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6506A - 电梯控制装置及电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装置及电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6506A
CN102046506A CN2008801295563A CN200880129556A CN102046506A CN 102046506 A CN102046506 A CN 102046506A CN 2008801295563 A CN2008801295563 A CN 2008801295563A CN 200880129556 A CN200880129556 A CN 200880129556A CN 102046506 A CN102046506 A CN 102046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assenger
elevator
destination floo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95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6506B (zh
Inventor
桂正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46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6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6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6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15Wherein the destination is registered before boar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through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8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相对应地存储在电梯层站(1)利用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登记的目的地楼层、和利用层站摄像机(4)拍摄到的乘客的视频的特征,在该乘客搭乘上电梯轿厢(2)时,将利用轿厢内摄像机(6)拍摄到的乘客的特征与利用层站摄像机(4)拍摄到的视频的特征进行核对,在特征一致的情况下,使轿厢内的乘客和目的地楼层相对应,另外,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使用轿厢内摄像机(6)实时跟踪乘客位于轿厢内的何处,在电梯轿厢(2)将要停靠在目的地楼层时,判定在该楼层下电梯的乘客位于轿厢的后方还是位于前方,在位于后方的情况下,进行通知后方的乘客将要下电梯的广播。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装置及电梯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控制技术。更具体地讲,涉及使搭乘电梯轿厢(以下也称为轿厢)的电梯利用者(以下也称为乘客)能够在目的地楼层顺利下电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电梯轿厢处于拥挤状况时,位于轿厢后方的乘客在目的地楼层下电梯时,必须请位于其和电梯门之间的许多其他乘客让开道路,所以下电梯花费时间。
关于应对这种问题的技术,有日本特开平5-213547号公报记载的技术。
该关联技术是在电梯轿厢内的后方壁面上设置层站操作盘,针对利用该操作盘登记的楼层判定为电梯利用者位于后方,在到达所登记的楼层时,通过广播和信息显示器进行后方有下电梯的乘客的通知,由此缩短拥挤时的电梯的停止时间,并且也防止未能下电梯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13547号公报
但是,上述关联技术是在乘客利用后方的操作盘登记了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识别为在相应楼层下电梯的乘客位于轿厢后方的技术,在最开始是较空闲状态的情况下,会产生乘客利用通常的操作盘进行操作后走到后方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下电梯的乘客位于轿厢的后方,也不进行广播等。
另外,相反也有尽管利用后方的操作盘登记了目的地楼层,但是之后移动到电梯门附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在轿厢的后方没有下电梯的乘客,也进行广播等。
这样,上述的关联技术存在不能进行与状况相符的广播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把解决这种问题作为其主要目的之一,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在位于电梯轿厢后方的电梯利用者想要下电梯时,能够适当地通知后方的电梯利用者要下电梯的情况。
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与电梯利用者登记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梯控制装置具有: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其检测电梯利用者在电梯轿厢内的所在位置;信息输入部,其输入表示在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中登记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和用于确定登记了目的地楼层的电梯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并且还输入表示在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中检测到的电梯利用者的所在位置的所在位置信息、和用于确定该电梯利用者的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以及目的地楼层所在位置对应部,其根据利用所述信息输入部输入的目的地楼层信息、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所在位置信息和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针对每个电梯利用者判定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并针对每个电梯利用者使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相对应。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后方判定部,其判定由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梯利用者的所在位置是否是所述电梯轿厢的后方;以及通知判定部,其判定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否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使从输出装置输出用于通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从电梯轿厢下电梯的通知消息,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是由所述后方判定部判定为所在位置是所述电梯轿厢的后方的利用者。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装置还具有判定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拥挤状况的拥挤状况判定部,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并且由所述拥挤状况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拥挤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通知判定部从输出装置输出所述通知消息。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检测所在位置发生了变化的电梯利用者,在由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检测到所在位置发生了变化的电梯利用者的情况下,所述目的地楼层所在位置对应部针对该电梯利用者,使目的地楼层与变化后的所在位置相对应。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根据由拍摄所述电梯轿厢内的电梯利用者的轿厢内摄像机拍摄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视频信息,检测电梯利用者在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所在位置,所述信息输入部输入利用所述轿厢内摄像机拍摄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视频信息,作为所述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输入利用在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附近拍摄电梯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摄像机拍摄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视频信息,作为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装置与轿厢内识别信息接收装置连接,所述轿厢内识别信息接收装置配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中,接收从所述电梯利用者持有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电梯利用者的识别信息,所述电梯控制装置还与目的地楼层登记识别信息接收装置连接,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识别信息接收装置配置在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的附近,接收在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的目的地楼层登记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电梯利用者的识别信息,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根据所述轿厢内识别信息接收装置的电梯利用者的识别信息的接收状况,检测电梯利用者在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所在位置,所述信息输入部输入由所述轿厢内识别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识别信息,作为所述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输入由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识别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识别信息,作为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
本发明的电梯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该电梯控制方法中,输入表示电梯利用者在登记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中登记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和用于确定登记了目的地楼层的电梯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检测电梯利用者在电梯轿厢内的所在位置,输入表示所检测到的电梯利用者的所在位置的所在位置信息、和用于确定该电梯利用者的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根据所输入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和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以及所输入的所在位置信息和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针对每个电梯利用者判定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针对每个电梯利用者使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相对应。
所述电梯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该电梯控制方法中,判定检测到的电梯利用者的所在位置是否是所述电梯轿厢的后方,判定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否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从输出装置输出用于通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从电梯轿厢下电梯的通知消息,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是被判定为所在位置是所述电梯轿厢的后方的利用者。
在本发明中,针对每个电梯利用者使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相对应地进行管理,所以能够掌握位于电梯轿厢后方的电梯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能够适当地向其他利用者通知位于电梯轿厢后方的电梯利用者下电梯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1和2中,说明与电梯利用者登记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连接的电梯控制装置。
更具体地讲,实施方式1和2的电梯控制装置输入表示登记在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中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和用于确定登记了目的地楼层的电梯利用者的信息(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并且检测电梯利用者在电梯轿厢内的所在位置,同时取得用于确定检测到所在位置的电梯利用者的信息(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根据目的地楼层信息、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所在位置信息和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针对每个电梯利用者判定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并按照每个电梯利用者使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相对应。
并且,实施方式1和2的电梯控制装置判定电梯利用者的所在位置是否是电梯轿厢的后方,并判定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否是被判定为所在位置是电梯轿厢后方的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在停靠楼层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输出用于通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将从电梯轿厢下电梯的通知消息。
这样,实施方式1和2的电梯控制装置监视电梯利用者的所在位置,并在将停靠位于后方的电梯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时,输出用于通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从电梯轿厢下电梯的通知消息。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如下示例,电梯控制装置输入利用设于电梯层站(以下也称为层站)的摄像机拍摄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视频信息,作为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并且输入利用设于轿厢内的摄像机拍摄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视频信息,作为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如下示例,输入由设于层站的识别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识别信息,作为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并且输入由设于轿厢内的识别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识别信息,作为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层站设置能够登记目的地楼层的操作盘和/或读卡器等能够登记乘客的目的地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在乘客对层站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登记目的地楼层时,利用层站的摄像机拍摄该乘客,电梯控制装置由摄像机视频存储乘客的特征,并存储该乘客的目的地。
在该乘客进入轿厢内时,利用轿厢内的摄像机拍摄该乘客,电梯控制装置从摄像机视频识别该乘客的特征,并根据层站的摄像机的视频和轿厢内的摄像机的视频,将在层站识别到的乘客和已乘梯的乘客相关联,跟踪该乘客进入到轿厢内的何处。
在乘客进入到电梯后方的情况下,在电梯处于拥挤状况时,当电梯轿厢将停止时,电梯控制装置使广播装置和/或信息显示器进行通知在该楼层下电梯的乘客位于后方的广播等,使其他乘客能够做好准备让出道路,因此能够使后方的乘客顺利下电梯。
由此,能够对缩短拥挤时的电梯的停靠时间做出贡献,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9、电梯轿厢2及电梯层站1的图。
在层站1设置有能够登记乘客的目的地楼层的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以及在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的附近拍摄电梯利用者的层站摄像机4。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例如是将建筑物的目的地楼层全部配置为登记按钮的目的地选择式操作盘、利用数字键登记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输入式操作盘、或者利用登记了乘客的目的地楼层的ID(Identification)卡进行认证的ID卡认证装置等。
并且,在电梯轿厢2内设置有登记目的地楼层的轿厢操作盘5、轿厢内摄像机6、通知电梯的运行信息等的广播装置7、以及显示轿厢位置和电梯的运行信息的信息显示器8。
在电梯轿厢2内也设置有测量轿厢内的重量的称量装置11。
电梯控制装置9具有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其接收层站摄像机4和轿厢内摄像机6的视频、以及来自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和轿厢操作盘5的信息,使广播装置7输出声音,并使信息显示器8显示信息。
另外,电梯控制装置9与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及层站摄像机4之间的通信通过中继装置100来进行中继。
另外,电梯控制装置9与轿厢操作盘5、轿厢内摄像机6、广播装置7、信息显示器8及称量装置11之间的通信,通过中继装置200来进行中继。
为了能够利用一个摄像机进行乘客的识别以及乘客的位置检测,例如轿厢内摄像机6可以按照图18所示在轿厢的后方上部以观察门的形式设置。
当在图18所示的位置设置轿厢内摄像机6的情况下,例如在乘客进入轿厢内时,轿厢内摄像机6拍摄乘客的脸,并在电梯控制装置9中进行利用轿厢内摄像机6拍摄到的乘客的脸和利用层站摄像机4拍摄到的乘客的脸的比较,判定在层站拍摄到的乘客与进入轿厢的乘客是否是同一人。并且,电梯控制装置9在乘客进入轿厢内时进行乘客的脸的核对,同时对各个乘客设定乘客ID,并将乘客的所在位置与乘客ID相对应地存储。
并且,在电梯控制装置9中对利用6拍摄到的轿厢内的视频进行分析,进行乘客的跟踪,当乘客在轿厢内移动的情况下,将移动后的位置与乘客ID相对应地存储。
关于乘客的跟踪方法能够利用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实现。
并且,电梯控制装置9例如也可以识别在乘客进入轿厢时由轿厢内摄像机6拍摄到的乘客的服装上的特征(颜色和/或图案等),以乘客的服装上的特征为线索来跟踪乘客。
另外,图18表示轿厢内摄像机6的设置位置的示例,也可以在多个位置设置多个轿厢内摄像机6,进行极其细致的乘客识别及乘客所在位置的验证。
另外,图2是图1所示的各个要素的框图,其内容与图1相同。
但是,在图2中省略图示中继装置100及中继装置200。
图3是表示电梯控制装置9中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的内部结构示例的图。
在图3中,第1信息输入部21从作为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的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输入表示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并且从同样作为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的轿厢操作盘5输入表示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并且,第1信息输入部21输入由作为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摄像机的层站摄像机4拍摄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视频信息,作为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
第2信息输入部22输入利用轿厢内摄像机6拍摄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视频信息,作为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
第1信息输入部21及第2信息输入部22是信息输入部的示例。
层站的乘客检测部12根据由第1信息输入部21输入的来自层站摄像机4的视频,检测乘客出现在层站的情况。
在由层站的乘客检测部12检测到乘客出现在层站的情况下,层站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3对来自层站摄像机4的视频进行分析,提取层站处乘客的特征。层站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3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利用现有的任何特征提取技术来实现。
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对由第2信息输入部22输入的来自轿厢内摄像机6的视频进行分析,提取轿厢内的乘客的特征。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利用现有的任何特征提取技术来实现。
乘客跟踪部16对由第2信息输入部22输入的来自轿厢内摄像机6的视频进行分析,针对轿厢内的每个乘客检测其在轿厢内的所在位置。
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根据来自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及轿厢操作盘5的目的地楼层信息、由层站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3从层站摄像机4的视频中提取的乘客的特征、由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从轿厢内摄像机6的视频中提取的乘客的特征、以及由乘客跟踪部16检测到的乘客的所在位置,针对每个乘客判定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按照每个乘客使其目的地楼层及其所在位置相对应。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把每个乘客的目的地楼层与所在位置的对应关系作为乘客/楼层信息,输出给乘客信息数据库18。
并且,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判定由乘客跟踪部16检测到的乘客的所在位置是否是电梯轿厢的后方。
另外,乘客跟踪部16是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的示例。层站的乘客检测部12、层站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3、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及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是目的地楼层所在位置对应部的示例。并且,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也是后方判定部的示例。
图5表示乘客/楼层信息的示例。
在图5所示的乘客/楼层信息中记述了图4所示的状态。
如图4所示,通过对电梯轿厢设计网格状的坐标,能够判定乘客位于何处。
并且,在该坐标内,利用参数等定义何处是轿厢内的“后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具有图4所示的坐标系,将其中的4A-4E、5A-5E定义为“后方”的情况。
在图4中,表示在层站向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登记了3层的乘客1乘上电梯轿厢2,位于坐标5A的状态。
在图5所示的乘客/楼层信息中,按照图4所示的状态,与“乘客ID: 1”相对应的是“目的地楼层的登记楼层:3层”以及“所在位置:坐标5A”,并且由于该乘客位于后方区域,所以记述了“后方判定:属于”。
另外,乘客ID是在乘客乘入轿厢时由乘客跟踪部16分配给每个乘客的。
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来自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的乘客/楼层信息。
拥挤状况判定部19根据由第2信息输入部22输入的来自轿厢内摄像机6的视频以及由称量装置11测定的重量,判定电梯轿厢内的拥挤状况。
通知判定部20判定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否是被判定为所在位置是电梯轿厢后方的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并且在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且由拥挤状况判定部19判定为电梯轿厢拥挤的情况下,使从作为通知消息输出装置的广播装置7、信息显示器8输出用于通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将要从电梯轿厢下电梯的通知消息。
下面,按照图14及图1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的动作示例。
在乘客出现在电梯层站1、并利用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进行目的地登记的情况下(S101:是),层站摄像机4拍摄登记目的地楼层的乘客,第1信息输入部21输入视频信息,层站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3从视频信息中取得该乘客的特征(S102)。
并且,与此同时从第1信息输入部21输入表示利用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登记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信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将乘客的特征和目的地楼层相关联,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该关联信息(S103)。
然后,电梯轿厢到达该乘客等待的楼层,在该乘客进入电梯轿厢内时,轿厢内摄像机6拍摄乘客,乘客跟踪部16检测乘客已进入轿厢内的情况,乘客跟踪部16通知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及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乘客已进入轿厢内的情况(S104),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取得该乘客的特征(S105)。
然后,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将在轿厢内得到的乘客的特征(例如人脸的特征)和在层站得到的乘客的特征(例如人脸的特征)进行比较,当在轿厢内检测到的乘客的特征与在层站检测到的乘客的特征一致的情况下(S106: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生成乘客/楼层信息,使与在层站检测到的乘客关联存储的该乘客的目的地楼层、与在轿厢内检测到的乘客相关联,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所生成的乘客/楼层信息(S108)。
另外,按照后面叙述的图17的流程图所示,由乘客跟踪部16对每个乘客分配乘客ID,并且从乘客跟踪部16向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通知乘客ID和乘客的位置信息,因而在乘客/楼层信息中能够使乘客的所在位置和目的地楼层与乘客ID相对应。
另一方面,当在轿厢内检测到的乘客的特征与在层站检测到的乘客的特征不一致的情况下(包括在层站未检测到乘客的情况)(S106:否),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根据有无来自轿厢操作盘5的目的地楼层信息的输入,判定是否在轿厢内登记了目的地楼层(S107),当在轿厢内没有登记目的地楼层时(S107:否),处理返回S101。
并且,当在轿厢内登记了目的地楼层时(S107: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生成使在轿厢内登记的目的地楼层、乘客ID和所在位置信息相对应的乘客/楼层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所生成的乘客/楼层信息(S108)。
然后,针对在轿厢内检测到的乘客,每当乘客改变位置时,乘客跟踪部16向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通知位置变更通知(S109),当乘客在轿厢内移动的情况下(S110: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在乘客/楼层信息中变更该乘客的位置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变更后的乘客/楼层信息(S111)。并且,此时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判定乘客的所在位置是否属于轿厢内的后方区域,并在乘客/楼层信息中记述属于/不属于后方区域。
并且,在由乘客跟踪部16检测到乘客已下电梯的情况下(S112: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由乘客跟踪部16通知已下电梯的乘客的乘客ID,从乘客/楼层信息中删除所通知的乘客ID的记录(S113)。
并且,当在轿厢内登记了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S114: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变更该乘客的乘客/楼层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变更后的乘客/楼层信息(S115)。
另外,当存在其他乘客的情况下(S116:是),处理返回S109。
下面,参照图1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乘客跟踪部16的动作示例。
乘客跟踪部16对利用轿厢内摄像机6拍摄到的视频进行分析,检测乘客区域的变化(S301)。
例如当在某个楼层有新的乘客乘梯的情况下、有乘客下电梯的情况下、或者乘梯中的乘客在轿厢内移动的情况下,乘客跟踪部16判定为乘客区域发生变化。
当在轿厢入口处出现了新的乘客形成乘客区域的情况下(S302:是),乘客跟踪部16通知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出现了新的乘客(S303),并对新出现的乘客区域分配乘客ID(S304)。
然后,乘客跟踪部16将该乘客ID和所在位置通知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S305)。
如前面所述,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接收从乘客跟踪部16向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的通知(S303),取得该乘客的特征(S105)。
并且,根据从乘客跟踪部16向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的通知(S305),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生成使所在位置和目的地楼层与乘客ID相对应的乘客/楼层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所生成的乘客/楼层信息(S108)。
另一方面,当在轿厢入口处没有出现新的乘客的情况下(S302:否),乘客跟踪部16在乘客移动到轿厢外部的情况下、即乘客下电梯乘客区域消失的情况下(S306:是),将该乘客ID以及该乘客已下电梯的信息通知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S307)。
并且,当乘客在轿厢内移动(S306:否)时,将该乘客ID以及乘客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通知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S308)。
如前面所述,根据S307的通知,由乘客跟踪部16通知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已下电梯的乘客的乘客ID,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从乘客/楼层信息中删除所通知的乘客ID的记录(S113)。
并且,根据S308的通知,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在乘客/楼层信息中变更该乘客的位置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变更后的乘客/楼层信息(S111)。
下面,参照图4~图11说明乘客/楼层信息的更新示例。
图4、图6、图8、图10示出乘客的移动状况。
图5、图7、图9、图11分别是示出图4、图6、图8、图10所示的轿厢内的状况的乘客/楼层信息的示例。
另外,如前面所述,通过按照图4所示对电梯轿厢设置网格状的坐标,能够判定乘客位于何处。
并且,在该坐标内,利用参数等定义何处是轿厢内的“后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具有图4所示的坐标系,将其中4A-4E、5A-5E定义为“后方”的情况。
例如,如图4所示,在把乘客1(23)利用层站1的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登记了3层作为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取得由层站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3从目的地楼层信息和层站摄像机4的视频中提取的特征,将关联目的地楼层和特征的信息登记在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
当在层站1登记了目的地楼层为3层的乘客1(23)进入到轿厢内时,将由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从轿厢内摄像机6的视频中提取的特征和由层站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3从层站摄像机4的视频中提取的特征进行比较,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判定为该乘客是登记了3层作为目的地楼层的乘客,乘客跟踪部16对该乘客分配例如1等乘客ID,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生成使该登记楼层与乘客ID相对应的乘客/楼层信息的记录,将所生成的记录登记在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
并且,当乘客1(23)在乘梯后移动到坐标5A的位置时,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在存储于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的乘客1(24)的乘客/楼层信息的记录的坐标栏中记载坐标5A,同时判定该坐标5A是否是“后方”,由于此时是“后方”,所以作为后方判定记载“属于”(图5中的记录25)。
然后,如图6所示,在乘客2(26)进入到轿厢内时,当乘客2(26)尽管已经在层站登记了楼层,但仍想利用轿厢内的轿厢操作盘5再次登记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乘客2(26)向坐标IE的位置移动并操作轿厢操作盘5。
在利用轿厢操作盘5登记了目的地楼层时,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将位于轿厢操作盘5附近即坐标IE的位置的乘客2(27)和此时利用轿厢操作盘5登记的楼层重新关联,并更新乘客/楼层信息,将更新后的乘客/楼层信息存储在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
然后,乘客跟踪部16跟踪乘客2(27),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在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登记位于什么坐标位置,在乘客2(28)位于坐标5E的位置时,判定为是“后方”,并登记在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图7中的记录29)。
然后,如图8所示,当在层站登记了4层作为目的地楼层的乘客3(30)进入到轿厢内时,在乘客3(30)移动到坐标2A的位置的情况下,针对乘客3(31)的乘客/楼层信息,由于坐标2A的位置不是“后方”,所以后方判定为“不属于”(图9中的记录32)。
并且,如图10所示,在由于已经位于坐标5A的位置而被判定是“后方”的乘客1(33)向坐标3C的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由于乘客1(34)的位置不再是“后方”,所以针对乘客1(34)的乘客/楼层信息,坐标栏被变更登记为坐标3C,并且后方判定也变为“不属于”(图11中的记录35)。
这样,当乘客出现在轿厢内时、乘客在轿厢内移动时、或者利用轿厢内的操作盘登记目的地楼层时,通过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逐次更新乘客/楼层信息。
下面,参照图16说明通知判定部20的动作示例。
例如,在轿厢内的乘客的配置是如图12所示的配置,并在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存储有图13所示的乘客/楼层信息时,通知判定部20判定电梯轿厢2是否将停靠在例如5层(S201),如记录36及记录37所示,由于存在把5层作为目的地楼层的乘客,所以电梯轿厢2将停靠在5层(S201:是)。
然后,拥挤状况判定部19接收利用轿厢内摄像机6拍摄到的视频以及来自称量装置11的重量信息,判定轿厢内是否拥挤(S202)。
该判定基准能够利用参数进行变更,例如,在利用轿厢内摄像机6识别到的乘客人数超过定员人数的50%时规定为“拥挤”,或者在称量装置11的重量超过某个阈值时规定为“拥挤”。
在由拥挤状况判定部19判定为“拥挤”时,通知判定部20判定在下一个停靠楼层即5层是否存在在乘客/楼层信息的后方判定中记载为“属于”的乘客(S203)。
在存在判定的结果为“属于”的乘客时(S203:是),由于将要下电梯的乘客位于后方,所以通知判定部20使广播装置7播报提醒让出道路的广播内容(S204)。
并且,通知判定部20同时使信息显示器8显示相同内容的消息和/或图案等(S205)。
并且,在电梯到达目的地楼层乘客下电梯时,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从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删除该乘客的信息(S307、S112、S113)。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在层站事前登记的目的地楼层和乘客关联存储,并且利用轿厢内摄像机实时跟踪该乘客位于轿厢内的何处位置,由此在电梯停靠时,能够判定在该楼层下电梯的乘客是位于后方还是位于前方,能够适当地进行乘客位于后方的广播。
以往,当位于后方的乘客在目的地楼层下电梯时,必须请求位于其和电梯门之间的其他乘客让出道路,所以下电梯花费时间,但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广播来请其他乘客为后方的乘客让出道路,能够使后方的乘客顺利下电梯,由此能够缩短拥挤时的电梯的停靠时间,并且防止未能下电梯等。
并且,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由此降低电梯的运行功耗。
在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在电梯的层站具有登记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在层站及轿厢内具有摄像机,在轿厢内具有广播装置、信息显示器和称量装置,该乘客位置跟踪装置根据层站及轿厢的摄像机视频以及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的登记楼层信息,将使乘客和目的地楼层关联得到的信息登记在数据库中。
并且,说明了乘客位置跟踪装置实时观测轿厢内的乘客的位置,逐次将乘客的位置反映在所述数据库中。
并且,说明了乘客位置跟踪装置在轿厢内的乘客位于后方的情况下,在轿厢内比较拥挤时,在该乘客将要下电梯的楼层,从输出装置输出使让出道路的信息,并在信息显示器上显示,以使后方的乘客下电梯。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示例,利用由设于层站的层站非接触接收器接收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识别信息,作为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利用由设于轿厢内的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接收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识别信息,作为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
图1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的结构示例。
在图19中,标注了与图3相同的标号的要素,与图3所示的要素相同。
在图19中,取代层站摄像机4,在层站设置层站非接触接收器40,取代轿厢内摄像机6,在轿厢内配置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梯利用者携带ID发送器(无线通信装置),该ID发送器存储有电梯利用者的ID信息(识别信息),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来发送电梯利用者的ID信息。关于ID发送器,例如有安装了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的手机、卡式钥匙、汽车钥匙、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卡等。
层站非接触接收器40在电梯利用者在层站利用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进行目的地楼层登记时,接收从电梯利用者携带的ID发送器发送的电梯利用者的ID信息,向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发送所接收到的ID信息。
层站非接触接收器40是目的地楼层登记识别信息接收装置的示例。
另外,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配置在电梯轿厢中,接收从电梯利用者持有的ID发送器发送的电梯利用者的ID信息,向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发送所接收到的ID信息。
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是轿厢内识别信息接收装置的示例。
在图19中只绘出了一个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但在图4所示的网格中各配置了一个。
并且,各个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分别具有唯一的位置信息。
并且,在持有ID发送器的乘客位于网格中的情况下,设置在该网格中的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接收从ID发送器发送的ID信息,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检测到乘客位于网格内,而将从ID发送器发送的乘客的乘客ID和该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的位置信息发送给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
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的乘客跟踪部16能够通过第2信息输入部22获取乘客ID和位置信息,跟踪乘客的位置。
下面,参照图20及图21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的动作示例。
在乘客出现于电梯层站1并利用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登记目的地楼层时(S401),层站非接触接收器40接收从登记目的地楼层的乘客持有的ID发送器发送的乘客的乘客ID(S402)。
在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中,从第1信息输入部21输入表示利用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3登记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和利用层站非接触接收器40获取的乘客ID,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将乘客ID和目的地楼层关联,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该关联信息(S403)。
然后,电梯轿厢到达该乘客进行等待的楼层,在该乘客进入到电梯轿厢内时,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接收从该乘客持有的ID发送器发送的乘客ID,并向乘客跟踪部16发送乘客ID和位置信息,乘客跟踪部16将乘客已进入轿厢的情况以及乘客ID和位置信息通知给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S404)。
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将登记在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的乘客ID和由乘客跟踪部16通知的乘客ID进行比较,在登记在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的乘客ID与由乘客跟踪部16通知的乘客ID一致的情况下(S405: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以与在层站检测到的乘客关联存储的该乘客的目的地楼层、与在轿厢内检测到的乘客ID和位置信息关联的方式,来生成乘客/楼层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所生成的乘客/楼层信息(S407)。
另一方面,当登记在乘客信息数据库18中的乘客ID与由乘客跟踪部16通知的乘客ID不一致的情况下(包括在层站未接收到乘客ID的情况)(S405:否),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根据有无来自轿厢操作盘5的目的地楼层信息的输入,判定是否在轿厢内登记了目的地楼层(S406),当在轿厢内没有登记目的地楼层时(S406:否),处理返回S101。
并且,当在轿厢内登记了目的地楼层时(S406: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生成使在轿厢内登记的目的地楼层和乘客ID以及所在位置信息相对应的乘客/楼层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所生成的乘客/楼层信息(S407)。
然后,针对在轿厢内检测到的乘客,每当乘客改变位置时,乘客跟踪部16向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通知位置变更通知(S408),当乘客移动的情况下(S409: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在乘客/楼层信息中变更该乘客的位置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变更后的乘客/楼层信息(S410)。并且,此时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判定乘客的所在位置是否属于轿厢内的后方区域,并在乘客/楼层信息中记载属于/不属于后方区域。
并且,在由乘客跟踪部16检测到乘客已下电梯的情况下(S411: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由乘客跟踪部16通知已下电梯的乘客的乘客ID,从乘客/楼层信息中删除所通知的乘客ID的记录(S412)。
并且,当在轿厢内登记了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S413:是),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变更该乘客的乘客/楼层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变更后的乘客/楼层信息(S414)。
另外,当存在其他乘客的情况下(S415:是),处理返回S109。
下面,参照图2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乘客跟踪部16的动作示例。
乘客跟踪部16分析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的乘客ID的接收状况,检测乘客区域的变化(S501)。
例如当在某个楼层有新的乘客乘梯的情况下、有乘客下电梯的情况下、或者乘梯中的乘客在轿厢内移动的情况下,乘客跟踪部16判定为乘客区域发生了变化。
当在轿厢入口处出现了新的乘客而形成乘客区域的情况下(S502:是),乘客跟踪部16将新的乘客的乘客ID以及接收到该乘客ID的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的位置信息,通知给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S503)。
根据从该乘客跟踪部16向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的通知,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核对乘客ID,并生成使目的地楼层和位置信息与乘客ID相对应的乘客/楼层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所生成的乘客/楼层信息(S407)。
另一方面,当在轿厢入口处没有出现新的乘客的情况下(S502:否),在ID发送器移动到轿厢外部的情况下(S504:是),将该乘客ID以及该乘客已下电梯的信息通知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S505)。
另外,当乘客在轿厢内移动时(S504:否),将该乘客ID以及乘客的移动后的位置通知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S506)。
如前面所述,根据S505的通知,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由乘客跟踪部16通知已下电梯的乘客的乘客ID,从乘客/楼层信息中删除所通知的乘客ID的记录(S412)。
并且,根据S506的通知,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7在乘客/楼层信息中变更该乘客的位置信息,乘客信息数据库18存储变更后的乘客/楼层信息(S410)。
另外,通知判定部20的动作示例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图16的内容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利用设置在层站的层站非接触接收器40事前在层站登记的目的地楼层和乘客关联存储,并且利用在轿厢内呈网格状配置的多个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实时跟踪该乘客位于轿厢内何处,由此在电梯停靠时,能够判定在该楼层下电梯的乘客是位于后方还是位于前方,能够适当地进行乘客位于后方的广播。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只使用摄像机,在实施方式2中只使用非接触接收器,但是也可以是,例如将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结构进行组合,在层站设置层站摄像机4和轿厢内摄像机6,在轿厢设置层站非接触接收器40和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使用层站摄像机4和层站非接触接收器40确定层站处的乘客,使用轿厢内摄像机6和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确定进入轿厢的乘客,并且使用轿厢内摄像机6和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60跟踪乘客。
并且,也可以是,例如在轿厢内沿着图4的网格配置红外线传感器,结合红外线传感器对乘客的移动检测来跟踪乘客。
另外,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示出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0,例如具有执行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也称为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处理器)。
CPU通过总线与例如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通信端口、磁盘装置等连接,并控制这些硬盘装置。
在磁盘装置中存储有例如操作系统(OS)、程序组、文件组。
程序组的程序由CPU利用操作系统等来执行。
并且,在RAM中临时存储有使CPU执行的操作系统的程序和应用程序的至少一部分。
并且,在RAM中存储有CPU进行处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
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流程图中的箭头部分主要表示数据和信号的输入输出,数据和信号值被记录在RAM等中。
并且,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说明中,作为“~部”而说明的部分也可以是“~电路”、“~装置”、“~设备”,还可以是“~步骤”、“~工序”、“~处理”。即,作为“~部”而说明的部分也可以利用存储在ROM中的固件实现。或者只利用软件、或者只利用元件/器件/基板/布线等硬件、或者利用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乃至与固件的组合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控制装置、电梯轿厢及电梯层站的示例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控制装置、电梯轿厢及电梯层站的各个要素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的内部结构示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轿厢内状况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乘客/楼层信息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轿厢内状况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乘客/楼层信息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轿厢内状况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乘客/楼层信息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轿厢内状况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乘客/楼层信息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轿厢内状况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乘客/楼层信息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的动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的动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的动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的动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轿厢内摄像机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的内部结构示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的动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的动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乘客位置跟踪装置的动作示例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电梯层站;2电梯轿厢;3层站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4层站摄像机;5轿厢操作盘;6轿厢内摄像机;7广播装置;8信息显示器;9电梯控制装置;10乘客位置跟踪装置;11称量装置;12层站的乘客检测部;13层站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5轿厢的乘客特征提取部;16乘客跟踪部;17乘客/楼层信息生成部;18乘客信息数据库;19拥挤状况判定部;20通知判定部;21第1信息输入部;22第2信息输入部;40层站非接触接收器;60轿厢内非接触接收器;100中继装置;200中继装置。

Claims (8)

1.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与电梯利用者登记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梯控制装置具有:
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其检测电梯利用者在电梯轿厢内的所在位置;
信息输入部,其输入表示在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中登记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和用于确定登记了目的地楼层的电梯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并且还输入表示在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中检测到的电梯利用者的所在位置的所在位置信息、和用于确定该电梯利用者的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以及
目的地楼层所在位置对应部,其根据利用所述信息输入部输入的目的地楼层信息、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所在位置信息和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针对每个电梯利用者判定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并针对每个电梯利用者使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装置还具有:
后方判定部,其判定由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梯利用者的所在位置是否是所述电梯轿厢的后方;以及
通知判定部,其判定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否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从输出装置输出用于通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从电梯轿厢下电梯的通知消息,其中,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是由所述后方判定部判定为所在位置是所述电梯轿厢的后方的利用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还具有判定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拥挤状况的拥挤状况判定部,
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并且由所述拥挤状况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拥挤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通知判定部从输出装置输出所述通知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检测所在位置发生了变化的电梯利用者,
在由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检测到所在位置发生了变化的电梯利用者的情况下,所述目的地楼层所在位置对应部针对该电梯利用者,使目的地楼层与变化后的所在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根据由拍摄所述电梯轿厢内的电梯利用者的轿厢内摄像机拍摄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视频信息,检测电梯利用者在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所在位置,
所述信息输入部输入利用所述轿厢内摄像机拍摄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视频信息,作为所述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输入利用在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附近拍摄电梯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摄像机拍摄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视频信息,作为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与轿厢内识别信息接收装置连接,所述轿厢内识别信息接收装置配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中,接收从所述电梯利用者持有的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电梯利用者识别信息,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还与目的地楼层登记识别信息接收装置连接,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识别信息接收装置配置在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的附近,接收在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的目的地楼层登记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电梯利用者识别信息,
所述利用者所在位置检测部根据所述轿厢内识别信息接收装置的电梯利用者识别信息的接收状况,检测电梯利用者在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所在位置,
所述信息输入部输入由所述轿厢内识别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电梯利用者的识别信息,作为所述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输入由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识别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电梯利用者识别信息,作为所述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
7.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电梯控制方法中,
输入表示电梯利用者在登记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装置中登记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和用于确定登记了目的地楼层的电梯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
检测电梯利用者在电梯轿厢内的所在位置,
输入表示所检测到的电梯利用者的所在位置的所在位置信息、和用于确定该电梯利用者的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
根据所输入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和目的地楼层登记利用者确定信息、以及所输入的所在位置信息和轿厢内利用者确定信息,针对每个电梯利用者判定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针对每个电梯利用者使目的地楼层和所在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电梯控制方法中,
判定检测到的电梯利用者的所在位置是否是所述电梯轿厢的后方,
判定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否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是位于后方的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从输出装置输出用于通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从电梯轿厢下电梯的通知消息,其中,该位于后方的利用者是被判定为所在位置是所述电梯轿厢的后方的利用者。
CN200880129556.3A 2008-07-07 2008-07-07 电梯控制装置及电梯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0465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62261 WO2010004607A1 (ja) 2008-07-07 2008-07-07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6506A true CN102046506A (zh) 2011-05-04
CN102046506B CN102046506B (zh) 2013-07-17

Family

ID=41506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9556.3A Active CN102046506B (zh) 2008-07-07 2008-07-07 电梯控制装置及电梯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295361B1 (zh)
JP (1) JP5197747B2 (zh)
KR (1) KR101226808B1 (zh)
CN (1) CN102046506B (zh)
WO (1) WO2010004607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8009A (zh) * 2013-04-11 2014-10-1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及电梯系统
CN104276468A (zh) * 2013-07-08 2015-01-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CN104724562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信息显示系统
CN107074484A (zh) * 2014-11-03 2017-08-1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乘客跟踪控制和呼叫取消系统
CN107963527A (zh) * 2017-12-27 2018-04-27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多台agv同时使用电梯的通讯系统及agv使用电梯的控制方法
CN109311623A (zh) * 2016-05-17 2019-02-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9693981A (zh) * 2019-02-28 2019-04-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89998A (zh) * 2016-10-04 2019-05-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10155830A (zh) * 2019-06-17 2019-08-2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系统
US10569991B2 (en) 2014-11-13 2020-02-2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overlay system
CN111788137A (zh) * 2018-03-08 2020-10-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和电梯控制方法
CN113148789A (zh) * 2021-03-03 2021-07-2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提醒方法、提醒系统及电梯
CN114852809A (zh) * 2021-02-03 2022-08-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主移动系统、自主移动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56653A (ja) * 2010-09-06 2012-03-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FI122875B (fi) 2010-12-30 2012-08-15 Kone Corp Kuljetusjärjestelmä
JP5854887B2 (ja) * 2012-03-01 2016-02-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5575843B2 (ja) * 2012-07-06 2014-08-2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6318105B2 (ja) * 2015-02-27 2018-04-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6144798B (zh) * 2015-04-03 2020-08-07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控制的传感器融合
CN106144801B (zh) 2015-04-03 2021-05-1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特殊乘客运输工具负载状况的基于深度传感器的感测
CN112850406A (zh) 2015-04-03 2021-05-2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的通行列表产生
CN106144861B (zh) 2015-04-03 2020-07-24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控制的基于深度传感器的乘客感测
CN106144862B (zh) 2015-04-03 2020-04-10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门控制的基于深度传感器的乘客感测
US11001473B2 (en) 2016-02-11 2021-05-11 Otis Elevator Company Traffic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WO2017221365A1 (ja) * 2016-06-23 2017-12-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把持装置
EP3406556A1 (en) 2017-05-23 2018-11-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oorway display systems for elevator cars
JP6763363B2 (ja) * 2017-12-18 2020-09-30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の表示装置
EP3543189B1 (en) 2018-03-19 2022-07-2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operation based on its occupancy
JP7329829B2 (ja) * 2019-09-17 2023-08-21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処理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161466A1 (ja) * 2020-02-13 2021-08-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監視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の監視方法
CN115210163A (zh) * 2020-03-05 2022-10-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以及电梯控制装置
JP6930623B1 (ja) * 2020-03-27 2021-09-01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行先階登録システム
JP6930624B1 (ja) * 2020-03-27 2021-09-01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所在管理システム
KR20210138414A (ko) 2020-05-12 2021-11-19 양경옥 스마트폰에 표시되는 목적층의 숫자로 엘리베이터 호출 및 운송부하 분석 장치 및 방법
JP7135032B2 (ja) * 2020-07-03 2022-09-1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KR20220006796A (ko) 2020-07-09 2022-01-18 양경옥 스마트폰의 목적층 숫자로 부터 엘리베이터를 호출하는 카메라를 구비한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KR20220013803A (ko) 2020-07-27 2022-02-04 양경옥 스마트폰 화면상의 목표 층수를 판독하는 카메라를 구비하여 승객 운송부하를 분석하는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7000514B1 (ja) 2020-08-18 2022-01-1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WO2022148895A1 (en) * 2021-01-07 2022-07-14 Kone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onitoring operating status of elevator
JP7276408B1 (ja) 2021-11-17 2023-05-1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報知制御方法
JP7388586B1 (ja) 2023-03-20 2023-11-29 三菱電機ビ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4074A (ja) * 1985-01-24 1986-08-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交通実測装置
JPS61263581A (ja) * 1985-05-14 1986-1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監視制御装置
JPH0280675U (zh) * 1988-12-09 1990-06-21
JPH07206338A (ja) * 1994-01-14 1995-08-08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の戸開閉制御装置
CN1318504A (zh) * 2000-04-19 2001-10-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492831A (zh) * 2001-12-20 2004-04-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操作装置
JP2004307180A (ja) * 2003-04-09 2004-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2005126184A (ja) * 2003-10-23 2005-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736840A (zh) * 2004-08-20 2006-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WO2006043324A1 (ja) * 2004-10-21 2006-04-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865112A (zh) * 2005-05-18 2006-11-22 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电梯装置
CN101102952A (zh) * 2005-11-01 2008-0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系统
RU2009110754A (ru) * 2006-08-25 2010-09-27 Отис Элевейтэ Кампэни (Us)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лифтами, способ анонимного наблюдения за пассажирами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3547A (ja) 1992-02-04 1993-08-24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内装置
JP3091589B2 (ja) * 1992-12-16 2000-09-25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US6707374B1 (en) 1999-07-21 2004-03-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access security
JP2005255404A (ja) 2004-03-15 2005-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05272127A (ja) * 2004-03-26 2005-10-0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JP5318584B2 (ja) 2006-01-12 2013-10-16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エレベータ制御に用いるビデオ補助式システム
JP2008120574A (ja) * 2006-11-15 2008-05-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乗降者案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4074A (ja) * 1985-01-24 1986-08-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交通実測装置
JPS61263581A (ja) * 1985-05-14 1986-1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監視制御装置
JPH0280675U (zh) * 1988-12-09 1990-06-21
JPH07206338A (ja) * 1994-01-14 1995-08-08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の戸開閉制御装置
CN1318504A (zh) * 2000-04-19 2001-10-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492831A (zh) * 2001-12-20 2004-04-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操作装置
JP2004307180A (ja) * 2003-04-09 2004-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2005126184A (ja) * 2003-10-23 2005-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736840A (zh) * 2004-08-20 2006-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WO2006043324A1 (ja) * 2004-10-21 2006-04-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865112A (zh) * 2005-05-18 2006-11-22 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电梯装置
CN101102952A (zh) * 2005-11-01 2008-0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系统
RU2009110754A (ru) * 2006-08-25 2010-09-27 Отис Элевейтэ Кампэни (Us)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лифтами, способ анонимного наблюдения за пассажирами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8009A (zh) * 2013-04-11 2014-10-1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及电梯系统
CN104276468A (zh) * 2013-07-08 2015-01-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CN104724562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信息显示系统
CN107074484B (zh) * 2014-11-03 2020-11-06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乘客跟踪控制和呼叫取消系统
CN107074484A (zh) * 2014-11-03 2017-08-1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乘客跟踪控制和呼叫取消系统
US10532909B2 (en) 2014-11-03 2020-01-14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passenger tracking control and call cancellation system
US10569991B2 (en) 2014-11-13 2020-02-2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overlay system
US11420844B2 (en) 2016-05-17 2022-08-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CN109311623A (zh) * 2016-05-17 2019-02-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9311623B (zh) * 2016-05-17 2021-04-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9789998A (zh) * 2016-10-04 2019-05-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9789998B (zh) * 2016-10-04 2021-06-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7963527A (zh) * 2017-12-27 2018-04-27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多台agv同时使用电梯的通讯系统及agv使用电梯的控制方法
CN107963527B (zh) * 2017-12-27 2023-11-24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多台agv同时使用电梯的通讯系统及agv使用电梯的控制方法
CN111788137A (zh) * 2018-03-08 2020-10-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和电梯控制方法
CN111788137B (zh) * 2018-03-08 2021-10-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和电梯控制方法
CN109693981A (zh) * 2019-02-28 2019-04-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36421A (zh) * 2019-02-28 2021-11-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36421B (zh) * 2019-02-28 2023-01-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55830B (zh) * 2019-06-17 2021-10-0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系统
CN110155830A (zh) * 2019-06-17 2019-08-2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系统
CN114852809A (zh) * 2021-02-03 2022-08-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主移动系统、自主移动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852809B (zh) * 2021-02-03 2024-04-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主移动系统、自主移动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148789A (zh) * 2021-03-03 2021-07-2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提醒方法、提醒系统及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95361A4 (en) 2014-01-15
EP2295361B1 (en) 2014-10-22
KR20100135951A (ko) 2010-12-27
EP2295361A1 (en) 2011-03-16
KR101226808B1 (ko) 2013-01-25
CN102046506B (zh) 2013-07-17
JP5197747B2 (ja) 2013-05-15
WO2010004607A1 (ja) 2010-01-14
JPWO2010004607A1 (ja) 201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6506B (zh) 电梯控制装置及电梯控制方法
CN104787635B (zh) 电梯楼层数据采集装置和电梯楼层运行监控系统及方法
US7328775B2 (en) Destination entry system with delayed elevator car assignment
US9878874B2 (en) Elevator-landing device with destination floor establishment
US20160277023A1 (en) Electrostatic switch controll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door opera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key system
CN106032233B (zh) 电梯引导装置
CN104803244A (zh) 电梯呼梯登记系统
CN109830108A (zh) 车辆违规停车的处理方法
CN102381596A (zh) 电梯系统
KR20090104166A (ko) 알에프아이디를 이용한 주차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0152728A (ja)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管理装置及び車輌搭載機
KR101134028B1 (ko) 원패스 태그를 이용한 주차 및 출입 관리 시스템 그리고 세대원 주차관리 방법과 세대원 출입 관리 방법
CN104332070A (zh) 一种特殊车辆停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241521A (zh) 双层电梯系统
JP2011051780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107434191A (zh) 呼叫登记装置和电梯系统
CN110526066B (zh) 一种电梯平层开关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6117398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KR100849105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큐리티 시스템
CN104603040A (zh) 电梯控制装置
KR102040040B1 (ko) 스마트 건물시스템과 차량블랙박스간의 통신을 이용한 영상 관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00120564A (ko) 주차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주차 관리 방법
CN110602457B (zh) 一种电梯开关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178192B2 (ja) 閉そく装置
KR101391324B1 (ko) 도로 레이더 수집정보를 활용한 이벤트 룰 기반 교통상황 인지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