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1887B - 选择性地以多个模式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选择性地以多个模式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1887B
CN105991887B CN201610156878.3A CN201610156878A CN105991887B CN 105991887 B CN105991887 B CN 105991887B CN 201610156878 A CN201610156878 A CN 201610156878A CN 105991887 B CN105991887 B CN 105991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mode
suspend mod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568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1887A (zh
Inventor
浅井泰博
朝仓弘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91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1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1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1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1Switching on or off, e.g. for saving power when not in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Transmission system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58Methods therefor using a separate apparatus
    • H04N1/00061Methods therefor using a separate apparatus using a remot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087Setting or calibr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15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81Input by recognition or interpretation of visible user ges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41J2029/3932Battery or power source mounted on the carri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6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g. an inductive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72Detecting the status of a connect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地以多个模式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信设备可选择性地在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以及比通信侧正常模式更低功耗的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中进行操作。控制器可选择性地在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比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更低功耗的第一休眠模式、以及比第一休眠模式更低功耗的第二休眠模式中进行操作。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转换到第二休眠模式将用于指示转换到休眠模式的命令传送到通信设备;保持休眠模式而不管从第二休眠模式返回到第一休眠模式;并且响应于返回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将用于指示从休眠模式返回到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的命令传送到通信设备。

Description

选择性地以多个模式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通信功能和多个休眠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省电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地具有两个操作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已为大家所熟知:执行打印处理的正常操作模式;以及仅向诸如网络接口、操作单元等等这样的特定模块供电以便与正常操作模式相比更多地降低功耗的休眠模式(低功耗模式)(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6-95750)。在上述文档中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与无线标签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当装置进入休眠模式并且不需要搜索无线标签时,它停止向无线通信单元供电以省电。
另一方面,当通过网络接口接收到打印作业时或者当用户对操作单元进行操作时,图像形成装置重新开始向无线通信单元供电。也就是说,当接收到打印作业时或者当对操作单元进行操作时用户执行对无线标签的认证这是极有可能的,并且因而,图像形成装置激活无线通信单元以搜索无线标签。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根据搜索无线标签的需要而切换向无线通信单元供电,在保持可用性的同时实现了省电。这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有时需要满足在其每一个中定义了最大功耗值的各种规范并且因而需要实现进一步省电。作为用于响应这种需求的对策,考虑对图像形成装置设置多个休眠模式以便在多个阶段执行电源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还保持可用性,需要图像形成装置响应在多个休眠模式之间的切换而对无线通信单元的操作进行切换。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省电与可用性之间适当地切换优先级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以及用于降低功耗的多个休眠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及其它目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通信设备和控制器。通信设备被配置为执行无线通信。能够选择性地以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和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进行操作,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比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消耗更少的电力。控制器能够选择性地以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和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进行操作,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比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消耗更少的电力,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比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消耗更少的电力。控制器被配置为:向通信设备传送响应于转换为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所产生的第一命令,第一命令指令通信设备转换为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保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而不管从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返回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并且向通信设备传送响应于返回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所产生的第二命令,第二命令指令通信设备从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返回到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
优选地,第一命令是响应于从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转换为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而产生的。
优选地,该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的通信接口,其中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当通信接口中的通信量小于预定量时,从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转换为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并且当通信接口中的通信量超过预定量时,从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返回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
优选地,该控制器被进一步被配置为:当施加于控制器上的处理负载小于阈值时,从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转换为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并且当处理负载大于阈值时,从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返回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
优选地,该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电路和第二处理电路,第二处理电路比第一处理电路消耗更少的电力。该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禁用第一处理电路并且启用第二处理电路,来从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转换为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
优选地,该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显示设备。该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当控制器处于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时,使显示设备处于显示状态;并且当从控制器侧正常模式转换为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的条件被满足时,使显示设备处于非显示状态。
优选地,该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输入设备,该输入设备被配置为生成与在输入设备上进行的用户的操纵相对应的输入信号。该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从输入设备馈送的输入信号而返回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并且当在预定时间段期间没有从输入设备馈送输入信号时,从控制器侧正常模式转换为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
优选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显示设备。该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当控制器处于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时,使显示设备处于显示状态;并且当从控制器侧正常模式转换为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的条件被满足时,使显示设备处于非显示状态;并且在使显示设备处于显示状态之后,返回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
优选地,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当通信设备处于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时,检测便携式设备的接近;并且响应于检测便携式设备的接近,将接近检测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接近检测信号的收到而返回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并且当没有收到接近检测信号达预定时间段时,从控制器侧正常模式转换为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
优选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显示设备。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当控制器处于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时,使显示设备处于显示状态;并且当从控制器侧正常模式转换为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的条件被满足时,使所述显示设备处于非显示状态;并且响应于返回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通信设备从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返回到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之后,使显示设备处于显示状态。
优选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显示设备。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该第一控制器具有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在将用于图像处理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同时,执行对要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像的图像处理;以及第二控制器,该第二控制器与显示设备、第一控制器、以及通信设备连接,并且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一控制器所处理的图像数据,并且将图像数据传送到显示设备。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当通信设备处于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时,检测便携式设备的接近;并且响应于检测便携式设备的接近,将接近检测信号传送到第二控制器。该第二控制器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控制器通知从通信设备收到接近检测信号。第一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接近检测信号的收到,向第二控制器传送休眠模式取消信号,休眠模式取消信号用于从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返回到通信侧正常模式。该第二控制器被配置为:向通信设备通知从第一控制器接收休眠模式取消信号。
优选地,通信设备被配置为执行近场无线通信。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以下描述可显而易见地得知本公开的特定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目的,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多功能外围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电气配置的方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正常模式和休眠模式中的主CPU所执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正常模式和休眠模式中的主CPU所执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正常模式和休眠模式中的主CPU所执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正常模式和休眠模式中的主CPU所执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深度休眠模式中的从CPU所执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正常模式和小憩模式中的NFC板的CPU所执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正常模式和小憩模式中的NFC板的CPU所执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比较示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以及便携式终端的电气配置的方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二比较示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以及便携式终端的电气配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是即就是根据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透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以及便携式终端U的电气配置的方框图。多功能外围设备10具有通信功能、扫描功能、以及打印功能。多功能外围设备10具有大致盒形的壳体11以及位于壳体11的上侧上的平板式扫描仪13。壳体11将打印机15收纳在其中。将供纸托盘17可移动地插入到壳体11的下部。通过纸张输送路径(未说明)将从供纸托盘17所供给的纸张(纸页、OHP纸张等等)输送到打印机15。此后纸张受到打印机15的打印,并且最终纸张被排出到位于壳体11的中心的体内纸张排出部分19。
扫描仪13具有诸如CCD、CIS等等这样的读取设备(未说明)、压板玻璃(未说明)、以及文档盖21。打开文档盖21,将文档放置于压板玻璃上,并且此后关闭文档盖21。此后,读取设备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左—右方向上移动以由此读取文档的图像。ADF(自动文档馈送器)23位于扫描仪13的文档盖21中,这使得一个接一个地馈送放置于文档放置部分25上的文档以读取。
在位于壳体11的前侧的上壁面12上,NFC(近场通信)板30和显示操作面板41并排排列在左—右方向上。NFC板30(通信设备的示例)包含在上壁面12的左侧上。显示操作面板41配备在上壁面12的大致中心上。显示操作面板41具有通过使电阻薄膜型或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在其厚度方向上交叠所获得的配置。通过按下在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一个操作键可实现期望操作。
下面参考图2描述了便携式终端U以及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电气配置。
NFC板30根据近场通信系统(在下文中称为“NFC系统”)与便携式终端U进行通信并且具有环形天线31、通信电路33、以及CPU35。NFC系统的通信(在下文中有时称为"NFC通信")是根据ISO/IEC21481或ISO/IEC18092国际标准来执行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可对想要通过NFC板30与便携式终端U之间的NFC通信来执行打印处理的用户进行认证。
环形天线31传送/接收无线电波以便根据NFC系统而与通信对方设备进行通信。通信电路33对环形天线31所发射/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执行信号处理。CPU35对流过环形天线31的无线电波进行检测以由此检测环形天线31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接收波)或者从环形天线31所发射的无线电波(发射波)的强度。CPU35根据随后所述的模式来改变从环形天线31发射的无线电波的强度。
便携式终端U例如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等)。便携式终端U具有终端控制器111、NFC板113、以及显示操作面板115。终端控制器111具有中央处理单元(在下文中称为“CPU”)117以及存储器119。存储器119具有ROM、RAM等等。ROM存储诸如可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执行打印处理的打印应用程序以及可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执行扫描处理的读取应用程序这样的各种程序。
CPU117根据从ROM所读取的程序对便携式终端U的部件进行控制。可以将应用程序从例如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厂商所提供的服务器或者从与多功能外围设备10一起运送的介质安装到便携式终端U中。或者,可以将应用程序预装在便携式终端U中。
像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NFC板30一样,NFC板113包括环形天线、通信电路、以及CPU(所有这些都未说明)。将NFC板113安装在便携式终端U的后表面(与提供显示操作面板115的前表面相对的表面)。NFC板113起用于执行NFC通信的NFC接口的作用。
显示操作面板115具有通过使电阻薄膜型或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在其厚度方向上交叠所获得的配置。通过按下在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一个操作键可实现期望操作。显示操作面板115可显示各种设置屏、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操作状态等等。
除了扫描仪13、打印机15、NFC板30、以及显示操作面板41之外,多功能外围设备10包括电源单元43、控制器45、仪表板46、以及接口单元49。打印机15在控制器45的控制之下根据打印作业在纸张上打印图像。电子照相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可以用作打印机15。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子照相打印机作为打印机15,在该打印机15中提供了具有加热器的定影设备15A并且通过加热器的加热来对转印在纸张上的显影剂图像进行定影。
电源单元43起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电源的作用并且向扫描仪13、打印机15、以及接口单元49供电。例如,打印机15的操作电压是24V,并且从电源单元43向打印机15供给与操作电压相对应的电力。
控制器45具有主ASIC(专用集成电路)51、存储器53、第一计时器55、以及一第二计时器56。主ASIC51对要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中执行的包括打印机15的打印处理的各种处理进行完全控制并且具有主CPU58和从CPU59。从CPU59是具有比主CPU58更小功耗和更小蚕吐量的处理电路。
存储器53是由ROM、RAM等等构成的。存储器53存储主ASIC51所执行的程序P。主ASIC51读出存储在存储器53中的程序P并且执行各种处理。通过根据程序P来执行处理,主ASIC51对打印机15和扫描仪13进行控制以执行打印处理和图像读取处理,利用NFC板30执行通信处理以与便携式终端U进行通信,并且执行随后所述的模式改变处理。多功能外围设备10通过接口单元49与网络连接并且因而可接收来自外部PC的打印作业。
仪表板46与NFC板30、显示操作面板41、以及控制器45连接,并且具有面板ASIC61。仪表板46通过串行总线B1与控制器45连接。面板ASIC61对通过串行总线B1从控制器45所接收到的控制信号CD1进行处理。例如,通过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通信来进行用于传输控制信号CD1的串行总线B1中的串行通信。此外,面板ASIC61通过串行总线B1接收控制器45的主ASIC51所创建的显示图像数据GD。面板ASIC61通过并行总线B2与显示操作面板41连接并且在显示操作面板41上显示从控制器45所接收到的显示图像数据GD。用于传输显示图像数据GD的串行总线B1中的串行通信是符合LVDS(低压差分信号)标准的通信。
控制器45和NFC板30通过串行总线B3连接。例如,I2C(I方C)总线可以用作串行总线B3。控制器45和NFC板30通过串行总线B3交换控制命令CD2。
控制器45的第一和第二计时器55和56的每一个在主ASIC51的控制之下测量时间或者重新设置所测量的时间。第一和第二计时器55和56的每一个可以是由用于接收电源以测量时间的电路(硬件)或者用于执行主ASIC51上的程序的软件来实现的。
多功能外围设备10具有正常模式(控制器侧正常模式的示例)、休眠模式(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的示例)、以及深度休眠模式(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的示例)作为操作模式。正常模式是这样的模式,即多功能外围设备10处于它可响应于打印指令而立即执行打印处理的状态或者它正在执行打印处理的状态。因而,在正常模式下,控制器45控制电源单元43以使定影设备15A的加热器的温度保持在可对显影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固定温度或者保持在比固定温度稍低的待机温度。
此外,控制器45的主ASIC51根据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使用状态或者第一和第二计时器55和56的测量时间来降低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功耗。更具体地说,休眠模式和深度休眠模式的每一个是用于使向诸如显示操作面板41或电源单元43这样的部件所供给的电力总量降低比正常模式更多的省电模式,并且控制器45执行对休眠模式与深度休眠模式之间的切换的控制。
休眠模式是例如通过停止向定影设备15A的加热器供电并且关闭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的背光以使显示面板处于非显示状态来省电的模式。然而,在休眠模式下,启用显示操作面板41的触摸面板的功能,以便迅速对用户的输入操作做出响应。主ASIC51根据第一计时器55的测量时间等等来执行从正常模式转换到休眠模式。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当在正常模式下从第一计时器55的时间测量的开始逝去了五分钟(预定时间段的示例)时,主ASIC51执行转换到休眠模式。
另一方面,深度休眠模式是通过将处理实体从主CPU58切换到具有比主CPU58更小功耗的从CPU59而省电的模式。此外,深度休眠模式通过使从电源单元43供给给打印机15的驱动电压从24V降低到6V而省电。此外,在深度休眠模式中,关闭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的背光以使显示面板处于非显示状态,并且启用显示操作面板41的触摸面板的功能,以便迅速对用户的输入操作做出响应。主ASIC51根据第二计时器56的测量时间来执行从休眠模式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当在休眠模式下从第二计时器56的时间测量的开始逝去了五分钟时,主ASIC51执行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
根据本实施例的NFC板30具有正常模式(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的示例)和小憩(snooze)模式(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的示例)作为其操作模式。正常模式是这样的模式,即例如当在CPU35被激活的状态下将便携式终端U带到接近NFC板30时,可立即执行NFC通信以认证。小憩模式是通过使CPU35暂停而省电的模式。
NFC板30传送来自环形天线31的无线电波(用于轮询的无线电波)以用于以预定时间间隔询问以便搜索是否存在诸如便携式终端U这样的任何外部设备,在NFC板30附近的壳体11的上壁面12(参见图1)之上的部分上执行与所述任何外部设备的NFC通信。在小憩模式下,本实施例的NFC板30通过利用暂停的CPU35传送轮询的无线电波来执行对外部设备的搜索。此时,对于省电而言与正常模式相比更多地降低了要发射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当通过搜索检测到外部设备时,NFC板30向主ASIC51通知相应信息(中断请求信号SI1)。主ASIC51通过仪表板46接收来自NFC板30的通知并且一旦接收到其则取消NFC板30的小憩模式。因而,在小憩模式中,本实施例的NFC板30被配置为即使在CPU35暂停的情况下也可传送中断请求信号SI1。
此外,如随后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控制器45使NFC板30随着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操作模式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而转换到小憩模式。此外,当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或者从休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时,控制器45使NFC板30从小憩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
下面参考图3至6描述由控制器45的主ASIC51所执行的上述模式的每一个中的处理。图3至6的流程图的每一个说明了当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电源开关打开时被激活的或者在深度休眠模式取消之后所激活的主CPU58所执行的处理。
在图3的步骤(在下文中有时缩写为"S")11中主CPU58使从CPU59暂停。随着电源加电或者随着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从CPU59被激活。然而,主CPU58主要对正常模式和休眠模式中的处理进行操作,因此从CPU59需要被暂停。
此后,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休眠模式(S13)。也就是说,多功能外围设备10激活控制器45的主CPU58以使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主CPU58需要对随后处理中的时间进行测量以便确定是否执行模式转换并且因此清除第一和第二计时器55和56(S15)。
接下来,主CPU58确定是否通过对电源开关加电或者通过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而触发了处理开始(S17)。如果不满足随后所述的用于确定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的五个条件中(例如通过接口单元49接收到来自外部PC的打印作业)的任何一个,则主CPU58确定出通过对电源开关加电触发了该处理开始(S17:是)。此后,主CPU58将用于取消NFC板30的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传送到面板ASIC61以使NFC板30进入正常模式。在这种状态下,主CPU58执行对NFC板30的CPU35的初始化(S19)。通常,在根据NFC系统来执行近场无线通信的板具有正常模式以及用于省电的小憩模式的情况下,当在正常模式下执行对芯片的初始化时,与省电模式相比更多地降低了该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因此,CPU58在使NFC板30进入正常模式之后执行初始化以便降低在激活时初始化所需的时间。
面板ASIC61可通过改变发送到与NFC板30连接的I/O终端的信号的电平来设置或取消小憩模式。因而,例如,当接收到用于取消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时,面板ASIC61使发送到I/O终端的信号电平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除了上述之外,本实施例的NFC板30被配置为直到它通过串行总线B3接收到来自控制器45的控制命令CD2才执行转换到预定模式/从预定模式返回以。也就是说,直至NFC板30检测到信号电平变化并且接收到控制命令CD2,NFC板30才从小憩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
此后,主CPU58产生要在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的用于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显示图像数据GD(S21)。与仪表板46不同,主CPU58具有作为存储设备的存储器53并且在将数据暂时地存储在存储器53的RAM中的同时执行图像处理。主CPU58将所产生的显示图像数据GD传送到面板ASIC61(S23)。此外,主CPU58将用于使显示操作面板41的状态从非显示状态变为显示状态的激活信号(控制信号CD1)传送到面板ASIC61(S23)。面板ASIC61使显示操作面板41处于显示状态并且使显示操作面板41在显示面板上显示从主CPU58所接收到的显示图像数据GD。因而显示面板进入显示状态并且此后,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进入正常模式(S25)。主CPU58执行图4的S53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通过对电源开关加电而未触发处理开始的情况下(S17:否),也就是说,通过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而触发了处理开始的情况与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休眠模式或者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情况相对应。在深度休眠模式或休眠模式中,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处于非显示状态。换句话说,当显示面板需要处于显示状态时,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正常模式。因而,主CPU58确定是否由于执行需要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的功能而使得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S27)。当在S27中获得了肯定判断时,主CPU58执行显示处理并且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正常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或者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休眠模式的条件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当通过接口单元49接收到来自外部PC的打印作业时;(2)当检测到用户对显示操作面板41的操作时;(3)当通过轮询检测到便携式终端U的接近并且接收到来自NFC板30的中断请求信号SI1时(参见图2);(4)当从CPU59上的处理负载超过固定值(阈值L)时;以及(5)当接口单元49中的通信量超过固定量(预定量D)时。上述五种情况中的三种情况((1)当接收到打印作业时,(2)当检测到用户的操作时,以及(3)当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SI1时)与检测到用于使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的请求(在下文中称为“面板显示请求”)的情况相对应,即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情况。因而,当确定出已检测到以上三种面板显示请求中的任何一个时(S27:是),在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返回到正常模式之前,主CPU58执行与所接收到的面板显示请求相对应的预处理(S29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以及显示面板的显示处理。
当接收到来自NFC板30的作为面板显示请求的中断请求信号SI1时,预处理与当接收到其它两个面板显示请求中的任何一个时需要执行的不同。因而,当确定出已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时(S27:是),主CPU58确定是否接收到来自面板ASIC61的中断请求信号SI1(S29)。另一方面,主CPU58未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的情况(S27:否)与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休眠模式的情况相对应。因而,当确定出未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时(S27:否),主CPU58开始执行与休眠模式相对应的处理,即图5的步骤S83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
将中断请求信号SI1从NFC板30传送到主CPU58的情况与下述情况相对应,即多功能外围设备10处于深度休眠模式并且在NFC板30处于小憩模式的状态下用户将便携式终端U放置在NFC板30上。因而,当在S29中确定出已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SI1时(S29:是),主CPU58将用于取消NFC板30的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传送到面板ASIC61(S31)。例如,当接收到用于取消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时,面板ASIC61使要发送到与NFC板30连接的I/O终端的信号电平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此外,主CPU58通过串行总线B3将控制命令CD2传送到NFC板30以使NFC板30返回到正常模式(S32)。
此后,主CPU58执行NFC板30与便携式终端U之间的NFC通信,其中NFC板30在正常模式下操作(S33)。主CPU58执行对便携式终端U的认证。为了返回到正常模式,主CPU58产生要在显示操作面板41上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GD并且将所产生的显示图像数据GD传送到面板ASIC61(S37)。此外,主CPU58将用于使显示操作面板41处于显示状态的激活信号(控制信号CD1)传送到面板ASIC61(S37)。因而显示面板进入显示状态并且此后,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进入正常模式(S39)。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主CPU58首先执行用于使NFC板30执行NFC通信的通信处理(S31,S32,S33)并且此后执行用于使显示操作面板41显示显示图像数据GD的显示处理(S35和S37)。也就是说,主CPU58优先于显示处理先执行通信处理。这是因为通信处理包括NFC通信以及用户认证并且因而施加了比显示处理更大的处理负载,这可能导致更长的处理时间,因而,主CPU58优先地执行通信处理以防止在诸如用户认证这样的处理中发生延迟,从而提高可用性。
另一方面,未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SI1(S29:否)的情况与下述情况相对应,即接口单元49接收到打印作业或者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处于深度休眠模式并且NFC板30处于小憩模式的状态下检测到用户对显示操作面板41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主CPU58执行S41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为了返回到正常模式,主CPU58产生要在显示操作面板41上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GD(S41)并且将所产生的显示图像数据GD和激活信号(控制信号CD1)传送到面板ASIC61(S43)。因而显示面板进入显示状态并且此后,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进入正常模式(S45)。
此后,主CPU58将用于取消NFC板30的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传送到面板ASIC61。此时,用于取消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以及用于显示显示面板的控制信号CD1(S43)在通过串行总线B1传输期间可能相互冲突(参见图2)。因而,当无法检测到NFC板30从小憩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时,主CPU58优选地再次传送用于取消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此外,主CPU58通过串行总线B3将控制命令CD2传送到NFC板30以使NFC板30转换到正常模式(S49)。
与S31以及在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SI1之后执行的随后步骤的处理不同,当接收到打印作业或者检测到面板操作时,本实施例的主CPU58首先执行使显示操作面板41显示显示图像数据GD的显示处理(S41和S43)以并且此后执行用于取消NFC板30的小憩模式的处理(S47和S49)。也就是说,主CPU58优先于小憩模式消处理先执行取显示处理。这是因为立即执行NFC通信(认证等等)的可能性比在S31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中更低。其结果是,例如,当用户对处于深度休眠模式的显示操作面板41操作时,使NFC板30返回到正常模式的处理的优先级降低了以防止在显示处理中发生延迟。这可迅速地向用户通知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已启用。
接下来,如在图4中所说明的,主CPU58执行S39或S49的处理并且此后取消在深度休眠模式中的各个设置(S51)。具体地说,在深度休眠模式中,从电源单元43供给给打印机15的驱动电压从24V降低到6V以使打印机15定影设备15A的加热器处于断开状态。因而,主CPU58使电源单元43的输出电压增大到24V以使定影设备15A的加热器处于接通状态。此外,主CPU58控制定影设备15A以将加热器的温度设置在打印待机状态下的待机温度。此后,一旦在执行了图3的S25的处理或者S51的处理之后正常模式下的处理开始,主CPU58利用第一计时器55开始时间测量以便测量正常模式的逝去时间(图4的S53)。
此后,主CPU58执行S55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以深度休眠模式下在执行与以上三种面板显示请求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处理。即使当在随后所述的图5的休眠模式下在S100中确定出已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S100:是),主CPU58也可在执行了图5的S101的处理以及在图6中所说明的随后步骤的处理之后重新开始从图4的S53起的处理并且此后执行S55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
主CPU58判断是否已通过接口单元49接收到打印作业(图4的S55)。当确定出已接收到打印作业时(S55:是),主CPU58一次清除第一计时器55的测量时间(S57)并且执行与打印作业相对应的打印处理(S59)。具体地说,作为S59的打印处理,主CPU58使定影设备15A的加热器的温度从待机温度增大到可执行打印处理的定影温度。此外,主CPU58产生在打印处理期间要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GD并且将所产生的显示图像数据GD传送到面板ASIC61。面板ASIC61改变在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上的显示。此外,主CPU58通过打印机15执行所接收到的打印作业。在打印机15将最后一页排出到体内纸张排出部分19之后(参见图1),主CPU58执行对将加热器温度设置回待机温度的控制。
当确定出未接收到打印作业时(S55:否),主CPU58确定是否接收到来自NFC板30的中断请求信号SI1(S61)。当确定出已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SI1时(S61:是),主CPU58清除第一计时器55的测量时间(S63)并且执行与便携式终端U的NFC通信(S65)。具体地说,在S65中,主CPU58通过面板ASIC61接收从便携式终端U传送到NFC板30的打印作业。此后,主CPU58使定影设备15A的加热器的温度从待机温度增大到定影温度并且通过打印机15来打印与从便携式终端U所接收到的打印作业相对应的图像数据。主CPU58可以产生在打印处理期间要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GD并且在显示操作面板41上显示所产生的显示图像数据GD。当与所有打印作业相对应的打印处理已完成束时或者当与便携式终端U的NFC通信已断开时,主CPU58结束S65的处理。
当确定出未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SI1时(S61:否),主CPU58确定是否已接收到来自显示操作面板41的与用户的操作相对应的输入信号SI2(参见图2)(S67)。当确定出已接收到输入信号SI2时(S67:是),主CPU58清除第一计时器55的测量时间(S69)并且执行与用户对显示操作面板41所做出的面板操作相对应的处理(S71)。具体地说,例如,当接收到来自显示操作面板41的与拷贝打印的操作相对应的输入信号SI2时,主CPU58驱动ADF23(参见图1)以一个接一个地馈送放置于文档放置部分25上的文档以读取并且通过打印机15来打印所读取的图像数据。
在执行了S59、S65、或者S71的处理之后,主CPU58利用第一计时器55(S73)重新开始时间测量并且此后确定从第一计时器重新开始时间测量起是否已逝去了五分钟(S75)。此外,当在S67中确定出未接收到输入信号SI2(S67:否)时,即当未检测到三种面板显示请求中的任何一个时,主CPU58确定出从第一计时器55重新开始时间测量起已逝去了五分钟(S75)。当确定出从重新开始时间测量起未逝去五分钟时(S75:否),那么主CPU58重复地执行从S55起的处理以保持正常模式。
另一方面,当确定出从第一计时器55重新开始时间测量起已逝去了五分钟时(S75:是),主CPU58清除第一计时器55的测量时间(S77)并且将用于使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处于非显示状态的控制信号CD1传送到面板ASIC61(S79)。面板ASIC61断开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的背光以使显示面板处于非显示状态。显示面板因而进入非显示状态并且此后,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进入休眠模式(S81)。此外,主CPU58停止向定影设备15A的加热器供电。其结果是,处于休眠模式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可实现省电。在该状态下,打印机15接收来自电源单元43的24V的电源。
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进入休眠模式之后,主CPU58利用第二计时器56开始时间测量以便测量休眠模式的逝去时间(S83)并且此后确定从第二计时器56开始时间测量起是否已逝去了五分钟(图5的S85)。如在图5中所说明的,当确定出从第二计时器56开始时间测量起已逝去了五分钟时(S85:是),这意味着在休眠模式期间用户不能访问多功能外围设备10,因此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以进一步省电。
主CPU58清除第二计时器56的测量时间(S89)并且此后确定NFC板30是否处于正常模式(S91)。当确定出NFC板30处于正常模式时(S91:是),主CPU58将用于将NFC板30设置为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传送到面板ASIC61(S93)。例如,当接收到控制信号CD1时,面板ASIC61使发送到与NFC板30连接的I/O终端的信号电平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此外,主CPU58通过串行总线B3将控制命令CD2传送到NFC板30以使NFC板30转换到小憩模式(S95)。
此外,主CPU58激活从CPU59以便对处理实体进行切换(S97)并且在主CPU58暂停之前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进入深度休眠模式之后执行将必要数据传送到从CPU59的处理。此外,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进入深度休眠模式之前,主CPU58执行使从电源单元43供给给打印机15的驱动电压从24V减小到6V。此后,如随后在图7中所说明的,激活的从CPU59在深度休眠模式执行处理。当在S91中确定出NFC板30不在正常模式下时(S91:否),主CPU58执行S97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S85中确定出从第二计时器56开始时间测量起已逝去了五分钟时(S85:否),主CPU58确定其上的处理负载(S98)。当确定出用于表示处理负载的值等于或小于阈值L时(S98:是),主CPU58开始执行S89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并且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也就是说,当主CPU58上的处理负载很小时,用户访问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这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极有可能的是即使当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以进一步省电时也可忽略可用性的降低。这里所提到的处理负载例如是主CPU在每单位时间通过在主CPU58中所执行的程序的处理时间的占空比。或者,可以根据存储器53的存取频率、与主CPU58连接的CPU总线的数据传输频率等等来确定处理负载。
此外,当确定出处理负载大于阈值L时(S98:否),主CPU58确定接口单元49的通信量(S99)。当确定出接口单元49在每单位时间所接收到的数据量等于或小于预定量D时(S99:是),主CPU58开始执行S89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以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也就是说,当通信量很小时,这意味着通过接口单元49从外部PC没有做出或者做出少许询问,因此用户访问多功能外围设备10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极有可能的是即使当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以进一步省电时也可忽略可用性的降低。
此外,当确定出接口单元49中的通信量大于预定量D时(S99:否),主CPU58此后确定是否在休眠模式下已接收到面板显示请求(S100)。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的情况与下述情况相对应,所述情况与在图3的S27中接收到面板显示请求的情况一样满足使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的条件(例如当通过接口单元49接收到打印作业时),换句话说,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休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情况。当确定出未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时(S100:否),主CPU58执行从S85起的处理以保持休眠模式。
此外,当确定出已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时(S100:是),主CPU58清除第二计时器56的测量时间(S101)并且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正常模式之前执行与所接收到的面板显示请求相对应的预处理。当接收到来自NFC板30的作为面板显示请求的中断请求信号SI1时,与接收到其它两个面板显示请求中的任何一个的情况不同,需要与接近NFC板30的便携式终端U的通信处理。因而,如在图6中所说明的,当确定出已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SI1时(S103:是),主CPU58确定NFC板30是否在小憩模式中(S105)。当确定出NFC板30在小憩模式中时(S105:是),主CPU58将用于取消NFC板30的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传送到面板ASIC61(S107)。此外,主CPU58将控制命令CD2传送到NFC板30以使NFC板30转换到正常模式(S108)。
当确定出NFC板30在正常模式中时(S105:否),或者当执行用于使NFC板30转换到正常模式的S108时,主CPU执行NFC板30与便携式终端U之间的NFC通信(S109)。主CPU58执行对便携式终端U的认证。此后,为了返回到正常模式,主CPU58产生要在显示操作面板41上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GD(S111)并且将所产生的显示图像数据GD传送到面板ASIC61(S113)。此外,主CPU58将用于使显示操作面板41处于显示状态的激活信号(控制信号CD1)传送到面板ASIC61(S113)。显示面板因而进入显示状态并且此后,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进入正常模式(S115)。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在S31至S39的处理,主CPU58首先执行用于使NFC板30执行NFC通信的通信处理(S107、S108、S109)并且此后执行用于使显示操作面板41处于显示状态的显示处理(S111和S113)。这防止了在诸如用户认证这样的处理中发生延迟,从而提高了可用性。
另一方面,当确定出未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SI1时(S103:否),主CPU58执行S117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S117至S127的处理是在接口单元49接收到打印作业并且检测到用户对显示操作面板41的操作的情况下在休眠模式下所执行的处理。为了返回到正常模式,主CPU58产生要在显示操作面板41上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GD(S117)并且将所产生的显示图像数据GD以及激活信号传送到面板ASIC61(S119)。显示面板因而进入显示状态并且此后,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进入正常模式(S121)。
接下来,当确定出NFC板30在小憩模式中时(S123:是),主CPU58将用于取消NFC板30的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传送到面板ASIC61(S125)。此时,用于取消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以及用于显示显示面板的控制信号CD1(S119)在通过串行总线B1传输期间可能相互冲突(参见图2)。因而,当无法检测到NFC板30从小憩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时,主CPU58优选地再次传送用于取消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主CPU58将用于使NFC板30转换到正常模式的控制命令CD2传送到NFC板30(S127)。当执行S115或者S127的处理时或者当确定出NFC板30在正常模式中时(S123:否),主CPU58执行在图4中所说明的S53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
如在图3中所说明的S41至S49的处理,主CPU58首先执行使显示操作面板41显示显示图像数据GD的显示处理(S117和S119)并且此后执行用于取消NFC板30的小憩模式的处理(S125和S127),这可迅速地向用户通知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已启用。
下面参考图7描述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的转换处理以及在深度休眠模式期间所执行的处理。图7说明了在图5的S97中由主CPU58所激活的从CPU59所执行的处理。
从CPU59是由主CPU58激活的并且接收来自主CPU58的必要数据。此后,从CPU59执行使主CPU58暂停的处理(S131)。主CPU58因而暂停并且此后,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进入深度休眠模式(S133)。从CPU59根据在主CPU58所执行的处理中所使用的相同条件来确定是保持深度休眠模式还是激活主CPU58以返回到正常模式或休眠模式。
从CPU59首先确定其上的处理负载(S135)。当确定出用于表示处理负载的值大于阈值L时(S135:是),从CPU59激活主CPU58(S141)。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的是由于用户访问多功能外围设备10而使处理负载增大(例如用户打开扫描仪13的文档盖21以对读取设备初始化或者用户向供纸托盘17再装满纸张)。因而,优选地可用性的优先级高于省电。
激活的主CPU58执行图3中所说明的S11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主CPU58执行S11至S17以及S27的处理。在S27中,主CPU58未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S27:否)并且因而执行图4的S83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休眠模式。在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中,在保持NFC板30的小憩模式的同时,使主ASIC51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休眠模式。
当确定出处理负载等于或小于阈值L时(S135:否),从CPU59确定接口单元49中的通信量(S137)。当确定出接口单元49在每单位时间所接收到的数据量大于预定量D时(S137:是),从CPU59激活主CPU58(S141)。例如,在通过接口单元49从从CPU59向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厂家所提供的服务器周期性地询问的同时下载诸如新邮件这样的新数据时可能使得通信量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的是用户访问多功能外围设备10(例如用户检查下载的新信息)。因而,当确定出通信量增大时,从CPU59激活主CPU58以使可用性的优先级高于省电。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处理负载增大的情况(S135:是),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休眠模式。
当确定出接口单元49中的通信量等于或小于预定量D时(S137:否),从CPU59确定是否已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S139)。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的情况与下述情况相对应,所述情况与在图3的S27中接收到面板显示请求的情况一样满足使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的条件(例如通过接口单元49接收到打印作业),换句话说,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休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的情况。当确定出未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时(S139:否),从CPU58执行从S S135起的处理以保持深度休眠模式。
当确定出出已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时(S139:是),从CPU59激活主CPU58(S141)。例如,从CPU59通过接口单元49接收打印作业来检测面板显示请求。此外,例如,从CPU59通过接收来自显示操作面板41的输入信号SI2来检测面板显示请求。此外,例如,从CPU59通过接收来自NFC板30的中断请求信号SI1来检测面板显示请求。
激活的主CPU58开始从图3的S11起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主CPU58执行S11至S17以及S27的处理。在S27中,主CPU58接收面板显示请求(S27:是),以便它执行S29以及随后步骤的处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中,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深度休眠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并且同时,执行S31和S32或者S47和S49的处理以使NFC板30从小憩模式返回到正常模式。
下面参考图8和图9来描述由NFC板30的CPU35所执行的处理。当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电源开关接通(S151)并且开始图8和9中所说明的处理时激活NFC板30的CPU35。当如在图3中所说明的通过对电源开关加电而开始处理时,主CPU58取消NFC板30的小憩模式(S153)并且在正常模式下对NFC板30的CPU35初始化。因而,当接收到来自主CPU58的控制命令CD2时,CPU35取消小憩模式(S153)并且在正常模式下执行初始化(S155)。因而NFC板30在CPU35被激活的正常通信模式下。
此后,在正常通信模式中,NFC板30确定是否已接收到对轮询无线电波的响应(S159)。也就是说,NFC板30确定是否存在诸如便携式终端U这样的在NFC板30附近期望与其执行NFC通信的任何外部设备。当确定出已接收到对轮询无线电波的响应时(S159:是),NFC板30将中断请求信号SI1传送到面板ASIC61(S161)。如在S61以及图4的随后步骤中所说明的,当在正常通信模式下接收到来自面板ASIC61的中断请求信号时,主CPU58执行与便携式终端U的NFC通信(参见图4的S65)并且执行接收来自便携式终端U的打印作业等等的处理。因而,在建立了与便携式终端U的通信之后,CPU35与主CPU58交换诸如通过NFC通信所接收到的打印作业这样的与NFC通信有关的数据(S163)。CPU35重复地执行S161和S163的处理,直至它接收不到来自便携式终端U的对轮询无线电波做出响应的无线电波(S165:否)。
当确定出未接收到对轮询无线电波的响应时(S159:否或S165:是),CPU35确定要从与面板ASIC61连接的I/O终端输入的信号电平是否已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S167)。当确定出未检测到信号电平的变化时,即当信号电平保持在低电平时(S167:否),CPU35执行从S159起的处理以保持正常模式。
当确定出信号电平已变为高电平时(S167:是),CPU35确定是否已通过串行总线B3接收到来自主CPU58的控制命令CD2(S169)。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NFC板30被配置为直到从I/O终端输入的信号电平变化了才转换为小憩模式。另外,NFC板30被配置为直到它通过串行总线B3接收到来自主CPU58的控制命令CD2时才转换为小憩模式。因而,在图5的S95中,直到它接收到从主CPU58所传送的控制命令CD2时(S169:否),CPU35才使NFC板30转换为小憩模式。
另一方面,当确定出已接收到来自主CPU58的控制命令CD2时(S169:是),在通信电路33中,CPU35对要在小憩模式期间执行的轮询设置参数并且此后执行使CPU35本身暂停的处理(S171)。CPU35设置用于降低要在小憩模式期间从环形天线31发射出的无线电波的强度的参数。在NFC板30中,虽然CPU35暂停,但是从环形天线31发射出轮询无线电波。因而使NFC板30转换到CPU35暂停并且无线电波的强度降低以省电的小憩模式(S173)。
在小憩模式中,NFC板30确定是否已接收到对强度降低的轮询无线电波的响应(S175)。当确定出已接收到对轮询无线电波的响应时(S175:是),NFC板30将中断请求信号SI1传送到面板ASIC61(S177)。面板ASIC61将所接收到的中断请求信号SI1传输到主ASIC51。当确定出未接收到对轮询无线电波的响应时(S175:否)或者当传送中断请求信号SI1时(S177),NFC板30确定从与面板ASIC61连接的I/O终端输入的信号电平是否已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S179)。当确定出未检测到信号电平的变化时,即当信号电平保持在高电平时(S179:否),CPU35执行从S175起的处理以保持小憩模式。
当确定出信号电平已变为低电平时(S179:是),NFC板30执行等待预定时间的处理(S181)。例如,NFC板30被配置为在信号电平已变为低电平之后的20毫秒期间不接收通过串行总线B3所传送的控制命令CD2。因而,NFC板30在S181中执行等待20毫秒的处理并且此后确定是否已接收到来自主CPU58的控制命令CD2(S183)。直到NFC板30接收到从主CPU58传送来的控制命令(S183:否),NFC板30才返回到正常模式。
当确定出已接收到来自主CPU58的控制命令CD2时(S183:是),NFC板30激活CPU35(S185)以返回到正常模式并且此后再次执行从S159起的处理。
多功能外围设备10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NFC板30是通信设备的示例。显示操作板41是显示设备和输入设备的示例。控制器45是控制器和第一控制器的示例。仪表板46是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示例。接口单元49是同学接口的示例。主CPU 58是第一处理电路的示例。从CPU 59是第二处理电路的示例。便携式终端U是便携式设备的示例。中断请求信号SI1是接近检测信号的示例。控制信号CD1和控制命令CD2的每一个是休眠模式取消信号的示例。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获得以下效果。
<效果1>
在说明上述实施例的效果之前,首先,对在图10中所说明的第一比较示例的多功能外部10A的配置进行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由相同参考数字来表示相似零部件以避免重复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不同,在图10中所说明的第一比较示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A具有仪表板46A具有存储器81这样的配置。仪表板46A的面板ASIC61使用存储器81(RAM、ROM等等)以产生显示图象数据GD或控制命令CD2。此外,与上述实施例的仪表板46相同,仪表板46A使要发送到与NFC板30连接的I/O终端的信号电平变化。因而,仪表板46A执行由上述实施例中的主ASIC 51执行的与NFC板30和显示操作板41有关的所有处理。因此,第一比较示例的主ASIC 51仅执行根据从仪表板46A所接收到的完成通知来确认处理完成。
在这种配置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A中,仪表板46A主要执行对NFC板30和显示操作面板41的控制,以便与上述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相比可更多地降低通过用于使控制器45和仪表板46连接的串行总线B1所传送的控制信息的数据量。此外,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主ASIC51通过仪表板46与NFC板30交换中断请求信号SI1的情况相比,可使对来自NFC板30的CPU35的询问的响应变快以降低控制所需的处理时间。然而,使仪表板46A更完善导致生产成本增大;虽然可确保一定程度的吞吐量,但是需要花费时间来产生显示图像数据GD。也就是说,在显示操作面板41显示显示图像数据GD的处理中发生了延迟。
接下来,对在图11中所说明的第二比较示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B的配置进行描述。图11中所说明的第二比较示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B具有与并行总线B2连接的中继板83以代替上述实施例的仪表板46。主ASIC51通过并行总线B5与中继板83连接。主ASIC51通过并联总线B2和B5以及中继板83将显示图像数据GD和控制信号CD1传送到显示操作面板41。控制器45通过线束85与NFC板30连接。线束85包括用于交换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命令CD2和中断请求信号SI1的信号线以及与NFC板30的I/O终端连接的信号线。因而,多功能外围设备10B的控制器45通过独立的通信路径与NFC板30和显示操作面板41(中继板83)连接。
这种配置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B利用具有复杂功能的主ASIC51对显示图像数据GD执行图像处理,以便可缩短图像处理所花费的时间。此外,可省略仪表板46,以便可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控制器45与NFC板30和中继板83连接,这可能会增大界面大小。此外,使用并行总线B5以代替上述实施例的串行总线B1;然而,与串行传输相比在并行传输中更容易发生时钟偏差,以便当传输距离增大时,显示图像数据的传输率难以增大,从而容易受到外部噪声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中,仪表板46的面板ASIC61不必对显示图像数据GD执行图像处理,因此可以省去在仪表板46A或第一比较示例中所提供的存储器81。此外,因为仪表板46具有面板ASIC61,因此通过串行总线B1使控制器45和仪表板46连接通过符合LVDS标准的通信可以高速且低噪声地传送显示图像数据GD。另一方面,因为与仪表板46连接的NFC板30和显示操作面板41是由控制器45控制的,因此在控制器45与仪表板46之间交换的数据量可能会增大。其结果是,在对改变NFC板30的模式的控制中或者在对切换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状态/非显示状态的控制中可能会发生延迟。
因而,在上述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中,当满足操作模式从深度休眠模式(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的示例)返回到休眠模式(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的示例)的条件时(S27:在图3中否),保持NFC板30的小憩模式(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的示例)。与正常模式相比,在深度休眠模式和休眠模式下用户更不可能访问多功能外围设备10,并且还不可能使用NFC通信。因而,在操作模式在深度休眠模式与休眠模式之间切换的同时,保持NFC板30的小憩模式。因此,响应于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返回到正常模式,主CPU58使NFC板30返回到正常模式(图3的S31)。如上所述,多功能外围设备10使下述条件最佳化,在所述条件之下NFC板30返回到正常模式,同时得到了显示图像数据GD的高速传输或者噪声降低这样的好处以从而防止由于NFC板30的模式改变相关联地引起的延迟。此外,根据用户的使用的实际状态来执行转换到省电模式或保持省电模式,从而可适当地切换省电与可用性之间的优先级。
<效果2>
响应于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操作模式从休眠模式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而使NFC板30转换到小憩模式(图5的S93和S95)。因而,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中,在抑制了对可用性的影响的同时可实现省电。
<效果3>
当接口单元49的通信量等于或低于预定量D时(图5的S99:是),主CPU58开始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的转换处理(S89以及随后步骤)。因为考虑到当接口单元49的通信量很小时用户不可能访问多功能外围设备10(例如未接收到打印作业),因此主CPU58根据通信量来改变模式以从而在抑制了对可用性的影响的同时实现了省电。
<效果4>
当表示处理负载的值等于或小于阈值L时(图5的S98:是),主CPU58开始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的转换处理(S89以及随后步骤),因为考虑到当主CPU58上的处理负载减小时用户不可能访问多功能外围设备10,因此主CPU58根据处理负载来改变模式以从而在抑制了对可用性的影响的同时实现了省电。
<效果5>
主ASIC51具备具有不同功耗的主CPU58和从CPU59。在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之前主CPU58激活从CPU59(图5的S97)。激活的从CPU59使主CPU58暂停(图7的S133)并且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在处理负载减小的深度休眠模式中,由具有较小功耗的从CPU59执行处理,由此可实现省电。
<效果6>
当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正常模式转换到休眠模式时(图4的S79),主CPU58使显示操作面板41处于非显示状态。另一方面,主CPU58不对NFC板30执行模式改变。这防止了使显示操作面板41处于非显示状态的处理与NFC板30的模式改变处理相互冲突。
<效果7>
当通过检测到已从显示操作面板41输入了输入信号SI2而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时(图3的S27:是,图7 S139:是),主ASIC51(主CPU58和从CPU59)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返回到正常模式(图3的S45)。因此,主CPU58执行S47和S49的处理以使NFC板30返回到正常模式。因而,通过在用户对显示操作面板41进行操作之后且在他或她使用便携式终端U以通过NFC通信执行认证之前的时间期间在正常模式下激活NFC板30,可缩短认证所需的时间以从而提高可用性。
<效果8>
当接收到打印作业或者检测到面板操作时,主CPU58首先执行显示处理以使显示操作面板41显示显示图像数据GD(图3的S41和S43)并且此后执行取消NFC板30的小憩模式的处理(S47和S49)。也就是说,主CPU58优于小憩模式取消处理先执行显示处理。其结果是,例如,当在深度休眠模式下用户对显示操作面板41进行操作时,防止了由于执行使NFC板30返回到正常模式的处理而在显示处理中发生延迟。这可迅速地向用户通知显示操作面板41的显示已启用。
<效果9>
当通过检测到已从NFC板30输入了中断请求信号SI1而检测到面板显示请求时(图3的S27:是,图7的S139:是),主ASIC51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返回到正常模式(图3的S45)。因此,主CPU58执行步骤S47和S49的处理以使NFC板30返回到正常模式。因而,通过响应于便携式终端U朝着NFC板30的方向接近而使NFC板30返回到正常模式,可缩短通过NFC通信进行认证所需的时间以从而提高可用性。
<效果10>
当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SI1时(图3的S29:是),主CPU58首先执行使NFC板30执行NFC通信的处理(S31,S32,S33),并且此后执行使显示操作面板41显示显示图像数据GD的处理(S35和S37)。也就是说,主CPU58优于显示处理先执行通信处理。这是因为通信处理包括NFC通信和用户认证并且从而施加了比显示处理更大的处理负载,这可能会导致更长的处理时间。因此,主CPU58优先地执行通信处理以防止在诸如用户认证这样的处理中发生延迟,从而提高可用性。
虽然参考其具体实施例已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上述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显而易见地得知各种变化和修改。
例如,多功能外围设备10和NFC板30的每一个中的模式设置内容和模式数目仅是说明性的,并且除了上述三种模式之外,多功能外围设备10还可以具有用于停止电源单元43的功能的一部分的断开模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休眠模式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时使NFC板30转换到小憩模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是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正常模式转换到深度休眠模式时使NFC板30转换到小憩模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主CPU58和CPU35不是必须根据接口单元49上的通信量以及处理负载来执行判断。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深度休眠模式和休眠模式中使显示操作面板41处于非显示状态;然而,在至少一个休眠模式中可以使显示操作面板41处于显示状态。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作为多功能外围设备10从正常模式转换到休眠模式的条件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设置为相同(在图4的S75中五分钟);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此,而是可以将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设置为不同时间。也就是说,可以将用于确定未接收到输入信号SI2的时间设置为例如五分钟,并且将用于确定未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SI1的时间设置为例如七分钟。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不是必须执行通过使用控制命令CD2的控制。也就是说,可以仅通过使用控制信号CD1的控制来改变NFC板30的模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一旦接收到用于取消小憩模式的控制信号CD1,则面板ASIC61改变要发送到与NFC板30连接的I/O终端的信号电平;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面板ASIC61可以简单地将控制信号CD1传输到NFC板30。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NFC板30不是必需降低用作小憩模式中的轮询的无线电波的强度。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NFC板30可以增大小憩模式中的轮询时段。
另外,主ASIC51可以仅具有主CPU58。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主CPU58来执行深度休眠模式中的处理。
此外,本公开中的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无线通信不仅可以是NFC通信,而且可以是蓝牙(Bluetooth是注册商标)通信和Wi-Fi(Wi-Fi是注册商标)通信,并且不仅可以是近场无线通信,而且可以是除了近场无线通信之外的无线通信。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为执行无线通信,所述通信设备能够选择性地以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和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进行操作,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比所述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消耗更少的电力;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选择性地以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和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进行操作,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比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消耗更少的电力,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比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消耗更少的电力,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向所述通信设备传送响应于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所产生的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指令所述通信设备转换为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
保持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而不管从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返回到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并且
向所述通信设备传送响应于返回到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所产生的第二命令,所述第二命令指令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返回到所述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为:
当所述通信设备处于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时,检测便携式设备的接近;并且
响应于检测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接近,将接近检测信号传送到所述控制器;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接近检测信号的收到而返回到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并且
当没有收到接近检测信号达预定时间段时,从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命令是响应于从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而产生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当所述通信接口中的通信量小于预定量时,从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并且
当所述通信接口中的通信量超过所述预定量时,从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返回到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当施加于所述控制器上的处理负载小于阈值时,从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并且
当所述处理负载大于所述阈值时,从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返回到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电路和第二处理电路,所述第二处理电路比所述第一处理电路消耗更少的电力;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禁用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并且启用所述第二处理电路,来从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当所述控制器处于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时,使所述显示设备处于显示状态;并且
当从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的条件被满足时,使所述显示设备处于非显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输入设备,所述输入设备被配置为生成与在所述输入设备上进行的用户的操纵相对应的输入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从所述输入设备馈送的所述输入信号而返回到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并且
当在预定时间段期间没有从所述输入设备馈送所述输入信号时,从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当所述控制器处于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时,使所述显示设备处于显示状态;
当从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的条件被满足时,使所述显示设备处于非显示状态;并且
在使所述显示设备处于所述显示状态之后,返回到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当所述控制器处于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时,使所述显示设备处于显示状态;
当从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的条件被满足时,使所述显示设备处于非显示状态;并且
响应于返回到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返回到所述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之后,使所述显示设备处于所述显示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为执行近场无线通信。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为执行无线通信,所述通信设备能够选择性地以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和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进行操作,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比所述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消耗更少的电力;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选择性地以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和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进行操作,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比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消耗更少的电力,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比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消耗更少的电力,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向所述通信设备传送响应于转换为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所产生的第一命令,所述第一命令指令所述通信设备转换为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
保持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而不管从所述控制器侧第二休眠模式返回到所述控制器侧第一休眠模式;并且
向所述通信设备传送响应于返回到所述控制器侧正常模式所产生的第二命令,所述第二命令指令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返回到所述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具有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在将用于图像处理的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同时,执行对要在所述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像的所述图像处理;以及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显示设备、所述第一控制器以及所述通信设备连接,并且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第一控制器所处理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述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为:
当所述通信设备处于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时,检测便携式设备的接近;并且
响应于检测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接近,将接近检测信号传送到所述第二控制器;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被配置为:
向所述第一控制器通知从所述通信设备收到所述接近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接近检测信号的收到,向所述第二控制器传送休眠模式取消信号,所述休眠模式取消信号用于从所述通信设备侧休眠模式返回到所述通信设备侧正常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被配置为:
向所述通信设备通知从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所述休眠模式取消信号。
CN201610156878.3A 2015-03-19 2016-03-18 选择性地以多个模式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5991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5987 2015-03-19
JP2015055987A JP6507750B2 (ja) 2015-03-19 2015-03-19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1887A CN105991887A (zh) 2016-10-05
CN105991887B true CN105991887B (zh) 2019-09-03

Family

ID=56925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56878.3A Active CN105991887B (zh) 2015-03-19 2016-03-18 选择性地以多个模式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74386B2 (zh)
JP (1) JP6507750B2 (zh)
CN (1) CN1059918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77982B1 (en) * 2015-03-06 2016-06-2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Short term job canceling in ESU model printer
JP6589610B2 (ja) * 2015-12-07 2019-10-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モード制御方法
JP6680186B2 (ja) 2016-11-10 2020-04-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106433A (ja) * 2016-12-27 2018-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25403B2 (ja) * 2017-02-13 2021-02-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省電力モード制御方法及び省電力モード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176669A (ja) * 2017-04-20 2018-11-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02843B2 (ja) * 2018-10-22 2023-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における設定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設定制御方法
US11106405B2 (en) * 2019-03-05 2021-08-3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and printer search system
CN112014866B (zh) * 2019-05-28 202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运动轨迹记录方法及相关设备
JP7363220B2 (ja) * 2019-09-04 2023-10-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7349376B2 (ja) * 2020-01-28 2023-09-2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4437A (ja) * 1999-07-22 2001-02-0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電力制御方法並びに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11028615A (ja) * 2009-07-28 2011-02-10 Ricoh Co Ltd 非接触通信デバイス、情報処理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310668A (zh) * 2010-06-29 2012-01-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力供应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电力供应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5750A (ja) 2004-09-28 2006-04-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070165262A1 (en) * 2006-01-16 2007-07-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7215167A (ja) * 2006-01-16 2007-08-23 Toshiba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動作モード切替制御方法
JP2008268326A (ja) * 2007-04-17 2008-11-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JP2011254158A (ja) * 2010-05-31 2011-12-15 Toshiba Corp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138741B2 (ja) 2010-07-29 2013-02-06 株式会社アイオイ・システム 非接触型無線タグシステム、装置、及び消費電力削減方法
JP5633350B2 (ja) * 2010-12-08 2014-12-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ドキュメント情報表示制御装置、ドキュメント情報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20140278A1 (en) * 2010-12-07 2012-06-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Document informatio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ocument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computer program
JP2012123557A (ja) * 2010-12-07 2012-06-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表示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201342246A (zh) * 2012-04-02 2013-10-16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電子裝置
JP5700013B2 (ja) * 2012-09-21 2015-04-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画像形成装置の省電力状態からの復帰方法並びに外部端末
JP6238723B2 (ja) * 2013-12-18 2017-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4437A (ja) * 1999-07-22 2001-02-0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電力制御方法並びに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11028615A (ja) * 2009-07-28 2011-02-10 Ricoh Co Ltd 非接触通信デバイス、情報処理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310668A (zh) * 2010-06-29 2012-01-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力供应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电力供应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75227A (ja) 2016-10-06
JP6507750B2 (ja) 2019-05-08
US9674386B2 (en) 2017-06-06
CN105991887A (zh) 2016-10-05
US20160277619A1 (en) 2016-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1887B (zh) 选择性地以多个模式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46474C (zh) 网络设备和控制网络设备的方法
US10908854B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erform maintenance or cancel of sleep mode
US2016026176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mode control program
JP20081685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64852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低电能的方法
CN102141900A (zh) 打印系统和控制打印机装置的方法
JP5939083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720614B2 (ja) 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118213A (zh) 供电控制装置、管理控制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4113651B (zh) 处理控制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和处理控制方法
JP6028458B2 (ja) 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076997B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发送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US96969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JP6672927B2 (ja) 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35515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rder of execution of print jobs
CN11004558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9111709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機器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207257A (ja) 無線通信装置、ホスト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366919A (ja) 無線メモリカード及び無線メモリカード管理方法
EP350352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1615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1142275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wireless operation unit
CN108984135B (zh) 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控制方法及图像形成系统
JP2009272769A (ja) 充電器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