这篇日本专利公开No.9-174879中所提出的键系统中,用于机械识别的一个突起(键)和一条槽(键槽)被设置在墨罐侧面的整个长度上以及一条槽沟的内壁上,用于把墨罐插入安装物体(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内,一条槽(键槽)和一个轨条形突起(键)被设置在这样一个位置内,这个位置与插入时墨罐的键相对。这种键和键槽在数目、位置或尺寸(宽度)上是不同,这取决于墨罐内所容纳的墨的颜色和类型。因此,在把一个匹配的墨罐安装在槽内的情况下(即在把一个容纳有与供墨路径内的墨相匹配的墨的墨罐的情况下),所说的键和键槽相互匹配和接合,从而使得墨罐能被插在所说的槽沟内。然而,在把一个不匹配的墨罐安装在一条槽沟内的情况下(即在安装了容纳有类型或颜色与供墨路径内的墨不匹配的墨的墨罐的情况下),所说的键和键槽就不会相互匹配,并且不能相互接合,从而不能把该墨罐插入所说槽沟内。
然而,采用了前面所提到的用于机械识别的键和键槽的键系统具有下面的缺陷。
在这种喷墨记录装置中,供墨罐插入的槽沟的内部形状与大致垂直于插入/拆卸方向的墨罐的插入端的外部形状之间被选择具有一个小间隙。因此,为了确定墨罐的位置而不会使其自由移动,墨罐的外部形状和槽沟的内部应形状几乎相同,因此,使得墨罐的插入非常困难。由于这个种情况,使得难以设定墨罐上的键和键槽之间的间隙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插槽。
如果喷墨记录装置的槽沟的入口的内部形状与墨罐的插入端的外部形状大致相同,那么,墨罐必须被正确的定位并且相对于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以以正确的方向插入,使得槽的内部形状与墨罐的插入部分的外部形状对应,并在在它们之间只允许非常小的间隙。
如前所述,在这种结构中,只有在待装的墨罐上的键和键槽与槽沟的内壁相互匹配和接合时,才能把墨罐插入槽沟内,如果键和键槽相互不接合,那么墨罐就不能被插入所说槽沟内。这意味着,如果键和键槽不相互接合,那么即使一个正确的墨罐也不能被插入所说的槽沟内。换句话说,如果槽沟的内部形状和墨罐的插入端的外部形状之间的间隙被选择得较大,使得使用者能宽松地插入墨罐而无需太多地注意键和键槽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那么,就会导致这种一种情况,即如果键和键槽的位置相互不匹配,那么即使正确定的墨也不能被插入所说的槽沟内。
然而,鉴于原始发明目的是防止错误地插入墨罐,因此必须确保一个正确的墨罐插在槽沟内。如果一个正确的墨罐不能被插入,那么这种状态就会促使使用者断定这个墨罐是不正确的,从而墨罐或喷墨记录装置本身就会被认为是有缺陷的,不能正确识别墨罐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日本专利公开No.9-174879中公开了墨罐的插入部分与槽沟的入口以特别一致的方式相互对应,以使得键和键槽一直处在正确的相互位置关系中,即,槽沟的内部形状和墨罐的插入部分的外部形状大致相同,而不会在它们之间自由移动,使得正确墨罐的键(或键槽)一直与键槽(键)相匹配。然而,这种结构要求在把墨罐装入槽沟内的情况下,墨罐必须相对于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被精确地定位,并且必须以正确的方向被插入,从而就不能实现松松地插入墨罐,并且要求使用者麻烦地进行墨罐的安装操作。
另一方面,还可以想到,通过把它们键和键槽之间的间隙选择得较大,从而即使墨罐的插入方向和槽沟的入口不处于精确限定的位置关系,也能容易地使键和键槽接合。然而,如果键和键槽之间的间隙较大,那么尤其在使用者把墨罐以相对于槽沟倾斜的姿势插入的情况下,如果布置了多个键或键槽,就会导致不直接与机械识别相关的一个突起或一条槽易于与键或键槽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在把一个不正确的墨罐插入喷墨记录装置的槽沟内时,使用者就感觉好象一个突起穿入一条槽内,并尽力进一步地插入墨罐,使用者就感觉到一个很强的阻力,好象这种插入在插入方向上通过相互钩住而受到阻碍。换句话说,尽管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插入,但是会导致在一个突起与一条槽(并不局限于键和键槽)之间的略微接合,这是由于键和键槽之间较大的间隙的缘故,这样就会使得使用者认为墨罐是能插入的。于是,尽管有很小的阻力,但是使用者都倾向于继续插入墨罐,从而导致墨罐或喷墨记录装置的键或键槽的损坏。
此外,如果键和键槽之间的间隙被选择得很小,那么,如果使用者相对于槽沟以一个倾斜的姿势插入墨罐时,就容易造成这样一种情况,即,键和键槽不相互接合,即使一个正确的墨也不能象前面所描述的那样被插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会认为是不能插入的,从而中止插入操作。
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No.9-174879中公开的传统结构需要一种复杂的制造过程,并且制造成本很高,这是由于识别键被设置在墨罐的侧面的整个长度上,并且具有相同长度的键槽被设置在槽沟的内壁上。
发明的概述
鉴于前面的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和能安装这种液体容器的记录装置,其中的液体容器能良好地实现流体连接部分与电连接部分和记录装置的主体的连接,从而能进行良好的记录。
此外,鉴于前面的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诸如墨罐的液体容器以及一种能装上或卸下这种液体容器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的液体容器能更精确地识别,以便防止错误插入,从而避免了使用者的误判断,此外还可以容易地进行安装/拆卸操作,并且制造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液体容器能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这种液体容器能可拆卸地安装到一个记录装置上,通过把记录液体沉积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所说的液体容器包括:
一个液体腔,用于容纳记录液体;
一个液体连接孔,一旦在记录装置上安装时,该液体连接孔就使液体腔与记录装置的一个记录液体供给系统相连接;
一个信息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包括关于液体容器的信息,其中,通过与记录装置的连接能更新或增加这些信息;
一个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当安装到记录装置上时,该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就与记录装置的信息交换装置接合,并被用于把信息存储介质导向到一个能与记录装置连接的位置(position);
其中,根据记录装置的信息交换装置的位置和方向,所说的信息存储单元能相对于流体连接孔改变位置。
在这种结构中,即使记录装置的主体的一个连接部分与其中的一个接头之间的相位位置存在一定的偏离,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也可以改变相对于流体连接孔的位置,从而流体连接孔和信息存储介质单元都可以被定位成能配合记录装置的连接部分。因此,能良好地实现流体的连接以及信息存储介质的连接,而不会在这两个连接部分中形成不必要的应力。尤其是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信息存储介质单元还能改变它的方向,从而即使带有这种流体连接孔的连接部分和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接头在方向上存在一些偏离,也能把液体连接孔和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定向成能与记录装置的对应的连接部分配合。
此外,在液体容器中还设置一个可移动机构,用于使连接部分可以移动,从而即使在移动机构出故障的情况下记录装置的主体也无需被修理,并且消除了使用者的不便。
此外,作为一种可使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在位置和方向上移动的结构,设置有一个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它包括设有一个连接孔的部分,用于在连接方向上连接信息存储介质和记录装置的接头,还设有一个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的大小能容纳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并不会接触这个孔,其中,信息存储介质单元以可自由移动的方式被安装在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内。
在这种结构中,信息存储介质单元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位置和方向,所说的这个范围是由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的内部宽间的大小确定的。尤其是,在与记录装置的接头的连接方向垂直的平面内,通过在任何方向上的转动,包括绕轴线(X,Y轴)的转动(沿θx,θy方向的转动),就能改变信息存储介质单元的方向。
此外,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一个非接触型的信息存储介质。由于信息存储介质能改变相对于流体连接孔的位置和方向,使其与记录装置的接头的位置和方向配合,从而即使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和记录装置的接头在位置和方向上存在偏离,也能根据记录装置的接头的位置和方向来移动信息存储介质,从而总能使其处于一个最能有效安装的位置。
此外,在这种结构中,最好在信息存储介质单元的外表面和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的内表面上设置一个突起和一条槽,用于使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和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紧密接触,从而限制信息存储介质单元的移动范围。通过这种方式,就能适当地限制信息存储介质的移动范围,并且能限制这种移动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信息存储介质单元的平稳移动。
更具体地说,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可以由一个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和一个信息存储介质组成,其中的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具有一个连接孔和绕该连接孔在孔的方向上突出的连接孔边缘,其中的信息存储介质具有一个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被固定在连接孔内并用于与记录装置的接头电连接。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安装在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内,使得连接孔边缘从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被暴露,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的可移动范围被限制在这样一个范围内,使得在具有连接孔的一个表面与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的内壁之间形成至少等于一预定值的一个间隙。在这种结构中,即使记录液体从流体连接孔漏到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外侧,流向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的这些记录液体也会沿着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的壁面流动,并且难以流到与所说壁面至少相隔一预定距离的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因此,就能防止由于与记录液体接触而在信息存储介质中导致的电故障。
此外,通过为信息存储介质的连接孔的边缘设置一条毛细槽,利用毛细作用力来引导记录液体,从而使记录液体更安全地沿着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的内壁流动,这样就能减小信息存储介质中的电故障。
此外,在本发明中,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和记录装置的接头可以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即,设置在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和记录装置的接头中其中一个上的一突起被插入并与设置在其中另一个上的一槽接合,从而形成电连接。在这种结构中,所说的突起可以设置有一个在插入方向上指向所说槽内的锥形部分,而所说的槽可以设置有一个指向突起插入方向的锥形部分。从而通过简单地安装操作就能使信息存储介质单元良好地接合记录装置的接头,在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和记录装置的接头大致相对的情况下,在连接方向上移动液体容器,使得它们相互挤压。在这个操作中,即使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和记录装置的接头在位置和方向上具有一些偏离,也能根据记录装置的接头的位置和方向移动信息存储介质单元,从而使它们良好地接合。
此外,流体连接孔和信息存储介质单元都可以被设置在液体容器中的同一方向的一个外表面上。这种结构通过把液体容器移向具有液体连接孔和信息存储介质单元,简单地把液体容器安装在记录装置上,就可以把流体连接孔和信息存储介质单元与记录装置相连。
本发明应用于设置有两个流体连接孔的液体容器是特别有利的。在具有两个流体连接孔的液体容器中,利用这些流体连接孔的连接,使得液体容器不仅在位置上被限定,而且在方向上被限定。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信息存储介质单元不仅在位置上可以移动,而且在方向上也可以移动,因此,能良好地连接所说的两个连接孔和信息存储介质单元,而不会有任何应力。
如果设置有两个流体连接孔,并且这些流体连接孔和信息存储介质单元被设置在液体容器中同一方向的一外部表面上,那么最好把这两个流体连接孔设置得相互靠近,并把信息存储介质单元设置在一个远的位置。在这种结构中,如果从流体连接孔泄漏记录液体,那么这些泄漏的液体不可能流到信息存储介质单元,从而能防止在信息存储介质中发生电故障。
两个流体连接孔中的一个能被用于向记录装置内供应记录液体,而另一个能被用于把流体引入液体腔。因此,能实现这样的一种结构,即在这种结构中,流体能被引入流体腔,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因记录液体的流出而导致的流体腔内的压力下降。这种结构可以在液体腔内保持一个恒定不变的压力。在这种结构中,被引入流体腔的流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把与液体腔内所容纳的记录液体相同的记录液体引入液体腔的结构。此外,也可以为具有一连接指状物的一个保护部分设置用于连接信息存储介质的连接孔,用于与设置在液体腔中的连接部分接合,并根据外部压力而发生弹性变形。在这种结构中,如果未装入喷墨记录装置中的液体容器被失误地掉到地面上,那么,设置在保护部分中的连接指状物就发生弹簧变形,以吸收掉地时的冲击力,从而防止容纳在盖部中的信息存储介质因掉地而造成损坏。
如前所述,本发明能有利地应用于一种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流体连接孔的液体容器。也如前所述,这种具有两个流体连接孔的液体容器以实现在恒定不变的压力状态下供应记录液体。因此,本发明的液体容器能有利地应用于喷墨记录装置中,以便把排放记录液体并使记录液体沉积在记录介质上,其中,特别优选的是,在一个恒定不变的压力下供应记录液体。此外,信息交换装置最好是一个用于与信息存储介质相连的接头。还有另外一种优选的结构,这种结构设有一个表面,该表面具有前面提到用于连接信息存储介质的连接孔,把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在一个由前面所提到的信息存储介质容纳部分所构成的空间内,并且还设有一个具有一连接指状物的保护部分,该连接指状物与设置在液体腔中的连接部分接合,并能根据外部压力发生弹性变形。当然本发明能被有效地应用于具有一个流体连接孔的传统范例1中的结构。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被构造成能安装上述的液体容器。这种记录装置设有一个导向机构,用于在安装液体容器时把液体容器导向到一个正确的安装位置,并且该导向机构最好能在一预定范围内改变液体容器的安装位置和方向。这种结构通过改变液体容器的位置和方向就能根据记录装置的连接部分来调节流体连接孔的位置,从而实现良好地连接,而不会在流体连接孔处产生不必要的应力。即使当液体容器被安装在经调节了安装位置和方向的状态中,信息存储介质单元也能相应地改变位置和方向,从而能被良好地连接到记录装置的接头上,而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应力。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液体容器,这种液体容器能被插入和能被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物体的槽沟内,并且在外周边上设有一个识别部分,用于在插入时识别液体空器是否被插入前面所提到的槽沟内,该槽沟与设置在槽沟内壁上的安装侧的识别部分相对应,其中的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识别部分被设置在插入端的附近,并且设有一个识别凹槽部分,在这个识别凹槽部分内,当这个识别凹槽与槽沟的安装侧的识别部分的识别肋条相对时,这个识别肋条就能被插入,并且一个识别突起与该识别肋条紧密配合,其中,识别突起在纵向方向上呈倒T形,该倒T形是沿着插入方向的。
与传统结构中的把识别突起和槽沿着液体容器的整个长度设置成轨道形相比,这种结构可以简化制造或操作过程。此外,由于识别突起被设置成倒T形,因此,在插入一个不正确的液体容器时,识别突起会坚实地撞击在识别肋条上,从而使用者能更容易知道该液体容器是不能插入的。此外,即使插入力量相对很强的情况下,识别突起也不易被损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识别部分被设置在插入端的附近,并且设有一个识别凹槽部分,在这个识别凹槽中,当识别凹槽与槽沟的安装侧的识别部分的识别肋条相对时,这个识别肋条就能被插入,当识别突起与识别肋条相对于,一个识别突起撞击在这个识别肋条上,其中,该识别突起在纵向方向上沿着插入方向呈T形。
在这种具有T形识别突起的结构中,如果在一个倾斜的状态下把一个不正确的液体容器插入槽沟内,那么在上部就会加强识别突起与识别肋条的撞击,从而使用者就更易知道是不能插入的。此外,即使在很强的插入力量的作用下,识别突起也不易被损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识别部分被设置在插入端附近,并设有一个识别凹槽,在该凹槽中,当凹槽与槽沟的安装侧的识别部分的识别肋条相对时,这个识别肋条就能被插入,并且当识别肋条与识别突起相对时,识别突起就会撞击在这个识别肋条上,其中,具有识别部分的一个表面的宽度比一个部分处的槽沟的内部宽度小一个距离A,在这个部分处设有安装侧的识别部分,其中的距离A小于识别槽的宽度与识别肋条的宽度之间的差。
这种结构能进行简单和精确的连接,以便进行供应液体等,这是由于当液体容器到达槽沟内的安装侧的识别部分时,液体容器的外形状相对于槽沟的内部形状被精确定位。另一方面,在识别槽与识别肋条之间不需要这种精确的相互位置关系,从而能平稳地进行前面所提到的操作,而不会受这种相互位置关系的影响。
识别部分最好被设置在一对相互对置的侧表面上。
识别突起最好具有这样一个长度,当识别突起位于与槽沟的安装侧的识别部分的识别肋条相对的位置时,即使相对于槽沟以倾斜的位置插入时,这个长度也能使识别突起总能撞击在识别肋条上。即使在把一个不正确的液体容器以一个倾斜的位置插入槽沟内的情况下,这种结构也可以防止识别突起由于未撞击识别肋条而导致的插入,从而防止了错误地插入。
识别槽可以是通过去除多个支撑柱之间的突出部分所形成的部分,它与邻近的支撑柱相连,识别突起可以是多个支撑柱之间的突出部分的剩余部分,并与邻近的支撑柱相连。在这种结构中,液体容器可以被批量生产,并可以在去除突出部分之前的状态下被存储,根据所容纳的液体,突出部分可以在以后被适当地去除掉,从而形成识别突起和识别槽。通过这种方式,就无需根据液体设计、制造以及存储不同的液体容器了,从而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插入方向上的支撑柱的端面和在插入方向上的识别突起的端面最好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在插入一个不正确的液体容器时,这种结构能防止识别肋条接合到支撑柱之间的间隙(在识别突起下面的一个小空间)中从而给使用者一个接合的感觉并造成错误的判断。
此外,优选地是,突出部分比支撑柱薄,并且突出部分在与支撑柱连接的连接部分中具有一个纵向长度,该纵向长度小于突出部分的整个纵向长度。这种结构能通过切下突出部分就能就简单地形成识别槽。
此外,识别部分最好以一种非对称的方式设置,使得当识别部分在插入方向上绕中轴线被倒转180度时,识别突起和识别槽的位置大致被移动一半的槽距。这种结构可以防止把液体容器安装在一个左右侧被误判断的位置。
一个能通过液体的液体连接孔可以被设置在大致垂直于插入方向的一个表面上,并被在插入方向上被定位在前端。在这种情况下,识别部分可以被定位得靠近设有液体连接孔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识别突起的下表面位于液体容器插入端的附近,因此,在插入液体容器操作中的早期阶段就能监测出错误的插入,从而使用者能在早期阶段就可知道要更换容器,从而为使用者提高了方便性。此外,识别部分可以被设置在大致垂直于设有液体连接孔的表面的一个表面上。
识别突起和识别槽的数目和位置可以根据液体容器中容纳的记录墨的颜色和类型来确定。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设有一条槽沟,具有前述结构的液体容器被可拆卸地安装在这条槽沟内。
附图简述
图1是实施本发明的墨罐的立体示意图,它是从流体连接孔的侧面看所得到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墨罐的零件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墨罐的侧视图;
图4是一个部分剖面示意图,表示出了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供墨系统的结构;
图5A和5B分别墨罐的平面示意图和从图1所示墨罐的下部看所得到的平面示意图;
图6A和6B是图1所示的墨罐分别沿图5A和图5B中线A-A和线B-B的剖面图,图中表示的是处于把墨安装到记录装置上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图7A和7B是类似于图6A和6B的示意图,但是表示的是另一个阶段;
图8A和8B是类似于图6A和6B的示意图,但是表示的是另一个阶段;
图9A和9B是类似于图6A和6B的示意图,但是表示的是另一个阶段;
图10是图1所示墨罐中的信息存储介质周围的放大的零件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沿着图10所示的X-Z平面的剖面图,以放大的形式表示图1所示的墨罐中的信息存储介质的附近的情况,图中表示出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完全向上移动的状态;
图12是类似于图11的剖面图,表示出了这样一种状态,即在这种状态中,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完全朝下移动;
图13是类似于图11的剖面图,表示出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完全顺时针转动的状态;
图14是类似于图11的剖面图,表示出了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完全按逆时针转动的状态;
图15是沿图10所示的X-Y平面的剖面图,表示出了图1所示墨罐中的信息存储介质周围的情况,在图示状态中,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完全移动到图中的右边;
图16是类似于图15的剖面图,表示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完全移向图中左边的状态;
图17是类似于图15的剖面图,表示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完全向图中上方移动的状态;
图18是类似于图15的剖面图,表示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完全向图中下方移动的状态;
图19是类似于图15的剖面图,表示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完全按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
图20是类似于图15的剖面图,表示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完全按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
图21是沿着图10中所示的Y-Z平面的剖面图,表示出了图1所示的墨罐中信息存储介质的附近的情况,图中处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完全按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
图22是类似于图21的剖面图,表示出了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完全按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
图23是墨罐和台基的立体示意图,表示出了识别部分的结构;
图24是一槽沟的放大的剖面图,图23中所示的墨罐将被安装到该槽沟内;
图25是图23中所示的墨罐的底视图;
图26是在形成墨罐的过程中识别部分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7是处于完成状态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墨罐的识别部分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8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墨罐的倾斜插入状态的示意图;
图29是表示一个参考例子的墨罐的倾斜插入的示意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墨罐的倾斜插入状态的示意图;
图31是表示图23中所示墨罐的第一插入阶段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2是表示图23中所示墨罐的第二插入阶段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3是表示图23中所示墨的第三插入阶段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4是表示图23中所示墨的错误插入识别状态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5是表示参考例子的墨罐的错误插入识别状态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6是表示图23中所示的墨罐的插入完成状态的示意图;
图37是另一个实施例的墨罐的识别部分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8是喷墨记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9A和39B分别表示底盖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0是在底盖被安装到墨容器上的状态中,图39A和39B所示的底盖的部分被切去的立体示意图;
图41是利用了图39A和39B所示的底盖的墨罐的零件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2和图43是表示在底盖被安装在墨容器上的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44A和44B是表示传统墨罐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5A和45B是表示传统墨罐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6A和46B是表示传统墨罐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7是表示墨罐安装失败的示意图。
优选实施例的描述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一些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墨罐(液体容器)的整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墨罐50的整体结构进行描述。图1是墨罐50的立体示意图,它采用了本发明,并把流体连接孔11,12朝上设置,图2是墨罐50的零件分解立体示意图。这个墨罐被安装在记录装置上,并且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流体连接孔11,12被朝下设置,从而底部6b位于流体连接孔11,12一侧。
墨罐50设有一个油墨容器6和一个盖7,并且通过超声熔接把盖7密封连接到油墨容器6的上表面6a上,以便形成一个墨腔523(参见图4),墨(排放液体)被容纳在这个墨腔中。在与连接有盖7的表面相反的油墨容器6的底表面6b上,一个流体连接孔向向部分6c和一个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被设置成从底表面突出。安装一个底盖1来将它们盖住。底盖1设有一个流体连接孔1a和一个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1b,其中的流体连接孔1a位于与流体连接孔导向部分6c相对的位置,其中的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1b位于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相对的位置。
在流体连接孔导向部分6c中设有第一流体连接孔11和第二流体连接孔12,所说的这些连接孔穿过导向部分并与墨腔523的内部连通在流体连接孔11,12的内部插有弹簧元件5。一个固定元件4被设置在外部并通过超声熔接来固定,从而压紧和固定所说弹性元件5,所说的固定元件4在对应于流体罪魁祸首孔11,12的位置处具有一些孔。因此,弹性元件5被压缩和固定在对应的流体连接孔11,12内,从而气密地对这些孔进行密封。直到主体的中空针被插入流体连接孔11,12,墨腔523的内部都是由弹性元件5和盖7气密地密封。
墨罐的一个主体2的侧面上设有延伸部分109。如图3所示,每个延伸部分109都设有一个识别部分106.在每个识别部分106中,设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支撑住107.这些支撑柱107之间的间隙构成用于实际识别的独立的识别点,在这些识别点中,容纳有一个倒T形元件的一部分构成一个识别突起(识别键)106a,并且,不容纳倒T形元件的一部分(切除部分)构成一条识别槽(识别键槽)106b。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识别部分106采用了三个识别点,或总共采用六个识别点。
首先,描述体现本发明特征的信息存储介质9.在两个流体连接孔11,12的相同侧即在底表面6b上设置一个连接部分,用于连接信息存储介质9.利用一种双面胶带10把信息存储介质9固定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一个连接孔8a的内表面上,并与主体的一个突出接头550(参见图6)配合。信息存储介质单元是由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和固定于其上的信息存储介质9构成。装有信息存储介质9的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被插在一条槽101内,该槽101被开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中。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由底盖1盖住,因此被容纳在内部,并且防止了掉落在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内,该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由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和底盖1构成。
在这种情况中,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着,并且周围具有一间隙,从而能在由槽101和底盖1所限定的空间内的一预定范围内改变位置和方向。因此,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根据要连接到该信息存储介质9上的主体的接头相对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相对位置来改变位置和方向,从而能良好地实现主体的接头和信息存储介质9的连接。在本说明书中,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这个功能被称作“平衡”,它的被支撑的状态被称作“漂浮”。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平衡操作和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在漂浮状态的支撑将在后面被更详细地描述。
流体连接孔导向部分6c和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被分别设置在油墨容器6的底部6b上相互离一定距离的位置。用于容纳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的槽101只朝下打开。在这种结构中,即使在由于流体连接孔11,12的弹性元件5附近被损坏而导致漏墨并沿着油墨容器6的底部流动的情况下,油墨也难以进行槽101内。
此外,在把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支撑在前面提到的漂浮状态中,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移动被限制在这样一个范围内,使得连接孔边缘8e不会接触底盖1的信息存储介质孔1b的边缘,其中的连接孔边缘8e形成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的连接孔8a周围并从该孔的表面突出。在底盖1的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1b的边缘上,沿着所说孔的方向设有毛细槽1c。在这种结构中,即使在发生漏墨并且漏出的墨沿着墨罐的底部朝信息存储介质9流动的情况下,这些漏出的墨也会在毛细槽1c的毛细作用力的作用下被吸引到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和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之间的空间内,从而防止了漏出的墨进入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连接孔8a内。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墨罐被构造成使漏出的墨难以流到信息存储介质9,从而防止了电故障,例如由于墨而导致的短路。当墨罐50被从记录装置的主体上拆下时,这种结构还有效地防止了由沉积在流体连接孔11,12附近的墨所造成的电故障。尤其是在被拆下的墨罐50被底朝上放置时,在墨罐50的底部流向信息存储介质9的墨会如前所述那样被吸引到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与信息存储介质容纳部分6d之间的空间内,从而使墨难以接触信息存储介质9。
[供墨系统(记录液体供给系统)]
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喷墨记录装置的供墨系统的一个例子,本实施例中的墨罐50被连接到其中的记录装置中。图4是表示供墨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该供墨系统与喷墨头524相连,该喷墨头用于通过把墨沉积在记录介质上来进行记录,供墨系统用于向这个喷墨头供应墨。
喷墨头524通过一根供墨管526与墨罐50流体连接。在墨罐50侧的供墨管526端部与供墨单元525的缓冲腔530相连。供墨单元530设有一根与缓冲腔530连通的中空供墨针528。供墨针528穿过设置在墨罐50的第一流体连接孔11内的弹性元件5,并伸入墨腔523,从而允许墨腔523中的墨通过供墨针前端附近的针孔流过。在这种情况下,如前所述,由于弹性元件5被固定在压缩状态,因此该弹性元件5压紧供墨针528的外表面,从而在周边上保持气密密封状态,从而防止漏墨。
供墨单元525还设有一根与缓冲腔530连通的引气针529。象前面所提到的供墨针528那样,引气针529穿过墨罐50的第二流体连接孔12。缓冲腔530设有一个缓冲腔通气部分527,该通气部分527从缓冲腔530的上中与供墨单元525的外部连通。引气针529延伸到缓冲腔530高度的大致中间处,而供墨针528延伸到低于引气针529的位置。在静止状态中,缓冲腔530充墨到引气针529的下端位置,从而形成一个缓冲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的墨罐50的墨腔523中,设有一个圆柱形部分6e,侧向围绕着引气针529,该引气针529伸入墨腔523中,并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在这种状态中墨罐50被放置在供墨单元525上。在这种状态中,由于从引气针529引入的气体在墨腔523中产生气泡,在引气针529的直径与圆柱形部分6e之间形成足够的间隙,使得气泡不会保留在这个间隙中。
圆柱形部分6e延伸高于插入的引气针529的上端。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都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能够根据供墨针528与引气针529之间的电阻的变化监测到墨罐50中剩余的墨量小于一个预定的量。当由于墨的消耗而使墨的水平变得低于圆柱形部分6e时,电流不再在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之间通过墨流动,从而能监测到很小的剩余墨量的状态。
为了能良好地进行监测,圆柱形部分6e的边缘被做成圆角的,以便当墨的水平从略高于所说上端的状态降低时,能迅速地分开圆柱形部分6e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墨。在本实施例中,圆柱形部分6e具有一个当墨罐50中剩余墨量小于10%时能够监测的高度。
圆柱形部分6e可以具有一个搅拌加速结构,以便使墨流在墨腔523中流动,从而消除色墨的沉积。还可以在供墨针523的插入位置设置一个类似的圆柱形部分,并在这个圆柱形部分的孔中设置一个过滤器,从而墨从墨腔523引导墨通过这个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可以由纤维元件、纤维纸、泡沫元件、由珠形成的元件或由利用分解形成的泡沫元件构成,其材料与构成墨罐的材料相同。
在前面的描述中,已经描述了墨罐的内总结构和功能的一些例子,其中的墨具有两个流体连接孔,这只是作为本发明的墨罐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流体连接孔和内部分结构的例子,本发明还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在这种结构中,在一个象传统范例2(US6074042)中的容器内设置容纳墨的柔性袋,两个流体连接孔被成与该柔性袋的内部和外部连接。
下面将描述供墨操作。
喷墨头524从排放表面524a排放墨,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于是,为了补充被排放的墨,墨从墨罐50通过供墨管526供应到喷墨头524。随着因供墨而使墨罐50中的墨减少,墨罐内的压力变得更低。相应地,气体通过缓冲腔通气部分527和引气针529被引入墨罐50。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已经知道与喷墨头相比,所提供的墨必须被保持在一个负压。在本实施例的供墨系统中,在引气针529下端的气泡引入点529a被定位成低于喷墨头524的排放口表面524a,点529a与排放口表面524a之间的高差h(水头)一直把一个负压作用在喷墨头524上。换句话说,无论墨罐50中的墨的水平如何,都会有一个大致恒定不变的负压h作用于墨头524上。
下面将描述墨罐中的气体因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或气压发生变化而发生膨胀或收缩的情况。当气体膨胀时,墨通过引气管529被压入缓冲腔530,但是,缓冲腔530具有一个足够的容积,从而不会在可预见的环境变化处不会产生墨的溢流。此外,即使发生墨的溢流,这些墨也会被所用的被设置成超过缓冲腔通气部分527的吸墨元件(图中未示)吸收,从而不会弄脏记录装置的其它部分。另一方面,当气体收缩时,气体通过引气管527被收入墨罐50。
在本实施例中,已描述了一种从引气针529引气的结构,以便补偿由于墨的供应而导致墨腔523中的压力降低,但是也能在恒定压力条件下把一个液体供给系统连接到第二流体连接孔12,从而供应液体,以补偿压力降低。该液体可以是与墨腔523中所容纳的相同的墨。
[信息存储介质]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墨罐50中的信息存储介质9(参见图1和图2).在把墨罐50安装到记录装置上的状态下,信息存储介质9能与喷墨记录装置交换信息。在信息存储介质9与喷墨记录装置之间交换的信息包括例如墨的有效期、墨罐50中的墨量以及墨的颜色。这种信息交换允许在墨的有效期到期时或缺墨时发出一个警告,从而要求使用者更换墨罐。于是就能防止墨的变色或粘度增加、空墨罐记录操作、或错误安装的容纳有错误颜色的墨的墨罐对记录图像所造成的影响,从而避免了记录缺陷。这种结构可以使记录操作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图像输出。
信息存储介质9可以由任何介质构成,这种介质利用各种信息获取装置来识别信息,例如利用磁的、磁光学的、电的或机械的装置,具体地说是利用一个闪烁内存(flash memory)或写一次磁内存。本实施例的墨罐50采用一个能进行电写或擦除过程的EEPROM 9b作为一个介质,它能保持墨罐识别信息,能从记录装置的主体读取信息、从记录装置的主体增加内存信息、改变或删除存储信息(参见图2).EEPROM 9b被安装在一个印写板上,该印写板具有一个接触部分9a,以便与固定在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接头电连接,从而成整体地构成信息存储介质9。
在接触型的信息存储介质中,由于在每次与记录装置的主体连接时,接触部分9a都会与记录装置的主体磨擦和磨损,因此,也可以采用能产生动力的闰通过无线系统通信的非接触型的信息存储介质9.即使在这种非接触型的通信中,通信的距离和方向不能被无条件地选择。为了实现长距离或无论什么方向的非接触通信,在每个信息存储介质9和记录装置的主体中都需要一个更长更大的天线,从而增大了尺寸大小。因此,根据本发明限定接头和信息存储介质单元的方向和距离,就能提供更有效地通信环境,从而可以使天线变得紧凑,并且还使信息存储介质9和记录装置的主体变得紧凑。
[安装]
下面将参照图5A和5B至图9A和9B来描述把本发明的墨罐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上的过程。图5A和5B分别是从流体连接孔11,12侧看所得到的侧视图平面图,表示出了体现本发明的墨罐的外视图。图6A,7A,8A,9A是沿图5A中线A-A的剖面图,而图6B,7B,8B,9B是沿图5A中线B-B的剖面图,表示出了安装墨罐50的不同阶段。
墨罐50从上到下被插入并且被安装到未被表示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墨罐安装部分上。记录装置的主体通常设有一个导向机构,例如导轨,用于在与侧表面接触的状态下使墨罐50滑动,从而能安装在一个预定的位置中。
在本实施例中,这个导向机构最好被制成即使在它的位置和方向有些改变的状态下尤其是在从竖直方向有些倾斜的状态下也能支撑着墨罐50。这种结构能被实现,例如通过略微增大设置在夹着墨罐50的位置中的导向元件的距离来实现。即使在引气针529和供墨针528的延伸方向略微偏离竖直方向时,这种结构也能改变墨罐50的安装位置和方向,从而实现能把它们笔直地引入流体连接孔11,12。于是就可以避免在弹性元件5上作用不必要的应力,从而实现良好地连接,而不会发生漏墨。
通过沿着上述主体的导向机构来安装墨罐50,使墨罐50到达图6A和6B所示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中,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与主体的接头550相对,而第一流体连接孔11与主体的供墨针528相对,第二流体连接孔12与主体的引气针529相对。接头550具有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连接孔8a相配合的突出形状,并被固定在竖直位置,如图6A和6B所示。在接头550的一个侧表面上,一个电接触器551突出,用于接触信息存储介质9的接触部分9a,以便实现电连接。电接触器551被构造成能弹性地改变突出量,从而当接头550插入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内时,它能与接触部分9a接触,并具有一个适当的压力,从而能形成良好的电连接。
在图6A和6B中,接头550、引气针529和供墨针528本身被表示在记录装置的主体中,但是,如前所述,引气针529和供墨针528都与供墨单元相连,接头550与记录装置的控制电路相连,这些附加的结构被省略了。
当墨罐50从图6A和6B所示的状态被进一步降低时,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被插入流体罪魁祸首孔11,12,如图7A和7B所示,并穿过内部弹性元件5。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都指向其前端,流体连接孔11,12的入口都设置有锥形部分11a,12a,并且是倾斜的,从而使这些孔朝内部变得更窄。因此,如果在插入流体罪魁祸首孔11,12时,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相互之间具有位置偏离,那么这些针就与锥形部分11a,12a的倾斜侧表面接触,从而沿水平方向向墨罐50施加一个作用力。通过这种方式对墨罐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与流体连接孔11,12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位置是由供墨针528、引气针529及流体连接孔11,12来确定的。因此,在水平方向进行位置调节过程中,墨罐50不仅会沿水平方向平行移动,而且还会在水平面内转动移动。
然后,当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进入流体连接孔11,12一定程度时,接头550的端部就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连接孔8a接触。接头550的前端设有一个指向其前端的锥形部分550a,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的入口设有一个锥形部分8b,该锥形部分8b是倾斜的,从而使得孔朝向部变得更窄。因此,如果接头550和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相互之间具有位置偏离,那么,该锥形部分550a和8b就相互接触,从而沿水平方向向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施加一个作用力。如前所述,使得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的槽101内可以移动,从而进行位置调节,以便通过水平方向的的作用力使连接孔8a和接头550对齐。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不仅会发生平行移动,而且还会在水平面内转动移动。
当墨罐50被进一步向下下放时,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进一步进入流体连接孔11,12,如图8A和8B所示。在这个操作中,针528,529的侧表面与流体连接孔11,12接触,从而把墨罐50的方向调节成使针528,529能笔直地进入流体连接孔11,12。
当墨罐50进一步向下下放时,接头550也进入信息存储维持器8的连接孔8a,接头550的侧表面与连接孔8a的侧表面接触,从而把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方向调节成使接头8a能笔直地进入连接孔8a。
当墨罐50进一步下放时,接头50进一步进入连接孔8a,接头550的电接触器551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侧表面接触,从而被回缩。当安装进行到如9A和9B所示状态时,如前所述,电接触器551在一个适当的压力作用下被压向信息存储介质9的电接触器551,从而使得信息存储介质9与记录装置的主体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根据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以一种使这些针能笔直进入流体连接孔11,12的方式来调节墨罐50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另一方面,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改变它的位置和方向,也就是被调整成使得接头550能笔直地进放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连接孔8a。在这个操作中,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被构造成能改变相对于墨罐50其它部分尤其是相对于流体连接孔11,12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能实现稳定的操作,而不会改变墨罐的位置和方向,于是也就不会在流体连接部分中产生不必要的应力。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能实现流体连接,而不会在连接部分中产生不必要的应力,同时还能实现良好的电连接。
[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的漂浮支撑]
下面将参照图10至图22来描述把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支撑在漂浮状态,其中图10是墨罐50的零件分解立体示意图,而图11至图22是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附近的扩大方式的墨罐50的剖面图。图11至图14是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大致中间部的沿着图10所示的X-Z平面的剖面图,图15至图20是从底侧看并沿着图10中的X-Y平面的剖面图,图21和图22是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的侧面看并且沿着图10所示的Y-Z平面的剖面图。
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利用双面胶带在连接孔8a中支撑着信息存储介质9,该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被设置在墨容器6的底部6b上的停止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和底盖1围绕并支撑着。由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和底盖1所围绕的空间被做得大于整个周边上的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使得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在预定范围内沿X,Y,Z方向移动,并能在预定范围内绕X,Y,Z轴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被构造成使它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以及与底盖的接触面积不会变得太大,以便使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在记录装置的主体中利用与接头550接触的所产生的作用力被平稳地调整。由于接触面积减小会限制接触部分的磨擦力,因此,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平稳地移动。为了减小接触面积,并适当限制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可移动范围,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和底盖1上设置突出和凹槽部分。
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连接孔8a周围,设有沿Z方向突出的连接孔边缘8e。在X方向上连接孔边缘8e的两侧,设有比所说边缘8e稍低的平的台阶。在X方向上,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两侧表面,设有矩形凹槽8d,该矩形凹槽8d穿过与具有连接孔8a的表面对置的一个表面。
在X方向上,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的凹槽101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肋条102,103和肋条104,105。这些肋条102,103,104,105沿Z方向延伸到凹槽101的底部,并沿X方向突出到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凹槽8d的内部。因此,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被放置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的凹槽101内,使得肋条102,103,104,105在Z方向上从孔进入凹槽8b。
在底盖1的内表面上,在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1b周围的位置中设有四个沿Z方向突出的突起21,22,23,24,并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台阶部分8c对置,但是图中未表示出突起24。
下面将描述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可移动范围。
首先,沿Z方向向上,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移动直到凹槽8d的连接孔8a侧的侧表面撞击到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的肋条102,103,104,105为止,如图11所示。沿Z方向向下,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移动直到台阶部分8c撞击到底盖1的突起21,22,23,24为止,如图12所示。通过这种方式,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台阶部分8c与底盖1的内部表面之间确保了至少为预定量的间隙。在这种方式中,如前所述,被导向到底盖1的毛细槽1c的墨不能轻易流到台阶部分8c,从而防止了信息存储介质9与墨的接触。
然后,在绕Y轴的转动方向θy上,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在图13中顺时针转动,直到台阶部分8c撞击到侧面的两个突起23,24,在凹槽8d的连接孔8a侧的一个侧面撞击到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侧的肋条102,103。在相反的方向上,如图14所示,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转动直到台阶部分8c撞击到一侧的两个突起21,22上为止,在凹槽8d处的连接孔8a侧的一个侧表面撞击到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侧的肋条104,105上。
然后,在X方向上,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能在凹槽8d的底表面撞击图15所示的右肋条104,105的一个位置与在相反侧凹槽8d的底表面撞击图16所示的肋条102,103的一个位置之间移动。在X方向上,信息存储维持器8能在图17所示的凹槽8d的下侧表面撞击图17所示的下肋条102,105的一个位置与图18所示的凹槽8d的上侧表面撞击图18所示的肋条103,104的一个位置之间移动。
然后,在绕Z轴的转动方向θz上,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沿图19中逆时针转动,直到图19所示的凹槽8d的右侧表面撞击肋条105上并且图19所示的凹槽8d的上右侧表面撞击到肋条103上为上类似地,在相反的方向上,如图20所示,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转动转动凹槽8d的侧表面分另撞击到肋条102,104上为止。
然后,在绕X轴的转动方向θx上,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在图21中顺时针转动,直到图21所示的凹槽8d的左侧表面撞击到肋条103,104上并且台阶部分8c撞击到突起21,24上为止。类似地,在相反的方向上,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能转动,直到图22所示的凹槽8d的右侧表面撞击到肋条102,105上并且台阶部分8c撞击到左突起22,23为止。
如前所述,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被支撑成能在一预定范围内改变位置和方向。在这种状态中,能通过适当地确定各个位置中的凹槽和突起的大小和位置来调节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可移动范围。这个可移动范围最好被选择成稍大于由精度误差所导致的流体连接部分与信息存储介质连接部分之间的最大位置和方向偏离。在这种方式中,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调整操作可以在流体连接部分和在信息存储介质连接部分中获得良好的连接,而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应力。此外,如前所述,在任何方向上的调整操作中,总能确保至少为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与盖1的底部内表面之间的预定量的间隙,从而如前所述被导向到底盖1的毛细槽1c的墨不能轻易流到台阶部分8c上,从而防止了停止存储介质9与墨的接触。
设置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和底盖1上的凹槽和突起的结构可以被适当地改变,例如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的侧表面上形成肋条,在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的侧表面上形成夹着前面所提到的肋条的肋条。
下面将参照图39A、39B和40描述底盖1的连接。
图39A和图39B是表示盖1的细节的示意图,一个连接指状物设置在它的上面,图中表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一些部件。图39A是底盖1内部的立体示意图,表示出了第一至第三连接指状物30至32以及第五连接指状物34的布置情况。图39B是从与图39A相反的方向看得到的立体示意图,图中表示出了第一连接指状物30和第四连接指状物33。图40是一个立体示意图,表示出了底盖1和液体容器的接合关系,其中,在一个任意位置切除底盖1,以便表示出内部第二连接指状物31与墨容器6之间的接合关系。
如前所述,在与连接到盖7的表面对置的墨容器6的底面6b上,墨罐50设有一个流体连接孔导向部分6c和一个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从而从这个表面突出。底盖1在与流体连接孔导向部分6c相反的位置设有流体连接孔11a,并在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6d相反的位置设有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1b。
此外,如图39A和39B所示,底盖1设有第一至第五连接指状物30至34,用于与墨容器6的连接部分6c接合。
然后,如图40所示,在墨容器6和底盖1中,第二连接指状物31和连接部分6a相互以宽松的方式接合,并在它们之间保持一个小间隙。此外,尽管图中没有表示出,但是其它的第一、第三、第四、第五连接指状物30,32,33,34以与第二连接指状物31类似的方式与墨容器6的连接部分6e接合。
在这种结构中,如果未装入喷墨记录装置内的液体容器失误地掉落例如掉落到地面上,那么底盖1的第一至第五连接指状物30至34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吸收掉落的冲击,因此防止了容纳在底盖1内的信息存储介质因这种掉落冲击而被损坏。
此外,第一至第五连接指状物30至34的两侧最好设置一些槽,如图39A,39B所示,以便增大这些连接指状物的弹性效果。不仅可以采用这种槽,而且还可以采用任何类型的能使连接指状物产生弹性变形的结构,从而通过减小底盖的连接部分或其附近部分的厚度就能获得类似的效果。
下面将参照图41至图43来描述底盖1的另一种连接方法。
图41是表示墨罐50的另一种结构的零件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2是表示墨容器6和底盖1之间的连接的剖面图,图43是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除了墨容器6和底盖1以外的部件都被省略了,以便表示出墨容器6与底盖1之间连接,在一个任意高度切去底盖1,以便有利于观察到连接部分。
图41所示的结构与图2等中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的主要部分与墨容器6的底部6b分开,并把连接部分6f增加到底部6b上。此外,墨容器6是通过吹制来形成的,并与盖7形成一个整体。此外,新增加了一个用于容纳弹性元件的弹性元件容纳部分36,并通过例如超声熔接连接到墨容器6上。其它结构与图2等中的结构相同,除了下面被描述之外的部件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相同的,在此不再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42所示,墨罐6的底面6b设有一个连接部分6f,从而从这个表面上突出。该连接部分6f与设置在底盖1上的第五个连接指状物34接合,一个与墨容器6分开的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35被设置在与连接部分6f相反的一侧。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容纳部分35容纳着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8,底盖1被设置成盖住这些部件。
如图43所示,底盖1的第五连接指状物34与墨容器6的连接部分6f接合,并且在底盖1的第五连接指状物34的两侧,设有阻震器37,用于阻止底盖1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震动。
如前所述,本发明能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这种液体容器设有一个流体连接部分和一个信息存储介质,其中,用于把信息存储介质与记录装置的主体电连接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被构造成能根据记录装置主体中的信息交换装置的位置和方向来改变位置和方向,从而能获得良好可靠的流体连接和信息存储介质的电连接,并不会在两个连接部分中产生不必要的应力。
根据本发明,尤其在一种具有两个流体连接部分的液体容器中,即使当液体容器的方向在两个流体连接部分上被确定时,信息存储介质连接部分也能改变方向,从而能良好地以接触的方式或非接触的方式获得信息存储介质的流体连接和电连接。
下面将描述墨罐上的识别键和识别键槽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槽沟的结构。
一个台基513设有多条槽50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设有四条槽沟508a至508d,从而构成黑色、蓝绿色、洋红色和黄色的墨路径。各种颜色的墨路径完全独立,而没有被连接或相互交叉,以便避免墨的混合。如果安装在台基513上的墨罐50中的墨被用完,或者在其它因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故障的情况下,那么就把墨罐50从台基513上拆下,并用一个新的墨罐50来更换。在进行这种更换时,新装的墨罐50所容纳的墨的颜色和类型必须与以前安装的墨罐的颜色和类型相同,这是由于以下原因的缘故。
首先被安装在台基513上的墨罐50向通向记录头524的墨路径供应规定颜色和类型的墨。即使当墨罐50中的墨被用完并拆下墨罐50之后,墨仍然保留在墨路径中,尽管只是小量地例如被附着到墨路径的一部分壁面上。如果新的墨罐50被安装在台基513上,并供应不同颜色的墨,那么,剩余的墨就会与新供应的另一种颜色的墨混合,于是改变了墨的颜色,因此使得不能进行合乎需要的颜色的记录,或把剩余墨的颜色混入新供应的墨,从而形成斑纹污点,于是损坏彩色记录的质量。此外,如果新装的墨罐50所供应的墨的类型不同于墨路径中剩余的墨的类型,那么两种类型的墨就会混合,导致化学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化学反应会在墨路径中产生沉积,从而堵塞墨路径,造成不能进行记录。因此,在槽沟508中,必须安装一个所容纳的墨的颜色和类型与以前安装的墨罐50中的颜色和类型相同的墨罐50。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机械识别被设置成使得一个规定的槽沟508只能容纳一个具有规定颜色和规定类型的墨的墨罐50,而且不能容纳任何其它的墨罐50.为了这个目的,墨罐50设有前面所提到的对应于墨罐50中的墨的颜色和类型的识别部分106,并且如图23所示,在对应于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的位置中,沟槽508设有一个对应于从槽沟508供应的墨的颜色和类型的安装侧识别部分5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槽沟508设有安装侧识别部分512,它包括一个从槽沟508向内突出的识别突起(肋条)512a。这种识别肋条512a被插入墨罐50的一条识别凹槽106b内。
下面将详细描述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槽沟508的内壁上的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和安装侧识别部分5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在墨罐50的每个侧面上设置一个识别部分106,每个识别部分106具有由识别突起106a或识别凹槽106b组成的三个识别点。在槽沟508的内壁上,分别对应于识别部分106的一些部分组成安装侧识别部分512。
更具体地说,如图25和图27所示,墨罐50在延伸部分109处设有多个支撑柱107,并且在支撑柱107之间的具有倒T形元件的一个部分构成一个识别突起106a,以及在没有这种元件的一个部分构成一个识别槽106b。另一方面,当墨罐50被正确地安装在槽沟508中时,对应于识别部分106的部分构成槽沟508的安装侧识别部分512,并且分别对应于识别部分106的这些识别点的部分构成安装侧识别部分512的识别点。设置在槽沟508的内壁上的一个识别肋条(突起)512a对应于墨罐50的识别槽106b。在一个对应于墨罐50的识别突起106a的位置,槽沟508的内壁上未设有任何结构,这个没有任何结构的部分构成本实施例中的识别槽512b。实际上,它只是平壁的一部分,但是它却被认为是相对于突出的识别肋条512a。在安装一个正确的墨罐50的情况下,在与墨罐50的识别突起106a相对的一个部分中,槽沟508的内壁未设置有识别肋条512a,但是在与墨罐50的识别槽106b相对的一个部分中设有识别肋条512a。
在本实施例中,一些具有相同结构的墨罐50被用于容纳颜色和/或类型不同的各种墨。墨的类型表明了墨的化学或物理特性,例如粘度或在水中的可溶解性。每个墨罐50通过前面所提到的识别部分106的六个识别点的模式来表明了罐内的墨的颜色和类型,每条槽沟508通过对应的安装侧识别部分512的六个识别点表明从该槽沟供应的墨的颜色和类型。因此,在把一个正确的墨罐插入一条槽沟508内时,设置在墨罐50上的识别突起106a和凹槽106b与设置在槽沟508上的识别槽512b和识别肋条512a配合,但是,在把一个不正确的墨罐50插入时,在墨罐50和槽沟508中至少一部分识别突起和识别槽不配合,导致识别突起106a与识别识别肋条512a的撞击,从而使该墨罐50不能被插入。在这种方式中,除了容纳有合乎需要的墨的墨罐外,其它任何墨罐都不能被安装。
图23是一个立体示意图,表示出了墨罐50和槽沟508,其中,墨罐50已被插入在喷墨记录装置的台基513中。本实施例中的墨罐50在两侧表面上设有识别突起106,每个识别突起106都设有三个识别点。采用这种结构以便减小墨罐50的宽度,从而能在一个小台基513中布置四个墨罐50,而不会过大的增加喷墨记录装置中的面积。这些识别部分106被设置在墨罐50的下部(供墨孔3的附近),从而在把墨罐插入槽沟508的早期就能判断出是否可以插入,即,能判断出墨罐是否正确。
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四条槽沟508,用于安装容纳有各自不同颜色(黑色、蓝绿色、洋红、黄)的墨的四个墨罐50。此外,如图23所示,安装侧识别部分512被设置在槽沟508的两个内部侧表面上。对应于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如图24所示,槽沟508的安装侧识别部分512包括构成一个用于识别颜色的模式的识别肋条512a。对于每条槽沟508,识别肋条512a的数目和/或位置是不同的,并且对应于期望颜色的墨罐50的识别槽106b。在槽沟508的入口和安装侧识别部分512之间,设有一个锥形部分515,用于引导墨罐50,使得墨罐50能被平稳地沿竖直方向插入槽沟508内。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可实现的识别模式的数目。在本实施例的墨罐50中,根据是否具有倒T形元件(参见图26),即根据具有一个识别突起106a还是具有一个识别槽106b,每个识别点都能表现为两种状态中的任何一种状态。因此,对于数目为a的识别点,理论上具有2a个识别模式。然而,例如如果所有的识别点都是由识别槽106b(即没有识别突起106a),那么无论是否具有识别肋条512,都能把墨罐插入任何槽沟,因此,这些识别点对于识别来说实际上是没有用的。因此,在一定数目的的识别点中,识别突起106a和识别槽106b大致各占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识别点的数目a是偶数,那么就能获得aCa/2个组合,如果数目a是奇数,那么就能获得aC(a+1)/2或aC(a-1)/2个组合。在前面提到的实施例中,具有3×2=6个识别点,因此理论上可获得26=64个识别模式,但是实际上只能获得约6C3=20个识别模式。因此,采用相同结构的墨罐50,可以识别20种不同颜色和/不同类型的墨。
此外,如图25所示,当墨罐的左侧和右侧被倒过来时,也就是当墨罐50绕其中轴沿着插入方向被转动180度时,本实施例中的墨罐50不能被插入槽沟508内。这是因为墨罐50并不是相对于图25中的中心点的点对称(在竖直方向上不是点对称),但是识别部分106的每个识别点都被这样来设置,当在插入方向绕中轴转动180度时,与转动前的识别点相比,这些识别点移动半个间距。更具体地说,在两端部上的支撑柱107在不同的识别部分106中具有不同的宽度,从而在转动了180度的墨罐50中,墨罐50的识别点从槽沟508的内壁上的那些地方移动半个间距,从而无论是否具有识别槽106b,都至少有一部分识别肋条512a撞击在识别点之间的支撑柱107上,因此使得墨50不再能被插入槽508内。从而能防止在左侧和右侧被错误地倒过来的状态下安装墨罐50.此外,把左侧和右侧错误地颠倒而改变的识别模式可以碰巧与不正确的墨罐50配合,便是,在本实施例中,无论何时把左右侧错误地颠倒,墨罐50都不能被插入,从而避免了由于错误判断而导致的错误插入。
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在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中设置了六个识别点,槽沟508的内壁上的识别肋条512a、墨罐50的识别槽106b和识别突起106a中的每一个都被设置在三个单元中,但是,识别点的数目可以根据被识别的墨罐50的数目和识别肋条512a的数目被增大或减小,识别槽106b和识别突起106a也可以增多或减少。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的形成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的方法。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识别部分106是这样来获得的,即,通过在每个墨罐50上形成一个延伸部分109,在每个延伸部分109中形成等间距的四个支撑柱107,并在相邻的支撑柱107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倒T形突起,使这些倒T形突起与相邻的支撑住107相连。在这种结构中,突起被切除的一个部分构成一个识别槽106b,突起保留下来的一个部分构成一个识别突起106a。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减小了制造成本,这是由于只需一个模来对墨罐进行铸模,以便获得用于容纳各种颜色和类型的墨的墨罐50。
如前所述,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包括一些识别点,这些识别点是由识别槽106b和识别突起106a组成的,其中的识别槽106b是通过切除倒T形突起来形成的,其中的识别突起106a就是倒T形突起保留了下来而没有被切除的地方。倒T形突起具有又薄又窄(在该突起的纵向方向上是短的)与支撑柱107的连接,该倒T形突起能被容易地切除以便形成识别槽106b。尤其是与日本专利公开No.9-174879中利用形成在墨罐整个长度上的轨道形的突起和槽的结构相比,本实施例的结构能简化制造和操作过程,这是由于倒T形的突起较短并能容易地被切除的缘故。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槽沟508的识别部分512能非常容易地被制造或准备,这是由于只需要形成长度比现有技术中小的识别肋条512a的缘故。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识别突起106a、识别槽106b和识别肋条512都被给定一个特定的纵向长度,以便避免下面所描述的缺陷。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一种情况,即在墨罐50的识别突起106a和槽沟508的识别肋条512a处于相互对应位置的状态中尽力插入一个不正确的墨罐50。
在尽力把一个不正确的墨罐50插入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槽沟508内的情况下,如果使用者以一个相对于槽沟508倾斜的状态插入墨罐50,如图28所示,那么,在墨罐50的一侧(图28中的右侧)的延伸部分109能进入槽沟508,而不会在识别突起106a与识别肋条512a之间形成接触。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把墨罐50从倾斜位置移动到一个几乎竖直的位置,那么,另一侧的识别突起106a就会发生摆动。如果识别突起106a是短的,如图29所示,那么另一侧的延伸部分也可能进入槽508内,而且不会相互撞击。这意味着任何墨罐50都能被插入到槽沟508内,因而没有识别功能。因此,识别突起106a最好具有一个足够的长度,使得即使在图28所示的倾斜插入的情况下,识别突起106a至少在一侧总能通过一条轨迹与识别肋条512a接触。此外,更优选地是,识别突起106a具有一个足够的长度,使得识别突起106a在任意侧都能通过一轨迹与识别肋条512a接触,也就是说即使在如图30所示的相对于槽沟508倾斜的位置中尽力插入墨罐50的情况下,在两侧也回避不了识别操作。支撑柱107和识别槽106a的长度被设置成对应于识别肋条512a和识别突起106a的长度。
下面将参照图31至36描述把具有前面所提到的结构的墨罐50安装到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槽沟508内的安装操作。在这些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尽管实际上识别肋条512a的一部分被墨罐50遮挡住了,但是在图中它们被全部表示出来了。
图31表示墨罐50处于装入到记录装置的主体中台基513内之前的状态。在安装侧识别部分512上方的槽508的内部宽度被做得大于具有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的表面宽度,锥形部分515设置在槽沟508与安装侧识别部分512上端之间,以便有利于墨罐50的插入。槽沟508的入口被做得相当宽,以便改善使用者的可操作性。因此,即使使用者以宽松的方式把墨罐插入,就好象是把墨罐扔入槽沟508内,墨罐50也能被安装在槽沟508的入口内,然后锥形部分515修正墨罐50的姿势,使得它能平稳地进入到墨罐50被竖直地插入槽沟508内的位置。
图32表示这样一个阶段,在这阶段中,墨罐50的插入端稍微进入槽沟508,并且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处于与槽沟508的安装侧识别部分512接合前的状态。在槽沟508的安装侧识别部分512中,识别肋条512a在预定的识别点垂直地从槽沟508的内壁突出。如前面所述,在每条槽沟508中,识别肋条512a的数目和位置是不同的,并且这些识别肋条被设置在与正确墨罐的识别槽106b相对应的位置中。换句话说,被安装在槽沟内的墨罐50设有一些识别槽106b,这些识别槽106b是通过切除识别部分106的T形突起而形成的,并对应于槽沟508的识别肋条512a。
在把一个正确的墨罐50插入槽沟508内的情况下,识别肋条512a被插入图33所示的墨罐50的识别槽106b内,但是墨罐50的识别突起106a并不撞击到识别肋条512a等上,因此,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能通过安装侧识别部分512,并且墨罐50能被完全插入槽沟508内。另一方面,如果尽力把一个不正确的墨罐50插入槽沟508内,那么至少一识别肋条512a撞击到墨罐50的识别突起106a上,如图34所示,从而墨罐50不能被进一步插入。通过这种方式,就实现了这样一种结构,即这种结构能对墨罐50进行识别,并只允许把正确的墨罐50装入槽沟508内。
墨罐50的一些识别突起106a的下表面(沿插入方向的前端)位于同一平面内,支撑柱107的下表面(沿插入方向的前端)位于这个平面内,这个平面大致垂直于墨罐50的插入方向。由于识别突起106a的下表面被定位在墨罐50插入端附近,因此在墨罐50插入的早期阶段就能监测到错误的插入,从而使用者能在早期阶段就知道需要更换墨罐,从而能改善使用者的方便性。然而,如果识别突起106a的下表面和支撑柱107与墨罐50的插入端位于同一平面内,那么这个插入端就可以与识别肋条512a上端的一部分发生局部撞击,导致滑动及位置移动,从而使插入操作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识别突起106a的下端和支撑柱107的下端被定位在墨罐50插入端的稍内侧(图中较高处)。
另一方面,如果识别突起106a的下端位于一个从支撑柱107下端缩回的位置,如图35所示,那么即使在尽力插入一个不正确的墨罐50时,识别肋条512a也会配合在支撑柱107之间的间隙(即识别突起106a下的一个小空间)中,从而给出一种配合的感觉,使用者会错误地判断这个不正确的墨罐50能被插入。在这种情况中,使用者在插入操作很早阶段就断定墨罐50能被平衡地插入,当随后由于撞击使墨罐50的插入受阻时,使用者会用力地尽力挤压墨罐50,从而导致部件的损坏。为了不向使用者提供这种配合的感觉,识别突起106a的下表面和支撑柱107的下表面最好被设置在同一个平面内。
图33表示出一个这样的阶段,即在这个阶段中,设置在记录装置主体中的槽沟508内壁上的识别肋条512a处于正通过墨罐50的识别槽106b的过程中。墨罐50的识别槽106b和槽沟508的识别肋条512a相互接合,而不会发生自由移动,这是由于它们之间的间隙或它们的宽度差B(=(B/2)×2)被选择得很小。然而,由于下面的原因,在具有识别部分106的墨罐50的表面宽度与具有安装侧识别部分512的表面内部宽度之间的间隙,即它们之间的宽度差A(=(A/2)×2)最好小于B。当从槽沟508的入口插入墨罐50并由锥形部分515导向到安装侧识别部分512时,需要墨罐50的整体外形被精确地相对于槽沟508的内部形状定位,以便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能精确地穿入供墨孔(第一流体连接孔)11和引气孔(第二流体连接孔)12,相比较而言,识别槽106b与识别肋条512a之间所需要的相对位置精度要不严格一些,并且应该具有一定的间距,以便能把供墨针528和引气针529平稳地插入供墨孔(第一流体连接孔)11和引气孔(第二流体连接孔)12。此外,在位于墨罐50的外部形状与槽沟508的稿的内部宽度之间的间隙更大,且们于墨罐50的外部形状与设有安装侧识别部分512的槽沟508部分的内部形状之间的间隙A更小的情况下,即使使用者随意地几乎是扔入的插入,墨罐50也能非常精确地被定位,并进入槽沟508的较深部分,从而能安全地安装,而且使用者无需进行复杂的操作。
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着识别部分106的表面宽度与支撑着安装侧识别部分512的槽沟508部分的内部宽度之间的间隙(宽度差)被选择为O.3mm,而墨罐50的识别槽106b与槽沟508的识别肋条512a之间的间隙(宽度差)被选择为0.7mm。此外,识别部分106的识别点(支撑柱107,识别突起106a,识别槽106b)具有7mm的纵向长度,安装侧识别部分512的识别肋条512a具有13mm的纵向长度。图33表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即在这种状态中,识别槽106b的中心线与识别肋条512a的中心线重合,墨罐60的中心线与槽沟508的中心线重合。
当记录装置主体中的槽沟508的内壁上的识别肋条512a通过墨罐50的识别槽106b时,即当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通过槽沟508的安装侧识别部分512时,被导向的墨罐50进一步被插入,并最终被安装在槽沟508内,如图36所示。因此,在槽沟508中突出的供墨针528穿过墨罐50的供墨孔(第一流体连接孔)11,从而通过管道(供墨管道)526开始向记录头524供应墨。此外,引气针529穿过引气孔(第二流体连接孔)12,从而使气体从引气针529进入墨罐50,从而解决了排墨后所产生的负压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墨罐50能被批量生产,并能以处于切除识别部分中的倒T形突起之前的状态进行存储(参见图26)。因此,这种墨罐50能被用于容纳任何颜色和类型的墨,并且根据所容纳的墨来切除倒T形突起,以便形成识别突起106a和识别槽106b(参见图27)。在这种方法中,无需根据不同的墨来设计、制造和存储不同的墨罐,从而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设有一些倒T形识别突起106a。因此,在把一个不正确的墨罐50尽力插入时,这些识别突起106a就会实实地撞击到识别肋条512a上,从而使得使用者知道不能插入。此外,即使在一个相当强的插入作用力时,这些识别突起106a也不会轻易被损坏。
另一方面,墨罐50的识别部分106还可以设置倒T形突起106a,如图37所示。在把一个不正确的墨罐50尽力插入的情况下,如果墨罐相对于槽沟508倾斜,如图28所示,那么在识别突起106a的下表面与识别肋条512a之间不会产生撞击,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识别突起106a的上部也会实实地撞击到识别肋条512a上。在识别突起106a的上部被加强的情况下,如图37所示的结构,如果一个不正确的墨罐50以相对于槽沟508倾斜的状态被插入,如前所述,那么,这种插入的不可能性就会被传给使用者,并且即使在很强的插入作用力下,这些识别突起106a也不易被损坏。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用于侧向安装的结构,在这种结枸中,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方向把墨罐安装到槽沟内或从槽沟内拆下,但是图中未表示出这种结构。
[喷墨记录装置]
下面将参照图38来描述能安装上述墨罐的喷墨记录装置。
图38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是一种串联式的记录装置,能反复地使喷墨头524来回移动(主扫描),并把记录纸(记录介质)S例如普通记录纸、特殊记录纸、OHP膜片等传送一个预定的间距,使得喷墨头524选择性地排墨,并与这些移动同步进行,以便把墨沉积到记录纸S上,从而形成字符、符号或图像。
参照图38,喷墨头524被可拆卸地安装在滑架531上,该滑架531可滑动地由两根导轨534,535支撑着,并由驱动装置例如图中未示出的马达驱动使其沿着该导轨534,535来回滑动。记录纸S由传送滚筒532沿与滑架移动方向相交(例如垂直)的方向传送,从使记录纸S与喷墨头524的排墨表面相对,并与排墨表面保持一恒定不变的距离。
喷墨头524设有多排孔,用于分别排放不同颜色的墨。对应于从喷墨头524排出的墨的颜色,多个独立的墨罐50被可拆卸地安装在供墨单元525上。供墨单元525和喷墨头524由多条分别对应于墨的颜色的供墨管道526相连,并能通过把墨罐50安装在供墨单元525上,使得墨罐50中的对应颜色的墨能独立地被供应到喷墨记录头524的多排孔上。
一个非记录区位于喷墨头524的往复移动范围内,但是位于记录纸S的通过范围之外,在这个非记录区中设有一个回收单元533,使得该回收单元533与喷墨头524的排墨表面对置。回收单元533设有:一个用于盖住喷墨头524排墨表面的盖部、一个在排墨表面被盖住的状态下从墨头524用力吸墨的抽吸机构、一个用于擦除排墨表面等上的污点的清洁刀片。前面所提到的抽吸操作是在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操作利用回收单元533来执行的。
当喷墨记录装置在长期停用以后被操作时,回收单元533对墨罐50的底部具有的较高浓度的墨进行抽吸,并通过搅拌使墨的浓度被稳定,并把这些浓度稳定的墨用于实际的记录。因此,在喷墨记录装置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墨中的色料成分以及用于加强在记录纸S上的固定的微小树脂颗粒沉积在墨罐50的底部,仍然能获得色料成分和微小颗粒被稳定的高质量图像。
在前面已经描述了一种串联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但是本发明同样适用于采用行式喷墨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在其中的喷墨记录头中,多排孔被设置在记录介质的整个宽度上方。
Claims (39)
1、一种液体容器,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通过把记录液体沉积到记录介质上来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上,这种液体容器包括:
液体腔,用于容纳所说的记录液体;
液体连接乳,用于使所说液体腔在安装到所说的记录装置上时与所说记录装置的记录液体供给系统连通;
信息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关于所说液体容器的信息,通过与所说的记录装置的连接,使得其中所说的信息能被更新或能被增加;
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当安装到所说的记录装置上时能与所说记录装置的信息交换装置接合,并能将所述信息存储介质引导到一个能与所说记录装置连通的位置;
其中,根据所说记录装置的信息交换装置的位置和方向,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受到限位装置的限制并能相对于所说流体连接孔改变位置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该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设有一个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在与所说记录装置的接头的连接方向上具有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并且具有能容纳所说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并不会发生接触的尺寸大小;
其中,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以可自由移动的方式被容纳在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中。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存储介质单元的外部表面和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的内部表面设有突起或凹槽,用于相互接合以便限制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的可移动范围。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由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和信息存储介质组成,其中的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具有一个连接孔和一个连接孔边缘,该连接孔边缘在所说连接孔的方向上绕所说连接孔周围突出,其中的信息存储介质被设有固定在所说的连接孔中的部分,并被用于与所说记录装置的接头电连接;
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维持器被容纳在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容纳部分中,使得所说的连接孔边缘从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露出,并且被限制在这样一个可移动范围内,即在所说的连接孔边缘和所说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边缘之间形成一间距,并且在形成所说连接孔边缘的表面与所说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的内壁之间形成一间距。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的边缘设有一条毛细槽,该毛细槽能利用毛细作用力来引导所说的记录液体。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把设置在其中一个上的突起插入设置在另一个上的槽内,使得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和所说的记录装置的接头接合,所说的突起设有一锥形部分,该锥形部分指向插入所说槽内的插入方向,所说的槽设有一个锥形部分,指向所说突起的插入方向。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被做成使得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和所说的流体连接孔位于所说液体容器的同一个外表面上。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流体连接孔被设置在两个单元内。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个流体连接孔和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被设置在所说液体容器的同一个外表面上,在所说的外表面上,所说的两个流体连接孔被相互相邻地设置在所说外表面的一端,同时把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设置在所说外表面的外端侧。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个流体连接孔中的一个流体连接孔被用于把所说的记录液体供应到所说的记录装置,另一个流体连接孔被用于把流体引入到所说的液体腔内。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流体被引入所说的液体腔内,以便消除由于所说记录液体的排出而在所说液体腔中导致的压力下降。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流体是液体。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流体是气体。
1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流体就是所说的记录液体。
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记录装置是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能排出所说的记录液体,并使所说的记录液体沉积在所说的记录介质上。
1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交换装置是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
1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交换装置是一个与所说信息存储介质电连接的接头。
1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被容纳在一个空间内,该空间具有一个表面,该表面具有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连接孔并由所说的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容纳部分形成,所说的液体容器还包括一个保护部分,该保护部分具有一个用于与设置在所说液体腔中的连接部分接合的并根据外部应力来发生弹性变形的连接指状物。
1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液体容器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说记录装置的一条安装槽沟内,并在外周边上设有一个识别部分,对应于设置在所说槽沟的内壁上的安装侧识别部分,在插入操作时用于判断所说的液体容器是否被插入所说的槽沟内。
2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部分被设置在所说的液体容器的插入端附近,并设有一识别槽,其中,当与所说槽沟的安装侧识别部分的识别肋条相对时,所说的识别肋条能被插入,并且当与所说的识别肋条相对时,一识别突起撞击到所说的识别肋条上,所说的识别突起具有倒T形状,该倒T形状的纵向沿着插入方向。
2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部分被设置在所说液体容器的插入端附近,并设有一识别槽,其中,当与所说槽沟的安装侧识别部分的识别肋条相对时,所说的识别肋条能被插入,并且当与所说的识别肋条相对时,一识别突起撞击到所说的识别肋条上,所说的识别突起具有倒T形状,该倒T形状的纵向沿着插入方向。
2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部分被设置在所说液体容器的插入端附近,并设有一识别槽,其中,当与所说槽沟的安装侧识别部分的识别肋条相对时,所说的识别肋条能被插入,并且当与所说的识别肋条相对时,一识别突起撞击到所说的识别肋条上,支撑所说识别部分的表面比在一个支撑所说安装侧识别部分的部分中所说槽沟的内部窄一个距离A,该距离A小于所说识别槽的宽度与所说识别肋条的宽度之间的宽度差B。
2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部分被设置在一对相互对置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上。
2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部分被设置在一对相互对置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上。
2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部分被设置在一对相互对置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上。
2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部分被设置在一对相互对置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上。
2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突起具有一个这样的长度,使得当所说识别突起处于与所说槽沟的安装侧识别部分的识别肋条相对的位置时,甚至当所说液体容器以一个相对于所说槽沟倾斜的位置插入时,识别突起也总能撞击到所说的识别肋条上。
2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槽是这样一个通过切除一突起而形成的部分,所说的突起形成于用于连接所说支撑柱中的相邻支撑柱的多个支撑柱之间,所说的识别突起是形成于用于连接所说支撑柱中的相邻支撑柱的多个支撑柱之间的突起的剩余部分。
2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支撑柱在插入方向上的端部表面和所说识别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端部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3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突起被做得比所说支撑柱细,所说突起在其纵向方向上在与所说支撑柱连接的连接部分的长度要比所说突起在纵向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短。
3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识别部分被做成非对称形式,使得当液体容器绕沿着插入方向的中心轴线转动180度时,所说识别突起和所说识别部分中的所说识别槽的位置被移动半个间距。
3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识别部分被做成非对称形式,使得当液体容器绕沿着插入方向的中心轴线转动180度时,所说识别突起和所说识别部分中的所说识别槽的位置被移动半个间距。
3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识别部分被做成非对称形式,使得当液体容器绕沿着插入方向的中心轴线转动180度时,所说识别突起和所说识别部分中的所说识别槽的位置被移动半个间距。
3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识别部分被做成非对称形式,使得当液体容器绕沿着插入方向的中心轴线转动180度时,所说识别突起和所说识别部分中的所说识别槽的位置被移动半个间距。
3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能通过液体的液体连接孔,该液体连接孔位于一个垂直于插入方向的表面上,并被设置在插入方向的前端。
3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部分被设置得靠近支撑所说液体连接孔的表面。
3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识别部分被设置在垂直于支撑所说液体连接孔的表面的一个表面上。
3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液体容器,用于容纳记录墨,其特征在于,所说识别突起和所说识别槽的数目和位置是根据所容纳的墨的颜色和类型来确定的。
39、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一槽沟,根据权利要求1至38之一的液体容器能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说的槽沟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33563/2001 | 2001-02-09 | ||
JP2001033633 | 2001-02-09 | ||
JP2001033563A JP2002234178A (ja) | 2001-02-09 | 2001-02-09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033633/2001 | 2001-02-09 | ||
JP2002028420A JP3667284B2 (ja) | 2001-02-09 | 2002-02-05 |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記録装置 |
JP028420/2002 | 2002-02-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0683A CN1370683A (zh) | 2002-09-25 |
CN1265966C true CN1265966C (zh) | 2006-07-26 |
Family
ID=27345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0540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5966C (zh) | 2001-02-09 | 2002-02-09 | 液体容器和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02427B2 (zh) |
EP (1) | EP1232871B1 (zh) |
KR (1) | KR100460241B1 (zh) |
CN (1) | CN1265966C (zh) |
AT (1) | ATE303898T1 (zh) |
CA (1) | CA2371040A1 (zh) |
DE (1) | DE60205962T2 (zh) |
HK (1) | HK1048285B (zh) |
MX (1) | MXPA02001327A (zh) |
SG (1) | SG98051A1 (zh) |
TW (1) | TW5170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34180A (ja) | 2001-02-09 | 2002-08-20 | Canon Inc | インク供給装置、インク供給機構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3796439B2 (ja) | 2001-02-09 | 2006-07-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 |
JP2003103797A (ja) * | 2001-09-28 | 2003-04-09 | Canon Inc | 液体収納容器、液体収納容器の接続ユニット、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3667283B2 (ja) * | 2002-01-25 | 2005-07-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 |
US7147310B2 (en) | 2002-01-30 | 2006-12-1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ing-fluid container |
JP4250433B2 (ja) | 2002-03-18 | 2009-04-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の包装構造およびその開封方法 |
JP3919567B2 (ja) | 2002-03-18 | 2007-05-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の包装構造およびその開封方法 |
JP2003300358A (ja) | 2002-04-10 | 2003-10-21 | Canon Inc | カートリッジ装着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装置 |
US7128380B2 (en) * | 2002-04-10 | 2006-10-3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liquid containe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collecting apparatus |
US7438401B2 (en) * | 2002-06-17 | 2008-10-2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
JP4631253B2 (ja) * | 2002-06-17 | 2011-02-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7011398B2 (en) | 2002-11-14 | 2006-03-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JP3754954B2 (ja) * | 2002-11-27 | 2006-03-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4209970A (ja) * | 2002-12-16 | 2004-07-29 | Canon Inc | 液体タンクおよび記録装置 |
DE10301256B3 (de) * | 2003-01-15 | 2004-09-09 |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 Verfahren zum Einsetzen einer Trägerplatine in eine Haltevorrichtung an einer Patrone oder Kartusche sowie Haltevorrichtung hierzu |
JP4630551B2 (ja) * | 2003-02-14 | 2011-02-09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容器 |
JP2004358913A (ja) * | 2003-06-06 | 2004-12-24 | Canon Inc |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ー |
JP2005028779A (ja) | 2003-07-07 | 2005-02-03 | Canon Inc |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ー |
US7325893B2 (en) | 2003-07-09 | 2008-02-0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
US7168800B2 (en) | 2003-07-17 | 2007-01-3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
US7004564B2 (en) * | 2003-07-31 | 2006-02-2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ing-fluid container |
AR049674A1 (es) * | 2003-08-08 | 2006-08-30 | Seiko Epson Corp | Recipiente contenedor de liquido a suministrar a un aparato de consumo de dicho liquido |
JP4389520B2 (ja) | 2003-08-20 | 2009-12-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7178908B2 (en) * | 2003-09-26 | 2007-02-2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uffer tank for ink jet printer |
JP2005104000A (ja) * | 2003-09-30 | 2005-04-21 | Brother Ind Ltd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集合体、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ATE423679T1 (de) * | 2003-11-11 | 2009-03-15 | Brother Ind Ltd | Tintenpatrone und tintenstrahldrucker |
JP4058434B2 (ja) | 2003-12-26 | 2008-03-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収納容器、該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
JP4058436B2 (ja) | 2003-12-26 | 2008-03-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収納容器 |
JP4298629B2 (ja) * | 2003-12-26 | 2009-07-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MXPA04012681A (es) | 2003-12-26 | 2005-07-01 | Canon Kk | Recipiente para liquido y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liquido. |
US7448734B2 (en) | 2004-01-21 | 2008-11-11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Inkjet printer cartridge with pagewidth printhead |
JP4715115B2 (ja) * | 2004-06-23 | 2011-07-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充填方法 |
JP4047328B2 (ja) * | 2004-12-24 | 2008-02-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該容器を用いる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装置、並びに前記容器用回路基板 |
JP4468192B2 (ja) * | 2005-01-27 | 2010-05-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696613B2 (ja) * | 2005-03-16 | 2011-06-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7837310B2 (en) | 2005-07-13 | 2010-11-23 | Dimatix, Inc. | Fluid deposition device |
JP4994648B2 (ja) * | 2005-11-30 | 2012-08-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793039B2 (ja) * | 2006-03-15 | 2011-10-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US8313185B2 (en) * | 2006-03-31 | 2012-11-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tainer package |
JP4189690B2 (ja) * | 2006-04-12 | 2008-12-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JP4817954B2 (ja) * | 2006-05-02 | 2011-11-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946751B2 (ja) * | 2006-11-06 | 2012-06-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容器ホルダ、液体消費装置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
PL2080620T3 (pl) * | 2006-11-06 | 2011-10-31 | Seiko Epson Corp | Zbiornik cieczy, uchwyt zbiorników oraz urządzenie zużywające ciecz |
US7731335B2 (en) * | 2006-12-21 | 2010-06-0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Data storage device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printing device |
US7976138B2 (en) * | 2006-12-21 | 2011-07-12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Data-providing-component securing mechanism for printing apparatus reservoir |
US20080165232A1 (en) * | 2007-01-10 | 2008-07-10 | Kenneth Yuen | Ink cartridge |
JP4770768B2 (ja) * | 2007-03-23 | 2011-09-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用のサブタンク |
US8061826B2 (en) * | 2008-07-31 | 2011-11-22 | Static Control Components,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manufacturing an imaging cartridge |
EP2980656B1 (en) * | 2010-06-11 | 2020-10-14 | Ricoh Company, Ltd. |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removable device, developer container,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ES2397650T3 (es) * | 2010-06-17 | 2013-03-08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Aparato de registro y cartucho de tinta |
EP2397333B1 (en) * | 2010-06-17 | 2013-09-2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EP2397332B1 (en) * | 2010-06-17 | 2013-10-2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US8985165B2 (en) * | 2012-03-23 | 2015-03-24 | Xerox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rrying and dispensing an ink useful in printing |
JP5962144B2 (ja) * | 2012-03-30 | 2016-08-0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流体収容装置及び印刷流体供給装置 |
DE102012103021A1 (de) * | 2012-04-05 | 2013-10-10 |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 Druckmaterialbehälter oder Adapter zur Aufnahme und/oder Kontaktierung eines Druckmaterialbehälters in einem Aufzeichnungsgerät |
JP5879015B2 (ja) * | 2012-04-23 | 2016-03-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液体収容容器 |
JP5866269B2 (ja) * | 2012-06-29 | 2016-02-1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コンテナ |
JP5764538B2 (ja) * | 2012-07-31 | 2015-08-1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コンテナ |
JP6115041B2 (ja) | 2012-08-24 | 2017-04-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流体収容装置及び印刷流体供給装置 |
JP6317886B2 (ja) * | 2012-09-07 | 2018-04-25 |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液体供給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の供給方法 |
JP6160074B2 (ja) * | 2012-12-07 | 2017-07-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端子ユニット、インク供給ユニット及びアダプター |
EP2840121B1 (en) | 2013-08-19 | 2020-05-2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omposition, set of ink composition and ink container, ink container,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JP5960345B2 (ja) | 2013-09-18 | 2016-08-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EP3674089B1 (en) | 2013-09-18 | 2022-11-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printer |
US9375938B2 (en) | 2014-06-27 | 2016-06-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
JP6308989B2 (ja) * | 2015-09-30 | 2018-04-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JP6700719B2 (ja) | 2015-10-30 | 2020-05-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ヘッド |
JP6611564B2 (ja) | 2015-10-30 | 2019-11-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ボトルおよび液体収納ボトルのパッケージ |
JP6602160B2 (ja) | 2015-10-30 | 2019-11-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ヘッド |
JP2017081083A (ja) | 2015-10-30 | 2017-05-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ヘッド及び液体充填方法 |
JP6498098B2 (ja) | 2015-10-30 | 2019-04-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部材 |
CN107020826B (zh) * | 2016-01-29 | 2019-01-15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墨盒、该盒上的标签剥离方法以及墨盒的再生产方法 |
JP6709321B2 (ja) * | 2016-08-12 | 2020-06-10 | 珠海納思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チップ、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JP6919230B2 (ja) * | 2017-02-28 | 2021-08-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BR112019018376B1 (pt) * | 2017-03-07 | 2024-02-20 | Ecolab Usa Inc | Dispositivo, e, módulo de sinalização de dispensador |
FR3071768A1 (fr) * | 2017-10-04 | 2019-04-05 | Dover Europe Sarl | Couvercle modulable de reservoir |
JP2019093669A (ja) | 2017-11-27 | 2019-06-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補充容器及び液体補充システム |
ES2849570T3 (es) | 2018-07-13 | 2021-08-19 |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 Suministro de líquido de impresión |
CN111655495B (zh) | 2018-07-13 | 2021-12-31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打印液供给器互连件、打印机及打印液供给器 |
WO2020013835A1 (en) | 2018-07-13 | 2020-01-1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supply |
CN112026173B (zh) | 2018-07-13 | 2021-10-08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接口结构、接口结构组件、打印液体供应装置和打印套件 |
EP3687807B1 (en) | 2018-07-13 | 2022-12-2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supply |
JP7110038B2 (ja) | 2018-09-06 | 2022-08-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貯留容器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US11338586B2 (en) | 2018-12-03 | 2022-05-2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ogic circuitry |
US10894423B2 (en) | 2018-12-03 | 2021-01-1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ogic circuitry |
CN113168444A (zh) | 2018-12-03 | 2021-07-23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逻辑电路系统 |
ES2902154T3 (es) | 2018-12-03 | 2022-03-25 |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 Circuitos lógicos |
BR112021010563A2 (pt) | 2018-12-03 | 2021-08-2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ircuitos lógicos |
EP3681723B1 (en) | 2018-12-03 | 2021-07-2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ogic circuitry |
PT3688601T (pt) | 2018-12-03 | 2020-11-13 |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 Conjunto de circuitos lógicos |
EP3687820B1 (en) | 2018-12-03 | 2022-03-2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ogic circuitry |
WO2021080607A1 (en) | 2019-10-25 | 2021-04-2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ogic circuitry package |
CA3121459A1 (en) | 2018-12-03 | 2020-06-1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ogic circuitry package |
EP3682359B1 (en) | 2018-12-03 | 2021-01-0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ogic circuitry |
KR20210087503A (ko) | 2018-12-03 | 2021-07-12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인쇄가능한 액체 공급 카트리지 |
AU2018452256B2 (en) | 2018-12-03 | 2022-09-0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ogic circuitry |
JP7532055B2 (ja) | 2020-03-24 | 2024-08-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装置 |
JP7504641B2 (ja) | 2020-03-27 | 2024-06-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JP7520574B2 (ja) | 2020-05-22 | 2024-07-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JP2022054843A (ja) | 2020-09-28 | 2022-04-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JP2022137621A (ja) | 2021-03-09 | 2022-09-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JP2022148023A (ja) * | 2021-03-24 | 2022-10-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85560B1 (fr) * | 1991-12-18 | 1995-06-23 | Souriau & Cie | Element de connecteur electrique fixable de facon flottante sur un organe de support. |
JP3110872B2 (ja) * | 1992-06-24 | 2000-1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6130695A (en) * | 1995-04-27 | 2000-10-1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delivery system adapter |
US6183077B1 (en) | 1995-04-27 | 2001-02-0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eying ink supply containers |
US6074042A (en) | 1997-06-04 | 2000-06-1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ontainer having a guide feature for insuring reliable fluid, ai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to a printing system |
US5992975A (en) | 1997-06-04 | 1999-11-3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for an ink container |
JP3387890B2 (ja) | 2000-03-31 | 2003-03-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および記録装置 |
JP3492283B2 (ja) | 2000-03-31 | 2004-02-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および記録装置 |
JP3697213B2 (ja) | 2001-02-09 | 2005-09-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液体の撹拌方法 |
-
2002
- 2002-02-06 CA CA002371040A patent/CA237104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2-02-07 MX MXPA02001327A patent/MXPA02001327A/es unknown
- 2002-02-07 EP EP02002764A patent/EP123287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2-07 AT AT02002764T patent/ATE303898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2-07 DE DE60205962T patent/DE60205962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2-07 US US10/067,222 patent/US670242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2-08 KR KR10-2002-0007228A patent/KR10046024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2-08 SG SG200200741A patent/SG98051A1/en unknown
- 2002-02-08 TW TW091102493A patent/TW51701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2-09 CN CNB021054045A patent/CN126596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1-08 HK HK03100219.2A patent/HK104828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TE303898T1 (de) | 2005-09-15 |
TW517016B (en) | 2003-01-11 |
HK1048285A1 (en) | 2003-03-28 |
HK1048285B (zh) | 2006-02-24 |
EP1232871A1 (en) | 2002-08-21 |
CA2371040A1 (en) | 2002-08-09 |
SG98051A1 (en) | 2003-08-20 |
CN1370683A (zh) | 2002-09-25 |
DE60205962D1 (de) | 2005-10-13 |
EP1232871B1 (en) | 2005-09-07 |
KR20020066200A (ko) | 2002-08-14 |
MXPA02001327A (es) | 2003-10-06 |
DE60205962T2 (de) | 2006-06-29 |
US6702427B2 (en) | 2004-03-09 |
US20020109761A1 (en) | 2002-08-15 |
KR100460241B1 (ko) | 2004-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5966C (zh) | 液体容器和记录装置 | |
CN1210157C (zh) | 液体容器、液体供应系统及其喷墨记录装置和安装方法 | |
CN1157293C (zh) | 一种液体容器的支架 | |
CN1781719A (zh) | 盒的液体充入方法、液体充入装置以及盒 | |
CN2750924Y (zh) | 墨盒和记录装置 | |
CN1195631C (zh) | 液体容器 | |
CN1310766C (zh) | 液体容器 | |
CN1260067C (zh) | 待喷液体的容器 | |
CN1288818A (zh) | 墨盒、墨盒座和将墨盒安装到墨盒座上的方法 | |
CN1636744A (zh) | 液体容器、液体供给系统、及其制造方法、电路板和液体容纳盒 | |
CN101052528A (zh) | 附加装置、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 | |
CN1496842A (zh) | 油墨供应系统及其容纳和补充容器、喷墨记录装置及墨盒 | |
CN1365893A (zh) | 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 | |
CN1694813A (zh) | 液体供应系统、流体连通结构、供墨系统和利用该流体连通结构的喷墨记录头 | |
CN1284431A (zh) | 墨槽、喷墨墨盒、供墨装置、喷墨打印装置和供墨方法 | |
CN1623777A (zh) | 喷墨记录设备和墨盒 | |
CN101054025A (zh) | 液体容器 | |
CN1297406C (zh) | 喷墨记录设备和墨盒 | |
CN1287985C (zh) | 供液方法及系统、储液容器、喷墨头架和记录头架 | |
CN1781717A (zh) | 喷墨记录设备和墨盒 | |
CN1919609A (zh) | 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