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6040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6040B
CN106406040B CN201610277773.3A CN201610277773A CN106406040B CN 106406040 B CN106406040 B CN 106406040B CN 201610277773 A CN201610277773 A CN 201610277773A CN 106406040 B CN106406040 B CN 106406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recording medium
transport path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77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06040A (zh
Inventor
小松崎宽央
北川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042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0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6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6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06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6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65H29/1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2Stationary guides or smoo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2Means for discharging uncollated sheet copy material, e.g. discharging rollers, exit t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4Modifying physical properties
    • B65H2301/5144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3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for acting on performance of handling machine
    • B65H2301/5305Cooling parts or areas of handling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 B65H2404/6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 B65H2404/61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and shaped for curvilinear transport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抑制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还能够抑制记录介质在搬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差。其包括在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定影单元(17)的图像形成机构,和收容该图像形成机构的箱体(19),和将通过图像形成机构而形成有图像的用纸从箱体排出的排纸口(180),和收容从排纸口排出的用纸的排纸收纳部(20),排纸收纳部由包含有设置了排纸口的壁面部的壁面部围住,并且至少是装置本体的一个侧面为开口的空间的体内排纸部,复印机(100)设置有吸引风扇(42),其从被设置在将用纸搬送至排纸口的搬送路径宽度方向上的用纸所能够通过范围的内侧的吸气孔(45)来吸引气体并排气到箱体的外部。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公知的是通过将以框体内的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的用纸从排纸口排纸到框体外的排纸部的构成,作为排纸部采用的是设置在装置本体的胴体内的体内排纸部(专利文献1等)。
作为采用上述体内排纸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般公知的是在定影部和排纸口之间的用纸搬送路径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一方的侧壁中设置吸引装置,来吸引用纸搬送路径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在具有上述吸引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是可以抑制因为定影部而温度上升的空气导致的体内排纸部的温度上升的。然而,具有上述吸引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因为是从用纸搬送路径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一方来排出空气的,在用纸搬送路径内的宽度方向上,从没有设置吸引装置的一侧的端部开始朝着设置有吸引装置的一侧的端部就会产生变成高温的温度梯度。然后,在宽度方向的端部之间产生温度差,想要充分降低变成高温而设置在吸引装置一侧的空气的温度时,就会使得温度本来就最低而没有设置吸引装置的一侧的温度会过度的下降。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7606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机构,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框体,其收容所述图像形成机构;排出口,其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而形成有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框体排出;和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其收容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记录介质,所述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由壁面部围住,所述壁面部包含有设置了所述排出口的壁面部,并且至少是装置本体的一个侧面为开口的空间,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是设置有排出前搬送路径排气机构,其从被设置在搬送路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记录介质所能够通过范围的内侧的吸引孔来吸引气体并排气到所述框体的外部,所述搬送路径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而形成有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搬送至所述排出口。
根据本发明,在抑制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的温度上升的同时,还能够抑制记录介质在搬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复印机的定影单元及排纸口附近的概要放大图。
图2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复印机全体的概要构成图。
图3所示是定影单元和排纸口之间的用纸的搬送路径附近的放大斜视图。
图4所示是排气通道的概要上面图。
图5所示是在具有吸气孔及吸引风扇的冷却机构中设置外壳罩盖并成为单元构造的冷却单元的构成说明图。
图6所示是进行体内排纸的现有技术中的复印机的定影单元及排纸口附近的概要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来对电子照片方式的复印机(以下简称为“复印机100”)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复印机100虽然是例举了黑白图像形成装置来说明,但本发明对于公知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也同样适用。另外,虽然复印机100是台式的集约型图像形成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载置在地面上的较为大型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2所示是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00的全体的概要构成图。复印机100在进行图像形成的打印部1的上面设有原稿读取装置2,并在其上设有原稿按压板3。另外,在打印部1的下部设置了具有可以在图2中跟前侧的前方拉出的供纸盘4的供纸装置5。
图2中的R1箭头显示的是被收纳在供纸盘4中的用纸P的搬送路径。收纳并载置在供纸盘4中的用纸P通过可动底板6来抬起图2右侧中的先端侧,并通过转动驱动的供纸滚轮7来施加朝着图2中的右上方向的搬送力。用纸P 通过摩擦垫8被一页一页地分离,分离后的一张用纸P通过由相向而对配置并转动驱动的两个辊构成的对位辊对9,对准时机来朝着上方的转印位置进行纵向搬送。
鼓状的感光体11一边转动一边通过充电辊15来使其表面均匀带电,并通过写入单元12照射来的激光在其表面写入静电潜像。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10来显影后成为调色剂像。调色剂像通过感光体11的转动到达感光体11和转印辊13相向而对的转印位置,并在通过图2中的转印位置的用纸P的左侧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在因为显影而消耗了调色剂的显影装置10中,调色剂是从被配置在图2中的写入单元12的上方的调色剂罐14来得到供给的。
形成有调色剂像的用纸P由位于转印位置上方的热定影辊对16和具有加热管的定影单元17来通过因加热管的热而温度上升的热定影辊对16进行加热及加压,以使得调色剂像被定影。经过定影单元17后的用纸P通过由转动的两个滚轮构成的排纸滚轮对18来从排纸口180被排出到打印部1的箱体19之外。箱体19是收容了在用纸P等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充电辊15、感光体11、写入单元12、显影装置10、转印辊13以及定影单元17等的图像形成机构的框体。从框体来排出记录介质的排纸口180之外是设置在原稿读取装置2的下部的空间,是设置在复印机100体内的排纸收纳部20。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由包含了设置所述排出口的壁面的壁面部所围住,并且是至少在装置本体的一个侧面开口的体内排纸部等的空间。也就是说,通过排纸口180后的用纸P被排出到设置在由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的图像形成部(打印部1)和图像读取部(原稿读取装置2)形成的复印机100的体内的内部并作为体内排纸部的排纸收纳部20里。朝着排纸收纳部20排出的用纸P以图像面朝下地被载置到形成在排纸收纳部20的下面并接受排纸的排纸盘21上。
复印机100除了供纸盘4以外还有一个供纸部。其被称为“手动给纸供纸部”,用于对被放置在图2中在右方向上摇动后打开的手动送纸盘22上的用纸P进行供纸。图2中的“R2”箭头显示的是放置在手动送纸盘22上的用纸P的搬送路径。放置在手动送纸盘22上的用纸P通过可以在上下方向上摇动的调用滚轮24朝着图2中的左方向来送出,并由对位辊对9来引导。之后的工序是与图2中“R1”箭头所示搬送路径汇合,并与被收纳在供纸盘4里的用纸P的情况相同。
接着,对复印机100中的两面印刷时的搬送路径和动作进行说明。图2中的“R3"的虚线箭头是指两面印刷的用纸P在单面侧形成图像之后通过的反转路径。
如上述单面印刷那样,在单面侧形成有图像的用纸P是以被夹持在排纸滚轮对18里的状态来将其先端侧一半排出到排纸收纳部20。然后,用纸P的后端在超过反转路径切换爪26的先端的部位暂时停止搬送。这时,当用纸P的后端超过反转路径切换爪26的先端时,会因为纸的刚性而移动到比反转路径切换爪26先端还要高的位置。这时,对排纸滚轮对18进行反转时,用纸如图2中的“R3”虚线箭头所示地通过反转路径切换爪26的上方,并通过反转路径内的导向构件朝下被引导,然后,通过两面搬送滚轮对27进一步朝着下方被搬送。
通过两面搬送滚轮对27之后的用纸P由反转路径内的导向构件沿着图2中的“R3”的虚线箭头被弯曲搬送,并再次引导至对位辊对9的之间。如此,通过在用纸P的与之前相反的面上形成图像,就能够进行两面印刷了。两面印刷后的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盘21上。
被配置在排纸收纳部20的图2中的左侧的支持柱29是仅设置在图2中的左侧的跟前侧的柱状的构件,起到保持原稿读取装置2的作用。被排出到排纸盘21上的印刷后的用纸P通常是从图2中的跟前侧的前方来进行取出操作,如果不行的话就会去从左侧面来进行取出。
在图2所示的复印机100中,通过定影单元17来加热定影时,定影单元17周围的空气也会和用纸P一起被加热后温度上升的。另外,图2所示的复印机100是将排纸盘21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体内,是能够实现设置空间缩小化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这种图像形成装置是在用纸上形成图像后通过定影部再排纸到排纸盘上的。因此,在定影部被加热的空气会随着用纸一起排出到体内排纸部,从而引起体内排纸部内的空气温度的上升,进而可能导致构成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体内排纸部的周围的部分的温度上升。
图6所示是进行体内排纸的现有技术中的复印机100的定影单元17及排纸口180附近温度上升后的空气流动的概要放大图。图6中的虚线箭头“H1”~“H3”显示的是由定影单元17加热后温度上升的空气的流动。定影单元17附近的空气在加热定影时会随着用纸P一起被加热而上升(H1)。然后,到达箱体19的最上部附近的排纸口内侧空间50为止的温度上升了的空气朝着具有向外部流动的排纸口180来流动(H2),并与用纸P一起从排纸口180被排出到排纸收纳部20(H3)。
如复印机100那样,在形成图像后的用纸P被排出到配置在装置体内的排纸收纳部20里的装置中,当温度上升后的空气和用纸P一起排出时,就如图6中的“Ha”所示地,在排纸收纳部20的空间里会积蓄温度上升后的空气。由此,排纸收纳部20内的空气就会变成高温。排纸收纳部20内的空气变成高温时热量就会向周围转移,从而导致复印机100的装置内的温度也上升。
因复印机100的装置内的温度上升而引起的问题可以例举如下,即,当原稿读取装置2的温度上升时,有可能导致光学系统变形并以原稿图像变形的状态来读取,因而导致图像品质下降。另外,当打印部1的温度上升时,调色剂在内部熔融并在之后凝固,由此就会产生粘着调色剂或凝集调色剂,因而就可能导致图像品质的下降。另外,当排纸收纳部20内的空气变成高温后,在从排纸收纳部20内取出形成有图像的用纸P时,与变成高温的空气接触的使用者有可能感到不快。
作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成为定影单元17和排纸口180之间的用纸搬送路径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复印机100的背面板(图6中的内侧的壁)上设置吸引装置,来吸引箱体19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在该装置中,是从设置在复印机100的前面板(图6中跟前侧的壁)上的开口部来吸气,外气通过定影单元17和排纸口180之间的用纸搬送路径附近的空间后,由设置了吸引装置的背面侧来排气。
具有这样的构成时,由于装置前侧被加热的空气朝向装置后侧流动,后侧就必然会成为高温,由于空气随着去向装置本体后侧而被加热,就会在用纸搬送路径的前后产生温度差。通过这样的构成,在使得整个宽度方向的空气的温度充分下降时,就必须将显影装置的规格设定为较高,抑制温度上升的效率就会降低。另外,由于使得温度最低的装置前侧的空气温度过度地降低,由定影单元17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该温度下降后的空气里时,就有可能导致定影单元17的附近过分冷却。对定影单元17的附近冷却过分时,会导致定影单元17的加热管的电灯率上升,从而引起装置本体的消耗电力的上升。因此,就需要更有效地对排纸口内侧空间50内的空气进行排气。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体内排纸部内的空气吸引后从图像形成装置的背面侧排出的构成。在这种吸引体内排纸部内的空气的构成中,能够将温度上升后的空气排出到体内排纸部之外,因而就能够防止温度上升后的空气滞留在体内排纸部内。但是,由于温度上升的空气与用纸一起持续地从排纸口来排出到体内排纸部,加热后的空气就会一直被供给到体内排纸部,因而就产生了不能够充分地控制体内排纸部内的空气的温度上升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了设置有将来自于定影装置的热量排出到外部的排气路径的构成。然而,因为是从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来吸引并排出空气的,在装置内的宽度方向上,从没有设置吸引装置的一侧的端部开始朝着设置有吸引装置的一侧的端部就会产生变成高温的温度梯度,因而有可能在宽度方向的端部之间产生温度差。
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00的特征部进行说明。图1所示是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00的定影单元17及排纸口180附近的概要放大图,图3所示是定影单元17和排纸口180之间的用纸P的搬送路径附近的放大斜视图。
如图1及图3所示地,定影单元17和排纸口180之间的搬送路径由排纸前上部上游侧导向板30及排纸前上部下游侧导向板31和排纸前下部导向板32来形成。如图3所示地,在排纸前上部上游侧导向板30及排纸前上部下游侧导向板31中,在搬送路径的宽度方向(图1中的跟前至里侧的方向)上用纸P所能够通过的范围里分别设置了上游侧导向孔30a及下游侧导向孔31a。上游侧导向孔30a及下游侧导向孔31a是在用纸P的搬送方向上延伸的长孔形状。另外,以与用纸P的搬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为宽度方向时,在宽度方向两端的上游侧导向孔30a及下游侧导向孔31a是位于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的。因此,就能够抑制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侵入并钩挂到上游侧导向孔30a及下游侧导向孔31a里。另外,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是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下游侧导向孔31a等的吸引孔。通过设置多个吸引孔,就能够抑制搬送路径内的宽度方向上产生温度梯度。另外,即使吸引孔是一个,通过在宽度方向上设置较长的长孔,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地,复印机100具有遮蔽定影单元17的上方的空间并形成排气导管52的下面的导管下面板190。导管下面板190在与排纸前上部下游侧导向板31相向而对的部位中具有吸气孔45,并在排气导管52内设有作为吸引排气机构的吸引风扇42。吸气孔45设置在搬送路径的宽度方向(图1中的跟前至里侧的方向)上用纸P所能够通过的范围的上方。另外,吸气孔45与下游侧导向孔31a相向而对。
通过驱动吸引风扇42,排气导管52内的空气被吸引风扇42吸引并在图1 中的右方向上移动,然后从排气口53来排出到复印机100的外部。另外,通过驱动吸引风扇42,就在吸气孔45里产生负压,并使得排纸口内侧空间50内的空气经过吸气孔45来朝向排气导管52移动。通过这种空气的移动,在下游侧导向孔31a里也会产生负压,并使得搬送路径内的空气经过下游侧导向孔31a来朝向排纸口内侧空间50移动。更进一步地,通过这种空气的移动还在排纸口180里也产生负压,从而使得排纸收纳部20内的空气经过排纸口180来朝向用纸P的搬送路径移动。通过驱动吸引风扇42,由于产生了上述那样的空气的移动,所以就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的箭头F所示地,会产生从排纸收纳部20开始经过搬送路径、排纸口内侧空间50以及排气导管52来朝向外部的空气的流动。
如图1、图3所示地,复印机100是从被设置在搬送路径的用纸宽度方向上用纸P所能够通过的范围的内侧的下游侧导向孔31a及吸气孔45来吸引空气的。在这样的构成中,在搬送路径的用纸宽度方向上,下游侧导向孔31a附近的温度最高,并且会产生离开下游侧导向孔31a越远就越是低温的温度梯度。由于将下游侧导向孔31a设置在搬送路径的用纸宽度方向上用纸P所能够通过的范围的内侧,所以在搬送路径的用纸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之中,离开下游侧导向孔31a更远一侧的端部附近温度最低。这时,搬送路径的用纸宽度方向上温度最高的部分和温度最低的部分之间的距离比起从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来吸引的构成要短,所以就能够抑制因温度梯度而产生的宽度方向的温度差。
另外,通过在用纸宽度方向上设置多个的下游侧导向孔31a及吸气孔45,比起从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来吸引的构成,能够在整个宽度方向上吸引空气。由此,就能够将搬送路径或排纸口内侧空间50内部的温度上升了的空气在宽度方向上全部排出到外部,从而能够抑制搬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
另外,比起排纸口180来因为是将因定影单元17的加热而变为高温的空气在上游侧进行吸引并朝着外部来排气,所以就能够抑制变成高温的空气被排出到排纸收纳部20里。由此,就能够抑制排纸收纳部20的温度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00中,吸引风扇42被设置在搬送路径的宽度方向(图1中的跟前至里侧的方向)上用纸P所能够通过的范围的上方。由于下游侧导向孔31a被设置在将用纸P朝着水平方向搬送的搬送路径的上部,当驱动吸引风扇42时,就能够产生朝着垂直于用纸P的搬送方向并与宽度方向也垂直的方向的气流。如此,复印机100是在宽度方向上用纸P所能够通过的范围里配置吸引风扇42,并设置有在垂直于用纸搬送方向的方向上吸引空气的机构。由此,就能够在整个用纸宽度方向上没有遗漏地进行吸气,并成为能够形成在整个用纸宽度上有效地进行吸气的气流的流动(图1中的双点划线的箭头F)的构成。
通过有效地吸引搬送路径内的空气,就能够在排纸口180中形成从排纸收纳部20朝向搬送路径的气流。即,是在与用纸P的搬送方向上的排纸口180为相反侧的方向上排气。更为具体的就是,由于吸引风扇42从吸气孔45等的吸引孔来吸引空气等的气体,就形成了从排纸收纳部20等的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经过排纸口180等的排出口来流入箱体19等的框体内部的气流。通过这样的气流,在排纸口180的附近就形成了与用纸P的搬送方向为相反方向的气流,因而就能够防止温度上升后的空气与用纸P一起从排纸口180被排气到排纸收纳部20里。由此,就能够防止排纸收纳部20附近的温度的上升。另外,吸引风扇42还吸引定影部和排纸口180等的排出口之间的搬送路径的空气等的气体。由此,由定影部加热的气体在与记录介质一起从排出口被排出之前,因为是将该气体朝着外部排出的,所以就能够抑制变为高温的气体被排出到排纸收纳部20等的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里。由此,就能够抑制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的温度上升。然后,由上述可知,加热后的气体排气到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以外的框体的外部时,可以进一步抑制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的温度上升。
图4所示是排气导管52的概要上面图。如图4所示地,复印机100具有多个的吸气孔45,并从吸气孔45来对下方的高温空气进行吸气后从设置在复印机100本体的右侧面的排气口53来朝着机外排气。吸气孔45是在与用纸P的搬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孔,并与下游侧导向孔31a相向而对(也可以说是在正上方)。另外,为了提高排气效率,从吸气孔45朝着吸引风扇42来形成流路的排气导管52是逐渐变窄的构成。当吸引风扇42的规格较高或并列地配置多个吸引风扇42时,流路也可以是不变窄的构成。通过设置多个吸引装置,空气等的气体从下游侧导向孔31a等的吸引孔朝着吸引装置的流路就不会变窄,因而就能够提高排气效率。
如图3及图4所示地,通过在宽度方向上配置多个的下游侧导向孔31a及吸气孔45,就能够实现在整个宽度方向上吸引变为高温后的空气。由此,就能够抑制在搬送路径内或排纸口内侧空间50的宽度方向上产生温度梯度。
定影单元17还具有用来通过热量使形成在用纸上的图像定影的蓄热功能。但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00是从定影单元17和排纸口180之间的空间来吸气并排气到装置外部的,所以定影单元17内应该是高温的空气也有可能会被冷却。当定影单元17的空气被冷却时,因为定影所需的热量也被夺走,所以就必须提高加热管的电灯率而导致装置全体的消耗电力也上升。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00如图1及图3所示地,是设置了对作为定影单元17的上方的空间的定影单元上方空间51和排纸口内侧空间50进行遮蔽的遮蔽壁43,来形成不会从定影单元17夺去热量的构成。
如图1及图3所示地,遮蔽壁43的位置是设置在作为定影单元17的用纸搬送方向下游侧的侧端面的上面的外侧附近。如果将遮蔽壁43配置在定影单元17的内侧,就会防止不了图中的H1所示高温空气的移动。另外,当遮蔽壁43的位置过于靠近排纸收纳部20一侧时,由于在图1中的双点划线箭头F所示的气流的搬送路径内的距离不足,会导致不能够进行充分的冷却。因此,是设置在定影单元17的上面的外侧附近。
从定影单元排出的用纸P通过排纸前上部上游侧导向板30及排纸前上部下游侧导向板31和排纸前下部导向板32被引导至设置有排纸滚轮对18的排纸口180。排纸前上部上游侧导向板30及排纸前上部下游侧导向板31具有上游侧导向孔30a及下游侧导向孔31a。然后,因驱动吸引风扇42而产生的气流通过下游侧导向孔31a时来进行搬送路径的冷却。
由定影单元17加热的高温空气的一部分随着用纸P经过遮蔽壁43的下方朝着搬送方向下游侧流动。因用纸P带有的热而导致温度上升的空气和与用纸P一起通过遮蔽壁43的下方的高温空气被吸引风扇42吸引后经过下游侧导向孔31a并朝向装置外部被排气。由此,就能够从吸引口来吸引被用纸P等的记录介质连带着在搬送路径内朝向排出口的高温气体,从而能够防止温度上升后的气体和记录介质一起从排出口来排气到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里。由此,就能够防止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附近的温度的上升。
遮蔽壁43被配置在排纸前上部上游侧导向板30和排纸前上部下游侧导向板31之间,比起通过吸引风扇42来被吸引的搬送路径内的空气所经过的下游侧导向孔31a来,是位于搬送方向上游侧的。由此,被定影单元17加热而成为高温的空气除了通过遮蔽壁43的下方的一部分以外,被遮蔽壁43遮蔽并滞留在定影单元上方空间51里。由于高温的空气滞留在与定影单元17邻接的定影单元上方空间51里,所以就抑制了定影单元17内应该为高温的空气的冷却,并能够抑制装置全体的消耗电力的上升。
另外,通过设置遮蔽壁43,比起遮蔽壁43来,从上游侧(图1中的右侧)开始到达排纸口内侧空间50里的空气就仅限于通过遮蔽壁43的下方的空气了。这时,是将通过遮蔽壁43的下方的空气的流量设定为小于通过吸引风扇42的吸引来从吸气孔45吸引的空气的流量的。具体来说就是,比起遮蔽壁43的下方的空气所通过的间隙的截面积来,通过增大排纸口180的开口面积就能够进行设定。由此,比起遮蔽壁43的下方的空气所通过的间隙来,排纸口180处的空气变得容易通过,因而就能够促使从排纸收纳部20经过排纸口180来流入到箱体19内的气流的发生。
由此,就形成了从排纸收纳部20经过排纸口180流入到箱体19内,并通过下游侧导向孔31a及吸气孔45再经过吸引风扇42从排气口53排出到复印机100的外部的气流。通过从排纸口180来吸引排纸收纳部20内的空气,在排纸口180附近形成与用纸P的搬送方向为相反方向的气流并进行排气,就能够防止高温空气被排出到排纸收纳部20内,并且能够进行装置内的冷却。另外,通过设置遮蔽壁43,能够抑制定影单元17等的图像形成机构一侧应该是高温的空气等的气体的冷却,从而抑制装置全体的消耗电力的上升。另外,通过设置遮蔽机构,就能够使得从图像形成机构一侧朝向下游侧导向孔31a及吸气孔45等的吸引孔的气体的流路变窄,并对流量进行抑制。由此,就能够促使从排纸收纳部20等的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来经过排出口流入到箱体19等的框体的内部并朝向吸引孔的气流的形成。由此,在排出口附近形成了与用纸P等的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为相反方向的气流,从而能够防止温度上升了的气体与记录介质一起从排出口来排气到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里。由此,就能够防止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附近的温度的上升。
图5所示是在具有吸气孔45及吸引风扇42的冷却机构46中设置外壳罩盖47并成为单元构造的冷却单元48的构成说明图。作为一般的冷却机构导管或风扇是配置在机内的,但较多的是以其他的单元的装卸性为优先并作为构造零件来组装。现在,要求的是降低环境负担或分解性及再循环性等的服务性的好坏,所以构造零件也希望是能够容易地装卸的。
在图5所示的构成中,通过将冷却机构46安装到外壳罩盖47并形成为一体的冷却单元48,就能够容易地从复印机100本体来装卸。由此,就提高了服务性(分解性及再循环性)或组装性。
在作为记录介质的用纸P中,除了普通纸以外还包括有厚纸、明信片、信封、薄纸、涂敷纸(涂层纸或铜版纸等)、描图纸、OHP片材和记录片材等。
可以适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00的特征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局限于在体内排纸部的上下设置有图像形成部和图像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就是说,只要是将记录介质排出到设置在形成于装置内侧中的装置上下方向途中部位的空间里的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并将手伸入后从形成在装置本体侧面的开口来取出该被排出的记录介质的构成即可。
例如,也能够适用于这样的打印机,即,形成于设置在装置上部的图像形成部和设置在装置下部的供纸装置之间,并至少在装置本体的一侧壁开口的空间里设置有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图像形成机构,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框体,其收容所述图像形成机构;
排出口,其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而形成有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框体排出;和
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其收容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由壁面部围住,所述壁面部包含有设置了所述排出口的壁面部,并且至少是装置本体的一个侧面为开口的空间,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是设置有排出前搬送路径排气机构,其从被设置在搬送路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记录介质所能够通过范围的内侧的吸引孔来吸引气体并排气到所述框体的外部,所述搬送路径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而形成有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搬送至所述排出口;
壁部,其在所述搬送路径的上方遮蔽定影部上方的空间并与该搬送路径相向而对;和
遮蔽壁,其位于所述排出口的上游侧及所述定影部的下游侧并从所述壁部朝着所述搬送路径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包括:
调色剂像形成部,其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和
定影部,其对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像加热定影,
所述排出前搬送路径排气机构对所述定影部和所述排出口之间的所述搬送路径的气体进行吸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前搬送路径排气机构是通过从所述吸引孔吸引气体,以形成从所述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经过所述排出口来流入所述框体的内部的气流的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而形成有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引导去所述排出口的导向构件,并且,所述排出前搬送路径排气机构设有:
所述吸引孔,其被设置在所述导向构件中,和
吸引装置,其吸引所述吸引孔附近的气体并排气到所述框体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的所述吸引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吸气孔,其被设置在所述壁部中并与所述吸引孔相向而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孔是在与记录介质搬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孔,并在与记录介质搬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排纸口朝向所述吸气孔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排纸口中的记录介质搬送方向为相反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的所述吸引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气孔,其被设置在所述壁部中并与所述吸引孔相向而对,和
导管,其形成从所述吸引孔朝向所述吸引装置的流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构成所述排出前搬送路径排气机构的构件进行一体地支撑并且相对于所述装置本体可以装卸的排气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前搬送路径排气机构排气到所述排出记录介质收容部以外的所述框体的外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前搬送路径排气机构在与记录介质搬送方向上的所述排出口的相反侧排气。
CN201610277773.3A 2015-04-28 2016-04-27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406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4270.1A CN107490943B (zh) 2015-04-28 2016-04-27 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1979 2015-04-28
JP2015091979A JP6528988B2 (ja) 2015-04-28 2015-04-28 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4270.1A Division CN107490943B (zh) 2015-04-28 2016-04-27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6040A CN106406040A (zh) 2017-02-15
CN106406040B true CN106406040B (zh) 2019-02-15

Family

ID=572040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7773.3A Active CN106406040B (zh) 2015-04-28 2016-04-27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710804270.1A Active CN107490943B (zh) 2015-04-28 2016-04-27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4270.1A Active CN107490943B (zh) 2015-04-28 2016-04-2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9727022B2 (zh)
JP (1) JP6528988B2 (zh)
CN (2) CN1064060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8988B2 (ja) * 2015-04-28 2019-06-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358176B2 (ja) * 2015-06-17 2018-07-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911608B2 (ja) * 2017-07-20 2021-07-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用紙排出トレイ
JP7047342B2 (ja) * 2017-11-22 2022-04-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98377B2 (ja) * 2019-08-05 2023-06-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中継搬送装置
JP7327056B2 (ja) * 2019-09-30 2023-08-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32986A (ja) 2021-03-01 2022-09-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1449A (zh) * 2005-11-25 2007-05-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63035A (zh) * 2009-11-18 2011-05-18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3708A (ja) * 1991-10-21 1993-05-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66954A (ja) * 1995-12-14 1997-06-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冷却装置
JP2000259064A (ja) * 1999-03-10 2000-09-22 Fuji Xerox Co Ltd 排熱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63890A (ja) * 1999-08-31 2001-03-13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81954C (zh) * 2002-02-13 2008-04-16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排热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JP2003307996A (ja) * 2002-02-13 2003-10-31 Canon Inc 廃熱手段付き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77478A (ja) * 2003-08-28 2005-03-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760602B2 (ja) 2005-11-11 2011-08-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60600B2 (ja) 2005-11-25 2011-08-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23539B2 (ja) 2005-11-25 2012-04-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038008A1 (en) * 2006-02-28 2008-0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92255B2 (ja) * 2006-02-28 2012-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90896B2 (ja) * 2006-03-15 2012-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86018B2 (ja) * 2009-10-23 2012-02-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7108A (ja) 2010-03-17 2011-10-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73587A (ja) * 2010-09-02 2012-04-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定着熱量制御方法
JP5234075B2 (ja) * 2010-09-21 2013-07-1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37694A1 (en) * 2011-02-25 2014-02-06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Adjuvant for transdermal or transmucosal administ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containing same
JP5842679B2 (ja) * 2012-03-09 2016-0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媒体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35213B2 (ja) * 2012-07-30 2016-1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65823B2 (ja) * 2012-12-07 2016-02-1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07708A (ja) * 2013-06-25 2015-0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28988B2 (ja) * 2015-04-28 2019-06-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1449A (zh) * 2005-11-25 2007-05-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63035A (zh) * 2009-11-18 2011-05-18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27022B2 (en) 2017-08-08
JP6528988B2 (ja) 2019-06-12
CN107490943B (zh) 2020-02-28
US20190086862A1 (en) 2019-03-21
US10162305B2 (en) 2018-12-25
CN107490943A (zh) 2017-12-19
US20170300010A1 (en) 2017-10-19
US20160320749A1 (en) 2016-11-03
CN106406040A (zh) 2017-02-15
US10503118B2 (en) 2019-12-10
JP2016206611A (ja)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604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41130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2039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easily drawing image forming unit from main casing
JP2020112709A (ja) シート排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93453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7724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43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88542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2827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116485B2 (en) Temperature sensor and frame configuration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2053112A (ja) 現像装置
JP66974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3191684U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49690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8534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8144968A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27129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JP2010235258A (ja) 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048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05106A (ja) 媒体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484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069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37581A (ja) 手差しトレイ、シート供給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39170A (ja) 用紙両面に記録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59046A (ja) ロール状記録媒体及びその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