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7637B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7637B
CN102667637B CN200980162131.7A CN200980162131A CN102667637B CN 102667637 B CN102667637 B CN 102667637B CN 200980162131 A CN200980162131 A CN 200980162131A CN 102667637 B CN102667637 B CN 102667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terials
transfer belt
roller
tape member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21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7637A (zh
Inventor
笕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67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7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6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Feeding path after the transfer point and up to the fixing point, e.g. guides and feeding means f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carrying an unfused toner im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47Plural types handl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51Paper
    • G03G2215/00476Non-standard property
    • G03G2215/00481Thick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51Paper
    • G03G2215/00476Non-standard property
    • G03G2215/00485Thi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2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horizont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23Transfer belt

Abstract

在通过上推转印带而分离薄记录材料的成像设备中,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的位置距记录材料引导件的前端越远,厚记录材料分离后厚记录材料的输送性就变得越稳定。沿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在上推部件的下游且记录材料引导件的上游设置有张紧部件,该张紧部件将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其使用电子照相法将承载在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更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对记录材料进行转印和输送的转印带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记录材料由被多个辊张紧的转印带承载并输送的电子照相设备中,转印带上的记录材料在通过转印夹持部后被静电吸引到转印带上。
但是,如果记录材料的刚度小,则仅利用用于张紧转印带的分离辊的曲率和记录材料的刚度不能将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也就是说,记录材料仍然在分离辊的位置附着在转印带上,这就导致分离故障。因此,作为用于使转印带在分离位置起伏的结构,已知一种通过在用于张紧转印带的分离辊表面上均匀形成的突出来分离记录材料的方法(专利文献1)。尽管使用该结构能够在分离位置使转印带起伏,但很大的局部张力一直作用于转印带上。结果,由于转印带的局部磨损带来的阻力变化的影响,使得转印能力变得不稳定。
专利文献2描述了一种为了在减小因变形导致的磨损的同时分离记录材料,使承载记录材料的圆柱形转印材料承载片材变形的方法。专利文献2描述了一种结构,设置了辊作为上推装置,其能够在从内侧上推转印片材的位置和不上推转印片材的位置之间移动。在专利文献2描述的方法中,通过用辊上推转印片材来分离记录材料,但是转印片材在记录材料未被分离的同时未被上推。专利文献3描述了用大的上推量将薄记录材料分离和用小的上推量将厚记录材料分离的方法,以便在不使转印材料片材变形超过所需量的条件下分离各种厚度的记录材料。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No.9-015987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No.5-119636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No.5-34166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将这种结构应用于转印带时,能够在分离步骤中局部上推转印带的上推装置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设置在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上的记录材料上的转印部件下游。当记录材料具有像薄纸一样的低刚度时,被局部上推的转印带输送记录材料,以使记录材料起伏,从而在分离步骤中增大记录材料的刚度。
但是,尽管用于分离厚记录材料的上推量比用于分离薄记录材料的上推量小,但需要至少预定的上推量以利用局部上推运动来执行分离。利用这种上推运动在转印带上沿宽度方向局部形成的突出会将不可忽视的局部负荷施加到转印带上。这会加速转印带的局部磨损。
同时,已经发现,通过利用用于张紧转印带的张紧部件的曲率和记录材料的高刚度能将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
因此,为了分离厚记录材料,需要一种结构,其中,张紧部件设置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的转印部件下游且上推装置上游或下游。当为了分离厚记录材料而在上推装置的上游设置张紧部件时,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上推装置下游设置记录材料引导件,其把从转印带分离的记录材料引导到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位于更下游处的定影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的位置变得距离记录材料引导件的前端更远,并且由于记录材料的高刚度和带的输送力,厚记录材料会偏离转印带上的分离位置。当厚记录材料偏离时,偏离程度根据记录材料而变化,因此输送方向会变动。相反地,即使薄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的位置变得距离记录材料引导件的前端更远,薄记录材料的偏离量也不会加大。因此,输送方向将不会变动。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其在不同的位置执行将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的分离和将薄记录材料从转印带的分离,并实现了薄记录材料在分离后的输送稳定性以及在用与分离薄记录材料的部件不同的部件分离了厚记录材料后的输送稳定性。
问题的解决方案
利用以下的成像设备解决本发明的上述问题,该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部件,配置成承载调色剂图像;可动的带部件,配置成承载和输送记录材料;转印部件,配置成将形成在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到由带部件承载和输送的记录材料上;上推部件,配置成从内侧上推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处于转印部件下游的一部分带部件,使得带表面沿带部件的宽度方向局部突出;和记录材料引导件,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设置在上推部件下游,并配置成把从带部件分离的记录材料引导到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设置在下游的定影装置。成像设备还包括张紧部件,其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设置在上推部件的下游且记录材料引导件的上游,并配置成张紧带部件。当用带部件输送具有第一厚度的记录材料时,上推部件推动带部件,以将记录材料从带部件分离并把记录材料输出到记录材料引导件。当用带部件输送具有比第一厚度更大的第二厚度的记录材料时,带部件不被上推部件上推,并且张紧部件分离记录材料并将记录材料输出到记录材料引导件。
发明的有利效果
在不同位置将薄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以及将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分离的成像设备中,同时实现了薄记录材料在分离后的输送稳定性和用与用于分离薄记录材料的部件所不同的部件分离厚记录材料后的输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例。
图2包括分离辅助装置的说明图。
图3包括分离辅助装置的说明图。
图4示出了分离辅助装置。
图5包括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6说明了第一实施例。
图7说明了第一实施例。
图8说明了第一实施例。
图9说明了第二实施例。
图10包括分离辅助装置的说明图。
图11包括分离辅助装置的说明图。
图12包括第七实施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成像设备)
参考图1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结构和操作。
感光鼓1Y、1M、1C和1k用作图像承载部件,并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它们的表面分别通过充电装置2Y、2M、2C和2k而以预定的电压均匀地充电。感光鼓的带电表面分别通过由激光扫描仪形成的曝光装置3Y、3M、3C和3K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鼓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根据图像信息来打开或关闭激光扫描仪的输出,使得相应于图像的静电潜像分别形成在感光鼓上。显影装置4Y、4M、4C和4K分别包括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彩色调色剂。向显影装置施加预定的电压。通过使上述静电潜像经过显影装置4Y、4M、4C和4K而进行显影,从而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Y、1M、1C和1k的表面上。使用反转显影法,通过将调色剂附着在静电潜像的曝光部上来进行显影。
通过相应的一次转印辊5Y、5M、5C和5k来把形成在感光鼓1Y、1M、1C和1k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通过这种方式,将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和重叠在中间转印带6上。
中间转印带6布置成与感光鼓1的表面接触,并在被用作多个张紧部件的张紧辊20、21和22张紧的同时沿箭头G的方向以250至300mm/sec的速度旋转。在该实施例中,张紧辊20是用于将中间转印带6的张力调节到恒定值的张力辊。张紧辊22是用于中间转印带6的驱动辊。
承载和输送记录材料的转印带24是被用作多个张紧部件的张紧辊25、26和27张紧的带部件,以便能向箭头B方向以250至300mm/sec的速度移动。转印带24由树脂(例如聚酰亚胺或聚碳酸酯)或者各种橡胶构成,包含适当量的炭黑作为防静电剂,具有1E+9至1e+14[Ω·cm]的体积电阻率和0.07至0.1[mm]的厚度。此外,转印带24由弹性材料构成,它的用拉伸试验法(JIS K 6301)测量的杨氏模量大于或等于0.5MPa且小于或等于10MPa。
通过用在拉伸试验中测量的杨氏模量大于或等于0.5MPa的部件构成转印带24,转印带24能够在充分保持带形状的同时旋转。相反地,通过使用能够充分弹性变形的10MPa或更小的部件,可通过下述的分离辅助装置40使记录材料P有效地起伏,以便能够更有效地将记录材料P从转印带24分离。此外,能够充分弹性变形的部件在变形量从部件发生变形的状态下减小时容易出现松弛现象。因此,能够减小由于分离辅助装置40引起的转印带24的磨损。
记录材料存储在未示出的盒中。当供给开始信号输出时,记录材料P响应于供给开始信号而通过未示出的辊从盒输送,并被引导到对齐辊8。对齐辊8暂时地停止记录材料P,然后与中间转印带6上调色剂图像的输送同步地将记录材料P供给到转印带24。
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箭头B的方向)的对齐辊8的下游侧,设置有作为转印部件的二次转印辊9,其与中间转印带张紧辊21相对从而形成转印夹持部N,在该转印夹持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承载于转印带24上的记录材料上。当记录材料被输送到转印夹持部N时,向二次转印辊9施加极性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二次转印电流,从而中间转印带6上的调色剂图像一起被静电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例如,在该实施例中施加+30至60mA的电流。二次转印电流会由于需要的电流量随着多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因素例如是记录材料的干燥状况、环境和待转印的调色剂量。
二次转印辊9由离子导电的泡沫橡胶(NBR橡胶)形成的弹性层和芯杆构成。使用的转印辊的外径为24mm,辊表面粗糙度Rz为6.0-12.0(μm),当施加2kV时在N/N(23℃,50%RH)中测量的电阻为1E+5至1E+7Ω。供给偏压可变化的二次转印高压电源13与二次转印辊9相连。
当记录材料P在转印后从转印带24分离并且然后经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引导表面而输送到定影装置60时,通过加热和加压处理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在定影了调色剂图像后,从成像设备排出记录材料P。
(分离辅助装置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用于上推转印带24以辅助从转印带24分离的装置,设置了分离辅助装置40,以便通过局部上推使转印带24变形来分离记录材料。分离辅助装置40设置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二次转印辊9的下游侧并处于转印带24的内侧。
图2(a)和2(b)示出了分离辅助装置40的详细结构和操作。分离辅助装置40包括用作分离部件的分离辅助辊41、用于可旋转地支撑分离辅助辊41的辊架42和分离辅助辊41在其上摇摆的辊摇摆中心轴43。此外,分离辅助装置40包括用于使分离辅助辊41在辊摇摆中心轴43上摇摆的辊驱动齿轮44、用于传递驱动力给辊驱动齿轮44的马达驱动传动齿轮45和用作驱动源的马达46。马达46的旋转运动通过马达驱动传动齿轮45传递给辊驱动齿轮44。由于在辊驱动齿轮44和辊摇摆中心轴43之间设置了轴承,因此辊摇摆中心轴43不会移动,不受马达46的旋转驱动的任何影响。
通过使马达46正向旋转预定量,分离辅助辊41和辊架42在辊摇摆中心轴43上沿方向Y1从图2(a)所示的辊缩回位置移动到图2(b)所示的上推位置,在所述上推位置,分离辅助辊41抵接转印带24的内表面并局部上推转印带24。此外,通过使马达46反向旋转预定量,分离辅助辊41可沿方向Y2从图2(b)所示的上推位置移动到图2(a)所示的辊缩回位置,在所述缩回位置,分离辅助辊41缩回从转印带分离的辊。也就是说,分离辅助辊41通过这种正向和反向旋转进行这样的摇摆运动。
分离辅助辊41由乙丙橡胶(EPDM)形成,外径为6-10mm,宽度为5-15mm。当该分离辅助辊41上推转印带24时,在转印带24的宽度方向局部地形成突出。在此,宽度方向是指与移动带表面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图2(a)所示的状态下,从分离辅助辊41到张紧辊26的距离为4至8mm。在图2(b)所示的状态下,分离辅助辊41从内侧上推转印带24的带表面到距离图2(a)所示扁平状态为3-6mm的高度。
由于通过二次转印辊9把极性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电荷施加到转印带24的内表面上,因此记录材料在穿过转印夹持部N后被吸引到转印带24上。此外,具有低刚度的记录材料例如薄纸容易变形。因此,沿着因上推运动在宽度方向上局部形成在转印带24中的变形也会在记录材料中形成起伏。结果,记录材料的截面二次矩即记录材料的刚度增大。这样就能够获得有效的分离效果,以便分离具有低刚度的记录材料例如薄纸。
但是,如果记录材料起伏处的上推位置距记录材料引导件29太远,则记录材料的后缘会在记录材料的前缘沿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到达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引导表面的上游端之前经过在转印带24上形成突出的突出形成位置。在此,突出形成位置是指在转印带24的与分离辅助辊41接触的部分在输送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薄记录材料在分离后的输送由该起伏来支撑。如果在记录材料到达记录材料引导件29之前起伏走形且刚度减小,则出现输送故障。因此,优选的是把从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引导表面的上游端部到突出形成位置的距离设定成比在成像设备中可用的记录材料在输送方向的最小尺寸小。在此,从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引导表面的上游端部到突出形成位置的距离在图2中用L0表示。
尽管分离辅助装置40在记录材料通过的区域中可以具有一个分离辅助辊41,但是优选的是在记录材料通过的区域中沿宽度方向布置多个分离辅助辊41。下面将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图3(a)示出了具有低刚度的记录材料例如薄记录材料在记录材料因被分离辅助辊41上推和起伏而刚从转印带24分离后的状态。
尽管来自转印带24的静电吸引力在刚分离后就作用于薄记录材料上,但由于起伏而增大的刚度沿相反的方向作用,从而支撑分离后薄记录材料的输送。当在薄记录材料通过的区域中沿宽度方向布置多个分离辅助辊41时,如图3(c)所示在薄记录材料中形成谷形起伏。记录材料P的谷形起伏形成在通过上推转印带24而形成的突出之间。力F2抵抗使起伏返回扁平状态的力F1而作用,以通过转印带24的突出而从两侧保持起伏。因此,用于保持起伏形状的力较大。但是,如图3(b)所示,当在记录材料P通过的区域中设置一个分离辅助辊41时,在记录材料中形成脊形起伏,而不是形成谷形起伏,从而用于保持起伏形状的力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记录材料P的前缘越过上推运动所形成的突出并从转印带24升起,则记录材料前缘处的起伏容易走形。也就是说,越过上推位置的记录材料P的前缘的起伏会马上走形,并且立即消除了记录材料前缘处所提供的刚度。
当布置多个分离辅助辊41时,如果各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布置间隔过短,则转印带24被整个地顶起,并且不会在转印带24上沿带宽度方向形成多个局部突出,从而不能增强可分离性。为了在带宽度方向形成多个局部突出,需要加长间隔。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与转印带24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定分离辅助辊41的宽度以及各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L1表示被分离辅助辊41包围的部分的长度,Wk表示分离辅助辊41的宽度。L2表示两个相邻分离辅助辊41的对向端面内侧的部分,由L1-2Wk而得出。在该实施例中,L2设定为2Wk或更大。也就是说,分离辅助辊41不与转印带24接触的区域的长度比分离辅助辊41与转印带24接触的区域的长度大。结果,转印带24在带宽度方向的多个位置处局部突出,而不是被整个地顶起。这样可使转印带24容易变得不平。
图5(a)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分离辅助辊41在宽度方向的布置。在该实施例中,六个分离辅助辊41在宽度方向间隔开。两个相邻的中心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L4a是80mm,从两端数第二个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L4b是150mm,最末端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L4c是250mm。最末端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中点、从两端数第二个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中点以及两个相邻中心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中点与任意尺寸的记录材料的中心重合,所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式为其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共同的基准线大体上重合。
通过用这样布置的分离辅助辊41来输送记录材料P,在转印带24上形成了多个突出,以对应成像设备所用的记录材料在宽度方向的尺寸,该尺寸的范围是从用作最小尺寸的明信片尺寸到宽度为330mm的最大尺寸。这里,成像设备所用的记录材料在宽度方向的尺寸是指成像设备的说明书等描述的记录材料的尺寸。
如图5(b)所示,在两个中心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80mm的间隔L4a比明信片尺寸的记录材料在宽度方向的尺寸100mm小,所述明信片尺寸是被输送记录材料在宽度方向的最小尺寸。如图5(b)所示,通过两个中心分离辅助辊41的上推运动形成的突出支撑明信片尺寸的记录材料在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并在明信片尺寸的记录材料上形成谷形起伏。
当输送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m且小于250mm的记录材料时,通过四个中心分离辅助辊的上推运动形成的突出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谷形起伏。
图5(c)示出了输送宽度为330mm的记录材料的情况,该记录材料的尺寸是在成像设备所用的在宽度方向的最大记录材料尺寸。图5(d)是示出了这种情况的透视图。由六个分离辅助辊41形成的六个突出在转印带24上的宽度为330mm的记录材料上形成谷形起伏。宽度为330mm的记录材料的两端由最末端分离辅助辊41的上推运动支撑。
在该实施例中,因此有必要在从作为在宽度方向最小记录材料尺寸的明信片尺寸到宽度为330mm的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中形成谷形起伏。通过形成谷形起伏,能够抑制记录材料P的前缘处的起伏在前缘刚越过上推位置后就走形并且记录材料前缘得到的刚度被立即消除的现象。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最小尺寸的明信片尺寸的记录材料在宽度方向的两个不同部分被局部地顶起,从而在作为最小尺寸的明信片尺寸的记录材料上形成一个谷形起伏。但是,通过使作为最小尺寸的明信片尺寸的记录材料在宽度方向的三个或更多个位置处顶起,可以在作为最小尺寸的明信片尺寸的记录材料上形成两个或更多个谷形起伏。
还避免了这样的现象,即:被输送的记录材料的端部过分地偏离由分离辅助辊41的上推运动形成的突出,且截面二次矩不容易因记录材料边缘处的起伏而增大。因此,即使在记录材料P具有成像设备中所用的在宽度方向的最大尺寸时,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的起伏也不容易因外力例如静电力而被去除。这样可以稳定地输送记录材料P。
(对分离辅助装置的控制)
分离辅助装置40的操作位置由控制单元50控制。图6示出了控制关系。根据用户指定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信息、基于对齐辊对8的记录材料给送定时获得的记录材料前缘位置信息、记录材料的输送速度以及由二次转印高压电源13读取的二次转印电流值来控制分离辅助装置40的操作位置信号。控制单元50包括CPU、ROM和RAM。把来自操作单元102的信息输入到控制单元50,用户利用该操作单元操作成像部。把对齐辊8的操作定时输入到控制单元50。把关于二次转印电流值的信息从二次转印高压电源输入到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50控制分离辅助装置40中马达的操作。
基重是表示每单位面积的重量(g/m2)的单位,并且通常用作表示记录材料厚度的值。
在该实施例中,在ROM中预先存储了以下两种模式:
·当记录材料的基重为40g/m2或更小时,分离辅助辊41定位在上推位置,以沿宽度方向使转印带24局部突出。
·当记录材料的基重超过40g/m2时,分离辅助辊41定位在缩回位置。在该缩回位置,分离辅助辊41从转印带24分离。
也就是说,分离辅助辊41上推具有特定基重(第一基重)的记录材料,以及分离辅助辊41不上推具有比第一基重更大的第二基重的记录材料。
有时用户通过操作单元102输入基重,有时记录材料的基重被输入到存储记录材料的存储部中。根据这些单元输入的关于基重的信息,控制单元50确定分离辅助装置40的操作。
参考图7描述控制分离辅助装置40的操作的流程图。当启动(S01)时,读取用户通过操作单元102设定的记录材料的基重信息(S02)。确定基重是否大于40g/m2(S03)。当在S03中记录材料的基重大于40g/m2时,将分离辅助辊置于缩回位置(S07)。当用户设定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小于或等于40g/m2时,需要操作分离辅助辊41以上推转印带24而形成局部突出,从而将具有低刚度的记录材料从转印带24分离。当设定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小于或等于40g/m2时,确定记录材料是否到达预定位置(S04)。预定位置设定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分离辅助辊41上游的位置,使得在记录材料的前缘到达分离辅助辊41推动的位置前,完成分离辅助辊41上推转印带24的操作。例如通过采用检测自记录材料在对齐辊之间经过起所用的时间和记录材料的输送速度的方法,或者采用借助检测记录材料经过的检测部件来检测记录材料位置的方法,来确定记录材料的位置。当确定了记录材料已经到达预定位置时,使分离辅助辊41沿Y1方向移动,并将其置于转印带24被上推的上推位置(S05)。记录材料P在通过分离辅助辊41而变形的转印带24上起伏,从而增大记录材料的刚度。记录材料P在到达转印带24接触张紧辊26的区域前从转印带24分离。接着,确定记录材料P的前缘是否到达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引导表面(S06)。例如通过采用检测自记录材料在对齐辊之间经过起所用的时间和记录材料的输送速度的方法,或者采用借助检测记录材料经过的检测部件来检测记录材料位置的方法,来确定记录材料的位置。当记录材料到达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引导表面时,确定已经执行了分离,使分离辅助辊移动到缩回位置(S07),并且控制结束(S08)。
尽管在该实施例中是根据用户输入的基重信息来进行控制,也可以使用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传感器来检测记录材料的基重。当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基重来控制分离辅助装置40的操作时,即使具有小基重的记录材料被错误地存储在用于具有大基重的记录材料的盒中,也执行上推操作。也就是说,即使在错误的位置存储了具有小基重的记录材料,也能够抑制小基重的记录材料的分离故障。
作为传感器,可以在记录材料的输送路径中设置重量传感器以检测被输送记录材料的重量,并可根据重量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和记录材料的尺寸信息(面积)来确定记录材料的基重。可替换地,可以在记录材料的输送路径中设置用于检测光透射率的透射传感器,并可根据穿过被输送记录材料的光透射率来确定记录材料的厚度。
(通过张紧辊26来分离记录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当输送具有特定厚度(第一厚度)的记录材料时,分离辅助辊41移动到上推位置。相反地,当输送具有比特定厚度更大的厚度(第二厚度)的记录材料时,分离辅助辊41不移动到上推位置。也就是说,尽管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升高分离辅助辊41来分离具有特定厚度的记录材料,但通过用分离辅助辊41上推转印带24也能够分离厚的记录材料。通过上推运动分离厚记录材料所需的上推量比通过上推运动分离薄记录材料所需的上推量小。但是,至少一定的上推量是必需的。通过这种上推运动在转印带24中形成的局部突出会在转印带24上施加不可忽视的局部负荷,这会加速转印带24的局部磨损。相反地,已经发现利用用于张紧转印带24的张紧辊的曲率和记录材料的高刚度能够将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24上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张紧辊26设置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分离辅助辊41的下游,并且用于把记录材料引导到定影装置60的记录材料引导件29设置在张紧辊26的下游并与张紧辊26相邻。
利用该结构,当具有高刚度的记录材料P例如厚记录材料到达转印带24的因与张紧辊26接触而弯曲的区域(转印带24的行进方向改变的区域)时,即使记录材料没有沿宽度方向起伏,也利用被张紧辊26弯曲的转印带24的弯曲和记录材料的高刚度而将记录材料从转印带24分离。也就是说,厚记录材料从转印带24分离的位置接近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前端,并且从转印带24分离的记录材料顺利地移动到记录材料引导件的引导表面上。结果,能够防止具有高刚度的记录材料例如厚记录材料由于记录材料的刚度和转印带24的输送力而偏出转印带24。
相反地,具有低刚度的记录材料例如薄记录材料从转印带24分离的位置是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处于厚记录材料分离位置的上游。也就是说,该位置远离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前端。但是,具有低刚度的记录材料例如薄记录材料的偏离量较小,因此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不会变化过大。
图2(b)示出了分离辅助辊上推转印带24的状态,图2(a)示出了分离辅助辊缩回的状态。通过上推转印带24来分离记录材料,使得记录材料的分离位置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变成张紧辊26的上游,以及变成远离记录材料引导件29。在该实施例中,缩回位置是分离辅助辊41从转印带24分离以避免磨损转印带24的位置。尽管在该实施例中分离辅助辊41在缩回位置从转印带24分离,但分离辅助辊41可在缩回位置以不会使转印带24变形的程度轻触转印带24。
[第二实施例]
这里省略了对与第一实施例所采用部件相同的部件的描述,因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似。
即使记录材料具有相同的基重,当记录材料的原料不同时,记录材料本身的电阻也不同。因此,即使当记录材料具有相同的基重时,如果二次转印偏压经过恒压控制,则在记录材料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实际流过的二次转印电流不相等。考虑到的是在记录材料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流过的二次转印电流增大,记录材料和转印带24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增大,可分离性减小。因此,研究二次转印电流对记录材料从转印带24上的可分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二次转印电流超过40μA时,张紧辊26难以将基重大于40g/m2且小于60g/m2的记录材料从转印带24分离。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设置用于检测转印电流的转印电流检测单元,并根据在记录材料的前缘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转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转印电流来确定对分离辅助装置40的操作控制。
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根据表1所示的矩阵和图9所示的流程图来控制分离辅助装置40的操作位置。
表1
表1是预先存储在设置于控制单元50中的存储单元中的表。该控制表根据记录材料的前缘通过转印夹持部时提供的转印电流值来区分转印带24被分离辅助辊41变形的情况(变形)和分离辅助辊41从转印带24分离的情况(分离)。当记录材料的基重大于或等于60g/m2时,提供“分离”状态。在记录材料的基重大于40g/m2且小于60g/m2的情况下,当记录材料的前缘处的转印电流为40iA或更小时提供“分离”状态,以及当记录材料的前缘处的转印电流大于40iA时提供“变形”状态。当记录材料的基重小于40g/m2时,提供“变形”状态。也就是说,当读取的转印电流是预定电流值(第一电流值)时,提供“变形”状态。当读取的转印电流是小于第一电流值的电流值(第二电流值)时,提供“分离”状态。
将参考图9描述对分离辅助装置40的操作控制的流程图。当启动(S01)时,读取用户通过用户操作单元102设定的记录材料基重信息(S02)。确定读取的基重是否大于40g/m2(S03)。当用户设定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小于或等于40g/m2时,需要操作分离辅助辊41以便上推转印带24而将记录材料从转印带24分离。当设定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小于或等于40g/m2时,确定记录材料是否已在对齐辊之间通过并已经到达预定位置(S07)。预定位置设定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分离辅助辊41上游的位置,使得在记录材料的前缘到达分离辅助辊41上推的位置前完成分离辅助辊41对转印带24的上推操作。例如通过采用检测自记录材料在对齐辊之间通过起经过的时间和记录材料的输送速度的方法,采用借助用于检测记录材料通过的检测部件来检测记录材料位置的方法,或者采用自读取二次转印电流起经过的时间和记录材料输送速度的方法,来确定记录材料的位置。由于在确定记录材料未达到预定位置之前分离辅助辊不会移动到上推位置,因而能够抑制转印带24的磨损。当确定记录材料已经到达预定位置时,使分离辅助辊41沿Y1方向移动,并将其置于上推转印带24的位置(S08)。记录材料P在通过分离辅助辊41而变形的转印带24上起伏,从而增大其刚度,并在到达张紧辊26前从转印带24分离。
当在S03中记录材料的基重大于40g/m2时,则确定基重是否小于60g/m2(S04)。当基重大于或等于60g/m2时,将分离辅助辊41置于缩回位置(S11)。当确定用户设定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大于40g/m2且小于60g/m2时,确定记录材料的前缘是否已经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S05)。当确定记录材料的前缘已经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时,确定在记录材料的前缘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转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的二次转印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40μA(S06)。当电流小于40μA时,将分离辅助辊41置于缩回位置(S11)。相反地,当转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转印电流大于或等于40μA时,则确定记录材料是否已经到达预定位置(S07)。当确定记录材料已经到达预定位置时,将分离辅助辊41置于上推位置(S08)。通过将分离辅助辊41置于上推位置,使用分离辅助辊41来执行分离。然后,获取记录材料的前缘位置信息(S09)。例如通过采用检测自记录材料在对齐辊之间通过起经过的时间和记录材料输送速度的方法,或者采用借助用于检测记录材料通过的检测部件来检测记录材料位置的方法,来确定和获取记录材料的前缘位置信息。然后,确定记录材料的前缘是否已经到达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引导表面(S10)。当记录材料的前缘已经到达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引导表面时,使分离辅助辊移动到缩回位置(S11),并且控制结束(S12)。在该实施例中,当记录材料的基重大于40g/m2且小于60g/m2时,根据在记录材料的前缘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转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转印电流来确定对分离辅助辊的操作控制。但是,为了确定在基重大于40g/m2且小于60g/m2时对分离辅助辊的操作控制,可以使用在记录材料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前检测到的二次转印电流来进行确定。
(分离辅助辊41的操作控制定时)
参考图8,对基重大于40g/m2且小于60g/m2并且二次转印电流大于或等于40μA时控制分离辅助辊的定时进行描述。当施加经过恒压控制的二次转印偏压(“开通”)且记录材料的前缘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时,用转印电流检测部件读取二次转印电流。当在记录材料的前缘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后读取的二次转印电流大于或等于40μA时,把用于使分离辅助辊41移动到上推位置的分离辅助辊操作信号从控制单元50传递给分离辅助辊41。之后,当确定记录材料的前缘已经到达记录材料引导件29的引导表面时,把用于使分离辅助辊41移动到缩回位置的分离辅助辊操作信号从控制单元50传递给分离辅助辊41。
[第三实施例]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这里省略了对与第二实施例所采用部件相同的部件的描述,因为其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相似。
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确定基重大于40g/m2时使分离辅助辊41移动到上推位置的定时。
当基重为40g/m2时,不需要读取二次转印电流。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当确定基重大于40g/m2时,在记录材料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前完成把分离辅助辊41移动到上推位置。由于在记录材料上实施二次转印时不会因分离辅助辊41的移动导致振动,因此当基重为40g/m2时,能够抑制由于在二次转印时分离辅助辊41的移动带来的振动的影响。
[第四实施例]
将参考图10(a)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这里省略了对与第一实施例所采用部件相同的部件的描述,因为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似。在该实施例中,布置有两个在宽度方向上相互之间有预定间隔的分离辅助辊41。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L5为250mm,其比记录材料的宽度短。这样能够特别适用于在宽度方向的尺寸为297mm的A4大小的薄记录材料。
[第五实施例]
将参考图10(b)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这里省略了对与第一实施例所采用部件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沿宽度方向布置了三个分离辅助辊41。相邻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L6为125mm。最末端的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为250mm。中心分离辅助辊41设置成几乎在记录材料的中心,记录材料是以其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共同的基准线基本重合的方式输送,而不用考虑记录材料的宽度。特别是当输送在宽度方向尺寸为297mm的A4大小的薄记录材料时,在转印带24上的记录材料上形成两个谷形形状。通过在A4大小的记录材料上形成多个谷形形状,能够进一步增强A4大小的记录材料的可分离性。尽管在此未示出,但是也可以在记录材料的宽度范围内设置四个或更多的分离辅助辊41。
[第六实施例]
将参考图10(c)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这里省略了对与第二实施例所采用部件相同的部件的描述,因为其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相似。
在该实施例中,在宽度方向布置了三个分离辅助辊41。相邻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较短间隔(L7)为80mm,相邻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较长间隔(L8)为170mm。设置于端部的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L9为250mm。
图11(a)示出了被输送记录材料P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m且小于170mm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式为,使得邻接较短间隔L7的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中点与被输送记录材料P在宽度方向的中心重合。
图11(b)示出了被输送记录材料P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70mm且小于250mm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式为,使得邻接较长间隔L8的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中点与被输送记录材料P在宽度方向的中心重合。
图11(c)示出了被输送记录材料P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250mm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式为,使得端部的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中点与被输送记录材料P在宽度方向的中心重合。
利用该结构,在用于记录材料的转印带24上形成多个突出,所述记录材料在宽度方向具有从作为最小尺寸的明信片尺寸到宽度为330mm的尺寸。
[第七实施例]
将参考图12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这里省略了对与第二实施例所采用部件相同的部件的描述,因为其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相似。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2(a)所示,为各个分离辅助辊41设置了用于改变位置的马达46。六个分离辅助辊41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开。两个中心相邻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L4a为80mm,从两端部起第二个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L4b是150mm,端部处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间隔L4c是250mm。输送具有任何宽度的记录材料,使得其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共同基准线大体上重合。记录材料的中心与端部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中点、从两端部数第二个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中点以及两个相邻中心分离辅助辊41之间的中点重合。
执行相应于每个分离辅助辊41的马达46的驱动,并且由于设置在辊驱动齿轮44和辊枢转中心轴43之间的轴承而不会对其它分离辅助辊41的驱动产生干扰。根据用户通过操作单元102指定的记录材料在宽度方向的尺寸信息来控制分离辅助辊41的操作位置。也就是说,执行控制,使得在宽度方向上位于被输送记录材料通过的区域中的分离辅助辊41置于上推位置,而位于被输送记录材料不通过的非通过区域中的分离辅助辊41置于缩回位置。
如图12(b)所示,当被输送记录材料P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m且小于150mm时,升高六个分离辅助辊41中的两个中心分离辅助辊41。如图12(c)所示,当被输送记录材料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m且小于250mm时,升高六个分离辅助辊41中的四个中心分离辅助辊41。当被输送记录材料P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250mm时,如图12(d)所示,升高六个分离辅助辊41中的四个中心分离辅助辊41。
即使在输送薄记录材料时,也升高在记录材料通过的区域中的分离辅助辊41,但是不升高在记录材料未通过的区域中的分离辅助辊41,使得能够抑制在利用分离辅助辊分离薄记录材料时向带施加的负荷。
附图标记列表
1 感光鼓
2 一次充电装置
3 曝光装置
4 显影装置
5 一次转印辊
6 中间转印带
8 对齐辊
9 二次转印辊
11 鼓清洁装置
12 带清洁装置
13 二次转印高压电源
20 中间转印带张紧辊(张力辊)
21 中间转印带张紧辊(与二次转印辊9相对的辊)
22 中间转印带张紧辊(驱动辊)
24 转印带
25 转印带张紧辊
26 转印带张紧辊
27 转印带张紧辊(张力辊)
29 记录材料引导件
31 转印带清洁装置
40 分离辅助装置
50 控制单元
60 定影装置
P 记录材料
A 感光鼓的旋转方向
B 转印带的旋转方向
G 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
N 二次转印位置

Claims (4)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配置成承载调色剂图像;
可动的带部件,配置成承载和输送记录材料;
转印部件,配置成将形成在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到由带部件承载和输送的记录材料上;
上推部件,其在带部件宽度方向上具有多个突出,并且配置成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的转印部件下游从内侧上推带部件,使得所述多个突出在带部件上形成了在带部件厚度方向上的多个突出部;和
执行部,配置成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第一模式中,上推部件的所述多个突出通过上推带部件而在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了多个突出部,在第二模式中,上推部件的所述多个突出与带部件分离;
控制部,配置成在带部件输送具有第一厚度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模式,并且在带部件输送具有大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模式。
2.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配置成承载调色剂图像;
可动的带部件,配置成承载和输送记录材料;
转印部件,配置成将形成在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到由带部件承载和输送的记录材料上;
上推部件,其在带部件宽度方向上具有多个突出,并且配置成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的转印部件下游从内侧上推带部件,使得所述多个突出在带部件上形成了在带部件厚度方向上的多个突出部;和
执行部,配置成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第一模式中,上推部件的所述多个突出通过上推带部件而在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了多个突出部,在第二模式中,上推部件的所述多个突出与带部件分离;
控制部,配置成在带部件输送具有第一基重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模式,并且在带部件输送具有大于第一基重的第二基重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成像设备还包括转印电流检测部件,其配置成检测流动到转印部件的电流,
其中,在转印部件向具有一定厚度或一定基重的记录材料转印调色剂图像时,在转印电流检测部件检测到第一电流值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第一模式;并且,在转印部件向具有一定厚度或一定基重的记录材料转印调色剂图像时,在转印电流检测部件检测到小于第一电流值的第二电流值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第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成像设备所用的在宽度方向为最小尺寸的记录材料通过的区域内,上推部件包括多个突出。
CN200980162131.7A 2009-10-29 2009-10-29 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76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68624 WO2011052063A1 (ja) 2009-10-29 2009-10-29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7637A CN102667637A (zh) 2012-09-12
CN102667637B true CN102667637B (zh) 2015-01-21

Family

ID=43921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213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7637B (zh) 2009-10-29 2009-10-29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8494432B2 (zh)
EP (1) EP2495618A1 (zh)
JP (1) JP5208280B2 (zh)
KR (1) KR101454088B1 (zh)
CN (1) CN102667637B (zh)
BR (1) BR112012009872A2 (zh)
RU (1) RU2502105C1 (zh)
WO (1) WO20110520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7637B (zh) * 2009-10-29 2015-01-2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5171886B2 (ja) * 2010-05-31 2013-03-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18644B2 (ja) * 2010-06-15 2014-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072832B (zh) * 2011-10-26 2016-02-17 夏普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5505908B2 (ja) * 2011-11-17 2014-05-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79154B2 (ja) * 2012-02-29 2016-03-08 桂川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18238B2 (ja) * 2012-07-31 2014-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JP6021494B2 (ja) * 2012-07-31 2016-1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US9658577B2 (en) 2014-04-02 2017-05-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nsfer belt rollers of specific shapes
JP6229850B2 (ja) * 2015-03-26 2017-11-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59122A (ja) * 2021-10-14 2023-04-2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高分子材料成型物、定着部材、定着部材の製造方法、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1664A (ja) * 1992-06-08 1993-12-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6024A (ja) * 1995-06-30 1997-01-17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60324A (ja) * 1995-12-07 1997-06-20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42090A (ja) * 1999-02-18 2000-09-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389242B1 (en) * 2000-09-15 2002-05-1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EP1400865A1 (en) * 2002-09-20 2004-03-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ferring unit for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7117B2 (ja) * 1988-04-05 1997-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915510B2 (ja) * 1990-07-05 1999-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119636A (ja) 1991-10-24 1993-05-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5893657A (en) * 1992-12-28 1999-04-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jam recovery
JPH08166747A (ja) 1994-10-14 1996-06-25 Ricoh Co Ltd シート材からの付着物除去装置
JPH0915987A (ja) 1995-06-28 1997-01-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90768A (ja) * 1995-09-20 1997-04-04 Fuji Xerox Co Ltd 記録シート剥離装置
JP3303622B2 (ja) * 1995-09-20 2002-07-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厚紙搬送方法とその方法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0996967A (ja) * 1995-09-29 1997-04-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5740512A (en) * 1995-10-27 1998-04-14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with swell correction
US5822665A (en) * 1996-05-16 1998-10-13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a transfer film caused from the operation of a separating device
US5995797A (en) * 1997-05-26 1999-11-30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conveys unfixed toner images to a fixing device in an undisturbed and stable manner so that images may be formed on both sides of a sheet
JPH1124341A (ja) 1997-07-09 1999-01-2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8796A (ja) * 1997-07-15 1999-02-12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466958B2 (ja) * 1999-05-13 2003-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559491B2 (ja) 2000-02-23 2004-09-02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3559490B2 (ja) 2000-02-23 2004-09-02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US6631249B2 (en) * 2000-09-29 2003-10-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eventing the overflow of toner on a clean blade
JP4455440B2 (ja) * 2004-07-30 2010-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56638A (ja) 2004-08-18 2006-03-02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100644656B1 (ko) * 2004-12-01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5094242B2 (ja) * 2007-07-04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06718B2 (ja) * 2008-05-12 2011-06-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433228B2 (en) * 2009-01-12 2013-04-30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ipping media from a surface in an apparatus useful for printing
CN102667637B (zh) * 2009-10-29 2015-01-2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5484004B2 (ja) * 2009-11-09 2014-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71886B2 (ja) * 2010-05-31 2013-03-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18644B2 (ja) * 2010-06-15 2014-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58862B2 (ja) * 2010-10-19 2013-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58863B2 (ja) * 2010-10-20 2013-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98535A (ja) * 2010-11-02 2012-05-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08381A (ja) * 2010-11-18 2012-06-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679788B2 (ja) * 2010-12-06 2015-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28031A (ja) * 2010-12-13 2012-07-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677074B2 (ja) * 2010-12-16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1664A (ja) * 1992-06-08 1993-12-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6024A (ja) * 1995-06-30 1997-01-17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60324A (ja) * 1995-12-07 1997-06-20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42090A (ja) * 1999-02-18 2000-09-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389242B1 (en) * 2000-09-15 2002-05-1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EP1400865A1 (en) * 2002-09-20 2004-03-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ferring unit for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54088B1 (ko) 2014-10-22
WO2011052063A1 (ja) 2011-05-05
JP5208280B2 (ja) 2013-06-12
US8494432B2 (en) 2013-07-23
BR112012009872A2 (pt) 2016-09-27
US20130279931A1 (en) 2013-10-24
EP2495618A1 (en) 2012-09-05
RU2502105C1 (ru) 2013-12-20
CN102667637A (zh) 2012-09-12
JPWO2011052063A1 (ja) 2013-03-14
US8626014B2 (en) 2014-01-07
KR20120072382A (ko) 2012-07-03
US20110103861A1 (en) 2011-05-05
RU2012122010A (ru) 2013-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7637B (zh) 成像设备
CN102262382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47817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6604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6797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413148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588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64306B2 (ja) エンドレスベルト斜行規制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59599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280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35654B2 (ja) 両面記録用の電子写真装置
JP2012236702A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11900A (ja) 両面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両面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記録紙搬送方法
JPH04217533A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
JP56932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05378A (ja) 印刷装置の転写装置
JPH091143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23973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02146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転写装置
JPH11338201A (ja) 両面印刷装置
JP20130928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3099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3243550A (ja) 用紙送り機構
JP20121231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173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