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9137B - 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使用其的混合物、组合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 - Google Patents

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使用其的混合物、组合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9137B
CN105849137B CN201480071036.7A CN201480071036A CN105849137B CN 105849137 B CN105849137 B CN 105849137B CN 201480071036 A CN201480071036 A CN 201480071036A CN 105849137 B CN105849137 B CN 105849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composition
polymerizable
group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10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9137A (zh
Inventor
山本美花
桑名康弘
中田秀俊
延藤浩
延藤浩一
小谷邦彦
长谷部浩史
小野善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Chengzhi Yonghua Displa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49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9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8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polarising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38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10Esters
    • C08F22/12Esters of phenols or saturated alcohols
    • C08F22/20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10Esters
    • C08F22/12Esters of phenols or saturated alcohols
    • C08F22/24Esters containing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an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4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or sulfur, e.g. silicon, metals
    • C09K19/406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or sulfur, e.g. silicon, metals containing silic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using mesoge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00/00Copolym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omonomers expressed
    • C08F2800/20Copolym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omonomers expressed as weight or mass percentag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化合物以低浓度存在的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含有该介晶基的聚合性化合物、使用了它们的混合物、组合物、以及具有该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混合物、使用了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相位差膜。本发明通过使用由硅化合物以低浓度存在的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构成的聚合性组合物,能够得到耐擦伤性、密合性良好的光学各向异性体和相位差膜。将本申请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以水平取向、垂直取向、或者混合取向或胆甾醇取向的状态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作为具有取向性能的光学各向异性体,能够用作光学补偿膜、相位差膜、视角扩大膜、亮度提高膜、反射膜、偏光膜。

Description

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使用其的混合物、组合物和光学各向异 性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化合物以低浓度存在的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含有该介晶基的聚合性化合物、使用它们的混合物、组合物、以及具有该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混合物、使用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相位差膜。
背景技术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作为光学各向异性体的构成构件是有用的,光学各向异性体例如作为偏光膜、相位差膜而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液晶显示器中。偏光膜、相位差膜可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将聚合性液晶组合物涂布于基材,在借助取向膜等使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发生了取向的状态下加热或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将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固化。并且,所得的光学各向异性体要求耐擦伤性良好。作为得到赋予了耐擦伤性的光学各向异性体的方法,提出了在相位差膜上涂覆硬涂层的方法(专利文献1)。但是,对于在相位差膜上涂覆硬涂层的方法,在涉及厚膜化、高成本化方面,相位差膜与硬涂层的密合性方面存在问题。此外,报告了如果使用含有多官能性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液晶性组合物,则可得到耐擦伤性优异的光学各向异性体,但由于所使用的聚合性化合物的种类,固化收缩变大,基材层与光学各向异性体层的密合性、或光学各向异性体层与其上层的密合性是不充分的(专利文献2)。
由上,要求开发在制成光学各向异性体的情况下耐擦伤性以及与其他层的密合性优异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82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506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在涂布于基材而形成光学各向异性体时,可得到耐擦伤性、密合性良好的光学各向异性体的聚合性组合物,同时提供使用了该聚合性组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着眼于具有聚合性的混合物以及构成聚合性组合物的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聚合性组合物中所含的、由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中的硅化合物的含量,会对将聚合性组合物涂布于基材而制成光学各向异性体时的耐擦伤性和密合性产生影响。
具体而言,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通过经多个合成工序而得到,但每当各工序的合成反应结束时,都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氧化铝柱色谱法或活性炭处理进行精制。因此,在将硅胶柱色谱法用作精制方法的情况下,在精制后的过滤工序中,存在未完全去除来自硅胶的硅化合物而在原料化合物中残留硅化合物的情况。但发现,由使用了残留该硅化合物的原料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制造的光学各向异性体,与由使用了将硅胶等硅化合物以外的物质用作吸附剂而未残留硅化合物的原料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制造的光学各向异性体相比,耐擦伤性、密合性变得良好,由硅化合物的残留量超过特定比例的聚合性组合物制造的光学各向异性体的取向性能降低。
即,本发明提供硅化合物以低浓度存在的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使用了该化合物的混合物、组合物和聚合性组合物,同时提供使用了该聚合性组合物的耐擦伤性、密合性良好的光学各向异性体和相位差膜。
发明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由硅化合物以低浓度存在的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构成的聚合性组合物,能够得到耐擦伤性、密合性良好的光学各向异性体和相位差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最优的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中,所谓“硅化合物以低浓度存在的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理解为:以往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中,由于经由过滤工序制造,因此不含有硅化合物等所谓的杂质,但实际上,在含有杂质的情况下也规定为(单体)化合物,因此在含有精制工序中混入的硅化合物的情况下,也不称为含有硅化合物的混合物,而仅称为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此外,以下有时将聚合性组合物称为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但该“液晶”的意思是,在将聚合性液晶组合物涂布于基材并干燥后,通过紫外线等光照射或加热进行了聚合处理的情况下,表现液晶性。
本发明的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的特征在于,存在低浓度的硅化合物。混入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中的硅化合物的含量可利用荧光X射线分析装置、ICP发光分析装置来测定。关于该混入的硅化合物的含量,在制成仅由两种以上的上述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的情况下,优选上述硅的含量以混合物整体计管理至0.7ppm重量%以上1000ppm重量%以下,其次,优选为0.8ppm重量%以上500ppm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ppm重量%以上200ppm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ppm重量%以上50ppm重量%以下。
此外,关于该混入的硅化合物的含量,在制成含有两种以上的上述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情况下,优选上述硅的含量以组合物整体计管理至0.7ppm重量%以上1000ppm重量%以下,其次,优选为0.8ppm重量%以上500ppm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ppm重量%以上200ppm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ppm重量%以上50ppm重量%以下。
此外,即使对于含有介晶基的各化合物单体,也优选上述硅的含量分别管理至0.7ppm重量%以上1000ppm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ppm重量%以上800ppm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ppm重量%以上500ppm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ppm重量%以上200ppm重量%以下。
作为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在本技术领域中,在将多种化合物混合而制成混合物的情况下,只要作为表现液晶性的化合物能够被识别出,不管是分子内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还是分子内没有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都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这里,介晶基的意思是,包含环结构和连结该环结构的连结基团,连结环结构与环结构的部分由原子数2以下的连结基团或单键构成的、由两个以上环结构构成的部分。
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中,分子内具有一个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由于在制成混合物时容易制作包括室温上下的低温作为液晶温度范围的物质,因此优选。作为这样的化合物,可举出例如液晶手册(Handbook of Liquid Crystals(D.Demus,J.W.Goodby,G.W.Gray,H.W.Spiess,V.Vill编辑、Wiley-VCH公司发行,1998年))、季刊化学总说No.22、液晶化学(日本化学会编,1994年)、或日本特开平7-29473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311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2961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8009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11653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14807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具有作为连接有多个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等结构的介晶基的刚性部位和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等聚合性官能团的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或者日本特开2004-237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99446号公报中记载的具有马来酰亚胺基的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具体优选为以下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
P-(Sp)m-MG-R1 (1)
(式中,P表示聚合性官能团,
Sp表示碳原子数0~18的亚烷基(该亚烷基可被一个以上卤原子或CN取代,存在于该基团中的一个CH2基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基可各自相互独立地以氧原子相互不直接结合的形式被-O-、-S-、-NH-、-N(CH3)-、-CO-、-COO-、-OCO-、-OCOO-、-SCO-、-COS-或-C≡C-取代。),
m表示0或1,
MG表示介晶基,
R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氰基或碳原子数1~18的烷基,该烷基可被一个以上卤原子或CN取代,存在于该基团中的一个CH2基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基可各自相互独立地以氧原子相互不直接结合的形式被-O-、-S-、-NH-、-N(CH3)-、-CO-、-COO-、-OCO-、-OCOO-、-SCO-、-COS-或-C≡C-取代,或者R1表示通式(1-a)所表示的结构,
[化2]
-(Sp)m-P (1-a)
(式中,P表示反应性官能团,Sp表示碳原子数0~18的间隔基团,m表示0或1。)。)
这里,作为聚合性官能团,优选为乙烯基、乙烯基醚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缩水甘油基、氧杂环丁烷基、马来酰亚胺基、巯基,从生产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乙烯基、乙烯基醚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缩水甘油基,进一步优选为乙烯基、乙烯基醚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特别优选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
此外,MG所表示的介晶基由通式(1-b)表示。
[化3]
-Z0-(A1-Z1)n-A2-Z2-A3-Z3- (1-b)
(式中,A1、A2和A3各自独立地表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1,4-环己烯基、四氢吡喃-2,5-二基、1,3-二烷-2,5-二基、四氢噻喃-2,5-二基、1,4-双环(2,2,2)亚辛基、十氢化萘-2,6-二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吡嗪-2,5-二基、噻吩-2,5-二基、1,2,3,4-四氢化萘-2,6-二基、2,6-亚萘基、菲-2,7-二基、9,10-二氢菲-2,7-二基、1,2,3,4,4a,9,10a-八氢菲-2,7-二基、1,4-亚萘基、苯并[1,2-b:4,5-b‘]二噻吩-2,6-二基、苯并[1,2-b:4,5-b‘]二硒吩-2,6-二基、[1]苯并噻吩并[3,2-b]噻吩-2,7-二基、[1]苯并硒吩并[3,2-b]硒吩-2,7-二基或芴-2,7-二基,作为取代基,可具有一个以上的F、Cl、CF3、OCF3、CN基、碳原子数1~8的烷基、烷氧基、烷酰基、烷酰氧基、碳原子数2~8的烯基、烯氧基、烯酰基、烯酰氧基、或通式(1-c),
[化4]
(式中,P表示反应性官能团,A表示-O-、-COO-、-OCO-、-OCH2-、-CH2O-、-CH2CH2OCO-、-COOCH2CH2-、-OCOCH2CH2-、或单键,Sp表示碳原子数0~18的间隔基团,n表示0或1,m表示0或1。),
Z0、Z1、Z2和Z3各自独立地表示-COO-、-OCO-、-CH2CH2-、-OCH2-、-CH2O-、-CH=CH-、-C≡C-、-CH=CHCOO-、-CF=CF-、-CF2O-、-OCOCH=CH-、-CH2CH2COO-、-CH2CH2OCO-、-COOCH2CH2-、-OCOCH2CH2-、-CONH-、-NHCO-、碳原子数2~10的可具有卤原子的烷基或单键,
n表示0、1或2。)。
上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中,作为分子内具有一个聚合性官能团的单官能性化合物,可举出下述通式(1-1)和通式(1-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5]
(式中,Z4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氰基或碳原子数1~18的烃基,
Z5表示氢原子或甲基,t表示0或1,
B、C和D各自独立地表示1,4-亚苯基、不邻接的CH基被氮取代的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一个或不邻接的两个CH2基被氧或硫原子取代的1,4-亚环己基、1,4-环己烯基、1,4-双环(2,2,2)亚辛基、十氢化萘-2,6-二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吡嗪-2,5-二基、1,2,3,4-四氢化萘-2,6-二基、2,6-亚萘基、1,4-亚萘基,这些基团可被一个以上的碳原子数1~7的烷基、烷氧基、烷酰基、氰基或卤原子取代,
Y3和Y4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CH2CH2-、-CH2O-、-OCH2-、-COO-、-OCO-、-C≡C-、-CH=CH-、-CF=CF-、-CF2O-、-(CH2)4-、-CH2CH2CH2O-、-OCH2CH2CH2-、-CH=CHCH2CH2-、-CH2CH2CH=CH-、-CH=CHCOO-、-OCOCH=CH-、-CH2CH2COO-、-CH2CH2OCO-、-COOCH2CH2-或-OCOCH2CH2-,Y5表示单键、-O-、-COO-、-OCO-或-CH=CHCOO-。)
[化6]
(式中,Z6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氰基或碳原子数1~18的烃基,
Z7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W3表示单键、-OCH2-、-COO-、-OCO-、-C≡C-、-CH=CH-、-CF=CF-、-CF2O-、-OCH2CH2CH2-、-CH=CHCH2CH2-、-CH=CHCOO-、-OCOCH=CH-、-COOCH2CH2-、-OCOCH2CH2-或-O-,
v表示1~18的整数,
u表示0或1,
E、F和G各自独立地表示1,4-亚苯基、非邻接的CH基被氮原子取代的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一个或非邻接的两个CH2基被氧原子或硫原子取代的1,4-亚环己基、1,4-环己烯基、1,4-双环(2,2,2)亚辛基、十氢化萘-2,6-二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吡嗪-2,5-二基、1,2,3,4-四氢化萘-2,6-二基、2,6-亚萘基、1,4-亚萘基,这些基团可以被一个以上的碳原子数1~7的烷基、烷氧基、烷酰基、氰基或卤原子取代,
Y6和Y7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CH2CH2-、-CH2O-、-OCH2-、-COO-、-OCO-、-C≡C-、-CH=CH-、-CF=CF-、-CF2O-、-(CH2)4-、-CH2CH2CH2O-、-OCH2CH2CH2-、-CH=CHCH2CH2-、-CH2CH2CH=CH-、-CH=CHCOO-、-OCOCH=CH-、-CH2CH2COO-、-CH2CH2OCO-、-COOCH2CH2-或-OCOCH2CH2-,Y8表示单键、-O-、-COO-、-OCO-或-CH=CHCOO-。)。
作为通式(1-1)和通式(1-2)所表示的例示化合物,如下所示,但不应理解为受它们限制。
[化7]
[化8]
[化9]
[化10]
这些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分子内具有一个聚合性官能团的单官能性化合物的合计含量优选在聚合性组合物整体含量之内含有0~95质量%,更优选含有0~90质量%,特别优选含有0~85质量%。
上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中,作为R1由通式(1-a)表示的、分子内具有两个聚合性官能团的二官能性化合物,可举出下述通式(2-1)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1]
(式中,m表示0或1,n表示0、1或2,
W1和W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OCH2-、-COO-、-OCO-、-C≡C-、-CH=CH-、-CF=CF-、-CF2O-、-OCH2CH2CH2-、-CH=CHCH2CH2-、-CH=CHCOO-、-OCOCH=CH-、-COOCH2CH2-或-OCOCH2CH2-或-O-,
Y1和Y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CH2CH2-、-CH2O-、-OCH2-、-COO-、-OCO-、-C≡C-、-CH=CH-、-CF=CF-、-CF2O-、-(CH2)4-、-CH2CH2CH2O-、-OCH2CH2CH2-、-CH=CHCH2CH2-、-CH2CH2CH=CH-、-CH=CHCOO-、-OCOCH=CH-、-CH2CH2COO-、-CH2CH2OCO-、-COOCH2CH2-或-OCOCH2CH2-,当Y2存在多个时,可相同也可不同,
A表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萘-2,6-二基,当A存在多个时,可相同也可不同,
Z8、Z9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r和s各自独立地表示1~18的整数,
R3~R10各自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7的烷基、烷氧基、烷酰基、氰基或卤原子。)
作为通式(2-1)所表示的例示化合物,如下所示,但不应理解为受它们限制。
[化12]
[化13]
[化14]
通式(2-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合计含量优选在聚合性组合物整体含量之内含有5~100质量%,更优选含有8~100质量%,特别优选含有10~100质量%。
此外,近年来,对于相位差膜(film),为了使液晶显示器的视角提高、为了使有机EL显示器的防反射特性提高,要求使双折射率(△n)的波长色散特性小,或者相反。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也可含有具有该特性的、所谓的逆色散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作为具体例,可举出下述通式(3-1)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5]
(式中,P表示聚合性官能团,Sp表示间隔基团或单键,
A1、A2、A3、A4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脂环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
X1、X2、X3、X4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连结基团或单键,
R1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烷氧基或“*-Sp-P”(*表示与A4或A3结合。),
m、n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其中,m+n为2以上的整数。),
B为下述式(i)或式(ii)所表示的基团。)
[化16]
式(i)中,T1表示-S-、-O-、-CH2-、-NH-、-CO-、-SO-或-CS-,T2表示“=CR2-”或“=N-”,R2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或羟基,R3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脂环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式(ii)中,T3、T4各自独立地表示-S-、-O-、-NR6-、-CH2-、-NH-、-CO-、-SO-或-CS-,这里,R6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或羟基,R4、R5各自独立地表示一价取代基,或者通过连结R4和R5的Y而形成环。
通式(3-1)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在聚合前具有液晶性。即,通式(3-1)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通式(1)中的P所表示的聚合性官能团可无限制地应用在以往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中使用的基团,例如,可举出乙烯基、对二苯乙烯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羧基、甲基羰基、羟基、酰胺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氨基、氨基、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醛基、异氰酸酯基或硫代异氰酸酯基等。
作为优选的聚合性官能团P,可举出选自由下述通式(II-c)、通式(II-d)和通式(II-e)所表示的取代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
[化17]
通式(II-c)、通式(II-d)和通式(II-e)中,R21、R22、R23、R32、R33、R41、R42和R4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烷基,n表示0或1。此外,通式(II-d)的R3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5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5的卤代烷基。
上述通式所表示的聚合性官能团的左端与通式(3-1)的Sp结合。
上述烷基优选为直链或支链烷基,更优选为直链烷基。上述烷基上结合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可被卤原子取代。
上述通式所表示的聚合性官能团中,从提高聚合性和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由通式(II-c)和通式(II-d)所表示的基团组成的组中的基团,更优选为选自由通式(II-d)所表示的基团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作为通式(II-c)、通式(II-d)或通式(II-e)所表示的聚合性官能团,可举出例如以下的反应性官能团(P-1)~(P-8)。这些反应性官能团中,从提高聚合性和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下述(P-1)或(P-2),更优选为下述(P-1)。下述(P-1)~(P-8)所表示的聚合性官能团的右端与通式(3-1)的Sp结合。
[化18]
通式(3-1)中的Sp为间隔基团或单键。该间隔基团是能够将聚合性官能团P与A1或A2连结的二价连结基团,优选不损害通式(3-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液晶性的连结基团。
作为优选的Sp,例如,可举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亚烷基。存在于该亚烷基中的一个CH2基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基可各自相互独立地以氧原子彼此、硫原子彼此、以及氧原子与硫原子不相互直接结合的形式被-O-、-S-、-NH-、-N(CH3)-、-CO-、-COO-、-OCO-、-OCOO-、-SCO-、-COS-、-CH=CH-或-C≡C-取代。从提高液晶性的观点出发,上述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10,更优选为3~8,进一步优选为3~6。
通式(3-1)中的环式基A1、A2、A3、A4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脂环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此外,上述环式基即使为芳香族杂环式基也无妨。
作为上述环式基,例如,可举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1,4-环己烯基、四氢吡喃-2,5-二基、1,3-二烷-2,5-二基、四氢噻喃-2,5-二基、1,4-双环(2,2,2)亚辛基、十氢化萘-2,6-二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吡嗪-2,5-二基、1,2,3,4-四氢化萘-2,6-二基、2,6-亚萘基、菲-2,7-二基、9,10-二氢菲-2,7-二基、1,2,3,4,4a,9,10a-八氢菲2,7-二基或芴2,7-二基等。
上述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1,2,3,4-四氢化萘-2,6-二基、2,6-亚萘基、菲-2,7-二基、9,10-二氢菲-2,7-二基、1,2,3,4,4a,9,10a-八氢菲2,7-二基和芴2,7-二基上结合的一个以上氢原子可被F、Cl、CF3、OCF3、氰基、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8的烷酰基、碳原子数1~8的烷酰氧基、碳原子数2~8的烯基、碳原子数2~8的烯氧基、碳原子数2~8的烯酰基或碳原子数2~8的烯酰氧基取代。
通式(3-1)中的环式基A1、A2、A3、A4各自独立地优选为上述1,4-亚苯基或1,4-亚环己基。如果为这些环式基,则容易使本实施方式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性提高,使其聚合物的取向性提高。
通式(3-1)中的X1、X2、X3、X4各自独立地表示二价连结基团或单键。
作为X1、X2、X3和X4的优选例,各自独立地可举出-(CH2)u-O-COO-、-(CH2)u-OCO-、-(CH2)u-COO-、-(CH2)u-O-、-O-COO-(CH2)u-、-OCO-(CH2)u-、-COO-(CH2)u-、-O-(CH2)u-、-O-(CH2)v-O-、-CH=CH-、-C≡C-、-CH=CHCOO-、-OCOCH=CH-、-N=N-、-C=N-、-N=C-和-C=N-N=C-、-CH2CH2-、单键。这里,u表示0~2的任一整数,v表示1或2。当u为0时,-(CH2)u-O-COO-和-O-COO-(CH2)u-表示-O-COO-,-(CH2)u-O-和-O-(CH2)u-表示-O-,-(CH2)u-COO-和-COO-(CH2)u-表示-COO-,-(CH2)u-OCO-和-OCO-(CH2)u-表示-OCO-。
通式(3-1)中的m、n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并且m+n为2以上的整数。
从提高本实施方式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性的观点出发,m、n各自独立地优选为0~3,更优选为0~2,进一步优选为1或2。此外,m和n优选为相同的整数。
通式(3-1)中的末端基R1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或“*-Sp-P”。这里,关于“*”,当n为1以上的整数时,表示与A4结合,当n为0时,表示与A3结合。
“*-Sp-P”的Sp和聚合性官能团P与上述相同。当分子内存在两个Sp时,它们可相同也可不同,优选为相同。此外,当分子内存在两个P时,它们可相同也可不同,优选为相同。
上述烷基可为直链状、支链状、环状中的任一种烷基,优选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更优选为直链状烷基。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更优选为2~10,更优选为3~8,进一步优选为3~6。
构成上述烷氧基的烷基也可例示与上述烷基相同的基团。构成上述烷氧基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8,更优选为1~6,进一步优选为1~3。
从提高本实施方式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性和取向性以及使用了该聚合性化合物的相位差膜等光学各向异性体的光学特性的观点出发,末端基R1优选为“*-Sp-P”。在该优选的情况下,分子内存在的两个Sp可相同也可不同,优选为相同,分子内存在的两个P可相同也可不同,优选为相同。
通式(3-1)中的中心骨架B为下述式(i)或式(ii)所表示的基团。
[化19]
通式(i)中,T1表示-S-、-O-、-CH2-、-NH-、-CO-、-SO-或-CS-,优选为-NH-或-S-,更优选为-S-。
通式(i)中,T2表示“=CR2-”或“=N-”,R2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或羟基。予以说明的是,“=CR2-”表示“=C(-R2)-”,R2所结合的碳原子C上不结合氢原子。
通式(i)中,T2优选为=CH-、=C(-CH3)-、=C(-OCH3)-或=N-,更优选为=N-。
当R2为烷基或烷氧基时,作为构成R2的烷基和烷氧基的烷基,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等。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4,更优选为1或2,进一步优选为1。
当R2为卤原子时,优选为氟原子或氯原子。
由下述通式(i-1)~(i-5)表示T1和T2的优选组合。
[化20]
[式中,“*”分别表示与通式(i)的X2和X3结合,R3与通式(i)的R3相同。]
通式(i)中,R3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脂环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它们中,从提高液晶性和光学特性的观点出发,R3优选为脂环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更优选为芳香族烃基。
上述脂环式烃基和芳香族烃基所含的氢原子可被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卤原子、氰基、硝基、-C≡C-CH3基或羟基取代。这里例示的取代基中,从提高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性和取向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硝基、氰基和-C≡C-CH3基。
作为上述烷基和构成上述烷氧基的烷基,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等。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4,更优选为1或2,进一步优选为1。
上述脂环式烃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4~10,更优选为5~8。作为上述脂环式烃基,例如,可举出下述式(i-6-1)~(i-6-4)所表示的基团。此外,构成这些脂环式烃基的碳原子的一部分可被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等杂原子取代。作为这样的脂环式基,例如,可举出下述式(i-6-5)~(i-6-10)所表示的基团。式中,“*”表示与通式(i)的R3所结合的碳原子结合。
[化21]
上述基团(i-6-1)~(i-6-10)中,优选为基团(i-6-1)或(i-6-2)。基团(i-6-1)和(i-6-2)可具有上述取代基,作为其取代基,优选为硝基、氰基和-C≡C-CH3基。上述取代基优选结合于基团(i-6-1)的4位或基团(i-6-2)的3位。这里,构成环的碳原子中,与上述“*”结合的碳原子为1位。
上述芳香族烃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6~14。作为上述芳香族烃基,例如,可举出下述式(i-7-1)~(i-7-13)所表示的基团。式中,“*”表示与通式(i)的R3所结合的碳原子结合。
[化22]
上述基团(i-7-1)~(i-7-13)中,优选为基团(i-7-1)~(i-7-4)、(i-7-7)~(i-7-10)。此外,在该环结构中,优选具有上述取代基,作为其取代基,优选为硝基、氰基和-C≡C-CH3基。
通式(ii)中,T3、T4各自独立地表示-S-、-O-、-NR2-、-CH2-、-NH-、-CO-、-SO-或-CS-。这里,R6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或羟基。T3与T4可相同,也可不同。当T3和T4均为-NR6-时,两个R6彼此可相同,也可不同。
T3优选为-O-、-NR6-或-S-,更优选为-NR6-或-S-,进一步优选为-S-。
T4优选为-O-、-NR6-或-S-,更优选为-NR6-或-S-,进一步优选为-S-。
当R6为烷基或烷氧基时,作为构成R6的烷基和烷氧基的烷基,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等。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4,更优选为1或2,进一步优选为1。
当R6为卤原子时,优选为氟原子或氯原子。
通式(ii)中,R4、R5各自独立地表示一价取代基,或者通过连接R4和R5的Y而形成环。
作为R4、R5的一价取代基,各自独立地可举出例如烷基、环烷基、双环烷基、烯基、环烯基、双环烯基、炔基、芳基、杂环基、氰基、羧基、羟基、硝基、卤原子、烷氧基、芳氧基、甲硅烷氧基、杂环氧基、酰氧基、氨甲酰氧基、烷氧基羰氧基、芳氧基羰氧基、氨基、酰基氨基、氨基羰基氨基、烷氧基羰基氨基、芳氧基羰基氨基、氨磺酰基氨基、烷基或芳基磺酰基氨基、巯基、烷硫基、芳硫基、杂环硫基、氨磺酰基、磺基、烷基或芳基亚磺酰基、烷基或芳基磺酰基、酰基、芳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氨甲酰基、芳基或杂环偶氮基、酰亚胺基、膦基、氧膦基、氧膦氧基、氧膦氨基、甲硅烷基等。
通过连结R4和R5的Y而形成环的下述通式(ii-1)的情况下,
[化23]
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选自由-O-、-S-、-SO-、-SO2-、-NR-(R表示氢原子或一价取代基。)、=N-、=N(+)R-(R表示氢原子或一价取代基。)、-CO-、-CS-和=CR-(R表示氢原子或一价取代基。)组成的组中的任一基团。这里,当R为一价取代基时,关于该一价取代基,可举出上述R4、R5为一价取代基时的例子。
Y表示碳原子和选自由第14~16族非金属原子组成的组中的2~4个原子,与上述通式(ii-1)中记载的R4-C-R5一起形成5~7元环(以下,有时称为环Y。)。在构成环Y的原子具有可取代的氢原子的情况下,其氢原子可被取代基RY取代。作为RY的例子,可举出上述R4、R5为一价取代基时的例子。
作为通式(3-1)所表示的例示化合物,如下所示,但不应理解为受它们限制。
[化24]
此外,除了上述化合物以外,也可举出通式(3-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25]
(式中,P11表示聚合性基团,S11表示间隔基团或单键,当S11存在多个时,它们可相同也可不同,X11表示-O-、-S-、-OCH2-、-CH2O-、-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SCH2-、-CH2S-、-CF2O-、-OCF2-、-CF2S-、-SCF2-、-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OO-CH2CH2-、-OCO-CH2CH2-、-CH2CH2-COO-、-CH2CH2-OCO-、-COO-CH2-、-OCO-CH2-、-CH2-COO-、-CH2-OCO-、-CH=CH-、-N=N-、-CH=N-N=CH-、-CF=CF-、-C≡C-或单键,当X11存在多个时,它们可相同也可不同(其中,P11-(S11-X11)k-中不含-O-O-键。),A11和A12各自独立地表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萘-2,6-二基、萘-1,4-二基、四氢化萘-2,6-二基、十氢化萘-2,6-二基或1,3-二烷-2,5-二基,这些基团可为非取代或被一个以上L取代,当A11和/或A12出现多个时,各自可相同也可不同,Z11和Z12各自独立地表示-O-、-S-、-OCH2-、-CH2O-、-CH2CH2-、-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OCO-NH-、-NH-COO-、-NH-CO-NH-、-NH-O-、-O-NH-、-SCH2-、-CH2S-、-CF2O-、-OCF2-、-CF2S-、-SCF2-、-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OO-CH2CH2-、-OCO-CH2CH2-、-CH2CH2-COO-、-CH2CH2-OCO-、-COO-CH2-、-OCO-CH2-、-CH2-COO-、-CH2-OCO-、-CH=CH-、-N=N-、-CH=N-、-N=CH-、-CH=N-N=CH-、-CF=CF-、-C≡C-或单键,当Z11和/或Z12出现多个时,各自可相同也可不同,M表示选自下述式(M-1)至式(M-10)中的基团,
[化26]
这些基团可为非取代或被一个以上L取代,R11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五氟硫烷基、氰基、硝基、异氰基、硫代异氰基、或者一个-CH2-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可各自独立地被-O-、-S-、-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或-C≡C-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该烷基中的任意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G表示选自下述式(G-1)或式(G-3)中的基团,
[化27]
(式中,R3表示氢原子、或者一个-CH2-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可各自独立地被-O-、-S-、-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或-C≡C-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该烷基中的任意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W1表示具有至少一个芳香族基的、碳原子数6至30的基团,该基团可为非取代或被一个以上L取代,W2表示氢原子、或者一个-CH2-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可各自独立地被-O-、-S-、-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H=CH-、-CF=CF-或-C≡C-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该烷基中的任意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或者W2可表示与W1同样的意义,此外,W1和W2可一同形成环结构。),该烷基中的任意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k表示0至8的整数,m1和m2各自独立地表示0至5的整数,m1+m2表示1至5的整数,L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五氟硫烷基、硝基、异氰基、氨基、羟基、巯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硫代异氰基或碳原子数1至20的烷基,该烷基可为直链状也可为支链状,任意的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该烷基中的一个-CH2-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可各自独立地被选自-O-、-S-、-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H=CH-、-CF=CF-或-C≡C-中的基团取代,当化合物内存在多个L时,它们可相同也可不同。)
通式(3-2)中,P11优选表示选自下述式(P-1)至式(P-20)中的基团。
[化28]
此外,通式(3-2)中,优选k为1,S11表示一个-CH2-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可各自独立地被-O-、-COO-、-OCO-、-OCO-O-、-CO-NH-、-NH-CO-、-CH=CH-或-C≡C-取代的碳原子数1至20的亚烷基。
W1和W2所含的π电子总数优选为6至24。
W1所含的芳香族基优选为下述式(W-1)至式(W-19)所表示的基团。
[化29]
(式中,这些基团可在任意位置具有连接键,Q1表示-O-、-S-、-NR3-(式中,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8的烷基。)或-CO-。这些芳香族基中的-CH=可各自独立地被-N=取代,-CH2-可各自独立地被-O-、-S-、-NR4-(式中,R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8的烷基。)或-CO-取代,但不含-O-O-键。此外,这些芳香族基可为非取代或被一个以上L取代,可形成将选自这些基团的两个以上芳香族基用单键连结而成的基团。)
作为通式(3-2)所表示的例示化合物,如下所示,但不应理解为受它们限制。
[化30]
[化31]
[化32]
[化33]
此外,同样地,也可举出通式(3-3)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P21和P22各自独立地表示聚合性基团,
S21和S22各自独立地表示间隔基团或单键,当S21和S22存在多个时,它们各自可相同或不同,
X21和X22各自独立地表示-O-、-S-、-OCH2-、-CH2O-、-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SCH2-、-CH2S-、-CF2O-、-OCF2-、-CF2S-、-SCF2-、-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OO-CH2CH2-、-OCO-CH2CH2-、-CH2CH2-COO-、-CH2CH2-OCO-、-COO-CH2-、-OCO-CH2-、-CH2-COO-、-CH2-OCO-、-CH=CH-、-N=N-、-CH=N-N=CH-、-CF=CF-、-C≡C-或单键,当X21和X22存在多个时,它们各自可相同或不同(其中,各P-(S-X)-键不含-O-O-。),
MG21表示介晶性基团,
m2和n2各自独立地表示0至5的整数。)
上述介晶性基团MG21优选为式(8-a)所表示的基团,
[化34]
(式中,
A81、A82各自独立地表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萘-2,6-二基、萘-1,4-二基、四氢化萘-2,6-二基、十氢化萘-2,6-二基或1,3-二烷-2,5-二基,这些基团可为非取代或被一个以上L取代,当A81和/或A82出现多个时,各自可相同也可不同,
Z81和Z82各自独立地表示-O-、-S-、-OCH2-、-CH2O-、-CH2CH2-、-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SCH2-、-CH2S-、-CF2O-、-OCF2-、-CF2S-、-SCF2-、-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OO-CH2CH2-、-OCO-CH2CH2-、-CH2CH2-COO-、-CH2CH2-OCO-、-COO-CH2-、-OCO-CH2-、-CH2-COO-、-CH2-OCO-、-CH=CH-、-N=N-、-CH=N-、-N=CH-、-CH=N-N=CH-、-CF=CF-、-C≡C-或单键,当Z81和/或Z82出现多个时,各自可相同也可不同,
M表示选自下述式(M-1)至式(M-8)中的基团,
[化35]
这些基团可为非取代或被一个以上L取代,
G表示选自下述式(G-1)或式(G-2)中的基团,
[化36]
(式中,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20的烷基,该烷基可为直链状也可为支链状,该烷基中的任意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该烷基中的一个-CH2-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可各自独立地被-O-、-S-、-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或-C≡C-取代,W1表示具有至少一个芳香族基的、碳原子数2至30的基团,该基团可为非取代或被一个以上L取代,W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20的烷基,该烷基可为直链状也可为支链状,该烷基中的任意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该烷基中的一个-CH2-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可各自独立地被-O-、-S-、-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H=CH-、-CF=CF-或-C≡C-取代,或者W2可表示与W1同样的意义,此外,W1和W2可彼此连结而形成同一环结构。),L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五氟硫烷基、硝基、异氰基、氨基、羟基、巯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硫代异氰基或碳原子数1至20的烷基,该烷基可为直链状也可为支链状,任意的氢原子可被氟原子取代,该烷基中的一个-CH2-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可各自独立地被选自-O-、-S-、-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H=CH-、-CF=CF-或-C≡C-中的基团取代,当化合物内存在多个L时,它们可相同也可不同,j81和j82各自独立地表示0至5的整数,j81+j82表示1至5的整数。)。
上述聚合性基P21和P22各自独立地优选表示选自通式(P-1)至(P-20)中的基团。
[化37]
作为通式(3-3)所表示的例示化合物,如下所示,但不应理解为受它们限制。
[化38]
[化39]
[化40]
[化41]
[化42]
[化43]
[化44]
[化45]
[化46]
这些液晶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此外,也可并用上述通式(1-1)、通式(1-2)所表示的分子内具有一个聚合性官能团的单官能性化合物、通式(2-1)所表示的分子内具有两个聚合性官能团的二官能性化合物、后述的通式(4-1)~通式(4-7)所表示的分子内具有三个以上聚合性官能团的多官能性化合物。
通式(3-1)、(3-2)和(3-3)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合计含量优选在聚合性组合物整体含量之内含有10~100质量%,更优选含有20~100质量%,特别优选含有30~100质量%。
上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中,作为分子内具有三个以上聚合性官能团的多官能性化合物,可举出以下的例示化合物。
[化47]
[化48]
分子内具有三个以上聚合性官能团的多官能性化合物的合计含量优选在聚合性组合物整体含量之内含有0~30质量%,更优选含有0~25质量%,特别优选含有0~20质量%。
此外,本发明的液晶组合物中,可添加含有不具有聚合性基团的介晶基的化合物,可举出在通常的液晶器件,例如STN(超扭曲向列)液晶、TN(扭曲向列)液晶、TFT(薄膜晶体管)液晶等中使用的化合物。
含有不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介晶基的化合物具体优选为以下通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49]
R1-MG-R1 (5)
(MG所表示的介晶基可举出通式(5-b)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50]
-ZO-(A1-Z1)n-A2-Z2-A3-Z3- (5-b)
(式中,A1、A2和A3各自独立地表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1,4-环己烯基、四氢吡喃-2,5-二基、1,3-二烷-2,5-二基、四氢噻喃-2,5-二基、1,4-双环(2,2,2)亚辛基、十氢化萘-2,6-二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吡嗪-2,5-二基、噻吩-2,5-二基、1,2,3,4-四氢化萘-2,6-二基、2,6-亚萘基、菲-2,7-二基、9,10-二氢菲-2,7-二基、1,2,3,4,4a,9,10a-八氢菲-2,7-二基、1,4-亚萘基、苯并[1,2-b:4,5-b‘]二噻吩-2,6-二基、苯并[1,2-b:4,5-b‘]二硒吩-2,6-二基、[1]苯并噻吩并[3,2-b]噻吩-2,7-二基、[1]苯并硒吩并[3,2-b]硒吩-2,7-二基或芴-2,7-二基,作为取代基,可具有一个以上F、Cl、CF3、OCF3、CN基、碳原子数1~8的烷基、烷氧基、烷酰基、烷酰氧基、碳原子数2~8的烯基、烯氧基、烯酰基、烯酰氧基,
Z0、Z1、Z2和Z3各自独立地表示-COO-、-OCO-、-CH2CH2-、-OCH2-、-CH2O-、-CH=CH-、-C≡C-、-CH=CHCOO-、-OCOCH=CH-、-CH2CH2COO-、-CH2CH2OCO-、-COOCH2CH2-、-OCOCH2CH2-、-CONH-、-NHCO-、碳数2~10可具有卤原子的烷基或单键,
n表示0、1或2,
R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氰基或碳原子数1~18的烷基,该烷基可被一个以上卤原子或CN取代,存在于该基团中的一个CH2基或非邻接的两个以上CH2基可各自相互独立地以氧原子相互不直接结合的形式被-O-、-S-、-NH-、-N(CH3)-、-CO-、-COO-、-OCO-、-OCOO-、-SCO-、-COS-或-C≡C-取代。)。
具体如下所示,但不应理解为受它们限制。
[化51]
(其他成分)
(手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中,为了得到手性向列相,可配合手性化合物。手性化合物中,特别优选分子中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
作为手性化合物中的聚合性官能团,特别优选为丙烯酰氧基。手性化合物的配合量需要根据化合物的螺旋扭曲力来进行适宜调整,优选在所使用的聚合性化合物和手性化合物的合计量之内含有0~85质量%,更优选含有0~80质量%,特别优选含有0~75质量%。
作为手性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式(6-1)~(6-8)的化合物。
[化52]
(式中,n表示2~12的整数。)此外,作为手性化合物的具体例,进一步可举出式(6-9)~(6-12)的化合物。
[化53]
(有机溶剂)
作为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中使用的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聚合性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溶解性的有机溶剂,优选为能够在100℃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的有机溶剂。作为那样的溶剂,例如,可举出甲苯、二甲苯、异丙苯、均三甲苯等芳香族系烃,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等酯系溶剂,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环戊酮等酮系溶剂,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苯甲醚等醚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酰胺系溶剂,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γ-丁内酯和氯苯等。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从溶液稳定性方面考虑,优选使用酮系溶剂、醚系溶剂、酯系溶剂和芳香族烃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关于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的比率,由于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通常利用涂布来进行,因此只要不明显损害涂布后的状态就没有特别限制,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中所含有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合计量优选为1~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55质量%,特别优选为5~50质量%。
在将聚合性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时,为了使其均匀溶解,优选进行加热搅拌。加热搅拌时的加热温度只要考虑所使用的聚合性化合物相对于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而进行适宜调节即可,从生产性方面考虑,优选为15℃~110℃,更优选为15℃~105℃,进一步优选为15℃~100℃,特别优选设为20℃~90℃。
此外,在调制聚合性液晶组合物时,优选利用分散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作为分散搅拌机,具体可使用混合机,具有螺旋桨、涡轮叶片等搅拌叶片的分散机,油漆摇动器、行星式搅拌装置、振动机、摇动器或旋转蒸发器等。除此之外,还可使用超声波照射装置。
调制聚合性溶液时的搅拌转数优选根据所使用的搅拌装置进行适宜调整,为了成为均匀的聚合性溶液,优选将搅拌转数设为10rpm~1000rpm,更优选设为50rpm~800rpm,特别优选设为150rpm~600rpm。
(阻聚剂、抗氧化剂)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溶液稳定性,优选添加阻聚剂和/或抗氧化剂等。作为那样的化合物,可举出氢醌衍生物、亚硝胺系阻聚剂、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等,更具体而言,可举出对甲氧基苯酚,叔丁基氢醌,甲基氢醌,和光纯药工业公司的“Q-1300”、“Q-1301”,巴斯夫(BASF)公司的“IRGANOX1010”、“IRGANOX1035”、“IRGANOX1076”、“IRGANOX1098”、“IRGANOX1135”、“IRGANOX1330”、“IRGANOX1425”、“IRGANOX1520”、“IRGANOX1726”、“IRGANOX245”、“IRGANOX259”、“IRGANOX3114”、“IRGANOX3790”、“IRGANOX5057”、“IRGANOX565”等。
阻聚剂、抗氧化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分别优选为0.01~1.0质量%,更优选为0.05~0.5质量%。
(光聚合引发剂)
光聚合引发剂优选含有至少一种以上。具体可举出巴斯夫公司的“艳佳固651”、“艳佳固184”、“艳佳固907”、“艳佳固127”、“艳佳固369”、“艳佳固379”、“艳佳固819”、“艳佳固2959”、“艳佳固OXE01”、“艳佳固OXE02”、“Lucirin TPO”、“Darocur 1173”,LAMBSON公司的“Esacure 1001M”、“Esacure KIP150”、“Speedcure BEM”、“Speedcure BMS”、“SpeedcureMBP”、“Speedcure PBZ”、“Speedcure ITX”、“Speedcure DETX”、“Speedcure EBD”、“Speedcure MBB”、“Speedcure BP”,日本化药公司的“Kayacure DMBI”,日本SiberHegner公司(现DKSH公司)的“TAZ-A”等。
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聚合性溶液优选为0.1~10质量%,特别优选为0.5~5质量%。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此外,也可添加敏化剂等。
(热聚合引发剂)
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中,可与光聚合引发剂一起并用热聚合引发剂。具体可举出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的“V-40”、“VF-096”,日本油脂公司制的“Perhexyl D”、“Perhexyl I”等。
热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优选为0.1~10质量%,特别优选为0.5~5质量%。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表面活性剂)
为了减小制成光学各向异性体时的膜厚不均,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可含有至少一种以上表面活性剂。作为可含有的表面活性剂,可举出烷基羧酸盐、烷基磷酸盐、烷基磺酸盐、氟烷基羧酸盐、氟烷基磷酸盐、氟烷基磺酸盐、聚氧乙烯衍生物、氟烷基氧化乙烯衍生物、聚乙二醇衍生物、烷基铵盐、氟烷基铵盐类等,特别优选含氟表面活性剂。更具体而言,可举出“Megafac F-251”、“Megafac F-444”、“Megafac F-477”、“Megafac F-510”、“Megafac F-552”、“Megafac F-553”、“Megafac F-554”、“Megafac F-555”、“Megafac F-558”、“Megafac F-560”、“Megafac F-561”、“Megafac F-563”、“Megafac F-569”、“MegafacF-570”、“Megafac R-40”、“Megafac R-41”、“Megafac R-43”、“Megafac R-94”、“MegafacRS-72-K”、“Megafac RS-75”、“Megafac RS-76-E”、“Megafac RS-90”(以上为DIC株式会社制),BYK-3440(以上为BYK日本公司制),“N215”、“N535”、“N605K”、“N935”(以上为Solvaysolexis公司制),EFKA-3277、EFKA-3500、EFKA-3600、EFKA-3777(以上为Lamberti公司制)等例子。
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优选为0.01~2质量%,更优选为0.05~0.5质量%。
为了有效减小制成光学各向异性体时的空气界面的倾斜角,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可含有至少一种以上具有下述通式(7)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以上的化合物。
[化54]
(式中,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该烃基中的氢原子可被一个以上卤原子取代。)
作为该通式(7)所表示的优选化合物,可举出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石蜡、液体石蜡、氯化聚丙烯、氯化石蜡、氯化液体石蜡等。
该通式(7)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在将聚合性化合物混合于有机溶剂并加热搅拌而调制聚合性溶液的工序中添加,也可在之后的将光聚合引发剂混合于聚合性溶液的工序中添加,还可在这两个工序中均添加。
该通式(7)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性溶液优选为0.01~1质量%,更优选为0.05~0.5质量%。
为了更加提高制成光学各向异性体时与基材的密合性,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溶液也优选添加链转移剂。作为链转移剂,优选为硫醇化合物,更优选为单硫醇、二硫醇、三硫醇、四硫醇化合物,进一步更优选为三硫醇化合物。具体优选为下述通式(7-1)~(7-1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55]
[化56]
(式中,R65表示碳原子数2~18的烷基,该烷基可为直链也可为支链,该烷基中的一个以上亚甲基可以氧原子和硫原子相互不直接结合的方式被氧原子、硫原子、-CO-、-OCO-、-COO-或-CH=CH-取代,R66表示碳原子数2~18的亚烷基,该亚烷基中的一个以上亚甲基可以氧原子和硫原子相互不直接结合的方式被氧原子、硫原子、-CO-、-OCO-、-COO-或-CH=CH-取代。)
链转移剂优选在将聚合性化合物混合于有机溶剂并加热搅拌而调制聚合性溶液的工序中添加,也可在之后的将聚合引发剂混合于聚合性溶液的工序中添加,还可在这两个工序中均添加。
链转移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优选为0.5~10质量%,更优选为1.0~5.0质量%。
为了进一步调整物性,也可根据需要添加非聚合性的液晶化合物或非液晶性的聚合性化合物等。非液晶性的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在将聚合性化合物混合于有机溶剂并加热搅拌而调制聚合性溶液的工序中添加,非聚合性的液晶化合物等可在之后的将聚合引发剂混合于聚合性溶液的工序中添加,也可在两个工序中均添加。这些化合物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聚合性混合物或聚合性组合物中,可根据目的以不使液晶的取向能显著降低的程度添加其他添加剂,例如触变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表面处理剂等添加剂。
(混合物、组合物的制造、精制、过滤方法)
关于本申请发明的硅化合物的含量为低浓度且处于特定范围的两种以上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以及将两种以上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可通过使用在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的合成工序中利用硅胶等硅化合物以外的吸附剂进行精制而得到的化合物,并且将特定量硅化合物与该混合物或组合物混合而得到,但所使用的全部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必须使用硅化合物以外的吸附剂进行精制。这里,作为硅化合物以外的吸附剂,可举出氧化铝、活性炭等,作为硅化合物的吸附剂,可举出硅胶、硅酸镁载体、硅藻土、沸石等。
作为本申请发明的硅化合物的含量为低浓度且处于特定的范围的两种以上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以及将两种以上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而成的组合物的另一个制造方法,可举出如下方法:通过过滤器将混合经由利用硅胶等硅化合物的精制工序而得到的两种以上含有介晶基的原料化合物而成的混合物、或在有机溶剂中溶解该两种以上含有介晶基的原料化合物而成的组合物进行过滤。作为过滤器的孔径,优选为0.1μm以上~1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以上~0.4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μm以上~0.22μm以下。作为过滤器的膜厚,优选为60μm以上~100μm以下。此外,通过使过滤工序的次数从一次增加至多次,能够减少混合物、组合物中的硅化合物的含量,例如,通过使用利用具有0.1μm孔径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后、进一步利用具有0.1μm孔径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而得的混合物或组合物,能够得到耐擦伤性、密合性良好的光学各向异性体。此外,在对将原料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组合物进行过滤的情况下,在进行过滤前,预先利用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对过滤器进行通液以使原料化合物容易从孔通过,从而也能够有效地减少组合物中的硅化合物的含量。进一步,根据过滤时的加压条件,能够调节过滤后的硅化合物的含量。因此,所使用的过滤器的孔径优选在考虑了精制成本和精制时间后参考过滤时的加压条件、过滤次数等进行适宜调节。
关于过滤器的材质,可举出纸、布、无纺布、纤维素、硝基纤维素、纤维素混合酯、纤维素乙酸酯、聚丙烯、尼龙、聚四氟乙烯(PTFE)、亲水性PTFE、聚偏氟乙烯、聚醚砜(PES)、玻璃纤维等,优选为PTFE或聚偏氟乙烯。
(光学各向异性体的制造方法)
(光学各向异性体)
使用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而制作的光学各向异性体是依次层叠基材、根据需要的取向膜和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聚合物而成的。
本发明的光学各向异性体所使用的基材是在液晶器件、显示器、光学部件、光学膜中通常使用的基材,只要是涂布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后在干燥时可经受加热的具有耐热性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那样的基材,可举出玻璃基材、金属基材、陶瓷基材、塑料基材等有机材料。尤其在基材为有机材料的情况下,可举出纤维素衍生物、聚烯烃、聚酯、聚烯烃、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芳酯、聚醚砜、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苯醚、尼龙或聚苯乙烯等。其中,优选为聚酯、聚苯乙烯、聚烯烃、纤维素衍生物、聚芳酯、聚碳酸酯等塑料基材。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涂布性、粘接性,可对这些基材进行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可举出臭氧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硅烷偶联处理等。此外,为了调节光的透过率、反射率,可在基材表面通过蒸镀等方法设置有机薄膜、无机氧化物薄膜、金属薄膜等,或者为了赋予光学附加价值,基材可为拾取透镜透镜、棒透镜、光盘、相位差膜、光扩散膜、滤色器等。其中,优选附加价值更高的拾取透镜透镜、相位差膜、光扩散膜、滤色器。
此外,对于上述基材,通常可实施取向处理或设置取向膜,以便将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涂布干燥时聚合性液晶组合物进行取向。作为取向处理,可举出拉伸处理、摩擦处理、偏振紫外可见光照射处理、离子束处理等。在使用取向膜的情况下,取向膜可使用公知惯用的材料。作为那样的取向膜,可举出聚酰亚胺、聚硅氧烷、聚酰胺、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苯醚、聚芳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环氧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香豆素化合物、查尔酮化合物、肉桂酸酯化合物、俘精酸酐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偶氮化合物、芳基乙烯化合物等化合物。通过摩擦进行取向处理的化合物优选在取向处理时或取向处理后加入加热工序来促进材料的结晶化。在进行摩擦以外的取向处理的化合物中,优选使用光取向材料。
(涂布)
作为用于得到本发明的光学各向异性体的涂布法,可进行敷料器法、棒涂法、旋涂法、辊涂法、直接凹版涂布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柔性涂布法、喷墨法、模涂法、间隙涂布法、浸涂法、狭缝涂布法等公知惯用的方法。在将聚合性液晶组合物涂布后进行干燥。
(聚合工序)
对于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聚合操作,在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中的液晶化合物相对于基材进行水平取向、垂直取向、或者混合取向或胆甾醇取向(平面取向)的状态下一般通过紫外线等光照射或加热而进行。在通过光照射进行聚合的情况下,具体而言,优选照射390nm以下的紫外光,最优选照射250~370nm波长的光。但是,在因390nm以下的紫外光而引起聚合性组合物发生分解等的情况下,有时也优选以390nm以上的紫外光进行聚合处理。该光优选为扩散光,并且为非偏振的光。
(聚合方法)
作为使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聚合的方法,可举出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的方法、热聚合法等,从不需要加热、在室温进行反应出发,优选为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的方法,其中,从操作简便出发,优选为照射紫外线等光的方法。照射时的温度设为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能够保持液晶相的温度,为了避免引起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热聚合,优选尽可能设为30℃以下。予以说明的是,液晶组合物通常在升温过程中,在C(固相)-N(向列)转变温度(以下,简称为C-N转变温度。)至N-I转变温度范围内表现液晶相。另一方面,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处于热力学非平衡状态,因此有时在C-N转变温度以下也不凝固而保持液晶状态。将该状态称为过冷状态。在本发明中,处于过冷状态的液晶组合物也属于保持了液晶相的状态。具体而言,优选照射390nm以下的紫外光,最优选照射250~370nm波长的光。但是,在因390nm以下的紫外光而引起聚合性组合物发生分解等的情况下,有时也优选以390nm以上的紫外光进行聚合处理。该光优选为扩散光,并且为非偏振的光。紫外线照射强度优选为0.05kW/m2~10kW/m2的范围。尤其优选为0.2kW/m2~2kW/m2的范围。在紫外线强度小于0.05kW/m2的情况下,为了完成聚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另一方面,在超过2kW/m2的强度时,具有如下可能性: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中的液晶分子存在光分解的倾向;聚合热大量产生而使聚合中的温度上升,聚合性液晶的有序参数发生变化,聚合后的膜的相位差产生紊乱。
如果使用掩模通过紫外线照射仅使特定的部分聚合,然后施加电场、磁场或温度等使该未聚合部分的取向状态发生变化,之后使该未聚合部分聚合,则还能够得到具有带有不同取向方向的多个区域的光学各向异性体。
此外,在使用掩模通过紫外线照射仅使特定的部分聚合时,通过预先对未聚合状态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施加电场、磁场或温度等而约束取向,并且在保持该状态不变的状态下从掩模上方照射光而使其聚合,也能够得到具有带有不同取向方向的多个区域的光学各向异性体。
使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聚合而得到的光学各向异性体可从基板剥离而以单体作为光学各向异性体使用,也可不从基板剥离而直接作为光学各向异性体使用。特别是由于不易污染其他构件,因此在用作被层叠基板或与其他基板贴合而使用时有用。
(用途)
将本申请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在水平取向、垂直取向、或者混合取向或胆甾醇取向的状态下聚合而得的聚合物作为具有取向性能的光学各向异性体,可作为光学补偿膜、相位差膜、视角扩大膜、亮度提高膜、反射膜、偏光膜使用。此外,该聚合物可作为具有散热性的粘接剂、密封剂、散热片、安全印刷用油墨使用。
实施例
以下,通过合成例、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予以说明的是,只要没有特别指明,则“份”和“%”为质量基准。
作为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的原料化合物,使用下述式(A1)~式(A11)、式(B1)~(B12)、式(C1)所表示的化合物。将各原料化合物的硅化合物的含量(质量%)通过ICP发光分析装置进行测定(测定条件:将各原料化合物0.03g溶解于二甲苯10g中测定),结果分别为以下含量。式(A1)为1250ppm,式(A2)为1100ppm,式(A3)为1465ppm,式(A4)为1360ppm,式(A5)为1340,式(A6)为1440,式(A7)为1330ppm,式(A8)为1155ppm,式(A9)为1570ppm,式(A10)为1470ppm,式(A11)为1400ppm。式(B1)为1500ppm,式(B2)为1400ppm,式(B3)为1340ppm,式(B4)为1220ppm,式(B5)为1160ppm,式(B6)为1450ppm,式(B7)为1560ppm,式(B8)为1560ppm,式(B9)为1350ppm,式(B10)为1340ppm,式(B11)为1260ppm,(B12)为1430ppm,式(B13)为1230ppm,(B14)为1400ppm,式(B15)为1222ppm。
[化57]
[化58]
[化59]
[化60]
艳佳固907(D1)
Lucirin TPO(D2)
艳佳固819(D3)
TAZ-A(D4)
对甲氧基苯酚(E1)
聚丙烯(重均分子量(MW):1275)(F1)
液体石蜡(F2)
Megafac F-554(F3)
BYK361N(F4)
Megafac FC-171(F5)
[化61]
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H1)
环戊酮(H2)
甲苯(H3)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1)的调制)
将作为原料化合物(A1~A11、B1~B15、C1)的式(A1)所表示的化合物50份、式(A2)所表示的化合物10份、式(A3)所表示的化合物20份、式(B1)所表示的化合物10份、式(B2)所表示的化合物10份、作为有机溶剂的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PGMEA)(H1)400份、式(E1)所表示的化合物0.1份、式(F1)所表示的化合物0.1份、式(D1)所表示的化合物3份,使用具有搅拌叶片的搅拌装置在搅拌速度为500rpm、溶液温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1小时搅拌。使用0.1μm(PTFE、膜厚:60μm)的膜滤器,将过滤压力调节为0.20MPa而过滤后,再次使用0.1μm的膜滤器,将过滤压力调节为0.20Mpa而过滤,得到聚合性液晶组合物(1)。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2)~(34)、比较用聚合性液晶组合物(35)~(68)的调制)
与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1)的调制同样,将表1、表3、表5、表7或表9所示的式(A1~A11、B1~B15、C1)所表示的化合物以及表2、表4、表6、表8或表10所示的式(D1~D4、E1、F1~F5、G1~G4)在选自PGMEA(H1)、环戊酮(H2)、甲苯(H3)的有机溶剂(表1、表3、表5、表7或表9所示的比例)中使用具有搅拌叶片的搅拌装置并设定成与得到聚合性液晶组合物(1)时相同的搅拌速度、相同的溶液温度进行1小时搅拌,然后利用表1、表3、表5、表7或表9所示的孔径的膜滤器(PTFE、孔径:0.1~1μm、膜厚:60~100μm)以各过滤压力进行各次数过滤,分别得到聚合性液晶组合物(2)~(34)、比较用聚合性液晶组合物(35)~(68)。
予以说明的是,表1、表3、表5、表7或表9中,[孔径1]、[孔径2]、[孔径3]的部分所表示的数值表示所使用的膜滤器的孔径(μm),在仅进行一次过滤工序的情况下,在[孔径1]的部分显示所使用的膜滤器的孔径(μm),[孔径2]和[孔径3]的部分显示为[-]。在进行两次过滤工序的情况下,分别在[孔径1]、[孔径2]的部分显示所使用的膜滤器的孔径(μm)。同样地,在进行三次过滤工序的情况下,分别在[孔径1]、[孔径2]、[孔径3]的部分显示所使用的膜滤器的孔径(μm)。此外,表1、表3、表5、表7或表9中的“过滤压力(MPa)”的记载表示过滤时的压力,在进行多次过滤工序的情况下,任一工序均以相同压力进行过滤。进一步,表1、表3、表5、表7或表9中的“有无通液”是指,在进行过滤前,对于利用在制造聚合性液晶组合物时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对过滤器进行了通液的工序的情况记为“有”,未进行通液的工序的情况记为“无”。另外,在通液工序为“有”且进行多次过滤的情况下,在进行其所有过滤工序之前进行通液作业。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表9]
[表10]
(实施例1~34、比较例1~26)
(硅化合物含量)
对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中所含的硅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算出制成仅由两种以上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即,仅由上述式(A1)~式(A11)、式(B1)~(B15)、式(C1)所表示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时的、过滤后的该混合物中所含的硅化合物的含量(质量%)。
(耐擦伤性)
将取向膜用聚酰亚胺溶液在室温下使用旋涂法涂布于厚度0.7mm的玻璃基板,在100℃进行10分钟干燥后,在200℃进行60分钟烧成从而得到涂膜,将所得的涂膜进行摩擦处理而得到基材。将调制好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在室温下利用旋涂机涂布于该基材后,在80℃进行2分钟干燥。之后,在室温下放置2分钟后,使用传送带式的高压汞灯,将照度设为500mJ/cm2来照射UV光。根据JIS K5600-5-4,测定涂膜的铅笔硬度。
(密合性)
将取向膜用聚酰亚胺溶液在室温下使用旋涂法涂布于厚度0.7mm的玻璃基板,在100℃进行10分钟干燥后,在200℃进行60分钟烧成从而得到涂膜,将所得的涂膜进行摩擦处理而得到基材。将调制好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在室温下利用旋涂机涂布于该基材(膜厚:2μm)后,在80℃进行2分钟干燥。在室温下放置2分钟后,使用传送带式的高压汞灯,将照度设为500mJ/cm2来照射UV光。在将聚合性液晶组合物聚合而得到的面涂布UV涂层剂(UnidicV-4025)。根据JIS K5600-5-6,利用使用刀具的横切法,用刀具以棋盘格状切出切痕,使其成为2mm见方的棋盘格,测定多层涂膜的密合性。
分类0:任一棋盘格均没有剥落。
分类1:在切割的交叉点确认到涂膜的小剥落(小于5%)。
分类2:涂膜沿切割线在交叉点剥落(5%以上且小于15%)。
分类3:涂膜沿切割线部分、整面地剥落(15%以上且小于35%)。
分类4:涂膜沿切割线部分、整面地发生较大剥落(35%以上且小于65%)。
分类5:分类4以上
(取向性1、取向性2)
将调制好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在室温下用棒涂机#4涂布于TAC(三乙酰纤维素)膜上,然后在80℃进行2分钟干燥。之后,在室温下放置15分钟后,使用传送带式的高压汞灯,将照度设为500mJ/cm2来照射UV光(取向性1)。
将取向膜用聚酰亚胺溶液在室温下利用旋涂法涂布于厚度0.7mm的玻璃基板,在100℃进行10分钟干燥后,在200℃进行60分钟烧成从而得到涂膜,将所得的涂膜进行摩擦处理而得到基材。将调制好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用旋涂机涂布于该基材后,在80℃进行2分钟干燥。之后,在室温下放置2分钟,然后将照度设为500mJ/cm2来照射UV光(取向性2)。
另外,聚合性液晶组合物(12)和(16)的取向性2试验如下进行:将取向膜用聚酰亚胺溶液在室温下利用旋涂法涂布于厚度0.7mm的玻璃基板,在100℃进行10分钟干燥后,在200℃进行60分钟烧成从而得到涂膜,将该聚合性液晶组合物(12)或(16)用旋涂机涂布于该基材后,在80℃进行2分钟干燥。之后,在室温下放置2分钟,然后将照度设为500mJ/cm2来照射UV光(无涂膜的摩擦处理。)。
○:目视时完全没有缺陷,偏光显微镜观察时也完全没有缺陷
×:目视时产生了一部分缺陷,偏光显微镜观察时也整体上存在无取向部分
将所得的结果示于下表。
[表11]
组合物 硅化合物 耐擦伤性 密合性 取向性1 取向性2
实施例1 组合物(1) 38ppm 5B 2
实施例2 组合物(2) 400ppm 4B 1
实施例3 组合物(3) 800ppm 4B 1
实施例4 组合物(4) 189.ppm 4B 1
实施例5 组合物(5) 3ppm 5B 3
实施例6 组合物(6) 171ppm 4B 1
实施例7 组合物(7) 40ppm 5B 2
实施例8 组合物(8) 192ppm 4B 1
实施例9 组合物(9) 415ppm 4B 1
实施例10 组合物(10) 34ppm 5B 2
实施例11 组合物(11) 2ppm 5B 3
实施例12 组合物(12) 789ppm 4B 2
实施例13 组合物(13) 195ppm 4B 1
实施例14 组合物(14) 375ppm 4B 1
实施例15 组合物(15) 24ppm 5B 2
实施例16 组合物(16) 38ppm 5B 2
实施例17 组合物(17) 428ppm 4B 1
实施例18 组合物(18) 168ppm 5B 1
实施例19 组合物(19) 190ppm 4B 1
实施例20 组合物(20) 192ppm 4B 1
实施例21 组合物(21) 382ppm 4B 1
实施例22 组合物(22) 430ppm 4B 1
实施例23 组合物(23) 20ppm 5B 2
实施例24 组合物(24) 190ppm 4B 1
实施例25 组合物(25) 187ppm 4B 1
实施例26 组合物(26) 189ppm 4B 1
实施例27 组合物(27) 40ppm 5B 2
实施例28 组合物(28) 193ppm 4B 1
实施例29 组合物(29) 188ppm 4B 1
实施例30 组合物(30) 3ppm 5B 3
实施例31 组合物(31) 190ppm 4B 1
实施例32 组合物(32) 42ppm 5B 2
实施例33 组合物(33) 188ppm 4B 1
实施例34 组合物(34) 46ppm 5B 2
[表12]
组合物 硅化合物 耐擦伤性 密合性 取向性1 取向性2
比较例1 组合物(35) 1118ppm 3B 1 × ×
比较例2 组合物(36) 1116ppm 3B 1 × ×
比较例3 组合物(37) 1204ppm 2B 1 × ×
比较例4 组合物(38) 1120ppm 3B 1 × ×
比较例5 组合物(39) 1345ppm 2B 1 × ×
比较例6 组合物(40) 1210ppm 2B 1 × ×
比较例7 组合物(41) 1114ppm 3B 1 × ×
比较例8 组合物(42) 1360ppm 2B 1 × ×
比较例9 组合物(43) 1333ppm 2B 1 × ×
比较例10 组合物(44) 1315ppm 2B 1 × ×
比较例11 组合物(45) 1340ppm 2B 1 × ×
比较例12 组合物(46) 1100ppm 3B 1 × ×
比较例13 组合物(47) 1124ppm 3B 1 × ×
比较例14 组合物(48) 0.5ppm 6B 5
比较例15 组合物(49) 0.5ppm 6B 5
比较例16 组合物(50) 0.5ppm 6B 5
比较例17 组合物(51) 0.5ppm 6B 5
比较例18 组合物(52) 0.8ppm 6B 4
比较例19 组合物(53) 0.5ppm 6B 5
比较例20 组合物(54) 0.5ppm 6B 5
比较例21 组合物(55) 0.7ppm 6B 4
比较例22 组合物(56) 0.7ppm 6B 4
比较例23 组合物(57) 0.7ppm 6B 4
比较例24 组合物(58) 0.7ppm 6B 4
比较例25 组合物(59) 0.5ppm 6B 5
比较例26 组合物(60) 0.5ppm 6B 5
从以上结果可知,使用了硅化合物的含量为低浓度的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的本发明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可得到耐擦伤性、密合性、取向性优异的光学各向异性体。特别是在制成仅由两种以上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的情况下该混合物中所含的硅化合物的含量为50ppm以下时,能够得到取向性优异,耐擦伤性和密合性的平衡优异的光学各向异性体。但是,在制成仅由两种以上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的情况下该混合物中所含的硅化合物的含量为1ppm以下时,只得到了耐擦伤性和密合性差的光学各向异性体。

Claims (5)

1.一种混合物,其含有聚合性化合物,所述聚合性化合物是硅化合物以低浓度存在的含有介晶基的聚合性化合物,在制成仅由两种以上的所述含有介晶基的聚合性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的情况下,所述硅化合物的含量以混合物整体计为1ppm重量%以上1000ppm重量%以下。
2.一种组合物,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
3.一种聚合物,通过使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或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具有聚合性能的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得。
4.一种光学各向异性体,通过使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或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具有聚合性能的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得。
5.一种相位差膜,通过使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或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具有聚合性能的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得。
CN201480071036.7A 2013-12-25 2014-12-18 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使用其的混合物、组合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 Active CN105849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6991 2013-12-25
JP2013266991 2013-12-25
PCT/JP2014/083584 WO2015098702A1 (ja) 2013-12-25 2014-12-18 メソゲン基を含有する化合物、それを用いた混合物、組成物、及び、光学異方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9137A CN105849137A (zh) 2016-08-10
CN105849137B true CN105849137B (zh) 2018-04-27

Family

ID=53478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1036.7A Active CN105849137B (zh) 2013-12-25 2014-12-18 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使用其的混合物、组合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3820B2 (zh)
EP (1) EP3088426B1 (zh)
JP (1) JP6333857B2 (zh)
KR (1) KR101910438B1 (zh)
CN (1) CN105849137B (zh)
WO (1) WO20150987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22296A1 (ja) 2014-02-12 2015-08-20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ッ素含有界面活性剤を含む膜形成組成物
JP6217999B2 (ja) * 2014-10-09 2017-10-25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及び光学異方体
JP6597244B2 (ja) * 2014-12-02 2019-10-30 Jnc株式会社 液晶性化合物、液晶組成物およびその重合体
US10633353B2 (en) * 2014-12-04 2020-04-28 Dic Corporation Polymerizable compound, composition, polymer, optically anisotropic bod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and organic EL display
US20180112022A1 (en) * 2015-01-16 2018-04-26 Dic Corporation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ly anisotropic material
WO2016114347A1 (ja) * 2015-01-16 2016-07-21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
WO2016114253A1 (ja) * 2015-01-16 2016-07-21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
CN107108488A (zh) * 2015-01-16 2017-08-29 Dic株式会社 聚合性化合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
WO2016114346A1 (ja) * 2015-01-16 2016-07-21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
JP6729106B2 (ja) * 2015-08-21 2020-07-22 Jn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組成物およびその重合体
WO2017038266A1 (ja) * 2015-09-03 2017-03-09 Dic株式会社 メソゲン基を有する化合物を含む組成物、並びに重合性組成物を重合することにより得られる重合体、光学異方体、並びに位相差膜
WO2017090418A1 (ja) * 2015-11-25 2017-06-01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
CN108368070B (zh) 2015-12-08 2023-04-28 Dic株式会社 聚合性化合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
KR102196824B1 (ko) * 2016-03-30 2020-12-30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필름,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320490B1 (ko) * 2016-06-03 2021-11-02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치환 또는 비치환 알릴기 함유 말레이미드 화합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상기 화합물을 사용한 조성물 및 경화물
JPWO2018012390A1 (ja) * 2016-07-15 2018-11-08 Dic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楕円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KR20190094145A (ko) * 2016-12-12 2019-08-12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편광 발광 필름
WO2019003934A1 (ja) * 2017-06-29 2019-01-03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02633B2 (ja) * 2019-07-30 2023-12-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液含有容器および重合性液晶組成液の保管方法
WO2021193825A1 (ja) * 2020-03-27 2021-09-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層、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WO2022190936A1 (zh) * 2021-03-12 2022-09-15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0384A (zh) * 2009-11-20 2011-05-25 Dic株式会社 液晶材料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87685A (en) * 1987-09-29 1989-03-31 Seimi Chem Kk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of high resistivity
US5331049A (en) * 1990-06-22 1994-07-19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Water-curable, hot melt adhesive composition
JP3012419B2 (ja) 1993-01-20 2000-0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の精製方法
JP3579922B2 (ja) 1994-07-14 2004-10-20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
JPH083111A (ja) 1993-12-24 1996-01-09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
JP3579914B2 (ja) 1994-04-22 2004-10-20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を有する基板
JPH09291281A (ja) 1996-04-26 1997-11-11 Sumitomo Chem Co Ltd 液晶化合物又は液晶組成物の精製法
EP0863127B1 (en) * 1997-03-06 2002-08-28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Method of purifying liquid crystal
DE19835730A1 (de) 1997-08-18 1999-02-25 Basf Ag Flüssigkristalline Verbindungen
JP4006608B2 (ja) 1997-09-05 2007-11-14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性(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
JP4207233B2 (ja) 1997-11-18 2009-01-14 Dic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
DE10059178C2 (de) * 2000-11-29 2002-11-07 Siemens Production & Logistic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albleitermodulen sowie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s Modul
JP2002350641A (ja) 2001-05-28 2002-12-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選択反射膜
JP4296821B2 (ja) 2002-04-17 2009-07-15 チッソ株式会社 マレイミド誘導体およびその重合体
US7167861B2 (en) * 2002-06-28 2007-01-23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application service container
JP4296761B2 (ja) 2002-09-04 2009-07-15 チッソ株式会社 N−置換マレイミドおよびその重合体
JP2006265453A (ja) * 2005-03-25 2006-10-05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液晶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4545095B2 (ja) 2006-01-11 2010-09-15 株式会社Adeka 新規重合性化合物
US8268046B2 (en) * 2008-05-16 2012-09-18 Matheson Tri-Gas Removal of impurities from hydrogen-containing materials
JP5705465B2 (ja) 2010-06-22 2015-04-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高分子、及びフィルム
JP5604325B2 (ja) 2011-02-10 2014-10-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用表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3021826A1 (ja) * 2011-08-08 2013-02-14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及び光学異方体の製造方法
JP5718260B2 (ja) * 2011-09-08 2015-05-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重合性組成物、高分子材料、及びフィルム
JP5958471B2 (ja) * 2011-09-15 2016-08-02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および配向フィルム
JP5889031B2 (ja) * 2012-02-16 2016-03-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高分子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0384A (zh) * 2009-11-20 2011-05-25 Dic株式会社 液晶材料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03418A1 (en) 2017-01-05
EP3088426B1 (en) 2021-03-24
EP3088426A1 (en) 2016-11-02
US10473820B2 (en) 2019-11-12
JP6333857B2 (ja) 2018-05-30
EP3088426A4 (en) 2017-08-23
CN105849137A (zh) 2016-08-10
WO2015098702A1 (ja) 2015-07-02
KR101910438B1 (ko) 2018-10-22
KR20160096114A (ko) 2016-08-12
JPWO2015098702A1 (ja)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9137B (zh) 含有介晶基的化合物、使用其的混合物、组合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
CN107207676B (zh) 聚合性组合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
CN105916900B (zh)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制作的光学各向异性体、相位差膜、图案化相位差膜
KR101802218B1 (ko) 액정 배향막
CN102325803B (zh)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
CN105658679B (zh)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KR101955952B1 (ko) 중합성 조성물,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필름
CN107924017A (zh) 包含具有介晶基团的化合物的组合物、将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得的聚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及相位差膜
CN106030394B (zh) 含有具有介晶基的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及其聚合物
CN109715761A (zh)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光学膜
JP2012077055A (ja) 化合物、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6471023B (zh) 聚合性组合物和使用其的膜
CN109415632A (zh)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
JP6459364B2 (ja) ポリマー溶液、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155520B2 (ja) 液晶組成物
WO2018003515A1 (ja)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
JP2021103225A (ja) アゾ粉体組成物
TW201728624A (zh) 聚合物、聚合物溶液、液晶配向層、光學異向體、及液晶顯示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7

Address after: 606 Huai'an East Road,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ijiazhuang Chengzhi Yonghua Display Materia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DIC Corp.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