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23A - 采用基于模糊响应时间逻辑的门厅呼叫分配方式来调度电梯 - Google Patents

采用基于模糊响应时间逻辑的门厅呼叫分配方式来调度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23A
CN1124223A CN95107071A CN95107071A CN1124223A CN 1124223 A CN1124223 A CN 1124223A CN 95107071 A CN95107071 A CN 95107071A CN 95107071 A CN95107071 A CN 95107071A CN 1124223 A CN1124223 A CN 1124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ondola
group
hall cal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7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14C (zh
Inventor
B·A·鲍威尔
J·斯坦利
小·D·J·西拉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 Elevator Co filed Critical Otis Eleva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124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2Up or down call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判断大楼中的一组电梯吊舱中的每个吊舱是否有效的方法。在有效吊舱中,分配是按以下原则进行的,即根据每个吊舱在相对于吊舱响应呼叫的低、中或高延迟的模糊组中的项目,以及每个吊舱在表示该吊舱的分配对已分配的门厅呼叫的响应有没有很大不利影响的模糊组中的项目来进行分配。呼叫被分配给模糊组中具有最高加权项目和的那个吊舱。

Description

采用基于模糊响应时间逻辑的门厅
呼叫分配方式来调度电梯
本发明涉及电梯吊舱的调度方法,以使吊舱响应分配给它的门厅呼叫,该方法包括的模糊逻辑表达的每个吊舱响应一个呼叫的预测时间,以及对相应吊舱的这种分配对其他呼叫产生的作用。
在呼叫登记后对电梯吊舱的立即分配通常是根据预测来进行的,以便使乘客在预期要应答该呼叫的那部吊舱的电梯门前排队,并且使乘客放心。在1991年12月20日递交的同属本申请人的未决美国专利申请No.07/812,1 89中,门厅呼叫分配是以预期能最快到达的吊舱为基础的,除非这一分配会使其他呼叫变得“更老”(或更久);所谓“更老”的意思是说已经预测出该呼叫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不会得到应答。上述这一系统的问题在于,即使一个吊舱可以极快地(例如在十秒之内)应答上述呼叫,如果这一分配会使对任一其他呼叫的预测响应提前59到60秒或60到61秒,总之这样会使该呼叫变得更老,那么,该吊舱就不会执行这种分配;即使在所有的剩余分配可能需要40秒,并会使呼叫必须等待57或59秒的情况下也照此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分配第一个吊舱显然优于其他任一吊舱,但却不能执行这种分配方式。另一方面,如果不采用门限,大楼的拥有者会担心由于为其他呼叫提供了过快的响应时间而造成对某些呼叫的响应时间过长。电梯常常靠这样的限制来保证满足需要,即在上班期间的任一给定时间间隔(例如1小时)中仅有很少(一或两个)呼叫需要很长时间(约1分钟)才能得到应答。因此就必须采用门限来避免出现上述结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门厅呼叫分配的电梯吊舱调度系统,它在应答被分配的呼叫的预测时间长度和这种分配对大楼中所有其他已分配的门厅呼叫做出应答的预测时间长度的影响两方面都是合理的,以及一种易于改编的门厅呼叫分配系统,以便在给定电梯组中在客流量特性和乘客要求的满意程度两方面适应所需的响应特性。
按照本发明,吊舱响应一个可能已分配的门厅呼叫的预测时间被转换成多个模糊组中的项目,模糊组表示延迟的改变程度,如果延迟过多,对所有其他已分配的门厅呼叫的预期影响也被指定为多个模糊组中的项目,各模糊组代表其他呼叫受到不利影响的程度,并对结果给出适当的加重,以便能选择最佳的总体预测响应,由此来确定分配方案。
按照本发明,加重是利用吊舱响应时间和对其他呼叫的影响的加权组合来实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这种加重是利用乘积之和获得的。
按照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了电梯的调度,一个吊舱可以为门厅呼叫提供服务,除非它出现了延迟而其他吊舱却没有延迟,或者如果它已满载并在到达指定呼叫点之前没有卸下几名乘客的机会,除非其他吊舱没有满载,或是其他吊舱在到达指定呼叫点之前会变为不满载。
本发明可以在响应指定呼叫的预测时间与这种分配对其他呼叫的预期影响之间实现一种平衡。根据下文中的说明,本领域中的熟练人员很容易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实现本发明。
按照以下结合附图对解释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吊舱有效程序的逻辑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配程序的逻辑流程图。
图3是表示多个模糊组的曲线,模糊组代表一部电梯对一个呼叫的预测响应中的延迟程度。
图4的示意图说明了分配给吊舱的一个呼叫对其他已分配的门厅呼叫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程度范围。
图5是用于解释加重加权的表。
参见图1,吊舱有效程度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一种整体分配程序的一部分,在整体分配程序中,门厅呼叫是按顺序得到分配的,例如首先逐个楼层地分配上行方向的呼叫,然后再逐个楼层地分配下行方向的呼叫。对每个方向和楼层来说,如果有一门厅呼叫,就考虑每个有效吊舱对该呼叫的应答,并随后考虑所有的吊舱,以便确定把该呼叫分配给哪个吊舱。在这种程序结构中,每个呼叫都依次进入图1的吊舱有效程序,随后进入图2的分配程序。
在图1中,通过入口点11进入吊舱有效程序,第一步12把吊舱计数器C设定到电梯组中编号最高的吊舱的编号。在考虑各个吊舱的呼叫分配时,计数器跟踪各个吊舱。测试13判断吊舱C是否在电梯组中。如果不在,测试13的否定结果就进到步1 4,在有效吊舱图中清除代表吊舱C的位。然后,步15减小C计数器,测试16判断是否已检查完了所有的吊舱。如果没有,程序就返回测试13去按顺序检查下一个低号吊舱是否在电梯组中。假定该吊舱在组中,测试19就判断吊舱C是否因某种原因没有关门而被廷迟了,测试20判断组中的其他吊舱是否也都延迟了。如果该吊舱发生延迟而其他吊舱没有延迟,测试20的否定结果就进到步14使这一吊舱变为无效。但是,如果该吊舱没有延迟,或是所有吊舱都延迟,测试21就判断该吊舱是否满载,其根据是负载重量或其他公知的吊舱负载测量装置的指示。如果未满载,测试21的否定结果就进到步22,把有效吊舱图的位进行设定以指示吊舱C在有效吊舱中。然后就进到步骤15和测试16,因而使程序再次返回测试13。
另一方面,如果吊舱C满载了,测试21的肯定结果就进到测试25,判断是否有中间吊舱呼叫;也就是在吊舱C内登记的吊舱C当前位置与要分配的那个呼叫之间的楼层的呼叫。如果有中间吊舱呼叫,就意味着乘客会下梯,因此,当吊舱到达呼叫点时就应该有空位。如果没有中间吊舱呼叫,就表示吊舱会持续满载,而测试25的否定结果就进到步14,使有待登记的这一吊舱变为无效。如果有中间的呼叫,测试25的肯定结果就进到测试26,判断所有的吊舱呼叫是否都是中间呼叫。如果都是,就确信吊舱到达呼叫点时一定有空位,因此,测试26的肯定结果就进到步22,把该吊舱登记为有效。如果不是所有呼叫都是中间呼叫,测试26的否定结果就进到测试27,检查是否有任何中间门厅呼叫。如果没有中间门厅呼叫,更多乘客进入吊舱以代替测试25中确定的在中间吊舱呼叫将要离去的乘客可能性就很小。因此,测试27的否定结果同样会进到步22。但是,如果有中间门厅呼叫,测试27的肯定结果就进到测试28,判断组中的所有吊舱是否都满载。如果不是,就不必使该吊舱过载,那样,测试28的否定结果就进到步14,把这一吊舱登记为无效。如果所有吊舱都满载,测试28的肯定结果就进到测试29,判断在其当前位置与发出这一呼叫的位置之间没有中间门厅呼叫的组中是否有吊舱。若有这样一个吊舱,它就可以处理这个呼叫,因此,测试29的肯定结果就进到步14,把现有的吊舱登记为无效。如果在组中没有一个在其当前位置与这一门厅呼叫位置之间没有门厅呼叫的吊舱,测试29的否定结果就进到测试30,判断组中是否有任何吊舱没有去往这一呼叫前方的吊舱呼叫,该测试表示了某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即便是所有吊舱都满载,某个吊舱仍可能有空位,因为其所有的呼叫(相对于其当前的负载而言)都是中间呼叫。因此,测试28-30要判断有没有空位,是否将要有空位,或是在某个其他吊舱到达呼叫点时将会出现空位,因此不应把这一满载吊舱视为有效。但是,如果这一吊舱是满载的,并且其他吊舱都是满载的并且看起来不可能为更多的乘客提供空位,此时若放过这个吊舱则会更坏,因此,测试30的否定结果就进到步22,把该吊舱登记为有效,以便应答这一呼叫。最终,在步15中减小了C计数器之后,C计数器指向低号吊舱,测试16的肯定结果通过转移点31使程序进到图2的分配程序。
在图2中,第一子程序34确定所有门厅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不包括正在考虑的门厅呼叫(该呼叫在此时还没有被分配),此处将其称为分配“之前”的预测等待时间。这一预测等待时间是该呼叫已经发出的时间加上剩余响应时间(RRT),它是目前所分配的应答各个呼叫的吊舱到达这一呼叫点所需预测时间。然后在步35再次把C计数器设定到高号吊舱。测试36按照图1中步14和22中的判断核查该吊舱是否有效。如果无效,步37就减小C计数器并由测试38确定是否已完成了对所有吊舱的处理。如果未完成,程序就返回测试36按顺序处理下一个低号吊舱。如果该吊舱有效,步39就把这一门厅呼叫分配给正在考虑中的吊舱(C)。这一分配是暂时的,并且在步40中在下文所述的每种情况时被自动解除。子程序41按照公知的原理确定吊舱C到达这一门厅呼叫点的预测的剩余响应时间,在上述未决的申请中对此有所说明。这种剩余响应时间基本上是根据已分配的门厅呼叫和已登记的吊舱呼叫估算出的吊舱运行距离、开门关门、等待乘客进、出吊舱等等所需的时间。子程序42确定在把这一呼叫分配给该要求的吊舱的情况下其他的所有已分配的门厅呼叫需要忍受的预测等待时间;此处将这一时间称为分配“后”的预测等待时间。步40从吊舱C消除该呼叫的分配。子程序43确定所有“受影响的”呼叫,其定义是这样一些呼叫,其分配“后”的预测等待时间(由子程序42确定)超过了其分配“前”的预测等待时间(由子程序34确定)。对所有受影响的呼叫(从感觉上来说,如果做这样的分配,它比不做这一分配会使受影响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延长),如都给予考虑,而不管这种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是否会超过某一门限值。从下文中可见,本发明是通过模糊逻辑和加重的方式来调节的。
一旦求出了该吊舱应答指定门厅呼叫的估算剩余响应时间和对所有其他呼叫的不利影响,子程序44就在多个模糊组中分别查寻该吊舱应答指定门厅呼叫的剩余响应时间项目,这些模糊组的标度是剩余响应时间,如图3所示。然后在子程序45中从标度为预测等待时间的多个模糊组中查出具有最大预测等待时间的那个受影响呼叫的项目值,例如图4所示的模糊组。模糊组分别代表了这一吊舱不适合为这一呼叫服务的不同的标度。图3和4的模糊组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
RRT为低={[1.0,0],[1.0,5],[0.0,15])
RRT为中={[0.0,0],[0.0,5],[1.0,15],[1.0,20],[0.0,45])
RRT为高={[0.0,0],[0.0,30],[1.0,45])
没有受延迟影响的呼叫={[1.0,0],[1.0,30],[0.0,60])
受延迟影响很大的呼叫={[0.0,0],[0.0,45],[1.0,85]}
按照如图5中所示的一个表,对剩余响应时间和受影响的预测等待时间的各种组合给予加重,由此来确定图3和4中的五个模糊组(由子程序44和45提供)的项目值应起的作用。图5的表中所示的抽样值代表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无论如何,最可取的是低值的剩余响应时间,并且对老呼叫没有影响;而最不可取的是高响应时间和对其他呼叫的明显影响。
用图5的加重方法对从子程序44和45所确定的项目值的组合中所得的模糊定律组的计算过程可以采用一种规范的方法,即对T-模(T-Norm)函数(在定律中用于项目的组合)采用乘法和对S-模(S-Norm)函数(用于组合不同定律的结果)采用加法。这种模糊推理过程可以写成一种函数式,其中采用×代表乘法,而+代表加,由此对每个吊舱计算出综合质量:
综合质量(吊舱C)=
加重(RRT为低,且没有受到延迟影响的呼叫)
×项目值(RRT为低)×项目值(没有受延迟影响的呼叫)
+加重(RRT为中,且没有受延迟影响的呼叫)
×项目值(RRT为中)×项目值(没有受延迟影响的呼叫)
+加重(RRT为高,且没有受延迟影响的呼叫)
×项目值(RRT为高)×项目值(没有受延迟影响的呼叫)
+加重(RRT为低,受延迟影响很大的呼叫)
×项目值(RRT为低)×项目值(受延迟影响很大的呼叫)
+加重(RRT为中,受延迟影响很大的呼叫)
项目值(RRT为中)×项目值(受延迟影响很大的呼叫)
+加重(RRT为高,受延迟影响很大的呼叫)
×项目值(RRT为高)×项目值(受延迟影响很大的呼叫)
(式1)
如果用E代表加重,m()代表项目值,L/N代表低和没有,以及类似的符号代表所有六个项,就可以用简短的表达式写出质量函数(G)如下:
(G)C=E(L/N)×m(L)×m(N)
    +E(M/N)×m(M)×m(N)
    +E(H/N)×m(H)×m(N)
    +E(L/V)×m(L)×m(V)
    +E(M/V)×m(M)×m(V)
    +L(H/V)×m(H)×m(V)
                                           (式2)
在图3-5的例中:
G(C)=(100×.30×.333+75×.70×.333
    +15×.00×.333+25×.30×.125
    +10×.70×.125+5×.00×.125
                                            (式3)
G(C)=9.99+17.50+0.00+0.94
    +0.88+0.00
                                            (式4)
G(C)=29.31                                 (式5)
在图2中,测试48判断所考虑的吊舱是否有一个与有待分配的门厅呼叫相吻合的吊舱呼叫。如果没有,测试48的否定结果就进到子程序49用上述方法根据式1-5计算把这一呼叫分配给吊舱C时的质量。例如可以使用图5和式3中所示的加重值。另一方面,若有一个重合的吊舱呼叫,测试48的肯定结果就进到子程序50,考虑到无论如何也应把门厅呼叫分配给去往该楼层的一个吊舱的客观需要,用不同的加重系数组执行式1-5的质量计算。这时通常要增大图5中“很大”栏中的值,因为重合的呼叫对其他门厅呼叫的作用是一个综合系统因素。这样,如果有一个重合的吊舱呼叫,“很大”栏就可以改为45,20和15。当然,在本发明的任何实施过程中,所有这些因素都只能暂时地适应特定的需要。
若在子程序49或50中已确定了把这一呼叫分配给吊舱C的质量值,就进到了步37,减小C计数器,并由测试38判断是否对所有吊舱已完成了确定吊舱是否无效或确定其质量值的检查。最初时没有完成,因此,测试38的否定结果使程序返回测试36;最终,组中的所有吊舱都经过了处理,而子程序49和50的结果可以被视为如下形式的一个模糊组(分配):{[质量(吊舱1),吊舱1],[质量(吊舱2),吊舱2],……[质量(吊舱N),吊舱N]}                                       (式6)为了确定实际的分配,可以利用Max Defuzzification解除分配模糊组的模糊。这相当于选择具有最大质量值(式5)的吊舱。这样,测试38的肯定结果进到子程序51,把门厅呼叫分配给在子程序49或50中从所有吊舱中确定的具有最大质量值的那个吊舱。然后,转移点52使程序返回,去接着计算下一个呼叫的分配,直到完成对所有门厅呼叫的计算。这些分配被反映在组控制器的调度过程中,使吊舱控制器最终令各吊舱为呼叫提供服务。
通过观察显然可以看出图1和2的程序是可以组合的,在图1中可以确定各个吊舱的有效性,如果有效,就在图2中确定其质量值,然后减小C计数器,依次指向下一个吊舱。然而,图1和图2所示的情况仅是为了澄清有效性,与门厅呼叫分配是不同的概念。熟悉本领域的人在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变更的条件下可以用很多方式实际实现这些程序的上述和其他细节。另外,除了如图4和式1-5中那样对受影响的预测等待时间仅使用两个模糊组的情况,如果采用三或五个不同的模糊组,可能更适合本发明的应用,这些模糊组可以按照式1-5的方式运用,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样,为了适应本发明的任意用途,可以适用其他的模糊和其他模糊组数值,所有这些都不影响本发明的实际应用,尽管这种选择在本发明的特定应用场合会大大影响其计算的数值。换句话说,模糊组的特性和数量应该这样来选择,从而在应用本发明的任一给定电梯组中从实用角度获得所需的最佳响应平衡。这才是本发明的特征。
因此,尽管本发明是参照其特殊实施例来表示和说明的,应该认识到,本领域中的熟练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各种其他的变更和增删。

Claims (11)

1.在大楼中成组操作的多个电梯的调度方法,包括把门厅呼叫分配给用于服务的吊舱,其特征是:
为每个已分配由一个吊舱等待服务的门厅呼叫提供第一预测等待时间,它表示在没有其他门厅呼叫被分配给这一吊舱的情况下,在上述已分配的呼叫得到已分配的吊舱的服务之前的预测时间;
为每个有待分配的未分配门厅呼叫针对每个可以为上述未分配门厅呼叫服务的有效吊舱提供一个剩余响应时间信号—它代表上述吊舱到达上述呼叫点所需的估算时间,以及多个第二预测等待时间信号,各自用于一个上述的已分配门厅呼叫,分别代表若把上述未分配的门厅呼叫分配给上述吊舱时其到达相应门厅呼叫点所需的预测时间;
对于同一个已分配的门厅呼叫来说,如果一个上述第二预测等待时间信号大于相应的第一预测等待时间信号,就识别一个受影响的预测等待时间信号;
提供一族第一模糊组,每个上述第一模糊组对应一个标度,该标度表示现行门厅呼叫对被考虑的吊舱的分配将对所有上述已分配门厅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形成的不利影响,每个模糊组包括多个预定的第一信号组,每个第一信号组与上述已分配门厅呼叫的一个给定的预测等待时间有关,每个上述第一信号组具有对应多个限度的信号,每个限度包括一个相当于给定的预测等待时间的基本元素和一个相应的项目值,该值表示把被考虑的门厅呼叫分配给被考虑的吊舱时对于已分配门厅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受到不利影响的标度,该标度由相应的模糊组表示;
提供一族第二模糊组,每个上述第二模糊组对应一个标度,该标度表示所考虑的吊舱应答所考虑的门厅呼叫的剩余响应时间构成响应上述呼叫的延长时间段的程度,每个模糊组包括多个预定的第二信号组,每个上述第二信号组对应一个响应上述门厅呼叫的时间长度,每个上述第二信号组具有对应多个第二限度的信号,每个上述第二限度包括一个相当于响应上述呼叫的时间长度的基本元素和一个相应的项目标度,该项目对应着可能的上述时间长度,该时间长度构成了由相应模糊组代表的延迟标度;
从上述第一模糊组为具有最大的第二预测等待时间的上述一个受影响的预测等待时间信号提供多个信号,这多个信号代表一个受影响的预测等待时间模糊组,其中的每个限度具有代表标度的基本元素,其标度确定了上述第二预测等待时间对上述已分配门厅呼叫的不利影响,以及一个项目标度,它等于有关的第一模糊组的项目标度;
从上述第二模糊组为每个上述剩余响应时间信号提供多个代表一个剩余响应时间模糊组的信号,该模糊组中的每个限度具有一个基本元素,它相当于把上述响应时间认定为延长时间段的标度;以及一个项目标度,它等于有关的第二模糊组的项目标度;
根据上述受影响预测等待时间模糊组和上述剩余响应时间模糊组分配上述门厅呼叫;以及
调度上述吊舱去应答已分配的门厅呼叫。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
提供一组预定的加重信号,各自代表一个表示标度的值,而标度则代表在分配吊舱去响应门厅呼叫的过程中被认为重要的由每个上述第一模糊组与每个上述第二模糊组所代表的一种对应的组合条件;以及
根据上述项目值分别与相应的一个上述加重信号的乘积之和,分别对每个吊舱分配上述门厅呼叫。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呼叫被分配给具有最大和的吊舱。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具有用于代替上述第一和第二信号组的信号组,相对于在分配的门厅呼叫方向和楼层上有一个吊舱呼叫的任一吊舱使用这种替代信号组。
5.调度一组电梯吊舱为登记的门厅呼叫提供服务的方法,其特征是,对每个待分配的门厅呼叫:
为每个可能响应一个未分配门厅呼叫的上述吊舱提供一个信号,该信号在多个第一组判别信号中各自代表一个限度,上述第一组各自对应一个第一门厅呼叫分配准则,上述第一组各自对应上述第一分配准则的不同标度,上述第一组的每个限度具有一个表示范围的值,该范围表示上述吊舱对上述呼叫的分配与由对应的第一组表明的上述第一分配准则之间的适应性程度;
为每个可能响应上述门厅呼叫的上述吊舱提供一个信号,该信号在多个第二组判别信号中各自代表一个限度,上述第二组各自对应一个第二门厅呼叫分配准则,上述第二组各自对应上述第二分配准则的不同标度,上述第二组的每个限度具有一个表示范围的值,该范围表示上述吊舱对上述呼叫的分配与由对应的第二组表明的上述第二分配准则之间的适应性程度;
提供一组预定的加重信号,每个加重信号对应一个上述第一组和一个上述第二组的一种组合;
提供多个加权信号,每个加权信号由一个上述选择信号和来自对应上述一个选择信号的一个上述组中的限度的乘积构成;
为每个上述吊舱提供上述加权信号的和;以及
在上述大楼中调度上述吊舱,其方法包括分配上述吊舱中具有上述和信号的最高值的一个吊舱去响应上述门厅呼叫。
6.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是:
为上述吊舱中具有与上述门厅呼叫的方向和楼层相重合的吊舱呼叫登记的每个吊舱提供判别信号的替代组,它具有分别对应上述第一和第二组但又与之不同的值;以及
根据用于具有重合吊舱呼叫的上述吊舱的上述替代组的限度分配上述门厅呼叫,并根据用于其他上述吊舱的上述第一和第二组分配上述门厅呼叫。
7.在大楼中调度一组电梯吊舱的方法,把门厅呼叫分配给可为其服务的有效电梯吊舱,对每个待分配的特定门厅呼叫,其中包括:
判断一个给定的吊舱是否满载,如果不满载,就提供一个表示上述给定吊舱可以应答门厅呼叫的有效信号,如果满载,就判断上述给定吊舱在上述给定吊舱的当前位置与上述特定门厅呼叫点之间是否有已登记的中间吊舱呼叫,如果没有,就提供一个无效信号,表示上述给定吊舱不能为门厅呼叫提供服务;
其特征包括以下改进:
如果吊舱满载并且有并非中间吊舱呼叫的吊舱呼叫,就判断在上述给定吊舱的当前位置与上述特定门厅呼叫点之间是否有中间门厅呼叫,如果没有,就提供上述有效信号,如果有中间门厅呼叫,除非上述组中的另一吊舱有容纳乘客的空位,或是在其到达上述特定呼叫点时可能有空位,否则仍提供上述有效信号;
把门厅呼叫分配给与上述有效信号有关的吊舱;以及
调度上述吊舱去应答分配给其的门厅呼叫。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上述最后一步中如果有中间门厅呼叫,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组中的所有吊舱是否都满载,如果不是,就提供上述无效信号,若是组中的所有吊舱都满载,就判断组中是否有另一个吊舱在其当前位置与上述特定门厅呼叫点之间没有中间门厅呼叫,如果没有,就提供上述无效信号,但若是组中所有吊舱都有中间门厅呼叫,就判断除上述特定呼叫外组中是否有一个吊舱没有吊舱呼叫,提供上述有效信号;
把门厅呼叫分配给与上述有效信号有关的吊舱,以及
调度上述吊舱去应答分配给其的门厅呼叫。
9.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
判断上述给定吊舱是否延迟;以及
如果上述吊舱延迟,就提供上述无效信号,除非是组中的所有吊舱都延迟。
10.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
判断上述给定吊舱是否延迟;以及
如果上述吊舱延迟,就提供上述无效信号;除非是组中的所有吊舱都延迟。
11.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门厅呼叫按以下步骤被分配给上述吊舱:
为每个可能响应一个未分配门厅呼叫的上述吊舱提供一个信号,该信号在多个第一组判别信号中各自代表一个限度,上述第一组各自对应一个第一门厅呼叫分配准则,上述第一组各自对应上述第一分配准则的不同标度,上述第一组的每个限度具有一个表示范围的值,该范围表示上述吊舱对上述呼叫的分配与由对应的第一组所指示的上述第一分配准则之间的适应性程度;
为每个可能响应上述门厅呼叫的上述吊舱提供一个信号,该信号在多个第二组判别信号中各自代表一个限度,上述第二组各自对应一个第二门厅呼叫分配准则,上述第二组各自对应上述第二分配准则的不同标度,上述第二组的每个限度具有一个表示范围的值,该范围表示上述吊舱对上述呼叫的分配与由对应的第二组所指示的上述第二分配准则之间的适应性程度;
提供一组预定的加重信号,每个加重信号对应一个上述第一组和一个上述第二组的一种组合;
提供多个加权信号,每个加权信号由一个上述选择信号与来自对应上述一个选择信号的一个上述组中的限度的乘积构成;
为每个上述吊舱提供上述加权信号的和;以及
在上述大楼中调度上述吊舱,其方法包括分配上述吊舱中具有上述和信号的最高值的一个吊舱去响应上述门厅呼叫。
CN95107071A 1994-06-23 1995-06-22 采用基于模糊响应时间逻辑的门厅呼叫分配方式来调度电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3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64652 1988-10-31
US26465294A 1994-06-23 1994-06-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23A true CN1124223A (zh) 1996-06-12
CN1076314C CN1076314C (zh) 2001-12-19

Family

ID=23007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70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314C (zh) 1994-06-23 1995-06-22 采用基于模糊响应时间逻辑的门厅呼叫分配方式来调度电梯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5668356A (zh)
EP (1) EP0688734B1 (zh)
JP (1) JPH0840652A (zh)
KR (1) KR960000747A (zh)
CN (1) CN1076314C (zh)
DE (1) DE69511633T2 (zh)
HK (1) HK1006118A1 (zh)
SG (1) SG34238A1 (zh)
TW (1) TW42814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98C (zh) * 1996-12-30 2001-09-26 Lg·Otis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4276468A (zh) * 2013-07-08 2015-01-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CN108408514A (zh) * 2018-03-14 2018-08-1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联机群控型电梯调度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4227A (en) * 1997-12-30 1999-05-18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adjusting the architecture of a neural network used in elevator dispatching
US6328135B1 (en) * 2000-10-23 2001-12-11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difying elevator group behavior utilizing complexity theory
US7549517B2 (en) * 2005-08-29 2009-06-23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dispatching including passenger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and a fuzzy logic algorithm
US8195595B2 (en) * 2008-06-30 2012-06-0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rediction of functional availability of complex system
CN114044415A (zh) * 2021-10-12 2022-02-15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首层门禁派送电梯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580A (ja) * 1982-06-29 1984-01-11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US4760896A (en) * 1986-10-01 1988-08-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group control on elevators
JPH0676181B2 (ja) * 1988-02-01 1994-09-2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607597B2 (ja) * 1988-03-02 1997-05-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H01203187A (ja) * 1988-02-05 1989-08-15 Fujitec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H0712891B2 (ja) * 1988-02-17 1995-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US4793443A (en) * 1988-03-16 1988-12-2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ynamic assignment switching in the dispatching of elevator cars
JP2560403B2 (ja) * 1988-04-13 1996-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US5024295A (en) * 1988-06-21 1991-06-18 Otis Elevator Company Relative system response elevator dispatcher system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vary bonuses and penalties
JP2608970B2 (ja) * 1990-06-15 1997-05-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US5146053A (en) * 1991-02-28 1992-09-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patching based on remaining response time
JPH04313571A (ja) * 1991-04-12 1992-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US5260526A (en) * 1991-04-29 1993-11-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assignment conditioned on minimum criteria
AU645882B2 (en) * 1991-04-29 1994-01-27 Otis Elevator Company Using fuzzy logic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in an elevator car
US5219042A (en) * 1991-12-17 1993-06-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Using fuzzy logic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entering and exiting an elevator car
US5427206A (en) * 1991-12-10 1995-06-27 Otis Elevator Company Assigning a hall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based on remaining response time of other registered calls
US5467844A (en) * 1991-12-20 1995-11-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Assigning a hall call to a full elevator car
US5563386A (en) * 1994-06-23 1996-10-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ispatching employing reevaluation of hall call assignments, including fuzzy response time logic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98C (zh) * 1996-12-30 2001-09-26 Lg·Otis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4276468A (zh) * 2013-07-08 2015-01-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CN108408514A (zh) * 2018-03-14 2018-08-1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联机群控型电梯调度方法
CN108408514B (zh) * 2018-03-14 2020-04-2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联机群控型电梯调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14C (zh) 2001-12-19
TW428145B (en) 2001-04-01
SG34238A1 (en) 1996-12-06
DE69511633T2 (de) 1999-12-16
HK1006118A1 (en) 1999-02-12
EP0688734A1 (en) 1995-12-27
DE69511633D1 (de) 1999-09-30
US5668356A (en) 1997-09-16
EP0688734B1 (en) 1999-08-25
JPH0840652A (ja) 1996-02-13
KR960000747A (ko) 1996-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48152B1 (en) Queue based elevator dispatching system using peak period traffic prediction
US4708224A (en) Apparatus for the load dependent control of an elevator
CA1323458C (en) Optimized "up peak" elevator channeling system with predicted traffic volume equalized sector assignments
CN1076314C (zh) 采用基于模糊响应时间逻辑的门厅呼叫分配方式来调度电梯
US561251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calls entered at floors to cars of a group of elevators
US4991694A (en) Group control for elevators with immediate allocation of destination calls
US4411338A (en)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elevator cage call forecast
EP0544540A2 (en) Elevator system having improved crowd service based on empty car assignment
WO2004113216A2 (en) Method and elevator scheduler for scheduling plurality of cars of elevator system in building
CN1065509C (zh) 用多舱室电梯改善拥挤时的服务
CN110304504B (zh) 基于乘客乘梯习惯预测的乘梯需求的电梯调配方法及系统
US64393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new hall calls to one of a plurality of elevator cars
CN1795132A (zh) 对电梯的进入高峰交通的识别
CN1117937A (zh) 用包括模糊响应时间逻辑的门厅呼叫分配重新估算方式来调度电梯
JP2004520251A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方法
JPH0158111B2 (zh)
CN1906107B (zh) 节能电梯调度
JPH0694341B2 (ja) エレベ−タの待時間予測装置
CN113860097B (zh)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57308A (zh) 电梯调配方法
EP0357936B1 (en) Dynamic selection of elevator call assignment scan direction
JP508221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及び群管理方法
US7475757B2 (en) Elevator dispatching with balanced passenger perception of waiting
WO2005009879A1 (en) Elevator dispatching with balanced passenger perception of waiting
Maeda et al. Revised design calculations of elevator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