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14467B - 研磨机和罩 - Google Patents

研磨机和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14467B
CN106514467B CN201610576956.5A CN201610576956A CN106514467B CN 106514467 B CN106514467 B CN 106514467B CN 201610576956 A CN201610576956 A CN 201610576956A CN 106514467 B CN106514467 B CN 106514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ver portion
tip tool
covered
t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69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14467A (zh
Inventor
岩上润一
武藤英治
副田直树
大谷亮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514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4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14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4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4Protective covers for the grinding wheel
    • B24B55/05Protective covers for the grinding wheel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 B24B55/052Protective covers for the grinding wheel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with rotat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8Angle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利性更高的研磨机。该研磨机(100)具有电机(12)、壳体(4、6、30)、主轴(24)和罩(110)。主轴从壳体向下方伸出,且由电机驱动旋转。罩至少覆盖安装于主轴的顶端工具(40)的一部分。罩具有第一罩部(130)和第二罩部(140、150)。第一罩部固定于壳体,至少覆盖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第二罩部以相对于第一罩部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罩部。研磨机构成为,对应于该相对移动,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Description

研磨机和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能够对被加工件进行磨削、研磨、切割等加工的研磨机。研磨机具有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主轴。在主轴上,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各种顶端工具。在研磨机上,通常安装有覆盖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保护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78823号
然而,当为了抑制粉尘的飞散而增加由保护罩覆盖顶端工具的面积时,保护罩与被加工件相干涉而降低操作性和研磨机的加工能力。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对每种顶端工具均准备有保护罩。每种顶端工具专用的保护罩通过适用于加工作业的形状,抑制粉尘的飞散,并且能够实现较高的作业性和加工能力。
然而,更换顶端工具的同时更换保护罩,这对于作业者来讲非常麻烦。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进行作业的作业者大多仅更换顶端工具而不更换保护罩。
发明内容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抑制粉尘的飞散的能力,并且具有较高便利性的研磨机和罩。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研磨机具有电机、壳体、主轴和罩。壳体收纳电机。主轴从壳体向下方伸出,且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罩至少覆盖安装在主轴上的顶端工具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罩具有第一罩部和第二罩部,第二罩部以相对于第一罩部可动的方式被保持。第一罩部可固定于壳体。第一罩部设置于主轴的周向,至少覆盖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第二罩部能够以相对于第一罩部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罩部。罩能够构成为,第二罩部相对于第一罩部进行移动,相应地,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区域,与顶端工具的周围中、由罩覆盖的区域相对应。
根据具有该罩的研磨机,可调整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区域。调整能够在以下情况下进行,例如为了防止加工作业时顶端工具和被加工件之间的干涉,或为了防止更换顶端工具时顶端工具和罩之间的干涉。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即使利用多种顶端工具时,也能够提供一种便利性较高的研磨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第二罩部可以以沿着主轴的周向作相对移动的方式,被保持于第一罩部。罩可以构成为,第二罩部相对于第一罩部沿周向相对移动,相应地,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第一罩部可以构成为,在周向的特定的角度区域中,覆盖顶端工具的下方的一部分。该角度区域与按照沿着周向等的角度而指定范围时的罩部的区域相对应。此时,第二罩部可以构成为,从上述特定的角度区域朝向没有被第一罩部覆盖顶端工具的下方的其他的角度区域,第二罩部相对于第一罩部沿周向相对移动,至少覆盖顶端工具的下方的、没有被第一罩部覆盖的区域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在进行加工作业时,接近被加工件的顶端工具的部位因顶端工具的种类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在某些作业中,利用顶端工具的下表面进行加工,在其他的作业中,利用顶端工具的侧边缘进行加工。因此,根据可调整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下方面积的研磨机,相对于上述的多个作业表现出较高的作业性。即,即使根据作业用途改变顶端工具,也能够实现较高的作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罩可以构成为:具有:第一罩部,其沿主轴的周向设置,且固定于壳体,至少覆盖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和第二罩部,其以能够绕着与主轴的轴向不平行的规定的轴摆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罩部。罩也可以构成为,第二罩部相对于第一罩部绕着规定的轴摆动,相应地,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第二罩部构成为,以能够绕着规定的轴摆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罩部,该规定的轴沿与主轴的轴向垂直的面设置。第二罩部可以构成为,通过摆动而配置在与第一罩部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至少覆盖没有被第一罩部覆盖的顶端工具的下方的区域的一部分,在第二位置至少覆盖没有被第一罩部覆盖的顶端工具的上方的区域的一部分。即使通过具有上述罩的研磨机,也能够对顶端工具的种类和加工方法不同的多个作业实现较高的作业性。
第二罩部可以构成为,其至少一部分不遮挡作业者的视线。例如,第二罩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透明材料或网孔材料构成。
罩除了具有第一罩部外还具有第二罩部,这样有助于抑制粉尘的飞散。但是,在进行加工作业时,有时可能在被加工件的加工目标部位和作业者的眼睛之间隔着第二罩部。若第二罩部构成为其至少一部分不遮挡作业者的视线,则能够抑制第二罩部对作业性带来不良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罩具有:第一罩部,其沿主轴的周向设置,且固定于壳体,至少覆盖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和第二罩部,其以相对于第一罩部能够沿主轴的轴向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罩部。罩可以构成为,第二罩部相对于第一罩部的位置通过沿上述轴向相对移动而发生变化,相应地,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第二罩部能够构成为,通过沿上述轴向的相对移动而配置在与第一罩部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在第二罩部与第一罩部的朝向顶端工具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收纳顶端工具的空间,至少覆盖顶端工具的下方的一部分,在第二位置,第二罩部接近第一罩部的内表面,与第一罩部一起至少覆盖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罩可以构成为,具有:第一罩部,其沿主轴的周向设置,且固定于壳体,沿具有至少覆盖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的覆盖面的面展开;和第二罩部,其以相对于第一罩部能够沿上述面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于第一罩部。罩可以构成为,第二罩部相对于第一罩部沿上述面相对移动,相应地,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在该罩中,第二罩部可以构成为,至少覆盖顶端工具的下方的一部分,罩也可以构成为,第二罩部相对于第一罩部沿上述面相对移动,相应地,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下方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罩可以构成为,具有:第一罩部,其沿主轴的周向设置,且固定于壳体,至少覆盖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和第二罩部,其为保持于第一罩部的第二罩部,且具有可折叠的结构。罩可以构成为,根据第二罩部是否是折叠的状态,由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区域发生变化。
在该罩中,第二罩部可以构成为,在折叠的状态下,覆盖没有被第一罩部覆盖的顶端工具的下方的第一区域,在没有折叠的状态下,第二罩部除了覆盖第一区域外,还覆盖没有被第一罩部覆盖的顶端工具的下方的第二区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安装于研磨机的上述的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罩,其至少覆盖安装在主轴上的顶端工具的一部分,并且具有第一罩部和第二罩部,该主轴从研磨机所具有的壳体向下方伸出,第一罩部和第二罩部具有上述的特征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研磨机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含:将罩安装在壳体上,该罩用于在从研磨机所具有的壳体向下方伸出的主轴的周围,覆盖顶端工具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罩具有可动部,通过操作可动部,罩的形状发生变化,以使得被该罩覆盖的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当将磨削用砂轮作为顶端工具安装于主轴时,操作可动部,将罩设定为第一形状,当将切割用砂轮作为顶端工具安装于主轴时,操作可动部,将罩设定为第二形状,并且罩在第二形状的情况下,相比第一形状,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下方区域的更大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研磨机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安装有现有的保护罩的状态下的主轴周围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一形态的仰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二形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二形态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二形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二形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二形态的仰视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二形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一形态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二形态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二形态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一形态的仰视图。
图2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二形态的一部分透明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二形态的一部分透明的仰视图。
图24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二形态的一部分透明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三形态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三形态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第二形态的仰视图。
图3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第二形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方式。
[基本结构]
首先,说明基本的研磨机1的内部结构。研磨机1是安装有圆盘(圆板)状的顶端工具40的所谓的圆盘研磨机。该研磨机1通过顶端工具40的旋转来加工被加工件50(参照图3)。在顶端工具40中,包含切割砂轮和磨削砂轮等各种砂轮,还包含钢丝刷。研磨机1构成为能够更换顶端工具40的结构。
接着该研磨机1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研磨机100、200、300、400、500构成为,在图1所示的研磨机1或类似的研磨机上安装各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保护罩。
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沿长条状的研磨机主体的轴线、或与其对应的电机12的旋转轴14来定义前后方向。具体而言,将研磨机主体的设置有主轴24的一侧定义为“前”,将其的相反一侧定义为“后”。
另外,以主轴24的轴线为基准来定义上下方向。具体而言,将主轴24收纳在第一齿轮箱6和第二齿轮箱30内的一侧定义为“上”,将主轴24安装顶端工具40的一侧定义为“下”。另外,将在上下方向扩展的面定义为“侧面”,使用与方向相关的术语。
图1所示的研磨机1具有电机壳体4、第一齿轮箱6和后罩8。研磨机1还具有第二齿轮箱30。研磨机1所具有的内部结构要素收纳在主要由电机壳体4、第一齿轮箱6、第二齿轮箱30和后罩8形成的研磨机主体的内部空间内。
电机壳体4是大致圆筒状的壳体,用于收纳电机12。电机12的旋转轴14以朝向相邻的第一齿轮箱6伸出的方式配置。后罩8设置在电机壳体4的后方,收纳用于向电机12输入驱动电流来驱动电机12的电路系统。在电路系统上,通过在图1中未图示的电源线18(参照图3等)来从外部供给电力。研磨机1的驱动通过作业者操作被设置为向外部露出的在图1中未图示的开关操作部19来开启/关闭。
第一齿轮箱6设置在电机壳体4的前方,且收纳第一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2、主轴24和轴承26、28等。
第一锥齿轮20在第一齿轮箱6内被固定于电机12的旋转轴。第二锥齿轮22和主轴24通过轴承26设置在与第一齿轮箱6分体构成的第二齿轮箱30上,并且第二锥齿轮22和主轴24能够旋转。通过将第二齿轮箱30固定在第一齿轮箱6上,据此,第二锥齿轮22和主轴24的上部收纳在第一齿轮箱6内。
第二齿轮箱30以主轴24与电机12的旋转轴14垂直的方式固定在第一齿轮箱6上。第二齿轮箱30例如螺纹紧固在第一齿轮箱6上。
第二锥齿轮22被固定在主轴24上。第二锥齿轮22在第一齿轮箱6内与第一锥齿轮20啮合,将电机12的旋转输出力转换成绕着主轴24的旋转力。
主轴24的一端通过轴承28支承在第一齿轮箱6上,且主轴24能够自由旋转,主轴24的另一端从第二齿轮箱30向下方伸出。
在主轴24的、从第二齿轮箱30伸出的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对圆盘状的顶端工具40进行定位固定的内凸缘32。在主轴24的、比内凸缘32更靠近顶端的外周部分形成有用于与锁紧螺母34螺纹配合的螺纹部25。锁紧螺母34通过螺纹配合紧固固定在主轴24的下端,在锁紧螺母34与内凸缘32之间夹持并固定顶端工具40。
在上述结构的研磨机1中,当操作者使用开关操作部19进行开启操作时,电机12旋转,其旋转输出经由第一齿轮箱6内的齿轮机构(锥齿轮20、22)向主轴24传递。即,主轴24通过收纳在壳体4、6、30内的、包含电机12和齿轮机构的驱动装置来旋转驱动。
因此,在通过锁紧螺母34将顶端工具40固定于主轴24的状态下,与主轴24的旋转相适配,顶端工具40进行旋转。通过顶端工具40的旋转,研磨机1对被加工件50进行磨削、研磨和切割等加工。能够实现的加工取决于安装在主轴24上的顶端工具40的种类。
在电机12的旋转轴14上设置有风扇15,该风扇15将外部空气从后罩8的吸入孔导入,并将空气从设置于第一齿轮箱6的排出孔7排出。
在研磨机1上还设置有覆盖圆盘状的顶端工具40的保护罩60(参照图2)。该保护罩60在本技术领域中还被称为砂轮罩或圆盘罩。本说明书中记载的“覆盖”是指至少覆盖对象的一部分,只要没有特别地说明,不限定为覆盖整个对象。
图2表示在图1所示的研磨机1上安装有现有的保护罩60的状态下的主轴24和顶端工具40周边的剖面结构。
图2所示的保护罩60具有:半圆状的上部结构体61,其用于覆盖圆盘状的顶端工具40的上部后方的半圆部分;和侧部结构体63,其从上部结构体61的外周端部边缘向下方延伸。该保护罩60为上部结构体61和侧部结构体63一体形成的结构。例如,上部结构体61和侧部结构体63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体。侧部结构体63在下端具有弯曲部64,形成为下端稍向径向内侧弯曲的结构。
保护罩60还具有将保护罩60固定在第二齿轮箱30上的圆筒部67。圆筒部67作为与上部结构体61的外周圆弧同心的圆筒部被设置在上部结构体61上。该圆筒部67的尺寸被设计为,其内径比设置在第二齿轮箱30的具有圆形侧面的罩连接部31的外径稍大。
在图2中未图示,圆筒部67构成为,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的剖面呈开环形状,且在周向上开放的部分具有紧固部,该紧固部用于将圆筒部67的径向内侧紧固于第二齿轮箱30的罩连接部31。图4表示具有等同结构的圆筒部170和紧固部175。
该紧固部的作用在于,通过使从两侧夹紧该紧固部的螺丝与螺母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将圆筒部67的内侧紧固于第二齿轮箱30的罩连接部31,从而将保护罩60固定于第二齿轮箱30。图2所示的保护罩60例如在通过磨削砂轮来加工被加工件时使用。
另外,保护罩60能够在周向上以任意的角度(朝向)安装在罩连接部31上。图2所示的配置是在磨削加工中一般的配置。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保护罩也能够以任意的角度安装在研磨机上。因此,应该理解为,关于保护罩的构成结构要素在说明前后左右方向时,只是根据进行该磨削加工时的一般的配置来说明方向,保护罩相对于研磨机的周向的朝向并没有限定于特定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研磨机100构成为,在图1所示的研磨机1或类似的研磨机上,安装有图3~图9所示的保护罩110。
保护罩110具有:主罩部130;外侧罩部140;内侧罩部150;和圆筒部170,其用于将主罩部130固定于第二齿轮箱30。保护罩110构成为,通过外侧罩部140和内侧罩部150相对于主罩部130相对移动,该保护罩110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区域发生变化。
外侧罩部140以可沿着主罩部130的外表面在周向(主轴24的旋转方向或外周向)移动的方式保持于主罩部130。图6、图8和图9中所示的内侧罩部150以可沿着主罩部130的内表面在周向上移动的方式保持于主罩部130。
主罩部130构成为,与上述的保护罩60相同,具有:半圆状的上部结构体131,其用于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部后方的半圆部分;和侧部结构体133,其从上部结构体131的外周端部边缘向下方延伸,并且该主罩部130在主轴24的周向扩展而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方和侧方。如图5所示,侧部结构体133在其下端具有向径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134。
如图6、图8和图9所示,主罩部130还具有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下部结构体135,该下部结构体135位于与上部结构体131相对应的从0度至180度的半圆状的角度区域中、大致从40度至140度的角度区域内。这里所谓的角度表示以主轴24的轴线为中心在周向上的角度,角度区域与由该角度指定的范围的周向的区域相对应。
下部结构体135从侧部结构体133的下端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向径向内侧延伸,由此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下部结构体135与上部结构体131和侧部结构体133形成为一体。
在图5中,下部结构体135与外侧罩部140的下部结构体145重叠,位于被下部结构体145遮挡的位置。同样地,虽然在图4中未图示,但下部结构体135在与外侧罩部140的上部结构体141相对应的角度区域,从侧部结构体133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由此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
如图6所示,该主罩部130在其上部结构体13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具有用于限制外侧罩部140和内侧罩部150在周向的移动的引导突起132。
在主罩部130的上部结构体131上设置有与上部结构体131的圆弧同心的圆筒部170。上部结构体131具有在与圆筒部170相对应的位置向上方延伸的延伸设置部位131A,且通过延伸设置部位131A与圆筒部170连接。圆筒部170与该延伸设置部位形成为一体、或与延伸设置部位分体构成。
圆筒部170与圆筒部67相同,为开环形状,如图4等所示,在其周向上敞开的部分具有用于将圆筒部170紧固于第二齿轮箱30的罩连接部31的紧固部175。
紧固部175发挥作用,以使得通过使从两侧夹持该紧固部175的螺杆和螺母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将圆筒部170的内侧紧固于第二齿轮箱30的罩连接部31。利用该圆筒部170的功能,保护罩110的主罩部130被固定于第二齿轮箱30。保护罩110在嵌入第二齿轮箱30的罩连接部31之后被紧固,据此,被固定于罩连接部31。
外侧罩部140的内表面沿着主罩部130的外表面而设置,且该外侧罩部140被设置为,可沿着主罩部130的外表面在周向上相对移动。具体而言,外侧罩部140具有:扇状的上部结构体141;和侧部结构体143,其从上部结构体141的外周端部边缘向下方延伸,并且,该外侧罩部140隔着主罩部130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方和侧方。
另外,如图5和图6等所示,外侧罩部140构成为,具有下部结构体145,该下部结构体145从侧部结构体143的下端沿着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和下部结构体135的下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且该外侧罩部140由下部结构体145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上述的上部结构体141、侧部结构体143和下部结构体145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体。上部结构体141和下部结构体145在与主罩部130的下部结构体135相同的角度范围内或稍大的角度范围内沿周向扩展。
外侧罩部140设置为可相对于主罩部130在周向上相对移动,据此,如图4和图5所示,外侧罩部140在配置于相对于主罩部130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由下部结构体145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中的、与主罩部130的下部结构体135大致相同的区域。
另一方面,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外侧罩部140在配置于相对于主罩部130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外侧罩部140覆盖没有由主罩部13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区域R11、R12中的一方的区域R11。
进一步而言,外侧罩部140的上部结构体141在其内表面上具有与设置于主罩部130的外表面的引导突起132卡合的、在周向上延伸的凹条142(参照图6)。可以理解为,凹条142是在设置于上部结构体141的狭缝上设置有覆盖该狭缝的罩的结构。覆盖狭缝的罩可为了应对粉尘而设置。通过该凹条142和引导突起132之间的卡合,外侧罩部140被限制在周向上相对于主罩部130的移动(滑动)。
内侧罩部150的外表面沿着主罩部130的内表面而设置,且该内侧罩部150设置为,相对于主罩部130的内表面可在周向上相对移动。具体而言,如图6和图8所示,内侧罩部150构成为,具有:扇状的上部结构体151;和侧部结构体153,其从上部结构体151的外周端部边缘向下方延伸,并且内侧罩部150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方和侧方。而且,内侧罩部150具有下部结构体155,该下部结构体155从侧部结构体153的下端沿着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和下部结构体135的上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且通过下部结构体155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
上述的上部结构体151、侧部结构体153和下部结构体155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体。上部结构体151和下部结构体155与外侧罩部140相同,在与主罩部130的下部结构体135相同的角度范围或稍大的角度范围内沿周向扩展。
内侧罩部150设置为相对于主罩部130在周向上能够相对移动,据此,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内侧罩部150在配置于相对于主罩部130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下部结构体155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中的、与主罩部130的下部结构体135大致相同的区域。
另一方面,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内侧罩部150在配置于相对于主罩部130的第三位置的状态下,内侧罩部150覆盖没有被主罩部130覆盖的顶端工具40下方的区域R11、R12中的一方的区域R12。
内侧罩部150的上部结构体151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凹条152(参照图6),该凹条152与设置于主罩部130的内表面的引导突起132卡合,且在周向延伸。可以理解为,凹条152与凹条142同样,其为在上部结构体151设置的狭缝上设置覆盖该狭缝的罩的结构。通过该凹条152与引导突起132的卡合,限制内侧罩部150在周向上相对于主罩部130进行移动。
根据以上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研磨机100中,保护罩110具有多个罩部130、140、150。而且,设置为:相对于作为第一罩部的主罩部130,作为第二罩部和第三罩部的外侧罩部140和内侧罩部150可在周向上相对移动。在保护罩110中,通过外侧罩部140和内侧罩部150的移动,使没有被主罩部130覆盖的区域R11、R12打开和关闭,由保护罩11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根据该保护罩110,作业者可调整由保护罩11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区域。例如,作业者可以调整由保护罩11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以考虑抑制粉尘飞散,并且不会降低作业效率。
调整可以在下述情况下进行,例如为了防止在加工作业时顶端工具40与被加工件之间的干涉,或为了防止在更换顶端工具40时顶端工具40和保护罩110之间的干涉。
众所周知,在进行加工作业时,接近被加工件的顶端工具40的部位因顶端工具40的种类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在某些作业中,利用顶端工具40的下表面进行加工,在其他的作业中,利用顶端工具40的侧边缘进行加工。因此,根据可调整由保护罩11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的研磨机100,相对于上述的多个作业表现出较高的作业性。在图9所示的研磨机100中,还可以将保护罩110的周向上的朝向调整为适用于切割加工作业的朝向。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研磨机200构成为,在图1所示的研磨机1或类似的研磨机上安装图10~图14所示的保护罩210。
保护罩210具有:主罩部230;辅助罩部250;和圆筒部270,其用于将主罩部230固定于第二齿轮箱30。保护罩210构成为,通过辅助罩部250相对于主罩部230的摆动,覆盖顶端工具40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主罩部230构成为,与保护罩60相同,具有:半圆状的上部结构体231,其用于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部后方的半圆部分;和侧部结构体233,其从上部结构体231的外周端部边缘向下方延伸,并且该主罩部230通过在主轴24的周向扩展,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方和侧方。上部结构体231和侧部结构体233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体。如图11和图12所示,侧部结构体233在其下端具有向径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234。
如图13所示,主罩部230还具有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下部结构体235。下部结构体235与上部结构体231和侧部结构体233形成为一体。该下部结构体235从侧部结构体233的下端(弯曲部234)朝向径向内侧,沿着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略微延伸设置,据此,覆盖上部结构体231的下方区域中的、后半部分的区域。
下部结构体235的端部边缘235A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在将辅助罩部250配置于下方时,没有被下部结构体235覆盖的主罩部230的下方区域R20通过辅助罩部250覆盖。
在主罩部230的上部结构体231上设置有与第一実施方式的圆筒部170相同地构成的圆筒部270。主罩部230通过圆筒部270固定于第二齿轮箱30的罩连接部31。
辅助罩部250以能够通过摆动销260摆动的方式连接于主罩部230。摆动销260穿插在设置于辅助罩部250的臂253的通孔254和设置于主罩部230的侧部结构体233的前方左右端部的、未图示的通孔中,且压紧,由此,使辅助罩部250以能够绕着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的方式保持于主罩部230。
辅助罩部250具有罩主体251和2个臂253。臂253在罩主体251的左右端部以与罩主体251的表面垂直的方式竖直设置。罩主体251和臂253由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为一体。因此,在图10~图14中,透明表现被辅助罩部250覆盖的区域。
通过摆动销260的功能,臂253沿着左右方向绕轴摆动,由此,如图10和图11所示,罩主体251在配置于相对于主罩部230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其覆盖没有被主罩部23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上方区域。
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罩主体251在配置于相对于主罩部230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其覆盖没有被主罩部23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R20。作业者将顶端工具40从主轴24取下后,操作辅助罩部250,将辅助罩部250配置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据此,能够调整由保护罩21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区域。
辅助罩部250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通过使用螺杆265实现。在辅助罩部250的臂253上设置有通孔256,257。在主罩部230的侧部结构体233上设置有螺纹孔(未图示),该螺纹孔在辅助罩部250配置于第一位置(参照图11)的状态下与通孔257连通。通孔256设置为,在辅助罩部250配置在第二位置(参照图12)的状态下,与上述螺纹孔连通。
因此,作业者在将辅助罩部250配置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将螺杆265插入通孔257,且与主罩部230的螺纹孔螺合,据此,能够利用螺杆265将辅助罩部250保持在第一位置。同样地是,作业者在将辅助罩部250配置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将螺杆265插入通孔256,且与主罩部230的螺纹孔螺合,据此,能够利用螺杆265将辅助罩部250保持在第二位置。
如上所述,保护罩210具有多个罩部230、250。相对于作为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方的第一罩部的主罩部230,作为第二罩部的辅助罩部250设置为,可绕着与主轴24的轴向非平行、而与其垂直的左右方向的轴摆动。保护罩210构成为,通过该摆动,切换由辅助罩部250覆盖没有被主罩部23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R2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操作辅助罩部250,能够调整由保护罩21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区域。因此,作业者能够根据顶端工具40的种类和加工方法容易地调整辅助罩部250的位置,由此能够以良好地作业性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
尤其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辅助罩部25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的保持都使用螺杆265。因此,能够降低作业者丢失螺杆265的可能性。
辅助罩部250还构成为,当其夹在作业者和被加工件的加工目标部位之间时,不会遮挡作业者的视线。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视线被遮挡而降低作业性。
以上说明了辅助罩部250由透明的树脂材料构成。但是,也可以理解为,图10~图14中所示的罩主体251由金属丝网等的网孔材料构成。网孔的大小设定为,在进行加工作业时,较大的碎片不会穿过罩主体251而飞散。罩主体251也可以采用在不透明材料上设置细小的通孔的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以不遮挡作业者的视线的方式构成罩主体251。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研磨机300构成为,在图1所示的研磨机1或类似的研磨机上安装图15~图18所示的保护罩310。
保护罩310具有:主罩部330;辅助罩部350;和圆筒部370,其用于将主罩部330固定于第二齿轮箱30。保护罩310构成为,通过辅助罩部350相对于主罩部330在主轴24的轴向上,即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该保护罩310覆盖顶端工具40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主罩部330构成为,与保护罩60相同,具有:半圆状的上部结构体331,其用于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部后方的半圆部分;和侧部结构体333,其从上部结构体331的外周端部边缘向下方延伸,该主罩部330在主轴24的周向扩展而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方和侧方。上部结构体331和侧部结构体333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体。如图16所示,侧部结构体333在其下端具有向径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334。
主罩部330在侧部结构体333的一部分区域还具有收纳螺杆337的多个螺杆收纳部335,该螺杆337从上部结构体331的上表面向下方穿插。螺杆337例如以利用簧环336的作用在上下方向不移动的方式收纳于螺杆收纳部335。螺杆337与固定于辅助罩部350所具有的罩主体351的螺母353螺合。
在主罩部330的上部结构体331上设置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圆筒部170相同地构成的圆筒部370。主罩部330通过圆筒部370固定于第二齿轮箱30的罩连接部31。
辅助罩部350具有:罩主体351,其与主罩部330的上部结构体331的内表面(下表面)相向;和多个螺母353,其固定配置于罩主体351。
罩主体351由半圆状的金属板或树脂板构成,该半圆状的金属板或树脂板具有沿着主罩部330的侧部结构体333和螺杆收纳部335的内表面的轮廓。罩主体351构成为不透明、透明、或网孔状的结构。
螺母353设置为,在主罩部330中与配置螺杆337的位置相对应的罩主体351的区域,与螺杆337螺合。螺母353以即使螺杆337旋转,其也不会随之旋转的方式固定于罩主体351。
上述结构的保护罩310中,将螺母353固定于罩主体351的结果是,在作业者操作与螺母353螺合的螺杆337使其旋转时,与该旋转方向相对应,罩主体351沿上下方向移动。根据该原理,辅助罩部350设置为,其相对于主罩部330可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
通过辅助罩部350的上下移动,如图15和图16所示,罩主体351在配置于相对于主罩部330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其接近主罩部330的上部结构体331的内表面,与上部结构体331一起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方。
如图17和图18所示,罩主体351在配置于相对于主罩部330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罩主体351与主罩部330的朝向顶端工具4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收纳顶端工具40的空间,并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作业者从主轴24将顶端工具40取下后,旋转螺杆337,使辅助罩部350沿上下方向移动,据此,切换辅助罩部350的位置,由此能够切换有无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
在顶端工具40使用切割砂轮时,将顶端工具40相对于被加工件垂直配置,而出现由顶端工具40的侧边缘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的状况。在该状况下,顶端工具40的下方有可能朝向作业者一侧。因此,作业者通过切换保护罩310的状态以由辅助罩部350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由此能够抑制粉尘从下方飞散进行切割作业。
另一方面,在使用磨削砂轮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时,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辅助罩部350有可能与被加工件相干涉而降低作业性。在这种情况下,作业者通过将辅助罩部350配置在上方,而不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由此能够以良好地作业性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
在辅助罩部350为透明的结构时,能够防止辅助罩部350遮挡作业者对被加工件的加工目标部位的视线,因此,作业者能够高效地进行精密的加工作业。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的研磨机400构成为,在图1所示的研磨机1或类似的研磨机上安装图19~图26所示的保护罩410。
保护罩410具有:主罩部430;外侧罩部450;和圆筒部470,其用于将主罩部430固定于第二齿轮箱30。保护罩410构成为,通过外侧罩部450相对于主罩部430,在沿着主罩部430的上表面的横向方向移动,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区域也发生变化(例如参照图24和图26)。横向方向是指沿着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的方向。外侧罩部450配置为,在将主罩部430收纳在内侧的状态下,以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摆动销440为轴在横向方向摆动。
主罩部430与保护罩60同样,具有:半圆状的上部结构体431,其用于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部后方的半圆部分;和侧部结构体433,其从上部结构体431的外周端部边缘向下方延伸(参照图22)。上部结构体431和侧部结构体433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体。如图23和图24所示,侧部结构体433在其下端具有向径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434。
该主罩部430构成为,其覆盖顶端工具40的后部的上方和侧方,但实质上不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在图22、图23和图24中,为了易于理解主罩部430和外侧罩部450的配置,透明表示外侧罩部450,由此表示位于外侧罩部450的内侧的主罩部430的部位。
在主罩部430的上部结构体431上设置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圆筒部170相同地构成的圆筒部470。主罩部430通过圆筒部470固定于第二齿轮箱30的罩连接部31。
主罩部430还具有用于收纳摆动销440的销收纳部436,该销收纳部436位于侧部结构体433的前方右端部。摆动销440穿插在连通的、外侧罩部450的上部通孔451A、主罩部430的销收纳部436和外侧罩部450的下部通孔455A,且被紧固,由此将外侧罩部450以能够沿主罩部430的上表面在横向方向摆动的方式接合于主罩部430。
主罩部430构成为,在上部结构体431的前方左端部的附近,还具有用于穿插螺杆445的插入孔432。图19~图23和图25所示的螺杆445插入该插入孔432,并与位于插入孔432的下端的螺母446螺合。螺杆445穿过外侧罩部450的狭缝451C和主罩部230的插入孔432而与螺母446螺合,据此,当螺杆445牢固地紧固在外侧罩部450和主罩部430上时,外侧罩部450以不能在横方上移动的方式被固定于主罩部430。在需要移动外侧罩部450时,作业者旋松螺杆445。
外侧罩部450构成为,具有:上部结构体451,其位于主罩部430的上方,且具有比主罩部430的上部结构体431更大的面积;侧部结构体453,其从上部结构体451的外周向下方延伸;下部结构体455,其从侧部结构体453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
上部结构体451具有上部通孔451A、开口部451B和狭缝451C。在上部通孔451A中穿插有摆动销440。开口部451B设置在外侧罩部450以摆动销440为轴摆动时形成为圆筒部470的通路的上部结构体451的区域,以避免圆筒部470和上部结构体431的连接部分阻碍外侧罩部450的移动。狭缝451C设置于,在外侧罩部450以摆动销440为轴摆动时,形成安装在主罩部430上的螺杆445的通路的上部结构体451的区域。
下部结构体455构成为,位于上部结构体451的下方,且能够覆盖没有被主罩部43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下部结构体455构成为,具有开口部455B,在螺杆445松动地螺合于螺母446的状态下,使外侧罩部450最大限度地向后方摆动,如图19、图20和图21所示那样,在配置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基本不覆盖没有被主罩部43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
外侧罩部450在相对于主罩部430最大限度地向前方摆动的过程中,如图22、图23和图24所示,该外侧罩部450以由下部结构体455逐步覆盖没有被主罩部43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的方式,相对于主罩部430进行移动。
外侧罩部450配置为,在相对于主罩部430最大限度地向前方摆动而配置在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如图25和图26所示,大致完全覆盖没有被主罩部43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中、上部结构体431的下方区域。
根据本实施方式,这样覆盖顶端工具40的多个罩部430、450设置为可沿着一方的罩部的面相对移动。具体而言,相对于作为第一罩部的主罩部430,作为第二罩部的外侧罩部450设置为,以摆动销440为轴,可在横向方向上摆动。保护罩410构成为,外侧罩部450相对于主罩部430在横向方向上移动,相应地,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也发生变化。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将罩主体351配置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参照图15和图16)相同,如图19、图20和图21所示,外侧罩部450相对于主罩部430配置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其基本不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因此,保护罩410能够采用适用于使用磨削砂轮的磨削作业的形态。
另一方面,如图25和图26所示,外侧罩部450相对于主罩部430配置在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其基本上覆盖顶端工具40的半圆状的区域。因此,保护罩410能够采用适用于使用切割砂轮的切割作业的形态。在图26所示的研磨机400中,保护罩410的周向的朝向调整为适用于切割加工作业的朝向。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业者能够根据顶端工具40的种类和加工作业调整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区域。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便利性较高的研磨机。
[第五实施方式]
第五实施方式的研磨机500构成为,在图1所示的研磨机1或类似的研磨机上安装图27~图30所示的保护罩510。
保护罩510具有:主罩部530;辅助罩部550;和圆筒部570,其用于将主罩部530固定于第二齿轮箱30。辅助罩部550配置在主罩部530的下方,具有可折叠的结构。保护罩510构成为,根据辅助罩部550是否为折叠的状态,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也发生变化。
主罩部530构成为,与保护罩60相同,具有:半圆状的上部结构体531,其用于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部后方;和侧部结构体533,其从上部结构体531的外周端部边缘向下方延伸,该主罩部530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上方和侧方。上部结构体531和侧部结构体533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一体。如图29所示,侧部结构体533在其下端具有向径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534。
辅助罩部550具有:侧部结构体551,其沿着主罩部530的侧部结构体533的外周面设置;第一下部结构体554和第二下部结构体556,其覆盖被侧部结构体551包围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半圆状的区域,换而言之,覆盖上部结构体531的下方区域。侧部结构体551、第一下部结构体554和第二下部结构体556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
侧部结构体551通过嵌入主罩部530的侧部结构体533,压接于主罩部530,将辅助罩部55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于主罩部530。或者,辅助罩部550以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主罩部530,而不能够拆装。
第一下部结构体554在比第二下部结构体556更远离沿侧部结构体551的外周的圆弧的中心的位置,接合于侧部结构体551的下端。第二下部结构体556通过铰链559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下部结构体554。铰链559以能够使第二下部结构体556绕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的轴摆动的方式,将第二下部结构体556连接于第一下部结构体554。
根据上述连接,如图27和图28所示,第二下部结构体556在第二下部结构体556相对于第一下部结构体554没有折曲的状态下,覆盖在上部结构体531的下方区域中的、没有被第一下部结构体554覆盖的区域。
如图29和图30所示,由该第二下部结构体556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在第二下部结构体556相对于第一下部结构体554折曲的状态下,其没有被覆盖,而是露出在外部。
辅助罩部550还具有用于固定摆动的第二下部结构体556的结构。辅助罩部550的侧部结构体551具有2个固定部552,该2个固定部552具有在第二下部结构体556向第一下部结构体554侧折曲时,与设置于第二下部结构体556的2处的通孔556A连通的螺纹孔552A。如图29所示,第二下部结构体556在向第一下部结构体554侧折曲时,利用穿过通孔556A与螺纹孔552A螺合的螺杆560固定于固定部552,由此保持折曲的状态。
除此以外,辅助罩部550具有在第二下部结构体556的左右端部竖直设置的固定部557,并且该固定部557具有通孔557A。如图30所示,辅助罩部550在侧部结构体551的前方左右端部具有螺纹孔551A,该螺纹孔551A在第二下部结构体556相对于第一下部结构体554没有折曲的状态下,与固定部557所具有的通孔557A连通。
为了将第二下部结构体556保持在折曲的状态而使用的上述的螺杆560(参照图29),在第二下部结构体556相对于第一下部结构体554没有折曲的状态下,穿过通孔557A与设置在侧部结构体551的左右端部的螺纹孔551A螺合。据此,第二下部结构体556在相对于第一下部结构体554没有折曲的状态下,如图27和图28所示,被螺纹锁定于侧部结构体551,并保持该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辅助罩部550具有包含第一下部结构体554和第二下部结构体556的、可折叠的结构。根据该结构,保护罩510构成为,使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区域发生变化。辅助罩部550在折叠的状态下,覆盖没有被主罩部530覆盖的顶端工具40的下方区域中的后方区域,在没有折叠的状态下,还覆盖位于该后方区域的前方的区域。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在切换使用切割砂轮和磨削砂轮这样的多种顶端工具40时,也能够根据顶端工具40的种类和加工作业,调整覆盖顶端工具40的下方的区域。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便利性较高的研磨机。
根据本实施方式,尤其是在第二下部结构体556被折曲的状态和没有被折曲的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下,均利用螺杆560固定第二下部结构体556。因此,能够减小作业者丢失螺杆560的可能性。
上述的辅助罩部550夹在作业者和被加工件的加工目标部位之间时,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可由透明部材或网孔部材构成辅助罩部550,以不遮挡作业者的视线。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作业性。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对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研磨机和罩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1个构成单元所具有的功能可以分散于多个构成单元而设置。多个构成单元所具有的功能也可以综合到1个构成单元中。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也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在其他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附加或置换。基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文字确定的技术思想所包含的所有方式都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研磨机、4…电机壳体、6…第一齿轮箱、8…后罩、12…电机、14…旋转轴、20…第一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4…主轴、25…螺杆部、26…轴承、28…轴承、30…第二齿轮箱、31…罩连接部、32…内凸缘、34…锁紧螺母、40…顶端工具、60…保护罩、61…上部结构体、63…侧部结构体、64…弯曲部、67…圆筒部、100…研磨机、110…保护罩、130…主罩部、131…上部结构体、131A…延伸设置部位、132…引导突起、133…侧部结构体、134…弯曲部、135…下部结构体、140…外侧罩部、141…上部结构体、142…凹条、143…侧部结构体、145…下部结构体、150…内侧罩部、151…上部结构体、152…凹条、153…侧部结构体、155…下部结构体、170…圆筒部、175…紧固部、200…研磨机、210…保护罩、230…主罩部、231…上部结构体、233…侧部结构体、234…弯曲部、235…下部结构体、250…辅助罩部、251…罩主体、253…臂、254…通孔、256…通孔、257…通孔、260…摆动销、265…螺杆、270…圆筒部、300…研磨机、310…保护罩、330…主罩部、331…上部结构体、333…侧部结构体、334…弯曲部、335…螺杆收纳部、336…簧环、337…螺杆、350…辅助罩部、351…罩主体、353…螺母、370…圆筒部、400…研磨机、410…保护罩、430…主罩部、431…上部结构体、432…插入孔、433…侧部结构体、434…弯曲部、436…销收纳部、440…摆动销、445…螺杆、446…螺母、450…外侧罩部、451…上部结构体、451A…上部通孔、451B…开口部、451C…狭缝、453…侧部结构体、455…下部结构体、455A…下部通孔、455B…开口部、470…圆筒部、500…研磨机、510…保护罩、530…主罩部、531…上部结构体、533…侧部结构体、534…弯曲部、550…辅助罩部、551…侧部结构体、551A…螺纹孔、552…固定部、552A…螺纹孔、554…第一下部结构体、556…第二下部结构体、556A…通孔、557…固定部、557A…通孔、559…铰链、560…螺杆、570…圆筒部。

Claims (9)

1.一种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机;
壳体,其收装所述电机;
主轴,其从所述壳体向下方伸出,且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和
罩,其至少覆盖安装于所述主轴的顶端工具的一部分,
所述罩具有:
第一罩部,其沿所述主轴的周向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壳体,至少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和
第二罩部,其以能够绕着与所述主轴的轴向不平行的规定的轴摆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一罩部,
与所述第二罩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绕着所述规定的轴的摆动相对应,由所述罩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所述第二罩部构成为,以能够绕着所述规定的轴,即以能够绕着沿与所述主轴的轴向垂直的面的规定的轴摆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一罩部,
所述第二罩部通过所述摆动而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至少覆盖没有被所述第一罩部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下方的区域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位置至少覆盖没有被所述第一罩部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上方的区域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罩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或网孔材料构成。
3.一种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机;
壳体,其收装所述电机;
主轴,其从所述壳体向下方伸出,且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和
罩,其至少覆盖安装于所述主轴的顶端工具的一部分,
所述罩具有:
第一罩部,其沿所述主轴的周向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壳体,至少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和
第二罩部,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能够沿所述主轴的轴向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一罩部,
所述第二罩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的位置通过所述相对移动而发生变化,相应地,由所述罩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所述第二罩部通过所述相对移动而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罩部与所述第一罩部的朝向所述顶端工具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收装所述顶端工具的空间,至少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下方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罩部接近所述第一罩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第一罩部一起至少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
4.一种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机;
壳体,其收装所述电机;
主轴,其从所述壳体向下方伸出,且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和
罩,其至少覆盖安装于所述主轴的顶端工具的一部分,
所述罩具有:
第一罩部,其沿所述主轴的周向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壳体,至少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和
第二罩部,其保持于所述第一罩部,且具有围绕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的轴可折叠的结构,
与所述第二罩部是否为折叠的状态相对应,由所述罩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罩部在所述被折叠的状态下,覆盖没有被所述第一罩部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下方的第一区域,在所述没有被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罩部除了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外,还覆盖没有被所述第一罩部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下方的第二区域。
6.一种罩,其至少覆盖安装于主轴的顶端工具的一部分,该主轴从研磨机所具有的壳体向下方伸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具有:第一罩部,其沿所述主轴的周向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壳体,至少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和
第二罩部,其以能够绕着与所述主轴的轴向不平行的规定的轴摆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一罩部,
与所述第二罩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绕着所述规定的轴的摆动相对应,由所述罩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所述第二罩部构成为,以能够绕着所述规定的轴,即以能够绕着沿与所述主轴的轴向垂直的面的规定的轴摆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一罩部,
所述第二罩部通过所述摆动而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至少覆盖没有被所述第一罩部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下方的区域的一部分,
在所述第二位置至少覆盖没有被所述第一罩部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上方的区域的一部分。
7.一种罩,其至少覆盖安装于主轴的顶端工具的一部分,该主轴从研磨机所具有的壳体向下方伸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具有:第一罩部,其沿所述主轴的周向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壳体,至少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和
第二罩部,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能够沿所述主轴的轴向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一罩部,
所述第二罩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的位置通过所述相对移动而发生变化,相应地,由所述罩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所述第二罩部通过所述相对移动而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罩部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罩部与所述第一罩部的朝向所述顶端工具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收装所述顶端工具的空间,至少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下方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罩部接近所述第一罩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第一罩部一起至少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
8.一种罩,其至少覆盖安装于主轴的顶端工具的一部分,该主轴从研磨机所具有的壳体向下方伸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具有:第一罩部,其沿所述主轴的周向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壳体,至少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上方的一部分;和
第二罩部,其保持于所述第一罩部,且具有围绕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的轴可折叠的结构,
与所述第二罩部是否是被折叠的状态相对应,由所述罩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区域也发生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罩部在所述被折叠的状态下,覆盖没有被所述第一罩部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下方的第一区域,在所述没有被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罩部除了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外,还覆盖没有被所述第一罩部覆盖的所述顶端工具的下方的第二区域。
CN201610576956.5A 2015-09-10 2016-07-20 研磨机和罩 Active CN1065144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8870A JP6634248B2 (ja) 2015-09-10 2015-09-10 グラインダ及びカバー
JP2015-178870 2015-09-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4467A CN106514467A (zh) 2017-03-22
CN106514467B true CN106514467B (zh) 2020-03-10

Family

ID=5688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6956.5A Active CN106514467B (zh) 2015-09-10 2016-07-20 研磨机和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6319B2 (zh)
EP (1) EP3141341A3 (zh)
JP (1) JP6634248B2 (zh)
CN (1) CN1065144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67236B2 (ja) 2015-09-10 2020-03-18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グラインダ、カバー及びカバーセット
JP6571463B2 (ja) 2015-09-10 2019-09-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グラインダ、及びカバー
JP6577830B2 (ja) 2015-10-28 2019-09-1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DE102016106782A1 (de) * 2016-04-13 2017-10-19 Festool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Abdeckeinrichtung
JP6307787B1 (ja) * 2017-05-26 2018-04-11 株式会社ナカヤ ガード装着機構
US10290642B2 (en) 2017-09-30 2019-05-14 Intel Corporation Flash memory devices incorporating a polydielectric layer
CN108274356A (zh) * 2017-12-11 2018-07-13 安徽宝辰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除锈及焊渣用的打磨装置
CN110153966A (zh) * 2018-02-13 2019-08-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
DE202019101534U1 (de) * 2018-05-25 2019-05-20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Winkelschleifer
JP7107554B2 (ja) * 2018-06-05 2022-07-27 株式会社呉英製作所 防塵カバー
JP7100527B2 (ja) * 2018-08-06 2022-07-13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カバーおよび工具
US11491611B2 (en) * 2018-08-14 2022-11-0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plash guards for grinder/polisher machines and grinder/polisher machines having splash guards
CN110962017A (zh) * 2018-09-30 2020-04-0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角磨机
KR102193670B1 (ko) * 2019-03-21 2020-12-21 양선경 그라인더 안전장치
CN114423564B (zh) * 2019-08-16 2024-02-13 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角磨机的护罩组件和角磨机
WO2021030953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角磨机及其防护罩组件
DE102019220621A1 (de) * 2019-12-30 2021-07-01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nvorrichtung,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der Handwerkzeugmaschinenvorrichtung und Zubehör mit der Handwerkzeugmaschinenvorrichtung
CN111409000A (zh) * 2020-04-29 2020-07-14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护罩及角磨
CN112775793B (zh) * 2021-01-28 2022-01-04 河南省润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13997172A (zh) * 2021-11-24 2022-02-01 汪文志 一种方便操作的角向磨光机
KR102535473B1 (ko) * 2022-07-03 2023-05-26 조병준 안전기능이 강화된 그라인더용 안전커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3784A (en) * 1970-07-29 1974-02-26 Fritz Jetzt Protective device for cutting machines
CN1079314C (zh) * 1995-08-19 2002-02-20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弯把手提砂轮机防护罩
CN2499173Y (zh) * 2001-10-26 2002-07-10 吴志江 吸尘式角向磨光机
US6699114B1 (en) * 2002-04-26 2004-03-02 Benedict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Pivotal guards for power hand tools with rotating discs
TWM319119U (en) * 2007-02-02 2007-09-21 Double Dynasty Co Ltd Direction adjustable device of front guard for grinding machine
JP2010029986A (ja) * 2008-07-29 2010-02-12 Taihei Dengyo Kaisha Ltd 携帯用グラインダー
CN102470457A (zh) * 2009-07-10 2012-05-23 株式会社牧田 切割机防护部件的固定装置防脱落机构
CN103372813A (zh) * 2012-04-27 2013-10-3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在与电动工具使用时具有粉尘吸出装置的盖装置
CN103796808A (zh) * 2011-07-20 2014-05-14 特洛伊·蒙克里夫 仿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47728U (de) 1961-07-12 1962-03-01 Bosch Gmbh Robert Schutzhaube fuer motorisch angetriebene handwerkzeugmaschine.
JPS5813952U (ja) 1981-07-14 1983-01-28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デイスクグラインダ−
EP0267993A1 (en) 1986-11-17 1988-05-25 Jerome Roestenberg Sander shield
US4622782A (en) 1985-08-09 1986-11-18 Roestenberg Jerome R Sander shield
JPH02122755U (zh) 1989-03-15 1990-10-09
SE507264C2 (sv) 1996-06-13 1998-05-04 Atlas Copco Tools Ab Handhållet motordrivet verktyg
GB2329440A (en) 1997-09-23 1999-03-24 Liu Wun Hui Front shield of power sanding machine
US5974674A (en) * 1998-07-01 1999-11-02 Kelly; Daniel E. Undercut saw
DE10107290A1 (de) * 2001-02-16 2002-09-05 Esau Ulrich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lektrohandmaschine
AU2003291857B2 (en) 2002-12-23 2010-02-18 Advance Posture Systems Pty Ltd Dust Shroud
DE102004047278A1 (de) 2004-09-29 2006-04-06 Hilti Ag Abdeckeinrichtung für ein Werkzeuggerät
US7739801B1 (en) * 2004-10-29 2010-06-22 Crain Cutter Company, Inc. Undercut saw
US8267751B2 (en) * 2004-11-12 2012-09-18 Sunderland Tool, Ltd. Chamfering tool and method
US7310879B1 (en) * 2006-07-27 2007-12-25 Robert Bosch Gmbh Cutting attachment having an adjustable foot for rotary hand tools
US7596872B2 (en) * 2006-07-27 2009-10-06 Robert Bosch Gmbh Cutting attachment with a removable cover for rotary hand tools
DE102006041671B4 (de) * 2006-09-06 2018-03-29 Robert Bosch Gmbh Schutzhaube einer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07041840A1 (de) 2006-11-13 2008-05-15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utzhaube, insbesondere Winkelschleifer
JP2009000795A (ja) * 2007-06-25 2009-01-08 Gt Engineer:Kk 研摩粉塵飛散防止カバー
DE102007046311A1 (de) 2007-09-27 2009-04-02 Robert Bosch Gmbh Schutzvorrichtung
CN101835560A (zh) 2007-10-22 2010-09-15 株式会社牧田 研磨机上的砂轮罩的止挡装置
DE102007057032A1 (de) 2007-11-27 2009-05-28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US20090229436A1 (en) * 2008-03-11 2009-09-17 Crain Cutter Company, Inc. Undercut saw height adjustment, handle, blade guard improvements
DE102008022294A1 (de) 2008-04-28 2009-10-29 C. & E. Fein Gmbh Schutzhaube für ein Schleifgerät
JP2010162680A (ja) * 2009-01-19 2010-07-29 Yoshihisa Ando ディスクグラインダー回転可動式安全カバー装置
JP4710035B2 (ja) * 2009-01-29 2011-06-29 三京ダイヤモ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集じんカバー
DE102009028404A1 (de) 2009-08-10 2011-02-17 Robert Bosch Gmbh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Schutzhaube
US8764518B2 (en) 2009-10-21 2014-07-01 Pathfinder Concepts, Llc Dust shroud for a grinder
DE102010030598A1 (de) * 2010-06-28 2011-12-29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schutzvorrichtung
JP2013078823A (ja) 2011-10-04 2013-05-02 Makita Corp 動力工具、および動力工具の製造方法
JP5804264B2 (ja) * 2011-11-29 2015-11-0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切断機
JP5959421B2 (ja) 2011-12-14 2016-08-02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グラインダ
JP2013208677A (ja) * 2012-03-30 2013-10-10 Hitachi Koki Co Ltd ホイルガードおよびディスクグラインダ
JP5836876B2 (ja) 2012-04-25 2015-12-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DE102012111989A1 (de) * 2012-12-07 2014-06-12 Flex-Elektrowerkzeuge Gmbh Handgehaltene Schleifmaschine
US9289879B2 (en) * 2013-05-02 2016-03-22 Black & Decker Inc. Hinge assembly for an angle grinder dust shroud
DE102013208809A1 (de) * 2013-05-14 2014-11-20 Robert Bosch Gmbh Schutzhaubenvorrichtung
US9694464B2 (en) * 2014-03-03 2017-07-04 Vasile Lupsac Stone polishing apparatus
JP6632840B2 (ja) 2015-09-10 2020-01-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グラインダ
JP6667236B2 (ja) 2015-09-10 2020-03-18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グラインダ、カバー及びカバーセット
JP6571463B2 (ja) 2015-09-10 2019-09-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グラインダ、及びカバー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3784A (en) * 1970-07-29 1974-02-26 Fritz Jetzt Protective device for cutting machines
CN1079314C (zh) * 1995-08-19 2002-02-20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弯把手提砂轮机防护罩
CN2499173Y (zh) * 2001-10-26 2002-07-10 吴志江 吸尘式角向磨光机
US6699114B1 (en) * 2002-04-26 2004-03-02 Benedict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Pivotal guards for power hand tools with rotating discs
TWM319119U (en) * 2007-02-02 2007-09-21 Double Dynasty Co Ltd Direction adjustable device of front guard for grinding machine
JP2010029986A (ja) * 2008-07-29 2010-02-12 Taihei Dengyo Kaisha Ltd 携帯用グラインダー
CN102470457A (zh) * 2009-07-10 2012-05-23 株式会社牧田 切割机防护部件的固定装置防脱落机构
CN103796808A (zh) * 2011-07-20 2014-05-14 特洛伊·蒙克里夫 仿形装置
CN103372813A (zh) * 2012-04-27 2013-10-3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在与电动工具使用时具有粉尘吸出装置的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34248B2 (ja) 2020-01-22
US20170072535A1 (en) 2017-03-16
JP2017052062A (ja) 2017-03-16
CN106514467A (zh) 2017-03-22
EP3141341A2 (en) 2017-03-15
EP3141341A3 (en) 2017-03-22
US10556319B2 (en)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4467B (zh) 研磨机和罩
CN106514468B (zh) 研磨机、罩和罩组件
JP6571463B2 (ja) グラインダ、及びカバー
CN109641341B (zh) 工作机
US8460070B2 (en) Guard lock
US8403730B2 (en) Stopper device for grinding stone cover of grinder
JP4962896B2 (ja) 動力工具
EP2452785A2 (en) Rotary tool
EP3081335A2 (en) Guard assembly for a power tool
JP5575673B2 (ja) 自動工具交換装置
EP2505308A1 (en) Power tool
US9095950B2 (en) Motor-driven angle grinder
JP2020192655A (ja) 電動工具
JP6871348B2 (ja) グラインダ及びカバー
CN112313036B (zh) 电动工具的砂轮罩
JP2009136936A (ja) アンギュラ型円筒研削盤における砥石遮蔽装置
JP3132778U (ja) 回転工具のカバー安全取付構造
JP2017213647A (ja) 切断機
WO2020031867A1 (ja) カバーおよび工具
CN214186787U (zh) 罩附件和电动工具
KR101625449B1 (ko) 그라인더 휠가드의 고정구조
JP4998849B2 (ja) 携帯用切断機
KR200482906Y1 (ko) 절단기
JP2023119084A (ja) 保護カバー及びグラインダ
JP2019136984A (ja) 集塵カ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