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3866A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3866A
CN106163866A CN201580019122.8A CN201580019122A CN106163866A CN 106163866 A CN106163866 A CN 106163866A CN 201580019122 A CN201580019122 A CN 201580019122A CN 106163866 A CN106163866 A CN 106163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or
seat
base portion
support
suctio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91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3866B (zh
Inventor
小林祥生
岛崎隼人
大岛浩
大岛一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63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3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3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3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35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coming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62Accessories for chairs
    • A47C7/72Adapt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lamps, radio sets, bars, telephones,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or the like
    • A47C7/74Adapt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lamps, radio sets, bars, telephones,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or the like for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 A47C7/742Adapt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lamps, radio sets, bars, telephones,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or the like for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for ventilating or cooling
    • A47C7/744Adapt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lamps, radio sets, bars, telephones,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or the like for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for ventilating or cooling with active means, e.g. by using air blowers or liquid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42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with circulation of air through a layer inside the s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车用座椅),具有:座椅坐垫(座椅主体),其具有与吹出口(114)相连的通气路;鼓风机(100),由其将从吸入口(113)吸入的空气送入通气路。其中,鼓风机(100)隔着坐垫垫材(座椅主体)配置于作为与乘员相反一侧的下侧,吸入口(113)朝向作为坐垫垫材一侧(座椅主体一侧)的上侧。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构成为可以由座椅主体吹送空气。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种车用座椅具有空调功能,该车用座椅构成为从坐垫向乘坐者吹送空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车用座椅构成为在坐垫下设置鼓风机(风扇),将从鼓风机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坐垫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2013-66571号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鼓风机的吸入口朝向下侧,因此会有从吸入口吸入落在车辆地板上的尘埃等异物的可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尘埃等异物进入吸入口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座椅主体,其具有与吹出口相连的通气路;鼓风机,由其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送入所述通气路,所述鼓风机隔着所述座椅主体被设置于和乘员相反一侧,所述吸入口朝向所述座椅主体一侧。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鼓风机的吸入口朝向座椅主体一侧,因此可以抑制尘埃等异物进入吸入口。
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以构成为具有支架,该支架配置于与所述座椅主体的所述吸入口相向的位置,用于将所述鼓风机固定于所述座椅主体。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由支架抑制异物进入吸入口。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支架可以构成为具有和所述吸入口相向的凹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在吸入口和支架之间形成空间,因此可以容易地从吸入口吸入空气。另外,通过这种结构还可以提高支架的刚性。
在所述支架具有凹部的结构中,所述凹部可以形成向左右敞开的结构。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容易地从吸入口的左右吸入空气。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支架可以构成以下结构,具有:一对基座部;相向部,其位于所述一对基座部之间,与所述吸入口相向,被配置在比所述一对基座部还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位置;一对连接部,由其连接所述相向部的前后端和所述一对基座部,所述连接部由壁部形成,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至所述吸入口的配置范围的外侧。
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由壁部形成的连接部,可以防止异物从前后方向进入吸入口。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支架还可以构成以下结构,具有:一对基座部;相向部,其位于所述一对基座部之间,与所述吸入口相向,被配置在比所述一对基座部还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位置;一对连接部,由其连接所述相向部和所述一对基座部;安装部,其从所述基座部向所述鼓风机一侧突出设置,用于安装所述鼓风机,其中,所述基座部与所述鼓风机隔开间隔。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可以加大鼓风机和基座部之间的间隔,因此能更容易地从吸入口吸入空气。
在所述凹部向左右敞开的结构中,所述座椅主体可以构成为具有:一对侧架,它们左右隔开间隔配置;连接部件,由其连接所述一对侧架,所述连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凹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连接部件进入凹部,因此可以抑制较大异物进入吸入口。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座椅主体还可以构成以下结构,具有:一对侧架,它们左右隔开间隔配置;盘状框架,其在前侧连接所述一对侧架,所述支架被安装于所述盘状框架。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支架也可以构成为在与所述吸入口相向的部分形成通孔。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容易地通过通孔吸入空气。
在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用于将所述鼓风机固定于所述座椅主体的支架的情况下,所述支架可以构成为由树脂制成,具有:基部,其用于固定所述鼓风机;第1壁部,其从所述基部向与乘员相反一侧突出,配置在所述鼓风机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区域。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由第1壁部保护鼓风机。另外,由于支架由树脂制成,可以实现支架的轻量化。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支架可以构成为具有从所述基部向乘员一侧突出的第2壁部,在所述基部上形成与所述吸入口对应的孔。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从基部的乘员一侧通过孔将空气吸入吸入口。另外,例如在将支架配置于坐垫的情况下,由于将第2壁部配置于孔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上,因此可以由第2壁部抑制异物进入吸入口。
在所述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支架上设置用于固定线束部件的孔。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容易地将线束部件固定于支架。另外,由于用于固定线束部件的支架是由树脂制成,因此即使在线束部件摩擦支架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线束部件断线。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支架可以构成为具有第1凸台、第2凸台和第3凸台,它们与所述鼓风机卡合,并且,用于固定所述鼓风机的紧固部件紧固在它们上,所述鼓风机具有:第1卡合孔,其为圆形,与所述第1凸台嵌合,用于对所述鼓风机进行定位;第2卡合孔,其为长圆形,与所述第2凸台卡合,用于在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所述鼓风机进行定位;第3卡合孔,其与所述第3凸台间以具有间隙的方式卡合。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第1凸台和第1卡合孔,对鼓风机相对于支架进行定位,并且可以通过第2凸台和第2卡合孔,确定鼓风机相对于支架的姿势。另外,由于第2卡合孔为长圆形,第3卡合孔以具有间隙的方式与第3凸台卡合,因此即使鼓风机相对于各凸台的位置有制造误差,也可以容易地将鼓风机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由于吸入口朝向座椅主体一侧,因此可以抑制尘埃等异物进入吸入口。
采用本发明,通过配置支架,可以抑制异物进入吸入口。
采用本发明,通过使支架具有凹部,因此可以容易地从吸入口吸入空气,还可以提高支架的安装刚性。
采用本发明,通过敞开凹部的左右,可以容易地从吸入口的左右吸入空气。
采用本发明,通过在支架上设置连接部,可以抑制异物从前后方向进入吸入口。
采用本发明,通过使支架的基座部与吸入口隔开间隔,可以更容易地从吸入口吸入空气。
采用本发明,通过使连接部件进入支架的凹部,可以抑制异物进入吸入口。
采用本发明,通过在支架上设置通孔,可以从通孔容易地吸入空气。
采用本发明,可以通过第1壁部保护鼓风机。另外,由于支架是由树脂制成,因此可以实现支架的轻量化。
采用本发明,可以通过孔从基部的乘员一侧将空气吸入吸入口。另外,例如在将支架配置于坐垫的情况下,由于将第2壁部配置于孔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因此可以由第2壁部抑制异物进入吸入口。
采用本发明,可以容易地将线束部件固定于支架。另外,由于用于固定线束部件的支架是由树脂制成,因此即使在线束部件摩擦支架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线束部件断线。
采用本发明,可以容易地确定鼓风机的位置和姿势,即使鼓风机相对于各凸台的位置有制造误差,也可以容易地将鼓风机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内置于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下方观察到的坐垫框架和坐垫垫材的图。
图4是坐垫框架的前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由下方观察到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6中,(a)是从正面观察到的安装有鼓风机的支架的图,(b)是从右侧观察到的安装有鼓风机的支架的图。
图7中,(a)是从下方观察到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支架的立体图,(b)是从右侧观察到的安装有鼓风机的支架的图。
图8是从下方观察到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9是从下方观察到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坐垫框架和坐垫垫材的图。
图10是图9的坐垫框架的前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从下方观察到的图9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12中,(a)是沿图9的X-X线的剖面图,(b)是沿图9的Y-Y线的剖面图。
图13是车用马达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14中,(a)是表示比较部所输入的电压的图,(b)是表示比较部的输出的图,(c)是表示比较例中比较部的输出的图。
图15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车用马达驱动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车用马达驱动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中,将鼓风机风量在Hi(最大)、Low(最小)之间切换时的输入电压的变动状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参照适宜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在对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一个例子的车用座椅S的整体结构进行简单说明后,对本发明的特征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车用座椅S是汽车的驾驶席所使用的座椅,主要具有作为座椅主体的一个例子的坐垫S1、椅背S2、头枕S3。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以坐在车用座椅S的乘员为基准。
如图2所示,在坐垫S1和椅背S2中内置有座椅框架F。座椅框架F主要由构成坐垫S1的框架的坐垫框架F1,和构成椅背S2的框架的椅背框架F2构成。
如图1所示,坐垫S1是通过在坐垫框架F1上包上由聚氨酯泡沫等缓冲材料制成的坐垫垫材1,和由人造皮革或布料等制成的表层材料2所构成。
如图2所示,坐垫框架F1主要具有左右一对的侧架10、连接各侧架10的前部的盘状框架30、连接各侧架10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作为圆筒状的连接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连接管40(也可参照图3)。
左右的侧架10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框架,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盘状框架30是由金属板冲压成型,中央部形成向下方凹陷的形状。
另外,盘状框架30和后侧的连接管40之间,架设有4个S型弹簧20。S型弹簧20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形弹簧,形成向左右方向数次弯曲的形状。
如图1所示,坐垫垫材1构成为具有形成于内部的通气路1A和形成在上表面的多个送风口1B,如箭头所示,可将鼓风机100向通气路1A内送入的空气,从送风口1B向乘员送风。
另外,如图3所示,盘状框架30下方,即隔着坐垫垫材1与乘员相反的一侧,设置有鼓风机100和支架200。
鼓风机100是通过管道1C向通气路1A送入空气的送风机,具有壳体110、马达120和风扇130。
如图3、图4所示,壳体110具有形成圆筒状的圆筒部111,和从圆筒部111的前部向左侧突出并连接至管道1C的吹出部112。在圆筒部111上形成有吸入口113,在吹出部112上形成有吹出口114。
吸入口113是通过风扇130的旋转向壳体110内部吸入空气的开口,形成在圆筒部111的上表面并朝向上侧(盘状框架30侧),其为圆形。
如图3所示,吸入口113形成于圆筒部111的上表面的稍微靠左侧。详细而言,吸入口113被配置的位置使得,圆筒部111的内周和风扇130的外周的距离,以圆筒部111的中央左侧的位置为起点,随着去向图示的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渐渐增大。由此,由风扇130出来的空气去往吹出口114(吹出部112)的通风路115形成为渐渐变宽。
另外,如图4所示,吸入口113上没有配置覆盖吸入口113的网状、格状的罩部件而直接露出。换言之,吸入口113只由开口形成。
吹出口114是吹出由吸入口113吸入的空气的开口,形成于吹出部112的左表面。由此,吹出口114通过管道1C与通气路1A相连。
另外,壳体110具有从圆筒部111的外周表面突出的3个突出部116。突出部116共设置有3个,其中,在圆筒部111的前侧右部有1个,后侧的左右两端部各有1个,突出部116上还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孔116A。
如图3所示,马达120是像直流(Direct Current)无刷电动机等那样用于驱动风扇130旋转的驱动源,被设置于壳体110的内部。
风扇130与马达120的输出轴连接,被设置于壳体110的内部,详细而言,其设置位置使得,该风扇130沿着壳体110的吸入口113的边缘设置。通过这样配置风扇130,鼓风机100构成为使由于风扇130的旋转而从吸入口113吸入的空气,在通风路115中向图示的顺时针方向流动而到达吹出口114。
支架200是将鼓风机100固定于盘状框架30的钣金部件,被配置于盘状框架30的与吸入口113相向的位置。
如图4、图5所示,支架200具有:一对基座部210,它们被配置于与吸入口113的前后两端侧相对应的位置;相向部220,其位于一对基座部210之间,被配置于与吸入口113相向的位置;连接部230,其被配置于相向部220和一对基座部210之间。
一对基座部210上合计设置有3个用于安装鼓风机100的焊接螺母211,其中,前侧的基座部210A处设置有1个,后侧的基座部210B处设置有2个。焊接螺母211被设置于基座部210的上表面,且被设置于对应鼓风机100的突出部116的位置。由此,使插进突出部116的孔116A的螺栓与焊接螺母211旋合,使鼓风机100被固定于支架200的基座部210的下表面。
另外,在前侧的基座部210A的左端前侧,设置有向上侧延伸的延伸部212。延伸部212具有上端向左弯折的弯曲部212A。
相向部220是与所述弯曲部212A共同由焊接等方法固定于盘状框架30的部分,如图6(a)、(b)所示,被配置于比一对基座部210还远离鼓风机100之处,以使其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弯曲部212A大致相同。
一对连接部230是连接相向部220的前后端和一对基座部210的壁部。一对连接部230从基座部210竖起,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至配置吸入口113的范围的外侧。由此,即使异物从前后方向向吸入口113移动,连接部230也可以将该异物遮挡住。
另外,支架200由所述相向部220和连接部230,形成向上侧凸起的凹部240。由此,可以在吸入口113和支架200之间形成空间。
另外,凹部240向左右敞开,并被设置于前侧的连接管40的一部分可以进入的位置。由此,连接管40被设置于吸入口113的上侧空间,适度地使凹部240内的流路变窄,因此连接管40可以使从左右方向上移动而来的较大异物无法进入。
接下来,对鼓风机100和支架20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由焊接等方法将支架200的相向部220的上表面和弯曲部212A固定于盘状框架30。将支架200固定于盘状框架30后,使前侧的连接管40进入凹部240的部分,将盘状框架30配置于侧架10。然后,使螺栓插进鼓风机100的突出部116的孔116A,并与支架200的焊接螺母211旋合,将鼓风机100固定于支架200。
对于以上结构的车用座椅S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设置于鼓风机100内的风扇130旋转后,由吸入口113将空气吸入鼓风机100内,通过通风路115到达吹出口114。然后,空气被送入通气路1A,由送风口1B送风。此处,如果像现有技术的结构那样使鼓风机的吸入口朝向下侧的话,容易吸入落在车辆地板上的尘埃等。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鼓风机100的吸入口113朝向上侧,因此可以抑制从吸入口113吸入尘埃等。另外,由于吸入口113和支架200相向,因此可以抑制异物进入吸入口113。
另外,由于在吸入口113和支架200之间形成空间,因此可以容易地从吸入口113吸入空气。另外,由于支架200构成为具有凹部240,因此可以提高支架200的刚性。
由于凹部240向左右敞开,因此可以容易地从吸入口113的左右吸入空气。
由于连接部230遮挡住来自前后方向的异物,因此可以抑制异物从前后方向上进入吸入口113。
由于连接管40遮挡住来自左右方向的异物,因此可以抑制较大异物从左右方向上进入吸入口1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直接露出吸入口113,但是由于构成为使吸入口113朝向上侧,并且遮挡住来自前后左右的异物,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罩部件也可以抑制异物进入吸入口113。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构成为将鼓风机100固定于基座部210的下表面,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7(a)、(b)所示,也可以构成为使基座部210离开鼓风机100。
这样构成的支架200中,设置有从一对基座部210突出的并且用于安装鼓风机100的合计3个安装部213,其中,前侧设置有1个,后侧设置有2个。前侧的安装部213从基座部210向上方延伸后,向前侧弯曲而形成,后侧的安装部213从基座部210向上方延伸后,向后侧弯曲而形成。安装部213的各弯曲部分被配置于与鼓风机100的突出部116相对应的位置。
将鼓风机100安装于这样的安装部213后,鼓风机100被配置于与基座部210隔开间隔的位置。由此,可以扩大鼓风机100和基座部210的间隔X,因此更容易地从吸入口113吸入空气。
另外,例如如图8所示,支架200也可以构成为在与吸入口113相向的部分形成通孔250。
这种构成中的通孔250,形成于支架200的与吸入口113相向的部分中位于后侧的部分上。详细而言,通孔250形成于从支架200的相向部220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开始,横跨后侧的连接部230B并且直到后侧的基座部210B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为止的范围上。此外,通孔250可以形成任意的形状。另外,也可以设置多个通孔250。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容易地由通孔250将空气吸入吸入口113。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和已经说明过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该实施方式中的鼓风机300和支架400被配置于盘状框架30的连接管40的下方。鼓风机300与第1实施方式的鼓风机100相同,具有壳体310、马达120和风扇130。
壳体310例如由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的鼓风机100相同,具有圆筒部311、吹出部312。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圆筒部311的上表面形成有吸入口313。吹出部312从圆筒部311的后部向后侧突出,在其后表面形成吹出口314(参照图12(a))。此外,壳体310的材料并没有特殊限定,也可以由PBT以外的材料构成。
另外,在圆筒部311的外周,形成有向外侧突出设置的3个安装部316、317、318。安装部316向圆筒部311的右前方突出,安装部317向圆筒部311的大致后方突出,安装部318向圆筒部311的左前方突出。在安装部316上形成有圆形的第1卡合孔316A,在安装部317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圆形的第2卡合孔317A,在安装部318上形成有比第1卡合孔316A大的圆形的第3卡合孔318A。
第1卡合孔316A、第2卡合孔317A和第3卡合孔318A,是通过插进自攻螺栓B1而将鼓风机300固定于支架400上的部分,自攻螺栓B1是紧固部件的一个例子。
第1卡合孔316A形成为,能够与后述的第1凸台416嵌合,将鼓风机300的定位于第1卡合孔316A的位置上。第2卡合孔317A形成为,能够与后述的第2凸台417卡合,确定鼓风机300的与第2卡合孔317A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大致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确定鼓风机300的姿势。由于第3卡合孔318A比第1卡合孔316A要大一圈,因此其与后述的第3凸台418在前后左右留有间隙地卡合。
管道320例如是由烯系高弹性材料(TPO)通过吹塑成型法制造,其连接鼓风机300和通气路1A。此外,管道320的材料并没有特殊限定,也可以由TPO以外的材料制造。
管道32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延伸部321,和从第1延伸部321的后端向上方延伸且上端连接于通气路1A的第2延伸部322。如图12(a)所示,第1延伸部321的前端部形成嵌合部321A,嵌合部321A形成为,能够嵌合于吹出口314的内侧。通过该嵌合部321A嵌合于吹出口314,使吹出口314通过管道320与通气路1A连接。
如图10和图11所示,支架400例如是由PP(聚丙烯)等树脂材料通过注塑成型法制造,具有基部410、第1壁部420、第2壁部430。此外,支架400的材料并没有特殊限定,也可以由PP以外的材料制造。
基部410是用于固定鼓风机300的部分,形成大致矩形形状。在基部410对应鼓风机300的吸入口313的位置形成圆形的孔411(参照图12(b))。在基部410的前端部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处,形成有从下表面向上凹的凹部412。
第1壁部420从基部410向与乘员相反的一侧,即,向下方突出,第1壁部420具有位于基部410的前端的前壁421,和位于基部410的左右的侧端的一对侧壁422。
前壁421在基部410的前端的左右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一对的侧壁422从前壁421的左右两端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基部410的左右两端的前后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前壁421和一对的侧壁422被配置于基部410的孔411的周围,即,鼓风机300的周围。
第2壁部430从基部410的前端向乘员一侧,即,向上方突出,比孔411还靠前侧(参照图12(a)、(b))。第2壁部430在基部410的前端的左右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
在基部410上,从下表面向下方突出设置有用于安装鼓风机300的第1凸台(boss)416、第2凸台417和第3凸台418。各凸台416、417、418均为圆筒形状,下端表面形成有与自攻螺栓B1配合的孔416A、417A、418A。各凸台416、417、418均为相同的形状,分别被配置于与第1卡合孔316A、第2卡合孔317A和第3卡合孔318A相对应的位置上。
另外,在基部410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各凸台416、417、418的外周表面和前壁421以及侧壁422的凸肋(省略其符号)。各凸肋从基部410突出的量相同,通过抵接鼓风机300的各安装部316、317、318,能够确定鼓风机300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另外,基部410在后端部具有一对固定部413,它们比侧壁422还向左右外侧延伸。在左侧的固定部413上设置有从左端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414。
另外,在所述凹部412的底壁上形成有第1固定孔412A,在左侧的固定部413上形成有第2固定孔413A,在右侧的固定部413上形成有第3固定孔413B。各固定孔412A、413A、413B,是插进自攻螺栓B2以将支架400固定于盘状框架30的部分。
第1固定孔412A为圆形的孔,和盘状框架30的未图示的凸台嵌合以确定第1固定孔412A位置上的支架400部分的位置。第2固定孔413A为在左右方向上长的长圆形的孔,通过与盘状框架30的未图示的凸台卡合,确定支架400的与椭圆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以确定支架400相对于坐垫框架F1的姿势。第3固定孔413B是比第1固定孔412A和第2固定孔413A大的长圆形孔,与盘状框架30的未图示的凸台前后左右留有间隙地卡合。
另外,在第1壁部420和延伸部414上形成有左右贯通的孔440。孔440是能够固定保持部件的孔,该保持部件支承鼓风机300的线束部件或其他电子部件的线束部件。
接下来,对鼓风机300和支架40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首先,将支架400的各固定孔412A、413A、413B与盘状框架30的与各孔对应的凸台卡合,使各自攻螺栓B2插进盘状框架30的与各孔对应的凸台的孔。由此,支架400被固定于盘状框架30。
如图9和图12(a)所示,将管道320的嵌合部321A嵌合于鼓风机300的吹出口314,将第2延伸部322的上端插入连接通气路1A的开口部。然后,如图9和图10所示,将鼓风机300的各卡合孔316A、317A、318A卡合于支架400的各凸台416、417、418,再将各自攻螺栓B1插进支架400的各凸台416、417、418的孔。由此,鼓风机300被固定于支架400。
采用上面的结构,本实施方式可以取得以下的作用效果。
由于第1壁部420被配置于鼓风机300的周围,因此可以通过第1壁部420保护鼓风机300。另外,由于支架400是由树脂制作,因此在可以实现支架400的轻量化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设计自由度。
由于在基部410的对应吸入口313的位置上形成孔411,因此,可以从基部410的上侧将空气吸入吸入口313。另外,由于第2壁部430位于孔411的周围,即,位于吸入口313的周围,因此如图12(b)所示,支架400周围的空气先向上流动,在接近坐垫垫材1后朝向吸入口313向下流动。即,支架400周围的空气越过第2壁部430进入吸入口313。由此,因为具有第2壁部430,而使支架400和坐垫垫材1之间的异物的进入路径变窄,因此与没有第2壁部的结构相比,可以抑制异物进入吸入口313。
由于支架400上形成有孔440,因此能容易地将线束部件固定于支架400。另外,由于固定线束部件的支架400是由树脂制成,因此即使在线束部件摩擦支架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线束部件断线或短路等不良状态。
由于第1凸台416和第1卡合孔316A嵌合,因此可以确定鼓风机300相对于支架400的位置,并且由于第2凸台417和第2卡合孔317A卡合,因此可以确定鼓风机300相对于支架400的姿势。另外,由于第2卡合孔317A为长圆形,第3卡合孔318A对于第3凸台418形成具有间隙的卡合,因此即使支架400相对于各凸台416、417、418的位置有制造误差,也可以容易地将鼓风机300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在此,对用于驱动所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的鼓风机100、300(只图示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120的车用马达驱动装置500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车用马达驱动装置500由作为车辆所搭载的电源的一个示例的电池电源VB供给电力,具有马达120、输入电压生成部520和驱动部530。马达120和驱动部530被设置在鼓风机100内。
马达120是像直流(Direct Current)无刷电动机等那样的用于驱动风扇130旋转的驱动源。
输入电压生成部520是生成用于输入驱动部530的输入电压V11的部分,具有电阻组件521和开关部522。
电阻组件521是在电池电源VB和地线之间,由3个电阻521A、521B、521C从电池电源VB侧开始依次串联连接构成的。此外,电阻521A、521B、521C可以具有互相相同的电阻值,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电阻值。
开关部522是乘员用于开、关鼓风机100,和开鼓风机100时使风量在大、中、小各阶段切换的部分。开关部522构成为将电阻组件521的电池电源VB侧的连接部分P1、和电阻521A与电阻521B之间的连接部分P2、和电阻521B与电阻521C之间的连接部分P3、和电阻组件521的地线侧的连接部分P4中的任意一个,与输入电压生成部520的输出部523选择性地连接。像这样在开关部522处选择的各连接部分的电压,作为驱动部530的输入电压V11,由输出部523向驱动部530输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开关部522与连接部分P1连接时,鼓风机100的风量为Hi(最大)输出、与连接部分P2连接时,鼓风机100的风量为Mid(中等)输出、与连接部分P3连接时,鼓风机100的风量为Low(最小)输出。另外,当开关部522与连接部分P4连接时,鼓风机100被关闭。
驱动部530是从输入电压生成部520直接输入输入电压V11,以与输入电压V11的大小相对应的旋转速度驱动马达120的部分。驱动部530具有参照电压生成部531、三角波生成部532、缓冲部533、比较部534、驱动信号输出部535。
参照电压生成部531是生成参照电压V21的部分,由电池电源VB和地线之间串联连接的2个电阻531A、531B构成。参照电压生成部531构成为将电阻531A和电阻531B之间的电压作为参照电压V21向三角波生成部532输出。此外,电阻531A和电阻531B可以具有互相相同的电阻值,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电阻值。
在此,所述输入电压生成部520和参照电压生成部531,通过串联连接的多个电阻,将电池电源VB和地线之间的电压分压,由此生成输入电压V11和参照电压V21。因此,当电池电源VB的电压变动后,输入电压V11和参照电压V21这二者与电池电源VB的电压变动联动发生电压变动。
三角波生成部532是生成与参照电压V21对应的振幅的三角波V22的部分,并构成为将该三角波V22向比较部534输出(参照图14(a))。
缓冲部533是将输入电压V11调整为缓冲电压V12并向比较部534输出的部分,由输入电压V11输入的放大器533A、和在放大器533A的输出与地线之间串联连接的2个电阻533B、电阻533C构成。缓冲部533构成为将电阻533B和电阻533C之间的电压作为缓冲电压V12向比较部534输出。
比较部534构成为比较输入电压V11和参照电压V21,详细而言,比较缓冲电压V12和三角波V22的大小关系,将对应输入电压V11大小的脉冲幅的脉冲信号Vp向驱动信号输出部535输出。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比较部534被设定为,在判断缓冲电压V12大时输出高电压,在判断三角波V22大时输出低电压(参照图14(a)、(b)),但是也可以分别设定为相反的输出。
驱动信号输出部535构成为向马达120输出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用于以对应脉冲信号Vp的占空比的旋转速度驱动马达120。
接下来,对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的车用马达驱动装置50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电池电源VB不变动的状态下,由开关部522选择输入电压生成部520中的电阻组件521的任意一个连接部分。例如,由开关部522选择连接部分P1后,与连接部分P1的电压相当的输入电压V11被输入缓冲部533,如图14(a)所示,缓冲电压V12(虚线表示)被输入比较部534。比较部534比较由参照电压V21通过三角波生成部532生成的三角波V22(虚线表示),和缓冲电压V12的大小关系,将如图14(b)所示的脉冲信号Vp向驱动信号输出部535输出。
然后,马达120由于驱动信号输出部535的对应该脉冲信号Vp的驱动信号而旋转,风扇130也随之被旋转驱动,从鼓风机100向通气路1A送入空气。另外,通过开关部522选择连接部分P2或P3,比较部534输出与各输入电压V11相对应的脉冲幅的脉冲信号Vp,因此可以由对应该脉冲信号Vp的占空比的旋转速度驱动马达120。即,通过开关部522切换连接部分P1、P2、P3,控制脉冲信号Vp的脉冲幅,即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改变马达120的旋转速度。
像这样,由开关部522以多个阶段(级)来切换输入电压V11,由此可以确定马达120的旋转速度,因此可以由只使用模拟集成电路的简单的结构来调节鼓风机100的风量。因此,没必要设置用于数字控制的ECU(电子控制单元),可以削减车用座椅S和车用马达驱动装置500的零件个数。
但是,受使用状况等的影响,电池电源VB的电压会下降。因此,例如如图15所示,在构成为由基准电压生成部540取代图13中的参照电压生成部531的情况下,即使电池电源VB的电压发生变动,由基准电压生成部540所输出的基准电压V23会保持恒定,因此,三角波生成部532的三角波V22与电池电源VB的电压变动前相比保持恒定不变(参照图14(a)的虚线)。
具体而言,基准电压生成部540由一端与电池电源VB连接的电阻541、和阴极与电阻541的另一端连接,阳极与地线连接的稳压二极管542构成。基准电压生成部540将电阻541和稳压二极管542的连接点处的电压作为基准电压V23,向三角波生成部532输入。这样的基准电压生成部540,即使电池电源VB的电压发生变动,通过向稳压二极管542的阴极侧叠加稳压电压以上的电压,使电流由阴极向阳极流动,即通过稳压效果,输出保持恒定的基准电压V23。
此处,即使三角波V22保持恒定,由于输入电压V11会因电池电源VB的电压变动而发生变动,因此缓冲电压V12会下降(参照图14(a)的实线)。然后,如图14(c)所示,比较部534会输出比图14(b)的脉冲幅小的脉冲幅的脉冲信号Vp,使马达120的旋转速度下降,即使将鼓风机100的风量设定为Hi,风量也会比设定的小。
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池电源VB的电压变动时,输入电压V11和参照电压V21对应电池电源VB的电压变动而变动,因此缓冲电压V12和三角波V22从图14(a)的虚线状态向实线状态变动。如图14(b)所示,此时的比较部534的输出为与电池电源VB的变动前大致相同的输出。因此,可以抑制电池电源VB的电压变动的影响,可以降低电池电源VB的电压变动对马达120的旋转速度的影响。
以上,对车用马达驱动装置500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车用马达驱动装置500的具体结构可以进行适宜的变更。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缓冲部533的缓冲电压V12直接输入比较部534,但是如图16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在缓冲部533和比较部534之间具有电容器550。
具体而言,电容器550的一端连接在缓冲部533和比较部534之间,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此外,只要电容器550的一端连接在输入电压生成部520和比较部534之间即可,例如,也可以将电容器550的一端连接在输入电压生成部520和缓冲部533之间。
此处,例如在输入电压生成部520的开关部522,将鼓风机100的风量从最大切换至最小使马达120的旋转速度最小时,当再次将风量切换至最大后,如图17所示,向比较部534的输入电压(缓冲电压V12)如虚线所示那样,从VL(鼓风机100的风量最小时的电压)向VH(鼓风机100的风量最大时的电压)急剧变动,因此马达120的旋转速度也突然变大。但是,在图16的结构中,由于电容器550可以使输入比较部534的电压以渐渐增大的方式变动,因此可以抑制使马达120的旋转速度突然变大这种方式的变动。
另外,由于输入比较部534的电压渐渐变动,因此马达120的旋转速度也渐渐变动。因此,鼓风机100的风量也渐渐变动,可以抑制乘员感觉到不舒适感。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输入电压生成部520具有由3个电阻构成的电阻组件521,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由2个电阻构成电阻组件,也可以由4个以上的电阻构成电阻组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车用马达驱动装置500使用了用于驱动风扇130的马达12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用于驱动风扇以外的装置的马达。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座椅主体的一个例子的坐垫S1,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椅背S2。在这种情况下,鼓风机设置于椅背S2的后方。鼓风机的吸入口朝向椅背S2侧(前侧)。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支架与吸入口相向,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不与吸入口相向。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鼓风机固定于支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直接固定于盘状框架30,还可以固定于支架以外的部件。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支架200具有凹部24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具有凹部240。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凹部240构成为向左右敞开,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不向左右敞开。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30延伸至吸入口113的左右方向的外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延伸至左右方向的外侧。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前侧的连接管40进入凹部24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不进入凹部240。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支架安装于盘状框架3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安装于S型弹簧20等盘状框架30以外的部分。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示出了汽车上使用的车用座椅S,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其他交通工具用座椅,例如铁路车辆、船舶、航空器等使用的座椅。
附图标记说明
1:坐垫垫材;1A:通气路;10:侧架;30:盘状框架;40:连接管;100:鼓风机;113:吸入口;114:吹出口;130:风扇;200:支架;210:基座部;220:相向部;230:连接部;240:凹部;S1:坐垫;S:车用座椅。

Claims (13)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
座椅主体,其具有与吹出口相连的通气路;
鼓风机,由其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送入所述通气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风机隔着所述座椅主体配置于与乘员相反一侧,
所述吸入口朝向所述座椅主体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架,该支架被配置于与所述座椅主体的所述吸入口相向的位置,用于将所述鼓风机固定于所述座椅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吸入口相向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向左右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具有:
一对基座部;
相向部,其位于所述一对基座部之间,与所述吸入口相向,被配置在比所述一对基座部还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位置;
一对连接部,由其连接所述相向部的前后端和所述一对基座部,
所述连接部由壁部形成,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至所述吸入口的配置范围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具有:
一对基座部;
相向部,其位于所述一对基座部之间,与所述吸入口相向,被配置在比所述一对基座部还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位置;
一对连接部,由其连接所述相向部和所述一对基座部;
安装部,其从所述基座部向所述鼓风机一侧突出设置,用于安装所述鼓风机,
所述基座部与所述鼓风机隔开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主体具有:
一对侧架,它们左右隔开间隔配置;
连接部件,由其连接所述一对侧架,
所述连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主体具有:
一对侧架,它们左右隔开间隔配置;
盘状框架,其在前侧连接所述一对侧架,
所述支架被安装于所述盘状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吸入口相向的部分形成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将所述鼓风机固定于所述座椅主体的支架,
所述支架由树脂制成,具有:
基部,其用于固定所述鼓风机;
和第1壁部,其从所述基部向与乘员相反一侧突出,配置在所述鼓风机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具有从所述基部向乘员一侧突出的第2壁部,
在所述基部上形成与所述吸入口对应的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束部件的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具有第1凸台、第2凸台和第3凸台,它们与所述鼓风机卡合,并且,用于固定所述鼓风机的紧固部件紧固在它们上,
所述鼓风机具有:
第1卡合孔,其为圆形,与所述第1凸台嵌合,用于对所述鼓风机进行定位;
第2卡合孔,其为长圆形,与所述第2凸台卡合,用于在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所述鼓风机的进行定位;
第3卡合孔,其与所述第3凸台间以具有间隙的方式卡合。
CN201580019122.8A 2014-04-11 2015-04-03 交通工具用座椅 Active CN106163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1976 2014-04-11
JP2014-081976 2014-04-11
PCT/JP2015/060564 WO2015156218A1 (ja) 2014-04-11 2015-04-03 乗物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3866A true CN106163866A (zh) 2016-11-23
CN106163866B CN106163866B (zh) 2018-10-16

Family

ID=54287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9122.8A Active CN106163866B (zh) 2014-04-11 2015-04-03 交通工具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10399470B2 (zh)
JP (5) JP6555253B2 (zh)
CN (1) CN106163866B (zh)
WO (1) WO201515621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7848A (zh) * 2017-03-24 2019-09-2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11433077A (zh) * 2017-11-27 2020-07-17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15431854A (zh) * 2017-03-01 2022-12-06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3866B (zh) * 2014-04-11 2018-10-16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JP2018020713A (ja) * 2016-08-05 2018-02-0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WO2018025797A1 (ja) * 2016-08-05 2018-02-0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569622B2 (ja) * 2016-08-05 2019-09-0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449827B2 (ja) * 2016-09-23 2019-01-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吸排気バルブ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US11135949B2 (en) 2016-09-30 2021-10-05 Ts Tech Co., Ltd. Seat with blower
JP6720822B2 (ja) * 2016-10-14 2020-07-0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708090B2 (ja) * 2016-10-14 2020-06-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
JP6482587B2 (ja) 2017-03-24 2019-03-1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583325B2 (ja) 2017-03-24 2019-10-0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WO2018216610A1 (ja) * 2017-05-23 2018-11-2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0625643B2 (en) * 2017-06-14 2020-04-21 Gentherm Gmbh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blower attach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attachment
US10632883B2 (en) * 2018-01-25 2020-04-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functional seat bracket for vehicular seating assembly
JP2018162058A (ja) * 2018-03-13 2018-10-1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GB2580026B (en) * 2018-12-19 2023-02-22 Safran Seats Gb Ltd Aircraft seat
JP7290425B2 (ja) * 2019-02-01 2023-06-1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1097637B2 (en) 2019-02-01 2021-08-24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having internal support member
US11084405B2 (en) 2019-02-01 2021-08-10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having internal support member
JP6854316B2 (ja) * 2019-06-04 2021-04-07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電装部品配置構造
JP6867598B2 (ja) * 2019-06-13 2021-04-2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
DE102019212992A1 (de) * 2019-08-29 2021-03-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sitz und Hintersitzanlage
KR20210033817A (ko) * 2019-09-19 2021-03-29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덕트 모듈 및 덕트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차량용 시트
DE102020113982A1 (de) * 2020-05-25 2021-11-25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3699A (zh) * 2002-12-18 2004-07-21 W.E.T.����ϵͳ�ɷݹ�˾ 空气调节座椅及用于通风座椅的空气调节装置
CN1526585A (zh) * 2002-12-18 2004-09-08 W.E.T.����ϵͳ�ɷݹ�˾ 机动车座椅及所属的空气调节装置
JP2009012550A (ja) * 2007-07-03 2009-01-22 Valeo Thermal Systems Japan Corp 自動車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2013177027A (ja) * 2012-02-28 2013-09-09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82014A (en) 1977-12-12 1979-06-29 Kiyoshi Hama Speed control device for dc motor
SE504973C2 (sv) * 1995-09-14 1997-06-02 Walinov Ab I en ventilerad fordonsstol ingående fläktanordning
JPH10103059A (ja) * 1996-09-24 1998-04-21 Kubota Corp 農作業車の原動部騒音漏出し防止構造
US5927817A (en) * 1997-08-27 1999-07-27 Lear Corporation Ventilated vehicle seat assembly
JP2001327363A (ja) * 2000-05-25 2001-11-27 Tetsuya Sakamoto 身体支持装置
JP3861674B2 (ja) * 2001-11-30 2006-1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および空調装置内蔵型車両用シート
EP1398270B1 (en) * 2002-09-11 2005-08-31 Structural Design & Analysis S.A. en abrégé SD&A S.A. Shoulder belt-type aircraft seat comprising a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US7425034B2 (en) * 2003-10-17 2008-09-16 W.E.T. Automotive Systems Ag Automotive vehicle seat having a comfort system
JP4394521B2 (ja) 2004-06-02 2010-01-0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6102329A (ja) * 2004-10-07 2006-04-20 T S Tec Kk 車両用シート
US20060087160A1 (en) * 2004-10-25 2006-04-27 Hanh Dong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luid through a vehicle seat
JP4513555B2 (ja) * 2004-12-24 2010-07-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CN101115642B (zh) * 2005-02-07 2011-01-05 L&P产权管理公司 用于汽车应用的取暖、制冷和通风系统
JP3901198B2 (ja) * 2005-06-27 2007-04-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ート空調装置
JP2007126047A (ja) 2005-11-04 2007-05-24 Denso Corp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US7591507B2 (en) * 2006-04-13 2009-09-22 Amerigon Incorporated Tie strap for climate controlled seat
US7607739B2 (en) * 2006-05-08 2009-10-27 Lear Corporation Air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a vehicle seat
US7419209B1 (en) * 2007-05-30 2008-09-02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providing airflow path to cool batteries
JP5091579B2 (ja) 2007-07-26 2012-12-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負荷制御装置
JP5188884B2 (ja) * 2008-06-03 2013-04-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9121414B2 (en) * 2010-11-05 2015-09-01 Gentherm Incorporated Low-profile blowers and methods
JP2012165830A (ja) 2011-02-10 2012-09-06 Maspro Denkoh Corp 空調シート
JP5784946B2 (ja) * 2011-03-30 2015-09-24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8727434B2 (en) * 2011-04-07 2014-05-20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JP5855403B2 (ja) 2011-09-22 2016-02-09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空調シート
DE202011107805U1 (de) * 2011-10-06 2013-02-19 I.G. Bauerhin Gmbh Sitzgestell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S20130328359A1 (en) * 2012-06-10 2013-12-12 Bbreezer Llc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for an Office Chair
CN104703840B (zh) * 2012-10-11 2016-10-12 康斯博格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通风和加热车辆座椅组件
JP6094371B2 (ja) * 2013-05-15 2017-03-15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シート空調用の送風機を備えたシート
JP6024619B2 (ja) * 2013-08-20 2016-11-16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シート空調用送風機
TWM469220U (zh) * 2013-08-30 2014-01-01 jing-lun Yang 兒童用透氣椅墊裝置及兒童用透氣椅裝置
CN106163866B (zh) * 2014-04-11 2018-10-16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7406020B (zh) * 2015-07-01 2019-09-1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JP6524843B2 (ja) * 2015-07-31 2019-06-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0137807B2 (en) * 2016-04-01 2018-11-27 Fca Us Llc Ventilated vehicle seat with blind coupling and related method
JP6720822B2 (ja) * 2016-10-14 2020-07-0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3699A (zh) * 2002-12-18 2004-07-21 W.E.T.����ϵͳ�ɷݹ�˾ 空气调节座椅及用于通风座椅的空气调节装置
CN1526585A (zh) * 2002-12-18 2004-09-08 W.E.T.����ϵͳ�ɷݹ�˾ 机动车座椅及所属的空气调节装置
JP2009012550A (ja) * 2007-07-03 2009-01-22 Valeo Thermal Systems Japan Corp 自動車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2013177027A (ja) * 2012-02-28 2013-09-09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1854A (zh) * 2017-03-01 2022-12-06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110267848A (zh) * 2017-03-24 2019-09-2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11433077A (zh) * 2017-11-27 2020-07-17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51862A (ja) 2021-09-30
US11001176B2 (en) 2021-05-11
JP2019163062A (ja) 2019-09-26
JPWO2015156218A1 (ja) 2017-04-13
JP2024061878A (ja) 2024-05-08
US11945347B2 (en) 2024-04-02
JP2023015368A (ja) 2023-01-31
US20170036575A1 (en) 2017-02-09
US11618356B2 (en) 2023-04-04
JP6867600B2 (ja) 2021-04-28
JP6555253B2 (ja) 2019-08-07
US20210229581A1 (en) 2021-07-29
JP7185153B2 (ja) 2022-12-07
JP7460928B2 (ja) 2024-04-03
WO2015156218A1 (ja) 2015-10-15
US20230226959A1 (en) 2023-07-20
US10399470B2 (en) 2019-09-03
US20190375317A1 (en) 2019-12-12
CN106163866B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3866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US6761399B2 (en) Motor vehicle seat
US11241985B2 (en) Vehicle seat
US8752892B2 (en) Vehicle seat
US7581785B2 (en) Vehicle seat
US20090008970A1 (en) Backrest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With An Air Supply Device
US20110133525A1 (en) Vehicle seat
CN110267848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2729772A (zh) 空调装置
JP2018167631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09166772A (ja) 車室内清掃システム
JP2011063117A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7074026B2 (ja) シート空調装置
JP5621161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の吹出口構造
JP2017210190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010800B2 (ja) 車両用カバー
JP439452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11951807B2 (en) Ventilation device, method and vehicle
WO2022137736A1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CN208671128U (zh) 一种浴霸
KR101982067B1 (ko) 모션 체어의 탈부착식 송풍장치
JP2022178194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5083436A (ja) 車室内送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