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4958B - 眼科设备 - Google Patents

眼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4958B
CN102894958B CN201210269689.9A CN201210269689A CN102894958B CN 102894958 B CN102894958 B CN 102894958B CN 201210269689 A CN201210269689 A CN 201210269689A CN 102894958 B CN102894958 B CN 102894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mount detection
detection unit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96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4958A (zh
Inventor
相川聪
大番英之
齐藤洋平
中野喜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94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4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4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4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2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looking at the eye fundus, e.g. ophthalm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3Ophthalmic microscop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眼科设备。眼科设备包括:光学系统,用于利用光源所产生的光来照明被检眼;第一反射部,包括透射部和用于反射由光源所产生的光的反射面;以及光量检测单元,用于经由透射部检测由光源所产生的光量。第一反射部被设置在与由光源所产生的光朝向被检眼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

Description

眼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3-70746论述了作为照明光学系统的光源单元的、从眼底侧顺次配置有聚光透镜、闪光照明光源、聚光透镜、连续照明光源和反射器的结构。日本特开2003-70746还论述了以下结构,其中,在从连续照明光源所发射的光中,输出至与眼底相反侧的光束被反射器反射以朝向眼底行进。反射器形成为凹面形状,并且用于将从连续照明光源输出的光束聚光并投射至与眼底相反侧。
在拍摄眼底期间,亮度根据被检者而不同,并且在光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所拍摄图像的亮度的变化。为了消除变化,预先检测眼底的亮度,并且需要根据亮度来调整发光光量。对发光光量进行调整需要检测发光光量。为了照明被检眼对光源进行最优化,因此,光源的光轴附近的光比不在光轴附近的光更稳定。因此,需要在照明光轴上设置用于检测发光光量的检测单元以提高检测精度。
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3-70746所论述的结构,将闪光照明光源的眼底侧设置为照明光路,并且将连续照明光源和反射器配置在与眼底相反侧。因而,难以在闪光照明光源的光轴上设置检测单元。结果,日本特开2003-70746所论述的结构妨碍提高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于精确检测从光源发射的光量的技术。本发明还提供从后述典型实施例获得的未从传统技术获取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眼科设备包括:光学系统,用于利用光源所产生的光来照明被检眼;第一反射部,包括透射部和用于反射由所述光源所产生的光的反射面;以及光量检测单元,用于经由所述透射部检测由所述光源所产生的光量,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部被设置在与由所述光源所产生的光朝向所述被检眼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高光量检测精度。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的结构的例子。
图2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电连接关系的例子。
图3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中所包括的电源的例子。
图4A和4B是示出眼科设备的操作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中所包括的镜的例子。
图6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结构的例子。
图7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中所包括的环形狭缝的例子。
图8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
图9是示出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的示意截面图。
图10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中的光的行为。
图11是示出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的示意截面图。
图12示意性示出在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中的光的行为。
图13A和13B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开口的结构的例子。
图14是示出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的示意截面图。
图15示意性示出在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中的光的行为。
图16是示出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的示意截面图。
图17示意性示出在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中的光的行为。
图18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结构的例子。
图19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
图20示意性示出在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中的光的行为。
图21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
图22示意性示出在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中的光的行为。
图23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结构的例子。
图24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
图25示意性示出在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中的光的行为。
图26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结构的例子。
图27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中所包括的拍摄光源单元和观察光源单元的详细结构的例子。
图28示意性示出在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中的光的行为。
图29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结构的例子。
图30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中所包括的拍摄光源单元和观察光源单元的详细结构的例子。
图31示意性示出在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例子中的光的行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眼底照相机。
图1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结构。图2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电连接关系的例子。图1所示的眼底照相机(即,眼科设备)大致包括拍摄光源单元O1、观察光源单元O2、照明光学系统O3、拍摄/照明光学系统O4、拍摄光学系统O5、和内部固视灯部O6。
从拍摄光源单元O1或观察光源单元O2发射的光束穿过照明光学系统O3和拍摄/照明光学系统O4以照明被检眼的眼底。经由拍摄/照明光学系统O4和拍摄光学系统O5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眼底的图像。换句话说,拍摄光源单元O1、照明光学系统O3和拍摄/照明光学系统O4构成用于利用光源所产生的光来照明被检眼的光学系统的例子。另外,观察光源单元O2、拍摄/照明光学系统O4和拍摄光学系统O5构成用于利用光源所产生的光来照明被检眼的光学系统的例子。
拍摄光源单元O1包括下述的组件以生成白色光的环形照明。光量检测单元11是使用硅光电二极管(SPD)或光电二极管(PD)的已知的光电转换的传感器。光量检测单元11包括通过对诸如PD等的传感器的输出进行积分来计算光量的积分电路。
镜12通过在玻璃板上沉积铝或银或者使用铝板来构成。例如,镜12是形成为在加工限制范围内的平面以实现均匀的拍摄光源。换句话说,镜12是平面镜。在该情况下,平面形式是包括加工误差的概念。因此,不仅仅意味着完全平面的形式。将镜12设置在例如与从拍摄光源13朝向被检眼28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下将参考图5详细说明镜12。
拍摄光源13通过将电压施加至封入有氙的玻璃管来发光,并且能够获取具有足以在拍摄期间记录眼底图像的强度的白色光。近来,发光二极管(LED)的光量已显著增加,并且甚至环状配置的LED阵列也可以实现拍摄光源13。图3示意性示出拍摄光源13的例子。如图3所示,拍摄光源13的发光部是环状的,并且拍摄光源13包括径向发光的环状发光部13a。
拍摄聚光透镜14是一般的球面透镜。拍摄环形狭缝15是包括环状开口的平板。例如,将环形狭缝15设置在与被检眼28的前眼部大致共轭的位置处。拍摄晶状体挡板16也是包括环状开口的平板。
从拍摄光源13、即例如氙管(Xe管)所发射的光束包括朝向眼底的光束、以及发射至与朝向眼底的方向相反的侧并且由镜12反射以朝向眼底行进的光束。换句话说,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束和由镜12所反射的光束入射至被检眼28,因此,与不存在镜12的情况相比,入射至被检眼28的光量较大。
由此,与不存在镜12的情况相比,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量可以较小。镜12被形成为平面,从而防止光的不均匀性,并且对于至拍摄光源13的距离没有限制。
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束和由镜12朝向被检眼反射的光束通过拍摄聚光透镜14朝向眼底聚光,并且通过环形狭缝15在穿过前眼部期间形成为环状。另外,拍摄晶状体挡板16限制投射至被检眼28的晶状体的光束,从而防止眼底图像中不必要的来自被检眼28的晶状体的反射光的投射。
观察光源单元O2包括下述的组件以生成红外光的环形照明。作为能够连续发光的诸如卤素灯或LED等的光源的观察光源17基于元件特性或经由滤波器(未示出)来发射红外光。观察聚光透镜18是一般的球面透镜。观察环形狭缝19是包括环状开口的平板。观察晶状体挡板20也是包括环状开口的平板。
观察光源单元O2与拍摄光源单元O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光源的类型。光束通过观察聚光透镜18聚光,并且利用观察环形狭缝19来校正在前眼部处的光束的形状。因而,利用观察晶状体挡板20防止眼底图像中来自晶状体的反射光的不必要的投射。
照明光学系统O3包括下述的组件以中继由拍摄光源单元O1和观察光源单元O2所产生的光束,并且生成用于聚焦眼底图像的标志图像。分色镜21在反射可见光的同时透射红外光。拍摄光源单元O1所生成的可见光的光束由分色镜21反射,同时由观察光源单元O2所生成的红外光的光束透过分色镜21以被引导至照明光学系统O3。照明中继透镜22和24在被检眼28上形成环形照明的图像。
分割单元23包括用于投射焦点标志的焦点标志光源23a、用于分割光源的棱镜23b、和用于表示焦点标志的外形的焦点标志掩模23c。分割单元23还包括用于通过在观察期间使焦点标志光源23a、棱镜23b和焦点标志掩模23c进入照明光学系统O3并且在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即光轴方向)移动来在光轴方向上偏移和移动焦点标志的移动机构。分割单元23还包括用于在拍摄期间从照明光学系统O3退避的进退机构。
分割偏移驱动马达M1在图1的箭头方向上偏移和驱动分割单元23以将焦点标志设置为聚焦。分割位置传感器S1检测分割单元23的停止位置。
分割进退驱动马达M2使分割单元23进入照明光学系统O3或者使分割单元23从照明光学系统O3退避。分割进退驱动马达M2在眼底观察期间使分割单元23进入照明光学系统O3以在观察图像中投射分割标志。另一方面,在拍摄期间,分割进退驱动马达M2使分割单元23从照明光学系统O3退避,从而进行控制以防止焦点标志投射在所拍摄图像中。角膜挡板25防止在眼底图像中来自被检眼28的角膜的反射光的不必要的投射。
拍摄/照明光学系统O4包括下述的组件以将照明光束投射至被检眼28的眼底,并且获取被检眼28的眼底图像。穿孔镜26的外周被设置为镜,并且中心被设置为孔。从照明光学系统O3引导的光束被穿孔镜26的镜部分反射以经由物镜27照明被检眼28的眼底。来自眼底的反射光经由物镜27返回,然后穿过穿孔镜26的中心孔以被引导至拍摄光学系统O5。
拍摄光学系统O5包括下述的组件以调节被检眼的眼底图像的焦点并且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被检眼的眼底图像。调焦透镜29调节穿过穿孔镜26的中心孔的拍摄光束的焦点。调焦透镜29在图1的箭头方向(即,光轴方向)上移动以调节焦点。调焦透镜驱动马达M3驱动调焦透镜29以将其设置为聚焦,并且调焦透镜位置传感器S3检测调焦透镜29的停止位置。图像传感器31对拍摄光进行光电转换。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电信号被处理电路(未示出)模数(A/D)转换成数字数据。例如,在红外光观察期间在显示器(未示出)上显示数字数据,并且在拍摄后将数字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未示出)中。
内部固视灯部O6包括面向由半透半反镜30从拍摄光学系统O4分割出的光路放置的内部固视灯单元32。内部固视灯单元32包括例如多个LED,并且点亮与由检查者使用后述的固视灯位置指定构件66所选择的固视单元相对应的位置处的LED。当被检者将视线固定在点亮的LED时,检查者可以获得期望方向的眼底图像。
检查者可以操作焦点操作构件33。当检查者操作焦点检测构件33时,焦点操作构件位置传感器S4可以检测焦点操作构件33的停止位置。
图2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电连接关系的例子。中央处理单元(CPU)61控制眼底照相机的后述的整体操作。可以使用其它处理单元来代替CPU 61。例如,可以使用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的处理单元来代替CPU。拍摄光源控制单元62利用能量对电容器(未示出)进行充电以在拍摄之前使拍摄光源13发光。光量检测单元11检测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量,并且指示CPU 61例如在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量达到CPU 61所限制的发光量时停止发光,并且经由拍摄光源控制电路62来停止拍摄光源13的发光。拍摄光源控制电路62通过将在拍摄期间充电的电能释放来使拍摄光源13发光。
M1驱动电路63驱动分割偏移驱动马达M1,以使得分割单元23可以移动至与焦点操作构件位置传感器S4的输出相对应的位置。M2驱动电路64驱动分割进退驱动马达M2,以使得分割单元23可以在拍摄前后相对于照明光学系统O3进退。如在M2驱动电路64的情况下那样,M3驱动电路65驱动调焦透镜驱动马达M3,以使得调焦透镜29可以移动至与焦点操作构件位置传感器S4的输出相对应的位置。电源开关67用于选择眼底照相机的电源状态,并且拍摄开关68用于利用眼底照相机执行拍摄。
图4A和4B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的操作的例子的流程图。具体地,图4A和4B是主要示出与焦点调节相关的操作的例子的流程图。
在步骤S00中,当电源开关67接通电源时开始处理序列。在步骤S01中,CPU 61检查是否接通了拍摄开关68。如果接通了拍摄开关68(步骤S0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3。如果未接通拍摄开关68(步骤S0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02。
在步骤S02中,CPU 61读取焦点操作构件位置传感器S4的输出。
在步骤S03中,CPU 61读取分割位置传感器S1的输出。步骤S02和S03的执行顺序可以相反。然后,在步骤S04中,CPU 61检查分割位置传感器S1的输出是否在与焦点操作构件位置传感器S4的输出相对应的位置。如果输出在相对应的位置(步骤S0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08。否则(步骤S04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05。
在步骤S05中,M1驱动电路63驱动分割偏移驱动马达M1,以使得分割单元23可以移动至与焦点操作构件位置传感器S4相对应的位置。
在步骤S06中,CPU 61读取分割位置传感器S1的输出,以检查在步骤S05中移动的分割单元23是否已移动至与焦点操作构件位置传感器S4相对应的位置。如果分割单元23未移动至相对应的位置(步骤S06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05。如果分割单元23已移动至相对应的位置(步骤S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07。
在步骤S07中,M1驱动电路63使分割偏移驱动马达M1停止,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08。
在步骤S08中,CPU 61读取调焦透镜位置传感器S3的输出。
在步骤S09中,CPU 61检查调焦透镜位置传感器S3的输出是否在与焦点操作构件位置传感器S4的输出相对应的位置。如果输出在相对应的位置(步骤S09中为“是”),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01。否则(步骤S09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0。
在步骤S10中,M3驱动电路65驱动调焦透镜驱动马达M3,以使得调焦透镜29可以移动至与焦点操作构件位置传感器S4相对应的位置。
在步骤S11中,CPU 61读取调焦透镜位置传感器S3的输出,以检查在步骤S10中移动的调焦透镜29是否已移动至与焦点操作构件位置传感器S4相对应的位置。如果调焦透镜29未移动至相对应的位置(步骤S11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0。而如果调焦透镜29已移动至相对应的位置(步骤S1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M3驱动电路65使调焦透镜驱动马达M3停止,然后处理返回至步骤S01。
在步骤S13中,由于接通了拍摄开关68,因而,首先,CPU61熄灭分割LED 23a。
在步骤S14中,CPU 61熄灭观察光源17。
在步骤S15中,M2驱动电路64驱动分割进退驱动马达M2以使分割单元23从照明光学系统O3退避。
在步骤S16中,图像传感器31开始读取眼底图像。
在步骤S17中,拍摄光源控制电路62点亮拍摄光源13。
在步骤S18中,光量检测单元11对来自其自身的PD的输出进行积分以计算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量。
在步骤S19中,CPU 61检查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量是否达到适用于眼底拍摄的预定值。当步骤S18中所计算出的光量未达到预定值时(步骤S19中为“否”),CPU在使得拍摄光源13继续发光的同时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18。另一方面,当步骤S18中所计算出的光量达到预定值时(步骤S19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拍摄光源控制电路62熄灭拍摄光源13。例如,拍摄光源控制电路62停止将电流供给至拍摄光源13以停止拍摄光源13的发光。换句话说,拍摄光源控制电路62是根据光量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光量来控制光源的发光的发光控制单元的例子。
然后,在步骤S21中,CPU 61检查曝光时间T是否达到预定曝光时间。当曝光时间T未达到预定曝光时间时(步骤S21中为“否”),CPU 61重复步骤S21中的处理。当曝光时间T达到预定曝光时间时(步骤S2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从图像传感器31的读取完成。尽管未进行详细说明,但图像传感器31通过光电转换作为电信号输出图像信息,并且对所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诸如AD转换等的电气处理,然后将电信号作为电子数据进行存储。
在步骤S23中,M1驱动电路63驱动分割偏移驱动马达M1以使分割单元23返回至照明光学系统O3中。在步骤S24中,CPU 61点亮观察光源17。
在步骤S25中,CPU 61点亮分割LED 23a,处理返回至拍摄准备状态,并且图4中的流程图中的处理序列完成。
图5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中所包括的镜12的例子。
图5是在玻璃上沉积有铝的情况下从反射面侧观看的镜12的平面图。沉积有铝的反射单元12a和12b朝向被检眼反射从拍摄光源13在与被检眼相反的方向上发射的光束。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玻璃上沉积铝以形成反射部。然而,不限于铝,可以使用任意物质来进行沉积,只要该物质可以反射光即可。
透射部12c将来自拍摄光源13的光引导至光量检测单元11。透射部12c透射来自拍摄光源13的光。换句话说,镜12是包括透射部和用于反射由光源所产生的光的反射面的第一反射部的例子。反射部12a和12b是反射面的例子。将第一反射部设置在与由光源所产生的光朝向被检眼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更具体地,将反射面设置在由光源所产生的光朝向被检眼的方向上。光量检测单元11是用于经由透射部检测由光源所产生的光量的光量检测单元的例子。将光量检测单元设置在与由光源所产生的光朝向被检眼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换句话说,将第一反射部设置在光量检测单元和光源之间。
例如,光量检测单元11位于用于利用光源所产生的光来照明被检眼28的光学系统的光轴(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以精确检测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量。在该情况下,透射部12c也位于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以将光引导至光量检测单元11。
为了将透射部12c设置在例如镜12的中心,可以遮蔽中心以防止在铝的沉积处理期间将铝沉积在中心上。可以针对各组件安装掩模。然而,用于针对各组件安装掩模的工作烦杂,并且可能使位置精度劣化。
由此,期望连接所有掩模以使得能够将掩模同时安装至许多组件。因此,掩模具有从透射部12c至外周的径向连接部,并且可以在镜12中形成用于连接的透射部12d和12e。透射部12d和12e朝向反射部(镜12)的外周径向形成。作为光学组件不必须的这些透射部是为了消除烦杂工作而自然形成的。然而,实验已经证实这些单元对镜12的功能没有不良影响。换句话说,图4示出镜12中配置的透射部12d和12e。然而,镜12可以在不形成透射部12d和12e的情况下仅包括透射部12c。镜12中所包括的反射部12a和12b限制从拍摄光源13所发射的向光量检测单元11直接行进的光束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参考后述的图8)。
图5所示的镜12和透射部12c的形状是圆形的。然而,不限于圆形的形状,可以使用各种形状。
根据上述本典型实施例,将光量检测单元11设置在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然而,结构不限于该例子,并且光量检测单元11不需要完全位于光轴上。例如,如果光量检测单元11位于光轴附近,则光量检测单元11可以接收到来自光轴附近的稳定光以检测光量。在该情况下,透射部12c也位于光轴附近。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将镜12和光量检测单元11配置在与从拍摄光源13朝向被检眼28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然而,配置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可以将镜12和光量检测单元11配置在与从观察光源17朝向被检眼28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在该情况下,光量检测单元11检测从观察光源17发射的光量。
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期望光量检测单元11设置在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然而,配置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只要透射部12c位于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并且包括用于将透过透射部12c的光引导至光量检测单元的镜,就可以将光量检测单元11设置在从光轴偏移的位置。这种结构能够将拍摄光源13的光轴附近的稳定光引导至光量检测单元11。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将包括透射部12c的镜12设置在与从拍摄光源13朝向被检眼28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并且光量检测单元11检测透过透射部12c的光量。因此,可以将光量检测单元11设置在期望位置。该结构可以实现从光源发射的光量的精确检测。更具体地,通过将透射部12c和光量检测单元11配置在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可以更精确地检测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量。
除了这种效果以外,由于镜12的反射部12a和12b可以使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束中不指向被检眼的光指向被检眼,因而可以有效使用拍摄光源13所产生的光。
此外,由于镜12包括反射部12a和12b以及透射部12c,这对使用一个构件精确检测发光光量的效果和有效使用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的效果有贡献,并且可以防止设备的大型化。
此外,不针对每个镜12使用一个独立的掩模来形成透射部12c,而是使用可以针对多个镜12同时使用的连接成一个掩模的掩模。由此,防止了烦杂的工作和掩模位置精度的劣化。
接着,将参考图6~10说明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经由透射部12c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然而,在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的强度强的情况下,光量检测单元11不能精确检测光量。原因之一是例如光量检测单元中所包括的积分电路的输出饱和。
由此,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不同,第二典型实施例涉及即使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的强度强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反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来精确检测光量的眼科设备。更具体地,在从拍摄光源13所发射的光束中,光量检测单元11接收在预定反射面上反射的光。由于光量检测单元11接收反射光,因而与直接接收强的光相比,光量检测单元11可以更精确地检测发光光量。
图6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的结构的例子。与第一典型实施例所述相同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而将省略其说明。
如可以从图6所理解的,第二典型实施例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眼科设备包括光束限制单元121和光束限制单元122。在透过镜12的透射部12c的光束中,光束限制单元121限制例如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在透过光束限制单元121的光束中,光束限制单元122限制例如由在光量检测单元11周围所形成的内壁反射并引起漫反射光的光行进至光量检测单元11侧。以下将参考图9详细说明光束限制单元121和光束限制单元122。
图7示意性示出环形狭缝15的例子。环形狭缝15包括用于以环状投射来自拍摄光源的光束的环状投射部15a、用于限制环状投射部15a的外部大小的环状遮光部15b、和用于限制环状投射部的内部大小的圆形遮光部15c。期望圆形遮光部15c的中心位于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圆形遮光部15c还用作用于反射入射至自身的光的圆形反射部。环形狭缝15由例如不锈钢制成。圆形遮光部15c仅需要被配置为反射入射至自身的光。环形狭缝15的材料不限于不锈钢。如上所述,环形狭缝15被设置在与被检眼28的前眼部大致共轭的位置处,并且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包括用于反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一部分的反射部。
因此,从拍摄光源13发射至环形狭缝15的光束的一部分经由环状投射部15a行进至拍摄晶状体挡板16,而从拍摄光源13发射至环形狭缝15的光束的其它部分被圆形遮光部15c反射。将由圆形遮光部15c反射的光引导至光量检测单元11。换句话说,圆形遮光部15c是用于将由光源所产生的光引导至光量检测单元的第二反射部的例子。如上所述,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在从光源至被检眼28的方向上设置第二反射部(圆形遮光部15c)。由此,环形狭缝15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包括第二反射部。换句话说,环形狭缝15被设置在与被检眼28的前眼部大致共轭的位置处,并且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包括用于反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一部分的反射部。
控制环形狭缝15中所包括的圆形遮光部15c的反射率和表面形状。例如,圆形遮光部15c的反射面上的反射率均匀或者几乎均匀。换句话说,圆形遮光部15c的反射率是已知的。
图8和9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中所包括的光束限制单元的例子。图8示出光量检测单元11、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镜12、拍摄光源13和环形狭缝15中所包括的圆形遮光部15c。为了简化说明,没有示出聚光透镜14。图9示出图8的截面。如图9所示,镜12包括透射部12c,并且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分别包括开口121a和122a。设置开口121a和122a以允许由圆形遮光部15c所反射的光通过。期望将开口121a和122a配置在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开口121a是光可以穿过的第一开口的例子。开口122a是光可以穿过的第二开口的例子。
光束限制单元121限制透过镜12的透射部12c的光束中从拍摄光源直接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光的入射。因此,例如,光束限制单元121被设置为使得构成光束限制单元121的遮光构件121b可以位于连接拍摄光源13的发光部与光量检测单元11的直线上。换句话说,光束限制单元121是位于连接拍摄光源的发光部与光量检测单元的直线上的第一限制单元的例子。
光束限制单元122限制透过光束限制单元121的开口121a的光束中、由光量检测单元11周围形成的具有不均匀反射特性的内壁(由图9中所示的点划线所示)所反射并引起漫反射光的光行进至光量检测单元11侧。换句话说,光束限制单元122限制漫反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因此,例如,光束限制单元122被设置为使得构成光束限制单元122的遮光构件122b可以位于连接拍摄光源13的发光部与光量检测单元11周围形成的内壁的直线上。换句话说,将遮光构件122b设置在用于阻挡以下的光行进至光量检测单元11侧的位置,该光是从拍摄光源13的发光部发射的光束中透过了透射部12c和开口121a的光。换句话说,光束限制单元122是第二限制单元的例子,其中第二限制单元限制透过第一开口的光束中除了至少由第二反射部所反射的光以外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并且第二限制单元在光轴上包括光可以穿过的第二开口。
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还限制从拍摄光源13发射并且在拍摄光源13周围形成的内壁上反射的漫反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如上所述,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的配置可以限制来自拍摄光源13的直接光以及内壁上的漫反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以下将参考图10说明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的特定行为。
首先,拍摄光源13发射光束。在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束中,如图10所示,由圆形遮光部15c所反射的光束穿过拍摄光源13的间隙以到达镜12。由于期望镜12中所包括的透射部12c的中心位于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因而在由圆形遮光部15c所反射的光束中,光轴附近的光束透过透射部12c。换句话说,透射部12c包括在第一反射部的一部分中,并且位于光学系统的光轴上。由于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分别包括拍摄光源13的光轴附近的开口121a和122a,因而由圆形遮光部15c所反射的光束经由开口121a和122a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换句话说,光量检测单元检测由第二反射部所反射的透过透射部的光量。在朝向被检眼发射的光束中,指向环状投射部15a的光透过环状投射部15a以朝向被检眼28行进。
接着将说明在与被检眼相反的方向上发射的光。在与被检眼相反的方向上所发射的光束中,利用如上所述的光束限制单元121限制直接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光向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入射。如可以从图10所理解的,镜12的反射部12a和12b也限制直接光向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入射。明显的是,镜12的反射部12a和12b限制漫反射光向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入射。
如图10所示,光束限制单元121限制从拍摄光源13直接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光束向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入射。镜12的反射部12a和12b以及光束限制单元121阻挡在与被检眼相反的方向上所发射的光束中引起漫反射光的光行进至光量检测单元11侧。此外,如图10所示,光束限制单元122阻挡引起漫反射光的光中透过光束限制单元121的开口121a的光行进至光量检测单元11侧。换句话说,光束限制单元122限制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由内壁引起漫反射光的光束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如上所述,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在限制直接光和漫反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的同时,由圆形遮光部15c所反射的光束、即光轴附近的光束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此外,限制来自拍摄光源13的直接光和来自内壁的漫反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由此,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可以提供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眼科设备检测由期望反射构件所反射的光,因而光量检测单元可以在从光源发射的光量大的情况下精确检测发光光量。用于实现该效果的原因之一是光量根据反射率而减少。
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由于环形狭缝15的圆形遮光部15c用作反射构件,因而通过使用当前结构不需要设置任何新的反射构件,并且可以防止设备的大型化。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圆形遮光部15c的反射面上的反射率是均匀且已知的。由此,由于光量检测单元11可以检测具有均匀且已知的特性的光,因而可以稳定地测量发光光量。
另外,由于环形狭缝15的圆形遮光部15c在用于使照明被检眼28的光通过的环状投射部15a附近,因而相对于用于照明被检眼28的光,由圆形遮光部15c所反射的光的变化较小。
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限制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由此,光量检测单元可以精确测量发光光量。
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限制漫反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由此,光量检测单元可以精确和稳定地测量发光光量。
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由于光量检测单元可以精确测量从光源发射的光量,因而可以精确控制发光光量。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眼科设备包括光束限制单元121和光束限制单元122。然而,本典型实施例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在允许漫反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的情况下,可以不包括光束限制单元122。
光束限制单元不限于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可以使用其它形状的光束限制单元。
例如,图9和10所示的光束限制单元122的开口122a的形状不限于图9和10所示的形状。如图11和12所示,可以将开口122a形成为碗状。图11和12所示的开口122a可以形成为随着接近光量检测单元而变小。
参考图13A和13B,将说明由开口122a的碗状所提供的效果。首先,如图13A所示,在开口122a具有圆筒形状的情况下,由遮光部122b所反射的光的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相互相等。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在开口122a具有碗状的情况下,由遮光部122b所反射的光的入射角度大于反射角度。图13B所示的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是为了与图13A所示的角度比较、相对于由虚线表示的部分的角度。
由此,在开口122a具有圆筒形状的情况下,入射至开口122a的光被反射例如一次并且到达光量检测单元11。然而,在开口122a具有碗状的情况下,由于反射角度小于入射角度,因而光难以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结果,在由碗状开口122a所反射的光到达光量检测单元11的情况下,通过重复反射,光被削弱并且其对发光光量的测量的影响可以减小。
接着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
图14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中所包括的光量检测单元11、镜12’、光源13和圆形遮光部15c。
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与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包括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包括具有与第二典型实施例不同的形状的镜12’。
镜12’包括比第一典型实施例的镜12的透射部小的在光轴方向上具有厚度的透射部12c。如在镜12的情况下一样,镜12’包括反射部12a和12b以及透射部12c、12d和12e。镜12’不是必须包括透射部12d和12e中的任意一个。
如图14所示,通过在拍摄光源13的光轴方向上形成较小和较长的透射部12c,可以限制直接光和漫反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透射部12c的大小被设计为防止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例如,透射部12c的大小被确定为使其不包括连接拍摄光源13的发光部与光量检测单元11的直线。透射部12c的光轴方向上的长度被确定为使得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束中经由透射部12c指向光量检测单元11侧的光从透射部12c的路径偏离。基于例如拍摄光源13和镜12’之间的距离来确定该长度。
图15示出从拍摄光源13所发射的光的行为。如图15所示,镜12’的透射部12c小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镜12的透射部,因而从拍摄光源13直接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光不能穿过透射部12c。从拍摄光源13指向光量检测单元11的引起漫反射光的光从透射部12c的路径偏离,这是因为在光入射至透射部12c的情况下,光相对于光轴具有角度。
另一方面,从拍摄光源13朝向被检眼发射并由圆形遮光部15c反射的光穿过在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设置的透射部12c,从而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可以提供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可以减少构件的数量。
上述的本典型实施例包括通过改变镜12的形状而获得的镜12’。然而,本典型实施例不限于该结构。可以以与镜12’相同的形状来形成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中的任意一个。
接着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图16是示出眼科设备的光源单元O 1的结构的例子的示意截面图。图16示出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中所包括的光量检测单元11、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拍摄光源13和圆形遮光部15c。
与第二典型实施例不同,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不包括镜12。
图17示出从拍摄光源13所发射的光的行为。如上所述,光束限制单元121限制至少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光束限制单元122限制从拍摄光源13发射并穿过开口121a的光束中至少引起漫反射光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另一方面,从拍摄光源13朝向被检眼发射并且由圆形遮光部15c反射的光穿过在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设置的透射部12c,以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因此,在不包括镜12的情况下,限制漫反射光和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由此,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可以提供第二典型实施例的镜12所提供的效果以外的效果。此外,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由于不使用镜,因而可以减少构件的数量,并且可以使整个设备小型化。
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图18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组件相同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而将省略其说明。
第五典型实施例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眼科设备包括反射板51。反射板51的大小等于或几乎等于例如环形狭缝15中所包括的圆形遮光部15c的大小,并且控制反射率和表面形状。例如,反射板51的反射面上的反射率是均匀的或者几乎均匀的。换句话说,反射板51的反射率是已知的。反射板51在与朝向被检眼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反射从拍摄光源13朝向被检眼发射的光。
图19示出光量检测单元11、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镜12、拍摄光源13、以及反射板51。图20示出图19的截面。图20还示出从拍摄光源13所发射的光的行为。如图18所示,光束限制单元121限制至少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光束限制单元122限制从拍摄光源13发射并穿过开口121a的光束中至少引起漫反射光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另一方面,从拍摄光源13朝向被检眼发射并且由反射板51反射的光穿过在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设置的透射部12c,以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因此,在包括反射板51来代替圆形遮光部15c的情况下,可以在限制漫反射光和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的同时,使由反射板51所反射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由此,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可以提供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圆形遮光部15c所提供的效果以外的效果。此外,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无需替换环形狭缝15而仅需要替换反射板51,并且由此可以容易地替换用于反射来自拍摄光源13的光的构件。
如图21所示,本典型实施例不需要包括镜12和光束限制单元122。在该情况下,如图22所示,通过设置光束限制单元121,可以限制至少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结果,在光量大的情况下,可以精确测量从拍摄光源发射的光量。
在图21和22所示的情况下,可以包括镜12。更具体地,通过包括光束限制单元121和镜12,限制了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并且镜12可以朝向被检眼反射拍摄光源13所产生的光束中不指向被检眼的光。
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图23示意性示出眼科设备的结构。与上述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组件相同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而将省略其说明。
第六典型实施例与第五典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眼科设备不在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包括反射板51。此外,与第五典型实施例不同,第六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不包括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此外,与第五典型实施例的镜12不同,第六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包括不具有透射部12c的镜12”。此外,第六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包括与第五典型实施例的拍摄光源13不同的棒状的拍摄光源13’。如图23所示,光量检测单元11相对于拍摄光源13’的光轴倾斜设置,以接收来自反射板51的反射光。光量检测单元11和反射板51之间的位置关系被确定为使得光量检测单元11可以接收到从拍摄光源13’发射并由反射板51反射的光。
图24示出光量检测单元11、镜12”、拍摄光源13’和反射板51。图25示出图24的截面。
如图25所示,镜12”限制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束中直接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光的入射。换句话说,朝向光量检测单元11发射的光束由用作光束限制单元的镜12”阻挡并且未到达光量检测单元11。另一方面,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束的一部分由反射板15反射以到达光量检测单元11,并且检测该光量。在该情况下,因为反射板51的反射率是已知的,所以来自反射板51的反射光具有已知的特性。由此,由于对不包括来自拍摄光源13’的直接光的具有已知特性的光束进行光量检测,因而可以稳定地进行光检测。作为检测的结果,可以实现稳定的光控制。
限制来自拍摄光源13’的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的可以不是镜12”。例如,可以使用不具有开口121a的光束限制单元121。
在图23中,反射板51位于镜12”的上方。然而,反射板51的位置不限于该配置。例如,在图23中,反射板51可以设置在镜12”的下方。
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第七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与上述典型实施例所述相同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而将省略其说明。
图26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七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的结构。第七典型实施例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眼科设备包括镜10来代替镜12。另外,光量检测单元11的位置与第二典型实施例不同。此外,第七典型实施例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眼科设备不包括光束限制单元121和122而包括光束限制单元170。
图27示出拍摄光源单元O1和观察光源单元O2的详细结构。
镜10是例如在拍摄光源单元的光轴上的拍摄光源13和拍摄环形狭缝15之间所设置的玻璃板,并且镜10的环形狭缝侧的表面10a通过铝或银沉积而形成。可选地,镜10可以是铝板。此外,镜10提供与拍摄光源单元O1的光路不同的光路,并且光量检测单元11被设置为面向该光路。
光束限制单元170位于例如连接拍摄光源13的发光部与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光接收单元11a的直线上。光束限制单元170限制从拍摄光源13向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光接收单元11a直接行进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接着将参考图28说明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的行为。
光束L0是从拍摄光源13的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指向被检眼的光束。光束L0是穿过朝向被检眼的眼底聚光的拍摄聚光透镜14、然后穿过用于将穿过被检眼28的前眼部的光束形成为环状的环状投射部15a的环状光束。基于环状投射部15a的大小来确定被形成为环状的光束L0的直径。基于光束L1和L2来确定光束L0的直径。在从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光束L1从环状发光部13a穿过拍摄聚光透镜14,被环状遮光部15b限制,然后指向被检眼28的眼底。在从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光束L2从环状发光部13a穿过拍摄聚光透镜14,被圆形遮光部15c限制,然后指向被检眼28的眼底。
在从拍摄光源13的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将光束L3投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中所包括的光接收单元11a。光束L3穿过拍摄聚光透镜14,然后被拍摄环形狭缝15的圆形遮光部15c反射。来自圆形遮光部15c的反射光束被镜10的表面10a在放置光量检测单元11的方向上返回,并且投射至光接收单元11a。
在从拍摄光源13的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光束L4被镜10反射从而指向壳体101的内壁。
位于连接拍摄光源13的环状发光部13a与光接收单元11a的直线上的光束限制单元170限制从拍摄光源13向光接收单元11a直接行进的光入射至光接收单元11a。
由此,光量检测单元11检测从拍摄光源13的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被示出为光束L3的光,并且指示CPU 61在光量达到CPU 61所限制的发光光量时停止发光。然后经由拍摄光源控制电路62停止从拍摄光源13发光。
如上所述,针对光束L3识别路径,其中光束L3是在从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穿过拍摄聚光透镜14、被圆形遮光部15c反射、然后从反射面10a返回至光接收单元11a的光束。因此,光量检测单元11实际上基于位于用于照明被检眼28的光附近的光来检测光量。
由此,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由于眼科设备检测由期望反射构件所反射的光,因而光量检测单元可以在从光源发射的光量大的情况下精确检测发光光量。用于实现该效果的原因之一是光量根据反射率而减少。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由于环形狭缝15的圆形遮光部15c用作反射构件,因而通过使用当前结构不需要提供新的反射构件,并且可以防止设备的大型化。
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环形遮光部15c的反射面的反射率是均匀且已知的。由此,由于光量检测单元11可以检测具有已知且均匀的特性的光,因而可以稳定地测量发光光量。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光量检测单元11检测位于穿过环状投射部15a的用于照明被检眼28的光附近的光的反射光。从光源发射的光量根据发光部位和发光方向而变化。由此,根据实际上基于位于照明被检眼28的光附近的光来检测光量的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在检测发光光量期间可以减小上述变化的影响。换句话说,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可以精确检测发光光量。
由于环形狭缝15的圆形遮光部15c在用于照明被检眼28的光所穿过的环状投射部15a附近,因而,由圆形遮光部15c所反射的光相对于用于照明被检眼28的光的变化较小。
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限制直接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由此,光量检测单元可以精确测量发光光量。
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限制漫反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由此,光量检测单元可以精确且稳定地测量发光光量。
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由于光量检测单元可以精确测量从光源发射的光量,因而可以精确控制发光光量。
此外,由于为了照明被检眼28对光源进行最优化,因而与不在光轴附近的光相比,光源的光轴附近的光更稳定。由此,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由于光量检测单元11测量光源的光轴附近的反射光,因而可以精确检测发光光量。
镜10和光量检测单元11的位置不限于本典型实施例。只要光量检测单元11可以接收到由圆形遮光部15c所反射的光,就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第八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与上述典型实施例所述相同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而将省略其说明。
图29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八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的结构。第八典型实施例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眼科设备不包括镜12。另外,光量检测单元11和光束限制单元170的位置与第六典型实施例不同。
图30示出拍摄光源单元O1和观察光源单元O2的详细结构。
光量检测单元11具有向环形狭缝15侧倾斜设置的光接收面。光束限制单元170例如位于连接拍摄光源13的发光部与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光接收单元11a的直线上。光束限制单元170限制从拍摄光源13向光量检测单元11的光接收单元11a直接行进的光入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
接着将参考图31说明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的行为。
光束L10是从拍摄光源13的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指向被检眼的光束。光束L10是穿过朝向被检眼的眼底聚光的拍摄聚光透镜14、然后穿过用于将穿过被检眼28的前眼部的光束形成为环状的环状投射部15a的环状光束。基于环状投射部15a的大小来确定被形成为环状的光束L10的直径。基于光束L11和L12来确定光束L10的直径。在从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光束L11从环状发光部13a穿过拍摄聚光透镜14,被环状遮光部15b限制,然后指向被检眼28的眼底。在从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光束L12从环状发光部13a穿过拍摄聚光透镜14,被圆形遮光部15c限制,然后指向被检眼28的眼底。
在从拍摄光源13的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将光束L13投射至光量检测单元11中所包括的光接收单元11a。光束L13穿过拍摄聚光透镜14,然后被拍摄环形狭缝15的圆形遮光部15c反射。来自圆形遮光部15c的反射光束被投射至光接收单元11a。
位于连接拍摄光源13的环状发光部13a与光接收单元11a的直线上的光束限制单元170限制从拍摄光源13向光接收单元11a直接行进的光入射至光接收单元11a。
由此,光量检测单元11检测从拍摄光源13的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被示出为光束L13的光,并且指示CPU 61在光量达到CPU 61所限制的发光光量时停止发光。然后经由拍摄光源控制电路62停止从拍摄光源13发光。
如上所述,针对光束L13识别路径,其中光束L13是在从环状发光部13a径向发射的光束中穿过拍摄环形狭缝15、被圆形遮光部15c反射、然后返回至光接收单元11a的光束。因此,光量检测单元11实际上基于位于用于照明被检眼28的光附近的光来检测光量。
由此,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可以提供与第六典型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光量检测单元11的位置不限于本典型实施例。只要光量检测单元11可以接收到由圆形遮光部15c所反射的光,就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包括光束限制单元170、121和12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配置。例如,可以通过将光量检测单元11设置在没有直接光或只有很少的直接光从拍摄光源13入射的位置,从而不设置光束限制单元。关于没有直接光或只有很少的直接光从拍摄光源13入射的位置,例如,光量检测单元11可以位于拍摄光源13的正下方,并且光接收单元11a的光接收面可以位于与拍摄光源13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此外,关于没有直接光或只有很少的直接光从拍摄光源13入射的位置,例如,光量检测单元11可以位于拍摄光源13的光轴上,并且光接收单元11a的光接收面可以位于与拍摄光源13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换句话说,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光束限制单元不是必须的。
此外,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检测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配置。例如,可以不测量从拍摄光源13发射的光量,而是测量从观察光源17发射的光量。根据上述典型实施例,作为眼科设备描述了眼底照相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眼底照相机,并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它眼科测量设备。
还可以利用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实现本发明的方面,其中,利用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步骤。为此,例如,通过网络或者通过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眼科设备,包括:
光学系统,用于利用光源所产生的光来照明被检眼;
第一反射部,包括透射部和用于反射由所述光源所产生的光的反射面,其中,所述透射部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部的与所述反射面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以及
光量检测单元,用于经由所述透射部检测由所述光源所产生的光量,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部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光源与由所述光源所产生的光朝向所述被检眼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及
其中,所述反射面朝向所述被检眼反射由所述光源所产生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量检测单元被设置在与由所述光源所产生的光朝向所述被检眼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及
所述第一反射部被设置在所述光量检测单元和所述光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部被设置在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量检测单元被设置在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狭缝,所述环形狭缝被设置在与所述被检眼的前眼部大致共轭的位置上,并且所述环形狭缝在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上包括用于反射由所述光源所产生的光的一部分的第二反射部,
其中,所述光量检测单元检测由所述第二反射部反射的并且透过所述透射部的光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制单元,所述第一限制单元用于限制从所述光源向所述光量检测单元直接行进的光入射至所述光量检测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单元被设置在连接所述光源的发光部与所述光量检测单元的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单元包括光能够穿过的第一开口,以及
所述第一开口被设置在所述光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制单元,所述第二限制单元用于限制至少以下的光入射至所述光量检测单元:穿过所述第一开口的光中除所述第二反射部所反射的光以外的光,并且所述第二限制单元在所述光轴上包括光能够穿过的第二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部朝向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外周径向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控制单元,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量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光量来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氙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部包括平面镜。
CN201210269689.9A 2011-07-29 2012-07-30 眼科设备 Active CN1028949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7054 2011-07-29
JP2011-167053 2011-07-29
JP2011167055 2011-07-29
JP2011167053 2011-07-29
JP2011-167055 2011-07-29
JP2011-167054 2011-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4958A CN102894958A (zh) 2013-01-30
CN102894958B true CN102894958B (zh) 2015-09-02

Family

ID=46882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9689.9A Active CN102894958B (zh) 2011-07-29 2012-07-30 眼科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27666A1 (zh)
JP (1) JP6193544B2 (zh)
KR (1) KR101522573B1 (zh)
CN (1) CN102894958B (zh)
DE (1) DE102012211979A1 (zh)
GB (1) GB24934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3059A (zh) * 2017-04-28 2019-12-13 株式会社尼康 眼科拍摄光学系统、眼科拍摄装置、眼科用图像获取方法及眼科用图像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94118A (ja) * 2012-11-09 2014-05-22 Canon Inc 眼科撮影装置及び方法
JP6296721B2 (ja) * 2013-07-30 2018-03-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7079904A (ja) * 2015-10-26 2017-05-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手術顕微鏡、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6175661A (zh) * 2016-07-12 2016-12-07 苏州四海通仪器有限公司 眼底相机及其光学系统
CN109715043B (zh) * 2016-09-07 2022-02-01 雷米迪奥创新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眼科摄像设备
JP7117120B2 (ja) * 2018-03-28 2022-08-12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CN109497943A (zh) * 2018-12-28 2019-03-22 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模块以及具有该透镜模块的眼底相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6516A (en) * 1989-07-28 1992-09-08 Richard Hirschmann Gmbh & Co. Optoelectric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CN1758173A (zh) * 2004-10-05 2006-04-12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光源发出的光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1574256A (zh) * 2008-05-09 2009-11-11 佳能株式会社 眼底照相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37A (ja) * 1983-06-17 1985-01-05 Fuji Xerox Co Ltd 複写機用露光量制御装置
JPS6052852A (ja) * 1983-09-02 1985-03-26 Nippon Kogaku Kk <Nikon> 露光量制御装置の較正方法
JPH03140944A (ja) * 1989-10-27 1991-06-14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3281Y2 (ja) * 1989-12-27 1994-06-22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JP2801318B2 (ja) * 1989-12-27 1998-09-21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JP2974751B2 (ja) * 1990-10-12 1999-11-10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底カメラ
US5305054A (en) * 1991-02-22 1994-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e of microdevices
JPH04289832A (ja) * 1991-03-18 1992-10-14 Canon Inc ストロボ撮影装置
JP3108135B2 (ja) * 1991-07-23 2000-11-13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用撮影装置
JPH08101608A (ja) * 1994-09-30 1996-04-16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異常検出装置
US5706072A (en) * 1995-02-02 1998-01-06 Nidek Company, Ltd. Ophthalmic measuring apparatus
JP3645371B2 (ja) * 1996-09-10 2005-05-11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用撮影装置
JPH10179522A (ja) * 1996-12-27 1998-07-07 Topcon Corp 眼科装置
JP2000107131A (ja) * 1998-10-08 2000-04-18 Canon Inc 眼科装置
JP2000237143A (ja) * 1999-02-24 2000-09-05 Kowa Co 眼科撮影装置
US6299310B1 (en) * 2000-03-30 2001-10-09 G. Rodenstock Instrumente Gmbh Luminous intensity de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slit lamps and slit lamp projections
US6731666B1 (en) * 2000-07-20 2004-05-04 Komatsu Ltd. Laser device
JP2003033326A (ja) * 2001-07-23 2003-02-04 Canon Inc 眼科撮影装置
JP2003070746A (ja) 2001-09-07 2003-03-11 Canon Inc 眼科装置
JP4764235B2 (ja) * 2006-04-10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底カメラ
US8057039B2 (en) * 2007-09-29 2011-11-15 Nidek Co., Ltd. Fundus imaging apparatus
JP5268583B2 (ja) * 2008-11-17 2013-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撮影装置
JP4857326B2 (ja) * 2008-11-19 2012-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
JP5605995B2 (ja) * 2009-02-26 2014-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撮影装置
JP5259484B2 (ja) * 2009-04-30 2013-08-07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底撮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6516A (en) * 1989-07-28 1992-09-08 Richard Hirschmann Gmbh & Co. Optoelectric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CN1758173A (zh) * 2004-10-05 2006-04-12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光源发出的光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1574256A (zh) * 2008-05-09 2009-11-11 佳能株式会社 眼底照相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3059A (zh) * 2017-04-28 2019-12-13 株式会社尼康 眼科拍摄光学系统、眼科拍摄装置、眼科用图像获取方法及眼科用图像系统
CN110573059B (zh) * 2017-04-28 2022-04-12 株式会社尼康 眼科拍摄光学系统、眼科拍摄装置、眼科用图像获取方法及眼科用图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48896A (ja) 2013-03-14
GB201213335D0 (en) 2012-09-05
GB2493437B (en) 2014-05-14
DE102012211979A1 (de) 2013-01-31
US20130027666A1 (en) 2013-01-31
GB2493437A (en) 2013-02-06
CN102894958A (zh) 2013-01-30
KR101522573B1 (ko) 2015-05-22
JP6193544B2 (ja) 2017-09-06
KR20130014402A (ko)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4958B (zh) 眼科设备
EP0096570B1 (en) An optical system focus-state detector
CN102438504A (zh) 眼科摄像设备
JP2009300742A (ja) ストロボ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ストロボ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494178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カメラ
US7548688B2 (en) Optical apparatus
JP2012032444A (ja) 一眼レフカメラ
JP2000275512A (ja) カメラ
JPH09318871A (ja) 補助投光装置および焦点検出装置
JPH01501253A (ja) 顕微鏡の対象物を撮影する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07033653A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11069920A (ja) 照明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照明方法
JPH0580246A (ja) 自動合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観察装置
JPH0225487B2 (zh)
JP2503519Y2 (ja) 情報表示装置
JP2019139031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888971B2 (ja) 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591658B2 (ja) 撮像素子検査用照明装置、撮像素子検査装置、撮像素子の検査方法、及び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6292981A (ja) 光学装置
JP2006146081A (ja) 測距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H03146935A (ja) 投影装置
SU613281A1 (ru) Фотоаппарат
JPH09184972A (ja) 撮像装置
JP4136088B2 (ja) 一眼レフカメラの受光素子位置調整装置およびその調整方法
JPS58156910A (ja) 合焦状態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