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7963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7963A
CN103167963A CN2011800503077A CN201180050307A CN103167963A CN 103167963 A CN103167963 A CN 103167963A CN 2011800503077 A CN2011800503077 A CN 2011800503077A CN 201180050307 A CN201180050307 A CN 201180050307A CN 103167963 A CN103167963 A CN 103167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mark
section
color
gradual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03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7963B (zh
Inventor
岩渕聪太郎
中村贵光
糸井大太
冰室泰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022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4524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080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752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139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2861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67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7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7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79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增强标记的可识别性的轮胎。轮胎在胎侧部(1)的表面上设置有标记(3),其中标记(3)以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变化的方式形成。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其可以是在胎侧部的表面上设置有标记的充气轮胎或者实心轮胎。特别地,本发明意在提出能够增强轮胎的可识别性的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在胎侧部的包括了侧壁部和胎圈部的外表面的表面上,传统地利用由图案和/或包括文字、图形和条码的符号构成的标记来显示诸如公司名称、商标名称、轮胎尺寸、制造日期等信息。在轮胎的胎侧部的表面上的标记通常由诸如突出部、凹部或条状部等凹凸表面形成(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1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由轮胎的胎侧部的表面上的凹凸表面形成的标记不具有与其背景不同的显著色差,由此具有可识别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意在解决传统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增强标记的可识别性的轮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轮胎具有位于轮胎的胎侧部的表面上的标记,其中该标记以其色调、亮度以及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变化的方式形成。
在此使用的“标记”由文字、符号、绘图、图形、图案或其任意组合构成。
在该轮胎上的标记可以由包括白色橡胶和黑色橡胶的着色橡胶形成,或者通过印刷或施加涂料或施加粘贴物形成。特别地,出于制造和美观原因,优选地通过印刷利用着色处理来形成标记。为了增强标记的可识别性,优选地,标记的颜色(包括白色和黑色)与形成有标记的区域的底色(即构成轮胎的胎侧部的颜色)有所不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地,所述标记包括渐变部,所述渐变部中的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阶梯式变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地,所述标记包括文字部分,并且所述渐变部被配置成与所述文字部分的轮廓邻接并且沿着所述文字部分的轮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地,所述标记由文字部分构成,并且所述文字部分以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阶梯式变化的方式形成。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地,所述标记由条状部构成,所述条状部以条状沿着所述轮胎的周向延伸并且由具有不同颜色的两个或更多个区域构成。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地,所述轮胎除了包括由所述条状部构成的标记以外,还包括由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由所述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被配置成与由所述条状部构成的标记重叠并且由所述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被着色。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地,设置线以对所述标记进行镶边,并且所述线由明线部和暗线部两者构成,所述明线部的颜色比所述标记的颜色亮并且所述明线部布置在所述标记的轮胎径向和轮胎周向上的一侧,所述暗线部的颜色比所述标记的颜色暗并且所述暗线部布置在所述标记的轮胎径向和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地,所述标记和所述线配置于所述轮胎的所述胎侧部的平坦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地,所述轮胎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从所述胎侧部的外表面突出以使所述凸部的顶面形成所述标记;所述凸部的轮胎径向和轮胎周向上的一侧形成所述明线部;所述凸部的轮胎径向和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形成所述暗线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地,形成有平滑表面的标记设置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外侧的表面,而形成有凹凸表面的另一标记设置于所述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内侧的表面。
在此使用的“轮胎最大宽度”对于实心轮胎而言,是指在胎侧部的排除诸如轮胎的胎侧部上的图案或文字等任何凸部以外的表面之间的最大直线宽度;而对于充气轮胎而言,是指在轮胎安装到适用轮辋、在轮胎上未施加负载时填充有预定空气压力的情况下、排除诸如轮胎的胎侧部上的图案或文字等任何凸部以外的侧壁之间的最大直线宽度。在此使用的术语“适用轮辋”是指根据轮胎的尺寸由下面列出的规范所预定的轮辋。在此使用的术语“预定空气压力”是指在下面列出的规范中与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预定空气压力。在此使用的术语“最大负载能力”是指在下面列出的规范中轮胎所负载的最大允许重量。另外,在此使用的术语“空气”可以由诸如氮气等非活性气体代替。
在此使用的术语“规范”是指在制造和使用轮胎的区域中有效的工业规范。例如,在美国是指“轮胎轮辋协会年鉴”;在欧洲是指“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在日本是指JATMA(日本机动车轮胎制造协会)年鉴。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在标记上设置包括白色和黑色的期望颜色来增强标记的可识别性。
特别地,当标记包括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阶梯式改变的渐变部时,能够改善设计感以及增强标记的可识别性。
此外,当渐变部沿着构成标记的一部分的文字部分的轮廓配置时,能够增强标记的可识别性并使得在文字部分和设置标记所在的区域的基部之间的分界处的任何不均匀印刷、磨损等不明显,由此维持良好的外观。
另外,当构成标记的文字部分以色调、亮度及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阶段式变化的方式形成,则例如能够使经受较多光的面优先考虑颜色,使经受较少光的面优先考虑亮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标记的可识别性。
另外,当标记由以条状沿着轮胎的周向延伸的并且由具有不同颜色的两个或更多个区域组成的条状部构成时,包括产品名称、商标名称或公司名称的企业标识或视觉标识能够通过例如条状部的颜色的组合来表现。另外,当由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被配置为与条状部构成的标记重叠并且由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被着色时,文字部分能够连同文字部分的文字信息进一步增强可识别性。
另外,当标记和给标记镶边的线设置于轮胎的胎侧部的外表面,并且所述线由布置于标记的径向和周向上的一侧的明线部和布置于标记的径向和周向上的另一侧的暗线部两者构成时,即使标记配置于表面的平坦部,标记也能够呈现立体感。结果,标记显示为从轮胎的胎侧部立起,使得显著地改善了可识别性并且提供了与传统轮胎的外观不同的装饰效果。此外,即使线的表面稍微变脏或者损坏,只要标记和线之间的相对色差没有改变,轮胎的立体外观就能保持为不变。由此,即使在长期使用下也能够保持轮胎的可识别性。
此外,当标记和线被配置于轮胎的胎侧部的平坦表面上时,标记和线不从轮胎的外表面突出,这降低了行驶过程中标记和线与路缘石摩擦的风险。这使得标记的可识别性能够维持得更久。
当轮胎设置有从胎侧部的外表面突出的凸部以使得凸部的顶面形成标记,凸部的径向和周向上的一侧形成明线部,而凸部的径向和周向上的另一侧形成暗线部时,标记的立体外观变得更为明显,以进一步改善标记的可识别性并且提供与传统轮胎的外观进一步不同的装饰效果。
另外,当形成有平滑表面的标记位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外侧区域的表面上时,能够有效地消除由于标记引起的空气阻力增加的可能性,其中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外侧区域的表面处标记与路缘石等摩擦的风险最大并且在轮胎转动过程中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外侧区域的表面具有较高的周向速度。另外,通过将包括白色和黑色的期望颜色设置于根据标记的选定尺寸而为形成有平滑表面的标记,能够充分地提高可识别性。
然而,当形成有诸如刻印等凹凸表面的另一标记设置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内侧区域的表面上时,能够有效地防止诸如标准中所限定的代码等另一标记的不期望消失,其中在轮胎转动过程中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内侧区域的表面具有较低的周向速度。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在该区域中在轮胎转动过程中转动半径和周向速度较小,因此另一标记对于空气阻力产生相对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侧视图。
图1的(b)是沿着图1的(a)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轮胎的局部侧视图。
图7是图6所示轮胎的沿子午线方向的局部截面图。
图8是图6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用于示出配置标记的区域。
图9是在图8所示的标记的中央处的沿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局部截面图。
图10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图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配置标记的区域。
图11是在图10所示的标记的中央处的沿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局部截面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侧视图。
图13是示出如下条件下的充气轮胎的宽度方向上的半部分与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作为分界的情况下标记的显示区域的关系的截面图:充气轮胎被装配到轮辋并且填充有预定空气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附图标记1表示包括了充气轮胎的侧壁部和胎圈部的胎侧部。该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在轮胎的胎侧部1的外表面上具有用于显示公司名称、轮胎尺寸等的多个标记(mark)。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平滑表面并显示公司名称等的标记3通过印刷而设置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外侧区域的外表面,形成有凹凸表面并显示例如轮胎尺寸等的标记5设置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内侧区域的外表面。形成有凹凸表面的标记5优选地具有倾斜地立于轮胎表面的倾斜壁5a。这允许倾斜壁5a通过印刷等方式着色以改善可识别性。此外,除了改善可识别性之外,对标记3等进行印刷使得在轮胎的表面形成标记所在的部分平坦,从而由于行驶过程中的较小空气阻力而能够使燃料效率较高,并且由于侧裂(side crack)的较小可能性而能够使得轮胎的耐久性较好。
标记3以其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saturation)中的至少一者变化的方式形成。更特别地,标记3由显示公司名称等的文字部分3a和配置成与文字部分3a的轮廓邻接并且沿着文字部分3a的轮廓的渐变部3b构成,该渐变部3b的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阶梯式变化。
在该示例中,文字部分3a着色为深蓝色,而渐变部3b的底色为白色。渐变部3b以施加到渐变部3b的墨的量从文字部分3a的轮廓向外侧逐渐减少的方式被印刷或着色,因而亮度连续且阶梯式变暗以使渐变部的颜色改变为轮胎的底色(黑色橡胶颜色)。这样,能够在文字部分3a的周围施加模糊(blur),连同作为标记的构成要素的文字、图形、符号、图案等而充分提高平滑表面标记3的可识别性。另外,能够使文字部分3a和在轮胎的胎侧部的表面上的配置标记所在的区域中的基部之间的分界处的凹凸印刷、磨损等变得不明显,由此维持良好的外观。
渐变部中的亮度的差优选地为30﹪或大于30﹪。这使得使用者能够确实地识别出渐变,这使得标记3具有较好的可识别性。注意,在此使用的术语“亮度的差”是指在渐变部中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的差。
另外,渐变部中的色饱和度的差优选地为30﹪或大于30﹪。这使得使用者能够确实地识别出渐变,这使得标记3具有较好的可识别性。注意,在此使用的术语“色饱和度的差”是指在渐变部中最高色饱和度与最低色饱和度之间的差。
另外,渐变部中的色调的差优选地为45度或大于45度。这使得使用者能够确实地识别出渐变,这使得标记3具有较好的可识别性。注意,在此使用的术语“色调的差”是指在渐变部中最高色调与最低色调之间的差。
此外,渐变部中的亮度优选地从内侧朝向外侧减小。结果,能够增强文字部分3a周围的模糊效果。类似地,渐变部中的色饱和度优选地从内侧朝向外侧减小。
注意,亮度、色饱和度和色调由HSV模式定义并且按以下两种方式测定。第一种方法是准备或建立颜色样本以对颜色样本进行识别。换句话说,使用个人电脑和打印机在纸上打印大量的颜色样本,并且将颜色样本载置于标记3以进行简单的识别。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例如由柯尼卡美能达制造)的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颜色系统(例如Lab颜色空间)的标记3的亮度、色饱和度和色调,接下来利用必要的软件(例如photoshop(注册商标))将该结果转换到HSV系统。
图2示出轮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其中由渐变部形成的标记9与由白色文字部分形成的标记7分开设置。标记9的底色为浅蓝色并且被着色成亮度沿径向向外以连续且阶梯式的方式减小。
图3示出轮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标记11由文字部分构成,该文字部分本身均具有上述渐变效果。换句话说,该文字部分以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阶梯式变化的方式形成。在该示例中,径向最外侧的色调为深蓝色,渐变部被配置成使亮度径向向内增加。以该方式,在经受较多光的表面上优先考虑颜色,而在经受较少光的表面上优先考虑亮度,使得能够改善标记的可识别性。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轮胎中,标记13由条状部(stripeportion)13构成,该条状部13以条状沿着轮胎的周向延伸并且由颜色不同的两个或更多个区域13a-13d组成。在该示例中,第一区域13a是黑色,第二区域13b是红色,第三区域13c是白色,第四区域13d是黑色。这样,条状部13由颜色的组合构成,使得显示产品、商标或公司名称的公司标识或视觉标识能够表现出来。应当注意,在该图中,标记7仅着色为白色。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轮胎中,由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15配置于由条状部构成的标记17上并且标记15被着色。在该示例中,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15的颜色为白色,标记17的第一区域17a为深蓝色,第二区域17b为浅蓝色,并且第三区域17c为深蓝色。这样,当由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15配置于由条状部构成的标记17上并且标记15被着色时,能够连同文字部分的文本信息进一步改善可识别性。
示例1
具有如图1所示的胎侧部的各种示例轮胎被制备成使渐变部具有不同的亮度、色饱和度和色调。对各个轮胎的标记进行视觉检查以评价标记的可识别性。结果如表2所示。以示例轮胎1作为标准,通过指数化来表示结果。指数越大,可识别性越好。
根据表1所示的标记的渐变部的条件来制备示例轮胎1-10,评价结果在表2中示出。
表1
Figure BDA00003067249100091
Figure BDA00003067249100101
表2
Figure BDA00003067249100102
接下来,参照附图更具体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图6和图7中,附图标记31表示轮胎。轮胎31包括:胎面部32;一对侧壁部33,该一对侧壁部33从胎面部32的各侧径向向内并且连续地延伸;胎圈部34,该胎圈部34分别从相应的侧壁部33连续并且径向向内延伸;以及标记36,该标记36在轮胎的胎侧部35的外表面以预定文字、符号或图形形成。在此使用的术语“轮胎的胎侧部35”指的是从侧壁部33到胎圈部34的轮辋安装部的区域。应当注意,尽管在该示例中轮胎31作为充气轮胎例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充气轮胎,本发明也可以被应用到例如实心轮胎。
如图8和图9所示,用线37给标记36(在图8中,图6所示的标记36中仅有文字“T”被用作示例)镶边。线37具有:明线部37a,该明线部37a布置在标记36的径向和周向上的一侧(在该特定的示例中,位于径向外侧和当面对标记36时的周向左侧)并且邻接标记36的分界部;和暗线部37b,该暗线部37b布置在标记36的径向和周向上的另一侧(在该特定的示例中,位于径向内侧和当面对标记36时的周向右侧)并且邻接标记36的分界部。比标记36的颜色亮的颜色是指该颜色的亮度比标记36的颜色的亮度高。比标记36的颜色暗的颜色是指该颜色的亮度比标记36的颜色的亮度暗。这产生了如下效果:好像标记36的左上侧暴露于光,明线部37a看上去明亮而暗线部37b看上去有阴影。结果,即使在标记36被配置于平坦部时,轮胎的胎侧部35呈现出立起以便显著地改善可识别性并且提供不同于传统轮胎的装饰效果。此外,即使在线37的表面稍微变脏或者损坏时,只要标记36与明线部37a和暗线部37b之间的相对色差没有改变,轮胎的立体外观就能保持为不变。由此,即使在长期使用下也能够保持轮胎31的可识别性。
在此,当连接暗线部37b和明线部37a的分界部37c具有角度时,优选地,明线部37a和暗线部37b以倾斜的方式终止并且彼此连接。当分界部37c弯曲时(例如图6所示的标记的文字“R”的弯曲部),优选地是,明线部37a和暗线部37b的颜色在连接着的端部处从一者向另一者逐渐改变。
另外,标记36、明线部37a和暗线部37b可以通过在轮胎的胎侧部35上直接印刷或涂装或者通过施加粘贴物(sticker)来形成。可选地,着色橡胶和覆盖橡胶可以在硫化前埋入生胎,接下来可以在硫化之后利用磨具刮去覆盖橡胶以暴露着色橡胶。另外,标记36、明线部37a和暗线部37b中的任一个也可以是轮胎31的底色而不经受上述印刷等。
另外,当明线部37a的宽度与暗线部37b的宽度相同时,标记36呈现出从轮胎的胎侧部35均匀地立起以增强标记36的装饰效果。另外,当明线部37a与暗线部37b的线宽度等于或者小于标记36的线宽度时,线37相对于标记36不显眼,这不会妨碍标记36的可识别性。
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具有与标记36的形状相对应的顶面38a的凸部38以从胎侧部35的外表面突出的方式设置于胎侧部35的外表面时,明线部37a被布置于凸部38的侧面中的位于径向和周向上的一侧(在该特定示例中,在径向上的外侧和当面对标记36时的周向上的左侧)的侧面38b,暗线部37b被布置于凸部38的侧面中的位于径向和周向上的另一侧(在该特定示例中,在径向上的内侧和当面对标记36时的周向上的右侧)的侧面38c,由此增强标记36的立体外观性以进一步改善标记36的可识别性,并且提供不同于传统轮胎的更好的装饰效果。特别地,当侧面38b和38c如图所示朝向轮胎的胎侧部35的外表面倾斜时,标记36的立体外观具有更大的观察角度,这是更优选的。示例2
根据本发明的两个试验性轮胎1和2、作为传统例的基准轮胎和比较例轮胎被试验性地制造。对各个轮胎的标记进行视觉检查以评价标记的可识别性。结果在表3中示出。将作为传统例的基准轮胎设定为标准,通过指数化来表示结果。指数越大,可识别性越好。
试验性轮胎1具有195/65R15的轮胎尺寸,并且在轮胎的胎侧部的平坦部上设置有标记,该标记以20%的灰度(C0/M0/Y0/K20)进行着色并且被印刷成具有20mm的高度和3mm至4mm的线宽度。以白色着色(C0/M0/Y0/K0)并且具有1mm的线宽度的明线部在径向外侧并且与当面对标记时标记的周向左侧邻接地印刷。以深蓝色着色(C100/M100/Y0/K60)并且具有1mm的线宽度的暗线部在径向内侧并且与当面对标记时标记的周向右侧邻接地印刷。
试验性轮胎2与试验性轮胎1相当,除了试验性轮胎2设置有从轮胎的胎侧部的外表面沿宽度方向向外突出0.5mm的凸部之外,该凸部具有与试验性轮胎1的标记相对应的顶面。在凸部的径向外侧面和周向左侧面印刷与试验性轮胎1的明线部类似的明线部,在凸部的径向内侧面和周向右侧面印刷与试验性轮胎1的暗线部类似的暗线部。
基准轮胎与试验性轮胎1相当,除了标记在未设置明线部和暗线部的情况下被印刷之外。比较例轮胎与试验性轮胎2相当,除了在未印刷标记、明线部和暗线部的情况下设置与试验性轮胎2的凸部类似的凸部之外。
表3
基准轮胎 试验性轮胎1 试验性轮胎2 比较例轮胎
标记的可识别性 100 120 130 80
结果表明,用明线部和暗线部对标记镶边的轮胎(试验性轮胎1和2)能够确保比传统轮胎好的可识别性。特别地,这显示出,在凸部的顶面印刷标记并且在凸部的侧面印刷明线部和暗线部的轮胎(试验性轮胎2)具有特别优异的可识别性。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2和图13所示,附图标记51表示充气轮胎的包括了侧壁部和胎圈部的胎侧部。该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有多个标记,该多个标记布置在轮胎的胎侧部51的外表面用于显示公司名称、轮胎尺寸等。
显示公司名称等并且具有平滑表面的标记53以足够大的尺寸印刷在轮胎的胎侧部51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的径向外侧的外表面52上。显示轮胎尺寸等并且具有凹凸表面的另一标记55刻印在轮胎的胎侧部51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的径向内侧的另一外表面54上。
如图13所示,附图标记R表示适用轮辋,附图标记rf表示轮辋凸缘。另外,附图标记56表示由单个条状部构成的、在轮胎的胎侧部的外表面上形成为环状的轮辋装配线。轮辋装配线56用作对适用轮辋R上的装配条件是否合适这一情况进行视觉检查的基准。
如图13的上半部所示,在轮胎上形成有平滑表面的标记53优选地通过以下方式形成:通过埋入颜色与上述轮胎的胎侧部51的外表面52的底色的颜色不同的着色橡胶、用期望颜色的墨印刷、用期望颜色的涂料涂布或施加预先准备的并且与轮胎分离的粘贴物。这能够连同作为标记的构成要素的文字、图形、形状、符号和图案的尺寸而充分地提高形成有平滑表面的标记53的可识别性。
形成有凹凸表面并且设置于具有较小周向速度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的径向内侧的表面的另一标记55优选地形成有突出部、凹部和条状部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如图13的下半部所示,为了在抵抗可能与轮胎的胎侧部接触和摩擦的土地、沙地等情况下长期维持另一标记55的外观,优选的是,标记55形成有围绕标记的要素的突出部或凹部的镶边用的细条、或者根据标记的要素本身形状的突出部或凹部的平坦表面或者在标记的要素的内侧和外侧中的至少一者上以直线、曲线或多边形形状延伸的条状部。
形成有平滑表面的标记53优选地设置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的径向外侧的、通过分型模的侧模具进行硫化而形成的图13中的区域S,以使得能够防止标记由于在行驶过程中接触路面而消失,并且能够通过在不具有任何可以作为侧裂中心的凹凸部的情况下、在轮胎的胎侧部发生较大变形的区域处确保平坦面而有助于轮胎的耐久性。
另外,形成有凹凸表面的另一标记55优选地设置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内侧、被包括在上述区域S中并且在轮辋装配线56的径向外侧的表面区域,从而能够确保在轮胎被装配到车轮上的情况下的所需显示的可识别性而不隐藏在轮辋后面,并且即使在轮胎的胎侧部接触路缘石时也能够防止显示部磨损以维持可识别性。
另外,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的径向外侧的表面上的标记的显示区域中的凹凸的高度优选地为2mm或小于2mm以使轮胎在负载下滚动时轮胎的空气阻力最小化。
从以上说明中明显的是,根据本发明,即使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与路缘石等接触,通过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作为分界的情况下将标记布置在相应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标记53和55磨损、磨耗等。另外,由于形成有平滑表面的标记53设置于具有较大周向速度的径向外部,因此能够确保用于形成标记53的区域足够大,从而能够增强标记53的可识别性,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由标记53的配置所引起的空气阻力的增大。同时,由于形成有凹凸表面的标记55设置于具有较小周向速度的径向内部,因此能够充分地防止不期望的磨损、磨耗等同时抑制空气阻力的增大。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增强设置于轮胎的标记的可识别性。
附图标记列表
1  轮胎的胎侧部
3、7、9、11、13、15、17 标记
31 轮胎
32 胎面部
33 侧壁部
34 胎圈部
35 轮胎的胎侧部
36 标记
37 线
37a 明线部
37b 暗线部
37c 分界部
38  凸部
38a 顶面
38b 一侧
38c 另一侧
51  轮胎的胎侧部
52、54 外表面
53  形成有平滑表面的标记
55  另一标记(形成有凹凸表面的标记)
56  轮辋装配线
p   轮胎最大宽度位置
R   轮辋
rf  轮辋凸缘
S   区域

Claims (15)

1.一种轮胎,其具有配置于胎侧部的表面的标记,其中,所述标记以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变化的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包括渐变部,所述渐变部中的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阶梯式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包括文字部分,并且所述渐变部被配置成与所述文字部分的轮廓邻接并且沿着所述文字部分的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由文字部分构成,并且所述文字部分以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中的至少一者阶梯式变化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由条状部构成,所述条状部以条状沿着所述轮胎的周向延伸并且由具有不同颜色的两个或更多个区域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除了包括由所述条状部构成的标记以外,还包括由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由所述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被配置成与由所述条状部构成的标记重叠并且由所述文字部分构成的标记被着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设置线以对所述标记进行镶边,并且所述线由明线部和暗线部两者构成,所述明线部的颜色比所述标记的颜色亮并且所述明线部布置在所述标记的轮胎径向和轮胎周向上的一侧,所述暗线部的颜色比所述标记的颜色暗并且所述暗线部布置在所述标记的轮胎径向和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和所述线配置于所述轮胎的所述胎侧部的平坦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从所述胎侧部的外表面突出以使所述凸部的顶面形成所述标记;所述凸部的轮胎径向和轮胎周向上的一侧形成所述明线部;所述凸部的轮胎径向和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形成所述暗线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形成有平滑表面的标记设置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外侧的表面,而形成有凹凸表面的另一标记设置于所述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径向内侧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渐变部中的亮度的差为30﹪或者大于30﹪。
12.根据权利要求2、3或1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渐变部中的色饱和度的差为30﹪或者大于30﹪。
13.根据权利要求2、3、11或1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渐变部中的色调的差为45度或者大于45度。
14.根据权利要求2、3、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渐变部中的亮度从内侧朝向外侧减小。
15.根据权利要求2、3、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渐变部中的色饱和度从内侧朝向外侧减小。
CN201180050307.7A 2010-09-09 2011-08-31 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79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2237 2010-09-09
JP2010202237A JP5745242B2 (ja) 2010-09-09 2010-09-09 タイヤ
JP2010-208085 2010-09-16
JP2010208085A JP5675241B2 (ja) 2010-09-16 2010-09-16 タイヤ
JP2010-213922 2010-09-24
JP2010213922A JP5628614B2 (ja) 2010-09-24 2010-09-24 タイヤ
PCT/JP2011/004892 WO2012032741A1 (ja) 2010-09-09 2011-08-31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7963A true CN103167963A (zh) 2013-06-19
CN103167963B CN103167963B (zh) 2015-07-22

Family

ID=45810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030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7963B (zh) 2010-09-09 2011-08-31 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50397B2 (zh)
EP (1) EP2614968B1 (zh)
CN (1) CN103167963B (zh)
WO (1) WO201203274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2261A (zh) * 2017-03-06 2019-10-25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在侧壁上设置有纹理部的轮胎
CN111465516A (zh) * 2017-12-12 2020-07-2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装饰体
CN112423999A (zh) * 2018-07-02 2021-02-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4905896A (zh) * 2022-04-29 2022-08-16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凸白字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7385B (zh) * 2011-11-08 2016-11-0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US10493805B2 (en) * 2011-11-08 2019-12-0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FR2997899B1 (fr) * 2012-11-09 2015-01-23 Michelin & Cie Marquages de flanc de pneu reduisant la trainee aerodynamique
JP5603958B2 (ja) * 2013-01-09 2014-10-0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07325B1 (fr) * 2013-06-21 2016-02-12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JP6212440B2 (ja) * 2014-06-18 2017-10-1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15684B2 (ja) * 2014-06-18 2018-04-25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50367687A1 (en) 2014-06-18 2015-12-2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FR3022851B1 (fr) * 2014-06-30 2018-05-11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FR3023508B1 (fr) * 2014-07-11 2017-12-08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KR101840289B1 (ko) * 2017-08-28 2018-03-20 오행준 식별용이형 자전거 바퀴 및 자전거 차체
JP6940389B2 (ja) * 2017-12-12 2021-09-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装飾体
JP2019104385A (ja) * 2017-12-12 2019-06-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装飾体
KR102530621B1 (ko) 2021-01-14 2023-05-08 한국타이어앤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타이어
USD1000371S1 (en) * 2021-04-19 2023-10-03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Sidewall of a tire with graphic symbol
USD1000372S1 (en) * 2021-04-19 2023-10-03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Sidewall of a tire with graphic symbol
USD999722S1 (en) * 2021-04-19 2023-09-26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Sidewall of a tire with graphic symbol
USD1001726S1 (en) * 2021-04-19 2023-10-17 Continental Reifen Deustschland Gmbh Sidewall of a tire with graphic symbol
EP4140781B1 (en) * 2021-08-27 2024-04-03 Toyo Tir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49918A2 (en) * 1986-06-17 1987-12-23 The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mpany Premolded tire sidewall appliques and process for applying same
DE3924459A1 (de) * 1988-09-07 1990-03-22 Semperit Gmbh Gummiartikel, insbesondere fahrzeugreifen
US5645661A (en) * 1995-11-09 1997-07-0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sidewall
JP2002522294A (ja) * 1998-08-14 2002-07-23 ミシュラン ルシェルシェ エ テクニク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デザインパターンを有する不透明物品
JP2003200715A (ja) * 2002-01-07 2003-07-15 Kenji Goudo タイヤ用装飾シート
JP2007079979A (ja) * 2005-09-14 2007-03-29 Fuji Xerox Co Ltd 文書管理装置、文書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文書管理方法
CN101249780A (zh) * 2007-02-22 2008-08-2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0125440A (ja) * 2008-12-01 2010-06-10 Jetech Ltd ドーナツ型(リング型)物品用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8718B (en) * 1978-04-14 1982-05-19 Dunlop Ltd Marking of elastomeric articles
JPH10193923A (ja) 1997-01-08 1998-07-28 Bridgestone Corp 少なくとも2つの円弧状標章を備えたタイヤ
JPH10222070A (ja) 1997-02-10 1998-08-21 Bridgestone Corp 情報記録領域付タイヤ及びこのタイヤへの表示方法
JP2000326708A (ja) 1999-05-19 2000-11-2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004439C2 (de) * 2000-02-02 2002-08-01 Continental Ag Fahrzeugreifen
JP2002120519A (ja) * 2000-10-13 2002-04-23 Masayuki Kuzuu カラータイヤ
JP3903372B2 (ja) 2001-12-10 2007-04-1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351951A1 (de) * 2003-11-07 2005-06-09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Reifen und Verfahren zur Markierung eines Reifens
JP4451186B2 (ja) 2004-03-31 2010-04-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06224704A (ja) * 2005-02-15 2006-08-3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054948B2 (ja) * 2006-09-05 2012-10-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5026840B2 (ja) 2007-04-03 2012-09-19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290500A (ja) 2007-05-22 2008-12-0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産業車輛用タイヤ
JP2009096272A (ja) 2007-10-16 2009-05-07 Shigeo Shimizu 蓄光塗料で模様や文字を表示したタイヤー
JP2009143403A (ja) * 2007-12-14 2009-07-0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10253278A1 (en) * 2008-06-17 2011-10-20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49918A2 (en) * 1986-06-17 1987-12-23 The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mpany Premolded tire sidewall appliques and process for applying same
DE3924459A1 (de) * 1988-09-07 1990-03-22 Semperit Gmbh Gummiartikel, insbesondere fahrzeugreifen
US5645661A (en) * 1995-11-09 1997-07-0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sidewall
JP2002522294A (ja) * 1998-08-14 2002-07-23 ミシュラン ルシェルシェ エ テクニク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デザインパターンを有する不透明物品
JP2003200715A (ja) * 2002-01-07 2003-07-15 Kenji Goudo タイヤ用装飾シート
JP2007079979A (ja) * 2005-09-14 2007-03-29 Fuji Xerox Co Ltd 文書管理装置、文書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文書管理方法
CN101249780A (zh) * 2007-02-22 2008-08-2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0125440A (ja) * 2008-12-01 2010-06-10 Jetech Ltd ドーナツ型(リング型)物品用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2261A (zh) * 2017-03-06 2019-10-25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在侧壁上设置有纹理部的轮胎
CN110382261B (zh) * 2017-03-06 2022-05-13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在侧壁上设置有纹理部的轮胎
CN111465516A (zh) * 2017-12-12 2020-07-2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装饰体
CN112423999A (zh) * 2018-07-02 2021-02-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2423999B (zh) * 2018-07-02 2021-11-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4905896A (zh) * 2022-04-29 2022-08-16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凸白字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32741A1 (ja) 2012-03-15
EP2614968B1 (en) 2018-04-11
EP2614968A4 (en) 2014-05-21
CN103167963B (zh) 2015-07-22
US20130299056A1 (en) 2013-11-14
US9550397B2 (en) 2017-01-24
EP2614968A1 (en)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7963B (zh) 轮胎
CN103097151B (zh) 轮胎
CN101249780B (zh) 充气轮胎
CN102753367B (zh) 充气轮胎
CN1074728C (zh) 带有轮换时间-胎面磨损指示装置的轮胎
CN103237667B (zh) 轮胎
CN103189218B (zh) 轮胎
JP5902380B2 (ja) タイヤ
EP2769857B1 (en) Pneumatic tire
US20140311646A1 (en) Tire
US20100000638A1 (en) Tire having a sidewall with enhanced indicia
JP5745242B2 (ja) タイヤ
JP201412511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28614B2 (ja) タイヤ
US20060000533A1 (en) Tire
JP5675241B2 (ja) タイヤ
CN104010841A (zh) 橡胶装饰物及轮胎
JP5629544B2 (ja) タイヤ
JP5902486B2 (ja) 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