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3831B -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3831B
CN102023831B CN201010503886.3A CN201010503886A CN102023831B CN 102023831 B CN102023831 B CN 102023831B CN 201010503886 A CN201010503886 A CN 201010503886A CN 102023831 B CN102023831 B CN 1020238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limit
printer
print
printing equipment
mis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38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3831A (zh
Inventor
吉住壮司
五十岚雅明
平川刚广
米泽朋积
后藤弘
山本幸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23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3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06F3/1261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by using alternate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06F3/1212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reduced delay between job submission and print sta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1Pool of printer devices: self-managing printing devices in a network, e.g. without a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系统、打印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介质。针对发生阻止打印机打印的打印错误后,打印机恢复到可打印状态而可变地设置期限。当打印错误发生后经过的时间达到设置的期限或超出期限时,如果打印机没有处于可打印状态,将打印开始命令发送给另一台打印机,并将作业分配切换到其他打印机。

Description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9月10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09809的优先权,并结合参考其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系统、打印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具有通过电子通信线路连接到主机装置的多个打印装置的打印系统中,已知一种系统(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2-189581),当出现致使当前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装置不能继续进行打印的打印错误时,将打印处理的执行切换到另一个打印装置。
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2-189581公开的技术中,当发生打印错误时,打印的执行被切换到另一个打印装置。然而,由于打印错误可以在一个短的时间周期中被纠正,由原始打印装置执行的打印处理可能比切换到另一个打印装置来执行更快或对用户来说更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能够更有效地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系统、打印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决传统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打印系统中的主机装置与多个打印装置通过电子通信线路连接,任何一个打印装置执行对应于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所述打印作业包括打印数据和主机装置根据作业分配发送的进行打印处理的处理命令,该打印系统包括:期限设置单元,对于在出现阻止打印装置进行打印的打印错误之后要被恢复到可打印状态的打印装置可变地设置期限;以及切换处理单元,当打印装置中发生打印错误后经过的时间达到设置的期限或超出所述期限且打印装置未处于可打印状态时,将作业分配从打印装置切换到另一台打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根据本发明的打印系统中使用的打印装置包括:期限设置单元;以及切换处理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有使计算机用作包含在打印设置中的期限设置单元和切换处理单元的计算机程序。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阅读以下本发明当前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以及工业重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整体配置示意图;
图2是一部分打印系统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打印服务器示例框图;
图4是打印装置硬件配置示例框图;
图5是打印装置示例框图;
图6是打印装置的CPU示例框图;
图7是用于执行打印系统中打印处理的程序示例的序列图;
图8是当打印装置接收请求或响应时,处理程序的示例流程图;
图9是特性数据示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期限数据示例的示意图;
图11是基于时间周期设置期限的示例示意图;
图12是在打印系统中用于切换作业分配的过程示例的序列图;
图13是打印装置的状态跃迁的示例示意图;
图14是当打印装置中出现打印错误时,处理过程的示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打印系统的配置
如图1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是一种外联网,其中通过作为电子通信线路的互联网10相互连接多个公司和企业机构的内联网2和3,换句话说,内联网2和3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内部企业通信网。
例如,便利店总部的内联网2是服务器-客户端系统,该系统中多个诸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类的客户端6,通过诸如局域网(LAN)之类的用作电子通信线路的网络5与各种服务器计算机4(此后称为“服务器”)相连。在这种内联网2中,在除了互联网10和诸如万维网(WWW)服务器之类的公共服务器7之间的边界之外的企业通信网5的边界上提供防火墙8。防火墙8监视企业通信网5和互联网10之间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包,并通过根据预定义的规则集允许或拒绝(放弃)信息包的通过来确保企业通信网5的安全。
例如,特许商店的内联网3也是一种服务器-客户端系统,其中诸如计算机和打印机的客户端6通过诸如LAN的网络5与各种服务器4连接。在这种内联网3中,在除了互联网10和公共服务器7之间的边界之外的企业通信网5的边界上提供防火墙8。
内联网2和3也可以通过专用的通信线路连接,而不是互联网10。至少部分网络5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红外线或无线波)来配置。网络5也可以由光缆来配置。
如图2所说明的,在上述打印系统1中,例如,打印服务器11用作主机装置,该主机装置是包含在便利店总部的内联网2中的服务器4中的一个。打印服务器11可以直接指示打印机12去打印促销材料等,其中打印服务器11用作为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是包含在特许商店的内联网3中的客户端6之一。如图2所说明的,内联网3包括多个具有相同功能的打印机12和个人计算机(PC)13。在内联网3中连接有三个打印机12,即通过网络5连接的位于顶部的主打印机12和位于下方的子打印机12。
打印服务器的配置
如图3所描述的,打印服务器1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4,其控制由打印服务器11执行的操作。只读存储器(ROM)11a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1b通过内部总线11c与CPU 14连接。只读存储器(ROM)11a其中存有启动时CPU 14执行的程序、必需的数据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1b组成CPU 14的工作区域等。
字符发生器11d、时钟电路11e、网络传输控制单元11f、磁盘设备11g、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设备11h、显示控制单元11i和输入控制单元11j也通过内部总线11c与CPU 14连接。这些元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内部总线11c进行。
字符发生器11d产生图形字符的显示数据。时钟电路11e输出当前数据和时间信息。
网络传输控制单元11f执行各种预定协议组的通信控制处理,以通过网络接口(I/F)11K和网络5与其他服务器4及客户端6交换各种数据。网络接口11k通过网络5和互联网10连接到打印机12,其中打印机12是其他内联网(此处为内联网3)的客户端6中的一个。网络接口11k将打印数据等传送给打印机12并从打印机12接收打印状态等。
磁盘设备11g中存有操作系统(OS)、OS上运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和诸如工作数据、文件数据、图像信息数据之类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数据传输程序等作为应用程序存储在磁盘设备11g中。CD-ROM设备11h读取存储在CD-ROM 11m中的数据(各种应用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工作数据、文件数据和图像信息数据),CD-ROM 11m是可交换记录介质。
在这种打印服务器11中,当用户开启电源,CPU 14启动ROM 11a中的装入程序(程序),将磁盘设备11g中的OS读取到RAM 11b中,并启动OS。当启动OS时,OS响应用户的操作,启动应用程序并读取和存储其中的信息。记录介质不限于CD-ROM 11m,而可以是任何其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例如软盘(FD)、可记录光盘(CD-R)、可重写光盘(CD-RW)、数字化视频光盘(DVD)、以及半导体存储器。无需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能够从相应存储介质读取数据的设备来替换CD-ROM设备11h。应用程序不限于运行在预定OS上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是使OS执行一部分各种类型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这将在之后进行描述。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包含在形成预定应用软件、OS等程序文件组的一部分中的计算机程序。
通常,安装在打印服务器11的磁盘设备11g中的应用程序被存储在诸如CD-ROM 11m之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应用程序安装在磁盘设备11g中。因此,诸如CD-ROM 11m之类的便携式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其中存储应用程序的存储介质。应用程序也可以通过例如网络接口11k从外部接收,并安装在磁盘设备11g中。
显示控制单元11i控制诸如阴极射线管(CRT)之类的显示设备11n,并将与从CPU 14接收的显示数据相对应的字符和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11n上。输入控制单元11j接收响应键盘设备11p的键位操作而产生的输入信号或使用例如鼠标和点击设备在屏幕指示设备11q上的操作而产生的输入信号,并将该输入信号通知给CPU 14。
打印服务器11启动适当的应用程序,打印文档信息可由应用程序产生并存储在磁盘设备11g中。存储在CD-ROM 11m中的打印文档信息可由CD-ROM设备11h读出,并读入到打印服务器11中。打印文档信息可通过电子邮件等经由网络5和互联网10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重建,并读入到打印服务器11中。从而将打印文档信息存储到打印服务器11中。
打印机的配置
如图4所说明的,打印机12包括打印控制器(母板)12a,其执行各种类型的控制处理,例如打印机12每个单元的控制处理和图像形成的控制处理。操作面板12b、打印机引擎12c和磁盘设备12d与打印机控制器12a相连。
打印机控制器12a是将来自内联网2和3中的各种服务器4(例如内联网2中的服务器11)的打印数据转换成绘图数据并将转换的数据输出给打印机引擎12c的控制机构的通称。打印控制器12a基于设置的控制模式以及从内联网2和3中的各种服务器4(例如内联网2中的打印服务器11)接收到的控制代码,转换和输出上述数据。打印机控制器12a包括以下所描述的模块。换句话说,打印机控制器12a包括用作主控制器的CPU 15、RAM 12e、用于在其中存储打印机12固有的各种类型信息的ROM 12f、作为能够在其中存储数据而不管电源是开启或断开的非易失存储器的NV-RAM 12g、作为存有用于打印的几种类型字体的存储器的字体ROM 12h、引擎接口12i、用于与操作面板12b连接的面板接口(I/F)12j、用于与磁盘设备12d连接的磁盘接口(I/F)12k、网络接口(I/F)12m等。
操作面板12b是能够改变打印机12的状态显示、模式和打印条件的切换单元。
打印机引擎12c通过电子照相制版过程形成图像,并将图像作为输出记录在记录纸上。更详细地,打印机引擎12c通过根据来自打印机控制器12a的绘图数据和控制信息,在感光体(未示出)上创建静电图像并从续纸单元(未示出)输送记录纸,从而形成图像。
磁盘设备12d中存储各种类型的打印文档信息,并存有除了打印文档信息之外的适当信息文件等。操作系统(OS)和运行在OS上的各种应用程序也存储在磁盘设备12d中。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处理程序等作为应用程序存储在其中。
RAM 12e被用作CPU 15的工作区、用于接收来自内联网2和3中各种服务器4的数据的缓存、以及该处理之后的图像显影区。
引擎接口(I/F)12i是从打印机控制器12a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至打印机引擎12c、从打印机引擎12c发送和接收状态信号至打印机控制器12a等的接口。
网络接口12m是通过网络5从内联网2和3中各种服务器4(例如打印服务器11)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至打印机12、通过网络5从打印机12等发送和接收数据、状态信号等的接口。
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印机12采用与服务器4等相似的方式,将OS从磁盘设备12d读入RAM 12e中,并当用户开启电源时启动OS。当启动OS时,OS启动应用程序并响应用户执行的操作将信息读取并存储在其中。应用程序不限于运行在预定OS上的计算机程序,还可以是使OS执行一部分各种类型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这将在以下描述。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包含在形成预定应用程序、OS等的一部分程序文件组中的计算机程序。
通常,安装在打印机12的磁盘设备12d中的应用程序被存储在诸如CD-ROM之类的存储介质(未示出)中,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应用程序被安装到磁盘设备12d中。因此,诸如CD-ROM之类的便携式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其中存储应用程序的存储介质。应用程序也可以是从外部接收,例如通过网络接口12m,并安装到磁盘设备12d中。
在本实施例中,应用程序、OS等存储在磁盘设备12d中。应用程序、OS等也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例如半导体存储器等,而不是磁盘设备12d中。
如图5所说明的,在用作存储单元16的磁盘设备12d中形成连接信息表17、页面信息表18、期限信息表19等。表17、18、19在打印处理和替换打印处理中使用,其中在替换打印处理中打印机执行的打印处理被改变(切换作业分配的操作)。例如,连接信息表17中存有执行替代打印处理时打印机12上所需要的信息,例如打印机12在执行替代处理的组中的编号以及打印机12(主打印机和子打印机)的IP地址。页面信息表18中存有与替换打印处理中的打印处理相关的信息,例如作业ID、已完成打印的页面编号、打印机编号、以及打印机IP地址。期限信息表19中存有出现阻止打印机打印的打印错误后,打印机恢复可打印状态的期限等(切换打印机12的期限)。在本实施例中,当打印机12在规定的期限中恢复可打印状态,打印处理由打印机12完成。当打印机12在出现打印错误后超过期限仍未恢复,打印处理由另一台打印机12完成。存储在这些表中的至少一部分信息也可以存储在RAM 12e、NV-RAM12g等之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说明的,通过执行存储在RAM 12e中的应用程序,CPU 15用作打印处理单元15a、通信处理单元15b、状态检测单元15c、消耗状态检测单元15d、时间获取单元15e、期限信息获得单元15f、打印错误检测单元15g、计时器15h、切换处理单元15i、期限设置单元30、以及页面删除处理单元15q。期限信息获得单元15f包括信息确定单元15j和期限信息读写单元(R/W)15k。切换处理单元15i包括切换确定单元15m、切换请求确认单元15n、打印禁止指示单元15o、以及打印禁止取消指示单元15p。换句话说,打印控制器12a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将CPU 15运行作为打印处理单元15a、通信处理单元15b、状态检测单元15c、消耗状态检测单元15d、时间获取单元15e、期限信息获得单元15f、打印错误检测单元15g、计时器15h、切换处理单元15i、信息确认单元15j、期限信息读取单元15k、切换确认单元15m、切换请求确认单元15n、打印禁止指示单元15o、以及打印禁止取消指示单元15p、页面删除处理单元15q、以及期限设置单元30的模块。
打印处理单元15a通过根据包括打印数据和处理请求的打印作业控制打印机引擎12c来执行打印处理。
通信处理单元15b管理CPU 15的单元间以及CPU 15内外部之间的数据通信等。
状态检测单元15c根据安装在打印机12各单元上的已知传感器等获取的检测结果,检测打印机12中的各单元(例如,打印机控制器12a、打印机引擎12c、纸张传输机构、以及驱动机构)状态,并产生状态信息来指示打印机12是否处于可打印状态。例如,状态信息可由“1”来表示可打印状态,由“0”来表示不可打印状态。所产生的状态信息存储在RAM 12e等之中。
消耗状态检测单元15d基于已知传感器获取的检测结果,通过检测诸如墨粉之类的消耗材料的消耗状态(例如剩余量)来产生消耗状态信息。消耗状态信息例如可以是指示消耗材料的剩余量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或处于低水平状态的信息。消耗状态信息可以是指示剩余量占充满量比例的数值。所产生的消耗状态信息可以存储在RAM 12e等之中。
时间获取单元15e获取指示当前时间的信息。当前时间可以从正确设置的内部计时器获取,或可以通过网络5、互联网10等从外部时间服务器获取。
当出现阻止打印机进行打印处理的错误出现后,期限信息获取单元15f预先为将要恢复成可打印状态的打印机获取关于期限的信息(打印机自己执行打印处理的恢复期限)。当从除了诸如打印服务器11和个人计算机13(参见图2)之类的打印机12(本身)之外的外部设备接收记录了期限的期限数据之后,信息确定单元15j确定期限数据是否是打印机12的数据或者期限信息表19是否将根据期限数据进行更新。期限信息读写单元15k更新期限信息表19的期限信息,并将期限信息从期限信息表19中读出,从而根据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期限数据和在操作面板12b上执行的输入操作等接收到的输入信号来执行单元上的处理。
打印错误检测单元15g检测打印错误,并根据打印机12中各单元上提供的已知传感器等获取的检测结果,识别出现的打印错误类型(模式),例如缺纸和卡纸。计时器15h测量自从由于发生打印错误而开始的时间测量的经过的时间。
切换处理单元15i进行作业分配的切换处理(替代打印处理)来对另一台打印机12执行打印作业(也可称为“打印权利”)。通过将所设置的期限与经过的时间相比较,如果打印机12在经过的时间到达或超出期限时没有恢复到可打印状态,切换确认单元15m确定将打印作业切换到另一台打印机12。切换请求确认单元15n确认切换请求的出现。当发出切换请求时,不考虑经过的时间与设置时间之间的关系,打印机12的作业分配被切换到另一台打印机12上。切换请求可在打印错误发生时从打印机服务器11发出,或预先发出。指示切换请求出现的信息存储在打印机12的存储单元中(例如RAM 12e、NV-RAM 12g、磁盘设备12d)。打印禁止指示单元15o指示另一台打印机12(较低级别的打印机)禁止打印。打印禁止取消指示单元15p指示另一台打印机12(较低级别的打印机)取消打印禁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禁止打印和取消禁止打印来切换作业分配(打印权利)以执行打印作业。打印机12的存储单元(例如RAM 12e、NV-RAM 12g、以及磁盘设备12d)中存有指示作业分配(打印权利)的信息,例如与禁止打印相关的信息(如,“1”表示禁止打印,“0”表示取消禁止打印)。
当发生打印错误时,期限设置单元30取决于打印错误发生时的条件来设置期限。页面删除处理单元15q同步打印机12中存储的打印数据(打印作业)。打印数据的内容存储在页面信息表18中。
打印系统的基本操作
图7是内联网3的应用实例,其中连接有主打印机12M、子打印机12S1、以及子打印机12S2这三台打印机。主打印机12M、子打印机12S1、以及子打印机12S2根据实践的便利来设置,并且所有的打印机12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将通过网络首先输入来自作为上层主机的打印服务器11的打印数据的打印机12称作为主打印机12M,位于主打印机12M之下的打印机称为子打印机12S1和12S2。
主打印机12M由打印服务器11唯一确定作为主机装置。子打印机12S1和子打印机12S2可固定确定,或子打印机12S1和子打印机12S2的顺序可在每个处理中改变。可通过在接下来将要传送数据的打印机12的存储单元16(例如RAM 12e、NV-RAM 12g、以及磁盘设备12d)中存储打印机12的IP地址以及当传送数据时参考所存储的IP地址来设置子打印机12S1和子打印机12S2(换句话说,顺序可以设定)。
如图7所说明的,打印服务器11将设备获取请求、连接数据以及期限数据和与打印作业相关的打印数据一起发送给主打印机12M。打印机12在接收到设备获取请求时,将打印禁止请求添加到设备获取请求、连接数据以及期限数据上,并发送该数据给作为传递目的地以及位于下一步的打印机12。此时,每个打印机12将为执行设备获取处理和作业分配所需的数据(例如打印机12的IP地址)写在连接数据上。
设置在最底层的子打印机12S2将设备获取响应发送给上层打印机12(子打印机12S1)。在接收到来自位于下一步的打印机12的设备获取响应时,子打印机12S1发送设备获取响应给位于上一步的打印机12。作业没有分配给接收到打印禁止请求的打印机12。因此,到目前为止由处理序列将作业分配给主打印机12M,从而完成设备获取处理。
接下来进行打印处理。当没有特别的问题时,打印处理由分配了作业的主打印机12M执行。然而,但出现打印错误时,可将作业分配给另一台打印机12,并由该另一台打印机12执行打印处理。
在完成打印处理之后,按以下的顺序发送设备释放请求:打印服务器11、主打印机12M、子打印机12S1、以及子打印机12S2。对于设备释放请求的设备释放响应按以下顺序发送:子打印机12S2、子打印机12S1、主打印机12M、以及打印服务器11。当打印服务器11接收到设备释放响应时,完成处理序列。
打印机执行的操作
如图8所说明的,每个打印机12接收设备获取请求或设备释放请求(步骤S1)。如果请求是设备获取请求(在步骤S2为右且在步骤S3为下),CPU 15用作期限信息获得单元15f(见图6),并获得期限信息(步骤S4)。换句话说,在步骤S4,CPU 15用作信息确定单元15j(见图6),并检查响应设备获取请求所接收的期限数据20是否与打印机12(自身)对应。更具体地,由于特性数据21(见图9)附属于期限数据20(见图10),信息确定单元15j搜索包含在特性数据21中的信息(步骤S41)。
如图9所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特性数据21中指定信息(值),所述信息对应于指示将要应用相应的期限数据20的打印机12的项目(例如将要设置的打印机、类型、以及消耗状态)以及指定期限数据20的应用方法的项目(例如错误分类方法和时间周期)。更具体地,当要设置打印机时,例如,可以指定IP地址。可将例如激光打印机(LP)或多功能打印机(MFP)指定为打印机12的类型。对于错误分类方法,例如,可指定期限数据20是否应用到每个错误或应用到多个错误组每一个,其中多个错误被分类成所述错误组(参见图10)。如图11所说明的,可将应用期限数据20的周期(【周期1】8:25至17:00以及【周期2】17:00至8:25)指定为时间周期。在图9的示例中,与特性数据21相对应的期限数据20被应用到给出在特性数据21中指定的IP地址的打印机12上。打印机12具有作为激光打印机的功能,并且消耗状态处于打印机12中的正常状态。此外,对于应用了期限数据20的打印机12,基于期限数据20的期限设置指定为针对每个错误执行,并且基于期限数据20的期限在周期1中指定为有效的。
特性数据21和期限数据20可由打印服务器11产生,或由例如其他设备(如个人计算机13,见图2)产生。期限数据20可基于打印机12的操作面板12b上进行的输入操作产生,或者存储在期限信息表19中的期限信息可基于操作面板12b上进行的输入操作而进行重写。期限数据20不需要与打印数据、设备获取请求等一起传送给打印机12。期限数据20可单独进行传送。
如上所述,期限信息获得单元15f通过根据特性数据21从期限数据20获得指示期限的信息,缩减打印机(自身)相对应的期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期限信息获得单元15f也用作期限设置单元30。
在多种打印错误中(图10示例中的错误1至错误15),可将占用相似时间恢复正常的错误归入相同的错误组。通过这种方式设置错误组,可减少期限数据20和期限信息表19的容量。
如图10所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换作业分配的处理中,为每一个打印错误或每个错误组,设置错误出现后将打印机恢复到可打印状态的期限。在这种方式中,可减少切换打印处理所不必需的等待时间,从而快速完成打印处理。
重新参考图8,在步骤S41,当作为搜索特性数据21的结果,证明打印机(自身)是应用对应于特性数据21的期限数据20的目标时(步骤S41为是),CPU 15用作期限信息读写单元15k(见图6),并将期限数据20中提供的期限信息写入到期限信息表(存储区域)19中(步骤S42)。在步骤S42,针对每个错误和每个错误组,采用相关联的方式将与打印机相对应的期限信息写入到期限信息表19中。
在步骤S4设置期限之后,当存在较低级别的设备(打印服务器11或打印机12)时(步骤S5为是),打印机12发送设备获取请求给较低级别的设备(步骤S6)。在接收到设备释放请求之后(步骤S7向下进行),并且当存在较低级别的设备时(步骤S8为是),打印机12发送设备释放请求给较低级别的设备(步骤S9)。
在接收设备获取响应和设备释放响应之后(步骤S3向右以及步骤S7向左),并且当在步骤S5和步骤S8中没有出现较低级别的设备时,打印机12响应于较高级别的打印机12(步骤S10)。当电源断开时,所有处理结束(步骤S11)。
替代打印处理
如图12的序列图所说明的,当分配了作业的主打印机12M进行打印处理时,其他打印机12(子打印机12S1和子打印机12S2)处于打印停止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即使主打印机执行打印处理时发生打印错误,主打印机12M的作业分配也不会立即切换到另一台打印机12,如果主打印机12M在期限内恢复到可打印状态,打印处理由主打印机12M进行。如果从打印错误出现开始经过的时间达到或超出设置的期限,则切换作业分配。当作业被分配给子打印机12S1或12S2时,进行相似的处理。
如图13中的状态跃迁图所解释的,当开启电源时,打印机12进入等待状态St1。在等待状态St1中接收到设备获取请求时,打印机12进入打印停止状态St2。在打印停止状态St2中接收到打印开始命令(定义诸如打印禁止取消请求之类的作业分配的信息)时,打印机12进入打印进行中状态St3。当在打印进行中状态St3中发生打印错误时,打印机12首先进入不可打印状态St4的切换等待状态St5中。当打印错误在设置的期限内被纠正,打印机12可返回到打印进行中状态St3。然而,如果超出期限或接收到强制跳过请求(切换请求),打印机12进入执行切换操作的切换操作执行状态St6。在打印开始命令传送给另一台打印机12之后,打印机12进入打印停止状态St2,同时还进入不可打印状态St7。
如图14的流程图所说明的,当分配了作业的打印机12中出现打印错误时(步骤S20),打印机12的CPU 15用作计时器15h(见图6),并通过使用内部计时器等开始测量时间(步骤S21)。CPU 15接着用作打印错误检测单元15g,并识别出现的错误(步骤S22)。接下来,CPU 15用作期限设置单元30,参考期限信息表19,根据识别出的错误来设置期限(步骤S23)。在步骤S23,如果为每个消耗状态和每个时间周期指示期限的信息存储在期限信息表19中,用作期限设置单元30的CPU 15根据当前的消耗状态以及时间来设置期限。在这种情况下,CPU 15还用作消耗状态检测单元15d和时间获取单元15e(见图6)。如果特性数据21指定为每个错误组设置期限,期限设置单元30设置错误所属的错误组相对应的期限。图14中切换操作中用于指示期限的信息被写入到诸如RAM 12e之类的存储单元的预定存储区域。
CPU 15接下来被用作状态检测单元15c,并通过参考打印机12中各单元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等来检测打印机12是否处于可打印状态(步骤S24)。如果步骤S24的状态检测指示打印机12处于可打印状态(步骤S25为是),CPU15进行(步骤S26)从不可打印状态St4到打印进行中状态St3的跃迁操作(见图13)(步骤S26),从而准备对没有能够打印的页面进行重新打印等。CPU 15接下来通过计时器15h完成时间测量(步骤S31),并完成切换操作。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在经过的时间到达设置的期限之前或在超出期限之前,将打印机12恢复成可打印状态。因此,不需要切换作业分配。
如果步骤S24的状态检测指示打印机12处于不可打印状态(步骤S25为否),CPU 15开始充当切换处理单元15i。换句话说,CPU 15首先充当切换确定单元15m,将计时器15h测量的从打印错误发生开始经过的时间(从计时器15h开始测量所经过的时间)与设定的期限相比较(步骤S27)。如果经过的时间没有超出设置的期限,CPU 15充当切换请求确认单元15n,并确认跳过请求(切换请求)的出现(步骤S28)。如果在步骤S28没有确认出现跳过请求,CPU 15返回步骤S24,并再次检测状态。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没有出现跳过请求,继续进行步骤S24的状态检测,直到经过的时间到达或超出期限。
如果步骤S27的比较结果指示经过的时间已经达到或超出设置的期限,并且如果在步骤S28出现跳过请求(步骤S27或步骤S28为是),CPU 15执行将作业分配从打印机12(自身)移动到较低级别打印机12的处理(步骤S29)。换句话说,在步骤S29中,CPU 15充当打印禁止取消指示单元15p,并将打印禁止取消请求作为打印开始命令发送给较低级别的打印机12。然后CPU 15执行使打印机12(自身)进入打印停止状态St2以及不可打印状态St7的处理(步骤S30)。在步骤S30,CPU 15使打印机12(自身)进入与接收打印禁止请求并擦除临时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等来实现打印处理时相同的状态。CPU 15还在操作面板12b上显示指示发生错误的信息,并将指示该信息的数据通知给打印服务器11。在完成步骤S30之后,CPU 15完成由计时器15h进行的时间测量(步骤S31),并完成切换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的打印机12包括期限设置单元30,其在出现阻止打印机12进行打印的打印错误之后,为恢复到可打印状态的打印机12可变地设置期限。打印机12还包括切换处理单元15i,当打印机12中出现打印错误后的经过的时间达到设置的期限或超出期限时,如果打印机12不处于可打印状态,切换处理单元15i将作业分配从打印机12切换到另一台打印机12上。因此,取决于该条件,可改变将打印执行从原始打印机12切换到另一台打印机12的时间。因此,取决于这种情况,打印可由从打印错误恢复的原始打印机12来执行,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期限设置单元30为每一个已出现的打印错误设置期限。取决于打印错误,打印机可容易地恢复到可打印状态或难于恢复到可打印状态。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根据打印错误而不同。因此,通过可变地为每一个打印错误设置期限,可更有效地执行打印处理。举例来说,可将针对花费时间进行恢复或难于进行恢复的打印错误的期限设置为“0”,例如卡纸。在这种情况下,作业分配立即改变到另一台打印机12上,从而迅速完成打印处理。对于打印机可以相对简单地恢复的打印错误,例如缺纸(当纸用完时),可考虑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用户到另一台打印机12的移动时间(切换作业时需要的额外工作量)来设置其期限。如果打印机12在期限内恢复到可打印状态,由原始打印机执行打印。当打印机12靠近用户时,这是很便利的。
在本实施例中,期限设置单元30对发生的打印错误所属的每个错误组设置期限。因此,期限的管理变得更容易(例如打印服务器11、个人计算机13、以及打印机12中的期限的初始设置)。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期限信息表19和期限数据20的容量。
在本实施例中,期限设置单元30基于打印机12中可消耗材料的消耗状态来设置期限。例如,当仅剩余一点点可消耗查材料时,即使打印处理由原始分配作业的已恢复打印机12执行,也不能获得好的打印质量,并且需要额外的工作量。这种情况下,更方便的是通过将期限设置得比平常更短,来将作业分配切换到另一台打印机12上。这样,通过根据可消耗材料的消耗状态来设置期限,可更有效地完成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期限设置单元30根据一天中发生打印错误的时间来设置期限。例如,如果用户没有在例如晚上出现在打印机旁,则不可能期待用户执行恢复。因此,将期限设置为“0”。这样,通过根据一天的时间来改变期限,可更有效的完成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期限设置单元30对每个打印机12设置期限。由于每个打印机12的结构不同,用户进行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可能根据打印机12而不同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一台打印机12改变期限,可更有效的完成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期限设置单元30根据打印机12的类型设置期限。由于打印机12的结构根据类型是不同的,用户进行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可能是取决于打印机12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这种情况下,根据打印机12的类型改变期限,可更有效地完成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将作业分配切换到另一台打印机12的切换请求时,切换处理单元15i将作业分配切换到另一台打印机12上,而不管打印错误发生后所经过的时间。因此,可以更简单地完成用户所期望的打印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期限设置单元30根据打印机12从外部接收的期限数据来设置期限。因此,可远程改变期限,并且通过使用更易于输入的设备可以更有效地完成用于改变期限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期限设置单元30设置对应于打印机12的输入的期限。因此,可以更易于完成接收了打印的材料的用户所期望的打印处理。
以上描述了本实施例的实例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各种修改也是可能的。例如,在实施例中,当发送打印错误时,可通过期限信息获得单元15f预先缩小期限,并通过期限设置单元30设置最终的期限,在两个阶段选择期限。然而,本发明也不限制于此,期限也可仅在打印错误发生时设置。作业分配切换操作(替代打印处理)也不限于本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可根据条件来改变将打印处理的执行从原始打印装置转换到另一台打印装置上的时间。因此,根据这种情况,打印可通过从打印错误恢复的原始打印装置完成。因而可以更有效地执行打印。
尽管为了完整和清楚的公开,针对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所附的权利要求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制,其可解释为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合理落入本文所阐述的基础教导中的所有更改和替代的结构。

Claims (10)

1.一种打印系统,其中主机装置与多个打印装置通过电子通信线路连接,任何一个打印装置执行对应于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所述打印作业包括打印数据和主机装置根据作业分配发送的进行打印处理的处理命令,打印系统包括:
期限设置单元,对阻止打印装置进行打印的打印错误设置期限,每一期限表示从对应类型的打印错误的发生到将作业分配从其中对应类型的打印错误已经发生的打印装置切换到另一台打印装置的时间;以及
切换处理单元,当所述打印装置发生打印错误后经过的时间达到设置的期限或超出所述期限、且所述打印装置未处于可打印状态时,将作业分配从该类型的打印错误已经发生的所述打印装置切换到另一台打印装置;
其中,针对每个打印错误,采用相关联的方式将与打印机相对应的期限信息写入期限信息表,出现打印错误时该打印系统开始测量时间并识别打印的错误,随后通过所述期限设置单元参考期限信息表,根据识别出的错误来设置期限,如果在经过的时间到达设置的对应类型的打印错误的期限之前或在超出对应类型的打印错误的期限之前,打印装置恢复成可打印状态,则不需要切换作业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打印系统,其中,
通过对打印错误分类来定义错误组,以及
期限设置单元为已发生的打印错误所属的每个错误组设置期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期限设置单元基于打印装置中可消耗材料的消耗状态设置期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期限设置单元基于打印错误发生的时间周期设置期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期限设置单元为每个打印装置设置期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期限设置单元基于打印装置的类型设置期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当出现将作业分配切换到另一台打印装置的切换请求时,切换处理单元将作业分配切换到另一台打印装置,而不管打印错误发生后所经过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期限设置单元基于打印装置从外部接收的期限数据来设置期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期限设置单元基于打印装置的输入来设置期限。
10.一种打印装置,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系统中,所述打印装置包括:
所述期限设置单元;以及
所述切换处理单元。
CN201010503886.3A 2009-09-10 2010-09-09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2023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09809 2009-09-10
JP2009209809A JP5493615B2 (ja) 2009-09-10 2009-09-10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3831A CN102023831A (zh) 2011-04-20
CN102023831B true CN102023831B (zh) 2015-06-10

Family

ID=42697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3886.3A Active CN102023831B (zh) 2009-09-10 2010-09-09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64800B2 (zh)
EP (1) EP2302502B1 (zh)
JP (1) JP5493615B2 (zh)
CN (1) CN102023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5939B2 (en) * 2009-09-29 2016-07-19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re-assignment of print jobs in case of printer errors
JP4991902B2 (ja) * 2010-04-22 2012-08-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認証サーバ、複合機、複合機制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397419B2 (ja) * 2011-06-16 2014-01-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ウェブページ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729344B2 (ja) * 2012-03-29 2015-06-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6140937B2 (ja) * 2012-05-23 2017-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008109B2 (ja) * 2012-10-01 2016-10-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装置
JP6363363B2 (ja) * 2014-03-12 2018-07-25 セイコ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US10291824B2 (en) 2017-03-17 2019-05-1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image formation of a masked read image
CN107621928B (zh) * 2017-08-31 2021-01-26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输出方法及相关设备
JP7112257B2 (ja) * 2018-06-11 2022-08-03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20210008669A (ko) 2019-07-15 2021-01-25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과금 정보를 이용한 인쇄 잡 재개
CN114138212A (zh) * 2021-11-28 2022-03-04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打印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84A (zh) * 1995-12-18 1997-12-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624646A (zh) * 2003-12-03 2005-06-08 佳能株式会社 代理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US7027169B1 (en) * 1999-03-31 2006-04-11 Minolta Co., Ltd. System for efficiently distributing print jobs
CN1869881A (zh) * 2005-05-25 2006-11-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出系统、打印系统、打印装置管理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99376A (ja) * 1988-10-06 1990-04-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リンタ端末装置
US5471564A (en) * 1992-07-10 1995-11-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printer timeout
JP3251155B2 (ja) * 1995-08-25 2002-0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307733A (ja) * 1996-05-09 1997-11-28 Sharp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H10136143A (ja) * 1996-10-25 1998-05-22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US6930795B1 (en) 1999-04-23 2005-08-16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having multiple raster image processors
JP3743183B2 (ja) * 1998-11-20 2006-02-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サーバ、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ト・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プリント制御方法
US6856416B1 (en) * 1999-11-03 2005-02-15 Toshiba Tech Corporation Dynamic load balancing for a tandem printing system
JP2002189581A (ja) 2000-12-22 2002-07-05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ジョブ実行管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20030090697A1 (en) * 2001-11-09 2003-05-15 Hewlett-Packard Co. Printer that redirects jobs to buddy printer
JP3754921B2 (ja) * 2001-12-25 200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拡張装置および通信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02797A (ja) * 2002-09-11 2004-04-02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4255674A (ja) * 2003-02-25 2004-09-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5122275A (ja) * 2003-10-14 2005-05-12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006392B2 (ja) * 2003-12-03 2007-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498031B2 (ja) * 2004-06-28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6309625A (ja) 2005-04-28 2006-11-0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7272832A (ja) 2006-03-31 2007-10-18 Ricoh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ホスト装置、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印刷方法、それら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7272833A (ja) 2006-03-31 2007-10-18 Ricoh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ホスト装置、印刷方法、印刷プログラム、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949980B2 (ja) 2007-09-11 2012-06-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990821B2 (ja) 2008-03-07 2012-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JP2009217467A (ja) 2008-03-10 2009-09-24 Ricoh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09862B2 (ja) 2008-06-10 2012-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97994A (ja) 2008-06-12 2009-12-24 Ricoh Co Ltd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395939B2 (en) * 2009-09-29 2016-07-19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re-assignment of print jobs in case of printer erro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84A (zh) * 1995-12-18 1997-12-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US7027169B1 (en) * 1999-03-31 2006-04-11 Minolta Co., Ltd. System for efficiently distributing print jobs
CN1624646A (zh) * 2003-12-03 2005-06-08 佳能株式会社 代理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CN1869881A (zh) * 2005-05-25 2006-11-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出系统、打印系统、打印装置管理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02502A3 (en) 2013-02-13
CN102023831A (zh) 2011-04-20
US20110058215A1 (en) 2011-03-10
EP2302502A2 (en) 2011-03-30
EP2302502B1 (en) 2018-03-21
JP5493615B2 (ja) 2014-05-14
JP2011060045A (ja) 2011-03-24
US8564800B2 (en) 2013-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3831B (zh)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CN102023826B (zh) 打印系统、打印设备、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US880416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monitoring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US20070229877A1 (en) Technology for dealing with errors in printing device
EP2133787A1 (en)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2394997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KR100581523B1 (ko) 로컬 프린터를 공통적으로 사용하는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CN103067640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方法
JP548401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462709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以及程序
JP2004070494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6648588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829530B2 (ja) プリンタ監視機能を備えるコンピュータ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プリンタ、それら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1192020A (ja) 画像形成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10260B2 (ja) プログラ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5257221B2 (ja)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4215047B2 (ja)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コンピュ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31590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507935B2 (ja) 分散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ジョブ分散方法
US1041963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5387213B2 (ja) 印刷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80657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23079247A (ja) 報知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報知方法
JP2009194824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9175061A (ja) プログラ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