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3233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3233A
CN104423233A CN201410452364.3A CN201410452364A CN104423233A CN 104423233 A CN104423233 A CN 104423233A CN 201410452364 A CN201410452364 A CN 201410452364A CN 104423233 A CN104423233 A CN 104423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material
view data
unit
page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23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3233B (zh
Inventor
合田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423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3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89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根据调色剂施加量而适当地调整定影温度,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于控制被配置为将颜色材料定影在打印片材上的定影单元的温度,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获取多页的图像数据的各页的颜色材料量,确定是否进行了用于在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如果确定进行了用于在一张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则从获取的多个颜色材料量当中决定一个颜色材料量,以及利用与决定的颜色材料量对应的定影温度来控制所述定影单元的温度。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颜色材料(color material)的热定影控制。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根据从图像数据获得的调色剂施加量来控制定影单元的定影温度的技术。日本特开第2000-242107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一种方法:确定输入图像数据是照片图像(photographic image)还是文字图像(characterimage),并在定影照片图像时,使定影单元的定影温度高于在定影文字图像时的定影温度。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根据图像数据的调色剂施加量来调节定影温度能够降低定影单元的电力消耗。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节约要输出的纸张片材的数量的页面组合(Page Aggregation)功能。页面组合的意思是在一张纸张片材上打印多页的图像(也叫做N合1或N-up打印)。例如,两个A4尺寸的图像相邻地形成在一张A3尺寸的片材上,或A4尺寸的图像缩小到1/2,并将两页的图像形成在一张A4尺寸的片材上。
然而,在执行页面组合时,在作为页面组合对象的多页的图像中的各图像中获取调色剂施加量。为此,当执行使用不同的调色剂施加量的多页的页面组合时,不能适当地进行上述根据调色剂施加量的定影温度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颜色材料的量来适当地调节定影温度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于控制被配置为将颜色材料定影在打印片材上的定影单元的温度,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多页的图像数据的各页的颜色材料量;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确定是否进行了用于在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决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在作为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确定进行了用于在一张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时,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多个颜色材料量当中决定一个颜色材料量;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利用与所述决定单元决定的颜色材料量对应的定影温度来控制所述定影单元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于控制被配置为将颜色材料定影在打印片材上的定影单元的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页的图像数据的各页的颜色材料量;确定是否进行了用于在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在作为所述确定步骤中的确定结果确定进行了用于在一张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时,从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的多个颜色材料量当中决定一个颜色材料量;以及利用与所述决定步骤中决定的颜色材料量对应的定影温度来控制所述定影单元的温度。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系统配置的图;
图2是串联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布置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方法的图;
图5是示出了调色剂施加量和定影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控制器单元中的图像处理的流程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定影温度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时的定影温度控制的示例图;
图9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温度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输出图像数据生成和施加量信息计算方法的概念图;以及
图11是施加量检测单元的电力消耗降低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请注意,以下实施例仅是示例,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第一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下面将举例说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串联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系统配置>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系统配置的图。
图像形成装置101处理各类输入数据、在诸如纸张片材的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输出打印物。打印服务器102通过网络与图像形成装置101连接。客户端PC 103和104像打印服务器102那样通过网络与图像形成装置101连接。
图2是串联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截面图。串联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101通过中间转印材料28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11上来执行图像形成。打印介质11是例如纸张片材或OHP片材。
充电单元包括感光部件22Y、22M、22C和22K,以及配置为分别对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感光部件充电的四个电荷注入器23Y、23M、23C和23K。
感光部件22Y、22M、22C和22K分别在接收到从驱动电机40Y、40M、40C和40K传递的驱动力时旋转。参照图2,驱动电机根据图像形成操作分别使感光部件22Y、22M、22C和22K逆时针旋转。
曝光单元利用扫描器单元24Y、24M、24C和24K对感光部件22Y、22M、22C和22K照射曝光的光(exposure light),并且选择性地对感光部件22Y、22M、22C和22K的表面进行曝光。由此,在感光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包括四个显影器26Y、26M、26C和26K,所述显影器对Y、M、C和K执行显影以在感光部件上显现静电潜像。显影器分别配设有套筒26YS、26MS、26CS和26KS。请注意,显影器是可拆卸的。
转印单元将单色调色剂图像从各感光部件转印到中间转印材料28上。在图2中,中间转印材料28顺时针旋转。随着感光部件22Y、22M、22C和22K以及位于相反侧的一次转印辊27Y、27M、27C和27K的旋转,单色调色剂图像被顺次转印到中间转印材料28上。这被称为一次转印。请注意,当对一次转印辊施加适当的偏压,并且使感光部件和中间转印材料28具有不同的旋转速度时,单色调色剂图像能够被高效地转印到中间转印材料28上。
转印单元还在中间转印材料28上对单色调色剂图像进行叠加,并随着中间转印材料28的旋转,将叠加的多色调色剂图像输送到二次转印辊。另外,诸如纸张片材的打印介质11在夹持状态下,被从给纸托盘输送到二次转印辊,并且在中间转印材料28上的多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打印介质11上。这时,对二次转印辊施加适当的偏压,调色剂图像被静电地转印。这被称为二次转印。在将多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11上期间,二次转印辊在位置29a处与打印介质11接触,并在打印处理之后分离到位置29b处。
定影单元是将转印到打印介质11上的多色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定影到打印介质11的功能单元。为此,定影单元包括加热打印介质11的定影辊32以及将打印介质11压到定影辊32上的加压辊33。定影辊32和加压辊33形成中空的,并分别包含加热器34和35。定影设备31使定影辊32和加压辊33输送保持有多色调色剂图像的打印介质11,并施加热和压力,从而将调色剂定影到打印介质11。
请注意,温度传感器(未示出)被附装在定影单元上,并且只有在确认足以定影的温度时,才控制定影单元执行定影操作。之后,通过排出辊(未示出)将调色剂定影后的打印介质11排出到排出托盘(未示出),并且图像形成操作结束。
清洁单元30清洁在中间转印材料28上剩余的调色剂。当形成在中间转印材料28上的四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打印介质11上之后剩余的多余调色剂通过清洁被从中间转印材料28中移除并被存储在清洁器容器中。
<图像形成装置的布置>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布置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01被大致划分为控制器单元301和打印单元302。控制器单元301是从外部装置接收打印数据并生成要提供给打印单元302的图像数据(光栅图像数据)的功能单元。打印单元302是基于从控制器单元30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
在诸如纸张片材的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功能单元。
控制器单元301和打印单元302分别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CPU304和CPU 315、ROM 305和ROM 316以及RAM 306和RAM 317。各CPU根据存储在ROM中的初始程序,从ROM读出主程序并将该主程序存储在RAM中。RAM用于存储程序或作为主存储器而工作。控制器单元301和打印单元302还分别包括存储单元307和存储单元318。
图像生成单元309基于从例如计算机装置(即外部装置,未示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打印作业),来生成可打印的光栅图像数据。光栅图像数据包括RGB数据和表示各像素的数据属性的属性数据。图像生成单元309可以对通过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1自身中的读取单元(扫描器)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这里,读取单元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dCoupleDevice,CCD)读取单元或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Image Sensor,CIS)读取单元。也可以配设对读取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的处理单元。替代在图像形成装置101自身中包括读取单元,图像形成装置101可以被配置为经由接口(未示出)从外部读取单元接收图像数据。
缩放处理单元323对以RGB或CMYK表示的图像数据执行缩放处理。颜色转换处理单元310根据调色剂颜色将RGB数据转换为CMYK,并生成CMYK数据和属性数据。在此阶段,图像数据表示CMYK的颜色材料量(例如,调色剂量),并且以像素为单位用例如0至255的值(8比特值)来表示。例如,如果所有颜色的值都为“0”,则表示未使用调色剂。值越大,浓度越高。值“255”表示最高浓度。
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从由颜色转换处理单元310生成的CMYK数据检测(得出)调色剂施加量。稍后将参照图4来描述详细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方法。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将已经过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的CMYK数据和属性数据发送给半色调处理单元312。此外,当对处理的图像数据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结束时,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将处理的图像数据的调色剂施加量信息与对应的图像数据关联地保持。保持的调色剂施加量信息被CPU 304读出。CPU 304基于读出的调色剂施加量信息,计算定影所需的最低温度。稍后将参照图5来描述计算定影所需的最低温度的方法。
半色调处理单元312对从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输出的CMYK数据的各个执行半色调处理。作为详细的布置,半色调处理单元312执行网屏处理(screenprocessing)或误差扩散处理。在网屏处理中,利用多个预定的抖动矩阵(dither matrices)和输入图像数据来执行N值化处理(N-ary processing)。在误差扩散处理中,通过比较输入图像数据和预定的阈值来执行N值化处理,并且此时的输入图像数据和预定的阈值之间的差被扩散至随后要经受N值化处理的周围像素。
打印机通信接口(I/F)单元313和控制器通信I/F单元321是被配置为在控制器单元301和打印单元302之间进行通信的I/F单元。这里,要通信的信息不仅包括各种控制信号和定影所需的最低温度信息,还包括要打印的图像数据(光栅图像数据)。定影温度控制单元319基于从控制器单元301接收的温度信息(例如,定影所需的最低温度信息)来控制定影单元320的温度。
<调色剂施加量检测>
图4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方法的图。请注意,在以下的说明中,调色剂施加量被表示为:与每单位面积调色剂重量的最大值的比率(单位:%),所述最大值为100%。对于以像素为单位的各颜色,值“255”对应于100%的调色剂施加量。CMYK的调色剂施加量的总和表示像素的调色剂施加量。
例如,当各自具有最大值(100%)的两个颜色重叠时,像素的调色剂施加量为200%。请注意,各颜色具有色调并且能够取0%至100%范围之内的值。例如,在全彩色打印模式下充分利用四种CMYK调色剂的图像中,最大调色剂施加量是大的。另一方面,例如,在仅利用K调色剂的单色图像中,最大调色剂施加量较小。
在接收到由颜色转换处理单元310生成的CMYK数据(光栅图像数据)时,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针对各像素计算所需的调色剂施加量。图像400a表示要被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处理的图像数据的部分。由附图标记401表示的最小单元代表一个像素。附图标记402表示3×3像素的像素块。在图像400a的各像素中所示的数值表示由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检测的像素的调色剂施加量。
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计算各3×3像素的像素块的调色剂施加量的平均值。一般而言,由于定影图像所需的温度常常不取决于各像素的调色剂施加量,而是取决于预定范围内的调色剂量,因此计算各像素块中的平均值。为此,这里计算各像素块中的平均值。然而,可以使用像素块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请注意,通过计算图像400a的各像素块中的调色剂施加量的平均值来获得图像400b。在各像素块中记载的数值表示该像素块中调色剂施加量的平均值。
当在处理的像素块中的调色剂施加量的平均值计算结束时,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将具有在处理的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块中的最大值的调色剂施加量保持为目标页的调色剂施加量信息。
<基于调色剂施加量的定影温度决定>
如上所述,调色剂施加量意味着图像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为了在没有任何定影失败的情况下将调色剂定影到打印介质上,定影单元320的温度需要被设置为能够可靠地定影像素(或像素块)的定影温度,该像素(或像素块)是在目标页中调色剂施加量具有最大值的像素(或像素块)。由于最大调色剂施加量根据要打印的图像数据而改变,因此,定影所需的温度也根据图像数据而改变。具体而言,调色剂最大施加量越大,所需的温度越高。
图5是示出了调色剂施加量和定影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图。横坐标表示调色剂施加量,纵坐标表示定影所需的温度。例如,当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的检测结果是200%时,定影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当检测结果是100%时,可以看出定影目标页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5。
如果温度上升到能够定影打印页中出现的最大调色剂施加量的温度,则在整个图像中不会出现诸如定影失败的问题。因此,可以基于由上述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检测的调色剂施加量信息来获得定影要输出的页所需的最低温度。
请注意,由于图5的图所示的关系(关系数据)被用于定影单元320的温度控制中,因此在存储单元307或RAM 306中被存储为例如查询表(LUT)。
<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
图6是用于说明控制器单元301中的图像处理的流程图。特别地,将描述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特征的处理顺序。图6中所示的过程通过使CPU 304执行控制程序并操作图像处理单元308来实现。
在步骤S601中,图像生成单元309从打印数据生成光栅图像数据。如上所述,表示各像素的数据属性的RGB数据和属性数据作为光栅图像数据以像素为单位进行输出。
在步骤S602中,缩放处理单元323在需要时执行图像的缩放处理。“需要时”是指图像尺寸需要被改变的情况,例如,通过N合1打印执行页面组合的情况,所述N合1打印是在一张打印介质的一个表面上打印N(N是2或更大的整数)个输入图像数据。
在步骤S603中,颜色转换处理单元310根据调色剂颜色将RGB数据转换为CMYK,并生成CMYK数据和属性数据。
在步骤S604中,半色调处理单元312通过利用网屏处理或误差扩散处理的方法对CMYK数据执行半色调处理(N值化处理)。
在步骤S605中,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基于CMYK数据检测调色剂施加量。该处理可以与步骤S604的半色调处理平行地执行。请注意,这里执行施加调色剂量检测,是因为通过对CMYK数据(即连续色调图像)执行调色剂施加量检测能够比通过对半色调图像执行调色剂施加量检测更加准确地计算调色剂施加量。当然,可以从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计算出调色剂施加量。
另外,这里通过利用所有的YMCK颜色的方法来执行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对此,如果在半色调处理后执行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则将需要收集被临时分离的YMCK颜色。当通过硬件执行调色剂施加量检测时,需要读出分离的YMCK颜色的硬件或被配置为收集YMCK颜色的缓冲器。为了避免上述情况,这里,在步骤S605中执行调色剂施加量检测。
在步骤S606中,CPU 304执行临时在RAM 306中存储步骤S604中的半色调处理结果的假脱机处理。请注意,在执行诸如页面组合的布局处理时,在步骤606中,考虑到布局后的一个或多个图像的位置,图像数据被存储到RAM306中。例如,当执行4合1的页面组合时,重复四次步骤S601至S605的处理,并且考虑到布局后的图像位置,将图像数据在RAM 306中假脱机。
在步骤S607中,CPU 304经由打印机通信I/F单元313和通信线路303向打印单元302发送图像数据(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基于检测的调色剂施加量的定影温度控制>
将参照图7A和图7B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图像形成装置101中利用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结果的定影温度控制处理。图7A示出了在控制器单元301的CPU 304的控制下要执行的处理。图7B示出了在打印单元302的CPU 315的控制下要执行的处理。请注意,流程图的描述中的“页”意味着与诸如纸张片材的打印介质的一页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序号。也就是说,当执行诸如页面组合的布局时,布局后的图像数据被处理为一页。
首先,将参照图7A说明在控制器单元301的CPU 304的控制下要执行的处理。
在步骤S701中,当输入(接收到)外部打印作业时,CPU 304开始打印处理。请注意,图像形成装置101预先检测在几页之后要定影的页的调色剂施加量,并预先将调色剂施加量通知给定影单元320,以有效地控制定影单元320的温度,而不会使生产效率下降。
为了简单起见,假设这里将作出的描述为:图像形成装置101预先检测在当前正在定影的页之后要定影的第四页的调色剂施加量,并将检测的调色剂施加量通知给定影单元320。在刚刚开始打印之后,在检测调色剂施加量后控制定影单元320的温度时,图像形成装置101无法立即对来自用户的打印指令作出反应,导致生产效率低。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在开始打印之后,不对四页执行以页为单位的定影温度控制,而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01中能够使定影最大调色剂施加量成为可能的定影温度来执行定影。在开始打印之后,从第五个图像数据开始执行以页为单位的定影温度控制。
在步骤S702中,CPU 304确定作为图像处理对象的页是否是温度控制开始的第N页(这里是第五页)或后续页。当在步骤S702中作为图像处理对象的页是温度控制开始的第五页或后续页时,处理推进到步骤S703。
在步骤S703中,CPU 304计算定影要输出的目标页所需的最低温度。稍后将参照图8描述步骤S703的详细控制过程。
在步骤S704中,CPU 304经由打印机通信I/F单元313向打印单元302的CPU 315通知在步骤S703中决定的打印目标页所需的最低温度。
在步骤S705中,CPU 304确定是否存在接下来要输出的页。如果存在下一页,则从步骤S703起重复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7B来说明在打印单元302的CPU 315的控制下要执行的处理。
在步骤S721中,CPU315等待来自控制器单元301的打印指令。当接收到来自控制器单元301的打印指令时,处理推进到步骤S722。
在步骤S722中,为了打印初始的四页而不会使生产效率降低,CPU315使定影温度控制单元319将定影单元320的温度控制在能够定影最大调色剂施加量的温度Tmax,并开始打印。
在步骤S723中,CPU315等待从控制器单元301接收定影目标页所需的最低温度。在步骤S723中从控制器单元301接收到定影温度时,处理推进到步骤S724。请注意,这里接收到的定影温度是定影当前正在定影的页之后的第四页所需的定影温度。
在步骤S724中,定影温度控制单元319从已通知的四个后续页的调色剂施加量信息中决定最高温度的页作为控制目标页。
在步骤S725中,考虑到当前的定影温度和步骤S724中决定的控制目标页的定影温度,定影温度控制单元319控制定影单元320的温度。具体而言,在需要时提高定影单元320的温度,以在对控制目标页执行打印(执行定影)之前,使定影单元320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另一方面,如果定影温度能够降低到目标温度,则执行控制以降温。
在步骤S726中,CPU 315确定页是否结束。如果页未结束,则重复从步骤S723起的处理。
图8是示出了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打印时定影温度控制的示例的图。横坐标表示要打印的页数,纵坐标表示在定影页时的定影温度。请注意,在页编号的下方显示各页的调色剂施加量。图8示出了这样的示例:接收到14页的数据,第五页和第十四页的调色剂施加量为200%且其余页的调色剂施加量为100%。请注意,在图像形成装置101中,在调色剂施加量和定影所需的最低温度之间的关系与图5中所示的相同。也就是说,对调色剂施加量为200%的图像进行定影所需的温度为T1。对调色剂施加量为100%的图像进行定影所需的温度为T5(T5<T1)。
如上所述,对于第一页至第四页,以最高温度T1来执行定影而不以页为单位进行定影温度控制,以避免降低生产效率。由于从第五页开始执行定影温度控制,因此,在定影第一页期间检测第五页的调色剂施加量。
当定影第五页时,检测其后的第四页(即第九页)的调色剂施加量,定影所需的最低温度被通知给定影温度控制单元319。在此情况下,T5作为目标温度被通知。当定影第五页时,已完成对接下来的四页(即直到第九页)的图像数据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第六页至第九页的数据的调色剂施加量都为100%,目标温度为T5。为此,确定定影温度可以从当前温度T1降低。定影温度控制单元319从第六页的定影处理起控制定影单元320的温度降低。
另一方面,当定影第十页时,检测第十四页的调色剂施加量,并且将能够定影的最低温度通知给定影温度控制单元319。第十四页的调色剂施加量为200%,定影温度需要为T1以打印第十四页。为了针对第十四页达到温度T1,需要从第十一页起提高温度。定影温度控制单元319从第十一页的定影处理起控制提高定影单元320的温度。
通过上述控制,能够根据调色剂施加量来执行定影单元320的温度控制而不会降低生产效率,并减少耗电量。
<最低定影温度计算控制>
图9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定影温度计算控制(步骤S703)的详情的流程图。在CPU 304的控制下执行图9的流程图。
在步骤S901中,CPU 304确定何种布局用于要打印的图像的图像形成。更具体地,当最终在诸如纸张片材的打印介质(打印片材)上打印一页图像时,CPU 304确定在打印介质的一页图像中适配多少页输入图像。例如,CPU 304确定是将一页输入图像直接输出为一页图像,还是通过页面组合等进行在一页中适配多个图像的处理。通过例如对包括在打印作业中的布局信息中检测4合1打印指定来进行上述确定。
在步骤S902中,CPU 304基于步骤S901中的确定结果来决定输入图像的页数,该输入图像的施加量检测结果应当被参照以决定最终要输出的页的最低定影温度。例如,如果步骤S901中的确定结果为4合1打印,则需要决定四页输入图像的施加量检测结果,用以计算打印最终要输出的图像数据所需的最低定影温度。
在步骤S903中,CPU 304从调色剂施加量检测单元311读取并管理与输入图像对应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结果。
在步骤S904中,CPU 304确定图像数量是否已达到步骤S902中决定的数量。如果图像数量未达到决定的数量,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903以获取下一输入图像的施加量检测结果。如果在步骤S904中图像数量已达到决定的数量,则处理推进到步骤S905。
在步骤S905中,CPU 304从步骤S903中读取并管理的输入图像的施加量检测结果当中决定具有最大调色剂施加量的输入页的施加量结果,作为最终要输出的图像的调色剂施加量信息。
在步骤S906中,CPU 304基于在步骤S905中决定的调色剂施加量信息来计算定影要输出的图像所需的最低温度。该计算方法与参照图5描述的相同。
图10是输出图像数据生成和施加量信息计算方法的概念图。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举例说明这样一种4合1打印:将四页输入图像各自缩小到1/4面积,布局在一个输出图像中,然后将其输出。
输入图像1000a表示图6(步骤S601)中生成的且要在一张打印介质上4合1打印的四个输入图像。输出图像1000b表示在图6(步骤S606)中在RAM 306中假脱机并经过布局的一个输出图像。顺次生成并布局输入图像1000a的第一到第四页的输入图像,并执行半色调处理,从而生成由输出图像1000b所表示的输出图像。
在输出图像生成的同时,在步骤S605中执行对各输入图像的施加量检测。另一方面,为了计算输出图像的定影温度,CPU 304执行图7A所示的定影温度控制和图9所示的定影温度计算控制。通过图9所示的定影温度计算控制,这里执行4合1页面组合处理。因此,CPU 304获取并管理由输入图像1000a所表示的四个输入图像的各页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结果。页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结果由输出图像1000b示出。第一页的输入图像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结果为100[%]。类似地,第二页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结果为180[%],第三页为150[%],第四页为100[%]。在图9(步骤S905)中,CPU304将四页中具有最大调色剂施加量的第二页的180[%]决定为与输出图像对应的调色剂施加量。在图9(步骤S906)中,CPU 304通过图5所示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并决定输出图像的定影温度。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可以根据调色剂施加量适当地调整定影温度。特别是当执行页面组合时,通过将多个输入图像的调色剂施加量的最大值用作输出图像的调色剂施加量,能够更适当地调整定影温度。通过该控制,在确保要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电力消耗。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描述考虑到双面打印的调色剂施加量的决定方法。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定影温度计算控制与第一实施例(图9)中的基本相同,将仅说明不同部分。
在步骤S901中,CPU 304确定何种布局用于要打印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在此情况下,布局确定包括确定是否执行在一张打印介质的两面进行打印的双面打印。
在步骤S902中,CPU 304决定输入图像的页数,该输入图像的施加量检测结果应当被参照以决定最终要输出的页的最低定影温度。有别于第一实施例,参照用于生成正面和反面的输出图像所需的输入图像的页数来决定上述最低定影温度。
例如,在1合1的双面打印中,需要决定总共两页(正面一页和反面一页)的输入图像的施加量检测结果,用以生成输出图像。在4合1的双面打印中,需要决定总共八页(正面四页和反面四页)的输入图像的施加量检测结果,用以生成输出图像。至于步骤S903和步骤S904的过程,执行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处理。
在步骤S905中,CPU 304从步骤S903中读取并管理的输入图像的施加量检测结果中决定具有最大施加量的输入页的施加量,作为最终要输出的正面和反面的图像的调色剂施加量信息。
在步骤S906中,CPU 304基于步骤S905中决定的调色剂施加量信息,来计算定影要输出的正面和反面的图像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就是说,在双面打印时,执行控制以针对单个打印介质的正面和反面设置相同的定影温度。
通过上述控制,具有在纸张片材的正面和反面之间切换时间短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在降低电力消耗的同时以更高的速度执行打印输出。也就是说,通过控制不使正面和反面间的定影温度改变,能够在对正面执行定影处理之后立即对反面执行定影处理。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将描述施加量检测单元311的电力消耗降低控制。图11是施加量检测单元311的电力消耗降低控制的流程图。具体而言,在图9的步骤S903和步骤S904之间执行该处理。
在步骤S1101中,CPU 304确定由施加量检测单元311检测的施加量检测结果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稍后将描述预定的阈值的设置。如果施加量检测结果没有超过阈值,则处理仍在步骤S1101中。如果施加量检测结果超过了阈值,则处理推进到步骤S1102。在此情况下,假设施加量检测单元311被配置为按预先指定的顺序(例如页顺序)检测调色剂施加量。
在步骤S1102中,CPU 304停止施加量检测单元311的处理。这里,停止处理表示控制停止施加量检测单元311的操作,并且通过停止对施加量检测单元311的时钟信号输入来实现该停止处理。
上述预定的阈值与例如图5中200[%]的调色剂施加量相对应。也就是说,在步骤S1101中,CPU 304确定可由定影单元320控制的最高定影温度是否是必须的。例如,假设当通过页面组合以4合1布局生成输出图像时,输入图像的第二页的调色剂施加量检测结果为200[%]。在此情况下,无需检测后续的第三页和第四页的调色剂施加量,并且能够立即决定输出图像的最低定影温度为T1。
当执行控制以省略调色剂施加量检测时,如上所述,可以减少施加量检测单元311中的不必要的检测。这样能够进一步实现电力消耗的降低。
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以调色剂作为要定影的颜色材料的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使用墨水。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执行的方法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其他电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可以包括单独的计算机或单独的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例如可以从网络或者存储介质向计算机提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盘(BD)TM)、闪存设备、存储卡等的一个或多个。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于控制被配置为将颜色材料定影在打印片材上的定影单元的温度,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多页的图像数据的各页的颜色材料量;
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确定是否进行了用于在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
决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在作为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确定进行了用于在一张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时,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多个颜色材料量当中决定一个颜色材料量;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利用与所述决定单元决定的颜色材料量对应的定影温度,来控制所述定影单元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决定单元从所述多个颜色材料量当中决定最大的颜色材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与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一起输入的布局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了用于在一张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是否进行了用于在一张打印片材的一面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是否进行了用于在一张打印片材的双面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进行了用于在一张打印片材的双面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的情况下,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在双面上的多页的图像数据的各页的颜色材料量;
其中,所述决定单元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颜色材料量当中决定最大的颜色材料量;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定影单元的温度,以使所述定影单元利用与所述决定单元决定的最大颜色材料量对应的定影温度将颜色材料定影在双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获取单元针对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顺次获取颜色材料量,并且在针对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之一获取了不小于预定量的颜色材料量的情况下,对颜色材料量还未获取的图像数据不执行获取颜色材料量的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预定量对应于200%的颜色材料量。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于控制被配置为将颜色材料定影在打印片材上的定影单元的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页的图像数据的各页的颜色材料量;
确定是否进行了用于在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
在作为所述确定步骤中的确定结果确定进行了用于在一张打印片材上打印所述多页的图像数据的设置时,从所述获取步骤中获取的多个颜色材料量当中决定一个颜色材料量;以及
利用与所述决定步骤中决定的颜色材料量对应的定影温度来控制所述定影单元的温度。
CN201410452364.3A 2013-09-11 2014-09-05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423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8719A JP6334872B2 (ja) 2013-09-11 2013-09-11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2013-188719 2013-09-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233A true CN104423233A (zh) 2015-03-18
CN104423233B CN104423233B (zh) 2017-06-06

Family

ID=52625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2364.3A Active CN104423233B (zh) 2013-09-11 2014-09-05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13277B2 (zh)
JP (1) JP6334872B2 (zh)
CN (1) CN104423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96922A (ja) * 2013-11-15 2015-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6700871B2 (ja) * 2016-03-07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81244B2 (ja) * 2016-03-30 2020-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55698B2 (ja) * 2016-04-22 2020-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87771B2 (ja) 2016-09-06 2021-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39146B2 (ja) * 2017-06-29 2021-09-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搬送方法
JP7030498B2 (ja) * 2017-12-13 2022-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84577B2 (ja) * 2018-12-19 2023-05-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87299B2 (ja) 2018-12-26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18766A (ja) * 2019-01-21 2020-08-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温度の制御を行う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28106B2 (ja) * 2019-10-01 2023-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9270A1 (en) * 2002-03-25 2003-11-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ixing device
CN1477453A (zh) * 2002-08-20 2004-02-25 ��ʿͨ��ʽ���� 成像设备
CN1497391A (zh) * 2002-09-25 2004-05-19 ������������ʽ���� 成像设备以及定影设备
CN101334603A (zh) * 2007-06-04 2008-12-3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20090154948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Cahill David F Enhanced fuser offset latitude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28714B1 (ko) * 1997-07-23 1999-11-01 윤종용 화상형성장치
JPH1184941A (ja) * 1997-09-11 1999-03-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42107A (ja) 1999-02-19 2000-09-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3035977A (ja) * 2001-07-23 2003-02-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7239816B2 (en) * 2003-12-23 2007-07-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Automated image appearance control method
US7817290B2 (en) * 2004-11-24 2010-10-19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alyzed image content information for print engine control
JP5046917B2 (ja) * 2007-12-27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17362B2 (ja) * 2008-01-31 2011-01-2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230253B2 (ja) * 2008-04-30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2500B2 (ja) * 2008-09-19 2013-08-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10058B2 (ja) * 2010-05-19 2014-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14149A (ja) * 2010-05-31 2012-01-19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170182B2 (ja) * 2010-07-28 2013-03-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交換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の管理装置及び同システム、定着制御プログラム、交換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の管理方法並びに管理プログラム
JP5517876B2 (ja) * 2010-10-14 2014-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5674240B2 (ja) * 2010-11-04 2015-0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850301B2 (ja) * 2010-11-04 2016-0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85947A (ja) * 2010-12-08 2011-04-28 Brother Industries Ltd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5871515B2 (ja) * 2011-08-16 2016-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濃度情報取得方法
JP2013044838A (ja) * 2011-08-23 2013-03-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6674B2 (ja) * 2011-09-30 2016-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886107B2 (en) * 2011-09-30 2014-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2013076953A (ja) * 2011-09-30 2013-04-25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74894A (ja) * 2012-09-13 2014-04-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18443B2 (ja) * 2013-06-13 2017-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9270A1 (en) * 2002-03-25 2003-11-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ixing device
CN1477453A (zh) * 2002-08-20 2004-02-25 ��ʿͨ��ʽ���� 成像设备
CN1497391A (zh) * 2002-09-25 2004-05-19 ������������ʽ���� 成像设备以及定影设备
CN101334603A (zh) * 2007-06-04 2008-12-3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20090154948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Cahill David F Enhanced fuser offset latitude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233B (zh) 2017-06-06
US9213277B2 (en) 2015-12-15
US20150071669A1 (en) 2015-03-12
JP2015055747A (ja) 2015-03-23
JP6334872B2 (ja) 2018-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3233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41757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62184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870217B (zh) 打印装置及该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6004231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8877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068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9041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温度制御方法及び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57899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determines a fixing temperature for a fixing operation based on toner amounts of blocks of image data and relate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2719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61487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914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0366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82056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069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697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20200569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244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73281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865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876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30769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346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346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7141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