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6528A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6528A
CN102076528A CN2009801250158A CN200980125015A CN102076528A CN 102076528 A CN102076528 A CN 102076528A CN 2009801250158 A CN2009801250158 A CN 2009801250158A CN 200980125015 A CN200980125015 A CN 200980125015A CN 102076528 A CN102076528 A CN 102076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car body
flat pattern
tension bu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50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久江健
市川秀弘
雄鹿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76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65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实现作业性、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等的提高的线束。线束(21)构成为具有连接变换器(4)及电池(5)之间的多根高压电线(22)、保护该多根高压电线(22)的保护部件(23)、和车辆固定用的固定部件(24)。线束(21)形成为从车辆内部前侧(6)经过车体地板下方(10)而延伸到车辆内部后侧(7)的方式。保护部件(23)构成为含有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6、27)和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是剖面非圆形的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平型管,形成为沿着部件的轴向使独立的部件周向的峰部和谷部交替连续那样的蛇腹状的形状。

Description

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成为车体构架外侧的车体地板下侧穿通进行配线的线束,具体的是涉及具有多根高压电线和保护这些电线的保护部件的线束。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线束构成为具有三根高压电线、用于一根一根地收纳并保护该三根高压电线的三根金属保护管。高压电线设置用以对在车辆前侧搭载的马达和在车辆中间或后侧搭载的变换器进行连接。
线束在成为车体构架外侧的车体地板下侧穿通进行配线。为此,金属保护管形成为可以保护高压电线不受跳起石子或溅起水花的影响。金属保护管具有保护高压电线不受跳起石子或溅起水花的影响且防止高压电线挠曲的刚性,同时由于是金属制的管,还具有电磁屏蔽作用。
通过在笔直状态的金属保护管内插通高压电线,插通三根的量以后,沿车体地板下侧的线束的配线路径对金属保护管进行弯曲,从而制造线束。线束在线束制造厂商的工厂进行了上述的制造后,输送到机动车制造厂商的组装工厂,安装在车辆的规定位置,由此完成配线。
另外,在输送线束时,为了使线束在输送中彼此互不接触而产生变形等,对于每根线束都必须保证充分的空间。另外,因为对金属保护管进行三维的弯曲加工,必须保证立体的空间。把保证这些空间作为问题提出的话,为了解决该问题,周知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是合适的。
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构成为具有三根高压电线和用于一起收纳保护这三根高压电线的金属保护管。高压电线设置成用以连接变换器、电池、马达等的设备。金属保护管是剖面圆形的金属制的管部件,在其外周和内周以一定的间距形成螺旋状的峰部及槽部。换言之,金属保护管加工成直径沿其轴向交替地增减的形态的波形。波形的加工在金属保护管的大体全长上进行(在金属保护管的两端设置安装部件,此外进行波形的加工)。金属保护管由金属制成而使其具有电磁屏蔽作用。
根据下述专利文献2,金属保护管形成为在弯曲变形时使弯曲的内侧的波形间距变窄,同时使外侧的波形间距变宽,随着变形其壁厚极端变化,而且不会破损。金属保护管形成为可以在保持相同直径的筒状的同时自如地用手操作进行弯曲变形,而且形成为具有规定刚性并保持弯曲变形后的形状。
在这样的金属保护管之中一起收纳的三根高压电线收纳成在金属保护管内呈层叠状(在连结电线的中心时描画出大体正三角形的状态)。形成为层叠状的高压电线配置在金属保护管的中心位置,同时配置成离开管内面规定的距离。
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因为可以对金属保护管用手自如操作地弯曲变形,所以在从线束制造厂商的工厂输送到机动车制造厂商的组装工厂时,可把金属保护管形成为大体笔直的状态或形成为在二维方向折叠的状态。即,与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束相比,可以容易保证空间。
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在送到机动车制造厂商的组装工厂后,沿相对于车辆的配线路径弯曲或伸长地进行组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4-2241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第2007-668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中,可在把线束形成在二维方向折叠的状态以后,输送到机动车制造厂商的组装工厂。因此,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束更确实地容易保证输送时的空间。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以下简单记成线束)存在几个问题。
即,作为第一个问题,因为金属保护管是可自如弯曲且剖面为圆形的管,所以,在不指定折叠方向的情况下为合适的形状,相反,在必须指定折叠方向的情况下,操作者要确实地把握折叠方向进行操作是困难的,这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作为第二个问题,因为金属保护管是剖面圆形的管,同时在大体全长上进行波形加工,所以,在观看沿着车体地板下侧的组装状态时,落座性差(稳定性差),这成为问题。另外,因为波形加工相对于车体地板下侧成为点接触,所以,该点接点部分容易磨损,这也成为问题。
作为第三个问题,因为金属保护管为剖面圆形的管,同时具有管内面相对于位于管中心的三根高压电线离开规定距离那样的比较大的直径,在观看沿着车体地板下侧的组装状态时,距地面的距离变短(近),从电线保护的观点来看可以说是不利的形状,这成为问题。
作为第四个问题,因为金属保护管是金属制造的,所以,在实现重量减轻的方面存在限度,这成为问题。另外,因为在金属保护管内的高压电线例如产生漏电时,在金属保护管的全长有可能流过大电流,这也成为问题。
作为第五个问题,因为金属保护管具有规定的刚性,所以,由于该刚性而有可能难以进行处理,这成为问题(与保持弯曲变形后的形状的优点对立)。
另外,因为线束的三根高压电线位于金属保护管的管中心,且配置在离开管内面的位置,所以,形成为在高压电线和管内面之间产生大间隙的结构。因此,若不考虑管材质的话,则可以说具有的是相对外力比较弱的结构(在形成相对外力强的结构时,例如考虑追加构成部件,但是在材料方面或工作量方面等使得成本变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出的,其课题是提供实现作业性、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等的提高的线束。另外,以提供在成本方面也良好的线束为课题。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线束,该线束具备多根高压电线和保护该多根高压电线的保护部件,所述高压电线从混合动力机动车或电力机动车的车辆内部前侧穿通成为车体构架外侧的车体地板下侧而延伸到车辆内部后侧,并且连接电池以及变换器之间或者连接马达以及变换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构成为至少具备平型管,所述平型管配置在所述车体地板下侧且形成为非圆形剖面,而且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造而成;该平型管呈具有与将所述高压电线排成一列的状态相对应的内部空间的无接缝形状,并且,该平型管形成为蛇腹状形状,从而形成为弯曲自如的形状,该蛇腹状形状使周向的峰部和谷部沿着轴向交替地连续,并在所述峰部设有能够成为向所述车体地板下侧设置的设置面的顶面,而且,该平型管以从所述车体地板下侧向地面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在设于所述车体构架的加固件的横侧,形成为比该加固件高度低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具有保护部件构成为设有配置于车体地板下侧的平型管的特征。即,因为平型管是合成树脂制成的,所以,与金属制相比可实现重量的减轻。由于重量的减轻,可容易处理线束本身。另外,因为平型管是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所以,在其上不会流过大电流,结果可提高安全性。另外,因为平型管的剖面是非圆形,是与把高压电线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相对应的形状,所以,距地面的距离比剖面圆形的管要长,结果难以产生损伤。因此,可更可靠地保护高压电线。
另外,因为平型管是无接缝形状,所以,即使有溅起水花存在,水分也不会进入内部,结果可以保护高压电线。另外,因为平型管比加固件高度低,所以,设置在加固件的横侧时隐藏在其死腔中。因此,可进一步难以受损。另外,通过平型管设置在加固件的横侧,不用追加构成部件,而利用加固件就可以得到强的结构。
另外,由于平型管为蛇腹状而容易弯曲,所以,也可以限制弯曲方向。因此,操作者容易把握弯曲方向,结果可提高作业性。另外,因为平型管是具有可成为向车体地板下侧设置的设置面的顶面的蛇腹状,所以,可保证沿车体地板下侧组装的状态的稳定性。另外,因为平型管具有可成为向车体地板下侧设置的设置面的顶面,所以,形成与车体地板下侧的面接触,与点接触或线接触相比时难以磨损。因此,可提高耐久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线束,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线束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型管形成为以在对所述平型管施加外力而向内方产生变形时、所述高压电线作为管变形限制部件发挥作用的方式调整所述内部空间的状态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因为剖面非圆形的平型管是与把高压电线横向排列成一列的状态相对应的形状,进而是调整了内部空间而使高压电线作为管变形限制部件发挥作用的形状,所以,与剖面圆形的管相比,可以格外地减少成为相对外力弱的部位的大的间隙。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线束,在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线束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线是具有导体形状为剖面大体长方形的平型的导体、或者排列多根坯线或捻线而成为剖面大体平型的形状的导体的平型的高压电线。
根据本发明,当以成为与剖面圆形的导体相同的导体剖面面积的方式使导体形状呈为平型时,能够使在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的高压电线紧凑化。因为平型管形成为与横向排成一列高压电线的状态相对应,所以,通过使用平型的高压电线可实现线束本身的小型化。通过实现小型化,可以形成为容易隐藏于加固件横侧的死腔的形状。因此,可成为进一步难以受损,能够进一步保护高压电线。通过实现小型化,也可以容易保证输送线束时的空间。
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线束,在本发明第一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型管上设置用于把该平型管固定在所述车体地板下侧的单独的固定部件。
根据本发明,利用固定部件把平型管固定在车体地板下侧。通过使用固定部件,不必为了固定而使平型管的形状复杂化,可实现设计工作量的降低及制造效率的提高。
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线束,在本发明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低压电线,使该低压电线与所述的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的所述高压电线一起排列。
根据本发明,形成为具有高压电路的同时又具有低压电路的线束。根据本发明,可以使从车辆内部前侧延伸到后侧连接所希望的设备那样的低压回路一体化,促进模块化。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案,由于平型管的特征,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挥可实现作业性、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等的提高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把加固件作为保护部件使用,具有可以抑制构成部件的追加、实现成本降低或重量减轻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案,通过将平型管形成为使高压电线作为管变形限制部件发挥作用的形状,具有能够格外减少结构上弱的部位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案,通过实现线束本身的小型化,具有难以受损、容易保证输送时的空间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案,通过使用固定部件,具有可简化平型管的形状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案,通过将高压电路和低压电路一体化而实现模块化,具有能够提高例如在机动车制造厂商的组装工厂中的作业性、容易保证车辆的空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线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构成图。
图2是表示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及加固件的图,(a)是从地面看车体地板下侧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含有一部分剖面),(b)是(a)的A-A线剖面图。
图3是表示从线束制造到车辆组装的流程的示意图,(a)是刚制造后的线束的图,(b)是收纳在通用传递箱进行输送的状态的线束的图,(c)是车辆组装即将开始之前的线束的图,(d)是车辆组装后的线束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剖面非圆形的本发明和剖面圆形的比较例的差别的示意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线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a)是表示高压电线为两根的情况的图,(b)是表示高压电线为三根的情况的图,(c)是作为比较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线束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a)是表示作为平型的高压电线的情况的第一例的图,(b)是表示作为平型的高压电线的情况的第二例的图,(c)是表示作为平型的高压电线的情况的第三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线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构成图。另外,图2是表示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及加固件的图,图2(a)是从地面看车体地板下侧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含有一部分剖面),图2(b)是(a)的A-A线剖面图。另外,图3是表示从线束制造到车辆组装的流程的示意图,图3(a)是刚制造后的线束的图,图3(b)是收纳在通用传递箱中进行输送的状态的线束的图,图3(c)是车辆组装将要开始前的线束的图,图3(d)是车辆组装后的线束的图。
本发明的线束以在混合动力机动车或电力机动车中进行配线的线束为对象。以下,列举混合动力机动车的例子进行说明(在电力机动车的情况下也与本发明的线束的构成、结构及效果基本相同)。
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混合动力机动车。混合动力机动车1是把发动机2及马达3的两种动力混合来进行驱动的车辆,借助于变换器4向马达3供给来自电池5的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2、马达3及变换器4搭载在具有前轮等的车辆内部前侧6。另外,电池5搭载在具有后轮等的车辆内部后侧7。
附图标记8表示车体构架。在图中,车体构架8的上侧表示车体地板上侧9。另外,车体构架8的下侧表示车体地板下侧10。在车体地板下侧10,设置用于提高车辆强度的剖面大体凸形的加固件11。加固件11形成为在车辆前后延伸。车辆内部前侧6中的附图标记12表示例如公知的继电器箱等的电接线箱。另外,车辆内部后侧7中的附图标记13表示公知的低压电池(低压电池13的配置作为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3构成为含有马达及发电机。另外,变换器4构成为含有变换器及换流器。变换器4是变换器组件,在上述变换器中包含例如空调变换器、发电机用变换器、马达用变换器。电池5是Ni-MH系或Li-ion系的电池,模块化而形成。另外,也可以使用例如电容器那样的蓄电装置。
变换器4及电池5之间由本发明的线束21连接。
本发明的线束21构成为具有电连接变换器4及电池5之间的多根高压电线22、保护该多根高压电线22的保护部件23、和车辆固定用的固定部件24。另外,线束21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还具有公知的多根低压电线25(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车辆内部后侧7配置低压电池13,所以设有低压电线25,在本实施方式中实现了模块化)。线束21形成为从车辆内部前侧6经过车体地板下侧10而延伸到车辆内部后侧7的形式。线束21贯穿车体构架8。以下,对线束21的上述各构成进行说明。
上述高压电线22是公知的电缆,在此使用的是形成规定直径的剖面圆形的电缆。高压电线22是比上述低压电线25粗的电线,位于中心的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或者铝制造。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两根高压电线22,在它们的各终端设置具有设备连接用的端子元件的连接器(省略图示)。另外,高压电线22也可以构成为含有编网等而具有屏蔽作用(关于屏蔽作用,也可以设置把多根高压电线22一起覆盖那样的编网)。
上述低压电线25与高压电线22一起由保护部件23保护。低压电线25,其一端与上述电接线箱12连接,同时另一端与低压电池13连接。
用于保护多根高压电线22及低压电线25的保护部件23由多种单独部件构成。进行具体说明的话,保护部件23构成为具有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6、27和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固定部件24也具有保护部件23的作用。
上述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6、27是位于成为车体地板上侧9侧的车辆内部的保护部件,在此使用的是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造的、同时成为剖面圆形的公知圆型波纹管(也可以使用护罩,另外也可以是圆型波纹管和护罩的组合等,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6、27只要能在车辆内部保护高压电线22等即可,对形态没有特别限定)。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6配置在车辆内部前侧6。另外,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7配置在车辆内部后侧7。
在图1及图2中,上述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是剖面非圆形(在此是长圆形)的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平型管,形成为独立的部件周向的峰部29和谷部30沿部件的轴向(参照图2的箭头P方向)交替地连续那样的蛇腹状的形状。换言之,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形成为平型波纹管那样的形状。这样形状的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在弯曲方向受到限制,容易向垂直于图2纸面的Q方向弯曲,而在箭头R方向(部件宽度方向)却不太弯曲。
再稍微详细地说明形状的话,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形成为具有一对相向的平面、和连结该平面的一对曲面(剖面形状形成为长圆形,另外形成为该长圆形的剖面形状作为一例)。具体的是,形成为具有地板下侧载置面31和地面相向面32并且具有一对曲面33的、剖面形状成为长圆形的形状。在峰部29形成有由地板下侧载置面31、地面相向面32及曲面33获得的顶面34。另外,地板下侧载置面31和地面相向面32成为沿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的轴向P呈直线状延伸且剖面形状为直线状的平坦部。
作为形成这样形状的理由,是因为与加固件11的高度H1(从车体地板下侧10到加固件11的突出前端面的高度H1)相比,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的高度H2低。即,因为使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比加固件11矮小。另外,作为上述理由,是因为以与把高压电线22及低压电线25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相对应的方式形成内部空间35。内部空间35形成为,在高压电线22及低压电线25横向排成一列收纳的状态下,在高压电线22和部件内面36之间产生的间隙极小(在此,在制造时不产生障碍的范围内调整间隙)。当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设置在加固件11的横侧时,形成为隐藏在由加固件11产生的死腔37(参照图4)内那样的形状。
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形成为沿部件的轴向(参照图2的箭头P方向)没有狭缝的无接缝形状。在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从其一个开口向另一个开口分别插入高压电线22及低压电线25。
在图1中,上述固定部件24是用于把线束21固定在车辆上的多种固定部件中的一种,在此以例如具有相对于车体构架8进行螺纹固定的部分的合成树脂制的护罩作为一例进行图示。固定部件24是独立于保护部件23的部件,在此形成为可把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保持成顺沿于车体地板下侧10的状态。另外,除护罩以外,作为可适用的其他部件,可列举线夹、夹线板或带部件等。图1中所示的固定部件24的位置及数目作为一例。固定部件24作为连结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6、27和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那样的部件形成(作为一例)。
接着,参照图3说明从线束21的制造到车辆组装的过程。
在图3(a)中,在含有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6、27及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的保护部件23的规定位置设置固定部件24,同时,在保护部件23中插通多根高压电线22及低压电线25,进而,对从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6、27露出的高压电线22及低压电线25的各终端进行处理(设置连接器或端子元件),这样完成本发明的线束21的制造。
制造后的线束21在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的位置或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6、27的位置进行弯曲,如图3(b)所示那样弯圆,然后收纳在传递箱38中。收纳在传递箱38中的状态的线束21由输送车辆输送到机动车制造厂商的组装工厂。在组装工厂,在车辆组装之前从传递箱38取出线束21(参照图3(c)),其后组装在车辆的规定位置,从而完成配线。此时,作为平坦部的地面相向面32与地面相向,地板下侧载置面31安装在车体地板下侧10的加固件11旁边。
以上,根据本发明,因为构成线束21的保护部件23的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6、27及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是合成树脂制造的,与具有金属制的金属保护管的现有技术例的线束(参照专利文献1、2)相比,可实现重量的减轻。因此,通过减轻重量,也可以容易处理线束21自身,实现作业性的提高。另外,也符合近年来对车辆整体的重量减轻化的潮流。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是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造的,所以,假使在内部产生漏电,在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也不会有大电流流过,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是剖面非圆形的平型管,同时成为与把多根高压电线22及低压电线25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相对应的形状,所以,难以受损,结果可以更可靠保护高压电线22等。对该效果进行具体的说明的话,如图4所示,因为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的高度H2比加固件11的高度H1低(H1>H2),所以,对于离开地面的距离,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比加固件11的突出前端面更为离开,结果,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难以受到来自地面侧的影响。进而,由于作为平坦部的地面相向面32与地面相向,所以,即使来自地面的异物与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冲突,与现有技术例的线束(参照专利文献1、2)相比,上述的地面相向面32容易变形,所以,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难以受到来自地面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成为难以受损的状态,可以更可靠地保护高压电线22等。
在此,以与现有技术例的线束(参照专利文献1、2)相同的构成制造比较用线束,对比较用线束的金属保护管39与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进行对比的话,则金属保护管39高度H3比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的高度H2高(H2<H3)。这是因为,在使电线数量相同进行比较的情况下,电线在金属保护管39的内部层积,与该层积的量相应地造成高度增高。因此,假使形成为金属保护管39的高度H3比加固件11的高度H1稍低(H3<H1),金属保护管37的高度H3也不能达到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的高度H2(H2<H3),因而,本发明可以比现有技术例更为可靠地保护高压电线22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设置成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比加固件11高度低(H1>H2)且位于加固件11的横侧,所以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可以完全隐藏在死腔37中。因此,可以更加难以受损(上述比较用线束的金属保护管39不能完全隐藏在死腔37中,会有露出的情况存在)。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设置成位于加固件11的横侧,所以可利用加固件11正好形成强的结构,而不用追加构成部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为无接缝形状,所以,即使有溅起水花,水分也不会进入内部,结果,可以保护高压电线22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容易以蛇腹状弯曲,进而是平型管,所以可限制弯曲方向。因此,作业者在弯圆收纳到传递箱38时容易把握弯曲方向,结果,可以提高作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是具有可成为地板下侧载置面31的顶面34的蛇腹状且为平型管,所以可保证在沿车体地板下侧10进行组装的状态下的稳定性(对于比较用线束的金属保护管39,点接触的部分只是直线状排列,落座性差),同时,可以增大相对车体地板下侧10的接触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难以磨损。换言之,可实现耐久性的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是剖面非圆形的平型管,同时是与把高压电线22等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相对应的形状,进而,调整内部空间35以使在高压电线22和部件内面36之间产生的间隙极小,所以,可以使高压电线22作为管变形限制部件发挥作用。即,即使在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例如由跳起石子施加外力而产生急剧挠曲的情况下,在破损之前,部件内面36能够与高压电线22抵接而使应力向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的其他部分分散(利用高压电线22用以分散应力)。另外,剖面圆形的部件(例如参照图5(c))应对外力弱的部位(在电线和部件内面之间产生的间隙)变大,在该部分施加有因跳起石子产生的外力的情况下,由应力集中产生破损的可能性大。因此,通过防止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的破损,可以更可靠地保护高压电线22等。
根据本发明的线束21,由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8的特征,起到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作业性、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等的提高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线束21,通过把加固件11作为保护部件加以利用,起到可以抑制构成部件的追加、还能实现成本降低、重量减轻的效果。
接着,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线束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5(a)是表示高压电线为两根时的图,图5(b)是表示高压电线为三根时的图,图5(c)是作为比较例的图。
图5(a)所示的本发明的线束51成为对应于两根高压电线22的形式。即,线束51为从图1的线束21除去低压电线25的形式。另外,线束51把作为剖面非圆形的平型管的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52形成为与把两根高压电线22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相对应。
另外,如图5(b)所示的本发明的线束53形成为对应于三根高压电线22的形式。线束53连接马达和变换器来供给电力(上述马达搭载于车辆内部前侧,上述变换器搭载在车辆内部后侧),作为剖面非圆形的平型管的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54形成为与把三根高压电线22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相对应的形状。
另外,以与现有技术例的线束(参照专利文献1、2)相同的构成且与三根高压电线22对应地制造比较用线束55,当该比较用线束55的金属保护管56的位置观看剖面时,可以了解到在高压电线22和部件内面57之间产生的间隙58与图5(b)中所示的线束53相比格外的大。因此,可以说图5(b)中所示的线束53应对外力弱的部位少(在比较用线束55的情况下还是不能把线束53作为管变形限制部件发挥作用的结构)。
图5(a)及(b)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线束51、53具有与上述本发明的线束21相同的效果。另外,因为线束51是对应于两根高压电线22的方式,所以可使部件宽度方向的尺寸紧凑。由此,能够可靠地隐藏在死腔中。
接着,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线束的又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6(a)是表示作为平型的高压电线的情况的第一例的图,图6(b)是表示作为平型的高压电线的情况的第二例的图,图6(c)是表示作为平型的高压电线的情况的第三例的图。
图6(a)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线束61形成为对应于三根(数目作为一例)平型的高压电线62的形式。线束61设有作为剖面非圆形的平型管的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63,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63其形状形成为与把三根平型的高压电线62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相对应。平型的高压电线62构成为具有导体形状成为剖面大体为长方形状的平型的导体64、和覆盖该平型的导体64的绝缘覆盖层65。平型的高压电线62以该平型的导体64的剖面纵向成为图6的纸面上下方向那样的状态收纳在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63内。
通过使用平型的高压电线62,可以使部件宽度方向的尺寸紧凑。因此,可实现线束61自身的小型化。
图6(b)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线束66是上述线束61的变形例,进一步实现了小型化。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67与三根平型的高压电线62相对应地形成为矩形的剖面形状。根据本发明,通过实现小型化,当然可以进一步形成为容易隐藏在加固件横侧的死腔内的形状,也能够容易保证输送线束时的空间。
另一方面,图6(c)所示的本发明的线束68也是上述线束61的变形例,平型的高压电线69的导体形状不同。即,平型的高压电线69具备排列多根坯线(或捻线)而成为剖面大体平型的形状的导体70。这样的导体70由绝缘覆盖层71覆盖。
另外,本发明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各样变型。
附图标记说明
1:混合动力机动车,2:发动机,3:马达,4:变换器,5:电池,6:车辆内部前侧,7:车辆内部后侧,8:车体构架,9:车体地板上侧,10:车体地板下侧,11:加固件,12:电接线箱,13:低压电池,21:线束,22:高压电线,23:保护部件,24:固定部件,25:低压电线,26、27: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8: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9:峰部,30:谷部,31:地板下侧载置面,32:地面相向面,33:曲面,34:顶面,35:内部空间,36:部件内面,37:死腔,38:传递箱,51、53:线束,52、54: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61、66、68:线束,62、69:平型的高压电线,63、67: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64:平型的导体,65、71:绝缘覆盖层,70:导体。

Claims (5)

1.一种线束,该线束具备多根高压电线和保护该多根高压电线的保护部件,所述高压电线从混合动力机动车或电力机动车的车辆内部前侧穿通成为车体构架外侧的车体地板下侧而延伸到车辆内部后侧,并且连接电池以及变换器之间或者连接马达以及变换器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部件构成为至少具备平型管,所述平型管配置在所述车体地板下侧且形成为非圆形剖面,而且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造而成;
该平型管呈具有与所述高压电线排成一列的状态相对应的内部空间的无接缝形状,
并且,该平型管形成为蛇腹状形状,从而形成为弯曲自如的形状,该蛇腹状形状使周向的峰部和谷部沿着轴向交替地连续,并在所述峰部设有能够成为向所述车体地板下侧设置的设置面的顶面,
而且,该平型管以从所述车体地板下侧向地面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在设于所述车体构架的加固件的横侧,形成为比该加固件高度低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型管形成为以如下方式对所述内部空间进行了调整的状态的形状,该方式为,在对所述平型管施加外力而使其朝向内方产生变形的情况下,所述高压电线作为管变形限制部件发挥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线是平型的高压电线,该平型的高压电线具有其导体形状为剖面呈大体长方形的平型的导体、或者排列多根坯线或捻线而成为剖面呈大体平型的形状的导体。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型管上设有用于将该平型管固定于所述车体地板下侧的单独的固定部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低压电线,将该低压电线与所述的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的所述高压电线一起排列。
CN2009801250158A 2008-07-02 2009-05-22 线束 Pending CN1020765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3378A JP5231104B2 (ja) 2008-07-02 2008-07-02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08-173378 2008-07-02
PCT/JP2009/059414 WO2010001670A1 (ja) 2008-07-02 2009-05-22 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6528A true CN102076528A (zh) 2011-05-25

Family

ID=41465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50158A Pending CN102076528A (zh) 2008-07-02 2009-05-22 线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88944A1 (zh)
EP (1) EP2298608B1 (zh)
JP (1) JP5231104B2 (zh)
CN (1) CN102076528A (zh)
WO (1) WO2010001670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4055A (zh) * 2011-11-18 2013-05-2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车体接触部分的电线套管
CN103828156A (zh) * 2011-09-22 2014-05-2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03946069A (zh) * 2011-11-21 2014-07-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CN104541421A (zh) * 2012-08-01 2015-04-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外部部件和线束
CN105390184A (zh) * 2014-09-03 2016-03-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及屏蔽导电路径
CN106233551A (zh) * 2014-05-21 2016-12-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CN107813689A (zh) * 2016-09-13 2018-03-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设备单元及车辆
CN108202678A (zh) * 2016-12-19 2018-06-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10537306A (zh) * 2017-03-30 2019-12-0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
CN110920536A (zh) * 2018-09-19 2020-03-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13302088A (zh) * 2018-12-26 2021-08-2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线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2686B2 (ja) * 2009-06-02 2014-06-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5530690B2 (ja) * 2009-09-24 2014-06-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491224B2 (ja) * 2010-02-05 2014-05-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393548B2 (ja) * 2010-03-16 2014-01-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475568B2 (ja) * 2010-06-18 2014-04-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一体型シールドプロテ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938777B2 (ja) * 2010-07-12 2016-06-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ワイヤハーネスと機器との搬送方法、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による機器間の接続方法
US9577305B2 (en) * 2011-08-12 2017-02-2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Low attenuation stripline RF transmission cable
JP6014910B2 (ja) 2011-01-21 2016-10-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高圧導電路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2243550A (ja) * 2011-05-19 2012-12-10 Yazaki Corp 高圧電線、及び高圧電線の製造方法
JP5978509B2 (ja) 2011-07-25 2016-08-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高圧導電路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089403B2 (ja) 2012-01-17 2017-03-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系要素配置構造
JP5875151B2 (ja) 2012-03-30 2016-03-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用外装保護部材とそれを用いた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991021B2 (ja) 2012-05-18 2016-09-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の配設構造
CN102729922B (zh) * 2012-07-06 2016-04-0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及过线挡板
JP5987207B2 (ja) 2012-08-01 2016-09-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028278B2 (ja) 2012-08-10 2016-11-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多層同軸電線
JP5987208B2 (ja) * 2012-08-20 2016-09-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112805B2 (ja) * 2012-09-03 2017-04-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外装部材、電線配索構造、及び外装部材の製造方法
DE112013004880T5 (de) * 2012-10-05 2015-06-1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Kabelstrang
JP6149535B2 (ja) * 2013-06-20 2017-06-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15105095A1 (ja) * 2014-01-10 2015-07-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絶縁電線、コイルおよび電気・電子機器ならびに絶縁電線の割れ防止方法
US9731664B2 (en) * 2015-02-18 2017-08-15 Yazaki Corporation Corrugated tube and wireharness
US9941030B2 (en) * 2015-04-22 2018-04-10 Marmon Utility Llc Electromagnetic and anti-ballistic shield cable
JP6204412B2 (ja) * 2015-06-12 2017-09-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DE102015220115B4 (de) * 2015-10-15 2019-11-07 Lisa Dräxlmaier GmbH Elektrisches energieversorgungssystem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 solches
JP6301382B2 (ja) * 2016-02-25 2018-03-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9311439A (zh) 2016-06-24 2019-02-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车辆电路体
DE112017003148B4 (de) * 2016-06-24 2023-02-02 Yazaki Corporation Fahrzeugstromkreiskörper
CN109311434B (zh) * 2016-06-24 2022-05-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车辆电路体
CN109415027B (zh) 2016-06-24 2022-04-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车辆电路体
WO2017222075A1 (ja) 2016-06-24 2017-12-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回路体
US10124748B2 (en) * 2016-08-31 2018-11-13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Vehicular high-voltage wire and wire harness
JP2019089398A (ja) * 2017-11-13 2019-06-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配索構造及び車両用回路体
JP2019098782A (ja) * 2017-11-28 2019-06-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策構造
JP7063589B2 (ja) * 2017-12-04 2022-05-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回路体
US11001305B2 (en) * 2018-03-14 2021-05-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with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routed through frame
CN109131156A (zh) * 2018-10-19 2019-01-04 大连德昌线缆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整车线束
JP2020115411A (ja) * 2019-01-17 2020-07-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導体
WO2023031950A1 (en) * 2021-09-06 2023-03-09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vehicl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2308A1 (de) * 2000-07-04 2002-01-17 Kirchner Fraenk Rohr Wellrohr sowie Wellrohranordnung
JP2003151371A (ja) * 2001-11-08 2003-05-2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ド層付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04268803A (ja) * 2003-03-10 2004-09-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策構造
JP2006156051A (ja) * 2004-11-26 2006-06-15 Yazaki Corp 高圧用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07029801A1 (ja) * 2005-09-08 2007-03-15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車両用シールド導電体
JP2007074848A (ja) * 2005-09-08 2007-03-2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駆動用モータの配線接続構造
WO2008062885A1 (fr) * 2006-11-24 2008-05-2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Conducteur de blindag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ssoci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04097A (en) * 1968-10-22 1970-03-31 Broadhill Dev Corp Electrical conduit
US3842193A (en) * 1973-07-06 1974-10-15 Anaconda Co Glass insulated magnet wire
US3934902A (en) * 1973-12-18 1976-01-27 Rca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a corrugated conduit
US4376229A (en) * 1980-09-16 1983-03-08 Raychem Corporation Shielded conduit
US4447797A (en) * 1982-10-12 1984-05-0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Insulated conductor having adhesive overcoat
JPS60168213U (ja) * 1984-04-18 1985-11-08 株式会社 潤工社 伝送線路
US5094482A (en) * 1986-02-05 1992-03-10 John Petty Corrugated plastic pipe connector
US5040831A (en) * 1990-01-12 1991-08-20 Phil Lewis Non threaded pipe connector system
US5025115A (en) * 1990-05-22 1991-06-18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Insulated power cables
US5259418A (en) * 1991-03-18 1993-11-09 Hamrick James C Heat reshapeable regid conduit
US5254806A (en) * 1991-12-02 1993-10-19 General Electric Co. Insulated magnet wire,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and transformer windings formed therefrom
JP2576564Y2 (ja) * 1993-01-20 1998-07-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US5861071A (en) * 1995-11-21 1999-01-19 Alconex Specialty Products, Inc. Electrically insulated magnet wi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5613655A (en) * 1996-02-13 1997-03-2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ouble clasp retention clip
JPH09237525A (ja) * 1996-02-29 1997-09-0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平角電線及び平角電線の使用方法、製造方法
JPH10257634A (ja) * 1997-03-14 1998-09-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外装用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
JP3346349B2 (ja) * 1999-08-23 2002-11-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内への長尺電線の収容構造
JP3947096B2 (ja) * 2002-11-26 2007-07-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機能を備えた導電路及びシールド部材
DE10260317A1 (de) * 2002-12-20 2004-07-15 Siemens Ag Spulen für elektrische Maschinen in Litzentechnik
JP2004224156A (ja) 2003-01-22 2004-08-1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力ケーブル保持構造
JP2005137082A (ja) * 2003-10-29 2005-05-26 Yazaki Corp 常時給電装置
JP4015120B2 (ja) * 2004-01-28 2007-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力ケーブル保持構造、車両用電力ケーブルアッシの組み立て方法
JP4367149B2 (ja) * 2004-01-30 2009-11-1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4649213B2 (ja) * 2004-03-08 2011-03-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の端末構造
JP2006180621A (ja) * 2004-12-22 2006-07-06 Yazaki Corp 常時給電装置
JPWO2006106971A1 (ja) * 2005-04-01 2008-09-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導電体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20060254797A1 (en) * 2005-05-13 2006-11-16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ductor assembly
DE112006001534T5 (de) * 2005-07-05 2008-05-15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Yokkaichi Abgeschirmter Leiter
JP2007066825A (ja) 2005-09-02 2007-03-15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導電体
US7561445B2 (en) * 2005-11-10 2009-07-14 Nissan Motor Co., Ltd. Harness rout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2006089040A (ja) * 2005-11-21 2006-04-06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搭載車両
JP4235205B2 (ja) * 2006-01-11 2009-03-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外装部材とそれを用いた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4904953B2 (ja) * 2006-04-06 2012-03-2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配線用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端末接続部並びにPbフリーはんだ合金
JP4783307B2 (ja) * 2006-11-13 2011-09-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構造体用の給電装置
JP5098829B2 (ja) * 2008-06-03 2012-12-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US8167504B2 (en) * 2008-12-11 2012-05-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multi dwelling unit deployment apparatus including a seamed protection jacke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2308A1 (de) * 2000-07-04 2002-01-17 Kirchner Fraenk Rohr Wellrohr sowie Wellrohranordnung
JP2003151371A (ja) * 2001-11-08 2003-05-2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ド層付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04268803A (ja) * 2003-03-10 2004-09-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策構造
JP2006156051A (ja) * 2004-11-26 2006-06-15 Yazaki Corp 高圧用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07029801A1 (ja) * 2005-09-08 2007-03-15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車両用シールド導電体
JP2007074848A (ja) * 2005-09-08 2007-03-2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駆動用モータの配線接続構造
WO2008062885A1 (fr) * 2006-11-24 2008-05-2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Conducteur de blindag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ssocie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8156A (zh) * 2011-09-22 2014-05-2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03124055A (zh) * 2011-11-18 2013-05-2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车体接触部分的电线套管
CN103124055B (zh) * 2011-11-18 2016-08-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车体接触部分的电线套管
US9346420B2 (en) 2011-11-21 2016-05-24 Yazaki Corporation Wire harness
CN103946069A (zh) * 2011-11-21 2014-07-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CN104541421A (zh) * 2012-08-01 2015-04-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外部部件和线束
US9616826B2 (en) 2012-08-01 2017-04-11 Yazaki Corporation Wire harness exterior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CN104541421B (zh) * 2012-08-01 2018-03-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外部部件和线束
CN106233551A (zh) * 2014-05-21 2016-12-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CN105390184A (zh) * 2014-09-03 2016-03-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及屏蔽导电路径
CN107813689A (zh) * 2016-09-13 2018-03-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设备单元及车辆
CN108202678A (zh) * 2016-12-19 2018-06-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10537306A (zh) * 2017-03-30 2019-12-0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
CN110920536A (zh) * 2018-09-19 2020-03-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13302088A (zh) * 2018-12-26 2021-08-2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线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88944A1 (en) 2011-04-21
EP2298608A4 (en) 2012-08-22
EP2298608A1 (en) 2011-03-23
JP2010012868A (ja) 2010-01-21
JP5231104B2 (ja) 2013-07-10
WO2010001670A1 (ja) 2010-01-07
EP2298608B1 (en) 2018-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6528A (zh) 线束
CN102123887B (zh) 线束
US8561296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wiring harness
EP2317619B1 (en) Protector and wire harness
US8624114B2 (en) Wiring harness
EP2665147B1 (en) High voltage device system of a railcar, and railcar
CN103026424B (zh) 线束、用设备运输线束的方法,以及用线束连接设备的方法
JP5486695B2 (ja) 回路遮断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鉄道車両
WO2011158868A1 (ja) 一体型シールドプロテ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9735556B2 (en) Wire harness exterior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JP2011072079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2125097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014910B2 (ja) 高圧導電路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927692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927693B2 (ja) プロテ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4541422A (zh) 线束外部部件和线束
JP2012143029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629800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629799B2 (ja) 車体床下ワイヤハーネスの保護部材
JP6786277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