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4319B - Gyro toys - Google Patents

Gyro toy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4319B
TWI554319B TW104132182A TW104132182A TWI554319B TW I554319 B TWI554319 B TW I554319B TW 104132182 A TW104132182 A TW 104132182A TW 104132182 A TW104132182 A TW 104132182A TW I554319 B TWI554319 B TW I5543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portion
gyro
state
claw
gyro to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2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3676A (en
Inventor
Makoto Muraki
Takeaki Maeda
Original Assignee
Tom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m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613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3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4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43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00Tops
    • A63H1/02Tops with detachable win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Description

陀螺玩具
本發明係關於陀螺玩具。
以往,作為使用陀螺玩具的對戰遊戲,有著使陀螺玩具互相衝撞,藉由該衝力來撞飛對方的陀螺玩具,或是將設置在陀螺玩具之胴體上的彈飛構件予以從陀螺玩具飛出而藉此決定勝敗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
該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所揭示的陀螺玩具,係具有將彈飛構件與陀螺玩具(陀螺玩具本體)藉由彈性構件予以卡合的構造,藉由陀螺玩具互相衝撞之際的衝擊力使該卡合分離時,彈飛構件會藉由彈性構件的彈推力而飛起。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3833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實用新案登錄第3109118號公報
但是,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陀螺玩具中,陀螺玩具(陀螺玩具本體)本身為難以分解的構造。因此,難以將陀螺玩具本身予以修改來將陀螺玩具本身修改成自己喜歡的外觀或性能。
此問題並不只是對戰遊戲中所使用的陀螺玩具,對於胴體與軸部被固定的陀螺玩具而言可一概而論。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點而完成者,目的為提供一種容易分解及組裝的陀螺玩具。
請求項1所記載的陀螺玩具,係具備其本身不發揮作為陀螺玩具之功能的胴體、以及軸部,且旋轉方向被設定成既定之一方向的對戰用的一種陀螺玩具,其特徵為,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係互相個別地構成,於前述胴體形成有第1爪,於前述軸部形成有第2爪,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係對應於以前述軸部之軸線為中心之相對的旋轉位置,成為使前述第1爪與前述第2爪在上下方向重疊的可結合狀態、以及使前述第1爪與前述第2爪在上下方向不重疊的可解除結合狀態,具有彈推手段,係在前述可結合狀態將前述第1爪的 上表面與前述第2爪的下表面藉由彈簧的彈推力互相抵接,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係從前述可解除結合狀態以抵抗前述彈簧之彈推力的狀態相對於前述胴體使前述軸部朝向與前述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進行旋轉,藉此成為前述可結合狀態,且藉由前述彈簧的彈推力使前述第1爪的上表面與前述第2爪的下表面抵接而互相結合,在前述陀螺玩具的旋轉中藉由外力而使前述軸部相對於前述胴體朝前述旋轉方向旋轉而到達前述可解除結合狀態之際,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會分解,使前述胴體藉由前述彈簧的彈推力從前述軸部分離,且前述軸部會轉倒。
請求項2所記載的陀螺玩具,為請求項1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其特徵為具備:使前述陀螺玩具的性能變化的性能可變環,前述性能可變環,係在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的結合狀態中被夾持在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之間。
請求項3所記載的陀螺玩具,為請求項2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其特徵為,前述性能可變環係飛輪。
請求項4所記載的陀螺玩具,為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其特徵為,前述性能可變環與前述軸部,係構成為可在以前述軸部的軸線為中心之既定的相對旋轉位置處從上下方向嵌合,且在前述可解除結合狀態與前述可結合狀態之間構成為可一體地旋轉。
請求項5所記載的陀螺玩具,為請求項4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其特徵為,於前述胴體形成有弧狀縫 隙,於前述性能可變環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並從下方插入前述弧狀縫隙的舌片,來限制前述性能可變環相對於前述胴體的旋轉範圍。
請求項6所記載的陀螺玩具,為請求項5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其特徵為,前述弧狀縫隙,係形成為在前述可解除結合狀態時前述舌片位在前述弧狀縫隙的一端,而在前述可結合狀態時位在前述弧狀縫隙的另一端。
請求項7所記載的陀螺玩具,為請求項6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其特徵為,於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的對向面設有抵抗,係從前述可結合狀態到前述可解除結合狀態為止相對於前述胴體使前述軸部的旋轉段階性地進行。
請求項8所記載的陀螺玩具,為請求項7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其特徵為, 作為前述抵抗,係在前述對向面之中一方的面,沿著圓周方向複數形成有可互相嵌合的凹部及凸部的其中一方,於另一方的面形成有至少一個前述凹部及凸部之中的另一方。
根據請求項1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從胴體與軸部分離的狀態,使軸部對胴體接近,並使軸部相對於胴體朝既定的方向旋轉,藉此使胴體與軸部互相結合,反之,從胴體與軸部互相結合的狀態,使軸部相對於胴體朝與前述既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藉此使胴體與軸部分 離。因此,容易進行陀螺玩具的組裝及分解。
根據請求項2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可使該玩具的性能變化的性能可變環,係在胴體與前述軸部結合的狀態下被夾持在胴體與軸部之間,故可容易裝卸。
根據請求項3所記載的陀螺玩具,性能可變環為飛輪,故可長時間安定地使陀螺玩具旋轉。
至今為止的陀螺玩具,由於係使比較重的飛輪與胴體成為一體,故使用較重之輪的陀螺玩具的那方,碰撞對手之陀螺玩具的力道較強,且能長時間持續旋轉,因此就對戰來說為有利。就此觀點來看,請求項3所記載的陀螺玩具亦相同。但是,將請求項3所記載的陀螺玩具使用在對戰遊戲的情況時,胴體受到來自對手的攻擊時,比較重的飛輪與軸部會繼續打算持續旋轉,但由於胴體比飛輪還要輕,故容易受到外力(對手陀螺玩具的衝撞所致之衝擊力及陀螺玩具彼此的摩擦等)的影響。該影響,係飛輪越重則越大,容易使胴體與軸部的結合被解除。因此,根據該請求項3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可得到競技性或戰略性較高的效果。
根據請求項4所記載的陀螺玩具,性能可變環與軸部,係在既定之相對的旋轉位置從上下方向嵌合,故容易互相對位。
根據請求項5所記載的陀螺玩具,由於性能可變環相對於胴體的旋轉範圍受到限制,故容易互相對位。
根據請求項6所記載的陀螺玩具,係形成為在可解除結合狀態時舌片位在弧狀縫隙的一端,而在可結合狀態時位在弧狀縫隙的另一端,因此可更加容易互相對位。
根據請求項7及請求項8所記載的陀螺玩具,即使是在對戰遊戲等時對胴體作用有衝擊的情況,亦不會因為1次的衝擊使胴體與軸部分離,可長時間享受對戰遊戲等。
1‧‧‧陀螺玩具
10‧‧‧軸部
11‧‧‧旋轉軸
12‧‧‧鍔部
13‧‧‧圓筒部
14‧‧‧孔
15‧‧‧突出部
16‧‧‧圓柱體
17‧‧‧爪(第2爪)
18‧‧‧可動構件
19‧‧‧突出片
20‧‧‧線圈彈簧
21‧‧‧凸條(凸部)
30‧‧‧性能可變環
31‧‧‧環狀段部
32‧‧‧突出部
33‧‧‧凹部
34‧‧‧舌片
40‧‧‧胴體
40a‧‧‧凹凸
41‧‧‧圓孔
42‧‧‧環狀凹部
43a‧‧‧內周壁
43b‧‧‧頂壁
44‧‧‧爪(第1爪)
45‧‧‧凹條
46‧‧‧弧狀縫隙
50‧‧‧發射台
51‧‧‧拉柄
52‧‧‧桿
53‧‧‧陀螺支架
54‧‧‧叉部
54a‧‧‧傾斜面
400‧‧‧基體
401‧‧‧透明蓋體
圖1為說明關於本發明之陀螺玩具之一實施形態的遊戲方法的圖。
圖2為本實施形態之陀螺玩具的分解立體圖。
圖3為本實施形態之陀螺玩具的分解剖面立體圖。
圖4A為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陀螺玩具的陀螺本體、胴體及飛輪之卡合狀態的動作圖。
圖4B為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陀螺玩具的陀螺本體、胴體及飛輪之卡合狀態的動作圖。
圖5為表示將本實施形態之陀螺玩具予以旋轉驅動的發射台之一例的立體圖。
以下,根據將本發明的陀螺玩具示於圖式的 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全體構成》
圖1為說明關於本發明之陀螺玩具之一實施形態的遊戲方法的圖,圖2為本實施形態之陀螺玩具的分解立體圖,圖3為本實施形態之陀螺玩具的分解剖面立體圖。本說明書中,上下、左右及前後係指圖2及圖3所示之方向。
實施形態的陀螺玩具1,亦指可在陀螺對戰遊戲中使用的陀螺玩具。具體而言,該陀螺玩具1,可以使用在以互相衝撞的衝擊力將對手的陀螺玩具1如圖1右側那般予以分解來獲得勝利的對戰遊戲。
該陀螺玩具1,係如圖2及圖3所示般,係藉由構成下部構造的軸部10、構成上部構造的性能可變環30及胴體40所構成。
《細部構成》 1、關於軸部10
軸部10,在下部具備旋轉軸11、在中間部具備鍔部12、在上部具備圓筒部13。該旋轉軸11、鍔部12及圓筒部13係由合成樹脂所形成。但是,材料並不限定於合成樹脂,其中任一方或雙方亦可為金屬製。
鍔部12的下方部分,係成為從該鍔部12朝向旋轉軸11的外周段階性地變窄的形狀,作為全體係形成為大致 逆圓錐狀。
如圖2所示般、於鍔部12及圓筒部13,係在夾住旋轉軸11的軸線且在前後方向對峙的部位2處分別形成有孔14。且,於圓筒部13與鍔部12的下方部分,係在夾住旋轉軸11的軸線且在左右方向對峙的部位2處分別形成有突出部15。該突出部15的外面係與鍔部12的外周面對齊。
且,如圖3所示般,於圓筒部13的內側豎立設置有圓柱體16。該圓柱體16的上端雖未特別限定,但設定成比圓筒部13的上端還高的位置。於該圓柱體16的上端部,係在夾住旋轉軸11的軸線且在前後方向對峙的部位2處分別形成有朝半徑方向外側伸出的爪(第2爪)17。
且,軸部10係具備:設在圓筒部13內側且包圍上述圓柱體16之上部外周的圓筒狀的可動構件18。於該可動構件18的下端部外周面,係在夾住旋轉軸11的軸線且在前後方向對峙的部位2處分別形成有朝半徑方向外側伸出的突出片19。各突出片19,係如圖3所示般,插入上述孔14。該可動構件18係可朝上下方向移動,但藉由孔14的上緣使可動構件18之朝上方的移動受到限制。且,可動構件18,係藉由卷繞在圓柱體16周圍的線圈彈簧20而被往上方彈推,常態時,突出片19係抵接於孔14的上緣,可動構件18的上端係與圓筒部13的上端位在同一高度。
於該可動構件18的上面,係在夾住旋轉軸11的軸線 且在左右方向對峙的部位2處分別形成有朝半徑方向延伸的凸條21。
2、關於性能可變環30
此實施形態中,係使用飛輪作為性能可變環30。該性能可變環30係呈板狀。於該性能可變環30的底面形成有可從下方收容軸部10之鍔部12的環狀段部31。且,於該性能可變環30的上表面,分別在夾住旋轉軸11的軸線且在左右方向對峙的部位2處形成有朝向上方伸出的突出部32。於各突出部32的下側部分,形成有可從下方收容軸部10之突出部15的凹部33。且,於性能可變環30的上表面,形成有在各突出部32之緊鄰外側朝上方延伸的舌片34。舌片34係比突出部32更朝上方突出。又,作為該性能可變環30,亦可取代飛輪或是與飛輪成為一體,為於外周面具有突出部而容易攻擊對手之陀螺玩具1者,或是於外周面有凹部而難以遭受來自對手之陀螺玩具1的攻擊者。
3、關於胴體40
胴體40係呈圓盤狀。該胴體40,係如圖2所示般,具備基體400、以及俯視時與基體400大致同形狀且覆蓋在基體400上的透明蓋體401。
於胴體40的外周形成有凹凸40a。且,於基體400的中央形成有圓孔41。該圓孔41係藉由上述透明蓋體 401來塞住上端開口。此外,於胴體40的下面,形成有可從下方收容性能可變環30之突出部32的環狀凹部42。在區劃形成該環狀凹部42的內周璧43a之內周面下端,係在夾住旋轉軸11的軸線且在前後方向對峙的部位2處分別突出設置有朝半徑方向內側伸出的爪(第1爪)44。且,於內周壁43a的下端面,係在夾住旋轉軸11的軸線且在左右方向對峙的部位2處,分別複數形成有朝徑方向延伸且在圓周方向以既定間隔配置的凹條45。
且,在區劃形成胴體40之環狀凹部42的頂壁43b,形成有可從下方插入性能可變環30之舌片34的弧狀縫隙46。該弧狀縫隙46的長度係使舌片34能夠充分移動的長度。
《組裝方法》
接著,對陀螺玩具1之組裝方法的一例進行說明。
首先,將軸部10的突出部15從下方與性能可變環30的凹部33對齊,將軸部10與性能可變環30組裝成嵌合狀態。接著,將該組裝體從下方靠近胴體40。此時,將上述組裝體之性能可變環30的舌片34與胴體40之弧狀縫隙46之既定的端部對齊(圖4A)。該狀態,係軸部10的爪17與胴體40的爪44在上下方向沒有重疊的狀態。該狀態為可解除結合狀態。之後,將上述組裝體的軸部10往胴體40側按壓。如此一來,首先,性能可變環30會抵接於胴體40的下表面。進一步,將上述組裝體的 軸部10往胴體40側按壓時,軸部10的突出片19會抵抗線圈彈簧20的彈推力而藉由性能可變環30的下表面往下方被按壓。該狀態中,軸部10的爪17係比胴體40的爪44更被往上方推起。然後,使軸部10與性能可變環30一體地相對於胴體40使舌片34旋轉移動至與上述既定的端部相反側的端部為止(圖4B)。此情況的旋轉,係胴體40及性能可變環30與軸部10的相對旋轉,在圖4(B)中,顯示有將胴體40側相對於胴體40及性能可變環30予以旋轉的狀態。如此一來,軸部10的爪17與胴體40的爪44會成為上下重疊的狀態。該狀態為可結合狀態。然後,手從軸部10放開時,藉由線圈彈簧20的彈推力,使軸部10的爪17的下表面與胴體40的爪44的上表面抵接,而使軸部10、性能可變環30及胴體40結合,組裝成陀螺玩具1。
《遊戲方式》
接著,對使用該陀螺玩具1的遊戲方式之一例進行說明。
該遊戲方式的一例,係使陀螺玩具1旋轉,進行與對手之陀螺玩具1的戰鬥。
該情況時,陀螺玩具1的旋轉力的累積,係藉由圖5所示的發射台50來進行。該發射台50,係構成為:於內部具備未圖示的圓板,將該圓板以未圖示的發條彈簧朝向一個旋轉方向彈推,並且以拉柄51拉動卷繞在圓板周圍 之未圖示的紐時,圓板會被旋轉,而使陀螺支架53旋轉。該陀螺支架53的旋轉,係藉由往下方突出設置的叉部54來傳達至陀螺玩具1,使陀螺玩具1旋轉。此情況時,叉部54係插入胴體40的弧狀縫隙46。然後,將發射台50的拉柄51拉到底時,圓板以及陀螺支架53的旋轉會停止,但是陀螺玩具1係藉由慣性力而持續旋轉,故陀螺玩具1會沿著叉部54的傾斜面54a而從陀螺支架53脫離。又,圖5中的符號52係可相對於陀螺支架53進出的桿。該桿52係在將陀螺玩具1安裝於陀螺支架53之際,被陀螺玩具1的上表面按壓而陷入陀螺支架53。該桿52係例如使用在檢測陀螺玩具1的安裝。
如上述般進行,使發射後的陀螺玩具1在既定的場地旋轉,與對手的陀螺玩具1衝撞時,藉由衝撞的衝擊力或摩擦等,於胴體40產生如圖4B所示般之與軸部10及性能可變環30之旋轉方向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藉此,使胴體40對軸部10及性能可變環30的旋轉方向往相反的方向相對旋轉。
如此一來,胴體40的凹條45會一段一段地與軸部10的凸條21咬合,且每次都被定位在其位置。然後,到達圖4A所示的位置時,胴體40的爪44會從軸部10的爪17脫離,故胴體40會藉由彈簧20的彈推力從軸部10分離。然後,如圖1中的右側所示般,陀螺玩具1被分解。
《本發明的變形例》
以上,雖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該實施形態,只要在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當然可進行各種變形。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軸部10與胴體40的旋轉抵抗,係在軸部10形成凸條21並在胴體40形成凹條45,但亦可形成為其他形狀的凸部與凹部。且,其數量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此外,旋轉抵抗亦可為形成在軸部10與胴體40之對向面的橡膠等的抵抗。此情況時,係藉由來自外部的衝擊力等,使軸部10與胴體40漸漸朝解除結合的方向相對地旋轉。
且,上述實施形態中,係針對俯視時為順時針方向旋轉的陀螺玩具1進行了說明,但當然也可適用於俯視時為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陀螺玩具1。此情況時,係使用共通的零件作為軸部10及性能可變環30,只要變更胴體40,即可簡單地在組裝陀螺玩具1之際實現出:使胴體40相對於軸部10及性能可變環30在俯視時為逆時針方向旋轉之構造的陀螺玩具1。
且,上述實施形態中,係以使俯視時為順時針方向旋轉的陀螺玩具1、1彼此對戰的例進行了說明,但亦可使俯視時為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陀螺玩具1、1彼此對戰。
此外,也可使俯視時為順時針方向旋轉的陀螺玩具1與俯視時為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陀螺玩具1進行對戰。
此情況時,係藉由陀螺玩具1、1彼此的衝撞及摩 擦,使胴體40相對於軸部10從可解除結合狀態往可結合狀態相對地旋轉。換言之,是朝向使軸部10與胴體40鎖緊的方向旋轉。因此,雖然陀螺玩具1會難以藉由衝撞及摩擦而分解,但此情況時,係成為可以享受把對手的陀螺玩具1彈飛來決定對戰勝負等之態樣的對戰。當然,亦可以3個以上的陀螺玩具1來進行對戰。
10‧‧‧軸部
11‧‧‧旋轉軸
12‧‧‧鍔部
13‧‧‧圓筒部
14‧‧‧孔
15‧‧‧突出部
16‧‧‧圓柱體
17‧‧‧爪(第2爪)
18‧‧‧可動構件
19‧‧‧突出片
21‧‧‧凸條(凸部)
30‧‧‧性能可變環
32‧‧‧突出部
33‧‧‧凹部
34‧‧‧舌片
40‧‧‧胴體
40a‧‧‧凹凸
41‧‧‧圓孔
44‧‧‧爪(第1爪)
46‧‧‧弧狀縫隙
400‧‧‧基體
401‧‧‧透明蓋體

Claims (8)

  1. 一種陀螺玩具,係具備其本身不發揮作為陀螺玩具之功能的胴體、以及軸部,且旋轉方向被設定成既定之一方向的對戰用的陀螺玩具,其特徵為,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係互相個別地構成,於前述胴體形成有第1爪,於前述軸部形成有第2爪,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係對應於以前述軸部之軸線為中心之相對的旋轉位置,成為使前述第1爪與前述第2爪在上下方向重疊的可結合狀態、以及使前述第1爪與前述第2爪在上下方向不重疊的可解除結合狀態,具有彈推手段,係在前述可結合狀態將前述第1爪的上表面與前述第2爪的下表面藉由彈簧的彈推力互相抵接,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係從前述可解除結合狀態以抵抗前述彈簧之彈推力的狀態相對於前述胴體使前述軸部朝向與前述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進行旋轉,藉此成為前述可結合狀態,且藉由前述彈簧的彈推力使前述第1爪的上表面與前述第2爪的下表面抵接而互相結合,在前述陀螺玩具的旋轉中藉由外力而使前述軸部相對於前述胴體朝前述旋轉方向旋轉而到達前述可解除結合狀態之際,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會分解,使前述胴體藉由前述彈簧的彈推力從前述軸部分離,且前述軸部會轉倒。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陀螺玩具,其具備:使前述陀螺玩具的性能變化的性能可變環,前述性能可變環,係在 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的結合狀態中被夾持在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陀螺玩具,其中,前述性能可變環係飛輪。
  4. 如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的陀螺玩具,其中,前述性能可變環與前述軸部,係構成為可在以前述軸部的軸線為中心之既定的相對旋轉位置處從上下方向嵌合,且在前述可解除結合狀態與前述可結合狀態之間構成為可一體地旋轉。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陀螺玩具,其中,於前述胴體形成有弧狀縫隙,於前述性能可變環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並從下方插入前述弧狀縫隙的舌片,來限制前述性能可變環相對於前述胴體的旋轉範圍。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陀螺玩具,其中,前述弧狀縫隙,係形成為在前述可解除結合狀態時前述舌片位在前述弧狀縫隙的一端,而在前述可結合狀態時位在前述弧狀縫隙的另一端。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陀螺玩具,其中,於前述胴體與前述軸部的對向面設有抵抗,係從前述可結合狀態到前述可解除結合狀態為止相對於前述胴體使前述軸部的旋轉段階性地進行。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陀螺玩具,其中,作為前述抵抗,係在前述對向面之中一方的面,沿著圓周方向複數形成有可互相嵌合的凹部及凸部的其中一方,於另一方的面 形成有至少一個前述凹部及凸部之中的另一方。
TW104132182A 2015-03-27 2015-09-30 Gyro toys TWI554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7294A JP5793631B1 (ja) 2015-03-27 2015-03-27 コマ玩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3676A TW201613676A (en) 2016-04-16
TWI554319B true TWI554319B (zh) 2016-10-21

Family

ID=5407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182A TWI554319B (zh) 2015-03-27 2015-09-30 Gyro toy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0183226B2 (zh)
EP (1) EP3135358B1 (zh)
JP (1) JP5793631B1 (zh)
KR (1) KR101579417B1 (zh)
CN (2) CN204798842U (zh)
ES (1) ES2659428T3 (zh)
TW (1) TWI554319B (zh)
WO (1) WO20161575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31579S (zh) * 2015-03-20 2015-08-17
JP1531575S (zh) * 2015-03-20 2015-08-17
JP1531584S (zh) * 2015-03-20 2015-08-17
JP5959711B1 (ja) * 2015-12-18 2016-08-02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5959773B1 (ja) * 2016-01-19 2016-08-02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5969151B1 (ja) 2016-02-09 2016-08-17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1565799S (zh) * 2016-06-06 2016-12-19
JP2017221304A (ja) * 2016-06-14 2017-12-21 株式会社Area81 玩具のスイッチ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変形玩具
JP6111365B1 (ja) * 2016-07-12 2017-04-05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232112B1 (ja) * 2016-10-18 2017-11-15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184576B1 (ja) 2016-10-18 2017-08-23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261786B1 (ja) * 2017-02-10 2018-01-17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250202B1 (ja) * 2017-02-10 2017-12-20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346976B1 (ja) * 2017-05-23 2018-06-20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346977B1 (ja) * 2017-05-29 2018-06-20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405415B1 (ja) 2017-06-16 2018-10-17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1596094S (zh) * 2017-08-23 2018-01-29
JP1602968S (zh) * 2017-10-19 2019-01-21
JP1602971S (zh) * 2017-10-24 2019-01-21
JP6431629B1 (ja) * 2018-02-26 2018-11-28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644338B1 (ja) * 2018-10-12 2020-02-12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554649B1 (ja) * 2018-10-16 2019-08-07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632088B1 (ja) 2018-10-30 2020-01-15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及びコマ玩具セット
JP6671663B1 (ja) * 2018-10-30 2020-03-25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発射装置
JP6915811B2 (ja) 2019-02-26 2021-08-04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US11198057B2 (en) 2019-12-26 2021-12-14 Relax Support, LLC Gaming apparatus for spinning top toy game
JP7487894B2 (ja) 2022-10-06 2024-05-21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7318U (ja) * 1999-09-09 2000-03-31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
JP2005328976A (ja) * 2004-05-19 2005-12-02 Takara Co Ltd コマ玩具
CN2868364Y (zh) * 2006-01-27 2007-02-14 蔡东青 一种攻击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19769A (en) * 1948-05-18 1952-12-02 Donald L Gallaher Peg top
US3201896A (en) * 1963-01-02 1965-08-24 Austin T Dalhart Spinning top
US3564756A (en) * 1969-02-12 1971-02-23 Nintendo Co Ltd Toy mine
JPS6151889A (ja) 1984-08-21 1986-03-14 Sony Corp 半導体レ−ザ−
JPS6151889U (zh) * 1984-09-08 1986-04-08
US4772241A (en) * 1987-07-22 1988-09-20 Mattel, Inc. Toy top with impeller-driven flywheel
JPH03109118A (ja) 1989-09-21 1991-05-0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H058576Y2 (zh) * 1989-11-07 1993-03-03
JP3071812B2 (ja) 1990-09-26 2000-07-3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画像検査方法
JP3109118B2 (ja) 1991-03-20 2000-11-1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補機取付構造
JP3067318B2 (ja) 1991-10-04 2000-07-17 株式会社明電舎 電極材料の製造方法
JP3170034B2 (ja) 1992-03-30 2001-05-28 株式会社ミツバ 圧力制御弁の制御圧力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938337A (ja) 1995-07-31 1997-02-10 Doragon Master Japan:Kk 遊戯装置
US5941753A (en) * 1998-01-02 1999-08-24 4 Kidz Inc. Spinning toplet assembly
JP3071812U (ja) * 2000-03-15 2000-09-22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
JP3079300U (ja) * 2001-01-30 2001-08-10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
JP4612251B2 (ja) * 2001-08-28 2011-01-12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コマ玩具
US6776680B2 (en) * 2002-12-09 2004-08-17 Ki Toe Tony Chow Handheld toy spinn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play
US6769953B1 (en) * 2003-09-03 2004-08-03 Gail E. Sutton Spin top toy
JP3109118U (ja) * 2004-12-01 2005-05-12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
CN201079684Y (zh) * 2007-05-17 2008-07-02 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中轴结构的玩具陀螺
JP3142474U (ja) * 2008-04-04 2008-06-12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3170034U (ja) * 2011-06-15 2011-09-01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CN202146603U (zh) * 2011-07-14 2012-02-22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组装的玩具陀螺
CN102371071B (zh) * 2011-10-31 2013-04-17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PL2786790T3 (pl) * 2011-11-30 2018-04-30 Guangdong Alpha Animation And Culture Co., Ltd. Zabawkowy rozłączalny składany bąk
CA2862620C (en) * 2012-05-08 2017-08-15 Shin-Kyu CHOI Top
CN204073389U (zh) * 2014-08-16 2015-01-07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分体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CN104174169B (zh) * 2014-08-16 2016-09-14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分体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7318U (ja) * 1999-09-09 2000-03-31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
JP2005328976A (ja) * 2004-05-19 2005-12-02 Takara Co Ltd コマ玩具
CN2868364Y (zh) * 2006-01-27 2007-02-14 蔡东青 一种攻击型玩具陀螺的螺旋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83226B2 (en) 2019-01-22
CN204798842U (zh) 2015-11-25
JP5793631B1 (ja) 2015-10-14
EP3135358A4 (en) 2017-03-01
EP3135358B1 (en) 2017-11-22
TW201613676A (en) 2016-04-16
KR101579417B1 (ko) 2015-12-21
EP3135358A1 (en) 2017-03-01
US20160325190A1 (en) 2016-11-10
WO2016157544A1 (ja) 2016-10-06
US20190105576A1 (en) 2019-04-11
US10500511B2 (en) 2019-12-10
ES2659428T3 (es) 2018-03-15
JP2016185261A (ja) 2016-10-27
CN104906798A (zh) 2015-09-16
CN104906798B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4319B (zh) Gyro toys
JP5959773B1 (ja) コマ玩具
JP6431629B1 (ja) コマ玩具
US10695660B2 (en) Toy top
JP5990354B1 (ja) コマ玩具
JP6111365B1 (ja) コマ玩具
JP5969151B1 (ja) コマ玩具
KR102332707B1 (ko) 팽이 완구
EP3323480B1 (en) Toy top
JP6618970B2 (ja) コマ玩具
US20190134517A1 (en) Spinning top toy
JP6516587B2 (ja) コマ玩具
JP6232153B1 (ja) コマ玩具
JP6904543B2 (ja) コマ玩具
JP6236177B1 (ja) コマ玩具
JP6948639B2 (ja) コマ玩具
JP5959711B1 (ja) コマ玩具
JP6915811B2 (ja) コマ玩具
CN110270105B (zh) 陀螺合体和具有其的玩具
JP2021010678A (ja) コマ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