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6527B -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6527B
CN115626527B CN202211651547.9A CN202211651547A CN115626527B CN 115626527 B CN115626527 B CN 115626527B CN 202211651547 A CN202211651547 A CN 202211651547A CN 115626527 B CN115626527 B CN 115626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ire
carding
detection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15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26527A (zh
Inventor
李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Puxi Speci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Puxi Speci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Puxi Speci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Puxi Speci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515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6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6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6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26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6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02Stationary rods or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18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rotate
    • B65H49/20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 B65H49/32Stands or frameworks
    • B65H49/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40Arrangements for rotating packages
    • B65H54/54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cores or formers at winding stations; Securing cores or formers to driv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02Arrangements for confining or removing du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1Arrangements for sever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06Annular guiding surfaces; Eyes, e.g. pig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4Textile, fib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沿纱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有放料机构、导线机构、梳理机构、打结检测机构、打结处理机构及收卷机构,打结检测机构和打结处理机构反馈控制连接;机架上还设有将纱线从放料机构处牵引到收卷机构处的引线机构,导线机构、梳理机构、打结检测机构均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上;打结处理机构包括安装板和位于其下方的处理架,安装板和处理架之间阵列设有若干组处理组件;处理组件包括卡线杆、V型卡头、捻纱器、切线座、切线刀、负压风机、负压吸头。本发明不仅能够避免纱线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打结缠绕,还能够对纱线已打结部分进行在线检测和处理,保证纱线的卷绕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是一种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纺织品,主要用于织布、制绳、针织、刺绣等。纱线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成卷、成条、并条、精梳、粗纱、细纱等步骤,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卷绕装置将纱线收卷为所需大小的纱线卷,便于下道生产工序使用。
在纱线生产过程中,纱线表面不可避免会粘附断纱、棉絮、毛羽等杂物,这就导致纱线在输送过程中容易打结。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梳理装置对纱线进行梳理,但这只能去除纱线表面的部分杂物,对纱线已经打结的部分无法进行处理。另外,多条纱线并行输送时,若纱线输送张力变小,就会导致多条纱线松弛而容易缠绕在一起,影响纱线的继续输送和卷绕质量。除此之外,纱线收卷开始之前,多条纱线从放卷机构到收卷机构处需要人工牵引,依次穿绕过两者之间的其他机构,操作较为复杂,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人工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其不仅能够避免纱线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打结缠绕,还能够对纱线已打结部分进行在线检测和处理,保证纱线的卷绕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包括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机架,所述机架上沿纱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有放料机构、导线机构、梳理机构、打结检测机构、打结处理机构及收卷机构,所述打结检测机构和打结处理机构反馈控制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引线机构,所述引线机构将纱线从放料机构处牵引到收卷机构处,且所述导线机构、梳理机构、打结检测机构均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打结处理机构包括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方设有处理架,所述安装板和处理架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组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卡线杆,所述卡线杆下端贯穿安装板且竖直滑动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卡线杆底部设有V型卡头,所述V型卡头的开口向下且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常态时纱线从所述V型卡头开口的正下方经过;
所述处理架上设有位于V型卡头正下方的捻纱器,常态时,所述V型卡头和捻纱器之间的距离可供引线机构穿过;所述捻纱器上设有上下将其贯穿且与V型卡头及卡线杆配合的让位口,所述让位口上端开口处的两侧分别设有轴向沿安装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轴;
所述捻纱器下方设有两个相对设置在让位口两侧的切线座,两个所述切线座均安装在处理架上,且其之间设有与所述V型卡头及卡线杆配合的过线间隙,所述过线间隙与让位口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切线座靠近过线间隙的一侧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切线刀,且所述切线刀沿机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容置槽内;
所述切线座下方设有安装在处理架上的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连接有位于过线间隙正下方的负压吸头,所述负压吸头开口向上且与过线间隙连通;所述处理架一侧设有废料箱,所述废料箱连接有吸线总管,所述吸线总管连接有若干与负压吸头一一对应连通的吸线支管,且每根所述吸线支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绕开始之前,在放料机构处将待收卷的纱线端头分别固定在引线机构上,然后引线机构沿机架长度方向从放料机构处移动到收卷机构前端,并分别将多根纱线的端部固定到收卷机构上,在此过程中,引线机构导线机构内、梳理机构下方、从打结检测机构内、打结处理机构内穿过,实现将多根纱线的端部同步且快速引导到收卷机构处。随后驱动导线机构、梳理机构、打结检测机构竖直移动,使其分别与纱线接触进行相应的导线、梳理、打结检测等工作。其中,设置梳理机构在纱线输送过程中对纱线进行清洁梳理,降低纱线输送过程中打结的可能性。
当打结检测机构检测到纱线打结时,该纱线对应的处理组件工作,对纱线打结部分进行处理。当纱线打结部分移动到接近V型卡头处时,收卷机构暂停收卷,放料机构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松放部分纱线,使得纱线松弛。接着驱动卡线杆竖直向下移动,利用V型卡头将纱线打结部分向下按压,依次经过捻纱器的让位口、切线座之间的过线间隙,到达负压吸头处;然后负压风机工作,利用负压吸头将V型卡头内的纱线打结部分吸住,且卡线杆及V型卡头上移复位;切线刀滑动工作,将纱线切断,纱线打结部分被吸料支管从负压吸头处吸走,纱线断头部分在捻纱器内被捻接,实现纱线断头的连接固定,最后连接好的纱线被收卷机构收卷并恢复水平状态继续向前输送。
其中,在让位口上端两侧设置导向轴,有利于V型卡头下压纱线打结部分时纱线的换向,且避免纱线在让位口两侧的磨损。设置吸线总管、吸线支管、废料箱,实现对纱线被切除的打结部分的统一收集,避免被切断的打结部分到处漂浮重新粘附在纱线上,同时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
本发明通过设置沿机架长度方向滑动的引线机构,且导线机构、梳理机构、打结检测机构均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上,便于多根纱线端部从各机构处的快速穿引;设置梳理机构在纱线传输过程中对纱线上的毛絮、飞羽等进行清理,降低纱线输送过程中打结的可能性。而且导线机构、打结检测机构可上下调整,这样可以调整纱线的张紧程度,避免多根纱线松弛导致纱线缠绕在一起。另外,本发明设置相互配合的打结检测机构和打结处理机构,实现对纱线打结的在线检测,并能够及时对打结部分进行切除处理,保证纱线的卷绕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切线刀沿安装板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上端连接有与其平行的压线块,所述压线块靠近过线间隙的一侧伸出切线刀靠近过线间隙的一侧,且另一所述切线座靠近过线间隙的一侧设有与压线块侧壁配合的压线槽;所述压线块和容置槽远离过线间隙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电磁铁,所述切线刀和容置槽远离过线间隙的侧壁之间固定有沿其滑动方向设置的张力弹簧,且所述张力弹簧沿切线刀长度方向阵列设有多个;常态时,所述电磁铁通电,所述压线块和切线刀完全位于容置槽内,切线时,所述电磁铁断电,所述压线块在张力弹簧作用下其侧壁卡入压线槽内,且所述切线刀侧壁与设有压线槽的切线座侧壁抵接切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时,电磁铁通电相互吸附,张力弹簧被压缩,压线块和切线刀完全位于容置槽内。需要切线时,电磁铁断电失去吸附作用,在张力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压线块和切线刀向过线间隙内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压线块先接触纱线并将纱线压入压线槽内,然后切线刀侧壁与切线座侧壁抵接,切断纱线的打结部分。纱线打结部分被负压吸头及吸线支管吸走,纱线断头部分被压线块压住,捻纱器先初步将纱线端头捻接,然后电磁铁通电,压线块和切线刀复位,失去压线块抵压作用的纱线端头部分被捻纱器向上吸引,并在捻纱器中完成纱线断头的完整捻接。上述结构简单,不仅实现切线刀的切线驱动和复位,而且在切线的同时先利用压线块压住纱线,避免纱线被切断的瞬间纱线端头从捻纱器中脱离,保证捻纱器能顺利进行纱线断头的捻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线杆上端两侧水平且对称设置有凸耳,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竖直设置且分别位于卡线杆两侧的导向杆和螺杆,其中一所述凸耳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另一所述凸耳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底部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卡线电机,所述打结检测机构与卡线电机通信反馈控制连接;所述卡线电机上还设有与其控制连接的行程开关,所述导向杆顶部设有与卡线电机通信控制连接的止动开关,且所述卡线杆顶部设有与止动开关配合的触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纱线打结部分进行处理时,卡线电机驱动螺杆转动,在螺杆和凸耳的螺纹连接作用以及导向杆对凸耳的限位导向作用下,实现驱动卡线杆带动V型卡头竖直向下移动,将纱线打结部分向下按压到负压吸头处。利用行程开关控制卡线杆带动V型卡头向下滑动的距离,保证V型卡头下压的纱线打结部分能够给准确顺利地被负压吸头吸住。在卡线杆上升复位时,当触发块触碰止动开关时,说明卡线杆复位到位,止动开关被触发,控制卡线电机停止工作。上述结构简单,能够在纱线打结处理过程中自动化控制卡线杆的升降,并保证卡线杆和V型卡头的工作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引线机构包括沿机架宽度方向水平设置的引线板,所述引线板靠近放料机构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与处理组件一一对应的引线夹,且所述引线板两端沿机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位于引线板两端的内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引线槽,所述引线板两端设有滑动安装在引线槽内的引线座,所述引线槽内定位转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引线丝杆,所述引线丝杆与引线座螺纹连接,且其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引线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绕开始之前,在放料机构处将多根待收卷的纱线端头分别固定到对应的引线夹上,利用引线夹实现对纱线端头的固定,避免引线过程中纱线端头脱落。随后启动引线电机驱动引线丝杆转动,在引线丝杆和引线座的螺纹连接作用以及引线槽对引线座的导向作用下,实现驱动引线座带动引线板整体沿引线槽滑动,即实现将纱线端头从放料机构处牵引到收卷机构处,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效果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引线夹包括竖直设置的侧压夹和沿引线板宽度方向设置的横夹,所述侧压夹和横夹构成开口向上且朝向引线板的L型结构;所述引线板侧壁设有与横夹配合的夹移槽,所述横夹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夹移槽内,且所述横夹远离侧压夹的一端与夹移槽侧壁之间设有沿其滑动方向设置的拉紧弹簧,常态时,所述侧压夹与引线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抵接,且所述侧压夹远离引线板的侧壁设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纱线端部时,利用拉环将引线夹整体拉动,使侧压夹远离引线板,然后将纱线端头在侧压夹上缠绕几圈,松开拉环后,引线夹整体在拉紧弹簧的拉紧作用下复位,横夹进入夹移槽内,侧压夹侧壁和引线板侧壁抵接,纱线被压紧在侧压夹和引线板之间,实现对纱线的压紧固定,避免在纱线牵引过程中纱线端头从引线夹上脱落。当引线板整体移动到收卷机构处时,同样拉动拉环,将侧压夹拉动远离引线板,并取下侧压夹上的纱线端头,将纱线端头缠绕固定对收卷机构上即可。如此依次完成纱线端头和收卷机构之间的固定,便于收卷机构转动收卷纱线,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保证纱线牵引工作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机构包括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且上下对称的导线板,两个所述导线板的两端均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上,两个所述导线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半圆线槽,所述半圆线槽轴线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且贯穿导线板两侧;两个所述导线板上的半圆线槽同轴后构成与处理组件一一对应的整圆线孔,纱线从对应的整圆线孔中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线机构工作时,两个导线板相互远离,引线机构从两个导线板之间经过,当引线机构完成纱线牵引并复位后,驱动两个导线板相互靠近,使得对应的半圆线槽组合为整圆线孔,且纱线从整圆线孔中穿过。这样利用整圆线孔将多根纱线一一隔开,并对纱线进行限位,避免纱线输送过程中发生沿机架宽度方向的偏移,导致相邻纱线缠绕到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梳理机构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梳理板,所述梳理板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上,且其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第一梳理齿和第二梳理齿,所述第一梳理齿和第二梳理齿间隔设置且两两一组,每组所述第一梳理齿和第二梳理齿之间形成供纱线穿过的梳理间隙,所述梳理间隙与处理组件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线机构工作时,梳理板整体位于引线机构上方,引线机构从第一梳理齿和第二梳理齿下方经过。当引线机构完成纱线牵引并复位后,驱动梳理板整体竖直向下移动,使得梳理间隙分别从上至下卡住对应的纱线,即纱线从对应的梳理间隙内穿过。在纱线输送过程中,第一梳理齿和第二梳理齿对纱线表面的毛絮、飞羽等进行清理,并将纱线理顺,实现对纱线表面的清洁,避免在纱线输送过程中纱线本身由于毛絮、飞羽等打结,降低纱线打结的可能性,降低打结处理机构的工作压力,并保证纱线的收卷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梳理齿和第二梳理齿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梳理齿靠近梳理间隙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且与其内部连通的吹毛口,所述第二梳理齿靠近梳理间隙的一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与吹毛口对应的吸毛口;若干所述第一梳理齿连通同一吹毛管,所述吹毛管连接有设置在梳理板上的吹毛风机;若干所述第二梳理齿连通同一吸毛管,所述机架一侧设有吸尘箱,所述吸毛管和吸尘箱之间通过吸尘软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从梳理间隙穿过时,吹毛风机通过吹毛管、各第一梳理齿以及第一梳理齿上的吹毛口,向梳理间隙中吹风,对纱线上的毛絮、飞羽进行清理;同时吸尘箱通过吸毛软管、吸毛管、各第二梳理齿以及第二梳理齿上的吸毛口,从梳理间隙吸风,将纱线上被吹下的毛絮、飞羽吸走。这样第一梳理齿和第二梳理齿在梳理间隙中形成单向气流,在完成对纱线清理的同时将被清理下来的毛絮、飞羽统一吸走,避免被清理下来的毛絮、飞羽附着在第一梳理齿和第二梳理齿上或漂浮在空气中,不仅影响第一梳理齿和第二梳理齿的正常工作,还避容易附着在后续松来的纱线上。上述结构简单,有效保证对纱线的清理效果,并实现对毛絮、飞羽处理,效果明显。其中,吸尘箱和吸尘管之间通过吸尘软管连通,避免与梳理板的升降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打结检测机构包括沿机架宽度方向且上下对称设置的检测板,两个所述检测板相对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上,且其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沿检测板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个,且分别与处理组件一一对应;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检测板相互靠近一侧的检测架,两个所述检测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轴向沿检测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轮,所述检测轮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检测架上,且所述检测轮上分别连接有抖动传感器,所述抖动传感器与对应的处理组件通信反馈控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线机构工作时,两个检测板相互远离,引线机构从两个检测轮之间经过,当引线机构完成纱线牵引并复位后,驱动两个检测板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检测轮表面与纱线抵接。在纱线输送过程中,带动两个检测轮转动送料,当纱线打结部位移动到检测轮之间时,两个检测轮之间的距离使得纱线打结位置不能通过,纱线打结部分对两个检测轮施加力,使得两个检测轮相互远离,纱线打结位置穿过后,两个检测轮又复位。此时,抖动传感器检测到检测轮的上下抖动,表明纱线有打结部分穿过,抖动传感器将信号反馈,并控制处理组件工作,处理组件对纱线打结部分进行处理。上述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能够快速检测到纱线打结,并快速联动处理组件对纱线打结部分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后续纱线收卷质量,效果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架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位于对应检测轮两端的微动板,所述检测轮两端定位转动安装在对应微动板上,且所述检测轮外壁环设有卡线槽;所述检测架上设有与微动板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微动板和限位槽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微动弹簧,所述抖动传感器设置在微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从两个检测轮上的卡线槽内经过,卡线槽对纱线进行限位,避免纱线输送过程中发生沿检测轮轴向的偏移从检测轮上脱离,影响检测组件对纱线打结位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微动板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保证检测轮滑动的稳定性。常态时,在微动弹簧的作用下,保证两个检测轮能够准确与纱线贴合,在纱线打结位置穿过后,微动弹簧也能够使得两个检测轮能快速复位,从而保证抖动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抖动信号,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沿机架长度方向滑动的引线机构,引线机构包括引线板、引线夹等,且导线机构、梳理机构、打结检测机构均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上,便于多根纱线端部从各机构处的快速穿引,实现将多根纱线的端部同步且快速引导到收卷机构处;
本发明通过设置梳理机构,且梳理机构包括第一梳理齿、第二梳理齿、吹毛口、吹毛管、吹毛风机、吸毛口、细毛管、吸尘箱等,形成单向气流,在纱线传输过程中对纱线上的毛絮、飞羽等进行清理,并将清理下来的飞羽毛絮统一吸走,在纱线输送过程中避免纱线由于毛絮、飞羽等打结,同时避免清理下来的毛絮、飞羽漂浮在空中或附着在第一梳理齿、第二梳理齿上;
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打结检测机构和打结处理机构,且打结处理机构包括卡线杆、V型卡头、捻纱器、切线座、切线刀、负压风机、负压吸头等,实现对纱线打结的在线检测,并能够及时对打结部分进行切除处理及统一收集,同时对纱线断头部分进行捻接,保证纱线的卷绕质量及纱线收卷工作的正常进行;
本发明通过将导线机构、打结检测机构设置为可沿机架上下滑动,这样不仅方便引线机构对纱线端部的牵引,而且可以驱动导线机构、打结检测机构上下滑动,来调整纱线的张紧程度,避免多根纱线松弛导致纱线缠绕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中引线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中导线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中梳理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中打结检测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中打结处理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中处理组件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引线槽;12、引线丝杆;13、引线电机;14、控制面板;2、放料机构;21、放料板;22、放料轴;23、放料卷;24、限位块;3、引线机构;31、引线板;311、夹移槽;32、引线座;33、引线夹;34、侧压夹;341、拉环;35、横夹;36、拉紧弹簧;4、导线机构;41、导线板;42、半圆线槽;43、整圆线孔;44、弹性垫;5、梳理机构;51、梳理板;52、第一梳理齿;521、吹毛口;53、第二梳理齿;531、吸毛口;54、梳理间隙;55、吹毛管;56、吹毛风机;57、吸毛管;58、吸尘软管;59、吸尘箱;6、打结检测机构;61、检测板;7、检测组件;71、检测架;711、限位槽;72、检测轮;721、卡线槽;73、微动板;74、微动弹簧;75、抖动传感器;8、打结处理机构;81、安装板;82、处理架;9、处理组件;91、卡线杆;911、凸耳;912、导向杆;913、螺杆;914、卡线电机;9141、行程开关;915、止动开关;916、触发块;92、V型卡头;93、捻纱器;931、让位口;932、导向轴;94、切线座;941、过线间隙;942、容置槽;943、压线槽;95、切线刀;951、张力弹簧;96、压线块;961、电磁铁;97、负压风机;971、负压吸头;98、废料箱;981、吸线总管;99、吸线支管;991、控制阀;10、收卷机构;101、收卷座;102、收卷轴;103、收卷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机架1,在机架1上沿纱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有放料机构2、导线机构4、梳理机构5、打结检测机构6、打结处理机构8及收卷机构10,打结检测机构6和打结处理机构8反馈控制连接。放料机构2松放待收卷的纱线,导线机构4对纱线进行限位导向,梳理机构5对纱线表面的毛絮、飞羽等杂质进行清理,打结检测结构检测纱线上是否有打结,打结处理机构8对纱线上的打结部分进行切除处理,收卷机构10收卷无打结的纱线。
如图1所示,在机架1上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引线机构3,引线机构3将纱线从放料机构2处牵引到收卷机构10处,且导线机构4、梳理机构5、打结检测机构6均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引线时,将放料机构2处的纱线端头固定到引线机构3上,然后引线机构3整体沿机架1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导线机构4内、梳理机构5下方、打结检测机构6内、打结处理机构8内滑动到收卷机构10前端,实现纱线端部的牵引。将纱线端部固定到收卷机构10处后,引线机构3复位,导线机构4、梳理机构5、打结检测机构6竖直滑动靠近接触纱线,对纱线进行相应的导线、梳理、打结检测等工作。
其中,如图1所示,机架1侧面设有控制面板14,控制面板14通过PLC系统自动控制各机构的工作及联动,PLC控制技术为现有技术,不做过多赘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导线机构4、梳理机构5、打结检测机构6的竖直滑动均由气缸控制,以下详细描述具体各机构具体结构时不再过多赘述,仅在附图中进行相关示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竖直升降驱动机构来驱动导线机构4、梳理机构5、打结检测机构6在机架1上竖直滑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放料机构2包括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放料板21,在放料板21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放料轴22,每个放料轴22外卡装有与其同轴的放料卷23。在放料轴22端部转动安装有轴线竖直设置且与放料卷23上端面配合的限位块24,利用限位块24对放料卷23进行限位,避免纱线收卷过程中放料卷23上下跳动。其中,放料机构2靠近引线机构3的一侧设有多根换向轴,对纱线进行换向。另外,收卷机构10包括轴向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收卷轴102,机架1上设有位于收卷轴102两端的收卷座101,收卷轴102两端定位转动安装在收卷座101上,且收卷座101上设有驱动收卷轴102转动的收卷电机103。
以下沿纱线送料方向对引线机构3、导线机构4、梳理机构5、打结检测机构6和打结处理机构8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引线机构3包括沿机架1宽度方向水平设置的引线板31,引线板31两端沿机架1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且引线板31靠近放料机构2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与放料轴22一一对应的引线夹33。为实现驱动引线板31整体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架1位于引线板31两端的内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引线槽11,引线板31两端设有滑动安装在引线槽11内的引线座32,引线槽11内定位转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引线丝杆12,引线丝杆12与引线座32螺纹连接,且其靠近收卷机构10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引线电机13。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引线夹33包括竖直设置的侧压夹34和沿引线板31宽度方向设置的横夹35,侧压夹34和横夹35构成开口向上且朝向引线板31的L型结构。在引线板31侧壁设有与横夹35配合的夹移槽311,横夹35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夹移槽311内,且横夹35远离侧压夹34的一端与夹移槽311侧壁之间设有沿其滑动方向设置的拉紧弹簧36。常态时,在拉紧弹簧36的拉力作用下,横夹35位于夹移槽311内,且侧压夹34与引线板31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抵接。其中,在侧压夹34远离引线板31的侧壁设有拉环341,且拉环341的轴线竖直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卷绕开始之前,利用拉环341拉动侧压夹34使其远离引线板31,然后将放料卷23上纱线端头在侧压夹34上缠绕几圈,松开拉环341后,引线夹33整体在拉紧弹簧36的拉紧作用下复位,纱线被压紧在侧压夹34和引线板31之间,实现对纱线的压紧固定,避免在纱线牵引过程中纱线端头从引线夹33上脱落。若干放料卷23上的纱线端头全部固定到对应的引线夹33上后,启动引线电机13驱动引线丝杆12转动,进而驱动引线座32带动引线板31整体沿引线槽11滑动,实现将纱线端头从放料机构2处牵引到收卷机构10处。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线机构4包括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且上下对称的导线板41,两个导线板41分别位于引线槽11的上下两侧,且两个导线板41的两端均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在两个导线板4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半圆线槽42,半圆线槽42轴线沿机架1长度方向设置,且半圆线槽42两端贯穿导线板41两侧。引线机构3牵引纱线端部时,两个导线板41相互远离,引线机构3从两个导线板41之间穿过,引线机构3复位后,驱动两个导线板41相互靠近且使得两个导向板上相对的半圆线槽42同轴,对应的两个半圆线槽42组合成与引线夹33一一对应的整圆线孔43,纱线从对应的整圆线孔43中穿过。
如图1和图3所示,这样利用整圆线孔43将多根纱线一一隔开限位,避免纱线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移而缠绕到一起。另外,两个导向板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当纱线松弛后,可以驱动两个导向板向上移动,对纱线进行张紧,避免多根纱线松弛而缠绕到一起。其中,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纱线卡入两个导线板41之间的间隙处,在导线板4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弹性垫44,利用两个弹性垫44之间的紧贴性,避免纱线卡入。另外,每个半圆线槽42的两端开口处均做倒圆处理,避免割断纱线。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梳理机构5包括沿机架1长度方向设置的梳理板51,梳理板51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且其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间隔设置且两两一组,每组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之间形成供纱线穿过的梳理间隙54,梳理间隙54与整圆线孔43一一对应。引线机构3工作时,梳理板51整体位于引线机构3上方,引线机构3从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下方经过。当引线机构3完成纱线牵引并复位后,驱动梳理板51整体竖直向下移动,使得梳理间隙54分别从上至下卡住对应的纱线,即纱线从对应的梳理间隙54内穿过,并在纱线输送过程中,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对纱线表面的毛絮、飞羽等进行清理。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对纱线的清理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均为中空结构,且第一梳理齿52靠近梳理间隙54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且与其内部连通的吹毛口521,第二梳理齿53靠近梳理间隙54的一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与吹毛口521对应的吸毛口531。在梳理架上端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吹毛管55和吸毛管57,若干第一梳理齿52内腔均与吹毛管55连通,且吹毛管55一端连接有设置在梳理板51上的吹毛风机56。若干第二梳理齿53内腔均与吸毛管57连通,且机架1一侧设有通过吸尘软管58与吸毛管57连通的吸尘箱59。
如图4所示,纱线从梳理间隙54穿过时,吹毛风机56通过吹毛管55、各第一梳理齿52以及第一梳理齿52上的吹毛口521,向梳理间隙54中吹风,对纱线上的毛絮、飞羽进行清理。同时,吸尘箱59通过吸毛软管、吸毛管57、各第二梳理齿53以及第二梳理齿53上的吸毛口531,从梳理间隙54吸风,将纱线上被吹下的毛絮、飞羽吸走。这样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在梳理间隙54中形成单向气流,完成对纱线清理的同时将被清理下来的毛絮、飞羽统一吸走,避免被清理下来的毛絮、飞羽附着在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上或漂浮在空气中,不仅影响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的正常工作,还避容易附着在后续松来的纱线上。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结检测机构6包括沿机架1宽度方向且上下对称设置的检测板61,两个检测板61分别位于引线槽11两侧,且相对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两个检测板6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检测组件7,检测组件7沿检测板61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个,且分别与引线夹33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检测组件7包括安装在检测板61相互靠近一侧的检测架71,两个检测架7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轴向沿检测板61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轮72;检测架71上设有位于检测轮72两端且竖直设置的限位槽711,检测轮72两端设有竖直滑动安装在对应限位槽711内的微动板73,且检测轮72两端定位转动安装在微动板73上。微动板73和限位槽711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微动弹簧74,且微动板73上设有与打结处理机构8通信反馈控制连接的抖动传感器75。
如图1和图5所示,引线机构3工作时,两个检测板61相互远离,引线机构3从两个检测轮72之间经过,当引线机构3完成纱线牵引并复位后,驱动两个检测板61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检测轮72表面与纱线抵接。在纱线输送过程中,带动两个检测轮72转动送料,当纱线打结部位移动到检测轮72之间时,两个检测轮72之间的距离使得纱线打结位置不能通过,纱线打结部分对两个检测轮72施加力,使得两个检测轮72相互远离,纱线打结位置穿过后,两个检测轮72又在微动弹簧74的作用下复位。此时,抖动传感器75检测到检测轮72的上下抖动,表明纱线有打结部分穿过,抖动传感器75将信号反馈,并控制处理组件9工作,处理组件9对纱线打结部分进行处理。
其中,如图5所示,在检测轮72外壁环设有卡线槽721,纱线从两个检测轮72上的卡线槽721内经过,卡线槽721对纱线进行限位,避免纱线输送过程中发生沿检测轮72轴向的偏移从检测轮72上脱离,影响检测组件7对纱线打结位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结处理机构8包括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板81,安装板81下方设有处理架82,且安装板81和处理架82分别位于引线槽11的两侧。如图6和图7所示,在安装板81和处理架82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组处理组件9,处理组件9包括竖直设置的卡线杆91,卡线杆91下端贯穿安装板81且竖直滑动安装在安装板81上,卡线杆91底部设有V型卡头92,V型卡头92的开口向下且沿机架1长度方向设置。在处理架82上设有位于V型卡头92正下方的捻纱器93,捻纱器93上设有上下将其贯穿且与V型卡头92配合的让位口931,且让位口931上端开口处的两侧分别设有轴向沿安装板8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轴932。捻纱器93和V型卡头92之间的距离可供引线机构3穿过,常态时,纱线从V型卡头92开口的正下方、导向轴932的上方穿过。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捻纱器93下方设有两个相对设置在让位口931两侧的切线座94,两个切线座94均安装在处理架82上,且其之间设有与V型卡头92及卡线杆91配合的过线间隙941,过线间隙941与让位口931连通。其中一个切线座94靠近过线间隙941的一侧设有容置槽942,在容置槽942内设有切线刀95,且切线刀95沿机架1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容置槽942内。另外,在切线座94下方还设有安装在处理架82上的负压风机97,负压风机97连接有位于过线间隙941正下方的负压吸头971,负压吸头971开口向上且与过线间隙941连通。其中,捻纱器93为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旋流捻纱器93,具体结构不做过多赘述。
如图6和图7所示,当抖动传感器75检测到纱线打结时,控制对应的处理组件9工作,对纱线打结部分进行处理。当纱线打结部分移动到接近V型卡头92处时,收卷机构10暂停收卷,放料机构2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松放部分纱线,使得纱线松弛。接着驱动卡线杆91竖直向下移动,利用V型卡头92将纱线打结部分向下按压,依次经过捻纱器93的让位口931、切线座94之间的过线间隙941,到达负压吸头971处。随后负压风机97工作,利用负压吸头971将V型卡头92内的纱线打结部分吸住,且卡线杆91及V型卡头92上移复位。接着切线刀95滑动工作,将纱线切断,纱线断头部分在捻纱器93内被捻接,实现纱线断头的连接固定,最后连接好的纱线被收卷机构10收卷并恢复水平状态继续向前输送。
如图6和图7所示,为实现对卡线杆91的竖直驱动,在卡线杆91上端两侧水平且对称设置有凸耳911,安装板81上设有竖直设置且分别位于卡线杆91两侧的导向杆912和螺杆913,其中一凸耳911与导向杆912滑动连接,另一凸耳911与螺杆913螺纹连接。螺杆913底部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卡线电机914,抖动传感器75与对应的卡线电机914通信反馈控制连接,且其之间有延时控制。根据纱线输送速度,在打结纱线到达V型卡头92前端一定位置后启动卡线电机914,驱动螺杆913转动,从而驱动卡线杆91竖直向下滑动。需要驱动卡线杆91上升复位时,卡线电机914驱动螺杆913反转即可。
其中,如图6所示,卡线电机914上还设有与其控制连接的行程开关9141,利用行程开关9141控制卡线杆91带动V型卡头92向下滑动的距离,保证V型卡头92下压的纱线打结部分能够给准确顺利地被负压吸头971吸住。另外,在导向杆912顶部设有与卡线电机914通信控制连接的止动开关915,且卡线杆91顶部设有与止动开关915配合的触发块916。在卡线杆91上升复位时,当触发块916触碰止动开关915时,说明卡线杆91复位到位,止动开关915被触发,控制卡线电机914停止工作。
如图6和图7所示,为了实现驱动切线刀95滑动切断纱线打结部分,并避免切断瞬间纱线断头回弹脱离捻纱器93,在本实施中,切线刀95沿安装板81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上端连接有与其平行的压线块96,压线块96靠近过线间隙941的一侧伸出切线刀95靠近过线间隙941的一侧,另一切线座94靠近过线间隙941的一侧设有与压线块96侧壁配合的压线槽943。在压线块96和容置槽942远离过线间隙941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电磁铁961,在切线刀95和容置槽942远离过线间隙941的侧壁之间固定有沿其滑动方向设置的张力弹簧951,且张力弹簧951沿切线刀95长度方向阵列设有多个。
如图7所示,常态时,电磁铁961通电相互吸附,张力弹簧951被压缩,压线块96和切线刀95完全位于容置槽942内。需要切线时,电磁铁961断电失去吸附作用,在张力弹簧951的张力作用下,压线块96和切线刀95向过线间隙941内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压线块96先接触纱线并将纱线压入压线槽943内,然后切线刀95侧壁与切线座94侧壁抵接,切断纱线的打结部分。纱线断头部分被压线块96压住,捻纱器93先初步将纱线端头捻接,然后电磁铁961通电,压线块96和切线刀95复位,失去压线块96抵压作用的纱线端头部分被捻纱器93向上吸引,并在捻纱器93中完成纱线断头的完整捻接。其中,压线块96和压线槽943的侧边倒圆处理,避免压断纱线。
如图6和图7所示,为了实现对纱线被切断的打结部分的收集,在处理架82一侧设有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废料箱98,废料箱98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吸线总管981,吸线总管981连接有若干带有控制阀991的吸线支管99,吸线支管99与负压吸头971一一对应连通。纱线打结部分被切断后,开启对应吸线支管99上的控制阀991,将负压吸头971内的纱线打结部分吸入废料箱98内,实现对纱线被切除的打结部分的统一收集,避免被切断的打结部分到处漂浮重新粘附在纱线上,同时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纱线端部牵引:绕开始之前,将放料卷23上纱线端头缠绕在侧压夹34上,纱线被压紧在侧压夹34和引线板31之间,若干放料卷23上的纱线端头全部固定到对应的引线夹33上后,启动引线电机13,将纱线端头从放料机构2处牵引到收卷机构10处。当引线板31整体移动到收卷机构10处时,取下侧压夹34上的纱线端头,将纱线端头缠绕固定对收卷轴102上。若干引线夹33上的纱线端头全部固定到收卷轴102上后,引线电机13反转,使得引线机构3整体复位即可。
导线:引线机构3复位后,驱动两个导线板41相互靠近且使得两个导向板上相对的半圆线槽42同轴,对应的两个半圆线槽42组合成与引线夹33一一对应的整圆线孔43,纱线从对应的整圆线孔43中穿过。
梳理:引线机构3复位后,驱动梳理板51整体竖直向下移动,使得梳理间隙54分别从上至下卡住对应的纱线,纱线从梳理间隙54穿过。吹毛风机56通过吹毛管55、各第一梳理齿52以及第一梳理齿52上的吹毛口521,向梳理间隙54中吹风,对纱线上的毛絮、飞羽进行清理。同时,吸尘箱59通过吸毛软管、吸毛管57、各第二梳理齿53以及第二梳理齿53上的吸毛口531,从梳理间隙54吸风,将纱线上被吹下的毛絮、飞羽吸走。
打结检测:引线机构3复位后,驱动两个检测板61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检测轮72的卡线槽721与纱线抵接。在纱线输送过程中,带动两个检测轮72转动送料,当纱线打结部位移动到检测轮72之间时,纱线打结部分对两个检测轮72施加力,使得两个检测轮72相互远离,纱线打结位置穿过后,两个检测轮72又在微动弹簧74的作用下复位。此时,抖动传感器75检测到检测轮72的上下抖动,表明纱线有打结部分穿过,抖动传感器75将信号反馈到卡线电机914,控制对应处理组件9工作,处理组件9对纱线打结部分进行处理。
打结处理:当纱线打结部分移动到接近V型卡头92处时,收卷机构10暂停收卷,放料机构2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松放部分纱线,使得纱线松弛。接着启动卡线电机914驱动卡线杆91竖直向下移动,利用V型卡头92将纱线打结部分向下按压,依次经过捻纱器93的让位口931、切线座94之间的过线间隙941,到达负压吸头971处。随后负压风机97工作,利用负压吸头971将V型卡头92内的纱线打结部分吸住,且卡线杆91及V型卡头92上移复位。接着电磁铁961断电,在张力弹簧951的张力作用下驱动压线块96和切线刀95移动,压线块96将纱线压入压线槽943内,切线刀95切断纱线的打结部分。纱线断头部分被压线块96压住,捻纱器93先初步将纱线端头捻接,然后电磁铁961通电,压线块96和切线刀95复位,失去压线块96抵压作用的纱线端头部分被捻纱器93向上吸引,并在捻纱器93中完成纱线断头的完整捻接。最后连接好的纱线被收卷机构10收卷并恢复水平状态继续向前输送。
本发明通过设置沿机架1长度方向滑动的引线机构3,且导线机构4、梳理机构5、打结检测机构6均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便于多根纱线端部从各机构处的快速穿引,实现将多根纱线的端部同步且快速引导到收卷机构10处。设置梳理机构5在纱线传输过程中对纱线上的毛絮、飞羽等进行清理,并将清理下来的飞羽毛絮统一吸走,减少纱线输送过程中出现打结现象。设置相互配合的打结检测机构6和打结处理机构8,实现对纱线打结的在线检测,并能够及时对打结部分进行切除处理及统一收集,同时对纱线断头部分进行捻接,保证纱线的卷绕质量及纱线收卷工作的正常进行。通过将导线机构4、打结检测机构6设置为可沿机架1上下滑动,可以调整纱线的张紧程度,避免多根纱线松弛导致纱线缠绕在一起。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机架(1),所述机架(1)上沿纱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有放料机构(2)、导线机构(4)、梳理机构(5)、打结检测机构(6)、打结处理机构(8)及收卷机构(10),所述打结检测机构(6)和打结处理机构(8)反馈控制连接;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引线机构(3),所述引线机构(3)将纱线从放料机构(2)处牵引到收卷机构(10)处,且所述导线机构(4)、梳理机构(5)、打结检测机构(6)均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
所述打结处理机构(8)包括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板(81),所述安装板(81)下方设有处理架(82),所述安装板(81)和处理架(82)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组处理组件(9);所述处理组件(9)包括竖直设置的卡线杆(91),所述卡线杆(91)下端贯穿安装板(81)且竖直滑动安装在安装板(81)上,所述卡线杆(91)底部设有V型卡头(92),所述V型卡头(92)的开口向下且沿机架(1)长度方向设置,常态时纱线从所述V型卡头(92)开口的正下方经过;
所述处理架(82)上设有位于V型卡头(92)正下方的捻纱器(93),常态时,所述V型卡头(92)和捻纱器(93)之间的距离供引线机构(3)穿过;所述捻纱器(93)上设有上下将其贯穿且与V型卡头(92)及卡线杆(91)配合的让位口(931),所述让位口(931)上端开口处的两侧分别设有轴向沿安装板(8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轴(932);
所述捻纱器(93)下方设有两个相对设置在让位口(931)两侧的切线座(94),两个所述切线座(94)均安装在处理架(82)上,且其之间设有与所述V型卡头(92)及卡线杆(91)配合的过线间隙(941),所述过线间隙(941)与让位口(931)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切线座(94)靠近过线间隙(941)的一侧设有容置槽(942),所述容置槽(942)内设有切线刀(95),且所述切线刀(95)沿机架(1)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容置槽(942)内;
所述切线座(94)下方设有安装在处理架(82)上的负压风机(97),所述负压风机(97)连接有位于过线间隙(941)正下方的负压吸头(971),所述负压吸头(971)开口向上且与过线间隙(941)连通;所述处理架(82)一侧设有废料箱(98),所述废料箱(98)连接有吸线总管(981),所述吸线总管(981)连接有若干与负压吸头(971)一一对应连通的吸线支管(99),且每根所述吸线支管(99)上分别设有控制阀(991);
所述引线机构(3)包括沿机架(1)宽度方向水平设置的引线板(31),所述引线板(31)靠近放料机构(2)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与处理组件(9)一一对应的引线夹(33),且所述引线板(31)两端沿机架(1)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机架(1)位于引线板(31)两端的内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引线槽(11),所述引线板(31)两端设有滑动安装在引线槽(11)内的引线座(32),所述引线槽(11)内定位转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引线丝杆(12),所述引线丝杆(12)与引线座(32)螺纹连接,且其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引线电机(13);
所述导线机构(4)包括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且上下对称的导线板(41),两个所述导线板(41)的两端均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两个所述导线板(4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半圆线槽(42),所述半圆线槽(42)轴线沿机架(1)长度方向设置且贯穿导线板(41)两侧;两个所述导线板(41)上的半圆线槽(42)同轴后构成与处理组件(9)一一对应的整圆线孔(43),纱线从对应的整圆线孔(43)中穿过;
所述梳理机构(5)包括沿机架(1)长度方向设置的梳理板(51),所述梳理板(51)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且其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所述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间隔设置且两两一组,每组所述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之间形成供纱线穿过的梳理间隙(54),所述梳理间隙(54)与处理组件(9)一一对应;
所述打结检测机构(6)包括沿机架(1)宽度方向且上下对称设置的检测板(61),两个所述检测板(61)相对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且其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检测组件(7),所述检测组件(7)沿检测板(61)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个,且分别与处理组件(9)一一对应;所述检测组件(7)包括安装在检测板(61)相互靠近一侧的检测架(71),两个所述检测架(7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轴向沿检测板(61)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轮(72),所述检测轮(72)两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检测架(71)上,且所述检测轮(72)上分别连接有抖动传感器(75),所述抖动传感器(75)与对应的处理组件(9)通信反馈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刀(95)沿安装板(81)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上端连接有与其平行的压线块(96),所述压线块(96)靠近过线间隙(941)的一侧伸出切线刀(95)靠近过线间隙(941)的一侧,且另一所述切线座(94)靠近过线间隙(941)的一侧设有与压线块(96)侧壁配合的压线槽(943);所述压线块(96)和容置槽(942)远离过线间隙(941)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电磁铁(961),所述切线刀(95)和容置槽(942)远离过线间隙(941)的侧壁之间固定有沿其滑动方向设置的张力弹簧(951),且所述张力弹簧(951)沿切线刀(95)长度方向阵列设有多个;常态时,所述电磁铁(961)通电,所述压线块(96)和切线刀(95)完全位于容置槽(942)内,切线时,所述电磁铁(961)断电,所述压线块(96)在张力弹簧(951)作用下其侧壁卡入压线槽(943)内,且所述切线刀(95)侧壁与设有压线槽(943)的切线座(94)侧壁抵接切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杆(91)上端两侧水平且对称设置有凸耳(911),所述安装板(81)上设有竖直设置且分别位于卡线杆(91)两侧的导向杆(912)和螺杆(913),其中一所述凸耳(911)与导向杆(912)滑动连接,另一所述凸耳(911)与螺杆(91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913)底部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卡线电机(914),所述打结检测机构(6)与卡线电机(914)通信反馈控制连接;所述卡线电机(914)上还设有与其控制连接的行程开关(9141),所述导向杆(912)顶部设有与卡线电机(914)通信控制连接的止动开关(915),且所述卡线杆(91)顶部设有与止动开关(915)配合的触发块(9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夹(33)包括竖直设置的侧压夹(34)和沿引线板(31)宽度方向设置的横夹(35),所述侧压夹(34)和横夹(35)构成开口向上且朝向引线板(31)的L型结构;所述引线板(31)侧壁设有与横夹(35)配合的夹移槽(311),所述横夹(35)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夹移槽(311)内,且所述横夹(35)远离侧压夹(34)的一端与夹移槽(311)侧壁之间设有沿其滑动方向设置的拉紧弹簧(36),常态时,所述侧压夹(34)与引线板(31)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抵接,且所述侧压夹(34)远离引线板(31)的侧壁设有拉环(3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理齿(52)和第二梳理齿(53)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梳理齿(52)靠近梳理间隙(54)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且与其内部连通的吹毛口(521),所述第二梳理齿(53)靠近梳理间隙(54)的一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与吹毛口(521)对应的吸毛口(531);若干所述第一梳理齿(52)连通同一吹毛管(55),所述吹毛管(55)连接有设置在梳理板(51)上的吹毛风机(56);若干所述第二梳理齿(53)连通同一吸毛管(57),所述机架(1)一侧设有吸尘箱(59),所述吸毛管(57)和吸尘箱(59)之间通过吸尘软管(58)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71)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位于对应检测轮(72)两端的微动板(73),所述检测轮(72)两端定位转动安装在对应微动板(73)上,且所述检测轮(72)外壁环设有卡线槽(721);所述检测架(71)上设有与微动板(73)配合的限位槽(711),所述微动板(73)和限位槽(711)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微动弹簧(74),所述抖动传感器(75)设置在微动板(73)上。
CN202211651547.9A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Active CN115626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1547.9A CN115626527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1547.9A CN115626527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6527A CN115626527A (zh) 2023-01-20
CN115626527B true CN115626527B (zh) 2023-03-17

Family

ID=8490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1547.9A Active CN115626527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65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1948B (zh) * 2023-05-30 2023-08-18 江苏高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玻纤打纱机
CN117485974B (zh) * 2024-01-02 2024-03-22 晋江市达丽弹性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弹性带生产自动卷绕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0123A (ja) * 1993-03-25 1994-10-04 Toray Ind Inc 交絡ノズルの洗浄方法
JP2005281909A (ja) * 2004-03-30 2005-10-13 Murata Mach Ltd 糸巻取機及び糸処理機
ITMI20070133A1 (it) * 2007-01-29 2008-07-30 Savio Macchine Tessili Spa Sistema di aspirazione per roccatrici
CN103601031B (zh) * 2013-12-02 2016-04-20 上林海润丝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弹性包芯丝氨纶送丝装置
CN107745999A (zh) * 2017-09-26 2018-03-02 新昌县腾盛纺机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动剪切捻接纱线的络筒
CN108060480A (zh) * 2017-12-26 2018-05-22 颍上鑫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清理装置
CN207727221U (zh) * 2017-12-26 2018-08-14 颍上鑫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清理装置
CN108625038B (zh) * 2018-05-16 2019-12-06 深圳市阿尓法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印刷机械加工设备
CN112141801A (zh) * 2019-06-28 2020-12-29 饶艳涛 一种自适应绷紧度的防打结纺织纱线架
CN112593317A (zh) * 2020-12-22 2021-04-02 宜宾轩惠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倍捻机用手推式打结器
CN113003302A (zh) * 2021-02-09 2021-06-22 徐卫忠 一种基于纺织机械的多模块化纺织绕盘机构
CN114351331B (zh) * 2021-12-28 2023-05-16 湖南科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避免纱线缠绕打结的纺织生产用纺织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6527A (zh)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26527B (zh) 一种防打结纱线卷绕装置
US4893461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iecing with a spinning device operating with a pneumatic twisting unit
CN101994176B (zh) 纺纱机械
TWI513869B (zh) 用於生產針織品之設備和方法
US4127983A (en) Yarn guiding and threading mechanisms for use with textile yarn processing machines
CN103010848B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103010816B (zh) 纱线卷取机
DE2215003B2 (de) Vorrichtung zum vorübergehenden Speichern von Garn
EP3075890B1 (en)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CN105648588B (zh) 接头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接头方法
CN104555574B (zh) 纱线卷取机
JP2020125554A (ja) 和紙糸製造装置及び和紙糸製造方法
JPS638215B2 (zh)
CN106149110B (zh) 在气流纺纱机的工作站处大量纺纱进入的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CN213739865U (zh) 一种纺织整经机的整线机构
CN215628505U (zh) 一种穿分绞纱装置
CN105274664B (zh)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纺纱机及芯纱供给方法
CN108286093B (zh) 一种纺纱机
CN105274667B (zh) 纺织机及纤维除去方法
CN205603752U (zh) 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JPH02264045A (ja) 糸の供給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5501184A (ja) 紡績機の方法
CN103849959B (zh) 牵伸装置的清洁装置、牵伸装置及纺纱机械
CN115369524B (zh) 一种高支数气流纺纱设备及工艺
CN105525401B (zh) 芯纱供给装置及纺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