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6468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6468A
CN104276468A CN201310283735.5A CN201310283735A CN104276468A CN 104276468 A CN104276468 A CN 104276468A CN 201310283735 A CN201310283735 A CN 201310283735A CN 104276468 A CN104276468 A CN 104276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light
lift appliance
floor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37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森宏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837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64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6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64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其包括运载乘客的轿厢(102);对该电梯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08);位置检测装置(106);以及空位显示装置(110)。其中,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轿厢内的乘客的位置,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轿厢内的空位置,所述空位显示装置基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指令显示所述轿厢内的空位置。由于本发明的电梯装置能够向乘客显示轿厢内的空位置,诱导乘客向空位置移动,不仅能够改善乘客聚集在轿厢入口处的状况,使更多的乘客能够乘上电梯,提高电梯的运载效率,而且能够改善轿厢内的局部拥挤状况,使乘客较为舒适地乘坐电梯。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包括运载乘客的轿厢、以及对该电梯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乘客数量往往随着时间段的不同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当乘客较多的时候,有效地诱导乘客不仅可以给乘客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载效率。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6-1727披露了一种电梯控制装置,该装置“具有……检测轿厢内载荷重量的检测装置;……基于轿厢的额定载荷及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轿厢内载荷的重量来判断轿厢内拥挤状况的运行控制装置;设于层站,基于运行控制装置所判断的拥挤状况,用可视的方式向层站的乘客传达轿厢内拥挤状况的轿厢拥挤度表示装置”。该装置使层站的乘客在远离层站入口的地方也能够容易地判断将要到达该层站的轿厢的拥挤状况。
但是,乘上电梯的乘客往往容易聚集在轿厢的入口处。这种时候,即使轿厢的内部还有空余的位置,后续的乘客也难以乘上电梯,而乘上电梯的乘客也难以摆脱轿厢入口处拥挤的状况。上述的公知技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显示轿厢内的空位置,对乘客进行诱导的电梯装置。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运载乘客的轿厢、以及对该电梯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位置检测装置和空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轿厢内的乘客的位置,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轿厢内的空位置,所述空位显示装置基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指令显示所述轿厢内的空位置。
由于本发明的电梯装置能够向乘客显示轿厢内的空位置,诱导乘客向空位置移动,不仅能够改善乘客聚集在轿厢入口处的状况,使更多的乘客能够乘上电梯,提高电梯的运载效率,而且能够改善轿厢内的局部拥挤状况,使乘客较为舒适地乘坐电梯。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主要组成示意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轿厢内拥挤状况与显示器所显示图像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主要组成示意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主要组成示意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主要组成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102-轿厢、103-顶棚、104-地板、105-轿厢门、106-称重传感器、107-操纵板、108-控制装置、110-显示器、202-乘客、402-光发射装置、404-光敏传感器、406-光束、502-发光装置、702-发光装置、802-发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1实施例>
图1是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主要组成示意图。
该电梯装置主要包括轿厢102、称重传感器106、控制装置108和显示器110。
轿厢102通过升降移动,在不同的楼层间运载乘客或者其他载荷。轿厢102由上方的顶棚103、下方的地板104以及四周的侧壁构成容纳乘客的空间。在其中的一个侧壁上设有轿厢门105。轿厢门的旁边设有操纵板107。操纵板107上设有轿厢指令按钮以及轿厢位置显示器等装置。
称重传感器106是位置检测装置的一种类型。如图1所示,轿厢102的地板104被划分为多个用虚线表示的方形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地板内,设置有一个称重传感器106。所以,轿厢102的地板104内设有与所划分的区域的数量相同的多个称重传感器106。图1中只简略地用点划线表示了两个称重传感器106。
称重传感器106检测相应区域的地板所承受的重量。根据称重传感器106所检测的结果,可以判断相应区域内是否有乘客或者货物。换言之,综合所有称重传感器106的检测结果,可以检测到轿厢102内的乘客的位置。称重传感器106的检测信号被传送到控制装置108。
控制装置108包含电梯装置的各种配电装置和控制器等。控制装置108接收电梯装置的各种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对电梯装置的各个部分提供电力或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08基于称重传感器106所检测的结果,判断地板104的每个区域内是否有人或货物,即判断轿厢102内的空位置。控制装置108根据判断结果,向显示器110发出显示指令。
显示器110设于轿厢102内操纵板107附近易于观测的位置。显示器110是空位显示装置的一种类型。显示器110基于控制装置108的指令显示轿厢102内的空位置。
图2是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轿厢内拥挤状况与显示器所显示图像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在图2中,下面的方形图案表示轿厢102的地板104,相当于从轿厢102的顶棚103向下俯视所观测到的地板104,图案中向上的方向表示面对轿厢门105的方向。如前所述,轿厢102的地板104被划分为多个用虚线表示的方形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地板内,设有一个称重传感器106。在部分区域内已站有乘客202,但还留有一部分空位置。
在图2中,上面的方形图案表示显示器110所显示的图像。显示器110所显示的图像被划分为多个方形区域。这些区域的个数和部位与地板104上被划分的区域相对应。显示器110的图像的上方表示面对轿厢门105的方向。
称重传感器106将检测信号传送到控制装置108。控制装置108基于称重传感器106所检测的结果判断轿厢内的空位置,向显示器110发出显示指令。显示器110在所显示的图像上,将与有乘客202的区域相对应的部位用灭灯来表示,而在对应于空位置的部位用亮灯来表示空位置。另外,也可以将与有乘客202的区域相对应的部位用较暗的色彩来表示,而在对应于空位置的部位用闪烁或亮点来表示空位置。
图3是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在这个流程的初始阶段,显示器110的所有部位都用灭灯或者较暗的色彩来表示,即相当于轿厢102内所有的区域都有乘客202存在的表示。
启动该流程后,在步骤S302首先由称重传感器106通过检测相应区域的地板所承受的重量,来检测轿厢102内的乘客的位置。在步骤S304,控制装置108基于称重传感器106所检测的结果,判断轿厢102内是否有空位置。如果没有空位置,该流程将返回到步骤S302,重新进行检测。如果控制装置108判断轿厢102内有空位置,本流程便进入步骤S306。
在步骤S306,控制装置108根据轿厢门开关的控制指令或者轿厢门开关的检测信号判断轿厢门105是否处于打开的状态。如果轿厢门105处于打开的状态,该流程将进入步骤S308。在步骤S308,控制装置108向显示器110发出指令。显示器110基于控制装置108的指令,在对应于空位置的部位用闪烁来表示空位置。
轿厢门105打开时,乘客处于上下电梯而流动的状态。这时在显示器110上用闪烁表示轿厢102内的空位置,能够积极地诱导乘上电梯的乘客向空位置移动,避免乘客聚集在轿厢入口处,使更多的乘客能够乘上电梯,提高电梯的运载效率。
如果轿厢门105处于关闭的状态,该流程将进入步骤S310。在步骤S310,控制装置108向显示器110发出指令。显示器110基于控制装置108的指令,在对应于空位置的部位用亮灯或亮点来表示空位置。轿厢门105关闭时,虽然没有乘客进出轿厢102,但是继续在显示器110上用亮灯或亮点来表示空位置,可以继续诱导乘客向空位置移动,改善轿厢内的局部拥挤状况,使乘客较为舒适地乘坐电梯。
显示器110显示了轿厢102内的空位置后,该流程结束。只要该电梯装置处于运行状态,控制该流程的程序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例如,每隔10秒钟执行一次,或者每开启一次轿厢门105时执行一次。当该电梯装置停止运行时,即轿厢102停留在某个楼层、轿厢102内又没有乘客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时,例如,持续了2分钟以上时,控制装置108可以停止该流程的控制程序,直到发生召唤该电梯装置的召唤信号,再重新启动该控制程序开始该流程。
<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说明第1实施例的图1和图2中,轿厢102的地板104被划分为4×4个方形区域。但是这不是对本发明划分区域的方法的限定。对地板104的区域划分可以划分为m×n个区域,其中,m和n是正整数,m和n可以相同。因为在每个区域的地板内设置一个称重传感器106,所以所划分的区域的数量越多,在地板104内设置的称重传感器106的数量也越多,检测乘客位置的精度就越高,但是电梯装置的成本也越高。所以,所划分的区域的大小如果与每个乘客平均占有的面积相当,这种划分是比较理想的。另外,所划分的区域的形状,也不限于方形。每个区域的形状还可以是六边形、或其他形状。
在第1实施例中,虽然显示器110设置于轿厢102内,但是显示器110也可以同时设置于层站,即显示器110可以分别设置于轿厢102内和层站。这样不仅使轿厢102内的乘客,而且使在层站等待电梯的乘客也能了解到轿厢102内的拥挤状况,便于判断是否乘坐该电梯。
在第1实施例中,作为位置检测装置使用了称重传感器106。作为位置检测装置还可以使用开关装置。即,在每个区域的地板内,设置有一个开关装置,在轿厢102的地板104设有与所划分的区域的数量相同的多个开关装置。当没有乘客时,开关装置处于off状态(即,断开的状态),而当该区域内有乘客时,开关装置处于on状态(即,接合的状态)。当然,与此相反也可以。
对开关装置没有特殊的限制,只要通过开关的状态能够判断该区域内是否有乘客即可。例如,可以采用一种薄膜式开关,在该薄膜内上下有两层电极,没有人时上下电极分开,开关处于off状态,当有人站到上面时,上下电极相接触,开关变成on状态。另外,还可以利用触摸屏的定位方法来确定每个区域内是否有乘客。
作为位置检测装置还可以使用摄像机。例如,在轿厢102的顶棚103设置两台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轿厢102内的乘客,并将拍摄的图像传送到控制装置108。控制装置108通过图像处理来判断轿厢102内的空位置,并向显示器110发出显示指令。显示器110基于控制装置108的指令,用第1实施例中所介绍的方式显示轿厢102内的空位置。
<第2实施例>
图4是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主要组成示意图。
该电梯装置主要包括轿厢102、控制装置108、显示器110、光发射装置402和光敏传感器404。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是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一种变形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比,作为位置检测装置,用包括光发射装置402和光敏传感器404的光敏检测系统取代了第1实施例的称重传感器106。除了这一点之外,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例的电梯装置基本相同。即,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也包括图1所示的轿厢102、控制装置108以及显示器110,并且这些组成部分与图1中注有相同标记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在此省略对这些组成部分的说明。
与第1实施例相同,轿厢102的地板104被划分为多个用虚线表示的方形区域。在轿厢102的顶棚103上与地板104的每个区域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光发射装置402。每个光发射装置402向地板104的相对应的区域投射光束406。而在轿厢102的地板104的每个区域内,设置有一个光敏传感器404。每个光敏传感器404接收相对应的光发射装置402所投射的光束406。
在图4中,虽然只简略地表示了横向一排共4对光发射装置402和光敏传感器404,实际上在顶棚103上设有与地板104的区域数相同数量的多个光发射装置402,在地板104设有与区域数相同数量的多个光敏传感器404。如图4所示,当某个区域内有乘客202时,乘客202的身体遮挡了该区域上方光发射装置402所发出的光束406,使设在该区域地板的光敏传感器404无法接收到该光束406,从而可以检测出该区域内有乘客。作为该光敏检测系统所使用的光,可以使用对乘客无害,并与轿厢102内的照明不相干涉的光。例如,可以使用红外线激光等。
光敏传感器404将检测信号传送到控制装置108。控制装置108基于光敏传感器404所检测的结果判断轿厢内的空位置,向显示器110发出显示指令。显示器110在所显示的图像上,将与有乘客202的区域相对应的部位用灭灯来表示,而在对应于空位置的部位用亮灯来表示空位置。另外,也可以将与有乘客202的区域相对应的部位用较暗的色彩来表示,而在对应于空位置的部位用闪烁或亮点来表示空位置。
与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一样,本实施例对地板104的区域划分可以划分为m×n个区域,其中,m和n是正整数,m和n可以相同。所划分的区域的大小如果与每个乘客平均占有的面积相当,这种划分是比较理想的。另外,所划分的区域的形状,也不限于方形。每个区域的形状还可以是六边形、或其他形状。显示器110不仅可以单独设置于轿厢102内,而且可以分别设置于轿厢102内和层站。
图3所示的流程图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以达到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和目的。
<第3实施例>
图5是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主要组成示意图。
该电梯装置主要包括轿厢102、称重传感器106、控制装置108和发光装置502。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是图1所示第1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一种变形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比,作为空位显示装置,用发光装置502取代了第1实施例的显示器110。除了这一点之外,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例的电梯装置基本相同。即,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也包括图1所示的轿厢102、称重传感器106以及控制装置108,并且这些组成部分与图1中注有相同标记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在此省略对这些组成部分的说明。
与第1实施例相同,轿厢102的地板104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地板内,设置有一个称重传感器106。所以,轿厢102的地板104内设有与所划分的区域的数量相同的多个称重传感器106。
在轿厢102的顶棚103上与地板104的每个区域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发光装置502。所以,在轿厢102的顶棚103上设有与所划分的区域的数量相同的多个发光装置502。每个发光装置502可以向地板104的相对应的区域投射可见光。发光装置502可以是与轿厢102内的通常的照明装置不同的、专设的发光装置,也可以是轿厢102内照明装置的一部分。作为发光装置502,优选具有一定聚光性能的光源,以便可以清楚地表示所照射的位置。
称重传感器106将检测信号传送到控制装置108。控制装置108基于称重传感器106所检测的结果判断轿厢内的空位置,向发光装置502发出显示指令。基于控制装置108的指令,在有乘客202的区域上方的发光装置502不发光,只有没有乘客的区域、即空位置的上方的发光装置502发出可见光,用发出的光向乘客表示空位置。
图6是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在这个流程的初始阶段,所有发光装置502都不发光,即相当于轿厢102内所有的区域都有乘客202存在的表示。
启动该流程后,在步骤S602首先由称重传感器106通过检测相应区域的地板所承受的重量,来检测轿厢102内的乘客的位置。在步骤S604,控制装置108基于称重传感器106所检测的结果,判断轿厢102内是否有空位置。如果没有空位置,该流程将返回到步骤S602,重新进行检测。如果控制装置108判断轿厢102内有空位置,本流程便进入步骤S606。
在步骤S606,控制装置108根据轿厢门开关的控制指令或者轿厢门开关的检测信号判断轿厢门是否处于打开的状态。如果轿厢门处于打开的状态,该流程将进入步骤S608。在步骤S608,控制装置108向发光装置502发出指令。发光装置502基于控制装置108的指令,只有空位置的上方的发光装置502发出可见光,用发出的光向乘客表示空位置。
轿厢门打开时,乘客处于上下电梯而流动的状态。这时发光装置502用发出的可见光表示轿厢102内的空位置。不仅乘上电梯的乘客,而且处于层站想要乘坐电梯的乘客,都可以通过发光装置502发出的光束了解轿厢102内的拥挤状况,并掌握空位置的方向,所以能够达到积极诱导乘客向空位置移动的作用,避免乘客聚集在轿厢入口处,从而使更多的乘客可以乘上电梯,提高电梯的运载效率。
如果轿厢门处于关闭的状态,该流程将进入步骤S610。在步骤S610,发光装置502关闭,停止发光。这样可以节省电力。
至此,该流程结束。只要该电梯装置处于运行状态,控制该流程的程序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例如,每隔10秒钟执行一次,或者每开启一次轿厢门时执行一次。当该电梯装置停止运行时,即轿厢102停留在某个楼层、轿厢102内又没有乘客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时,例如,持续了2分钟以上时,控制装置108可以停止该流程的控制程序,直到发生召唤该电梯装置的召唤信号,再重新启动该控制程序开始该流程。
<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一节中所提到的适用于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除去与显示器110有关的内容之外,均可以适用于第3实施例。例如,对地板104的区域划分可以划分为m×n个区域,其中,m和n是正整数,m和n可以相同。所划分的区域的形状,不限于方形。每个区域的形状还可以是六边形、或其他形状。作为位置检测装置可以使用开关装置取代称重传感器106。作为位置检测装置还可以使用摄像机取代称重传感器106。
作为位置检测装置还可以使用在第2实施例中说明的光敏检测系统取代称重传感器106。即,如图4所示,用包括光发射装置402和光敏传感器404的光敏检测系统取代称重传感器106。但是需要采取措施,使发光装置502发出的光不会导致光敏传感器404的误动作。作为这种措施,例如,可以在光敏检测系统中采用与发光装置502发出的光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束进行检测。还可以通过避免发光装置502发出的光进入光敏传感器404的方法,防止发光装置502的干扰,例如,使发光装置502的光线与光敏传感器404接收入射光的方向形成一定的角度,使其无法进入光敏传感器404等方法。
另外,虽然在图6说明的流程中,根据步骤S606所判断的轿厢门开关的不同,在后续的步骤S608和步骤S610中发光装置502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即,当轿厢门打开时空位置的发光装置502发光,当轿厢门关闭时发光装置502不发光。但是,可以在这个流程图中撤掉步骤S606和S610。即,不论轿厢门是否打开,只要有空位置,发光装置502就发光表示空位置。这样可以在轿厢门关闭后继续诱导乘客向空位置移动,改善轿厢内的局部拥挤状况,使乘客较为舒适地乘坐电梯。
图7是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在这个变形例中,用集中在轿厢102的顶棚103的中心处的发光装置702取代了分散在顶棚103的各个区域的发光装置502。发光装置702可以向多个空位置的方向发射多个光束来表示空位置。本变形例的其他组成部分与图5所示的第3实施例相同。
<第4实施例>
图8是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主要组成示意图。
该电梯装置主要包括轿厢102、称重传感器106、控制装置108和发光装置802。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是图5所示第3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一种变形例。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与图5所示的第3实施例相比,作为空位显示装置,用发光装置802取代了第3实施例的发光装置502。除了这一点之外,其他部分与第3实施例的电梯装置基本相同。即,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也包括图5所示的轿厢102、称重传感器106以及控制装置108,并且这些组成部分与图5中注有相同标记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在此省略对这些组成部分的说明。
与第3实施例相同,轿厢102的地板104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地板内,设置有一个称重传感器106。所以,轿厢102的地板104内设有与所划分的区域的数量相同的多个称重传感器106。
与第3实施例不同的是,发光装置802不是设置在轿厢102的顶棚103上,而是设置在轿厢102的地板104上。在地板104的每个区域内设置有一个发光装置802。所以,在轿厢102的地板104内设有与所划分的区域的数量相同的多个发光装置802。地板104的表层由透光材料构成,例如,地板104的表层可以由透光的玻璃、合成树脂等材料构成。每个发光装置802可以透过地板104的表层向轿厢102内发出可见光。
称重传感器106将检测信号传送到控制装置108。控制装置108基于称重传感器106所检测的结果判断轿厢内的空位置,向发光装置802发出显示指令。基于控制装置108指令,在有乘客202的区域发光装置802不发光,只有在没有乘客的区域发光装置802发出可见光,用发出的光向乘客表示空位置。
图6所示的控制流程图可以适用于本实施例。只要在第3实施例的流程说明中用发光装置802取代发光装置502就可以。
<第4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图8中,作为一个例子,发光装置802设置于称重传感器106的上方。但是这并不是对发光装置802与称重传感器106的相对位置进行的限定。只要称重传感器106的位置对发光装置802所发出的光没有阻碍,可以将发光装置802与称重传感器106设置在同一层面,也可以将发光装置802设置在称重传感器106的下方。
在<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一节中所提到的适用于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除去图7所示的内容之外,均可以适用于第4实施例。例如,对地板104的区域划分可以划分为m×n个区域,其中,m和n是正整数,m和n可以相同。所划分的区域的形状,不限于方形。每个区域的形状还可以是六边形、或其他形状。
作为位置检测装置可以使用开关装置取代称重传感器106。作为位置检测装置还可以使用摄像机取代称重传感器106。作为位置检测装置还可以使用在第2实施例中说明的光敏检测系统取代称重传感器106。即,如图4所示,用包括光发射装置402和光敏传感器404的光敏检测系统取代称重传感器106。
另外,虽然在图6说明的流程中,根据步骤S606所判断的轿厢门开关的不同,在后续的步骤S608和步骤S610中发光装置802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即,当轿厢门打开时空位置的发光装置802发光,当轿厢门关闭时发光装置802不发光。但是,可以在这个流程图中撤掉步骤S606和S610。即,不论轿厢门是否打开,只要有空位置,发光装置802就发光表示空位置。这样可以在轿厢门关闭后继续诱导乘客向空位置移动,改善轿厢内的局部拥挤状况,使乘客较为舒适地乘坐电梯。
在以上的说明中,发光装置802都是用发光来表示空位置。发光装置802也可以用闪烁来表示空位置。另外,发光装置802还可以用不同色彩的光来表示空位置。例如,在地板104的每个区域内设置两种色彩的发光装置802,一种是较暗的蓝色,一种是较亮的黄色。在有乘客的区域蓝色的发光装置802发出较暗的蓝色光,在没有乘客的区域黄色的发光装置802发出较亮的黄色光,向乘客表示空位置。
以上通过一些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于具有所有上述组成部分的实施例中。另外,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技术特征置换为其他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还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组成追加到其他的实施例中。另外,对每个实施例的组成的一部分,可以用其他技术特征进行追加、置换或删除。

Claims (7)

1.一种电梯装置,包括运载乘客的轿厢、以及对该电梯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位置检测装置和空位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轿厢内的乘客的位置,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轿厢内的空位置,所述空位显示装置基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指令显示所述轿厢内的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位显示装置是设置于所述轿厢内的显示器,或者是分别设置于所述轿厢内和层站的显示器,其在对应于空位置的部位用亮灯、闪烁或亮点表示空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位显示装置是一种发光装置,其设置于所述轿厢的顶棚,或者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地板,用发出的光表示空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是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地板内的多个称重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是一种光敏检测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轿厢的顶棚,向所述轿厢的地板投射光的多个光发射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地板,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所投射的光的多个光敏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是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地板上的多个开关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是设置于所述轿厢内的摄像机。
CN201310283735.5A 2013-07-08 2013-07-08 电梯装置 Pending CN1042764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3735.5A CN104276468A (zh) 2013-07-08 2013-07-08 电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3735.5A CN104276468A (zh) 2013-07-08 2013-07-08 电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6468A true CN104276468A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51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3735.5A Pending CN104276468A (zh) 2013-07-08 2013-07-08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76468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494A (zh) * 2015-05-27 2016-12-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具备图像识别功能的电梯
CN106276435A (zh) * 2016-08-25 2017-01-04 桂林九马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拥挤度的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和电梯
CN106348112A (zh) * 2016-08-25 2017-01-25 桂林九马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和电梯
CN109641716A (zh) * 2016-09-12 2019-04-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US10607365B2 (en) 2017-11-08 2020-03-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senting an image indicating a position for a person in a location the person is waiting to enter
WO2020152859A1 (ja) * 2019-01-25 2020-07-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内表示器
CN112010127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奥的斯电梯公司 基于视频分析的高级电梯分派
US11524868B2 (en) 2017-12-12 2022-12-13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vely utilizing cab space
US11667493B2 (en) 2018-03-19 2023-06-0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operation for occupancy
US11999589B2 (en) 2016-04-06 2024-06-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bile device state management and location determinati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3350A (zh) * 1986-05-08 1987-11-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1124223A (zh) * 1994-06-23 1996-06-12 奥蒂斯电梯公司 采用基于模糊响应时间逻辑的门厅呼叫分配方式来调度电梯
CN1956908A (zh) * 2004-05-26 2007-05-02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系统的乘客引导系统
JP2009161289A (ja) * 2007-12-28 2009-07-23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かご位置制御装置
CN102046506A (zh) * 2008-07-07 2011-05-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及电梯控制方法
JP2013056751A (ja) * 2011-09-08 2013-03-2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客誘導装置
CN103068709A (zh) * 2010-08-19 2013-04-24 通力股份公司 乘客流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3350A (zh) * 1986-05-08 1987-11-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1124223A (zh) * 1994-06-23 1996-06-12 奥蒂斯电梯公司 采用基于模糊响应时间逻辑的门厅呼叫分配方式来调度电梯
CN1956908A (zh) * 2004-05-26 2007-05-02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系统的乘客引导系统
JP2009161289A (ja) * 2007-12-28 2009-07-23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かご位置制御装置
CN102046506A (zh) * 2008-07-07 2011-05-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及电梯控制方法
CN103068709A (zh) * 2010-08-19 2013-04-24 通力股份公司 乘客流管理系统
JP2013056751A (ja) * 2011-09-08 2013-03-2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客誘導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494B (zh) * 2015-05-27 2018-05-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具备图像识别功能的电梯
CN106185494A (zh) * 2015-05-27 2016-12-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具备图像识别功能的电梯
US11999589B2 (en) 2016-04-06 2024-06-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bile device state management and location determination
CN106276435A (zh) * 2016-08-25 2017-01-04 桂林九马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拥挤度的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和电梯
CN106348112A (zh) * 2016-08-25 2017-01-25 桂林九马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系统和电梯
CN109641716B (zh) * 2016-09-12 2020-09-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9641716A (zh) * 2016-09-12 2019-04-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US10692238B2 (en) * 2017-11-08 2020-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senting an image indicating a position for a person
US11222436B2 (en) 2017-11-08 2022-01-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senting an image indicating a position for a person in a location the person is waiting to enter
US10607365B2 (en) 2017-11-08 2020-03-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senting an image indicating a position for a person in a location the person is waiting to enter
US11524868B2 (en) 2017-12-12 2022-12-13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vely utilizing cab space
US11667493B2 (en) 2018-03-19 2023-06-0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operation for occupancy
WO2020152859A1 (ja) * 2019-01-25 2020-07-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内表示器
CN112010127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奥的斯电梯公司 基于视频分析的高级电梯分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6468A (zh) 电梯装置
US20230174343A1 (en) Image analytics for elevator maintenance
CN101426711B (zh) 滑动门装置和电梯
CN101734537B (zh) 电梯用安全装置
CN103523620B (zh) 电梯用显示装置
EP349864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elevator car operating panel condition
CN102730509B (zh) 电梯轿厢灯检测系统
CN102239099B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4036707A (zh) 显示设备检测装置和方法、显示系统
JP2014028696A (ja) エレベータ用表示装置
JP2016200937A (ja) 避難誘導支援システム、避難誘導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71795A (ja) エレベータの停電灯異常検出装置
JP2013028440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内カメラの点検方法
JP2008143680A (ja) エレベータの誘導案内システム
CN105398925A (zh) 自动扶梯或人行道
JP5433606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
KR20200112980A (ko) 엘리베이터와 자립주행차의 연계 운행 시스템
CN107814282B (zh) 电梯按钮盘及其显示方法
CN101941621B (zh) 电梯设备
EP2711323A1 (en) Elevator control device
CN107304016A (zh) 电梯照明系统以及电梯装置
JP5566702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表示制御装置
JP2007022743A (ja) エレベータ表示装置
TWI614203B (zh) 電梯按鈕盤及其顯示方法
JP6665764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