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07171U - 陀螺玩具 - Google Patents
陀螺玩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07171U CN207307171U CN201721113832.XU CN201721113832U CN207307171U CN 207307171 U CN207307171 U CN 207307171U CN 201721113832 U CN201721113832 U CN 201721113832U CN 207307171 U CN207307171 U CN 2073071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part
- main body
- axle portion
- toy top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00—To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00—Tops
- A63H1/02—Tops with detachable winding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00—Tops
- A63H1/02—Tops with detachable winding devices
- A63H1/04—Tops with detachable winding devices with string or band win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伴随着受到冲击而攻击力发生变化的陀螺玩具。一种陀螺玩具,其具备轴部和主体部,由于对构成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的主体部主体的冲击,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而旋转,所述陀螺玩具的特征在于,具备攻击部件,该攻击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主体,能够在规定方向上移动,并且,由于该移动,该攻击部件相对于该主体部主体的突出量发生变化,根据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的旋转位置而使该攻击部件的突出量发生变化。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4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陀螺玩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89465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陀螺玩具。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陀螺玩具的对战游戏,存在如下对战游戏:使陀螺玩具相互碰撞,利用其冲击力而使对方的陀螺玩具的旋转停止、将对方的陀螺玩具弹飞、或者使对方的陀螺玩具发生分解。
在这样的陀螺玩具中,进行了用于使攻击力、防御力发生变更的研究。例如,将配件安装于玩具主体,该配件具有能够变更攻击力、防御力的形状的伸出部(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08344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配件的情况下,是通过将该配件翻过来安装于玩具主体而使攻击力、防御力在表面和背面发生变化。但是,在该陀螺玩具中,在使攻击力、防御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将配件暂时从玩具主体拆下,将配件的正反颠倒而再次安装于玩具主体。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伴随着受到冲击而攻击力发生变化的陀螺玩具。
解决问题的手段
第一方案是一种陀螺玩具,其具备轴部和主体部,由于对构成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的主体部主体的冲击,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而旋转,
所述陀螺玩具的特征在于,
具备攻击部件,该攻击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主体,能够在规定方向上移动,并且,由于该移动,该攻击部件相对于该主体部主体的突出量发生变化,
根据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的旋转位置而使该攻击部件的突出量发生变化。
该情况下的冲击例如在旋转过冲中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时产生、或者在与场地的壁部碰撞时产生。
另外,第二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攻击部件构成为能够在半径方向上移动。
另外,第三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突出量限制单元,该突出量限制单元与所述攻击部件卡合,根据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的旋转位置而对该攻击部件的突出量进行限制。
第四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突出量限制单元使所述攻击部件的可动区域发生变化,由此使所述攻击部件的突出量发生变化。
第五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突出量限制单元通过凸轮使所述攻击部件的突出量发生变化。
第六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体部主体由于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的碰撞而相对于所述轴部阶段性地旋转。
第七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至第六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轴部和所述主体部在相互对接的状态下,在使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向一个方向旋转时结合,在从结合状态使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向另一方向旋转时将结合解除。
第八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七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攻击部件在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向所述另一方向旋转时,突出量变大。
第九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案、第四方案或第五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体部具备:第一主体部结构部件,其构成所述主体部主体,能够与所述攻击部件一体地进行旋转;以及第二主体部结构部件,其与所述轴部卡合,能够与该轴部一体地进行旋转,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结构部件设置有所述突出量限制单元。
第十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主体部结构部件经由飞轮与所述轴部卡合。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上述方案,由于突出量根据主体部主体相对于轴部的旋转位置而发生变化,因此能够伴随着从对方的陀螺玩具受到冲击而使攻击力发生变化。
另外,由于主体部主体因对方的陀螺玩具的碰撞而相对于轴部阶段性地旋转,因此,每当发生该情况时,陀螺玩具能够一边维持与旋转位置相应的攻击力、防御力一边进行对战游戏,因此能够享受富有变化的对战游戏。
进一步地,在趋向轴部和主体部的结合的解除而使攻击力、防御力发生变化的陀螺玩具中,提供自己或对方一举逆转的机会,能够带有刺激感地享受对战游戏。特别是,在所述攻击部件的突出量在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向所述另一方向旋转时变大的陀螺玩具中,能够提供使用该陀螺玩具的人一举逆转的机会,因此能令人对该陀螺玩具爱不释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陀螺玩具和陀螺发射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游戏方法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一部分的半剖视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主体部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从下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主体部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主体部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从下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主体部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中板的俯视图。
图9(A)、图9(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动作的图,图9(A)是表示攻击部件的初始状态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攻击部件处于最大限度突出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的主体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陀螺玩具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
图1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陀螺玩具1以及陀螺发射玩具60的玩具组件。
其中,陀螺玩具1是能够在所谓的对战游戏中使用的陀螺玩具。该陀螺玩具1用于例如通过因相互的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使对方的陀螺玩具1如图2所示那样分解而进行游戏的对战游戏。
如图2所示,该陀螺玩具1构成为包括轴部10、飞轮30以及主体部40。
(细节部分)
1.轴部10
图3以半剖视的方式示出轴部10以及飞轮30。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在轴部10以及飞轮30中,上下、左右、前后是指图3所示的方向。该轴部10以及飞轮30大致左右对称。
其中,轴部10在下端部具备作为接地部的旋转轴11,在上下方向中间部具备凸缘12,在上端部具备圆筒体13。
凸缘12和圆筒体13一体地形成。在圆筒体13的轴心设置有柱体14。该柱体14的上端部成为大径,在该大径部分的外周,在前后分别各形成有一个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爪17。该柱体14固定设置于轴下部10a。轴下部10a的外周面从凸缘12侧朝旋转轴11的前端侧阶段性地缩径,整体形成为近似倒圆锥形。该轴下部10a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固定于凸缘12。
在凸缘12以及圆筒体13,在前后分别遍及凸缘12以及圆筒体13而各形成有一个孔15。另外,在圆筒体13的外周面,在左右分别各形成有一个突出部16。各突出部16的外表面与凸缘12的外周面成为同一平面。
另外,轴部10具备圆筒状的按压部件18。按压部件18具有与柱体14的上端部的外侧嵌合的环状的顶板,并且内部中空而在下方开口。该按压部件18设置成在圆筒体13的内侧将柱体14包围。在按压部件18的下端部外周,在前后分别各形成有一个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脚部18a。
如图3所示,该按压部件18组装成各脚部18a从一个孔15露出。该孔15允许脚部18a的上下方向的移动,但由孔15的上边缘限制脚部18a向上方的移动。另外,利用弹簧19对按压部件18向上方施加作用力,在常态下,按压部件18的上端面处于与圆筒体13的上端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
此外,在按压部件18的上表面,在左右分别各形成有一个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凸条(突起)20。
2.飞轮30
飞轮30形成为环状。在飞轮30的底面内周侧形成有能够从下方容纳轴部10的凸缘12的环状阶梯部30a。在该飞轮30的上表面,在左右分别各形成有一个朝上方伸出的突出部31。在各突出部31的下侧部分形成有能够从下方容纳轴部10的突出部16的凹部32。另外,在飞轮30的上表面,在紧靠各突出部31的外侧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舌片33。舌片33比突出部31更向上方突出。
3.主体部40
图4是主体部40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从下方观察主体部40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从上方观察主体部40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从下方观察主体部40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如图6以及图7所示,该主体部40具备上板41、中板42以及下板43。其中,上板41以及下板43构成作为第一主体部结构部件的主体部主体。此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在主体部40中,上下、左右、前后是指图6所示的方向。
(1)上板41
在上板41的中央形成有近似圆形的孔41a。另外,上板41在左右分别各具有一个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41b。另外,在上板41的上壁,在左右分别各形成有一个能够从下方将飞轮30的各舌片33插入的弧形狭缝41c(参照图4)。该各弧形狭缝41c的宽度在圆周方向的一端侧较宽,而在另一端侧较窄。
另外,在上板41的下侧,在前后分别各形成有一个圆筒状的凸台41d。在形成于各凸台41d的中心的孔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未图示)。另外,在上板41的下侧形成有定位用的凸台41e。
另外,在上板41的上表面前侧,在凹部41g内突出形成有前端尖锐成山状的按压板41h。凹部41g在半径方向外侧开口。
(2)中板42
中板42形成为环状。在该中板42的内侧壁,在左右分别各形成有两个朝中板42的中心伸出的突起42a。两个突起42a、42a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在其中间能够插入上述舌片33的大小。由此,在组装轴部10和主体部40时,由两个突起42a、42a夹持舌片33,在轴部10乃至飞轮30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相对旋转时,中板42被舌片33带动而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相对旋转。
图8是中板42的俯视图。如该图所示,在中板42的上表面的左前部分形成有凹部42b。该凹部42b构成突出量限制单元。该凹部42b在中板42的上侧以及半径方向内侧开口。从圆周方向观察凹部42b时,一端部侧宽度窄,另一端部侧宽度宽。即,俯视观察划分出凹部42b的侧壁420b,与一端部侧相比,另一端部侧位于半径方向外侧。
(3)下板43
下板43具有环状的框体43a。在该框体43a的内侧设置有支撑该框体43a的连结部43b。在连结部43b的中央形成有孔43i。另外,在连结部43b的前后分别各设置有一个插通孔43c。上述凸台41d插入于各插通孔43c。
另一方面,在下板43的下侧形成有环形壁43d,该环形壁43d具有与上述孔43i的直径相同大小的内径。在环形壁43d的下端部内表面,夹持轴心在对峙的两处部位分别向半径方向内侧伸出而各形成有一个爪43e。进一步,在各爪43e的下表面的一个端部形成有与轴部10的上述凸条20啮合的起伏部43f。在这里,使多个凹条在圆周方向上相连而形成起伏部43f。
此外,在连结部43b的上表面形成有与上述凸台41e嵌合的孔43g。另外,在连结部43b的上表面形成有两个引导槽43h,该引导槽43h与后述的攻击部件44的侧壁卡合,且对攻击部件44向半径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参照图9(B))。
(4)攻击部件44
另外,在主体部40安装有攻击部件44。该攻击部件44在俯视观察时前端侧尖锐成山形,整体形成为近似五边形。该攻击部件44设置于上述凹部41g内。攻击部件44设置为能够在陀螺玩具1的半径方向上移动。该移动由凹部41g的侧壁以及上述引导槽43h进行引导。
该攻击部件44以如下方式进行组装。
将位于上板41前侧的凸台41d从上方插入于攻击部件44的长孔44a,使得攻击部件44夹持于上板41的按压板41h与中板42之间,使从下方通过下板43的插通孔43c的外螺纹45与凸台41d的内螺纹螺合,由此组装攻击部件44。在组装攻击部件44后,附加设置于攻击部件44下侧的圆柱状的突起44b位于上述凹部42b上。而且,攻击部件44能够向半径方向外侧移动直至突起44b与凹部42b的侧壁420b抵接。在实施方式中,攻击部件44与上板41以及下板43一起旋转,因此,因与对方的陀螺玩具1的碰撞等,中板42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而相对旋转,与此相伴,凹部42b也相对旋转,由此,攻击部件44的半径方向的可动区域发生变化。
(5)装饰部件47
在上板41的孔41a安装有装饰部件47。装饰部件47用于对自己及他人的陀螺玩具1进行识别,准备多个上表面的颜色、形状互不相同的装饰部件。
4.陀螺玩具1的组装方法
下面,对陀螺玩具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在这里,如图2所示,设为已经完成轴部10和主体部40各自的组装。
首先,使轴部10的突出部16从下方与飞轮30的凹部32对准而将轴部10和飞轮30组装成嵌合状态。接着,使该组装体从下方靠近主体部40。此时,预先使中板42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而旋转至规定位置,以使得攻击部件44的突起44b位于凹部42b的宽度较宽侧。
然后,以将飞轮30的舌片33插入于中板42的两个突起42a、42a之间的方式,将飞轮30的舌片33插入于主体部40的弧形狭缝41c。该状态是轴部10的爪17和主体部40的爪43e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状态。该状态是结合解除状态。之后,将上述组装体的轴部10向主体部40侧按压。于是,首先将飞轮30按压抵接于主体部40的下表面。进一步地,轴部10内的弹簧19压缩,按压部件18下降,将轴部10的爪17相对地推高至比主体部40的爪43e更靠上方的位置。然后,使轴部10与飞轮30一体地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而向规定方向(与陀螺玩具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于是,主体部40的爪43e潜入轴部10的爪17的下侧,爪17和爪43e成为在上下重叠的状态。然后,当将手从轴部10放开时,因轴部10内的弹簧19的施加力,轴部10的爪17的下表面和主体部40的爪43e的上表面抵接。该状态,即轴部10的爪17的下表面和主体部40的爪43e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是结合状态。由此,凸条20和起伏部43f啮合,组装成陀螺玩具1。另外,在该状态下,攻击部件44的突起44b位于凹部42b的宽度较窄侧,突起44b抵接于凹部的宽度较窄侧的侧壁420b,因此,阻止攻击部件44向半径方向外侧的移动。
5.游戏方法等
接着,对使用该陀螺玩具1的游戏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旋转驱动陀螺玩具1的发射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在该游戏方法的一个例子中,使陀螺玩具1旋转而与对方的陀螺玩具1进行对战。
在该情况下,陀螺玩具1的旋转力的施加由图1所示的发射器(发射装置)60进行。该发射器60构成为:在内部具备未图示的圆板,利用未图示的盘簧向一个旋转方向对该圆板施加作用力,并且,当利用手柄61拉动卷绕在圆板周围的未图示的绳时,圆板旋转,从而使陀螺保持件62旋转。该陀螺保持件62的旋转,通过突出设置于下方的叉状件(fork)63传递给陀螺玩具1,使陀螺玩具1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将叉状件63插入于主体部40的弧形狭缝41c。然后,当将发射器60的手柄61拉到底时,圆板乃至陀螺保持件62的旋转停止,另一方面,由于陀螺玩具1因惯性力还会进行旋转,因此陀螺玩具1沿循叉状件63的倾斜面63a从陀螺保持件62脱离。
这样发射出去的陀螺玩具1在规定的场地向规定方向旋转,例如当与向相同方向旋转的对方的陀螺玩具1碰撞时,通过因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在上板41以及下板43作用有与轴部10以及飞轮30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由此,上板41以及下板43相对于轴部10以及飞轮30的旋转方向朝相反方向相对地旋转。
于是,下板43下表面的起伏部41f和凸条20伴随着轴部10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相对旋转而阶段性地变更啮合的位置。另一方面,中板42与飞轮30乃至轴部10一体地旋转,因此,攻击部件44的突起44b移动至凹部42b的宽度较宽侧。由此,攻击部件44的可动区域扩大,攻击部件44因离心力而向半径方向外侧移动。在该状态下,攻击部件44变得容易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而且,当攻击部件44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碰撞时,攻击部件44继续与轴部10一体地旋转,因此能够针对对方的陀螺玩具施加更强的冲击。
(第二实施方式)
图10表示将上板41拆下的状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体部4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中板42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而从初始位置进行旋转,由此扩大攻击部件44的可动区域,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取代凹部42b而使用凸轮(凸轮槽等)42c,中板42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而从初始位置进行旋转,由此使攻击部件44强制性地向半径方向移动。在该情况下,可以在中板42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从结合位置向结合解除位置侧移动的中途使攻击部件44的可动区域达到最大或者最小。
此外,该其他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将图示、说明省略。另外,凸轮42c可以设为板凸轮、确动凸轮其他凸轮。
(实用新型的变形例)
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理所当然地,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主体部主体与轴部10通过向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而结合、且通过向另一方向的相对旋转而解除结合的陀螺玩具1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仅通过主体部主体和轴部10以轴线为中心相对旋转而不会将主体部40和轴部10的结合解除的陀螺玩具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中板42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从结合位置向结合解除位置侧旋转而扩大攻击部件44的可动区域,但相反也可以通过使中板42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向结合解除位置侧旋转缩小攻击部件44的可动区域。另外,还可以在中板42相对于上板41以及下板43从结合位置向结合解除位置侧移动的中途使攻击部件44的可动区域达到最大或者最小。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个攻击部件44,但也可以在圆周方向设置两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上板41以及下板43构成主体部主体(第一主体部结构部件),但也可以由上板41或下板43中的一方构成。
另外,可以构成为在使攻击部件44从主体部主体始终突出的状态下其突出量发生变化,也可以构成为取得攻击部件44相对于主体部主体没入的状态和突出的状态。另外,可以构成为在使攻击部件44始终突出至与主体部主体的伸出部41b相比更靠半径方向外侧的状态下其突出量发生变化,也可以构成为取得使攻击部件44与主体部主体的伸出部41b相比更向半径方向内侧没入的状态、以及使攻击部件44与主体部主体的伸出部41b相比更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状态。
但是,为了使攻击部件44有效,优选在突出状态下与主体部主体的伸出部41b相比更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攻击部件44设为能够在半径方向上移动,但可以设为能够从半径方向朝平行的方向移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在主体部主体的上下方向上移动。
【符号说明】
1 陀螺玩具
10 轴部
41 上板(第一主体部结构部件的一部分)
41c 弧形狭缝
42 中板(第二主体部结构部件)
42b 凹部(突出量限制单元)
43 下板(第一主体部结构部件的一部分)
44 攻击部件
44b 突起
Claims (10)
1.一种陀螺玩具,其具备轴部和主体部,由于对构成所述主体部的一部分的主体部主体的冲击,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而旋转,
所述陀螺玩具的特征在于,
具备攻击部件,该攻击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主体,能够在规定方向上移动,并且,由于该移动,该攻击部件相对于该主体部主体的突出量发生变化,
根据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的旋转位置而使该攻击部件的突出量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攻击部件构成为能够在半径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突出量限制单元,该突出量限制单元与所述攻击部件卡合,根据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的旋转位置而对该攻击部件的突出量进行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量限制单元使所述攻击部件的可动区域发生变化,由此使所述攻击部件的突出量发生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量限制单元通过凸轮使所述攻击部件的突出量发生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主体由于与对方的陀螺玩具的碰撞而相对于所述轴部阶段性地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和所述主体部在相互对接的状态下,在使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向一个方向旋转时结合,在从结合状态使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向另一方向旋转时将结合解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攻击部件在所述主体部主体相对于所述轴部向所述另一方向旋转时,突出量变大。
9.根据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备:第一主体部结构部件,其构成所述主体部主体,能够与所述攻击部件一体地进行旋转;以及第二主体部结构部件,其与所述轴部卡合,能够与该轴部一体地进行旋转,
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结构部件设置有所述突出量限制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体部结构部件经由飞轮与所述轴部卡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89465 | 2017-04-28 | ||
JP2017089465A JP6258541B1 (ja) | 2017-04-28 | 2017-04-28 | コマ玩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07171U true CN207307171U (zh) | 2018-05-04 |
Family
ID=60940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1383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07171U (zh) | 2017-04-28 | 2017-09-01 | 陀螺玩具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45518B2 (zh) |
EP (1) | EP3395419B1 (zh) |
JP (1) | JP6258541B1 (zh) |
CN (1) | CN207307171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1596552S (zh) * | 2017-08-28 | 2018-11-26 | ||
JP1596554S (zh) * | 2017-08-30 | 2018-05-28 | ||
JP1596553S (zh) * | 2017-08-30 | 2018-11-26 | ||
JP1596555S (zh) * | 2017-08-30 | 2018-05-28 | ||
JP1602968S (zh) * | 2017-10-19 | 2019-01-21 | ||
JP1602970S (zh) * | 2017-10-20 | 2019-01-21 | ||
JP1602971S (zh) * | 2017-10-24 | 2019-01-21 | ||
JP1602972S (zh) * | 2017-10-26 | 2019-01-21 | ||
JP1609632S (zh) * | 2018-02-05 | 2018-07-23 | ||
JP6431628B1 (ja) | 2018-02-22 | 2018-11-28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玩具 |
JP1609633S (zh) * | 2018-02-23 | 2018-07-23 | ||
JP1609950S (zh) * | 2018-02-23 | 2019-01-21 | ||
JP1609952S (zh) * | 2018-02-26 | 2019-01-21 | ||
JP6431630B1 (ja) * | 2018-02-26 | 2018-11-28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玩具 |
JP1609634S (zh) * | 2018-02-26 | 2018-07-23 | ||
JP1617007S (zh) * | 2018-05-22 | 2019-05-07 | ||
JP1623081S (zh) * | 2018-07-03 | 2019-01-28 | ||
JP1623082S (zh) * | 2018-07-03 | 2019-01-28 | ||
JP1623102S (zh) * | 2018-09-03 | 2019-01-28 | ||
JP6554649B1 (ja) * | 2018-10-16 | 2019-08-07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玩具 |
JP1631052S (zh) * | 2018-10-22 | 2019-05-13 | ||
JP1631056S (zh) * | 2018-10-25 | 2019-05-13 | ||
JP6671663B1 (ja) * | 2018-10-30 | 2020-03-25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発射装置 |
US10960316B2 (en) | 2019-04-12 | 2021-03-30 | Mechanical Design Labs, Inc. | Gyroscopic desk curios |
JP6763517B1 (ja) * | 2019-07-09 | 2020-09-30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玩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79300U (ja) * | 2001-01-30 | 2001-08-10 | 株式会社タカラ | コマ玩具 |
JP3083443U (ja) | 2001-07-16 | 2002-01-31 | 株式会社タカラ | コマ玩具 |
JP4612251B2 (ja) | 2001-08-28 | 2011-01-12 |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 コマ玩具 |
US6520827B1 (en) * | 2002-06-06 | 2003-02-18 | Liu Kuo-Ching | Spinning top |
US7740518B2 (en) * | 2006-03-06 | 2010-06-22 | Michael Elliott | Jousting toy |
CN200995064Y (zh) * | 2006-12-01 | 2007-12-26 | 蔡东青 | 一种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 |
CN201120144Y (zh) * | 2007-08-09 | 2008-09-24 | 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 | 一种玩具陀螺的触发攻击装置 |
JP3160638U (ja) * | 2010-04-19 | 2010-07-01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玩具 |
JP3160657U (ja) * | 2010-04-20 | 2010-07-01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玩具 |
JP3170034U (ja) * | 2011-06-15 | 2011-09-01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玩具 |
JP5969151B1 (ja) * | 2016-02-09 | 2016-08-17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玩具 |
JP5990354B1 (ja) | 2016-03-23 | 2016-09-14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玩具 |
JP6232112B1 (ja) * | 2016-10-18 | 2017-11-15 |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 コマ玩具 |
-
2017
- 2017-04-28 JP JP2017089465A patent/JP6258541B1/ja active Active
- 2017-09-01 CN CN201721113832.XU patent/CN20730717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
- 2018-04-24 EP EP18169115.5A patent/EP3395419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4-24 US US15/960,972 patent/US1024551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95419B1 (en) | 2019-08-21 |
JP6258541B1 (ja) | 2018-01-10 |
US20180311589A1 (en) | 2018-11-01 |
US10245518B2 (en) | 2019-04-02 |
JP2018186882A (ja) | 2018-11-29 |
EP3395419A1 (en) | 2018-10-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07171U (zh) | 陀螺玩具 | |
CN208493221U (zh) | 陀螺玩具 | |
JP6111365B1 (ja) | コマ玩具 | |
CN104906798B (zh) | 陀螺玩具 | |
CN207898969U (zh) | 陀螺玩具 | |
JP6261786B1 (ja) | コマ玩具 | |
JP6250202B1 (ja) | コマ玩具 | |
JP5990354B1 (ja) | コマ玩具 | |
CN210057374U (zh) | 陀螺玩具 | |
US10543431B2 (en) | Spinning top toy | |
CN209092694U (zh) | 陀螺玩具 | |
US10641579B2 (en) | Projectile toy | |
JP6377217B1 (ja) | コマ玩具 | |
CN210963902U (zh) | 陀螺玩具以及陀螺玩具组件 | |
CN208319967U (zh) | 陀螺玩具 | |
JP6516587B2 (ja) | コマ玩具 | |
JP2020058684A (ja) | コマ玩具 | |
JP5959711B1 (ja) | コマ玩具 | |
JP2018139744A (ja) | コマ玩具 | |
CN207654689U (zh) | 陀螺玩具 | |
JP6554649B1 (ja) | コマ玩具 | |
KR102182817B1 (ko) | 발광수단을 구비하는 컵 완구 | |
KR200425175Y1 (ko) | 자석 완구용 팽이부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