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1892B - 制动装置、使用该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以及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动装置、使用该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以及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1892B
CN105121892B CN201380075824.9A CN201380075824A CN105121892B CN 105121892 B CN105121892 B CN 105121892B CN 201380075824 A CN201380075824 A CN 201380075824A CN 105121892 B CN105121892 B CN 105121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unit
movable part
unit
rotary body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58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1892A (zh
Inventor
桃木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21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1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1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1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1/0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8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5/00Braking or det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pplication to lifting or hoisting gea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lowering of loads
    • B66D5/0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 B66D5/06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with radial effect
    • B66D5/08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with radial effect embodying blocks or sho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5/00Braking or det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pplication to lifting or hoisting gea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lowering of loads
    • B66D5/0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 B66D5/24Operating devices
    • B66D5/30Operating devices electr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1/0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 F16D51/1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exclusively radially-movable brake-sho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 plurality of axially-movable discs, lamellae, or pads,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55/26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 plurality of axially-movable discs, lamellae, or pads,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out self-tightening action
    • F16D55/28Brakes with only one rotating dis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22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pressing members apart, e.g. for drum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4Mechan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0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electromagnets
    • F16D2121/22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electromagnets for releasing a normally applied bra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在制动装置中,施力单元对可动部向使摩擦部件与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制动力解除单元抵抗施力单元而使可动部向摩擦部件离开旋转体的方向移位。在固定部与可动部之间配置有由挠性材料构成的缓冲部件。变形单元在与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缓冲部件而使缓冲部件变形。

Description

制动装置、使用该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以及制动装置的 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挠性材料构成的缓冲部件配置于固定部与可动部之间的制动装置、使用该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以及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用曳引机的电磁制动装置中,在固定铁芯的与电枢对置的面上设有多个插入孔。各插入孔中插入有用于降低电枢的动作声音的橡胶制的缓冲部件。缓冲部件从插入孔中突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电磁制动装置中,在缓冲部件发生劣化的情况下,存在电枢的动作声音变大的问题。例如,橡胶制的缓冲部件在高温下会逐渐劣化,变小且变硬。其结果是,缓冲部件的反作用力会相比初始状态而降低,产生动作声音变大的事态。
对此,虽然可以考虑通过更换缓冲部件来保证动作声音的品质的方法,然而根据电磁制动装置的结构或设置状态,有时难以进行电磁制动装置的分解,缓冲部件的更换较为困难。
另一方面,还提出了具有通过螺钉等将缓冲部件在轴向上直接推出的机构的压缩弹簧形电磁制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05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5028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现有的电磁制动装置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推出缓冲部件而使突出量返回至初始状态,在缓冲部件自身劣化并硬化的情况下,也无法确保所需的反作用力特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无需更换缓冲部件就能够调整缓冲部件的反作用力特性的制动装置、使用该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以及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制动装置具备:固定部;可动部,其能够在与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摩擦部件,其设置于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施力单元,其对可动部向使摩擦部件与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施力单元而使可动部向摩擦部件离开旋转体的方向移位;缓冲部件,其配置在固定部与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变形单元,其在与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缓冲部件而使缓冲部件变形。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用曳引机具备:旋转体,其具有驱动绳轮,在该驱动绳轮上卷绕有悬吊轿厢和对重的悬挂体;电动机,其使旋转体旋转;以及制动装置,其对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制动装置具有:固定部;可动部,其能够在与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摩擦部件,其设置于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施力单元,其对可动部向使摩擦部件与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施力单元而使可动部向摩擦部件离开旋转体的方向移位;缓冲部件,其配置在固定部与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变形单元,其在与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缓冲部件而使缓冲部件变形。
另外,本发明的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中,制动装置具备:固定部;可动部,其能够在与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摩擦部件,其设置于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施力单元,其对可动部向使摩擦部件与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施力单元而使可动部向摩擦部件离开旋转体的方向移位;缓冲部件,其配置在固定部与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其中,在与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缓冲部件,使缓冲部件变形,使缓冲部件在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上的尺寸发生变化,由此对与可动部或固定部冲撞时的缓冲部件的反作用力特性进行调整。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制动装置、使用该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以及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通过在与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缓冲部件,使缓冲部件变形,从而无需更换缓冲部件,就能够对缓冲部件的反作用力特性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梯用曳引机的沿着轴线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图2的磁铁支承部的与轴线正交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制动装置的制动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将图4的固定铁芯的一部分放大后示出的主视图。
图6是沿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6的缓冲部件、垫圈以及调整螺栓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对通过图7的变形单元实现的缓冲部件的反作用力调整前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并示出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图9的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主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主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立体图,其透视地表现了井道内部。在图中,在井道1的底部固定有轿厢缓冲器台2和对重缓冲器台3。轿厢缓冲器台2上设置有轿厢缓冲器(未图示)。对重缓冲器台3上设置有对重缓冲器(未图示)。
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4a、4b和一对对重导轨5a、5b。轿厢导轨4a、4b的下端部位于轿厢缓冲器台2上。对重导轨5a、5b的下端部位于对重缓冲器台3上。
轿厢6被轿厢导轨4a、4b引导而在井道1内升降。对重7被对重导轨5a、5b引导而在井道1内升降。对重7以在处于与轿厢6相同的高度时与轿厢6的背面对置的方式被配置于轿厢6的后方。
在井道1内的下部设置有使轿厢6和对重7升降的电梯用曳引机8。作为电梯用曳引机8,使用了轴向尺寸小于与轴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尺寸的薄型曳引机。
在井道1的顶部设置有L字形的反绳轮梁9。反绳轮梁9具有轿厢反绳轮梁10、以及与轿厢反绳轮梁10的一端部成直角地连结的对重反绳轮梁11。
轿厢反绳轮梁10上支承有一对轿厢反绳轮12a、12b。对重反绳轮梁11上支承有对重反绳轮13。
在轿厢6的下部设有一对轿厢悬吊轮14a、14b。在对重7的上部设有对重悬吊轮15。
轿厢6和对重7通过作为悬挂体的多条(图中仅示出1条)主绳索16而被悬吊于井道1内。
在轿厢导轨4b的上端部附近与对重导轨5b的上端部附近之间,水平地固定有绳头组合梁17。绳头组合梁17上设有轿厢侧绳头组合部(未图示)。对重反绳轮梁11上设有对重侧绳头组合部18。
主绳索16具有与轿厢侧绳头组合部连接的第1端部和与对重侧绳头组合部18连接的第2端部。主绳索16从第1端部侧起依次卷绕于轿厢悬吊轮14a、14b、轿厢反绳轮12a、12b、电梯用曳引机8、对重反绳轮13和对重悬吊轮15上(绕绳比为2:1)。
最下层附近的井道壁上设置有控制盘19。控制盘19上设有控制轿厢6的运行的电梯控制装置。此外,在井道壁与轿厢6之间,悬吊着控制缆线20。
图2是图1的电梯用曳引机8的沿着轴线的概略剖视图。外壳21具有平板状的轴支承部21a、以及从轴支承部21a向一侧突出的圆筒状的定子支承部21b。在轴支承部21a的中央处悬臂支承有水平的固定轴22。
在固定轴22上通过一对轴承2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旋转体24。轴承23在固定轴22的轴向上以彼此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在旋转体24上一体地设有卷绕着主绳索16的圆筒状的驱动绳轮24a、以及与定子支承部21b的内周面对置的圆筒状的磁铁支承部24b。
在驱动绳轮24a的外周面设有供主绳索16插入的多条绳索槽。定子支承部21b设置于旋转体24的外壳21侧的轴向端部。磁铁支承部24b与定子支承部21b同轴配置,且被定子支承部21b围绕。此外,磁铁支承部24b的外径大于驱动绳轮24a的直径。
在定子支承部21b的内周面上固定有卷绕着线圈的定子25。与定子25对置的多个永久磁铁26在周向上隔开等间隔地固定于磁铁支承部24b的外周面。通过这些定子25和永久磁铁26构成电动机27,并且通过电动机27的驱动力使得旋转体24旋转,轿厢6和对重7升降。
图3是图2的磁铁支承部24b的与轴线正交的剖视图。图2中进行了省略,然而在磁铁支承部24b的内侧收纳有对旋转体24的旋转进行制动的一对制动装置31。制动装置31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并且被配置为彼此反向。
各制动装置31具有作为固定部的固定铁芯(磁场)32、作为可动部的可动铁芯(电枢)33、作为摩擦部件的制动靴34、作为施力单元的多个制动弹簧35和作为制动力解除单元的电磁线圈36。
可动铁芯33能够在与固定铁芯32接触或分离的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移位。制动靴34通过一对臂37而与可动铁芯33连结,并且与可动铁芯33一体地移位。
此外,制动靴34与作为制动面的磁铁支承部24b的内周面抵接,从而对旋转体24的旋转进行制动、或保持旋转体24的静止状态。即,磁铁支承部24b兼作为制动鼓。在制动靴34的与磁铁支承部24b抵接的部分固定有多个制动衬片38。
制动弹簧35对可动铁芯33向使制动靴34与制动面抵接的方向施力。电磁线圈36被励磁,从而抵抗制动弹簧35的弹簧力,使可动铁芯33向制动靴34离开制动面的方向移位。
即,电磁线圈36被励磁,从而产生电磁力,可动铁芯33被固定铁芯32吸引,制动靴34离开制动面,制动力得以解除。此外,通过切断对电磁线圈36的通电,从而借助制动弹簧35的弹簧力将制动靴34按压于制动面上。此时,如图4所示,可动铁芯33离开固定铁芯32。
在固定铁芯32与可动铁芯33之间,配置有用于降低可动铁芯33的动作声音的多个缓冲部件39。各缓冲部件39由除了金属弹簧之外的橡胶、软性塑料或树脂等挠性材料构成。
在固定铁芯32上以与缓冲部件39一一对应的方式设有多个变形单元40。各变形单元40将所对应的缓冲部件39向与可动铁芯33的移位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按压,使缓冲部件39变形,从而对缓冲部件39的反作用力特性进行调整。
图5是将图4的固定铁芯32的一部分(设有缓冲部件39的部分)放大后示出的主视图(从可动铁芯33侧观察的图),图6是沿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缓冲部件39的外形为中空的部件,具体而言为圆筒状。在固定铁芯32上设有截面为圆形的多个收纳凹部32a,该截面为圆形的多个收纳凹部32a用于收纳缓冲部件39。
另外,在固定铁芯32上设有与可动铁芯33的移位方向平行(与固定铁芯32的同可动铁芯33对置的面成直角)的多个贯穿孔32b。各贯穿孔32b从收纳凹部32a的底面的中央贯穿至固定铁芯32的与可动铁芯33相反一侧的面。
各变形单元40具有C字形的垫圈41、调整螺栓42以及多个调整螺母43。垫圈41与缓冲部件39同轴地配置于缓冲部件39的内侧。另外,垫圈41的外周面与缓冲部件39的内周面抵接。此外,垫圈41具有锥状的内周面41a。
调整螺栓42贯穿插入于贯穿孔32b中。另外,调整螺栓42具有:垫圈侧端部42a,其在凹部32a内配置在垫圈41的内侧;和垫圈相反侧端部42b,其从固定铁芯32的与可动铁芯33相反一侧的面突出。在垫圈侧端部42a设有外周锥面42c,该外周锥面42c与垫圈41的内周面41a进行组合。
调整螺母43螺合于调整螺栓42的垫圈相反侧端部42b。通过使调整螺母43旋转来调整调整螺栓42的轴向的位置。图7是示出图6的缓冲部件39、垫圈41以及调整螺栓42的分解立体图。
根据这样的结构,实施方式1的变形单元40按压缓冲部件39的内周面而使内径扩大。即,通过紧固调整螺母43而使调整螺栓42向与可动铁芯33相反的一侧移位,从而外周锥面42c沿着垫圈41的内周面41a移动。由此,C字形的垫圈41的间隙扩展,垫圈41的外径扩大,将缓冲部件39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按压。
图8是对通过图7的变形单元40实现的缓冲部件39的反作用力调整前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并示出的说明图。当对调整螺母43相对于调整螺栓42的螺合位置进行调整而使调整螺栓42向与可动铁芯33相反的一侧移动时,如上所述那样,缓冲部件39的内周面41a被垫圈41向径向外侧按压。
此时,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与凹部32a的内周面抵接,缓冲部件39的外径不发生变化。因此,缓冲部件39的轴向尺寸变大,缓冲部件39从固定铁芯32突出的突出量变大。另外,与此同时,与可动铁芯33冲撞时的缓冲部件39的反作用力变大。
在这样的制动装置31中,通过对调整螺栓42的轴向的位置进行调整,无需更换缓冲部件39(无需分解固定铁芯32和可动铁芯33),就能够调整缓冲部件39的反作用力特性。即,不仅能够调整缓冲部件39的突出量,还能够调整弹簧系数。
另外,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圆筒状的缓冲部件39,但也可以是O形环这样的截面为圆形的缓冲部件。
另外,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具有外周锥面42c的调整螺栓42使垫圈41的直径扩大,但也可以形成为将楔这样的部件插入垫圈41的间隙中来使垫圈41的直径扩大的结构。
此外,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采用了C字形的垫圈41,但也可以采用沿周向被分割为多个的垫圈。例如,也可以采用将半圆状的2个分割片组合而成的垫圈。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主视图,图10是示出图9的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立体图。实施方式2的变形单元50具有:保持器51,其保持缓冲部件39;保持器安装部32c,其设置于固定铁芯32上;以及一对调整螺栓52,其将保持器51安装于保持器安装部32c。
保持器51具有一对夹紧部51a、51b,所述一对夹紧部51a、51b夹持缓冲部件39。在夹紧部51a、51b的前端部之间设有间隙51c。即,如图11所示,在保持器51上形成有C字形的内周面51d,该C字形的内周面51d与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接触。
在保持器安装部32c设有锥状的槽32d,该锥状的槽32d与夹紧部51a、51b的前端部卡合。夹紧部51a、51b的前端部的形状形成为与槽32d的形状相对应的楔状。
调整螺栓52贯穿保持器51而螺合于设置在固定铁芯32的侧面上的螺纹孔(未图示)中。调整螺栓52的轴向(图9的左右方向)是与可动铁芯33的移位方向(与图9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
通过紧固调整螺栓52,保持器51向图9的右方移动,夹紧部51a、51b的前端部被压入槽32d中。由此,间隙51c变小,缓冲部件39的外形缩小。即,变形单元50按压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而使缓冲部件39的外径缩小。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制动装置31中,通过对调整螺栓52的紧固量进行调整,无需更换缓冲部件39(无需分解固定铁芯32和可动铁芯33),就能够调整缓冲部件39的反作用力特性。即,不仅能够调整缓冲部件39的突出量,还能够调整弹簧系数。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主视图。实施方式3的变形单元60具有:保持器61,其保持缓冲部件39;调整螺栓62,其设置于保持器61;以及固定螺栓63,其将保持器61固定在固定铁芯32的与可动铁芯33对置的面上。
保持器61具有一对夹紧部61a、61b,所述一对夹紧部61a、61b夹持缓冲部件39。在夹紧部61a、61b的前端部之间设有间隙61c。即,在保持器61上形成有C字形的内周面61d,该C字形的内周面61d与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接触。
调整螺栓62被设置成横跨夹紧部61a、61b的前端部之间。另外,调整螺栓62贯穿夹紧部61a的前端部而螺合于在夹紧部61b的前端部设置的螺纹孔中。
调整螺栓62的轴向(图12的上下方向)是与可动铁芯33的移位方向(与图1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固定螺栓63的轴向与可动铁芯33的移位方向平行。
另外,在固定铁芯32上设有收纳保持器61的凹部,使得仅缓冲部件39的可动铁芯33侧的端部从固定铁芯32的与可动铁芯33对置的面上突出。此外,夹紧部61a、61b的前端部和调整螺栓62比固定铁芯32的侧面向外侧突出,使得无需分解固定铁芯32和可动铁芯33就能够进行调整螺栓62的操作。
通过紧固调整螺栓62,从而间隙61c变小,缓冲部件39的外形缩小。即,变形单元60按压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而使缓冲部件39的外径缩小。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制动装置31中,通过对调整螺栓62的紧固量进行调整,无需更换缓冲部件39(无需分解固定铁芯32和可动铁芯33),就能够调整缓冲部件39的反作用力特性。即,不仅能够调整缓冲部件39的突出量,还能够调整弹簧系数。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虽然使调整螺栓62螺合于夹紧部61b的螺纹孔中,但也可以使调整螺母螺合于贯穿夹紧部61a、61b两者的调整螺栓62的前端部。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主视图。实施方式4的变形单元70具有:保持器71,其保持缓冲部件39;第1和第2调整托架72、73;一对第1调整螺栓74,其贯穿第1调整托架72而螺合于保持器71;以及一对第2调整螺栓75,其贯穿第2调整托架73而螺合于保持器71。
第1调整托架72的一部分与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抵接。即,第1调整托架72具有第1突起部72a,该第1突起部72a与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抵接。
第2调整托架73的一部分与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抵接。即,第2调整托架73具有第2突起部73a,该第2突起部73a与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抵接。第1和第2突起部72a、73a夹着缓冲部件39而互相对置。
调整螺栓74、75的轴向(图13的左右方向)是与可动铁芯33的移位方向(与图1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保持器71固定于固定铁芯32。另外,保持器71收纳于设置在固定铁芯32上的凹部中。由此,仅缓冲部件39的可动铁芯33侧的端部从固定铁芯32的与可动铁芯33对置的面上突出。
无需分解固定铁芯32和可动铁芯33,就可以从外部直接操作调整螺栓74、75,或者从外部穿过设置于固定铁芯32上的操作用孔来操作调整螺栓74、75。
通过紧固调整螺栓74、75,调整托架72、73向保持器71侧移位,从而使缓冲部件39的外径缩小。即,变形单元70按压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而使缓冲部件39的外径缩小。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制动装置31中,通过对调整螺栓74、75的紧固量进行调整,无需更换缓冲部件39(无需分解固定铁芯32和可动铁芯33),就能够调整缓冲部件39的反作用力特性。即,不仅能够调整缓冲部件39的突出量,还能够调整弹簧系数。
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虽然可以利用第1和第2调整托架72、73从两侧按压缓冲部件39,但也可以仅从一侧进行按压。
实施方式5.
接下来,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制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主视图。在图中,在作为缓冲部件保持部的固定铁芯32上设有多个(在本示例中为4个)收纳凹部32e。缓冲部件39收纳并保持于所对应的收纳凹部32e中。
缓冲部件39的可动铁芯33侧的端部比固定铁芯32的与可动铁芯33对置的面向可动铁芯33侧突出。各收纳凹部32e的侧壁的一部分与固定铁芯32的外部连通。并且,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固定铁芯32向与可动铁芯33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由此,能够从与可动铁芯33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来更换缓冲部件39。
实施方式5的各变形单元80具有:调整托架81,其与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的从固定铁芯32突出的部分抵接;和一对调整螺栓82,其贯穿调整托架81而螺合于固定铁芯32的侧面。
调整螺栓82的轴向(图14的左右方向)是与可动铁芯33的移位方向(与图14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缓冲部件39被调整托架81从径向外侧压缩。缓冲部件39的压缩量也可以利用调整垫片83或调整螺母84来进行调整。调整垫片83或调整螺母84在调整托架81与固定铁芯32之间被调整螺栓82贯穿。
通过紧固调整螺栓82,调整托架81向固定铁芯32侧移位,从而使缓冲部件39的外径缩小。即,变形单元80按压缓冲部件39的外周面而使缓冲部件39的外径缩小。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制动装置31中,通过对调整螺栓82的紧固量进行调整,无需更换缓冲部件39(无需分解固定铁芯32和可动铁芯33),就能够调整缓冲部件39的反作用力特性。即,不仅能够调整缓冲部件39的突出量,还能够调整弹簧系数。
另外,在有必要更换缓冲部件39的情况下,也无需分解固定铁芯32和可动铁芯33,就能够从与可动铁芯33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容易地进行更换。
另外,虽然在实施方式2~5中示出了圆筒状的缓冲部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O形环这样的截面为圆形、实心形状或球状的缓冲部件。
另外,虽然在实施方式1~5中将缓冲部件配置在固定铁芯(固定部)侧,但也可以将缓冲部件配置在可动铁芯(可动部)侧。
此外,设置于电梯用曳引机上的制动装置的个数并不特别限定。
另外,电梯用曳引机的结构并不限于图2的示例。例如,电梯用曳引机也可以不是薄型曳引机。
另外,在上述的示例中,虽然将制动装置配置在制动鼓的内侧,但也可以将制动装置配置在制动鼓的外侧,并使制动靴与制动鼓的外周面抵接。
此外,关于本发明,只要是将缓冲部件配置在固定部与可动部之间的制动装置,还可以应用于盘形制动器。
另外,电梯整体的设备的布局以及绕绳方式等并不限定于图1的示例。
另外,悬挂体也可以是带。
此外,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例如具有机房的电梯、双层电梯或单轴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等各种类型的电梯。
另外,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除电梯用曳引机外的制动装置。

Claims (17)

1.一种制动装置,其具备: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所述缓冲部件是中空的部件,
所述变形单元配置在所述缓冲部件的内侧,并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内周面而使内径扩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中,
所述缓冲部件由橡胶或树脂材料构成,并且配置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上的收纳凹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中,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垫圈,其具有锥状的内周面,并且外周面与所述缓冲部件的内周面抵接;调整螺栓,其具有与所述垫圈的内周面进行组合的外周锥面;以及调整螺母,其螺合于所述调整螺栓,对所述调整螺栓的轴向的位置进行调整,
通过使所述调整螺栓沿轴向移位,使得所述垫圈的外径扩大,从而将所述缓冲部件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按压。
4.一种制动装置,其具备: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其中,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保持器,其保持所述缓冲部件;保持器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中的任意一方;以及调整螺栓,其将所述保持器安装于所述保持器安装部,
所述保持器具有一对夹紧部,所述一对夹紧部夹持所述缓冲部件,
在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在所述保持器安装部设有锥状的槽,该锥状的槽与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卡合,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被压入所述槽中,所述间隙变小,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形缩小。
5.一种制动装置,其具备: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其中,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保持器,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中的任意一方,并保持所述缓冲部件;以及调整螺栓,其设置于所述保持器,
所述保持器具有一对夹紧部,所述一对夹紧部夹持所述缓冲部件,
在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调整螺栓被设置成横跨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之间,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间隙变小,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形缩小。
6.一种制动装置,其具备: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其中,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保持器,其保持所述缓冲部件;调整托架,其一部分与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抵接;以及调整螺栓,其贯穿所述调整托架而螺合于所述保持器,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调整托架向所述保持器侧移位,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7.一种制动装置,其具备: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其中,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缓冲部件被保持于作为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中的任意一方的缓冲部件保持部,
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向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调整托架,其与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的从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突出的部分抵接;和调整螺栓,其贯穿所述调整托架且螺合于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调整托架向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侧移位,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8.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其具备:
旋转体,其具有驱动绳轮,在该驱动绳轮上卷绕有悬吊轿厢和对重的悬挂体;
电动机,其使所述旋转体旋转;以及
制动装置,其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所述制动装置具有: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所述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所述缓冲部件是中空的部件,
所述变形单元配置在所述缓冲部件的内侧,并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内周面而使内径扩大。
9.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其具备:
旋转体,其具有驱动绳轮,在该驱动绳轮上卷绕有悬吊轿厢和对重的悬挂体;
电动机,其使所述旋转体旋转;以及
制动装置,其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所述制动装置具有: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所述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其中,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保持器,其保持所述缓冲部件;保持器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中的任意一方;以及调整螺栓,其将所述保持器安装于所述保持器安装部,
所述保持器具有一对夹紧部,所述一对夹紧部夹持所述缓冲部件,
在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在所述保持器安装部设有锥状的槽,该锥状的槽与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卡合,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被压入所述槽中,所述间隙变小,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形缩小。
10.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其具备:
旋转体,其具有驱动绳轮,在该驱动绳轮上卷绕有悬吊轿厢和对重的悬挂体;
电动机,其使所述旋转体旋转;以及
制动装置,其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所述制动装置具有: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所述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其中,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保持器,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中的任意一方,并保持所述缓冲部件;以及调整螺栓,其设置于所述保持器,
所述保持器具有一对夹紧部,所述一对夹紧部夹持所述缓冲部件,
在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调整螺栓被设置成横跨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之间,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间隙变小,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形缩小。
11.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其具备:
旋转体,其具有驱动绳轮,在该驱动绳轮上卷绕有悬吊轿厢和对重的悬挂体;
电动机,其使所述旋转体旋转;以及
制动装置,其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所述制动装置具有: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所述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其中,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保持器,其保持所述缓冲部件;调整托架,其一部分与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抵接;以及调整螺栓,其贯穿所述调整托架而螺合于所述保持器,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调整托架向所述保持器侧移位,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12.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其具备:
旋转体,其具有驱动绳轮,在该驱动绳轮上卷绕有悬吊轿厢和对重的悬挂体;
电动机,其使所述旋转体旋转;以及
制动装置,其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所述制动装置具有: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所述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其中,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缓冲部件被保持于作为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中的任意一方的缓冲部件保持部,
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向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调整托架,其与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的从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突出的部分抵接;和调整螺栓,其贯穿所述调整托架且螺合于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调整托架向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侧移位,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13.一种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所述制动装置具备: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所述缓冲部件是中空的部件,
所述变形单元配置在所述缓冲部件的内侧,并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内周面而使内径扩大,
在所述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中,
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使所述缓冲部件在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上的尺寸发生变化,由此对与所述可动部或所述固定部冲撞时的所述缓冲部件的反作用力特性进行调整。
14.一种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所述制动装置具备: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保持器,其保持所述缓冲部件;保持器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中的任意一方;以及调整螺栓,其将所述保持器安装于所述保持器安装部,
所述保持器具有一对夹紧部,所述一对夹紧部夹持所述缓冲部件,
在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在所述保持器安装部设有锥状的槽,该锥状的槽与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卡合,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被压入所述槽中,所述间隙变小,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形缩小,
在所述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中,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使所述缓冲部件在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上的尺寸发生变化,由此对与所述可动部或所述固定部冲撞时的所述缓冲部件的反作用力特性进行调整。
15.一种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所述制动装置具备: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保持器,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中的任意一方,并保持所述缓冲部件;以及调整螺栓,其设置于所述保持器,
所述保持器具有一对夹紧部,所述一对夹紧部夹持所述缓冲部件,
在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调整螺栓被设置成横跨所述夹紧部的前端部之间,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间隙变小,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形缩小,
在所述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中,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使所述缓冲部件在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上的尺寸发生变化,由此对与所述可动部或所述固定部冲撞时的所述缓冲部件的反作用力特性进行调整。
16.一种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所述制动装置具备: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保持器,其保持所述缓冲部件;调整托架,其一部分与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抵接;以及调整螺栓,其贯穿所述调整托架而螺合于所述保持器,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调整托架向所述保持器侧移位,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在所述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中,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使所述缓冲部件在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上的尺寸发生变化,由此对与所述可动部或所述固定部冲撞时的所述缓冲部件的反作用力特性进行调整。
17.一种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所述制动装置具备:
固定部;
可动部,其能够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位;
摩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通过与旋转体抵接而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施力单元,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使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旋转体抵接的方向施力;
制动力解除单元,其抵抗所述施力单元而使所述可动部向所述摩擦部件离开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缓冲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并且由挠性材料构成,以及
变形单元,其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而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
所述变形单元按压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而使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所述缓冲部件被保持于作为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中的任意一方的缓冲部件保持部,
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向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
所述变形单元具有:调整托架,其与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周面的从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突出的部分抵接;和调整螺栓,其贯穿所述调整托架且螺合于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所述调整托架向所述缓冲部件保持部侧移位,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缩小。
在所述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中,
通过紧固所述调整螺栓,在与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缓冲部件,使所述缓冲部件变形,使所述缓冲部件在所述可动部的移位方向上的尺寸发生变化,由此对与所述可动部或所述固定部冲撞时的所述缓冲部件的反作用力特性进行调整。
CN201380075824.9A 2013-04-24 2013-04-24 制动装置、使用该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以及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Active CN105121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62032 WO2014174603A1 (ja) 2013-04-24 2013-04-24 ブレーキ装置、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ブレーキ装置の緩衝反力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1892A CN105121892A (zh) 2015-12-02
CN105121892B true CN105121892B (zh) 2017-08-04

Family

ID=51791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5824.9A Active CN105121892B (zh) 2013-04-24 2013-04-24 制动装置、使用该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以及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68613B2 (zh)
JP (1) JP5985048B2 (zh)
KR (1) KR101787226B1 (zh)
CN (1) CN105121892B (zh)
DE (1) DE112013006988B4 (zh)
WO (1) WO20141746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3006987T5 (de) * 2013-04-24 2015-12-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Bremsvorrichtung und Aufzugshubmaschine, welche diese nutzt
CN107098286B (zh) * 2016-02-22 2021-05-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制动器和电梯制动器的减震垫更换方法
CN108603553B (zh) * 2016-03-10 2021-06-01 Nok株式会社 缓冲制动器
WO2019239575A1 (ja) * 2018-06-15 2019-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ブレーキ装置および巻上機
ES2931528T3 (es) * 2018-08-10 2022-12-30 Otis Elevator Co Dispositivo de accionamiento de equipos de seguridad de ascensor
JP6658997B1 (ja) * 2019-01-10 2020-03-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ブレーキ装置
WO2021205606A1 (ja) * 2020-04-09 2021-10-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用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12875522B (zh) * 2021-01-26 2022-11-08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降低失速事故发生概率的铁路轨道吊装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2276A (zh) * 1999-01-25 2001-07-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制动控制装置
JP2003201080A (ja) * 2002-01-07 2003-07-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の電磁制動装置
JP2008120524A (ja) * 2006-11-13 2008-05-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電磁ブレーキ装置
CN101663223A (zh) * 2007-05-31 2010-03-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曳引机的制动装置
CN101798035A (zh) * 2006-07-27 2010-08-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2361B2 (ja) 1999-07-29 2009-08-2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巻上機、エレベーター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における巻上機の振動騒音低減方法
DE10143499A1 (de) 2001-09-05 2003-03-20 Mayr Christian Gmbh & Co Kg Geräuschdämpfung von elektromagnetischen Bremsen über Dämpfungsglieder unterschiedlicher Federsteifigkeit
JP3958619B2 (ja) 2002-04-05 2007-08-15 小倉クラッチ株式会社 電磁ドラムブレーキ
JP4164067B2 (ja) * 2002-07-05 2008-10-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3947497B2 (ja) * 2003-06-27 2007-07-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巻上機のブレーキ構造
ITBO20030449A1 (it) 2003-07-29 2005-01-30 Minganti Int Ltd "metodo ed apparato per predisporre alla lavorazione di riduzione del runout, la flangia dell'insieme del mozzo coi cuscinetti che sostiene ogni ruota ed il disco dei freni degli autoveicoli"
JP4641167B2 (ja) * 2004-09-21 2011-03-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ブレーキ
US7699145B2 (en) 2004-11-01 2010-04-20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k brake with damping
JP4826206B2 (ja) 2005-10-28 2011-11-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用非常止め装置
WO2007096955A1 (ja) * 2006-02-22 2007-08-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ブレーキ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615324B1 (en) * 2010-09-08 2017-04-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rake lining
JP2013160304A (ja) * 2012-02-06 2013-08-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ブレーキシュー姿勢確認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の電磁ブレーキ装置、並びに、ブレーキシュー姿勢確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2276A (zh) * 1999-01-25 2001-07-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制动控制装置
JP2003201080A (ja) * 2002-01-07 2003-07-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の電磁制動装置
CN101798035A (zh) * 2006-07-27 2010-08-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JP2008120524A (ja) * 2006-11-13 2008-05-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電磁ブレーキ装置
CN101663223A (zh) * 2007-05-31 2010-03-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曳引机的制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68613B2 (en) 2018-01-16
KR20160003740A (ko) 2016-01-11
DE112013006988B4 (de) 2022-03-03
KR101787226B1 (ko) 2017-10-18
WO2014174603A1 (ja) 2014-10-30
JP5985048B2 (ja) 2016-09-06
DE112013006988T5 (de) 2015-12-31
JPWO2014174603A1 (ja) 2017-02-23
CN105121892A (zh) 2015-12-02
US20160039637A1 (en) 2016-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1892B (zh) 制动装置、使用该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以及制动装置的缓冲反作用力调整方法
CN105121891B (zh) 制动装置以及使用该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
EP3210925B1 (en) Elevator assembly
US20200048042A1 (en) Elevator safety gear actuation device
EP2452910B1 (en) Direct-acting drum brake device for elevator
JP2007015810A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669779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ブレーキ及びエレベータ巻上機
EP2441724A1 (en) Brake device for elevator hoist
EP2862831A2 (en) Elevator hoisting machine and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CN102198907B (zh) 电梯用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CN105916795B (zh) 电梯
WO2014064752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吊り車装置
JP6485673B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1201694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
EP3231764A1 (en) Brake assembly of elevator system
JP2007261792A (ja)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用制動装置
JP485538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
WO2023233592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0847175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권상기
WO2020194590A1 (ja) 緩衝器のばね支持台、及びエレベータ緩衝器
JP2002154773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巻上機
JP2005350149A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き上げ機
JP2006193248A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