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6559A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6559A
CN101946559A CN2009801056020A CN200980105602A CN101946559A CN 101946559 A CN101946559 A CN 101946559A CN 2009801056020 A CN2009801056020 A CN 2009801056020A CN 200980105602 A CN200980105602 A CN 200980105602A CN 101946559 A CN101946559 A CN 101946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ecruitment
heating
mode
pre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56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6559B (zh
Inventor
野口新太郎
榊原邦晃
石尾嘉朗
富永博
渡边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46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6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5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13/00Aspects relating both to resistive heating and to induction heating, covered by H05B3/00 and H05B6/00
    • H05B2213/04Heating plates with overheat protec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13/00Aspects relating both to resistive heating and to induction heating, covered by H05B3/00 and H05B6/00
    • H05B2213/07Heating plates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短时间内完成预热且保持预热完成后的温度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对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2);向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的逆变器电路(7);包含用于设定逆变器电路的工作模式的工作模式设定部(4b)的操作部(4);检测从烹调容器的底面放射出的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3);根据输入到操作部的设定和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逆变器电路的输出的控制部(8);以及报知部(13)。当选择了预热加热模式作为工作模式时,控制部以用第1加热输出加热烹调容器的预热模式开始动作,当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第1规定增加量时,使报知部报知完成了预热,且转移到用比第1加热输出低的第2加热输出进行加热的待机模式。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烹调容器等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一般家庭及业务用的厨房等中,广泛使用通过加热线圈来对煮锅及炒锅等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器在顶板(top plate)的下面设有热敏电阻等热敏元件,通过热敏元件检测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控制加热线圈以使检测到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一致。例如,在进行油炸烹调之前对烹调容器进行预热时,控制热敏元件的检测温度达到预热时的目标温度。
关于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上升,在像油炸烹调那样向锅里放入大量的油和食材时(负荷大时),温度上升缓慢,但是,当仅向锅中投入少量的油时(负荷小时),温度上升急剧。另一方面,热敏元件是通过检测从烹调容器传导到顶板的热来检测载置在顶板上的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的,因此,针对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的跟踪性不好。因此,在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急剧上升时,实际的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与热敏元件的检测温度之间的误差会变大。由此,有时即使实际的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已达到目标温度,也无法检测到该状况从而继续进行加热,使得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远远超过目标温度而达到油起火温度等的危险温度。因此,在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检测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梯度,从而当温度梯度比规定的温度梯度陡时,停止加热,由此来控制加热线圈,使得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不会达到危险温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4-33881号公报
但是,对于根据基于热敏元件的检测温度算出的温度梯度来控制加热停止的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当负荷小时,例如在像使用底面板厚薄的烹调容器并放少量油开始烹调那样的炒菜烹调时,有时会像下面那样发生加热停止的延迟。
由于热敏元件是通过检测顶板的下表面温度来检测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的,因此,如果热敏元件检测温度的位置处的烹调容器的底面与顶板之间的间隙大,则会对检测温度与实际的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之间的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锅底有翘曲的情况下,在锅底与顶板之间会出现很大的间隙。在这种情况下,锅底的温度很难传到顶板,因此,与实际的锅底的温度梯度相比,根据热敏元件的检测温度计算出的温度梯度较缓。因此,有时加热的停止发生延迟。
另外,在烹调容器的底面厚度薄的情况下,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上升急剧。另一方面,热从烹调容器的底面传到顶板的下表面需要时间。因此,即使成功检测到与实际的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梯度相同的斜度,但有时在检测到该情况之前将发生时间上的延迟,导致加热的停止发生延迟。
如上所述,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根据基于感应元件的检测温度计算出的温度梯度来控制加热的停止的,因此,存在加热的停止发生延迟的情况。当加热的停止发生延迟时,存在这样的问题: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将远远超过目标温度,之后,稳定到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变长。另一方面,当负荷小时,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为了使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不超过目标温度,不得不用低火力来开始加热。但是,此时,将产生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变长的问题。
因此,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存在如下问题,即:在被加热物的底面板厚很薄时,无法使被加热物的温度短时间达到目标温度,且无法防止向该目标温度过渡中的温度的异常升高。因此,在用锅进行炒菜等的烹调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预热,且无法防止锅的温度过度上升而发生变形或变色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即使被加热物的底面的板厚很薄,该感应加热烹调器也能使被加热物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且能防止向该目标温度过渡中的温度的异常升高。具体地讲,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用锅进行炒菜等的烹调时,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预热,且能防止锅的温度过度上升而发生变形及变色的状况。并且,提供了一种在预热完成后,继续加热而使被加热物保持在适度的温度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顶板,其由透过红外线的材料形成;加热线圈,其通过接受高频电流的供给,来对载置在顶板上的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逆变器电路,其向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操作部,其包含用于设定逆变器电路的工作模式的工作模式设定部;红外线传感器,其检测从烹调容器的底面放射的透过顶板的红外线;控制部,其根据输入到操作部的设定和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控制逆变器电路的输出;以及报知部,工作模式包含在进行加热之前进行预热的预热加热模式,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当工作模式被设定为预热加热模式时,以预热模式开始工作,在该预热模式下,用与预热加热模式对应的第1加热输出来对烹调容器进行加热,当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了第1规定增加量时,使报知部报知完成了预热,并转移到用比第1加热输出低的第2加热输出进行加热的待机模式。
也可以取代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而是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相对于规定的初始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所述第1规定增加量时,转移到待机模式。在该情况下,规定的初始输出值可以是在将以下温度的烹调容器载置在顶板上时得到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所述温度是这样的温度:在该温度下,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相对于烹调容器的温度变化的梯度为规定值以下。
可以是:在待机模式下,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为第2规定增加量以上时,用比第2加热输出小的第3加热输出进行加热或停止加热,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小于第2规定增加量以下的第3规定增加量时,用第2加热输出进行加热。
第1规定增加量可以是可变的。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可以具有:输入电流检测部,其检测从电源供给的输入电流的大小;以及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其检测在加热线圈中流过的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此时,控制部可以在预热模式开始时,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流的大小和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判定烹调容器的材质,根据判定出的烹调容器的材质来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可以具有:浮力减小板,其配置在顶板与加热线圈之间;以及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浮力减小板的温度。此时,所述控制部可以根据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浮力减小板的温度,来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可以具有:浮力减小板,其配置在顶板与加热线圈之间;第1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浮力减小板的温度;以及第2温度检测部,其检测顶板的温度。此时,控制部可根据第1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与第2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之差,判定烹调容器的底面是否有翘曲,根据有无翘曲来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
控制部可以具备对输入电力进行累计的输入电力累计部。在该情况下,在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未超过第1规定增加量的情况下,当由输入电力累计部累计的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输入电力的累计值超过规定的电力累计值时,使报知部报知完成了预热,并转移到待机模式。
规定的电力累计值可以是可变的。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可以具有:输入电流检测部,其检测从电源供给的输入电流的大小;以及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其检测在加热线圈中流过的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此时,控制部可以在预热模式的开始时,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流的大小和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判定烹调容器的材质,根据判定出的烹调容器的材质,设定规定的电力累计值。
操作部还可以具有用于让使用者指示逆变器电路的火力设定的火力设定部。此时,可以是:在待机模式下,当使用者通过火力设定部输入了变更火力设定的指示时,转移到用与指示的火力对应的第4加热输出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在加热模式下,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第4规定增加量时,用比第4加热输出小的第5加热输出进行加热或停止加热,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小于第4规定增加量以下的第5规定增加量时,用第4加热输出进行加热。
可以是:在第4加热输出比所述第2加热输出大的情况下,使第4规定增加量比第2规定增加量大。可以是:在第4加热输出比第2加热输出小的情况下,使第4规定增加量与第1规定增加量相等。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可以被设置在加热线圈的绕组的半径方向的中途。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具备硅光电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能够使用红外线传感器实现使用性良好的预热功能。即,通过测定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变化来检测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由此,能够以很好的热应答性、准确地检测实际的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由此,能够增大加热输出而在短时间内使被加热物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并且,之后能够立即降低输出而设定为适合于预热的温度。因此,能够防止在向目标温度过渡中温度的异常升高。具体地讲,设置了使预热功能工作的预热模式,并在预热模式下,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来进行温度控制。因此,即使在使用了锅的炒菜等的烹调时,也能够增大预热模式下的火力,能够在不使锅发生损伤的情况下短时间地完成预热。并且,在完成预热后,通过继续进行加热,能够将被加热物保持在适度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图1的顶板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红外线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4是图3的红外线传感器的特性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概略动作的流程图。
图6(a)是示出选择了“预热加热模式”时的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b)是示出预热模式下的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c)是示出待机模式下的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d)是示出加热模式下的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7是预热模式的流程图。
图8是待机模式的流程图。
图9是加热模式的流程图。
图10(a)是示出烹调容器的温度的图,(b)是示出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量的图,(c)是示出加热电力量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在图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对预热模式下的第1规定增加量ΔV1进行设定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另一结构的框图。
图14是示出在图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对预热模式下的第1规定增加量ΔV1进行设定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待机模式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顶板
2:加热线圈
2a:外线圈
2b:内线圈
3:红外线传感器
4:操作部
4a~4f:开关
5:商用电源
6:整流平滑部
7:逆变器电路
8:控制部
9:输入电流检测部
10:被加热物
11:加热部
12:显示部
12a:工作模式显示部
12b:火力显示部
12c:定时显示部
13:报知部
14:光源
15: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
20:定时计数部
31:光电二极管
32:运算放大器
61:全波整流器
62:扼流圈
63:平滑电容器
71:谐振电容器
72:二极管
73:开关元件
81:加热控制部
82:输入电力累计部
83:材质判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1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在用炒菜等的高火力进行加热之前预热至目标温度的“预热功能”。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通过使用热响应性良好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与被加热物10的温度对应的输出信号,来进行预热时及加热时的控制。该感应加热烹调器例如是组装到厨房等的橱柜上来使用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设在机器设备上面的顶板1;以及通过产生高频磁场来对顶板1上的被加热物10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2(外线圈2a及内线圈2b)。顶板1是由玻璃等电绝缘物构成的,可透过红外线。加热线圈2设在顶板1的下方。加热线圈2呈同心圆状地分割成两部分,形成外线圈2a和内线圈2b。外线圈2a与内线圈2b之间设有间隙。被加热物10随由加热线圈2的高频磁场产生的涡电流而发热。
在顶板1的靠使用者的一侧,设有用于让使用者指示加热的开始/停止等的操作部4。并且,在操作部4与被加热物10之间设有显示部12。在操作部4及显示部12的下方设有用于照射操作部4及显示部12的光源14。
红外线传感器3被设在外线圈2a与内线圈2b之间的间隙的下方。在该位置处,加热线圈2的高频磁场强,因此能够检测到被加热物10的底面的大致最高温度(与烹调容器的半径方向的中途温度对应的输出)。从被加热物10的底面放射出的取决于被加热物10的底面温度的红外线,透过顶板1而入射进来,穿过外线圈2a与内线圈2b之间的间隙,被红外线传感器3接收。红外线传感器3对接收到的红外线进行检测,输出基于检测到的红外线量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
在加热线圈2的下方设有:整流平滑部6,其将从商用电源5供给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及逆变器电路7,其从整流平滑部6接受直流电压的供给而生成高频电流,将生成的高频电流输出到加热线圈2。并且,在商用电源5与整流平滑部6之间,设有用于检测从商用电源5流入到整流平滑部6的输入电流的大小的输入电流检测部9。
整流平滑部6具有:由桥接二极管构成的全波整流器61;以及连接在全波整流器61的输出端子之间的、由扼流圈62及平滑电容器63构成的低通滤波器。逆变器电路7具有:开关元件73(本实施方式中为IGBT)、与开关元件73反向并联连接的二极管72、以及与加热线圈2并联连接的谐振电容器71。通过逆变器电路7的开关元件73的接通/断开,来产生高频电流。逆变器电路7和加热线圈2构成高频逆变器。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控制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控制部8。控制部8具有加热控制部81,该加热控制部81通过控制逆变器电路7的开关元件73的接通/断开,来控制从逆变器电路7向加热线圈2供给的高频电流。加热控制部81基于从操作部4发送来的信号及红外线传感器3检测出的温度,控制开关元件73的接通/断开。
控制部8还具有对输入电力进行累计的输入电力累计部82。输入电力累计部82基于输入电流检测部9检测出的输入电流来对输入电力进行累计。例如,输入电力累计部82计算从开始预热起输入电力的累计值。在视输入电流大致恒定的情况下,输入电力累计部82也可以利用经过时间来计算输入电力的累计值。输入电力是根据输入电流与输入电压的积而求出的,因此,可以测定输入电压来求出输入电力,不过,也可以视输入电压恒定,从而根据输入电流和经过时间来更简便地计算输入电力的累计值。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报知部13。报知部13例如是输出电子音的扬声器。具体地讲,报知部13在预热完成时,输出通知完成了预热的电子音。
图2示出了顶板1的俯视图。在顶板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通过印刷而标有表示被加热物10的载置位置的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加热部11。加热线圈2被分别配置在加热部11的下方。加热部11的近前侧(使用者侧)设有显示部12。控制部8控制光源14来使显示部12中包含的字符和图示等亮起、闪烁、熄灭。
显示部12包含:表示工作模式的工作模式显示部12a、表示加热线圈2的输出大小的火力显示部12b、以及表示定时的剩余时间的定时显示部12c。所谓工作模式,是指将逆变器电路7的动作控制成适合于各种烹调(例如预热、加热、油炸、烧水以及煮饭)的设定。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如下表1的左栏所示,具备由“预热加热模式”、“加热模式”、“油炸模式”、“烧水模式”以及“煮饭模式”构成的5个工作模式。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由使用者选择为“预热加热模式”时,如后面详述,按“预热模式”→“待机模式”→“加热模式”的顺序工作。
  可选择的工作模式   选择的工作模式下的实际的工作模式
  预热加热模式   预热模式→待机模式→加热模式
  加热模式   加热模式
  油炸模式   油炸模式
  烧水模式   烧水模式
  煮饭模式   煮饭模式
表1
操作部4被设在显示部12的近前侧(使用者侧)。操作部4包含多个静电电容式的开关4a~4f。开关4a~4f是用于输入与烹调有关的指示的开关,是与加热部11的数量对应地设置的。
各开关4a~4f被分别分配了特定的功能。例如,开关4a是被分配了控制烹调的开始及结束的功能的关闭/开启开关。
开关4b是菜单开关,其被分配了将工作模式切换为“预热加热模式”、“加热模式”、“油炸模式”、“烧水模式”、“煮饭模式”中的任意一项的功能。通过按下菜单开关4b,从而按“加热”、“预热加热”、“油炸”、“烧水”、“煮饭”的顺序,使工作模式显示部12a内的字符及图示闪烁,切换工作模式的选择。在选择了“加热模式”、“预热加热模式”、“油炸模式”、“烧水模式”、“煮饭模式”的工作模式时,如果操作了关闭/开启开关4a,则决定所选择的工作模式,与决定的工作模式对应的显示将亮起,与未被决定的工作模式对应的显示将熄灭。
开关4c是被分配了使火力上升的功能的火力设定开关。开关4d是被分配了使火力下降的功能的火力设定开关。在“加热模式”或“待机模式”下进行工作时,可通过火力设定开关4c及4d进行火力的设定。
开关4e、4f是被分配了设定加热时间的功能的定时开关。
控制部8在检测到按下了开关4a~4f时,根据所按下的开关,控制逆变器电路7,来控制向加热线圈2供给的高频电流。
图3示出了红外线传感器3的电路图。红外线传感器3具有光电二极管31、运算放大器32以及电阻33、34。电阻33、34的一端与光电二极管3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32的输出端子及反相输出端子连接。光电二极管31是由硅等形成的感光元件,当其被照射了透过顶板1的大约3微米以下的波长的红外线时,在其中有电流流过。光电二极管31被设在能够接收从烹调容器放射的红外线的位置。由光电二极管31产生的电流经运算放大器32放大,作为表示被加热物10的温度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相当于电压值V)而输出到控制部8。由于红外线传感器3是接收从被加热物10放射的红外线,因此,与经由顶板1检测温度的热敏电阻相比,热应答性更好。
图4示出了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特性。在图4中,横轴表示烹调容器等被加热物10的底面温度,纵轴表示红外线传感器3输出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电压值。红外线检测信号35具有基于干扰光影响的输出特性35a~35c。输出特性35a表示在未输入干扰光、即仅接收到从被加热物10放射出的红外线时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输出。输出特性35b表示有较弱的干扰光入射到红外线传感器3时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输出。输出特性35c表示例如在入射了太阳光等较强的干扰光时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以炒菜等需要高火力时进行预热为目的,因此预热时的目标温度很高(例如250℃~270℃)。因此,只要能得到高温时的输出即可。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红外线传感器3具有这样的特性:如输出特性35a所示,在被加热物10的底面温度大约为250℃以上时,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35,而在大约低于250℃时,不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35。此时的“不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35”,不仅包括完全不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情况,还包含实质上不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情况、即输出微弱信号的情况,该微弱信号是控制部8根据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大小变化而实际上未能读取到被加热物10的底面温度变化的程度的信号。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输出值展现了当输出信号的范围、即被加热物10的温度约为250℃以上时,被加热物的温度越高倾斜度的增加越大的非线性的单调增加特性,其是呈幂函数增加的。
当有较弱的干扰光入射到红外线传感器3时,如输出特性35b所示,在大约低于250℃时,会输出基于干扰光的较小值的信号。另外,当输入了太阳光等较强的干扰光时,如输出特性35c所示,在大约低于250℃时,会输出较大值的信号。
这样,从红外线传感器3输出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是受干扰光影响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预热的完成、即被加热物10是否达到目标温度,是根据从开始预热时起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电压值V的输出增加量ΔV是否超过第1规定增加量ΔV1来判断的。另外,关于图4中的规定增加量ΔV1、ΔV2的详细内容,将与图7、8、10一起在后面叙述。
1.2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
下面说明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控制部8的动作。图5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概略动作。使用者在接通了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电源后,操作菜单开关4b,从“预热加热模式”、“加热模式”、“油炸模式”、“烧水模式”以及“煮饭模式”中选择一个工作模式,接着操作关闭/开启开关4a决定所选择的工作模式。经由操作部4向控制部8输入使用者这样地决定的工作模式(S501)。控制部8判断使用者决定的工作模式是否是预热加热模式(S502)。如果是预热加热模式(S502中为“是”),则控制部8以预热模式开始工作(S503)。在预热模式下,控制烹调容器的温度达到规定的目标温度(预热温度)。在烹调容器的温度达到规定的目标温度而结束了预热模式时,控制部8开始待机模式下的动作(S504)。在待机模式下控制成,在使用者进行火力设定之前的期间,保持预热完成时被加热物10的温度。在待机模式下,当使用者进行了火力设定时,控制部8开始加热模式下的动作(S505)。在加热模式下,根据使用者设定的火力,控制逆变器电路7。如果使用者决定的工作模式不是预热加热模式(S502中为“否”),则控制部8判断使用者决定的工作模式是否为加热模式(S506)。如果使用者决定的工作模式为加热模式(S506中为“是”),则控制部8不经由预热模式以及待机模式,而开始加热模式下的动作(S505)。如果使用者决定的工作模式不是加热模式(S506中为“否”),则控制部8根据使用者选择/决定的其他工作模式进行动作(S507)。例如,如果所选择决定的工作模式为油炸模式,则开始油炸模式下的动作。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特征存在于“预热加热模式”中,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省略“预热加热模式”以外的工作模式的详细说明。
图6(a)~(d)示出了使用者选择/决定了“预热加热模式”时显示部12的显示的一例。具体地讲,图6(a)表示选择了“预热加热模式”作为工作模式时的显示例,图6(b)表示处于预热模式下的显示例,图6(c)表示处于待机模式下的显示例,图6(d)表示处于加热模式下的显示例。当操作了菜单开关4而选择了“预热加热模式”时,“加热”和“预热”的字符将会闪烁(图6(a))。在该状态下,当操作了关闭/开启开关4a时,“预热加热模式”被决定为工作模式。在预热加热模式下,首先从预热模式开始,开始进行预热。此时,“加热”的字符亮起,“预热”的字符进行闪烁(图6(b))。由此,表示正在进行加热且预热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在预热中即使操作了火力设定开关4c、4d,控制部8也会使基于该操作的火力变更无效。为了让使用者容易明白火力设定开关4c、4d的操作是无效的,在预热模式下,在显示部12上将不显示火力条111。
当预热完成时,从预热模式转移到待机模式。控制部8在待机模式下接受使用者对火力设定开关4c、4d的操作。当转移到待机模式时,“预热”的字符从闪烁变为亮起,且火力条111被显示出来(图6(c))。此时火力条111的显示对应于预热模式完成时的火力值。在图6(c)中,示出了预热模式完成后的火力为“5”的情况。通过显示火力条111,向使用者表示火力设定开关4c、4d的操作是有效的。在预热模式完成而转移到待机模式后,控制部8使基于火力设定开关4c、4d的操作的火力变更有效。当使用者在待机模式下进行了火力设定时,转移到加热模式。当转移到加热模式时,“预热”的字符熄灭,仅“加热”的字符处于亮起的状态(图10(d))。
图7示出了与图5的预热模式(S503)对应的流程。控制部8在预热模式下,用规定的加热电力量(第1加热输出,例如3kW)开始预热(S701)。在预热模式下,控制部8控制烹调器的温度达到规定的目标温度(例如250℃~270℃)。控制部8判定是否对火力设定开关4c、4d进行了操作(S702)。在预热模式下操作了火力设定开关4c、4d时(S702中为“是”),控制部8使基于该操作的火力变更无效(S703)。控制部8判断从开始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量ΔV是否达到第1规定增加量ΔV1以上(S704)。在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量ΔV为第1规定增加量ΔV1以上的情况下(S704中为“是”),控制部8判断为被加热物10达到了预热的目标温度,通过使报知部13输出通知预热完成的电子音,来报知预热完成(S706)。控制部8结束预热模式而转移到待机模式。
在被加热物10为铝那样的具有光泽的金属烹调容器的情况下,由于红外线的放射率非常低,因此,即使被加热物10的温度上升,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量ΔV也不会马上上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被加热物10为金属锅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地完成预热,而根据从开始预热起输入电力的累计值来完成预热。在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值ΔV小于第1规定增加量ΔV1的情况下(S704中为“否”),控制部8判断从开始预热起输入电力的累计值是否超过了规定值(S705)。在输入电力的累计值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S705中为“是”),报知预热完成(S706)。在输入电力的累计值未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701。
图8示出了与图5的待机模式(S504)对应的流程。控制部8在待机模式下控制烹调容器的温度保持在预热完成时的温度(例如大致250℃)。当转移到待机模式时,为了让使用者容易明白火力设定开关4c、4d的操作是有效的,而在显示部12上显示出火力条111(图6(c))。当转移到待机模式时,控制部8用比预热模式小的加热电力量(第2加热输出,例如1kW)进行加热(S801)。在待机模式下,控制部8判断是否操作了火力设定开关4c、4d(S802)。在未操作火力设定开关4c、4d的情况下(S802中为“否”),判断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是否为比第1规定增加量ΔV大的第2规定增加量ΔV2以上(S803)。在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为第2规定增加量ΔV2以上的情况下(S803中为“是”),将加热电力量变更为比第2加热输出小的值(第3加热输出,例如0kW)(S804)。
控制部8判断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是否比第2规定增加量ΔV2以下的第3规定增加量ΔV3小(S805)。在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比第3规定增加量ΔV3小的情况下(S805中为“是”),将加热电力量恢复到第2加热输出(S801)。在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不比第3规定增加量ΔV3小的情况下(S805中为“否”),继续进行第3加热输出的加热。
当在待机模式下操作了火力设定开关4c、4d时(S802中为“是”),结束待机模式,转移到加热模式。
图9示出了与图5的加热模式(S505)对应的流程。控制部8在加热模式下控制为保持与使用者设定的火力对应的温度。在加热模式下,以与使用者设定的火力对应的加热电力量(第4加热输出)开始加热(S901)。控制部8判断是否操作了关闭/开启开关4a而指示了结束加热(S902)。在未指示结束加热的情况下(S902中为“否”),控制部8判断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是否为第4规定增加量ΔV4以上(S903)。在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为第4规定增加量ΔV4以上的情况下(S903中为“是”),控制部8将加热电力量变更为比第4加热输出小的值的第5加热输出(例如0kW)(S904)。
控制部8判断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是否比第4规定增加量ΔV4以下的第5规定增加量ΔV5小(S905)。在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比第5规定增加量ΔV5小的情况下(S905中为“是”),控制部8将加热电力量恢复到第4加热输出(S901)。在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不比第5规定增加量ΔV5小的情况下(S905中为“否”),继续进行第5加热输出的加热。在加热模式下,当指示了结束加热时(S902中为“是”),结束加热。
图10的(a)(b)(c)中分别示出了图7~图9分别所示的“预热模式”、“待机模式”和“加热模式”下的烹调容器的温度(℃)、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以及加热电力量(W)的例子。图10(a)(b)(c)的横轴表示时间。并且,图10(b)的第1~第5输出增加量ΔV1~ΔV5表示从开始预热起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
当在时刻t0使用者选择/决定了“预热加热模式”时,开始预热模式下的动作。在预热模式下,控制部8以第1加热输出(例如3kW)开始预热。在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达到第1规定增加量ΔV1之前的期间,持续以第1加热输出进行预热。在时刻t1,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达到第1规定增加量ΔV1。控制部8判断为被加热物10达到了预热的目标温度,转移到待机模式。
控制部8在待机模式下,用比预热模式小的第2加热输出(例如1kW)开始进行加热(时刻t1~t2)。当使加热电力量降低时,被加热物10的温度分布要进行平均化。因此,在时刻t1,设在能够检测被加热物10的底面的大致最高温度的位置处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暂时降低。之后,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再次增加。在时刻t2,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达到比第1规定增加量ΔV1大的第2规定增加量ΔV2。控制部8将加热电力量变更为比第2加热输出小的第3加热输出(例如0kW)。在时刻t3,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比第2规定增加量ΔV2以下的第3规定增加量ΔV3小。控制部8将加热电力量恢复为第2加热输出(例如1kW)。
这样,在待机模式下,重复这样的动作:当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为第2规定增加量ΔV2以上时,将加热电力量减小到第3加热输出(例如0kW),当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比第3规定增加量ΔV3小时,恢复到第2加热输出(例如1kW)。通过该重复的动作,在待机模式下,使被加热物10温度保持在不低于预热完成时的温度(例如大致250℃)的适合于预热的温度范围。
如上所述,根据从加热开始时点起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来检测被加热物10温度,由此能够抑制静态干扰光的影响。并且,由于是根据从加热开始时点起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来检测被加热物10的温度,因此不会受到加热开始时点的被加热物10的温度的很大影响,能够在实际应用上所能允许的程度的温度范围内完成预热,且能够将预热完成后的被加热物10的温度保持在适度的温度。即,即使在加热开始时点的被加热物10的温度为能够检测到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的程度的温度的情况(例如图4中比大致250℃高的情况)下,但由于被加热物10的温度越高,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的大小增加的倾斜度越大,相应输出值的大小急剧地(呈幂函数地)增加,因此,也能够将取决于加热开始时点被加热物10的温度差的、检测到预热完成的时点的被加热物10的温度差抑制在实际应用上所能允许的程度。例如,如果加热开始时点的烹调容器的温度为267℃,则之后迅速达到第1规定增加量ΔV1而完成预热,然后保持在不超过274℃(相当于ΔV2)的温度(参照图4)。该预热完成时的温度(大致为267℃)和待机模式的上限值(274℃)为实际应用上所能允许的温度。
当在时刻t4使用者操作了火力设定开关4c、4d时,控制部8转移到加热模式,开始进行与设定的火力对应的第4加热输出的加热。根据所设定的第4加热输出来决定第4规定增加量ΔV4和第4规定增加量ΔV4以下的第5规定增加量ΔV5的值。例如,在所设定的第4加热输出比第2加热输出大的情况下,第4规定增加量ΔV4被设定为比第2规定增加量ΔV2大。并且,例如在所设定的第4加热输出比第2加热输出小的情况下,第4规定增加量ΔV4被设定为与第1规定增加量ΔV1相等。
在时刻t5,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达到第4规定增加量ΔV4。控制部8将加热电力量降低到比第4加热输出小的第5加热输出(例如0kW)。在时刻t6,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比第4规定增加量ΔV4以下的第5规定增加量ΔV5小。控制部8使加热电力量恢复到第4加热输出。
这样,在加热模式下,重复这样的动作:当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为第4规定增加量ΔV4以上时,将加热电力量减小到第5加热输出(例如0kW),当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比第5规定增加量ΔV5小时,将加热电力量恢复到第4加热输出。通过该重复的动作,在加热模式下,使被加热物10保持为与设定的火力对应的温度。在加热模式下根据从加热开始时点起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来检测被加热物10的温度这一结构的作用效果,与上述的根据第2规定增加量ΔV2来检测被加热物的温度的结构的作用效果相同。通过将第4规定增加量ΔV4设定为红外线传感器3测定的被加热物的局部温度从加热开始到例如约290℃的范围内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电压的增加量,从而能够抑制为不会超过放入到被加热物内的少量的油的起火温度。
1.3总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由于是通过热应答性好的红外线传感器3来检测被加热物10的温度,因此,能够准确地检测被加热物10的实际温度。例如,即使烹调容器的底面是翘曲的、或烹调容器的底面厚度很薄,也能够在不产生时间上的延迟的情况下准确地检测被加热物10的实际温度。因此,即使用高火力(第1加热输出、例如3kW)开始预热,被加热物10的温度也不会超过目标温度很远,能够由红外线传感器3迅速地检测到被加热物10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况。因此,能够用高火力开始预热。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因此,即使在像以少量油及高火力开始烹调的炒菜烹调时,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加热前的预热。
并且,在准确地完成了预热而转移到待机模式之后立即使火力下降,因此在预热完成后,被加热物10的温度不会过大地超过预热时的目标温度。由此,能够防止锅等被加热物10的温度过度上升而出现变形及变色的情况。
而且,在待机模式下,将火力降低到第2加热输出来进行加热,且当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比第2规定增加量ΔV2以下的第3规定增加量ΔV3小时,从第3加热输出(例如0kW)恢复到第2加热输出(例如1kW)。即,控制成:即使预热完成后的温度发生变化,也能通过红外线传感器3立即检测到该变化,从而迅速回到预热完成后的温度。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稳定到预热完成时的温度。即,在待机模式下,能够保持预热完成后的温度。因此,例如在待机模式下,即使向烹调容器内投入很多食材而使烹调容器的温度下降,也能够迅速回到预热完成时的温度。由此,能够充分地加热烹调容器内的食材,能够在从待机模式转移到加热模式时,实现高效的加热。
而且,由于能够保持预热完成后的温度,因此,能够防止被加热物10被过度加热。例如,即使对少量油的锅进行加热,在待机模式下,锅的温度也不会急剧上升。由此,能够提供安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在预热模式下,控制成使得火力设定无效并自动达到合适的温度,因此,能够防止预热到与预热的目标温度不同的温度。此外,由于在报知预热完成后使火力设定有效,因此,使用者能够从合适的温度状态开始进行烹调。并且,使用者能够在预热完成后根据食材任意地变更火力。
另外,通过在预热中不显示火力条111,从而能够让使用者在视觉上容易明白不能进行火力变更。而且,通过在预热完成时显示火力条111,能够让使用者在视觉上了解已完成预热且可进行加热设定。因此,使用性良好。
另外,通过在工作模式显示部12a上,使“加热”的字符和“预热”的字符亮起、闪烁或者熄灭,能够让使用者在视觉上容易了解当前正在哪种模式下工作。由此,能够提高使用性。例如,在预热模式下,通过使“加热”的字符亮起,使“预热”的字符闪烁,从而能够让使用者知道正处于预热动作中。并且,在预热完成后,通过使“预热”的字符从闪烁切换为连续亮起,从而能够让使用者知道当前处于预热已完成而保温的状态。并且,在从待机模式转移到加热模式时,通过使“预热”的字符熄灭,而仅使“加热”的字符亮起,从而能够让使用者知道待机模式结束而转移到加热模式。
另外,由于是使用硅光电二极管31作为红外线传感器3的感光元件,因此能够降低红外线传感器3的价格。
另外,红外线传感器3被设置在加热线圈2的绕组的半径方向的中途、即外线圈2a与内线圈2b之间,从而是在加热线圈2的高频磁场强的位置处,对位于外线圈2a与内线圈2b的绕组间的上部的被加热物10的底面部分进行测定。由此,能够测定到与被加热物10的最高温度接近的高温温度。由此,能够在针对被加热物10的高温部分的检测灵敏度更高的状态下,控制针对加热线圈2的电力供给,因此,能够防止过度加热。
另外,由于是根据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来进行预热控制,因此能够在不受光等的干扰噪声等的影响的情况下进行预热。
另外,不仅是根据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而且还根据输入电力的累计值来完成预热,因此,即使是放射率极低的烹调容器,也能够防止过度加热,进行适当的预热控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工作模式,具有不进行预热而进入“加热模式”的“加热模式”以及在进行加热之前进行预热的“预热加热模式”,因此,使用者可以选择是否要进行预热,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性。
1.4变形例
另外,在通过改善或追加滤光器或光遮蔽构造能够充分抑制干扰光对红外线传感器3的影响度的情况下,可以取代从用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的增加量ΔV,而是根据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相对于规定的初始输出值的增加量,来转移到待机模式。在使用规定的初始输出值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采用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相对于预先测定并存储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规定的初始输出值)的增加量ΔV,所述预先测定并存储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规定的初始输出值)是将低温度(例如35℃以下)的烹调容器10载置在顶板1上覆盖红外线传感器3而得到的,其中,所述低温度是这样的温度:在该温度下,相对于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的变化,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的梯度大致为零或规定值以下。即,该规定的初始输出值只要是与将低温度的烹调容器10载置在顶板1上时得到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相同程度的值即可,其中,在所述低温度下,相对于烹调容器10的温度变化,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的梯度为规定值以下。作为其他例子,可将烹调容器10设为其他同等的放射率的物体,或不向红外线传感器3入射可见光,来测定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只要是在得不到与红外线传感器3的接收光量对应的输出的状况下得到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即可。该情况下,第1规定增加量ΔV1~第5规定增加量ΔV5表示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相对于上述规定的初始输出值的增加量ΔV。控制部8将规定的初始输出值存储到控制部8所具备的存储部(未图示)中,并通过计算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与规定的初始输出值之差,能够简便地计算出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的增加量ΔV。
如实施方式1所述,在将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的增加量ΔV设为从开始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的增加量的情况下,如果加热开始时的烹调容器10的温度高,则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灵敏度高,因此,当接近目标温度时,实际上,输出被抑制控制的温度相对于目标温度要高,与目标温度之间的误差扩大。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将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的增加量ΔV设为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相对于预先测定并存储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能够抑制调节到烹调容器10的目标温度的温度控制的误差扩大,其中,所述预先测定并存储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是在相对于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的变化,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的梯度大致为零或规定值以下的温度下得到的。
另外,第1规定增加量ΔV1~第5规定增加量ΔV5也可以根据被加热物10的材质或放射率而改变。由此,能够进行恰当的温度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待机模式是用于保持预热完成时的温度的模式,不过,也可以将待机模式下保持的温度设为比预热完成时的温度低的预定的适度的温度。此时,也可以将第2规定增加量ΔV2设定在第1规定增加量ΔV1以下的范围内。
另外,当被加热物10被长时间保持在高温时,会出现被加热物10的底面发生变色的情况。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将预热完成后的第2加热输出减小到例如大致500W左右。该情况下,在预热完成后,有时无法恢复到预热完成时的温度(例如180℃~200℃)。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仍然能够发挥出作为预热功能的作用,因此,只要适当地设定第2加热输出即可。
另外,也可以与设定的第4加热输出的大小无关地决定第4规定增加量ΔV4和第4规定增加量ΔV4以下的第5规定增加量ΔV5的值。在该情况下,第4规定增加量ΔV4也被设定为比第2规定增加量ΔV2大。并且,在设定的第4加热输出比第2加热输出大的情况下,可设定为:第4规定增加量ΔV4比第2规定增加量ΔV2大,并且,所设定的第4加热输出越大,第4规定增加量ΔV4越小。通过加快第4加热输出极度变大时温度抑制的应答性,能够防止被加热物的过度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预热模式结束而转移到待机模式时,也可以将“预热”的字符熄灭。
另外,报知部13还可以是输出语音引导的扬声器、LED或液晶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红外线传感器3是在大致250℃以上时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35,但该值不限于大致250℃。例如,也可以是比250℃低或高的温度。但是,考虑到要使红外线传感器3具有低价的结构并考虑到控制部8的电路的偏差等,在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输出开始时,优选的是从240℃到260℃的范围内的温度。
另外,红外线传感器3的感光元件也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等,而作为红外线传感器3,可以使用量子型红外线传感器。并且,还可以使用量子型红外线传感器以外的其他种类的红外线传感器,例如热电堆等。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对根据被加热物10的材质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ΔV1的情况进行说明。在烹调容器的材质为铝那样的具有光泽的金属的烹调容器的情况下,由于红外线的放射率极低,因此即使被加热物10的温度上升,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量ΔV也不会立即上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被加热物10为金属锅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地完成预热,而根据烹调容器的材质是否为铝来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ΔV1。
2.1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图1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检测在加热线圈2中流过的电流(称为“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的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15。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15是电流互感器,其与加热线圈2磁耦合而监视加热线圈电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还具有材质判定部83,该材质判定部83对输入电流检测部9检测出的输入电流的大小与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15检测出的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进行比较,根据两者之比来判定烹调容器的材质。
2.2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
图12示出了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ΔV1的流程图。图12所示的流程是在图7所示的预热模式的流程中,于步骤S704之前进行的。当预热模式开始时,输入电流检测部9检测从商用电源5流入到整流平滑部6的输入电流的大小,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15检测开关元件73导通时流过加热线圈2的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以及开关元件73断开时作为在谐振电容器71和加热线圈2中流过的谐振电流的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材质判定部83对检测出的输入电流的大小与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进行比较,确定烹调容器的材质(S1201)。具体地讲,确定烹调容器的材质为铝还是其他材质。
对与输入电流值对应的加热线圈电流值进行比较时,在对材质为铝的烹调容器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与对铁或不锈钢等其他金属材质进行加热的情况相比,加热线圈电流值大。因此,可以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和加热线圈电流来确定烹调容器的材质是否为铝。加热控制部81判定由材质判定部83确定的烹调容器的材质是否为铝(S1202)。如果是铝,则将第1规定增加量ΔV1设定为增加量α(S1203),如果不是铝,则将第1规定增加量ΔV1设定为增加量β(S1204)。这里,α<β。
如此设定的第1规定增加量ΔV1用在图7的步骤704中,用于与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ΔV进行比较。
2.3总结
在烹调容器的材质为铝的情况下,与铁等其他的金属材质相比,红外线的放射率小,而相同放射量时的温度高。因此,如果将第1规定增加量ΔV1设为恒定,则在烹调容器的材质为铝时,存在过度加热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烹调容器的材质,在判定出的材质为铝的情况下,使第1规定增加量ΔV1比为铁等其他金属材质时小。由此,即使在烹调容器为铝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过度加热,防止烹调容器的温度过度上升。即,如图7所示,为了在被加热物10为金属锅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地完成预热,根据从开始预热起输入电力的累计值来完成预热(S705中为“是”),因此是安全的,不过,像本实施例这样,根据烹调容器的材质来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ΔV1,在为放射率高的材质的情况下,与放射率低的材质的情况相比,将第1规定增加量ΔV1设定得低,由此,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完成预热模式,能够实现更加安全、高效的加热。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烹调容器的材质为铝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瞬间地检测到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并当底面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时,瞬间限制火力而进行保温,能够实现安全性提高的高效的加热。这样,即使在因烹调容器材质的不同而致使底面的温度上升趋势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材质进行温度控制,且当底面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时限制火力而进行保温,能够实现提高了烹调性能和安全性的高效的加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根据是否为铝(例如,判定是铝还是铁)来改变第1规定增加量ΔV1的,但对于其他材质而言,也可以同样地与材质的放射率对应地改变第1规定增加量ΔV1,使得放射率大的材质的第1规定增加量ΔV1比放射率小的材质的第1规定增加量ΔV1小,由此,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作为第1规定增加量ΔV1设定的增加量α、β也可以是可变的。由此,即使在所加热的烹调容器的材质或烹调容器的底面的翘曲量超出预想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恰当的温度控制,能够实现安全性提高的高效的加热。
2.4变形例
图13示出了具备减小作用于烹调容器的浮力的浮力减小板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图13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图11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具备:浮力减小板16,其设在顶板1与加热线圈2之间;以及第1温度检测部18(例如,热敏电阻),其检测浮力减小板16的温度。在烹调容器的材质为铝的情况下,由于会产生浮力,因此如图13所示,有时在顶板1与加热线圈2之间具有减小作用于烹调容器的浮力的浮力减小板16(例如,厚度为0.5~1.5mm的铝等导电体制的板)。浮力减小板16被设置成从上方看形成为圆环状且覆盖加热线圈2,其使加热线圈2的等效串联电阻增加,由此来减小为了得到期望的加热输出所需的加热线圈2的电流,能够减小作用于烹调容器的浮力。另外,还存在将浮力减小板16分割地排列的情况。在浮力减小板16被设在顶板1与加热线圈2之间的情况下,浮力减小板16因加热线圈2的加热而达到高温。此时,从浮力减小板16放射的红外线在顶板1内发生反射而入射到红外线传感器3,并且,顶板1达到高温从而来自顶板1的红外线会入射到红外线传感器3。即,由于红外线传感器3会检测到浮力减小板16的高温温度,因此,无法准确地检测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因此,在该例中,根据浮力减小板16是否为规定温度以上的高温(例如,350℃以上),来改变第1固定增加量ΔV1。图14示出了图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第1规定增加量ΔV1的设定动作。在图14中,步骤S1401、S1402、S1406分别与图12的S1201、S1202、S120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图14中,当判断为烹调容器的材质为铝时(S1402),控制部8判断由第1温度检测部18检测出的浮力减小板16的温度是否为规定温度(例如350℃)以上(S1403)。如果为规定温度以上,则判断为浮力减小板16的温度高,将第1规定增加量ΔV1设定为增加量α1(S1404)。如果未达到规定温度以上,则判断为浮力减小板16的温度不高,将第1规定增加量ΔV1设定为增加量α2。这里,α1<α2。在浮力减小板16为规定温度以上的高温的情况下,通过使第1规定增加量ΔV1比低于规定温度的情况小,从而即使加热开始后的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上升趋势受到加热开始时的浮力减小板的温度的影响,也能够准确地检测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上升,防止烹调容器的温度过度上升,实现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如图13的被加热物10所例示的那样,在为铝制的烹调容器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烹调容器的底面向内侧翘曲的状态(凹陷)。此时,红外线传感器3无法准确地检测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因此,也可以根据烹调容器的底面是否有翘曲,来改变第1规定增加量ΔV1。此时,如图13所示,还具备检测顶板1的温度的第2温度检测部17(例如热敏电阻)。第2温度检测部17被配置在与加热线圈2的中央部分对应的位置处,检测顶板1的温度。在该情况下,感应加热烹调器也按照图14的流程动作。但其中,进行如下处理来代替图14的步骤S1403的处理,即:控制部8判断第1温度检测部18检测出的顶板1的温度与第2温度检测部17检测出的浮力减小板16的温度之差是否在从开始加热起经过规定时间(例如10秒)后处于规定温度(例如50℃)以下,由此来判断铝制的烹调容器的底面是否有翘曲。如果温度差为规定温度以下,则判断为烹调容器的底面有翘曲,将第1规定增加量ΔV1设定为增加量α1(S1404)。如果温度差未达到规定温度以下,则判断为烹调容器的底面没有翘曲,将第1规定增加量ΔV1设定为增加量α2(S1405)。这里,α1<α2<β。由此,即使在预热模式开始时因铝制的烹调容器底面的翘曲使得浮力减小板被感应加热至高温、从而红外线传感器3不能准确地检测到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的情况下,通过根据有无翘曲来设定第1规定增加量ΔV1,从而也能够准确地检测到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烹调容器的温度过度上升,提高烹调性能,且能够进行安全、高效的加热。
另外,也可以根据烹调容器的材质来改变图7的S705中的规定的电力累计值。在为铝制的烹调容器那样的热传导性好而热效率差的烹调容器的情况下,由于热的损失,因此与其他材质相比,与输入累计值对应的烹调容器的温度低。因此,优选将为铝的材质时规定的电力累计值设定得比为铝以外的材质时规定的电力累计值大(即,为铝的材质时规定的电力累计值P1>为铝以外的材质时规定的电力累计值P2)。由此,即使在对放射率极低的烹调容器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恰当的温度控制,并且,即使在因烹调容器的材质不同而使输入电力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另外,也可以将规定的电力累计值P1、P2设为是可变的。由此,即使在取决于烹调容器材质的输入电力的大小超出预想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恰当的温度控制,实现高效的加热。此外,还可以根据浮力减小板16是否为高温,或者根据烹调容器的底面是否有翘曲,来设定图7的S705中的规定的电力累计值。
另外,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15只要是能够检测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的部件即可,例如只要能检测谐振电容器70的电压、开关元件73的电压或电流等、与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成比例的电压或电流即可。另外,输入电流检测部9在实施方式1及2中是电流互感器,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输入电流路径上连接例如0.1~10mΩ(毫欧)的微小阻值的分流电阻,并根据其电压降来测定输入电流的大小。另外,材质判定部83也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是能判定烹调容器材质的结构即可。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不会受到因烹调容器的材质引起的红外线放射率的不同、加热开始时浮力减小板的温度、以及烹调容器底面翘曲的影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烹调容器的温度,准确地保持烹调容器的温度。由此,能够防止温度过度上升。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对于在一般家庭的厨房及业务等中使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等的用途方面十分有用。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对能够在不对烹调容器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当长时间持续加热烹调容器时,会产生变色及劣化(例如,所涂覆的氟树脂的劣化)。因此,在实施方式3中,在使用者不进行烹调或忘记关闭开关等、长时间未进行开关操作时,停止加热。具体地讲,在待机模式下,在使用者未操作开关的情况下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停止加热。由此,防止烹调容器发生变色及损伤。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图1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具备定时计数部20。定时计数部20对从开始待机模式下的动作起的时间(称为“定时时间”)进行计测,并当定时时间到达第1规定时间时,将加热停止信号发送到控制部8。
图16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待机模式时的动作。在图16中,示出了与长时间未进行开关操作时停止加热的功能有关的流程。另外,图16所示的动作是与图8所示的关于加热控制的动作并行进行的。在从预热模式转移到待机模式时,定时计数部20开始定时时间的计数(S1601)。此时,在定时显示部12c上显示距停止加热的时间(第1规定时间-定时时间)。控制部8判断是否对火力设定开关4c、4d进行了操作(S1602)。在对火力设定开关4c、4d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S1602中为“是”),停止定时计数部20的计数(S1603)。之后,结束待机模式,转移到加热模式。
在未操作火力设定开关4c、4d的情况下(S1602中为“否”),控制部8判断由定时计数部20计测的定时时间是否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例如5分钟)(S1604)。在定时时间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8使报知部13输入通知停止加热的声音(S1605)。例如,输出“停止加热”的声音。之后,控制部8停止加热(S1606)。在定时时间尚未经过第1规定时间(例如5分钟)的情况下,判断是否经过了比第1规定时间短的第2规定时间(例如3分钟)(S1607)。如果定时时间经过了第2规定时间,则使报知部13输出促使使用者进行烹调的声音。例如,输出“请开始烹调”的声音。如果定时时间尚未经过第2规定时间,则回到步骤S1602。
在预热完成后使用者未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停止加热,能够防止对烹调容器产生不良影响,具体地讲,能够防止烹调容器发生变色及损伤。
并且,通过在停止加热之前输出促使开始烹调的声音,从而能够在停止加热之前,促使使用者投入食材而开始烹调。由此,对于使用者来说使用性良好。并且,通过在停止加热时输出通知停止加热的声音,从而能够让使用者得知停止了加热。
在待机模式下,当操作了火力设定开关4c、4d时,停止定时时间的计数,并继续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在使用者想要进行烹调时继续进行烹调。由此,对使用者来说使用性良好。
在待机模式下,通过由定时显示部12c显示距自动停止加热的剩余时间,由此,能够让使用者在视觉上容易了解距加热结束的剩余时间。由此,能够促使使用者进行烹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步骤S1606中停止了加热,但也可以不是停止加热,而是将加热输出切换到比至此的加热输出小的加热输出。在该情况下,也能得到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1602中,是针对按下火力设定开关4c、4d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火力设定开关4c、4d以外的任意开关。例如,在S1602中,在按下了定时开关4e、4f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
另外,关于在S1608中促使开始烹调的声音输出,其可以在定时时间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仅进行一回,也可以以规定间隔(例如每30秒)反复进行。
另外,也可以是:在定时时间达到第1规定时间之前的期间,当使用者按下配置在操作部4内的规定的开关时,对定时时间的计数值进行复位而再次开始计数,并当定时时间达到比第1规定时间(例如5分钟)长的第3规定时间(例如10分钟)时,停止加热。由此,即使在使用者想要进行烹调而一时进行了操作之后忘记了关闭加热时,也能够自动地停止加热,实现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待机模式时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但在加热模式下,在使用者长时间未操作开关时,也可以将加热输出设定得比至此的加热输出小或停止加热。例如,可以是:定时计数部20对从转移到加热模式起的时间进行计测,在图9的步骤S901与步骤S902之间,判断所计测的时间是否经过了第4规定时间(例如45分钟),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加热输出设定得比至此的加热输出小或停止加热。由此,能够防止被加热物的变色及劣化(例如,所涂覆的氟树脂的劣化)。另外,待机模式时的第1规定时间优选被设定为比加热模式时的第4规定时间短。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预热完成后使用者未进行操作时,在烹调容器发生变色及损伤之前停止加热,能够在不对烹调容器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加热,因此,对于在一般家庭的厨房及业务等中使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等的用途方面十分有用。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在负荷小的情况下,短时间地完成预热且保持预热完成后的温度,因此,对于进行炒菜烹调等的一般家庭及餐厅等中使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非常有用。

Claims (15)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
顶板,其由透过红外线的材料形成;
加热线圈,其通过接受高频电流的供给,来对载置在所述顶板上的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
逆变器电路,其向所述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
操作部,其包含用于设定所述逆变器电路的工作模式的工作模式设定部;
红外线传感器,其检测从所述烹调容器的底面放射的透过所述顶板的红外线;
控制部,其根据输入到所述操作部的设定和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控制所述逆变器电路的输出;以及
报知部,
所述工作模式包含在进行加热之前进行预热的预热加热模式,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当工作模式被设定为所述预热加热模式时,以预热模式开始工作,该预热模式用与所述预热加热模式对应的第1加热输出来对所述烹调容器进行加热,当从用所述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了第1规定增加量时,使所述报知部报知完成了预热,并转移到用比所述第1加热输出低的第2加热输出进行加热的待机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取代从用所述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而是当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相对于规定的初始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所述第1规定增加量时,转移到所述待机模式,
所述规定的初始输出值是在将以下温度的所述烹调容器载置在所述顶板上时得到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所述温度是这样的温度:在该温度下,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相对于所述烹调容器的温度变化的梯度为规定值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待机模式下,当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为第2规定增加量以上时,用比所述第2加热输出小的第3加热输出进行加热或停止加热,当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小于所述第2规定增加量以下的第3规定增加量时,用所述第2加热输出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规定增加量是可变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
输入电流检测部,其检测从电源供给的输入电流的大小;以及
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其检测在所述加热线圈中流过的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预热模式开始时,根据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的大小和所述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判定所述烹调容器的材质,根据判定出的所述烹调容器的材质来设定所述第1规定增加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
浮力减小板,其配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之间;以及
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浮力减小板的温度,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从用所述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所述浮力减小板的温度,来设定所述第1规定增加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
浮力减小板,其配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之间;
第1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浮力减小板的温度;以及
第2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顶板的温度,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与所述第2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之差,判定所述烹调容器的底面是否有翘曲,根据有无翘曲来设定所述第1规定增加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备对输入电力进行累计的输入电力累计部,
在从用所述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未超过所述第1规定增加量的情况下,当由所述输入电力累计部累计的从用所述第1加热输出开始加热起输入电力的累计值超过规定的电力累计值时,使所述报知部报知完成了预热,并转移到所述待机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电力累计值是可变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
输入电流检测部,其检测从电源供给的输入电流的大小;以及
加热线圈电流检测部,其检测在所述加热线圈中流过的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预热模式的开始时,根据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的大小和所述加热线圈电流的大小,判定所述烹调容器的材质,根据判定出的所述烹调容器的材质,设定所述规定的电力累计值。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还具有用于让使用者指示所述逆变器电路的火力设定的火力设定部,
在所述待机模式下,当使用者通过所述火力设定部输入了变更所述火力设定的指示时,转移到用与指示的火力对应的第4加热输出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
在所述加热模式下,
当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超过第4规定增加量时,用比所述第4加热输出小的第5加热输出进行加热或停止加热,
当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小于所述第4规定增加量以下的第5规定增加量时,用所述第4加热输出进行加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4加热输出比所述第2加热输出大的情况下,使所述第4规定增加量比所述第2规定增加量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4加热输出比所述第2加热输出小的情况下,使所述第4规定增加量与所述第1规定增加量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加热线圈的绕组的半径方向的中途。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具备硅光电二极管。
CN2009801056020A 2008-02-19 2009-02-19 感应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019465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36828 2008-02-19
JP2008036828 2008-02-19
JP2008061303 2008-03-11
JP2008-061303 2008-03-11
JP2008086059 2008-03-28
JP2008-086059 2008-03-28
PCT/JP2009/000710 WO2009104403A1 (ja) 2008-02-19 2009-02-19 誘導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559A true CN101946559A (zh) 2011-01-12
CN101946559B CN101946559B (zh) 2013-03-20

Family

ID=4098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56020A Active CN101946559B (zh) 2008-02-19 2009-02-19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2009801056035A Active CN101946560B (zh) 2008-02-19 2009-02-19 感应加热烹调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56035A Active CN101946560B (zh) 2008-02-19 2009-02-19 感应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796599B2 (zh)
EP (2) EP2247158B1 (zh)
JP (4) JP5313175B2 (zh)
CN (2) CN101946559B (zh)
ES (2) ES2533470T3 (zh)
HK (2) HK1147637A1 (zh)
WO (2) WO200910440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0532A (zh) * 2012-12-25 2013-03-2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采用三坐标测量仪拼接测量大口径非球面面形的方法
CN103228070A (zh) * 2012-10-08 2013-07-31 李文忠 可调恒温式电磁加热设备
CN103843455A (zh) * 2011-07-22 2014-06-04 E.G.O.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在烹调容器中的温度测量
CN104541573A (zh) * 2012-08-28 2015-04-22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热发生器和感应式烹饪灶台
CN110431916A (zh) * 2017-02-06 2019-11-08 皮特科炸具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监测系统的炉灶组件及监测烹饪过程的方法
CN110617507A (zh) * 2018-06-19 2019-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溢出控制方法及加热设备、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0258B1 (en) * 2007-07-19 2015-05-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oking device
US20110009047A1 (en) * 2009-07-09 2011-01-13 Yahoo! Inc. Integrated Building Based Air Handler for Server Farm Cooling System
JP4969619B2 (ja) * 2009-08-31 2012-07-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US8598497B2 (en) 2010-11-30 2013-12-03 Bose Corporation Cooking temperature and power control
DE102011103140A1 (de) * 2011-05-25 2012-11-29 Teka Küchentechnik GmbH Induktionskochfeld und Kochgerät
JP2012248499A (ja) * 2011-05-31 2012-12-13 Panason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877303B2 (ja) * 2011-06-03 2016-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S2393378B1 (es) * 2011-06-07 2013-10-31 Electrodomésticos Taurus, S.L. Encimera de cocina con medios de accionamiento giratorio y recipiente de cocina utilizable con dicha encimera
EP2731403B1 (en) * 2011-07-08 2019-09-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uction-heating cooker and program therefor
US9568369B2 (en) * 2011-11-11 2017-02-14 Turbochef Technologies, Inc. IR temperature sensor for induction heating of food items
US9066373B2 (en) * 2012-02-08 2015-06-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trol method for an i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
US20130260320A1 (en) * 2012-03-28 2013-10-03 Randolph G. Townsend Range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20140018278A1 (en) 2012-07-11 2014-01-16 Xinbei Song Dishwashing composition with improved protection against aluminum corrosion
US20140018279A1 (en) 2012-07-11 2014-01-16 Xinbei Song Dishwash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n esterified substituted benzene sulfonate
WO2014068647A1 (ja) * 2012-10-30 2014-05-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9307862B2 (en) * 2012-12-12 2016-04-12 The Vollrath Company, L.L.C. Three dimentional induction rethermalizing st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US10973368B2 (en) 2012-12-12 2021-04-13 The Vollrath Company, L.L.C. Three dimensional induction rethermalizing stations and control systems
US20150027319A1 (en) * 2013-03-15 2015-01-29 Jeff Wu Sous-vide cooking chamber
JP5734363B2 (ja) * 2013-07-17 2015-06-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US9470423B2 (en) 2013-12-02 2016-10-18 Bose Corporation Cooktop power control system
FR3016111B1 (fr) * 2013-12-31 2018-12-07 Seipam Systeme de controle d'appareil de cuisson
JP5629031B1 (ja) * 2014-04-17 2014-1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調理器
CN117288555A (zh) * 2014-05-16 2023-12-26 比奥利弗解决方案公司 用于自动样品解冻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KR102270491B1 (ko) * 2014-05-30 2021-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도 가열 조리기기
EP3001108B1 (en) * 2014-09-25 2019-03-13 Diehl AKO Stiftung & Co. KG Electronic household appliance
WO2016070233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Breville Pty Limited Cooktop
KR102368372B1 (ko) * 2015-08-04 2022-0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도 가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17038021A1 (ja) * 2015-09-02 2017-03-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US20170202059A1 (en) * 2016-01-12 2017-07-13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Induction stirring apparatus for induction cooktops
US10356853B2 (en) 2016-08-29 2019-07-16 Cooktek Induction Systems, Llc 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ing in induction cooking systems
US10736180B2 (en) * 2017-04-28 2020-08-04 Tutco Llc Heater with an optical sensor f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CN110250930A (zh) * 2017-08-09 2019-09-20 沙克忍者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烹饪系统
EP3474629B1 (en) * 2017-10-19 2020-12-02 LG Electronics Inc. -1- Induction heating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ring device having improved resonant current detection accuracy
WO2019107605A1 (ko) * 2017-11-30 2019-06-06 이스랠 토드프랭클린 휴대용 인덕션 쿠커 및 그 작동방법
KR102407943B1 (ko) 2017-12-22 2022-06-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유도 가열 조리기 및 그 표시 제어방법
US11140751B2 (en) * 2018-04-23 2021-10-05 Whirlpoo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quasi-resonant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s
USD914447S1 (en) 2018-06-19 2021-03-3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Air diffuser
USD903413S1 (en) 2018-08-09 2020-12-0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basket
USD883015S1 (en) 2018-08-09 2020-05-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and parts thereof
USD934027S1 (en) 2018-08-09 2021-10-2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Reversible cooking rack
USD883014S1 (en) 2018-08-09 2020-05-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JP7316595B2 (ja) 2018-08-31 2023-07-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20190254476A1 (en) 2019-02-25 2019-08-2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212788226U (zh) 2019-02-25 2021-03-26 沙克忍者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烹饪系统
USD918654S1 (en) 2019-06-06 2021-05-1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Grill plate
USD982375S1 (en) 2019-06-06 2023-04-04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US11268921B2 (en) 2019-08-05 2022-03-08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Determin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cookware in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s
CN110824949B (zh) * 2019-11-28 2022-11-1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及其烹饪温度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647861B2 (en) 2020-03-30 2023-05-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D1000205S1 (en) 2021-03-05 2023-10-03 Tramontina Teec S.A. Cooktop or portion thereof
USD1000206S1 (en) 2021-03-05 2023-10-03 Tramontina Teec S.A. Cooktop or portion thereof
KR20240007148A (ko) 2021-05-07 2024-01-16 트리나미엑스 게엠베하 복사 방출 요소의 방출 온도를 모니터링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WO2022234073A1 (en) 2021-05-07 2022-11-10 Trinamix Gmbh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emission temperature of a radiation emitting element
WO2024005761A1 (en) * 2022-06-29 2024-01-04 Arcelik Anonim Sirketi Induction cook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3859A (en) 1975-06-04 1977-03-22 Environment/One Corporation Induction cooking unit having cooking load sensing device and essentially zero stand-by power loss
JPS54138775A (en) 1978-04-17 1979-10-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utomatic cooker
JPH07111905B2 (ja) * 1987-07-23 1995-11-29 株式会社東芝 誘導加熱調理器の負荷適否検知回路
JPS6433881A (en) 1987-07-29 1989-02-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nduction-heated cooking utensil
DE4224405A1 (de) * 1992-03-14 1993-09-16 Ego Elektro Blanc & Fischer Induktive kochstellenbeheizung
JP3001722B2 (ja) * 1992-05-15 2000-01-24 株式会社東芝 電磁調理器
US5648008A (en) 1994-11-23 1997-07-15 Maytag Corporation Inductive cooking range and cooktop
JP3117898B2 (ja) 1995-05-29 2000-12-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H1069971A (ja) * 1996-08-28 1998-03-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3376227B2 (ja) * 1996-12-09 2003-02-10 株式会社東芝 インバータ装置
GB2325533B (en) 1997-05-22 2001-08-08 Ceramaspeed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heater
JP3784986B2 (ja) 1999-03-15 2006-06-14 東芝コンシューママーケ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電磁調理器
US6201222B1 (en) 1999-03-15 2001-03-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heating an oven
US6169486B1 (en) * 1999-07-19 2001-01-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glass ceramic cooktop
JP3762580B2 (ja) * 1999-08-12 2006-04-05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US6140617A (en) 1999-10-22 2000-10-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oktop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 including detecting properties of a utensil through a solid-surface cooktop
US6809301B1 (en) * 2000-06-30 2004-10-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ve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462316B1 (en) 2000-10-10 2002-10-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oktop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 including detecting properties of a utensil and its contents
US6417513B1 (en) * 2000-12-28 2002-07-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change in water vapor above a cooktop surface
JP4792663B2 (ja) * 2001-06-05 2011-10-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US6750433B2 (en) * 2001-11-29 2004-06-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ven display and user interface
CN100508671C (zh) * 2002-03-12 2009-07-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US6894255B2 (en) 2002-03-22 2005-05-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EP1535492B1 (en) * 2002-06-26 2013-08-07 Mitsui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Co., Ltd. Induction heating method and unit
JP2004069112A (ja) 2002-08-02 2004-03-04 Tokyo Gas Co Ltd 自動調理装置
KR20040026813A (ko) 2002-09-26 2004-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 오븐 및 그 제어방법
JP3968311B2 (ja) * 2003-01-20 2007-08-29 株式会社東芝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3967689B2 (ja) * 2003-03-14 2007-08-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並びに加熱制御方法。
ES2246640B1 (es) 2003-05-15 2006-11-01 Bsh Electrodomesticos España, S.A. Regulacion de la temperatura para un elemento calentador de calentamiento inducido.
JP2005038654A (ja) * 2003-07-17 2005-02-10 Hitachi Hometec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162577B2 (ja) 2003-11-25 2008-10-08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その加熱調理器に用いられる調理器具
JP4617676B2 (ja) * 2004-01-27 2011-01-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5251558A (ja) 2004-03-04 2005-09-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2005259540A (ja) 2004-03-12 2005-09-22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加熱調理器
JP4421392B2 (ja) 2004-06-21 2010-02-24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KR100600754B1 (ko) * 2004-09-08 2006-07-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용기 편심에 따라 동작이 차단되는 유도가열 조리기기
JP4444050B2 (ja) * 2004-09-16 2010-03-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6120552A (ja) 2004-10-25 2006-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4892872B2 (ja) * 2005-05-27 2012-03-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839682B2 (ja) 2005-06-08 2011-12-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7055218A (ja) * 2005-07-25 2007-03-08 Hitachi Maxell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機構
US7687748B2 (en) * 2005-08-01 2010-03-30 Western Industries, Inc. Induction cook top system with integrated ventilator
ATE450177T1 (de) 2005-09-10 2009-12-15 Cras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Steuerverfahren zur verhinderung des leerkochens eines elektrischen wasserkochers
JP2007115516A (ja) * 2005-10-20 2007-05-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装置
JP4839786B2 (ja) * 2005-11-14 2011-12-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装置
JP2007144309A (ja) * 2005-11-28 2007-06-14 Iseki & Co Ltd コイン精米装置
ES2425231T3 (es) * 2006-02-07 2013-10-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positivo para cocinar de calentamiento por inducción
JP4793021B2 (ja) * 2006-02-22 2011-10-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S2325106B1 (es) * 2006-06-15 2010-06-01 Bsh Electrodomesticos España, S.A. Dispositivo identificador de cacerolas vacias.
JP2008002761A (ja) 2006-06-23 2008-01-10 Toshiba Corp 電子レンジ
JP4875939B2 (ja) 2006-07-19 2012-02-1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793153B2 (ja) 2006-07-21 2011-10-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S2325108B1 (es) 2006-09-13 2010-06-01 Bsh Electrodomesticos España, S.A. Dispositivo de cocina.
JP2007059412A (ja) 2006-11-06 2007-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WO2008120448A1 (ja) 2007-03-12 2008-10-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012164B2 (ja) 2007-04-19 2012-08-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022784B2 (ja) 2007-06-13 2012-09-1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P2173139B1 (en) 2007-06-21 2012-08-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JP2007324145A (ja) 2007-09-05 2007-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磁調理器
JP5083283B2 (ja) 2008-10-29 2012-1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3455A (zh) * 2011-07-22 2014-06-04 E.G.O.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在烹调容器中的温度测量
US9544947B2 (en) 2011-07-22 2017-01-10 E.G.O. Elektro-Geraetebau Gmbh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 a cooking vessel
CN103843455B (zh) * 2011-07-22 2017-02-15 E.G.O.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在烹调容器中的温度测量
CN104541573A (zh) * 2012-08-28 2015-04-22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热发生器和感应式烹饪灶台
CN104541573B (zh) * 2012-08-28 2017-09-22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热发生器和感应式烹饪灶台
CN103228070A (zh) * 2012-10-08 2013-07-31 李文忠 可调恒温式电磁加热设备
CN102980532A (zh) * 2012-12-25 2013-03-2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采用三坐标测量仪拼接测量大口径非球面面形的方法
CN102980532B (zh) * 2012-12-25 2015-06-1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采用三坐标测量仪拼接测量大口径非球面面形的方法
CN110431916A (zh) * 2017-02-06 2019-11-08 皮特科炸具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监测系统的炉灶组件及监测烹饪过程的方法
CN110617507A (zh) * 2018-06-19 2019-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溢出控制方法及加热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559B (zh) 2013-03-20
US20110000903A1 (en) 2011-01-06
WO2009104403A1 (ja) 2009-08-27
JPWO2009104404A1 (ja) 2011-06-16
JP5629349B2 (ja) 2014-11-19
CN101946560B (zh) 2013-05-22
WO2009104404A1 (ja) 2009-08-27
EP2247159B1 (en) 2014-12-24
CN101946560A (zh) 2011-01-12
US9035223B2 (en) 2015-05-19
JP5313176B2 (ja) 2013-10-09
JPWO2009104403A1 (ja) 2011-06-16
HK1147637A1 (en) 2011-08-12
ES2629443T3 (es) 2017-08-09
ES2533470T3 (es) 2015-04-10
EP2247158B1 (en) 2017-03-29
EP2247158A1 (en) 2010-11-03
US8796599B2 (en) 2014-08-05
JP5313175B2 (ja) 2013-10-09
JP2013152957A (ja) 2013-08-08
US20110000904A1 (en) 2011-01-06
EP2247159A1 (en) 2010-11-03
EP2247159A4 (en) 2011-11-16
HK1148896A1 (en) 2011-09-16
JP5641488B2 (ja) 2014-12-17
JP2013157336A (ja) 2013-08-15
EP2247158A4 (en)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6559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0466869C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1622905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0575791C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2934517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WO2011122043A1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2342176A (zh) 感应加热装置
CN105342363B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温方法
CN102711301A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1627660B (zh) 感应加热烹饪器
JP549364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25123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9407169A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及其识别方法
JP449719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029550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97356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1424484U (zh) 电磁炉和锅具
JP201100903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640637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2117612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251065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8262719A (ja) 誘導加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88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88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