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8992A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8992A
CN103698992A CN201310449684.9A CN201310449684A CN103698992A CN 103698992 A CN103698992 A CN 103698992A CN 201310449684 A CN201310449684 A CN 201310449684A CN 103698992 A CN103698992 A CN 103698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photographic fixing
fixing
backer roll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96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8992B (zh
Inventor
村上正典
酒卷务
山田贵
小松彻
羽生直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698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8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8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8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influence of heat loss, e.g. due to the contact with the copy material or other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45Variable fixing speed

Abstract

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定影装置在将调色剂定影在纸张时,能够防止受到之前的定影工序的过程而产生的光泽记忆,确保高图像品质。上加压辊(61)和下加压辊(64)经由定影带(62)压接,在夹持纸张而进行搬送的定影夹持部N,在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和定影带(62)的表面速度设定速度差,在夹持部N,以该速度差旋转下加压辊(64)、定影带(62),使纸张通过。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方式、静电记录方式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具有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通过对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施加热和压力,使调色剂定影。该定影装置由加热熔融承载在纸张的调色剂的加热部和对加热部按压纸张的加压部构成。
定影装置的加压部,例如由定影辊、对定影辊以规定的负荷按压的加压辊构成。通过加压辊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定影辊按压,形成夹持纸张而进行搬送的夹持部。
定影装置的加热部,例如,由内置加热源(例如,卤素加热器)的加热辊和架设在定影辊的环状的定影带构成(热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加压辊经由定影带按压在定影辊,由此形成夹持部。此外,也有在定影辊内置加热源,定影辊自身成为加热部的情况(热辊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加压辊对定影辊直接按压,形成夹持部。
在具有上述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调色剂像基于图像数据显影在感光鼓上,该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纸张上。然后,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被搬送到定影装置,在纸张通过夹持部的时被加热、加压,由此,调色剂像被定影在纸张。
作为这样的定影装置,例如,已知的有专利文献1~3所述的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定影装置中,在定影辊缠绕由多个辊架设的环带的一部分,形成夹持部。在夹持部的出口部分设有从环带的内周侧经由环带压接在定影辊的压力辊。在该定影装置中,对在压接辊的区域的环带的搬送作用制动力,消除与定影辊的速度差,防止像的偏差。此外,在专利文献3的定影装置中,耐热带被卷绕的多个辊支持,加压辊经由该耐热带压接在多个辊。而且,通过制动多个辊,对耐热带施加张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505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219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38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对于定影装置,在定影工序中纸张上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的承载面与加热部(定影带或者定影辊)直接接触。此时,存在从调色剂渗出的蜡附着在加热部(定影带或者定影辊)侧,形成通过附着在加热部的蜡的潜像,出现在下一图像的情况。具体地,附着在加热部的蜡在定影形成下一图像的调色剂时,作为在附着量少的部分和附着量多的部分成为光泽不均而出现的现象(称为光泽记忆)出现。
人们要求消除在这样的定影装置中定影调色剂时的光泽记忆,提高图像品质。此外,在专利文献1~3的定影装置中,不能解决防止光泽记忆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定影装置在将调色剂定影在纸张时,能够防止受到之前的定影工序的过程而产生的光泽记忆,确保高图像品质。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面侧部件,其被可自由旋转地设置;
背面侧部件,其压接在所述定影面侧部件的外周面的同时进行旋转,与该定影面侧部件协作,形成定影夹持部,该定影夹持部夹持形成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而进行搬送,
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定所述背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和所述定影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的速度差的速度差设定装置,
所述背面侧部件以及所述定影面侧部件以设定的所述速度差旋转。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定影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定影装置在将调色剂定影在纸张时,能够防止受到之前的定影工序的过程而产生的光泽记忆,确保高图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主要部分的图。
[图3]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部结构的图。
[图4]图4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涉及的定影部进行定影处理时的滑动率和光泽记忆品质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5]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部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6]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定影部的控制中使用的马达驱动表格的图。
[图7]图7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定影部的控制中使用的纸张种类表格的图。
[图8]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马达驱动表格的变形例的图。
[图9]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处理中使用的马达驱动表格的图。
[图10]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处理中使用的马达驱动表格的图。
[图11]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附着量轮廓和制动扭矩的关系的图。
[图12]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和调色剂附着量轮廓的关系的图。
[图13]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附着量轮廓的生成时机和定影夹持部的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14]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附着量轮廓和制动扭矩的关系的图。
[图15]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双面打印的执行时调色剂附着量和制动扭矩的关系的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读取部11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2原稿图像扫描装置20操作显示部21显示部(寿命通知部)22操作部30图像处理部40图像形成部41图像形成单元42中间转印单元50搬送部60定影部60a定影部的框61上加压辊(定影面侧部件)62定影带(定影面侧部件)63加热辊64下加压辊(背面侧部件)66扭矩产生部67齿轮机构部68架设部件72记忆部81温度传感器100控制部600速度差设定装置631加热源721、723、724、725马达驱动表格722纸张种类表格800调色剂像810调色剂附着量传感器M1、M2、M3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系主要部分的图。
图1、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利用电子照相处理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图像形成装置1将形成在感光体上的C(青色)、M(品红色)、Y(黄色)、K(黑色)的各色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一次转印)。接着,在中间转印体上重合四色的调色剂像之后,通过转印(二次转印)到纸张而形成图像。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在中间转印体的运动方向上直列配置对应于CMYK四色的感光体,采用在中间转印体以一圈的顺序依次转印各色调色剂像的串列方式。
如图1、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图像读取部、操作显示部2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搬送部50、定影部60以及控制部100。
控制部10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1、ROM(Read OnlyMemory)1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103等。CPU101从ROM102读出与处理内容对应的程序,在RAM103展开,与展开的程序协作而集中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模块的动作。此时,存储在记忆部72的各种数据被参照。特别是,在记忆部72中存储了用于定影部60的定影处理的速度差设定表格、各种数据。此外,记忆部7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所谓闪存)、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此外,控制部100经由通信部71,在与LAN(Local Area Network)、WAN(Wide Area Network)等通信网络连接的外部装置(例如笔记本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例如,控制部100接收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基于该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在纸张形成图像。通信部71例如由LAN卡等通信控制卡构成。
图像读取部10具有被称为ADF(Auto Document Feeder)的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以及原稿图像扫描装置(扫描仪)12等。
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将载置在原稿盘的原稿D通过搬送机构搬送,向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送出。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能够使载置于原稿盘的许多张原稿D的图像(包括双面)连续,一起读取。
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光学扫描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搬送到接触玻璃上的原稿或者载置在接触玻璃上的原稿,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CCD(ChargeCoupled Device)传感器12a的受光面上成像,读取原稿图像。图像读取部10基于通过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的读取结果生成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对该输入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
操作显示部20例如由带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构成,起到作为显示部21以及操作部22的作用。显示部21根据从控制部10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操作部22具有数字键、开始键等各种操作键,接受用户的各种输入操作,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0。
图像处理部30具有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根据初期设定或者用户设定的数字图像处理的线路等。例如,图像处理部30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灰度修正、颜色修正、阴影修正等各种修正处理、压缩处理。基于实施这些处理的图像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40。
图像形成部40具有基于输入图像数据用于形成利用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的各有色调色剂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以及中间转印单元42等。
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的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除调色剂的颜色之外具有相同的结构。为了图示以及说明的方便,相同的结构要素以相同的符号表示,而在各自区别的情况下在符号添加Y、M、C、K表示。在图1中,只对用于Y成分的图像形成单元41Y的结构要素标注符号,对其它的图像形成单元41M、41C、41K的结构要素省略符号。
图像形成单元41具有曝光装置411、显影装置412、感光鼓413、带电装置414、鼓清洁装置415以及润滑剂涂布装置416等。
感光鼓413是:例如在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坯管)的周面依次层叠底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 Generation Layer)、电荷输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 Layer)的负带电型的有机感光体(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
带电装置414使具有光导电性的感光鼓413的表面均匀地带负极性电。曝光装置411例如由半导体激光构成,对感光鼓413照射与各色成分的图像对应的激光。在感光鼓413的电荷产生层产生正电荷,被输送至电荷输送层的表面,由此,感光鼓413的表面电荷(负电荷)被中和。在感光鼓413的表面,通过与周围的电位差形成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412收容各色成分的显影剂(例如,由小粒径的调色剂和磁性体组成的二组分显影剂),通过在感光鼓413的表面附着各色成分的调色剂,使静电潜像可视化,形成调色剂像。
此外,在这里,收容在显影装置412的调色剂是在调色剂粒子内分散含有蜡的含蜡调色剂(无油调色剂)。包含在该调色剂的蜡的融点通常低到110℃以下。该蜡例如能够使用链烷烃类蜡、聚烯烃类蜡、这些的变性物(例如,氧化物、接枝处理物)、高级脂肪酸、以及其金属盐、酰胺蜡、酯系蜡等以往公知的蜡。此外,作为更优选的蜡也可以适用例如高级脂肪酸酯蜡。
鼓清洁装置415具有与感光鼓413的表面滑动连接的鼓清洁片(以下,称为DCL片)。一次转印之后残存在感光鼓413的表面的转印残存调色剂被DCL片刮取、除去。
润滑剂涂布装置416具有与感光鼓413的表面滑动连接的辊状的润滑剂涂布刷。随着感光鼓413旋转,附着在润滑剂涂布刷的润滑剂被涂布在感光鼓413的表面。
中间转印单元42具有成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二次转印辊423、驱动辊424、从动辊425以及带清洁装置426等。
中间转印带421由环状带构成,被架设在驱动辊424以及从动辊425。中间转印带421通过驱动辊424的旋转向箭头A方向以固定速度行进。利用一次转印辊422,如果中间转印带421被压接在感光鼓413,则各色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地在中间转印带421而进行一次转印。而且,如果中间转印带421利用二次转印辊423压接在纸张S,则被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在纸张S。
带清洁装置426具有与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滑动接触的带清洁片(以下,称为BCL片)。二次转印之后残存在中间转印带421表面的转印残存调色剂被BCL片刮取、除去。
这样,在纸张S上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像。
未定影调色剂像通过定影部60定影在纸张S。定影部60通过将被搬送的纸张S加热、加压,将纸张S的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该定影部60具有主要包括作为收容在框60a内的定影辊的上加压辊61和作为加压辊的下加压辊64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部60采用带夹持方式的结构,后面将对其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搬送部50具有供纸部51、搬送机构52以及排纸部53等。在构成供纸部51的三个供纸盘单元51a~51c,分别以预先设定的种类收容有基于纸张的基重、尺寸等识别的纸张(格式纸张、特殊纸张)S。
收容在供纸盘单元51a~51c的纸张S从最上部一张张送出,通过具有对位辊52a等多个搬送辊的搬送机构52被搬送到图像形成部40。此时,通过配设有对位辊52a的对位部,补正被供应的纸张S的倾斜度,并且,调整搬送时机。
而且,在图像形成部40中,中间转印带421的调色剂像在纸张S的一侧的面一并被二次转印,在定影部60实施定影工序。形成图像的纸张S通过具有排纸辊53a的排纸部53向机外排纸。
这样,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感光鼓413,其具有光导电性;带电装置414,其使感光鼓413的表面均匀带电;曝光装置411,其通过光照射在感光鼓413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12,其通过在感光鼓413的表面附着调色剂,可视化静电潜像,形成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单元42,其将调色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421、纸张S等转印体。
下面,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定影部6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定影部60的结构的图。
定影部60具有形成用于夹持纸张S而进行搬送的夹持部的加压部,和与转印着调色剂像的纸张S接触且以定影温度加热的加热部等,例如,是热带方式的定影装置。
在热带方式的定影部60中,加压部由环状的定影带62架设在加热辊63、上加压辊61、架设部件68的上侧加压部和由下加压辊64构成的下侧加压部构成。此外,定影带62成为加热部。此外,定影部60具有定影夹持部(下面,称为“夹持部”)N,该夹持部N通过下加压辊64经由定影带62按压在上加压辊61,夹持纸张进行搬送。即,夹持部N由被设置成可自由旋转的定影带62和压接在定影带62的表面(外周面)的同时旋转的下加压辊64形成,与上加压辊61协作,夹持形成调色剂像的纸张而进行搬送。定影部60与速度差设定装置600一起构成定影装置,该速度差设定装置600由控制部100和扭矩产生部66构成。
定影带62是与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S接触,将该纸张S以规定的温度加热的加热部。在此,规定的温度是指:在纸张S通过夹持部N时,供应熔融调色剂所必须的热量的温度,根据形成图像的纸张的纸张种类等不同。
在定影带62的附近配置有检测定影带62的温度的控制用温度传感器81(参照图2)。该控制用温度传感器81产生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器100(参照图2)。此外,控制部100控制加热辊63(加热辊63的加热源631)的输出(例如,开/关控制),使利用控制用温度传感器(省略图示)的测定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温度。
此外,定影带62具有在例如由耐热性的聚酰亚胺构成的膜基材的外周面依次层叠由硅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层和氟类树脂等制成的表面脱模层的结构。作为氟类树脂,是包含PFA(全氟烷氧基烷烃)、PTFE(聚四氟乙烯)、FEP(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的任一种的材料,最优选地,是PFA、PTFE、FEP的任一种。由此,也能够提高定影带62的表面对包含在调色剂树脂、调色剂粒子的蜡的脱模性,定影时调色剂难以附着在定影带62表面。
此外,在这里,该定影带62和上加压辊61一起构成定影面侧部件,并且,由作为背面侧部件的下加压辊64形成夹持部N。
架设部件68是两端部被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的辊,形成两端部的外径比中央部部分大的反凸面形状。架设部件68被配置在从经由定影带62的上加压辊61和下加压辊64的夹持部N的位置分开的规定位置。例如,该规定位置是从连结夹持部N的端点的直线的垂直线向夹持部N的上游侧倾斜规定角度的位置。在该位置,架设部件68被可移动地设置,通过移动调整定影带62的张力。此外,也可以固定架设部件68,并且使加热辊63能够移动,由此调整定影带62的张力。
加热辊63加热定影带62,使夹在夹持部N的纸张S被定影带62以规定的温度加热。例如,加热辊63构成为:由铝等构成的圆筒状的金属芯的外周面形成由PTFE等制成的树脂层。
在该加热辊63内置有卤素加热器等加热源631。该加热源631通过利用控制器100进行输出控制,加热金属芯、树脂层,其结果,加热定影带62。此外,也可以利用电磁感应加热(IH:Induction Heating)加热定影带62。这种情况下的定影带的基体由Ni等能够进行电磁感应发热的材料构成。
上加压辊61构成为:例如在由铁等制成的圆柱状金属芯的外周面,形成由硅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层。进一步地,也有在弹性层的外周面形成由氟系树脂制成的表面脱模层的情况。
该上加压辊61经由扭矩产生部66,利用控制部100进行驱动控制(例如,旋转的开/关、转速、制动力、辅助驱动力的发生等)。
该上加压辊61经由定影带62压接在定影部中被主驱动源(马达M3)驱动的下加压辊64,与定影带62一起跟随而自由旋转。此外,上加压辊61通过扭矩产生部66对为了通过下加压辊64的纸张搬送的旋转施加正反旋转的扭矩(箭头D1、D2),对下加压辊64的搬送方向的驱动作用制动力、辅助驱动力。
下加压辊64和上加压辊61一起,构成用于形成夹持部N的加压部。下加压部64通过定影压切换机构69经由定影带62被按压在上加压辊61。
下加压辊64被马达M3旋转驱动,该驱动控制(旋转的开/关、转速、对上加压辊61的压接/分离等)通过控制部100进行。下加压辊64的其它结构和上加压辊6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此外,也可以在下加压辊64内置卤素加热器等加热源。
定影压切换机构69具有使下加压辊64对上加压辊61施力的施力装置。施力装置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适用公知的技术。定影压切换机构69根据用于图像形成的纸张S的纸张种类、基重、尺寸等,能够多阶段切换将下加压辊64对上加压辊61按压时的负荷。定影压切换机构69的驱动控制通过控制部100进行。
此外,定影压切换机构69改变下加压辊64的位置。由此,在由于定影带62的表面温度上升,热膨胀而外径变大的情况下,上加压辊61对应地改变下加压辊64的位置和架设部件68的位置。由此,能够使夹持部N移动到适合的位置。
扭矩产生部66具有旋转驱动上加压辊61的马达M1、M2和齿轮机构部67。
扭矩产生部66通过分别切换马达M1、M2,作为利用上加压部61的作用而切换设定:具有制动、没有制动、固定的扭矩旋转。该扭矩产生部66的控制,通过控制部100进行。
在此,扭矩产生部66对马达M1、M2进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
马达M1、M2经由齿轮机构部67对上加压辊61各自分别地施加规定扭矩,在上加压辊61产生制动力,或者,产生辅助驱动力。具体地,马达M1、M2为了产生对朝向搬送方向H1的旋转(称为正旋转)的制动力D2,对跟随下加压辊64而旋转的上加压辊61施加向正旋转的相反侧旋转的扭矩。此外,马达M1、M2施加辅助跟随下加压辊64而旋转的上加压辊61的扭矩,产生使上加压辊61向与搬送方向相同的方向D1旋转的辅助驱动力D1。
马达M1、M2通过在上加压辊61产生制动力,防止后述的光泽记忆。此外,马达M1、M2通过在上加压辊61产生辅助驱动力,在通过薄纸(60~80g/m2)的情况下,顺利地从动驱动定影带62,防止纸皱的发生。
通过这些马达M1、M2的扭矩在上加压辊61产生的制动力、制动力产生的开始时机、产生的制动力的停止时机等,通过控制部100实施。马达M1、M2的驱动控制,通过控制部100使用速度差设定表格(马达驱动表格)进行。
齿轮机构部67具有将马达M1、M2各自的旋转分别传递到上加压辊61的多个齿轮组。即,经由这些齿轮群,仅将马达M1的扭矩传递到上加压辊61,或者,仅将马达M2的扭矩传递到上加压辊61,或者,将两个马达M1、M2的扭矩组合而传递到上加压辊61。由此,齿轮机构部67和马达M1、M2一起,在通过马达M1、M2的驱动施加扭矩的上加压辊61的旋转速度和下加压辊64的旋转速度设定速度差,使其以该速度差进行旋转。
本实施方式的定影部60进行由控制部100执行的定影处理。
在控制部100输入图像形成时的条件(例如用于图像形成的纸张的纸张种类、基重、尺寸等)、来自各传感器的信息,例如从温度传感器81输入的定影带62的表面温度信息等。基于这些被输入的信息和表示纸张上调色剂状态的信息,控制部100控制定影部60的驱动。此外,表示纸张上的调色剂状态的信息是调色剂的附着量和表示调色剂覆盖纸张的比例的调色剂覆盖量。表示调色剂状态的信息通过控制部100利用图像数据计算。
控制部100驱动定影切换机构69,将下加压辊64压接在上加压辊61。控制部100经由马达M3旋转驱动下加压辊64,控制加热源631以加热辊63加热定影带62。此外,控制部100经由扭矩产生部66驱动上加压辊61。驱动这些的控制部100控制定影部60,进行在夹持部N通过纸张S,使调色剂定影的处理(定影处理)。
通过该定影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像形成时的条件(例如用于图像形成的纸张的纸张种类、基重、尺寸等),在上加压辊61的表面速度(周速)和旋转驱动的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周速)产生速度差。
具体地,经由定影带62在从动于下加压辊64的驱动的上加压辊61产生制动力。
所述改变的在上加压辊61的制动扭矩被设定为,相对于作为驱动辊的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周速),上加压辊61的表面速度(周速)慢0.3%至0.8%。由此,控制部100通过改变上加压辊61的制动扭矩,防止定影处理中产生的光泽记忆。
上加压辊61的制动扭矩的改变基于定影带62、纸张表面的滑动率、光泽记忆的关系。
图4表示在使用本发明涉及的定影部60进行定影处理时,滑动率和由此在纸张产生的光泽记忆(也称为“蜡记忆(ワックスメモリ)”)品质的相关关系。此外,横轴的滑动率是在夹持部N的定影带和纸张表面的滑动量。此外,纵轴是在纸张表面产生的光泽记忆的品质等级,其阈值以W1表示。如果等级比该W1大,则判定为处于视觉上未发生光泽记忆的允许级别的良好品质。W1意味着级别3,表示在定影后的图像中,在一部分具有光泽不均,其光泽不均在定影处理后的纸张上时而出现时而不出现,但在实际应用中没有问题的级别。此外,级别1、2表示在定影处理后的纸张上的光泽不均容易被看出的级别,级别4表示在定影处理后的纸张上根据观察角度能够看出的程度的品质、级别5表示没有光泽不均的品质的级别。此外,在用于该相关关系的形成的定影部60中,上加压辊61的外径为φ70,橡胶厚度为20mm;下加压辊64的外径为φ70,橡胶厚度为1mm;加热辊63的外径为φ58,涂覆PTFE;架设部件68具有φ15的反凸面形状。此外,定影带62的外径为φ120,基体为PI,表层为PFA管,线速度为460mm,定影负荷为2650N,带张力为200N,定影带控制温度为160~200℃。进一步地,在下加压辊64设置加热器,使其控制温度为80~120℃;调色剂为将蜡包含在调色剂粒子内的无油调色剂。
如图4所示,只要滑动率在0.3%以上,则光泽记忆处于光泽记忆品质良好的区域。此外,如果滑动率在0.8%以上,则在纸张的表面定影的调色剂像产生像偏差。
基于该结果,在控制部100中控制为:上加压辊(图像面侧的辊)61的表面速度(周速)相对于下加压辊(非图像面侧的辊)64的表面速度(周速)慢0.3%~0.8%。将该范围作为制动(制动)范围,在上加压辊61产生制动力。
图5是实施方式中表示定影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随着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图5所示的定影处理通过CPU101执行存储在ROM102的规定程序而实现。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100作为定影处理信息获得图像形成时的条件(例如,用于图像形成的纸张的纸张种类、基重、尺寸等)和从温度传感器81输入的定影带62的温度等来自各传感器的信息。此外,图像形成时的条件,例如根据用于图像形成的纸张的纸张种类、基重、尺寸,作为图像形成模式被自动设定,存储在RAM103。纸张的纸张种类,例如有薄纸、普通纸、彩色复印用纸、彩色纸、上等纸、各种涂布纸(涂料纸)等。
在步骤S120中,根据图像形成模式设定:加热辊63的加热源631、旋转下加压辊64的马达M3的驱动以及定影压切换机构69的动作。
此外,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100设定下加压辊64(背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和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定影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的速度差。具体地,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100使用输入的信息和速度差设定表格(马达驱动表格),设定经由扭矩产生部66的上加压辊61的动作。
速度差设定表格是对与定影处理相关的信息和设定在夹持部的定影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以及背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的速度差的信息进行关联的表格。在此,作为用于设定速度差的信息,关联的是:通过产生扭矩,在上加压辊61产生制动力的马达M1、M2的控制信息。将该速度差设定表格称为马达驱动表格。
控制部100使用马达驱动表格驱动马达M1、M2的至少一个,产生施加在上加压辊61的制动扭矩。在施加制动扭矩的情况下,上加压辊61对下加压辊64的旋转提供制动力。此外,控制部100使用马达驱动表格驱动马达M1、M2的至少一个,作为施加在上加压辊61的辅助驱动扭矩能够产生固定的扭矩。在施加辅助驱动扭矩的情况下,上加压辊61通过辅助驱动力加强向搬送方向的旋转。此外,控制部100使用马达驱动表格,不在马达M1、M2产生扭矩,能够使上加压辊61处于没有制动的状态。
马达驱动表格被存储在记忆部72。在控制部100执行处理时,在控制部100,CPU101执行存储在ROM102的定影处理的程序,从记忆部72读出必要的表格(马达驱动表格,纸张种类设定表格等)而执行。
图6是表示作为速度差设定表格的一个例子的马达驱动表格721的图,对应于纸张的纸基重和纸张种类(纸张种类模式),设定有多个马达M1、M2的ON/OFF、辅助驱动力(助推)的ON/OFF。此外,该图6在“制动”处的“ON”表示在上加压辊61产生制动力,在“助推”处的“ON”表示在上加压辊61产生辅助驱动力。
图7是表示作为速度差设定表格的纸张种类表格的图,作为在图像形成时的条件中与纸张的纸张种类对应的选择模式的纸张种类表格722表示。
返回图5,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100从被输入的纸张种类参照图7的纸张种类表格722,获得在当前选择模式下设定的纸张种类的纸张种类模式。而且,控制部100从记忆部72读入图6所示的马达驱动表格721并进行参照,获得基重和与获得的纸张种类模式对应的马达的控制信息。例如,在是普通纸且纸张的基重为108[g/m2]的情况下,在控制部100获得纸张种类模式A,对马达M1、M2分别获得“有制动(制动力)”(图6的“马达1_ON”,“马达2_ON”),“无助推(辅助驱动力)”(“助推_OFF”)。
在图6所示的马达驱动表格721,在“制动”处的马达M1、M2分别为ON的情况下,此处设定为分别产生固定的制动扭矩,经由齿轮机构部67施加在上加压辊61。此外,在“助推”为ON的情况下,设定为马达M1、M2的一方产生固定的扭矩,经由齿轮机构部67施加在上加压辊61。在“制动”处的马达M1、M2的双方为“ON”时的产生扭矩例如是1.5[N·m]×2,在“助推(辅助驱动力)”的产生扭矩最大为0.23[N·m]等。
在步骤S130,驱动下加压辊64以及加热源631,并且基于设定的控制内容驱动扭矩产生部66的马达M1、M2,产生制动扭矩。产生的制动扭矩施加在上加压辊61,在上加压辊61产生制动力。
具体地,在步骤130,控制部100在马达M1、M2产生根据定影调色剂的纸张的基重、纸张种类设定的扭矩,施加在上加压辊61。例如,在是普通纸且纸张的基重为108[g/m2]的情况下,驱动马达M1、M2双方,将搬送方向相反方向的扭矩(制动扭矩)施加在上加压辊61。由此,在夹持部N,通过位于定影带62的内周面侧的加压辊61和定影带62,对上加压辊61的旋转作用制动力。因此,通过在从动于下加压辊64的旋转而旋转的上加压辊61产生的制动力,在定影带62(上加压辊61也相同)的表面速度和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设定速度差。作为该速度差,使上加压辊61的表面速度比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慢。
在此,使上加压辊61的表面速度比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慢0.3%~0.8%。
此外,在基于马达驱动表格721驱动马达M1、M2双方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错开起动时机而起动。由此,防止因同时起动马达M1、M2所产生的振动,能够顺利地对上加压辊61施加扭矩。此外,在马达M1、M2停止时,也错开停止的时机从而依次停止,能够使施加在上加压辊61的扭矩顺利地成为0。
此外,在步骤S120,在控制部100根据使调色剂定影的纸张的纸张种类获得“助推”ON的情况(薄纸的情况等)下,驱动马达M1、M2的任一方,产生与利用下加压辊64的驱动的搬送方向相同方向的规定的扭矩。
即,控制部100经由扭矩产生部66对上加压辊61施加辅助驱动力。
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00判断是否存在表面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的下一纸张的信息,如果纸张的信息存在,则返回步骤S110,如果不存在,则终止处理。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部60通过控制部100经由上加压辊61制动定影面侧,即,图像面侧的定影带62,使定影带62的表面速度比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慢0.3%~0.8%。
由此,在夹持部N,在定影带62和纸张上的图像面之间产生剪切力,提高定影带62的表面和纸张表面的分离性能,即,使纸张的定影面从定影带62的表面容易分离。因此,在对之前的纸张终止了定影处理之后,即使存在一些附着在定影带62的表面的蜡量差,也通过提高分离性能,不管定影带62上蜡多的部分和蜡少的部分,能够均匀地从定影带62分离纸张。由此,能够防止在下一纸张实施定影处理时带来影响的光泽记忆的产生。
此外,在使基重60~80[g/m2]的薄纸通过夹持部N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驱动扭矩产生部66,产生对上加压辊61施加辅助驱动力的扭矩。由此,防止通过的薄纸的纸张松弛,不产生纸皱纹、光泽不均以及图像偏差,能够适合地定影调色剂。
在上述定影部60的说明中,除了对上加压辊61施加制动(制动)扭矩,在上加压辊61产生制动力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对上加压辊61施加辅助驱动扭矩(助推),产生辅助驱动力的功能,但也可以没有助推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在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代替在步骤S120使用的马达驱动表格721,而使用图8的马达驱动表格723,使控制部100进行定影处理。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加压辊61,用于产生向下加压辊64的搬送方向的驱动的制动力的马达M1、M2分别产生的制动扭矩是固定值,但并不限于此。优选地,将在马达M1、M2分别产生的制动扭矩根据纸张的纸张种类、基重、尺寸等控制为产生大小不同的多个扭矩,将这些大小不同的扭矩组合,作为制动扭矩施加在上加压辊61。由此,根据纸张的纸张种类、基重、尺寸等,能够更加细致而阶段性地设定上加压辊61以及定影带62和下加压辊64(相当于纸张S)的速度差。此时,对两者的速度差,使定影面侧的上加压辊61、定影带62的表面速度比非图面侧,即,背面侧的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慢0.3%~0.8%。
即,将在马达M1、M2产生的制动扭矩施加在上加压辊61,能够分别改变产生在上加压辊61的制动力的大小,对被搬送的纸张,能够进行大小不同的多个制动量设定。
例如,设定马达M1的制动(制动)扭矩[N·m]为0.08、0.16,设定马达M2的制动(制动)扭矩[N·m]为0.05、0.1。通过这些组合,控制部100能够经由扭矩产生部66对上加压辊61施加搬送方向反方向的0.05、0.08、0.1、0.13、0.16、0.18、0.21、0.26[N·m]的制动(制动)扭矩。由此,上加压辊61能够使大小各自不同的多个制动力作用在下加压辊64,即,纸张64。这样,制动扭矩分别由能够改变的大小不同的多个改变扭矩构成。
例如,控制部100在定影处理时,在图6所示的驱动马达表格721获得马达M1、M2的“ON”的情况下,在各自的马达M1、M2,产生分别设定的制动扭矩,施加在上加压辊61。由此,在定影处理时,能够更加细致地设定在上加压辊61产生的制动量,将与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的速度差以不同的大小设定许多。因此,能够设定与纸张种类、基重、尺寸等对应的适合的制动量,顺利地分离定影带62和纸张,防止光泽记忆。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处理的马达驱动表格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9所示的马达驱动表格724中,定影带62的表面温度、纸张种类、在上加压辊61产生的制动扭矩量相互关联。在此,将通过马达M1、M2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制动扭矩作为:制动“无”、制动“大”、制动“中”、制动“小”,设定多个。使制动“小”为例如0.05[N·m]、制动“中”为例如0.1[N·m]、制动“大”为例如0.16[N·m]。此外,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相比,除用于制动扭矩的设定的马达驱动表格不同之外,具有相同的结构、作用、效果。因此,只要是和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相同名称、相同符号,主要说明制动的设定,省略其它的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控制部100在定影处理时,在与图5的步骤120相同的处理中,参照图9所示的马达驱动表格724,控制向上加压辊61施加的制动扭矩。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温度传感器81检测定影带62的表面温度,控制部100参照马达驱动表格724,改变马达M1、M2的产生扭矩量,产生施加在上加压辊61的制动扭矩,从而产生与检测的温度对应的制动扭矩。
在此,对定影带62的表面温度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部60,在定影带62的表面温度高的情况(例如,190℃以上)下,如果在夹持部N夹持纸张,则纸张上的未定影调色剂中的蜡变得容易熔解,容易渗出至纸张表面。由此,与纸张表面接触的定影带62的表面变得容易滑动。因此,在定影带62的表面温度高的情况(例如,190℃以上)下,与表面温度低的情况(例如,不足190℃)相比,即使减小在上加压辊61产生的制动,也能够使纸张的表面速度(相当于下加压辊64的周速)和定影带62的滑动率确保为0.3~0.8%。由此,能够防止在下一纸张进行定影处理时带来影响的光泽记忆的产生。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根据纸张的纸张种类、纸张的表面温度切换制动“无”、制动“大”、制动“中”、制动“小”四个变量,控制扭矩产生部66,在上加压辊61作用制动力,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在上加压辊61产生的扭矩制动的大小(在图9中是“无”、“大”、“中”、“小”)不足四个,切换这些变量,或者,使其达到五个以上,切换这些变量。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控制中使用的马达驱动表格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0所示的马达驱动表格725,附着在纸张的调色剂量(调色剂附着量)和通过扭矩产生部66的制动扭矩量具有关联。在此,根据调色剂附着量,将在扭矩产生部66的马达M1、M2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制动扭矩作为:制动“大”、制动“中”、制动“小”,设定多个。制动“小”例如是0.05[N·m],制动“中”例如是0.1[N·m],制动“大”例如是0.16[N·m]。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相比,除用于制动扭矩的设定的马达驱动表格不同之外,具有相同的结构、作用、效果。因此,仅说明制动扭矩的设定,省略其它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控制部100在定影处理时,在与图5的步骤S120相同的处理中,参照图10所示的马达驱动表格725,控制向上加压辊61的扭矩。
即,控制部100参照马达驱动表格,根据表示纸张S上的调色剂状态的信息,改变在扭矩产生部66产生的制动扭矩,施加在上加压辊61。表示纸张上的调色剂状态的信息是调色剂的附着量、表示调色剂覆盖纸张的比例的调色剂覆盖量。表示调色剂状态的该信息通过控制部100使用图像数据计算。
例如,在调色剂附着量为~5[g/m2],附着在纸张上的调色剂覆盖纸张表面的比例(调色剂覆盖率)为~75%时,制动为“大”;在调色剂附着量为0~5[g/m2],调色剂覆盖率为76%~100%时,设定制动为“中”。此外,在调色剂附着量为5.1~8[g/m2],覆盖纸张表面的调色剂的覆盖率(调色剂覆盖率)为~50%时,制动为“大”;在调色剂附着量为5.1~8[g/m2],调色剂覆盖率为51~75%时,设定制动为“中”等。
在此,对纸张上的调色剂附着量进行说明。在纸张上的未定影调色剂量多的情况下,即,图像浓的情况下,通过包含在未定影调色剂的蜡,纸张和定影带62的摩擦系数[μ]变小。此外,在调色剂覆盖率高,即,覆盖纸张表面的调色剂广的情况下,同样地,通过包含在未定影调色剂的蜡,纸张和定影带62的摩擦系数[μ]变小。这样,在夹持部N,如果摩擦系数小,则纸张和定影带62的表面彼此容易滑动。因此,即使在上加压辊61产生的制动扭矩小,也能够将纸张的表面速度(相当于下加压辊64的周速)和定影带的滑动率确保为0.3~0.8%。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根据纸张的纸张种类、纸张的表面温度切换制动“无”、制动“大”、制动“中”、制动“小”四个变量,控制扭矩产生部66,对上加压辊61施加制动力,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以不足四个的变量切换扭矩制动的大小,也可以以五个以上的变量进行切换。
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扭矩产生部66通过DC无刷马达等马达M1、M2产生逆旋转的扭矩,对上加压辊61施加扭矩,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同样的DC无刷马达,通过使电流流过各马达而增加轴保持力,从而使向上加压辊61的制动力起作用。扭矩产生部66只要是对上加压辊61施加扭矩,制动向下加压辊64的搬送方向的驱动的结构,则任何结构都可以。例如,可以使用以磁性体粉体作为介质向上加压辊61传递、控制扭矩的所谓粉末制动器等电磁式制动器。
例如将上加压辊61的旋转轴和固定轴在同心圆状隔着粉末间隙配置,旋转轴通过轴承被支承,使其相对于固定轴能够自由旋转。在粉末间隙收容高导磁率的磁性铁粉(粉末),为了使磁通流过该磁性铁粉,在粉末间隙的外周配设励磁线圈。在粉末制动器中,在上加压辊61无励磁地旋转的情况下,磁性铁粉通过离心力贴压在上加压辊61的旋转轴的动作面,旋转轴没有与固定轴连结。在此,通过将线圈励磁,沿着产生的磁通,磁性铁粉以链状(鎖状)连结,旋转轴的扭矩通过此时磁性铁粉间的连结力以及磁性铁粉和动作面的摩擦力传递到固定轴。由此,对旋转轴施加制动扭矩。因此,使上加压辊61的表面速度(周速)比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慢,能够在夹着定影带62形成夹持部N的两辊61、64之间设置速度差。由此,能够防止在下一纸张实施定影处理时带来影响的光泽记忆的产生。
此外,此时通过粉末制动器产生的扭矩设定为: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包含纸张种类、基重,且进一步基于纸张的表面温度、纸张上的调色剂附着量设定的制动量相同,由此产生同样的效果。此外,作为扭矩产生部,也可以是通过采用磁滞制动器等对上加压辊61施加扭矩的结构。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使在马达M1、M2产生的制动扭矩的大小无阶段地改变。将第二、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制动“大”、“中”、“小”分得更加细致,在上加压辊61施加不同大小的制动。例如,将马达M1、M2的一方PWM控制,产生辅助驱动扭矩(助推),通过另一方的马达产生制动扭矩,组合这些进行控制。通过在一方的马达使辅助驱动力无阶段地切换产生,使产生在另一方的马达的制动扭矩在调整中产生,经由齿轮机构部67施加在上加压辊61。由此,根据纸张的纸张种类、基重、尺寸、定影带62的表面温度、调色剂附着量、调色剂覆盖率等,在上加压辊61产生适当大小的制动力。这样,通过使上加压辊61的表面速度比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慢,能够使纸张和定影带62更容易分离,提高脱模性。由此,能够防止在下一纸张实施定影处理时带来影响的光泽记忆的产生。在此,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部60,驱动下加压辊64的马达M3的扭矩由于上加压辊61的热膨胀等影响,存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降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将制动扭矩无阶段地改变,则能够反馈下加压辊64的扭矩,检测下加压辊64的扭矩降低,随之在上加压辊61施加适当的制动力。由此,与在上述上加压辊61作用的制动力的效果相同地,能够防止光泽记忆的产生。
此外,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将下加压辊64的马达M3作为从夹持部N搬送时的主驱动源,上加压辊61经由定影带62从动于下加压辊64,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构成夹持部N的上加压辊61以及下加压辊64的双方朝向搬送方向驱动,使作为图像侧辊的上加压辊61的表面速度比作为非图像侧辊的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慢,排出纸张。以下,说明该例。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驱动上加压辊61和下加压辊64双方而搬送纸张,控制双方的驱动,在两辊设定速度差。具体地,利用马达M1、M2中的至少一个,和马达M3一起在夹持部N夹持而搬送纸张。
此时,控制马达M1、M2的一方和马达M3,在上加压辊61以及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设定速度差。具体地,使上加压辊61的表面速度比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慢,使纸张和定影带容易分离,提高脱模性。此外,也可以使下加压辊64的表面速度比上加压辊61的表面速度快,在两者间设定速度差。由此,能够防止在下一纸张实施定影处理时带来影响的光泽记忆的产生。
<第五实施方式>
但是,根据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副扫描方向)的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用于确保纸张的表面速度(相当于下加压辊64的周速)和定影带62的滑动率为0.3~0.8%所需的制动扭矩是变化的。因此,对于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在纸张搬送方向上存在调色剂附着量多的位置和少的位置的情况下,根据纸张整体的调色剂附着量的制动扭矩切换可能无法确保高光泽记忆品质。
因此,在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100(数据计算装置)对于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计算在与该纸张搬送方向垂直的纸张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数据),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速度差设定装置600在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通过定影夹持部N的时候,如图11所示,对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定影面侧部件)施加与利用控制部100计算的该各位置上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对应的制动扭矩。具体地,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越大,纸张和定影带62的表面变得越容易滑动,因此减少对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施加的制动扭矩。另一方面,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越小,纸张和定影带62的表面变得越难滑动,因此增大对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施加的制动扭矩。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对于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在纸张搬送方向存在调色剂附着量多的位置和少的位置的情况下,进行根据定影夹持部N周边的调色剂附着量的制动扭矩的切换,也能够确保高的光泽记忆品质。
图12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纸张S上调色剂像800和调色剂附着量轮廓(虚线)的关系的图。在图12所示的调色剂像800,纸张宽度方向的各位置上的调色剂附着量具有偏差。在这样具有偏差的情况(例如,在纸张宽度方向上调色剂附着量的标准偏差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如调色剂附着量轮廓(实线)所示,其偏差程度越大,将计算的调色剂附着量补正为越小。例如,从计算的调色剂附着量减去根据偏差程度的规定值。或者,将根据偏差程度的规定系数(<1)和计算的调色剂附着量进行积分。考虑纸张宽度方向的调色剂附着量的偏差程度是基于以下理由。即,在调色剂附着量不均的位置,纸张和定影带62的表面难以滑动。因此,在调色剂附着量不均的位置,将其调色剂附着量估算为低,与该被低估的量对应地增大制动扭矩,确保滑动率为0.3~0.8%。由此,在纸张搬送方向上,在纸张宽度方向存在调色剂附着量不均的位置和均匀的位置的情况下,进行考虑了调色剂附着量的不均程度的制动扭矩的切换,也能够确保高光泽记忆品质。
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附着量轮廓的生成时机和定影夹持部N的位置的关系的图。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中间转印带421(中间转印体)的外周面侧配置有在主扫描方向检测形成在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附着量的调色剂附着量传感器810。控制部100在一次转印于中间转印带421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纸张S的时机,基于调色剂附着量传感器810的检测结果,对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计算在纸张宽度方向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之后,由控制部100和扭矩产生部66构成的速度差设定装置600,在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通过定影夹持部N时,基于生成完毕的调色剂附着量轮廓,对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施加根据该各位置上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的制动扭矩。
此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基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调色剂像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基于与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对应的图像数据(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等)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此外,也可以基于在感光鼓413(感光体)形成的调色剂像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配置在感光鼓413的外周面侧的调色剂附着量传感器810的检测结果,对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计算在纸张宽度方向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此外,也可以基于对曝光装置411的写入数据,或者,利用显影装置412的显影动作时流动的显影电流等,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
此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对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计算在纸张宽度方向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的平均值,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此外,优选地,对于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计算对纸张宽度方向的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在规定附着量以上的位置的比例,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无论在哪一个情况下,调色剂附着量的平均值或者比例越是增大,纸张和定影带62的表面越容易滑动,因此减少施加在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的制动扭矩。另一方面,调色剂附着量的平均值或者比例越是减少,纸张和定影带62的表面越难滑动,因此增大施加在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的制动扭矩。
此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优选地,在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上,将对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施加的制动扭矩在每个切换周期(例如,0.5[s])阶段地进行切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根据在调色剂附着量轮廓的切换周期内的调色剂附着量的最小值,将施加在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的制动扭矩设定为该周期内的最大值。根据该结构,在将马达M1、M2的旋转传递到上加压辊61的齿轮群的数目多等构成扭矩产生部66的齿轮机构部67的响应性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延迟响应,对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施加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所需的制动扭矩。
此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于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计算纸张宽度方向的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优选地,在计算纸张宽度方向的各位置上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之后,速度差设定装置600在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通过定影夹持部N时,实时使用所述计算的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根据该积分值施加制动扭矩。即,作为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的计算结果,不需要一定生成调色剂附着量轮廓。
此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双面打印时,即,纸张的第一面(例如,首先形成图像的面)在定影夹持部N被定影之后,该纸张的第二面(例如,之后形成图像的面)在定影夹持部N被定影的情况下,考虑第一面的调色剂附着量而设定施加的制动扭矩。
具体地,控制部100在纸张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对该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计算纸张宽度方向的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记录在记忆部72。对于纸张的第二面,速度差设定部600在该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通过定影夹持部N时,参照记忆部72,对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施加利用控制部100计算的第一以及第二面的与所述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对应的制动扭矩。
对纸张的第二面,在所述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通过定影夹持部N时,如果在第一面存在调色剂,则纸张的第一面和下加压辊64的表面变得容易滑动。即,下加压辊64变得容易向与下加压辊64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与执行单面打印的情况相比,增大施加在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的制动扭矩。
如图15所示,第一面的调色剂附着量越增大,纸张的第一面和下加压辊64的表面越容易滑动,因此大幅增大施加在定影带62以及上加压辊61的制动扭矩。由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即使在纸张的第一面的调色剂附着量多的时候,在纸张的第二面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考虑第一面的调色剂附着量而进行制动扭矩的切换,能够确保高光泽记忆品质。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定影处理对象的纸张是纸张种类不同的混载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采取如下对应:参照各马达驱动表格,将是否施加制动扭矩在通过的纸张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产生与被搬入的纸张对应的制动扭矩。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是示例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而不是上述说明,且包含与权利要求相等以及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23)

1.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
定影面侧部件,其被可自由旋转地设置;
背面侧部件,其压接在所述定影面侧部件的外周面的同时进行旋转,与该定影面侧部件协作,形成定影夹持部,该定影夹持部夹持形成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而进行搬送,
其特征在于,具有速度差设定装置,该速度差设定装置设定所述背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和所述定影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的速度差,
所述背面侧部件以及所述定影面侧部件以设定的所述速度差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设定所述速度差,使所述定影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比所述背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设定所述速度差,使所述定影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相对于所述背面侧部件的表面速度慢0.3~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背面侧部件向搬送方向旋转驱动的驱动部,
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对所述定影面侧部件施加制动所述背面侧部件的搬送方向的旋转的制动扭矩,设定所述速度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扭矩由能够分别改变的大小不同的多个改变扭矩组成,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选择所述改变扭矩,施加在所述定影面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除了所述制动扭矩之外,还能够对所述定影面侧部件施加辅助驱动扭矩,该辅助驱动扭矩使所述定影面侧部件向与所述背面侧部件相同的方向旋转,
所述制动扭矩以及所述辅助驱动扭矩能够自由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具有马达,该马达能够切换:所述制动扭矩的产生、作为固定的扭矩的所述辅助驱动扭矩的产生、停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具有多个所述马达,
这些马达通过分别驱动,或者多方驱动,对所述定影面侧部件施加所述制动扭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马达,其起动时机以及停止时机的至少一种时机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扭矩根据纸张种类改变。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扭矩根据所述定影面侧部件的温度改变。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扭矩根据所述纸张上的调色剂像的附着量改变。
13.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具有电磁式制动部,该电磁式制动部通过输入电流或者输入电压可变,对所述定影面侧部件施加制动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具有能够分别自由旋转驱动所述定影面侧部件以及所述背面侧部件各自的定影面侧驱动部以及背面侧驱动部,
通过所述定影面侧驱动部以及所述背面侧驱动部的驱动设定所述速度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计算与所述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关联的数据的数据计算装置,
所述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通过所述定影夹持部时,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对所述定影面侧部件施加制动扭矩,该制动扭矩与利用所述数据计算装置计算的所述各位置上的所述数据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计算装置基于与所述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对应的图像数据,计算所述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的所述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计算装置基于形成在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计算所述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的所述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计算装置基于形成在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计算所述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的所述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所述数据计算装置将与该纸张搬送方向垂直的纸张宽度方向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的积分值作为所述数据计算。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所述数据计算装置将与该纸张搬送方向垂直的纸张宽度方向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的平均值作为所述数据计算。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所述数据计算装置将针对与该纸张搬送方向垂直的纸张宽度方向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在规定附着量以上的位置的比例作为所述数据计算。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纸张的第一面在所述定影夹持部定影之后,该纸张的第二面在所述定影夹持部定影,
所述数据计算装置对所述纸张的第一以及第二面计算与该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的调色剂附着量关联的数据,
对所述纸张的第二面,在该纸张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各位置通过所述定影夹持部时,所述速度差设定装置对所述定影面侧部件施加制动扭矩,该制动扭矩与对所述纸张的第一以及第二面利用所述数据计算装置计算的所述各位置的所述数据对应。
2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1310449684.9A 2012-09-27 2013-09-27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698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4191 2012-09-27
JP2012214191 2012-09-27
JP2013-128922 2013-06-19
JP2013128922A JP2014081610A (ja) 2012-09-27 2013-06-19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8992A true CN103698992A (zh) 2014-04-02
CN103698992B CN103698992B (zh) 2016-06-15

Family

ID=4925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9684.9A Active CN103698992B (zh) 2012-09-27 2013-09-27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07603B2 (zh)
EP (1) EP2713221A3 (zh)
JP (1) JP2014081610A (zh)
CN (1) CN10369899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3884A (zh) * 2014-05-13 2015-11-25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5372960A (zh) * 2014-08-08 2016-03-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单元
CN107085363A (zh) * 2016-02-16 2017-08-2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638634A (zh) * 2019-03-01 2020-09-0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2286025A (zh) * 2019-07-22 2021-01-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7224B2 (ja) * 2013-12-13 2017-08-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55900B2 (ja) * 2015-02-20 2019-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89519B2 (ja) 2015-06-30 2021-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07002A (ja) * 2015-12-08 2017-06-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97270B2 (ja) 2015-12-16 2019-10-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798142B2 (ja) * 2015-12-22 2020-1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58034B2 (ja) * 2016-02-05 2020-03-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51969B2 (ja) * 2016-03-18 2020-0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7219797A (ja) * 2016-06-10 2017-12-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99423B2 (ja) * 2016-07-21 2020-05-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422109B1 (en) * 2017-06-16 2020-03-04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lifetime judgment system
JP6874556B2 (ja) * 2017-06-16 2021-05-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寿命判定システム
JP7091741B2 (ja) * 2018-03-16 2022-06-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05081B2 (ja) * 2018-06-06 2023-01-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方法
JP2020027150A (ja) * 2018-08-10 2020-02-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55201B2 (ja) 2019-01-28 2023-04-1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54772B2 (ja) 2019-10-31 2023-10-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エアー分離方法
JP7415610B2 (ja) 2020-01-30 2024-01-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123442B1 (ja) * 2021-07-27 2022-08-23 ヤマウチ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ロー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5620A (ja) * 2002-12-24 2004-07-2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定着装置
JP2006256708A (ja) * 2005-03-15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81935A (zh) * 2009-05-07 2010-11-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00981A (zh) * 2009-05-28 2010-12-01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10222886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Ricoh Company, Limite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4572A (en) * 1987-09-16 1989-03-20 Fuji Xerox Co Ltd Roller driving device in fixing device
JPS6481981A (en) * 1987-09-25 1989-03-28 Hitachi Ltd Fixing device
JP2887269B2 (ja) 1993-02-25 1999-04-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H07302013A (ja) * 1994-05-09 1995-11-14 Fujitsu Ltd 像形成装置の定着装置
JPH09138598A (ja) 1995-11-13 1997-05-27 Minolta Co Ltd 定着装置
JP3551682B2 (ja) 1997-02-12 2004-08-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H10333378A (ja) * 1997-05-30 1998-12-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31462A (ja) * 2001-10-26 2003-05-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15973A (ja) * 2002-01-18 2003-07-30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366043B2 (ja) * 2002-04-30 2009-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4029563A (ja) * 2002-06-27 2004-01-29 Sharp Corp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45213A (ja) * 2002-10-28 2004-05-20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7283A (ja) * 2002-11-06 2004-06-03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43532A (ja) * 2003-07-25 2005-02-1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22497B2 (ja) * 2005-01-20 2011-07-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39072B2 (ja) * 2009-04-27 2013-1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28212A (ja) * 2009-07-01 2011-02-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493612B2 (ja) * 2009-09-10 2014-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トナー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972072B2 (ja) * 2011-07-15 2016-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78870B2 (ja) * 2011-11-16 2015-03-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72059B2 (ja) * 2012-06-15 2016-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5620A (ja) * 2002-12-24 2004-07-2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定着装置
JP2006256708A (ja) * 2005-03-15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81935A (zh) * 2009-05-07 2010-11-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00981A (zh) * 2009-05-28 2010-12-01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10222886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Ricoh Company, Limite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3884A (zh) * 2014-05-13 2015-11-25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5093884B (zh) * 2014-05-13 2018-06-26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5372960A (zh) * 2014-08-08 2016-03-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单元
CN105372960B (zh) * 2014-08-08 2018-05-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单元
CN107085363A (zh) * 2016-02-16 2017-08-2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085363B (zh) * 2016-02-16 2020-06-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638634A (zh) * 2019-03-01 2020-09-0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2286025A (zh) * 2019-07-22 2021-01-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12286025B (zh) * 2019-07-22 2023-06-1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13221A2 (en) 2014-04-02
CN103698992B (zh) 2016-06-15
US20140086608A1 (en) 2014-03-27
JP2014081610A (ja) 2014-05-08
EP2713221A3 (en) 2016-06-01
US9207603B2 (en) 2015-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8992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40348527A1 (en)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urface restoration method
JP582529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29196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15956A (ja) 転写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49501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049500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01861A (ja) 定着装置
JP6079500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25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872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852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23875B2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駆動装置、駆動方法、および駆動プログラム
JP492761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0969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385858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5862626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947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6794959A (zh) 定影设备
JP20041018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27612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183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602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06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46032A (ja) ベルト定着用加熱ローラ、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