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9693A - 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9693A
CN105629693A CN201610080883.0A CN201610080883A CN105629693A CN 105629693 A CN105629693 A CN 105629693A CN 201610080883 A CN201610080883 A CN 201610080883A CN 105629693 A CN105629693 A CN 105629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heating equipment
image heating
described film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08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29693B (zh
Inventor
中川健
内田理夫
秋月智雄
道田一洋
梅田健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629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9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29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9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03G15/2057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relating t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heat element and layer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00Layered products having a non-planar shape
    • B32B1/08Tubular pro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10T428/1352Polymer or resin containing [i.e., natural or synthetic]
    • Y10T428/139Open-ended, self-supporting conduit, cylinder, or tube-type article
    • Y10T428/1393Multilayer [continuous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其用于在传送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的同时在夹持部中加热所述记录材料,所述图像加热设备包括:柔性的圆筒形的膜,加压构件,其接触所述膜的外表面以便形成所述夹持部,和膜导引件,其接触所述膜的内表面并且用于引导所述膜的转动,其中,所述膜的内表面的所述膜导引件与之接触的区域设有粗糙的表面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在所述膜的运动方向上具有满足Rsk<0的偏度Rsk。

Description

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2012年3月7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210057746.7、发明名称为“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其安装在诸如复印机或者打印机的电子照相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加热设备的膜以及用作膜的最内层的柔性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在电子照相复印机或者打印机中的定影器件,已知的是膜加热类型的定影器件。该膜加热类型的定影器件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陶瓷衬底和设置在衬底上的通电发热电阻;定影膜,所述定影膜在接触加热器的同时可运动;和加压辊,所述加压辊用于在该加压辊与接触加热器的定影膜之间形成夹持部。其上承载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在通过夹持部被夹持传送的同时被加热,以便使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被加热定影在记录材料上。该定影器件具有以下优点,即,用于将定影器件的温度从对加热器通电开始时的温度提高到可定影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因此,其中安装有该类型的定影器件的打印机可以缩短从打印指令的输入开始直到第一片材上的图像输出为止的时间(FPOT:第一打印输出时间)。另外,该类型的定影器件还具有以下优点,即,在定影器件等待打印指令的备用期间的电力消耗量较小。
在膜加热类型的定影器件中,定影膜在接触加热器的同时转动,并且因此实际上定影膜对加热器的滑动阻力构成定影膜的驱动载荷。为了减小该驱动载荷,非常重要的是减小定影膜的内周边表面(内表面)与加热器之间的动态摩擦阻力。例如,通过将诸如耐热的润滑脂插置于定影膜的内表面与加热器之间,已经改善了定影膜与加热器之间的滑动特性。
另外,在安装在彩色打印机中的膜加热类型的定影器件中,需要熔融重叠的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并且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彩色调色剂图像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是单色调色剂图像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的两倍或者更多倍。为了用较大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对彩色调色剂图像平滑地定影,需要在施加热量的条件下在高温下对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因而,近年来对于彩色图像的要求和对于生产率的改进而言,已经在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的环境下频繁地使用定影器件的定影膜。结果,定影膜的滑动阻力由于定影膜的磨损(磨蚀)和润滑脂的粘性劣化而易于增大。
另外,在膜加热类型的定影器件中,在高温下连续地使用定影膜导致在定影膜的内表面处的润滑脂不足,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定影膜磨损迅速地进行。结果,会出现使得定影膜暂时停止的滑动而导致图像缺陷。另外,当出现定影膜的所述滑动时,可以发生卡塞。甚至在不出现定影膜的所述滑动的情况下,当定影器件在较高温度下以较低速度操作时,也会由于粘滞滑动而产生震动噪音,所述粘滞滑动使得定影膜相对于加热器周期性地重复停止和滑动。尤其,就某些示例中需要高光泽度图像的彩色打印机而言,定影器件在较高的压力下对图像定影,并且因此易于出现上述粘滞滑动。
为了解决该问题,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2001-341143和JP-A2003-233264公开了以下内容:膜加热类型的定影器件的膜部件的内表面变粗糙以减小膜部件与加热部件或者导引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阻力。
上述表面变粗糙的膜部件(以下称为定影膜)的内周边表面(内表面)接触加热器或者膜导引件,所述膜导引件用于支撑加热器并且用于导引定影膜的内表面。在定影膜的内表面上滑动的加热器表面用玻璃或者聚酰亚胺涂覆,以便使加热器表面构造成相对于定影膜的内表面获得较好的滑动特性。
另一方面,在定影膜的内表面上滑动的膜导引件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加热器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当这种膜导引件的表面在定影膜的粗糙内表面上滑动时,会通过膜导引件的粗糙表面与定影膜的粗糙内表面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尤其,在记录片材(记录材料)在夹持部中被夹持传送期间,定影膜的外周边表面(表面)接触记录片材(纸张)。因此,上述振动从定影膜传递到记录片材而导致较大的滑动噪音,从而增大了定影器件的操作噪音。本发明人发现了该问题。将应当认为,由于以下现象而产生该问题,即,记录片材用作扬声器的盆纸而将定影膜中所产生的高频率振动传播到记录片材的整个表面的较大面积上,从而整个记录纸张使空气振动,并且因此振动被放大为滑动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其能够当诸如膜导引件或者加热器的夹持部形成构件在内表面处变粗糙的定影膜上滑动时减小滑动噪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图像加热设备的定影膜及用作用于定影器件的膜的最内层的圆筒形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其用于在传送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的同时在夹持部中加热所述记录材料,所述图像加热设备包括:柔性圆筒形膜;夹持部形成构件,其接触膜的内表面;和加压构件,其用于在自身与膜之间形成夹持部,其中,在夹持部形成构件在膜的内表面上滑动的区域中,膜的内表面设有粗糙的表面部分,并且其中,粗糙的表面部分的偏度Rsk满足Rsk<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图像加热设备的柔性圆筒形膜,所述图像加热设备用于对其上承载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加热,所述膜包括:粗糙的表面部分,其设置在膜的内表面处,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的偏度Rsk满足Rsk<0。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作用于图像加热设备的膜的最内层的圆筒形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图像加热设备用于对其上承载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加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将柔性树脂材料的前体溶液施加到设有粗糙的表面部分的圆筒形模具的表面上,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的偏度Rsk满足Rsk<0;以及,加热所述前体以进行转变来获得圆筒形柔性树脂材料。
根据本发明,当定影膜的内表面变粗糙时,能够减小由于诸如加热器或者膜导引件的夹持部形成构件在定影膜的内表面上滑动所导致的滑动噪音。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参考以下参照附图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而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记录材料引入侧看到的根据实施例的定影器件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定影器件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定影器件的示意性结构的剖视图,并且图3(b)是示出用于根据实施例的定影器件的定影膜的层结构的剖视图;
图4(a)是示出比较实施例中的加热器保持器和定影膜的示意性剖视图,在所述比较实施例中定影膜的基层的内表面满足Rsk>0,并且图4(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加热器保持器和定影膜的示意性剖视图,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定影膜的基层的内表面满足Rsk<0;
图5是示出当记录材料通过使用实施例1至7以及比较实施例1至4中的每个实施例中的定影膜的定影器件传送时的滑动噪音的测量结果的图表;以及
图6是其中设有根据实施例的定影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图像形成设备
图6是其中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加热设备安装为定影器件(定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该图像形成设备是使用静电照相处理的彩色激光束打印机。
该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作为图像形成部分的第一图像形成站Sa、第二图像形成站Sb、第三图像形成站Sc和第四图像形成站Sd,其沿着作为第二图像承载构件的可转动的中间转印带的转动方向布置。在该实施例中,从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3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开始,第一图像形成站Sa的图像形成颜色是黄色(Y),并且第二图像形成站Sb的图像形成颜色是品红色(M)。另外,第三图像形成站Sc的图像形成颜色是青色(C),并且第四图像形成站Sd的图像形成颜色是黑色(K)。
相应的图像形成站Sa、Sb、Sc和Sd包括作为第一图像承载构件的鼓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下称为感光鼓)1a、1b、1c和1d,并且包括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2a、2b、2c和2d以及类似物。相应的图像形成站Sa、Sb、Sc和Sd包括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单元8a、8b、8c和8d和清洁单元3a、3b、3c和3d以及类似物。显影单元包括:显影套筒4a、4b、4c和4d;非磁性的单种成分的显影剂5a、5b、5c和5d;和显影剂施加刮刀7a、7b、7c和7d;以及类似物。非磁性的单种成分的显影剂5a、5b、5c和5d分别是黄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另外,感光鼓1a、1b、1c和1d、充电辊2a、2b、2c和2d、显影单元8a、8b、8c和8d以及清洁单元3a、3b、3c和3d分别成一体地组装到处理盒9a、9b、9c和9d中。这些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构成图像形成设备的壳体的图像形成设备主组件(未示出)中。另外,相应的图像形成站Sa、Sb、Sc和Sd包括曝光装置11a、11b、11c和11d和初级转印构件10a、10b、10c和10d以及类似物。曝光装置11a、11b、11c和11d中的每个都包括扫描仪单元或者LED阵列,其用于借助激光通过多角镜实现扫描。另外,每个曝光装置都构造成使得感光鼓1a、1b、1c和1d中的每个感光鼓的外周边表面(表面)都用扫描射束12a、12b、12c和12d照射,所述扫描射束基于从诸如主机的外部器件所输入的图像信号而被调制。
中间转印带13围绕作为拉伸构件的三个辊延伸并且由所述三个辊支撑,以便通过张紧辊15维持适当的张力,所述三个辊是相对的二次转印辊24、驱动辊14和张紧辊15。中间转印带13布置成使得中间转印带13的外周边表面(表面)接触四个感光鼓1a、1b、1c和1d。通过驱动驱动辊14,中间转印带13以与感光鼓1a、1b、1c和1d的速度基本相同的速度相对于感光鼓1a、1b、1c和1d沿着箭头方向运动(转动)。在中间转印带13内侧,初级转印构件10a、10b、10c和10d布置成使得经由中间转印带13而与感光鼓1a、1b、1c和1d相对。二次转印辊25布置成使得经由中间转印带13而与相对的二次转印辊24相对。
充电辊2a、2b、2c和2d分别电连接有作为充电辊2a、2b、2c和2d的电压供应装置的充电偏压电源20a、20b、20c和20d。显影套筒4a、4b、4c和4d分别电连接有作为显影套筒4a、4b、4c和4d的电压供应装置的显影偏压电源21a、21b、21c和21d。初级转印构件10a、10b、10c和10d分别电连接有作为初级转印构件10a、10b、10c和10d的电压供应装置的初级转印电源22a、22b、22c和22d。二次转印辊25电连接有作为二次转印辊25的电压供应装置的二次转印电源26。
将说明该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操作。在该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根据打印指令,第一图像形成站Sa、第二图像形成站Sb、第三图像形成站Sc和第四图像形成站Sd的感光鼓1a、1b、1c和1d、中间转印带13和类似物以预定的处理速度沿着箭头方向转动。
在第一图像形成站Sa中,充电辊2a通过从充电偏压电源20a施加的充电偏压将感光鼓1a的表面均匀地充电到负极性(充电步骤)。然后,在感光鼓1a的已充电的表面上,通过来自曝光装置11a的扫描射束12a形成根据图像信号的静电潜像(曝光步骤)。接下来,显影单元8a中的调色剂5a通过显影剂施加刮刀7a被充电到负极性,并且继而被施加到显影套筒4a上。然后,显影偏压从显影偏压电源21a施加到显影套筒4a,以便使感光鼓1a转动,并且从而使形成在感光鼓1a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达到显影套筒4a。然后,静电潜像通过负(极性)的调色剂可见(显影),以便使用于第一种颜色的黄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a的表面上(显影步骤)。
同样在第二图像形成站Sb、第三图像形成站Sc和第四图像形成站Sd中,与第一图像形成站Sa类似,执行包括充电步骤、曝光步骤和显影步骤的图像形成处理。结果,在第二图像形成站Sb的感光鼓1b的表面、第三图像形成站Sc的感光鼓1c的表面和第四图像形成站Sd的感光鼓1d的表面上分别形成用于第二种颜色的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用于第三种颜色的青色调色剂图像和用于第四种颜色的黑色调色剂图像。
感光鼓1a至1d的表面上的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相继地通过初级转印构件10a至10d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3的表面上(转印步骤)。结果,用于全色图像的未定影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承载在中间转印带13的表面上。
通过清洁单元3a至3d去除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a至1d的表面上的诸如转印残余调色剂的残余材料。结果,感光鼓1a至1d的表面进行随后的图像形成。
另一方面,与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同步地,堆叠并且容纳在片材进给盒16中的诸如记录片材的记录材料P通过片材进给辊17拾取并且通过未示出的传送辊传送到对齐辊18。该记录材料P与中间转印带13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地通过对齐辊18传送到由中间转印带13和二次转印辊25所形成的转印部分。然后,该记录材料P在转印部分处通过中间转印带13的外周边表面(表面)和二次转印辊25的外周边表面(表面)夹持传送。在该传送处理期间,与调色剂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偏压从二次转印电源26施加到二次转印辊25。结果,承载在中间转印带13的表面上的四种颜色(多重)的调色剂图像(以下,这些调色剂图像称为调色剂图像)被一起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
其上承载有未定影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被导引到定影器件19的以下说明为图像加热部分(定影部分)的定影夹持部(夹持部分)中。然后,通过将记录材料P传送穿过该定影夹持部,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和加压以被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该记录材料P从定影器件19传送到图像形成设备的排出盘(未示出),从而作为形成图像的产品(印刷品或者复印品)排出。
在二次转印之后,通过接触中间转印带13的表面且布置在中间转印带13的表面上的带清洁装置27去除和收集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3的表面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和从记录材料P转移到中间转印带13的表面上的纸粉。在带清洁装置27中,由聚氨酯橡胶或者类似物形成的弹性清洁刮刀用于去除转印残余调色剂、纸粉和类似物。
(2)定影器件的总体结构
在以下说明中,相对于定影器件和构成定影器件的构件而言,纵向方向指的是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横向方向指的是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平行的方向。宽度指的是相对于横向方向的尺寸。
图1是从记录材料导引侧看到的定影器件19的示意图。图2是定影器件19的透视图。图3(a)是示出定影器件19的示意性结构的剖视图,并且图3(b)是示出用于定影器件19的定影膜的层结构的剖视图。定影器件19是无张力型的膜加热类型的。该类型的定影器件19使用作为定影膜的、环形带形状或者圆筒形形状的耐热膜。另外,定影膜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处于无张力的状态中(在该状态中没有施加张力),以便使定影膜构造成通过加压辊的转动驱动力转动。
该实施例中的定影器件19包括加热器组件单元50、加压辊(加压构件)31和类似物。加热器组件单元50是组装件,其包括定影膜(柔性构件)30、陶瓷加热器(加热构件)32、刚性撑杆(加强构件)33、加热器保持器(加热构件支撑构件)34、管制凸缘(管制构件)36和类似物。定影膜30、陶瓷加热器(以下称为加热器)32、刚性撑杆33、加热器保持器34和加压辊19中的每个都是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长形构件。
在加热器组件单元50中,加热器保持器34的横截面形成为基本浴盆状的形状。在该加热器保持器34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上中心表面处,沿着加热器保持器34的纵向方向设置刚性撑杆,所述刚性撑杆的横截面形成为颠倒的U状形状。加热器32通过加热器接收槽34a支撑,所述加热器接收槽34a在加热器保持器34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下中心表面处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热敏电阻(温度检测构件)41(图3的(a))布置成在相对于加热器保持器34的纵向方向的基本中心部分处和在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上中心表面处接触加热器32。包括刚性撑杆33、加热器32和热敏电阻41的加热器保持器34在外部松弛地接合圆筒形定影膜30。相对于定影膜30的纵向方向,刚性撑杆33的突出部分33a从定影膜30的端面中的每个突出,在突出部分33a设置有用于管制(防止)定影膜30沿着纵向方向的运动的管制(防止)凸缘(管制(防止)构件)36。在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刚性撑杆33的两侧处设置在突出部分33a处的管制凸缘3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设定成使得大于定影膜30的长度。这是因为在定影膜30的正常使用期间防止定影膜30的纵向端部部分被破坏,在所述定影膜30的正常使用中定影膜30在不沿着纵向方向运动的情况下转动。在如此组装的加热器组件单元50中,在定影膜30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两侧处的管制凸缘36经由支架(未示出)由图1中所示的顶板侧壳体39支撑。
将更加具体地说明加热器组件单元50的相应构件中的每个构件。加热器32包括由诸如氧化铝或者氮化铝的陶瓷形成的长形的加热器衬底32p。在加热器衬底32p的定影膜30一侧的表面上,通电发热电阻32b(图3(a))和能量供应电极32a(图2)印制成图案。设置在加热器衬底32p的两个纵向侧中的每一侧处的能量供应电极32a(图2)电连接有能量供应连接器35,以便使能量从能量供应连接器35经由能量供应电极32a供应到通电发热电阻32b。在与定影膜30的内周边表面(内表面)接触的加热器衬底32p的表面处,设置有用于保护通电发热电阻32b的玻璃涂层32c。玻璃涂层32c通常比定影膜30硬。因此,当与定影膜30的内表面接触的玻璃涂层32c的表面(加热器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玻璃涂层32c使定影膜30的内表面磨损,使得易于出现滑动。因此,玻璃涂层32c的表面可以优选地尽可能地接近镜面,并且更加优选地具有1μm或者更小的表面粗糙度Rzjis。
加热器保持器(膜导引件)34不仅用作用于支撑加热器32的支撑构件,而且用作用于导引圆筒形定影膜30的转动(运动)的导引构件。作为用于加热器保持器34的材料,能够适当地使用耐热的树脂材料,例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PEEK(聚醚醚酮)、PPS(聚苯硫醚)和液晶聚合物;这些树脂材料与陶瓷、金属、玻璃和类似物的复合材料,等等。在这些材料之中,可以尤其适当地使用这样的液晶聚合物,即,所述液晶聚合物具有较高的耐热温度,可以进行模制,并且具有极好的尺寸稳定性。在该实施例中,作为用于加热器保持器34的材料,使用液晶聚合物。液晶聚合物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耐热温度较高,并且因此可以增加加热器的设定温度的范围程度。此外,液晶聚合物可以进行模制并且因此具有较好的生产率,以便可以大量制造液晶聚合物。另外,液晶聚合物具有极好的尺寸稳定性,并且因此用于经由定影膜30朝向加压辊31的表面推动加热器32的推力可以是均匀的,从而还具有使随后说明的定影夹持部中的记录材料传送性能稳定的优点。
由于刚性撑杆33通过使用诸如铁的金属材料而形成为具有颠倒的U状形状的横截面,使刚性撑杆33甚至受到用于朝向加压辊31一侧推动加热器保持器34的推力也不会显著地变形,所以刚性撑杆33具有强度,使得刚性撑杆33甚至受到用于朝向加压辊31一侧推动加热器保持器34的推力也没有显著地变形。通过由随后说明的推压弹簧在刚性撑杆33的两个端部部分处推动突出的部分而朝向加压辊31一侧推动刚性撑杆33。
定影膜30具有约50μm至500μm的厚度,以便在定影夹持部N中将热量有效地传递到加热器32。如图3(b)中所示,定影膜30包括:圆筒形膜基层30a,所述圆筒形膜基层30a是最内层(以下称为基层);和分隔层30b,所述分隔层30b设置在基层30a的外周边表面上并且是最外层。
设置在定影膜30的最里面部分处的基层30a的内表面接触加热器32的玻璃涂层32c和加热器保持器(膜导引件)34。基层30a具有极好的耐热性并且由约10μm至100μm厚度的、诸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或者PEEK的柔性材料形成。
定影膜30在定影夹持部N中充分地跟随和密切地接触加热器32的玻璃涂层32c的表面和加热器保持器34的随后说明的下游突起34b的表面。因此,重要的是基层30a具有柔性。为了提高柔性,较小厚度的基层30a是有效的。然而,当基层30a的厚度极端减小时,定影膜30的刚性降低,使得定影膜30变形,并且导致定影膜30中起褶皱。为了防止这样,例如就由聚酰亚胺形成的基层30a而言,需要10μm或者更大的厚度。此外,该基层30a保持机械强度,例如整个定影膜30的抗撕裂强度。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基层30a,使用由测微计测量的厚度为50μm且内径为18μm的圆筒形聚酰亚胺树脂材料。
设置在定影膜30的最外侧面处的分隔层30b是用于防止调色剂在基层30a的外周边表面上沉积的层,并且所述分隔层30b接触调色剂图像Ta、记录材料P或者加压辊31的随后说明的分隔层。作为分隔层30b,可以适当地使用具有约5μm至70μm的厚度并且具有较好的分隔性能的含氟树脂材料,例如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或者FEP(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分隔层30b,使用15μm厚的PFA层。
加压辊31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芯金属31b、设置在芯金属31b的外周边表面上的弹性层31a、设置在弹性层31a的外周边表面上的分隔层31c和类似物。作为用于弹性层31a的材料,使用具有弹性性能的硅橡胶。分隔层31c是用于防止调色剂沉积在弹性层31a的外周边表面上的层。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分隔层31c,使用与定影膜30的分隔层30b的含氟的树脂材料相同的含氟的树脂材料。该加压辊31设置在加热器组件单元50下方,从而使加压辊31经由定影膜30与加热器组件单元50的加热器32和加热器保持器34相对。如图3中所示,穿过加热器32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中心的线Lfc是加热器组件单元50的中心线,并且穿过加压辊31的转动中心且与加热器衬底32p的表面垂直的线是加压辊31的中心线Lpc。另外,加热器组件单元50和加压辊31设置成使得中心线Lfc相对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位于中心线Lpc的上游,以便使加热器组件单元50的加热器和加热器保持器34与加压辊31相对。加压辊31被支撑在使得底侧的壳体41经由轴承37可转动地支撑芯金属31b的纵向端部部分的位置处。轴承37由具有耐热性且具有极好的滑动特性的材料形成,以便可转动地支撑芯金属31b,所述芯金属31b具有较高的温度。
加热器组件单元50被推压弹簧38推动,所述推压弹簧38在图1中所示在压缩的状态下在纵向端部侧处沿着与加压辊31的母线方向垂直的刚性撑杆33的突出部分33a的方向安装在顶板侧壳体39上。结果,加热器32的玻璃涂层32c的表面和作为在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下游侧处的加热器保持器34的弯曲部分的下游突起34b的表面接触定影膜30的内表面,由此沿着与加压辊31的母线方向垂直的方向推动定影膜30。通过这样推动,与定影膜30的内表面接触的加热器32的玻璃涂层32c的表面和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34b的表面经由定影膜30沿着与加压辊31的母线方向垂直的方向推动加压辊31。通过这样推动,加压辊31的弹性层31b沿着与加压辊31的母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弹性地变形,以便由定影膜30和加压辊31与加热器32和加热器保持器34一起形成定影夹持部N。这里,加热器32和加热器保持器(膜导引件)34构成夹持部形成构件。因而,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34b在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下游侧处构成定影夹持部N中的支撑部分。下游突起34b产生使定影膜30弯曲并且推动定影膜30的位置,这样实现了校正当记录材料P排出时的记录材料P的卷曲以及实现了通过局部地施加较高的压力到定影之后的调色剂图像的表面而增强图像的光泽度。以下将具体地说明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34b与定影膜30的内表面之间的滑动。
(3)定影器件19的定影操作
该实施例中的定影器件19通过根据打印指令转动地驱动图3中所示的驱动马达M来转动图1中所示的驱动齿轮31d。结果,加压辊31以预定的圆周速度(处理速度)沿着图3中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加压辊31的转动在定影夹持部N中通过加压辊31的表面与定影膜30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被传递到定影膜30的表面。结果,定影膜30在其内表面处接触加热器32的玻璃涂层32c的表面和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34b的表面的同时跟随着加压辊31的转动,从而沿着图3中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定影膜30的内表面和加热器32的玻璃涂层32c的表面以及定影膜30的内表面和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34b的表面分别在已推动的状态下滑动。因此,为了减小其滑动阻力,未示出的润滑脂作为润滑剂施加到与定影膜30的内表面接触的加热器32的玻璃涂层32c的表面上。通过使用作为液体润滑剂的含氟的润滑油当作基体材料,并且通过使作为固体润滑剂的含氟的树脂材料混合和分散在含氟的润滑油中来制备润滑脂。这样,润滑剂插置在定影膜30的内表面与加热器32的玻璃涂层32c之间,以便甚至在长期使用定影器件时也可以维持较好的滑动性能。在该实施例中,加压辊31的长度比定影膜30的长度短了约10mm,以便防止从定影膜30的膜端部部分挤出的润滑脂粘附到加压辊31的表面。当润滑脂粘附到加压辊31的表面时,加压辊31的表面不能抓紧定影膜30的表面,使得加压辊31在定影膜30上滑动。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加压辊31的长度短于定影膜30的表面,以便防止加压辊31在定影膜30上滑动。
另外,该实施例中的定影器件19根据打印指令开启作为通电控制器的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未示出)。然后,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开始经由能量供应连接器35对加热器32的通电发热电阻32b通电。结果,通电发热电阻发热,以便使加热器快速地提高温度以按照基层30a和分隔层30b的次序加热定影膜30。该加热器32的温度由热敏电阻41检测,并且从热敏电阻41输出的温度信息被包含在CPU(未示出)中。CPU基于来自热敏电阻41的温度信息通过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实现了电功率驱动控制,例如AC电压的相位控制或者波数控制,从而控制对加热器32的通电量,以便使由热敏电阻41所检测的加热器的温度信息变得基本恒定。结果,加热器32的温度保持在预定的定影温度(目标温度)下,以允许记录材料P上所承载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Ta被热定影在该记录材料P上。
当加压辊31转动并且加热器32的温度保持在预定的定影温度下时,在记录材料P的调色剂图像承载面接触定影膜30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被引入到定影夹持部N中。该记录材料P在定影夹持部N中被夹持在定影膜30的表面与加压辊31的表面之间,并且在该状态下传送(夹持传送)。另外,在该传送处理期间,通过使调色剂图像Ta受到定影膜30的热量和定影夹持部N的压力,调色剂图像Ta被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其上热定影有调色剂图像Ta的记录材料P从定影膜30的表面分离,并且继而从预定的定影夹持部N排出。
(4)定影膜30的内表面的粗糙化
定影膜30的内表面,即,基层30a的内表面接触加热器32的玻璃涂层32c以在玻璃涂层32c上滑动。为了降低该滑动阻力,润滑脂作为润滑剂施加到玻璃涂层32c的表面(加热器32的表面)上。为了保持该润滑脂的目的,基层30a的内表面变粗糙。另外,通过使基层30a的内表面变粗糙,可以减小定影膜30与加热器32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可以减小定影膜30与加热器32之间的摩擦阻力。结果,可以抑制加热器32的表面与定影膜30的表面之间的粘滞滑动的出现。
基层30a的变粗糙的内表面可以优选地具有表面粗糙度,所述表面粗糙度达到使得润滑脂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进入由粗糙化所提供的凹槽和突起的程度。这是因为含氟的润滑油不容易损耗。润滑脂中所含有的固体物质将含氟的润滑油保持在其表面处。因此,借助润滑脂中所含有的固体物质的较大的比表面积,更加增强了润滑油成分保持性能。因此,为了有效地保持润滑脂,优选的是在基层30a的内表面处设置有达到使得固体物质的颗粒与其接合的程度的凹槽和突起。作为润滑脂的固体物质的含氟的树脂粉末的二次凝聚颗粒尺寸可以适当地是约2μm。当二次凝聚颗粒尺寸是极小时,长期保持润滑油成分的能力不期望地降低。为了确保其中上述润滑脂的固体物质可以在基层30a的内表面处容纳在凹槽和突起中的颗粒尺寸,基层30a的内表面可以优选地变粗糙以满足Rzjis>2μm。另外,在某些情况下,基层30a的内表面通过基层30a的内表面与玻璃涂层32c之间的滑动而磨损了约几μm的厚度。将应当认为,基层30a的内表面的凹槽和突起由于该磨损而变平滑,并且从而降低润滑脂保持性能。因此,基层30a的内表面可以更加优选地变粗糙以满足Rzjis≥3μm。
(5)定影膜30的基层30a的制造方法
作为比较实施例,将说明由聚酰亚胺树脂材料形成的基层的情况。作为基层的制造方法,使用这样的方法,即,聚酰亚胺前体液体被铸塑模制在受到表面粗糙化的圆柱形无缝金属模具外侧上,并且继而聚酰亚胺前体液体被聚合以提供所使用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通过提前使待使用的金属模具的外表面变粗糙,能够使作为基层30a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的圆筒形无缝管状产品的内表面变粗糙。作为使待使用的金属模具的外表面变粗糙的方法,通常使用简单的喷砂处理。
然而,在使用喷砂处理的情况下,模制为基层的圆筒形无缝聚酰亚胺树脂材料(以下也称为聚酰亚胺管状产品)的内表面具有使得存在有许多尖锐部分的轮廓。本发明人通过学习指出喷砂处理有以下问题,即,基层的内表面的尖锐部分与加热器保持器(膜导引件)的下游突起34b的表面之间的滑动增加了滑动噪音。
在通过喷砂处理使基层内表面变粗糙的情况下,假定基于以下机理在基层内表面处增加尖锐部分。本文所述的喷砂处理是作为润滑剂的利刃状颗粒以高速碰撞金属模具的表面(待变粗糙的表面)的处理方法。当金属模具的表面通过喷砂处理变粗糙到某一程度以形成凹槽和突起并且继而该处理进一步继续进行下去时,这些突起高频率地接触颗粒,并且因此这些突起被磨损以去除尖锐的边缘,从而使这些突起在其端部处被弄圆。另一方面,金属模具表面的凹槽低频率地接触颗粒,并且因此这些凹槽产生比上述突起的形状更加尖锐的形状。因此,由上述方法所制造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的基层内表面的粗糙度曲线趋向于具有使得突起比凹槽更加尖锐的轮廓,这是由于上述金属模具表面形状被转印到基层内表面上。
顺便提及,当形成由上述方法变粗糙的基层内表面时,易于在基层的内表面处形成尖锐的突起的趋势不限于该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对于聚酰胺酰亚胺和PEEK也是如此。
这里,在形成由上述方法变粗糙的基层内表面的情况下,当基于JIS(日本工业标准)B0601测量基层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时,粗糙度曲线的偏度(skewness)Rsk易于满足Rsk>0。偏度Rsk是表示粗糙度曲线相对于中心线的偏差的指标,并且由以下等式表示:
R s k = 1 R q 3 &lsqb; 1 l r &Integral; 0 l r z 3 ( x ) d x &rsqb;
在上述等式中,Z(x)表示粗糙度曲线,Rq表示均方根粗糙度,并且Ir表示基准长度(JISB0601)。就Rsk<0而言,使高度分布局限于相对于中心线的上侧处。就Rsk>0而言,使高度分布局限于相对于中心线的下侧处。
因此,如就上述变粗糙的基层的内表面而言,当轮廓使得突起的端部比凹槽的那些端部(底部)更加尖锐时,偏度Rsk趋向于满足Rsk>0。另一方面,当轮廓使得基层的变粗糙的内表面的突起的端部比附近的凹槽的底部更加圆时,滑动的Rsk趋向于满足Rsk<0。另外,在轮廓使得基层的变粗糙的内表面的突起的端部和凹槽的底部类似地变圆的情况下,在突起具有较高的密度的情况下,偏度Rsk趋向于满足Rsk<0,并且在突起具有较低的密度的情况下,偏度Rsk趋向于满足Rsk>0。
图4(a)是示出在比较实施例中具有满足Rsk>0的表面粗糙度的定影膜80的基层80a的内表面和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34a的表面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如图4(a)中所示,具有满足Rsk>0的表面粗糙度的基层80a的内表面具有使得突起的端部比凹槽的底部更加尖锐的轮廓。另一方面,图4(b)是示出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具有满足Rsk<0的表面粗糙度的定影膜30的基层30a的内表面和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34a的表面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如图4(b)中所示,具有满足Rsk<0的表面粗糙度的基层30a的内表面具有使得突起的端部比凹槽的底部更加圆的轮廓。顺便提及,在图4(a)和图4(b)中,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的平均粗糙度Rzjis满足Rzjis>2μm,以便保持润滑脂。
这里,将说明当比较实施例中的定影膜80的内表面(Rsk>0)和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在彼此上滑动时出现识别为噪音的滑动噪音的机理。
比较实施例中基层80a的变粗糙的内表面的突起具有如由图4(a)中的P11、P12、P13和P14所示的尖锐端部,并且这些尖锐端部易于具有较小的刚度。因此,当比较实施例中的定影膜80的内表面的突起相对于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滑动时,所述比较实施例中的定影膜80的内表面的突起通过沿着定影膜80的运动方向倒下并且通过沿着相反的方向恢复到原始位置而位移。此时的基层80a的突起的位移导致定影膜80在较高的频率下以较大的振幅沿着定影膜80的厚度方向振动。由于振动而导致的声音在许多情况下是高音调的声音,从而使滑动声音(滑动噪音)易于识别为噪音。具体地,上述滑动噪音易于成为具有约3000Hz的频率的声音(噪音),所述声音(噪音)相对于人类听觉易于识别为噪音。
尤其,当记录材料在定影夹持部N中传送时,高频率下的定影膜80的振动被传递到记录材料,所述记录材料在某些情况下紧密地接触定影膜80的表面。此时,记录材料执行如同扬声器的盆纸一样的功能,从而使记录材料的振动传递到整个记录材料以在某些情况下产生较大的滑动噪音。
通过如上所述的机理,当比较实施例中的定影膜80的基层80a和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相对于彼此滑动时,出现易于识别为噪音的滑动噪音。
接下来,将说明当(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的定影膜30的内表面(Rsk<0)和加热器保持器34的下游突起的表面在彼此上滑动时出现识别为噪音的滑动噪音的机理。
如由图4(b)中的P15、P16、P17和P18所示,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的基层30a的内表面处,轮廓使得突起的端部比凹槽的底部更加圆,并且突起的刚度高于上述比较实施例中的突起的刚度。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的基层30a的内表面处的突起的位移量变得较小,以便使定影膜30沿着定影膜30的厚度方向的振动的振幅变得较小,并且从而声压变得较小。因此,滑动声音减小,并且不容易出现达到识别为噪音的程度的滑动噪音。
另外,相对于基层30a的变粗糙的内表面,满足Rsk<0的内表面的突起的密度高于满足Rsk>0的内表面的突起的密度。就较高密度的基层30a的内表面的突起而言,在夹持部中的突起中的每一突起上所施加的压力减小,从而突起不容易位移,并且因此减小滑动噪音。
接下来,将说明如该实施例中的定影膜30的制造方法,所述定影膜30具有变粗糙的内表面,从而满足Rsk<0。
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即,首先,制造具有满足Rsk>0的基层30a的内表面的定影膜;然后,基层30a的内表面通过后续处理变粗糙,从而满足Rsk<0。具体地,该方法使得满足Rsk>0的基层的变粗糙的内表面通过微研磨机被均匀地研磨。
当由微研磨机执行的基层内表面的研磨继续进行时,使基层内表面的尖锐突起的端部磨损和变圆,并且因此逐渐地减小Rsk的值,以便可以形成满足Rsk<0的粗糙的表面部分。
然而,当由微研磨机执行的基层内表面的研磨时间延长时,平均粗糙度Rzjis也减小,并且因此会优选地提前使平均粗糙度Rzjis大于目标值。
接下来,将说明制造定影膜的方法,所述定影膜具有变粗糙的内表面,从而在没有实现后续处理的情况下满足Rsk<0。该方法使得金属模具的表面变粗糙,从而提前满足Rsk<0,并且继而使基层模制成使得金属模具的粗糙的表面被转印到基层内表面上以制造定影膜。在金属模具的表面满足Rsk>0的情况下,可以使通过转印金属模具的表面所模制的基层表面满足Rsk<0。
作为使金属模具的表面变粗糙从而满足Rsk>0的方法,提供这样一种方法,即,圆柱形金属模具的表面受到镜面抛光,并且继而受到造窝处理(dimpling)以设有半球状的凹陷部。顺便提及,作为使金属模具的表面变粗糙从而满足Rsk>0的其它方法,提供压花、滚花、蚀刻和类似方法。作为用于金属模具的材料,使用金属、玻璃、高度耐热的塑料和类似物。
聚酰亚胺树脂材料被铸塑模制在提前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表面粗糙化的圆柱形金属模具中,并且进行酰亚胺转化,此后形成底漆层和分隔层以制造定影膜。酰亚胺转化通过在80℃至120℃下对金属模具表面上的聚酰亚胺前体加热了约60分钟而与N-甲基-2-吡咯烷酮(NMP)的蒸发一起进行。然后,作为初次酰亚胺转化,实现了在约200℃的温度下加热约20分钟,从而产生部分固化的聚酰亚胺管状产品。在该状态下,在容纳底漆的容器中,聚酰亚胺管状产品在与金属模具成一体的同时被浸渍,以便使底漆以预定的厚度涂覆和加热。此后,作为最外层的含氟层通过浸渍或者类似方法涂覆,在约250℃的温度下并且随后在300℃至380℃的温度下变干,可以完成含氟层的烘烤和聚酰亚胺树脂材料的酰亚胺转化反应。此后,合成的结构被冷却,并且然后作为柔性树脂材料的聚酰亚胺管状产品从金属模具分离,以便可以得到定影膜。
从而,通过使用由转印满足Rsk>0的金属模具表面所模制的柔性树脂材料的管状产品作为基层30a来制造定影膜的方法,能够制造具有较稳定质量的变粗糙的内表面的定影膜。
(6)定影膜的滑动噪音的测量实验结果
参照图5将说明所实施的这些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的定影膜的滑动噪音(滑动声音)的测量实验的结果,以便确定该实施例中的定影膜30的效果。
图5示出当使用具有基层的定影膜的定影器件中的每个都安装在打印机中并且继而记录材料穿过定影器件时的滑动噪音的声压的结果和具有大约3000Hz的噪音(声音)的量级,对于所述基层而言,内表面已经改变了偏度Rsk的值和平均粗糙度Rzjis的值。
图5中的比较实施例1至4示出这样的定影器件的测量结果,即,所述定影器件具有变粗糙成满足Rsk>0的基层内表面。实施例1至7示出这样的定影器件的测量结果,即,所述定影器件使用具有变粗糙成满足Rsk<0的基层内表面的定影膜。另外,在比较实施例1至4和实施例1至7中,除了定影膜以外的组成构件是相同的。
顺便提及,在比较实施例1至4和实施例1至7中,平均粗糙度Rzjis的值和偏度Rsk的值通过改变每个基层内表面被微研磨机研磨的时间而被调节成为如图5中所示的那些值。
对于表面粗糙度的测量而言,使用接触表面粗糙度测量计(由小坂研究所制造的“SurfcoderSE-3300”)。测量条件为:截断值是0.8mm;测量长度是2.5mm;进给速度是0.1mm/sec;放大倍率是5000倍。表面粗糙度是根据JISB0601测量的平均粗糙度Rzjis。
在总共8个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点处相对于每个定影膜的转动方向在2.5mm的测量长度上进行测量,所述总共8个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点包括每个定影膜相对于母线方向的内周边表面(基层内表面)的4个点并且包括对于所述4个点中的每个而言相对于每个定影膜的转动方向的2个点。另外,在8个点处的平均粗糙度值的平均值和在8个点处的偏度Rsk值的平均值在图5中分别作为Rzjis和Rsk。
由使用比较实施例1至4和实施例1至7中的定影膜构成的定影器件中的每个都被包含到激光打印机(由惠普日本公司所制造的“HPLaserJetProCP1525nw”)中,并且继而进行打印测试。通过在盒中堆叠100张Business4200(施乐公司)的纸并且继而通过在单色模式中在100张空白规格的纸张上连续打印而实施打印测试。
以下说明比较实施例1至4和实施例1至7中的定影膜的滑动噪音的测量方法。上述打印机在30dB的背景噪声下放置在消声室中,并且噪声计(由RION有限公司所制造的“NL-02”)放置在与在打印机的上表面处的片材排出盘竖直上方50cm对应的位置处。测量当记录材料在定影器件的夹持部中传送并且与噪声计相对时的声压(dB)。另外,在与噪声计靠近的位置处放置麦克风,并且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仪分析噪音的测量结果。在滑动噪音相对于听觉令人讨厌的情况下,发现滑动噪音的频率主要分布在约3000Hz处。在图5中在约3000Hz处的测量声压是“小”的情况下,滑动噪音不是特别令人讨厌,并且处于使得滑动噪音不被识别为噪音的水平下。就“大”而言,滑动噪音是嘈杂的,并且处于使得滑动噪音被识别为噪音的水平下。
在上述实验结果的总结中,使用实施例1至7中的满足Rsk<0的定影膜的定影器件中的每个都不管平均粗糙度Rzjis如何而提供较小的滑动噪音的声压,并且处于使得滑动噪音不被识别为噪音的水平下,从而提供较好的结果。另一方面,使用比较实施例1至4中的满足Rsk>0的定影膜的定影器件中的每个都不管平均粗糙度Rzjis如何而提供大于实施例1至7中的滑动噪音声压的滑动噪音声压,并且处于使得滑动噪音被识别为噪音的水平下。
因此,如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定影膜30,所述定影膜30包括具有变粗糙成满足Rsk<0的内表面的基层30a,实现了减小当定影膜的内表面(基层内表面)和加热器保持器34相对于彼此滑动时产生的滑动噪音的效果。
这里,将说明Rsk的下限值。就较小的Rsk而言,提高了基层的变粗糙的内表面的突起的密度,减少了凹槽,并且因此使基层内表面接近平坦的表面。当基层内表面的平均粗糙度满足Rsk<-3时,当定影膜内表面和加热器保持器34相对于彼此滑动时会出现由粘滞滑动所导致的震动噪音。
因此,为了实现定影膜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使得既不产生粘滞滑动也不产生滑动噪音,定影膜内表面可以变粗糙成满足-3<Rsk<0。
顺便提及,当定影器件或者其中安装有定影器件的打印机在定影膜内表面(基层内表面)处从崭新的状态开始满足Rsk<0时,定影器件或者打印机可以获得从崭新状态开始减小定影膜滑动噪音的效果。在本文中,崭新的状态指的是当使用者从包装材料取出定影器件或者打印机时的状态。
另外,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影膜30可应用于不限于该实施例中构造的定影器件。例如,定影膜30也可应用于具有以下构造的定影器件,即,所述定影器件包括:加热器,其被包含在定影膜30中,用于通过辐射热对定影膜30的内表面加热;夹持部形成构件,其接触定影膜30的内表面;和加压构件,其用于在自身与定影膜30之间连同夹持部形成构件一起形成夹持部。就具有该构造的定影器件而言,通过使用该实施例中的定影膜30,具有可以减小夹持部形成构件与定影膜30的内表面之间的滑动噪音的效果。
(7)用于允许进一步减小滑动噪音的构造
作为用于允许进一步减小滑动噪音的构造,提供一种这样的构造,即,在定影膜基层的变粗糙的内表面与放大振动的记录片材之间设置用于执行振动阻尼功能的层。结果,抑制了从作为振动源的定影膜到记录片材的振动传递,以便可以减小定影膜30的滑动噪音。具体地,如图3(b)中所示,在作为定影膜30的最内层的基层30a与作为最外层的分隔层30b之间插置有橡胶层30c。作为用于橡胶层30c的材料,适当地使用具有较小恢复系数且具有极好振动阻尼性能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厚度为约10μm至500μm的硅橡胶材料。
另外,作为用于允许进一步减小滑动噪音的另一种方法,还提供一种这样的方法,即,调节相对于定影膜30滑动的加热器保持器(膜导引件)34的表面粗糙度。当加热器保持器34的滑动表面的平均粗糙度Rzjis较大时,具有当加热器保持器34和定影膜30相对于彼此滑动时定影膜30的基层30a的内表面突起易于位移的可能性,产生较大的滑动噪音。因此,加热器保持器34的平均粗糙度Rzjis可以期望地被调节到满足Rzjis≤10μm。
可以通过改变加热器保持器34的模制条件而调节加热器保持器34的表面粗糙度。调节当金属模具的用于模制加热器保持器34的、受到镜面抛光的处理面被转印到加热器保持器34的表面上时的可转印性。通过在加热器保持器的模制期间提高压力或者金属模具温度而提高转印性。
另外,使用液晶聚合物作为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加热器保持器34的材料,但是还可以通过改变用于液晶聚合物的树脂材料的配方来调节Rzjis的大小。具体地,减小诸如玻璃纤维的加强填料的量,以便可以获得与镜面接近的具有平均粗糙度Rzjis的表面。然而,在树脂模制中,在熔融的树脂材料的流动合并而导致焊接的部分处所产生的焊接部分处易于出现破裂。为了避免在该焊接部分处破裂,可以优选地以适当的量混入玻璃纤维。
因此,从当以适当的量混入玻璃纤维时加热器保持器34不容易破裂并且保持了润滑脂的观点出发,使加热器保持器34相对于定影膜30滑动的表面具有满足Rzjis≥2μm的Rzjis。在加热器保持器34的基体树脂材料中,不但混入玻璃纤维,而且还混入空心的玻璃泡(空心的球形构件)。结果,在加热器保持器34的表面在持久使用中被磨损的情况下,不但尖锐的玻璃纤维暴露于加热器保持器34的表面,而且上述的玻璃泡的球形构件也暴露于加热器保持器34的表面。结果,实现了抑制当加热器保持器34和定影膜30的基层内表面相对于彼此滑动时出现的定影膜30的振动的效果。
当在加热器保持器34的模制期间上述玻璃泡被破坏时,定影膜基层30a的内表面突起由于破坏的玻璃泡而磨损以具有尖锐的形状,并且因此重要的是玻璃泡在加热器保持器34的模制期间不被破坏到可能达到的程度。因此,作为空心的球形构件,可以优选地使用诸如玻璃泡或者希兰球(Shirasubaloon)的材料,所述材料甚至在液晶聚合物的模制期间在接近于400℃的树脂温度下也较不易于变形。另外,玻璃泡(空心的球形构件)可以优选地具有约10μm或者更小的直径,从而经受住甚至在模制期间的脱模压力。另外,玻璃泡的直径可以优选地是1μm或者更大,这是由于具有当直径极小时使定影膜30的基层30a的内表面突起磨损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在用于形成加热器保持器34的树脂材料的基体树脂材料中,分散有具有大于或等于1μm且小于或等于10μm的直径的玻璃泡(空心的球形构件)。结果,能够减小当定影膜30相对于加热器保持器34滑动时出现的滑动噪音。
【其它的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中的定影器件不限于用作用于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记录材料上的定影器件。例如,定影器件还可以用作用于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暂时地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加热设备或者用于通过对热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加热来提高调色剂图像表面的光泽度的图像加热设备。
虽然已经参照本文所公开的结构说明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受所阐述的细节限制,并且该申请意欲覆盖如可以落入改进的目的内或者落入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样的修改或者变化。

Claims (18)

1.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其用于在传送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的同时在夹持部中加热所述记录材料,所述图像加热设备包括:
柔性的圆筒形的膜,
加压构件,其接触所述膜的外表面以便形成所述夹持部,和
膜导引件,其接触所述膜的内表面并且用于引导所述膜的转动,
其中,所述膜的内表面的所述膜导引件与之接触的区域设有粗糙的表面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在所述膜的运动方向上具有满足Rsk<0的偏度Rs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的平均粗糙度Rzjis满足Rzjis≥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的偏度满足:Rsk>-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经由所述膜与所述加压构件形成所述夹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在所述膜导引件接触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的区域上施加有润滑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在所述膜导引件的表面的接触所述膜的区域中的平均粗糙度Rzjis满足:2μm≤Rzjis≤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膜的最内层由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或聚醚醚酮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膜的最内层由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或聚醚醚酮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膜导引件由液晶聚合物形成。
10.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其用于在传送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的同时在夹持部中加热所述记录材料,所述图像加热设备包括:
膜单元,所述膜单元包括膜和接触所述膜的内表面并且用于引导所述膜的转动的膜导引件,
加压构件,其接触所述膜的外表面以便形成所述夹持部,
其中,所述膜单元和加压构件设置成使得所述膜单元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位于所述加压构件的中心线的上游,
其中,所述膜的内表面的所述膜导引件与之接触的区域设有粗糙的表面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在所述膜的运动方向上具有满足Rsk<0的偏度Rsk。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的平均粗糙度Rzjis满足Rzjis≥2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的偏度满足:Rsk>-3。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经由所述膜与所述加压构件形成所述夹持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在所述膜导引件接触所述粗糙的表面部分的区域上施加有润滑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在所述膜导引件的表面的接触所述膜的区域中的平均粗糙度Rzjis满足:2μm≤Rzjis≤10μm。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膜的最内层由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或聚醚醚酮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膜的最内层由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或聚醚醚酮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膜导引件由液晶聚合物形成。
CN201610080883.0A 2011-03-07 2012-03-07 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6296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8671 2011-03-07
JP2011048671 2011-03-07
JP2012-037701 2012-02-23
JP2012037701A JP5932390B2 (ja) 2011-03-07 2012-02-23 像加熱装置、その像加熱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フィルム、及び、そのフィルムの最内層として用いる筒状の可撓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CN201210057746.7A CN102681411B (zh) 2011-03-07 2012-03-07 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7746.7A Division CN102681411B (zh) 2011-03-07 2012-03-07 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9693A true CN105629693A (zh) 2016-06-01
CN105629693B CN105629693B (zh) 2018-10-16

Family

ID=467957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774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1411B (zh) 2011-03-07 2012-03-07 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CN201610080883.0A Active CN105629693B (zh) 2011-03-07 2012-03-07 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774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1411B (zh) 2011-03-07 2012-03-07 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11872B2 (zh)
JP (1) JP5932390B2 (zh)
CN (2) CN1026814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9542A (zh) * 2018-09-27 2021-04-30 京瓷株式会社 热敏头以及热敏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3869B2 (ja) * 2011-09-28 2015-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5943601B2 (ja) 2011-12-27 2016-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6161413B2 (ja) * 2012-07-19 2017-07-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JP6312480B2 (ja) 2013-04-17 2018-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158251B2 (en) 2013-08-30 2015-10-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lm and image heating device using film
JP6410512B2 (ja) 2013-09-20 2018-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64017B2 (ja) * 2013-10-01 2017-07-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351251B2 (ja) 2013-12-18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そ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366399B2 (ja) 2014-07-22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定着装置
JP6594043B2 (ja) 2014-08-04 2019-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446916B2 (ja) 2014-08-28 2019-01-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392060B2 (ja) * 2014-10-01 2018-09-19 イチカワ株式会社 湿紙搬送ベルト、抄紙システム、抄紙方法および湿紙搬送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6645684B2 (ja) 2015-05-22 2020-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042297B2 (en) * 2015-12-18 2018-08-07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10031452B2 (en) 2015-12-22 2018-07-24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0001734B2 (en) 2015-12-25 2018-06-19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xing device with vibration dampening
US10838332B2 (en) * 2016-07-21 2020-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device
JP6862172B2 (ja) 2016-12-22 2021-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TWI615935B (zh) * 2017-06-29 2018-02-21 坤裕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導電印膜熱處理裝置
KR20190108896A (ko) * 2018-03-15 2019-09-25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무단 벨트가 회전 부재에 의하여 지지되는 정착기
EP3770689B1 (en) * 2018-03-22 2023-03-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member, fixing devic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forming apparatus
EP3770688B1 (en) * 2018-03-22 2023-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member, fixing devic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forming apparatus
CN111886550B (zh) * 2018-03-22 2022-08-16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CN111936939B (zh) * 2018-03-22 2022-08-16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构件、定影装置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US11498342B2 (en) * 2018-09-27 2022-11-15 Kyocera Corporation Thermal head and thermal printer
JP2020098312A (ja) * 2018-12-19 2020-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温度検知手段、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98311A (ja) * 2018-12-19 2020-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温度検知手段、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86340B2 (ja) * 2019-02-21 2023-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48943A (ja) * 2019-03-14 2020-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部材、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05026A (ja) * 2019-06-27 2021-0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31467A (ja) * 2020-02-20 2021-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87513B2 (ja) 2020-03-26 2024-05-2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湾曲矯正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87514B2 (ja) 2020-03-26 2024-05-2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湾曲矯正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402780B2 (en) * 2020-08-07 2022-08-02 Konica Minolta, Inc.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22100751A (ja) * 2020-12-24 2022-07-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11635718B2 (en) * 2021-03-17 2023-04-25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11592770B2 (en) * 2021-03-19 2023-02-28 Ricoh Company, Ltd. Press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fixing device
US11762317B2 (en) * 2021-03-23 2023-09-19 Ricoh Company, Ltd. Pr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WO2022210092A1 (ja) * 2021-03-30 2022-10-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圧電フィルム
JP2022176686A (ja) 2021-05-17 2022-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
JP2022178267A (ja) 2021-05-19 2022-12-0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無端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81029A (ja) * 2021-05-25 2022-12-0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3561628B (zh) * 2021-07-23 2022-11-04 河南今明纸业有限公司 高频振动的纸张烫金装置和纸张烫金的方法
JP2023031969A (ja) 2021-08-26 2023-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33771A (ja) 2021-08-30 2023-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960224B2 (en) * 2022-02-28 2024-04-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WO2023166360A1 (en) * 2022-03-03 2023-09-07 Ricoh Company, Ltd.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1143A (ja) * 2000-06-05 2001-12-11 Ist:Kk 複合管状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67408A (ja) * 2005-03-23 2006-10-05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ベルト管状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50536A (zh) * 2008-08-12 2010-02-1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
WO2010041718A1 (ja) * 2008-10-08 2010-04-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トナー搬送ローラ、ローラ製造用金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46947A (zh) * 2009-03-27 2010-09-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27899A (zh) * 2010-11-30 2012-07-04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塑性加工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铝材的锻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2575A (ja) * 1997-02-18 1998-09-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68412A (ja) * 2001-03-07 2002-09-18 Canon Inc 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93903B2 (ja) * 2001-06-01 2007-03-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33264A (ja) * 2002-02-12 2003-08-22 Canon Inc 定着装置
US7013097B2 (en) 2002-11-29 2006-03-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17140B2 (ja) 2003-11-27 2011-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2005173441A (ja) * 2003-12-15 2005-06-30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1182A (ja) * 2004-09-21 2006-04-06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ベルト管状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88528A (ja) * 2004-09-24 2006-04-06 Fuji Xerox Co Ltd 無端ベルトの製造方法、無端ベルト、および定着装置
JP2006243497A (ja) * 2005-03-04 2006-09-14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6349136A (ja) * 2005-06-20 2006-12-28 Nsk Ltd 転がり軸受
JP4455548B2 (ja) 2005-07-26 2010-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2008281617A (ja) * 2007-05-08 2008-11-20 Canon Inc 像加熱装置及びガイド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9042417A (ja) * 2007-08-08 2009-02-26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板状ヒータ、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78505A (ja) * 2007-09-27 2009-04-1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用カセットおよびシャフト
JP5444832B2 (ja) 2008-05-28 2014-03-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US9201366B2 (en) * 2009-11-02 2015-12-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lat heat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belt fu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5597163B2 (ja) 2010-06-04 2014-10-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1143A (ja) * 2000-06-05 2001-12-11 Ist:Kk 複合管状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67408A (ja) * 2005-03-23 2006-10-05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ベルト管状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50536A (zh) * 2008-08-12 2010-02-1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
WO2010041718A1 (ja) * 2008-10-08 2010-04-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トナー搬送ローラ、ローラ製造用金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46947A (zh) * 2009-03-27 2010-09-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27899A (zh) * 2010-11-30 2012-07-04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塑性加工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铝材的锻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9542A (zh) * 2018-09-27 2021-04-30 京瓷株式会社 热敏头以及热敏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32390B2 (ja) 2016-06-08
US20120230742A1 (en) 2012-09-13
JP2012198516A (ja) 2012-10-18
CN102681411B (zh) 2016-03-02
CN102681411A (zh) 2012-09-19
US8811872B2 (en) 2014-08-19
CN105629693B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9693A (zh) 图像加热设备、用于该设备的膜和用于该膜的柔性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
US8401450B2 (en) Pressing member and image heating member using the pressing member
US7398045B2 (en) Fix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259153B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8457540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6775509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US8358948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7107681B2 (en) Heating roller,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heating roller, and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heating roller
US8326200B2 (en)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fixing device
CN101021709A (zh) 弹性辊及定影装置
US8422922B2 (en) Tubular body, tubular body supporting apparatus, image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91766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090285611A1 (en) Roller for fixing and image fixing apparatus using roller for fixing
US7949291B2 (en) Fixing device,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0412847A (zh) 成像设备
US8200138B2 (en) Presser member,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5407632A (zh) 定影带、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429785B2 (en) Fixing belt having high separability,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396149B2 (ja) ポリイミド製無端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7326874B2 (ja) 定着装置及び定着方法
US20230273554A1 (en) Fixing device
JP3743213B2 (ja) 定着装置
JP2004191858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06751A (ja) ゴム成形体、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201297A (ja) 定着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