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2742A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2742A
CN102582742A CN2012100012993A CN201210001299A CN102582742A CN 102582742 A CN102582742 A CN 102582742A CN 2012100012993 A CN2012100012993 A CN 2012100012993A CN 201210001299 A CN201210001299 A CN 201210001299A CN 102582742 A CN102582742 A CN 102582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ing box
storage battery
electric
incorporating sectio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12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2742B (zh
Inventor
樋渡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82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2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2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27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46Luggage carriers forming part of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2Motorcycles, Trikes; Quads; Scoo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后框架通过收纳箱的上部侧方而向收纳箱的后方伸出的跨骑型车辆中,可确保维修性良好的电装部件收纳空间的跨骑型车辆。跨骑型车辆具备:配置在车辆的后部,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成左右一对的后框架;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后框架之间,且设有上方敞开的上方开口部的收纳箱;将所述上方开口部支承为能够开闭的乘客就座用的座椅;配置在收纳箱的后方,且设有向收纳箱侧敞开的维修用开口部的电装部件收纳部;闭塞所述维修用开口部的维修盖,在所述收纳箱的后部,后框架具备配置在所述上方开口部附近且将所述左右的后框架的比收纳箱靠后方的部位连结起来的后横向框架,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配置在所述后横向框架的下方,由收纳箱支承。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座椅下配置的收纳箱的后方具备收纳电装部件的电装部件收纳部的跨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作为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车辆,通常已知有如下这样的车辆,即,其具备:配置在座椅下且设有上方敞开的上方开口部的收纳箱;通过收纳箱的下部侧方而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框架。
作为此种车辆,已知有如下这样结构的车辆,即,为了确保电装部件的维修性,在收纳箱的后壁设置检修孔,在收纳箱的后方且在后框架上设置用于配置电装部件的托盘,在该托盘中配置电装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5673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技术中,在后框架通过收纳箱的上方开口部的附近而向收纳箱的后方伸出的情况下,收纳箱后方的后框架上方的空间变窄,因此存在难以确保电装部件收纳空间这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在后框架通过收纳箱的上方开口部的附近而向收纳箱的后方延伸出的跨骑型车辆中,确保维修性良好的电装部件收纳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配置在车辆的后部,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成左右一对的后框架33;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后框架33之间,且设有上方敞开的上方开口部19A的收纳箱19;将所述上方开口部19A支承为能够开闭的乘客就座用的座椅20;配置在收纳箱19的后方,且设有向收纳箱19侧敞开的维修用开口部69B的电装部件收纳部69;以及闭塞所述维修用开口部69B的维修盖67,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箱19的后部,后框架33具备配置在所述上方开口部19A附近且将所述左右的后框架33的比收纳箱19靠后方的部位连结起来的后横向框架35,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配置在所述后横向框架35的下方,并由所述收纳箱19支承。
在本发明中,由于设置将左右的后框架的比收纳箱靠后方的部位连结起来的后横向框架,且在后横向框架下方的无用空间配置电装部件收纳部,因此即使后框架通过收纳箱的上部侧方而向收纳箱的后方延伸出,也能够确保维修性良好的电装部件收纳空间。
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可以由所述后横向框架35支承。
由于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由收纳箱和后横向框架这两方支承,因此即使在电装部件收纳部配置重物,也能够牢固地支承。
所述配电装部件收纳部69可以在与所述收纳箱19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后框架33。
由于使电装部件收纳部和收纳箱一体化而安装于后框架,因此安装时的操作变得容易,且安装作业变得简单。
可以构成为,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及所述收纳箱19都为树脂制,电装部件收纳部69通过熔敷或粘接而安装于所述收纳箱19。
能够使电装部件收纳部及收纳箱轻量化,并同时将电装部件收纳部牢固地支承。
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收纳有蓄电池70,所述蓄电池70配置成在打开所述维修盖67的状态下,所述蓄电池70的电极72在俯视时露出。
在敞开座椅而打开维修盖的状态下,蓄电池的电极在俯视时露出,从而能够从上方接近蓄电池的电极,并且不会遮挡来自上方的光,使蓄电池的电极附近变得明亮,因此与蓄电池的电极连接的电线的安装作业、取下作业变得容易。
可以构成为,所述维修盖67在所述蓄电池70侧的面上具备以与蓄电池70抵接的方式鼓出的鼓出部67E,在与所述蓄电池70相反侧的面上,在与所述鼓出部67E对应的位置具备凹部67F。
由于鼓出部与蓄电池抵接,因此能够通过鼓出部限制蓄电池来防止蓄电池的位置错动或振动。由于在蓄电池的相反侧的面具备凹部,因此在从蓄电池的相反侧取下维修盖时,容易保持维修盖,且使作业性提高。
所述维修盖67在所述鼓出部67E的侧面可以具备保险丝收纳部67G。
在鼓出部的侧面的无用空间能够收纳保险丝,从而能够将保险丝紧凑地收纳。
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在侧视时可以与后框架33重合。
由于后框架位于蓄电池的侧面,因此能够通过后框架保护蓄电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将左右的后框架的比收纳箱靠后方的部位连结起来的后横向框架,且在后横向框架下方的无用空间配置电装部件收纳部,因此即使后框架通过收纳箱的上部侧方而向收纳箱的后方延伸出,也能够确保维修性良好的电装部件收纳空间。
若通过后横向框架支承电装部件收纳部,则电装部件收纳部由收纳箱和后横向框架这两方支承,因此电装部件收纳部的抗载荷性得以提高。
若将电装部件收纳部在与收纳箱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安装于后框架,则安装时的操作变得容易,且安装作业变得简单。
若电装部件收纳部及所述收纳箱都为树脂制,且通过熔敷或粘接而将电装部件收纳部安装于收纳箱,则能够使电装部件收纳部及收纳箱轻量化,并同时牢固地支承电装部件收纳部。
若在电装部件收纳部收纳蓄电池,且蓄电池配置成在打开维修盖的状态下,蓄电池的电极在俯视时露出,则在打开维修盖的状态下能够从上方接近蓄电池的电极,并且不会遮挡来自上方的光,使蓄电池的电极附近变得明亮,因此与蓄电池的电极连接的电线的安装作业、取下作业变得容易。
若维修盖在蓄电池侧的面上具备以与蓄电池抵接的方式鼓出的鼓出部,且在与蓄电池相反侧的面上,在与鼓出部对应的位置具备凹部,则鼓出部与蓄电池抵接,从而能够通过鼓出部限制蓄电池来防止蓄电池的位置错动或振动。另外,由于在与蓄电池相反侧的面上具备凹部,因此在从蓄电池的相反侧取下维修盖时,容易保持维修盖,且使作业性提高。
若维修盖在鼓出部的侧方具备保险丝收纳部,则能够在鼓出部的侧面的无用空间收纳保险丝,从而能够将保险丝紧凑地收纳。
若电装部件收纳部在侧视时与后框架重合,则后框架位于蓄电池的侧面,因此能够通过后框架保护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图。
图3是收纳箱的立体图。
图4是收纳箱的俯视图。
图5是收纳箱的仰视图。
图6是收纳箱的后方立体图。
图7是收纳箱后部的剖视图。
图8是取下维修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A)是收容壳体的左侧视图,(B)是其后视图。
图10(A)是维修盖的左侧视图,(B)是其后视图。
图11是收纳箱的右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  机动二轮车
11  车架
19  收纳单元
20  座椅
33  后框架
35  后横向框架
67  维修盖
67E 鼓出部
67F 凹部
67G 保险丝收纳部
19  收纳箱(收纳箱)
19A  上表面开口(上方开口部)
69   副箱(电装部件收纳部)
69B  开口(维修用开口部)
70   蓄电池
72   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二轮车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是指从车辆的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0(跨骑型车辆)是小型摩托车型的跨骑型车辆,其主要具备:车架11;在车架11的前部的头管12上安装的左右一对的前叉13;在前叉13的下端安装的前轮14;与前叉13的上部连结的车把15;在车架11的前后的中间部安装成能够上下摆动的动力单元16;在动力单元16的后部安装的后轮17;架设在动力单元16的后端部与车架11的后部之间的后缓冲单元18;在车架11的后部安装的收纳箱19;在收纳箱19的上方配置且供驾驶员就座的座椅20;燃料箱24;覆盖车架11的树脂制的车身罩44。
图2是车架11的立体图。车架11具备:头管12;从头管12的后表面向后下方延伸的一根主框架30;与主框架30的下部连接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横向框架31;从前横向框架31的左右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框架32、32;设置在下框架32、32的后部,且将左右的下框架32、32连结起来的中央横向管34;从中央横向管34向后上方延伸到车辆后部的后框架33、33。
包括前轮14及前叉13在内的转向系统由转向轴(未图示)轴支承为转动自如,其中转向轴被轴支承于头管12上。
在后框架33、33的后端设有将左右的后框架33、33连结起来的后横向框架35,在后框架33、33的比前端靠后方的后倾斜部设有将左右的后框架33、33连结起来的横向管36。
在左右的下框架32、32的上方设有将主框架30和左右的后框架33、33连结起来的左右一对的底框架37、37。底框架37、37的后部与从后框架33、33向车宽方向伸出的后座踏板托架38、38连结。在后座踏板托架38、38上安装有就座在座椅20的后部的乘客载置脚的后座踏板39(图1)。
在左侧的下框架32设有侧停车架托架53,在侧停车架托架53上安装有能够折叠的侧停车架54(图1)。另外,在后框架33、33的前部的后表面设有连结动力单元16的动力单元连结部55。
如图1所示,动力单元16具有前部的发动机21、与该发动机21的后部相连而驱动后轮17的动力传递机构22,该动力单元16经与其前部连结的连杆23而能够摆动地与动力单元连结部55连结。动力单元16为单元摆动式发动机,其在后框架33的下方朝向后方延伸而轴支承后轮17,且还具备作为支承后轮17的摆臂的功能。
在动力单元16的上部连结有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净化并供应向发动机21的空气滤清器箱25。从发动机21延伸出的消声器28配置在后轮17的右侧方。
另外,在动力单元16的左侧面设有通过脚蹬使发动机21起动的脚蹬踏板26,在动力单元16的下部安装有将机动二轮车10支承为直立状态的主停车架27。
车身罩44具备:覆盖头管12及主框架30的前方的前罩45;与前罩45连结,覆盖头管12及主框架30的后方的护腿板46;与护腿板46的下部连续,并从上方覆盖左右的底框架37、37的踏板底板47;与前罩45的下部相连且从下方覆盖踏板底板47的底板下罩48;覆盖收纳箱19的前部的座椅下罩49;从侧方覆盖后框架33、33及收纳箱19的左右一对的后罩50;在座椅20的下方覆盖车辆的后面的尾罩51。
底板下罩48的左右的侧面部从外侧方覆盖下框架32、32及底框架37、37。
车把1 5的周围由车把罩41覆盖。在前叉13上设有覆盖前轮14的上方的前挡泥板42,在后罩50的下方设有覆盖后轮17的上方的后挡泥板43。收纳箱19由开闭自如的座椅20开闭,在座椅20的后部设有扶手29。积存发动机21的燃料的作为能量储藏箱的燃料箱24被配置在踏板底板47的下方。
图3是表示在左右的后框架33之间安装有收纳箱19的状态的立体图。收纳箱19是沿后框架33延伸设置且在上表面设有大的上表面开口(上方开口部)19A的壳体,例如为在前部收容头盔H(图1)且在后部收容物品等的壳体。
在收纳箱19的后端部设有维修盖67。如后述的图8所示,在维修盖67的内侧形成有维修用的空间65,后述的蓄电池70的电极72及保险丝75在维修用的空间65中露出。
如图1所示,在侧视时,左右的后框架33从中央横向管34到横向管36附近急剧地向后上方倾斜延伸,在横向管36附近弯曲而以平缓的倾斜角度延伸,且再一次弯曲而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直至后端。如图2所示,左右的后框架33的间隔从中央横向管34经过横向管36到第一弯曲部33A为止大致均匀,在第一弯曲部33A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到第二弯曲部33B为止逐渐变成窄幅,从第二弯曲部33B到后端为止保持窄幅的状态且间隔均匀。
如图3所示,收纳箱19在从后框架33的前部的横向管36附近到后框架33的后部的后横向框架35附近的部分配置成嵌入到左右的后框架33之间。即,如图1及图9所示,收纳箱19在侧视时与后框架33重合。在收纳箱19的前部,后框架33通过底部19B附近,在后端部,后框架33通过上表面开口19A的附近。
收纳箱19如以下这样固定。
即,如图4所示,在底部19B的前端设有左右一对的安装孔19N,贯通安装孔19N的安装螺钉(未图示)紧入到在横向管36上设置的左右一对的支架56(图3)中。另外,在侧壁部19C上形成的台阶部19D也设有安装孔19O,贯通该安装孔19O的安装螺钉(未图示)紧入到后框架33的上表面。另外,在上表面开口19A的后端,以与后横向框架35的上表面重叠的方式一体地延伸设置有支承凸缘19E,该支承凸缘19E由后横向框架35的安装部35A的上表面支承。
如图3所示,在收纳箱19的上表面前端设有用于将乘客的座椅20(参照图1)安装成开闭自如的座椅安装部19F,通过与座椅安装部19F的孔19F-1嵌合的支承轴(未图示),将座椅20的前缘部铰链连结(未图示)成开闭自如。收纳箱19的上表面开口19A由座椅20闭塞,从而如图1所示,在收纳箱19的内侧形成头盔H、行李以及电装部件等的收容空间。
如图1及图9(A)所示,收纳箱19在侧视下,底部19B的前部在比座椅20的上表面低的位置大致水平地形成,从而能够收容头盔H,且后部向后上方倾斜形成,来确保配置空气滤清器等部件的空间。
另外,如图4所示,收纳箱19的底部19B在俯视时,前部以沿着头盔的形状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状,后部以嵌入后框架33之间的方式形成为大致矩形。
如图4、图5所示,在底部19B的前部设有向上侧凹陷的凹部19G,来确保吸气系统部件的配置空间。另外,在底部19B的前部设有排水孔19H。在底部19B的后部设有用于对维修盖67进行定位的卡止部19I。
在收纳箱19的侧壁部19C上,且在成为窄幅的比第一弯曲部33A靠后方的部分,以沿着后框架33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有台阶部19D,比该台阶部19D靠上方的部分以沿着后框架33的外侧面的方式形成为宽幅,从而能够实现收纳容量的增大。
图6是图4中的VI-VI剖视图。
如上所述,维修用的空间65在维修盖67的内侧延伸,副箱(电装部件收纳部)69与该空间65连设。即,在收纳箱19的后壁19J开设有后壁开口19K,副箱69以向后横向框架35的下方延伸出的方式与后壁开口19K连设,副箱69与收纳箱19的后壁开口19K接合。
副箱69为箱状的壳体,其收容蓄电池70,该蓄电池70在被收容到副箱69的内侧后由维修盖67定位。如图5、图7所示,副箱69嵌入左右的后框架33的后端部之间,而位于后横向框架35的上方连结板35B的下方且后横向框架35的后方连结板35C的前方。由此,能够有效利用后横向框架35下方的无用空间。副箱69在侧视时与后框架33重合。由此,能够通过后框架33保护蓄电池70。
图7是从图3的箭头A方向观察到的向视图。在副箱69的后壁69C设有突起69D。另外,在后横向框架35的后方连结板35C开设有支承孔35D,在支承孔35D中配置有由弹性构件构成的橡胶71。并且,副箱69的突起69D隔着橡胶71被插入到后横向框架35的支承孔35D中而被固定,由此来支承副箱69。由此,由于突起69D由支承孔35D支承,因此即使在蓄电池70的自重作用下将副箱69压下,副箱69也被后横向框架35牢固地支承。
收纳箱19及副箱69都由树脂形成。如图6所示,在副箱69的前壁69A设有接合凸缘69E,在从前方将副箱69插入到收纳箱19的后壁19J的后壁开口19K内,并使接合凸缘69E与收纳箱19的后壁19J压接的状态下,如图9B所示,通过熔敷或粘接使副箱69的前壁69A与收纳箱19的后壁19J接合,从而使副箱69与收纳箱19一体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箱19及副箱69在通过熔敷或粘接而一体化的状态下,从前方被嵌入到后框架33而被安装。由此,安装时的操作容易,且安装作业简单。
如图6所示,维修盖67闭塞维修用的空间65的开口部,并具备前壁部67A和上壁部67B。
在维修盖67的前壁部67A的下部前方形成有卡止片67C,通过将该卡止片67C卡止于在收纳箱19的底部19B设置的卡止部19I,从而将维修盖67定位。在维修盖67的上壁部67B的后端设有安装凸缘67D,通过将该安装凸缘67D螺纹紧固在收纳箱19的后壁19J上来固定维修盖67。
在维修盖67的前壁部67A的后表面形成有向后方(蓄电池70侧)鼓出的鼓出部67E。在鼓出部67E设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蓄电池缓冲件74,该蓄电池缓冲件74与蓄电池70抵接。即,维修盖67的鼓出部67E与蓄电池70抵接,从而抑制蓄电池70。由此,能够防止蓄电池70运动,从而能够提高抗振动性。
另外,在前壁部67A的前表面上的与上述鼓出部67E对应的位置设有向后方(蓄电池70侧)凹陷的凹部67F,如图3所示,维修盖的凹部67F在收纳箱19的上表面开口19A内露出。由此,在进行维修盖67的安装作业或取下作业时,容易用手钩在维修盖67上,从而维修盖67的安装或取下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如图10(A)、图10(B)所示,在上述鼓出部67E的左右两侧设有与鼓出部67E相比更向前方伸出的保险丝收纳部67G。由此,能够利用鼓出部67E的侧面的无用空间而紧凑地收纳保险丝75(参照图8)。
图8是表示在收纳箱19中取下维修盖67后的状态的图。
在收纳箱19的卡止部19I的后方,在左右两侧配置有保险丝75,在该保险丝75的后方配置有蓄电池70。
蓄电池70的后部收容于与收纳箱19的后壁开口19K(参照图9)接合的副箱69中。另一方面,蓄电池70的前部向收纳箱19的空间65内突出,在前部上表面设有电极72。即,蓄电池70的电极72进入上表面开口19A的从上表面投影的投影面内,在取下维修盖67的状态下,蓄电池70的电极72位于空间65中,且在俯视时露出。在蓄电池70的电极72连接有电线73,该电线73从设置在收纳箱19的底部19B的电线孔19M(参照图5)向外侧延伸出。
由此,在取下维修盖67的状态下,蓄电池70的电极72及与电极72连接的电线73在俯视时露出,因此在向蓄电池70的电极72安装或取下电线73时,能够从上方进行作业,除了作业姿势轻松以外,不会遮挡来自上方的光而变得明亮,从而作业性提高。
接着,对后框架33后部的电装部件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左右的后框架33的间隔在第一弯曲部33A的后方,直至第二弯曲部33B为止逐渐变成窄幅,从第二弯曲部33B到后端为止保持窄幅的状态且间隔均匀。由此,在后框架33的比第一弯曲部33A靠后方的部位可确保在后框架33的外侧配置部件的空间。并且,如图11所示,在右侧的后框架33的比第一弯曲部33A靠后方的部分,从后方开始顺次支承有照明控制继电器80、起动继电器81、ECU82、调节器/整流器83及点火线圈84。
与蓄电池70的电极72连接的电线73分支成多个电线(未图示),直接或经由保险丝75而从在收纳箱19的底部19B的后部右侧设置的电线孔19M(参照图5)延伸出,各电线(未图示)与照明控制继电器80、起动继电器81及调节器/整流器83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直接或经保险丝75与蓄电池70连接的电装部件、即起动继电器81、照明控制继电器80及调节器/整流器83被配置在蓄电池70的附近,因此能够缩短配线距离,从而防止电力损失。
在该车辆中,后框架33通过收纳箱19的上表面开口19A附近而向收纳箱19的后方延伸出。此时,若在后框架33的上方收纳蓄电池70,则车辆高度变高,若在后框架33的后方配置蓄电池70,则车辆长度变长。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对左右的后框架33的比收纳箱19靠后方的部位进行连结的后横向框架35的下方配置了收容蓄电池70的副箱69,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后横向框架35的下方的无用空间,从而能够在不使车辆高度变高且不使车辆长度变长的情况下确保蓄电池70的收纳空间。
在该车辆中,在收纳箱19的后端部熔敷向后横向框架35的下方延伸的副箱69,并在副箱69内收纳蓄电池70。这样,虽然在蓄电池70的自重的作用下将副箱69压下,但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副箱69的后壁69C设置突起69D,并将该突起69D插入在后横向框架35上设置的支承孔35D中而进行支承,因此即使在蓄电池70的自重的作用下将副箱69压下,也能够通过后横向框架35牢固地支承副箱6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副箱69和收纳箱19一体化而安装于后框架33,因此安装时的操作容易,且安装作业变得简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副箱69及收纳箱19都为树脂制,副箱69通过熔敷或粘接而安装于收纳箱19。由于使用轻量的树脂作为材料,且利用接合强度高的熔敷或粘接作为接合方法,因此能够使副箱69及收纳箱19轻量化,并同时牢固地支承副箱6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70配置成在打开维修盖67的状态下,蓄电池70的电极72在俯视时露出。
由于在打开维修盖67的状态下,蓄电池70的电极72在俯视时露出,因此能够从上方接近蓄电池70的电极72,并且不会遮挡来自上方的光,使蓄电池的电极72附近变得明亮,从而与电极72连接的电线73的安装作业、取下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维修盖67在蓄电池70侧的面上具备以与蓄电池70抵接的方式鼓出的鼓出部67E,且在相反侧的面上的与鼓出部67E对应的位置具备凹部67F。由于鼓出部67E与蓄电池70抵接,因此能够通过鼓出部67E限制蓄电池70,并能够防止蓄电池70的位置错动或振动。另外,由于设有凹部67F,因此在敞开座椅20而从收纳箱19的上表面开口19A接近并取下维修盖67时,容易保持维修盖67,且使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维修盖67在鼓出部67E的侧面具备保险丝收纳部67G,因此可有效地利用无用空间。
副箱69在侧视时与后框架33重合,因此能够通过后框架33保护蓄电池70。
由于蓄电池70位于收纳箱19的后端下部,因此能够较大地确保收纳箱19的容量。另外,由于在收纳箱19的底部19B没有避开蓄电池70的凹凸形状,因此在收纳箱19内容易收容物品。

Claims (8)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
配置在车辆的后部,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成左右一对的后框架(33);
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后框架(33)之间,且设有上方敞开的上方开口部(19A)的收纳箱(19);
将所述上方开口部(19A)支承为能够开闭的乘客就座用的座椅(20);
配置在收纳箱(19)的后方,且设有向收纳箱(19)侧敞开的维修用开口部(69B)的电装部件收纳部(69);以及
闭塞所述维修用开口部(69B)的维修盖(67),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纳箱(19)的后部,后框架(33)具备配置在所述上方开口部(19A)附近且将所述左右的后框架(33)的比收纳箱(19)靠后方的部位连结起来的后横向框架(35),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配置在所述后横向框架(35)的下方,并由所述收纳箱(19)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由所述后横向框架(35)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在与所述收纳箱(19)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后框架(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及所述收纳箱(19)都由树脂制成,电装部件收纳部(69)通过熔敷或粘接而安装于所述收纳箱(19)。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收纳有蓄电池(70),所述蓄电池(70)配置成在打开所述维修盖(67)的状态下所述蓄电池(70)的电极(72)在俯视时露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修盖(67)在所述蓄电池(70)侧的面上具备以与蓄电池(70)抵接的方式鼓出的鼓出部(67E),在与所述蓄电池(70)相反侧的面上,在与所述鼓出部(67E)对应的位置具备凹部(67F)。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修盖(67)在所述鼓出部(67E)的侧面具备保险丝收纳部(67G)。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部件收纳部(69)在侧视时与后框架(33)重合。
CN201210001299.3A 2011-01-11 2012-01-04 跨骑型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82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3281 2011-01-11
JP2011003281A JP5690147B2 (ja) 2011-01-11 2011-01-11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2742A true CN102582742A (zh) 2012-07-18
CN102582742B CN102582742B (zh) 2014-07-23

Family

ID=46454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129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82742B (zh) 2011-01-11 2012-01-04 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94687B2 (zh)
JP (1) JP5690147B2 (zh)
CN (1) CN10258274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0435A (zh) * 2014-03-18 2016-11-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安装结构
CN106627886A (zh) * 2015-10-28 2017-05-1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启动继电器配置构造
CN107867351A (zh) * 2016-09-23 2018-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收纳箱构造
TWI659874B (zh) * 2015-09-18 2019-05-2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瓶容置機構
CN110435800A (zh) * 2018-05-03 2019-1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电动车辆
US11634189B2 (en) 2017-09-29 2023-04-25 Honda Motor Co., Ltd. Battery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3030B2 (ja) * 2012-03-22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構造
JP6018861B2 (ja) * 2012-09-20 2016-11-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072553B2 (ja) * 2013-01-30 2017-02-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JP6133106B2 (ja) * 2013-02-25 2017-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リザーブタンク給水構造
JP6132628B2 (ja) * 2013-03-29 2017-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後部フェンダ支持構造
JP6311522B2 (ja) * 2014-08-06 2018-04-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収納ボックスの取付構造
US9724989B2 (en) * 2014-12-30 2017-08-0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WO2019065390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2020059423A (ja) 2018-10-11 2020-04-1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WO2022195606A1 (en) * 2021-03-15 2022-09-22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motor vehic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4741Y (zh) * 2007-12-14 2008-11-2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维修口结构
CN201276168Y (zh) * 2008-10-07 2009-07-22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喷射引擎摩托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38851Y2 (zh) * 1971-03-22 1974-10-24
JPS5950885A (ja) * 1982-09-14 1984-03-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891802B2 (ja) * 1991-05-29 1999-05-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JP2883751B2 (ja) * 1991-07-02 1999-04-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ラゲージボックス
JP3345064B2 (ja) * 1992-11-27 2002-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2981963B2 (ja) * 1993-08-31 1999-1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三輪車における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JPH07134938A (ja) * 1993-11-11 1995-05-23 Honda Motor Co Ltd ヒューズ付きバッテリーカプラー
JP2992005B2 (ja) * 1998-04-10 1999-12-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蒸発ガス制御装置
JP4364341B2 (ja) * 1999-03-31 2009-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物品収納装置
US6588529B2 (en) * 2000-07-05 2003-07-08 Yamaha Hatsudoki Kabishuki Kaisha Body cover and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JP4014804B2 (ja) 2001-01-10 2007-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点検装置
JP3449702B2 (ja) * 2001-01-30 2003-09-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収納ボックス構造及び同収納ボックス
JP4999822B2 (ja) * 2001-09-27 2012-08-1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US7219939B2 (en) * 2004-01-20 2007-05-22 Honda Motor Co., Ltd. Lock release operator layout structure in vehicle
JP4546204B2 (ja) * 2004-09-29 2010-09-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グラブレール
JP5913030B2 (ja) * 2012-03-22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4741Y (zh) * 2007-12-14 2008-11-2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维修口结构
CN201276168Y (zh) * 2008-10-07 2009-07-22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喷射引擎摩托车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0435A (zh) * 2014-03-18 2016-11-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安装结构
CN106170435B (zh) * 2014-03-18 2019-02-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安装结构
TWI659874B (zh) * 2015-09-18 2019-05-2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瓶容置機構
CN106627886A (zh) * 2015-10-28 2017-05-1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启动继电器配置构造
CN107867351A (zh) * 2016-09-23 2018-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收纳箱构造
US11634189B2 (en) 2017-09-29 2023-04-25 Honda Motor Co., Ltd. Battery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CN110435800A (zh) * 2018-05-03 2019-1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电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75906A1 (en) 2012-07-12
CN102582742B (zh) 2014-07-23
JP5690147B2 (ja) 2015-03-25
JP2012144131A (ja) 2012-08-02
US8794687B2 (en) 2014-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2742A (zh) 跨骑型车辆
CN1962348B (zh) 跨骑式车辆
JP5086831B2 (ja) 自動二輪車
JP5470103B2 (ja) 自動二輪車
US10406903B2 (en) Vehicle
CN102582741A (zh) 跨骑型车辆
JP505302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ル構造
CN100455457C (zh) 越野车辆
JP503225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空気導入口構造
CA2625020C (en) Saddle-ride type four-wheel vehicle
JP6336616B2 (ja) スクーター用のリザーブタンク取り付け構造
CN100572181C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身罩安装结构
EP2824023B1 (en) Motorcycle
JP4126957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系構造
CN110155225B (zh) 鞍乘型车辆
JP589094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取付構造
CN103847867A (zh) 自动两轮车
CN110155226A (zh) 鞍乘型车辆
KR100781622B1 (ko) 자동 이륜차
JP582401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0534853C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JP6184437B2 (ja) 自動二輪車
JP410541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系部品取付構造
JP6270893B2 (ja) 自動二輪車
JP706064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