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9818A -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9818A
CN103919818A CN201410151258.1A CN201410151258A CN103919818A CN 103919818 A CN103919818 A CN 103919818A CN 201410151258 A CN201410151258 A CN 201410151258A CN 103919818 A CN103919818 A CN 103919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dyceps
solution
cordyceps mycelium
extract
sodium alg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12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9818B (zh
Inventor
陆巍杰
柳秦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Liuyi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LIULONG HEALTH-CARE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LIULONG HEALTH-CARE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LIULONG HEALTH-CARE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512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9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9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9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9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9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海藻酸钠载药体制备:将海藻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3-8wt%的海藻酸钠溶液,微孔滤膜加压过滤后获得海藻酸钠载药体;(2)混合:将所述海藻酸钠载药体加入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混匀后再加入油相溶液,用高速分散机剪切分散,然后加入氯化钙固化,最后加入壳聚糖溶液混合;(3)微胶囊制备:滤除未分散的固化物,然后离心去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到所需的微胶囊。本发明微胶囊可生物降解、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虫草(冬虫夏草)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中医认为虫草性味甘、平,入肺、肾经,功能益肺肾、止咳嗽、补虚损、益精气。《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虫草:“保肺气,实膝理。”《药性考》记载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本草从新》也记载虫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虫草具有提高和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镇静、抗惊厥、抗肿瘤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改善肾脏功能、调节内分泌功能等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虫草和或人工培育的虫草菌丝被广泛用于医药和保健品配方中。因虫草为贵重药材,目前以单味虫草制药或虫草加入复方制药多是采用粉碎入药,其不足之处在于加温烘干,常温粉碎,会造成酶类等有效成分的降低,使药材的利用降低。
CN101264212B(2010-12-15)公开了一种虫草化纤胶囊及制备工艺,其是选用虫草菌丝与三七、泥鳅蛋白等物质,经混合粉碎、水提、酸解提取等步骤制成,然而该胶囊中的虫草有效成分利用率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利用率高的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海藻酸钠载药体制备:将海藻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3-8wt%的海藻酸钠溶液,微孔滤膜加压过滤后获得海藻酸钠载药体;
(2)混合:将所述海藻酸钠载药体加入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混匀后再加入油相溶液,用高速分散机剪切分散,然后加入氯化钙固化,最后加入壳聚糖溶液混合;
(3)微胶囊制备:滤除未分散的固化物,然后离心去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到所需的微胶囊。
本发明用海藻酸钠作为水相芯材,是主要载药体,与待载药物混匀后加入油相溶液,高速剪切分散后用氯化钙固化,最后加入壳聚糖作为微胶囊外壁材,再滤除、离心后进行冷冻干燥,最大程度地保留药物活性,获得可生物降解的、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利用率高的纳米级虫草微胶囊。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具体是将海藻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3-8wt%的海藻酸钠溶液,然后加入重量占海藻酸钠溶液0.3-0.6%的PEG400和PEG600保持0.3-0.6h,用过滤精度为0.15-0.25um的微孔滤膜加压过滤后获得海藻酸钠载药体。
在特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PEG400和PEG600的混合物,然后用微孔滤膜加压过滤可以使海藻酸钠活化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粘性和稳定性,从而为下一步混合提供较好的条件。
更优选地,所述PEG400和PEG600的摩尔比为1:1。
更优选地,在加入PEG400和PEG600之前还添加有与所述PEG400和PEG600质量和相同的EDC·HCl。
加入EDC·HCl可以进一步提高海藻酸钠的活化度并同时增加其粘性和稳定性,从而为下一步混合提供更好的条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具体是将所述海藻酸钠载药体加入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混匀后再加入吐温20,用高速分散机剪切分散,然后加入氯化钙固化,最后加入壳聚糖溶液进行混合;所述聚L-谷氨酸的分子量为5000-30000;
所述海藻酸钠载药体、吐温20、氯化钙、壳聚糖溶液与所述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20-50:15-20:10-18: 25-40:30-50;
所述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40%,其中还包含有占壳聚糖4-6wt%的聚L-谷氨酸和低聚糖,所述低聚糖分子量为1000-1200道尔顿。
采用合适质量配比的混合物才能够制备同时具有可生物降解的、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利用率高的虫草微胶囊。
更优选地,所述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游离甾醇、虫草素和虫草多糖,所述游离甾醇在所述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6-9%,所述虫草素在所述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3-5%,所述虫草多糖在所述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2-16%。
采用多种有效成分配比的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制备虫草微胶囊,可以发挥各成分的协同增效作用,并且最大程度地保留药物活性,增强使用者免疫功能、抵抗病毒、保持青春容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游离甾醇、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提取方法是:
A.  将粒度为20-40目的虫草菌丝体冻干粉称重;
B.  将所述虫草菌丝体冻干粉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分离获得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菌丝体渣;
C.  将超临界提取后的虫草菌丝体渣用水煎煮提取,将煎煮提取的提取液依次经真空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后获得虫草多糖提取物;虫草菌丝体渣用水煎煮提取的方法为:向虫草菌丝体渣粉中加3-5倍水煎煮4-5h,加热煎煮提取三次,每次的保温时间为1-1.3 小时,离心分离提取液,合并三次提取液; 所述水为pH 值为7.5-7.7 的水,且水中含有0.03-0.1mg/L 的锌、0.05-0.08mg/L 的铁、10-12mg/L 的游离二氧化碳、60-70mg/L 的钙和0.1-0.2mg/L 的碘化物;
D.  将获得的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多糖提取物均匀混合,获得所述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的提取物;
步骤A中,所述虫草菌丝体冻干粉采用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虫草液体发酵成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固液分离,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将虫草菌丝体干燥,冷冻干燥后的虫草菌丝体进行粉碎即得;
步骤B中,所述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为:将所述虫草菌丝体冻干粉加入到超临界萃取釜中,在压力为18-26MPa,温度为35-50℃,CO2 流量为60-160L/min 的条件下,采用虫草菌丝体冻干粉质量的0.5-3倍的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萃取2-3h,在分离釜中分离获得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菌丝体渣;
所述虫草为冬虫夏草;所述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为游离甾醇、虫草素、SOD、不饱和脂肪酸等有效成分提取物。
虫草素是一种天然来源的药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尤其对多种实体恶性肿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将其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新药来开发是必然的趋势。虫草素具有脂溶性,常规提取是用 10 倍量的水于 80℃热回流提取3 次每次 90 分钟,但是提取效率并不高。温度如果超过 80 ℃虫草素很容易被破坏。    虫草菌丝体多糖是由甘露糖、虫草素、腺苷、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精、葡萄糖、岩藻糖组成的多聚糖。实验证明,虫草菌丝体多糖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升高白细胞,临床已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虫草多糖常用的提取方法是先用水煎煮提取,多糖在冷水中的水溶性不好,要想提高多糖的收率,必须提升水的温度,以90℃以上为佳。     综上所述,要想同时完全提取出虫草多糖和虫草素,传统工艺在提取温度的控制上必须有所取舍,导致两种组分都不能提取完全。
本发明运用超临界提取技术,先在绝对低温条件下将虫草素和其它挥发型、热敏型组分萃取出来,再高温煎煮萃取虫草多糖,使得虫草素和虫草多糖都能被充分提取出来。
采用该方法提取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可以减少对有效成分的破坏,尤其是提高游离甾醇的提取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方法是:
a.     初提:向100kg虫草菌丝体中加入8-12倍量的90-98%乙醇,50-80℃搅拌提取0.5-1.5h后滤出,得到第一提取液和第一滤渣,第一提取液备用;向第一滤渣中加入8-12倍量的90-98%乙醇,50-80℃搅拌提取0.5-1.5h后滤出,得到第二提取液和第二滤渣,第二提取液备用;向第二滤渣中加入8-12倍量的90-98%乙醇,50-80℃搅拌提取0.5-1.5h后滤出,得到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一提取液、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得初提液;
b.     前处理:将所述初提液减压真空浓缩,然后加去离子水冷却静置8-15小时得前处理液;
c.     过滤:将所述前处理液用过滤滤除沉淀,取上清液;
d.     浓缩:将所述上清液减压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25-1.35,得浓缩液;
e.     喷雾干燥:将所述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游离麦角甾醇粉末产品。
本发明采用采用特定的初提法、前处理、过滤、浓缩和喷雾干燥,能使提取原料中的游离麦角甾醇获得有效提取,并且使提取原料中的结合麦角甾醇有效游离,从而提高了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效率。
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是:将几丁质在质量浓度25-40%碱液中130-140℃加热处理1-2h,制成脱乙酰度65-85%的、分子量为10000-3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
几丁质是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以及菌、藻类低等植物的细胞壁中提取出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衍生资源,来源广泛,是优良的可再生资源,面对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充分利用新型的可再生资源变得尤为重要,几丁质因其优良的性能和可再生能力而备受关注。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微胶囊制备是采用80-200目筛滤除未分散的大块固化物,然后离心去上清液,在20-35Pa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需的纳米级虫草微胶囊。
滤除未分散的大块固化物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保留药物活性,增加有效成分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提取游离甾醇、虫草素和虫草多糖:
A.  将粒度为20-25目的虫草菌丝体冻干粉称重;
B.  将虫草菌丝体冻干粉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分离获得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菌丝体渣;
C.  将超临界提取后的虫草菌丝体渣用水煎煮提取,将煎煮提取的提取液依次经真空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后获得虫草多糖提取物;虫草菌丝体渣用水煎煮提取的方法为:向虫草菌丝体渣粉中加3倍水煎煮4h,加热煎煮提取三次,每次的保温时间为1小时,离心分离提取液,合并三次提取液; 水为pH 值为7.5的水,且水中含有0.03mg/L 的锌、0.05mg/L 的铁、10mg/L 的游离二氧化碳、60mg/L 的钙和0.1mg/L 的碘化物;
D.  将获得的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多糖提取物均匀混合,获得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的提取物;
步骤A中,虫草菌丝体冻干粉采用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虫草液体发酵成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固液分离,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将虫草菌丝体干燥,冷冻干燥后的虫草菌丝体进行粉碎即得;
步骤B中,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为:将虫草菌丝体冻干粉加入到超临界萃取釜中,在压力为18MPa,温度为35℃,CO2 流量为60L/min 的条件下,采用虫草菌丝体冻干粉质量的0.5倍的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萃取2h,在分离釜中分离获得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菌丝体渣;
其中虫草为冬虫夏草;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为游离甾醇、虫草素、SOD、不饱和脂肪酸等有效成分提取物。
制备微胶囊:
(1)海藻酸钠载药体制备:将海藻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3wt%的海藻酸钠溶液,然后加入重量占海藻酸钠溶液0.3%的PEG400和PEG600保持0.3h,用过滤精度为0.15um的微孔滤膜加压过滤后获得海藻酸钠载药体; PEG400和PEG600的摩尔比为1:1;
(2)混合:将海藻酸钠载药体加入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混匀后再加入吐温20,用高速分散机剪切分散,然后加入氯化钙固化,最后加入壳聚糖溶液进行混合;聚L-谷氨酸的分子量为5000;
海藻酸钠载药体、吐温20、氯化钙、壳聚糖溶液与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20:15:10:40:50;
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游离甾醇、虫草素和虫草多糖,游离甾醇在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6%,虫草素在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3%,虫草多糖在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2%。
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其中还包含有占壳聚糖4wt%的聚L-谷氨酸和低聚糖,低聚糖分子量为1000道尔顿;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是:将几丁质在质量浓度25%碱液中130℃加热处理1h,制成脱乙酰度65%的、分子量为1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
(3)微胶囊制备:采用80目筛滤除未分散的大块固化物,然后离心去上清液,在20Pa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需的纳米级虫草微胶囊。
实施例二
提取游离甾醇、虫草素和虫草多糖:
A.  将粒度为25-30目的虫草菌丝体冻干粉称重;
B.  将虫草菌丝体冻干粉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分离获得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菌丝体渣;
C.  将超临界提取后的虫草菌丝体渣用水煎煮提取,将煎煮提取的提取液依次经真空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后获得虫草多糖提取物;虫草菌丝体渣用水煎煮提取的方法为:向虫草菌丝体渣粉中加5倍水煎煮5h,加热煎煮提取三次,每次的保温时间为1.3 小时,离心分离提取液,合并三次提取液; 水为pH 值为7.7 的水,且水中含有0.1mg/L 的锌、0.08mg/L 的铁、12mg/L 的游离二氧化碳、70mg/L 的钙和0.2mg/L 的碘化物;
D.  将获得的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多糖提取物均匀混合,获得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的提取物;
步骤A中,虫草菌丝体冻干粉采用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虫草液体发酵成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固液分离,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将虫草菌丝体干燥,冷冻干燥后的虫草菌丝体进行粉碎即得;
步骤B中,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为:将虫草菌丝体冻干粉加入到超临界萃取釜中,在压力为26MPa,温度为50℃,CO2 流量为160L/min 的条件下,采用虫草菌丝体冻干粉质量的3倍的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萃取3h,在分离釜中分离获得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菌丝体渣;
其中虫草为冬虫夏草;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为游离甾醇、虫草素、SOD、不饱和脂肪酸等有效成分提取物。
制备微胶囊:
(1)海藻酸钠载药体制备:将海藻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8wt%的海藻酸钠溶液,然后加入重量占海藻酸钠溶液0.6%的PEG400和PEG600保持0.6h,用过滤精度为0.25um的微孔滤膜加压过滤后获得海藻酸钠载药体; PEG400和PEG600的摩尔比为1:1;
(2)混合:将海藻酸钠载药体加入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混匀后再加入吐温20,用高速分散机剪切分散,然后加入氯化钙固化,最后加入壳聚糖溶液进行混合;聚L-谷氨酸的分子量为30000;
海藻酸钠载药体、吐温20、氯化钙、壳聚糖溶液与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50: 20: 18: 25:30;
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游离甾醇、虫草素和虫草多糖,游离甾醇在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6-9%,虫草素在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5%,虫草多糖在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6%。
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其中还包含有占壳聚糖6wt%的聚L-谷氨酸和低聚糖,低聚糖分子量为1200道尔顿;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是:将几丁质在质量浓度40%碱液中140℃加热处理1-2h,制成脱乙酰度85%的、分子量为3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
(3)微胶囊制备:采用200目筛滤除未分散的大块固化物,然后离心去上清液,在35Pa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需的纳米级虫草微胶囊。
实施例三
提取游离甾醇、虫草素和虫草多糖:
A.  将粒度为30-40目的虫草菌丝体冻干粉称重;
B.  将虫草菌丝体冻干粉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分离获得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菌丝体渣;
C.  将超临界提取后的虫草菌丝体渣用水煎煮提取,将煎煮提取的提取液依次经真空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后获得虫草多糖提取物;虫草菌丝体渣用水煎煮提取的方法为:向虫草菌丝体渣粉中加4倍水煎煮4.5h,加热煎煮提取三次,每次的保温时间为1.1小时,离心分离提取液,合并三次提取液; 水为pH 值为7.6的水,且水中含有0.08mg/L 的锌、0.06mg/L 的铁、11mg/L 的游离二氧化碳、66mg/L 的钙和0.15mg/L 的碘化物;
D.  将获得的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多糖提取物均匀混合,获得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的提取物;
步骤A中,虫草菌丝体冻干粉采用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虫草液体发酵成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固液分离,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将虫草菌丝体干燥,冷冻干燥后的虫草菌丝体进行粉碎即得;
步骤B中,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为:将虫草菌丝体冻干粉加入到超临界萃取釜中,在压力为20MPa,温度为40℃,CO2 流量为90L/min 的条件下,采用虫草菌丝体冻干粉质量的2倍的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萃取2.5h,在分离釜中分离获得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菌丝体渣;
其中虫草为冬虫夏草;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为游离甾醇、虫草素、SOD、不饱和脂肪酸等有效成分提取物。
制备微胶囊:
(1)海藻酸钠载药体制备:将海藻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5wt%的海藻酸钠溶液,然后加入重量占海藻酸钠溶液0.7%的PEG400和PEG600保持0.4h,用过滤精度为0.2um的微孔滤膜加压过滤后获得海藻酸钠载药体; PEG400和PEG600的摩尔比为1:1;
(2)混合:将海藻酸钠载药体加入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混匀后再加入吐温20,用高速分散机剪切分散,然后加入氯化钙固化,最后加入壳聚糖溶液进行混合;聚L-谷氨酸的分子量为20000;
海藻酸钠载药体、吐温20、氯化钙、壳聚糖溶液与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30:18:15: 30:40;
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游离甾醇、虫草素和虫草多糖,游离甾醇在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8%,虫草素在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4%,虫草多糖在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5%。
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其中还包含有占壳聚糖5wt%的聚L-谷氨酸和低聚糖,低聚糖分子量为1100道尔顿;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是:将几丁质在质量浓度30%碱液中138℃加热处理1.4h,制成脱乙酰度75%的、分子量为2000道尔顿的壳聚糖;
(3)微胶囊制备:采用100目筛滤除未分散的大块固化物,然后离心去上清液,在25Pa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需的纳米级虫草微胶囊。
实施例四
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PEG400和PEG600的摩尔比为2:1,在加入PEG400和PEG600之前还添加有与所述PEG400和PEG600质量和相同的EDC·HCl。
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方法是:
a.     初提:向100kg虫草菌丝体中加入8倍量的90%乙醇,50℃搅拌提取0.5h后滤出,得到第一提取液和第一滤渣,第一提取液备用;向第一滤渣中加入8倍量的90%乙醇,50℃搅拌提取0.5h后滤出,得到第二提取液和第二滤渣,第二提取液备用;向第二滤渣中加入8倍量的90%乙醇,50℃搅拌提取0.5h后滤出,得到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一提取液、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得初提液;
b.     前处理:将所述初提液减压真空浓缩,然后加去离子水冷却静置8小时得前处理液;
c.     过滤:将所述前处理液用过滤滤除沉淀,取上清液;
d.     浓缩:将所述上清液减压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25,得浓缩液;
e.     喷雾干燥:将所述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游离麦角甾醇粉末产品。
用RP-HPLC测定蛹虫草培养基中的麦角甾醇含量和最终产品游离麦角甾醇粉末含量及纯度,从而计算该方法中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率。
计算公式为: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率=游离麦角甾醇粉末中的游离麦角甾醇质量 /(蛹虫草培养基中游离麦角甾醇质量+蛹虫草培养基中合成麦角甾醇质量)
经检测,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率为96.7%。
实施例五
同实施例二,不同的是PEG400和PEG600的摩尔比为2:1,在加入PEG400和PEG600之前还添加有与所述PEG400和PEG600质量和相同的EDC·HCl。
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方法是:
a.     初提:向100kg虫草菌丝体中加入12倍量的98%乙醇, 80℃搅拌提取1.5h后滤出,得到第一提取液和第一滤渣,第一提取液备用;向第一滤渣中加入8-12倍量的98%乙醇,80℃搅拌提取1.5h后滤出,得到第二提取液和第二滤渣,第二提取液备用;向第二滤渣中加入12倍量的98%乙醇,80℃搅拌提取1.5h后滤出,得到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一提取液、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得初提液;
b.     前处理:将所述初提液减压真空浓缩,然后加去离子水冷却静置15小时得前处理液;
c.     过滤:将所述前处理液用过滤滤除沉淀,取上清液;
d.     浓缩:将所述上清液减压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35,得浓缩液;
e.     喷雾干燥:将所述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游离麦角甾醇粉末产品。
检测和计算方法同实施例一,经检测,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率为96.9%。
实施例六
同实施例三,不同的是PEG400和PEG600的摩尔比为2:1,在加入PEG400和PEG600之前还添加有与所述PEG400和PEG600质量和相同的EDC·HCl。
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方法是:
a.     初提:向100kg虫草菌丝体中加入10倍量的95%乙醇,60℃搅拌提取1h后滤出,得到第一提取液和第一滤渣,第一提取液备用;向第一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95%乙醇,60℃搅拌提取1.1h后滤出,得到第二提取液和第二滤渣,第二提取液备用;向第二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95%乙醇,60℃搅拌提取1.4h后滤出,得到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一提取液、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得初提液;
b.     前处理:将所述初提液减压真空浓缩,然后加去离子水冷却静置10小时得前处理液;
c.     过滤:将所述前处理液用过滤滤除沉淀,取上清液;
d.     浓缩:将所述上清液减压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28,得浓缩液;
e.     喷雾干燥:将所述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游离麦角甾醇粉末产品。
检测和计算方法同实施例一,经检测,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率为97.4%。
对比实施例一
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海藻酸钠载药体制备时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10wt%。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装置测定。取6粒样品,900mL水为溶剂,转速100r·min-1。在预定时间取溶液5mL,滤过,补充相同温度和体积的水。滤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IVA)于274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药物累计释放百分率。
表1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溶出度比较
从表1可以得出,本发明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利用率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海藻酸钠载药体制备:将海藻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3-8wt%的海藻酸钠溶液,微孔滤膜加压过滤后获得海藻酸钠载药体;
(2)混合:将所述海藻酸钠载药体加入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混匀后再加入油相溶液,用高速分散机剪切分散,然后加入氯化钙固化,最后加入壳聚糖溶液混合;
(3)微胶囊制备:滤除未分散的固化物,然后离心去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到所需的微胶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是将海藻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3-8wt%的海藻酸钠溶液,然后加入重量占海藻酸钠溶液0.3-0.6%的PEG400和PEG600保持0.3-0.6h,用过滤精度为0.15-0.25um的微孔滤膜加压过滤后获得海藻酸钠载药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G400和PEG600的摩尔比为1:1。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PEG400和PEG600之前还添加有与所述PEG400和PEG600质量和相同的EDC·HCl。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是将所述海藻酸钠载药体加入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混匀后再加入吐温20,用高速分散机剪切分散,然后加入氯化钙固化,最后加入壳聚糖溶液进行混合;所述聚L-谷氨酸的分子量为5000-30000;
所述海藻酸钠载药体、吐温20、氯化钙、壳聚糖溶液与所述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20-50:15-20:10-18: 25-40:30-50;
所述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40%,其中还包含有占壳聚糖4-6wt%的聚L-谷氨酸和低聚糖,所述低聚糖分子量为1000-1200道尔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游离甾醇、虫草素和虫草多糖,所述游离甾醇在所述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6-9%,所述虫草素在所述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3-5%,所述虫草多糖在所述虫草菌丝体提取物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2-16%。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甾醇、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提取方法是:
A.将粒度为20-40目的虫草菌丝体冻干粉称重;
B.将所述虫草菌丝体冻干粉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分离获得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菌丝体渣;
C.将超临界提取后的虫草菌丝体渣用水煎煮提取,将煎煮提取的提取液依次经真空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后获得虫草多糖提取物;虫草菌丝体渣用水煎煮提取的方法为:向虫草菌丝体渣粉中加3-5倍水煎煮4-5h,加热煎煮提取三次,每次的保温时间为1-1.3 小时,离心分离提取液,合并三次提取液; 所述水为pH 值为7.5-7.7 的水,且水中含有0.03-0.1mg/L 的锌、0.05-0.08mg/L 的铁、10-12mg/L 的游离二氧化碳、60-70mg/L 的钙和0.1-0.2mg/L 的碘化物;
D.将获得的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多糖提取物均匀混合,获得所述虫草菌丝体有效成分的提取物;
步骤A中,所述虫草菌丝体冻干粉采用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虫草液体发酵成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固液分离,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将虫草菌丝体干燥,冷冻干燥后的虫草菌丝体进行粉碎即得;
步骤B中,所述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为:将所述虫草菌丝体冻干粉加入到超临界萃取釜中,在压力为18-26MPa,温度为35-50℃,CO2 流量为60-160L/min 的条件下,采用虫草菌丝体冻干粉质量的0.5-3倍的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萃取2-3h,在分离釜中分离获得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和虫草菌丝体渣;
所述虫草为冬虫夏草;所述虫草菌丝体超临界提取物为游离甾醇、虫草素、SOD、不饱和脂肪酸等有效成分提取物。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麦角甾醇的提取方法是:
a.初提:向100kg虫草菌丝体中加入8-12倍量的90-98%乙醇,50-80℃搅拌提取0.5-1.5h后滤出,得到第一提取液和第一滤渣,第一提取液备用;向第一滤渣中加入8-12倍量的90-98%乙醇,50-80℃搅拌提取0.5-1.5h后滤出,得到第二提取液和第二滤渣,第二提取液备用;向第二滤渣中加入8-12倍量的90-98%乙醇,50-80℃搅拌提取0.5-1.5h后滤出,得到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一提取液、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得初提液;
b.前处理:将所述初提液减压真空浓缩,然后加去离子水冷却静置8-15小时得前处理液;
c.过滤:将所述前处理液用过滤滤除沉淀,取上清液;
d.浓缩:将所述上清液减压真空浓缩至比重为1.25-1.35,得浓缩液;
e.喷雾干燥:将所述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游离麦角甾醇粉末产品。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是:将几丁质在质量浓度25-40%碱液中130-140℃加热处理1-2h,制成脱乙酰度65-85%的、分子量为10000-30000道尔顿的壳聚糖。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微胶囊制备是采用80-200目筛滤除未分散的大块固化物,然后离心去上清液,在20-35Pa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需的纳米级虫草微胶囊。
CN201410151258.1A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919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1258.1A CN103919818B (zh)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1258.1A CN103919818B (zh)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9818A true CN103919818A (zh) 2014-07-16
CN103919818B CN103919818B (zh) 2017-03-01

Family

ID=51138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1258.1A Active CN103919818B (zh)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981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8117A (zh) * 2016-07-01 2016-10-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冬虫夏草复合人参壳寡糖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2468A (zh) * 2017-12-30 2018-08-1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北冬虫夏草多糖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1290A (zh) * 2020-09-25 2021-02-26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烟用虫草条的制备方法
CN115337286A (zh) * 2022-08-10 2022-11-15 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虫草多糖的微囊化方法及高稳定性虫草多糖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3705A (zh) * 2010-10-27 2012-05-16 张文龙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CN102784600A (zh) * 2012-08-04 2012-11-21 盐城工学院 一种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3705A (zh) * 2010-10-27 2012-05-16 张文龙 一种三联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方法
CN102784600A (zh) * 2012-08-04 2012-11-21 盐城工学院 一种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8117A (zh) * 2016-07-01 2016-10-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冬虫夏草复合人参壳寡糖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2468A (zh) * 2017-12-30 2018-08-1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北冬虫夏草多糖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1290A (zh) * 2020-09-25 2021-02-26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烟用虫草条的制备方法
CN112401290B (zh) * 2020-09-25 2022-03-11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烟用虫草条的制备方法
CN115337286A (zh) * 2022-08-10 2022-11-15 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虫草多糖的微囊化方法及高稳定性虫草多糖
CN115337286B (zh) * 2022-08-10 2023-06-27 浙江汇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虫草多糖的微囊化方法及高稳定性虫草多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9818B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0844A (zh) 一种从海参加工液中提取多种活性营养成分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2816251B (zh) 一种高活性黄芪多糖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030834B (zh) 从茶花中提取制备茶花多糖的方法及所得茶花多糖的用途
CN107595893A (zh) 一种经酶处理的中药饮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7564B (zh) 一种利用花生壳制备膳食纤维的方法
CN103919818B (zh) 一种纳米级虫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5079492A (zh) 一种铁皮石斛黄精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0608A (zh) 一种石斛增强免疫力口服液、冲剂、胶囊、片剂
CN100586442C (zh) 一种灵芝多肽制品的生产方法
CN105077232A (zh) 一种铁皮石斛枸杞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707A (zh) 一种铁皮石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3303B (zh) 制备东革阿里有效成分及组合应用
CN105504079A (zh) 利用超声波技术生产黄芪多糖的工艺
CN105079491A (zh) 一种铁皮石斛西洋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8102A (zh) 一种茶叶多酚的提取方法
CN109170885A (zh) 一种提取人参有效成分的方法
CN105031289A (zh) 一种铁皮石斛灵芝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778A (zh) 一种铁皮石斛薏苡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2667A (zh) 一种酶制剂及其用于提取黄柏小檗碱的应用和方法
CN102229627A (zh) 一种从丹参水提醇沉物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
CN105748601A (zh) 一种肉苁蓉的提取方法及肉苁蓉保健品
CN105617021A (zh) 一种以铁皮石斛和牛大力为原料的药物或保健品
CN1557840A (zh) 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2389072A (zh) 一种保健食品及其原料制备方法
CN106343104A (zh) 一种瓜蒌石斛保健粉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4

Address after: 313000 Hard Changqiao Village, Nanxun Town,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zhou Liuyi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No.2 Shop, 13 Xiangmen Street, Nanxun Town,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ZHOU LIULONG HEALTH-CARE FOOD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 Cordyceps microcapsu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Pledgee: Zhejiang Nanxu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Changrui sub branch

Pledgor: HUIZHOU LIUY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33000099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