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4244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4244B
CN102774244B CN201210107613.6A CN201210107613A CN102774244B CN 102774244 B CN102774244 B CN 102774244B CN 201210107613 A CN201210107613 A CN 201210107613A CN 102774244 B CN102774244 B CN 102774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 portion
tire
major trough
tipper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76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4244A (zh
Inventor
龟田宪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74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4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4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4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void or net-to-gross ratios of the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60C11/1392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with chamfered block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8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4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3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93Narrow ribs, i.e. having a rib width of less than 8 m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S152/03Slits in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同时实现并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该轮胎胎面花纹具有包括两个中央主槽、外侧主槽及内侧主槽的圆周方向主槽、由圆周方向主槽和两侧接地端划分的陆部、胎肩部横向花纹槽,将圆周方向主槽中的最大的槽宽度设为Wmax、外侧主槽的槽宽度设为Wout时,Wmax/Wout为1.5以上且2.5以下,以轮胎中央线为中心,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二侧槽面积比率Sin相对于第一侧槽面积比率Sout的比为1.10以上且小于1.25,中间陆部中,以轮胎宽度方向中心线为分界,第二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大于第一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胎肩部横向花纹槽不与内侧主槽及外侧主槽连通而闭合。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车辆的高性能化,对于充气轮胎强烈要求同时实现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在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通过在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设置多个横向花纹槽或刀槽花纹,有效地进行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或者使用确保湿润路面上的充气轮胎的抓地力的胎面花纹。但是,这种胎面花纹由于形成在胎面部的陆部的力学刚性(胎面刚性)较低,因此具有难以维持车辆的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问题。
为了同时实现处于相反关系的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对于胎面花纹提出有很多方案。
例如,在胎面的接地区域设置四个主沟槽主槽,由此在胎面部形成五个陆部的充气轮胎中,四个主沟槽主槽中位于胎面中央侧的两个主沟槽主槽的中心隔着轮胎赤道线形成于从轮胎赤道线分隔离开轮胎接地宽度的8%~12%的位置。位于两个肩部侧的两个主槽的中心位于从轮胎赤道线离开分隔轮胎接地宽度的18~32%的位置。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主槽的沟槽槽宽比其它三个主槽的任何一个沟槽槽宽都狭小。该三个主槽的最大沟槽槽宽Wmax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主槽的沟槽槽宽Wout之比、Wmax/Wout被设定为2.0~3.0。再者,仅所述五个陆部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陆部由以预定的间隔在轮胎圆周方向设置的横向花纹槽划分而形成块列。其它四个陆部形成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的纵向花纹。再者,将所述接地区域中的轮胎赤道线作为中心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槽面积比率Sin与轮胎宽度方向一侧的槽面积比率Sout之比Sin/Sout被设定为1.25~1.35,除了所述五个陆部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另一侧和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一侧之外,对于三个陆部的接地区域的沟槽槽面积比率来说,分别将该陆部的中心线作为分界,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大于轮胎宽度方向一侧。
对于这种充气轮胎来说,可以确保胎面部的陆部的胎面刚性,能够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同时,能够极大地抑制由块列构成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一侧的陆部的刚性的下降,因此不会降低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且通过布置横向花纹槽而确保排水性,能够提高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15221号公报
但是,随着车辆的高性能化以及道路整顿的进一步深化,现有的胎面花纹难以充分地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同时实现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从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充气轮胎,被指定为第一侧的胎侧部安装于车辆外侧,第二侧的胎侧部安装于车辆内侧,
所述充气轮胎的胎面部包括:
多个圆周方向主槽,包括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四个主槽:两个中央主槽,隔着轮胎中央线设置在两侧,其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轮胎中央线离开接地宽度的8%以上且12%以下的距离;一个内侧主槽,相对于所述中央主槽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其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轮胎中央线离开所述接地宽度的26%以上且32%以下的距离;一个外侧主槽,相对于所述中央主槽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其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轮胎中央线离开所述接地宽度的26%以上且32%以下的距离;
多个陆部,由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和所述胎面部两侧的接地端划分,均沿圆周方向连续而延伸;
胎肩部横向花纹槽,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内侧主槽位于所述第二侧的内侧陆部和相对于所述外侧主槽位于所述第一侧的外侧陆部,且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
将所述中央主槽及所述内侧主槽中的最大的槽宽度设定为Wmax、并将所述外侧主槽的槽宽度设定为Wout时,Wmax/Wout为1.5以上且2.5以下,
以所述轮胎中央线为中心,接地面上的所述第二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Sin相对于所述接地面上的所述第一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Sout的比值Sin/Sout为1.10以上且小于1.25,所述整个接地面的槽面积比率为23%以上且33%以下,
所述陆部中,由所述中央主槽中的位于所述第二侧的圆周方向主槽和所述内侧主槽划分的中间陆部和由所述中央主槽中的位于所述第一侧的圆周方向主槽和所述外侧主槽划分的中间陆部中,按照以各个所述中间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线为分界所述第二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大于所述第一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倾斜槽或刀槽花纹,
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具有不与所述内侧槽及所述外侧主槽连通而闭合的末端。
根据上述方式的充气轮胎,能够同时实现并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截面的图;
图2为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胎面花纹在平面上展开的花纹展开图;
图3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所采用的倒角的一例的图;
图4为示出与图2不同的本实施方式的例的图;
图5为示出现有例的胎面花纹的图;
图6为示出作为比较例而使用的胎面花纹的一例的图;
图7为示出作为比较例而使用的胎面花纹的另一例的图;
图8为示出作为比较例而使用的胎面花纹的又一例的图;
图9为示出作为实施例而使用的胎面花纹的一例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0:充气轮胎
12:胎体
14:带束层
16:胎圈芯
18:胎面橡胶部件
20:胎侧橡胶部件
22:胎圈填充橡胶部件
24:轮辋缓冲橡胶部件
26:内衬层橡胶部件
28:胎面部
30a、30b:中央主槽
32a:外侧主槽
32b:内侧主槽
34a、34b、34c、34d、34e:陆部
36a、36b:胎肩部横向花纹槽
38a、38b、42a:横向花纹槽
40a、40b、42b、44、48、50:刀槽花纹
46: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说明。图1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称为轮胎)10的截面的图。
充气轮胎10例如为轿车用轮胎。轿车用轮胎是指JATMA YE AR BOOK2009(日本汽车轮胎协会规格)的A章中所规定的轮胎。除此之外,还能应用于在B章中规定的小型货车用轮胎。
在以下说明的轮胎的圆周方向是指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充气轮胎10时胎面的旋转方向,轮胎径向是指相对轮胎旋转轴垂直相交并延伸的辐射方向,轮胎径向外侧是指沿轮胎径向离开轮胎旋转轴的一侧。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从充气轮胎10的轮胎中央线CL离开的两侧。
以下说明的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槽是指槽宽为4mm~25mm,槽深为5mm以上的槽,设置在陆部的横向花纹槽是指槽宽为1mm~5mm,槽深为1mm以上的槽。而且,副槽是指宽度为0.5~1.5mm,深度为0.5mm~5mm的槽。
充气轮胎10具有胎体12、带束层14、胎图芯16以作为骨架,并在这种骨架的周围主要设置胎面橡胶部件18、胎侧橡胶部件20、胎圈填充橡胶部件22、轮辋缓冲橡胶部件24、内衬层橡胶部件26。
胎体12是卷绕在一对圆环状的胎圈芯16之间而形成环形结构的、将有机纤维由橡胶包覆的部件。在胎体12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两层带束层14。带束层14是在相对轮胎圆周方向倾斜预定角度(例如,20~35度)的钢丝帘线上包覆橡胶的部件,下层的带束层14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上层的带束层14。两层带束层14的钢丝帘线的倾斜方向互为相反。因此,带束层14形成交错层,以抑制因所填充的空气压导致的胎体12的膨胀。
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胎面橡胶部件18,在胎面橡胶部件18的端部连接胎侧橡胶部件20而形成胎侧部。胎侧橡胶部件20的轮胎径向内侧端设置有轮辋缓冲橡胶部件24,与安装轮胎10的轮毂接触。胎圈芯16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胎圈填充橡胶部件22,该胎圈填充橡胶部件22夹设在卷绕于胎圈芯16的周围之前的胎体12的部分与在胎圈芯16的周围卷绕的胎体12的卷绕之后的部分之间。面对由轮胎10和轮毂所包围的用于填充空气的轮胎空洞区域的轮胎10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衬层橡胶部件26。
本实施方式中的轮胎10具备两层带束层14,但也可以由三层以上的带束层构成,在带束层14的上层还可以设置由有机纤维构成的带束层覆盖层。另外,虽然轮胎10的胎体12构成为一层,但也可以构成为两层以上。
图2为在平面上展开图1所示的轮胎10的胎面部28的胎面花纹的花纹展开图。轮胎10是指定图2的右侧(以下,称为第一侧)的胎侧部安装于车辆外侧,图2的左侧(以下,称为第二侧)的胎侧部设置在车辆内侧的非对称胎面花纹轮胎。这种指定信息在例如轮胎10的胎侧部的表面以标记、符号或文字信息进行记载。
胎面部28包括中央主槽30a、30b、外侧主槽32a、内侧主槽32b、陆部34a、34b、34c、34d、34e、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横向花纹槽38a、38b、42a、刀槽花纹40a、40b、42b、44、48、50、副槽46。
中央主槽30a、30b是朝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主槽,隔着轮胎中央线CL设置在两侧,是轮胎宽度方向(图2中垂直于轮胎圆周方向的方向)的中心从轮胎中央线离开接地宽度的8%以上且12%以下的距离的朝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主槽。
外侧主槽32a相对于中央主槽30a、30b设置在第一侧,是其中心从轮胎中央线离开接地宽度的26%以上且32%以下的距离的朝轮胎圆周方向的主槽。
内侧主槽32b相对于中央主槽30b设置在第二侧,是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轮胎中央线CL离开接地宽度的26%以上且32%以下的距离的朝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主槽。
在此,接地端是指安装在JATMA规定的标准轮辋,气压设定为JATMA规定的气压,负载重量设定为JATMA规定的最大重量的88%时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接地面端部。
陆部34a是由中央主槽30a和外侧主槽32a划分的、沿轮胎圆周方向连续延伸的中间陆部。
陆部34b是由中央主槽30b和内侧主槽32b划分的、沿轮胎圆周方向连续延伸的中间陆部。
陆部34c是由中央主槽30a和中央主槽30b划分的、沿轮胎圆周方向连续延伸的中央陆部。
陆部34d是由外侧主槽32a和第一侧的接地端划分的、沿轮胎圆周方向连续延伸的外侧陆部。
陆部34e是由内侧主槽32b和第二侧的接地端划分的、沿轮胎圆周方向连续延伸的内侧陆部。
与第一侧的胎肩端相接的陆部34d和与第二侧的胎肩端相接的陆部34e上设置有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分别从胎面部28的胎肩部区域的花纹边缘延伸而具有被封闭的末端,不与外侧主槽32a、内侧主槽32b连通。即,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不与外侧主槽32a、内侧主槽32b连接。
横向花纹槽38a、38b从陆部34a、34b的第二侧的边缘朝陆部34a、34b的内部延伸,且在陆部34a、34b的内部闭合。横向花纹槽38a、38b是相对轮胎圆周方向朝相同方向倾斜且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的倾斜槽。
刀槽花纹40a在陆部34c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多个,且从与中央主槽30a相接的第一侧边缘朝陆部34c延伸,并在陆部34c内部闭合。
刀槽花纹40b在陆部34c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多个,且从与中央主槽30b相接的第二侧边缘朝陆部34c延伸,并在陆部34c内部闭合。
横向花纹槽42a是从陆部34a的第一侧的边缘朝陆部34a的内部延伸且在陆部34a的内部闭合的倾斜槽,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多个横向花纹槽42a。
刀槽花纹42b从陆部34b的第一侧边缘朝陆部34b的内部延伸,且在陆部34b的内部闭合,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多个刀槽花纹42b。
在此,陆部34a、34b中,横向花纹槽38a、38b的槽宽度、槽的长度以及横向花纹槽42a刀槽花纹42b的宽度及长度按照下述方式调整而设置:以各个陆部34a、34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分界,使第二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横向花纹槽区域的面积/(横向花纹槽区域的面积+第二侧陆部的面积))大于第一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横向花纹槽区域的面积/(横向花纹槽区域的面积+第一侧陆部的面积))。如此地增大陆部34a、34b中第二侧的槽面积比率的原因在于,不减小转弯过程中接地长度延伸的第一侧陆部的面积,其结果不会降低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通过提高第二侧横向花纹槽的排水性及牵引力,提高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再者,假设中央主槽30a、30b及内侧主槽32b中的最大槽宽度为Wmax,外侧主槽32a的槽宽度为Wout时,Wmax/Wout为1.5以上且2.5以下。再者,将轮胎中央线CL为中心,接地面中的第二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Sin(=第二侧槽面积/(第二侧槽面积+第二侧陆部的面积))相对于所述接地面中的所述第一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Sout(=第一侧槽面积/(第一侧槽面积+第一侧陆部的面积))的比值Sin/Sout为1.10以上且小于1.25,整个接地面的槽面积比率(=第一侧及第二侧的槽面积/(第一侧及第二侧的槽面积+第一侧及第二侧的陆部的面积))为23%以上且33%以下。根据如此的胎面花纹的构成,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同时实现并提高干燥路面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在此,所谓同时实现并提高是指能够维持或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中的至少一个性能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另一个性能。
在设置有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的陆部34d、34e上,设置有刀槽花纹48、50。在沿轮胎圆周方向的相邻的两个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刀槽花纹48,且刀槽花纹48设置为与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并排。刀槽花纹48并不与外侧主槽32a连接。在沿轮胎圆周方向的相邻的两个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b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刀槽花纹50,且刀槽花纹50设置为与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b并排。刀槽花纹50并不与内侧主槽32b连接。
而且,陆部34d上设置有从与外侧主槽32a连接的边缘向接地端延伸的刀槽花纹44。刀槽花纹44并不到达至接地端,在与外侧主槽32a连接的边缘相隔陆部34d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的位置闭合。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刀槽花纹44设置在第一侧的陆部34d,但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侧的陆部34e。刀槽花纹44调整陆部34d的胎面刚性而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陆部34a、34b、34c、34d的第二侧边缘,具体来说,在横向花纹槽38a与中央主槽30a、横向花纹槽38b与内侧主槽32b、刀槽花纹40b与中央主槽30b、刀槽花纹44与外侧主槽32a分别形成锐角的边缘加工有倒角60,该倒角60的倒角宽度沿轮胎圆周方向以相同的比例变化。图3示出设置在与陆部34c的中央主槽30b相接的边缘的倒角60。设置在陆部34a、34b、34d的第二侧边缘的倒角也是与倒角60同样的倒角。
倒角60从刀槽花纹40b与中央主槽30b形成锐角并连续的开始端沿轮胎圆周方向而形成,如图3所示,倒角宽度W沿轮胎圆周方向以相同的比例增加且之后又减少,从而形成三角形结构的倒角面60a。通过设置这种倒角60,胎面部28中将增加边缘分量,从而能够提高在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倒角60分别设置于陆部34a、34b、34c、34d的第二侧的边缘,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形成于陆部34a、34b、34c、34d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侧边缘即可。另外,不加工倒角60也可以。
另外,副槽46设置在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b与内侧主槽32b之间。设置副槽46的原因在于提高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具体来说,以轮胎中央线CL为分界的第二侧区域对于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贡献较小。通过增大该区域的槽面积比率以提高排水性,由此能够在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上述的胎面花纹的构成中,将横向花纹槽38a、38b的长度设置为陆部34a、34b宽度的20%以上且小于50%是在提高干燥路面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方面比较有利。当横向花纹槽38a、38b的长度小于上述范围时,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会降低,而横向花纹槽38a、38b的长度大于上述范围时,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会降低。
优选地,各刀槽花纹40a闭合的末端的位置从第一侧边缘相距陆部34c的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若刀槽花纹40a的长度大于上述范围,则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会降低。若刀槽花纹40a的长度小于上述范围,则乘车感降低,噪音增大。
优选地,各刀槽花纹40b的闭合的末端的位置从第二侧边缘相距陆部34c的宽度的20%以上且小于50%。若各刀槽花纹40b的闭合末端的位置离第二侧边缘的距离小于陆部34c的宽度的20%,则乘车感降低,噪音增大。若各刀槽花纹40b的闭合末端的位置离第二侧边缘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陆部34c的宽度的50%,则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降低。
优选地,各横向花纹槽42a的闭合位置从陆部34a的第一侧边缘相距陆部34a的宽度的15%以上且35%以下。
优选地,各刀槽花纹42b的闭合位置从陆部34b的第一侧边缘相距陆部34b的宽度的15%以上且35%以下。
若横向花纹槽42a及刀槽花纹42b的末端的位置相比上述范围更靠近第二边缘侧,则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会降低。另外,横向花纹槽42a及刀槽花纹42b的末端位置相比上述范围更靠近第一边缘侧时,湿润路面上的操纵性能及乘车感会降低,噪音会增大。
优选地,刀槽花纹48、50以陆部34d、陆部34e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从陆部34d、陆部34e的边缘至接地端的距离)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从与内测主槽32a或外侧主槽32b相接的边缘离开的位置闭合。若刀槽花纹48、50的闭合位置小于陆部34d、陆部34e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则胎面刚性变得过硬,而超过20%时,胎面刚性变得过软,干燥路面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降低。
优选地,刀槽花纹40a、40b、42b相对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90度,横向花纹槽38a、38b、42a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65度。然而,所谓平均倾斜角度是指将开始端的中心与末端的中心以直线连接时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角度。若所述刀槽花纹和横向花纹槽的平均倾斜角度小于40度,则容易发生刀槽花纹和横向花纹槽周边的胎面橡胶破缺而磨损的碎屑磨损。当横向花纹槽的平均倾斜度超过65度时,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会降低。
优选地,从陆部34a、34b的第二侧边缘延伸的横向花纹槽38a、38b的开始端在轮胎圆周方向位置处于从第一侧边缘延伸的横向花纹槽42a、刀槽花纹42b的一个节距之间,且位于从该节距上的轮胎圆周方向中心位置相距所述节距长度的30%的距离范围之内。如此,通过调整位于第一侧的横向花纹槽42a、刀槽花纹42b和位于第二侧的横向花纹槽38a、38b的布置,能够使陆部34a、34b的胎面刚性在轮胎圆周方向趋于一致,且偏磨损性提高、噪音降低。
优选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分别靠近外侧主槽32a及内侧主槽32b的末端的轮胎宽度方向位置从陆部34d、34e的与外侧主槽32a及内侧主槽32b连接的边缘离开陆部34d、陆部34e的宽度(从外侧主槽32a及内侧主槽32b的边缘至接地端的距离)的10%以上且30%以下的距离。当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的靠近外侧主槽32a及内侧主槽32b的末端的轮胎宽度方向位置相比上述范围更靠近外侧主槽32a及内侧主槽32b时,陆部34d、34e的胎面刚性降低,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会降低。当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的靠近外侧主槽32a及内侧主槽32b的末端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相比上述范围更加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时,陆部34d、34e的湿润地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会降低。
另外,优选地,各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相对轮胎宽度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0度以上且20度以下。若上述平均倾斜角度大于20度,则噪音会增大。
在此,优选地,隔着轮胎中央线CL的第一侧区域的节距长度大于第二侧区域的节距长度。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中,可以确认第一侧的节距长度比第二侧的节距长度略大。将第一侧的节距长度设置得更大的原因在于,通过增加节距长度,由此能够提高第一侧的胎面刚性,并能够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图4为示出与图2不同的本实施方式的例的图。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除了副槽47设置于第一侧这一点不同之外,其它部分与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相同。如此,还能够将副槽47设置在第二侧。在这种状况下,也能够提高干燥路面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
[实施例]
以下,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效果,在使轮胎结构及轮胎断面轮廓形状统一的充气轮胎上制作各种胎面花纹,并安装在车辆上,由此评价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DRY操纵稳定性)、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WET操纵稳定性)、乘车感、耐磨性、噪音(噪音指数)。制作出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尺寸为245/50R18,所使用的轮辋的轮辋尺寸为18×8J。在气压为240KPa,排气量为3.5升的轿车中安装了充气轮胎。
关于DRY操纵稳定性,在测试道路的干燥路面以0~250km/h行驶,并由测试驾驶员进行了感官评价。评价结果是将后述的现有例的评价作为100而进行了指数化。指数越高,表明评价结果越出色。
关于WET操纵稳定性,在水深为1~2mm的测试道路的湿润路面以0~100km/h行驶,并由测试驾驶员进行了感官评价。评价结果是将后述的现有例的评价作为100而进行了指数化。指数越高,表明评价结果越出色。
关于乘车感,在测试道路的干燥路面以0~60km/h行驶,并由测试驾驶员进行了感官评价。评价是将后述的现有例设为3分而作为基准,并执行了5分制法。评价值越高,表明评价结果越出色。
关于耐磨性,在测试道路的一圈为5km的环路的干燥路面以80km/h的速度连续行驶10圈之后,用肉眼观察轮胎面上产生的偏磨损,将后述的现有例设为3分而作为基准,并执行5分制法。评价值越高,表明评价结果越出色。
关于噪音性能,在测试道路的干燥路面上以60km/h的速度行驶,并由测试驾驶员进行了噪音感官评价。评价是将后述的现有例设为3分而作为基准,并执行了5分制法。评价值越高,表明评价结果越出色。
现有例中,日本特开2010-215221号公报中公开的胎面花纹中具有基本形态相同的胎面花纹。如图5所示,现有例的胎面花纹相对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不同点在于,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与外侧主槽32a连接,刀槽花纹40a、42b并未设置在陆部34c、34b,除此之外其它部分的结构相同。在此,陆部34c的刀槽花纹40b延伸至中央线CL。
实施例1~5中对于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尺寸进行了各种变更。比较例1~3中,除了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之外,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中的至少一个胎肩部横向花纹槽与外侧主槽32a、内侧主槽32b连接。现有例、实施例1~5、比较例1~3的规格如下表1所示。而且,现有例、实施例1~5、比较例1~3的评价结果也示出于下表1。比较例1~3的胎面花纹示出于图6~图8。
【表1】
Figure BSA00000700554000121
如上表1所示,根据实施例1与比较例1~3的比较结果,通过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的末端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于从外侧主槽32a、内侧主槽32b离开的位置,即,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不会与外侧主槽32a、内侧主槽32b连通而闭合,由此能够同时实现DRY操纵稳定性及WET操纵稳定性。此时,如实施例2~5所示,即使对于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的端部位置进行各种变更,DRY操纵稳定性及WET操纵稳定性也同时得到实现并提高。
进一步,制作了实施例6~14胎面花纹,对上述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6~10是沿着图9所示胎面花纹对尺寸进行各种变更的胎面花纹。在实施例6、8、9中,陆部34c的刀槽花纹40b的末端位置、陆部34b的刀槽花纹42b的末端位置、陆部34a的横向花纹槽38a的末端位置满足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范围,即,陆部34a、34b、34c宽度的20%以上且小于50%,而实施例7、10并不满足上述数值范围。
实施例11~14是沿着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对尺寸进行各种变更的胎面花纹。在实施例12、13中,陆部34c的刀槽花纹40a的末端位置是陆部34c的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且陆部34a的横向花纹槽42a的末端位置以及陆部34b的刀槽花纹42b的末端位置分别满足陆部34a、34b宽度的15%以上且35%以下,而实施例11、14并不满足这个范围。
实施例6~14的规格如下表2所示。而且,实施例6~14的评价结果也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SA00000700554000141
通过比较实施例6~10,陆部34c的刀槽花纹40b的末端位置、陆部34b的横向花纹槽38b的末端位置、陆部34a的横向花纹槽38a的末端位置优选为满足陆部34a、34b、34c的宽度的20%以上且小于50%。通过在该范围分别设置上述末端位置,与现有例对比DRY操纵稳定性时,指数能够达到115以上,且与现有例对比WET操纵稳定性时,指数能够达到105以上。
通过比较实施例11~14,陆部34c的刀槽花纹40a的末端位置优选为陆部34c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陆部34b的刀槽花纹42b的末端位置优选为陆部34b的宽度的15%以上且35%以下,陆部34a的横向花纹槽42a的末端位置优选为陆部34a的宽度的15%以上且35%以下。通过在该范围分别设置上述末端位置,与现有例对比DRY操纵稳定性时,指数能够达到105以上,与现有例对比WET操纵稳定性时,指数能够达到105以上。
接着,基于表1所示的实施例1的胎面花纹,对于刀槽花纹、横向花纹槽、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等的尺寸进行各种变更而制作胎面花纹(实施例15~20),对于上述性能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5中,相对于实施例1,对于刀槽花纹40a、40b的平均倾斜角度进行了变更。实施例16、17中,相对于实施例1,对于横向花纹槽38a、38b、42a、42b的平均倾斜角度进行了变更。实施例18中,相对于实施例1,对于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的平均倾斜角度进行了变更。实施例19中,相对于实施例1并不具备刀槽花纹44。实施例20中,相对于实施例1,并不具备倒角60。
实施例15~20的规格如下表3所示。另外,实施例15~20的评价结果也示出于下表3。
【表3】
Figure BSA00000700554000151
根据表3,实施例15~20与实施例1相同,能够同时实现并提高DRY操纵稳定性及WET操纵稳定性。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主槽30a、30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轮胎中央线CL离开接地宽度的8%以上且12%以下的距离,外侧主槽32a及内侧主槽32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轮胎中央线CL离开接地宽度的26%以上且32%以下的距离。
进一步,将中央主槽30a、30b及内侧主槽32b中最大的槽宽度设置为Wmax,将外侧主槽32a的槽宽度设置为Wout时,Wmax/Wout为1.5以上且2.5以下。以轮胎中心线CL作为中心,接地面的第二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Sin相对于接地面的第一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Sout为1.10以上且小于1.25,整个接地面的槽面积比率为23%以上且33%以下。在陆部34a、34b中,按照下述方式设置有横向花纹槽或刀槽花纹:陆部34a、34b以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分界,第二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大于第一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
在如上所述的胎面花纹中,胎肩部横向花纹槽36a、36b具有不与内侧主槽32b及外侧主槽32a连通而闭合的末端,由此,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轮胎能够同时实现并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及湿润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轮胎相对于现有例并不亚于乘车感性能、耐磨损性、噪音性能。
根据上述说明,可以明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效果。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要内容的范围之内,显然可以进行各种改良或变更。

Claims (72)

1.一种充气轮胎,被指定为第一侧的胎侧部安装于车辆外侧,第二侧的胎侧部安装于车辆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的胎面部包括:
多个圆周方向主槽,包括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四个主槽:两个中央主槽,隔着轮胎中央线设置在两侧,其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轮胎中央线离开接地宽度的8%以上且12%以下的距离;一个内侧主槽,相对于所述中央主槽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其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轮胎中央线离开所述接地宽度的26%以上且32%以下的距离;一个外侧主槽,相对于所述中央主槽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其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从轮胎中央线离开所述接地宽度的26%以上且32%以下的距离;
多个陆部,由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和所述胎面部两侧的接地端划分,均沿圆周方向连续而延伸;
胎肩部横向花纹槽,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内侧主槽位于所述第二侧的内侧陆部和相对于所述外侧主槽位于所述第一侧的外侧陆部,且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
将所述中央主槽及所述内侧主槽中的最大的槽宽度设定为Wmax、并将所述外侧主槽的槽宽度设定为Wout时,Wmax/Wout为1.5以上且2.5以下,
以所述轮胎中央线为中心,接地面上的所述第二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Sin相对于所述接地面上的所述第一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Sout的比值Sin/Sout为1.10以上且小于1.25,所述整个接地面的槽面积比率为23%以上且33%以下,
所述陆部中,由所述中央主槽中的位于所述第二侧的圆周方向主槽和所述内侧主槽划分的中间陆部和由所述中央主槽中的位于所述第一侧的圆周方向主槽和所述外侧主槽划分的中间陆部中,按照以各个所述中间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线为分界所述第二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大于所述第一侧区域的槽面积比率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倾斜槽或刀槽花纹,
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具有不与所述内侧槽及所述外侧主槽连通而闭合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陆部中的由所述中央主槽划分的中央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与所述中央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朝所述中央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央陆部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
在所述中间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所述第二侧边缘朝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闭合的倾斜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中央陆部的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的位置从所述第二侧边缘离开所述中央陆部宽度的20%以上且小于50%,
设置在所述中间陆部的各个倾斜槽闭合的末端位置从所述第二侧边缘离开所述中间陆部宽度的20%以上且小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五个所述陆部中由所述中央主槽划分的中央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与所述中央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央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央陆部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
在所述中间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或倾斜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五个所述陆部中由所述中央主槽划分的中央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与所述中央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央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央陆部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
在所述中间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或倾斜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五个所述陆部中由所述中央主槽划分的中央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与所述中央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央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央陆部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
在所述中间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或倾斜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五个所述陆部中由所述中央主槽划分的中央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与所述中央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央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央陆部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
在所述中间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或倾斜槽。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五个所述陆部中由所述中央主槽划分的中央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与所述中央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央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央陆部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
在所述中间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隔预定的间隔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或倾斜槽。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中央陆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各个所述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的位置从所述第一侧边缘离开所述中央陆部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
设置在所述中间陆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各个所述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位置或各个所述倾斜槽闭合的末端位置从所述第一侧边缘离开所述中间陆部宽度的15%以上且35%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中央陆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各个所述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的位置从所述第一侧边缘离开所述中央陆部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
设置在所述中间陆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各个所述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位置或各个所述倾斜槽闭合的末端位置从所述第一侧边缘离开所述中间陆部宽度的15%以上且35%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中央陆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各个所述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的位置从所述第一侧边缘离开所述中央陆部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
设置在所述中间陆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各个所述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位置或各个所述倾斜槽闭合的末端位置从所述第一侧边缘离开所述中间陆部宽度的15%以上且35%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中央陆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各个所述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的位置从所述第一侧边缘离开所述中央陆部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
设置在所述中间陆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各个所述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位置或各个所述倾斜槽闭合的末端位置从所述第一侧边缘离开所述中间陆部宽度的15%以上且35%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中央陆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各个所述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的位置从所述第一侧边缘离开所述中央陆部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
设置在所述中间陆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各个所述刀槽花纹闭合的末端位置或各个所述倾斜槽闭合的末端位置从所述第一侧边缘离开所述中间陆部宽度的15%以上且35%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各个所述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40度以上且65度以下。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隔着所述轮胎中央线的所述第一侧的区域的、由所述倾斜槽或者所述刀槽花纹、以及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确定的胎面花纹的节距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区域的、由所述倾斜槽或者所述刀槽花纹、以及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确定的胎面花纹的节距长度。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中间陆部,沿圆周方向相隔预定间隔设置有从所述第二侧边缘朝所述中间陆部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间陆部内部闭合的倾斜槽,
在各个所述中间陆部,沿圆周方向相隔预定间隔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侧边缘朝所述中间陆部的内部延伸、且在所述中间陆部内部闭合的刀槽花纹或倾斜槽,
所述中间陆部的从所述第二侧边缘延伸的所述倾斜槽的开始端在轮胎圆周方向的位置处于从所述第一侧边缘延伸的所述刀槽花纹或所述倾斜槽的一个节距之间、且从该节距中的轮胎圆周方向的中心位置位于所述节距长度的30%的距离范围之内。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的靠近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的末端的轮胎宽度方向位置从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的距离。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的靠近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的末端的轮胎宽度方向位置从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的距离。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的靠近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的末端的轮胎宽度方向位置从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宽度的10%以上且30%以下的距离。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0度以上且20度以下。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0度以上且20度以下。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0度以上且20度以下。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0度以上且20度以下。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0度以上且20度以下。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胎肩部横向花纹槽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为0度以上且20度以下。
37.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3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3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4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4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4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4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4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4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4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4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4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陆部及所述外侧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朝所述接地端延伸、且不延伸至所述接地端而从与所述内侧主槽或所述外侧主槽相接的边缘离开所述内侧陆部或所述外侧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的10%以上且20%以内的距离。
49.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5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5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5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5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5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5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5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5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5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5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6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6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6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6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6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6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6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6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68.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69.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7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71.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72.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陆部的任意一个陆部中,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相接的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时,各个所述倾斜槽或所述刀槽花纹与一个所述圆周方向主槽形成锐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域加工有倒角,且该倒角的宽度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变化。
CN201210107613.6A 2011-05-10 2012-04-13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27742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5373 2011-05-10
JP2011105373A JP5146564B2 (ja) 2011-05-10 2011-05-10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4244A CN102774244A (zh) 2012-11-14
CN102774244B true CN102774244B (zh) 2014-02-19

Family

ID=47070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7613.6A Active CN102774244B (zh) 2011-05-10 2012-04-13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04126B2 (zh)
JP (1) JP5146564B2 (zh)
CN (1) CN102774244B (zh)
DE (1) DE10201210408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52577B2 (en) * 2012-11-15 2019-04-09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5870047B2 (ja) * 2013-01-08 2016-02-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903121B (zh) * 2013-01-31 2016-07-27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9884518B2 (en) 2013-02-25 2018-02-0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5890796B2 (ja) * 2013-04-11 2016-03-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WO2014167990A1 (ja) * 2013-04-11 2017-02-1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12014003255B4 (de) 2013-07-12 2022-07-28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Luftreifen
WO2015012160A1 (ja) * 2013-07-24 2015-01-2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装着方法および組み合わせ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02243B2 (ja) * 2013-07-29 2015-10-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48942B2 (ja) * 2013-09-02 2017-06-14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427469B2 (en) * 2013-10-22 2019-10-01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JP5903117B2 (ja) * 2014-02-28 2016-04-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06745B2 (ja) * 2014-04-30 2016-10-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32242B2 (ja) * 2014-05-12 2016-11-2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更生タイヤ
JP6591149B2 (ja) * 2014-08-29 2019-10-1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82378B2 (ja) * 2014-11-28 2017-02-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14225613A1 (de) * 2014-12-11 2016-06-16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JP1533353S (zh) * 2015-03-04 2015-09-14
JP6594695B2 (ja) * 2015-07-29 2019-10-2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34291B2 (ja) * 2016-09-21 2021-02-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28387B2 (ja) * 2016-11-14 2021-02-1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891559B2 (ja) * 2017-03-15 2021-06-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59766B2 (ja) * 2018-04-10 2022-04-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US11407257B2 (en) * 2017-09-06 2022-08-09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6946881B2 (ja) * 2017-09-15 2021-10-1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11421B2 (ja) * 2017-11-17 2020-06-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654725B2 (en) * 2018-01-30 2023-05-23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AU201814537S (en) * 2018-02-01 2018-08-29 Yokohama Rubber Co Ltd Automobile tire
AU201814536S (en) * 2018-02-01 2018-08-29 Yokohama Rubber Co Ltd Automobile tire
EP3549793B1 (en) * 2018-04-06 2021-02-24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yre
JP7052507B2 (ja) * 2018-04-06 2022-04-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57226B2 (ja) * 2018-06-06 2022-04-19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334332B (zh) * 2018-07-03 2022-12-27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7070180B2 (ja) * 2018-07-12 2022-05-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N112368159B (zh) * 2018-07-13 2023-01-3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7172289B2 (ja) * 2018-08-29 2022-11-1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63136B2 (ja) * 2018-10-22 2022-10-31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879016S1 (en) 2018-10-23 2020-03-24 Coope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tread
JP7137454B2 (ja) * 2018-12-12 2022-09-14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40665B2 (ja) * 2018-12-12 2022-09-21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96588B2 (ja) * 2018-12-19 2022-12-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19666B2 (ja) * 2019-02-22 2021-08-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964514B2 (en) 2019-02-22 2024-04-23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7167840B2 (ja) * 2019-05-08 2022-11-0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4746292B (zh) * 2019-12-13 2023-11-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
JP2021138291A (ja) * 2020-03-05 2021-09-1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1732277S (ja) * 2021-02-17 2022-12-15 自動車用タイヤ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5197A (en) * 1982-05-12 1985-05-07 Bridgestone Tire Company Limited Heavy duty pneumatic radial tire
CN101486300A (zh) * 2008-01-15 2009-07-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55633A (en) * 1940-08-03 1943-09-01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neumatic tires
JPS5777203A (en) * 1980-10-30 1982-05-1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Pneumatic radial tire
JPS638003A (ja) * 1986-06-30 1988-01-1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2169306A (ja) * 1989-03-18 1990-06-29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PL186432B1 (pl) * 1996-12-19 2004-01-30 Michelin Rech Tech Opona do dużych obciążeń
DE20216992U1 (de) * 2002-11-04 2003-01-16 Goodyear Dunlop Tires Germany Fahrzeugluftreifen, insbesondere Sommerreifen für Personenkraftwagen
JP4954743B2 (ja) * 2007-02-08 2012-06-20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307950A (ja) * 2007-06-12 2008-12-2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163244B1 (ja) 2007-08-08 2008-10-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31248B2 (ja) * 2008-08-05 2013-01-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90707B2 (ja) * 2008-11-10 2013-09-18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97336B2 (ja) * 2009-02-20 2011-06-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47549A (ja) * 2009-04-10 2010-11-0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94161B1 (ja) * 2009-04-17 2010-01-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5197A (en) * 1982-05-12 1985-05-07 Bridgestone Tire Company Limited Heavy duty pneumatic radial tire
CN101486300A (zh) * 2008-01-15 2009-07-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10-247549A 2010.11.04
JP特开2010-58781A 2010.03.1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104081B4 (de) 2019-01-17
JP5146564B2 (ja) 2013-02-20
US20120285592A1 (en) 2012-11-15
CN102774244A (zh) 2012-11-14
DE102012104081A1 (de) 2012-11-15
US9004126B2 (en) 2015-04-14
JP2012236455A (ja) 201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4244B (zh) 充气轮胎
CN104203601B (zh) 充气轮胎
CN102729735B (zh) 充气轮胎
CN103879236B (zh) 充气轮胎
CN102673318B (zh) 充气轮胎
CN104203603B (zh) 充气轮胎
CN102232025B (zh) 充气轮胎
CN104995040A (zh) 充气轮胎
JP699253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358339A (zh) 充气轮胎
CN111315592B (zh) 充气轮胎
JP201607425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848930B (zh) 充气轮胎
CN105026180B (zh) 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JP689170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60280011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3373178B (zh) 充气轮胎
JP655150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6017543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25568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08811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440352B2 (en) Pneumatic tire
JP201100103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094018B (zh) 充气轮胎
JP2022096037A (ja) 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