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3979A - 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3979A
CN103113979A CN2013100429243A CN201310042924A CN103113979A CN 103113979 A CN103113979 A CN 103113979A CN 2013100429243 A CN2013100429243 A CN 2013100429243A CN 201310042924 A CN201310042924 A CN 201310042924A CN 103113979 A CN103113979 A CN 103113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ea
seed
seed oil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29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雪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429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139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13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39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及食用油茶籽油。本发明所述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包括选果、油茶籽干燥、脱壳、低温冷榨、过滤和脱脂脱蜡步骤,摈弃了传统生产工艺中的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繁杂的精炼工序。本发明在关键工艺提供创造性地优化改进,获得了食用油茶籽油显著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整体生产工艺,不仅工艺大大简化,而且避免了油茶籽油中营养成分和成品油的损失,最大程度保证油茶籽油中的黄酮类物质、多酚类物质、甾醇、类胡罗素等营养和功能成分,简单易行地获得一级食用油茶籽油。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茶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其脂肪酸组成、营养成分及油脂特性与橄榄油相似,被称之为“东方橄榄油”。油茶籽油中含有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等,还富含茶多酚、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达80%,是所有植物油中最高的。此外,油茶籽油不含黄曲霉毒素、芥酸、棉酚等人体有害物质。
油茶籽油本身含有较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E、类胡萝卜、黄酮,但由于制备方法的不同,导致油茶籽油中黄酮、多酚的含量差异较大,而且目前油茶籽油生产,无论是压榨或是浸出法,提取的毛油都需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等繁杂的精炼工序,不仅费时费力成本高,而且将大部分的茶多酚、类胡萝卜和黄酮等营养成分损失了,使油茶籽油的营养价值降低,保健功能下降,由于这些天然抗氧化成分的损失,导致产品的货架期也大大缩短。虽然不断有研究表明,精确油茶籽的采摘时机、改进干燥方法等对提高食用油茶籽油的出油率或者质量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各种改进之间缺乏系统规划,缺乏整体合理的设计,以致于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食用油茶籽油需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的生产现状,不能改变现有生产工艺造成的技术定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食用油茶籽油生产工艺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成功简化油茶籽油的加工过程并获得质量优良,营养成分含量高的油茶籽油。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采用上述方法生产得到的食用油茶籽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果:适时采摘挑选油茶果; 
 S2.干燥处理,得到油茶籽;
S3.脱壳:将S2干燥所得的油茶籽立即清理、脱壳,得到一定含壳率的油茶籽仁;
S4.低温冷榨:将S3所得一定的含壳率的油茶籽仁经过低温冷榨,得油茶籽油;
S5.将S4所得油茶籽油过滤或沉降,除去悬浮性的杂质;
S6.脱脂脱蜡,即得食用油茶籽油;
其中,S1采摘挑选油茶果实所述的果实为普通的白花油茶果,采摘的时间为霜降前5天~霜降后10天;
更为优选地,S1所述采摘的时间为霜降前3天~霜降后8天。
S2所述干燥处理得到油茶籽的具体操作是;可以将S1得到的油茶果采用现有的机械除皮的方法除皮后得到油茶籽,对油茶籽进行干燥处理。但更为优选是直接将采摘的油茶果简单清理后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在本发明干燥工艺条件下,油茶果在干燥过程中首先果皮就会自动裂开,可采用过筛或其他方法分除果皮,继续干燥油茶籽使其水分含量合乎要求。
优选地,S2所述干燥的干燥条件为采用40℃~70℃热泵干燥7~15小时,使油茶籽的水分含量低于8%;
S3所述脱壳是除去油茶籽中的杂质,使油茶籽中的含杂量不得超过0.1%,清理下脚料中含油茶籽不超过0.5%;脱壳后油茶籽仁中含壳率为15%~20%;
S6所述脱脂脱蜡是将S5所得过滤后的油茶籽油先加热到40℃~60℃,然后以每小时下降1℃~1.5℃的冷却速度冷却到4℃~8℃,并在4℃~8℃下保持48 ~72 h,过滤即得。
本发明在长期细致地实验基础上结合分析总结得到本发明上述生产方法。首先解决了油茶籽的采摘时机的控制和及时采用适宜的方法对油茶籽进行干燥的技术问题,同时做到这两点,为完全省去后续的精炼步骤打下重要的基础。所述及时干燥是在采摘清理油茶果后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的油茶籽进行脱壳榨油以及后续的操作处理。
如果干燥好的油茶籽不能立即或者尽快进行榨油操作的话,适宜的贮藏条件非常重要。本发明提供的适宜的贮藏条件为将干燥好的油茶籽贮藏在20℃以下的干燥、通风地方,贮藏不超过240天。
S3所述油茶籽的脱壳可采用离心剪切式剥壳机和齿辊式剥壳机进行。虽然本发明脱壳操作可以采用常规技术和设备。但是关于脱壳处理,现有技术大多数都是带壳压榨,虽然有一些企业采用脱壳,但脱壳的处理凭经验。目前本技术领域很少研究脱壳处理对茶油品质的影响以及含壳率对榨油效果的影响作用。如果按照本技术领域的技术思维趋势,油茶籽中的含壳率似乎越低越好。本发明根据茶油的质量和榨油效果,确定出适宜的脱壳率,改变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思维定势,同时也明确了脱壳率或含壳率的合理范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优选地,S4所述的低温冷榨为在50℃~60℃提取油茶籽油,调节进料速度使压榨饼的残油控制在8%以下。其他工艺参数参照常规。
优选地,S6所述在4℃~8℃下保持的时间为56~72h。
S6所述脱脂脱蜡使油茶籽油中高熔点的脂和蜡结晶析出来,然后通过板框压滤机过滤,即得到成品茶油。
本发明提供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食用油茶籽油,质量优良,营养成分含量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从原料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了食用茶籽油的成分组成和生产各个工艺对茶籽油质量的影响,虽然每一步骤孤立来看,工艺参数的调整并不是开天辟地的新参数,但就是基于本发明所述细微但关键的调整,本发明成功提出了简单易行的整体新工艺。
目前油茶籽油生产的原料主要是收购农户分散种植的油茶籽,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指导和统一的标准,农户对油茶果实的采摘的时间和油茶果实成熟度等标准控制不一致,干燥的时机和方法工艺也各不相同,干燥后的水分缺乏科学研究,导致原料的含油率,油脂的质量以及有害成分苯并芘的含量也差异很大,同理,对生产工艺的各个步骤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缺乏研究,不能从生产步骤、工艺条件方面的改进提供系统的方案,所以生产厂家无法摆脱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繁杂的精炼工序。
本发明从源头开始,可以按照本发明方法严格指导原料的采摘时间,统一收购成熟度一致的油茶果,而不是收购农户分散种植凭经验或随意采摘的油茶籽。进一步地,本发明对干燥的方法与工艺条件、干燥后油茶籽的含水量、脱壳工艺条件以及脱壳率,油茶籽的贮藏条件及油茶籽油提取方法,保证获得的油茶籽油只需经过简单的过滤或沉降,脱脂脱蜡,就能在各项感官和理化指标方面达到国标一级油的要求,大大简化油茶籽油的加工过程,减少精炼环节,最大限度的保留油茶籽油中的黄酮类物质、多酚类物质、甾醇、类胡萝卜素等营养和功能成分,并减少精炼损失,提高成品食用油茶籽油的得率。例如,本发明首先通过不断研究总结出精确的采摘时间,克服了现有技术凭经验进行的采摘,以及仅凭油茶籽成熟度获得高含油率这一单一指标判断采摘时间的不足,综合研究了采摘时机对油茶籽中含油量、油脂过氧化值变化和油脂酸价等关键因素,对油茶果实的采摘时机科学控制,大大提高油茶籽油中含油率和油的品质,并对后续简化生产工艺打下基础。第二,基于对原料的控制,本发明创造性提出干燥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以及工艺的影响,从理论上总结出热泵干燥的优越性,并提供了优化的热泵干燥工艺,保证了油茶籽中油脂过氧化值变化相对较慢,油脂酸价小于1 mgKOH/g,并使得精炼时省去脱酸的工序,减少设备投入,缩短茶油生产周期,减少成品油损失,提高茶油回收率。第三,研究总结得到脱壳处理对茶油品质的影响以及含壳率对榨油效果的影响作用,根据茶油的质量和榨油效果,确定出含壳率为15~20%的时候,压榨出来的油茶籽油优质、色泽较好,不需要脱色,而且附加地,在这一含壳率范围内,榨油机不会打滑,对操作更为有益,提取得到的茶油贮藏稳定性也较高。第四,本发明进一步总结出针对上述工艺基础上得到的油茶籽油的脱脂脱蜡操作工艺,精确提供了合理的保温脱蜡时间和操作细节,提供了最短的脱蜡保温时间,保证油茶籽油的澄清透明,这一脱脂脱蜡工艺未见在使用油茶籽油方面应用的技术报道。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食用茶籽油的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 干燥方法对油茶籽储藏过程中油脂过氧化值的影响。
图3 干燥方法对油茶籽储藏过程中油脂酸价的影响。
图4 干燥方法对油脂中苯并芘含量的影响。
图5 不同温度下油茶籽的水分含量变化。
图6 不同风速下油茶籽的水分含量变化。
图7 不同装载量下油茶籽的水分含量变化。
图8 去壳茶籽油与带壳茶籽油的储藏稳定性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的原料和设备。
实施例1  油茶籽油生产原料油茶果采摘时间的确定
选择普通的白花油茶为原料,按照经验认为每年霜降(一般在10月中下旬)是油茶果的成熟时间,适宜采摘。为了确定合理的采摘时间,本发明经过多年的研究,以不同的时间采摘油茶籽果实结合本发明工艺和传统工艺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总结规律。下面本实施例以其中一次实验总结的数据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从9月份开始采摘油茶果实,测定其果仁中的几种主要化学成分,并提取果仁中的油脂,测定评价油茶籽油品质的两个主要指标酸价和过氧化值,结果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采摘时间对油茶籽仁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Figure 140133DEST_PATH_IMAGE002
表2 采摘时间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油茶果采收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导致原料油茶果中的含油率较低,油脂的酸价升高,因此,油茶果采摘时间对出油率和油的品质影响较大。经过常年实验并结合后续的生产工序实验总结,白花油茶果的采摘时间为10月15号到11月3号之间为宜。这时果仁的含油率最高,一般可达35%以上,成熟的油茶果提取的油脂酸价在1 mg/gKOH以下,过氧化值在0.5 mmol/kg以下,黄酮、多酚、类胡萝卜素含量都较高。
实施例2  干燥方法的确定
    本实施例主要提供干燥方法对油茶籽油中重要的几项指标的影响的分析:
① 干燥方法对油茶籽中油脂过氧化值的影响
过氧化值(POV)是评价酸败的重要指标之一,将采摘的油茶果分别采用自然晒干(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微波干燥(连续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功率6~200KW可调)四种不同方法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干燥至基本相同的含水量,干燥的油茶籽在常温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所含油脂的过氧化值(POV),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如附图2所示。附图2中,曲线1为微波干燥,曲线2为自然干燥,曲线3为热风干燥,曲线4为热泵干燥。
附图2显示,不同方法干燥的油茶籽中油脂过氧化值都会随贮藏时间(单位,月,m)的延长而升高,不过前3个月相对较稳定,3个月后,油脂的过氧化值迅速上升,其中以微波干燥的油茶籽增加最快,其次是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的油茶籽中油脂过氧化值变化相对较慢。贮藏8个月后,经过微波干燥、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处理的油茶籽所含油脂过氧化值分别达到3.44、2.04、1.46和1.20 mmol/kg。               
② 干燥方法对油茶籽中油脂酸价的影响
酸值是评价油脂品质的主要指标,对不同方式干燥的油茶籽进行常温贮藏,定期取样测定所含油脂的酸值,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如附图3所示。附图3中,曲线1为微波干燥,曲线2为自然干燥,曲线3为热风干燥,曲线4为热泵干燥。
由附图3中可知,热泵干燥和热风干燥的油茶籽酸价变化较小;自然晒干的油茶籽贮藏前4个月与热风干燥相似,变化较小,但4个月后,油脂的酸价明显上升;微波干燥的油茶籽油脂酸价变化较快,增大较大。储藏8个月后,热泵干燥、热风干燥、自然干燥、微波干燥的油茶籽所含油脂酸价分别为0.57、0.65、1.14、1.79 mgKOH/g。热泵干燥和热风干燥的油脂酸价小于1 mgKOH/g,达到一级食用茶油的标准(GB 11765-2003),精炼时,可以省去脱酸的工序,减少设备投入,缩短茶油生产周期,减少成品油损失,提高茶油回收率。 
③ 干燥方法对油脂中苯并芘含量的影响
苯并(a)芘,别名3,4-苯并芘,英文名称Benzo(a)pyrene或3,4-Benzy pyrene,缩写为BaP或B(a)P,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之一。采用日晒、热风、热泵和微波干燥后的油茶籽进行B(a)P含量的测定,比较不同干燥方法的影响,结果见附图4。
由附图4可知,微波干燥后的油茶籽,B(a)P含量明显高于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和日晒后的油茶籽,其中热泵干燥后的油茶籽中B(a)P含量最低,为2.13μg/kg,其次是热风干燥后的油茶籽,微波干燥后油茶籽中B(a)P含量最高,达到68.8 μg/kg。
综合附图2、3、4可知,上述四种干燥方法得到的油茶籽中油脂的品质以热泵干燥最好,过氧化值、酸值和苯并芘的含量都最低,其次是热风干燥,接着是自然干燥,微波干燥的油脂过氧化值、酸值和苯并芘含量都较高。微波干燥虽然速率快,干燥时间短,但干燥温度较高,难以控制,促使油茶籽蛋白变性程度大,出现油脂“外溢”,在储藏过程中油脂与氧气接触而诱导酸败加快;自然晒干温度较低,时间长,一般需要十多天,在晒干过程中,太阳光都能触发油脂的光氧化,导致酸值和过氧化值值升高;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时间较自然干燥明显缩短,没有光照,而且干燥过程对脂肪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有经热泵干燥和热风干燥后的油茶籽贮藏过程中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最小,品质较好。尤其是热泵干燥各个指标都优于热风干燥,而且干燥时间比热风干燥更短,消耗的能量大大减少。因此,油茶籽油加工原料油茶籽最适宜采用热泵进行干燥。
实施例3  干燥工艺条件的确定
① 干燥温度对油茶籽水分含量的影响
取若干份等量新鲜油茶籽,按一定的装载量,风速为1.5 m/s,分别置于40℃、55℃、70℃下进行热泵干燥,定时取样测定油茶籽水分含量,得到不同干燥温度下油茶籽的水分含量变化曲线如附图5所示。附图4中,曲线1为40℃,曲线2为55℃,曲线3为70℃。
由附图5可知,干燥初期油茶籽的水分含量下降较快;干燥后期水分含量下降减慢。干燥温度越高,油茶籽的水分含量降低越快,干燥时间缩短,这种趋势在脱水开始阶段尤其明显,40、55、70℃下干燥至油茶籽的安全储藏水分所需时间分别为14、12、9h,因为干燥温度的增加可以加速油茶籽与干燥介质间的热交换。
② 风速对油茶籽水分含量的影响
分别取一定量的新鲜油茶籽,按一定的装载量,选择风速分别为1.0、1.5、2.0 m/s,置于55℃下热泵干燥,定时取样测定油茶籽水分含量,结果如附图6所示。附图6中,曲线1为1.0m/s,曲线2为1.5m/s,曲线3为2.0 m/s。
附图6可知,风速越大,油茶籽水分下降速度越快,干燥时间越短,风速分别为1.0、1.5、2.0 m/s时,干燥至油茶籽的安全储藏水分所需干燥时间分别约为7、12、14 h。
③ 装载量对油茶籽水分含量的影响
分别取一定量的新鲜油茶籽,按装载量分别为10、15、20 kg/m2平铺,置于55℃下热泵干燥,定时取样测定油茶籽水分含量,得到不同装载量下油茶籽的水分含量变化曲线如附图7所示。附图7中,曲线1为20 kg/m2,曲线2为15 kg/m2,曲线3为10 kg/m2
附图7显示,装载量越大,油茶籽水分下降越慢,干燥时间越长,装载量分别为10、15、20 kg/m2时,干燥至油茶籽的安全储藏水分所需干燥时间分别约为9、12、15 h。
实施例4  脱壳率的确定
将干燥后的油茶籽经过清理至杂质含量在0.1%以下,采用剥壳机对油茶籽进行剥壳,控制不同的含壳率进行压榨提油,本发明对脱壳与带壳进行榨油后油脂品质进行研究,下面提供含壳率分别为0%、10%、15%、20%、50%的实验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实验结果如表3、表4所示。由表3、表4的结果表明,带壳压榨出来的油脂色泽较深,超出国标一级压榨油的标准,而去壳后压榨出来的茶油色泽较浅,水分及挥发物、酸值、过氧化值都较低,茶油的品质较好,贮藏稳定性较高。附图8给出了去壳茶籽油与带壳茶籽油的储藏稳定性比较结果,附图8中,1为带壳茶籽油的储藏稳定性曲线,2为去壳茶籽油的储藏稳定性曲线。但如果完全除去油茶籽的壳,或者当含壳率低于15%时,榨油机进料受到影响,油料在榨油机中容易出现打滑、堵死的现象,导致压榨机不能正常工作;含壳率高于20%,压榨出的油脂色泽较深。因此,综合考虑整个生产工艺的优选,确定压榨提取油茶籽油时脱壳后油茶籽的含壳率为15%~20%较好。
表3 带壳或去壳压榨对茶油品质的影响
Figure 826942DEST_PATH_IMAGE006
表4 含壳率对榨油机工作状态的影响
含壳率(%) 0 10 15 20 50
榨油机的工作状态 进料受阻,榨油机打滑,容易堵死,不能正常工作 榨油机能正常工作,但压榨出来的油脂排油有一定的影响 榨油机能正常工作,排油正常,油脂的色泽较好 榨油机能正常工作,排油正常,油脂的色泽较好 榨油机能正常工作,排油正常,油脂的色泽较深
实施例5  脱脂脱蜡工艺的确定
将压榨提取的油茶籽毛油经过过滤或沉降,除去悬浮性杂质。本发明在整体生产工艺的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压榨提取的油茶籽毛油的特性,尤其是考虑毛油的粘度与流动性,以及毛油中脂和蜡的含量以及溶解度等因素,确定的工艺是将毛油加热至40℃~60℃,然后以每小时下降1℃~1.5℃冷却速度冷却到4℃~8℃,并在这个温度下保持不同的时间,本实施例以保持40 h、48 h、56 h、64 h、72 h为例说明。经板框过滤后,即得成品食用油茶籽油,并将其放置在-5~0℃下24小时,观察成品油茶籽油的透明度,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保温时间对脱蜡效果的影响
时间(h) 40 48 56 64 72
透明度 有少量白色悬浮物 没有悬浮物,基本透明,只是不够清亮 澄清、透明 澄清、透明 澄清、透明
实施例6 成品油的制备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果:在霜降当天采摘挑选普通白花油茶果(采自10月23日);
S2.将油茶果清理后直接采用热泵干燥,干燥条件为:温度45℃,风速1.0 m/s,装载量10 kg/m2,干燥 7 小时后,果皮自动裂开,过筛后得到油茶籽继续在45℃,风速1.0 m/s干燥8小时,油茶籽水分含量达到7.3%;
    S3.脱壳:将S2所得的油茶果清理、脱壳,使油茶籽中的含杂量不得超过0.1%,清理下脚料中含油茶籽不超过0.5%;油茶籽的脱壳可采用离心剪切式剥壳机和齿辊式剥壳机进行,脱壳后油茶籽仁中含壳率为15%;
     S4.低温冷榨:将S3所得的油茶籽经过60℃的低温冷榨,调整进料速度使压榨饼的残油控制在8%以下,得油茶籽油;
     S5.将S4所得油茶籽油过滤或沉降,除去悬浮性的杂质;
S6.将S5所得过滤后的油茶籽油先加热到40℃,然后以每小时下降1℃~1.5℃的冷却速度冷却到8℃,并在8℃下保持56 h,过滤即得。
本实施例生产得到的油茶籽成品油的质量指标如表6所示,营养成分如表7所示。
                 表6  成品油茶籽油质量指标
Figure 2013100429243100002DEST_PATH_IMAGE008
由表6可知,采用本发明工艺制备的油茶籽油各项质量指标已达到国标一级压榨油的标准。
表7  油茶籽油中几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单位:mg/Kg茶油
营养成分 多酚 黄酮 植物甾醇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本发明得到的成品油 314.3 130.9 886 1.99 1.11
常规压榨法得到的成品油 224.3 34.9 725 0.22 0.57
    由表7可见,本发明获得的成品油茶籽油比常规压榨法生产的成品油茶油在多酚、黄酮、植物甾醇、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等营养成分含量明显提高。
实施例7 成品油的制备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果:在霜降后的第六天节采摘挑选白花油茶果(采摘自10月29日);
S2.干燥操作实施例1,但热泵干燥的干燥条件为:温度55℃,风速1.5 m/s,装载量15 kg/m2,共干燥12小时,油茶籽水分含量达到7.8%;
    S3.脱壳:将S2所得的油茶果清理、脱壳,使油茶籽中的含杂量不得超过0.1%,清理下脚料中含油茶籽不超过0.5%;脱壳后油茶籽仁中含壳率为20%; 
    S4.低温冷榨:将S3所得的油茶籽经过50℃的低温冷榨,调节进料速度使压榨饼的残油控制在8%以下,得油茶籽油;
    S5.将S4所得油茶籽油过滤或沉降,除去悬浮性的杂质;
S6.将S5所得过滤后的油茶籽油先加热到45℃,然后以每小时下降1℃~1.5℃的冷却速度冷却到5℃,并在5℃下保持60 h,过滤即得。
本实施例生产得到的油茶籽成品油的质量指标如表8所示,营养成分如表9所示。
                 表8  成品油茶籽油质量指标
项目 实施例7得到的油茶籽油 GB11765-2003(一级压榨成品茶油)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25.4 mm) 黄30红0.6 ≤黄35红2.0
气味、滋味 具有非常浓郁的茶籽油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具有茶籽油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 澄清、透明 澄清、透明
水分及挥发物(%) 0.08 ≤0.1
不溶性杂质(%) 0.05 ≤0.05
酸价(KOH mg/g) 0.90 ≤1.0
过氧化值(mmol/Kg) 1.60 ≤6.0
溶剂残留(mg/Kg) 未检出 不得检出
加热试验(280℃) 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值不变,红值增加0.2 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值不变,红值增加小于0.4
由表8可知,采用本发明工艺制备的油茶籽油各项质量指标已达到国标一级压榨油的标准。
表9  油茶籽油中几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单位:mg/Kg茶油
营养成分 多酚 黄酮 植物甾醇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本发明得到的成品油 298.0 113.2 832 1.65 1.05
常规压榨法得到的成品油 224.3 34.9 725 0.22 0.57
    由表可见,本发明获得的成品油茶籽油比常规压榨法生产的成品油茶油在多酚、黄酮、植物甾醇、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等营养成分含量明显提高。
实施例8 成品油的制备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果:在霜降后第九天采摘挑选白花油茶果(采自11月2日 );
S2.采用热泵干燥油茶籽,干燥条件为:温度50℃,风速2.0 m/s,装载量10 kg/m2,干燥8小时,油茶籽水分含量达到6.8%;  
    S3.脱壳:将S2所得的油茶果清理、脱壳,使油茶籽中的含杂量不得超过0.1%,清理下脚料中含油茶籽不超过0.5%;脱壳后油茶籽仁中含壳率为18%; 
    S4.低温冷榨:将S3所得的油茶籽经过55℃的低温冷榨,使压榨饼的残油控制在8%以下,得油茶籽油;
    S5.将S4所得油茶籽油过滤或沉降,除去悬浮性的杂质;
S6.将S5所得过滤后的油茶籽油先加热到60℃,然后以每小时下降1℃~1.5℃的冷却速度冷却到4℃,并在4℃下保持72 h,过滤即得。
本实施例生产得到的油茶籽成品油的质量指标如表10所示,营养成分如表11所示。
                 表10  成品油茶籽油质量指标
项目 实施例6得到的油茶籽油 GB11765-2003(一级压榨成品茶油)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25.4 mm) 黄30红0.5 ≤黄35红2.0
气味、滋味 具有非常浓郁的茶籽油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具有茶籽油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 澄清、透明 澄清、透明
水分及挥发物(%) 0.07 ≤0.1
不溶性杂质(%) 0.045 ≤0.05
酸价(KOH mg/g) 0.93 ≤1.0
过氧化值(mmol/Kg) 1.75 ≤6.0
溶剂残留(mg/Kg) 未检出 不得检出
加热试验(280℃) 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值不变,红值增加0.2 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值不变,红值增加小于0.4
由表10可知,采用本发明工艺制备的油茶籽油各项质量指标已达到国标一级压榨油的标准。
表11 油茶籽油中几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单位:mg/Kg茶油
营养成分 多酚 黄酮 植物甾醇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本发明得到的成品油 338.1 98.6 934 2.43 1.22
常规压榨法得到的成品油 224.3 34.9 725 0.22 0.57
    由表11可见,本发明获得的成品油茶籽油比常规压榨法生产的成品油茶油在多酚、黄酮、植物甾醇、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等营养成分含量明显提高。

Claims (5)

1. 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果:适时采摘挑选油茶果; 
S2.干燥处理,得到油茶籽;
S3.脱壳:将S2所得的油茶籽脱壳,得到一定含壳率的油茶籽仁;
S4.低温冷榨:将S3所得一定含壳率的油茶籽仁经过低温冷榨,得油茶籽油;
S5.将S4所得油茶籽油过滤或沉降,除去悬浮性的杂质;
S6.脱脂脱蜡,即得食用油茶籽油;
其中,S1采摘挑选油茶果实所述的果实为普通的白花油茶果,采摘的时间为霜降前5天~霜降后10天;
S2所述油茶籽的干燥的干燥条件为采用40~70℃热泵干燥7~15小时,使油茶籽的水分含量低于8%;
S3所述脱壳是除去油茶籽中的杂质,使油茶籽中的含杂量不得超过0.1%,清理下脚料中含油茶籽不超过0.5%;脱壳后油茶籽仁中含壳率为15%~20%;
S6所述脱脂脱蜡是将S5所得过滤后的油茶籽油先加热到40℃~60℃,然后以每小时下降1℃~1.5℃的冷却速度冷却到4℃~8℃,并在4℃~8℃下保持48~72 h,过滤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采摘的时间为霜降前3天~霜降后8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4所述的低温冷榨为在50℃~60℃提取油茶籽油,调节进料速度使压榨饼的残油控制在8%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4℃~8℃下保持的时间为56~72h。
5. 权利要求1至4所述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食用油茶籽油。
CN2013100429243A 2013-02-04 2013-02-04 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31139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29243A CN103113979A (zh) 2013-02-04 2013-02-04 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29243A CN103113979A (zh) 2013-02-04 2013-02-04 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3979A true CN103113979A (zh) 2013-05-22

Family

ID=48412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29243A Pending CN103113979A (zh) 2013-02-04 2013-02-04 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3979A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9228A (zh) * 2013-07-22 2013-11-27 吴东顺 高黎贡山古茶油制作工艺
CN103725408A (zh) * 2013-12-31 2014-04-16 贵州省黎平县侗乡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加工工艺
CN104312719A (zh) * 2014-09-30 2015-01-28 江西绿杉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茶油的生产工艺
CN104403791A (zh) * 2014-12-18 2015-03-11 宁夏伊斯兰仁存药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油保鲜冷榨工艺
CN104789346A (zh) * 2015-03-31 2015-07-22 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月子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9250A (zh) * 2015-11-04 2016-02-24 湖南绿博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榨油方法
CN105567421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清香油茶籽油脱胶工艺
CN105647637A (zh) * 2014-11-11 2016-06-08 李星娜 一种油茶籽的提油工艺
CN105802723A (zh) * 2016-05-05 2016-07-27 长沙昊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浓香油茶籽油的制备方法
CN106118866A (zh) * 2016-07-19 2016-11-16 湖南天惠油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精炼茶油的加工方法
CN106800971A (zh) * 2017-04-05 2017-06-06 吉首大学 原料共混联合压差膨化制备油茶籽油的方法
CN106804760A (zh) * 2017-01-04 2017-06-09 盈江林立油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辐射抗氧化抑衰老的油茶食用油
CN107312614A (zh) * 2017-07-04 2017-11-03 安徽省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茶籽油的物理提炼方法
CN108853160A (zh) * 2017-05-08 2018-11-23 沈阳药大雷允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鸦胆子油、含鸦胆子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7184A (zh) * 2018-08-16 2018-12-28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
CN110283654A (zh) * 2019-06-26 2019-09-27 贵州大学 一种抗氧化和润肠通便药食两用茶油的制备方法
CN110903892A (zh) * 2019-12-10 2020-03-24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一种富含Ve、植物甾醇的油茶籽油的制备方法
CN111635830A (zh) * 2020-06-04 2020-09-0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通过介孔材料固定化酶制备茶多酚酯化茶籽油的方法
CN115029179A (zh) * 2022-06-20 2022-09-09 浙江久晟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零反式脂肪酸油茶籽油的制备方法
CN115612551A (zh) * 2022-10-21 2023-01-17 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籽青果鲜榨制备高抗氧化性油茶籽油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7840B1 (ko) * 2005-06-13 2006-12-14 인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녹차씨로부터 저장안정성과 맛이 뛰어난 녹차씨유를추출하는 방법
CN102007973A (zh) * 2010-12-18 2011-04-13 常州金海棠茶果专业合作社 野茶籽油的制作工艺
CN102757858A (zh) * 2012-07-26 2012-10-31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油的双螺旋低温压榨制作方法
CN102888276A (zh) * 2012-10-14 2013-01-23 湖南林之神林韵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纯物理原香型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7840B1 (ko) * 2005-06-13 2006-12-14 인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녹차씨로부터 저장안정성과 맛이 뛰어난 녹차씨유를추출하는 방법
CN102007973A (zh) * 2010-12-18 2011-04-13 常州金海棠茶果专业合作社 野茶籽油的制作工艺
CN102757858A (zh) * 2012-07-26 2012-10-31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油的双螺旋低温压榨制作方法
CN102888276A (zh) * 2012-10-14 2013-01-23 湖南林之神林韵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纯物理原香型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9228B (zh) * 2013-07-22 2015-01-07 吴东顺 高黎贡山古茶油制作工艺
CN103409228A (zh) * 2013-07-22 2013-11-27 吴东顺 高黎贡山古茶油制作工艺
CN103725408A (zh) * 2013-12-31 2014-04-16 贵州省黎平县侗乡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加工工艺
CN103725408B (zh) * 2013-12-31 2015-07-22 贵州省黎平县侗乡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加工工艺
CN104312719A (zh) * 2014-09-30 2015-01-28 江西绿杉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茶油的生产工艺
CN105567421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清香油茶籽油脱胶工艺
CN105567421B (zh) * 2014-10-17 2021-08-0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清香油茶籽油脱胶工艺
CN105647637A (zh) * 2014-11-11 2016-06-08 李星娜 一种油茶籽的提油工艺
CN104403791A (zh) * 2014-12-18 2015-03-11 宁夏伊斯兰仁存药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油保鲜冷榨工艺
CN104789346A (zh) * 2015-03-31 2015-07-22 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月子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9250A (zh) * 2015-11-04 2016-02-24 湖南绿博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榨油方法
CN105802723B (zh) * 2016-05-05 2019-08-30 长沙昊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浓香油茶籽油的制备方法
CN105802723A (zh) * 2016-05-05 2016-07-27 长沙昊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浓香油茶籽油的制备方法
CN106118866A (zh) * 2016-07-19 2016-11-16 湖南天惠油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精炼茶油的加工方法
CN106804760A (zh) * 2017-01-04 2017-06-09 盈江林立油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辐射抗氧化抑衰老的油茶食用油
CN106800971A (zh) * 2017-04-05 2017-06-06 吉首大学 原料共混联合压差膨化制备油茶籽油的方法
CN108853160A (zh) * 2017-05-08 2018-11-23 沈阳药大雷允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鸦胆子油、含鸦胆子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2614B (zh) * 2017-07-04 2020-12-29 安徽省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茶籽油的物理提炼方法
CN107312614A (zh) * 2017-07-04 2017-11-03 安徽省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茶籽油的物理提炼方法
CN109097184A (zh) * 2018-08-16 2018-12-28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
CN110283654A (zh) * 2019-06-26 2019-09-27 贵州大学 一种抗氧化和润肠通便药食两用茶油的制备方法
CN110903892A (zh) * 2019-12-10 2020-03-24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一种富含Ve、植物甾醇的油茶籽油的制备方法
CN111635830A (zh) * 2020-06-04 2020-09-0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通过介孔材料固定化酶制备茶多酚酯化茶籽油的方法
CN111635830B (zh) * 2020-06-04 2023-03-2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通过介孔材料固定化酶制备茶多酚酯化茶籽油的方法
CN115029179A (zh) * 2022-06-20 2022-09-09 浙江久晟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零反式脂肪酸油茶籽油的制备方法
CN115612551A (zh) * 2022-10-21 2023-01-17 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籽青果鲜榨制备高抗氧化性油茶籽油的方法
CN115612551B (zh) * 2022-10-21 2024-01-16 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籽青果鲜榨制备高抗氧化性油茶籽油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3979A (zh) 一种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CN102311866B (zh) 云南大叶种茶树籽油的物理制备工艺
CN103254991B (zh) 一种绿色轻榨茶油加工方法
CN102533429B (zh) 免精炼天然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CN102277229B (zh) 一种牡丹籽油的加工方法
CN103725408B (zh) 一种山茶油的加工工艺
CN102041160B (zh) 一种油茶籽常温压榨方法
CN101649246A (zh) 一种提取及精制紫斑牡丹籽油的方法
CN104789349A (zh) 特级初榨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9584A (zh) 茶叶籽或油茶籽的制油及精炼生产方法
CN104004584A (zh) 一种压榨油茶籽油的适度加工方法
CN104450164A (zh) 利用高油分优质油菜籽在低温低水分条件下制油的方法
CN108192725A (zh) 一种油茶的加工工艺
CN108865408A (zh) 一种原香型茶籽油生产工艺
CN101880594A (zh) 一种高油酸型初榨花生油的制备方法
CN103351943A (zh) 一种烹调芝麻油制备工艺
CN102618380B (zh) 一种去除油茶籽内衣的方法
CN104479856A (zh) 传统芝麻油液压制备工艺
CN106047473A (zh) 一种鲜榨茶籽油的生产方法
CN108659954B (zh) 一种茶叶籽精炼油的生产方法
Calabriso et al. Olive oil
CN109536275A (zh) 一种适度加工制备花生油的方法
CN110613024A (zh) 一种营养均衡型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8137A (zh) 一种用三叶木通种子制作的食用油及其制作方法
CN106675767A (zh) 一种木榨菜籽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