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2523B -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 Google Patents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2523B
CN104802523B CN201510041331.4A CN201510041331A CN104802523B CN 104802523 B CN104802523 B CN 104802523B CN 201510041331 A CN201510041331 A CN 201510041331A CN 104802523 B CN104802523 B CN 1048025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liquid
ink
wall
ind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13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2523A (zh
Inventor
铃木日出直
金谷宗秀
木村尚己
林晃辉
西牧幸司
工藤圣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2010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22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2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2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2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2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 Nozzles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在以往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在便利性上存在改良的余地。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向能够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供应液体,所述液体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容纳所述液体的罐(9A)、以及与罐(9A)连通并且一端向大气开放的指示器(33A),指示器(33A)具有能够视觉辨认指示器(33A)内的液体的容器部(151)。

Description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容纳体单元等。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已知有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能够通过向印刷纸张等印刷介质从喷射头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来进行对印刷介质的印刷。在这样的喷墨打印机中,以往已知有将储存在作为液体容纳部的一例的罐中的墨水向喷射头供应的构成。在该罐中设置有墨水注入口。使用者能够从墨水注入口向罐补充墨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以下,有时将对喷墨打印机等液体喷射装置附加了罐等液体容纳部而成的构成表现为液体喷射系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2-51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罐中,由于罐主体是半透明的,因此使用者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罐内部的墨水量。在该罐中,在构成罐主体的壁部的一部分设置有下限线。使用者通过经由设置有下限线的壁部视觉辨认罐内的墨水,能够把握罐内的墨水量。并且,使用者能够在墨水量减少了时从注入口向罐内注入墨水。将设置有下限线的壁部称为视觉辨认部。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当将打印机的纸张排出部侧作为正面时,罐被设置于打印机的侧面。并且,当从正面观察打印机时,罐的视觉辨认部面对与正面交叉的侧方。因此,使用者在把握罐内的墨水量时必须从打印机的侧方视觉辨认罐。在液体喷射装置中,如果能够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则会很方便。这样,在现有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存在在便利性方面有改良的余地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而实现。
[应用例1]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向能够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供应液体,所述液体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所述液体;以及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通,并且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向大气开放,所述连通管具有能够视觉辨认所述连通管内的液体的液体视觉辨认部。
在该应用例的液体供应装置中,由于与液体容纳部连通的连通管的一端向大气开放,因此容纳在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能够流入连通管。流入到连通管的液体的液位与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液位相同。因此,能够经由连通管的液体视觉辨认部视觉辨认连通管的液位来估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液位。由此,能够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根据该液体供应装置的构成,即便使连通管离开液体容纳部,也能够通过视觉辨认连通管来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因此,连通管的位置不易被液体容纳部的位置制约。其结果是,不受到液体容纳部的位置制约,而容易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
[应用例2]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视觉辨认部由能够视觉辨认所述液体的容器构成。
在该应用例中,液体视觉辨认部由容器构成,因此液体视觉辨认部难以变形。由此,能够容易视觉辨认液体。
[应用例3]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应管,所述供应管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接,并且能够将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向所述液体喷射部送出,所述连通管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与所述液体喷射部之间被设置于所述供应管。
在该应用例中,连通管被设置于供应管,因此容易在供应管的路径上设置连通管。
[应用例4]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部被串联地设置。
在该应用例中,连通管相对于液体喷射部串联地设置,因此能够从液体容纳部经由连通管向液体喷射部供应液体。因此,容易避免液体在连通管中滞留。
[应用例5]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部被并列地设置。
在该应用例中,由于连通管相对于液体喷射部被并列地设置,因此使连通管从供应管分叉,容易使连通管从供应管的路径分开。
[应用例6]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应管,所述供应管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接,并且能够将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向所述液体喷射部送出。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将连通管和供应管分别设置于液体容纳部。
[应用例7]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所述一端经由所述液体容纳部向大气开放。
在该应用例中,连通管的一端经由液体容纳部向大气开放,因此能够减轻液体从连通管蒸发。
[应用例8]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液体容纳部以及多个所述连通管,所述多个连通管中的各个所述连通管被设置于所述多个液体容纳部中的各个所述液体容纳部,所述多个连通管的至少所述液体视觉辨认部被相互一体地构成。
在该应用例中,多个连通管的至少液体视觉辨认部被相互一体地构成,因此能够聚集多个液体视觉辨认部。
[应用例9]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包括能够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用于向所述液体喷射部供应的所述液体;以及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通,并且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向大气开放,所述连通管具有能够视觉辨认所述连通管内的液体的液体视觉辨认部,所述液体视觉辨认部位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
在该应用例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与液体容纳部连通的连通管的一端向大气开放,因此容纳于液体容纳部的液体能够流入到连通管。流入到连通管的液体的液位与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液位相同。因此,能够经由连通管的液体视觉辨认部视觉辨认连通管的液位来估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液位。由此,能够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根据该液体供应装置的构成,即便使连通管离开液体容纳部,也能够通过视觉辨认连通管来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因此,连通管的位置不易受到液体容纳部的位置制约。其结果是,不会受到液体容纳部的位置制约,而容易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并且,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液体视觉辨认部位于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因此能够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
[应用例10]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通管上形成有从所述连通管的内部与所述连通管的外部相通的大气开放口,所述连通管经由所述大气开放口向大气开放,所述大气开放口兼作接受从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外部导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内部的液体的注入口。
在该应用例中,与液体容纳部连通的连通管经由大气开放口向大气开放,因此容纳于液体容纳部的液体能够流入到连通管。流入到连通管的液体的液位与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液位相同。因此,能够经由连通管的液体视觉辨认部视觉辨认连通管的液位来估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液位。由此,能够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根据该液体供应装置的构成,即便使连通管离开液体容纳部,也能够通过视觉辨认连通管来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因此,连通管的位置不易受到液体容纳部的位置制约。其结果是,不会受到液体容纳部的位置制约,而容易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另外,在该液体供应装置中,大气开放口兼作注入口,因此能够将从注入口注入到连通管内的液体导入到液体容纳部的内部。由此,例如在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减少了时,通过从注入口向连通管内注入液体,能够向液体容纳部内补充液体。
[应用例11]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通管上形成有接受从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外部导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内部的液体的注入口。
在该应用例中,由于在连通管上形成有注入口,因此能够将从注入口注入到连通管内的液体导入到液体容纳部的内部。由此,例如在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减少了时,通过从注入口向连通管内注入液体,能够向液体容纳部内补充液体。
[应用例12]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连通路,所述第一连通路连接所述液体容纳部和所述连通管;以及第二连通路,所述第二连通路连接所述液体容纳部和所述连通管,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注入口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是所述连通管与所述第一连通路的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是所述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连通路的连接部。
在该应用例中,容纳于液体容纳部的液体能够经由第一连通路从第一连接部流入到连通管。流入到连通管的液体的液位与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液位相同。因此,能够通过经由连通管的液体视觉辨认部视觉辨认连通管的液位来估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液位。由此,能够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并且,在该液体供应装置中,作为连通管与第二连通路的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与注入口之间。因此,在从注入口将液体注入到连通管的内部时,在连通管内的液体的液位达到注入口之前连通管内的液体经由第二连通路流入到液体容纳部。由此,容易避免液体从注入口溢出。
[应用例13]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口被形成为漏斗状。
在该应用例中,注入口被形成为漏斗状,因此在向注入口注入液体时液体不易从注入口洒出。
[应用例14]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向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部供应液体,所述液体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并且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所述液体;以及壳体,所述壳体覆盖所述多个液体容纳部;所述多个液体容纳部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侧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背面侧排列,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侧,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窗部,能够通过所述窗部视觉辨认所述多个液体容纳部中的位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最靠正面的那侧的所述液体容纳部。
在该应用例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在覆盖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侧向液体喷射装置的背面侧排列的多个液体容纳部的壳体上形成有窗部。能够经由该窗部视觉辨认多个液体容纳部中的最靠正面侧的液体容纳部。因此,能够通过经由壳体的窗部视觉辨认液体容纳部来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液位。由此,能够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并且,在该液体供应装置中,窗部被形成在壳体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侧,因此能够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侧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
[应用例15]在上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部从位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最靠正面的那侧的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正面侧沿在与所述正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面设置。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扩大开口部,因此容易视觉辨认液体容纳部。
[应用例16]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包括:上述的的液体供应装置;以及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
在该应用例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容易在液体供应装置中把握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因此容易提高便利性。
[应用例17]一种液体容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能够容纳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的液体;以及壳体,所述壳体覆盖所述液体容纳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所述液体的第一侧部、以及沿与所述第一侧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所述液体的第二侧部,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所述第一侧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开口部、以及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所述第二侧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开口部。
在该应用例的液体容纳体单元中,能够从互相交叉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这两者把握液体容纳体内的液体的量。
[应用例18]在上述的液体容纳体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开口部连续。
在该应用例中,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连续,因此能够扩大开口部,容易视觉辨认液体容纳体。并且,由于开口部变为一个,因此与具有多个开口部的情况相比,容易制造和对位。
[应用例19]在上述的液体容纳体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相比位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侧。。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经由位于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侧的第一开口部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侧把握液体容纳体内的液体的量。
[应用例20]在上述的液体容纳体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比位于上方。
在该应用例中,容易经由与第二侧部相比位于上方的第一侧部视觉辨认液体容纳体内的液体。
[应用例21]在上述的液体容纳体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部具有与所述壳体相比向外部突出的突出部。
在该应用例中,容易经由与壳体相比向外部突出的突出部视觉辨认液体容纳体内的液体。
[应用例22]在上述的液体容纳体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包括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侧向背面侧排列的多个液体容纳体,所述多个液体容纳体中的、配置于所述正面侧的一端的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
在该应用例中,从液体喷射装置的正面侧向背面侧排列的多个液体容纳体中的、配置于正面侧的一端的液体容纳体具有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在配置于正面侧的一端的液体容纳体中,能够从互相交叉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双方把握液体容纳体内的液体的量。
[应用例23]在上述的液体容纳体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用于向内部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口,并且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中的至少一者具备表示注入量的上限的上限显示部。
在该应用例中,能够通过设置于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中的至少一者的上限显示部来识别注入到液体容纳体的液体的上限。
[应用例24]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液体容纳体单元以及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
在该应用例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由于容易在液体容纳体单元中把握液体容纳体内的液体的量,因此容易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机构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罐组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罐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片材部件侧观察实施例1中的罐时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以XZ平面截断实施例1中的罐的墨水注入部和大气连通口时的截面图。
图11是从片材部件侧观察实施例1中的罐时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指示器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罐与指示器的连接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罐组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罐与指示器的连接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罐与指示器的连接的立体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罐、指示器以及印刷头的连接的图。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罐、供应管以及管的连接的其他的例子的图。
图20是示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指示器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实施例3中的罐组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实施例3中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实施例3中的指示器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指示器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实施例4中的指示器的立体图。
图26是示出实施例4中的指示器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27是示出实施例5中的罐组的立体图。
图28是示出实施例5中的指示器的立体图。
图29是示出实施例6中的罐组的立体图。
图30是示出实施例7中的罐组的立体图。
图31是示出实施例8中的指示器的立体图。
图32是示出实施例8中的指示器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33是示出实施例9中的罐组的立体图。
图34是示出实施例10中的罐组的立体图。
图35是示出实施例11中的罐组的立体图。
图3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3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3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的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3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4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罐单元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4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4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罐单元的截面图。
图4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罐单元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4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包括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的液体喷射系统为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另外,在各附图中,为了使各自的构成成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构成和部件的比例尺有时会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1如图1所示,具有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3以及罐单元5。打印机3具有第一壳体6。第一壳体6构成了打印机3的外壳。罐单元5具有第二壳体7和多个(2个以上)罐9。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构成了液体喷射系统1的外壳。罐9是液体容纳容器的一例。液体喷射系统1能够利用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对印刷纸张等印刷介质P进行印刷。
另外,在图1中标注有作为相互正交的坐标轴的XYZ轴。对于这以后所示的图也根据需要标注XYZ轴。在XYZ轴的各个中,箭头的朝向表示+方向(正方向),箭头的朝向的相反方向表示-方向(负方向)。在液体喷射系统1被使用的状态下,液体喷射系统1被配置在由X轴和Y轴规定的水平平面上。在液体喷射系统1的使用状态下,Z轴是与水平的平面正交的轴,-Z轴方向为铅垂向下方向。
在第一壳体6中容纳有打印机3的机构单元10(图4)。机构单元10是在打印机3中执行印刷动作的机构部分。后面叙述机构单元10的详细情况。多个罐9如图1所示被容纳在第二壳体7内,分别容纳有供印刷用的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罐9。在四个罐9中,墨水的种类按照每个罐9而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墨水的种类,采用了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这四种。并且,容纳黑色的墨水的罐9、容纳黄色的墨水的罐9、容纳品红色的墨水的罐9、容纳青色的墨水的罐9各被设置一个。在液体喷射系统1中,多个罐9被设置在第一壳体6的外侧。因此,在液体喷射系统1中,多个罐9未被内置于覆盖机构单元10的第一壳体6中。
另外,在打印机3中设置有排纸部11。在打印机3中,印刷介质P被从排纸部11排出。在打印机3中,设置有排纸部11的面为正面13。另外,打印机3在与正面13交叉的上面15具有操作面板17。在操作面板17中设置有电源按钮18A、其他操作按钮18B等。罐单元5在第一壳体6中被设置在与正面13和上面15交叉的侧部19。在第二壳体7设置有窗部21。窗部21在第二壳体7中被设置在与正面23和上面25交叉的侧部27。
窗部21具有透光性。并且,在与窗部21重叠的位置处设置有上述的四个罐9。因此,使用液体喷射系统1的操作者能够经由窗部21来视觉辨认四个罐9。在本实施方式中,窗部21被作为形成于第二壳体7的开口而设置。操作者能够经由作为开口的窗部21来视觉辨认四个罐9。另外,窗部21不限于开口,例如也可以由具有透光性的部件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罐9的面对窗部21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光性。能够从各罐9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位视觉辨认罐9内的墨水。因此,操作者能够经由窗部21视觉辨认四个罐9,由此来视觉辨认各罐9中的墨水的量。即,能够将罐9中面对窗部21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有效利用为可视觉辨认墨水的量的视觉辨认部。在各罐9中,在面对窗部21的部位设置有表示墨水的量的上限的上限标记28以及表示墨水的量的下限的下限标记29。操作者能够以上限标记28和下限标记29为记号把握各罐9中的墨水的量。另外,上限标记28(上限显示部)表示在从墨水注入部101注入了墨水时不从墨水注入部101溢出的墨水量的基准。并且,下限标记29(下限显示部)表示在督促注入墨水时的墨水量的基准。也可采用将上限标记28和下限标记29的至少一者设置于第二壳体7的构成。
另外,在第二壳体7中设置有窗部31。窗部31在第二壳体7中被设置在正面23。窗部31具有透光性。并且,在与窗部31重叠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2个以上)指示器33。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指示器33。四个指示器33分别与四个罐9的每个连接。即,一个指示器33与一个罐9连接。指示器33能够分别示出容纳于四个罐9的每个的墨水的余量。使用液体喷射系统1的操作者能够经由窗部31视觉辨认四个指示器33。因此,操作者能够经由窗部31视觉辨认四个指示器33,由此视觉辨认各指示器33中的墨水的量。
另外,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互相分开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能够将第二壳体7从第一壳体6分离。第二壳体7通过安装螺钉35与第一壳体6结合。另外,如图2所示,第二壳体7覆盖四个罐9。另外,第二壳体7覆盖四个指示器33。
另外,罐单元5具有支承框架37。四个罐9被支承框架37支承。另外,四个指示器33被支承框架37支承。支承框架37与第一壳体6分开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能够将支承框架37从第一壳体6分离。支承框架37通过安装螺钉39与第一壳体6结合。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罐单元5(图1)被安装在第一壳体6的外侧。
打印机3如作为示出机构单元10的立体图的图4所示,具有印刷部41和供应管43。印刷部41具有滑架45、印刷头47、以及四个中继单元49。印刷头47和四个中继单元49被搭载于滑架45。供应管43具有可挠性,并被设置于罐9与中继单元49之间。罐9内的墨水经由供应管43被送往中继单元49。中继单元49将从罐9经由供应管43供应的墨水中继到印刷头47。印刷头47将被供应的墨水作为墨滴喷出。
另外,打印机3具有介质运送机构(未图示)、头运送机构(未图示)。介质运送机构通过来自未图示的马达的动力驱动运送辊51由此沿Y轴方向运送印刷介质P。头运送机构将来自马达53的动力经由正时带55传递给滑架45,由此沿X轴方向运送滑架45。印刷头47被搭载于滑架45。因此,印刷头47能够通过头运送机构经由滑架45在X轴方向上运送。另外,印刷头47在面对印刷介质P的状态下被滑架45支承。通过介质运送机构和头运送机构在改变印刷头47相对于印刷介质P的相对位置的同时从印刷头47喷出墨水由此对印刷介质P实施印刷。
另外,前述的指示器33经由后述的管与罐9连接。罐9内的墨水经由该管被送往指示器33。在本实施方式中,指示器33具有透光性。因此,能够经由指示器33视觉辨认从罐9被送往指示器33的墨水。指示器33反映罐9内的墨水的液位。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视觉辨认指示器33内的墨水的液位来把握罐9内的墨水的余量。以下,一个罐9和一个指示器33的组合被记为罐组57。
对罐组57说明各种实施例。另外,以下,为了按照各实施例识别罐组57,对罐组57的符号标记针对各实施例而不同的字母文字。
(实施例1)
对实施例1中的罐组57A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罐组57A具有罐9A、指示器33A、管58、以及供应管43。在罐组57A中,罐9A和指示器33A经由管58相互连接。另外,罐组57A是液体供应装置的一例。
如图6所示,罐9A具有作为罐主体的一例的壳体61A、以及片材部件63。壳体61A例如由尼龙或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构成。另外,片材部件63由合成树脂(例如尼龙、聚丙烯等)形成为膜状,具有可挠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片材部件63具有透光性。罐9A具有将壳体61A和片材部件63接合起来的构成。在壳体61A设置有接合部64。在图6中,为了容易理解地示出构成,对接合部64施加了阴影。片材部件63被接合在壳体61A的接合部64。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61A和片材部件63通过熔敷而接合。
如图7所示,罐9A具有容纳部65以及连通部67。连通部67具有大气室68以及连通路73。在罐9A中,墨水被容纳在容纳部65内。此外,在图7中,示出了从片材部件63侧观察罐9A的状态,并且越过片材部件63而图示了壳体61A。容纳部65、大气室68、连通路73通过接合部64相互分隔。壳体61A具有第一壁81、第四壁84、第五壁85、第二壁82、第三壁83、第六壁86、第七壁87、以及第八壁88。在第五壁85的与容纳部65侧相反的一侧配置有大气室68和连通路73的一部分。当从片材部件63侧俯视第一壁81时,容纳部65由第四壁84、第五壁85、第二壁82、以及第三壁83包围。另外,第三壁83面对第二壳体7的窗部21。即,在罐9A中,第三壁83包含具有透光性的部位。
另外,当从片材部件63侧俯视第一壁81时,大气室68由第五壁85、第六壁86、第七壁87、以及第八壁88包围。另外,容纳部65的第一壁81和大气室68的第一壁81彼此是相同的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部65和大气室68共用第一壁81。如图8所示,第四壁84、第五壁85、第二壁82、以及第三壁83分别与第一壁81交叉。第五壁85相比第四壁84位于Z轴方向侧。第四壁84和第五壁85隔着第一壁81互相对置。第三壁83相比第二壁82位于X轴方向侧。第二壁82和第三壁83隔着第一壁81互相对置。第二壁82与第四壁84和第五壁85的每个交叉。第三壁83也与第四壁84和第五壁85的每个交叉。
第四壁84、第五壁85、第二壁82、以及第三壁83从第一壁81向-Y轴方向突出。由此,由以第一壁81为主壁并从主壁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四壁84、第五壁85、第二壁82、第三壁83构成凹部91。凹部91被以朝向Y轴方向为凹的朝向构成。凹部91朝向-Y轴方向、即朝向片材部件63(图6)侧开口。换而言之,凹部91被以朝向Y轴方向、即朝向片材部件63(图6)侧的相反侧为凹的朝向设置。并且,一旦片材部件63被与壳体61A接合,则凹部91被片材部件63堵住,构成容纳部65。另外,第一壁81~第八壁88分别不限于平坦的壁,也可包含凹凸。
如图7所示,第六壁86从第五壁85朝向第五壁85的第四壁84侧的相反侧、即朝向第五壁85的+Z轴方向侧突出。第七壁87从第五壁85朝向第五壁85的第四壁84侧的相反侧、即朝向第五壁85的+Z轴方向侧突出。第七壁87相比第六壁86位于X轴方向侧。第六壁86和第七壁87被设置在隔着大气室68而彼此对置的位置。第八壁88相比第五壁85位于Z轴方向侧。第五壁85和第八壁88被设置在隔着大气室68而互相对置的位置。第六壁86与第五壁85和第八壁88的每个交叉。第七壁87也与第五壁85和第八壁88的每个交叉。
第六壁86、第七壁87、第八壁88从第一壁81向-Y轴方向突出。由此,由以第一壁81为主壁、从主壁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五壁85、第六壁86、第七壁87、以及第八壁88构成凹部99。凹部99被以朝向Y轴方向而为凹的朝向构成。凹部99朝向-Y轴方向、即朝向片材部件63(图6)侧开口。换而言之,凹部99被以朝向Y轴方向、即朝向片材部件63(图6)侧的相反侧为凹的朝向设置。并且,当片材部件63与壳体61A接合时,凹部99被片材部件63堵住,构成大气室68。另外,第二壁82~第八壁88的基于第一壁81的突出量被设定为彼此相同的突出量。
第二壁82和第六壁86具有台阶。第二壁82相比第六壁86位于第三壁83侧、即相比第六壁86位于X轴方向侧。另外,第三壁83和第七壁87具有台阶。第七壁87相比第三壁83位于第二壁82侧、即相比第三壁83位于-X轴方向侧。并且,在从片材部件63侧俯视第一壁81的状态下,在第三壁83与第七壁87之间设置有墨水注入部101。墨水注入部101被设置于第五壁85。
如图8所示,在壳体61A设置有伸出部105。连通路73被设置于伸出部105。伸出部105具有在第五壁85中的比第七壁87靠X轴方向侧的区域沿凹部91的开口的边缘从第五壁85向Z轴方向侧伸出的部位105A。部位105A也可以在第七壁87中沿凹部99的开口的边缘从第七壁87向X轴方向侧伸出。另外,伸出部105具有从第八壁88向Z轴方向侧伸出的部位105B。另外,伸出部105具有在第六壁86中沿凹部99的开口的边缘从第六壁86向-X轴方向侧伸出的部位105C。另外,伸出部105具有在第二壁82中沿凹部91的开口的边缘从第二壁82向-X轴方向侧伸出的部位105D。连通路73在伸出部105中被构成为以朝向片材部件63(图6)侧的相反侧为凹的朝向设置的槽108。
这里,如图8所示,在凹部91内设置有凹部109。凹部109由第九壁111、第十壁112、第十一壁113、以及第三壁83包围。凹部109被以从第四壁84朝向第四壁84的与第五壁85侧相反的一侧、即从第四壁84朝向-Z轴方向侧为凹的朝向设置。第九壁111和第十壁112分别设置在第四壁84,从第四壁84朝向第四壁84的与第五壁85侧相反的一侧、即从第四壁84朝向-Z轴方向侧突出。
第九壁111位于第三壁83与第二壁82之间,隔着第十一壁113与第三壁83对置。第十壁112位于第一壁81与片材部件63(图6)之间,隔着第十一壁113与片材部件63对置。第十一壁113相比第四壁84位于第五壁85侧的相反侧、即相比第四壁84位于-Z轴方向侧。第十一壁113与第五壁85对置。第九壁111与第四壁84、第十壁112以及第十一壁113交叉。第十壁112与第四壁84、第三壁83以及第十一壁113交叉。第十一壁113与第三壁83交叉。
如图8所示,包围凹部109的第九壁111、第十壁112、第十一壁113、以及第三壁83构成供应部114。在供应部114,如图9所示,设置有连接部115和连接部116。连接部115和连接部116分别被设置于第九壁111。连接部115和连接部116分别被设置在第九壁111的与凹部109侧相反的一侧。连接部115和连接部116分别从第九壁111朝向凹部109侧的相反侧、即从第九壁111朝向第二壁82侧突出。连接部115和连接部116分别被形成为筒状。在连接部115形成有供应口117。在连接部116形成有送出口118。供应口117是形成于连接部115的开口,是墨水从罐9A的出口。送出口118是形成于连接部116的开口,是墨水从罐9A的出口。
在连接部115上连接有供应管43(图4)。容纳于罐9A中的墨水从连接部115经由供应口117送到供应管43。送到供应管43的墨水由供应管43引导到印刷头47。在连接部116连接有管58(图5)。容纳于罐9A中的墨水从连接部116经由送出口118送到管58。送到管58的墨水由管58引导到指示器33。
另外,如图8所示,在第八壁88设置有大气连通部121。在大气连通部121设置有大气连通口122。大气连通口122是形成于大气连通部121的开口,并从大气连通部121向罐9A的外侧开口。大气连通部121从第八壁88向第八壁88的与第五壁85侧相反的一侧、即第八壁88的Z轴方向侧突出。大气连通口122被设置于在俯视第八壁88时、即在以XY平面俯视第八壁88时与凹部99重叠的位置处。大气连通口122将壳体61A的外侧和凹部99的内侧连通。大气连通口122是能够将壳体61A的外侧的大气导入到凹部99的内侧的大气的通路。另外,在壳体61A中,接合部64沿凹部91、凹部99、凹部109、以及连通路73的各个轮廓设置。
片材部件63如图6所示,隔着第二壁82~第八壁88与第一壁81向面对。片材部件63具有在俯视下覆盖凹部91、凹部99、凹部109以及伸出部105(图8)的大小。片材部件63被熔敷在接合部64。由此,凹部91、凹部99、凹部109、以及连通路73被片材部件63密封。因此,片材部件63也可视为是对壳体61A的盖。
连通路73如图7所示具有连通口123、以及连通口124。连通口123是朝向大气室68的内侧开口的开口部。连通口124是朝向容纳部65的内侧开口的开口部。大气室68从连通口123经由连通路73经过连通口124而与容纳部65相通。根据上述,容纳部65经由连通路73、大气室68、以及大气连通口122与罐9A的外部相通。即,连通部67将大气连通口122与容纳部65之间连通。从大气连通口122流入到大气室68内的大气经由连通路73流入到容纳部65内。
墨水注入部101被设置于第五壁85。如图8所示,墨水注入部101被设置在由第七壁87、伸出部105、第三壁83以及第一壁81包围的凹部131内。如上所述,伸出部105相比第五壁85向第八壁88侧突出。另外,第七壁87也相比第五壁85向第八壁88侧突出。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壁81和第三壁83也分别相比第五壁85向第八壁88侧突出。并且,伸出部105与第七壁87和第三壁83这两者交叉。另外,第一壁81与第三壁83和第七壁87这两者交叉。因此,第五壁85中的相比第七壁87靠第三壁83侧的区域构成了由第七壁87、伸出部105、第三壁83以及第一壁81包围的凹部131。凹部131被以从第五壁85侧朝向第四壁84侧为凹的朝向设置。
根据上述的构成,墨水注入部101由第七壁87、伸出部105、第三壁83以及第一壁81包围。换而言之,在第五壁85中的由第七壁87、伸出部105、第三壁83以及第一壁81包围的区域内设置有墨水注入部101。并且,凹部131具有墨水接受部的功能。墨水接受部例如能够接受从墨水注入部101溢出的墨水、在注入时掉落的墨水。这样,凹部131具有作为接受墨水的墨水接受部的功能。
如图10所示,墨水注入部101具有开口132和侧壁133,图10是以XZ平面截断墨水注入部101和大气连通口122时的截面图。开口132是被设置于第五壁85的通孔。开口132也是墨水注入部101与容纳部65交叉的交叉部。开口132在第五壁85中与容纳部65交叉。作为墨水注入部101的构成,也可采用侧壁133向容纳部65的内侧突出的构成。在侧壁133向容纳部65的内侧突出的构成中,也将墨水注入部101与容纳部65交叉的交叉部定义为开口132。凹部91经由作为通孔的开口132与凹部91的外侧相通。侧壁133被设置于第五壁85的与第四壁84侧相反的一侧,包围开口132的周围,形成了墨水注入路。侧壁133从第五壁85向第四壁84侧的相反侧突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133与第一壁81和第三壁83的每个相比向第四壁84侧的相反侧突出。能够通过侧壁133阻碍积存于凹部131的墨水流入到开口132。
在罐9A中,如图11所示,墨水141被容纳在容纳部65的内部,图11是从片材部件63侧观察罐9A时的侧视图。在图11中,为了容易理解地示出构成,省略了片材部件63的图示,并且对接合部64施加了阴影。容纳部65内的墨水141从形成于连接部115的供应口117(图9)向印刷头47供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液体喷射系统1用于印刷的状态下,供应管43被连接于供应口117,帽143被设置到墨水注入部101。容纳部65内的墨水141通过经由中继单元49在供应管43内吸引,而从供应口117到达印刷头47。
随着印刷头47的印刷,容纳部65内的墨水141被送往印刷头47侧。因此,随着印刷头47的印刷,容纳部65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一旦容纳部65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则大气室68内的大气通过连通路73流入到容纳部65内。由此,容纳部65内的压力容易保持为大气压。根据上述,罐9内的墨水141被供应给印刷头47。一旦罐9中的容纳部65内的墨水141被消耗、墨水141的余量变少,则操作者能够从墨水注入部101将新的墨水补充到容纳部65内。
如图12所示,指示器33A具有容器部151、连接部153、以及大气开放部155。容器部151形成为中空,具有透光性。连接部153和大气开放部155分别被设置在容器部151。连接部153和大气开放部155分别被形成为筒状。在连接部153形成有接纳口157。在大气开放部155形成有大气开放口159。接纳口157是形成于连接部153的开口,并且是能够将来自罐9A的墨水接受到容器部151内的开口。大气开放口159是形成于大气开放部155的开口,并从大气开放部155向容器部151的外侧开口。大气开放口159与容器部151内相通。大气开放部155被设置于容器部151的Z轴方向侧。连接部153在容器部151中与大气开放部155相比被设置在-Z轴方向侧。在连接部153连接有管58(图5)的与罐9A侧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在该实施方式中,管58、容器部151、以及大气开放部155主要构成连通管,该连通管的一端经由大气开放口159向大气开放,在该连通管管中,作为能够视觉辨认连通管内的液体的液体视觉辨认部的容器部151被作为指示器33A的一部分而设置。
由此,如图13所示,罐9A和指示器33A由管58连接。构成液体容纳部的罐9A内的墨水经由管58被送往指示器33A。从罐9A送到指示器33A的墨水积存在容器部151中。由于容器部151具有透光性,因此能够经由容器部151视觉辨认从罐9A送到指示器33A的墨水。容器部151内经由大气开放口159向大气开放。因此,经由管58从罐9A送到指示器33A的墨水的容器部151内的液位与罐9A内的墨水的液位相同。由此,容器部151反映了罐9A内的墨水的液位。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视觉辨认指示器33A内的墨水的液位,来把握罐9A内的墨水的余量。
根据罐组57A,容易将与罐9A相对的指示器33A的位置设定在任意的位置。能够根据与罐9A相对的指示器33A的位置来设定管58的长度和路径。因此,在液体喷射系统1中,容易不受罐9A的位置和朝向制约而配置指示器33A。在液体喷射系统1中,能够视觉辨认罐9A中的墨水的量的窗部21被设置在与打印机3的正面13交叉的侧部27。因此,操作者在从罐9A的第三壁83视觉辨认罐9A的墨水的余量的情况下需要将视线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移到侧部27侧。另外,在侧部27侧存在成为视线的障碍的物体的情况下,难以把握墨水的余量。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移动液体喷射系统1。
对于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视觉辨认表示罐9A的墨水的余量的指示器33A的窗部31被设置在打印机3的正面13侧。并且,在与窗部31重叠的位置设置有指示器33A。因此,操作者能够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视觉辨认指示器33A。因此,操作者能够在把握罐9A的墨水的余量的情况下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把握。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能够减轻确认罐9A的墨水的余量时的烦杂度。
(实施例2)
对实施例2中的罐组57B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罐组57B具有罐9B、指示器33A、管58、管161、以及供应管43。在罐组57B中,罐9B和指示器33A经由管58和管161相互连接。罐组57B除了罐9B的构成不同、且附加了管161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罐组57A相同的构成。因此,以下,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标注与实施例1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罐组57B是液体供应装置的一例。
罐9B除了实施例1中的罐9A的壳体61A的构成不同以外,具有与罐9A同样的构成。罐9B与罐9A同样具有片材部件63(图6)。另外,罐9B具有图15所示的壳体61B。壳体61B例如由尼龙或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构成。罐9B具有将壳体61B和片材部件63接合起来的构成。在壳体61B上设置有接合部64。在图15中,为了容易理解地示出构成,对接合部64施加了阴影。在壳体61B的接合部64上接合有片材部件63。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61B和片材部件63通过熔敷而接合。
在壳体61B设置有连接部163。壳体61B除了设置有连接部163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壳体61A相同的构成。连接部163被设置在第八壁88。连接部163从第八壁88向第八壁88的与第五壁85侧相反的一侧、即第八壁88的Z轴方向侧突出。连接部163形成为筒状。在连接部163形成有连通口165。
连通口165是形成于连接部163的开口,与罐9B的凹部99(大气室68)相通。连通口165从连接部163向罐9B的外侧开口。在连接部163上,如图16所示,连接有管161的一端。管161的与罐9B侧相反侧的另一端连接在指示器33A的大气开放部155(图12)。由此,在罐组57B中,如图17所示,罐9B和指示器33A经由管58及管161相互连接。
在实施例2的罐组57B中,指示器33A的容器部151内经由管161和罐9B的大气室68及大气连通口122被向大气开放。即,连通管主要由包含管58、指示器33A、管161、大气室68、以及大气连通口122的流路构成,一端被向大气开放。因此,经由管58从罐9B送到指示器33A的墨水的容器部151内的液位与罐9B内的墨水的液位相同。由此,在容器部151反映了罐9B内的墨水的液位。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视觉辨认指示器33A内的墨水的液位来把握罐9B内的墨水的余量。
另外,在实施例2的罐组57B中,指示器33A的容器部151内经由管161和罐9B的大气室68及大气连通口122向大气开放。因此,与实施例1相比,能够延长从容器部151内至大气开放的路径。由此,能够使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体成分不易蒸发。
另外,在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如图18所示,指示器33A和印刷头47分别与罐9A或罐9B并列连接。因此,容易将管58从供应管43的路径分离开。因此,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容易不受供应管43的路径的制约而配置指示器33A。
另外,在实施例1及实施例2、以及图18所示的例子中,供应管43和管58分别连接在罐9A或罐9B上。即,在实施例1及实施例2、以及图18所示的例子中,供应管43和管58分别彼此单独地设置在罐9A或罐9B。但是,罐9A或罐9B与供应管43和管58的连接不限于此。作为罐9A或罐9B与供应管43和管58的连接,例如如图19所示,也可采用在罐9A或罐9B与印刷头47之间管58连接在供应管43的构成。在该构成中,指示器33A在罐9A或罐9B与印刷头47之间被设置于供应管43。根据该构成,容易在供应管43的路径上设置指示器33A。
另外,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采用了指示器33A具备容器部151的构成。但是,指示器33A的构成不限于此。作为指示器33A,例如如图20所示,也可采用由管58构成指示器33A的例子。在该例子中,管58具有透光性。由此,能够通过视觉辨认管58内的墨水的液位来把握罐9A或罐9B内的墨水的余量。另外,在图20中,示出了管58与连接部163连接的例子,但是在实施例1中省略了连接部163。在由管58构成指示器33A的例子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3)
对实施例3中的罐组57C进行说明。如图21所示,罐组57C具有罐9C、指示器33B、管58、以及供应管43。在罐组57C中,供应管43与指示器33B连接。供应管43经由指示器33B与罐9C相通。即,在罐组57C中,指示器33B介于罐9C与供应管43之间。罐组57C除了罐9C及指示器33B的构成不同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罐组57A同样的构成。因此,以下,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标注与实施例1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罐组57C是液体供应装置的一例。并且,管58及指示器33B构成了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经由指示器33B的大气开放部155向大气开放。
罐9C除了实施例1中的罐9A的壳体61A的构成不同之外具有与罐9A同样的构成。罐9C与罐9A同样具有片材部件63(图6)。另外,罐9C具有图22所示的壳体61C。壳体61C例如由尼龙或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构成。罐9C具有将壳体61C和片材部件63接合起来的构成。
壳体61C除了省略图9所示的壳体61A的连接部115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壳体61A相同的构成。如图22所示,在壳体61C设置有连接部116。并且,如图21所示,在连接部116上连接有管58。
如图23所示,指示器33B具有容器部151、连接部153、大气开放部155、以及连接部167。指示器33B除了在实施例1中的指示器33A附加有连接部167以外,具有与指示器33A相同的构成。连接部167在容器部151中与大气开放部155相比被设置在-Z轴方向侧。连接部167被形成为筒状。在连接部167上形成有开口(未图示)。被形成于连接部167的开口与容器部151内相通。在连接部167上连接有供应管43(图21)。
如图21所示,罐9C和指示器33B由管58连接。罐9C内的墨水经由管58送到指示器33B。并且,从罐9C送到指示器33B的墨水经由供应管43向印刷头47供应。从罐9C送到指示器33B的墨水积存在容器部151中。由于容器部151具有透光性,因此能够经由容器部151视觉辨认从罐9C送到指示器33B的墨水。容器部151内经由大气开放口159向大气开放。因此,经由管58从罐9C送到指示器33B的墨水在容器部151内的液位与罐9C内的墨水的液位相同。由此,在容器部151中反映罐9C内的墨水的液位。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视觉辨认指示器33B内的墨水的液位,来把握罐9C内的墨水的余量。
另外,在实施例3中也与实施例2同样,也可采用将指示器33B的容器部151经由罐9C向大气开放的构成。在该构成中,在罐9C上附加实施例2中的连接部163,并且指示器33B的大气开放部155与连接部163连接。根据该构成,能够得到与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3中,采用了指示器33B具备容器部151的构成。但是,指示器33B的构成不限于此。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同样,作为指示器33B,例如也可采用由管58构成指示器33B的例子。在该例子中,管58具有透光性。由此,能够通过视觉辨认管58内的墨水的液位来把握罐9C内的墨水的余量。
另外,在实施例3中,指示器33B和印刷头47与罐9C串联地连接。由此,能够从罐9C经由指示器33B将墨水供应到印刷头47。即,从罐9C供应到印刷头47的墨水经由指示器33B。因此,容易避免墨水滞留于指示器33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指示器33相互分开构成。但是,多个指示器33的构成不限于此。作为多个指示器33的构成,例如如图24所示,也可采用将多个指示器33一体构成的例子。在该图24所示的例子中,多个指示器33的至少容器部151相互一体地构成。另外,在该例子中,通过一体成形来一体地构成多个容器部151。在该例子中,相邻的两个容器部151之间被分隔。由此,能够避免在容器部151之间混入墨水。根据该构成,能够将多个指示器33集合在一起。由此,例如,能够集中配置多个指示器33,因此能够减少在液体喷射系统1的组装上所花费的工时。
另外,作为一体地构成多个指示器33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一体成形。作为一体地构成多个指示器33的方法,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将多个指示器33的至少容器部151捆扎在一起来一体地构成多个容器部151的方法。将多个容器部151一体地捆扎例如可通过利用捆扎部件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印刷头47对应于液体喷射部,罐组57对应于液体供应装置,罐9(罐9A、罐9B、罐9C)对应于液体容纳部,容器部151对应于作为液体视觉辨认部的容器,供应管43对应于供应管。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分别作为向罐组57补充墨水的方法,采用了从罐9的墨水注入部101补充新的墨水的方法。但是,向罐组57补充墨水的方法不限于此。作为向罐组57补充墨水的方法,例如也可采用通过向指示器33注入墨水来向罐组57补充墨水的方法。以下,对通过向指示器33注入墨水来向罐组57补充墨水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4)
实施例4的罐组57A具有与实施例1的罐组57A(图5)相同的构成。在实施例4中,与实施例1的对罐组57A的墨水的注入方法不同。除了这方面以外,实施例4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因此,在实施例4中,对与实施例1同样的构成,标注与实施例1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实施例4中,采用了当向罐组57A注入新的墨水时从指示器33A(图12)的大气开放部155的大气开放口159注入墨水的方法。因此,在实施例4中,大气开放口159兼用作将墨水注入到罐组57A时的注入口。从大气开放口159注入的墨水经过指示器33A的容器部151从连接部153的接纳口157流入到管58中。从容器部151流入到管58中的墨水经由罐9A的连接部116(图9)导入到容纳部65(图11)内。即,在实施例4中,如图25所示,大气开放口159兼用作接受从容纳部65(图11)的外部导入到容纳部65的内部的墨水的注入口191。根据以上,能够通过从注入口191(大气开放口159)向指示器33A注入墨水来向罐组57补充墨水。
另外,在实施例4中,也可采用如图26所示将注入口191(大气开放口159)形成为漏斗状的构成。具有漏斗状的注入口191的指示器33被记为指示器33C。在指示器33C中,漏斗状的注入口191具有漏斗部193。漏斗部193从容器部151向Z轴方向突出,并包围注入口191。漏斗部193的内径随着从容器部151朝向Z轴方向而扩展。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注入口191通过漏斗部193形成为漏斗状,因此能够在向注入口191注入墨水时墨水不易从注入口191洒出。
(实施例5)
如图27所示,实施例5的罐组57D具有罐9B、指示器33D、管58、管161、以及供应管43。在实施例5的罐组57D中,实施例2中的罐组57B的指示器33A被置换为指示器33D。除此之外,实施例5的罐组57D具有与实施例2中的罐组57B相同的构成。因此,在实施例5中,对于与实施例2相同的构成,标注与实施例2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28所示,指示器33D具有容器部151、连接部153、大气开放部155、以及注入口191。指示器33D除了在指示器33A形成有与大气开放口159不同的注入口191之外,具有与指示器33A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指示器33D中,对与指示器33A同样的构成,标注与指示器33A同样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指示器33D的容器部151中,大气开放部155和注入口191被形成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在指示器33D中,注入口191与指示器33C(图26)同样地被形成在容器部151的Z轴方向的端部。另外,注入口191与指示器33C(图26)同样具有漏斗部193。在指示器33D中,大气开放部155被设置在容器部151的侧面。在指示器33D中,大气开放部155从容器部151的侧面向与Z轴交叉的方向突出。在大气开放部155形成有向与Z轴交叉的方向开口的大气开放口159。
在罐组57D中,如图27所示,管161的一端被连接在罐9B的连接部163。管161的与罐9B侧相反侧的另一端被连接在指示器33D的大气开放部155。另外,管58被连接在指示器33D的连接部153。由此,在罐组57D中,罐9B和指示器33D经由管58及管161相互连接。在该罐组57D中,指示器33D的容器部151内经由管161和罐9B的大气室68及大气连通口122向大气开放。即,连通管主要由包括管58、指示器33D、管161、大气室68、以及大气连通口122的流路构成,一端向大气开放。因此,在实施例5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6)
实施例6的罐组57E如图29所示具有罐9D、指示器33D、管58、管195、以及供应管43。在实施例6的罐组57E中,实施例5中的罐组57D的罐9B被置换为罐9D。另外,在实施例6的罐组57E中,实施例5中的罐组57D的管161被置换成管195。除了这些点以外,实施例6的罐组57E具有与实施例5中的罐组57D同样的构成。因此,在实施例6中,对于与实施例5同样的构成,标注与实施例5同样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罐9D设置有连接部197。除了这点以外,罐9D具有与罐9A同样的构成。因此,在罐9D中,对于与罐9A同样的构成,标注与罐9A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在连接部197形成有开口部(未图示)。连接部197经由该开口部与容纳部65内相通。即,在罐9D中,罐9D的容纳部65经由形成于连接部197的开口部与罐9D的外部相通。管195的一端被连接在罐9D的连接部197,管195的与罐9D侧相反的那侧的另一端被连接在指示器33D的大气开放部155。由此,在实施例6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6中,指示器33D的大气开放部155作为罐9D的容纳部65与容器部151的连接部发挥功能。另外,在实施例6中,容器部151内经由指示器33D的注入口191向大气开放。由此,在实施例6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同样的效果。大气开放部155与连接部153相比位于Z轴方向侧。即,大气开放部155与连接部153相比位于铅垂上方。另外,大气开放部155与注入口191相比位于-Z轴方向侧、即与注入口191相比位于铅垂下方。因此,大气开放部155位于连接部153和注入口191之间。
因此,当从注入口191将墨水注入到容器部151内时,一旦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位到达大气开放部155,则容器部151内的墨水从大气开放部155经由管195及连接部197流入到罐9D的容纳部65内。即,当从注入口191将墨水注入到容器部151的内部时,在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位到达注入口191之前,容器部151内的墨水从大气开放部155经由管195及连接部197流入到罐9D的容纳部65内。由此,容易避免墨水从注入口191溢出。
这样,在实施例6中,从指示器33D的大气开放部155经由管195至连接部197的流路作为使过多地注入到容器部151内的墨水迂回到罐9D中的迂回路发挥功能。在实施例6中,从大气开放部155经由管195至连接部197的流路是第二连通路的一例。另外,从罐9的连接部116(图13)经由管58至指示器33的连接部153的流路是第一连通路的一例。并且,连接部153是第一连接部的一例,大气开放部155是第二连接部的一例。
(实施例7)
如图30所示,实施例7的罐组57F具有罐9E、指示器33E、管58、管161、管195、以及供应管43。在实施例7的罐组57F中,实施例6中的罐组57E的罐9D被置换为罐9E。另外,在实施例7的罐组57F中,实施例6中的罐组57E的指示器33D被置换为指示器33E。除了这点以外,实施例7的罐组57F具有与实施例6中的罐组57E同样的构成。因此,在实施例7中,对于与实施例6同样的构成,标注与实施例6同样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罐9E附加有连接部163。除了这点以外,罐9E具有与实施例6中的罐9D同样的构成。因此,在罐9E中,对于与罐9D同样的构成,标注与罐9D同样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连接部163具有与罐9B的连接部163同样的构成。因此,省略对于连接部163的详细说明。
指示器33E具有连接部199。除了这点以外,指示器33E具有与指示器33D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指示器33E中,对于与指示器33D同样的构成,标注与指示器33D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连接部199被设置在容器部151的侧面。连接部199从容器部151的侧面向与Z轴交叉的方向突出。在连接部199上形成有朝向与Z轴交叉的方向开口的开口部(未图示)。连接部199经由该开口部与容器部151内相通。即,在指示器33E中,容器部151的内部经由形成于连接部199的开口部与容器部151的外部相通。
在罐组57F中,管161的一端被连接在罐9E的连接部163。管161的与罐9E侧相反的那侧的另一端被连接在指示器33E的大气开放部155。另外,管195的一端被连接在罐9E的连接部197。管195的与罐9E侧相反的那侧的另一端被连接在指示器33E的连接部199。在实施例7中,指示器33E的容器部151内经由管161和罐9E的大气室68及大气连通口122向大气开放。由此,在实施例7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7中,连接部199与连接部153相比位于铅垂上方。并且,连接部199与大气开放部155相比位于-Z轴方向侧,即与大气开放部155相比位于铅垂下方。因此,连接部199位于连接部153和大气开放部155之间。因此,当从注入口191将墨水注入到容器部151内时,一旦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位到达连接部199,则容器部151内的墨水从连接部199经由管195及连接部197流入到罐9E的容纳部65内。即,当从注入口191将墨水注入到容器部151的内部时,在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位到达注入口191之前,容器部151内的墨水从连接部199经由管195及连接部197流入到罐9E的容纳部65内。由此,容易避免墨水从注入口191溢出。
另外,在实施例7中,当从注入口191将墨水注入到容器部151的内部时,在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位到达大气开放部155之前,容器部151内的墨水从连接部199经由管195及连接部197流入到罐9E的容纳部65内。由此,容易避免墨水从大气开放部155流入到罐9E的大气室68。
在实施例4至实施例7中,供应管43和管58分别被连接在罐9。即,在实施例4至实施例7中,供应管43和管58分别互相单独地设置在罐9。但是,罐9与供应管43和管58的连接不限于此。作为罐9与供应管43和管58的连接,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同样地,例如如图19所示也可采用在罐9与印刷头47之间管58连接在供应管43的构成。在该构成中,指示器33在罐9与印刷头47之间被设置于供应管43。根据该构成,容易在供应管43的路径上设置指示器33。
(实施例8)
实施例8的罐组57C具有与实施例3的罐组57C(图21)相同的构成。实施例8与实施例3的对罐组57C的墨水的注入方法不同。除了这点以外,实施例8与实施例3相同。因此,在实施例8中,对于与实施例3同样的构成,标注与实施例3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实施例8中,采用当向罐组57C注入新的墨水时从指示器33B(图23)的大气开放部155的大气开放口159注入墨水的方法。因此,在实施例8中,大气开放口159兼用作将墨水注入到罐组57C时的注入口。从大气开放口159注入的墨水经过指示器33B的容器部151从连接部153的接纳口157流入到管58中。从容器部151流入到管58中的墨水经由罐9C的连接部116(图22)被导入到容纳部65(图11)内。即,在实施例8中,如图31所示,大气开放口159兼用作接受从容纳部65(图11)的外部导入到容纳部65的内部的墨水的注入口191。根据以上,能够通过从注入口191(大气开放口159)向指示器33B注入墨水来向罐组57补充墨水。
另外,在实施例8中,也可采用将注入口191(大气开放口159)如图32所示形成为漏斗状的构成。具有漏斗状的注入口191的指示器33被记为指示器33F。在指示器33F中,漏斗状的注入口191具有漏斗部193。漏斗部193从容器部151向Z轴方向突出,包围注入口191。漏斗部193的内径随着从容器部151朝向Z轴方向而扩展。根据上述的构成,注入口191由漏斗部193形成为漏斗状,因此能够在向注入口191注入墨水时墨水不易从注入口191洒出。
(实施例9)
如图33所示,实施例9的罐组57G具有罐9F、指示器33G、管58、管161、以及供应管43。在实施例9的罐组57G中,在实施例8中的罐组57C的罐9C上附加了连接部163。另外,在实施例9的罐组57G中,实施例8中的罐组57C的指示器33F(图32)被置换为指示器33G。并且,在实施例9的罐组57G中,在实施例8中的罐组57C上附加了管161。除了这点以外,实施例9的罐组57G具有与实施例8中的罐组57C同样的构成。因此,在实施例9中,对于与实施例8同样的构成,标注与实施例8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罐9F上附加有连接部163。除了这点以外,罐9F具有与实施例8中的罐9C同样的构成。因此,在罐9F中,对于与罐9C同样的构成,标注与罐9C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连接部163具有与罐9B的连接部163同样的构成。因此,省略对于连接部163的详细说明。
在指示器33G中,对实施例8中的指示器33F(图32)附加了大气开放部155。指示器33G除了在指示器33F上形成有与注入口191分开的大气开放口159以外,具有与指示器33F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指示器33G中,对于与指示器33F同样的构成,标注与指示器33F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指示器33G的容器部151中,大气开放部155和注入口191形成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处。在指示器33G中,注入口191与指示器33F(图32)同样地被形成在容器部151的Z轴方向的端部。另外,注入口191与指示器33F(图32)同样地具有漏斗部193。在指示器33G中,大气开放部155被设置于容器部151的侧面。在指示器33G中,大气开放部155从容器部151的侧面向与Z轴交叉的方向突出。在大气开放部155中形成有向与Z轴交叉的方向开口的大气开放口159。
连接部163经由连通口165(图15)与罐9F的大气室68相通。在罐组57G中,管161的一端被连接在罐9F的连接部163。管161的与罐9F侧相反的那侧的另一端与指示器33G的大气开放部155连接。另外,管58被连接在指示器33G的连接部153。由此,在罐组57G中,罐9F和指示器33G经由管58及管161相互连接。在该罐组57G中,指示器33G的容器部151内经由管161和罐9F的大气室68及大气连通口122向大气开放。由此,在实施例9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10)
如图34所示,实施例10的罐组57H具有罐9G、指示器33G、管58、管195、以及供应管43。在实施例10的罐组57H中,实施例9中的罐组57G的罐9F被置换为罐9G。另外,在实施例10的罐组57H中,实施例9中的罐组57G的管161被置换为管195。除了这点以外,实施例10的罐组57H具有与实施例9中的罐组57G同样的构成。因此,在实施例10中,对于与实施例9同样的构成,标注与实施例9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罐9G上设置有连接部197。除了这点以外,罐9G具有与罐9C同样的构成。因此,在罐9G中,对于与罐9C同样的构成,标注与罐9C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在连接部197上形成有开口部(未图示)。连接部197经由该开口部与容纳部65内相通。管195的一端被连接在罐9G的连接部197。管195的与罐9G侧相反的那侧的另一端被连接在指示器33G的大气开放部155。由此,在实施例10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10中,指示器33G的大气开放部155作为罐9G的容纳部65与容器部151的连接部而发挥功能。另外,在实施例10中,容器部151内经由指示器33D的注入口191向大气开放。由此,在实施例10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同样的效果。大气开放部155与连接部153相比位于Z轴方向侧。即,大气开放部155与连接部153相比位于铅垂上方。另外,大气开放部155与注入口191相比位于-Z轴方向侧,即与注入口191相比位于铅垂下方。因此,大气开放部155位于连接部153与注入口191之间。
因此,当从注入口191将墨水注入到容器部151内时,一旦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位到达大气开放部155,则容器部151内的墨水从大气开放部155经由管195及连接部197流入到罐9G的容纳部65内。即,当从注入口191将墨水注入到容器部151的内部时,在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位到达注入口191之前,容器部151内的墨水从大气开放部155经由管195及连接部197流入到罐9G的容纳部65内。由此,容易避免墨水从注入口191溢出。
这样,在实施例10中,从指示器33G的大气开放部155经由管195至连接部197的流路作为使过度地注入到容器部151内的墨水迂回到罐9G中的迂回路而发挥功能。在实施例10中,从大气开放部155经由管195至连接部197的流路是第二连通路的一例。另外,从罐9的连接部116(图13)经由管58至指示器33的连接部153的流路是第一连通路的一例。并且,连接部153是第一连接部的一例,大气开放部155是第二连接部的一例。
(实施例11)
如图35所示,实施例11的罐组57J具有罐9H、指示器33H、管58、管161、管195、以及供应管43。在实施例11的罐组57J中,实施例10中的罐组57H的罐9G被置换为罐9H。另外,在实施例11的罐组57J中,实施例10中的罐组57H的指示器33G被置换为指示器33H。除了这些点以外,实施例11的罐组57J具有与实施例10中的罐组57H同样的构成。因此,在实施例11中,对于与实施例10同样的构成,标注与实施例10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罐9H上附加了连接部163。除了这点以外,罐9H具有与实施例10中的罐9G同样的构成。因此,在罐9H中,对于与罐9G同样的构成,标注与罐9G同样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连接部163具有与罐9B的连接部163同样的构成。因此,省略对于连接部163的详细的说明。
指示器33H具有连接部199。除了这点以外,指示器33H具有与指示器33G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指示器33H中,对于与指示器33G同样的构成,标注与指示器33G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连接部199具有与指示器33E的连接部199同样的构成。因此,省略对于连接部199的详细的说明。
在罐组57J中,管161的一端被连接在罐9H的连接部163。管161的与罐9H侧相反的那侧的另一端被连接在指示器33H的大气开放部155。另外,管195的一端被连接在罐9H的连接部197。管195的与罐9H侧相反的那侧的另一端被连接在指示器33H的连接部199。在实施例11中,指示器33H的容器部151内经由管161和罐9H的大气室68及大气连通口122向大气开放。由此,在实施例11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11中,连接部199与连接部153相比位于铅垂上方。另外,连接部199与大气开放部155相比位于-Z轴方向侧,即与大气开放部155相比位于铅垂下方。因此,连接部199位于连接部153和大气开放部155之间。因此,当从注入口191将墨水注入到容器部151内时,一旦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位到达连接部199,则容器部151内的墨水从连接部199经由管195及连接部197流入到罐9H的容纳部65内。即,当从注入口191将墨水注入到容器部151的内部时,在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位到达注入口191之前,容器部151内的墨水从连接部199经由管195及连接部197流入到罐9H的容纳部65内。由此,容易避免墨水从注入口191溢出。
另外,在实施例11中,当从注入口191将墨水注入到容器部151的内部时,在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位到达大气开放部155之前,容器部151内的墨水从连接部199经由管195及连接部197流入到罐9H的容纳部65内。由此,容易避免墨水从大气开放部155流入到罐9E的大气室68。
在上述的实施例5、实施例7、实施例9、以及实施例11中,分别也可采用对注入口191施加帽(塞)的构成。在该构成中,当从注入口191注入墨水时,操作者从注入口191卸下帽之后向注入口191注入墨水。根据该构成,由于注入口191上被施加帽,因此容易抑制指示器33的容器部151内的墨水的液体成分从注入口191蒸发。
当将上述的实施例4至实施例11的每个应用于液体喷射系统1时,作为液体喷射系统1的一例,可采用图36所示的方式。以下,应用了实施例4至实施例11的每个的液体喷射系统1被记为液体喷射系统1B。在液体喷射系统1B中,在向罐9注入墨水时的注入口191位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由此,操作者在向罐9注入墨水时容易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向注入口191注入墨水。即,根据液体喷射系统1B,能够减轻向罐9注入墨水时的烦杂度。另外,在实施例4至实施例11中,分别在指示器33上设置了注入口191,因此也可采用省略了罐9的墨水注入部101(图6)的构成。
另外,在液体喷射系统1B中,在第二壳体7中,与指示器33的注入口191重叠的区域开口。并且,各指示器33的注入口191经由第二壳体7的开口暴露在第二壳体7之外。由此,操作者能够在向指示器33的注入口191注入墨水时不卸下第二壳体7而访问指示器33的注入口191。另外,在该液体喷射系统1B中,也可采用对各注入口191施加帽(塞子)的构成。
在上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11中,分别也可采用对指示器33附加了上限标记28和下限标记29的构成。根据该构成,操作者能够以设置于指示器33的上限标记28及下限标记29为记号来把握各罐9中的墨水的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容易从液体喷射系统1的正面侧把握罐9内的墨水的量的观点,采用了设置与罐9分开的指示器33的构成。但是,容易从液体喷射系统1的正面13侧把握罐9内的墨水的量的构成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作为容易从液体喷射系统1的正面13侧把握罐9内的墨水的量的构成,例如也可采用图37所示的液体喷射系统1C的方式。
如图37所示,液体喷射系统1C具有打印机3、罐单元5B、以及扫描单元501。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对于与液体喷射系统1(图1)同样的构成,标注与液体喷射系统1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罐单元5B中,对于与罐单元5(图1)同样的构成,标注与罐单元5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罐单元5B是液体供应装置的一例。另外,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罐单元5B也是液体容纳体单元的一例。
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打印机3和扫描单元501互相重叠。在使用打印机3的状态下,扫描单元501位于打印机3的铅垂上方。另外,在图37中标注有作为相互正交的座标轴的XYZ轴。对于这以后所示的图也根据需要标注XYZ轴。图37中的XYZ轴、以及图38以后中的XYZ轴依照图1中的XYZ轴。
扫描单元501是平板型,具有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未图示)。扫描单元501能够将记录于纸张等介质的图像等经由摄像元件作为图像数据读取。因此,扫描单元501作为图像等的读取装置而发挥功能。扫描单元501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打印机3转动。扫描单元501也具有作为打印机3的盖的功能。操作者通过将手指插入到把手部503中而将扫描单元501向Z轴方向提起,能够使扫描单元501相对于打印机3转动。由此,能够将作为打印机3的盖而发挥功能的扫描单元501相对于打印机3打开。
另外,把手部503作为形成于打印机3的侧部19的凹部而设置。把手部503以从侧部19朝向-X轴方向为凹的朝向形成。作为凹部而形成的把手部503的-Z轴方向侧的面与罐单元5B的上面25相同。即,罐单元5B的上面25构成了把手部503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未采用指示器33。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如图38所示,罐单元5B的多个罐9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朝向背面侧排列,即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沿-Y轴方向排列。另外,多个罐9可以相互分开构成,也可以相互一体地构成。并且,作为将多个罐9相互一体地构成的方法,可采用将分开构成的多个罐9一体地捆扎或连结的方法、将多个罐9以一体成形一体地构成的方法等。另外,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罐9是液体容纳部的一例。另外,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罐9也是液体容纳体的一例。
多个罐9中的最靠正面13侧的罐9S具有第一侧部505和第二侧部506。第一侧部505和第二侧部506沿互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第一侧部505和第二侧部506分别具有透光性。因此,能够从第一侧部505和第二侧部506的每个视觉辨认罐9S内的墨水的液面。在罐9S中,第一侧部505与第二侧部506相比位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
当在-X轴方向上观察第二壳体7时,最靠正面13侧的窗部21形成在与罐9S的第二侧部506重叠的部分。另外,当在-Y轴方向上观察第二壳体7时,窗部31被形成在与罐9S的第一侧部505重叠的部分。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能够经由形成在第二壳体7的正面23的窗部31视觉辨认罐9S的第一侧部505。因此,操作者能够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经由窗部31视觉辨认最靠正面23侧的罐9S,由此能够视觉辨认最靠正面23侧的罐9S中的墨水的量。另外,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能够经由第二壳体7的窗部21中的最靠正面23侧的窗部21视觉辨认罐9S的第二侧部506。因此,操作者能够经由最靠正面23侧的窗部21视觉辨认最靠正面23侧的罐9S,由此能够视觉辨认罐9S中的墨水的量。
窗部21和窗部31作为形成于第二壳体7的开口部而构成。并且,窗部31是第一开口部的一例,窗部21是第二开口部的一例。但是,窗部21和窗部31的构成不限于开口部。作为窗部21和窗部31的构成,例如也可采用由透明的薄膜或片材部件、板状的部件等堵住形成于第二壳体7的开口部的构成。对于该构成,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在罐9中设置有墨水注入部101。在罐9S的第一侧部505及第二侧部506分别设置有上限标记28。因此,操作者能够在从墨水注入部101向罐9S注入墨水时识别注入到罐9S中的墨水的上限。上限标记28是上限显示部的一例。另外,上限标记28设置于第一侧部505和第二侧部506的至少一者即可。并且,也可以采用在第一侧部505和第二侧部506的至少一者设置上限标记28和下限标记29这两者的构成。
上述的液体喷射系统1C例如对以下的液体喷射系统1有用。即使是能够使用多种颜色的墨水来进行记录的液体喷射系统1,也可考虑多用黑色的墨水的液体喷射系统1的用途。对于这样的用途的液体喷射系统1,上述的液体喷射系统1C是有用的。在多用黑色的墨水的液体喷射系统1中,可采用使得容纳黑色的墨水的罐9的容量多于容纳其他颜色的墨水的罐9的容量的构成。在该构成中,由于黑色的墨水被更多使用,因此期望容易把握黑色的墨水的余量。
在该情况下,最靠正面23侧的罐9S的容量多于其他的罐9的容量。并且,在最靠正面23侧的罐9S中容纳黑色的墨水。根据该构成,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经由窗部31视觉辨认最靠正面23侧的罐9S,由此能够视觉辨认最靠正面23侧的罐9S中的黑色墨水的余量。另外,容纳于最靠正面23侧的罐9S中的墨水不限于黑色墨水,也可以是其他颜色的墨水。
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如图39所示,罐单元5B具有盖507。盖507经由铰接部508与第二壳体7卡合。盖507被构成为能够以铰接部508为支点相对于第二壳体转动。在图39中,示出了盖507打开的状态。一旦打开盖507,则罐9的墨水注入部101会露出。这样,操作者在通过转动盖507而打开盖507时,能够访问罐9的墨水注入部101。
另外,在盖507上设置有突出部509。突出部509如图40所示被设置在盖507的第二壳体7侧。突出部509从盖507向第二壳体7侧突出。在突出部509形成有突起部510。突起部510被形成在突出部509的与盖507侧相反的一侧。突起部510从突出部509向-Y轴方向突出。在第二壳体7中,在与突出部509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卡合孔511。在第二壳体7中,卡合孔511被形成于在关闭盖507时与突出部509重叠的部分。
在关闭盖507的状态下,突出部509被插入到第二壳体7的卡合孔511。此时,突出部509的突起部510与卡合孔511卡合。由此,当关闭盖507而突起部510与卡合孔511卡合时,能够得到咔嗒感。并且,例如当盖507以强的劲头关闭了时等,能够通过突起部510与卡合孔511卡合来缓和盖507的劲头。由此,能够减轻盖507关闭时盖507与第二壳体7抵接时的冲击。
在上述的罐单元5B中,采用了设置与窗部21不同的窗部31的构成。但是,容易从液体喷射系统1的正面13侧把握罐9内的墨水的量的构成不限于此。作为容易从液体喷射系统1的正面13侧把握罐9内的墨水的量的构成,例如也可采用图41所示的罐单元5C的方式。在罐单元5C,最靠正面23侧的窗部21向正面23侧延长。换而言之,在罐单元5C中,最靠正面23侧的窗部21和窗部31连续。并且,在其他观点中,窗部31从位于液体喷射系统1的最靠正面13的那侧的罐9S的正面侧沿在与第二壳体7的正面23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侧部27设置。在该构成中,操作者也能够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经由向正面23侧延长的窗部21视觉辨认最靠正面23侧的罐9,由此视觉辨认最靠正面23侧的罐9中的墨水的量。另外,在该构成中,由于窗部21和窗部31连续,因此能够扩大开口部,容易视觉辨认罐9S。另外,由于开口部变为一个,因此与具有多个开口部的情况相比,容易制造和对位。
另外,在罐9S中,如图38所示,采用了使打印机3的正面13侧的侧部成为第一侧部505的构成。但是,罐9S的构成不限于此。作为罐9S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如作为示意性地示出罐单元5B的截面图的图42所示,采用将第一侧部505配置在罐9的第三壁83与第八壁88的交叉部的构成。在此情况下,窗部31被形成在面对第一侧部505的部分。在该构成中,第一侧部505与第二侧部506相比位于铅垂上方。根据该构成,容易经由与第二侧部506相比位于上方的第一侧部505视觉辨认罐9S内的墨水。另外,在图4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以XZ平面截断罐9S时的截面。
另外,在罐9S中,也可以采用如图43所示使第二侧部506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壳体7相比突出的构成。在该构成中,罐9S具有突出部。突出部521从罐9S的第二侧部506(图38)向X轴方向突出。并且,突出部521的X轴方向侧的端部构成为第二侧部506。在具有突出部521的构成中,第二侧部506从第二壳体7的窗部21向X轴方向突出。在具有突出部521的构成中,能够经由突出部521的第三侧部523视觉辨认罐9S内的墨水。第三侧部523是与第二侧部506交叉的侧部中的朝向打印机3的正面13(图38)侧的侧部。因此,操作者能够从打印机3的正面13侧经由第三侧部523视觉辨认罐9S来视觉辨认罐9S中的墨水的量。
另外,在具有突出部521的构成中,能够经由突出部521的第四侧部524视觉辨认罐9S内的墨水。第四侧部524是与第二侧部506交叉的侧部中的朝向打印机3的上面15(图38)侧的侧部。因此,操作者能够从打印机3的上面15侧经由第四侧部524视觉辨认罐9S来视觉辨认罐9S中的墨水的量。这样,根据具有突出部521的罐9S,能够从多方向视觉辨认罐9S内的墨水,因此能够提高便利性。另外,也可采用将突出部521设置于第一侧部505的构成。在该情况下,可采用将突出部521设置于第一侧部505的构成、或将突出部521设置于第一侧部505和第二侧部506这两只的构成等各种构成。
另外,在液体喷射系统1C中,如图44所示,在罐单元5B和罐单元5C的底面525形成有把手部526。把手部526作为形成于罐单元5B或罐单元5C的底面525的凹部而设置。把手部526被以从底面525朝向Z轴方向为凹的朝向形成。操作者能够将手指插入到把手部526中而将液体喷射系统1C向Z轴方向提起。此时,把手部526被以从底面525朝向Z轴方向为凹的朝向形成,因此操作者容易将手指插入到把手部526中来支承液体喷射系统1C。
符号说明
1,1B,1C...液体喷射系统、3...打印机、5,5B,5C...罐单元、6...第一壳体、7...第二壳体、9,9A,9B,9C,9D,9E,9F,9G,9H...罐、10...机构单元、11...排纸部、13...正面、15...上面、17...操作面板、18A...电源按钮、18B...操作按钮、19...侧部、21...窗部、23...正面、25...上面、27...侧部、28...上限标记、29...下限标记、31...窗部、33,33A,33B,33C,33D,33E,33F,33G,33H...指示器、35...安装螺钉、37...支承框架、39...安装螺钉、41...印刷部、43...供应管、45...滑架、47...印刷头、49...中继单元、51...运送辊、53...马达、55...正时带、57,57A,57B,57C,57D,57E,57F,57G,57H,57J...罐组、58...管、61...壳体、63...片材部件、64...接合部、65...容纳部、67...连通部、68...大气室、73...连通路、81...第一壁、82...第二壁、83...第三壁、84...第四壁、85...第五壁、86...第六壁、87...第七壁、88...第八壁、91...凹部、99...凹部、101...墨水注入部、105...伸出部、105A,105B,105C,105D...部位、108...槽、109...凹部、111...第九壁、112...第十壁、113...第十一壁、114...供应部、115...连接部、116...连接部、117...供应口、118...送出口、121...大气连通部、122...大气连通口、123,124...连通口、131...凹部、132...开口、133...侧壁、141...墨水、143...帽、151...容器部、153...连接部、155...大气开放部、157...接纳口、159...大气开放口、161...管、163...连接部、165...连通口、167...连接部、191...注入口、193...漏斗部、195...管、197...连接部、199...连接部、501...扫描单元、503...把手部、505...第一侧部、506...第二侧部、507...盖、508...铰接部、509...突出部、510...突起部、511...卡合孔、521...突出部、523...第三侧部、524...第四侧部、525...底面、526...把手部、P...印刷介质。

Claims (7)

1.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向能够喷射墨水的液体喷射部供应墨水,所述液体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罐,所述罐能够容纳所述墨水;以及
容器部,所述容器部与所述罐连接并容纳墨水,
所述容器部经由所述罐向大气开放,并且与所述罐的容纳部连接,
具有多个所述罐,多个所述罐在第一方向上排列配置,
具有多个所述容器部,多个所述容器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排列配置,
多个所述容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重叠,
多个所述容器部与多个所述罐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侧的一个罐的侧壁相面对,并沿所述第二方向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包括用于向所述容纳部内注入墨水的液体注入部以及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部。
3.如权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包括壁,所述壁包括具有透光性部位,能够经由该壁视觉辨认所述罐内的墨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罐的所述壁上设置有能够识别注入到所述罐中的墨水的上限的上限标记。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部内的液位与所述罐内的液位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部具有透光性,能够视觉辨认所述容器部内的所述墨水。
7.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应装置;以及喷射墨水的液体喷射部。
CN201510041331.4A 2014-01-28 2015-01-27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Active CN104802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1079.9A CN109572205A (zh) 2014-01-28 2015-01-27 液体供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3068 2014-01-28
JP2014013068 2014-01-28
JP2014213619A JP6503685B2 (ja) 2014-01-28 2014-10-20 液体供給装置
JP2014-213619 2014-10-2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1079.9A Division CN109572205A (zh) 2014-01-28 2015-01-27 液体供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2523A CN104802523A (zh) 2015-07-29
CN104802523B true CN104802523B (zh) 2018-11-13

Family

ID=5367823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1079.9A Withdrawn CN109572205A (zh) 2014-01-28 2015-01-27 液体供应装置
CN20152005730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41083U (zh) 2014-01-28 2015-01-27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CN20152062350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91938U (zh) 2014-01-28 2015-01-27 液体供应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201510041331.4A Active CN104802523B (zh) 2014-01-28 2015-01-27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1079.9A Withdrawn CN109572205A (zh) 2014-01-28 2015-01-27 液体供应装置
CN20152005730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41083U (zh) 2014-01-28 2015-01-27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CN20152062350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91938U (zh) 2014-01-28 2015-01-27 液体供应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9555639B2 (zh)
EP (1) EP3100866A4 (zh)
JP (1) JP6503685B2 (zh)
KR (1) KR101955779B1 (zh)
CN (4) CN109572205A (zh)
BR (1) BR112016015362A2 (zh)
MX (1) MX2016009711A (zh)
PH (1) PH12016501197A1 (zh)
WO (1) WO20151150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03685B2 (ja) * 2014-01-28 2019-04-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US10183512B2 (en) * 2014-08-29 2019-01-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70011602A1 (en) * 2014-12-11 2017-01-12 Elwha Llc Wearable haptic feedback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wearable haptic feedback devices
JP6528478B2 (ja) * 2015-03-12 2019-06-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
JP1543767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4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3768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2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3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6790357B2 (ja) * 2015-12-24 2020-11-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
CN107635780B (zh) 2015-06-09 2019-12-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罐单元、打印机
JP2017154267A (ja) * 2016-02-29 2017-09-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ユニット、プリンター
JP6696142B2 (ja) * 2015-10-06 2020-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通気ユニット、液体供給装置
CN205130635U (zh) * 2015-11-20 2016-04-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JP6651806B2 (ja) 2015-11-20 2020-0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WO2017150342A1 (ja) * 2016-02-29 2017-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液体噴射システム、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888271B2 (ja) * 2016-10-27 2021-06-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008412A (ja) * 2016-03-30 2018-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プリンター
CN107264050B (zh) * 2016-03-31 2020-06-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CN111730983B (zh) * 2016-03-31 2023-01-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JP6891398B2 (ja) * 2016-03-31 2021-06-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ク
JP6748617B2 (ja) * 2017-08-31 2020-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9089466A (ja) * 2017-11-15 2019-06-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視認装置
JP7192313B2 (ja) * 2018-08-31 2022-12-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7078103B2 (ja) * 2020-12-25 2022-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0817A (ja) * 1996-02-19 1997-08-26 Sony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205624A (ja) * 2002-01-11 2003-07-22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インク残量の表示方法
JP2004142325A (ja) * 2002-10-25 2004-05-20 Canon Inc 印刷装置
CN101559674A (zh) * 2008-04-18 2009-10-21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墨供给器及搭载有该墨供给器的喷墨打印机
CN102381040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4626746A (zh) * 2013-11-12 2015-05-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205291938U (zh) * 2014-01-28 2016-06-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9570A (en) * 1989-10-18 1992-01-0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apillary reservoir binary ink level sensor
JPH08187873A (ja) * 1995-01-13 1996-07-23 Canon Inc インク収容容器および該インク収容容器を備え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8197743A (ja) * 1995-01-27 1996-08-06 Fujitsu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5686947A (en) * 1995-05-03 1997-11-11 Encad, Inc. Ink jet printer incorporating high volume ink reservoirs
DE69918368T2 (de) * 1998-04-28 2005-08-18 Canon K.K.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US6457793B1 (en) * 2001-04-03 2002-10-0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creen color for detecting ink level for foam based ink supplies
JP4887579B2 (ja) * 2001-07-06 2012-02-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2003211694A (ja) * 2002-01-28 2003-07-29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残量インジケーター
US7055941B2 (en) * 2003-02-14 2006-06-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liquid dischar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container
JP4707498B2 (ja) * 2005-08-12 2011-06-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液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48990B2 (ja) * 2007-03-27 2011-12-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滴噴射装置
CN201099042Y (zh) 2007-08-23 2008-08-13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墨盒
KR101103315B1 (ko) * 2008-04-18 2012-01-11 가부시키가이샤 미마키 엔지니어링 잉크공급기 및 그 잉크공급기를 탑재한 잉크젯 프린터
JP5104548B2 (ja) * 2008-05-27 2012-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77381B2 (ja) * 2010-03-29 2012-1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IN2012DN01303A (zh) * 2010-07-15 2015-06-05 Seiko Epson Corp
JP5691307B2 (ja) 2010-09-03 2015-04-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516252B2 (ja) * 2010-09-03 2014-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5531872B2 (ja) * 2010-09-10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84307B2 (ja) * 2011-06-15 2016-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複合体、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6221303B2 (ja) 2013-03-29 2017-11-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307887B2 (ja) * 2014-01-14 2018-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0817A (ja) * 1996-02-19 1997-08-26 Sony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205624A (ja) * 2002-01-11 2003-07-22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インク残量の表示方法
JP2004142325A (ja) * 2002-10-25 2004-05-20 Canon Inc 印刷装置
CN101559674A (zh) * 2008-04-18 2009-10-21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墨供给器及搭载有该墨供给器的喷墨打印机
CN102381040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4626746A (zh) * 2013-11-12 2015-05-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205291938U (zh) * 2014-01-28 2016-06-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05959B2 (en) 2018-10-23
KR20160102506A (ko) 2016-08-30
JP2015163462A (ja) 2015-09-10
US20160193847A1 (en) 2016-07-07
US9555639B2 (en) 2017-01-31
US20150210081A1 (en) 2015-07-30
JP6503685B2 (ja) 2019-04-24
CN104802523A (zh) 2015-07-29
KR101955779B1 (ko) 2019-03-07
PH12016501197A1 (en) 2016-08-22
CN205291938U (zh) 2016-06-08
WO2015115081A1 (ja) 2015-08-06
EP3100866A4 (en) 2017-11-08
CN109572205A (zh) 2019-04-05
EP3100866A1 (en) 2016-12-07
CN204641083U (zh) 2015-09-16
BR112016015362A2 (pt) 2017-08-08
MX2016009711A (es) 2017-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2523B (zh)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CN104968501B (zh)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5050816B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收容容器单元、液体喷射系统、液体喷射装置
CN104553320B (zh) 液体喷射系统
CN103895360B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6427220B (zh) 打印装置
CN107053855B (zh) 液体容纳容器
CN203937333U (zh) 液体喷射装置、罐
TWI577566B (zh) A liquid container, a liquid container unit, and a liquid ejecting device
JP5724398B2 (ja) 容器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CN102161263B (zh) 液体喷射系统、液体收容容器
CN107405925B (zh) 印刷装置
JP6443680B2 (ja) インクボトル及びインクタンクとインクボトルとのセット
US10338517B2 (en) Waste liquid container and attachment
US9908352B2 (en) Liquid ejection system, ventilation unit,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CN107405926B (zh)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03223781B (zh) 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5966074A (zh) 罐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JP6780237B2 (ja) 液体収容体
JP5862812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5139919A (ja) 液体収容体
CN105599454B (zh) 墨盒以及打印机
CN106457841B (zh) 液体供应单元以及液体消耗系统
CN107031193B (zh) 液体收容体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02192738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接続構造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