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4690U - 陀螺玩具 - Google Patents

陀螺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4690U
CN207654690U CN201721072306.3U CN201721072306U CN207654690U CN 207654690 U CN207654690 U CN 207654690U CN 201721072306 U CN201721072306 U CN 201721072306U CN 207654690 U CN207654690 U CN 207654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y top
extension
guiding groove
main part
t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723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羽柴健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m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m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4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46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00T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3/00Board games; Raffle games
    • A63F3/00895Accessories for board g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0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16Spinning-top g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00Tops
    • A63H1/02Tops with detachable winding devices
    • A63H1/04Tops with detachable winding devices with string or band win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旋转过程中进行功能变化的陀螺玩具。一种陀螺玩具(1),其在主体部(40)的外周具有攻击用的伸出部(43a),所述陀螺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43a)经由引导槽(47)和插入至该引导槽(47)突起件(43b)而与主体部主体卡合,在所述陀螺玩具的旋转过程中,所述伸出部(43a)根据受到的力而上下移动,其中,该引导槽(47)具有倾斜槽部分(47a),该倾斜槽部分(47a)以朝向所述陀螺玩具(1)的旋转方向的后侧而具有上升斜度的方式相对于水平面具有规定的倾斜度。

Description

陀螺玩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2月10日提交的名称为“陀螺玩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23036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陀螺玩具。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陀螺玩具的对战游戏,存在如下对战游戏:使陀螺玩具相互碰撞,利用其冲击力而使对方的陀螺玩具的旋转停止、将对方的陀螺玩具弹飞、或者使对方的陀螺玩具发生分解。
在这样的陀螺玩具中,进行了用于使攻击力、防御力发生变更的研究。例如,将配件安装于玩具主体,该配件具有能够变更攻击力、防御力的形状的伸出部(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08344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配件的情况下,是通过将该配件翻过来安装于玩具主体而使攻击力、防御力在表面和背面发生变化。但是,该操作较为烦琐。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旋转过程中进行功能变化的陀螺玩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第一方案是一种陀螺玩具,其在主体部的外周具有攻击用的伸出部,所述陀螺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在所述陀螺玩具的旋转过程中根据该伸出部受到的力而上下移动。在所述陀螺玩具的旋转过程中伸出部受到的力包含惯性力、重力或者冲击力。该情况下的冲击力是由于向对方的陀螺玩具、划分出场地的壁等的碰撞而产生的。
第二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伸出部经由引导槽和插入于该引导槽的突起而与主体部主体卡合,在所述陀螺玩具的旋转过程中根据该伸出部受到的力的方向而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主体上下移动,其中,该引导槽具有倾斜槽部分,该倾斜槽部分以朝向所述陀螺玩具的旋转方向的后侧而具有上升斜度的方式相对于水平面具有规定的倾斜度。
第三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引导槽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主体侧,所述突起形成于所述伸出部侧。
第四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引导槽在所述旋转方向的后端部具有与所述倾斜槽部分连接的平坦槽部分、或者与所述倾斜槽部分相比倾斜更平缓的平缓倾斜槽部分。
第五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案或第四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体部主体由上板以及下板构成,在所述上板以及所述下板分别形成有槽壁形成部,通过安装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而使所述上板的槽壁形成部和所述下板的槽壁形成部匹配而形成所述引导槽。
第六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案的基础上,具有多个所述伸出部,该多个所述伸出部形成于具有与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同的轴心的环状件。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及第二方案,在陀螺玩具的旋转过程中,由于伸出部受到的力,该伸出部上下移动,因此能够缓和在旋转过程中从对方的陀螺玩具受到的冲击力,能够在旋转中途使攻击功能发生变化。
根据第三方案,由于在主体部主体侧形成有引导槽,因此能够不依赖于伸出部的大小而使伸出部在较大的范围进行动作。
根据第四方案,由于在平坦槽部分、平缓倾斜槽部分和倾斜槽部分阻力不同,因此能够使伸出部的动作在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带有变化。
根据第五方案,在上板和下板分别形成槽壁形成部,由此能够简化突起和槽的卡合构造。
根据第六方案,由于将多个伸出部形成于环状件,因此其组装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陀螺玩具和陀螺发射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游戏方法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半剖视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半剖视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上板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下板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环状件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槽的图。
图10(A)、图10(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伸出部的动作的图,图10(A)是向下移动时的图,图10(B)是向上移动时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槽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陀螺玩具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1以及陀螺发射玩具60的玩具组件。
其中,陀螺玩具1是能够在所谓的对战游戏中使用的陀螺玩具。该陀螺玩具 1用于例如通过因相互的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而使对方的陀螺玩具1如图2所示那样分解而进行游戏的对战游戏。
如图3以及图4所示,该陀螺玩具1构成为包括轴部10、飞轮30以及主体部40。此外,在图3以及图4中以半剖视的方式示出陀螺玩具1,但未图示的半个部分相对于轴心X呈轴对称。此外,本说明书中,上下、左右、前后是指图4 所示的方向。
如图4所示,轴部10在下端部具备旋转轴11,在上下方向中间部具备凸缘 12,在上端部具备圆筒体13。
其中,凸缘12和圆筒体13一体地形成。在圆筒体13的中央设置有柱体14。在该柱体14的上端部,在前后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爪17。该柱体14固定设置于轴下部10a。轴下部10a从凸缘12侧朝旋转轴11的前端侧阶段性地缩径,整体形成为近似倒圆锥形。该轴下部10a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固定于凸缘12。
在凸缘12以及圆筒体13,在前后两处部位分别遍及凸缘12以及圆筒体13 而形成有孔15。另外,在圆筒体13的外周面,在左右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突出部16。各突出部16的外表面与凸缘12的外周面成为同一平面。
另外,轴部10具备圆筒状的按压部件18。该按压部件18设置成在圆筒体 13的内侧将柱体14包围。在按压部件18的下端部外周,在前后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脚部18a。
如图4所示,这样构成的按压部件18组装成各脚部18a从上述孔15露出。该孔15允许脚部18a的上下方向的移动,但在孔15的上边缘限制脚部18a向上方的移动。另外,利用弹簧19对按压部件18向上方施加作用力,在常态下,按压部件18的上端面处于与圆筒体13的上端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
此外,在按压部件18的上表面,在左右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凸条(突起)20。
飞轮30形成为环状。在飞轮30的底面内周侧形成有能够从下方容纳轴部10 的凸缘12的外周部的环状阶梯部30a。在该飞轮30的上表面,在左右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朝上方伸出的突出部31。在各突出部31的下侧部分形成有能够从下方容纳轴部10的突出部16的凹部32。另外,在飞轮30的上表面,在紧靠各突出部31的外侧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舌片33。舌片33比突出部31更向上方突出。
图5是从上方观察主体部40时的立体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上板41时的立体图,图7是从上方观察下板42时的立体图,图8是从上方观察环状件43时的立体图。
主体部40具备上板41、下板42以及环状件43。此外,下面将“旋转方向上游”称为陀螺玩具1的旋转方向前侧,将“旋转方向下游”称为陀螺玩具1的旋转方向后侧。
在上板41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孔41a。另外,在上板41的下侧的孔41a的边缘,夹持轴心在相互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伸出的突起 41b。该突起41b用于安装图4所示的圆筒状的装饰部件44。即,在实施方式中,准备用于识别自己和对手的陀螺玩具1的装饰部件44。作为该装饰部件44,准备多个上表面的颜色、形状互不相同的部件。该装饰部件44为圆柱形,且在外周面形成有供上述突起41b嵌入的槽44a。而且,在使槽44a的入口和突起41b 在上下方向上对准之后,使装饰部件44向规定方向旋转而使槽44a的边缘和突起 41b卡合,由此将装饰部件44安装于上板41。
另外,在上板41,在夹持轴心而相互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能够供飞轮 30的舌片33从下方插入的弧形狭缝41c。各狭缝41c的宽度在圆周方向的一端侧较宽,而在另一端侧变得较窄。
进一步地,在上板41的下侧,夹持轴心在相互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形成有圆筒状的凸台41d。在凸台41d的孔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未图示)。
另外,上板41的下表面构成与轴心正交的表面(水平面)。在该上板41的下表面外周部形成有共计六个向下方突出的突出片41e。各突出片41e从下方观察形成为弧形。另外,各突出片41e从半径方向外侧观察形成为锯齿形。即,各突出片41e具有:下垂面411,其位于旋转方向上游端、且与上板41的下表面成直角;平坦面412,其位于旋转方向上游部、且与下垂面411的下端相连,并且与轴心正交;以及倾斜面413,其位于旋转方向下游侧,与平坦面412相连、且朝向旋转方向上游侧而上升。该各突出片41e与位于相邻的突出片41e、41e之间的上板41的下表面相互配合而构成槽壁形成部410。在上板41的下表面外周部,在圆周方向上以相等间隔形成有共计六个这样的突出片41e。
如图7所示,在下板42向下方突出地形成有内侧的环形壁(圆筒部)42a,该内侧的环形壁42a具有与上述孔41a的直径相同大小的内径。在环形壁42a的下端部内表面,夹持轴心在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向半径方向内侧伸出地形成有爪 42b。进一步地,在各爪42b的下表面的端部形成有通过连续形成多个与轴部10 的上述凸条20啮合的凹部而成的起伏部42c。
另外,在下板42形成有:弧形狭缝42d,其位于上板41的各狭缝41c之下;以及孔42e,其供上述上板41的各凸台41d插入。
另外,在下板42的外周形成有外侧的环形壁41f。而且,在环形壁41f设置有将壁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槽壁形成部420。该槽壁形成部420是在圆周方向上排列共计六组将如下部分相连而成的组合而形成的:竖立面421,其与下垂面 411抵接;平坦面422,其与平坦面412对置;倾斜面423,其与倾斜面413对置的;平坦面424,其与位于相邻的突出片41e、41e之间的上板41对置。
而且,在将上板41和下板42互相安装时,该槽壁形成部420和上述槽壁形成部410互相啮合,在由上板41以及下板42构成的主体部主体的外周形成有共计六个图9所示的引导槽47。
在这里,如果对各引导槽47进行说明,则各引导槽47具有:倾斜槽部分47a,其从旋转方向上游侧朝后端侧而上升;以及平坦槽部分47b,其位于旋转方向下游部、且与所述倾斜槽部分47a连接。
在环状件43的外周,在圆周方向上以相等间隔形成有共计六个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攻击用的伸出部43a。伸出部43a的上表面大致平坦。另一方面,当从环状件43的半径方向外侧观察时,伸出部43a的下表面成为下表面从旋转方向上游端朝旋转方向下游侧下降而旋转方向下游部上升的倾斜形状。
另外,在环状件43的内周形成有逐个插入至各引导槽47的突起件43b。突起件43b从半径方向内侧观察形成为菱形。
该环状件43以如下方式组装于上板41以及下板42。
即,在组装上板41和下板42之前,例如,预先将上板41倒置,在上板41 上载置倒置的环状件43,在环状件43上倒置地载置下板42。然后,使带垫圈的外螺纹(未图示)从下板42侧与上板41的凸台41d的内螺纹螺合。由此,将环状件43组装于上板41以及下板42。
下面,对陀螺玩具1整体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此外,在这里,如图4所示,设为已经完成轴部10和主体部40各自的组装。
首先,使轴部10的突出部16从下方与飞轮30的凹部32对准而将轴部10 和飞轮30组装成嵌合状态。接着,使该组装体从下方靠近主体部40。此时,使上述组装体的飞轮30的舌片33从狭缝42d通过而插入至主体部40的弧形狭缝 41c。该状态是轴部10的爪17和主体部40的爪42b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状态。该状态是结合解除状态。之后,将上述组装体的轴部10向主体部40侧按压。于是,首先将飞轮30按压抵接至主体部40的下表面。进一步地,轴部10内的弹簧19收缩,按压部件18下降,将轴部10的爪17相对地推高至比主体部40的爪42b更靠上方的位置。而且,使轴部10与飞轮30一体地相对于主体部40而向规定方向旋转。于是,轴部10的爪17和主体部40的爪42b成为在上下重叠的状态。而且,当将手从轴部10放开时,因轴部10内的弹簧19的施加力,轴部10的爪17的下表面和主体部40的爪42b的上表面抵接。该状态,即轴部10 的爪17的下表面和主体部40的爪42b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是结合状态。由此,轴部10和飞轮30以及主体部40结合,组装成陀螺玩具1。
接着,对使用该陀螺玩具1的游戏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旋转驱动陀螺玩具1的陀螺发射玩具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在该游戏方法的一个例子中,使陀螺玩具1旋转而与对方的陀螺玩具1进行对战。
在该情况下,陀螺玩具1的旋转力的施加由陀螺发射玩具60进行。该陀螺发射玩具60构成为:在内部具备未图示的圆板,利用未图示的盘簧向一个旋转方向对该圆板施加作用力,并且,当利用手柄61拉动卷绕在圆板周围的未图示的绳时,圆板旋转,从而使陀螺保持件62旋转。该陀螺保持件62的旋转,通过突出设置于下方的叉状件(fork)63传递给陀螺玩具1,使陀螺玩具1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将叉状件63插入于主体部40的弧形狭缝41c而卡合于弧形狭缝41c 的宽度较窄侧。然后,当将陀螺发射玩具60的手柄61拉到底时,圆板乃至陀螺保持件62的旋转停止,另一方面,由于陀螺玩具1因惯性力还会进行旋转,因此陀螺玩具1沿循叉状件63的倾斜面63a从陀螺保持件62脱离。
这样发射出去的陀螺玩具1在规定的场地向规定方向旋转,在与对方的陀螺玩具1碰撞时,通过因碰撞引起的冲击力,在主体部40上作用有与轴部10以及飞轮30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由此,主体部40相对于轴部10以及飞轮 30的旋转方向朝相反方向相对地旋转。
于是,主体部40下表面的起伏部42c和凸条20伴随着轴部10相对于主体部 40相对地旋转而改变啮合的位置。而且,当到达卡止解除位置时,主体部40的爪42b从轴部10的爪17脱离,因此,由于轴部10内的弹簧19的施加力,主体部40从轴部10离开。而且,如图2所示,陀螺玩具1发生分解。
以上述方式决定对战的胜败,但在对战中或者对战前,伸出部43a以如下方式动作。
即,对于处于图10(A)所示的状态的陀螺玩具1,当伸出部43a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而朝陀螺玩具1的下游侧受到冲击时,伸出部43a退避至旋转方向下游侧上方而吸收及缓和冲击。另一方面,受到冲击的伸出部43a上升而位于对方的陀螺玩具的主体部的上方,因此,将对方的陀螺玩具压制于下方。
另外,在由陀螺发射玩具60施加旋转力的过程中,陀螺玩具1开始旋转,因此,伸出部43a移动至旋转方向下游侧上方。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从最初就使伸出部43a移动至旋转方向下游侧上方,使突起件43b位于引导槽的平坦槽部分47b而进行旋转力的施加。之后,当发射陀螺玩具1时,在主体部主体受到了冲击时,因作用于环状件43乃至伸出部43a的惯性力,突起件43b从引导槽的平坦槽部分47b离开,伸出部43a下降。于是,陀螺玩具1的重心变低,因此陀螺玩具1的旋转稳定性增加,并且伸出部43a下降,因此,攻击功能发生变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11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引导槽。该陀螺玩具的引导槽47具有:倾斜槽部分47a,其位于旋转方向上游侧;以及平缓倾斜槽部分47c,其位于旋转方向下游侧、且与倾斜槽部分47a相比倾斜更平缓。该情况下的倾斜槽部分47a 以及平缓倾斜槽部分47c朝向旋转方向下游侧而具有上升斜度。
这样由倾斜槽部分47a以及平缓倾斜槽部分47c形成引导槽47,从而能够实现如下的作用效果。
在倾斜槽部分47a中,在陀螺玩具1的旋转速度较弱的最后阶段上升的伸出部43a容易下降,在伸出部43a来到最靠下位置时,重心稳定,能够维持较长的旋转。另一方面,在平缓倾斜槽部分47c中阻力较小,因此在陀螺玩具1的旋转速度较快的开始阶段,在从对方的陀螺玩具朝旋转方向下游侧而受到攻击时,伸出部43a容易向旋转方向下游侧移动,容易躲过来自对方的陀螺玩具的攻击。特别是在伸出部43a的下表面成为倾斜面的情况下,容易躲过来自对方的陀螺玩具的攻击。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适当地选择环状件43的重量、引导槽47的倾斜度以及引导槽47的槽边缘的表面状态等,能够设定为在陀螺玩具1的旋转停止且正立的状态下,伸出部43a由于环状件43的重量而下降至最靠下位置。另外,通过同样的选择,还能够设定为伸出部43a停留于槽边縁的中间位置。特别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设置为在突起件43b卡合于平缓倾斜槽部分47c时,伸出部43a停留于与其相对应的位置,在突起件43b卡合于倾斜槽部分47a时,由于重量而下降至最靠下位置。
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理所当然地,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使引导槽47的倾斜槽部分47a朝陀螺玩具 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而上升,但在双向旋转的陀螺玩具中,也可以将引导槽47形成为从半径方向外侧观察时的梯形形状或者山形。
另外,虽然将六个伸出部43a形成于环状件43,但也可以将各个伸出部43a 分别组装于主体部主体而相互独立地在圆周方向上往返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锯齿形的突出片41e和与该突出片41e类似的形状的切口部而形成引导槽47,但也可以将引导槽的上半部形成于上板41,将下半部形成于下板42。要点在于,形成引导槽47而能够将突起件43b插入至引导槽47。
【符号说明】
1 陀螺玩具
41 上板
42 下板
43 环状件
43a 伸出部
43b 突起件(突起)
47 引导槽
47a 倾斜槽部分
47b 平坦槽部分
47c 平缓倾斜槽部分。

Claims (6)

1.一种陀螺玩具,其在主体部的外周具有攻击用的伸出部,
所述陀螺玩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伸出部经由引导槽和插入于该引导槽的突起而与主体部主体卡合,所述伸出部在所述陀螺玩具的旋转过程中根据该伸出部受到的力而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主体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该引导槽具有倾斜槽部分,该倾斜槽部分以朝向所述陀螺玩具的旋转方向的后侧而具有上升斜度的方式相对于水平面具有规定的倾斜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槽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主体侧,所述突起形成于所述伸出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槽在所述旋转方向的后端部具有与所述倾斜槽部分连接的平坦槽部分、或者与所述倾斜槽部分相比倾斜更平缓的平缓倾斜槽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主体由上板以及下板构成,在所述上板以及所述下板分别形成有槽壁形成部,通过安装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而使所述上板的槽壁形成部和所述下板的槽壁形成部匹配而形成所述引导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所述伸出部,该多个所述伸出部形成于具有与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同的轴心的环状件。
CN201721072306.3U 2017-02-10 2017-08-25 陀螺玩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5469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3036A JP6261786B1 (ja) 2017-02-10 2017-02-10 コマ玩具
JP2017-023036 2017-0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4690U true CN207654690U (zh) 2018-07-27

Family

ID=60989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7230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54690U (zh) 2017-02-10 2017-08-25 陀螺玩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9438B2 (zh)
EP (1) EP3384970A1 (zh)
JP (1) JP6261786B1 (zh)
CN (1) CN20765469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96554S (zh) * 2017-08-30 2018-05-28
JP1596555S (zh) * 2017-08-30 2018-05-28
JP1602972S (zh) * 2017-10-26 2019-01-21
JP6431628B1 (ja) * 2018-02-22 2018-11-28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6554649B1 (ja) * 2018-10-16 2019-08-07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7453950B2 (ja) * 2021-10-22 2024-03-21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及びコマ玩具セ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7429B2 (ja) 1989-08-28 1997-11-1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切替式のインターホン
JP3083443B2 (ja) 1994-03-30 2000-09-04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高周波誘導結合プラズマ装置用分割型トーチ
JP3149384B2 (ja) 1997-05-20 2001-03-26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イグニッションスイッチ装置
JP3083443U (ja) * 2001-07-16 2002-01-31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
JP4612251B2 (ja) * 2001-08-28 2011-01-12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コマ玩具
JP3612508B2 (ja) * 2001-09-28 2005-01-19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システム
JP2004275484A (ja) 2003-03-17 2004-10-07 Takara Co Ltd 遠隔操作コマ玩具
JP3881994B2 (ja) * 2004-08-19 2007-02-14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US7740518B2 (en) * 2006-03-06 2010-06-22 Michael Elliott Jousting toy
US8210895B2 (en) * 2008-12-22 2012-07-03 Mega Brands International Magnetic top system and method
JP3149384U (ja) * 2009-01-09 2009-03-26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CN202315282U (zh) * 2011-10-31 2012-07-11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CN202315281U (zh) * 2011-10-31 2012-07-11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趣味性强的玩具组合陀螺
JP2015509766A (ja) * 2012-05-08 2015-04-02 チェ シンギュCHOI, Shin−Kyu コマ
CN204073390U (zh) 2014-08-16 2015-01-07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陀螺环可两面组装的玩具陀螺
JP5793631B1 (ja) * 2015-03-27 2015-10-14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84970A1 (en) 2018-10-10
JP2018126424A (ja) 2018-08-16
US10449438B2 (en) 2019-10-22
US20180229109A1 (en) 2018-08-16
JP6261786B1 (ja) 2018-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4690U (zh) 陀螺玩具
CN207307171U (zh) 陀螺玩具
CN208493221U (zh) 陀螺玩具
CN206535193U (zh) 陀螺玩具
CN104906798B (zh) 陀螺玩具
JP6134450B2 (ja) 自動離脱式合体ジャイロ玩具
CN208893620U (zh) 陀螺玩具
US20170203218A1 (en) Toy top
CN208809440U (zh) 陀螺玩具
CN207898969U (zh) 陀螺玩具
CN205730324U (zh) 陀螺玩具
CN206777839U (zh) 陀螺玩具
US10118103B2 (en) Toy top
US10695660B2 (en) Toy top
CN102371071B (zh) 一种可分离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CN209092694U (zh) 陀螺玩具
JP6298084B2 (ja) 射撃玩具
CN208275004U (zh) 陀螺玩具
CN208275005U (zh) 玩具部件移除构造
CN207384826U (zh) 陀螺玩具
JP6377217B1 (ja) コマ玩具
CN210963902U (zh) 陀螺玩具以及陀螺玩具组件
CN208319967U (zh) 陀螺玩具
JP5990353B1 (ja) ラックベルト及びコマ発射装置
CN205516446U (zh) 陀螺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