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5325B - 卡印刷装置以及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卡印刷装置以及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5325B
CN103635325B CN201280032992.5A CN201280032992A CN103635325B CN 103635325 B CN103635325 B CN 103635325B CN 201280032992 A CN201280032992 A CN 201280032992A CN 103635325 B CN103635325 B CN 103635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image
printed
printing
seg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29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5325A (zh
Inventor
东贺津久
太田惠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35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5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5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53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5/00Other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or incorporated in, ink-ribbon mechanisms
    • B41J35/04Ink-ribbon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38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for dealing with th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after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5/00Other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or incorporated in, ink-ribbon mechanisms
    • B41J35/38Feeding the ink ribbon to waste after 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8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thermal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6Means for paper feeding or form fee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65Managing print media, e.g. determining available sheet siz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能够防止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同时能够将卡印刷装置的结构简化。卡印刷装置具备传送卡的卡传送机构和将墨带的油墨转印并印刷到卡的印刷机构,所述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图像分割步骤(S1),其将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在卡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排列顺序调换步骤(S2),其调换卡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以及印刷步骤(S3至S8),其以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被印刷到卡的方式控制卡传送机构,并且在使卡前进、后退后,利用印刷机构对卡进行印刷。

Description

卡印刷装置以及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涂覆在墨带上的油墨转印并印刷到卡的卡印刷装置。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该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使用了一种热转印式印刷装置,该热转印式印刷装置利用热敏头对墨带进行加热,并将涂覆在墨带上的油墨转印并印刷到印刷介质。在该印刷装置中,由于与印刷到印刷介质的图像相同形状的油墨从墨带剥离,因此在印刷后的墨带上残留有与已印刷的图像相同形状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因此,通过观察该剥离痕迹,或者通过对墨带中的没有剥离油墨的部分再次进行热转印,能够容易地识别印刷到印刷介质的图像。
近年来,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店铺内设置具有热转印式印刷装置的卡发行系统的例子不断增多,该热转印式印刷装置在卡传送路中传送卡时,通过热敏头或者热压等将文字信息等印刷到卡的表面。在这样的卡发行系统的印刷装置中,存在这样的担忧:装置的管理员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得印刷到卡的图像,或者第三者从残留在废弃了的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得印刷到卡的图像,近来十分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因此,这种担忧成为问题。
以往,提出了一种能够解决该问题的热转印式印刷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将印刷到印图纸的图像在印图纸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部分,利用墨带的快进动作和倒带动作,将印刷分割了的图像的各部分时的墨带的使用部位随机调换。因此,在该印刷装置中,若不仔细分析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则不能获得印刷到印图纸的图像,其结果是,能够保护印刷到印图纸的个人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5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由于进行墨带的倒带动作,因此,不仅需要用于顺向传送墨带的机构,而且需要用于逆向传送墨带的机构。因此,在该印刷装置中,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其结果是,装置的成本变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同时能够将装置的结构简化的卡印刷装置。并且,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同时能够将卡印刷装置的结构简化的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卡印刷装置具有:卡传送机构,其在卡传送路中传送卡;印刷机构,其将涂覆在墨带上的油墨转印并印刷到在卡传送路中被传送的卡;以及印刷控制部,其控制对卡的印刷,其特征在于,印刷控制部将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在卡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并调换卡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同时以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被印刷到卡的方式控制卡传送机构,并且在使卡前进、后退后,利用印刷机构对卡进行印刷。
在本发明的卡印刷装置中,印刷控制部将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在卡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并调换卡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同时以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被印刷到卡的方式控制卡传送机构,并且在使卡前进、后退后,利用印刷机构对卡进行印刷。因此,在本发明中,在使用完的墨带上残留有与排列顺序被调换且随机排列的分割图像相同形状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因此,在本发明中,若不仔细分析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则不能够获取被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并且,在本发明中,以调换卡的传送方向上的排列顺序后的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的方式,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被印刷到卡的方式,通过卡传送机构使卡前进、后退,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逆向传送墨带的机构。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将卡印刷装置的结构简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被印刷图像为排列有多个数字或者文字的编码表,印刷控制部在与多个数字或者文字的分区对应的位置将被印刷图像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若以这种方式构成,则能够防止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高机密性的编码表,同时能够将编码表的各数字或者各文字准确地印刷到卡。
并且,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卡印刷装置包括:卡传送机构,其在卡传送路中传送卡;以及印刷机构,其将涂覆在墨带上的油墨转印并印刷到在卡传送路中被传送的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图像分割步骤,其将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在卡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排列顺序调换步骤,其将卡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调换;以及印刷步骤,其以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被印刷到卡的方式控制卡传送机构,并且在使卡前进、后退后,利用印刷机构对卡进行印刷。
在本发明的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图像分割步骤中,将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在卡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在排列顺序调换步骤中,调换卡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并且,在印刷步骤中,以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被印刷到卡的方式控制卡传送机构,并且在使卡前进、后退后,利用印刷机构对卡进行印刷。因此,若使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残留有与排列顺序被调换且随机排列的分割图像相同形状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因此,如果使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若不仔细地分析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则不能够获取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也就是说,如果使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则能够防止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印刷到卡的被印刷图像。并且,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在印刷步骤中,以调换卡的传送方向上的排列顺序后的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的方式,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被印刷到卡的方式,通过卡传送机构使卡前进、后退,因此,不需要在卡印刷装置设置用于逆向传送墨带的机构。因此,如果使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则能够将卡印刷装置的结构简化。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印刷步骤中,在将一个分割图像印刷到卡之后,使卡直接朝向下一个分割图像的印刷位置前进或者后退。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缩短向卡印刷被印刷图像的印刷时间。并且,在本发明中,在印刷步骤中,也可使卡在将多个分割图像分别印刷到卡之前前进或者后退至预定的原点位置后,使卡朝向分割图像的印刷位置前进或者后退。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提高卡相对于印刷机构停止的停止精度,因此能够提高相对于卡印刷各分割图像的印刷位置精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卡上印刷被印刷图像和第二被印刷图像,所述被印刷图像和第二被印刷图像以在与卡的传送方向和卡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的状态被印刷,通过在图像分割步骤、排列顺序调换步骤以及印刷步骤以外另外设置的第二印刷步骤,印刷第二被印刷图像。例如,在被印刷图像为由预定的数字列构成的编码表,且第二被印刷图像为持卡人的姓名的情况下,存在在卡的传送方向上,构成编码表的数字的位置与构成姓名的文字的位置错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第二被印刷图像与被印刷图像一起在卡的传送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并且卡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被调换,且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则例如有可能导致构成姓名的文字中的一个在中途被分割,在其连接部分产生不匹配,从而第二被印刷图像不能被适当地印刷。对此,若通过在图像分割步骤、排列顺序调换步骤以及印刷步骤以外另外设置的第二印刷步骤印刷第二被印刷图像,则能够防止该问题的发生,从而能够将第二被印刷图像适当地印刷到卡。
并且,例如在被印刷图像为由预定的数字列构成的编码表,且第二被印刷图像为持卡人的姓名的情况下,即使在使用完的墨带上残留有与随机排列的姓名的分割图像相同形状的油墨的剥离痕迹,也有可能出现比较容易分析并获得印刷在卡的持卡人的姓名的情况。因此,若第二被印刷图像与被印刷图像一起在卡的传送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并且卡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被调换,且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则有可能产生从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分割图像相同形状的油墨的剥离痕迹不仅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持卡人的姓名的图像,甚至还能够容易地获取编码表的图像的担忧。对此,若通过在图像分割步骤、排列顺序调换步骤以及印刷步骤以外另外设置的第二印刷步骤印刷第二被印刷图像,则在墨带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利用与用于印刷编码表的墨带的部位不同的墨带的部位来印刷持卡人的姓名。因此,即使从残留在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了持卡人的姓名的图像,也能够防止容易地获取编码表的图像。
在本发明中,优选被印刷图像为排列有多个数字或者文字的编码表,在图像分割步骤中,在与多个数字或者文字的分区对应的位置将被印刷图像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若以这种方式构成,则能够防止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高机密性的编码表,同时能够将编码表的各数字或者各文字准确地印刷到卡。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印刷在卡的被印刷图像,同时能够将卡印刷装置的结构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从侧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印刷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墨带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卡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部以及与印刷控制相关的结构的模块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卡印刷装置的印刷动作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印刷被印刷图像后的卡的状态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排列顺序调换步骤中调换排列顺序后的分割图像的排列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将被印刷图像印刷到卡后的墨带的油墨区域的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印刷步骤中的印刷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的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第二被印刷图像被印刷后的墨带的油墨区域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图9的被印刷图像被印刷后的墨带的油墨区域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卡印刷装置的结构)
图1是用于从侧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印刷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墨带3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卡印刷装置1的印刷控制部11以及与印刷控制相关的结构的模块图。
本实施方式的卡印刷装置1为用于将文字、记号以及图形等被印刷图像P(参照图5)印刷到卡2的装置。具体地说,卡印刷装置1为使用在带状的薄膜涂覆油墨而形成的墨带3,通过加热将墨带3的油墨转印并印刷到卡2的热转印方式的印刷装置。该卡印刷装置1例如装设于卡发行装置等上位装置来使用。
在卡印刷装置1的内部形成有传送卡2的卡传送路4。卡传送路4以在图1的左右方向贯通卡印刷装置1的方式呈直线状形成。如图1、图3所示,卡印刷装置1具有卡传送机构5、印刷机构7、墨带盒8(下称“盒8”)、色带传送机构9以及清洁辊10,所述卡传送机构5在卡传送路4中传送卡2,所述印刷机构7具有热敏头6,所述热敏头6将墨带3加热并将油墨转印并印刷到卡2,所述墨带盒8进行墨带3的供给和卷取,所述色带传送机构9从后述的色带供给部21向色带卷取部22传送墨带3,所述清洁辊10去除附着在印刷前的卡2的表面的尘埃等。并且,卡印刷装置1具有控制对卡2的印刷的印刷控制部11。热敏头6等容纳于壳体12的内部。
本实施方式的卡2例如为由厚度为0.7至0.8mm左右的氯乙烯制成的卡,且呈大致长方形状形成。在该卡2的表面例如形成有记录磁数据的磁条。另外,也可在卡2的内部内置有IC芯片或者通信用的天线。并且,卡2既可为厚度为0.18至0.36mm左右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卡,也可为预定厚度的纸卡等。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作为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并且,以X方向为“前后方向”,以Y方向为“左右方向”,以Z方向为“上下方向”,以Z1方向侧为“上”侧,以Z2方向侧为“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呈大致长方形状形成的卡2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X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且以卡2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Z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通过卡传送机构5在前后方向上传送卡2。也就是说,前后方向为卡2的传送方向,且为在卡传送路4中被传送的卡2的长度方向。并且,上下方向为在卡传送路4中被传送的卡2的厚度方向。并且,左右方向(Y方向)为在卡传送路4中被传送的卡2的宽度方向。
如图2所示,墨带3具有油墨区域3a和保护膜区域3b,在所述油墨区域3a形成有转印到卡2的油墨的层,即油墨层,在所述保护膜区域3b形成有覆盖转印到卡2的油墨的表面的保护膜材料的层,即保护膜层。油墨区域3a与保护膜区域3b在呈带状形成的墨带3的长度方向上交替排列。墨带3的长度方向上的油墨区域3a的宽度与保护膜区域3b的宽度大致相等。并且,墨带3的长度方向上的油墨区域3a的宽度以及保护膜区域3b的宽度同卡2的长度方向的宽度大致相等。
另外,涂覆在油墨区域3a的油墨有各种油墨,并且,油墨的颜色也没有特别限定。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墨带3只能进行单色(例如黑色)的印刷,但是墨带3也可以是能够进行多种颜色的印刷的墨带。并且,墨带3也可不具有保护膜区域3b。
卡传送机构5具有多个卡传送辊15和垫辊16,所述多个卡传送辊15与卡2抵接并传送卡2,所述垫辊16与若干个卡传送辊15对置。卡传送辊15以从下侧面对卡传送路4的方式配置。多个卡传送辊15经由由带轮或者同步带等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与卡传送用马达17(参照图3)连接。卡传送用马达17与印刷控制部11电连接。垫辊16从上侧与卡传送辊15对置,并被朝向卡传送辊15施力。
印刷机构7除了具有热敏头6,还具有动力传递机构和头部驱动用马达19(参照图3),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偏心凸轮18等,所述头部驱动用马达19经由该动力传递机构与热敏头6连接。热敏头6配置在位于卡印刷装置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心且位于卡传送路4的上侧的位置。在热敏头6的下方配置有压辊20。卡2以及墨带3在上下方向上通过热敏头6与压辊20之间。并且,热敏头6通过从头部驱动用马达19传递来的动力,相对于卡传送路4(具体是相对于压辊20)上下移动。该热敏头6隔着墨带3以预定的抵接力与卡2的上表面抵接,并对在卡传送路4中被传送的卡2的上表面进行印刷。热敏头6以及头部驱动用马达19与印刷控制部11电连接。
盒8具有色带供给部21和色带卷取部22,所述色带供给部21朝向热敏头6供给墨带3,所述色带卷取部22将利用热敏头6进行的印刷结束后的使用完的墨带3卷取。该盒8配置在卡传送路4的上方且能够相对于壳体12进行拆装。另外,色带卷取部22经由省略图示的齿轮等传递构件与构成色带传送机构9的后述的色带传送用马达26连接。
并且,盒8具有多个轴23和一对框架(省略图示),所述多个轴23以左右方向为轴向配置,所述一对框架经由多个轴23连接。色带供给部21以及色带卷取部22被支承于一对框架之间。墨带3通过多个轴23被从色带供给部21引导至热敏头6,并被从热敏头6引导至色带卷取部22。并且,墨带3以油墨的涂覆面与卡2对置、且相反一侧的面与热敏头6对置的方式配置。
色带传送机构9具有色带传送辊24和垫辊25,所述色带传送辊24与墨带3抵接并传送墨带3,所述垫辊25与色带传送辊24对置。色带传送辊24配置于位于卡传送路4的上侧且位于色带卷取部22的下侧的位置。该色带传送辊24经由由带轮或者同步带等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与色带传送用马达26(参照图3)连接。色带传送用马达26与印刷控制部11电连接。垫辊25从斜上侧与色带传送辊24对置,并被朝向色带传送辊24施力。
清洁辊10配置在卡印刷装置1的前后方向的一端侧。该清洁辊10对利用热敏头6进行印刷前的卡2的上表面进行清洁。
壳体12由配置在上侧的第一壳体28和配置在下侧的第二壳体29构成。在第一壳体28固定有以左右方向为轴向配置的轴30,第一壳体28能够以轴30为中心相对于第二壳体29从图1所示的状态朝向图1中的顺时针的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若第一壳体28相对于第二壳体29朝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能够从壳体12取出盒8。
(卡印刷装置的印刷动作)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卡印刷装置1的印刷动作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印刷被印刷图像P后的卡2的状态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在图4的步骤S2中排列顺序被调换后的分割图像P1至P12的排列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是表示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将被印刷图像P印刷到卡2后的墨带3的油墨区域3a的状态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步骤S3至S8中的印刷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部11将印刷到卡2的被印刷图像P在卡2的传送方向(长度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P1至P12,并调换卡2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P1至P12的排列顺序,同时以分割图像P1至P12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P1至P12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控制卡传送机构5,并且在使卡2前进、后退后,利用印刷机构7对卡2进行印刷。具体地说,印刷控制部11如下那样将油墨转印并印刷到卡2。
印刷控制部11若从装设有卡印刷装置1的上位装置的控制部接收到向卡2印刷的印刷指令,则首先将印刷到卡2的被印刷图像P在卡2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P1至P12(步骤S1)。例如,印刷控制部11若在步骤S1中接收到用于将如图5所示的编码表作为被印刷图像P印刷到卡2的印刷指令,则将被印刷图像P在卡2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按每一个数字分割的十二个分割图像P1至P12,其中,所述编码表由沿卡2的传送方向排列的十二个数字列构成。也就是说,印刷控制部11在与十二个各数字的分区对应的位置将被印刷图像P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P1至P12。
然后,印刷控制部11将卡2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P1至P12的排列顺序调换(步骤S2)。在步骤S2中,印刷控制部11例如将如图5所示的在卡2的传送方向上按序号排列的分割图像P1至P12调换为如图6所示的分割图像P2、P8、P3、P5、P1、P12、P4、P7、P9、P6、P10、P11的序号。调换后的分割图像P1至P12的排列顺序存储于印刷控制部11的存储构件11a。
然后,印刷控制部11控制色带传送用马达26,将墨带3顺向(从色带供给部21朝向色带卷取部22的方向)传送至预定位置,并进行墨带3的对位(步骤S3)。在步骤S3中,热敏头6朝向上侧退避。如后文所述,从步骤S3至步骤S8的步骤被反复操作到被印刷图像P向卡2的印刷结束为止,但是在第一次的步骤S3中,墨带3被传送至预定的基准位置。也就是说,在第一次的步骤S3中,使墨带3与用于开始印刷的预定的基准位置一致。并且,在第二次以后的步骤S3中,墨带3只被传送与卡2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P1至P12的宽度相应的量。
然后,印刷控制部11以分割图像P1至P12按照在步骤S2中被调换了的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也就是说按照分割图像P2、P8、P3、P5、P1、P12、P4、P7、P9、P6、P10、P11的序号)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P1至P12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也就是说以数字列“513740829126”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控制卡传送用马达17,且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从而进行卡2的对位(步骤S4)。
另外,印刷控制部11根据利用省略图示的光学传感器进行检测而得到的检测结果检测出卡2的位置,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预定的距离。该光学传感器例如为具有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非接触式的光学传感器,所述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以夹着卡传送路4的方式对置。并且,也可利用设置于卡传送用马达17等的局部的光学编码器或者磁编码器,来检测出卡2的位置。
如后文所述,从步骤S3至步骤S8的步骤被反复操作至被印刷图像P向卡2的印刷结束为止。在第一次的步骤S4中,印刷控制部11以分割图像P2被印刷到卡2的图5所示的位置的方式,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从而将卡2对位(参照图8(A))。并且,在第二次的步骤S4中,印刷控制部11以分割图像P8被印刷到卡2的图5所示的位置的方式,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从而将卡2对位(参照图8(B))。并且,在第三次的步骤S4中,印刷控制部11以分割图像P3被印刷到卡2的图5所示的位置的方式,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从而将卡2对位(参照图8(C))。同样地,在第四次以后的步骤S4中,印刷控制部11以分割图像P5、P1、P12、P4、P7、P9、P6、P10、P11被印刷到卡2的图5所示的位置的方式,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从而将卡2对位。
在上述步骤S4之后,印刷控制部11控制头部驱动用马达19,使热敏头6下降,且使热敏头6隔着墨带3以预定的抵接力与卡2的上表面抵接(步骤S5),利用热敏头6进行十二个分割图像P1至P12中的一个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步骤S6)。也就是说,在步骤S6中,印刷一个数字的量的分割图像P1至P12。
在步骤S6中,若一个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结束,则印刷控制部11控制头部驱动用马达19,使热敏头6上升(步骤S7),然后,判断十二个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是否结束(也就是说被印刷图像P向卡2的印刷是否结束)(步骤S8)。
在步骤S8中,在被印刷图像P向卡2的印刷结束了的情况(步骤S8中“是”的情况)下,向一张卡2印刷的动作结束。另一方面,在步骤S8中,在被印刷图像P向卡2的印刷未结束的情况(步骤S8中“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
如此,从步骤S3至步骤S8的步骤被反复操作与被分割的图像的个数对应的次数,直至被印刷图像P向卡2的印刷结束。在第一次的步骤S6中,如图8(A)所示,印刷分割图像P2。并且,在第二次的步骤S6中,如图8(B)所示,印刷分割图像P8。在第三次的步骤S6中,如图8(C)所示,印刷分割图像P3。同样地,在第四次以后的步骤S6中,依次印刷分割图像P5、P1、P12、P4、P7、P9、P6、P10、P11。
若向卡2印刷的动作结束,则如图7所示,在墨带3的油墨区域3a残留有与随机排列的分割图像P1至P12相同形状的油墨的剥离痕迹。也就是说,在使用完的墨带3的油墨区域3a残留有数字列“123456789012”的剥离痕迹,所述数字列是被印刷到卡2的数字列“513740829126”被随机重新排列而构成的(也就是说与被印刷到卡2的数字列不同的数字列)。
另外,为了在油墨向卡2的转印结束之后,利用保护膜材料覆盖被转印了的油墨的表面,印刷控制部11将保护膜材料转印到卡2。保护膜材料向卡2的转印也与油墨向卡2的转印相同地进行。例如,按照步骤S1至S8,或者按照步骤S3至S8,还进行保护膜材料向卡2的转印。因此,在使用完的墨带3的保护膜区域3b也残留与印刷到卡2的数字列不同的数字列的剥离痕迹。
并且,若热敏头6的在印刷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比印刷到卡2的数字的宽度窄,在步骤S6中不能一次性完成一个数字的量的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则在步骤S6中,在将卡2和墨带3间歇地顺向传送的同时,反复操作热敏头6的上下移动,从而进行一个数字的量的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
并且,在第二次以后的步骤S4中,使卡2直接朝向下一个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位置前进或者后退,或者在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至预定的原点位置后,使卡2朝向下一个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位置前进或者后退。例如,使卡2从图8(A)所示的位置直接向图8(B)所示的位置前进,或者使卡2从图8(B)所示的位置直接向图8(C)所示的位置后退。或者,例如使卡2从图8(A)所示的位置暂时前进或者后退至预定的原点位置后,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至图8(B)所示的位置,或者在使卡2从图8(B)所示的位置暂时前进或者后退至预定的原点位置后,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至图8(C)所示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1为将印刷到卡2的被印刷图像P在卡2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P1至P12的图像分割步骤,步骤S2为将卡2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P1至P12的排列顺序调换的排列顺序调换步骤。并且,步骤S3至S8为如下印刷步骤:以分割图像P1至P12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P1至P12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控制卡传送机构5,并且在使卡2前进、后退后,利用印刷机构7对卡2进行印刷。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控制部11将印刷到卡2的被印刷图像P在卡2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P1至P12,并且,将卡2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P1至P12的排列顺序调换,同时以分割图像P1至P12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P1至P12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控制卡传送机构5,并且在使卡2前进、后退后,利用热敏头6对卡2进行印刷。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完的墨带3残留有与随机排列的分割图像P1至P12相同形状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不仔细地分析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3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则不能够获取印刷到卡2的被印刷图像P。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3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印刷到卡2的被印刷图像P。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调换卡2的传送方向上的排列顺序后的分割图像P1至P12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P1至P12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通过卡传送机构5使卡2前进、后退,因此,不需要将用于逆向(从色带卷取部22朝向色带供给部21的方向)传送墨带3的机构设置于卡印刷装置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卡印刷装置1的结构简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控制部11在步骤S1中,将作为编码表的被印刷图像P在卡2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十二个分割图像P1至P12,所述十二个分割图像P1至P12按每一个数字分割。因此,能够防止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3上的油墨的剥离痕迹容易地获取高机密性的编码表,同时能够将编码表的各数字准确地印刷到卡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次以后的步骤S4中,使卡2直接朝向下一个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位置前进或者后退,或者,在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至预定的原点位置后,使卡2朝向下一个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位置前进或者后退。在第二次以后的步骤S4中,在使卡2直接朝向下一个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位置前进或者后退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向卡2印刷被印刷图像P的印刷时间。并且,在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至预定的原点位置之后,使卡2朝向下一个分割图像P1至P12的印刷位置前进或者后退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卡2的停止精度,因此能够提高相对于卡2印刷各分割图像P1至P12的位置精度。另外,在第二次以后的步骤S4中,无论通过哪一种方法使卡2前进或者后退,由于卡2的刚性较高,因此都能够确保卡2的停止精度,其结果是,能够确保相对于卡2印刷各分割图像P1至P12的位置精度。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由十二个数字列构成的编码表作为被印刷图像P被印刷到卡2。除此之外,例如如图9所示,除了被印刷图像P(十二个数字列),也可将持卡人的姓名(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是“SANKYOTARO”)作为第二被印刷图像SP印刷到卡2。如图9所示,被印刷图像P与第二被印刷图像SP以在卡2的宽度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的状态被印刷。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通过在上述步骤S1至S8以外另外设置的第二印刷步骤印刷第二被印刷图像SP,且在第二印刷步骤中使用与在步骤S1至S8中使用的墨带3的油墨区域3a不同的油墨区域3a。也就是说,优选在使用一个油墨区域3a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印刷被印刷图像P后,或者,在印刷被印刷图像P之前,使用与在被印刷图像P的印刷中所使用的油墨区域3a不同的油墨区域3a,印刷第二被印刷图像SP。如此一来,如图10所示,在第二被印刷图像SP的印刷中所使用的油墨区域3a残留有“SANKYOTARO”的文字的剥离痕迹,如图11所示,在被印刷图像P的印刷中所使用的油墨区域3a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残留有数字列“123456789012”的剥离痕迹。
另外,也可在第二被印刷图像SP的印刷中,将第二被印刷图像SP在卡2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并且调换卡2的传送方向上的该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同时以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分割图像被印刷到卡2的方式控制卡传送机构5,并且在使卡2前进、后退后,利用热敏头6对卡2进行印刷。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被印刷图像SP的印刷中所使用的油墨区域3a残留有与印刷到卡2的姓名“SANKYOTARO”不同的文字列的剥离痕迹。
如图9所示,若在卡2的传送方向上,在构成被印刷图像P的数字的位置与构成第二被印刷图像SP的文字的位置错开的情况下,第二被印刷图像SP与被印刷图像P一起在卡2的传送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卡2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被调换,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至卡2,则例如有如下担忧:构成第二被印刷图像SP的文字中的一个文字在中途被分割,在其连接部分产生不匹配,从而第二被印刷图像SP无法被适当地印刷。对此,通过在上述步骤S1至S8以外另外设置的第二印刷步骤印刷第二被印刷图像SP时,能够防止该问题的发生,从而能够将第二被印刷图像SP适当地印刷到卡2。
并且,即使与随机排列的第二被印刷图像SP的分割图像(也就是说姓名的分割图像)相同形状的油墨的剥离痕迹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3,也有能够从剥离痕迹比较容易地分析并获得印刷到卡2的持卡人的姓名(即第二被印刷图像SP)的情况。因此,若第二被印刷图像SP与被印刷图像P一起在卡2的传送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并且卡2的传送方向上的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被调换,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至卡2,则有如下担忧:从与残留在使用完的墨带3的分割图像相同形状的油墨的剥离痕迹不仅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第二被印刷图像SP的图像,甚至还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被印刷图像P的图像(也就是说高机密性的编码表的图像)。对此,通过在上述步骤S1至S8以外另外设置的第二印刷步骤印刷第二被印刷图像SP时,即使容易地获取了第二被印刷图像SP,也能够防止容易地获取被印刷图像P的图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由十二个数字列构成的被印刷图像P被分割成分别包括一个文字的十二个分割图像P1至P12。除此之外,例如在步骤S1中,由十二个数字列构成的被印刷图像P既可被分割成分别包括两个文字的六个分割图像,也可被分割成分别包括三个文字的四个分割图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缩短向卡2印刷被印刷图像P的印刷时间。并且,各分割图像所包括的文字的个数也可不同。例如,被印刷图像P也可被分割成四个分割图像,这四个分割图像为:分别包括两个文字的两个分割图像,和分别包括四个文字的两个分割图像。如此,只要被印刷图像P在与多个数字的分区对应的位置被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便能够将被印刷图像P的各数字准确地印刷到卡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被印刷图像P为由十二个数字列构成的编码表,但是,被印刷图像P例如既可为由多个文字列构成的编码表,也可为由多个数字和文字的组合构成的编码表。并且,被印刷图像P也可为编码表以外的图像。
(符号说明)
1卡印刷装置
2卡
3墨带
4卡传送路
5卡传送机构
7印刷机构
11印刷控制部
P被印刷图像
P1至P12分割图像
S1图像分割步骤
S2排列顺序调换步骤
S3至S8印刷步骤
SP第二被印刷图像
X卡的传送方向
Z卡的厚度方向

Claims (7)

1.一种卡印刷装置,其具有:
卡传送机构,其在卡传送路中传送卡;
印刷机构,其将涂覆在墨带上的油墨转印并印刷到在所述卡传送路中被传送的所述卡;以及
印刷控制部,其控制对所述卡的印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控制部将印刷到所述卡的被印刷图像在所述卡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并调换所述卡的传送方向上的所述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同时以所述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所述卡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所述分割图像被印刷到所述卡的方式控制所述卡传送机构,并且在使所述卡前进、后退后,利用所述印刷机构对所述卡进行印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印刷图像为排列有多个数字或者文字的编码表,
所述印刷控制部将所述被印刷图像在与多个所述数字或者所述文字的分区对应的位置分割成多个所述分割图像。
3.一种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卡印刷装置包括:
卡传送机构,其在卡传送路中传送卡;以及
印刷机构,其将涂覆在墨带上的油墨转印并印刷到在所述卡传送路中被传送的所述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图像分割步骤,其将印刷到所述卡的被印刷图像在所述卡的传送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图像;
排列顺序调换步骤,其将所述卡的传送方向上的所述分割图像的排列顺序调换;以及
印刷步骤,其以所述分割图像按照调换后的排列顺序的序号被印刷到所述卡的方式,并且以按照调换前的排列顺序排列的所述分割图像被印刷到所述卡的方式控制所述卡传送机构,并且在使所述卡前进、后退后,利用所述印刷机构对所述卡进行印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步骤中,将一个所述分割图像印刷到所述卡之后,使所述卡直接朝向下一个所述分割图像的印刷位置前进或者后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步骤中,使所述卡在将多个所述分割图像分别印刷到所述卡之前前进或者后退到预定的原点位置后,使所述卡朝向所述分割图像的印刷位置前进或者后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上印刷所述被印刷图像和第二被印刷图像,所述被印刷图像和第二被印刷图像以在与所述卡的传送方向和所述卡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的状态被印刷,
通过在所述图像分割步骤、所述排列顺序调换步骤以及所述印刷步骤以外另外设置的第二印刷步骤,印刷所述第二被印刷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印刷图像为排列有多个数字或者文字的编码表,
在所述图像分割步骤中,将所述被印刷图像在与多个所述数字或者所述文字的分区对应的位置分割成多个所述分割图像。
CN201280032992.5A 2011-07-13 2012-07-11 卡印刷装置以及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53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5275 2011-07-13
JP2011155275 2011-07-13
PCT/JP2012/067691 WO2013008845A1 (ja) 2011-07-13 2012-07-11 カード印刷装置およびカード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5325A CN103635325A (zh) 2014-03-12
CN103635325B true CN103635325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5061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30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5327B (zh) 2011-07-13 2012-07-11 印刷装置
CN20128003299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5325B (zh) 2011-07-13 2012-07-11 卡印刷装置以及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30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5327B (zh) 2011-07-13 2012-07-11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007649B2 (zh)
JP (2) JPWO2013008845A1 (zh)
CN (2) CN103635327B (zh)
WO (2) WO20130088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7755B2 (ja) * 2012-03-06 2016-11-1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熱転写印字装置、熱転写印字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熱転写印字方法
CN107074000A (zh) * 2014-07-25 2017-08-18 恩图鲁斯特咨询卡有限公司 使用切片数据的安全打印
JP6476793B2 (ja) * 2014-11-27 2019-03-06 シヤチハタ株式会社 ラベル印字用シート構造
FR3049216B1 (fr) 2016-03-25 2018-04-20 Evolis Procede de protection de donnees imprimees
JP6358282B2 (ja) * 2016-03-31 2018-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10872161B2 (en) * 2016-11-23 2020-12-22 Entrust Corporation Printer identity and security
WO2019003494A1 (ja) * 2017-06-26 2019-01-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EP3814148A4 (en) 2018-06-04 2022-05-11 Entrust Corporation MASKING RESIDUAL IMAGES ON PRINT RIBBONS
CN116438540A (zh) * 2020-10-01 2023-07-14 恩图鲁斯特有限公司 使用元数据的打印色带残留图像加扰技术
JP2022086090A (ja) * 2020-11-30 2022-06-0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発行システム、及びカード印刷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1890A (zh) * 2006-02-03 2007-08-08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带印刷系统
CN101905579A (zh) * 2009-06-03 2010-12-08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墨带、打印装置及墨带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2452A (ja) * 1987-11-06 1989-05-15 Konica Corp 印字装置
JPH03275364A (ja) * 1990-03-26 1991-12-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熱転写プリンタの印刷制御方式
JPH05229147A (ja) * 1992-02-20 1993-09-07 Nec Corp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2890285B2 (ja) 1992-05-06 1999-05-10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熱転写型画像出力装置
JPH08133506A (ja) * 1994-11-09 1996-05-28 Fujitsu Ltd 媒体供給装置
JP2000327196A (ja) * 1999-05-18 2000-11-28 Canon Inc ロール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378193Y (zh) * 1999-06-21 2000-05-17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热敏打印机
JP2002166613A (ja) * 2000-12-04 2002-06-11 Noritsu Koki Co Ltd プリンター装置
JP2004082595A (ja) * 2002-08-28 2004-03-18 Tamura Electric Works Ltd 記録装置
JP2004230661A (ja) * 2003-01-29 2004-08-19 Cano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Inc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07682B2 (ja) * 2003-06-26 2009-01-14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再転写方式の印刷装置及び再転写方式の印刷方法
JP2005074902A (ja) * 2003-09-02 2005-03-24 Alps Electric Co Ltd 中間転写方式熱転写プリンタ
US7184069B2 (en) * 2003-12-08 2007-02-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erasing apparatus and image-erasing method
JP2005305976A (ja) * 2004-04-26 2005-11-04 Sanwa Newtec Co Ltd サーマルプリント装置
JP4643195B2 (ja) * 2004-07-26 2011-03-0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消去装置
JP5265175B2 (ja) * 2007-11-02 2013-08-14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通電制御方法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201186538Y (zh) * 2008-03-11 2009-01-28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已用碳带擦涂装置
JP2010115861A (ja) * 2008-11-13 2010-05-27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熱転写印刷装置
JP2010194907A (ja) * 2009-02-26 2010-09-09 Sato Knowledge &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titute 熱転写印字装置および熱転写印字方法
JP5461925B2 (ja) * 2009-08-31 2014-04-02 ニスカ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581695B2 (ja) 2010-01-05 2014-09-0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式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1890A (zh) * 2006-02-03 2007-08-08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带印刷系统
CN101905579A (zh) * 2009-06-03 2010-12-08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墨带、打印装置及墨带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008846A1 (ja) 2015-02-23
US9044985B2 (en) 2015-06-02
JP5988973B2 (ja) 2016-09-07
WO2013008846A1 (ja) 2013-01-17
JPWO2013008845A1 (ja) 2015-02-23
CN103635325A (zh) 2014-03-12
US20140146122A1 (en) 2014-05-29
US9007649B2 (en) 2015-04-14
CN103635327A (zh) 2014-03-12
CN103635327B (zh) 2015-09-30
WO2013008845A1 (ja) 2013-01-17
US20140132967A1 (en) 2014-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5325B (zh) 卡印刷装置以及卡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US6722649B2 (en) Card processing apparatus
US666871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771733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0368203C (zh) 字符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US11192387B2 (en) Card printing using thermal transfer print ribbon with radiation curable ink
US20070041768A1 (en) Ink ribbon, thermal transf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pri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683039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8834046B2 (en) Inverted reverse-image transfer printing
WO1999021713A1 (en) Ink jet identification card printer with lamination station
US10421291B2 (en) Out-of sequence retransfer printing
EP0835739A2 (en) System for coat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US20140036015A1 (en) Transfer device
JP3426067B2 (ja) カードおよびカード作成装置
ES2212509T3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imprimir marcas codificadas en placas de identificacion para cables y equipos electricos.
EP3505354B1 (en) Thermal printhead having asymmetric recording elements
JP2004331269A (ja) 無線識別ラベル作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CN114025969B (zh) 头单元以及印刷单元
US11595545B2 (en) Printing system and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JP2604141B2 (ja) カラープリンタ
JP2965869B2 (ja) カード印刷装置
EP3544820B1 (en) Contaminant control process in a retransfer card printer
US2003000194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inting on embossed cards
JP2504174Y2 (ja) 磁気コ―ド付き印刷装置
JPS59114072A (ja) 多色感熱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