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1409A - 用于压紧纺纱机中的纱线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压紧纺纱机中的纱线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1409A
CN105531409A CN201480044253.7A CN201480044253A CN105531409A CN 105531409 A CN105531409 A CN 105531409A CN 201480044253 A CN201480044253 A CN 201480044253A CN 105531409 A CN105531409 A CN 105531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cylinder
auxiliary cylinder
suction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42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1409B (zh
Inventor
罗萨里奥·阿森扎
马西莫·加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zoli SpA
Original Assignee
Marzol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zoli SpA filed Critical Marzoli SpA
Publication of CN105531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1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压紧纤维纱线(W1)的装置(20),包括第一对拉线圆筒(4a、4b)和一对辅助圆筒,这一对辅助圆筒包括辅助圆筒(14a)和与该辅助圆筒压力接触的压力圆筒(14b),这一对辅助圆筒位于第一对拉线圆筒的下游。抽吸台(22)位于第一对拉线圆筒与这一对辅助圆筒之间,并且该抽吸台设置有抽吸孔(34);能透过空气并经过抽吸孔(34)上方的辅助带(24)在抽吸台(22)上滑动。通过第一拉线圆筒(4a)移动辅助圆筒(14a)。

Description

用于压紧纺纱机中的纱线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紧纺纱机中的纱线的装置。
存在用于纺纱机的压紧装置的许多实施例。
一些解决方案执行机械压缩,即,其将纤维纱线基本上引导到漏斗形管道中,以将纤维更紧密地一起拉动,从而压紧纱线。然而,这种解决方案无法从纱线去除灰尘。
然而,利用作用于纤维的吸入气流使其更紧密地结合从而压紧纱线的实施例是特别普遍的。
这种解决方案特别好,这是因为其允许同时压紧纱线并从其去除灰尘,在纺纱机中获得的纱线的质量方面有明显改进。在以本申请人名义申请的国际申请WO2012/063150中描述了一个实施例的实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造一种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有改进的压紧装置。
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来实现这种目的。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实施例的变型。
从下文根据附图通过非限制性实例进行的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压紧装置的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附图中:
图1示出了纺纱机的拉线装置(drawingdevice,并条装置)的根据包含纤维纱线的前进方向的平面的截面图,该纺纱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压紧装置;
图2根据输入侧上的观察点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压紧组;
图3示出了从输出侧上的视点看的图2中的模块化组。
图4示出了与传送装置接合的图2中的模块化组;
图5示出了图4中的模块化组的根据与纱线的前进方向垂直的平面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装置的辅助圆筒的驱动装置;
图7示出了压紧装置的辅助圆筒的拉线装置和驱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具有辅助圆筒的驱动装置和压力圆筒的支撑架的驱动组件;
图9示出了图6、图7和图8中的驱动装置的传动组;
图10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压紧装置的抽吸设备的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压紧组;
图12从上方示出了图11中的模块化组;
图13示出了图11中的模块化组的根据与纱线的前进方向垂直的平面的截面图;
图14示出了图11中的模块化组的根据与纱线的前进方向平行的平面的截面图;
图15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传动组;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压紧装置的辅助圆筒的驱动装置;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具有辅助圆筒的驱动装置和压力圆筒的支撑架的驱动组件;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传动组。
纺纱线路中的纺纱机包括多个纺纱点,每个纺纱点包括用于形成纱线卷的纺锤。
每个纺纱点还包括:拉线装置1,纱线W1进入该拉线装置,并且拉动的纱线从该拉线装置离开;以及压紧装置20,压紧的纱线W3从该压紧装置出来,压紧的纱线通常旨在被扭曲和缠绕以形成纱线卷。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拉线装置1在与纱线的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包括第一对圆筒,第一对圆筒由第一下圆筒或第一拉线圆筒4a和第一压力圆筒4b形成,第一压力圆筒位于第一拉线圆筒上方且在压力下与该第一拉线圆筒接触,以在传送过程中拉动纱线。
拉线装置1还包括:第二对圆筒,该第二对圆筒位于第一对圆筒上游,该第二对圆筒由第二拉线圆筒6a和第二压力圆筒6b形成;以及第三对圆筒,该第三对圆筒位于第二对圆筒上游,该第三对圆筒由第三拉线圆筒8a和第三压力圆筒8b形成。
这些对圆筒对具有不同的旋转速度,以在前进过程中实现纱线的拉动;通常,第二对圆筒的周向旋转速度大于第三对圆筒的周向旋转速度,第一对圆筒的周向旋转速度大于第二对圆筒的周向旋转速度。
周向旋转速度之间的比例定义了拉延比;通常,第二对圆筒与第三对圆筒之间的拉延比比第一对圆筒与第二对圆筒之间的拉延比小得多;这意味着,纱线的拉动在第三对圆筒与第二对圆筒之间较弱,且在第二对圆筒与第一对圆筒之间非常强。
优选地,拉线装置1在第三对圆筒和第一对圆筒之间包括拉线笼10,第二对圆筒是该拉线笼的一部分。
拉线笼10包括:倒邻接部12,该倒邻接部位于第二压力圆筒6b下游且与第二压力圆筒间隔开一距离;以及上带13,该上带缠绕在第二圆筒6b周围(通过第二圆筒6b拖拉该上带使其运动)并缠绕在倒邻接部12周围,从而形成闭合路径。
拉线笼10还包括:固定的下引导件16,该固定的下引导件位于第二拉线圆筒6a下游且与该第二拉线圆筒间隔开一距离,该固定的下引导件具有主部18,该主部主要在纱线的前进方向上延伸且终止于倒邻接部12附近;以及下带20,该下带缠绕在第二拉线圆筒6a周围(通过第二圆筒6b拖拉该下带使其运动)并缠绕在主部18周围,从而形成闭合路径。
两个带13、20沿着与第二对圆筒和第一对圆筒之间的间隙对准的部分接触,并在其之间拖拉纱线。
在拉线笼10的出口处,纱线穿过第一对圆筒,然后进入压紧装置20,从而作为压紧的纱线W3从压紧装置离开。
压紧装置20包括一对辅助圆筒,这一对辅助圆筒位于第一对拉线圆筒的下游,这一对辅助圆筒包括:辅助圆筒14a,该辅助圆筒在端部由一对滚动支承件15a、15b支撑;以及相应的压力圆筒14b,该压力圆筒位于辅助圆筒上方且在压力下与辅助圆筒接触。
优选地,压力圆筒4b、6b、8b、14b和/或拉线圆筒4a、6a、8a和/或辅助圆筒14a具有橡胶表面,以增加传送时与纱线的粘合。
优选地,这一对辅助圆筒具有比位于正上游的这对圆筒更大的周向旋转速度,以在传送时获得纱线的张紧。
通常,预拉线区域中的(即,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对拉线圆筒与第三对拉线圆筒之间的)拉延比可在1.10至1.40之间变化;拉线区域中的(即,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对拉线圆筒与第二对拉线圆筒之间的)拉延比可在20至60之间变化;这一对辅助圆筒与第一对拉线圆筒之间的张紧比可在1.01至1.10之间变化。
抽吸装置20还包括抽吸台22以及可透过空气的辅助带24,该辅助带缠绕在辅助圆筒14a和抽吸台22周围以形成闭合路径。辅助带24被压在辅助圆筒14a与相关压力圆筒14b之间。
辅助带24经过抽吸台22的抽吸孔34上方,并且纱线旨在将其本身压紧在该辅助带上。
位于第一对拉线圆筒下游和这一对辅助圆筒上游的抽吸台22沿着纱线的前进方向在非常靠近最小距离点的第一对拉线圆筒的间隙与非常靠近最小距离点的这一对辅助拉线圆筒的间隙之间延伸。
抽吸台22具有主表面30,该主表面优选地是平的,辅助带24在该主表面上滑动,辅助带24具有操作地连接至用力抽吸装置的抽吸孔34,以当在可透过空气的辅助带24上传送时在纱线上施加抽吸作用。
优选地,抽吸孔34沿着纱线的前进方向具有细长槽形状,例如沿着相对于前进方向Z倾斜的孔轴线K。
此外,优选地,抽吸台22包括从主表面30伸出的一对引导壁38,辅助带24位于这一对引导壁之间。
优选地,辅助带24在其闭合路径中与第一下圆筒4a的表面至少部分地接触。有利地,这允许清除辅助带24的污物、灰尘和纤维。
压紧装置22还包括用于传送吸入气流的装置,其适于在抽吸孔34附近限定待压紧的纱线的输送室。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板40,该板可应用于主表面30的一侧上的抽吸台22,例如,靠在其引导壁38上。
板40具有面向主表面30的内表面以及相对的外表面。当板40已应用于抽吸台22时,在板40的内表面与抽吸台22的主表面30之间形成输送室,压紧的纱线通过该输送室。
优选地,板40具有位于纱线的输入侧上的凹槽42(并且优选地具有位于输出侧上的类似凹槽),其与抽吸台22一起限定用于待压紧的纱线的入口(并且优选地,输出侧上的类似凹槽限定用于压紧的纱线的出口)。
有利地,从抽吸孔34传送吸入气流的传送装置增强了抽吸作用。
此外,优选地,传送装置包括适于支撑传送装置的非刚性支撑装置,以通过容纳抽吸台22的方式来定位其自身。
例如,所述支撑装置44包括柱形或球形的约束件,该约束件应用于板40,使得板通过容纳抽吸台22且吸收机器或组件公差的方式来定位其自身。
此外,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压紧装置包括用于辅助带24的至少一个张紧器46。
例如,所述张紧器46是重力型张紧器。
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抽吸组50包括一对台22和相应的一对辅助带24,以应用于两个相邻的纺纱点。
模块化组50包括单个主抽吸管道52,该主抽吸管道沿着主抽吸方向X延伸。
模块化组50还包括连接体54,主抽吸管道52从该连接体伸出,该连接体沿着垂直于主抽吸轴线X的连接轴线Y延伸。
在内侧,连接体54是中空的且被分成通过分隔壁58而与主抽吸管道52连通的两个隔室56,该分隔壁沿着所述连接轴线Y延伸。
模块化组50还包括两个中间管道60,每个中间管道均沿着与这两个管道60一致的中间轴线H延伸,该中间轴线与连接轴线Y和抽吸轴线X垂直。
通过分隔壁58沿着中间轴线H界定每个中间管道60,以相互隔开。
此外,模块化组50包括一对端柄62,该端柄是内部中空的,每个端柄例如通过O形环64密封地耦接至相应的中间管道60。
端柄62在密封接合的情况下例如通过O形环66支撑压紧装置的抽吸台22,并且端柄在内部设置有与抽吸台22的抽吸孔34连通的弯管68。
优选地,主抽吸管道52与适于将模块化组50与纺纱机的支撑框架连接的连接装置被制造成单一件。
此外,优选地,连接体54与中间管道60被制造成一体件,该一体件例如通过O形环70密封地耦接至包含主抽吸管道52的零件并且还设置有将模块化组50与纺纱机的支架连接的连接装置。
此外,优选地,端柄62被制成一体件且密封地耦接至中间管道60。
此外,优选地,抽吸台22被制成一体件且密封地接合至端柄62。
根据本发明的压紧组件包括:多个压紧装置20,即,沿着辅助圆筒14a对准的多个模块化组50;以及用于移动辅助圆筒14a的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包括多个传动组200,传动组适于将旋转运动从机动圆筒传递至辅助圆筒14a,例如从拉线圆筒,例如从第一对拉线圆筒的第一拉线圆筒4a传递至辅助圆筒14a。
传动组200包括空转传动滚动件202,该空转传动滚动件例如由两个分开的且同轴的轮202a、202b组成且由橡胶制成或涂有橡胶。
传动滚动件202由终止于基部208的杆204支撑。
传动组200还包括用于附接至纺纱机的支架的支撑件206,该支撑件与杆204交叉。
此外,优选地,传动组200包括弹性复位或推动装置,该弹性复位或推动装置适于例如通过杆204永久地作用于传动滚动件202,以使传动滚动件202朝向支撑件206返回或者推动传动滚动件远离支撑件206。
例如,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210,该弹簧压缩或张紧地位于支撑件206与基部208之间。
传动滚动件202与辅助圆筒14a接触并与机动圆筒(例如拉线圆筒,例如第一拉线圆筒4a)接触。弹性装置操作成保持传动滚动件与两个圆筒接触。
换句话说,在拉线圆筒4a、6a、8a连接至机动装置(例如,该机动装置设置有电动机,位于纺纱机的头部中,通常位于纺纱机的端部或位于中间位置)的同时,该辅助圆筒14a通过传动组而移动,该传动组使其从所述拉线圆筒中的一个旋转地运动。
特别地,传动滚动件202定位成被至少一个模块化抽吸组50间隔开,例如被两个模块化抽吸组间隔开,即,每四个纺纱点定位一个传动滚动件。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组件250包括:压紧组件,该压紧组件包括多个压紧装置20(即,沿着辅助圆筒14a对准的多个模块化组50)和用于移动辅助圆筒14a的驱动装置;多个压力圆筒4b,沿着相应的拉线圆筒4a对准且与其接合;多个压力圆筒14b,沿着辅助圆筒14a对准且与其接合;以及用于支撑压力圆筒4b、14b的支架252。
例如,所述支架252包括中央框架254,该中央框架在一侧上支撑可与辅助圆筒14a接合的一对同轴压力圆筒14b,并在另一侧上支撑可与拉线圆筒4a接合的一对同轴压力圆筒4b。
支架252可移动成位于使压力圆筒4b、14b与相应的拉线圆筒4a和辅助圆筒14a接触/分开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抽吸设备300连接至多个模块化组50,特别地连接至所述模块化组50的多个主抽吸管道52。
特别地,抽吸设备300包括:多个端部抽吸管道302,每个端部抽吸管道均耦接至模块化组50的相关的主抽吸管道52;以及辅助收集管道304,端部抽吸管道302连接至辅助收集管道。
每个辅助收集管道304在一端由塞子306封闭,该塞子可打开以清理辅助管道304。
抽吸设备300包括多个辅助收集管道304和单个主收集管道308,其操作地连接以用于抽吸辅助收集管道304。
优选地,主收集管道308在一端设置有塞子310,该塞子可打开以清理主管道308。
优选地,抽吸设备300还包括单个吸风电扇,该吸风电扇优选地位于纺纱框架的一端,该吸风电扇与主收集管道308操作地连接以用于抽吸。
因此,整个纺纱机被分成以下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均包括多个纺纱点,例如24个,(例如12个)相应的模块化抽吸组50应用于这些纺纱点;对于每个部分,模块化组与辅助收集管道304连接以用于抽吸。所有辅助收集管道304最后连接至主收集管道308以用于抽吸(每个纺纱机对应一个),风扇与该主收集管道连接。
每个部分提供相应的辅助圆筒14a,该辅助圆筒由此不沿着整个纺纱机延伸。而是,纺纱机包括多个同轴且轴向间隔开的辅助圆筒,以便于在维护操作过程中更换辅助带24的装配操作。
作用于传动滚动件202的弹性装置使得,可能使滚筒202与辅助圆筒间隔一距离,以允许更换带的装配操作。
创新地,根据本发明的压紧装置特别有效。
此外,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压紧装置易于装配和拆卸以进行维护操作。
根据另一有利方面,抽吸气流的作用特别有效。
此外,有利地,辅助圆筒的驱动装置具有少量磨损,即使长期使用也是这样。
根据另一有利方面,驱动装置不会被通常累积在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的传动装置中的灰尘或短纤维影响。
根据又一有利方面,根据本发明的抽吸设备使得能将提供给单个风扇使用的功率最小化,并使得能简单地执行管道的清洁操作。
根据一个实施例变型,压紧装置位于第三对拉线圆筒的下游和第二对的上游,或者第二对拉线圆筒的下游和第一对的上游。
根据另一实施例,这对辅助圆筒14a、14b的周向旋转速度小于位于正上游的这对圆筒的周向旋转速度,例如小于第一对拉线圆筒4a、4b的周向速度,以由于减速而在传送时实现纱线的压紧。
例如,这对辅助圆筒的圆筒14a、14b的周向速度与第一对拉线圆筒的圆筒4a、4b的周向速度之间的比例可在0.9和1.1之间变化。
根据又一实施例,辅助圆筒14a与辅助带24接触的部分是光滑的,即,不具有加工成增加带的抓持的擦痕或区域。
优选地,抽吸孔34在纱线的与前进方向Z平行的前进方向上具有细长形状。
此外,优选地,抽吸台22包括从主表面30伸出的一对引导壁38,辅助带24可见地定位在这一对引导壁之间,即,不具有附接至抽吸台22的板。
此外,根据另一实施例,用于辅助带24的张紧器46包括:例如由青铜制成的至少一个衬套146,辅助带24在该衬套上移动;以及,杆148,衬套146可松弛地安装在该杆上。杆148的高度可调节,以用力张紧辅助带24。
根据另一实施例,端柄62和抽吸台22被制成单一件,并且这种单一件应用于相应的中间管道60。
根据又一实施例,传动单元200包括空转传动滚动件202,该空转传动滚动件由例如借助于弹性元件缓冲的杆204支撑,并连接至支撑件206以借助于与杆204铰接的接合杆207附接至纺纱机的支架,并且进而铰接至支撑件206铰接。
特别地,支撑件206与杆204之间的铰接轴线J1平行于该杆与接合杆207之间的铰接轴线J2且与其间隔一距离,使得接合杆207的旋转(其通常是手动的)导致立即升高或降低传动滚动件202。
当接合杆207降低时,传动滚动件202与辅助圆筒14a接触并与机动圆筒接触(例如,拉线圆筒),优选地以缓冲的方式接触;当接合杆207升高时,传动滚动件202与辅助圆筒14a分离。
此外,根据又一实施例,驱动装置包括传动组400,该传动组适于将旋转运动从机动圆筒传递至辅助圆筒14a,例如从拉线圆筒(例如从第一对拉线圆筒的第一拉线圆筒)通过齿轮传递至辅助圆筒14a。
例如,传动组400包括:第一齿轮402,该第一齿轮与第一拉线圆筒同轴且与其一起旋转;第二齿轮404,该第二齿轮适于与第一齿轮402啮合;以及辅助齿轮406,该辅助齿轮与辅助圆筒14a同轴、与其一起旋转且适于与第二齿轮404啮合。
优选地,传动组400还包括齿轮箱410,该齿轮箱与机动圆筒交叉(例如与第一拉线圆筒4a交叉)且与辅助圆筒14a接合,并且包含处于油浴中的齿轮402、404、406。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几个传动组400。
例如,在短纺纱机中提供两个传动组400,一个传动组位于辅助圆筒14a的一端,另一个传动组位于辅助圆筒14a的另一端。
在另一实例(例如长纺纱机)中,第一拉线圆筒14a包括轴向对准且隔开的部分,并且像辅助圆筒14a一样,传动组400设置在辅助圆筒14a的区段的每端。例如,在第一拉线圆筒14a被分成两个轴向对准的区段的纺纱机中,辅助圆筒14a也被分成两个轴向对准的区段,并且设置有四个传动组400。
此外,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驱动组件250包括一对支撑件17a、17b,这一对支撑件设置有相应的座部以用于容纳辅助圆筒14a的一部分;特别地,所述支撑件17a、17b是叉形的,以使得能够快速移除辅助圆筒14a。
例如,所述支撑件17a、17b的座部适于容纳位于辅助圆筒14a的端部处的滚动支承件15a、15b。
换句话说,根据这个实施例,辅助圆筒14a是可移除的。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压紧纱线(W1)的装置(20),包括:
-第一对圆筒,所述第一对圆筒包括下圆筒(4a)和与所述下圆筒压力接触的压力圆筒(4b);
-一对辅助圆筒,所述一对辅助圆筒包括辅助圆筒(14a)和与所述辅助圆筒压力接触的压力圆筒(14b),所述一对辅助圆筒位于所述第一对圆筒的下游;
-抽吸台(22),所述抽吸台位于所述第一对圆筒与所述一对辅助圆筒之间,所述抽吸台设置有能与抽吸装置连接的抽吸孔(34),所述抽吸装置适于从抽吸孔(34)产生吸入气流;
-辅助带(24),所述辅助带能透过空气,所述辅助带缠绕在所述辅助圆筒(14a)和所述抽吸台(22)周围以形成闭合路径并经过所述抽吸台(22)的所述抽吸孔(34)上方,旨在用于压紧的所述纤维纱线(W1)位于所述抽吸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紧纱线的装置,其中,所述一对辅助圆筒(14a、14b)的周向旋转速度小于所述第一对圆筒(4a、4b)的周向旋转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压紧纱线的装置,其中,所述辅助圆筒(14a)的与所述辅助带(24)接触的部分是光滑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紧纱线的装置,其中,所述抽吸孔(34)具有与所述纱线的前进方向(Z)平行的细长形状。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紧纱线的装置,其中,所述抽吸台(22)包括从主表面(30)伸出的一对引导壁(38),所述辅助带24可见地位于所述一对引导壁之间。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紧纱线的装置,包括用于所述辅助带(24)的张紧器(46),所述张紧器包括:至少一个衬套(146),所述辅助带(24)在所述衬套上移动;以及杆(148),所述衬套(146)松弛地安装在所述杆上,所述杆的高度是能调节的,从而用力地张紧所述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紧纤维纱线的装置,包括传动组(400),所述传动组适于通过至少一个齿轮将旋转运动从所述第一拉线圆筒(4a)传递至所述辅助圆筒(14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压紧纱线的装置,其中,在所述辅助圆筒(14a)的每端均设置所述传动组(40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紧纱线的装置,包括一对支撑件(17a、17b),所述一对支撑件适于以能移除的方式支撑所述辅助圆筒(14a)。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紧纱线的装置,其中,所述下圆筒(4a)是机动的,并且所述辅助圆筒(14a)由所述下圆筒(4a)驱动。
11.一种纤维纱线(W1)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第一对圆筒,所述第一对圆筒包括下圆筒(4a)和与所述下圆筒压力接触的压力圆筒(4b);
-吸气压紧装置(20),所述吸气压紧装置包括一对辅助圆筒,所述一对辅助圆筒包括辅助圆筒(14a)和与所述辅助圆筒压力接触的压力圆筒(14b),所述一对辅助圆筒位于所述第一对圆筒的下游;
-齿轮驱动装置,所述齿轮驱动装置用于通过所述下圆筒(4a)移动所述辅助圆筒(14a)。
12.一种纺纱机,所述纺纱机包括:
-下圆筒和与所述下圆筒压力接触的多个压力圆筒(4b);
-位于所述下圆筒(4a)下游的多个同轴辅助圆筒(14a)和与所述辅助圆筒(14a)压力接触的多个压力圆筒(14b);
-多个模块化抽吸组(50),所述模块化抽吸组用于纤维纱线(W1)的气动压紧,每个所述模块化抽吸组(50)包括至少一个抽吸台(22),所述抽吸台具有能与抽吸装置连接的抽吸孔(34)以及能透过空气的相应的辅助带(24),所述辅助带缠绕在相应的所述辅助圆筒(14a)和相应的所述抽吸台(22)周围并经过相应的所述抽吸孔(34)的上方;
其中,所述辅助圆筒(14a)是轴向间隔开的,以用于配合更换所述辅助带(24),从而进行维护操作。
13.一种纺纱机,所述纺纱机包括:
-下圆筒和与所述下圆筒压力接触的多个压力圆筒(4b);
-位于所述下圆筒(4a)下游的彼此同轴的多个辅助圆筒(14a)和与所述辅助圆筒(14a)压力接触的多个压力圆筒(14b);
-多个模块化抽吸组(50),所述模块化抽吸组用于纤维纱线(W1)的气动压紧,每个所述模块化抽吸组(50)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抽吸孔(34)的抽吸台(22);
-抽吸设备(300),所述抽吸设备连接至所述模块化单元(50),以从所述主孔(34)获得吸入气流;
其中,所述抽吸单元(300)包括
a)单个主收集管道(308),所述主收集管道与风扇接合;
b)多个辅助收集管道(304),所述辅助收集管道连接至所述主收集管道(308);
c)多个端部抽吸管道(302),每个所述端部抽吸管道均耦接至相关的所述模块化抽吸组(50);
并且其中,每个所述辅助收集管道(304)均连接至一个子组的所述端部抽吸管道(30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纱机,其中,每个所述辅助收集管道(304)在一端由能打开以清理所述辅助收集管道(304)的塞子(306)封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纺纱机,其中,所述主收集管道(308)在一端设置有能打开以清理所述主收集管道(308)的塞子(310)。
16.根据从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中,所述抽吸设备(300)包括单个所述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主收集管道(308)操作地连接用于抽吸。
CN201480044253.7A 2013-08-05 2014-07-30 用于压紧纺纱机中的纱线的装置 Active CN1055314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000120A ITBS20130120A1 (it) 2013-08-05 2013-08-05 Dispositivo di compattazione di un nastro di fibre tessili in un filatoio
ITBS2013A000120 2013-08-05
PCT/IB2014/063557 WO2015019244A2 (en) 2013-08-05 2014-07-30 Device for compacting a yarn in a spinning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1409A true CN105531409A (zh) 2016-04-27
CN105531409B CN105531409B (zh) 2017-07-18

Family

ID=49304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4253.7A Active CN105531409B (zh) 2013-08-05 2014-07-30 用于压紧纺纱机中的纱线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3) JP2016532789A (zh)
CN (1) CN105531409B (zh)
CH (1) CH710147B1 (zh)
DE (2) DE202014011567U1 (zh)
IT (1) ITBS20130120A1 (zh)
WO (1) WO2015019244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5729A (zh) * 2017-12-15 2020-07-28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纺纱机的集聚机构的吸气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11133A1 (de) * 2015-07-09 2017-01-12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Führungsstange und Riemchen
DE102018126635A1 (de) * 2018-10-25 2020-04-30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erdichtereinheit, Druckwalzenaggregat und Streckwerk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39505A2 (de) * 1997-03-03 1998-09-11 Csm-Sächsische Spinnerei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für spinnmaschinen mit einer faserbündelungszone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ringspinnmaschine
DE19921966A1 (de) * 1999-05-12 2000-11-16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DE19959563A1 (de) * 1999-12-10 2001-06-13 Stahlecker Fritz Luftdurchlässiges Transportband zum Transportieren eines zu verdichtenden Faserverbandes
CN1443883A (zh) * 2001-10-04 2003-09-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集束装置
CN1600912A (zh) * 2003-09-10 2005-03-30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上用于压实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01270516A (zh) * 2006-10-11 2008-09-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201220988Y (zh) * 2008-07-09 2009-04-15 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支风管的紧密纺吸风管道
CN201695123U (zh) * 2010-06-12 2011-01-05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紧密纺装置的节能负压管路机构
EP2333137A1 (en) * 2009-12-11 2011-06-15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Fiber bundle concentrating device for spinn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11546A (zh) 1951-10-23
US2813307A (en) 1952-05-16 1957-11-19 Warner Swasey Co Drafting head
JPS5090727A (zh) * 1973-12-24 1975-07-21
DE4124313C2 (de) * 1991-07-23 2000-05-04 Fritz Stahlecker Spinnmaschine
DE19708410B4 (de) * 1997-03-03 2007-03-29 Saurer Gmbh & Co. Kg Streckwerk für Spinnmaschinen mit einer Faserbündelungszone
DE19922861A1 (de) * 1999-05-19 2000-11-23 Stahlecker Fritz Verfahren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DE102009030367A1 (de) * 2009-06-25 2010-12-30 Oerlikon Textile Components Gmbh Oberriemchenhalter für Streckwerke von Spinnereimaschinen
IT1402834B1 (it) 2010-11-10 2013-09-27 Marzoli Spa Dispositivo di compattazione di un nastro di fibre tessili in un filatoio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39505A2 (de) * 1997-03-03 1998-09-11 Csm-Sächsische Spinnerei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für spinnmaschinen mit einer faserbündelungszone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ringspinnmaschine
DE19921966A1 (de) * 1999-05-12 2000-11-16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DE19959563A1 (de) * 1999-12-10 2001-06-13 Stahlecker Fritz Luftdurchlässiges Transportband zum Transportieren eines zu verdichtenden Faserverbandes
CN1443883A (zh) * 2001-10-04 2003-09-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集束装置
CN1600912A (zh) * 2003-09-10 2005-03-30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上用于压实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01270516A (zh) * 2006-10-11 2008-09-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201220988Y (zh) * 2008-07-09 2009-04-15 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支风管的紧密纺吸风管道
EP2333137A1 (en) * 2009-12-11 2011-06-15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Fiber bundle concentrating device for spinning machine
CN201695123U (zh) * 2010-06-12 2011-01-05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紧密纺装置的节能负压管路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5729A (zh) * 2017-12-15 2020-07-28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纺纱机的集聚机构的吸气管
CN111465729B (zh) * 2017-12-15 2022-09-20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纺纱机的集聚机构的吸气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35971U (ja) 2022-01-18
JP2016532789A (ja) 2016-10-20
DE202014011567U1 (de) 2022-04-11
DE112014003606T5 (de) 2016-07-21
WO2015019244A3 (en) 2015-07-16
WO2015019244A2 (en) 2015-02-12
JP2019218678A (ja) 2019-12-26
CN105531409B (zh) 2017-07-18
CH710147B1 (it) 2018-11-15
ITBS20130120A1 (it) 2015-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0516B (zh)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05531409A (zh) 用于压紧纺纱机中的纱线的装置
CN103687985B (zh) 具有压实装置的纺纱机
CN107974821A (zh) 一种用于纺织加工的废丝清理设备
CN104372452A (zh) 用于前纺机中的纤维束喂给器的清洁器
CN1831223B (zh) 带并条装置的纺纱准备机上的固定设备
JP4324551B2 (ja) ドラフト装置および圧縮装置を有するリング精紡機
CN115626527B (zh)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CN104603339B (zh) 用于纺纱机的紧密纺纱设备及纺纱机
CN103510203A (zh) 牵伸辊的清洁装置、牵伸装置及纺纱机
CN111465727B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和压缩装置
CN204644540U (zh) 清洁装置、牵伸装置及纺纱单元
JP2010236102A (ja) 繊維機械及び繊維機械用除去物質吸引分離装置
CN105648588B (zh) 接头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接头方法
CN103014962A (zh) 纺纱机
CN115402879B (zh) 生头机构及纺织设备
CN102400252A (zh) 纺纱机械
CN114808217B (zh) 一种适纺亚麻赛络纱的细纱机牵伸机构
KR100507421B1 (ko) 방사기의 섬유속 집속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링 방사 프레임
CN105274664B (zh)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纺纱机及芯纱供给方法
JP2002285433A (ja) 複数の隣接して配置された紡糸ステーションを持つ紡糸機
EP1473388A3 (en) Fibre condensing device for spinning machines
CN105274677B (zh) 芯纱供给装置及纺纱机
CN107840200A (zh) 一种方便清洁的成卷机
CN204643364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气动张力并丝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