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6798B - 陀螺玩具 - Google Patents

陀螺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6798B
CN104906798B CN201510280790.8A CN201510280790A CN104906798B CN 104906798 B CN104906798 B CN 104906798B CN 201510280790 A CN201510280790 A CN 201510280790A CN 104906798 B CN104906798 B CN 104906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axle portion
toy top
do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807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6798A (zh
Inventor
村木诚
前田竹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m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m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06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6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6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6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00Tops
    • A63H1/02Tops with detachable win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陀螺玩具,主体40和轴部10为分别独立构成,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凸爪44,轴部10上形成有第二凸爪17,主体40和轴部10,对应于相对的旋转位置,取得第一凸爪44与第二凸爪17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可结合状态以及第一凸爪44与第二凸爪17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合的结合可解除状态,陀螺玩具还具有弹压机构,其在可结合状态下,通过弹簧20的弹压力使第一凸爪44的上面与第二凸爪17的下面相互靠接,主体40和轴部10,通过推压旋转被变成可结合状态,通过弹簧20的弹压力使第一凸爪44的上面与第二凸爪17的下面相互靠接而被结合。采用这样的结构,陀螺玩具容易拆解和组装。

Description

陀螺玩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陀螺玩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使用陀螺玩具的对战游戏中,是让陀螺玩具相互碰撞,利用其产生的冲击力使一方陀螺玩具弹飞或使安装于陀螺玩具主体上的弹出部件从陀螺玩具上弹出,以此来决定胜负(示例请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该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陀螺玩具中,弹出部件与陀螺玩具(陀螺玩具主体)之间使用弹性部件进行连接,通过陀螺玩具在相互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使该连接松开,并通过弹性部件的作用力使得弹出部件被弹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83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109118号公报
但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陀螺玩具中,因陀螺玩具(陀螺玩具主体)自身结构原因,使其难以拆解。因此,该陀螺玩具难以按照自己喜欢的设计或性能来对陀螺玩具自身进行拆解和组装。
这种问题并非仅出现于用作对战游戏的陀螺玩具中,而是在主体与轴部固定的陀螺玩具中都会有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拆解和组装容易的陀螺玩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用于对战的陀螺玩具,其具有自身无法作为陀螺玩具的主体和轴部,其旋转方向设定为固定的一个方向,其中,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为分别独立构成,所述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凸爪,所述轴部上形成有第二凸爪,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对应于以所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的相对旋转位置,取得所述第一凸爪与所述第二凸爪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可结合状态以及所述第一凸爪与所述第二凸爪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合的结合可解除状态,还具有弹压机构,其在所述可结合状态下,通过弹簧的弹压力使所述第一凸爪的上面与所述第二凸爪的下面相互靠接,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从所述结合可解除状态通过以抵抗所述弹簧的弹压力的状态让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主体朝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变成所述可结合状态,其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压力使所述第一凸爪的上面与所述第二凸爪的下面相互靠接而被结合,在所述陀螺玩具的旋转中,通过外力让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主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直至处于所述结合可解除状态时所述主体与所述轴部分解,所述主体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压力与所述轴部分离,同时所述轴部倾倒。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陀螺玩具,是在第一种陀螺玩具的基础上,还包括可使所述陀螺玩具的性能发生变化的性能可变环,所述性能可变环,是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处于结合状态时被夹持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陀螺玩具,是在第二种陀螺玩具的基础上,所述性能可变环为飞轮。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种陀螺玩具,是在第二种或第三种陀螺玩具的基础上,所述性能可变环与所述轴部,在以所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的相对旋转位置可从上下方向进行嵌合,其在所述结合可解除状态与所述可结合状态之间可成为一体地旋转。
本发明提供的第五种陀螺玩具,是在第四种陀螺玩具的基础上,所述主体上形成有弧状窄槽,所述性能可变环形成有舌片,该舌片朝上方突出并可从下方插入所述弧状窄槽中,相对于所述主体的所述性能可变环的旋转范围受到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第六种陀螺玩具,是在第五种陀螺玩具的基础上,所述弧状窄槽形成为,在所述结合可解除状态所述舌片位于所述弧状窄槽的一端,而在所述可结合状态所述舌片位于所述弧状窄槽的另一端。
本发明提供的第七种陀螺玩具,是在第六种陀螺玩具的基础上,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的对向面上,设置有相对于从所述可结合状态到所述结合可解除状态的所述主体让轴部进行阶段性旋转的阻挡。
本发明提供的第八种陀螺玩具,是在第七种陀螺玩具的基础上,作为所述阻挡,在所述对向面中的一方的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可相互嵌合的凹部及凸部中的一种,而在所述对向面中的另一方的面上至少形成有一个所述凹部及凸部中的另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陀螺玩具,从主体和轴部处于分离的状态,通过使轴部接近主体,并使轴部相对于主体以规定方向进行旋转,可使主体与轴部相互结合,相反,从主体与轴部处于相互结合的状态,通过使轴部相对于主体以所述规定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旋转便可使主体与轴部分离。因此,可以使陀螺玩具易于组装与拆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陀螺玩具,形成有可使玩具性能发生变化的性能可变环,该环在主体与所述轴部相互结合的状态下被夹持于主体与轴部之间,因此可便于拆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陀螺玩具,由于性能可变环为飞轮,因此可使陀螺玩具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旋转。
现有的陀螺玩具中,由于重量较重的飞轮与主体连为一体,从而使装有重飞轮的陀螺玩具对对方的陀螺玩具产生强大的弹力,最终通过长时间持续旋转对对战带来有利条件。这一点对于本发明的第三种陀螺玩具而言亦同。但在对战游戏中使用本发明的第三种陀螺玩具时,其主体在受到对方攻击后,重量较重的飞轮与轴部会继续旋转,但由于主体比飞轮轻,因此容易受到外力(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后产生的冲击力以及陀螺玩具之间的摩擦等)的影响。飞轮越重则该影响会越大,从而更易使主体与轴部的结合分离。因此,本发明的第三种陀螺玩具具有提高游戏的竞技性与战略性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陀螺玩具,由于性能可变环与轴部以上下方向嵌合于规定的相对旋转位置上,因此便于相互对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种陀螺玩具,由于性能可变环相对于主体的旋转范围受到限制,因此便于相互对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种陀螺玩具,在结合可解除的状态下,舌片位于弧状窄槽的一端,而在可结合状态下舌片则位于弧状窄槽的另一端,因此可便于相互对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种以及第八种陀螺玩具,即使在对战游戏中对主体造成冲击,主体与轴部也不会在1次冲击下分离,因此可以长时间享受对战游戏的乐趣。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陀螺玩具的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方法的说明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分解截面立体图。
图4(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中的主体、轴部以及飞轮的结合状态的动作图。
图4(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中的主体、轴部以及飞轮的结合状态的动作图。
图5是表示旋转驱动本实施方式陀螺玩具的发射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陀螺玩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陀螺玩具的一实施方式的游戏方法的说明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分解截面立体图。本说明书中,上下、左右及前后是指图2及图3所示的朝向。
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1是指陀螺对战游戏中可使用的陀螺玩具。具体而言,该陀螺玩具1可用于通过相互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使对方陀螺玩具1如图1右侧所示发生分解后取得胜利的对战游戏中。
如图2及图3所示,该陀螺玩具1由构成下部结构的轴部10、构成上部结构的性能可变环30以及主体40构成。
《细部构造》
1.轴部10
轴部10中下部为旋转轴11、中间部为轴环12、上部为圆筒部13。该旋转轴11、轴环12以及圆筒部13由合成树脂形成。但材料不仅限于合成树脂,其中一个或两个也可为金属材质。
轴环12下方部分中,自该轴环12往旋转轴11外周方向呈阶段性变窄形状,整体大致呈倒圆锥形状。
如图2所示,轴环12以及圆筒部13上,夹持着旋转轴11的轴线以前后方向相对的部位上有2处分别形成有孔14。另外,圆筒部13以及轴环12的下方部分上,夹持着旋转轴11的轴线以左右方向相对的部位上有2处分别形成有突起部15。该突起部15的外侧面与轴环12的外周面在同一面上。
另外,如图3所示,圆筒部13的内侧上垂直设有圆柱体16。该圆柱体16的上端高于圆筒部13的上端,但其高度无特别限定。在该圆柱体16的上端部,夹持旋转轴11轴线以前后方向相对的部位上有2处分别形成有朝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凸爪(第2凸爪)17。
另外,轴部10还具有圆筒状可动部件18,该圆筒状可动部件18设置于圆筒部13内侧并围住上述圆柱体16上部外周。该可动部件18的下端部外周面上,夹持旋转轴11轴线以前后方向相对的部位上有2处分别形成有朝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突起片19。如图3所示,各突起片19插在上述孔14中。该可动部件18可朝上下方向移动,但可动部件18的向上移动受到孔14的上边缘限制。同时,可动部件18通过卷绕于圆柱体16周围的线圈弹簧20被向上方弹压着,在正常情况下,突起片19被弹压与孔14上边缘相接触,可动部件18的上端与圆筒部13的上端位于同一高度。
在该可动部件18的上面,夹持旋转轴11轴线以左右方向相对的部位上有2处分别形成有朝半径方向延伸的凸条21。
2.性能可变环30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性能可变环30使用的是飞轮。该性能可变环30呈板状。在性能可变环30的底面,形成有可从下方收纳轴部10上轴环12的环状段部31。同时,在该性能可变环30的上面,夹持旋转轴11轴线以左右方向相对的部位上有2处分别形成有朝上方伸出的突起部32。各突起部32的下侧部分形成有可从下方收纳轴部10上突起部15的凹部33。此外,在性能可变环30的上面,紧靠着各突起部32的外侧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舌片34。舌片34相比突起部32朝上方突出更多。另外,作为该性能可变环30,可采用飞轮以外或与飞轮成为一体的东西来代替,只要是在外周面形成有突起部,便于攻击对方陀螺玩具1,或在外周面形成有凹部,不易受到对方陀螺玩具1攻击的东西就行。
3.主体40
主体40呈圆盘状。如图2所示,该主体40由基体400,以及从俯视角度看形状与基体400基本相同且罩在基体400上面的透明罩体401构成。
主体40的外周形成有凹凸40a。同时,基体400的中央形成有圆孔41。该圆孔41被上述透明罩体401盖住上端开口。此外,主体40的下面形成有可从下方收纳性能可变环30上突起部32的环状凹部42。在为构成该环状凹部42而形成的内周壁43a的内周面下端,夹持旋转轴11轴线以前后方向相对的部位上有2处分别突出设置有朝半径方向内侧伸入的凸爪(第1凸爪)44。同时,在内周壁43a的下端面上,夹持旋转轴11轴线以左右方向相对的部位上有2处分别形成有多根朝半径方向延伸且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间隔进行配置的凹槽45。
此外,在为构成主体40的环状凹部42而形成的顶壁43b上,形成有可从下方插入性能可变环30上舌片34的弧状窄槽46。该弧状窄槽46的长度为可让舌片34有充分空间进行移动的长度。
《组装方法》
接下来对陀螺玩具1的组装方法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将轴部10的突起部15从下方对准性能可变环30的凹部33,将轴部10与性能可变环30组装成相互嵌合的状态。其次,将该组装体从下方接近主体40。此时,将上述组装体上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对准主体40上弧状窄槽46的规定端(图4(A))。该状态下轴部10的凸爪17与主体40的凸爪44之间在上下方向不重合。该状态为结合可解除状态。之后,将上述组装体的轴部10推压至主体40一侧。这时,性能可变环30首先被推压至与主体40下面接触。之后进一步将上述组装体的轴部10往主体40一侧推压时,轴部10的突起片19抵抗线圈弹簧20的弹压力,被性能可变环30下面推压至下方。在该状态下,轴部10的凸爪17被推压到高于主体40凸爪44的上方。然后,让轴部10与性能可变环30一同相对于主体40进行旋转,直至舌片34移动至上述规定端的反向侧一端(图4(B))。此时的旋转是主体40及性能可变环30与轴部10之间的相对旋转,在图4(B)中所示为让轴部10方面相对于主体40及性能可变环30进行旋转的状态。于是,轴部10的凸爪17与主体40的凸爪44成为上下重合的状态。该状态为可结合状态。然后,若从轴部10将手放开,那么轴部10上凸爪17的下面与主体40上凸爪44的上面会因线圈弹簧20的弹压力相互靠接,使得轴部10与性能可变环30及主体40结合,从而组装成陀螺玩具1。
《游戏方法》
接下来对使用该陀螺玩具1的游戏方法示例进行说明。
在该游戏方法示例中,通过旋转陀螺玩具1,与对方的陀螺玩具1进行对战。
此时,陀螺玩具1的旋转力由图5所示发射器50提供。该发射器50内部拥有圆板(未进行图示),该圆板在通过发条弹簧(未进行图示)对一个旋转方向产生作用力的同时,通过手柄拉动绕在圆板周围的绳子后可使圆板旋转,同时陀螺支架53也同时进行旋转。该陀螺支架53的旋转会通过突出设置于下方的拨叉54传递至陀螺玩具1,从而使陀螺玩具1进行旋转。此时,拨叉54将插入主体40的弧状窄槽46中。将发射器50的手柄51拉到底后,圆板以及陀螺支架53的旋转停止,而陀螺玩具1会因惯性力继续旋转,因此陀螺玩具1将会沿拨叉54的倾斜面54a离开陀螺支架53。图5中标记52是相对陀螺支架53可进行伸缩的直杆。该直杆52在陀螺玩具1安装于陀螺支架53上时被陀螺玩具1的上面顶入陀螺支架53中。该直杆52可用于检测陀螺玩具1的拆装情况等。
这样一来,发射出的陀螺玩具1将会在规定区域旋转,在与对方陀螺玩具1相互碰撞时,受到因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力以及摩擦等影响,如图4(B)所示,主体40会产生与轴部10及性能可变环30旋转方向相反的反向力,由此,主体40可以朝轴部10及性能可变环30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相对旋转。
于是,主体40的凹槽45与轴部10的凸条21逐段相嵌合,并随时进行定位。当到达如图4(A)所示的位置时,主体40的凸爪44将会脱离轴部10的凸爪17,因此主体40会因弹簧20的弹压力背离轴部10。此时,图1中如右侧所示,陀螺玩具1将会被分解。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要在不偏离要点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轴部10与主体40的旋转阻挡,在轴部10上形成了凸条21,在主体40上形成了凹槽45,但也可形成其他形状的凸部与凹部。同时,其数量也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数量。此外,旋转阻挡也可以是轴部10与主体40的对向面上形成的橡胶等。此时,轴部10与主体40会因来自外部的冲击力等而缓慢朝解除结合的方向相对旋转。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从俯视方向看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陀螺玩具1进行了说明,当然也适用于从俯视方向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的陀螺玩具1。此时,轴部10及性能可变环30使用通用部件,仅需改变主体40,在组装陀螺玩具1时简单实现主体40在从俯视方向看以逆时针方向相对于轴部10及性能可变环30进行旋转的结构。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从俯视方向看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两个陀螺玩具1、1进行对战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亦可使从俯视方向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的陀螺玩具1、1之间进行对战。
此外,还可以使从俯视方向看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陀螺玩具1与从俯视方向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的陀螺玩具1进行对战。
此时,主体40会因陀螺玩具1、1之间的碰撞与摩擦,从结合可解除状态向可结合状态方向相对于轴部10进行相对旋转。换言之,轴部10与主体40沿拧紧的方向旋转。因此,陀螺玩具1将会在碰撞及摩擦情况下变得更不易分解,此时,可通过将对方陀螺玩具1弹飞来决定对战胜负,从而享受对战乐趣。当然也可同时使用3个以上陀螺玩具1进行对战。

Claims (8)

1.一种用于对战的陀螺玩具,其具有自身无法作为陀螺玩具的主体和轴部,其旋转方向设定为固定的一个方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为分别独立构成,
所述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凸爪,所述轴部上形成有第二凸爪,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对应于以所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的相对旋转位置,取得所述第一凸爪与所述第二凸爪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可结合状态以及所述第一凸爪与所述第二凸爪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合的结合可解除状态,
还具有弹压机构,其在所述可结合状态下,通过弹簧的弹压力使所述第一凸爪的上面与所述第二凸爪的下面相互靠接,
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从所述结合可解除状态通过以抵抗所述弹簧的弹压力的状态让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主体朝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变成所述可结合状态,其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压力使所述第一凸爪的上面与所述第二凸爪的下面相互靠接而被结合,在所述陀螺玩具的旋转中,通过外力让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主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直至处于所述结合可解除状态时所述主体与所述轴部分解,所述主体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压力与所述轴部分离,同时所述轴部倾倒。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使所述陀螺玩具的性能发生变化的性能可变环,所述性能可变环,是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处于结合状态时被夹持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可变环为飞轮。
4.如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可变环与所述轴部,在以所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的相对旋转位置可从上下方向进行嵌合,其在所述结合可解除状态与所述可结合状态之间可成为一体地旋转。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形成有弧状窄槽,所述性能可变环形成有舌片,该舌片朝上方突出并可从下方插入所述弧状窄槽中,相对于所述主体的所述性能可变环的旋转范围受到限制。
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窄槽形成为,在所述结合可解除状态所述舌片位于所述弧状窄槽的一端,而在所述可结合状态所述舌片位于所述弧状窄槽的另一端。
7.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的对向面上,设置有相对于从所述可结合状态到所述结合可解除状态的所述主体让轴部进行阶段性旋转的阻挡。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阻挡,在所述对向面中的一方的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可相互嵌合的凹部及凸部中的一种,而在所述对向面中的另一方的面上至少形成有一个所述凹部及凸部中的另一种。
CN201510280790.8A 2015-03-27 2015-05-28 陀螺玩具 Active CN104906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7294A JP5793631B1 (ja) 2015-03-27 2015-03-27 コマ玩具
JP2015-067294 2015-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6798A CN104906798A (zh) 2015-09-16
CN104906798B true CN104906798B (zh) 2017-10-24

Family

ID=5407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374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98842U (zh) 2015-03-27 2015-05-28 陀螺玩具
CN201510280790.8A Active CN104906798B (zh) 2015-03-27 2015-05-28 陀螺玩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374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98842U (zh) 2015-03-27 2015-05-28 陀螺玩具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0183226B2 (zh)
EP (1) EP3135358B1 (zh)
JP (1) JP5793631B1 (zh)
KR (1) KR101579417B1 (zh)
CN (2) CN204798842U (zh)
ES (1) ES2659428T3 (zh)
TW (1) TWI554319B (zh)
WO (1) WO20161575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31575S (zh) * 2015-03-20 2015-08-17
JP1531579S (zh) * 2015-03-20 2015-08-17
JP1531584S (zh) * 2015-03-20 2015-08-17
JP5959711B1 (ja) * 2015-12-18 2016-08-02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5959773B1 (ja) * 2016-01-19 2016-08-02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5969151B1 (ja) * 2016-02-09 2016-08-17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1565799S (zh) * 2016-06-06 2016-12-19
JP2017221304A (ja) * 2016-06-14 2017-12-21 株式会社Area81 玩具のスイッチ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変形玩具
JP6111365B1 (ja) * 2016-07-12 2017-04-05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232112B1 (ja) * 2016-10-18 2017-11-15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184576B1 (ja) 2016-10-18 2017-08-23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250202B1 (ja) * 2017-02-10 2017-12-20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261786B1 (ja) * 2017-02-10 2018-01-17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346976B1 (ja) * 2017-05-23 2018-06-20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346977B1 (ja) * 2017-05-29 2018-06-20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405415B1 (ja) * 2017-06-16 2018-10-17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1596094S (zh) * 2017-08-23 2018-01-29
JP1602968S (zh) * 2017-10-19 2019-01-21
JP1602971S (zh) * 2017-10-24 2019-01-21
JP6431629B1 (ja) * 2018-02-26 2018-11-28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644338B1 (ja) * 2018-10-12 2020-02-12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554649B1 (ja) 2018-10-16 2019-08-07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671663B1 (ja) * 2018-10-30 2020-03-25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発射装置
JP6632088B1 (ja) 2018-10-30 2020-01-15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及びコマ玩具セット
JP6915811B2 (ja) 2019-02-26 2021-08-04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US11198057B2 (en) 2019-12-26 2021-12-14 Relax Support, LLC Gaming apparatus for spinning top toy game
JP7487894B2 (ja) * 2022-10-06 2024-05-21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19769A (en) * 1948-05-18 1952-12-02 Donald L Gallaher Peg top
US3201896A (en) * 1963-01-02 1965-08-24 Austin T Dalhart Spinning top
US3564756A (en) * 1969-02-12 1971-02-23 Nintendo Co Ltd Toy mine
JPS6151889A (ja) 1984-08-21 1986-03-14 Sony Corp 半導体レ−ザ−
JPS6151889U (zh) * 1984-09-08 1986-04-08
US4772241A (en) * 1987-07-22 1988-09-20 Mattel, Inc. Toy top with impeller-driven flywheel
JPH03109118A (ja) 1989-09-21 1991-05-0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H058576Y2 (zh) * 1989-11-07 1993-03-03
JP3071812B2 (ja) 1990-09-26 2000-07-3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画像検査方法
JP3109118B2 (ja) 1991-03-20 2000-11-1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補機取付構造
JP3067318B2 (ja) 1991-10-04 2000-07-17 株式会社明電舎 電極材料の製造方法
JP3170034B2 (ja) 1992-03-30 2001-05-28 株式会社ミツバ 圧力制御弁の制御圧力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938337A (ja) 1995-07-31 1997-02-10 Doragon Master Japan:Kk 遊戯装置
US5941753A (en) * 1998-01-02 1999-08-24 4 Kidz Inc. Spinning toplet assembly
JP3067318U (ja) * 1999-09-09 2000-03-31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
JP3071812U (ja) * 2000-03-15 2000-09-22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
JP3079300U (ja) * 2001-01-30 2001-08-10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
JP4612251B2 (ja) * 2001-08-28 2011-01-12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コマ玩具
US6776680B2 (en) * 2002-12-09 2004-08-17 Ki Toe Tony Chow Handheld toy spinn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play
US6769953B1 (en) * 2003-09-03 2004-08-03 Gail E. Sutton Spin top toy
JP2005328976A (ja) * 2004-05-19 2005-12-02 Takara Co Ltd コマ玩具
JP3109118U (ja) * 2004-12-01 2005-05-12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
CN2868364Y (zh) * 2006-01-27 2007-02-14 蔡东青 一种攻击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
CN201079684Y (zh) * 2007-05-17 2008-07-02 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中轴结构的玩具陀螺
JP3142474U (ja) * 2008-04-04 2008-06-12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3170034U (ja) * 2011-06-15 2011-09-01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CN202146603U (zh) * 2011-07-14 2012-02-22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组装的玩具陀螺
CN202315282U (zh) * 2011-10-31 2012-07-11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AU2012344547B2 (en) * 2011-11-30 2016-01-14 Guangdong Alpha Animation & Culture Co., Ltd. Separable combined toy spinning top
ES2705853T3 (es) * 2012-05-08 2019-03-26 Choi Shin Kyu Peonza
CN204073389U (zh) * 2014-08-16 2015-01-07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分体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CN104174169B (zh) * 2014-08-16 2016-09-14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分体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4319B (zh) 2016-10-21
EP3135358B1 (en) 2017-11-22
US20160325190A1 (en) 2016-11-10
EP3135358A4 (en) 2017-03-01
KR101579417B1 (ko) 2015-12-21
CN204798842U (zh) 2015-11-25
US10183226B2 (en) 2019-01-22
US20190105576A1 (en) 2019-04-11
TW201613676A (en) 2016-04-16
JP5793631B1 (ja) 2015-10-14
WO2016157544A1 (ja) 2016-10-06
US10500511B2 (en) 2019-12-10
CN104906798A (zh) 2015-09-16
JP2016185261A (ja) 2016-10-27
ES2659428T3 (es) 2018-03-15
EP3135358A1 (en)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6798B (zh) 陀螺玩具
JP5959773B1 (ja) コマ玩具
KR102332707B1 (ko) 팽이 완구
CN208493221U (zh) 陀螺玩具
KR101888273B1 (ko) 코마 완구
CN208893620U (zh) 陀螺玩具
US10695660B2 (en) Toy top
JP2013510600A (ja) 玩具コマ
CN207654690U (zh) 陀螺玩具
US20190134517A1 (en) Spinning top toy
JP2018198841A (ja) コマ玩具
JP3170034U (ja) コマ玩具
JP6516587B2 (ja) コマ玩具
JP2018139744A (ja) コマ玩具
EP2620190A1 (en) Toy with reversible base
JP5959711B1 (ja) コマ玩具
JP3170033U (ja) コマ玩具
CN210121343U (zh) 陀螺玩具结合体及具有其的陀螺套件
CN210229121U (zh) 陀螺玩具
JP2018196419A (ja) コマ玩具
JP3066857U (ja) コマ玩具
JP2021010422A (ja) コマ玩具
CN110947185A (zh) 一种陀螺
CN110270105B (zh) 陀螺合体和具有其的玩具
CN211158567U (zh) 可空转的陀螺部件及组合陀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