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7835B - 使用由天然气和二氧化碳联合重整生成的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由天然气和二氧化碳联合重整生成的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7835B
CN102307835B CN2009801563684A CN200980156368A CN102307835B CN 102307835 B CN102307835 B CN 102307835B CN 2009801563684 A CN2009801563684 A CN 2009801563684A CN 200980156368 A CN200980156368 A CN 200980156368A CN 102307835 B CN102307835 B CN 102307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alcohol
synthetic
gas
methanol
re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63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7835A (zh
Inventor
裵钟昱
吴钟赫
全基元
李闰祖
高准皓
宋锡龙
闵季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Shipbuilding Ocean Co ltd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KRICT
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KRICT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KRICT,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KRICT
Publication of CN102307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7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7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7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15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oxides of carbon exclusively
    • C07C29/15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oxides of carbon exclusively with hydrogen or hydrogen-containing gases
    • C07C29/153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oxides of carbon exclusively with hydrogen or hydrogen-containing g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15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oxides of carbon exclusively
    • C07C29/15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oxides of carbon exclusively with hydrogen or hydrogen-containing gases
    • C07C29/153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oxides of carbon exclusively with hydrogen or hydrogen-containing g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7C29/15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oxides of carbon exclusively with hydrogen or hydrogen-containing g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containing copper, silver, gold,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7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 C07C29/94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00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31/02Monohydroxylic acyclic alcohols
    • C07C31/04Methan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ydrogen, Water And Hydrid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由天然气与二氧化碳的联合重整获得的合成气来合成甲醇的方法。首先,通过使用催化剂(Ni/Ce/MgAlOx或Ni/Ce-Zr/MgAlOx)以及能够保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的预定比率[H2/(2CO+3CO2)=0.85-1.15]的工艺条件,从甲烷的蒸汽二氧化碳重整获得合成气,其中天然气蒸汽重整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同步进行。其次,通过使用所得的合成气以及适于以副产物形成最少来合成甲醇的催化剂(一种催化剂体系,包括预定比率的CuO、ZnO和Al2O3的Cu-Zn-Al氧化物,与由溶胶-凝胶工艺制得的铈-锆氧化物相结合),进行甲醇合成。此外,在甲醇合成的操作之后,将未反应的合成气有效地再循环以提高整体工艺中碳的可利用性(甲烷和CO2可利用性)和能量效率。

Description

使用由天然气和二氧化碳联合重整生成的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由天然气和二氧化碳联合重整而获得的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2005年,作为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颁布了关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相应地,也产生了对提供有效利用二氧化碳方法的迫切需要。而且,随着清洁发展机制(CDM)工业积极发展,尤其在发达国家,根据二氧化碳的降低可允许碳排放交易。因此,期望在发展有效的二氧化碳利用科技上的成功在经济方面有巨大的连锁效应。关于转化二氧化碳的工艺,已有建议——由天然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联合重整来制备合成气,且随后由该合成气生产有用的化学材料和运输燃料。具体地,通过使用由联合重整所获得的合成气经由Fischer-Tropsch合成,合成最重要的化学材料之一—甲醇的工艺或者制备合成油的工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被认为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 
由天然气制备合成气的工艺可被广泛地分类成甲烷水蒸汽重整(SRM)、用氧气将甲烷部分氧化(POM)以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CDR)。氢气对一氧化碳的的比率(H2/CO)是根据重整工艺而变化的,并应当被调节至后续工艺所需的最佳条件。在高度吸热的SRM工艺情形下,可能获得3或更高的H2/CO比。因此,该工艺适于生产氢气以及制备氨。在POM的情况下,获得的H2/CO比约为2。因此,已经知晓POM适于通过Fischer-Tropsch合成进行的甲醇合成反应以及碳氢化合物形成。然而,POM也有缺点,因为它需要大规模的空分设备(ASU)。 
在下文中,对上述重整工艺的优点、缺点以及热反应值进行概述。 
甲烷的水蒸汽重整(SRM)
CH4+H2O=3H2+CO    ΔH=226kJ/mol 
→高度吸热反应,H2/CO>3,需要过量的水蒸汽。 
甲烷部分氧化(POM)
CH4+0.5O2=2H2+CO    ΔH=-44kJ/mol 
→轻度放热反应,H2/CO=2,需要O2生产工艺。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CDR)
CH4+CO2=2H2+2CO    ΔH=261kJ/mol 
→高度吸热反应,H2/CO=1,需要添加CO2。 
除了上述重整工艺以外,为了获得适当的H2/CO比以及为了提升能量和碳效率,已经知晓有将POM与SRM联合的自热重整(ART)工艺、将POM、SRM和CDR联合的三重重整工艺等等。此外,能够根据重整工艺和催化剂的类型来获得具有不同H2/CO比的合成气。近来,许多专利申请都涉及使用具有此类不同H2/CO比的合成气的不同方法(韩国未审查的专利公开第2006-0132293号和第2005-0051820号)。 
根据本发明,使用镍基重整催化剂(Ni/Ce(Zr)MgAlOx)来进行甲烷水蒸汽二氧化碳重整(SCRM),其中,该催化剂在SRM与CDR同步进行的联合重整中具有高的催化活性,正如我们先前研究得到的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5787号所公开的内容。以这种方式,制备了保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处于适当组成(H2/(2CO+3CO2)的合成气,并且使用了一种用于联合重整的催化剂,该催化剂适于采用铁基催化剂的甲醇合成和Fischer-Tropsch合成。已证明催化剂受到抑制不仅是由于反应期间碳生成引起的催化剂失活,而且由于反应期间因添加水而使镍再氧化引起的催化剂失活。因此,与其他已知的用于联合重整工艺的催化剂相比较,该催化剂具有出色的反应性。通常,已知在合成气中约1.05的H2/(2CO+3CO2)比率在热动力学上适于甲醇合成。通过将该比率调节至适当的范围,能够增加甲醇产率和碳利用效率。因此,需要添加氢气以便调节上述比率,或者需要改变工艺参数(温度、压力等)以便调节CDR中的CO2转化。 
在目前可用的SRM工艺中,Ni/Al2O3催化剂体系是在反应温度为750至850℃、水蒸汽/甲醇的摩尔比为4-6∶1的条件下使用的。然而,这种催化剂体系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它经历由积碳而导致的严重失活。因此,已经进行了许多关于含有贵金属或过渡金属以及作为助催化剂的碱金属的催化剂体系的 研究(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147(1999)41)。此外,在CDR工艺的情形下,由于积碳而发生更严重的催化剂失活。因此,为了抑制这类催化剂失活,已经进行了许多关于加入有碱金属作为助催化剂的贵金属催化剂(Pt/ZrO2)和Ni/MgO或Ni/MgAlOx催化剂体系的研究(Catalysis Today 46(1998)203,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2(2001)49,以及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07-0043201号)。通常,在将可商购的SRM催化剂直接用于CDR以及联合的CDR和SRM工艺时,会加速由于积碳引起的催化剂失活。 
众所周知,甲醇是从合成气经由按下面反应式所示的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的氢化作用而生成的: 
Figure BPA00001417833200031
ΔH=-90.8kJ/mol  (4) 
ΔH=-49.6kJ/mol  (5) 
Figure BPA00001417833200033
ΔH=-41.2kJ/mol  (6) 
反应式(4)和(5)是放热且体积减少的反应类型,因此它们在热动力学上偏向于低温及高压。然而,为提高反应速率,甲醇的商业化生产一直在足够的温度下进行。而且,为了增加合成气的利用率以及为了提高向甲醇的转化,未反应的气体被再循环并在甲醇合成中再次使用。然而,根据反应式(5)产生的水引起诸如反应式(6)中所示出的水汽转移反应(WGS),从而形成过量的CO2作为副产品。因此,当通过适当调节那些参数,引入能够改进甲醇合成产率的催化剂和工艺时,能够改进整体工艺的碳利用和能量利用效率。在这一环境中,许多工作者都参与了改进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品质的研究,但是目前尚未实现对于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活性位点的彻底理解。然而,已知Cu的氧化态以及被还原的Cu颗粒的氧化还原转化性质对决定催化剂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还知晓Cu催化剂在甲醇合成反应中的活性与金属组分的Cu的比表面积成比例。为此,Cu被频繁用于与Zn结合来制备催化剂,并且已知3/7的Cu/Zn的摩尔比提供最高的活性。然而,已知当存在CO2或者当覆盖在Cu0表面的含氧物质的比例增加时,催化剂的活性与Cu0表面积无关。具体地,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2286号,来源于我们之前关于从合成气合成甲醇的研究,公开了一种新的催化剂体系,包括含有预定比的CuO、ZnO和Al2O3的Cu-Zn-Al氧化物,通过溶胶-凝胶工艺获得的铈-锆氧化物结合。更具体地,上述专利申请涉及一种从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催化剂以及合成该催化 剂的方法,其中,与其他仅使用Cu-Zn-Al的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能够抑制副产物的形成并提高对甲醇的选择性,从而提高甲醇合成中的碳转化效率和能量效率。 
除以上所述外,根据现有的关于从合成气合成甲醇的专利公开出版物,CO2在重整器中被再使用以将POM期间产生的CO2排放减到最小,并且以以下方式中采用深冷分离方法,使得富含H2的气体用于甲醇合成或作为燃料,而富含CO的气体被用于制备醋酸的工艺中,从而提高整体工艺的能量效率(美国专利第7067558号)。同时,美国专利第6100303号公开了一种提高能量效率和CO2利用性的工艺,其中,两种不同类型的重整器,即燃烧型重整器和热交换型重整器,被用于天然气的水蒸汽重整,而未反应的气体中的净化气体用作重整/甲醇合成的原料以及用作重整器的燃料,以便降低构建该工艺系统所需的成本并且提高能量效率。然而,美国专利第6100303号的工艺在整体工艺和再循环工艺的构建方面不同于本发明。此外,美国专利第6218439号公开了一种利用反应期间仅基于水蒸汽重整所产生的CO2的方法,其中在产品分离之后,通过将CO2重新加入到重整或者甲醇合成中,将CO2排放减至最小。然而,美国专利No.6218439的方法使用的催化剂与本发明的催化剂体系不同,并且在整体工艺和再循环工艺的构建方面与本发明不同。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专注于一种在使用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工艺中提高碳可利用性和能量效率的方法。首先,通过甲烷的水蒸汽二氧化碳重整(SCRM)获得合成气,其中,通过使用催化剂(Ni/Ce/MgAlOx或Ni/Ce-Zr/MgAlOx)以及能够保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气的预定比率[H2/(2CO+3CO2)=0.85-1.15]的工艺条件,使天然气的水蒸汽重整与甲烷的二氧化碳重整同步进行。其次,通过使用所得的合成气和适于以副产物形成最少来合成甲醇的催化剂来合成甲醇(催化剂体系包括:含有预定比率的CuO、ZnO和Al2O3的Cu-Zn-Al氧化物,结合通过溶胶-凝胶工艺获得的铈-锆氧化物)。此外,将甲醇合成操作之后剩余的未反应合成气有效地再循 环,以提高整体工艺中的碳可利用性(甲烷和CO2可利用性)和能量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由天然气与二氧化碳的联合重整获得的合成气来合成甲醇的方法。 
【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从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方法,包括: 
在催化剂Ni/Ce/MgAlOx或Ni/Ce-Zr/MgAlOx存在下,经由联合重整制备合成气,在该联合重整中,天然气的水蒸汽重整与甲烷的二氧化碳重整同步进行; 
在催化剂Cu-ZnO-Al2O3/CeZrOx存在下,从所得的合成气合成甲醇;和 
将甲醇产物与未反应的合成气分离,并且使未反应的合成气再循环。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合的方法,作为一种经济地利用二氧化碳的措施,其包括通过维持预定比率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进行联合重整(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水蒸汽重整同步进行),以生产适于甲醇合成的合成气。在此,使用了根据我们先前研究的用于联合重整的催化剂(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5787号)以及根据我们先前研究的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剂(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2286号),并且将甲醇合成后剩余的未反应合成气以适当的循环比率再循环。以这种方式,能够使整体工艺中的碳可利用性(甲烷和CO2可利用性)以及能量效率最大化。预期这种CO2的化学利用降低CO2排放,并且提供甲醇进口的替代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甲醇合成反应中甲醇产率作为CO/(CO+CO2)比率的函数的图表;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使用由联合重整二氧化碳、甲烷和水而获得的合成气来合成甲醇的原理流程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方法的示意图,包括经由联合重整制备合成气,从合成气合成甲醇,以及分离并纯化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从CO2制备甲醇的方法,包括: 
在催化剂Ni/Ce/MgAlOx或Ni/Ce-Zr/MgAlOx存在下,经由联合重整制备合成气,在该联合重整中,天然气的水蒸汽重整与甲烷的二氧化碳重整同步进行; 
在催化剂Cu-ZnO-Al2O3/CeZrOx存在下,从所得的合成气合成甲醇;以及 
将甲醇产物与未反应的合成气分离,并且将未反应的合成气再循环。 
在下文中,将更加详细地说明该方法。 
首先,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包括:根据我们先前的研究(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5787号),由甲烷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重整(SCRM)来制备合成气,在该重整中,天然气的水蒸汽重整与甲烷的二氧化碳重整同步进行,同时保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的预定比率[H2/(2CO+3CO2)=0.85-1.15]。此外,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包括通过使用所获得的合成气以及根据我们先前研究(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2286号)的能够使副产物形成最小化的催化剂来合成甲醇。进一步地,将甲醇合成后剩余的未反应合成气以适当的比率再循环以提高碳可利用性(甲烷和CO2可利用性)。以这种方式,能够以提高的甲醇产率从二氧化碳制备甲醇。 
一般而言,在SRM和CDR工艺中,平衡转化是通过反应物CH4/CO2/水蒸汽的比率、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来确定。随着反应压力增加,CDR平衡转化减小并且积碳率增加。然而,在工业厂房中,反应器规模被缩小以降低初期成本需求,并且重整通常是在1.0MPa或更高的反应压力下进行,以便降低后续分离操作所需的成本。在这种联合重整工艺中,随着反应压力与进料组成中的水蒸汽量增加,CO2转化减小。因此,可取的是使水蒸汽的使用最小化。然而,这会由于积碳而对催化剂的寿命有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在上述条件下抑制失活的催化剂。更具体地,如下表1、2、3所示,其中描述了热动力学计算的联合重整的平衡转化,随着反应压力和进料组成中水蒸汽量增加,联合重整中CO2转化减小;而随着反应温度增加,CO2转化增加。此外,联合重整的平衡转化以及H2/(2CO+3CO2)比率随着进料组成以及反应温度而改变。因此,为了使合成气保持预定比率(H2/(2CO+3CO2)=0.85-1.15),有必要调节反应物(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摩尔比、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并且采用适宜的催化剂也是很重要的。 
[表1]:基于进料组成和温度/压力的平衡转化的变化(进料组成:CH4/H2O/CO2=1/1.5/x(摩尔比),900℃,0.5-1.0MPa) 
Figure DEST_PATH_RE-RE-GPA00001417832600011
[表2]:基于进料组成和温度/压力的平衡转化的变化(进料组成:CH4/H2O/CO2=1/2.0/x(摩尔比),900℃,0.5-1.0MPa)) 
Figure DEST_PATH_RE-RE-GPA00001417832600012
[表3]:基于进料组成/反应温度的平衡转化与H2/(2CO+3CO2)比率的变化(0.1MPa) 
Figure BPA00001417833200081
如表1、2和3所示,重整可以在大气压至20atm的压力范围内进行。然而,在低压的情况下,平衡转化增加,同时反应器体积增加,导致初期成本增加。此外,另外需要高压系统用于产物分离,导致成本-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在高于20atm的操作条件下,催化剂的失活加速并且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减小。因此,有必要保持适当的操作条件。为保持H2/(2CO+3CO2)摩尔比为0.85至1.15的最佳进料条件,需要将重整反应物保持CH4/CO2/H2O摩尔比为1/0.3-0.6/1.0-2.0。当基于甲烷的H2O摩尔比为1.0或更小时,则由积碳引起的催化剂失活变得严重。另一方面,当摩尔比超过2.0时,CO2转化降低并且CO2可利用性也降低,如表1、2和3所示。 
一般而言,如图1所示,在甲醇合成的反应中,与仅包含CO和H2的合成气相比,在存在包含预定量CO2的合成气的情况下甲醇产率提高。可以看出,在CO/(CO+CO2)的摩尔比为0.6至0.8时,甲醇产率达到最大。因此, 本发明的SRM/CDR联合重整允许通过保持预定比率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H2/(2CO+3CO2)=0.85-1.15)来制备适于合成甲醇的合成气,可以使甲醇合成效率达到最大。在该方式中,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对于从CO2制备甲醇的工艺非常有益。 
此外,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包括三个主要单元操作的综合工艺,即重整、甲醇合成和分离。首先,联合重整(甲烷水蒸汽二氧化碳重整:SCRM)是通过使用我们先前对于联合重整的研究(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5787号)而进行,其中,天然气(CH4)水蒸汽重整(SRM)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CDR)同步进行。本发明中,所得到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被允许保持预定的摩尔比(H2/(2CO+3CO2)=0.85-1.15),以便其适于甲醇合成。在后续的甲醇合成中,使用根据我们先前研究(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2286号)的能够使副产物形成最小化的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剂体系。本发明公开的方法的特征在于,这种综合工艺能够使碳可利用性(甲烷和CO2可利用性)和能量效率达到最大。在进行联合重整之前,使用熟知的吸附脱硫或者加氢脱硫法,通过预处理除去天然气中含有的硫化合物,以抑制重整催化剂的失活。此外,天然气中的C2-C4碳氢化合物在它们于高温下被装料到联合重整反应器之前,先在预重整器内初步转化,以便抑制后续操作中由于碳产生导致的催化剂失活。联合重整是通过天然气水蒸汽重整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同步进行来完成,从而使二氧化碳可利用性达到最大。联合重整是通过使用催化剂进行,该催化剂是通过将作为活性成分的Ni以基于载体为5-20%的重量比支撑在作为载体的Ce/MgAlOx或Ce-Zr/MgAlOx上;接着在600至1,000℃煅烧所获得的,并且该催化剂具有80至200m2/g的比表面积(韩国专利申请No.2008-0075787)。此外,在反应前将催化剂在温度700至1,000℃还原,然后在800至1,000℃的温度、0.5至20atm的反应压力,以1,000至500,000h-1的空速进行联合重整。然后,将所得的合成气用于随后的甲醇合成,同时保持预定的摩尔比(H2/(2CO+3CO2)=0.85-1.15)。在甲醇合成的操作中,使用一种催化剂体系,该催化剂体系根据我们先前的研究(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2286号),包含通过溶胶-凝胶工艺获得的铈-锆氧化物与Cu-Zn-Al氧化物结合,基于铈-锆氧化物,Cu-Zn-Al氧化物的重量比为0.1至10。具体地,通过溶胶-凝胶工艺获得的铈-锆氧化物具有 0.02<Ce/Zr<0.5的Ce/Zr比,以及100至300m2/g的比表面积,并且用于甲醇合成的最终催化剂Cu-Zn-Al/CeO2-ZrO2具有的比表面积为50至250m2/g。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剂在200-500℃的温度范围、氢气气氛中被还原,然后在温度200至400℃、压力30至60kg/cm2下、以空速1,000至10,000h-1进行甲醇合成反应。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分离工艺将终产品,甲醇,与未反应的反应物彼此分离,并且将未反应的反应物再循环到反应器内用于组合重整以及甲醇合成。在这方面,适当控制循环比(RR=未反应的反应物的再循环流率/总流率),以使整体工艺中的碳可利用性和能量效率达到最大。再循环至联合重整中的未反应的反应物的循环比(RR(2))以及再循环至甲醇合成中的未反应的反应物的循环比(RR(1)),基于总的再循环流,分别保持低于20%和高于80%,使得合成气在甲醇合成反应器内的再利用达到最大。以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整体工艺的能量效率和碳可利用性。例如,当朝向联合重整的循环比大于20%时,则在联合重整之前,需要高能量消耗以将温度增大至800℃或更高的高温,或者再循环流中包含的过量合成气、CO或H2可能发挥稀释气体的作用,导致能量效率降低。此外,当朝向甲醇合成的循环比低于80%时,用于甲醇合成的反应物的量减少,导致甲醇产率降低。因此,需要适当地控制未反应的反应物的循环比,以便即使反应物中包含的CO2在再循环期间被浓缩,H2/(2CO+3CO2)的比率也保持在有利于甲醇合成的0.85至1.15的范围。这种循环比的控制增加了甲醇合成中的碳可利用性(单程转化),并由此使能量效率和碳可利用性达到最大。 
图3是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包括联合重整和甲醇合成,并提供最大化的能量效率和碳可利用性。该方法广义上包括进行联合重整、进行甲醇合成、以及进行分离和再循环。首先,天然气经由流1进入脱硫器。本发明采用的脱硫工艺是通常已知的能够除去天然气中硫组分的吸附脱硫或加氢脱硫工艺。通过脱硫,可以抑制重整催化剂的失活,并可以防止反应器和传输线的内部腐蚀。然后,不含硫组分的流2经过预-重整器,其中天然气中的C2-C4碳氢化合物首先被重整,以便抑制由高温的联合重整反应器中碳形成导致的催化剂失活。因此,在这样的预处理后,流3基本上包括甲烷和重整气。水(流4)作为联合重整的反应物之一,经过热交换,并以高压水蒸汽的形式供应作为反应物。CO2反应物,流5,也经过热交换,与流3和流4结 合,然后被输入到加热至700℃或更高温度的联合重整反应器中。在此,由未反应的反应物构成并含有过量CO2的流15与上述流结合,同时保持循环比(RR(2))为0.2或更小,然后被提供到联合重整反应器中。在联合重整之后,产品,流6穿过闪柱,一种气—液分离器,并且穿过闪柱的未反应的水以及其他高沸点产物作为流8被排出,该流8转而被纯化以提供能够作为工艺水而再次使用的水。另一方面,作为甲醇合成的反应物的合成气(流7)被提高至适于甲醇合成的30atm或更高的高压,经过热交换,然后被输入到用于甲醇合成的反应器中。在甲醇合成之后,用于甲醇合成的反应物进一步与由未反应的合成气的再循环所得到的流9相结合,并保持循环比为0.8或更高,经过热交换,然后与流10一起被输入到用于甲醇合成的反应器中。然后,穿过从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流11被传送到闪柱(一种气-液分离器)以进行气-液分离。在分离后,由主产物,甲醇,与副产物(基本上包含溶于流13中水和CO2)形成的流13,被传送到下一分离单元。未反应的合成气作为流12再循环,该流12转而在联合重整反应器以及甲醇合成反应器内被再利用,同时保持适当的循环比。包含主要产物的流13首先穿过气提器以分离CO2,并作为流14被传输,该流14转而与要再循环的流12结合。此处,流12和流14在它们被再循环至甲醇合成之前被升温,以便弥补分离中发生的压力下降。作为另一种选择,流14仅被输入联合重整反应器中,以便抑制由于甲醇合成的反应器中CO2浓度增加导致的甲醇产率的下降。最后,流16经过气提器进入用于纯化甲醇的分离单元,使得高纯度甲醇作为流17被排出,并且水和溶解的CO2作为流18被排出,该流18转而被纯化以及再循环。此处,流9和流15保持循环比分别为0.8或更高以及0.2或更低,以便使从CO2制备甲醇的整体工艺中的能量效率和碳可利用性达到最大。可以用于包括进行重整、进行甲醇合成和进行分离的方法的催化剂是基于我们先前的研究。首先,根据我们先前的研究(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5787号),用于联合重整的催化剂是以使所得的合成气具有预定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摩尔比(H2/(2CO+3CO2)=0.85-1.15)的方式来使用的。其次,使用根据我们先前研究(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2286号)的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剂以使副产物的形成减至最小。除了上述,将未反应的合成气以适当的循环比再循环以使碳可利用性(甲烷和CO2可用性)和能量效率达到最 大。 
现在将描述实施例(和实验)。以下实施例(和实验)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根据我们先前的研究(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5787号)制备用于联合重整的催化剂。 
首先,提供PURAL MG30(可获自Sasol,比表面积:至少250m2/g),作为联合重整的催化剂载体,该PURAL MG30是MgO/Al2O3比为3/7的水滑石结构的MgAlOx(30)。其次,将醋酸铈和醋酸锆注入MgAlOx(30)载体中,使得Zr/Ce的重量比为0.25,并且Ce-Zr是以基于载体总重量为18wt%的比率携载于MgAlOx(30)载体上。同时,将硝酸镍六水合物(Ni(NO3)2·6H2O)作为镍的前体物,以基于载体总重量的15wt%的重量比支撑在Ce-Zr/MgAlOx(30)载体上。然后,将所得的产品在真空干燥器内于70℃搅拌12小时以除去作为溶剂的水,进一步在烘箱中于100℃干燥至少24小时,然后在850℃煅烧6小时以形成最终的催化剂Ni/Ce-Zr/MgAlOx。使用制粒机将催化剂制成尺寸为5mm×5mm的颗粒。所得的催化剂具有的比表面积为85m2/g,孔体积为0.21cc/g,并且平均孔径为11.5nm。然后,将75g催化剂装入Incolloy 800H反应器中,在氢气气氛(10vol%H2/N2)下于750℃还原5小时,进行联合重整反应。在反应温度为850℃,反应压力为0.5MPa,空速为1300L/kg cat/h的条件下,向重整反应器中输入包含CH4、CO2和H2O的固定摩尔比为1∶0.4∶1.5(CH4∶CO2∶H2O)的反应物。催化剂床显示反应温度的分布范围为795℃至981℃。 
然后,根据我们先前的研究(韩国专利申请第2008-0072286号)制备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剂。 
通过溶胶-凝胶工艺提供铈-锆氧化物作为载体。 
首先,将12.06g柠檬酸和14.32g乙二醇于60℃搅拌溶解30分钟。接着,将作为铈前体的2.50g硝酸铈六水合物(Ce(NO3)2·6H2O)溶解于等于或小于30mL的最少量的水中,使其溶解完全,然后将所得的溶液逐渐添加至预先形成的柠檬酸与乙二醇的混合物中以提供溶液A。此处,柠檬酸以摩尔量计相当于铈的10倍来使用,而乙二醇以摩尔量计相当于铈的40倍来使用。以同样的方式,将213.01g柠檬酸和252.89g乙二醇于60℃搅拌溶解30分钟。接着将作为Zr前体的23.56g氧氯化锆(IV)八水合物(ZrCl2O·8H2O)溶解于30mL或更少的水中,使其溶解完全,然后将所得的溶液逐渐添加至预先形成的柠檬酸与乙二醇的混合物中以制得溶液B。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并且将混合物于60℃搅拌30分钟。然后,将所得的溶液于120-130℃加热5小时,以彻底除去包含在溶液中的水。所得的溶胶样物质于100℃、150℃、200℃和300℃,各保持1小时,升温速度为5℃/min。然后,该物质于400℃保持2小时,使得载体的表面积达到最大。最后,煅烧该物料,同时在500℃保持4小时。此处,载体包括8wt%的Ce和92wt%的Zr(基于金属),并且比表面积为164.5m2/g。 
然后,如上所述获得的0.8g粉末形式的铈-锆氧化物载体与Cu、Zn和Al前体一起使用。将作为Cu、Zn和Al前体的5.51g醋酸铜水合物(Cu(C2H3O2)2·H2O)、3.03g醋酸锌二水合物(Zn(C2H3O2)2·2H2O)以及2.78g硝酸铝九水合物(Al(NO3)3·9H2O)溶解于600mL去离子水中,制得pH5.1的混合金属溶液。此外,将溶解于600mL去离子水中的5.52g碳酸钠用作沉淀剂,其中该溶液的pH为10.2。 
在2000mL烧瓶中,在70℃,将上述获得的混合金属溶液和沉淀剂溶液逐步添加至200mL同时在去离子水中打浆的铈-锆氧化物中,同时保持最终pH为7.5至8.0。此处,将混合溶液在70℃搅拌约3小时,并且将所得的催化剂(CuZnAl/Ce0.08Zr0.92Ox)以2000mL去离子水洗涤三次或更多次,过滤,然后在100℃干燥至少12小时,并在空气下于300℃煅烧5小时,以制得用于从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催化剂。最终的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剂具有的比表面积为123.0m2/g。将获得的用于甲醇合成的粉末形式的催化剂制成尺寸为5mm×2.5mm的颗粒,并将320g催化剂装料到固定床反应器中。然后,将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中于250℃还原4小时。将由联合重整获得的合成气在压力5.0MPa,以空速4300L/kg cat/h合成甲醇。此处,反应器显示温度分布范围为241℃至290℃。 
使用用于联合重整和甲醇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从CO2制备甲醇的综合工艺。朝向甲醇反应器的循环比是0.94,6%的未反应的反应物没有被再循环到反应器而是排出到外部。结果如下表4和5所示。在进行综合工艺之后,显示CO2转化{((供应的CO2-未转化的CO2)/供应的CO2)×100}为84%,甲醇产率(甲醇产物摩尔数/供应的(CH4+CO2)摩尔数)×100))约为79%,而甲醇生产速率为155g/h。 
表4:联合重整的结果(实施例1) 
表5:甲醇合成的结果(实施例1) 
Figure BPA00001417833200142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催化剂进行综合工艺,不同的是联合重整是在反应压力为0.65MPa,空速为1700L/kg cat/h的条件下,将固定摩尔比CH4∶CO2∶H2O为1∶0.39∶1.5的反应物送料到重整反应器中而进行。此外,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剂以350g的量装料到反应器中,并且使用从联合重整获得的合成气,在反应压力为5.0MPa,空速为4700L/kg cat/h的条件下进行甲醇合成的反应。此处,联合重整反应器显示温度分布为755至990℃,用于甲醇合成的反应器的催化剂床显示温度分布为223至295℃。 
使用用于联合重整和甲醇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从CO2制备甲醇的综合工艺。朝向甲醇反应器的循环比为0.81,朝向联合重整反应器的循环比为0.12,而排到外部的未反应的反应物的比率为0.07。结果如下表6和7所示。在进行综合工艺之后,显示CO2转化为95%,甲醇产率约为80%,而甲 醇生产速率为202g/h。 
表6:联合重整的结果(实施例2) 
表7:甲醇合成的结果(实施例2) 
Figure BPA00001417833200152
[实施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催化剂进行综合工艺,不同的是联合重整是在反应压力为0.55MPa,空速为1700L/kg cat/h的条件下,将固定摩尔比CH4∶CO2∶H2O为1∶0.34∶1.5的反应物输入重整反应器中而进行。此外,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剂以350g的量装料到反应器中,并且使用从联合重整获得的合成气在反应压力为5.0MPa,空速为4300L/kg cat/h的条件下,进行甲醇合成的反应。此处,联合重整反应器显示温度分布为755至995℃,用于甲醇合成的反应器的催化剂床显示温度分布为216至298℃。 
使用用于联合重整和甲醇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从CO2制备甲醇的综合工艺。朝向甲醇反应器的循环比为0.90,朝向联合重整反应器的循环比为0.08,而排向外部的未反应的反应物的比率为0.02。结果如下表8和9所示。在进行综合工艺之后,显示CO2转化为95%,甲醇产率约为95%,而甲醇生产速率为215g/h。 
表8:联合重整的结果(实施例3) 
Figure BPA00001417833200161
表9:甲醇合成的结果(实施例3) 
Figure BPA00001417833200162
[实施例4] 
为了用实施例3的结果通过模型测定流程图2中表示的各单元工艺中的组成,使用ASPEN PLUS来模拟该工艺,结果如下表10所示。为了进行模拟,假定朝向甲醇合成反应器和朝向联合重整反应器的循环比分别固定在0.8和0.19,而排向外部的未反应的反应物的流率为0.01。结果概括在表10中。此处,图3中的流10,其穿过联合重整反应器,与未反应的反应物结合,然后被输入到甲醇合成反应器中,该流10的H2/(2CO+3CO2)的比率为1.22。该比率稍偏离适于甲醇合成的范围。认为这是由于朝向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循环比降低至0.8或更低。 
表10 
在一种变化中,为了进行模拟,假定朝向甲醇合成反应器和朝向联合重整反应器的循环比分别固定在0.90和0.09,而排向外部的未反应的反应物的流率为0.01。结果概括在表11中。此处,图3中的流10,其穿过联合重整反应器,与未反应的反应物结合,然后被送料到甲醇合成反应器中,该流10具有的H2/(2CO+3CO2)比为0.95。该比率落在适于甲醇合成的范围。 
表11 
Figure BPA00001417833200171
从前述内容可以看出,在用CO2制备甲醇的高效率工艺中,有必要保持联合重整的反应物的摩尔比(CH4/CO2/H2O)为1/0.3-0.6/1.0-2.0,以便保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的预定摩尔比(H2/(2CO+3CO2)=0.85-1.15),作为联合重整的产物。除此之外,需要控制朝向甲醇合成和联合重整反应器的循环比处于适当范围。具体地,在甲醇合成后剩余的未反应的反应物中的以及朝向联合重整反应器再循环的合成气的比率保持在0.0至0.2,而朝向甲醇合成再循环的未反应的合成气的比率保持在0.8至1.0,可以获得适于甲醇合成的合成气比率(H2/(2CO+3CO2)=0.85-1.15)。总之,通过使用我们先前研究的催化剂体系以及选择未反应物的适当的循环比,可以使碳可利用性(甲烷和CO2可利用性)和能量效率达到最大。 
工业应用性 
在2005年,作为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颁布了关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在该情况下,逐步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从二氧化碳产生含能材料的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工艺,包括进行甲烷二氧化碳重整与甲烷水蒸汽重整的联合重整作为经济地利用二氧化碳以生产合成气的工艺的以及从所得的合成气合成甲醇。以这种方式,可以使能量效率和碳可利用性达到最大。主要产物甲醇可用作生产多种工业产品如DME、DMC、生物柴油和合成汽油的起始材料。而且,从联合重整获得的合成气可用于Fischer-Tropsch合成。因此,预期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将促进经济地利用CO2的工艺的发展。 

Claims (6)

1.从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方法,包括:
经由联合重整制备H2/(2CO+3CO2)的摩尔比为0.85~1.15的合成气,其中在催化剂Ni/Ce/MgAlOx或Ni/Ce-Zr/MgAlOx存在下,天然气蒸汽重整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同步进行,其中所述制备合成气的步骤是通过在反应温度为800至1000℃、反应压力为0.5至20atm、空速为1000至500000h-1、CH4/CO2/H2O的摩尔比在1/0.3-0.6/1.0-2.0的范围内的条件下进行联合重整来完成;
在催化剂Cu-ZnO-Al2O3/CeZrOx存在下,从所得的合成气合成甲醇;和
将甲醇产物与未反应的合成气分离,并且使未反应的合成气再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方法,其中与甲醇产物分离的未反应的合成气被再循环至所述制备合成气的步骤或所述合成甲醇的步骤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方法,其中所述合成甲醇的步骤是在反应温度为200至400℃、反应压力为30至60kg/cm2,空速为1000至10000h-1的条件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方法,其中与甲醇产物分离的未反应的合成气的再循环方式是,基于总的未反应的反应物,使再循环至联合重整中的合成气比率保持为0.0至0.2,并且再循环至甲醇合成中的合成气比率保持为0.8至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方法,其中所述制备合成气的步骤获得的甲烷转化率为90%或更高,二氧化碳转化率为40%或更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的方法,其中所述合成甲醇的步骤获得的CO转化率为35%或更高。
CN2009801563684A 2008-12-08 2009-09-14 使用由天然气和二氧化碳联合重整生成的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方法 Active CN102307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123865 2008-12-08
KR1020080123865A KR101068995B1 (ko) 2008-12-08 2008-12-08 메탄, 수증기 및 이산화탄소를 혼합 개질반응하여 생성된 합성가스를 이용한 메탄올의 합성방법
PCT/KR2009/005215 WO2010067945A1 (ko) 2008-12-08 2009-09-14 천연가스와 이산화탄소의 혼합 개질 반응으로부터 생성된 합성가스를 이용한 메탄올 합성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7835A CN102307835A (zh) 2012-01-04
CN102307835B true CN102307835B (zh) 2013-12-04

Family

ID=4224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63684A Active CN102307835B (zh) 2008-12-08 2009-09-14 使用由天然气和二氧化碳联合重整生成的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29141B2 (zh)
EP (1) EP2371799B1 (zh)
JP (1) JP5405588B2 (zh)
KR (1) KR101068995B1 (zh)
CN (1) CN102307835B (zh)
AU (1) AU2009325375B2 (zh)
WO (1) WO20100679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40921A1 (de) 2010-09-16 2012-03-22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crylsäure aus Methanol und Essigsäure
DE102010040923A1 (de) 2010-09-16 2012-03-22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crylsäure aus Ethanol und Formaldehyd
US8916491B2 (en) * 2011-11-08 2014-12-23 Basf Se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methanation catalyst and a process for the methanation of synthesis gas
WO2013144041A1 (en) 2012-03-28 2013-10-03 Akzo Nobel Chemicals International B.V. Continuous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hanol by hydroge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US8658705B2 (en) * 2012-06-27 2014-02-25 Chevron U.S.A. Inc. Carbon oxides removal
KR101363384B1 (ko) 2012-09-28 2014-02-14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천연가스의 혼합 개질반응용 페롭스카이트 담지촉매
US20140121403A1 (en) 2012-10-31 2014-05-01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tegrate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rylic Acids and Acrylates
KR101401170B1 (ko) * 2012-12-12 2014-05-29 한국가스공사 수증기-이산화탄소 개질에 의한 합성가스 제조용 란탄함유 촉매 및 이를 이용한 합성가스 제조방법
DE102012112705A1 (de) * 2012-12-20 2014-06-26 L'Air Liquide, Société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édés Georges Clau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hanol aus Kohlendioxid
CN103979492A (zh) 2013-01-17 2014-08-13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二氧化碳-甲烷自热重整制备合成气的工艺方法
WO2014170203A1 (en) 2013-04-19 2014-10-23 Gunnar Sanner Methods for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s from methane and co2
KR101541129B1 (ko) * 2013-05-09 2015-08-03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Gtl 공정에서 메탄의 수증기/co2 복합 개질 방법
KR101465776B1 (ko) 2013-05-16 2014-12-01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혼합 개질 반응에 사용되는 알칼리 토금속이 공침된 니켈계 촉매
US9120743B2 (en) 2013-06-27 2015-09-01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tegrate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rylic acids and acrylates
CN104709876B (zh) * 2013-12-13 2018-06-26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利用零碳或负碳排放系统制备合成气的工艺方法
JP6229508B2 (ja) * 2014-01-21 2017-11-15 株式会社Ihi 酸素燃焼ボイラシステム
EP2926904A1 (en) * 2014-04-01 2015-10-07 Kemijski Institut Catalyst support, a methof for producing thereof, a catalyst comprising said support and the process for converting gas mixtures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into syngas using said catalyst
KR101790102B1 (ko) 2014-08-04 2017-10-25 한국화학연구원 이산화탄소의 배출을 저감시킬 수 있는 고효율 메탄올 생산 방법
KR20160103427A (ko) 2015-02-24 2016-09-0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배출연소가스를 이용한 해저 및 해상 설비의 하이드레이트 방지장치
US10478808B2 (en) 2015-07-01 2019-11-19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Synthesis of oxygen-mobility enhanced CeO2 and use thereof
CN105772016B (zh) * 2016-04-29 2018-12-14 太原理工大学 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77812B (zh) 2017-12-04 2023-03-17 碳回收国际公司 用于通过蒸馏和气提来分离溶解的气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99578A (zh) * 2019-01-23 2019-03-22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Ni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制备甲醇合成气中的应用
KR102026419B1 (ko) * 2019-01-25 2019-09-27 한국화학연구원 이산화탄소 및 메탄 함유 매립지 가스 또는 바이오 가스로부터 합성가스 및 메탄올 제조 방법
CN110013857A (zh) * 2019-04-04 2019-07-16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焦炉煤气改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770145A1 (en) 2019-07-24 2021-01-27 Basf Se A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either acrolein or acrylic acid as the target product from propene
CN110589765A (zh) * 2019-10-09 2019-12-20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天然气制备不同比例合成气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07366B (zh) * 2020-07-24 2023-06-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温电化学装置辅助制备合成气的装置和方法
KR20220042880A (ko) 2020-09-28 2022-04-05 인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매립 가스를 이용한 메탄올 생산 방법
CN112592258A (zh) * 2020-11-27 2021-04-0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提高甲醇产量的工艺和装置
CN117255714A (zh) 2021-01-15 2023-12-19 碳回收国际公司 甲醇合成反应器
KR102554803B1 (ko) * 2021-03-16 2023-07-14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메탄으로부터 흡착부과 개질 반응 및 건식 개질 반응을 통한 고순도 수소 및 합성 가스 동시 생산을 위한 방법
CN114621053A (zh) * 2021-06-29 2022-06-14 南京工业大学 可减少co2排放和提高能量效率的垃圾填埋气制甲醇的方法
KR20240034410A (ko) 2022-09-07 2024-03-14 주식회사 씨씨유에스버스 금속 촉매를 담지한 구형 메조 다공성 실리케이트 흡착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4076065A1 (ko) * 2022-10-06 2024-04-1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산화탄소 개질 공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59035A (en) * 1965-08-18 1969-07-23 Ici Ltd Methanol Synthesis.
CN1144214A (zh) * 1995-08-25 1997-03-0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合成甲醇的方法
US20060287405A1 (en) * 2005-06-17 2006-12-21 Korea Gas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methylether from hydrocarbons
CN1891337A (zh) * 2005-07-07 2007-01-1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14730A (ja) * 1981-12-28 1983-07-08 Tokuyama Soda Co Ltd メタノ−ル合成用触媒
JP3761947B2 (ja) * 1995-11-08 2006-03-29 石油資源開発株式会社 合成ガス製造用触媒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合成ガスを製造する方法
JP3510405B2 (ja) * 1995-11-22 2004-03-2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メタノール合成触媒
JP4033988B2 (ja) 1997-11-27 2008-01-16 東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メタノ−ルの製造方法
DK1008577T4 (da) 1998-12-07 2006-06-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af methanol
JP4508327B2 (ja) * 1998-12-07 2010-07-2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メタ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JP3957116B2 (ja) * 1998-12-18 2007-08-15 財団法人石油産業活性化センター メタンによる二酸化炭素の変換方法
EP1013603A1 (en) * 1998-12-22 2000-06-28 Haldor Topsoe A/S Process for catalytical steam reforming of a hydrocarbon feedstock
JP2002060357A (ja) * 2000-08-21 2002-02-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メタ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JP3530937B2 (ja) * 2001-03-12 2004-05-24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メタノール合成用触媒
DE10214003B4 (de) 2002-03-27 2005-12-22 Lurgi Ag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Kohlenmonoxid und Methanol
KR100482646B1 (ko) * 2002-12-13 2005-04-14 한국화학연구원 공침법으로 제조된 천연가스 개질반응용 촉매
KR100553701B1 (ko) 2003-11-28 2006-02-24 (주)에너피아 합성 가스 제조를 위한 고활성 촉매, 이의 제조방법 및이를 이용한 합성가스의 제조공정
JP4684639B2 (ja) * 2004-12-09 2011-05-18 日揮ユニバーサル株式会社 炭化水素改質触媒、該触媒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触媒による改質方法
KR100711349B1 (ko) 2005-06-17 2007-04-27 한국가스공사 삼중개질반응을 이용한 합성가스의 제조방법
KR101300501B1 (ko) * 2005-10-20 2013-08-26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유사 하이드로탈사이트 전구체를 이용한 니켈계 촉매와이를 이용한 액화석유가스의 수증기 개질반응
KR20080072286A (ko) 2007-02-01 2008-08-06 주식회사 키스컴 고유전율 유전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칩형 안테나
JP2008197320A (ja) 2007-02-13 2008-08-28 Nippon Paint Co Ltd 防眩性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03033B2 (ja) * 2008-07-24 2013-10-02 ヒュンダイ ヘビー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合成ガスからのメタノール合成用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91263B1 (ko) 2008-08-01 2010-11-01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천연가스를 수증기와 이산화탄소로 동시에 개질하는 혼합개질 반응용 니켈계 촉매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59035A (en) * 1965-08-18 1969-07-23 Ici Ltd Methanol Synthesis.
CN1144214A (zh) * 1995-08-25 1997-03-0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合成甲醇的方法
US20060287405A1 (en) * 2005-06-17 2006-12-21 Korea Gas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methylether from hydrocarbons
CN1891337A (zh) * 2005-07-07 2007-01-1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9325375B2 (en) 2012-04-26
KR20100065504A (ko) 2010-06-17
CN102307835A (zh) 2012-01-04
JP2012511043A (ja) 2012-05-17
US20110237689A1 (en) 2011-09-29
EP2371799A1 (en) 2011-10-05
JP5405588B2 (ja) 2014-02-05
EP2371799B1 (en) 2014-03-05
EP2371799A4 (en) 2012-07-18
US8729141B2 (en) 2014-05-20
WO2010067945A1 (ko) 2010-06-17
AU2009325375A1 (en) 2011-07-21
KR101068995B1 (ko) 201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7835B (zh) 使用由天然气和二氧化碳联合重整生成的合成气合成甲醇的方法
Garcia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methanol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for sustainability
JP5285776B2 (ja) 天然ガス及び二酸化炭素からの合成ガス製造用触媒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703933B (zh) 一种双金属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U2014214982B2 (en) Methods for fuel conversion
KR101085038B1 (ko) 합성가스로부터 메탄올 합성용 촉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00133766A (ko) 피셔-트롭쉬 합성 반응용 철계열의 촉매와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421187B1 (ko) 온실가스를 이용한 디메틸카보네이트의 제조방법
KR101359990B1 (ko) 황에 대한 내구성이 우수한 메탄 개질용 촉매,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메탄개질 방법
Usman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the methanol synthesis via methane reforming processes
CN108430961A (zh) 用于直接co2氢化成甲醇的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EP2435182A2 (en)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catalysts
CN102198935A (zh) 甲醇水重整制氢的方法
KR101626800B1 (ko) 이산화탄소를 이용하는, 저탄소배출 및 고효율의 gtl 공정에 의한 합성연료 제조방법
CN105899648A (zh) 用于合成气的二氧化碳氢化的方法
CN102356044B (zh) 制备脂族和芳族烃类混合物的方法
DK161056B (da) Fremgangsmaade til fremstilling af en katalysator til syntesegasomdannelse og fremgangsmaade til fremstilling af carbonhydrider under anvendelse af denne katalysator
JP2003038957A (ja) ジメチルエーテル改質触媒および該触媒を用いる水素含有ガス製造方法
CN115414947A (zh) 一种双原子位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该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甲烷化中的应用
CN106238048B (zh) 氧化物合成用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氧化物的制造装置以及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Vargas et al. Hydrogen production by ethanol steam reforming. Study of cobalt-doped Ce-Zr catalysts.
JP2002173303A (ja) 合成ガスの製法
Kiani et al. Syngas production from natural gas by reforming process: Dry, steam, partial oxidation, tri, and autothermal
JP2003154268A (ja) ジメチルエーテル改質触媒および該触媒を用いる水素含有ガス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Korea shipbuilding ocean Co.,Ltd.

Patentee after: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Ulsan,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7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Korea shipbuilding ocean Co.,Ltd.

Patentee after: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Ltd.

Patentee after: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Korea shipbuilding ocean Co.,Ltd.

Patentee before: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