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9410A -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39410A CN104839410A CN201510332103.2A CN201510332103A CN104839410A CN 104839410 A CN104839410 A CN 104839410A CN 201510332103 A CN201510332103 A CN 201510332103A CN 104839410 A CN104839410 A CN 1048394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lotus leaf
- leaf
- lotus
- st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采摘、剥叶、摊青、杀青、风烘、揉捻、筛分、提香、脱水等九大步骤;其有益效果是在适当的时节采摘鲜嫩荷叶,然后剥离叶梗和粗叶脉,这样可以保持荷叶茶的清纯纯正,采用叶梗和粗叶脉水蒸汽进行蒸汽杀青,可以进一步保证荷叶茶香气纯正;在传送带上进行杀青和风烘,可以保持叶片形状,并使其形成的条索整齐划一;乘热进行揉捻可以更好的造型并除掉荷叶中的涩味,提香后可以进一步掩盖涩味;这样制作的荷叶茶外观整齐、色泽翠绿、香气清纯厚实、茶汤色泽碧绿透明、茶汤滋味鲜嫩醇和、茶汤气味清雅香郁;大大提高了荷叶茶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荷叶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荷叶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神、降压利尿、敛液止汗、止血固精等功效。古籍中有“荷叶减肥,令人瘦劣”的说法,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
荷叶茶中含有多种有效的化脂生物碱,能有效分解体内的脂肪,并且强劲排出体外。荷叶碱能强悍密布人体肠壁上,形成一层脂肪隔离膜,阻止脂肪吸收,防止脂肪堆积。可以改善油腻饮食习惯,其具有较强的油脂排斥功效从而让你对荤腥油腻的食物渐渐产生反感。所以具有优秀的减肥功效及卓越的降脂保健作用。
现有的荷叶茶承袭传统的杀青揉捻方法,虽然经历了很多改进,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杀青不均匀,香气不纯正,条索卷裹不整齐,茶味带有苦涩等等,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品味档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可以解决荷叶茶香气不纯正,条索卷裹不整齐,茶味带有苦涩的问题,以便提高荷叶茶产品的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⑴采摘:采摘4-6月间的鲜嫩荷叶,用清水清洗干净。
⑵剥叶:剥离叶梗和粗叶脉备用,留下只含细叶脉的叶片。
⑶摊青:将叶片切分成边长为1-3cm的正方形小叶片,把小叶片放置于摊青盘架上摊放2-3小时,摊放厚度2-3cm,每30min轻轻翻动一次。
⑷杀青:将步骤2剥离的叶梗和粗叶脉投入到锅炉内加水进行烧煮,利用其蒸汽进行杀青;将小叶片投入到蒸汽杀青机传送带上,匀速投入、均匀摊开铺平,铺放厚度1-2cm,蒸汽温度120-130℃,蒸汽压力0.02-0.03Mpa,蒸汽流量为210-220kg/h,杀青时间60-80s。
⑸风烘:将杀青后的小叶片立即投入到烘干机传送带上用热风烘干,投入时应匀速、均匀摊开铺平,铺放厚度2-3cm,入仓时热风温度为85-95℃,出仓时热风温度为65-75℃,风压为0.02-0.03Mpa,热风流量为8000-9000m3/h,烘干时间为20-30分钟。
⑹揉捻:风烘完毕后,将小叶片乘热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边揉捻边加压,直至形成紧结的荷叶条索;
⑺筛分:用网筛清除揉捻过程中产生的混杂在荷叶条索中的杂质。
⑻提香:用茶树枝干或茶籽壳制作的无烟木炭对荷叶条索进行烘焙提香,在无烟状态下保持温度65-75℃,烘焙时间10-15分钟。
⑼脱水:在常温下用除湿机进行脱水干燥,直到荷叶条索中的水分含量小于8%,即得到荷叶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适当的时节采摘鲜嫩荷叶,然后剥离叶梗和粗叶脉,这样可以保持荷叶茶的清纯纯正,采用叶梗和粗叶脉水蒸汽进行蒸汽杀青,可以进一步保证荷叶茶香气纯正;在传送带上进行杀青和风烘,可以保持叶片形状,并使其形成的条索整齐划一;乘热进行揉捻可以更好的造型并除掉荷叶中的涩味,提香后可以进一步掩盖涩味;这样制作的荷叶茶外观整齐、色泽翠绿、香气清纯厚实、茶汤色泽碧绿透明、茶汤滋味鲜嫩醇和、茶汤气味清雅香郁;大大提高了荷叶茶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2014年4月10日,申请人研发小组采摘鲜嫩荷叶,用清水清洗干净;根据叶片颜色深浅将叶片分为老、中、嫩三类同质叶片;然后剥离叶梗和粗叶脉,并收集叶梗和粗叶脉备用,留下只含细叶脉的叶片。
然后将叶片切分成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小叶片,把小叶片放置于摊青盘架上摊放2小时,摊放厚度2cm,每隔30min轻轻翻动一次。
再将剥离的叶梗和粗叶脉投入到锅炉内加水进行烧煮,利用锅炉内产生的蒸汽进行杀青;将小叶片投入到蒸汽杀青机的传送带上,匀速投入、均匀摊开铺平,投入后铺放厚度1cm,调节蒸汽温度120℃,蒸汽压力0.02Mpa,蒸汽流量为210kg/h,杀青时间60s。
再将杀青后的小叶片立即投入到烘干机的传送带上用热风烘干,投入时应匀速、均匀摊开铺平,铺放厚度2cm,入仓时热风温度为85℃,出仓时热风温度为65℃,风压为0.02Mpa,热风流量为8000m3/h,烘干时间为20分钟。
风烘完毕后,乘热将小叶片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边揉捻边加压,直至形成紧结的荷叶条索;然后用网筛分离清除揉捻过程中产生的混杂在荷叶条索中的杂质。
然后用茶树枝干或茶籽壳制作的无烟木炭对荷叶条索进行烘焙提香,在无烟状态下保持温度65℃,烘焙时间10分钟;接着在常温下用除湿机进行脱水,直到荷叶条索中的水分含量小于8%,即得到荷叶茶。
实施例2。
2014年5月10日,申请人研发小组采摘鲜嫩荷叶,用清水清洗干净;根据叶片颜色深浅将叶片分为老、中、嫩三类同质叶片;然后剥离叶梗和粗叶脉,并收集叶梗和粗叶脉备用,留下只含细叶脉的叶片。
然后将叶片切分成边长为2cm的正方形小叶片,把小叶片放置于摊青盘架上摊放2.5小时,摊放厚度2.5cm,每隔30min轻轻翻动一次。
再将剥离的叶梗和粗叶脉投入到锅炉内加水进行烧煮,利用锅炉内产生的蒸汽进行杀青;将小叶片投入到蒸汽杀青机的传送带上,匀速投入、均匀摊开铺平,投入后铺放厚度1.5cm,调节蒸汽温度125℃,蒸汽压力0.025Mpa,蒸汽流量为215kg/h,杀青时间70s。
再将杀青后的小叶片立即投入到烘干机的传送带上用热风烘干,投入时应匀速、均匀摊开铺平,铺放厚度2.5cm,入仓时热风温度为90℃,出仓时热风温度为70℃,风压为0.025Mpa,热风流量为8500m3/h,烘干时间为25分钟。
风烘完毕后,乘热将小叶片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边揉捻边加压,直至形成紧结的荷叶条索;然后用网筛分离清除揉捻过程中产生的混杂在荷叶条索中的杂质。
然后用茶树枝干或茶籽壳制作的无烟木炭对荷叶条索进行烘焙提香,在无烟状态下保持温度70℃,烘焙时间12.5分钟;接着在常温下用除湿机进行脱水,直到荷叶条索中的水分含量小于8%,即得到荷叶茶。
实施例3。
2014年6月10日,申请人研发小组采摘鲜嫩荷叶,用清水清洗干净;根据叶片颜色深浅将叶片分为老、中、嫩三类同质叶片;然后剥离叶梗和粗叶脉,并收集叶梗和粗叶脉备用,留下只含细叶脉的叶片。
然后将叶片切分成边长为3cm的正方形小叶片,把小叶片放置于摊青盘架上摊放3小时,摊放厚度3cm,每隔30min轻轻翻动一次。
再将剥离的叶梗和粗叶脉投入到锅炉内加水进行烧煮,利用锅炉内产生的蒸汽进行杀青;将小叶片投入到蒸汽杀青机的传送带上,匀速投入、均匀摊开铺平,投入后铺放厚度2cm,调节蒸汽温度130℃,蒸汽压力0.03Mpa,蒸汽流量为220kg/h,杀青时间80s。
再将杀青后的小叶片立即投入到烘干机的传送带上用热风烘干,投入时应匀速、均匀摊开铺平,铺放厚度3cm,入仓时热风温度为95℃,出仓时热风温度为75℃,风压为0.03Mpa,热风流量为9000m3/h,烘干时间为30分钟。
风烘完毕后,乘热将小叶片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边揉捻边加压,直至形成紧结的荷叶条索;然后用网筛分离清除揉捻过程中产生的混杂在荷叶条索中的杂质。
然后用茶树枝干或茶籽壳制作的无烟木炭对荷叶条索进行烘焙提香,在无烟状态下保持温度75℃,烘焙时间15分钟;接着在常温下用除湿机进行脱水,直到荷叶条索中的水分含量小于8%,即得到荷叶茶。
将实施例1、2、3生产的荷叶茶与市场上购买的荷叶茶进行感官评审,评审人中有生产人员3名,茶艺师3名,消费者15名,评审结果如下表。
荷叶茶感官评审要素及得分
产品 | 干茶色泽 | 干茶香气 | 茶汤色泽 | 茶汤滋味 | 茶汤香气 |
实施例1 | 翠绿88 | 清纯89 | 碧绿透明89 | 鲜嫩醇和79 | 清雅香郁91 |
实施例2 | 翠绿90 | 清纯88 | 碧绿透明91 | 鲜嫩醇和79 | 清雅香郁93 |
实施例3 | 翠绿85 | 清纯85 | 碧绿透明88 | 鲜嫩醇和78 | 清雅香郁89 |
市场购买 | 翠绿70 | 清纯71 | 碧绿透明73 | 鲜嫩醇和61 | 清雅香郁75 |
可见实施例2的效果最好,其生产的荷叶茶色泽翠绿、香气清纯厚实、茶汤色泽碧绿透明、茶汤滋味鲜嫩醇和、茶汤气味清雅香郁;产品品质得到了大大提高。
Claims (1)
1.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⑴采摘:采摘4-6月间的鲜嫩荷叶,用清水清洗干净;
⑵剥叶:剥离叶梗和粗叶脉备用,留下只含细叶脉的叶片;
⑶摊青:将叶片切分成边长为1-3cm的正方形小叶片,把小叶片放置于摊青盘架上摊放2-3小时,摊放厚度2-3cm,每30min轻轻翻动一次;
⑷杀青:将步骤2剥离的叶梗和粗叶脉投入到锅炉内加水进行烧煮,利用其蒸汽进行杀青;将小叶片投入到蒸汽杀青机传送带上,匀速投入、均匀摊开铺平,铺放厚度1-2cm,蒸汽温度120-130℃,蒸汽压力0.02-0.03Mpa,蒸汽流量为210-220kg/h,杀青时间60-80s;
⑸风烘:将杀青后的小叶片立即投入到烘干机传送带上用热风烘干,投入时应匀速、均匀摊开铺平,铺放厚度2-3cm,入仓时热风温度为85-95℃,出仓时热风温度为风65-75℃,风压为0.02-0.03Mpa,热风流量为8000-9000m3/h,烘干时间为20-30分钟;
⑹揉捻:风烘完毕后,将小叶片乘热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边揉捻边加压,直至形成紧结的荷叶条索;
⑺筛分:用网筛清除揉捻过程中产生的混杂在荷叶条索中的杂质;
⑻提香:用茶树枝干或茶籽壳制作的无烟木炭对荷叶条索进行烘焙提香,在无烟状态下保持温度65-75℃,烘焙时间10-15分钟;
⑼脱水:在常温下用除湿机进行脱水干燥,直到荷叶条索中的水分含量小于8%,即得到荷叶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32103.2A CN104839410A (zh) | 2015-06-16 | 2015-06-16 |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32103.2A CN104839410A (zh) | 2015-06-16 | 2015-06-16 |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39410A true CN104839410A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3839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32103.2A Pending CN104839410A (zh) | 2015-06-16 | 2015-06-16 |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39410A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60958A (zh) * | 2016-03-31 | 2016-06-15 | 宾阳县鑫海食品有限公司 | 荷叶莲子茶的制备方法 |
CN105815507A (zh) * | 2016-03-31 | 2016-08-03 | 宾阳县鑫海食品有限公司 | 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306266A (zh) * | 2016-09-30 | 2017-01-11 | 华南农业大学 | 荷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59766A (zh) * | 2016-10-28 | 2017-02-01 | 成都金卉农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一种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490265A (zh) * | 2016-10-28 | 2017-03-15 | 成都金卉农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一种耐泡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538775A (zh) * | 2016-10-28 | 2017-03-29 | 成都金卉农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一种滋肝润肺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561924A (zh) * | 2016-10-28 | 2017-04-19 | 成都金卉农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一种减肥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7494841A (zh) * | 2017-08-15 | 2017-12-22 | 长江大学 | 一种荷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
CN108782856A (zh) * | 2018-05-31 | 2018-11-13 |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荷叶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9198115A (zh) * | 2018-11-12 | 2019-01-15 | 张亚丽 | 一种荷茶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作的荷茶 |
CN111602732A (zh) * | 2020-05-27 | 2020-09-01 | 常州大学 | 一种荷叶茶及其制作方法 |
CN113475604A (zh) * | 2021-07-14 | 2021-10-08 | 张晶 | 荷叶茶全自动加工工艺方法 |
CN114868823A (zh) * | 2022-05-27 | 2022-08-09 | 湖北爱荷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2300A (zh) * | 2010-05-12 | 2010-09-08 | 广昌莲香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微波辅助干燥制备荷叶茶的工艺 |
CN102228115A (zh) * | 2011-07-08 | 2011-11-02 | 湖北邢绣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珠形荷叶茶的加工方法 |
CN102987032A (zh) * | 2012-12-28 | 2013-03-27 | 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荷叶茶加工方法 |
CN103109963A (zh) * | 2013-03-15 | 2013-05-22 |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荷叶茶制法 |
CN104431132A (zh) * | 2013-11-25 | 2015-03-25 | 鹿寨县大乐岭茶业有限公司 | 荷叶茶的制作方法 |
CN104543161A (zh) * | 2013-10-12 | 2015-04-29 | 湖北邢绣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方法 |
-
2015
- 2015-06-16 CN CN201510332103.2A patent/CN1048394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2300A (zh) * | 2010-05-12 | 2010-09-08 | 广昌莲香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微波辅助干燥制备荷叶茶的工艺 |
CN102228115A (zh) * | 2011-07-08 | 2011-11-02 | 湖北邢绣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珠形荷叶茶的加工方法 |
CN102987032A (zh) * | 2012-12-28 | 2013-03-27 | 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荷叶茶加工方法 |
CN103109963A (zh) * | 2013-03-15 | 2013-05-22 |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荷叶茶制法 |
CN104543161A (zh) * | 2013-10-12 | 2015-04-29 | 湖北邢绣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方法 |
CN104431132A (zh) * | 2013-11-25 | 2015-03-25 | 鹿寨县大乐岭茶业有限公司 | 荷叶茶的制作方法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60958A (zh) * | 2016-03-31 | 2016-06-15 | 宾阳县鑫海食品有限公司 | 荷叶莲子茶的制备方法 |
CN105815507A (zh) * | 2016-03-31 | 2016-08-03 | 宾阳县鑫海食品有限公司 | 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306266A (zh) * | 2016-09-30 | 2017-01-11 | 华南农业大学 | 荷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59766A (zh) * | 2016-10-28 | 2017-02-01 | 成都金卉农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一种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490265A (zh) * | 2016-10-28 | 2017-03-15 | 成都金卉农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一种耐泡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538775A (zh) * | 2016-10-28 | 2017-03-29 | 成都金卉农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一种滋肝润肺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561924A (zh) * | 2016-10-28 | 2017-04-19 | 成都金卉农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一种减肥荷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7494841A (zh) * | 2017-08-15 | 2017-12-22 | 长江大学 | 一种荷叶茶粉的加工方法 |
CN108782856A (zh) * | 2018-05-31 | 2018-11-13 |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荷叶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9198115A (zh) * | 2018-11-12 | 2019-01-15 | 张亚丽 | 一种荷茶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作的荷茶 |
CN111602732A (zh) * | 2020-05-27 | 2020-09-01 | 常州大学 | 一种荷叶茶及其制作方法 |
CN113475604A (zh) * | 2021-07-14 | 2021-10-08 | 张晶 | 荷叶茶全自动加工工艺方法 |
CN114868823A (zh) * | 2022-05-27 | 2022-08-09 | 湖北爱荷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39410A (zh) | 一种荷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
CN105454572A (zh) | 一种红薯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
CN106820251B (zh) | 一种草本茶烟的制作方法 | |
CN102813017B (zh) | 一种花香黄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1095438B (zh) | 沉香茶及其制作工艺 | |
CN102742861A (zh) | 特种野猪腊肉的加工方法 | |
CN104489143B (zh) | 一种高山玉芽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999956A (zh) | 一种冷水可冲泡的绿茶加工工艺 | |
CN101543247A (zh) | 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6472771A (zh) | 一种桑叶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2919447A (zh) | 一种桑叶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2940058A (zh) | 平阳黄汤茶加工方法 | |
CN103636872A (zh) | 一种黑果枸杞叶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2823692A (zh) | 低草腥味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 |
CN1923020A (zh) | 一种芦笋毛尖茶及芦笋袋泡茶的制作工艺 | |
CN111616247A (zh) | 沉香茶制作工艺 | |
CN103976048B (zh) | 一种涮青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2696841A (zh) | 一种富硒芦笋毛尖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2265957B (zh) | 降香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54474A (zh) | 一种桑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
CN105454567A (zh) | 一种葡萄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
CN102599278A (zh) | 一种碧螺春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7439707A (zh) | 一种桑叶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6804825A (zh) | 防止野生甜茶加工粘团的方法 | |
CN105341134A (zh) | 金针菜的加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