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1900A - 打印系统和控制打印机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系统和控制打印机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1900A
CN102141900A CN2011100270308A CN201110027030A CN102141900A CN 102141900 A CN102141900 A CN 102141900A CN 2011100270308 A CN2011100270308 A CN 2011100270308A CN 201110027030 A CN201110027030 A CN 201110027030A CN 102141900 A CN102141900 A CN 102141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control unit
print engine
communication control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70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岛俊夫
三谷哲也
古桥龙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41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19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 G06F3/1221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with regard to power consump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84Power saving 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79Controller construction, e.g. aspects of the interface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1Multi engine printer devices, e.g. one entity having multiple output eng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印系统和控制打印机装置的方法。打印系统具有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的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机装置通过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减低打印引擎的电力并同时维持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按照来自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输入打印引擎的电力以执行打印处理。

Description

打印系统和控制打印机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该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打印系统,其中该打印机装置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通过该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在减低打印引擎的电力并同时维持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按照来自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将电力输入到打印引擎中以执行打印处理。
背景技术
近年来,响应于全世界对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兴趣的高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子设备等等的电力消耗的减低更加必要了,并且诸如EuP命令(Directive on Eco-Design of Energy-Using Products,关于用能产品的生态设计的指令)或International Energy Star Program Ver 1.1(国际能源之星计划第1.1版)之类的限制已被实施。
迄今为止,在这种电子设备等等中,在电力输入之后的非使用期间,设定待机低电力消耗模式,用于关断对非必要电路等等的电力供应,以自动带来电力消耗的减低。
例如,在诸如打印机和传真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做了这样的配置:当在没有检测到输入信号的状态中经过了一定时间时,过程自动转移到“待机低电力消耗模式”,并且除了用于执行各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电路以外,关断非必要电路的电源,而当从外部设备接收到图像数据等等时,使每个电路的电源返回到接通状态,由此启动打印操作。
例如,有这样一个提议,即,即使图像形成装置处于低电力消耗状态中,在对从网络接收的状况做出响应的情况下,在极低的能量水平下、以低成本执行该响应(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153192)。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153192中公开的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处于睡眠模式中的主CPU和具有较低电力消耗并且不处于睡眠模式中的副CPU,进行切换以使得由状况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状况信息在非睡眠模式期间被连接到主CPU并且在睡眠模式期间被连接到副CPU,并且被配置成使得在睡眠模式期间副CPU对来自外界的查询做出响应,而无需启动主CPU或打印部的电源。当副CPU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命令时,在确定睡眠模式解除的必要性后,副CPU执行必要电源的启动。描述了每个门/墨盒的开闭检测、可选设备连接检测等等作为状况信息。
另外,在从基础申请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153192分案而来的网络系统中,对于状况查询,图像形成装置在非睡眠模式期间对其做出响应,并且系统在转移到睡眠模式时命令服务器执行响应代理并且传达状况信息,并且当在睡眠模式期间状况改变时,服务器请求图像形成装置从睡眠模式中返回(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4-133512)。
另外,提出了一种方法和系统,用于预先在外部处理服务请求以防止在睡眠模式期间不必要地唤醒节点,从而改善能量节约(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070366)。
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070366中公开的技术中,在具有不处于睡眠模式中的网络接口、具有处于浅睡眠模式中的组件1和处于深睡眠模式中的组件2的节点1、管理睡眠模式的节点2和作为客户端的节点3的网络中,节点1在进入睡眠模式时将睡眠模式配置特性传达给节点2并且在睡眠模式期间将来自节点3的请求传送给节点2。依据所传送的请求,节点2对节点3做出响应或者请求节点1启动组件1和/或组件2。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029102中,例如描述了基于数字的组件作为组件1,并且例如描述了诸如打印引擎之类的基于机器的组件作为组件2,并且也描述了USB作为网络接口。
另外,有这样一个提议,即对于在电力节省模式期间接收到的分组,判定是否有必要解除电力节省模式,并且如果不必要,则在维持电力节省模式的同时对诸如ping、SNMP、HTTP等等之类的非打印请求分组做出响应(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029102)。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029102中,没有描述打印引擎的状况信息的存储点。
另外,有这样一个提议,即在具有用户认证装置的图像输出装置中,当在能量节省模式期间接收到打印作业时,将该作业累积在累积部中,并且当用户认证完成时,执行从能量节省模式的返回处理,并且在确认返回之后从累积部发送作业,从而促进对电力消耗的抑制(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061634)。
另外,提出了一种能够从电力节省状态平滑地返回到通常电力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8-205714)。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8-205714中公开的技术中,在具有多个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依据用户操作或网络通信,单独控制每个功能的电力返回。操作部、网络控制装置(FAX功能)、网络接口和电力节省控制单元被持续地提供以电源并且在电力返回时被参照,并且电力节省控制单元基于该信息来控制每个功能的电连接情况,当在从电力节省模式返回时产生异常时生成警告声音,并且当电力监视系统变得异常时使所有功能从电力节省模式返回。
另外,提出了一种信息通知装置,当在睡眠模式期间接收到对设备信息的获取请求时,该信息通知装置可以抑制电力消耗以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提供最新的设备信息(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8-011319)。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8-011319中公开的技术中,当存储指示出打印引擎状况的设备信息的信息通知装置在打印引擎未被供应以电力时从外界接收到对设备信息的请求时,如果在从设备信息获取起的预定时间以内,则该装置在停止对打印引擎的电力供应的同时传达所存储的设备信息,而如果经过了预定时间,则该装置将电力供应返回给打印引擎,从打印引擎获取并传达设备信息。
另外,有这样一个提议,即在包括电力管理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收集装置的信息,使得在进入电力管理状态中时可能不恢复整个装置的电力供应,并且当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恢复信号时只恢复装置的一部分的电力供应(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6-172044)。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6-172044中公开的技术中,在包括电源管理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部分返回单元,其中在接收到恢复请求时只返回部分功能,并且确定恢复请求的内容,从而决定要返回的部分。当在进入睡眠模式之前存储了状况信息并且从外界接收到对状况信息的请求时,仅向控制部返回电力供应并且对其做出响应。描述了墨水剩余量、纸张剩余量、差错信息等等作为状况信息。
另外,提出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适合于当在能量节约模式期间产生异常时,抑制对电力的不必要消耗(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5-165061)。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5-165061中公开的技术中,当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节约模式期间产生异常时,在不解除电力节约模式的情况下传达异常的产生。描述了通信差错和装置差错,作为所产生的异常。
另外,提出了一种打印机装置,当在电力节约模式中操作时,其不从打印墨盒上的存储器元件中执行信息读取,并且被配置为,即使当在到电力节约模式的操作期间打印墨盒被更换时,也不输出错误内容的信息作为关于打印墨盒的信息(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5-111818)。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5-111818中公开的技术中,当包括了存储墨盒信息的存储单元并且在电力节省模式期间感测到墨盒更换时,解除电力节省模式,再次获取墨盒信息,并且更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在必须输出关于墨盒状况的信息的情况下,无论电力节约模式如何,都输出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同时在电力节约模式时维护该信息)。描述了由墨盒本身来感测墨盒更换或者通过盖子的开闭来感测墨盒更换。
另外,有这样一个提议,即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即使当存在关于状况的查询时,也不中断除网络接口以外的部分的低电力消耗模式(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3-076451)。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3-076451中公开的技术中,包括了控制整个信息处理装置的CPU部、打印部、存储打印部的状况的状况存储部、网络部以及控制网络部的副CPU,并且除了网络部以外的部分可被转移到电力节省模式中。当网络部在电力节省模式时接收到查询请求时,副CPU参照状况存储部(同时维持电力节省模式)并且直接对其做出响应。
此外,提出了一种打印机控制系统,其可以在维持打印效率的同时减低电力消耗(例如参见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2-244833)。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2-244833中公开的技术中,多个打印机、打印机控制装置和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经由网络相互连接。当在预定的时间中都不存在打印请求时,打印机被转移到电力节省模式中,但是包括打印机信息(功能、纸张大小等等)的代理处理委托请求在此时被发送到打印机控制装置。当打印机处于电力节省模式中时,打印机控制装置解释要发送到打印机的请求,在打印请求的情况下将其累积并且使打印机从电力节省模式中返回,并且当启动完成时停止分组代理接收,从而将所累积的打印请求发送给打印机。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作为一种促进低电力消耗的方法,例如,仅向通信所必需的部分供应电源并且关断或减低不必要部分的电源。
另外,通过使得供应电源的部分成为作为最低限度电路的一个芯片,促进了低电力消耗。
另外,除了主CPU以外,通过设置在待机期间控制通信的副CPU(待机CPU),促进了低电力消耗。
此外,通过设置主电源和副电源,促进了低电力消耗。
这样,在现有技术的方法中,在待机期间,从副电源仅向与通信控制有关的最低限度待机CPU电路供应电力,并且当启动打印处理时,从主电源向包括主CPU的打印引擎供应电力。
在现有技术的方法中的待机期间,待机CPU通过打印机接口电路监视接口状况并且主CPU处于电力OFF状态中。当有来自接口的打印请求访问时,打印机接口电路将其传达给待机CPU并且待机CPU启动主CPU。当主CPU醒来,进入可操作正常状态中时,主CPU取代待机CPU连接到打印机接口电路,并且通过接收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访问来执行响应/打印处理。
这样,在现有技术的方法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待机期间操作待机CPU并且在打印过程中操作主CPU,由此待机CPU在打印过程中不工作。此外,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主CPU在打印过程中执行了打印处理,所以主CPU不执行除打印处理以外的与接口有关的其他处理,由此难以对来自接口的另一个处理请求迅速做出响应。
另外,现有技术的方法不具有这样一种配置,其中,在待机期间减低电力消耗的同时,多个打印引擎可被附接到和拆离待机CPU,对于来自信息处理装置的打印请求,待机CPU控制多个打印引擎并且启动最优打印引擎以便打印。
从而,希望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和打印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可以在符合每个国家规章和各种规章的范围内减低打印机装置的待机电力消耗,同时将与外部设备的接口维持在有效状态中。
从下文中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进一步清楚通过本发明可获得的具体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的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机装置通过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减低打印引擎的电力并同时维持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按照来自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向打印引擎中输入电力以执行打印处理;其中,通信控制部处理控制传送命令,打印引擎处理批量OUT传送命令,通信控制部CPU访问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并且打印引擎CPU访问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从而在维持执行USB通信的打印机装置的USB接口功能的同时切断/减低打印引擎的电力。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的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机装置通过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减低打印引擎的电力并同时维持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按照来自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输入打印引擎的电力以执行打印处理,其中,在打印机装置中,在打印机装置和外部设备之间能够建立利用作为USB接口的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和利用作为在执行USB接口的配置之后建立的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的状态中,通信控制部响应并应对来自外部设备的利用控制传送的各种命令,通信控制部不响应和应对来自外部设备的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打印请求命令按原始命令状态在其内容不被改变的情况下被从通信控制部发送给打印引擎,并且打印引擎响应并应对从通信控制部发送来的打印请求命令,由此根据打印请求命令中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方法,该打印系统具有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的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机装置通过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减低打印引擎的电力水平并同时维持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按照来自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输入打印引擎的电力以执行打印处理,其中,在外部设备和打印机装置之间能够建立利用作为USB接口的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和利用作为在执行USB接口的配置之后建立的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的状态中;通信控制部响应并应对从外部设备到打印机装置的利用控制传送的各种命令;并且通信控制部不响应和应对从外部设备到打印机装置的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该打印请求命令按原始命令状态在其内容不被改变的情况下被从通信控制部提供给打印引擎,并且打印引擎响应并应对打印请求命令,由此根据打印请求命令中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的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机装置通过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减低打印引擎的电力并同时维持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按照来自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输入打印引擎的电力以执行打印处理,其中打印机装置使能了打印机装置和外部设备之间的利用作为USB接口的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和利用作为在执行USB接口的配置之后建立的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在通信控制部中存在用于控制传送的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和用于批量OUT传送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通信控制部内的通信控制CPU访问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打印引擎中的控制CPU访问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并且当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被从外部设备发送来时,打印引擎中的控制CPU直接从通信控制部内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中读取打印请求命令,从而在打印引擎中执行与打印请求命令中包括的打印数据相对应的打印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方法,该打印系统具有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的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机装置通过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减低打印引擎的电力并同时维持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按照来自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输入打印引擎的电力以执行打印处理,其中在外部设备和打印机装置之间能够执行利用作为USB接口的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和利用作为在执行USB接口的配置之后建立的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并且在打印机装置的通信控制部中存在用于控制传送的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和用于批量OUT传送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通信控制部内的通信控制CPU访问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打印引擎中的控制CPU访问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当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被从外部设备发送来时,打印引擎中的控制CPU直接从通信控制部内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中读取打印请求命令,从而在打印引擎中执行与打印请求命令中包括的打印数据相对应的打印处理。
在具有这种配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在能够满足每个国家的限制和各种限制的范围内减低打印机装置的待机电力消耗,同时将打印机装置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口维持在有效状态中。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论是待机状态还是正常状态,打印机装置的通信控制部响应并应对控制传送的命令并且打印引擎应对批量OUT传送的命令,由此每个CPU可以有效地执行分布处理,从而即使在打印处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加速对控制传送的命令的响应和应对。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打印机装置的通信控制部的通信控制CPU无需启动打印引擎就可以掌握打印引擎状况信息,所以即使当外部设备查询打印机装置的状况时,只要通信控制CPU就可以响应信息处理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即使在打印引擎中发生差错状态时,对于来自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打印机装置的通信控制部的通信控制CPU也可以在不启动打印引擎的情况下执行对外部设备的差错响应。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即使在打印机装置的打印引擎的电源被切断或减低的情况下,当打印引擎的状况改变发生时,该改变可被通知给通信控制CPU,这样就可以针对状况改变执行适当的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选择和设定切断或减低打印机装置的打印引擎的电力的水平,所以针对对于每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待机期间的各种电力消耗限制,可以获得适当并有利的用户可操作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打印机装置包括可以附接和拆离的多个打印引擎,通信控制部的通信控制CPU可以针对来自信息处理装置的打印请求而选择并控制这多个打印引擎,并且可以启动并打印最优的打印引擎。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打印机装置使得多个打印引擎能够被附接和拆离,由此无论打印引擎的连接数目如何都可以减低待机期间的电力消耗。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即使当打印机装置连接到多个打印引擎时,通信控制部的通信控制CPU也充当单个打印机装置,由此外部设备可以通过通信控制CPU利用多个打印引擎来打印,而无需更换外部设备内的相应打印机驱动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的基本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A和2B是示出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电源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A和3B是示意性地示出USB中的逻辑通信概念的示图;
图4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的另一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中维护的每个打印引擎状况信息的示例的示图;
图6A和6B是示出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电源供应的控制示例的框图;
图7示出了打印系统中的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的画面示例;
图8示出了打印系统中的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的另一画面示例;
图9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的另一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0A和10B是示出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操作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的另一配置示例的框图;并且
图12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的另一配置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按以下顺序来具体描述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1.对打印系统的基本配置的说明(图1至图3B)
2.对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一详细示例的说明(图4至图8)
3.对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二详细示例的说明(图9)
4.对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操作的说明(图10A和10B)
5.对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三详细示例的说明(图11)
6.对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四详细示例的说明(图12)
1.对打印系统的基本配置的说明(图1至图3B)
本发明被应用到具有例如图1所示配置的打印系统100。
打印系统100包括信息处理装置10和打印机装置20,其中信息处理装置10作为外部设备经由基于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之类的通信接口的通信线缆1连接到打印机装置20。
作为信息处理装置10与打印机装置20之间的连接,使用USB接口的连接是普遍的,但是也可使用其他接口。在网络打印机的情况下,以太网接口是普遍的。在说明打印系统100时,将使用USB接口。
这里,USB(通用串行总线)是取代诸如串行端口(RS-232C)或并行端口之类的传统端口、对应于即插即用的通用接口总线标准。USB的规范最初由从美国英特尔公司开始的四个公司制定,但是目前该规范的制定或管理是由作为NPO的USB Implementers Forum,Inc.(USB实现者论坛有限公司,USB-IF)执行的。按照标准实现能够以超过IEEE 1394(最大400Mbps)的高速传送的高速模式(最大480Mbps)的USB 2.0已广泛普及。今后,预期实现超高速模式(最大5Gbps)(其中实现了额外的新高速传送)的USB 3.0将普及。
打印系统100中的信息处理装置10包括通用个人计算机(PC)等等。信息处理装置10是具有适合于USB接口(USB 2.0高速)的USB主机功能部11的PC并且经由适合于USB接口(USB 2.0高速)的通信线缆1连接到打印机装置20。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中,安装了打印机驱动器12和打印机状况监视器13。
另外,打印系统100中的打印机装置20包括通信控制部21、打印引擎22、副电源23和主电源24。
通信控制部21包括经由通信控制部控制总线210相互连接的USB 2.0功能接口控制器211、存储部212、打印引擎控制部213、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通信控制CPU 215、RAM 216、ROM 217、电源开关218等等。电源开关218是根据通信控制CPU 215的固件控制来切断与副电源23的次级侧输出相连接的电路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软件电力开关。
通信控制部21由从副电源23供应的电源来驱动。另外,通信控制部21控制它与信息处理装置10之间的USB接口(USB 2.0高速)。另外,通信控制部21通过经由信号线25输出打印引擎使能信号来对主电源24和打印引擎22执行电力控制。此外,打印请求命令(打印数据)经由命令/数据线26被从通信控制部21提供到打印引擎22,由此打印引擎22执行打印处理。
打印引擎22由从主电源24供应的电源来驱动。
依据从通信控制部21经由信号线25输出的打印引擎使能信号,主电源24进入ON状态并且供应电源,由此驱动打印引擎22。此外,依据从通信控制部21经由命令/数据线26提供的打印请求命令(打印数据),打印引擎22执行打印处理。
电源(100至240V)被供应给副电源23和主电源24。
这里,打印机装置20的电源配置除了可以是如图2A所示的分别包括驱动通信控制部21的副电源23和驱动打印引擎22的主电源24的配置以外,也可以是如图2B所示的副变换器23A和主变换器24A的一个打印机电源30的形式。
另外,当存在多个打印引擎时,可以提供与这些打印引擎相对应的多个主电源和主变换器,并且一个主电源/主变换器可以向这多个打印引擎供应电力。
在打印机装置20中,将描述主电源24和副电源23的配置示例。
此外,在打印系统100中的打印机装置20中,当通信控制部21在维持USB连接状态(USB准备就绪)的同时处于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时,通信控制部21通过不输出打印引擎使能信号,利用电力继电器切断向打印引擎22供应电力的主电源24的初级侧输入电力。当通信控制部21在输入主电源24的初级侧输入电力的同时处于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时,通过不输出打印引擎使能信号,打印引擎22处于诸如睡眠模式状态或待机状态之类的低电力消耗状态中。
此时,在通信控制部21内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中,来自主电源24的电力供应被关断,或者维护了低电力消耗状态的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
这里,如图3A和3B所示,USB中的逻辑通信可以由端点和管道的概念来表达。在功能侧,被称为“端点”的“FIFO缓冲器”成为通信的实际形式,在主机侧也设置了同样的缓冲器,并且这些缓冲器通过“管道”相互连接,从而发送和接收数据。
此外,在USB系统中,首先,如图3A所示,就在功能侧刚刚连接到USB后的状态是在配置状态之前的并且是只能够传输作为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的状态。此状态对应于“端点0(FIFO 0)”。在利用控制传送执行了配置并且设定了功能侧的使用方法之后,如图3B所示,除了控制传送以外,添加了新的端点并且构成了管道。该管道只能执行单侧方向通信。在IN/OUT的方向上,关注主机,则到主机的输入被定义为IN并且从主机的输出被定义为OUT。另外,可以独立于管道数目和端点数目地确定主机。
在使用管道的USB的通信方法中,包括了“批量传送”、“中断传送”、“同步传送”等等。通过向其添加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总共存在四种传送方法。
在打印系统100中,在信息处理装置10和打印机装置20之间,建立了利用作为USB接口的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和利用作为在执行USB接口的配置之后建立的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
从信息处理装置10,通过USB接口,各种命令通过利用作为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进入作为通信控制部21的存储部212包括在打印机装置20中的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A,并且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通过利用作为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进入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
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响应并应对利用从信息处理装置10到打印机装置20的控制传送的各种命令。对于来自信息处理装置10的状况查询命令等等,通信控制CPU 215在不启动打印引擎22并且不查询打印引擎22的情况下对信息处理装置10做出响应。
当信息处理装置10利用控制传送来发送打印引擎启动命令时,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向为打印引擎22供应电力的主电源24和打印引擎22输出打印引擎使能信号,并且向处于电源OFF状态中或低电力消耗状态中的打印引擎22供应电源,从而启动打印引擎22。
接下来,当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时,该打印请求命令被按原样从通信控制部21提供给打印引擎22。打印引擎22从所提供的打印请求命令中提取所包括的打印数据并且执行打印处理。
即,在打印系统100中的打印机装置20中,在信息处理装置10和打印机装置20之间,在能够建立利用作为USB接口的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和利用作为在执行USB接口的配置之后建立的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的状态中,打印机装置20中包括的通信控制部21响应并应对利用从信息处理装置10到打印机装置20的控制传送的各种命令,通信控制部21不对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作出响应,打印请求命令在原始命令状态中在其内容不被改变的情况下被从通信控制部21提供给打印引擎22,打印引擎22响应并应对打印请求命令,并且根据打印请求命令中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
这里,作为从通信控制部21向打印引擎22提供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的方法,存在以下两种方法(A)和(B)。
(A)执行如下处理:对于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根据固件的处理把与逻辑连接管道相对应的端点FIFO缓冲器中的打印请求命令按打印请求命令的原始状态发送到打印引擎。
(B)执行如下处理:打印引擎22直接读取通信控制部21中的与逻辑连接管道相对应的端点FIFO缓冲器中的打印请求命令,从而将其读取到打印引擎22中。
在打印引擎22的电力被切断或减低的打印待机状态期间,在利用控制传送的、请求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的命令被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到打印机装置20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在不启动打印引擎22并且不查询打印引擎22的情况下,基于通信控制部21中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中维护的打印引擎的状况信息,利用类似的控制传送对信息处理装置10做出响应。
如打印系统100中的打印机装置20中那样,打印机装置20中包括的通信控制部21接收并响应控制传送,并且打印引擎22接收并响应经过了通信控制部21的批量OUT传送。即,在现有技术的打印机装置中,由于待机CPU在待机期间控制USB接口,主CPU在打印时取代待机CPU控制USB接口,从而主CPU在打印时控制打印操作和USB接口两者,因此在打印过程中对控制传送的相应响应是困难的。与此不同,在打印系统100中的打印机装置20中,打印请求命令被按原样从通信控制部21提供给打印引擎22。从而,通信控制部21即使在打印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迅速地执行对控制传送的应对响应,并且在待机期间可以减低打印机装置20的待机电力消耗,同时将通信控制部21与信息处理装置10之间的接口维持在有效状态中。
如下文中描述的打印系统100A中那样,打印系统100可具有这样一种的配置,其中,打印引擎22的控制CPU 225直接从包括在打印机装置20的存储部212中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中读取打印请求命令,或者如打印系统100B中那样,打印系统100可以执行这样的处理,其中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从包括在存储部212中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中读取打印请求命令,并且根据固件的处理将打印请求命令按原样发送给引擎。
另外,在具有这种配置的打印系统100中,如下文中描述的打印系统100A中那样,在打印机装置20上配备了与必要的多个待机电力消耗限制值相对应的用于减低打印引擎22的电力的多种电力减低方法,从而提供了在打印机装置20上配备的多种电力减低方法,接收从所述多种电力减低方法中对与依据使用打印机装置20的环境条件的待机电力消耗限制值相对应的电力减低方法的选择,并且通过从所述多种电力减低方法中选择的电力减低方法来设定在维持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功能的同时减低打印引擎22的电力的打印机待机状态,由此可以选择和设定打印机装置20的打印引擎22的电力被切断或减低的水平。从而,打印系统100适合于对于每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各种待机电力消耗限制,并且可以获得优良的用户可操作性,由此可以在满足每个国家的限制和各种限制的范围内减低打印机装置的待机电力消耗,同时将打印系统100与信息处理装置10之间的接口维持在有效状态中。
另外,在具有这种配置的打印系统100中,如下文中描述的打印系统100C和打印系统100D中那样,多个打印引擎22可被附接到和拆离打印机装置20的一个通信控制部21,在维持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功能的同时减低这多个打印引擎22的电力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通信控制部21响应并应对从信息处理装置10到打印机装置20的利用控制传送的命令,对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0到打印机装置20的打印操作的启动命令,通信控制部21根据所接收的打印操作的启动命令在所述多个打印引擎22之中选择打印引擎并且通过返回处理来控制所选打印引擎从打印机待机状态到可打印状态,对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0到打印机装置20的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该打印请求命令在其内容不被改变的情况下按原始命令状态被从通信控制部21提供给所选打印引擎,所选打印引擎响应并应对打印请求命令,并且打印处理根据打印请求命令中的打印数据被执行,由此,无论是待机状态还是正常状态,打印机装置20的通信控制部21响应并应对控制传送的命令,打印引擎应对批量OUT传送的命令,由此每个CPU可以有效地执行分布处理,即使在打印处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响应并应对控制传送的命令,可以在满足每个国家的各种限制的范围内减低打印机装置20的待机电力消耗,同时将打印机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10之间的接口维持在有效状态中。
此外,与下文中描述的打印系统100D类似,打印系统100可具有这样一种配置,该配置包括多个具有其自己的USB接口的单功能打印机作为多个打印引擎。
2.对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一详细示例的说明
接下来,将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一详细示例。
图4所示的打印系统100A中的打印机装置20A是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100中的打印机装置20的具体配置的详细示例,并且具体地是这样一个示例,其中,打印引擎22的控制CPU 225直接从包括在打印机装置20的存储部212中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中读取打印请求命令。
此外,在图4所示的打印系统100A中,与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100相同的组成部分将用相同的标号来标示并且对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打印系统100A中的打印机装置20A包括通信控制部21、打印引擎22、副电源23和主电源24。
通信控制部21包括经由通信控制部控制总线210相互连接的USB 2.0功能接口控制器211、存储部212、打印引擎控制部213、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通信控制CPU 215、RAM 216、ROM 217、电源开关218等等。
另外,打印机装置20A包括用于控制传送的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A和用于批量OUT传送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作为通信控制部21内的存储部212。对于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A,可以访问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并且对于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可以访问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225。
打印机装置20A从存储部212经由命令/数据线26向打印引擎22提供打印请求命令(打印数据)。另外,打印引擎控制部213经由信号线25输出打印引擎使能信号并且经由数据线28在它与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之间执行状况信息的改变。
另外,打印机装置20A中的打印引擎22包括经由打印引擎控制总线220相互连接的打印数据读取部221、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机构控制部223、打印头控制部224、控制CPU 225、RAM 226、ROM 227、连接到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的开关传感器228、受机构控制部223控制的机构部229、受打印头控制部224控制的打印头230等等。
在打印机装置20A中,在启动打印操作时,首先,利用控制传送的打印引擎电力控制请求命令(电力启动命令)被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到打印机装置20A。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从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A中读取所接收的打印引擎电力控制请求命令(电力启动命令)并且从打印引擎控制部213经由信号线25向主电源24和打印引擎22输出打印引擎使能信号。此外,在电力关断状态时,主电源24执行输入电源以启动打印引擎22的处理,并且打印引擎22在处于低电力消耗模式中时被转移到正常模式。
当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被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到打印机装置20A时,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直接通过打印数据读取部221经由命令/数据线26从通信控制部21中的存储部212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中读取打印请求命令。另外,打印引擎22依据所读取的打印请求命令在打印引擎22内应对打印请求命令中包含的打印数据,从而执行打印操作。
这里,在打印引擎22的启动(电源的输入、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和外围电路的初始操作、以及打印引擎22中的机构部229的初始操作)完成之前,即在电力尚未被供应给打印引擎22或者电力已被供应给打印引擎22但是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和外围电路尚未被唤醒或者打印引擎22中的机构部229的初始操作尚未完成的状态中,在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1执行以下的处理(1)或(2)。
(1)执行对该打印请求命令的接收拒绝。
(2)通过通信控制部21中的存储部212的FIFO空区域接收该打印请求命令的一部分,并且在FIFO被填满之后,执行对剩余打印请求命令的接收拒绝处理。
另外,打印引擎22从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经由信号线27向通信控制部21发送打印引擎准备就绪信号,该信号表明了打印引擎22的启动(电源的输入、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和外围电路的初始操作、打印引擎22中的机构部229的初始操作)的完成。
在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的情况下,当通信控制部21没有接收到来自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的打印引擎准备就绪状态时(当打印引擎22尚未完全被唤醒时),通信控制部21执行以下的处理(1)或(2)。
(1)执行对该打印请求命令的接收拒绝。
(2)通过通信控制部21中的存储部212的FIFO空区域接收该打印请求命令的一部分,并且在FIFO(RAM)被填满之后,执行对剩余打印请求命令的接收拒绝处理。
作为表明打印引擎22的准备就绪状态的一种方法,可以使用从打印引擎22到通信控制部21的打印引擎准备就绪信号或从打印引擎22到通信控制部21的命令。
另外,在打印机装置20A中,在打印引擎22的电力被切断或减低的打印机待机状态时,在利用控制传送的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请求命令被从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到打印机装置20A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基于通信控制部21内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中维护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中的状况信息,利用控制传送类似地答复信息处理装置10,而不由通信控制部21启动打印引擎22并且不查询打印引擎22。
在打印引擎22的输入电力被关断的同时或者在打印引擎22处于低电力消耗模式中的同时,当打印引擎22中的状态改变时,打印引擎状态改变触发信号被从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经由信号线27输出到通信控制部21。此时,由于打印引擎22本身不处于正常操作状态中,所以难以使用主动的电信号或命令作为打印引擎状态改变触发信号,但是可以执行被动的状态改变,以使用主动电信号作为打印引擎状态改变触发信号。作为示例,通过在打印引擎22中把由通信控制部21上拉的信号短接到GND,可以将信息从打印引擎22传送到通信控制部21。
当打印引擎状态改变触发信号被从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经由信号线27输出到通信控制部21时,基于打印引擎状态改变触发信号,通信控制部21通过把到打印引擎22的主电源24设定到ON来启动对打印引擎22的电力供应并且启动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和外围电路,由此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意识到打印引擎22中的改变了的状态,并且改变信息作为打印引擎的状况信息被从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经由数据线28发送到通信控制部21的打印引擎控制部213。通信控制部21可以更新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中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的状况信息。
作为由连接到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的开关传感器228检测到的打印引擎状态改变触发信号的示例,当在用户更换打印引擎22中的记录纸之类的情况中打开打印引擎22中的记录纸安放部的盖子时,开关等等引起电气改变。
在打印引擎状态改变触发可应对打印引擎22中的特定状态改变的情况下,当打印引擎状态改变触发信号被从打印引擎22输出到通信控制部21时,通信控制部21可以在不启动打印引擎22的情况下确定打印引擎22中的改变信息,由此可以更新通信控制部21中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214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的相应状况信息。
在打印机装置20A的待机状态时,存在一种关断打印引擎22的电力的方法。与此方法不同,不是通过关断到打印引擎22的电力,而是通过持续地将主电源24设定到ON,永久地向打印引擎供应电力,由此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和外围电路可被转移到低电力消耗状态(CPU的睡眠模式状态,待机状态或操作时钟减低状态)。
当打印引擎22的状态在低电力消耗状态时被改变时,打印引擎22自身从低电力消耗状态改变到启动状态,从而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被发送到通信控制部21。通信控制部21可以更新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中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的相应状况信息。
这样,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和外围电路对使用USB接口的控制传送的命令做出响应,而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和外围电路通过对使用USB接口的批量OUT传送的打印命令做出响应来穿过通信控制部21,从而可以清楚地区分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215和打印引擎中的控制CPU 225之间的任务分担。
在信息处理装置10在打印机装置20A的待机状态期间向打印机装置20A发送打印请求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基于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中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的状况信息来做出判定并且执行以下的处理(1)或(2)。
(1)当对于该打印请求可以正常执行打印操作时,启动打印引擎22的电源并且打印引擎22执行打印处理。
(2)当对于该打印请求无法正常执行打印操作时,不启动打印引擎22的电源,而是利用USB接口的控制传送从通信控制部21向信息处理装置10发送差错信息。信息处理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11或打印机状况监视器12基于接收到的差错信息在信息处理装置10的显示部上显示差错信息。
作为切断或减低打印引擎22的电力的方法,可以从以下方法之中选择多种方法,并且考虑必要的待机的消耗电力限制值(国家或地区)和用户可操作性(例如第一打印时间),可以设定适当的方法。从通信控制部21输出的打印引擎使能信号控制主电源24以及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225和外围电路。
从而,在打印系统100A中,在打印机装置20A上配备了与所请求的多个待机电力消耗的限制值相对应的减低打印引擎22的电力的多种电力减低方法,提示在打印机装置20A上配备的这多种电力减低方法,接收这多种电力减低方法之中的与依据使用打印机装置20A的环境条件的待机电力消耗期间的限制值相对应的电力减低方法,并且通过从这多种电力减低方法中选择的电力减低方法,设定在维持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功能的同时减低打印引擎22的电力的打印机待机状态。这样,可以设定打印机装置20A的打印引擎22的电力被切断或减低的水平,由此打印系统100A适合于对于每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各种待机电力消耗限制,并且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用户可操作性,从而可以在能够满足每个国家的限制和各种其他限制的范围内减低打印机装置的待机电力消耗,同时将打印系统100A与信息处理装置10之间的接口维持在有效状态中。
作为待机期间的电力消耗限制的示例,有EuP命令LOT 4/LOT 6或者国际能源之星计划第1.1版。
这里,第一打印时间是从打印命令被从信息处理装置发出到打印机装置之后到打印引擎实际启动打印操作的时间。
当未执行对打印引擎22的电源供应时,在一些情况下取第一打印时间。它受打印机装置的内部结构、打印头的打印方法、打印引擎的CPU启动时间等等的影响。
这样,当存在多种必要的待机电力消耗限制时,包括与这多种限制相对应的多个打印引擎的电力切断或减低方法,可以从多个打印引擎的电力切断或减低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以适合于使用打印机装置的环境条件(例如国家、地区等等)。另外,当所选方法被登记为打印机装置的初始值时,它用作与在下次以后启动打印机装置时的国家、地区等等中的限制相对应的待机消耗电力减低模式,并且是优选的。
在多个打印引擎的电力切断或减低方法和打印机装置的可操作性具有相反的属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符合必要的待机电力消耗限制的同时具有最佳打印机装置最佳可操作性的切换或减低电力的方法。
打印机装置20A的通信控制部21内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中维护的每个打印引擎的状况信息的示例在图5中示出。
除了与每个打印引擎相对应的状态维护信息以外,还希望维护整个打印机装置和通信控制部21的信息。
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优选地由诸如EEPROM之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然而,它也可以由诸如DRAM或SRAM之类的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在此情况下,每次通信控制部21被唤醒时,就必须从打印机装置的每个部分收集必要信息。
这里,当通过将对打印引擎22的电源供应设定为OFF来切断控制CPU 225的电源时,打印引擎22的增长时间加长了。当通过将对打印引擎22的电源供应设定为ON来将控制CPU 225设定在暂停状态中时,打印引擎22的增长时间变为中等,并且通过将对打印引擎22的电源供应设定为ON以将控制CPU 225设定到暂停状态,打印引擎22的增长时间缩短。然而,料想到CPU待机状态消耗的电力比CPU暂停状态多。
此外,例如,控制如以下(1)至(3)中那样的电源供应。
(1)如图6A所示,在主电源24的初级侧设置电力继电器电路29并且通过从通信控制部21经由信号线25输出的打印引擎使能信号来控制电力继电器电路29的操作。结果,向打印引擎22供应电力的主电源24的初级侧输入被电力继电器电路29切断,并且到主电源24的电力输入被设定到0W。从而,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和外围电路的电源进入OFF状态。
(2)如图6B所示,通过从通信控制部21经由信号线25输出的打印引擎使能信号,构成向打印引擎22供应电力的主电源24的开关电源电路的振荡操作被停止。主电源24略微消耗电力。由于主电源24的输出被设定为Off,所以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和外围电路的电源也被设定到OFF状态中。
(3)向打印引擎22供应电力的主电源24被接通,仍向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和外围电路供应电力,从而将控制CPU 225设定到低电力消耗状态(控制CPU 225的睡眠模式状态、待机状态或操作时钟减低状态)。
此外,当以现实的成本来设计主电源/主变换器时,为了将待机电力设定为小于0.5W,根据经验可以判断必须利用电力继电器等等来从物理上切断初级侧输入。
当通过使用电力继电器的打印机测试装置,使USB接口有效时,所测得的待机电力的结果在表1中示出。
表1
Figure BSA00000426113200231
表1是使用电力继电器的情况的待机电力测量值的示例。
在表1所示的所有结果中,都实现了小于0.50W的待机电力。通过优化打印机测试装置的电路配置,例如去除不必要的电路,可以进一步减低待机电力。
这里,由于打印引擎22的短启动时间导致了初始打印机的迅速启动,所以打印机装置的可操作性是优良的。
从而,在包括打印机装置20A的打印系统100A中,信息处理装置10显示图7所示的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画面110,并且在待机期间,在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画面110上接收用于选择是仍接通打印引擎22的电源还是减低电力的选择输入。此外,在选择打印引擎22的待机电力减低的设定的情况下,继续在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画面110上接收用于选择待机期间的电力值的选择输入,并且在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画面110上接收用于选择从打印引擎22的操作完成之后到待机转移的时间的选择输入。通过对在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画面110上显示的设定按钮111的操作,通过所接收的选择内容来执行待机电力消耗设定。另外,通过对取消按钮112的操作来取消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的内容。希望打印机装置20A的默认设定被设定成使得待机电力消耗设定被设定为最小值并且到待机转移前的时间设定被设定在最短时间。
选择每个设定的情况的操作状态如下:
在第一电力消耗减低模式中,电力被从副电源23供应给通信控制部21,并且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控制CPU 215被操作,从而控制USB接口。另外,主电源24被供应以初级侧输入电源,并且电力被从主电源24供应给打印引擎22。此外,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被设定到待机模式并且在CPU待机状态中。另外,待机状态的控制CPU 225每隔一定时间或者由于打印引擎22的状态改变发生这一事实而被从待机状态改变到启动状态,并且在执行必要的处理之后,控制CPU 225再被转移到待机状态。通过电源控制,在第一电力消耗减低模式中,电力消耗被设定到小于5W。
另外,在第二电力消耗减低模式中,电力被从副电源23供应给通信控制部21,并且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控制CPU 215被操作,从而控制USB接口。另外,初级侧输入电源被供应给主电源24,并且电力被从主电源24供应给打印引擎22。另外,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被设定到暂停模式并且在CPU暂停状态中。此外,打印引擎中除控制CPU 225以外的装置或电路处于低电力消耗状态中。此外,电路的电源被部分关断。通过这样的电源控制,在第二电力消耗减低模式中,电力消耗被设定到小于3W。
另外,在能源之星应对模式中,电力被从副电源23供应给通信控制部21,并且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控制CPU 215被操作,从而控制USB接口。另外,初级侧输入电源被供应给主电源24。此外,打印引擎使能信号被输入到主电源24并且构成主电源24的开关电源电路的振荡控制端被关断,从而使得主电源24处于振荡停止状态中,由此电力不被从主电源24供应给打印引擎22。打印引擎22处于电源Off状态中。此外,当在输入到主电源24的初级侧输入电源中存在电力继电器电路时,该电力继电器仍处于ON状态中。通过这样的电源控制,在能源之星应对模式中,电力消耗小于1W。
此外,在EuP LOT 6应对模式中,电力被从副电源23供应给通信控制部21,并且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控制CPU 215被操作,从而控制USB接口。另外,输入到主电源24的初级侧输入电源被电力继电器电路切断。另外,从主电源24到打印引擎22的电力供应被屏蔽。另外,打印引擎22处于电源OFF状态中。通过这样的电源控制,在EuP LOT 6应对模式中,电力消耗小于0.5W。
另外,在包括打印机装置20A的打印系统100A中,为了在遵守每个国家的法律规章的同时设定最适用的可操作性,信息处理装置10显示图8所示的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画面120,在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画面120上接收用于选择使用国家和地区的选择输入,并且通过对在待机电力消耗设定画面120上显示的设定按钮121的操作来设定所选择的使用国家和地区,由此适合于所设定的国家和地区的待机电力消耗设定被自动选择。此外,通过对取消按钮122的操作来取消对使用国家和地区的设定。
另外,在打印引擎22的打印方法中,可以使用升华型热转印打印方式、溶融型打印方式、喷墨方式以及电子照相方式。
作为控制每种打印方式中的待机期间的电力的特性要素,有用于固定地维持升华型热转印打印方式中的图片质量的热感应头的预加热控制,用于固定地维持溶融型打印方式中的图片均等性的热感应头的预加热控制,用于维持喷墨方式中的墨水的粘性的喷墨头和墨水的预加热控制,电子照相方式中的固定部分的热辊控制,等等。
这里,在整个打印机装置20A的电源输入时,执行打印机装置20A中的机构部229的初始操作处理,并且当从打印待机状态中启动打印引擎22的电力时,可以不执行打印机装置20A中的机构控制部223所控制的机构部229的初始操作处理。
另外,打印机装置20A包括打印机安装状况改变检测传感器作为开关传感器228。打印机安装状况改变检测传感器检测在打印引擎22的电力切断或减低时打印机装置20A的安装状况是否改变。在存在改变的情况下,即使在从打印机待机状态启动打印引擎22的电力时,也执行打印机装置20A中的机构控制部223所控制的机构部229的初始操作处理。
即使在要求作为机构部229的操作的初始加电的打印引擎22中,当在先前打印操作之后完全没有物理改变时(安装场所的移动、记录纸张的改变、墨带的改变、机体的开闭等等),机械部的加电初始操作在一些情况下也变得不必要了。作为打印机安装状况改变传感器,可以使用无电力传感器,以及其中输入了电源的通信控制部21所控制的传感器。作为打印机安装状况改变检测传感器,例如有陀螺仪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
另外,打印机装置20A包括通信控制部21、打印引擎22以及每个电源23和24,并且打印引擎22可被附接和拆离。通过使得打印引擎22能够被附接和拆离,可以更换和安放不同类型的打印引擎22。例如,可以选择和更换A6大小的打印引擎和A4大小的打印引擎。例如,可以选择和更换单色打印引擎和彩色打印引擎。
另外,为了更新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中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的每组状况信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至(5)中的任何一种方法。
(1)在整个打印机装置20A启动时,启动打印引擎22并且更新与打印引擎相对应的状况信息。
(2)当附接和拆离打印引擎22时,更新打印引擎的状况信息。
(3)当打印引擎22的状态改变时,打印引擎状态改变触发信号被从每个打印引擎输出到通信控制部21,通信控制部21启动相应的打印引擎,状况信息被从启动的打印引擎发送到通信控制部21,并且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的每组状况信息被更新。
(4)当打印引擎22的状态改变时,在打印引擎的控制CPU可被启动的情况下,状况信息被从启动的打印引擎发送到通信控制部21,并且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的每组状况信息被更新。
(5)当到了每隔一定时间/预先安排的日期和时间时,每个打印引擎被启动并且状况信息被更新。
如打印系统100A中那样,多个打印引擎22可被附接到和拆离打印机装置20A的通信控制部21,在减低这多个打印引擎22的电力并同时维持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通信控制部21响应并应对从外部设备到打印机装置20A的利用控制传送的命令,对于从外部设备到打印机装置20A的打印操作的启动命令,通信控制部21根据接收到的打印操作的启动命令从这多个打印引擎22之中选择打印引擎,通过返回处理控制所选的打印引擎从打印机待机状态到可打印状态,对于从外部设备到打印机装置20A的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该打印请求命令在其内容不被改变的情况下按原始命令状态被从通信控制部21提供给所选的打印引擎,所选打印引擎响应并应对打印请求命令,并且根据打印请求命令中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由此,无论是待机状态还是正常状态,打印机装置20A的通信控制部21响应并应对控制传送的命令,打印引擎应对批量OUT传送的命令,由此每个CPU能够有效地执行分布处理,即使在打印处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响应并应对控制传送的命令,在满足每个国家和各种限制的范围内可以减低打印机装置20A的待机电力消耗,同时将打印机装置20A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口维持在有效状态中。
3.对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二详细示例的说明
接下来,将参考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二详细示例。
图9所示的打印系统100B是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100中的打印机装置20的具体配置的详细示例,并且具体地被配置成使得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控制CPU 215将打印请求命令从存储部212中包括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发送到打印引擎22。
此外,在图9所示的打印系统100B中,与图4所示的打印系统100A的打印机装置20A相同的组成部分将用相同的标号来标示并且对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打印系统100B中的打印机装置20B包括通信控制部21、打印引擎22、副电源23和主电源24。
通信控制部21包括经由通信控制部控制总线210相互连接的USB 2.0功能接口控制器211、存储部212、打印引擎控制部213、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通信控制CPU 215、RAM 216、ROM 217、电源开关218等等。
另外,在打印系统100B中的打印机装置20B中,与打印系统100A中的打印机装置20A类似,打印引擎22不直接读取通信控制部21的存储部212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中的打印请求命令,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可访问存储部212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并且通信控制CPU 215首先读取打印请求命令,从而将打印请求命令按原样从打印引擎控制部213经由命令/数据线26输出给打印引擎22。
在打印机装置20B中,由于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不必确定打印请求命令的内容并对其做出响应,所以可以减短确定和响应所花费的处理时间。
4.对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操作的说明
接下来,将参考图10A和10B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打印系统100、100A和100B中的打印操作。
这里,图10A和10B的流程图示出了打印引擎是一个并且在打印系统100、100A和100B中使用了USB接口的情况的打印机装置20、20A和20B的打印操作。
即,在打印系统100、100A和100B中,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一个应用软件选择待打印的信息,由此打印处理被启动(步骤S1)。
当打印处理被启动时,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2利用USB控制传送查询要连接的打印机装置20的状态(步骤S2)。
依据来自打印机驱动器12的查询,根据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中维护的状况信息,打印机装置20的通信控制部21利用USB控制传送将打印引擎22的状态传达给打印机驱动器12(步骤S3)。
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2基于从通信控制部21获知的状况信息来判定打印机装置20是否可以打印(步骤S4)。
另外,如果步骤S4中的判定结果是“不可”,则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2执行打印差错处理(步骤S5)。
另外,如果步骤S4中的判定结果是“可以”,则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2利用USB控制传送向打印机装置20发送打印引擎22的启动命令(步骤S6)。
当打印引擎22的启动命令被从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2发送来时,打印机装置20中的通信控制部21输出打印引擎使能信号并且接通实际使用的打印引擎22的主电源24,从而启动打印引擎22的控制CPU 225和外围电路以及机构部229(步骤S7)。
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2利用USB批量OUT传送向打印机装置20发送打印数据(步骤S8)。
另外,从打印机驱动器12发送来的打印数据被从打印机装置20中的通信控制部21提供给实际使用的打印引擎22(步骤S9)。
这里,在打印机装置20A中,在步骤S9中,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直接读取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中的数据。
另外,在打印机装置20B中,在步骤S9中,通信控制部21中的通信控制CPU 215读取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212B中的数据并将该数据按原样发送给打印引擎22。
接下来,在打印机装置20中,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对于所发送的打印数据执行适合于打印操作的数据处理,从而将打印数据转换成用于打印头的打印头数据(步骤S10)。
另外,在打印机装置20中,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在利用打印引擎22中的机构控制部223控制机构部229的同时,根据打印头数据通过打印头控制部224驱动打印头230,从而执行打印操作(步骤S11)。
接下来,打印机装置20的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判定是否完成了一页的打印(步骤S12)。
如果步骤S12中的判定结果是“在打印过程中”,则控制CPU 225重复执行步骤S12的判定处理。
此外,如果步骤S12中的判定结果是“完成了打印”,则打印机装置20的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向通信控制部21发送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步骤S13)。
接下来,打印机装置20的通信控制部21基于来自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来更新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中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的信息(步骤S14)。
接下来,打印机装置20的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判定是否存在下一页的打印数据(步骤S15)。
当步骤S15中的判定结果是“存在”时,打印机装置20的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基于打印引擎22的状况信息来判定下一打印操作是否可能(步骤S16)。
另外,当打印机装置20的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 225在步骤S16中的判定结果是“可能”时,过程转移到步骤S8,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2利用USB批量OUT传送向打印机装置20发送下一页后的打印数据。通过重复从步骤S8到步骤S16的处理,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2向打印机装置20发送整页的打印数据。当打印机装置20能够利用USB批量OUT传送连续接收打印数据时,打印机驱动器12连续发送若干页的打印数据。
另外,当步骤S15中的判定结果“不存在”时,以及当步骤S16中的判定结果是“不可能”时,打印机装置20的打印引擎22中的控制CPU225执行打印结束处理(步骤S17)。
接下来,打印机装置20的通信控制部21将打印引擎22的电源设定为Off(步骤S18)。
接下来,打印机装置20的通信控制部21利用USB控制传送将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的信息传达给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打印机状况监视器13(步骤S19)。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中,打印机状况监视器13根据需要在信息处理装置10上的显示部上显示打印机装置20的状态(步骤S20)并且结束打印处理。
5.对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三详细示例的说明
接下来,将参考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三详细示例。
图11所示的打印系统100C具有这样一种配置:其中,在图9所示的打印系统100B中的打印机装置20B中,多个打印引擎22可被附接到和拆离一个通信控制部21,并且可以获得在维持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功能的同时切断或减低这多个打印引擎22的电力的打印机待机状态。
在打印系统100C中,说明设置了两个打印引擎22的状态,但打印引擎的数目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
此外,在图11所示的打印系统100C中,与图9所示的打印系统100B中的打印机装置20B相同的组成部分将用相同的标号来标示并且对其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打印系统100C中的打印机装置20C包括通信控制部21、两个打印引擎22A和22B、副电源23以及两个主电源24A和24B。
通信控制部21包括经由通信控制部控制总线210相互连接的USB 2.0功能接口控制器211、存储部212、打印引擎控制部213、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通信控制CPU 215、RAM 216、ROM 217、电源开关218等等。
通信控制部21控制它与信息处理装置10之间的USB接口(USB 2.0高速)。此外,通信控制部21根据所接收的打印操作的启动命令从多个打印引擎22A和22B之中选择适当的打印引擎,并且在所选的打印引擎中执行打印处理。即,通过经由信号线25A输出第一打印引擎使能信号,通信控制部21对第一主电源24A和第一打印引擎22A执行电力控制。另外,通信控制部21针对第一打印引擎22A经由第一命令/数据线26A发送打印请求命令(打印数据),从而在第一打印引擎22A中执行打印处理。另外,通过经由信号线25B输出第二打印引擎使能信号,通信控制部21对第二主电源24B和第二打印引擎22B执行电力控制。此外,通信控制部21针对第二打印引擎22B经由第二命令/数据线26B发送打印请求命令(打印数据),从而在第二打印引擎22B中执行打印处理。
另外,在通信控制部21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中,设置了维护第一打印引擎22A的状况信息的第一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和维护第二打印引擎22B的状况信息的第二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
另外,打印机装置20C中的第一打印引擎22A包括经由打印引擎控制总线220A相互连接的打印数据读取部221A、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A、机构控制部223A、打印头控制部224A、控制CPU 225A、RAM226A、ROM 227A、连接到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A的开关传感器228A、受机构控制部223A控制的机构部229A、受打印头控制部224A控制的打印头230A等等。
依据从通信控制部21经由信号线25A输出的第一打印引擎使能信号,第一主电源24A进入ON状态并且电源被供应,由此第一打印引擎22A被驱动。另外,依据从通信控制部21经由命令/数据线26发送来的打印请求命令(打印数据),第一打印引擎22A执行打印处理。
第一打印引擎22A经由数据线28在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A与通信控制部21之间发送和接收状况信息。另外,第一打印引擎22A从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A经由信号线27A向通信控制部21发送表明打印引擎22A的启动(电源的输入、控制CPU 225A和外围电路的初始操作、以及机构部229A的初始操作)完成的打印引擎准备就绪信号。
另外,打印机装置20C中的第二打印引擎22B包括经由打印引擎控制总线220B相互连接的打印数据读取部221B、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B、机构控制部223B、打印头控制部224B、控制CPU 225B、RAM226B、ROM 227B、连接到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B的开关传感器228B、受机构控制部223B控制的机构部229B、受打印头控制部224B控制的打印头230B等等。
依据从通信控制部21经由信号线25B输出的第二打印引擎使能信号,第二主电源24B进入ON状态并且电源被供应,由此第二打印引擎22B被驱动。另外,依据从通信控制部21经由命令/数据线26发送来的打印请求命令(打印数据),第二打印引擎22B执行打印处理。
第二打印引擎22B经由数据线28在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B与通信控制部21之间发送和接收状况信息。另外,第二打印引擎22B从状况信息输入输出部222B经由信号线27B向通信控制部21发送表明打印引擎22B的启动(电源的输入、控制CPU 225B和外围电路的初始操作、以及机构部229B的初始操作)完成的打印引擎准备就绪信号。
另外,在打印机装置20C中,在维持USB接口的打印机装置的待机状态期间,通过关断对所连接的多个打印引擎22A和22B的供应电力,待机状态的电力消耗得以减低。例如,与每个打印引擎22A和22B相对应的主电源24A和24B的输入电力被切断。另外,构成与每个打印引擎22A和22B相对应的主电源24A和24B的开关电源电路的振荡动作被停止。
另外,在将与每个打印引擎22A和22B相对应的主电源24A和24B设定到ON的同时向每个打印引擎22A和22B供应电力,并且每个打印引擎22A和22B中的控制CPU 225A和225B和每个外围电路被设定到低电力消耗模式(CPU的睡眠模式状态、待机状态或操作时钟减低状态),由此待机状态的电力消耗可得以减低。
即,在打印机装置20C中,通信控制部21响应并应对从信息处理装置10到打印机装置20C的利用控制传送的各种命令。具体地,对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0到打印机装置20C的打印操作的启动命令,通信控制部21根据所接收的打印操作的启动命令从多个打印引擎22A和22B之中选择适当的打印引擎,执行从打印机待机状态的返回处理并且将状态转移到可打印状态。
对于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通信控制部21将打印请求命令按原始命令状态在不改变其内容的情况下发送给所选的打印引擎。所选打印引擎响应并应对打印请求命令并且根据打印请求命令中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
在打印机装置20C中,通过在通信控制部21中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的第一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和第二打印引擎状态维护区域中维护与各个打印引擎相对应的电力被切断或减低的每个打印引擎22A和22B的状况信息,在通过控制传送的打印引擎的状况信息请求命令中,通信控制部21基于在通信控制部21的打印引擎状态维护RAM 214中维护的每个打印引擎22A和22B的状况信息来响应信息处理装置10,而不启动多个打印引擎22A和22B,并且不查询多个打印引擎22A和22B。
即,如打印系统100C中那样,多个打印引擎22A和22B可被附接到和拆离打印机装置20A的一个通信控制部21,在减低多个打印引擎22A和22B的电力并同时维持通信控制部21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通信控制部21响应并应对从信息处理装置10到打印机装置20C的利用控制传送的命令,对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0到打印机装置20C的打印操作的启动命令,通信控制部21根据所接收的打印操作的启动命令从多个打印引擎22A和22B之中选择打印引擎,通过返回处理控制所选打印引擎从打印机待机状态到可打印状态,对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0到打印机装置20C的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通信控制部21将打印请求命令按原始命令状态在不改变其内容的情况下发送给所选的打印引擎,所选打印引擎响应并应对打印请求命令,并且打印处理根据打印请求命令中的打印数据被执行,由此,无论是待机状态还是正常状态,打印机装置20C的通信控制部21响应并应对控制传送的命令,并且打印引擎应对批量OUT传送的命令,从而每个CPU可以有效地执行分布处理,即使在打印处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响应并应对控制传送的命令,可以在满足每个国家和各种限制的范围内减低打印机装置20C的待机电力消耗,同时将打印机装置20C与信息处理装置10之间的接口维持在有效状态中。
6.对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四详细示例的说明(图12)
接下来,将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配置的第四详细示例。
图12所示的打印系统100D具有这样一种配置:该配置包括具有其自己的USB接口的多个单功能打印机,作为图11所示的打印系统100C的打印机装置20C中的多个打印引擎22A和22B。
打印系统100D中的打印机装置20D包括通信控制部300、两个打印机装置320A和320B以及副电源330。
打印机装置20D中的通信控制部300包括经由通信控制部控制总线310相互连接的USB 2.0功能接口控制器311、存储部312、第一和第二USB 2.0主机接口控制器313A和313B、打印机状态维护RAM 314、通信控制CPU 315、RAM 316、ROM 317、电源开关318等等。
此外,打印机装置20D包括用于控制传送的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312A和用于批量OUT传送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312B,作为通信控制部300内的存储部312。
另外,在通信控制部21的打印机状态维护RAM 314中,设置了维护第一打印机装置320A的状况信息的第一打印机装置状态维护区域和维护第二打印机装置320B的状况信息的第二打印机装置状态维护区域。
第一打印机装置320A包括经由控制总线350A相互连接的USB 2.0功能接口控制器321A、机构控制部323A、打印头控制部324A、控制CPU325A、RAM 326A、ROM 327A、受机构控制部323A控制的机构部329A、受打印头控制部324A控制的打印头330A、主电源340A等等。
另外,第二打印机装置320B包括经由控制总线350B相互连接的接口控制器321B、机构控制部323B、打印头控制部324B、控制CPU 325B、RAM 326B、ROM 327B、受机构控制部323B控制的机构部329B、受打印头控制部324B控制的打印头330B、主电源340B等等。
在打印机装置20D中,使用作为单个打印机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0并充当打印机装置的设备本身来作为经由USB连接到通信控制部300的多个打印引擎。
即,打印机装置20D中的通信控制部300被信息处理装置10识别为单个打印机装置,在通信控制部300中包括由第一和第二USB 2.0主机控制器313A和313B实现的多个USB主机接口功能部,并且具有由USB 2.0功能接口控制器321A和321B实现的USB主机功能部和USB功能部的多个打印机装置320A和320B分别经由适合于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通信线缆301A和301B相互连接。
通信控制部300充当其中聚集了所连接的多个打印引擎的属性的单个打印机装置。即,在信息处理装置10中单个打印机驱动器软件有效。在从信息处理装置10执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对应于从单个打印机驱动器中的各个参数设定之中选择的期望设定,通信控制部300启动与所连接的打印机装置320A和320B(即多个打印引擎)之间的选择设定相对应的特定打印引擎,并且执行打印操作。未被选择和设定的打印机装置不被启动。
在此配置中,通信控制部300充当打印服务器并且多个单功能打印引擎可以同时经由USB接口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0。
本申请包含与2010年1月2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019261中公开的内容相关的主题,特此通过引用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处于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即可。

Claims (16)

1.一种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的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所述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打印机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减低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并同时维持所述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按照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向所述打印引擎中输入电力以执行打印处理,
其中,在所述打印机装置中,在所述打印机装置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能够建立利用作为所述USB接口的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和利用作为在执行所述USB接口的配置之后建立的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的状态中,所述通信控制部响应并应对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利用控制传送的各种命令,所述通信控制部不响应和应对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打印请求命令按原始命令状态在其内容不被改变的情况下被从所述通信控制部提供给所述打印引擎,并且所述打印引擎响应并应对从所述通信控制部提供来的打印请求命令,由此根据所述打印请求命令中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对于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所述打印机装置执行如下处理:根据固件的处理,所述通信控制部的通信控制CPU把与逻辑连接管道相对应的端点FIFO缓冲器中的打印请求命令以原始打印请求命令的状态发送到所述打印引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对于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所述打印机装置执行如下处理:所述打印引擎直接读取与逻辑连接管道相对应的端点FIFO缓冲器中的打印请求命令,从而将该打印请求命令读取到所述打印引擎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在所述打印机装置中,在减低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所述通信控制部中的通信控制CPU仅响应并应对利用控制传送的各种命令,并且当利用控制传送的打印引擎的状况信息请求命令被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来时,所述通信控制部不启动所述打印引擎并且不查询所述打印引擎,所述通信控制部中的通信控制CPU基于在所述通信控制部内的打印引擎状况信息RAM中维护的打印引擎的状况信息利用控制传送来响应所述外部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当整个电源被输入时,所述打印机装置执行所述打印机装置中的机构部的初始操作处理,而当从打印机待机状态中启动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时,所述打印机装置不执行所述打印机装置中的机构部的初始操作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所述打印机装置包括打印机安装状况改变检测传感器,所述打印机安装状况改变检测传感器检测在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切断或减低时所述打印机装置的安装状况是否改变,并且在存在改变的情况下,即使当从打印机待机状态中启动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时,所述打印机装置中的机构部的初始操作处理也被执行。
7.一种控制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方法,该打印系统具有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的所述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所述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打印机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减低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并同时维持所述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按照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向所述打印引擎中输入电力以执行打印处理,
其中,在所述外部设备和所述打印机装置之间能够建立利用作为所述USB接口的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和利用作为在执行所述USB接口的配置之后建立的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的状态中,
所述通信控制部响应并应对从所述外部设备到所述打印机装置的利用控制传送的各种命令,并且
所述通信控制部不响应和应对从所述外部设备到所述打印机装置的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打印请求命令按原始命令状态在其内容不被改变的情况下被从所述通信控制部提供给所述打印引擎,并且所述打印引擎响应并应对所述打印请求命令,由此根据所述打印请求命令中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
8.一种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的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所述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打印机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减低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并同时维持所述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通过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向所述打印引擎中输入电力以执行打印处理,
其中所述打印机装置使能了所述打印机装置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利用作为所述USB接口的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和利用作为在执行所述USB接口的配置之后建立的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其中在所述通信控制部内存在用于控制传送的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和用于批量OUT传送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所述通信控制部内的通信控制CPU访问所述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所述打印引擎中的控制CPU访问所述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并且当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被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来时,所述打印引擎中的控制CPU直接从所述通信控制部内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中读取所述打印请求命令,从而在所述打印引擎中执行与所述打印请求命令中包括的打印数据相对应的打印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在启动打印操作时,利用控制传送的打印引擎电力控制请求命令被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到所述打印机装置,并且在所述打印机装置中,所述通信控制部中的通信控制CPU从所述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中读取所接收的打印引擎电力控制请求命令,从而执行到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的启动控制,
其中,接下来,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被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到所述打印机装置,并且在所述打印机装置中,所述打印引擎中的控制CPU从所述通信控制部中的所述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中读取所接收的打印请求命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在所述打印机装置中,在所述打印引擎的启动完成之前,在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被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来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控制部对该打印请求命令执行接收拒绝。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在所述打印机装置中,在所述打印引擎的启动完成之前,在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被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来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控制部经由所述通信控制部内的FIFO中的空区域部分接收该打印请求命令的一部分,并且在FIFO被填充到充满状态之后对剩余打印请求命令执行接收拒绝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所述打印机装置从所述打印引擎向所述通信控制部发送表明所述打印引擎的启动完成的打印引擎准备就绪状态,并且当所述通信控制部未从所述打印引擎接收到所述打印引擎准备就绪状态时,所述通信控制部对打印请求命令执行接收拒绝。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在所述打印机装置中,当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处于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时,所述通信控制部中的通信控制CPU响应并应对控制传送,并且当利用控制传送的打印引擎的状况信息请求命令被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来时,所述通信控制部基于所述通信控制部内的打印引擎状况信息RAM中维护的打印引擎的状况信息,在不启动打印引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传送响应所述外部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当整个电源被输入时,所述打印机装置执行所述打印机装置中的机构部的初始操作处理,而当从打印机待机状态中启动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时,所述打印机装置不执行所述打印机装置中的机构部的初始操作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系统,
其中,所述打印机装置包括打印机安装状况改变检测传感器,所述打印机安装状况改变检测传感器检测在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切断或减低时所述打印机装置的安装状况是否改变,并且在存在改变的情况下,即使当从打印机待机状态中启动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时,所述打印机装置中的机构部的初始操作处理也被执行。
16.一种控制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装置的方法,该打印系统具有包括通信控制部和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引擎的打印机装置和作为外部设备经由USB接口连接到所述打印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打印机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经由USB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减低所述打印引擎的电力并同时维持所述通信控制部的通信功能的打印机待机状态中按照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打印请求向所述打印引擎中输入电力以执行打印处理,
其中在所述外部设备和所述打印机装置之间能够执行利用作为所述USB接口的逻辑连接的默认管道的控制传送和利用作为在执行所述USB接口的配置之后建立的逻辑连接的管道的批量OUT传送,并且在所述打印机装置的所述通信控制部内存在用于控制传送的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和用于批量OUT传送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
其中,所述通信控制部内的通信控制CPU访问所述控制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
其中,所述打印引擎中的控制CPU访问所述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并且
其中,当利用批量OUT传送的包括打印数据的打印请求命令被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来时,所述打印引擎中的控制CPU直接从所述通信控制部内的批量OUT传送端点FIFO缓冲器中读取所述打印请求命令,从而在所述打印引擎中执行与所述打印请求命令中包括的打印数据相对应的打印处理。
CN2011100270308A 2010-01-29 2011-01-21 打印系统和控制打印机装置的方法 Pending CN1021419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9261A JP5446943B2 (ja) 2010-01-29 2010-01-29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タ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0-019261 2010-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1900A true CN102141900A (zh) 2011-08-03

Family

ID=44256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70308A Pending CN102141900A (zh) 2010-01-29 2011-01-21 打印系统和控制打印机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99412B2 (zh)
EP (1) EP2360623A2 (zh)
JP (1) JP5446943B2 (zh)
CN (1) CN102141900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4604A (zh) * 2014-03-27 2015-09-3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设备管理系统、以及设备管理方法
CN106796559A (zh) * 2014-08-28 2017-05-31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控制通过外部设备接口单元连接到外部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7678703A (zh) * 2016-08-01 2018-02-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打印机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N108139873A (zh) * 2015-09-30 2018-06-0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机电力管理
CN108810302A (zh) * 2017-03-31 2018-11-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9388353A (zh) * 2017-08-02 2019-0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及其动作方法、运转信息收集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54846A (zh) * 2019-09-05 2019-12-10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成像方法及系统、打印控制及驱动方法和装置及非暂态存储介质
CN114274679A (zh) * 2020-12-20 2022-04-05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检测缺纸和标签的方法及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2591B2 (ja) * 2011-03-08 2016-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5817287B2 (ja) * 2011-07-25 2015-1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と情報処理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5340363B2 (ja) * 2011-10-19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75662B2 (ja) * 2012-02-06 2016-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011167B2 (ja) 2012-09-03 2016-10-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中継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中継装置
JP6075010B2 (ja) * 2012-10-31 2017-0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中継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6167502B2 (ja) 2012-10-31 2017-07-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中継プログラム、通信中継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US11658862B2 (en) * 2012-11-14 2023-05-23 Accuzip, Inc. Hardware server and technical method to optimize bulk printing of physical items
JP6202902B2 (ja) * 2013-06-21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11652A (ja) * 2013-07-02 2015-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882261B2 (ja) * 2013-07-10 2016-03-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9375B2 (ja) * 2014-01-24 2017-02-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応答装置、応答方法、および応答プログラム
JP6415253B2 (ja) * 2014-11-10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774753B2 (en) 2015-05-28 2017-09-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JP6520870B2 (ja) * 2016-08-31 2019-05-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456259B2 (ja) 2020-04-17 2024-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省電力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省電力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7633A1 (en) * 2002-12-02 2005-08-11 Plunkett Richard T. Timeslot arbitration scheme
JP2005246724A (ja) * 2004-03-03 2005-09-15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
CN1946131A (zh) * 2005-10-07 2007-04-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4833A (ja) 2001-02-13 2002-08-30 Fuji Xerox Co Ltd プリンタ制御システム、プリンタ制御装置及びプリンタ制御方法
JP2003076451A (ja) 2001-08-30 2003-03-14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状態の問合せに対する応答方法
JP4298256B2 (ja) 2002-10-08 2009-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11818A (ja) 2003-10-08 2005-04-2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用コントローラ
JP2005165061A (ja) 2003-12-03 2005-06-2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72044A (ja) 2004-12-15 2006-06-29 Canon Inc 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11319A (ja) 2006-06-30 2008-01-17 Kyocera Mita Corp 情報報知装置
JP5121442B2 (ja) 2007-02-14 2013-0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05714A (ja) 2007-02-19 2008-09-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04209A (ja) * 2007-02-21 2008-09-04 Sony Corp 電子機器、復帰用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設定方法、復帰通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056283B2 (ja) 2007-09-05 2012-10-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US20090073481A1 (en) 2007-09-17 2009-03-19 Ferlitsch Andrew R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ernal preprocessing of service requests directed to a sleeping node
US8038405B2 (en) 2008-07-08 2011-10-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pring seal for turbine dovetail
JP4440326B2 (ja) 2009-03-05 2010-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141574B2 (en) * 2009-09-09 2015-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low power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5448792B2 (ja) * 2009-12-24 2014-03-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7633A1 (en) * 2002-12-02 2005-08-11 Plunkett Richard T. Timeslot arbitration scheme
JP2005246724A (ja) * 2004-03-03 2005-09-15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
CN1946131A (zh) * 2005-10-07 2007-04-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4604B (zh) * 2014-03-27 2018-11-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设备管理系统、以及设备管理方法
CN104954604A (zh) * 2014-03-27 2015-09-3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设备管理系统、以及设备管理方法
CN106796559A (zh) * 2014-08-28 2017-05-31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控制通过外部设备接口单元连接到外部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796559B (zh) * 2014-08-28 2020-01-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控制通过外部设备接口单元连接到外部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139873B (zh) * 2015-09-30 2021-01-29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机电力管理
CN108139873A (zh) * 2015-09-30 2018-06-0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机电力管理
CN107678703A (zh) * 2016-08-01 2018-02-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打印机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N107678703B (zh) * 2016-08-01 2021-02-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打印机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N108810302A (zh) * 2017-03-31 2018-11-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9388353A (zh) * 2017-08-02 2019-0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及其动作方法、运转信息收集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54846A (zh) * 2019-09-05 2019-12-10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成像方法及系统、打印控制及驱动方法和装置及非暂态存储介质
CN110554846B (zh) * 2019-09-05 2023-06-16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成像方法及系统、打印控制及驱动方法和装置及非暂态存储介质
CN114274679A (zh) * 2020-12-20 2022-04-05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检测缺纸和标签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4274679B (zh) * 2020-12-20 2023-12-29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检测缺纸和标签的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46943B2 (ja) 2014-03-19
US20110188075A1 (en) 2011-08-04
US8599412B2 (en) 2013-12-03
JP2011159046A (ja) 2011-08-18
EP2360623A2 (en) 201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1900A (zh) 打印系统和控制打印机装置的方法
US8374515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P2293147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Low Power Thereof
US758065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energy saving mode
US1046694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05991887B (zh) 选择性地以多个模式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23831B (zh)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JP57282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07194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2152668A (zh) 打印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JP20110511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1159047A (ja)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タ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1236392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와 연결된 호스트장치 및 그 절전모드제어방법
JP2006268324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KR100581523B1 (ko) 로컬 프린터를 공통적으로 사용하는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US20080068645A1 (en)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JP2010005911A (ja) プリンタ
JPH09116665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102281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代替画像形成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
JP2000094794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310260B2 (ja) プログラ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8477328B2 (en) Function-providing system
JP2011156720A (ja)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タ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023129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44810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