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5193U - 陀螺玩具 - Google Patents

陀螺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5193U
CN206535193U CN201720100116.1U CN201720100116U CN206535193U CN 206535193 U CN206535193 U CN 206535193U CN 201720100116 U CN201720100116 U CN 201720100116U CN 206535193 U CN206535193 U CN 206535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y top
main body
pawl
axle portion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01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越研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m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m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5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5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00Tops
    • A63H1/02Tops with detachable wind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9/00Drive mechanisms for toys in general
    • A63H29/24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drive mechanisms, e.g. means for winding-up or starting toy engin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陀螺玩具。陀螺玩具具备轴部和主体,在该主体上与轴心同心地形成有供发射器的叉状部插入的长孔(例如弧形狭缝),在插入上述长孔中的叉状部上形成有卡止部,在上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与上述卡止部卡止的被卡止部,通过上述发射器的叉状部的旋转而施加旋转力,在解除卡止部对被卡止部的卡止时,从发射器释放陀螺玩具,被卡止部构成为相对于上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各个端部的卡止位置能够进退。

Description

陀螺玩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7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コマ玩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3739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陀螺玩具。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陀螺玩具装置,已知由顺时针方向旋转专用的陀螺玩具、逆时针方向旋转专用的陀螺玩具和具备使上述陀螺玩具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发射器的旋转装置(发射器)构成的陀螺玩具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陀螺玩具装置中,顺时针方向旋转专用的陀螺玩具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专用的陀螺玩具分别装卸自如地设置有主体和轴部,通过更换主体而能够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反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07135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通过发射器对陀螺玩具施加旋转力的情况下,需要保持在施加旋转力的中途陀螺玩具不会从发射器脱落。
于是,以往,例如在主体上与轴心同心地形成供发射器的叉状部(fork)插入的弧形狭缝,并且在弧形狭缝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被卡止部,该被卡止部与在插入长孔中的叉状部上形成的爪(卡止部)卡止。进一步详细而言,将弧形狭缝的宽度形成为仅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较窄,通过使叉状部的爪从弧形狭缝的宽幅侧向窄幅侧相对地移动而潜入弧形狭缝的缘部(被卡止部)下方使卡止部和 被卡止部卡合,从而使陀螺玩具不会从发射器脱落。然后,在该状态下通过发射器的叉状部的旋转对陀螺玩具施加旋转力后,使叉状部的旋转停止,利用陀螺玩具的惯性力,使叉状部的爪从弧形狭缝的窄幅侧向宽幅侧相对地移动,从而解除卡止部和被卡止部的卡合,将陀螺玩具从发射器发射出去。
但是,在像这样将弧形狭缝的宽度形成为仅长度方向的一端侧较窄的情况下,由发射器引起的旋转的方向确定为唯一的一种。因此,只能采用顺时针方向旋转专用的陀螺玩具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专用的陀螺玩具。
因此,以往,当试图改变陀螺玩具的旋转方向时,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需要拥有顺时针方向旋转专用的陀螺玩具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专用的陀螺玩具这两者,或者拥有一个陀螺玩具和与该陀螺玩具旋转方向不同的主体。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伴随部件的更换就能够改变旋转方向的陀螺玩具。
解决问题的手段
方案1所记载的陀螺玩具,具备轴部和主体,在上述主体上与轴心同心地形成有供发射器的叉状部插入的长孔,在插入上述长孔中的上述叉状部上形成有卡止部,在上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与上述卡止部卡止的被卡止部,在上述叉状部于上述长孔内向上述端部一侧移动至预先设定的卡止位置处而利用上述卡止部对上述被卡止部进行卡止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发射器的上述叉状部的旋转而施加旋转力,在由于上述叉状部的旋转停止而解除上述卡止部对上述被卡止部的卡止时,从上述发射器释放陀螺玩具,上述陀螺玩具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长孔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及另一端部上分别预先各设定一个上述卡止位置,
上述被卡止部构成为相对于上述卡止位置能够进行进退操作,并设置为通过进退操作,相对于一侧的上述卡止位置或另一侧的上述卡止位置能够选择性地进入。
方案2所记载的陀螺玩具为方案1所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卡止部构成为在上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能够移动。
方案3所记载的陀螺玩具为方案1或2所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上,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上述长孔,在多个上述长孔中分别设置有上述被卡止部。
方案4所记载的陀螺玩具为方案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长孔形成为偶数个,该偶数个的上述长孔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夹持上述轴心地与其他上述长孔中的一个对置。
方案5所记载的陀螺玩具为方案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上形成有两个上述长孔,在该两个上述长孔上分别设置的上述被卡止部通过被卡止部承载体互相连结。
方案6所记载的陀螺玩具为方案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上述主体和该主体下侧的轴部,在主体侧形成有第一爪,在轴部侧形成有第二爪,上述主体和上述轴部根据以上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的相对的旋转位置,取得上述第一爪的上表面与上述第二爪的下表面对置的上述第一爪与上述第二爪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结合状态,和上述第一爪与上述第二爪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结合解除状态,通过从上述结合解除状态使上述轴部相对于上述主体向任意的旋转方向旋转而形成上述结合状态,利用在上述陀螺玩具的旋转中受到的冲击而使上述轴部相对于上述主体向与上述任意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旋转而达到上述结合解除状态时,上述主体与上述轴部的结合被解除从而分解。
方案7所记载的陀螺玩具为方案6所记载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侧和上述轴部侧形成有互相对置的对置部分,在上述主体侧的上述对置部分和上述轴部侧的上述对置部分,在从与上述结合状态对应的位置到与上述结合解除位置对应的位置之间,设置有通过互相的滑动接触而使相对于上述主体的上述轴部的旋转阶段性地进行的阻力。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方案1所记载的陀螺玩具,能够根据陀螺玩具所期望的旋转方向而在长孔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或另一端部处使被卡止部与卡止部卡止。其结果是,无需伴随部件的更换就能够改变旋转方向。
根据方案2所记载的陀螺玩具,通过使被卡止部沿着长孔在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移动,无需伴随部件的更换就能够改变陀螺玩具的旋转方向。
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陀螺玩具,由于多个被卡止部与卡止部卡止,因此能够将陀螺玩具可靠地安装在发射器上。
根据方案4所记载的陀螺玩具,由于偶数个长孔的每一个形成为夹持轴心地与其他长孔中的一个对置,因此能够将陀螺玩具平衡性良好地安装在发射器上。
根据方案5所记载的陀螺玩具,由于两个被卡止部通过被卡止部承载体互相连结,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旋转方向的切换。
根据方案6所记载的陀螺玩具,用一个陀螺玩具就能够实现旋转方向不同的对战用的陀螺玩具。
根据方案7所记载的陀螺玩具,由于能够使相对于主体的轴部的旋转阶段性地进行,因此能够使分解之前的对战时间持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陀螺玩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游戏方法的说明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以剖面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下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主体及旋转方向切换部件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射器和旋转方向切换部件的卡合关系的图。
图6(A)、图6(B)是表示从下方观察旋转方向彼此不同的本实施方式的发射器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旋转方向切换部件及轴部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旋转方向切换部件及轴部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
图9是图1的带表面示意线的版本。
图10是图2的带表面示意线的版本。
图11是图4的带表面示意线的版本。
图12是图5的带表面示意线的版本。
图13(A)、图13(B)分别是图6(A)、图6(B)的带表面示意线的版本。
符号说明
1:陀螺玩具;10:轴部;17:爪(第二爪);21:凸条(凸部);30:性能可变环;34:舌片;40:主体:41: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a:被卡止部承载体;41e:立起部;41f:卡止部;46:弧形狭缝(长孔的一个例子);50: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陀螺玩具。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陀螺玩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游戏方法的说明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以剖面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在本说明书中,上下、左右及前后是指图2所示的方向。
实施方式中的陀螺玩具1,是能够在所谓的陀螺对战游戏中使用的陀螺玩具。具体而言,该陀螺玩具1能使用在通过互相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使对方的陀螺玩具1如图1右侧那样发生分解从而取得胜利的陀螺对战游戏中。
如图2及图3所示,该陀螺玩具1的构成包括:构成下部结构的轴部10和构成上部结构的性能可变环30及主体40。
而且,该陀螺玩具1,通过如图6(A)或图6(B)所示那样的作为陀螺发射装置的发射器50a或发射器50b施加俯视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而释放到对战场地上。此处,发射器50a是对陀螺玩具1施加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的发射器,发射器50b是对陀螺玩具1施加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的发射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1,无需伴随陀螺玩具1的部件的更换,通过规定的部件的操作就能够改变旋转方向。
<细节结构>
1.关于轴部10
轴部10,其下部具备旋转轴11,其中间部具备凸缘12,其上部具备圆筒部13。该旋转轴11、凸缘12及圆筒部13由合成树脂形成。但是,材料并不限定于合成树脂,其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金属或橡胶制成。
凸缘12的下侧部分从该凸缘12起朝向旋转轴11的外周呈阶梯状地变窄形状,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的倒圆锥形。
如图2所示,在凸缘12及圆筒部13上,夹持旋转轴11的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对峙的两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孔14。另外,在圆筒部13和凸缘12的下侧部分上,夹持旋转轴11的轴线在左右方向上对峙的两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突出部15。该突出部15的外表面和凸缘12的外周面成为一个面。
另外,如图3所示,在圆筒部13的内侧竖立设置有圆柱体16。该圆柱体16的上端没有特别限定,但是设置在比圆筒部13的上端更高的位置。在该圆柱体16的上端部,夹持旋转轴11的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对峙的两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爪(第二爪)17。
另外,轴部10具备在圆筒部13的内侧设置的、包围上述圆柱体16的上部外周的圆筒状的可动部件18。在该可动部件18的下端部外周面上,夹持旋转轴11的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对峙的两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突出片19。各突出片19插入在上述孔14中。该可动部件18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但是通过孔14的上缘限制了可动部件18向上方移动。另外,可动部件18通过卷绕在圆柱体16的周围的螺旋弹簧20向上方施力,在常态下,突出片19与孔14的上缘抵接,可动部件18的上端和圆柱体16的上端处于大致同一高度位置。
在该可动部件18的上表面上,夹持旋转轴11的轴线在左右方向上对峙的两处部位上分别各形成有一个在半径方向上延伸的凸条21。
2.关于性能可变环3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性能可变环30,使用例如金属制成的飞轮。该性能可变环30形成为板状。在该性能可变环30的底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从下方容纳轴部10的凸缘12的环形阶梯部31。另外,在该性能可变环30的上表面上,夹持旋转轴11的轴线在左右方向上对峙的两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向上方伸出的倒U字形的突出部32。在各突出部32的下侧部分上,形成有能够从下方容纳轴部10的突出部15的凹部33。另外,在性能可变环30的上表面上,紧靠各突出部32的外侧上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舌片34。舌片34比突出部32更向上方突出。再者,作为该性能可变环30,可以是代替飞轮或者与飞轮一体的、在外周面上有突出部并易于攻击对方的陀螺玩具1的部件,或在外周面上有凹部并难以受到来自对方的陀螺玩具1的攻击的部件。
3.关于主体40:
主体40形成为圆盘状。如图2所示,在该主体40上安装有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
在主体40的外周形成有凹凸40a。另外,在主体40的顶壁43b上形成有能够从下方插入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的弧形狭缝46。该弧形狭缝46为与旋转 轴11同心的形状。该弧形狭缝46为能够使舌片34充分移动的长度。
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在俯视上形成为大致圆形。该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同心地安装在主体40上。如图3及图4所示,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具有圆板状的被卡止部承载体41a。在该被卡止部承载体41a上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圆筒部41b。在该圆筒部41b的内周面下端,夹持旋转轴11的轴线在对峙的两处部位上分别突出设置有向半径方向内侧伸出的爪(第一爪)41c。该爪41c能够与上述爪(第二爪)17卡合。另外,在圆筒部41b的下端面,夹持旋转轴11的轴线在对峙的两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在半径方向上延伸且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凹条41d。该凹条41d遍及两个爪41c之间连续地形成。进一步的,在被卡止部承载体41a上,夹持旋转轴11的轴线在对峙的两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并立起的立起部41e。在该立起部41e的外周形成有爪状的被卡止部41f。
再有,如图5所示,该立起部41e的内周侧与上述弧形狭缝46的内周侧缘从下方紧密地嵌合。此时,立起部41e与上述弧形狭缝46的外周侧的缘部之间形成有容纳发射器50a、50b的叉状部54(参照图6(A)和图6(B))的间隙。而且,被卡止部41f能够与弧形狭缝46的内周侧缘卡合。另外,构成为当发射器50a、50b的陀螺保持件53和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相对地旋转时,不管该相对旋转方向如何,被卡止部41f和弧形狭缝46都能够进行卡合的形状。此处,优选构成为,在被卡止部41f与弧形狭缝46卡合以及解除卡合时,被卡止部41f在弧形狭缝46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处能够保持其位置。除了使立起部41e的内周侧与上述弧形狭缝46的内周侧缘从下方紧密地嵌合之外,还可以通过由凹凸进行的嵌合、由爪进行的卡合、磁性连接等使得被卡止部41f能够保持其位置。
4.关于发射器50a、50b:
陀螺玩具1的旋转力由图6(A)、图6(B)所示的发射器50a、50b来进行施加。将陀螺玩具1安装在该发射器50a、50b上。即,将叉状部54插入于主体40的弧形狭缝46中。然后,使叉状部54的卡止部55与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被卡止部承载体41a卡止。由此,将陀螺玩具1安装在发射器50a、50b上。
该发射器50a、50b构成为,在其内部具备未图示的圆板,若在用未图示的螺旋弹簧对该圆板向一个旋转方向施力的同时,用手柄51拉动卷绕在圆板周围的未图示的绳子,则使圆板旋转,并使陀螺保持件53旋转。该陀螺保持件53的旋 转,通过突出设置于下方的叉状部54传递给陀螺玩具1,使陀螺玩具1旋转。
然后,若扯掉发射器50a、50b的手柄51,则圆板以及陀螺保持件53的旋转停止,另一方面,由于陀螺玩具1因惯性力还会进行旋转,因此陀螺玩具1会沿着叉状部54的倾斜面54a从陀螺保持件53上脱离。
再者,在图6(A)、图6(B)中,符号52是相对于陀螺保持件53能够进出的杆。在陀螺玩具1安装在陀螺保持件53上时,该杆52被陀螺玩具1的上表面按压,没入至陀螺保持件53内。该杆52例如可使用在检测陀螺玩具1的装卸上。
5.关于主体40、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及轴部10的位置关系:
图7是表示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的陀螺玩具1的主体40、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及轴部10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在此种情况下的陀螺玩具1中,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34位于两个弧形狭缝46的一个端部,即A1及A2的位置。并且,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立起部41e、41e位于两个弧形狭缝46的另一端部,即B1及B2的位置。进一步的,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爪41c、41c处于与圆柱体16的爪17、17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结合的状态。并且,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凹条41d与可动部件18的凸条21在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爪41c、41c的中间部啮合。
图8是表示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的陀螺玩具1的主体40、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及轴部10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在此种情况下的陀螺玩具1中,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立起部41e、41e位于两个弧形狭缝46的一个端部,即A1及A2的位置。并且,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34位于两个弧形狭缝46的另一端部,即B1及B2的位置。进一步的,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爪41c、41c处于与圆柱体16的爪17、17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结合的状态。并且,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凹条41d与可动部件18的凸条21在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爪41c、41c的中间部啮合。
<组装方法>
接着,对陀螺玩具1的组装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使安装在主体40上的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立起部41e在弧形狭缝46内,向与陀螺玩具1的期望的旋转方向对应的方向移动。该移动可以用手直接操作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来进行,或者使用与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凹条41d 啮合的工具来进行。接着,将轴部10的突出部15从下方对准性能可变环30的凹部33,将轴部10和性能可变环30组装成嵌合状态。接着,使该组装体从下方接近主体40。此时,使上述组装体的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对准主体40的弧形狭缝46中的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立起部41e侧。该状态为轴部10的爪17与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爪41f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状态。该状态为结合解除状态。之后,向主体40一侧按压上述组装体的轴部10。于是,首先性能可变环30被按压在主体40的下表面上。若进一步向主体40一侧按压上述组装体的轴部10,则轴部10的突出片19抵抗螺旋弹簧20的施加力而被性能可变环30的下表面向下方按压。在该状态下,轴部10的爪17比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爪41c更位于上方。然后,使轴部10与性能可变环30一体地相对于主体40向使舌片34从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立起部41e离开的方向旋转。这种情况下的旋转,是主体40及性能可变环30与轴部10之间的相对的旋转。图7及图8表示使主体40侧相对于轴部10及性能可变环30旋转的状态。该状态为结合状态。由此,将轴部10和性能可变环30及主体40结合,从而组装成陀螺玩具1。
<游戏方法>
接着,对使用该陀螺玩具1的游戏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作为该游戏方法的一个例子,使陀螺玩具1旋转,进行与对方的陀螺玩具1的对战。
在这种情况下,陀螺玩具1的旋转力由上述发射器50a、50b来进行施加。通过发射器50a、50b被施加旋转力并被发射出去的陀螺玩具1在规定的对战场地旋转。并且,主体40与对方的陀螺玩具1碰撞时,由于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力、摩擦等,导致主体40有停止的趋势,但轴部10及性能可变环30仍继续旋转,因此主体40相对于轴部10及性能可变环30的旋转方向而以相反方向相对地旋转。
于是,主体40侧的凹条41d阶段性地与轴部10的凸条21啮合,每次啮合都被定位在该位置。而且,当主体40侧的爪41c从轴部10的爪17上脱离时,主体40因弹簧20的施加力从轴部10分离。于是,如图1的右侧所示,陀螺玩具1被分解。
<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
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轴部10和主体40的旋转阻力,在轴部10上形成有凸条21,并在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上形成有凹条41d,但是也可以形成其他形状的凸部和凹部。另外,其数量也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旋转阻力还可以是在轴部10与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对置面上形成的橡胶等的阻力。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部10的凸条21和旋转方向切换部件41的凹条41d在上下方向上对置,但是也可以在半径方向上对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被卡止部承载体41a将两个被卡止部41f、41f一体地连结,但是也可以将两个被卡止部41f、41f分别单体地设置在主体40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对战用的陀螺玩具1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可以普遍适用于通过发射器50a、50b施加俯视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力的陀螺。在这种情况下,所设置的孔,可以不是像弧形狭缝46这样的将主体40的顶壁43b上下贯穿的孔。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卡止部55及被卡止部41f设为爪状,但是只要是能够从弧形狭缝46的长度方向卡合,且不会使陀螺玩具1从发射器50a、50b上脱落,在施加旋转力后能够解除卡合的结构,就对形状没有限制。例如,可以是通过凹凸嵌合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磁力卡合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被卡止部41f设置在能够从下方插入性能可变环30的舌片34的弧形狭缝46中,但是也可以将性能可变环30和被卡止部41f设置在不同的弧形狭缝中,进一步的,还可以将被卡止部41f设置于不将主体40上下贯穿的凹部中。在本说明书中,使用长孔一词表示包括狭缝、凹部的含义。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设为被卡止部41f能够在弧形狭缝46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移动,从而构成为相对于弧形狭缝46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各个端部的卡止位置能够进退,但也可以代替该构成,预先设置为在弧形狭缝46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各个端部处,通过人为的操作使被卡止部41f相对于弧形狭缝46能够出没(能够进退)。这种情况下的被卡止部41f的动作可以是直线往复运动,也可以是旋转运动或往复旋转运动。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使被卡止部承载体41a以规定的轴为中心能够转动,并且通过弹簧对被卡止部承载体41a向使得被卡止部41f从弧形狭 缝46陷入的方向施力,在叉状部54在弧形狭缝46内靠向被卡止部41f侧时,叉状部54与被卡止部承载体41a抵接,由此该卡止部41f向弧形狭缝46内突出。
进一步的,也可以在一个被卡止部承载体41a的两个端部处设置被卡止部41f,并且将被卡止部承载体41a构成为以中间的轴为中心能够转动,在通过被卡止部承载体41a的转动使一侧的被卡止部41f进入卡止位置时,另一侧的被卡止部41f从卡止位置退出。

Claims (7)

1.一种陀螺玩具,具备轴部和主体,在所述主体上与轴心同心地形成有供发射器的叉状部插入的长孔,在插入所述长孔中的所述叉状部上形成有卡止部,在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止部卡止的被卡止部,在所述叉状部于所述长孔内使向所述端部一侧移动至在预先设定的卡止位置处而利用所述卡止部对所述被卡止部进行卡止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发射器的所述叉状部的旋转而施加旋转力,在由于所述叉状部的旋转停止而解除所述卡止部对所述被卡止部的卡止时,从所述发射器释放陀螺玩具,所述陀螺玩具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及另一端部上分别预先各设定一个所述卡止位置,
所述被卡止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卡止位置能够进行进退操作,并设置为通过进退操作,相对于一侧的所述卡止位置或另一侧的所述卡止位置能够选择性地进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卡止部构成为在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能够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上,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所述长孔,在多个所述长孔中分别设置有所述被卡止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孔形成为偶数个,该偶数个的所述长孔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夹持所述轴心地与其他所述长孔中的一个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上形成有两个所述长孔,在该两个所述长孔上分别设置的所述被卡止部通过被卡止部承载体互相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所述主体和该主体下侧的轴部,在主体侧形成有第一爪,在轴部侧形成有第二爪,所述主体和所述轴部根据以所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的相对的旋转位置,取得所述第一爪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爪的下表面对置的所述第一爪与所述第二爪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结合状态,和所述第一爪与所述第二爪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结合解除状态,通过从所述结合解除状态使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主体向任意的旋转方向旋转而形成所述结合状态,利用在所述陀螺玩具的旋转中受到的冲击而使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主体向与所述任意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旋转而达到所述结合解除状态时,所述主体与所述轴部的结合被解除从而分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侧和所述轴部侧形成有互相对置的对置部分,在所述主体侧的所述对置部分和所述轴部侧的所述对置部分,在从与所述结合状态对应的位置到与所述结合解除位置对应的位置之间,设置有通过互相的滑动接触而使相对于所述主体的所述轴部的旋转阶段性地进行的阻力。
CN201720100116.1U 2016-07-12 2017-01-23 陀螺玩具 Active CN2065351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7398 2016-07-12
JP2016137398A JP6111365B1 (ja) 2016-07-12 2016-07-12 コマ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5193U true CN206535193U (zh) 2017-10-03

Family

ID=57614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00116.1U Active CN206535193U (zh) 2016-07-12 2017-01-23 陀螺玩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37821B1 (zh)
EP (1) EP3269435B1 (zh)
JP (1) JP6111365B1 (zh)
KR (1) KR101888273B1 (zh)
CN (1) CN2065351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707A (zh) * 2019-01-29 2021-09-07 乐高公司 玩具陀螺发射器
CN114534265A (zh) * 2018-06-01 2022-05-27 株式会社万代 动作玩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49776S (zh) * 2015-12-21 2016-05-23
JP1549780S (zh) * 2015-12-21 2016-05-23
JP1549781S (zh) * 2015-12-21 2016-05-23
JP1549783S (zh) * 2015-12-21 2016-05-23
JP1557222S (zh) * 2016-03-15 2016-08-29
JP1557221S (zh) * 2016-03-15 2016-08-29
JP1575298S (zh) * 2016-10-04 2017-05-01
JP1575625S (zh) * 2016-10-14 2017-10-23
JP1575628S (zh) * 2016-12-05 2017-10-23
JP1582207S (zh) * 2017-01-24 2017-07-24
JP1582216S (zh) * 2017-02-03 2017-07-24
JP1582938S (zh) * 2017-02-16 2018-01-29
JP1582939S (zh) * 2017-02-20 2018-01-29
JP1590452S (zh) * 2017-06-29 2018-05-14
JP1590453S (zh) * 2017-06-30 2018-05-14
JP1596082S (zh) * 2017-07-06 2018-01-29
JP1596084S (zh) * 2017-07-07 2018-01-29
JP1596554S (zh) * 2017-08-30 2018-05-28
JP1602454S (zh) * 2017-10-02 2018-04-23
JP1602453S (zh) * 2017-10-02 2018-04-23
JP1602455S (zh) * 2017-10-02 2018-04-23
JP1602930S (zh) * 2017-10-06 2018-10-22
JP6618970B2 (ja) * 2017-10-17 2019-12-11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JP1602968S (zh) * 2017-10-19 2019-01-21
JP1602970S (zh) * 2017-10-20 2019-01-21
JP1602971S (zh) * 2017-10-24 2019-01-21
CN109701286A (zh) * 2017-10-25 2019-05-03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结构及玩具
JP1602972S (zh) * 2017-10-26 2019-01-21
JP1609633S (zh) * 2018-02-23 2018-07-23
JP6948639B2 (ja) * 2019-02-26 2021-10-13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34611B (en) 1989-08-04 1993-09-01 Motorola Inc Memory system
JP3071356B2 (ja) 1993-08-13 2000-07-31 呉羽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トレハロースの製造方法
JP3071356U (ja) * 2000-02-28 2000-08-29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装置
JP3588086B2 (ja) * 2002-04-17 2004-11-10 株式会社タカラ 遠隔制御コマ玩具
JP3098449U (ja) * 2003-06-09 2004-03-04 株式会社タカラ コマ玩具発射装置
JP2005185548A (ja) 2003-12-25 2005-07-14 Takara Co Ltd 遠隔制御コマ玩具
JP4543100B2 (ja) 2008-04-08 2010-09-15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遊戯装置
JP3160157U (ja) * 2010-01-15 2010-06-17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発射装置
KR20110008735U (ko) * 2010-03-08 2011-09-16 지성원 팽이 완구
CN202315282U (zh) * 2011-10-31 2012-07-11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JP5793631B1 (ja) 2015-03-27 2015-10-14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コマ玩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4265A (zh) * 2018-06-01 2022-05-27 株式会社万代 动作玩具
CN113365707A (zh) * 2019-01-29 2021-09-07 乐高公司 玩具陀螺发射器
CN113365707B (zh) * 2019-01-29 2022-11-08 乐高公司 玩具陀螺发射器
US11986745B2 (en) 2019-01-29 2024-05-21 Lego A/S Toy top launch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11365B1 (ja) 2017-04-05
JP2018007740A (ja) 2018-01-18
EP3269435B1 (en) 2018-11-28
KR101888273B1 (ko) 2018-08-13
EP3269435A1 (en) 2018-01-17
US9737821B1 (en) 2017-08-22
KR20180007290A (ko) 2018-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5193U (zh) 陀螺玩具
CN208893620U (zh) 陀螺玩具
CN207203443U (zh) 陀螺玩具
CN206777839U (zh) 陀螺玩具
CN205730324U (zh) 陀螺玩具
CN206965114U (zh) 陀螺玩具
CN205759650U (zh) 陀螺玩具
ES2753397T3 (es) Peonza y dispositivo de juego de peonza que usa la misma
CN104906798B (zh) 陀螺玩具
US20170203218A1 (en) Toy top
CN105473198B (zh) 陀螺玩具
CN208275004U (zh) 陀螺玩具
EP3012004B1 (en) Toy gyroscope with gyroscope ring capable of being mounted on both sides
KR20130069659A (ko) 공간 논리 및 기술 향상 게임기, 특히 미로 게임기
EP3424576A1 (en) Ball hitting device
DK2922391T3 (en) Motivational toys for a pet
CN104436666B (zh) 一种可加速的陀螺玩具装置
CN208275005U (zh) 玩具部件移除构造
CN201231067Y (zh) 内驱动带飞轮的玩具陀螺
JP4588115B1 (ja) 走行玩具
CN210728651U (zh) 陀螺合体和具有其的玩具
CN208582978U (zh) 可自转夹持的玩具
KR101504876B1 (ko) 완구용 자동차를 이용한 디스펜서
JP3109118U (ja) コマ玩具
CN208319967U (zh) 陀螺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