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3705A -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3705A
CN102453705A CN201010520885XA CN201010520885A CN102453705A CN 102453705 A CN102453705 A CN 102453705A CN 201010520885X A CN201010520885X A CN 201010520885XA CN 201010520885 A CN201010520885 A CN 201010520885A CN 102453705 A CN102453705 A CN 102453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iotic
microencapsulation method
sunlover
probiotic bacteriums
mass per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08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208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537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3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37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涉及一种细胞固定化生物方法。方法:一、将三联益生菌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后,制成大豆蛋白菌悬液;二、大豆蛋白菌悬液与明胶混合,制成菌胶液;三、将菌胶液与海藻酸钠混合后,进行乳化;四、喷洒氯化钙溶液,进行成囊反应;五、喷入壳聚糖,进一步固化;六、氯化钙溶液洗涤后,离心收集胶囊。本发明可以同时对三种益生菌进行微胶囊化;本发明制得的益生菌制剂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可以更快的在肠道内定植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固定化生物方法,属于益生菌制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人及动物肠道中极为重要的生理菌群之一,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近年来微生态学的迅猛发展,以微生态制剂为主的新一类药品等正在迅猛发展。但目前,国内外研制开发的益生菌制剂多为单一菌型,基于对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和益生菌群效应的研究,益生菌制剂近年来出现向联菌制剂发展的趋势。虽然益生菌制品的开发层出不穷,但大部分都存在着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益生菌制品在储藏和食用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的变化、人胃肠道内的PH等而出现活菌数量的下降。
为解决益生菌制品在储存过程中的活菌数量下降和服用时受胃酸影响而失活等问题,对其保护方法应运而生,主要是真空冷冻干燥和微胶囊化技术。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法解决在服用益生菌制剂时由于胃酸、胆汁等对菌体造成的影响,且由于现在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菌体的抗逆性降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法增强益生菌制剂的抗逆性。而目前食用的微胶囊技术制备的益生菌制剂大部分为单一菌型,且抵制胃酸、胆汁等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不能顺利到达肠道定植等缺陷。因此,急需探索一种更有效的的多联益生菌制剂的微胶囊化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以及现有的微胶囊化技术制成的益生菌制品对胃酸、胆汁等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多为单一菌型,且无法为菌体提供营养及肠道内的附着材料而提供的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将三联益生菌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后,离心收集菌体,制备成大豆蛋白菌悬液;二、大豆蛋白菌悬液与明胶混合,40-50℃的温度下磁力搅拌20-40min,制成菌胶液;三、将菌胶液与海藻酸钠混合,然后放入含吐温80的植物油中进行乳化;四、用注射器想向乳化的样品中喷洒氯化钙溶液,进行成囊反应;五、囊化的溶液中喷入壳聚糖,进一步固化;六、用氯化钙溶液进行洗涤后,离心收集胶囊;即得到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
本发明可以同时对三种益生菌进行微胶囊化,解决了传统的单一菌型微胶囊化的缺陷;本发明采用大豆蛋白-海藻酸钠-氯化钙-壳聚糖体系作为壁材解决了益生菌制品对外界温度变化、胃酸、胆汁等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壁材还可以为益生菌提供营养和附着材料,使得益生菌在服用后可以迅速的在肠道内定植生长,解决了传统的壁材只能提供抗逆性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将三联益生菌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后,离心收集菌体,制备成大豆蛋白菌悬液;二、大豆蛋白菌悬液与明胶混合,40-50℃的温度下磁力搅拌20-40min,制成菌胶液;三、将菌胶液与海藻酸钠混合,然后放入含吐温80的植物油中进行乳化;四、用注射器想向乳化的样品中喷洒氯化钙溶液,进行成囊反应;五、囊化的溶液中喷入壳聚糖,进一步固化;六、用氯化钙溶液进行洗涤后,离心收集胶囊;即得到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
本实施方式中大豆蛋白、明教、海藻酸钠、吐温80、氯化钙和壳聚糖均为市售的常规试剂。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是离心以5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大豆蛋白菌悬液的制备过程:a、将嗜酸乳杆菌NCFM、干酪乳杆菌393和鼠李糖乳杆菌LGG分别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后离心收集菌体;b、将大豆蛋白制备成质量百分比为10%的大豆蛋白溶液;c、用质量百分比为10%的大豆蛋白溶液重悬菌体。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大豆蛋白菌悬液与明胶以1∶2的比例混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大豆蛋白菌悬液与明胶混合后在45℃的温度下磁力搅拌30min。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采用质量百分比为0.2%的海藻酸钠溶液。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吐温80的体积浓度为1%。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采用9#注射器想向乳化的样品中喷洒质量百分比为2%的氯化钙溶液。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采用质量百分比为0.8%的壳聚糖溶液。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六中采用质量百分比为2%的氯化钙溶液。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六中离心是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大豆蛋白菌悬液的制备:将嗜酸乳杆菌NCFM、干酪乳杆菌393和鼠李糖乳杆菌NCFM在30℃的条件下培养到对数生长期,以5000r/min的转速离心收集菌体离心菌体,然后用质量百分比为10%的大豆蛋白溶液进行悬浮,制成大豆蛋白菌悬液;二、菌胶液的制备:将大豆蛋白菌悬液与明胶以1∶2的比例混合,然后在45℃的温度下磁力搅拌30min,制成菌胶液;三、乳化:将菌胶液与质量百分比为0.2%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然后放入含1%吐温80的植物油中进行乳化;四、成囊反应:用9#注射器想向乳化的样品中喷洒质量百分比为2%的氯化钙溶液,进行成囊反应;五、固化:向囊化的溶液中喷入质量百分比为0.8%的壳聚糖溶液,进一步固化;六、用质量百分比为2%的氯化钙溶液进行洗涤后,离心收集胶囊;即得到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
本实施方式中大豆蛋白、海藻酸钠、氯化钙和壳聚糖溶液均采用蒸馏水进行配置。

Claims (10)

1.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将三联益生菌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后,离心收集菌体,制备成大豆蛋白菌悬液;二、大豆蛋白菌悬液与明胶混合,40-50℃的温度下磁力搅拌20-40min,制成菌胶液;三、将菌胶液与海藻酸钠混合,然后放入含吐温80的植物油中进行乳化;四、用注射器想向乳化的样品中喷洒氯化钙溶液,进行成囊反应;五、囊化的溶液中喷入壳聚糖,进一步固化;六、用氯化钙溶液进行洗涤后,离心收集胶囊;即得到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三联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NCFM、干酪乳杆菌393和鼠李糖乳杆菌LG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是离心以5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大豆蛋白菌悬液的制备过程:a、将嗜酸乳杆菌NCFM、干酪乳杆菌393和鼠李糖乳杆菌LGG分别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后离心收集菌体;b、将大豆蛋白制备成质量百分比为10%的大豆蛋白溶液;c、用质量百分比为10%的大豆蛋白溶液重悬菌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大豆蛋白菌悬液与明胶以1∶2的比例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大豆蛋白菌悬液与明胶混合后在45℃的温度下磁力搅拌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采用质量百分比为0.2%的海藻酸钠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吐温80的体积百分比为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用9#注射器想向乳化的样品中喷洒质量百分比为2%的氯化钙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采用质量百分比为0.8%的壳聚糖溶液。
CN201010520885XA 2010-10-27 2010-10-27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Pending CN1024537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0885XA CN102453705A (zh) 2010-10-27 2010-10-27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0885XA CN102453705A (zh) 2010-10-27 2010-10-27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3705A true CN102453705A (zh) 2012-05-16

Family

ID=46037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0885XA Pending CN102453705A (zh) 2010-10-27 2010-10-27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53705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7857A (zh) * 2012-05-24 2012-09-26 黑龙江大学 一种载乳酸菌的大豆分离蛋白/果胶/壳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2919669A (zh) * 2012-10-12 2013-02-13 上海致一食品有限公司 以谷物粉为包埋材料制作固定化益生菌的方法
CN102960721A (zh) * 2012-11-19 2013-03-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含除氧剂的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275962A (zh) * 2013-06-04 2013-09-04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生物发酵前包被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283975A (zh) * 2013-03-27 2013-09-11 广州格拉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喷雾干燥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方法
CN103478405A (zh) * 2013-06-13 2014-01-0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维生素b2发酵废液制备益生菌制剂的方法
CN103919818A (zh) * 2014-04-16 2014-07-16 湖州柳隆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4000025A (zh) * 2014-06-11 2014-08-27 北京昕地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化乳酸菌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5124333A (zh) * 2015-09-02 2015-12-09 曹博雅 一种含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42527A (zh) * 2016-05-18 2016-09-21 田雷 一种益生菌和益生元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40244A (zh) * 2018-05-11 2018-11-06 中玺(天津)枣业技术工程中心 卡通红枣糖及加工方法
CN109566905A (zh) * 2018-12-29 2019-04-05 广西万寿谷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土鸡免疫力的中草药益生菌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7857A (zh) * 2012-05-24 2012-09-26 黑龙江大学 一种载乳酸菌的大豆分离蛋白/果胶/壳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2919669A (zh) * 2012-10-12 2013-02-13 上海致一食品有限公司 以谷物粉为包埋材料制作固定化益生菌的方法
CN102919669B (zh) * 2012-10-12 2014-11-05 上海致一食品有限公司 以谷物粉为包埋材料制作固定化益生菌的方法
CN102960721A (zh) * 2012-11-19 2013-03-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含除氧剂的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283975A (zh) * 2013-03-27 2013-09-11 广州格拉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喷雾干燥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方法
CN103275962B (zh) * 2013-06-04 2014-10-22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生物发酵前包被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275962A (zh) * 2013-06-04 2013-09-04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生物发酵前包被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478405A (zh) * 2013-06-13 2014-01-0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维生素b2发酵废液制备益生菌制剂的方法
CN103478405B (zh) * 2013-06-13 2015-02-25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维生素b2发酵废液制备益生菌制剂的方法
CN103919818A (zh) * 2014-04-16 2014-07-16 湖州柳隆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919818B (zh) * 2014-04-16 2017-03-01 湖州柳隆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4000025A (zh) * 2014-06-11 2014-08-27 北京昕地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化乳酸菌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4000025B (zh) * 2014-06-11 2016-03-23 北京昕地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化乳酸菌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5124333A (zh) * 2015-09-02 2015-12-09 曹博雅 一种含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42527A (zh) * 2016-05-18 2016-09-21 田雷 一种益生菌和益生元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40244A (zh) * 2018-05-11 2018-11-06 中玺(天津)枣业技术工程中心 卡通红枣糖及加工方法
CN109566905A (zh) * 2018-12-29 2019-04-05 广西万寿谷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土鸡免疫力的中草药益生菌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3705A (zh)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CN109619593A (zh) 一种益生菌双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3850B (zh) 瑞士乳杆菌微胶囊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9674061A (zh) 一种双层微囊化的益生元、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4719B (zh) 一种具有高活菌数的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2370057B (zh) 一种乳酸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6604A (zh) 一种用静电喷雾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方法
WO2012097576A1 (zh) 一种制备果蔬发酵转化液的方法
CN104894098B (zh) 一种固定化益生菌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5458A (zh) 螺旋藻多肽的制备方法
CN100563811C (zh) 一种微生物微胶囊大量制备的方法
CN104957633A (zh) 植物酵素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1162A (zh) 高活性双歧杆菌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03166A (zh) 耐热性乳酸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TW201249997A (en) Bacterial cellulose composite with capsules embedded therein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9662321A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349B (zh) 副干酪乳杆菌n1115包埋菌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755403A (zh) 一种口服式动物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4757114A (zh) 一种虾青素保健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4590B (zh) 一种资源化利用废酸奶的方法
CN103992997A (zh) 一种利用壳聚糖∕黄原胶制备双歧杆菌微胶囊的方法及应用
CN1089567C (zh) 复合微生态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5077A (zh) 一种利用益生菌制备竹笋酵素粉的方法
CN1880471A (zh) 乳制品中双歧杆菌检测方法
CN109652335A (zh) 一种饲用固态乳酸菌高活性菌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