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2910C - 电梯卷扬机及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卷扬机及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2910C
CN1242910C CNB018150985A CN01815098A CN1242910C CN 1242910 C CN1242910 C CN 1242910C CN B018150985 A CNB018150985 A CN B018150985A CN 01815098 A CN01815098 A CN 01815098A CN 1242910 C CN1242910 C CN 124291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coil
armature
brake whee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150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50974A (zh
Inventor
冈田浩二
丸山直之
汤村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50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0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29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29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5/00Braking or det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pplication to lifting or hoisting gea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lowering of loads
    • B66D5/0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 B66D5/24Operating devices
    • B66D5/30Operating devices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8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5/00Braking or det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pplication to lifting or hoisting gea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lowering of loads
    • B66D5/0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 B66D5/06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with radial effect
    • B66D5/08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with radial effect embodying blocks or sho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卷扬机,具有将对间隙进行调节的机构(20~24)设置在支承衬里(2)的臂(6)上的结构,该间隙为相对制动鼓(1)可接触、分离地形成的衬里(2)在其分离时与制动鼓(1)之间的间隙。由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2)与制动鼓(1)之间的间隙调节。

Description

电梯卷扬机及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牵引绳索使轿厢和配重进行升降的电梯卷扬机及电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制动鼓附近具有制动部的电梯卷扬机及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电梯卷扬机是将对制动鼓进行制动的制动部安放在制动鼓内。
以下,利用图6对现有的电梯卷扬机作说明。图6是现有电梯卷扬机的概要剖视图。
图中,受到推力、以未图示的主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制动鼓1的内部安放有制动部,制动部主要由:衬里2、制动线圈3、电枢4、线圈固定部5、臂6、压缩弹簧7、垫片12构成。
详细地讲,线圈固定部5固设在制动鼓1内的中央部。夹着线圈固定部5,其两侧分别设有衬里2、制动线圈3、电枢4、臂6、压缩弹簧7、垫片12等构件。然后,在线圈固定部5的各个侧面,借助后述规定数量的垫片12,制动线圈3由螺栓10拧紧连接。这里,制动线圈3具有卷绕有线圈的线圈部3a,对线圈部3a通电可产生所需的电磁力。
而且,利用销9将臂6可转动地设置在线圈固定部5的两侧。然后,在与臂6的线圈固定部5相对的一侧,电枢4由螺栓8拧紧连接,其与制动线圈3相对(对向而置)。这里,电枢4藉由对所述制动线圈3通电产生的电磁力来吸引制动线圈3。
另外,在臂6与制动鼓1对向的一侧支承有衬里。详细地讲,衬里2具有设有螺栓11螺接用通孔的承接部(底板shoe)2a,臂6具有与承接部2a的通孔相对应的母螺纹部,螺栓11穿过通孔与母螺纹部拧紧,藉此,即可将衬里2固定于臂6上。
另外,压缩弹簧7的一端由离开销9的臂6的前端部支承,另一端由与其相对向的线圈固定部5的规定位置支承。
又,图中虽然未示将构件与构件进行螺接的各螺栓8、10、11,在各构件平面内设置4处。
在所述结构的电梯卷扬机中,衬里2与由制动线圈3的电磁力引起的电枢4的运动相联动,从而与制动鼓1接触、分离。即,向制动线圈3的线圈部3a通电时,其产生电磁力,电枢4由此吸附在制动线圈3上,衬里2也随之离开制动鼓1。而线圈部3a不通电时,随着电磁力的消失,制动线圈3放开电枢4,衬里2在压缩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以规定压力与制动鼓1抵接。如此,通过衬里2的接触分离对制动鼓1的转动进行控制。
这里虽未图示,在制动鼓1的外周部设有磁铁等,再在其外周部留有间隙地固设有卷绕有线圈的定子等,这些构成所谓的旋转电机。制动鼓1受到该旋转电机的推力,以未图示的主轴为中心向正反两个方向转动。由此,驱动与制动鼓1同轴设置的鼓本体上所卷绕的牵引绳索,使悬挂在牵引绳索上的轿厢和配重升降。
但是,在所述现有的电梯卷扬机中,存在制动部的调节作业非常困难的问题。
以下对其内容作详细说明。在制动部的调节中,尤其对制动性能影响大的因素有2个。其1是,衬里2离开制动鼓1时,调节制动鼓1与衬里2之间的间隙。该分离时的间隙需要高精度地调节至微小的间隙,以提高衬里2与制动鼓1抵接的响应性(抵接所需的时间),减小此时发生的冲突声,进一步使制动线圈3产生的电磁力为所需的最小值,使制动线圈3小型化。
其2是,衬里2与制动鼓1抵接时,调节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相对面的平行度。该抵接时的平行度需作高精度地调节,以使制动线圈3产生的电磁力高效地作用于电枢4,提高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吸附性。
而现有的电梯卷扬机中,制动鼓1与衬里2的间隙调节、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的调节,都是靠夹在线圈固定部5和制动线圈3之间的垫片12进行的。详细调节顺序如下。
首先,在衬里2与制动鼓1抵接的状态下,比如利用间隙塞尺或光学的方法对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进行检查。然后,根据检查得到的平行度,拆下螺栓10重新组装制动线圈3,以调节设置在各个部分的垫片12的片数。由此,制动线圈3的相对线圈固定部5的状态(各支承部的高度)得到调节,相对来说,与电枢4的平行度也被调节至规定值内。
下面,手动或通过对制动线圈3通电,在使衬里2与制动鼓1分离的状态下,比如利用间隙塞尺或光学的方法对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进行检查。然后,根据检查得到的间隙程度,拆下螺栓10重新组装制动线圈3,在维持已设置在各个部分的垫片12的片数差的前提下增减其片数。由此,在维持上述调节好了的平行度的前提下,制动线圈3相对线圈固定部5的高度得到调节,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也随之调节至规定值内。
制动线圈3的相对线圈固定部5的状态(各支承部的高度)得到调节,相对来说,与电枢4的平行度也被调节至规定值内。
又,这些调节作业通常由平行度或间隙的检查作业、比较重的制动线圈3的重新组装作业交替重复进行才能达到要求,是费时费力的作业。另外,垫片12通常形成为0.1mm程度的厚度,不仅需要提高该零件精度以减少零件之间的偏差,而且只能进行与其厚度成比例的量的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展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卷扬机及电梯装置,所述电梯卷扬机及电梯装置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在分离时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作业以及抵接时制动线圈与电枢之间的平行度调节作业,具有高精度的范围的调节,可靠性高。
在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中,将相对制动鼓可接触、分离地形成的衬里在分离时调节其相对制动鼓的间隙的机构设置在支承衬里的臂上,设置贯通臂的母螺纹部,将与衬里一体成形的螺栓嵌合在该母螺纹内构成间隙调节机构。由此,不必拆卸结构构件就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作业,并通过螺纹的作用使衬里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实现高精度的间隙调节。
又,本发明在上述改良后的电梯卷扬机中,将螺栓做成中空结构,通过在该中空部内设置有支承轴和压缩弹簧,使螺栓与衬里一体成形。由此,可以比较简单的结构体,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作业,并通过螺纹的作用使衬里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实现高精度的间隙调节。
再有,在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中,将衬里在分离时调节其相对制动鼓的间隙的机构、以及在衬里抵接时调节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平行度的机构设置在支承衬里及电枢的臂上,在臂上设有多个朝电枢突出的螺栓,各个螺栓夹着电枢,螺栓的一侧螺合有螺帽,相反侧设有对电枢加压的压缩弹簧,构成间隙调节机构及平行度调节机构。由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以及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的平行度调节。而且,通过螺纹的作用使电枢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实现高精度的间隙调节及平行度调节。
又,本发明在上述改良后的电梯卷扬机中,在线圈固定部上设有多个朝制动线圈突出的螺栓,各个螺栓夹着电枢,螺栓的一侧螺合有螺帽,相反侧设有对制动线圈加压的压缩弹簧,构成间隙调节机构及平行度调节机构,将衬里在分离时调节其相对制动鼓的间隙的机构、以及在衬里抵接时调节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平行度的机构设置在支承制动线圈的线圈固定部内。由此,不必拆卸结构构件就可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以及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的平行度调节。由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以及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的平行度调节。而且,通过螺纹的作用使制动线圈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实现高精度的间隙调节及平行度调节。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中,衬里与制动鼓的内壁抵接。
再有,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上述改良后的电梯卷扬机。由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电梯装置的电梯卷扬机的制动部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受到推力,以未图示的主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制动鼓1的内部安放有制动部,制动部主要由:衬里2、制动线圈3、电枢4、线圈固定部5、臂6、压缩弹簧7、垫片12构成。
详细地讲,线圈固定部5固设在制动鼓1内的中央部。夹着线圈固定部5,其两侧分别设有衬里2、制动线圈3、电枢4、臂6、压缩弹簧7、垫片12等构件。然后,在线圈固定部5的两侧,借助垫片12,制动线圈3由螺栓10拧紧连接。
而且,利用销9将臂6可转动地设置在线圈固定部5的两侧。然后,在与臂6的线圈固定部5相对的一侧,电枢4由螺栓8拧紧连接,其与制动线圈3相对。
另外,在臂6与制动鼓1相对的一侧支承有衬里2。详细地讲,臂6具有贯通的母螺纹部,衬里2具有与该母螺纹螺合的中空螺栓21。使中空螺栓21与臂6的母螺纹部嵌合。而且,通过在电枢4的相对侧拧紧固定螺栓20,利用所谓的双螺栓效果,将中空螺栓21固定在臂6上。
衬里2还具有压缩弹簧24、带有螺帽23的支承轴22,由此将中空螺栓21支承于衬里2。详细地讲,中空螺栓21具有沿其中心轴贯通的中空部,在该中空部内设有支承轴22。而且,支承轴22的两端部形成螺纹部。其一端22a与设在衬里2的承接部2a内的母螺纹部螺合,另一端与螺帽23螺合。另外,压缩弹簧24,其一端以支承轴22的螺帽23为座部,另一端以中空螺栓21的中空部的与电枢4相对侧的端面为座部,得到支承。由此,在压缩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中空螺栓21总是以规定的压力得到衬里2的支承。
另外,压缩弹簧7,其一端由离开销9的臂6的前端部支承,另一端由与其前端部相对的线圈固定部5的规定位置支承。
将构件与构件进行拧紧的各螺栓8、10设置在各构件平面内的4处,但未图示。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卷扬机中,衬里2与制动线圈3的电磁力引起的电枢4的运动相联动,从而与制动鼓1接触、分离。
这里,虽未图示,但在制动鼓1的外周部设有磁铁等,再在其外周部留有间隙地固设有卷绕有线圈的定子等,这些构成所谓的旋转电机。制动鼓1受到该旋转电机的推力,以未图示的主轴为中心向正反两个方向转动。由此,驱动与制动鼓1同轴设置的鼓本体上卷绕的牵引绳索,使悬挂在牵引绳索上的轿厢和配重升降。
以下对第1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的制动部的调节顺序作一说明。首先,对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调节按与上述现有方法相同的顺序进行。即,在衬里2与制动鼓1抵接的状态下,对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进行检查。然后,根据检查得到的平行度程度,拆下螺栓10重新组装制动线圈3,以调节设置在各个部分的垫片12的片数。由此,制动线圈3的相对线圈固定部5的状态得到调节,相对来说,与电枢4的平行度也被调节至规定值内。
下面,在使衬里2与制动鼓1分离的状态下,边利用例如间隙塞尺或光学的方法对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进行检查,边转动螺合在臂6的母螺纹部内的中空螺栓21。随着该中空螺栓21的转动,衬里2连续地移动。当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达到规定值以内时,停止中空螺栓21的旋转,拧紧固定螺栓20,使中空螺栓21的位置固定。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得到调节。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臂6形成为在衬里2离开时可调节其与制动鼓1的间隙的结构。即,只要旋转中空螺栓21然后拧紧固定螺栓20,就可比较容易地进行分离时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调节作业。而且,通过螺纹部的作用,使中空螺栓21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可实现高精度的范围调节。
根据本第1实施例,中空螺栓21是通过支承轴22、螺帽23、压缩弹簧24支承于衬里2的,但也可在衬里2的承接台2a内设置母螺纹部,以将中空螺栓21等螺栓直接支承于衬里2。在此场合也能得到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在制动鼓1内,线圈固定部5固设在制动鼓1内的中央部。制动线圈3由螺栓10直结拧紧连接在线圈固定部5上。而且,电枢4在臂6的与制动线圈3相对的一侧得到支承。
详细地说,在臂6上设有朝电枢4突出的多个螺栓27,在电枢4上形成与多个螺栓27对应的多个通孔。又,这里虽未图示,臂6的与电枢4相对的面内4处设置螺栓27,与其对应的电枢4的通孔也在与臂6相对的面内形成4处。另外,螺栓27与臂6内形成的母螺纹嵌合,而且由固定螺帽28拧紧,使其与臂6相接。由此,形成所谓的双螺栓,将螺栓27固定在臂6上。而且,固定在臂6上的螺栓27贯通电枢4的通孔,在电枢4的两侧分别与调节用的螺帽29和固定用的螺帽30螺合。由此,电枢4由螺栓27和螺帽28、29、30支承在臂6上。
另外,衬里2由螺栓11拧紧在臂6的与制动鼓1相对的一侧。另外,压缩弹簧7支承于臂6的前端部和线圈固定部5之间。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卷扬机中,与第1实施例相同,衬里2与由制动线圈3的电磁力引起的电枢4的运动相联动,从而与制动鼓1接触分离。
下面,对第2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的制动部的调节顺序作说明。首先,在衬里2与制动鼓1抵接的状态下,边检查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边将与螺栓27螺合且设置在制动线圈3侧的多个螺帽29按其螺纹形状分别独立旋转。此时,通过将电枢4一直向制动线圈3侧压住,随着该螺帽29的旋转,电枢4相对制动线圈3,连续地改变相对面的状态。当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达到规定值内时,停止旋转螺帽29,暂时拧紧螺帽30。由此,将电枢4固定在暂时的位置。由此,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得到调节。
下面,在使衬里2与制动鼓1分离的状态下,边检查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边将多个调节用螺帽29全部同步旋转。由此,在维持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的前提下,衬里2随调节用螺帽29的旋转,相对制动鼓1连续移动。当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达到规定值内时,停止调节用螺帽29的旋转,通过拧紧固定用螺帽30,固定电枢4的位置。由此,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得到调节。
如上所述,根据本第2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臂6形成为在衬里2离开时可调节其与制动鼓1的间隙、衬里2抵接时可调节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的结构。即,只要旋转与螺栓27螺合的螺帽29、30就可比较容易地进行抵接时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调节作业、分离时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调节作业。而且,通过螺纹部的作用使电枢4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可实现高精度的范围调节。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根据本第3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臂6中支承电枢4的构件的结构与上述第2
实施例不同。
如图所示,与上述第2实施例相同,制动线圈3由螺栓10直结拧紧连接在线圈固定部5上。而且,由销9可转动地设置臂6。电枢4在臂6的与制动线圈3相对的一侧得到支承。
详细地说,与第2实施例相同,在臂6上设有朝电枢4突出的多个螺栓27,在电枢4上形成与多个螺栓27对应的多个通孔。这里未图示,臂6的与电枢4相对的面内4处设置螺栓27,与其对应的电枢4的通孔也在与臂6相对的面内形成4处。另外,螺栓27与臂6内形成的母螺纹螺合(嵌合),而且由固定螺帽28拧紧使其与臂6相接。由此,形成所谓的双螺栓,将螺栓27固定在臂6上。而且,固定在臂6上的螺栓27贯通电枢4的通孔,在电枢4的制动线圈3侧螺合(嵌合)有调节用螺帽29,在电枢4和臂6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5。这里,压缩弹簧35,其内径部贯通螺栓27,其一端以与臂6相接的螺帽28为座部得到支承,另一端以电枢4的通孔附近的端面为座部得到支承。由此,电枢4通过螺栓27、螺帽28、29、压缩弹簧35支承于臂6上。
另外,与第2实施例相同,衬里2由螺栓11拧紧在臂6的与制动鼓1相对的一侧。另外,压缩弹簧7支承于臂6的前端部和线圈固定部5之间。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卷扬机中,与第2实施例相同,衬里2与制动线圈3的电磁力引起的电枢4的运动相联动,从而与制动鼓1接触分离。
下面,对第3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的制动部的调节顺序作一说明。首先,在衬里2与制动鼓1抵接的状态下,边检查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边将与螺栓27螺合、且设置在制动线圈3侧的多个螺帽29按其螺纹形状分别独立旋转。此时,电枢4在压缩弹簧35的弹力下一直压向制动线圈3侧,随着该螺帽29的旋转,电枢4相对制动线圈3,连续地改变相对面的状态。当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达到规定值内时,停止旋转螺帽29。由此,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得到调节。
下面,在使衬里2与制动鼓1分离的状态下,边检查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边将多个调节用螺帽29全部同步旋转。此时,电枢4在压缩弹簧35的弹力下一直压向制动线圈3侧。由此,在维持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的前提下,衬里2随调节用螺帽29的旋转,相对制动鼓1连续移动。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达到规定值内时,停止调节用螺帽29的旋转。由此,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得到调节。
如上所述,根据本第3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与第2实施例相同,臂6形成为在衬里2离开时可调节其与制动鼓1的间隙、衬里2抵接时可调节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的结构。即,只要旋转与螺栓27螺合的螺帽29就可比较容易地进行抵接时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调节作业、分离时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调节作业。而且,通过螺纹部的作用使电枢4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可实现高精度的范围调节。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在制动鼓1内,线圈固定部5固设在制动鼓1内的中央部。制动线圈3由线圈固定部5支承。
详细地说,在线圈固定部5上设有朝制动线圈3突出的多个螺栓37,在制动线圈3上形成与多个螺栓37对应的多个通孔。这里虽未图示,在线圈固定部5的与制动线圈3相对的面内4处设置螺栓37,与其对应的制动线圈3的通孔也在与线圈固定部5相对的面内形成4处。另外,螺栓37与线圈固定部5内形成的母螺纹部螺合,而且由固定螺帽38拧紧使其与线圈固定部5相接。由此,形成所谓的双螺栓,将螺栓37固定在线圈固定部5上。而且,固定在线圈固定部5上的螺栓37贯通制动线圈3的通孔,制动线圈3的两侧分别与调节用的螺帽39和固定用的螺帽40螺合。由此,制动线圈3由螺栓37和螺帽38、39、40支承在线圈固定部5上。
再有,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臂6由销9可转动地设置于线圈固定部5上。电枢由螺栓8直接螺合在臂6的与制动线圈3相对的一侧。
另外,衬里2由螺栓11拧紧在臂6的与制动鼓1相对的一侧。另外,压缩弹簧7支承于臂6的前端部和线圈固定部5之间。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卷扬机中,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衬里2与制动线圈3的电磁力引起的电枢4的运动相联动,从而与制动鼓1接触分离。
下面对第4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的制动部的调节顺序作说明。首先,在衬里2与制动鼓1抵接的状态下,边检查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边将与螺栓37螺合且设置在电枢4侧的多个螺帽39分别独立旋转。此时,通过将制动线圈3一直向电枢4侧压住,随着该螺帽39的旋转,制动线圈3相对电枢4,连续地改变相对面的状态。当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达到规定值内时,停止旋转螺帽39,暂时拧紧螺帽40。由此,制动线圈3固定在暂时的位置。由此,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得到调节。
下面,在使衬里2与制动鼓1分离的状态下,边检查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边将多个调节用螺帽39全部作同步旋转。由此,在维持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的前提下,衬里2随调节用螺帽39的旋转,相对制动鼓1连续移动。当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达到规定值内时,停止调节用螺帽39的旋转,通过拧紧固定用螺帽40,来固定制动线圈3的位置。由此,使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得到调节。
如上所述,根据本第4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线圈固定部5形成为在衬里2离开时可调节其与制动鼓1的间隙、衬里2抵接时可调节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的结构。即,只要旋转与螺栓37螺合的螺帽39、40就可比较容易地进行抵接时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调节作业、分离时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调节作业。而且,通过螺纹部的作用使制动线圈3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可实现高精度的范围调节。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概要的剖视图。
本第5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线圈固定部5中支承制动线圈3的构件的结构与上述第4实施例不同。
如图所示,制动线圈3支承于线圈固定部5上。
详细地说,与上述第4实施例相同,在线圈固定部5上设有朝制动线圈3突出的多个螺栓37,在制动线圈3上形成与多个螺栓37对应的多个通孔。这里未图示,线圈固定部5的与制动线圈3相对的面内4处设置螺栓37,与其对应的制动线圈3的通孔也在与线圈固定部5相对的面内形成4处。另外,螺栓37与线圈固定部5内形成的母螺纹部螺合,而且由固定螺帽38拧紧使其与线圈固定部5相接。由此,形成所谓的双螺栓,将螺栓37固定在线圈固定部5上。而且,固定在线圈固定部5上的螺栓37贯通制动线圈3的通孔,调节用螺帽39与制动线圈3的电枢4侧螺合,在制动线圈3与线圈固定部5之间设置压缩弹簧42。这里,压缩弹簧42,其内径部贯通螺栓37,其一端以与线圈固定部5相接的螺帽38为座部得到支承,另一端以制动线圈3的通孔附近的端面为座部得到支承。由此,制动线圈3通过螺栓37、螺帽38、39、压缩弹簧42支承于线圈固定部5上。
再有,与上述第4实施例相同,臂6由销9可转动地设置于线圈固定部5上。电枢4由螺栓8直接螺合在臂6的与制动线圈3相对向的一侧。
另外,衬里2由螺栓11拧紧在臂6的与制动鼓1相对的一侧。另外,压缩弹簧7支承于臂6的前端部和线圈固定部5之间。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卷扬机中,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衬里2与由制动线圈3的电磁力引起的电枢4的运动相联动,从而与制动鼓1接触、分离。
下面,对第5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的制动部的调节顺序作说明。首先,在衬里2与制动鼓1抵接的状态下,边检查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边将与螺栓37螺合且设置在电枢4侧的多个螺帽39分别作独立旋转。此时,制动线圈3在压缩弹簧42的弹力下一直向电枢4侧压住,随着该螺帽39的旋转,制动线圈3相对电枢4,连续地改变相对面的状态。当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达到规定值内时,停止旋转螺帽39。由此,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得到调节。
下面,在使衬里2与制动鼓1分离的状态下,边检查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边将多个调节用螺帽39全部作同步旋转。此时,制动线圈3在压缩弹簧42的弹力下一直向电枢4侧压住。由此,在维持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的前提下,衬里2随调节用螺帽39的旋转,相对制动鼓1连续移动。当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达到规定值内时,停止调节用螺帽39的旋转。由此,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得到调节。
如上所述,根据本第5实施例的电梯卷扬机,与上述第4实施例相同,线圈固定部5形成为在衬里2离开时可调节其与制动鼓1的间隙、衬里2抵接时可调节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的结构。即,只要旋转与螺栓37螺合的螺帽39就可比较容易地进行抵接时电枢4与制动线圈3的平行度调节作业、分离时衬里2与制动鼓1的间隙调节作业。而且,通过螺纹部的作用使制动线圈3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可实现高精度的范围调节。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本发明是应用于所谓的内扩式制动器,所述的内扩式制动器系将制动部安放在制动鼓内、并使衬里与制动鼓的内壁抵接的制动器。与此相对,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将衬里与制动鼓的外壁抵接的外扩式制动器。同样,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将衬里与制动鼓的侧壁抵接的圆盘式制动器。在上述的各个场合,都能得到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显而易见,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只要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将各个实施例作各实施例以外的形态的适当的变更。另外,上述结构构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确定合适的数量、位置、形状等。另外,各图中同一结构元件使用同一符号。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系将对间隙进行调节的机构支承于衬里的臂上,上述间隙为可相对制动鼓接触分离地形成的衬里在分离时与制动鼓的间隙。由此,不必拆卸结构构件就可短时间内容易地调节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因此,作为作业性好、适合批量生产的电梯卷扬机是很有用的。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系在臂上设有贯通的母螺纹部,将与衬里一体成形的螺栓螺合在该母螺纹部内以构成间隙调节机构。由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作业,并通过螺纹的作用使衬里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实现高精度的间隙调节,因此,作为作业性好、适合批量生产的电梯卷扬机是很有用的。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中,系将上述螺栓做成中空结构,通过在该中空部内设置有支承轴和压缩弹簧,使螺栓与衬里一体成形。由此,可以比较简单的结构体,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作业,并通过螺纹的作用使衬里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实现高精度的间隙调节,因此,作为作业性好、适合批量生产的电梯卷扬机是很有用的。
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系将衬里在分离时调节其相对制动鼓的间隙的机构、以及在衬里抵接时调节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平行度的机构设置在支承衬里及电枢的臂上。由此,不必拆卸结构构件就可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以及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的平行度调节,因此,作为作业性好、适合批量生产的电梯卷扬机是很有用的。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系在臂上设有多个朝电枢突出的螺栓,在各个螺栓上螺合有2个螺帽,夹着电枢的两侧,从而构成间隙调节机构及平行度调节机构。由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以及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的平行度调节,而且,通过螺纹的作用使电枢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实现高精度的间隙调节及平行度调节,因此,作为作业性好、适合批量生产的电梯卷扬机是很有用的。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中,在臂上设有多个朝电枢突出的螺栓,各个螺栓夹着电枢,螺栓的一侧螺合有螺帽,相反侧设有对电枢加压的压缩弹簧,构成间隙调节机构及平行度调节机构。由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以及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的平行度调节,而且,通过螺纹的作用使电枢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实现高精度的间隙调节及平行度调节,因此,作为作业性好、适合批量生产的电梯卷扬机是很有用的。
而且,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中,将衬里在分离时调节其相对制动鼓的间隙的机构、以及在衬里抵接时调节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平行度的机构设置在支承制动线圈的线圈固定部内。由此,不必拆卸结构构件就可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以及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的平行度调节,因此,作为作业性好、适合批量生产的电梯卷扬机是很有用的。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在线圈固定部上设有多个朝制动线圈突出的螺栓,在各个螺栓上螺合有2个螺帽,使其夹着电枢的两侧,从而构成间隙调节机构及平行度调节机构。由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以及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的平行度调节,通过螺纹的作用使制动线圈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实现高精度的间隙调节及平行度调节,因此,作为作业性好、适合批量生产的电梯卷扬机是很有用的。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在线圈固定部上设有多个朝制动线圈突出的螺栓,各个螺栓夹着制动线圈,一侧螺合有螺帽,相反侧设有对制动线圈加压的压缩弹簧,构成间隙调节机构及平行度调节机构。由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衬里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节,以及电枢与制动线圈之间的平行度调节,通过螺纹的作用使制动线圈以微小单位连续移动,实现高精度的间隙调节及平行度调节,因此,作为作业性好、适合批量生产的电梯卷扬机是很有用的。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上述电梯卷扬机。由此,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电梯装置的电梯卷扬机的制动部的调节,因此,作为作业性好、适合批量生产的电梯卷扬机是很有用的。

Claims (6)

1.一种电梯卷扬机,所述电梯卷扬机包括:受到推力,以主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制动鼓;
与所述制动鼓抵接并对所述制动鼓的转动进行制动的衬里;
卷绕有线圈,藉由通电产生电磁力的制动线圈;
支承上述制动线圈的线圈固定部;
藉由在上述制动线圈发生的电磁力可动的电枢;
臂,所述臂在支承所述衬里和上述电枢的同时,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线圈固定部,并与由所述电磁力引起的所述电枢的运动连动,与所述衬里的所述制动鼓抵接或分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具有贯通的母螺纹部,
所述衬里具有与所述臂的母螺纹部螺合的螺栓,
使所述螺栓贯通所述臂上的母螺纹部,通过将固定螺帽螺合在所述臂的与所述电枢相对的一侧,可调节地将所述衬里支承于所述臂上,
所述臂可调节所述衬里在分离时与所述制动鼓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具有沿其中心轴贯通的中空部,
所述衬里还包括:具有规定弹力的压缩弹簧和支承轴,该支承轴的一端由所述衬里支承,另一端具有支承所述压缩弹簧一端的座部,
所述螺栓贯通所述支承轴的所述中空部,通过将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支承于所述中空部的与所述电枢相对的一侧,以将所述螺栓支承于所述衬里上。
3.一种电梯卷扬机,所述电梯卷扬机包括:
受到推力,以主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制动鼓;
与所述制动鼓抵接、并对所述制动鼓的转动进行制动的衬里;
卷绕有线圈、产生电磁力的制动线圈;
支承上述制动线圈的线圈固定部;
藉由在上述制动线圈发生的电磁力可动的电枢;
臂,所述臂在支承所述衬里和上述电枢的同时,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线圈固定部,并与由所述电磁力引起的所述电枢的运动连动、与所述衬里的所述制动鼓抵接或分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在其臂上设有多个朝电枢突出的螺栓,
所述电枢具有与所述多个螺栓对应的多个通孔,
将所述臂的所述多个螺栓贯通所述电枢的所述多个通孔,通过一端支承于所述电枢另一端支承于所述臂的压缩弹簧、螺合于所述电枢的与所述制动线圈相对的一侧的螺帽,可调节地将所述电枢支承于所述臂上,
所述臂可调节所述衬里分离时与所述制动鼓间的间隙、以及所述衬里抵接时所述电枢与所述制动线圈之间互为相对的面的平行度。
4.一种电梯卷扬机,所述电梯卷扬机包括:
受到推力,以主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制动鼓;
与所述制动鼓抵接并对所述制动鼓的转动进行制动的衬里;
卷绕有线圈,藉由通电产生电磁力的制动线圈;
支承上述制动线圈的线圈固定部;
通过由上述制动线圈发生的电磁力可动的电枢;
臂,所述臂在支承所述衬里和上述电枢的同时,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线圈固定部,并与所述电磁力引起的所述电枢的运动连动、与所述衬里的所述制动鼓抵接或分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固定部具有多个朝制动线圈突出的螺栓,
所述制动线圈具有与所述多个螺栓对应的多个通孔,
将所述线圈固定部的所述多个螺栓贯通所述制动线圈的所述多个通孔,通过将一端支承于所述制动线圈另一端支承于所述线圈固定部的压缩弹簧、螺合于所述制动线圈的与所述电枢相对的一侧的螺帽,可调节地将所述制动线圈支承于所述线圈固定部上,
所述线圈固定部可调节所述衬里分离时与所述制动鼓间的间隙、以及所述衬里抵接时所述电枢与所述制动线圈之间互为相对的面的平行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与所述制动鼓的内壁抵接。
6.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卷扬机。
CNB018150985A 2001-06-29 2001-06-29 电梯卷扬机及电梯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2429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1/005632 WO2003002448A1 (fr) 2001-06-29 2001-06-29 Systeme de levage d'ascenseur et ascens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0974A CN1450974A (zh) 2003-10-22
CN1242910C true CN1242910C (zh) 2006-02-22

Family

ID=11737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50985A Expired - Lifetime CN1242910C (zh) 2001-06-29 2001-06-29 电梯卷扬机及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431232B1 (zh)
JP (1) JP4993650B2 (zh)
KR (1) KR100498674B1 (zh)
CN (1) CN1242910C (zh)
TW (1) TW499388B (zh)
WO (1) WO20030024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1445B2 (ja) * 2007-10-02 2014-04-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ブレーキ装置
JP5235991B2 (ja) * 2008-06-02 2013-07-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ブレーキ装置
WO2011004424A1 (ja) * 2009-07-07 2011-01-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の制動装置
JP2011037621A (ja) * 2009-08-18 2011-0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用ブレーキ装置
US9016439B2 (en) * 2010-02-10 2015-04-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hoisting machine braking apparatus
EP2608672B1 (en) * 2010-08-23 2020-12-16 Syntrix Biosystems, Inc. Aminopyridine- and aminopyrimidinecarboxamides as cxcr2 modulators
JP5626999B2 (ja) * 2011-03-02 2014-11-1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スイッチ調整方法
JP5432962B2 (ja) * 2011-08-25 2014-03-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用巻上機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の改修方法
JP6243683B2 (ja) * 2013-09-25 2017-12-06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のドラムブレーキの点検装置
FI124983B (fi) * 2013-10-29 2015-04-15 Kone Corp Vaimennusjärjestely hissin nostokoneiston koneistojarrun avautumisäänen vaimentamiseksi, hissin nostokoneisto ja hissi
US10479645B2 (en) * 2015-06-29 2019-11-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ctromagnetic brake system for elevator application
CN106321688B (zh) * 2016-11-22 2018-05-04 重庆凸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断电式电磁铁鼓刹
CN111498724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起重机机械松闸装置
JP7031776B1 (ja) * 2021-04-09 2022-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CN114104909B (zh) * 2021-10-25 2023-06-16 洛阳百克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轮衬垫结构及钢丝绳张力监测机构
CN116969369B (zh) * 2023-09-22 2024-01-09 沈阳蓝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60394A (en) * 1930-04-14 1932-05-31 Haughton Elevator & Machine Co Adjustable brake stand
JPS472330B1 (zh) * 1966-08-03 1972-01-22
JPS63133650U (zh) * 1987-02-25 1988-09-01
JP3549990B2 (ja) * 1997-01-22 2004-08-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
JP3537348B2 (ja) * 1999-04-05 2004-06-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ョン式エレベーター用巻上機
JP2001072358A (ja) * 1999-07-02 2001-03-21 Teijin Seiki Co Ltd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31232A4 (en) 2009-04-22
JP4993650B2 (ja) 2012-08-08
TW499388B (en) 2002-08-21
EP1431232A1 (en) 2004-06-23
JPWO2003002448A1 (ja) 2004-10-14
CN1450974A (zh) 2003-10-22
KR100498674B1 (ko) 2005-07-01
EP1431232B1 (en) 2012-11-07
KR20030025304A (ko) 2003-03-28
WO2003002448A1 (fr) 200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2910C (zh) 电梯卷扬机及电梯装置
CN1265980C (zh) 利用电机操纵的小脚轮式滚子
KR101954585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권상기 및 엘리베이터
CN1345691A (zh) 提升设备
CN104891379A (zh) 电磁制动装置、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
JP3422809B2 (ja) エレベータ駆動綱車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WO2011004468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直動式ドラムブレーキ装置
CN103663063B (zh) 无齿轮曳引机的安装维修装置
RU2046749C1 (ru) Дисковый тормоз подъемника
CN215160372U (zh) 一种预制构件吊装的构件重心姿态自动调整装置
JP2011037552A (ja) エレベータの荷重検出装置
JP4558724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そのブレーキ装置
CN101039869A (zh) 电梯的绳索制动装置
JP530099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の製造方法
CN1358662A (zh) 用于调整电梯滑轮转向角的方法和装置
CN1521421A (zh) 扭矩控制制动器
WO2015133023A1 (ja) エレベーター
CN1305748C (zh) 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
CN111217276B (zh) 用于离合器型制动器调整的故障安全杆
KR101219210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권상기의 브레이크장치
JP7217814B2 (ja) 機械室レス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調整装置及び巻上機据付方法
JP4388358B2 (ja) プランジャ研磨装置
CN1675096A (zh) 停车制动器的操作机构
JP5709679B2 (ja) エレベータ巻上げ機の人力駆動装置
CN1828793A (zh) 自动计量线长的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