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9109A - 涂膜 - Google Patents

涂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9109A
CN109749109A CN201811306471.XA CN201811306471A CN109749109A CN 109749109 A CN109749109 A CN 109749109A CN 201811306471 A CN201811306471 A CN 201811306471A CN 109749109 A CN109749109 A CN 109749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coating
mentioned
particle
bas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64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户高昌也
星野弘气
佐佐木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749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91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3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09D7/67Particle size smaller than 100 n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膜(1),其具备基材膜(30)与设置在基材膜(30)的一面侧的涂层(10),涂层(10)的与基材膜(30)为相反侧的面的油酸滑落角为32°以下。该涂膜(1)容易擦拭附着的手指油脂。

Description

涂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显示器的涂膜。
背景技术
显示器有时会伴随使用而在其表面附着各种污垢。当显示器的表面被弄脏时,不仅外观变差,而且显示的内容也变得难以看清。因此,作为贴附在显示器表面的膜或构成显示器的表层的膜,开发了具有抑制污垢附着的性能或可容易地将附着的污垢擦拭的性能的涂膜。
作为这样的涂膜的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防反射膜,其通过依次层叠透明基板、硬涂层、由含有规定的氟化合物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防反射层而成。专利文献1的防反射膜将防污染性优异作为技术问题之一。在该防反射膜中,通过使用含有规定的氟化合物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防反射层,从而达成优异的防污染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46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用油性笔在防反射膜的防反射层侧的面上画线,并通过能否容易地擦拭该线来对防污染性进行评价。在此,作为该油性笔,使用了具备使染料溶解于挥发性溶剂的油墨的油性笔。因此,被画在防反射膜的上述线由挥发性溶剂从油墨中挥发而残留的染料组成,在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试验了能否擦拭该染料。
另一方面,由于手指接触显示器的表面的情况较多,因此在该表面上,比起上述染料的附着,附着由手指产生的手指油脂的情况更多。特别是在显示器为触摸面板时,这样的手指油脂以非常高的频率附着。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防反射膜不能容易地擦拭手指油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擦拭附着的手指油脂的涂膜。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本发明提供一种涂膜,其具备基材膜与设置在所述基材膜的一面侧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与所述基材膜为相反侧的面的油酸滑落角为32°以下(发明1)。
上述发明(发明1)的涂膜,通过使涂层的与基材膜为相反侧的面的油酸滑落角为上述范围,在该面上难以沾上手指油脂,附着在该面的手指油脂容易被擦拭。
在上述发明(发明1)中,优选所述涂膜的总雾度值为3%以上、60%以下(发明2)。
在上述发明(发明1、2)中,优选所述涂层由含有微粒的涂布组合物固化而成(发明3)。
在上述发明(发明3)中,优选所述微粒的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8μm以下(发明4)。
在上述发明(发明3、4)中,优选所述微粒为有机微粒(发明5)。
在上述发明(发明3~5)中,优选所述涂布组合物含有所述微粒,同时含有平均粒径为5nm以上、100nm以下,折射率为1.6以上、3.0以下的纳米颗粒(发明6)。
在上述发明(发明1~6)中,优选所述涂层包括:位于所述基材膜近处的第一涂层、及位于所述基材膜远处且折射率低于所述第一涂层的第二涂层(发明7)。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涂膜容易擦拭附着的手指油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涂膜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涂膜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涂膜;10、20:涂层;21:第一涂层;22:第二涂层;30:基材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中公开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涂膜1。该涂膜1由基材膜30与形成在基材膜30的一个面上的涂层10构成。
此外,图2中公开了第二实施方式的涂膜2。该涂膜2由基材膜30与形成在基材膜30的一个面上的涂层20构成。此外,涂层20包括位于基材膜30近处的第一涂层21,及位于基材膜30远处且折射率低于第一涂层21的第二涂层22。
1.物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中,涂层10、20的与基材膜30为相反侧的面的油酸滑落角为32°以下,优选为28°以下,特别优选为25°以下。通过使该油酸滑落角为32°以下,即使在手指接触上述面,附着了手指油脂的情况下,手指油脂也难以渗入该面,可容易地将手指油脂从该面上擦拭。另一方面,若上述油酸滑落角超过32°,则难以快速擦拭附着的手指油脂。若像这样难以擦拭附着的手指油脂,则使用了涂膜的显示器的外观变差,同时难以看清显示图像。
另外,手指油脂中含有水分、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盐分等性质各异的各种成分。因此,与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试验的擦拭来自油性笔的染料的情况相比,手指油脂的擦拭非常困难。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如上所述能够容易地擦拭附着的手指油脂。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不仅能够容易地擦拭手指油脂,也能够容易地擦拭来自油性笔的染料或颜料。
上述的油酸滑落角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超过0°,特别优选为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
在此,上述的油酸滑落角是指:以使涂层10、20的与基材膜30为相反侧的面在上的方式,将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放置在平坦且水平的台子上之后,将油酸的液滴静置在上述面上,接着缓缓倾斜上述台子,上述液滴开始滑落时的上述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中较小的角度。上述油酸滑落角的具体的测定方法如后文所述的试验例所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中,涂层10、20的与基材膜30为相反侧的面的油酸接触角优选为60°以上,特别优选为6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8°以上。此外,该油酸接触角优选为120°以下,特别优选为1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下。通过使油酸接触角为上述范围,油酸滑落角容易满足上述的范围。上述油酸接触角的测定方法如后文所述的试验例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的总雾度值优选为3%以上,特别优选为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以上。此外,上述总雾度值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特别优选为3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3%以下。通过使总雾度值为3%以上,在将涂膜1、2用于显示器时,能够有效地抑制显示画面的眩光的产生。此外,通过使总雾度值为60%以下,在将涂膜1、2用于显示器时,显示器的可视性能够变得良好。上述总雾度值的测定方法如后文所述的试验例的记载。
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中,涂层10、20的与基材膜30为相反侧的面的反射率优选为10%以下,特别优选为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以下。通过使上述反射率为10%以下,在使用了涂膜1、2的显示器中,能够降低外光的反射。另外,在具备折射率低于第一涂层21的第二涂层22的涂膜2中,能够更容易地达成这样的低反射率。上述反射率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0%以上,特别优选为1%以上。上述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如后文所述的试验例所示。
2.各构件
(1)第一实施方式的涂膜的涂层
只要第一实施方式的涂膜1的涂层10的油酸滑落角为上述的范围,则可由任意材料形成。从容易达成上述的油酸滑落角的角度出发,涂层10优选通过使含有以下成分的涂布组合物C1进行固化而形成:固化性成分、微粒(不包括后文所述的纳米颗粒及折射率调节用微粒)、以及根据所需而含有的规定的纳米颗粒。
(1-1)固化性成分
固化性成分为因活性能量射线或热等触发物(trigger)而进行固化的成分,例如可列举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成分、热固化性成分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所形成的涂层10的硬度、基材膜30的耐热性等角度出发,优选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成分。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成分,优选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并发挥规定的硬度,且在与微粒的关系中能够达成上述物性的成分。
作为具体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成分,可列举出多官能度(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类预聚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聚合物等,其中优选多官能度(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类预聚物,更优选多官能度(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多官能度(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及(甲基)丙烯酸酯类预聚物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两者。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其他类似用语也相同。
作为多官能度(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例如可列举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环戊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磷酸二(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化环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性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度(甲基)丙烯酸酯。它们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另一方面,作为(甲基)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例如可列举出聚酯丙烯酸酯类、环氧丙烯酸酯类、氨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类、多元醇丙烯酸酯类等预聚物。
作为聚酯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例如可通过下述方式得到:使用(甲基)丙烯酸,将通过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的缩合而得到的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酯低聚物的羟基进行酯化;或使用(甲基)丙烯酸,将环氧烷加成于多元羧酸而得到的低聚物的末端的羟基酯化。
环氧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例如可通过使(甲基)丙烯酸与较低分子量的双酚型环氧树脂或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的环氧乙烷环进行反应并酯化而得到。
氨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例如可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将通过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的反应而得到的聚氨酯低聚物酯化而得到。
多元醇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例如可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将聚醚多元醇的羟基酯化而得到。
以上的预聚物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此外,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成分,还优选使用有机无机混合树脂。作为有机无机混合树脂,可优选列举出经由硅烷偶联剂等使二氧化硅等无机微粒与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有机化合物进行结合而成的物质。另外,有机无机混合树脂所含有的无机微粒不对应于后文所述的微粒及纳米颗粒,其具有作为粘结剂的功能,因此能够提高形成的涂层10的硬度。
(1-2)微粒
只要能够达成上述的油酸滑落角,则微粒可以是有机微粒,或者也可以是无机微粒。从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有机微粒。
作为上述有机微粒的例子,可列举出以丙烯酸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乙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丙烯腈类树脂等为材料的微粒等。其中,作为有机微粒,优选以丙烯酸类树脂为材料的微粒。作为上述丙烯酸类树脂,例如可列举出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物或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单体的共聚物等构成的物质。
作为上述无机微粒的例子,可列举出以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锑等为材料的微粒。
以上说明的微粒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另外,用于形成涂层10的涂布组合物C1优选不含有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通过使涂布组合物C1不含有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使用该涂布组合物C1容易形成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的涂层10。
只要能够达成上述的油酸滑落角,则微粒的形状可以为球状等定形,或者也可以为形状未被特定的无定形。然而,从容易达成上述的油酸滑落角的角度出发,微粒的形状优选为球状,特别优选为圆球状。
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5μm以上,特别优选为0.8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μm以上。此外,该平均粒径优选为8μm以下,特别优选为6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下。通过使微粒的平均粒径为上述的范围,涂膜1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此外,上述微粒的、下述式(1)所表示的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优选为10~80%,特别优选为20~60%。通过使上述微粒的CV值在上述范围内,涂膜1更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及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为使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将使用作为分散介质的甲基乙基酮而制备的5质量%浓度的分散液用作样本而测定的值。
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标准偏差粒径/平均粒径)×100…(1)
相对于固化性成分100质量份,涂布组合物C1中的上述微粒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此外,相对于固化性成分100质量份,上述微粒的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5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通过使上述微粒的含量为1质量份以上,涂膜1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此外,通过使上述微粒的含量为60质量份以下,涂布组合物C1的涂布性变得良好,容易形成均匀膜厚的涂层10。
(1-3)纳米颗粒
涂布组合物C1在含有上述微粒的同时,可含有平均粒径比该微粒小的纳米颗粒。通过使用含有该纳米颗粒的涂布组合物C1形成涂层10,容易形成具有上述总雾度值的涂膜1。特别是由于纳米颗粒存在于微粒与微粒之间,因此能够在抑制外部雾度的上升的同时使内部雾度上升,由此容易调整总雾度值。
上述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7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nm以下。通过使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相对于上述微粒,纳米颗粒十分小,能够在涂层10中有效地填充纳米颗粒。另外,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的下限值虽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优选为5nm以上,特别优选为1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nm以上,此外,上述纳米颗粒的、下述式(1)所表示的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优选为1~100%,特别优选为5~80%。通过使上述微粒的CV值在上述范围内,涂膜1更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本说明书中的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及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求出。
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标准偏差粒径/平均粒径)×100…(1)
上述纳米颗粒的折射率优选为1.6以上,特别优选为1.7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8以上。此外,上述纳米颗粒的折射率优选为3.0以下,特别优选为2.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7以下。通过使纳米颗粒的折射率为上述范围,容易将涂层10的内部雾度调整至所需的范围,更容易形成具有上述总雾度值的涂膜1。
上述纳米颗粒只要是平均粒径比上述微粒小的颗粒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氧化锆颗粒、氧化锡颗粒、氧化钛颗粒、氧化锌颗粒、氧化铝颗粒、氧化锑颗粒这样的金属氧化物颗粒或金颗粒、银颗粒等。这些颗粒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其中,优选使用氧化锆颗粒或氧化钛颗粒。
相对于固化性成分100质量份,涂布组合物C1中的上述纳米颗粒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此外,相对于固化性成分100质量份,上述纳米颗粒的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通过使上述纳米颗粒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容易将涂膜1的总雾度值调节至上述范围。
(1-4)其他成分
除了上述的成分以外,本实施方式的涂布组合物C1可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各种添加剂,例如可列举出分散剂、表面调整剂、流平剂、光聚合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硅烷偶联剂、抗老化剂、热聚合抑制剂、着色剂、表面活性剂、保存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消泡剂、有机类填充材料、湿润性改良剂、涂面改良剂等。
特别是从基于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有效地进行固化性成分的交联反应的角度出发,涂布组合物C1优选含有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出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正丁醚、苯偶姻异丁醚、苯乙酮、二甲基氨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丙烷-1-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二苯甲酮、对苯基二苯甲酮、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二氯二苯甲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2-氨基蒽醌、2-甲基噻吨酮、2-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苄基二甲基缩酮、苯乙酮二甲基缩酮、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酯等。这些光聚合引发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此外,从使上述微粒或纳米颗粒的分散性良好的角度出发,涂布组合物C1优选含有分散剂。作为分散剂,例如优选在分子内具有选自由羧基、羟基、磺基、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酰胺基、季铵盐基、吡啶鎓盐基、锍鎓盐基及鏻鎓盐基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极性基团的化合物,特别优选具有羧基及羟基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可在分子内导入一个上述的极性基团,也可以导入多个。在作为分散剂的化合物具有多个极性基团时,该化合物的基本骨架优选由酯链、乙烯基链、丙烯酸链、醚链、氨基甲酸乙酯链等构成。具体而言,优选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聚酯树脂及醇酸树脂,特别优选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及聚酯树脂,进一步优选丙烯酸树脂。上述极性基团可无规地配置在分子中,但优选配置在侧链上。因此,作为分散剂的化合物,优选在侧链上具有羧基和/或羟基的丙烯酸树脂。另外,分散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此外,从没有筋状的缺陷或斑点、容易形成具有均匀膜厚的涂层10的角度出发,涂布组合物C1优选含有表面调整剂。作为表面调整剂,例如可列举出硅酮类表面调整剂、氟类表面调整剂、丙烯酸类表面调整剂、乙烯基类表面调整剂等,其中,从流平性或与其他成分的相容性的角度出发,优选硅酮类表面调整剂。硅酮类表面调整剂优选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特别优选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另外,表面调整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1-5)涂层的物性等
涂层10的折射率通常为1.4以上,优选为1.45以上,特别优选为1.5以上。此外,该折射率通常为1.8以下,优选为1.7以下,特别优选为1.6以下。通过使涂层10的折射率为上述的范围,能够在涂膜1中容易地达成上述优选的反射率的值。
此外,涂层10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特别优选为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上。此外,涂层10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8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μm以下。通过使涂层10的厚度为1μm以上,涂层10容易具有所需的硬度,同时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涂膜1容易发挥良好的手指油脂擦拭性。此外,通过使涂层10的厚度为30μm以下,涂膜1的操作性变得更优异。
(2)第二实施方式的涂膜的第一涂层
第二实施方式的涂膜2具备第一涂层21及第二涂层22,由此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手指油脂擦拭性变得优异。只要涂层20的与基材膜30为相反侧的面的油酸滑落角为上述范围,则第一涂层21可以由任意材料形成。从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的角度出发,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涂膜1的涂层10相同,第一涂层21优选通过使上述涂布组合物C1进行固化而形成。
用于形成第一涂层21的涂布组合物C1中所含有的固化性成分、微粒、纳米颗粒及其他成分,可分别使用作为用于形成涂层10的涂布组合物C1中所含有的各成分的上述各物质。此外,也可以将涂布组合物C1中所含有的微粒及纳米颗粒各自的含量设为用于形成涂层10的涂布组合物C1的上述含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涂膜2中,第一涂层21的折射率通常为1.4以上,优选为1.45以上,特别优选为1.5以上。此外,该折射率通常为1.8以下,优选为1.7以下,特别优选为1.6以下。通过使第一涂层21的折射率为上述的范围,在涂膜2中,能够容易地达成上述优选的反射率的值。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涂膜2中,第一涂层21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特别优选为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上。此外,第一涂层21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8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μm以下。通过使第一涂层21的厚度为1μm以上,第一涂层21容易具有所需的硬度,同时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涂膜2容易发挥良好的手指油脂擦拭性。此外,通过使第一涂层21的厚度为30μm以下,涂膜2的操作性更优异。
(3)第二实施方式的涂膜的第二涂层
第二实施方式的涂膜2通过具备第一涂层21、及折射率小于该第一涂层21的第二涂层22,在使用了涂膜2的显示器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外光的反射。只要涂层20的表面的油酸滑落角为上述范围,且第二涂层2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涂层21的折射率,则第二涂层22可由任意材料形成。特别是从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并且容易使第二涂层2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涂层21的折射率的角度出发,第二涂层22优选通过使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化合物及根据所需的折射率调节用微粒的涂布组合物C2进行固化而形成。
(3-1)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化合物
作为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光聚合性预聚物及光聚合性单体。
作为上述光聚合性预聚物,有自由基聚合型与阳离子聚合型,作为自由基聚合型的光聚合性预聚物,例如可列举出聚酯丙烯酸酯类、环氧丙烯酸酯类、氨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类、多元醇丙烯酸酯类等。
作为聚酯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例如可以为通过下述方式得到的预聚物:使用(甲基)丙烯酸,将通过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的缩合而得到的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酯低聚物的羟基酯化;或使用(甲基)丙烯酸,将环氧烷加成于多元羧酸而得到的低聚物的末端的羟基酯化。
环氧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例如可通过使(甲基)丙烯酸与较低分子量的双酚型环氧树脂或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的环氧乙烷环进行反应并酯化而得到。
氨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例如可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将通过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的反应而得到的聚氨酯低聚物酯化而得到。
多元醇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例如可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将聚醚多元醇的羟基酯化而得到。
另一方面,作为阳离子聚合型的光聚合性预聚物,优选使用环氧类树脂。作为该环氧类树脂,例如可列举出使用表氯醇等对双酚树脂或酚醛清漆树脂等多元酚类进行环氧化而成的化合物、使用过氧化物等对直链状烯烃化合物或环状烯烃化合物进行氧化而得到的化合物等。
此外,作为光聚合性单体,例如可列举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己二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环戊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磷酸二(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化环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性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丙酸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以上所说明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3-2)折射率调节用微粒
通过使涂布组合物C2含有折射率调节用微粒,使用该涂布组合物C2,容易形成具有所需的折射率的第二涂层22。作为折射率调节用微粒,只要能够形成具有所需的折射率的第二涂层22,则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容易形成具有所需的折射率的第二涂层22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硅溶胶、多孔二氧化硅微粒、中空二氧化硅微粒等。
作为上述硅溶胶,能够优选使用通过使二氧化硅微粒在醇类或溶纤剂类的有机溶剂中以胶体状态进行悬浊而成的胶体二氧化硅。在此,该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以上,特别优选为10nm以上。此外,该平均粒径优选为2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100nm以下。此外,上述二氧化硅微粒的、下述式(1)所表示的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优选为10~70%,特别优选为20~60%。通过使上述微粒的CV值在上述范围内,涂膜1更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上述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及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求出。
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标准偏差粒径/平均粒径)×100…(1)
中空二氧化硅微粒及多孔二氧化硅微粒,以开口状态或闭口状态在微粒内具有微小的空隙。由于这些微粒在上述空隙内填充有气体(例如,折射率1的空气),因此微粒的折射率较低。因此,通过使用这些微粒,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二涂层22的折射率而不损害第二涂层22的透明性。
上述中空二氧化硅微粒及多孔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以上,特别优选为10nm以上。此外,上述中空二氧化硅微粒及多孔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2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nm以下。此外,上述二氧化硅微粒的、下述式(1)所表示的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优选为1~100%,特别优选为5~80%。通过使上述微粒的CV值在上述范围内,涂膜1更容易达成上述油酸滑落角。另外,中空二氧化硅微粒及多孔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及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求出。此外,上述中空二氧化硅微粒及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具有的空隙的平均孔径优选为10nm以上、100nm以下。中空二氧化硅微粒及多孔二氧化硅微粒可具有独立气泡,也可具有连续气泡,或者还可以同时具有独立气泡及连续气泡。
粒径的变动系数(CV值)=(标准偏差粒径/平均粒径)×100…(1)
相对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化合物100质量份,涂布组合物C2中的折射率调节用微粒的含量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此外,相对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化合物100质量份,上述含量优选为15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2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通过使折射率调节用微粒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容易形成具有所需的折射率的第二涂层22。
(3-3)其他成分
除了上述的成分以外,涂布组合物C2还可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等添加剂。作为该光聚合引发剂,可使用用于形成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涂膜1中的涂层10的涂布组合物C1可含有的光聚合引发剂。
(3-4)第二涂层的物性等
本实施方式的涂膜2中,第二涂层22的折射率优选为1.2以上,特别优选为1.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3以上。此外,上述折射率优选为1.6以下,特别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5以下。通过使第二涂层22的折射率为上述范围,能够明确折射率小于第一涂层21,在使用了涂膜2的显示器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外光的反射。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涂膜2中,第二涂层22的厚度优选为0.03μm以上,特别优选为0.0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μm以上。此外,第二涂层22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7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下。通过使第二涂层22的厚度为上述范围,在使用了涂膜2的显示器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外光的反射。
(4)基材膜
作为基材膜30虽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使用具有规定的透明性的树脂膜。作为这样的树脂膜,例如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聚烯烃膜、赛璐酚、二乙酰纤维素膜、三乙酰纤维素膜、乙酰纤维素丁酸酯膜、聚氯乙烯膜、聚偏二氯乙烯膜、聚乙烯醇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砜膜、聚醚醚酮膜、聚醚砜膜、聚醚酰亚胺膜、氟树脂膜、聚酰胺膜、丙烯酸树脂膜、聚氨酯树脂膜、降冰片烯类聚合物膜、环状烯烃类聚合物膜、环状共轭二烯类聚合物膜、乙烯基脂环式烃聚合物膜等树脂膜或它们的层叠膜。其中,从机械强度等方面出发,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碳酸酯膜、三乙酰纤维素膜、降冰片烯类聚合物膜等。
此外,在上述基材膜30中,出于提高与设置在其表面的层(涂层10、第一涂层21、后文所述的粘着剂层等)的密合性的目的,可根据所需通过底漆处理、氧化法、凹凸化法等在单面或两面上实施表面处理。作为氧化法,例如可列举出电晕放电处理、铬酸处理、火焰处理、热风处理、臭氧〃紫外线处理等,作为凹凸化法,例如可列举出喷砂法、溶剂处理法等。这些表面处理法可根据基材膜30的种类进行适当选择,但通常从提高密合性的效果及操作性等方面出发,优选使用电晕放电处理法。
基材膜30的厚度优选为15μm以上,特别优选为30μm以上。此外,基材膜30的厚度优选为3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200μm以下。
(5)其他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也可在基材膜30的与涂层10、20相反的面侧上具有粘着剂层。作为构成该粘着剂层的粘着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丙烯酸类粘着剂、橡胶类粘着剂、硅酮类粘着剂等公知的粘着剂,优选使用具有规定的透明性的粘着剂。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具备上述粘着剂层时,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也可在该粘着剂层的与基材膜30为相反侧的面上层叠剥离片。该剥离片只要在其剥离面(与粘着剂层接触的面)上具有所需的剥离性,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利用剥离剂对树脂膜的单面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剥离膜等公知的剥离膜。
3.涂膜的制造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的涂膜1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通过将含有上述涂布组合物C1与根据所需的溶剂的涂布液涂布在基材膜30上,使其固化并形成涂层10而制造。
上述溶剂可用于涂布性的改良、粘度调节、固体成分浓度的调节等,只要是溶解固化性成分等的溶剂,则可没有特别限定地进行使用。
作为上述溶剂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辛醇等醇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乳酸乙酯、γ-丁内酯等酯类;乙二醇单甲醚(甲基溶纤剂)、乙二醇单乙醚(乙基溶纤剂)、二乙二醇单丁醚(丁基溶纤剂)、丙二醇单甲醚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酰胺类等。
涂布组合物C1的涂布液的涂布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即可,例如通过棒涂法、刮刀涂布法、辊涂法、刮板涂布法、模具涂布法、凹版涂布法进行即可。在对涂布组合物的涂布液进行涂布之后,优选在40~120℃下将涂膜干燥30秒~5分钟左右。
当如涂布组合物C1这样、涂布组合物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时,涂布组合物的固化通过在氮气气氛下对涂布组合物的涂膜照射紫外线、电子束等活性能量射线而进行。紫外线照射可使用高压汞灯、融合H灯(fusion H lamp)、氙灯等进行,优选紫外线的照射量以照度计为50~1000mW/cm2、以光量计为50~1000mJ/cm2左右。另一方面,电子束照射可使用电子束加速器等进行,电子束的照射量优选为10~1000krad左右。
第二实施方式的涂膜2的制造方法虽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在基材膜30的单面侧形成第一涂层21后,在第一涂层21的与基材膜30相反的面侧形成第二涂层22。此时,与上述涂层10相同地在基材膜30上形成第一涂层21后,在第一涂层21的与基材膜30为相反侧的面上,例如通过涂布含有上述涂布组合物C2与根据所需的溶剂的涂布液并使其固化,从而形成第二涂层22。
用于制备涂布组合物C2的涂布液的溶剂,可使用作为用于制备涂布组合物C1的涂布液的上述溶剂。此外,涂布组合物C2的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及得到的涂膜的固化方法可分别设为与涂布组合物C1的涂布方法及固化方法相同的方法。
4.涂膜的使用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可用于显示器。特别是涂膜1、2可贴附在显示器的表面。此时,涂膜1、2具备上述粘着剂层,优选将该粘着剂层的与基材膜30为相反侧的面贴附在显示器的面上。此外,涂膜1、2可作为显示器的表层。此时,涂膜1、2以使其涂层10、20侧的面为显示器表面的方式安装在显示器上。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通过使涂层10、20的与基材膜30为相反侧的面的油酸滑落角为上述范围,手指油脂难以渗入该面,附着在该面上的手指油脂容易擦拭。由此,能够抑制因手指油脂导致显示器外观变差,达成优异的可视性。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涂膜1、2能够如上所述地达成优异的手指油脂擦拭性,因此涂膜1、2适用于手指触摸非常多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可以是以主要用手指进行操作为前提的触摸面板,也可以是以主要用触屏笔进行操作为前提的触摸面板。此外,上述触摸面板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静电电容方式、感压式、电磁感应式、超声波方式、电阻膜方式等。
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而记载的,并非是为了限定本发明而记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各要素为包括属于本发明技术范围的所有设计变更或等同物的主旨。
例如,在涂膜1的基材膜30与涂层10之间可介有其他层,此外,在涂膜2的基材膜30与第一涂层21之间或在第一涂层21与第二涂层22之间可介有其他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等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具体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等限定。
[实施例1]
(1)涂布组合物C1的制备
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换算值;以下相同)的作为固化性成分的产品名称“OPSTARZ7530”(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有机无机混合树脂)、12质量份的作为微粒的产品名称“TECHPOLYMER XX-27LA”(Sekisui plastics co.,ltd.制造,丙烯酸类微粒,平均粒径1.5μm,形状:球形)、0.2质量份的作为分散剂的产品名称“Floren G700”(KYOEISYACHEMICAL CO.,LTD.制造)、0.15质量份的作为表面调整剂的产品名称“FS-7025”(Fluoro Technology Co.,Ltd.制造)混合在丙二醇单甲醚中,制备用于形成第一涂层的、固体成分40质量%的涂布组合物C1的涂布液。
(2)涂布组合物C2的制备
将100质量份的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化合物的产品名称“Beamset 575CB”(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多官能丙烯酸酯类UV〃EB固化性树脂)、75质量份的作为折射率调节用微粒的产品名称“Thrulya 4320”(JGC Corporation制造,中空二氧化硅微粒,平均粒径:60nm)、3质量份的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产品名称“OMNIRAD 907”(BASF公司制造)、10质量份的作为表面调整剂的产品名称“FS-7025”(Fluoro Technology Co.,Ltd.制造)在甲基乙基酮与环己酮的混合溶剂(混合比1:1)中进行混合,制备用于形成第二涂层的、固体成分5质量%的涂布组合物C2的涂布液。
(3)第一涂层的形成
在作为基材膜的三乙酰纤维素膜(TACBRIGHT公司制造,产品名称“TACPHANP 980RP”,厚度:80μm)的单面上,涂布上述工序(1)中得到的涂布组合物C1的涂布液,在70℃下干燥1分钟。
接着,在氮气气氛下,以下述的条件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Eyegraphics Co.,Ltd.制造,产品名称“Eye Runtage ECS-401GX型”照射紫外线,形成第一涂层。由此,得到由基材膜与厚度3.5μm的第一涂层构成的层叠体。
[紫外线照射条件]
〃光源:高压汞灯
〃灯电力:2kW
〃输送速度:4.23m/min
〃照度:240mW/cm2
〃光量:307mJ/cm2
(4)第二涂层的形成
在上述工序(3)中得到的层叠体的第一涂层侧的面上,涂布上述工序(2)中得到的涂布组合物C2的涂布液,在70℃下干燥1分钟。
接着,在氮气气氛下,以与上述工序(3)相同的紫外线照射条件,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Eye graphics Co.,Ltd.制造,产品名称“Eye Runtage ECS-401GX型”照射紫外线,形成厚度100nm的第二涂层。由此,得到依次层叠基材膜、第一涂层、第二涂层而成的涂膜。
[实施例2~9、比较例1~3]
除了如表1所示地变更涂布组合物C1的组成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涂膜。
[实施例10]
以与实施例1的工序(1)相同的方式,将涂布组合物C1的涂布液涂布在作为基材膜的三乙酰纤维素膜(TACBRIGHT公司制造,产品名称“TACPHANP 980 RP”,厚度:80μm)的单面上,在70℃下干燥1分钟。
接着,在氮气气氛下,以与上述工序(3)相同的紫外线照射条件,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Eye graphics Co.,Ltd.制造,产品名称“Eye Runtage ECS-401GX型”照射紫外线,形成厚度3.5μm的涂层。由此,得到由基材膜与单层的涂层构成的涂膜。
[实施例11~14、比较例4~6]
除了如表1所示地变更涂布组合物C1的组成以外,以与实施例10相同的方式制造涂膜。
另外,表1中记载的缩略符号的详细内容如下。
固化性成分A1:产品名称“OPSTAR Z7530”(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有机无机混合树脂)
固化性成分A2:产品名称“HCA-150D clear”(TOKUSHIKI CO.,Ltd制造)
微粒:产品名称“TECHPOLYMER XX-27LA”(Sekisui plastics co.,ltd.制造,平均粒径1.5μm,形状:球形)
纳米颗粒:产品名称“NANON5ZR-020”(SOLAR CO.,LTD.制造,氧化锆颗粒,平均粒径10~20nm,折射率约为1.9,形状:球形)
分散剂:产品名称“Floren G700”(KYOEISYACHEMICAL CO.,LTD.制造)
表面调整剂:产品名称“FS-7025”(Fluoro Technology Co.,Ltd.制造)
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产品名称“HCA-150H”(TOKUSHIKI CO.,Ltd制造,含有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平均粒径1.5μm)的固化剂,固化剂与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的掺合比为7:1)
[试验例1](折射率的测定)
将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备的涂布组合物C1的涂布液、涂布组合物C2的涂布液及涂布组合物C1’的涂布液分别涂布于在单面具有易粘合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TOYOBO Co.,Ltd.制造,产品名称“Cosmo Shine A4100”,厚度:50μm)的与易粘合层为相反侧的面,以与实施例及比较例相同的条件形成各涂层。
在测定波长589nm、测定温度23℃的条件下,使用分光椭圆偏振仪(J.A.WOOLLAM公司制造,产品名称“M-2000”)测定得到的各涂层的折射率。将结果示于表2。
[试验例2](雾度值的测定)
使用雾度计(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产品名称“NDH5000”)测定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涂膜的雾度值(%),将其作为涂膜的总雾度值(%)。将结果示于表2。
此外,从光学透明粘着材料(Lintec Corporation制造,产品名称“OPTERIA MO-T015”)上剥离一个剥离膜,将露出的光学透明粘着材料的露出面贴附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涂膜的涂层侧的面上,作为测定样本。使用雾度计(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Co.,Ltd.制造,产品名称“NDH5000”)测定该测定样本的雾度值(%),将其作为涂膜的内部雾度值(%)。将结果示于表2。
进一步,从上述总雾度值(%)中减去上述内部雾度值(%),由此计算出涂膜的外部雾度值(%)。将结果示于表2。
此外,对于具备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的实施例1~9及比较例1~3的涂膜,以与这些实施例及比较例相同的条件制作第一涂层与基材膜的层叠体(涂膜的制造中得到的、在形成第二涂层之前的状态的层叠体),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测定该层叠体的总雾度值(%)、内部雾度值(%)及外部雾度值(%)。将这些结果示于表2。
[试验例3](接触角及滑落角的测定)
将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涂膜的基材膜侧的面贴附在玻璃板的单面上。然后,以使贴附有涂膜的面在上的方式,将该玻璃板设置在接触角计(KYOWA公司制造,产品名称“DH350试验台”)的试验台上。
然后,在上述涂膜的涂层侧的面上滴加2μL的水,使用上述接触角计测定刚滴加后的接触角(°),将其作为水接触角(°)。将结果示于表2。
此外,在上述涂膜的涂层侧的面上滴加7μL的水后,以一次1°的方式倾斜上述试验台,使用上述接触角计测定水的液滴开始滑落的角度,将其作为水滑落角(°)。将结果示于表2。
此外,在上述涂膜的涂层侧的面上滴加2μL的油酸,使用上述接触角计测定刚滴加后的接触角(°),将其作为油酸接触角(°)。将结果示于表2。
进一步,在上述涂膜的涂层侧的面上滴加7μL的油酸后,以一次1°的方式倾斜上述试验台,使用上述接触角计测定油酸的液滴开始滑落的角度,将其作为油酸滑落角(°)。将结果示于表2。
[试验例4](手指油脂擦拭性的评价)
使用雾度计(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产品名称“NDH5000”)测定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涂膜的雾度值(%)。
然后,在该涂膜的涂层侧的表面按压手指3次,使手指油脂附着。此时,以能够通过目视进行确认的程度附着有手指油脂。接着,通过在附着有该手指油脂的部分上覆盖擦拭纸(Asahi Kasei Corporation制造,产品名称“BEMCOT(注册商标)”)后,施加200g/cm2的负载,并将擦拭纸在10cm上来回擦拭3次,进行擦拭处理。
上述擦拭处理后,使用雾度计(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产品名称“NDH5000”)测定上述涂膜的涂层侧的表面的附着手指油脂的部分的雾度值(%)。
然后,从在上述擦拭处理后测定的雾度值(%)中减去在手指油脂附着前测定的雾度值(%),由此计算出雾度值差(百分点)。将结果示于表2。
进一步,对于得到的雾度值差(百分点),根据以下的基准评价手指油脂擦拭性。将结果示于表2。
◎:雾度值差(百分点)小于2.8。
○:雾度值差(百分点)为2.8以上且小于3.9。
△:雾度值差(百分点)为3.9以上且小于5.1。
×:雾度值差(百分点)为5.1以上。
[试验例5](油墨擦拭性的评价)
使用雾度计(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产品名称“NDH5000”)测定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涂膜的雾度值(%)。
然后,使用油性记号笔(ZEBRA CO.,LTD.制造,产品名称“Hi-Mckee MO-150-MC”,油墨色;黑)在该涂膜的涂层侧的表面上附着油墨后,使该油墨充分干燥。接着,在附着有该油墨的部分覆盖擦拭纸(Asahi Kasei Corporation制造,产品名称“BEMCOT(注册商标)”)后,施加200g/cm2的负载,并将擦拭纸在10cm上来回擦拭3次,进行擦拭处理。
在上述擦拭处理后,使用雾度计(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产品名称“NDH5000”)测定上述涂膜的涂层侧的表面的附着有油墨的部分的雾度值(%)。
然后,从在上述擦拭处理后测定的雾度值(%)中减去在手指油脂附着前测定的雾度值(%),由此计算出雾度值差(百分点)。将结果示于表2。
进一步,对于得到的雾度值差(百分点),根据以下的基准评价油墨擦拭性。将结果示于表2。
◎:雾度值差(百分点)小于2.8。
○:雾度值差(百分点)为2.8以上且小于3.9。
△:雾度值差(百分点)为3.9以上且小于5.1。
×:雾度值差(百分点)为5.1以上。
[试验例6](耐眩光性的评价)
使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涂膜的基材侧朝下,将其载置于全部显示为绿色(RGB值(R,G,B)=0,255,0)的平板终端(Apple Inc.制造,产品名称“iPad(注册商标)”,分辨率:264ppi)的显示画面的表面上,根据以下的基准,通过目视进行耐眩光性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未确认到眩光。
○:以在实用上无问题的程度确认到了眩光。
×:以在实用上产生问题的程度确认到了眩光。
[试验例7](耐褪色性的评价)
使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涂膜的基材侧朝下,将其载置于显示有规定图像的平板终端(Apple Inc.制造,产品名称“iPad(注册商标)”,分辨率:264ppi)的显示画面的表面上,通过目视确认有无图像的褪色及图像的模糊,根据以下的基准评价耐褪色性。将结果示于表2。
◎:未确认到褪色及模糊中的任一种。
○:以在实用上无问题的程度确认到了褪色及模糊中的任一种。
×:以在实用上产生问题的程度确认到了褪色及模糊中的任一种。
[试验例8](耐擦伤性的评价)
对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涂膜的涂层侧的表面,使用#0000的钢丝绒,以250g/cm2的负载在10cm上来回擦拭10次后,对该表面产生的划痕条数进行计数,根据以下的基准评价耐擦伤性。将结果示于表2。
◎:划痕条数少于3条。
○:划痕条数为4条以上且小于10条。
×:划痕条数为11条以上。
[试验例9](反射率的测定)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涂膜的基材膜侧的面贴附在黑色的板(ユーコウ商会社制造,产品名称“ACRYLITE”)的单面上。然后,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ShimadzuCorporation制造,产品名称“UV-3600”),将测定波长区域设为370~810nm,测定该涂膜的第一涂层(涂层)侧的面的反射率(%)。将结果示于表2。
[试验例10](显示器可视性的评价)
在透明玻璃板的单面上贴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涂膜的基材膜侧的面,得到涂膜与玻璃板(厚度:1.1mm)的层叠体。然后,将该层叠体层叠在平板终端(Apple Inc.制造,产品名称“iPad(注册商标)”,分辨率:264ppi)的显示器上。此时,上述层叠体的玻璃板侧的面以与上述显示器相接触的方式进行层叠。然后,在平板终端的显示面上显示规定的图像,根据以下的基准评价显示器可视性。将结果示于表2。
◎:可清楚地看见图像,能够非常良好地进行视觉识别。
○:图像稍有模糊,但仍能够良好地进行视觉识别。
△:图像模糊,视觉识别稍差。
×:图像非常模糊,视觉识别差。
[表1]
由表2可知,在实施例中制造的涂膜的手指油脂擦拭性及油墨擦拭性非常优异。
另外,作为结果,在水接触角及油酸接触角的测定的试验中,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任意涂膜中,几乎呈相同程度的角度,此外,在水滑落角的测定的试验中,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造的任意涂膜中,均未发生水滴的滑落(试验例3)。由此可证实,即使在水接触角、油酸接触角及水滑落角上没有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将油酸滑落角设为规定的范围,也能够制造具有优异的手指油脂擦拭性的涂膜。
进一步,在实施例中制造的涂膜的耐眩光性、耐褪色性、耐擦伤性及显示器可视性优异。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涂膜适合用作触摸面板的最表层。

Claims (7)

1.一种涂膜,其具备基材膜与设置在所述基材膜的一面侧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与所述基材膜为相反侧的面的油酸滑落角为32°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膜的总雾度值为3%以上、6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由含有微粒的涂布组合物固化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8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为有机微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组合物含有所述微粒,同时含有平均粒径为5nm以上、100nm以下,折射率为1.6以上、3.0以下的纳米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位于所述基材膜近处的第一涂层、及位于所述基材膜远处且折射率低于所述第一涂层的第二涂层。
CN201811306471.XA 2017-11-06 2018-11-05 涂膜 Pending CN1097491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3669A JP7067900B2 (ja) 2017-11-06 2017-11-06 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7-213669 2017-11-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9109A true CN109749109A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0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6471.XA Pending CN109749109A (zh) 2017-11-06 2018-11-05 涂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7067900B2 (zh)
KR (1) KR20190051800A (zh)
CN (1) CN109749109A (zh)
TW (2) TWI7931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40046710A (ko) 2022-09-30 2024-04-09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필름, 그리고, 상기 광학 필름을 사용한 편광판, 표면판, 화상 표시 패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그리고, 상기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광학 필름의 선정 방법, 그리고, 지문 닦아내기성의 평가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4403A (ja) * 1996-10-02 1998-04-24 Nippon Kayaku Co Ltd 防汚性及びハードコート性を有するシート
JP2002207103A (ja) * 2000-08-16 2002-07-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38577A (ja) * 2001-10-05 2003-08-27 Shin Etsu Chem Co Ltd パーフルオロポリエーテル変性シラン及び表面処理剤、並びに反射防止フィルター
CN102950846A (zh) * 2011-08-11 2013-03-06 琳得科株式会社 硬涂薄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6368B2 (ja) * 1999-09-24 2009-1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2131514A (ja) 2000-10-26 2002-05-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4294601A (ja) 2003-03-26 2004-10-21 Nitto Denko Corp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145819B2 (ja) * 2007-08-10 2013-02-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
JP5592671B2 (ja) * 2010-03-02 2014-09-1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DE112012001546B4 (de) * 2011-04-01 2023-02-16 AGC Inc. Glasplatte mit einem film mit geringer reflexion
JP6199605B2 (ja) * 2013-05-27 2017-09-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巻回体
JP6189642B2 (ja) * 2013-05-30 2017-08-3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JP6533437B2 (ja) 2015-09-08 2019-06-19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透明遮熱断熱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7145417A1 (ja) 2016-02-26 2017-08-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有機電子デバイ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4403A (ja) * 1996-10-02 1998-04-24 Nippon Kayaku Co Ltd 防汚性及びハードコート性を有するシート
JP2002207103A (ja) * 2000-08-16 2002-07-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38577A (ja) * 2001-10-05 2003-08-27 Shin Etsu Chem Co Ltd パーフルオロポリエーテル変性シラン及び表面処理剤、並びに反射防止フィルター
CN102950846A (zh) * 2011-08-11 2013-03-06 琳得科株式会社 硬涂薄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3168B (zh) 2023-02-21
KR20190051800A (ko) 2019-05-15
TW202235920A (zh) 2022-09-16
JP7067900B2 (ja) 2022-05-16
JP7490016B2 (ja) 2024-05-24
JP2022113161A (ja) 2022-08-03
TW201937200A (zh) 2019-09-16
JP2019085473A (ja) 2019-06-06
TWI794107B (zh)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5879B (zh) 一种高清晰紫外光固化防眩硬涂膜
KR101044839B1 (ko) 눈부심 방지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눈부심 방지 필름
CN105899623B (zh) 包含烷氧基化的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粒子的硬质涂膜
CN106338783B (zh) 一种防眩抗反射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05190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防眩硬涂膜及其应用
WO2016147733A1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積層フィルム
KR101983925B1 (ko) 눈부심 방지 터치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및 다른 코팅 제품 및 그들의 형성 방법
JP6767170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
KR102587040B1 (ko) 흑색 저반사막, 및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KR20080101800A (ko) 눈부심 방지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눈부심 방지 필름
JP2018092146A (ja) ハードコート積層フィルム
CN104216032A (zh) 防眩性硬涂膜
KR20100125460A (ko) 투명막 형성용 조성물 및 적층 투명막
CN101680971B (zh)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CN107245299A (zh) 一种水性光扩散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216033A (zh) 防眩性硬涂膜
CN108624095A (zh)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硬涂剂、固化涂膜、层叠膜
KR101432987B1 (ko) 투과도가 우수한 내지문성 방현코팅액 조성물 및 상기 조성물을 이용하여 제조된 내지문성 방현필름
KR101736898B1 (ko) 전자파 차폐용 코팅제 조성물
CN109749109A (zh) 涂膜
JP2020034416A (ja) 耐指紋性の評価方法、光学部材の生産方法および光学部材
JP2016071157A (ja) 低屈折率膜形成用組成物、低屈折率膜および低屈折率膜付きフィルム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KR100373207B1 (ko) 광경화형 대전방지 및 내마모성 코팅 조성물
KR101133482B1 (ko) 하드코트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090008516A (ko) 다양한 크기의 나노 분말을 사용한 난반사 조성물 및 그제조방법과 이 조성물을 사용한 물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