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91684U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91684U
CN203191684U CN 201320050357 CN201320050357U CN203191684U CN 203191684 U CN203191684 U CN 203191684U CN 201320050357 CN201320050357 CN 201320050357 CN 201320050357 U CN201320050357 U CN 201320050357U CN 203191684 U CN203191684 U CN 203191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photoreceptor
processing system
photographic fixing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503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伯正仁
野上英和
佐久间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91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916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处理单元和定影单元,从处理单元延伸到定影单元的记录片材的输送路径大致沿着铅垂方向形成,在处理单元的感光体侧框体上形成有:使带电电线露出的电线用开口部、从该电线用开口部向输送路径延伸的通路、以及从电线用开口部延伸到通路的输送路径侧的出口的延伸壁部,在定影单元的定影用框体上形成有:用于将从处理单元流动来的气体送入的入口部、以及用于将该定影用框体内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出口部,在定影用框体和壁部之间,设有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使该定影用框体和壁部间的间隙狭窄,限制从输送路径向电线用开口部流动的气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使用简易的结构除去臭氧。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通过放电使感光体带电的带电电线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存在一种具有利用电晕放电而使感光体带电的带电电线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在通过带电电线使感光体带电时,由于容易从带电电线产生臭氧,因此通过鼓风机将带电电线周围的空气吸引到管道内,使其通过设置在管道内的臭氧过滤器,从而进行臭氧的除去后排除到外部。在该结构中,为了除去臭氧,必须设置鼓风机、管道以及臭氧过滤器,因此具有构造复杂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用简易的结构除去臭氧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具有承载显影剂图像的感光体、通过放电使该感光体带电的带电电线、收纳所述感光体和所述带电电线的感光体侧框体;以及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配置在所述处理单元的上方,具有加热记录片材的加热部件、在与该加热部件之间夹持输送所述记录片材的加压部件、收纳所述加热部件的定影用框体,从所述处理单元延伸到所述定影单元的所述记录片材的输送路径大致沿着铅垂方向形成,在所述感光体侧框体上形成有:使所述带电电线露出的电线用开口部、从该电线用开口部向所述输送路径延伸的通路、以及从所述电线用开口部延伸到所述通路的所述输送路径侧的出口的延伸壁部,在所述定影用框体上形成有:用于将从所述处理单元流动来的气体送入的入口部、以及用于将该定影用框体内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出口部,在所述定影用框体和所述壁部之间,设有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使该定影用框体和所述壁部间的间隙狭窄,限制从所述输送路径向所述电线用开口部流动的气流。
较佳的是,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带电电线配置在所述感光体的上方。
又,较佳的是,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带电电线被配置成比所述感光体的转印位置更靠近曝光位置。
又,较佳的是,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感光体侧框体具有:基部,该基部构成所述壁部的一部分,并且形成有所述电线用开口部;第1壁部,该第1壁部构成所述壁部的另一部分,并且从所述基部向下侧突出地配置在所述带电电线的所述输送路径侧;以及第2壁部,该第2壁部从所述基部向下侧突出,并且相对于所述带电电线配置在所述第1壁部的相反侧,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感光体间的间隙比所述第2壁部和所述感光体间的间隙大。
又,较佳的是,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第1壁部的下端部位于所述限制部件的所述输送路径侧。
又,较佳的是,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出口部形成为流路截面积比所述入口部小。
又,较佳的是,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定影用框体中,形成有流路截面积比所述入口部大的空间。
又,较佳的是,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出口部的上下端缘是由所述加热部件和配置在所述加热部件的上侧的上壁部形成,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配置在可朝向所述上壁部的上方向斜上方输送所述记录片材的位置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通过简易的结构除去臭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激光打印机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处理侧框体和定影用框体周围的构造的扩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考适当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首先对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之后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部分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方向,按照以使用激光打印机时的使用者为基准的方向进行说明。即,在图1中,面向纸面时的右侧为“前侧”,面向纸面时的左侧为“后侧”,面向纸面时的跟前侧为“左侧”,面向纸面时的里侧为“右侧”。另外,面向纸面时的上下方向为“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在装置主体2内具有:用于供给作为记录片材的一例的纸张P的供纸部3、以及用于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4。
供纸部3具有:形成在装置主体2的下部的供纸托盘31、以及将供纸托盘31上的纸张P向图像形成部4供给的供纸机构32。
供纸托盘31包括: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下部的托盘部21、以及使形成于装置主体2的前壁22的开口22A开闭的供纸用盖23。具体地说,供纸用盖23可以以下端部为中心前后摆动,在向前侧倒下的状态下,构成供纸托盘31的一部分。
在该供纸部3中,供纸用盖23向前侧倒下而形成供纸托盘31后,在该供纸托盘31上载放纸张P。并且,该供纸托盘31上的纸张P通过未图示的推压板被向上方的供纸机构32施力,通过该供纸机构32提供给图像形成部4。
图像形成部4具有扫描单元5、处理单元6、以及定影单元7。
扫描单元5设置在装置主体2内的前侧上部,具有未图示的激光发光部、多棱镜、透镜以及反射镜等。在该扫描单元5中,通过高速扫描将激光光束照射在后述的作为感光体的一例的感光鼓61的表面上。
处理单元6可通过开口22A相对于装置主体2拆装,具有感光鼓61、通过放电使感光鼓61带电的带电电线62、将感光鼓61上的色粉图像(显影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的转印辊63、以及作为感光体侧框体的一例的处理侧框体8。另外,在带电电线62的下侧,也可以设置具有多个狭缝的栅极电极。
在处理侧框体8内收纳感光鼓61、带电电线62以及转印辊63,并且设置有未图示的公知的显影辊、层厚限制片、色粉收容室等。另外,关于处理侧框体8及其周围的构造,后面会详细说明。
该处理单元6中,旋转感光鼓61的表面通过带电电线62被均匀地带电后,通过从扫描单元5发出的激光光束的高速扫描被曝光。由此,被曝光的部分的电位下降,在感光鼓61的表面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接着,色粉收容室内的色粉通过显影辊提供给感光鼓61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形成色粉图像。然后,通过在感光鼓61和转印辊63之间输送纸张P,承载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P上。
定影单元7配置在处理单元6的上方(正上方),由此,纸张P的从处理单元6到定影单元7的输送路径A1形成为沿着大致铅垂方向延伸。在此,“输送路径A1”是指纸张P通过的空间。
定影单元7具有:作为加热部件的一例的加热辊71、作为加压部件的一例的加压辊72、以及收纳加热辊71的定影用框体9。另外,关于定影用框体9及其周围的构造,后面会详细说明。
加热辊71是加热纸张P的部件,在其内测设置有卤素灯等未图示的热源。加压辊72是在与加热辊71之间夹持纸张P并进行输送的部件,设置在加热辊71的斜后上侧。
并且,在像这样构成的定影单元7中,被转印在纸张P上的色粉,在纸张P通过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的过程中热定影。另外,被定影单元7热定影的纸张P,被配设在定影单元7的下游侧的排纸辊R输送,从该排纸辊R送出到排纸托盘24上。
<处理侧框体8以及定影用框体9周围的构造>
如图2所示,处理侧框体8包括:具有未图示的显影辊和色粉收容室的主体壁81、收纳转印辊63的转印用壁部82、以及收纳带电电线62的带电用壁部83。
从截面图上看,主体壁部81形成为向斜后上方开口的U字型,在其上壁部81A上,形成有用于将从扫描单元5发出的激光光束引导到处理单元6内的感光鼓61上的曝光用开口部81B。
从截面图上看,转印用壁部82形成为向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型,并围住转印辊63。并且,在转印用壁部82的下端部和主体壁部81之间,形成有用于将纸张P送入处理单元6内的入口84,在转印用壁部82的上端部和带电用壁部83之间形成有用于将纸张P从处理单元6内向输送路径A1排出的出口85。
带电用壁部83包括: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基部86、从基部86的后端向斜后下侧突出且配置在带电电线62的后侧(输送路径A1侧)的第1壁部87、以及从基部86的前端向斜前下侧突出且配置在带电电线62的前侧的第2壁部88。
基部86配置在感光鼓61的上方(相对于带电电线62配置在感光鼓61的相反侧)。在基部86上,形成有使带电电线62向上方露出的电线用开口部86A。
第1壁部87和感光鼓6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其下端形成有所述出口85的前端缘。即,由基部86中的电线用开口部86A的后侧的部位86B和第1壁部87,构成从电线用开口部86A延伸到出口85(后述通路A2的输送路径A1侧的出口)的壁部89。
换言之,由壁部89、处理侧框体8的左右侧壁、以及感光鼓61,形成从电线用开口部86A向输送路径A1延伸的通路A2。因此,由于从带电电线62的放电而产生的向下的气流(包含臭氧的气流)撞到感光鼓61上时,该气流通过通路A2流入输送路径A1中。
另外,第1壁部87向斜后下方延伸,由此第1壁部87的下端部位于作为后述限制部件的一例的限制壁96的后侧(输送路径A1侧)。由此,由于从处理单元6的出口85排出的臭氧可以远离限制壁96,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臭氧从限制壁96和壁部89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情况。
另外,本在实施方式中,带电电线62配置在感光鼓61的上方。因此,在本在实施方式中,与例如带电电线相对于感光鼓配置在前侧的构造相比,由于带电电线62可以靠近输送路径A1,故可以使从带电电线62产生的臭氧容易地流入输送路径A1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电电线62被配置成比感光鼓61的转印位置CP更靠近曝光位置EP。在此,“转印位置CP”是指将感光鼓61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在纸张P上的位置,“曝光位置EP”是指带电后的感光鼓61的表面被激光光束曝光的位置。
由此,由于可以扩大带电电线62和输送路径A1之间的空间,故第1壁部87相对于铅垂方向可以以较大的角度倾斜。因此,与例如带电电线和输送路径之间的空间狭窄、第1壁部必须沿着铅垂方向形成的形态相比,从带电电线62向感光鼓61的流动的气流可以向输送路径A1平缓地弯折,故气流的流动变得顺畅,臭氧可以很容易地流入输送路径A1内。
第2壁部88形成为,其下端部和感光鼓61间的间隙比第1壁部87的下端部和感光鼓61间的间隙小。由此,由于可以限制由带电电线62产生的臭氧从第2壁部88和感光鼓61间的间隙向前方排出,故臭氧可以更加容易地流入输送路径A1内。
从截面图上看,定影用框体9形成为向后方开口的U字型,主要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壁部91、从上壁部9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前壁部92、以及从前壁部92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壁部93。并且,在定影用框体9中,形成有将用于将从处理单元6流进来的气体送入内部的入口部94、用于将定影用框体9内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出口部95、以及连接入口部94和出口部95的定影用通路A3。
具体来说,入口部94由下壁部93的后端、定影用框体9的左右壁、以及加热辊71形成,出口部95由上壁部91的后端部、定影用框体9的左右壁、以及加热辊71形成。即,出口部95的上下端缘由加热辊71和配置在加热辊71的上侧的上壁部91的后端部形成。另外,定影用通路A3由上壁部91、前壁部92、下壁部93、定影用框体9的左右壁、以及加热辊71形成。
由此,在定影单元7内被加热的空气上升而从出口部95排出时,定影单元7内的气压下降,从定影单元7的入口部94吸引输送路径A1内的空气。此外,从入口部94进入定影用框体9内的空气,通过加热辊71的周围被加热后,从出口部95排出。
并且,在下壁部93的后端部的下表面,形成有限制壁96。具体来说,限制壁96形成为,从定影用框体9的下壁部93向下方突出,延伸至基部86和第1壁部87之间的弯曲部附近。
换言之,在壁部89和定影用框体9之间,设置有限制壁96,该限制壁96使壁部89和定影用框体9间的间隙狭窄,限制从输送路径A1向电线用开口部86A流动的气流。由此,可以通过限制壁96限制输送路径A1内的包含臭氧的空气流入电线用开口部86A。
另外,出口部95形成为比入口部94的流路截面积小。由此,由于可以使臭氧滞留在定影用框体9内,故可以更有效率地分解臭氧。
另外,定影用通路A3的一部分(加热辊71的前侧的空间)是比入口部94的流路截面积大的空间。由此,由于用流路截面积较大的空间使气流的流速减慢而可以使气流滞留,故可以更有效率地分解臭氧。
另外,通过将加压辊72设置在加热辊71的斜后上侧,从而由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输送的纸张P被朝向上壁部91的上方向斜前上方输送。这样一来,通过将纸张P向上壁部91的上方输送,由于使纸张P靠近出口部95而可以用纸张P限制从出口部95流出来的气流,故可以使臭氧在定影用框体9内进一步滞留。
<臭氧的分解方法>
接下来,对臭氧的分解方法进行说明。对激光打印机1输入打印指令时,首先定影单元7的加热辊71被加热到规定的定影温度。由此,定影用框体9内的空气被辊71加热并从出口部95排出,从而定影用框体9内的气压下降而从入口部94吸引输送路径A1内的空气。
另外,输送路径A1内的空气被吸引到定影用框体9内,输送路径A1内的气压下降,处理侧框体8内的空气被吸引到输送路径A1内。由此,形成从电线用开口部86A通过通路A2、输送路径A1以及定影用通路A3向装置主体2外释放的气流。另外,随着被向上方输送的纸张P的移动,被输送的纸张P周围的空气层也移动,由此还在输送路径A1内形成朝向上方的气流。
然后,如果感光鼓61通过带电电线62被带电时,从带电电线62产生臭氧,则该臭氧随着上述气流通过通路A2以及输送路径A1而流入定影用框体9内。并且,在输送路径A1内,臭氧向后侧的移动通过纸张P被限制,向前侧的移动通过限制壁96被限制。
由此,带电电线62产生的臭氧基本不向输送路径A1的外部泄漏,会进入定影用框体9内并在定影用框体9内被加热分解。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无需设置臭氧过滤器等,用简易的结构就可以除去臭氧。
另外,从定影用框体9的入口部94进入内部的臭氧分散停滞在比入口部94的流路截面积大的定影用通路A3内。由此,能够有效率地对臭氧进行分解。
并且,即使在从定影用通路A3向出口部95泄漏臭氧的情况下,因为出口部95变得狭窄,并且出口部95上覆盖着纸张P而成为盖,臭氧暂时滞留在加热辊71的上方而被加热,被可靠地分解。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如下面所例示地那样以各种方式加以运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限制部件(限制壁96)只设置在定影用框体9上,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定于此,例如限制部件可以只设置在处理侧框体上,可以设置在定影用框体和处理侧框体两者上,也可以设置在装置主体上。另外,限制部件不限于前后方向上较薄的限制壁96,例如也可以是前后方向上较厚的部件(各框体8、9之外的其他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作为感光体的一例的感光鼓61,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带状的感光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作为感光体侧框体的一例的处理侧框体8,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处理单元由具有感光鼓的鼓盒和具有显影辊的显影盒构成的情况下,感光体侧框体也可以是鼓盒的框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记录片材的一例例示了纸板、明信片、薄纸等纸张P,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OHP片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加热部件的一例例示了加热辊71,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被卤素灯加热的板状的夹持板或定影膜片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加压部件的一例例示了加压辊72,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带状的加压部件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激光打印机1,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其它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具有承载显影剂图像的感光体、通过放电使该感光体带电的带电电线、收纳所述感光体和所述带电电线的感光体侧框体;以及
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配置在所述处理单元的上方,具有加热记录片材的加热部件、在与该加热部件之间夹持输送所述记录片材的加压部件、收纳所述加热部件的定影用框体,
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从所述处理单元延伸到所述定影单元的所述记录片材的输送路径大致沿着铅垂方向形成,
在所述感光体侧框体上形成有:使所述带电电线露出的电线用开口部、从该电线用开口部向所述输送路径延伸的通路、以及从所述电线用开口部延伸到所述通路的所述输送路径侧的出口的延伸壁部,
在所述定影用框体上形成有:用于将从所述处理单元流动来的气体送入的入口部、以及用于将该定影用框体内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出口部,
在所述定影用框体和所述壁部之间,设有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使该定影用框体和所述壁部间的间隙狭窄,以限制从所述输送路径向所述电线用开口部流动的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电电线配置在所述感光体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电电线被配置成比所述感光体的转印位置更靠近曝光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体侧框体具有:基部,该基部构成所述壁部的一部分,并且形成有所述电线用开口部;第1壁部,该第1壁部构成所述壁部的另一部分,并且从所述基部向下侧突出地配置在所述带电电线的所述输送路径侧;以及第2壁部,该第2壁部从所述基部向下侧突出,并且相对于所述带电电线配置在所述第1壁部的相反侧,
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感光体间的间隙比所述第2壁部和所述感光体间的间隙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壁部的下端部位于所述限制部件的所述输送路径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部形成为流路截面积比所述入口部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用框体中,形成有流路截面积比所述入口部大的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部的上下端缘由所述加热部件和配置在所述加热部件的上侧的上壁部形成,
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配置在可朝向所述上壁部的上方向斜上方输送所述记录片材的位置上。
CN 201320050357 2012-01-31 2013-01-29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916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7769A JP2013156478A (ja) 2012-01-31 2012-01-31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17769 2012-01-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91684U true CN203191684U (zh) 2013-09-11

Family

ID=49051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50357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91684U (zh) 2012-01-31 2013-01-29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56478A (zh)
CN (1) CN2031916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396A (zh) * 2015-05-25 2016-12-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396A (zh) * 2015-05-25 2016-12-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56478A (ja) 201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632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81954C (zh) 具有排热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JP20070866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2522846U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2114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62103A1 (en) Toner image reproduction machine including a ball valve device having a pressure release assembly
CN203191684U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0526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2861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116485B2 (en) Temperature sensor and frame configuration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1781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260267B2 (en) Paper dust removal device
JP20110079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365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911608B2 (ja) 用紙排出トレイ
JP2016057372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8949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05029197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5006385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13477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9241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649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981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063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484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