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1852A - 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1852A
CN115941852A CN202211719745.4A CN202211719745A CN115941852A CN 115941852 A CN115941852 A CN 115941852A CN 202211719745 A CN202211719745 A CN 202211719745A CN 115941852 A CN115941852 A CN 115941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skew
sheet
conveying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97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村宏一
大熊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941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18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6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6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 B65H7/08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responsive to incorrect front regis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07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cooperating with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separating the pile from roller or rotary separator after a separation ste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4Transport t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15Guiding elements, e.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18Ske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2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4Irregularities, e.g. in orientation or skew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4Identification of mode of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2Defect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5H2511/521Presence of foreign object or undesirable material, i.e. material of another nature than the handl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部分;传送单元,用于沿传送方向传送放置在原稿放置部分上的原稿;读取单元,用于读取由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检测由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第二传感器,被配置为在垂直于传送方向的宽度方向上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检测由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到所述原稿的第一时段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中的另一个没有检测到所述原稿的情况下使所述传送单元停止传送原稿。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
本申请是在2020年3月1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10165050.0、发明创造名称为“片材给送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给送原稿的片材给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一种图像读取器设备,其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上部中并且读取原稿中的图像。图像读取器设备具有ADF(自动原稿给送器),该ADF用于给送放置在原稿托盘上的原稿,同时将原稿逐张地分离。ADF无法分离和给送诸如订住的原稿和粘贴的原稿等所谓的装订原稿,并且如果要传送的原稿是装订原稿,则在用于分离原稿的ADF的机构中,原稿可能会起皱或撕裂。另外,如果装订原稿没有在ADF中分离而按原样给送,则存在在传送路径上发生卡纸的担忧。
当通过ADF给送装订原稿时,仅装订原稿的最上面的片材由被配设在ADF中的拾取辊拾取并给送到传送路径。然而,最上面的片材由订书钉等装订,并因此围绕订住位置旋转并偏斜。已知一种在检测到原稿偏斜时停止给送原稿的技术(日本特开2012-101900号公报)。此外,提出了一种图像读取器设备,其中在原稿传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布置多个原稿检测传感器,通过这些原稿检测传感器检测所传送的片材的偏斜,并且确定由装订原稿引起的卡纸(日本特开2012-10190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193287号公报)。
利用日本特开2012-101900号公报中的技术,不能准确地检测到宽度方向上尺寸不同的原稿的偏斜。也就是说,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有效的是增大用于检测偏斜的两个传感器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但是,如果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增加,则无法检测到小尺寸的原稿。
在日本特开2006-193287号公报中,多个,即三个或更多个纸张检测传感器布置成一行。基于片材前端通过各个检测部中的两个纸张检测传感器时的时间差以及所布置的两个纸张检测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针对多个检测部获得多个偏斜角。日本特开2006-193287号公报也没有考虑处理具有不同宽度尺寸的原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准确地检测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装订原稿的片材给送装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构造。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片材给送装置,包括:宽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放置在片材放置部上的片材的宽度;传送单元,用于在逐张地分离片材的同时传送放置在片材放置部上的片材;第一片材检测单元,用于在沿垂直于传送方向的宽度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第一位置处检测由传送单元传送的具有第一宽度的片材;第二片材检测单元,用于在沿宽度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传送单元传送并且未被第一片材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具有第二宽度的片材;控制单元,用于在宽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片材的宽度是第一宽度的情况下,基于由第一片材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的结果确定片材的偏斜,而在宽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片材的宽度是第二宽度的情况下,基于由第二片材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的结果确定片材的偏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片材给送装置,包括:宽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放置在片材放置部中的片材的宽度;传送单元,用于在逐张地分离片材的同时传送放置在片材放置部上的片材;第一片材检测单元,用于在沿垂直于传送方向的宽度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第一位置处检测由传送单元传送的具有第一宽度的片材;第二片材检测单元,用于在沿宽度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传送单元传送并且未被第一片材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具有第二宽度的片材;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宽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片材的宽度是第一宽度的情况下,基于由第一片材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的结果使传送单元停止传送片材,而在宽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片材的宽度是第二宽度的情况下,基于由第二片材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的结果使传送单元停止传送片材。
根据本发明,可以准确地检测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装订原稿的给送。
通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1B是图像形成引擎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偏斜检测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S11-S12偏斜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6A示出了在给送装订原稿之前的状态。
图6B示出了装订原稿已经进入分离驱动辊之后的状态。
图7A示出了理想的偏斜。
图7B示出了实际的偏斜。
图7C示出了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实际偏斜。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自动原稿给送部的操作。
图11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部的外观。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注意,以下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在实施例中描述了多个特征,但是并不限制发明需要所有这样的特征,并且可以适当地组合多个这样的特征。此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构造,并且省略其重复描述。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是具有图像扫描器和打印机并且具有作为打印机的电子照相激光束打印机的多功能机或多功能复印机。图1A是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示意图,图1B是图像形成引擎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70和附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70的上部的图像读取器设备10。注意,在以下描述中,“片材”不仅可以包括普通纸,而且包括特殊纸,例如涂布纸、具有特殊形状的记录材料(例如信封或索引纸)、用于投影仪的塑料膜、布等,并且原稿也是片材的示例。另外,也可以配设用于接收放置在其上的打印片材的纸张给送设备和用于进行诸如装订的后处理的后处理设备,但是在此省略。原稿可以被称为原件。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70包含图像形成引擎60。如图1B所示,图像形成引擎60包括电子照相图像形成单元PU和定影设备7。如果给出了开始图像形成操作的指令,则作为感光体的感光鼓1旋转,并且鼓表面由充电设备2均匀充电。然后,曝光设备3基于从图像读取器设备10或外部计算机发送的图像数据对激光束进行调制,并输出调制后的激光束,并扫描感光鼓1的表面以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由从显影设备4供给的调色剂可视化(显影),并被渲染成调色剂图像。
与该图像形成操作并行地,执行向图像形成引擎60给送放置在纸张给送盒中的片材或纸张给送设备(未示出)中配设的手动给送托盘的操作。根据由图像形成单元PU进行的图像形成操作的进度,所给送的片材通过传送路径8等被传送。由感光鼓1承载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辊5转印到片材上。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由清洁设备6收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的片材被传送到定影设备7,并被辊对夹在中间以进行加热和加压。通过诸如排出辊对的排出单元排出已将调色剂熔融并定影并定影了图像的片材。
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控制部81和操作者用来进行操作的操作部506。控制部81包括用于执行程序的CPU,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图像读取器设备
-图像读取器设备10的构造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图像读取器设备10。如图1A所示,图像读取器设备10包括用于逐张地给送放置的原稿的片材给送单元(自动原稿给送器;也称为“ADF”)20,以及用于读取由ADF 20传送的原稿的读取器单元(也称为“原稿读取器单元”)40。用作片材给送设备的ADF 20通过铰链相对于读取器单元40可旋转地支撑,使得读取器单元的原稿玻璃41露出。注意,原稿D(各个原稿都是片材的示例)可以是白纸,或者可以是在其一个或两个面上形成图像的纸。
ADF 20具有原稿托盘21、规制板21a和21b和排出托盘32,原稿托盘21是上面放置一摞原稿的片材放置部,规制板21a和21b布置在原稿托盘21上(在该图的远端方向上)的两个原稿端部并且能够移动以与两个原稿端部接触,排出托盘32上放置已从原稿托盘21给送并经过图像读取、然后被排出的原稿。ADF 20还具有用于送出所放置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的作为给送辊的拾取辊22、用于将一张片材与另一张片材分离的分离驱动辊23和分离从动辊24。一张被分离的片材通过传送辊对25和引导辊对26被引导到读取部,并且通过引导辊对30和排出辊对31被排出到排出托盘。ADF 20还具有用于检测原稿托盘21上的原稿D的原稿检测传感器S31、在片材给送方向上布置在分离驱动辊23的下游并检测原稿D的分离后传感器S32以及布置在分离驱动辊23的下游并检测原稿D在原稿宽度方向上的偏斜的偏斜检测传感器S11、S12、S21和S22。分离后传感器S32在垂直于片材传送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上位于被传送的片材的中心。偏斜检测传感器S11、S12、S21和S22相对于分离后传感器S32在宽度方向上对称地布置。在传送方向上,偏斜检测传感器S11和S12配设在相同位置,并且偏斜检测传感器S21和S22也配设在相同位置。在该示例中,一对偏斜检测传感器S11和S12位于一对偏斜检测传感器S21和S22的上游,并且位于分离后传感器S32的下游。注意,偏斜检测传感器可以是用于检测通过传送路径的片材的传感器。偏斜检测传感器S11、S12、S21和S22中的各个在检测到通过传送路径的片材时打开。每对偏斜检测传感器在传送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并且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在宽度方向上,每对偏斜检测传感器相对于传送的原稿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对称地布置。
读取器单元40具有:稿台玻璃28,其位于要读取由ADF 20传送的原稿的位置;以及跳动基座29,用于朝向传送路径引导已经通过稿台玻璃28的原稿。读取器单元40还具有用于阴影校正的基准白板42,以及在固定原稿读取模式时放置原稿的原稿玻璃41。配设第一反射镜基座43,第二反射镜基座44,透镜45和CCD线传感器46。灯47和反射镜48布置在第一反射镜基座43内,并且反射镜49和50布置在第二反射镜基座44内。第一反射镜基座43和第二反射镜基座44可以通过电线和驱动马达(未图示)在副扫描方向(在图中为左右方向)上移动。
图像读取器设备10使用流动原稿读取模式和固定原稿读取模式从原稿D读取图像信息,在流动原稿读取模式中,在放置在原稿托盘21上的原稿D由ADF 20给送的同时,扫描原稿中的图像,在固定原稿读取模式中,扫描放置在原稿玻璃41上的原稿。如果放置在原稿托盘21上的原稿D被原稿检测传感器S31检测到,或者如果用户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70的操作部506等明确地给出选择流动原稿读取模式的指令,则选择流动原稿读取模式。
-以各读取模式读取原稿
在执行流动原稿读取模式时,由臂(未示出)支撑的拾取辊22被下降并与原稿托盘21上的最上面的原稿D接触。然后,原稿D由拾取辊22给送,并由分离压合部N逐张地分离,分离压合部N由分离驱动辊23和分离从动辊24形成并用作分离单元。分离驱动辊23由橡胶材料等制成,该橡胶材料等的摩擦力比分离从动辊24的摩擦力略小。在到分离从动辊24的驱动发送路径上安放有扭矩限制器,并且分离从动辊24在给送一张原稿时与分离驱动辊23一起旋转,而在给送两张或更多张原稿时不旋转。使用此构造,原稿可以逐张地分离。注意,分离从动辊24可以在与片材给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驱动。
已经通过分离压合部N的原稿的前端和后端由分离后传感器S32检测,并且用作上升和下降拾取辊22的定时、开始和停止驱动拾取辊22的定时以及开始和停止驱动传送辊对25的定时的基准。
待传送的原稿D由传送辊对25传送,并由引导辊对26朝着稿台玻璃28传送。稿台导向辊27与稿台玻璃28相对安放,并且稿台导向辊27引导通过稿台玻璃28的原稿D,使得该原稿D不会从稿台玻璃28向上脱离。
然后,由读取器单元40经由稿台玻璃28读取原稿D的表面上的图像。具体地,用从灯47发出的光照射传送的原稿D,并且从原稿D反射的光经由反射镜48、49和50被引导到透镜45。已经通过透镜45的光在CCD线传感器46的光接收部上形成图像,然后经历光电转换以及AD转换,并作为图像数据发送到控制部80,具体地,CPU 81。注意,在读取原稿D时,基准白板42用作亮度基准。通过稿台玻璃28的原稿D由跳动基座29引导至引导辊对30,并由排出辊对31排出至排出托盘32。
另一方面,如果设备检测到放置在原稿玻璃41上的原稿D,或者如果用户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操作部506等明确给出指令,则选择固定原稿读取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原稿玻璃41上的原稿D不移动,但是第一反射镜基座43和第二反射镜基座44沿着原稿玻璃41移动。用灯47发射的光来扫描原稿D。已通过CCD线传感器46的光接收元件经历光电转换的图像信息被传输到CPU 81。
两种模式在原稿或光源是否移动方面彼此不同,但是在两种模式下,例如,都通过扫描原稿图像来生成光栅图像数据。
偏斜检测机构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偏斜检测机构。注意,尽管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偏斜检测机构由两个传感器对构成,但是不必如此。偏斜检测机构由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和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构成。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在纸张给送方向上布置在分离驱动辊23和分离后传感器S32的下游,并且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在纸张给送方向上布置在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的下游。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布置成使得A4R尺寸的宽度(210mm)>偏斜检测传感器S11和S12之间的长度[S11-S12],并且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布置成使得A3尺寸的宽度(297mm)>偏斜检测传感器S21和S22之间的长度[S21-S22]>A4R尺寸的宽度(210mm)。原稿D放置在原稿放置部21上,并且原稿的两侧通过原稿托盘上的规制板21a和21b对齐。规制板21a和21b例如通过连杆机构互锁,使得它们在宽度方向上与片材传送路径的中心(分离后传感器S32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等距离。因此,放置在与规制板21a和21b对齐的原稿托盘21上的片材位于传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原稿D的最上面的纸张被拾取辊22发送到分离驱动辊23的位置,并且由此被给送。也就是说,如果所传送的片材没有偏斜,则可以通过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检测到A4R片材,但是不能通过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检测到A4R片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和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两者来检测A4和A3片材。
控制框
图3是控制部80的框图。各个都用作输入信号源的偏斜检测传感器S11、S12、S21和S22、原稿检测传感器S31、分离后传感器S32和原稿宽度确定部(也简称为宽度确定部或宽度检测部)508连接到CPU 81。从原稿宽度确定部508向CPU 81输入与规制板21a和21b之间的宽度相对应的值,因此可以了解原稿的宽度。拾取马达84和分离驱动马达85经由马达控制部83连接至CPU 81的输出侧。拾取马达84驱动拾取辊22,并且分离驱动马达85驱动分离驱动辊23。操作部506和存储部507也连接到CPU 81。操作部506具有例如由触摸面板和键构成的操作面板,并且使得能够开始复印作业并构造各种设置。在存储部507中存储有用于使用偏斜检测传感器S11、S12、S21和S22检测原稿的偏斜的阈值Tth[ms]。另外,CPU 81根据后述的流程图进行处理的程序也存储在存储部507中。CPU 81也可以连接到其他传感器和控制电路,但是这里省略其描述。注意,存储部507可以包括RAM,ROM,硬盘等,并且根据要存储的信息适当地使用这些特定介质。
装订原稿检测流程
接下来,将根据流程图描述在给送装订原稿时进行的复印操作。图4是示出当给送原稿时进行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CPU 81基于来自原稿检测传感器S31的信号来确定原稿是否放置在原稿托盘21上(步骤S101)。如果确定在原稿托盘21上没有放置原稿(步骤S101:否),则CPU 81不进行下一处理,而是等待,直到原稿被放置在原稿托盘21上。
如果确定在原稿托盘21上放置了原稿(步骤S101:是),则CPU 81确定是否输入了开始作业(诸如复印作业)的指令(步骤S102),该作业伴随着使用ADF 20给送原稿。以下描述以复印作业为例,但是诸如扫描发送和传真发送等的伴随着原稿的读取的作业被归入伴随着原稿的给送的作业。如果没有从操作部506输入开始复印作业的指令(步骤S102:否),则CPU 81不进行下一个处理,而是等待,直到输入了开始复印作业的指令。如果确定已经输入了开始复印作业的指令(步骤S102:是),则在步骤S103中,开始给送放置在原稿托盘21上的片材。在开始纸张给送时,确定原稿尺寸是否小于A4R尺寸(步骤S104)。可以基于来自原稿宽度确定部508的输入来进行该确定。
如果原稿尺寸小于A4R(步骤S104:是),则通过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执行偏斜检测处理(步骤S105)。稍后将参考图5描述步骤S105。如果原稿尺寸大于或等于A4R(步骤S104:否),则通过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执行偏斜检测处理(步骤S106)。稍后将描述步骤S106。在完成步骤S105或步骤S106中的处理之后,确定在步骤S105或步骤S106中是否检测到偏斜(步骤S107)。如果在步骤S105或步骤S106中检测到偏斜(步骤S107:是),则停止拾取马达84和分离驱动马达85以停止给送纸张(步骤S108)。如果在步骤S105或步骤S106中没有检测到偏斜(步骤S107:否),则确定正在传送的原稿是否是最后的原稿(步骤S109)。如果正在传送的原稿是最后的原稿(步骤S109:是),则停止拾取马达84和分离驱动马达85以停止给送纸张(步骤S108)。如果正在传送的原稿不是最后的原稿(步骤S109: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以重新开始给送下一原稿。
因此,基于与检测原稿的原稿尺寸相对应的偏斜检测传感器对的结果来确定偏斜。
步骤S105:S11-S12偏斜检测处理
将根据流程图描述前述步骤S105:S11-S12偏斜检测处理。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S11-S12偏斜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将参考图6A和图6B给出详细描述。图6A和图6B示出了从上方观看的在给送装订原稿时发生的偏斜。图6A示出了放置装订原稿的状态。图6B示出了给送装订原稿并且发生偏斜的状态。注意,在该示例中,偏斜检测传感器S21和S22被省略。
如图6A所示,放置了用订书钉ST装订的第一原稿D1和第二原稿D2。在开始纸张给送并且通过拾取辊22将装订原稿D1和D2推进到分离驱动辊23的位置时,装订原稿D1和D2被给送,使得第一原稿D1和第二原稿D2由分离驱动辊23分离成单张片材。然而,第一原稿D1通过拾取辊22和分离驱动辊23推进,而第二原稿D2不被分离驱动辊23传送,因此,第一原稿D1开始围绕订书钉ST旋转(图6B)。此时,第一原稿D1的用订书钉ST装订的一侧没有被传送,因此偏斜检测传感器S11处于关闭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原稿D1的未用订书钉ST装订的一侧的端部被传送,因此偏斜检测传感器S12打开。如果装订原稿被传送并且发生偏斜,则进入这种状态。为此,在步骤S105中,使用偏斜检测传感器S11和S12确定这种情况。由于还可能存在在传感器S12侧装订原稿的情况,因此,相对于沿传送方向延伸的轴,线对称地确定上述情况的发生。
在图5中,首先,确定偏斜检测传感器S11是否打开(ON)(步骤S201)。如果确定偏斜检测传感器S11未打开,则确定偏斜检测传感器S12是否已经打开(步骤S202:是)。如果在步骤S202中偏斜检测传感器S12打开,则处理进入步骤S203。在步骤S203中,确定在步骤S202中偏斜检测传感器S12已经打开之后,偏斜检测传感器S11是否打开。如果确定偏斜检测传感器S11为关闭(步骤S203:否),则有可能正在传送的片材偏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传感器S11和S12之间检测到片材的时间差超过阈值Tth[ms],则确定发生了偏斜。该时间差表示片材的偏斜程度。然后确定在传感器S12检测到纸张之后,在传感器S11检测到片材之前,是否经过了存储在存储部507中的阈值(预定时间)Tth[ms](步骤S204)。在此,阈值Tth是根据传送速度而确定的值,例如为30mS。但这不是必须的。可以基于片材前边缘的倾斜来确定偏斜程度。阈值Th是与该倾斜对应的时间。传送速度越高,阈值Tth越短,并且传送速度越低,阈值Tth越长。例如,如果偏斜检测传感器之间的检测定时差就距离差而言对应于1cm,则确定发生了偏斜。在这种情况下,将片材传送1cm所需的时间可以用作阈值Tth。也就是说,Tth可以是通过将距离差除以传送速度而获得的值。
如果在步骤S204中未经过阈值Tth[ms](步骤S204: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03,以确定偏斜检测传感器S11是否打开。也就是说,处理在步骤S203至S204之间循环,直到偏斜检测传感器S11打开或经过了时间Tth为止。如果重复步骤S203和S204并且经过阈值Tth[ms](步骤S204:是),则确定正在给送的原稿已经进入图6B所示的状态。然后,将指示已经发生偏斜的确定结果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区域等中(步骤S205),并且S11-S12偏斜检测处理结束。
如果给送的原稿不是装订原稿而是正常的原稿,则通常,在步骤S204中经过了阈值Tth[ms]之前,偏斜检测传感器S11打开(步骤S203:是),因此确定给送的原稿通过分离后传感器S32(步骤S208)。当所给送的原稿通过分离后传感器S32时(步骤S208:是),将指示正在传送的原稿没有偏斜的确定结果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区域等中(步骤S209),并且S11-S12偏斜检测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01中确定偏斜检测传感器S11已经打开,则处理分支到步骤S206,以确定偏斜检测传感器S12是否已经打开。如果在步骤S206中确定偏斜检测传感器S12为关闭,则有可能正在传送的片材偏斜。然后,确定在传感器S11检测到片材之后,在传感器S12检测到片材之前是否经过了阈值Tth[ms](步骤S207)。
如果在步骤S207中未经过阈值Tth[ms](步骤S207: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06,以确定偏斜检测传感器S12是否打开。也就是说,处理在步骤S206和S207之间循环,直到偏斜检测传感器S12打开或经过时间Tth为止。如果重复步骤S206和S207并且经过阈值Tth[ms](步骤S207:是),则确定正在给送的原稿已经进入了作为图6B所示状态的反转的状态。然后,将指示已经发生偏斜的确定结果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区域等中(步骤S205),并且S11-S12偏斜检测处理结束。
如果给送的原稿不是装订原稿而是正常的原稿,则处理分支到步骤S208。此后要执行的处理如上所述。
步骤S106:S21-S22偏斜检测处理
该处理是图5中的处理,其中,将偏斜检测传感器S11和S12替换为S21和S22。在该示例中,阈值Tth可以取与在图5的过程中使用的值相同的值。其他部分也与图5相同,因此省略了对它们的说明。
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和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的构造
到目前为止,已经描述了使用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和S21-S22进行的检测方法,现在,下面将描述需要两个或更多个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和S21-S22的原因。图7A至图7C示出了当给送A3尺寸的装订原稿时的偏斜状态的示例。图7A示出了不引起片材前边缘扭曲并且对于检测而言是理想的偏斜,图7B示出了已经开始发生偏斜并且片材前边缘已经弯曲并且实际上经常发生的状态,并且图7C示出了从图7B的状态继续传送的情况下的状态。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分离驱动辊23,分离后传感器S32,原稿放置部21以及原稿托盘上的规制板21a和21b分别具有已经参考图2描述的构造和功能。在图7A中示出了当给送装订原稿时最适于检测的偏斜,其中,第一原稿D1绕订书钉ST旋转,并且原稿前端相对于订书钉ST是线性的。然而,实际上,第一原稿D1的存在订书钉ST的部保持在分离驱动辊23的位置,而第一原稿D1的不存在订书钉ST的一侧经常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行于传送路径的同时沿规制板被传送,如图7B所示。因此,在存在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的原稿的内侧上不会明显发生偏斜。因此,为了检测更大尺寸的原稿的偏斜,不仅需要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而且还需要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如果时间从图7B的状态经过,第一原稿D1的不存在订书钉ST的一侧前进并进入图7C所示的状态,则打开外侧的偏斜检测传感器S22,从而可以检测到较大尺寸的原稿的偏斜。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基本上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但是其操作流程图不同。在该实施例中,给出了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的图和描述。图8是由CPU81进行的根据本实施例的与装订原稿的检测有关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将与偏斜检测传感器S21和S22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值Tth2用作阈值Tth。
在根据图8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确定原稿尺寸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4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4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如果在步骤S304中确定原稿尺寸小于A4R(步骤S304:是),则在步骤S306中,将检测阈值Tth设置为存储在存储部507中的Tth1。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04中确定原稿尺寸大于或等于A4R(步骤S304:否),则在步骤S307中,将检测阈值Tth设置为存储在存储部507中的Tth2。这里,阈值Tth1和阈值Tth2是根据原稿传送速度确定的值。例如,可以采用诸如Tth1=30[mS]和Tth2=45[mS]的值。然而,值和关于哪个阈值更大或更小的关系不限于这里描述的那些。
然而,由于偏斜检测传感器S21和S22之间的距离大于偏斜检测传感器S11和S12之间的距离,因此期望使阈值Tth2大于阈值Tth1。阈值Tth2被定义为Tth1·(S21和S22之间的距离/S11和S12之间的距离),并且第一实施例中的阈值Tth可以用该值代替。这是为了在图5的处理的情况下,与前边缘的倾斜(根据其确定发生偏斜)相匹配。不用说,由于如参照图7B和图7C所述那样,正被传送的片材经常扭曲,也可以相应地设置阈值Tth2。
在步骤S305中已设置阈值Tth1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306以进行S11-S12偏斜检测处理。除了将检测阈值Tth改变为Tth1之外,这里的S11-S12偏斜检测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5中的S11-S12偏斜检测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在步骤S307中将检测阈值Tth设置为存储在存储部507中的Tth2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308以进行S21-S22偏斜检测处理。除了将检测阈值Tth改变为Tth2之外,这里的S21-S22偏斜检测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6中的S21-S22偏斜检测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
在完成步骤S307或步骤S308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307或步骤S308中确定是否检测到偏斜(步骤S309)。后续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8和S109中的处理相同,并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通过上述过程,用于确定偏斜的阈值根据构成各个偏斜检测传感器对(传感器对)的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而改变,因此,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偏斜。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基本构造与第二实施例的基本构造相同,但是其操作流程图不同。在该实施例中,给出了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的图和描述。图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与装订原稿的检测有关的流程图。图9与作为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的图8的区别在于,在图9中,进行步骤S408a和S408b,代替图8中的步骤S308。其他步骤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
在步骤S407中将检测阈值Tth设置为存储在存储部507中的Tth2之后,并行进行步骤S408a和S408b。步骤S408a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306中的S11-S12偏斜检测处理相同,并且步骤S408b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308中的S21-S22偏斜检测处理相同。并行进行步骤S408a和S408b的原因是,尽管装订后的大尺寸原稿经常如图7B所示偏斜,但是接近图7A中所示的理想偏斜的偏斜也可以由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检测到。
由于这个原因,如果在步骤S408a或步骤S408b中检测到偏斜,则可以停止其他步骤,并且处理可以进行到步骤S409。注意,例如,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实时操作系统通常将具有并行进行任务的能力,因此可以在其控制下执行任务。
上述构造和处理使得可以更快地检测到原稿的偏斜。在较大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该实施例特别有效。
第四实施例
如果在使用两对传感器的上述实施例中试图处理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则会产生以下问题。“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是指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不同尺寸的原稿被堆叠在原稿托盘21上的状态。在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增加用于检测原稿的传感器对的数量以处理各原稿尺寸的情况下,传感器被尽可能多地安装在要检测的原稿的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上,以提高检测偏斜倾斜的精度。在这里,当要读取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时,通常在将一摞原稿的一侧与规制板中的一个对齐的同时将这些原稿放置在原稿托盘上。为了读取具有不同宽度的这样对齐的原稿,位于与对齐原稿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的、用于检测较大尺寸的原稿的传感器在某种程度上与用于检测较小尺寸的原稿的传感器相距一定距离。因此,当要读取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时,如果读取小尺寸原稿,则位于与对齐原稿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的用于检测较大尺寸原稿的传感器无法检测小尺寸原稿。因此,即使实际上已经正确地传送了小尺寸原稿,也确定大尺寸原稿偏斜,并且停止原稿的传送。因此,当要读取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时,需要禁用偏斜检测设置,这会使用户感到操作很麻烦。
本实施例采用以下描述的构造。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
偏斜检测和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ADF 20的操作。下面将参照图10描述由ADF20进行的偏斜检测操作。图10是从上方观看的ADF 20的原稿托盘21及其周围的平面图。
图10示出了放置在ADF 20上并由其传送的具有不同宽度尺寸的混合原稿。将基于图10描述针对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进行的操作。在此,将作为水平放置的A4原稿的原稿D1和A3原稿D2放置在原稿托盘21上。因此,“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是指如下功能:放置在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即宽度方向)上具有不同长度的原稿,以使这些原稿被读取,并使用ADF 20进行与各尺寸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处理。为了使用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功能,需要将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值设置为ON。通过用户向操作部506进行输入来构造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当使用ADF 20时,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也可以用作默认设置。如果将原稿放置在ADF 20的原稿托盘21上,则在假定用户要使用ADF 20的同时,此设置将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值自动设为ON。关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默认设置,如果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管理用户,则可以为各个用户独立设置默认值。
在图10中,规制板21a和21b被布置成与较大尺寸的原稿D2对齐,因此,由ADF 20检测到的当前尺寸是原稿D2的宽度尺寸。因此,使用两对偏斜检测传感器,即传感器S12和S11以及传感器S22和S21。在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规制板21a和21b从两侧保持原稿D1不能防止较小尺寸的原稿D1的偏斜。因此,通过使纵向侧与任一规制板对齐来防止偏斜。通常,较小尺寸的原稿D1的纵向侧与位于原稿托盘21的远端侧即图的上侧的规制板21a对齐。
在图10中,以读取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模式传送小尺寸原稿D1。此时,仅通过拾取辊22和分离驱动辊23向图的左侧传送原稿D1。这里,偏斜检测中用于较小尺寸的传感器对S12-S11基本同时检测到原稿。然而,用于大尺寸的传感器对S22-S21中,S22是远端侧的传感器,因此可以检测到原稿,但是S21不能检测到原稿,因为较小尺寸的原稿在宽度方向上没有足够的长度。因此,在偏斜检测传感器S22检测到原稿之后,即使在给定时间(基于其确定已经检测到偏斜)之后,偏斜检测传感器S21也不能检测到原稿,结果,确定原稿是偏斜的。当读取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时,会发生这种错误的确定。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的确定,例如,当要读取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时,必须执行关闭偏斜检测的操作。该操作对于用户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并且也很麻烦,从而导致当要读取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时操作性降低的问题。
操作部
首先,将描述操作部506。注意,尽管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没有具体描述操作部506,但是可以使用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操作部506。图12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部506的外观。显示部401在其屏幕(其是LCD等)上显示装置的各种指示和设置。触摸面板被安装在显示部401的表面上,并且接受用户执行的输入操作。作为用户经由触摸面板操作显示在显示部401上的软件触摸按钮等的结果,CPU 81基于触摸面板上的按下位置的坐标和所显示的内容来确定用户操作的内容,并根据操作输入进行处理。十键403是用于输入诸如PIN号的数值的物理键。ID键404是用于显示认证画面的键,当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管理用户时要向认证画面输入用户ID和密码。开始键405是用于给出开始诸如复印作业或扫描作业等的作业的指令的键。注意,显示的画面是用户登录画面,稍后将对其进行描述。
偏斜检测过程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80在读取原稿时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1的流程图中的步骤通过CPU 81执行存储在存储部507中的程序来处理。
首先,控制部80(具体地,CPU 81)确定用户是否已经给出了指示开始诸如复印作业或扫描作业等伴随着读取原稿的作业的指令(S601)。具体地,在操作部506上显示用于配置用于复印或扫描的设置的画面的同时,通过按下开始按钮405来确定是否给出了指令。如果确定没有给出执行作业的指令,重复步骤S601以等待用户指令。
如果在步骤S601中确定已经给出了开始执行诸如复印作业或扫描作业等作业的指令,则确定原稿是否放置在ADF 20的原稿托盘21上(S602)。通过从ADF 20获取指示原稿检测传感器S31是否已经检测到原稿的信息来进行该确定。
如果确定在原稿托盘21中放置了原稿,则确定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值当前是否为打开(S603)。在开始执行作业之前,用户经由操作部506设置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值,并将该设置值临时存储在存储部507中。
如果在步骤S603中确定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值是ON,则将用于原稿偏斜检测的设置值设置为关闭(OFF)(S604)。可以使用任何方式进行该设置,例如ADF 20忽略来自偏斜检测传感器S12到S21的原稿检测信息从而自身不进行偏斜检测处理的方法,或者控制部80忽略从读取器单元40获取的偏斜检测通知的方法。如果在步骤S603中确定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值不是ON,则将用于原稿偏斜检测的设置值设置为ON(S606)。因此,能够启用ADF 20的原稿偏斜检测。
在步骤S604或S606之后,ADF 20以流动原稿读取模式进行原稿读取处理(S605)。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02中确定原稿未放置在原稿托盘21中,则读取器单元40以固定原稿读取模式读取原稿(S607)。实际上,基于原稿玻璃41上是否存在原稿、用户的设置值条件等来确定要进行的处理,但是省略其描述。
因此,如果将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设为ON,即,当读取具有不同宽度尺寸的多个原稿,并且这些原稿将由ADF 20读取时,可以自动禁用偏斜检测本身,以防止对偏斜的上述错误检测。另外,如果将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设为OFF,并且将由ADF 20读取原稿,则自动启用偏斜检测。因此,用户不需要根据用于放置混合原稿的设置来启用或禁用偏斜检测功能,并且如果能够在不考虑使用条件等的情况下使用偏斜检测,则总是可以使用偏斜检测。因此,当读取原稿时,改善了用户的可操作性。
第五实施例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硬件构造和控制框构造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并且因此省略其描述。第五实施例将描述用于控制当在管理用户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设置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默认设置值时采用的设置值的方法。注意,第五实施例将仅描述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第五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上管理用户。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名和与之相关联的密码存储在控制部80的存储部507中。通过在使用该装置之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认证各个用户,并且如果用户被成功认证,则用户也可以利用反映了存储在存储部507中的用于各个用户的设置值来使用装置。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上述默认值是用于各个用户的设置值之一。
图12示出了在第五实施例中在操作部506的显示部401上显示的用户认证画面的示例。该用户认证画面是作为用户在使用装置之前在操作部506中按下ID键404的结果而显示的。在认证对话框701中显示用户名输入部702,密码输入部703和登录按钮704。在按下用户名输入部702时,在显示部401上显示软件键盘对话框,从而使得可以输入用户名。在关闭软件键盘对话框之后,在用户名输入部702中显示输入的用户名。
在按下密码输入部703时,类似地显示软件键盘对话框,使得可以类似地输入密码。如果设置的密码仅包含数字,则不会显示软件键盘对话框,也可以使用十键403直接输入密码。在输入密码后,显示诸如“*****”的符号来代替密码输入部703中的字符,因此可以理解已经输入了密码。
登录按钮704是用于在已经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认证用户的按钮。在按下登录按钮704之后,检查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与存储在存储部507中的一对用户名和密码匹配。如果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与所存储的对一致,则关闭该认证对话框701,并显示设置画面。此时,如果各个用户的设置值存储在存储部507中,则在反映这些设置值的同时显示设置画面。如果认证失败,则在认证对话框701上显示指示认证失败的消息,并提示用户再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偏斜检测过程
图13是示出在第五实施例中在读取原稿时由控制部80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通过CPU 81执行存储在存储部507中的程序来处理。
首先,控制部80(具体而言,CPU 81)确定用户是否通过认证而登录(S801)。具体地,确定是否已经按下了认证对话框701中的登录按钮704,以及在确定已经按下了登录按钮704之后进行的用户认证中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匹配。如果确定用户尚未登录,则重复步骤S801以等待用户指令。注意,如果通过另一设备执行认证,则参考存储在预定存储位置中的登录用户等的名称,并且如果存储了用户名,则可以确定用户已经登录。
如果在步骤S801中确定用户已经登录,则从存储部507读出用于登录用户的设置值,并且在反映所读取的设置值之后显示设置画面(S802)。
接下来,确定是否将原稿放置在ADF 20的原稿托盘21上(S803)。该处理与第四实施例中的图11的步骤S602相同。在此,如果确定放置了原稿,则在为用户存储的设置值中反映出用于当前登录用户的默认混合设置(S804)。
此外,确定在混合原稿的放置的所配置的默认设置中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值是否为ON(S805)。该处理与第四实施例中的图11的步骤S603中的处理相同。
如果在步骤S805中确定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值为ON,则偏斜检测设置关闭(S806)。另一方面,如果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值为OFF,则偏斜检测设置打开(S809)。这些步骤中的处理分别与第四实施例中的图11的步骤S604和S606中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S806或步骤S809中的处理之后,确定用户是否已经给出了开始执行诸如复印作业或扫描作业等作业的指令(S807)。该处理与第四实施例中的图11的步骤S601中的处理相同。如果在步骤S807中确定没有给出用户指令,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803以等待用户指令。如果在步骤S807中确定已经给出了用户指令,则进行以流动原稿读取模式读取原稿的处理(S808)。该处理与第四实施例中的图11的步骤S605中的处理相同。
如果在步骤S803中确定没有放置原稿,则在为用户存储的设置值中清除当前登录的用户的混合原稿的放置的默认设置(S810)。因此,如果未设置原稿,则关于混合原稿的放置的设置,配置混合原稿的放置的设置,使得包括用于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的设置值被设置为OFF。接下来,确定用户是否已经给出了开始执行诸如复印作业或扫描作业等作业的指令(S811)。该步骤与前述步骤S808和第四实施例中的图11的步骤S601相同。如果在步骤S811中确定没有给出用户指令,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803以等待用户指令。如果在步骤S811中确定已经给出了用户指令,则进行以固定原稿读取模式读取原稿的处理(S812)。该处理与第四实施例中的图11的步骤S607中的处理相同。
如上所述,即使管理用户并且在用户登录时自动反映出用户的设置值,也可以在没有不一致的情况下改变两个设置值,在同时设置这两个设置值的情况下,这两个设置值可能会导致故障,例如放置具有不同宽度的混合原稿以及偏斜检测设置。因此,用户可以在登录后使用这两个功能而不必特别注意这两个设置值,并且提高了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21-S22设置在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的下游,但是偏斜检测传感器对S11-S12可以可替代地设置在下游侧,或者两个传感器对可以在传送方向上设置在相同位置。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如下实现:一种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该系统或装置读出并执行在存储介质(其也可被更充分地称为“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记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该系统或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以及由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方法,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更多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离的计算机或分离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例如,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如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速存储器装置,存储卡,等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针对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3)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部分;
传送单元,用于沿传送方向传送放置在原稿放置部分上的原稿;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由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
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检测由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
第二传感器,被配置为在垂直于传送方向的宽度方向上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检测由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到所述原稿的第一时段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中的另一个没有检测到所述原稿的情况下使所述传送单元停止传送原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在宽度方向布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单元包括用于传送出放置在所述原稿放置部分上的原稿的进给单元和用于将原稿分离成单张片材的分离单元,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在所述分离单元的下游对齐。
CN202211719745.4A 2019-03-13 2020-03-11 图像读取装置 Pending CN1159418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6383A JP7325198B2 (ja) 2019-03-13 2019-03-13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9-046383 2019-03-13
CN202010165050.0A CN111698379B (zh) 2019-03-13 2020-03-11 片材给送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5050.0A Division CN111698379B (zh) 2019-03-13 2020-03-11 片材给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1852A true CN115941852A (zh) 2023-04-07

Family

ID=7242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9745.4A Pending CN115941852A (zh) 2019-03-13 2020-03-11 图像读取装置
CN202211739103.0A Pending CN116016791A (zh) 2019-03-13 2020-03-11 图像读取装置
CN202010165050.0A Active CN111698379B (zh) 2019-03-13 2020-03-11 片材给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9103.0A Pending CN116016791A (zh) 2019-03-13 2020-03-11 图像读取装置
CN202010165050.0A Active CN111698379B (zh) 2019-03-13 2020-03-11 片材给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142417B2 (zh)
JP (2) JP7325198B2 (zh)
CN (3) CN11594185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56193B2 (ja) * 2020-03-03 2024-03-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処理装置、搬送制御方法
JP2022020358A (ja) * 2020-07-20 2022-02-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57317A (ja) * 2004-07-12 2004-12-16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50132A (ja) * 2006-08-25 2008-03-06 Ricoh Co Ltd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8174366A (ja) * 2007-01-19 2008-07-31 Canon Finetech Inc 原稿送り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24098A (ja) * 2009-07-17 2011-02-03 Canon Inc 原稿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自動原稿給紙装置
US20110075168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60261758A1 (en) * 2015-03-02 2016-09-0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Rea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ading device
US20180048786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9541B2 (ja) * 1992-06-16 2001-03-26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複写装置
JPH08119492A (ja) * 1994-10-20 1996-05-14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
JP2002362781A (ja) * 2001-06-08 2002-12-18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351932B2 (ja) * 2004-02-27 2009-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93287A (ja) 2005-01-14 2006-07-27 Pfu Ltd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該装置のジャム検出方法
JP5270391B2 (ja) 2009-01-29 2013-08-21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原稿給送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原稿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15637B2 (en) * 2009-04-30 2012-07-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JP2011184125A (ja) * 2010-03-05 2011-09-22 Toshiba Tec Corp 媒体処理装置
JP5713635B2 (ja) 2010-11-10 2015-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825549B2 (ja) * 2011-06-08 2015-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88931B2 (ja) 2013-04-09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CN104838641B (zh) * 2013-05-30 2016-11-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360307B2 (ja) 2014-01-10 2018-07-18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原稿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JP6299288B2 (ja) * 2014-03-05 2018-03-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複写機
JP6252436B2 (ja) * 2014-10-30 2017-12-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6092703A1 (ja) * 2014-12-12 2016-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6501546B2 (ja) * 2015-02-12 2019-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00548B2 (ja) * 2015-03-25 2019-04-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48455B2 (ja) * 2015-09-16 2020-02-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00721B2 (ja) * 2015-11-04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
JP6341950B2 (ja) * 2016-04-08 2018-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27851A (ja) * 2016-08-19 2018-02-22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525938B2 (ja) * 2016-10-26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位置補正装置
JP6912755B2 (ja) 2017-07-31 2021-08-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047318B2 (ja) * 2017-10-12 2022-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952596B2 (ja) * 2017-12-20 2021-10-20 株式会社Pfu 原稿搬送装置
JP2019137498A (ja) * 2018-02-08 2019-08-22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57317A (ja) * 2004-07-12 2004-12-16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50132A (ja) * 2006-08-25 2008-03-06 Ricoh Co Ltd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8174366A (ja) * 2007-01-19 2008-07-31 Canon Finetech Inc 原稿送り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24098A (ja) * 2009-07-17 2011-02-03 Canon Inc 原稿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自動原稿給紙装置
US20110075168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60261758A1 (en) * 2015-03-02 2016-09-0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Rea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ading device
US20180048786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09736A1 (en) 2022-01-13
CN111698379A (zh) 2020-09-22
JP7325198B2 (ja) 2023-08-14
CN116016791A (zh) 2023-04-25
US20230148210A1 (en) 2023-05-11
JP2023134845A (ja) 2023-09-27
US20200290831A1 (en) 2020-09-17
US11572242B2 (en) 2023-02-07
JP2020147409A (ja) 2020-09-17
US11142417B2 (en) 2021-10-12
CN111698379B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43584B2 (ja) 印刷装置
US20080151307A1 (en) Print processing device and print processing method
US20230148210A1 (en) Sheet feeder apparatus
JP741061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1790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477338B2 (en) Original feeding device
JP20101283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14575B2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96719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85124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733449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8158390A (ja) 画像処理装置、裁断領域設定方法
JP6384450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76850A (ja) シート挿入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508684B2 (ja) 読取システム、読取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11838468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391570A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JP740861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40174472A1 (en) Paper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8086844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028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レビュー表示制御方法
JP2007076851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6295436A (ja) 画像読取装置,読み取りサイズ検出方法
JP6384448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384449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