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0386B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0386B
CN101690386B CN2008800210924A CN200880021092A CN101690386B CN 101690386 B CN101690386 B CN 101690386B CN 2008800210924 A CN2008800210924 A CN 2008800210924A CN 200880021092 A CN200880021092 A CN 200880021092A CN 101690386 B CN101690386 B CN 101690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ooking
control model
infrared ray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10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90386A (zh
Inventor
渡边贤治
弘田泉生
富永博
藤涛知也
矶田惠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90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0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90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03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13/00Aspects relating both to resistive heating and to induction heating, covered by H05B3/00 and H05B6/00
    • H05B2213/07Heating plates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能够防止锅底弯曲成凸状态的锅或者锅底的厚度薄的锅的过加热。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对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2);向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的逆变电路(7);检测从烹调容器辐射的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3);累计逆变电路输出的加热电能的电力累计部(81);和控制逆变电路的输出的加热控制部(82)。从以第一加热电能开始加热起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量达到第一规定值时的、电力累计部的累计值如果不到规定值,则转变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如果电力累计部的累计值为规定值以上,则转变为第二加热控制模式。在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将加热电能抑制为比第一加热电能低的第二加热电能,在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以比第二加热电能大的第三加热电能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加热线圈对锅或炒锅等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正在一般家庭以及商业用的厨房等中广泛使用。感应加热烹调器对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进行检测,控制加热线圈使得检测出的温度与设定温度一致。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为了检测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在顶板的下表面的规定位置设置由温度检出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首先以预定的加热输出量开始加热,如果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梯度变得大于规定的温度梯度,则暂时停止加热。然后,使加热输出量减半,再次开始加热。在再次开始了加热之后,如果检测出的温度比设定温度高则停止加热,当变得比设定温度低时再次开始加热,由此使得烹调容器的温度保持为设定温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4-33881号公报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通过温度检测部检测顶板的下表面的规定位置的温度而进行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检测的情况下,存在如下情况,即,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与实际的烹调容器的温度梯度不同,或者在时间上不能追随实际的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情况。
例如,在加热开始时,如果锅是干烧状态,则实际的温度梯度大。但是,在锅的底部弯曲成凸状态,锅底面与顶板之间的缝隙大的情况下,因为锅的温度难以传递到顶板,所以检测出的温度梯度小。从而,存在加热的停止滞后,锅成为高温的问题。
另外,在锅底的厚度较薄的情况下,锅底温度急剧上升。然而,因为即使锅底温度急剧上升,热传递到顶板下表面也需要时间,所以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在时间上不能追随实际的温度。因此,即使能够正确地判断温度梯度,也存在其判断在时间上滞后的情况。其结果是,存在加热的停止延迟,锅底成为高温的问题。
这样,在现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锅底弯曲成凸状态的锅、以及锅底的厚度薄的锅被过度加热,其结果是,存在不能进行有效的加热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防止锅底弯曲成凸状态的锅、以及锅底的厚度薄的锅的过度加热,由此,进行有效地加热。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由透过红外线的材料形成的顶板;通过被供给高频电流,对载置在顶板上的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向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的逆变(inverter)电路;红外线传感器,其具备放大器,对从烹调容器的底面辐射、且透过顶板的红外线进行检测,输出与底面温度相应的检测信号;累计逆变电路输出的加热电能的电力累计部;以及根据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和电力累计部的输出,控制逆变电路输出的高频电流的加热控制部。红外线传感器设定放大器的放大率,使得检测信号相对于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在规定的温度以下时检测信号的大小大致一定,当超过规定的温度时检测信号的大小以幂函数的方式增加。加热控制部在与以第一加热电能开始加热时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相对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达到第一规定值时,判断电力累计部的累计值是否不到第一规定电能,如果电力累计部的累计值不到第一规定电能,则转变为将加热电能抑制为比第一加热电能低的第二加热电能的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如果电力累计部的累计值为第一规定电能以上,则转变为以比第二加热电能大的第三加热电能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控制模式。
因为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烹调容器底面发出的红外线,直接检测烹调容器底面的温度,所以即使烹调容器的底面弯曲成凸状态,在烹调容器与顶板之间有缝隙,也不会受到该缝隙的影响,能够追随实际的烹调容器的温度梯度,正确地检测烹调容器的温度。另外,即使在烹调容器底面的厚度较薄,烹调容器的温度急剧上升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时间上的滞后,能够追随急剧的温度上升,进行温度检测。
加热控制部在转变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时,也可以反复进行如下控制:从停止或抑制加热起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使加热电能增加,以第二加热电能进行加热,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达到第二规定值时,停止或抑制加热。
累计从开始加热至达到规定温度为止从逆变电路输出的加热电能,在累计电能比规定值低的情况下,降低火力进行加热,并且,降低用于停止或抑制加热的红外线传感器的阈值。由此,即使在烹调容器底面的厚度薄时或干烧的状态下,也能够防止烹调容器的过渡加热。反之,例如,在烹调容器的厚度较大时或者在烹调容器中放入有液体、蔬菜时等烹调容器的热容量大的情况下,与烹调容器底面的厚度较薄时或者干烧状态时相比增大加热电能,能够迅速地提高烹调容器的温度。
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第一规定值以上。
加热控制部在转变为第二加热控制模式时,也可以反复进行如下控制: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达到比第二规定值高的第三规定值时停止加热,当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比第三规定值低时,以第三加热电能进行加热。
在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相比较,以更高的火力进行加热,并且,使用于停止或者抑制加热的红外线传感器的阈值更高,因此,当烹调容器底面的厚度较厚时或者在烹调容器内放入有烹调材料的状态时,能够充分地对烹调容器进行加热。
加热控制部也可以在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动作中的第二规定时间内的加热电能的累计值超过第二规定电能时,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转变为第二加热控制模式。
由此,能够进行适合于从仅放入油进行加热的预热工序转变为放入烹调材料进行炒菜的加热工序这样的烹调方法的温度控制。即,在仅放入油的状态下通过采用低火力而能够防止过加热,在放入烹调材料以后通过变更成高火力能够充分地进行加热。
加热控制部在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动作中,从以第一加热电能开始加热至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达到第一规定值的时间为第三规定时间以内时,也可以从第二加热控制模式转变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
由此,能够进行适合于从加热烹调材料的状态变化到取出烹调材料后的状态的情况下的温度控制。即,在放入有烹调材料时能够以高火力充分地进行加热,在取出烹调材料后通过变更成低火力,能够防止烹调容器的过加热。
红外线传感器优选配置在加热线圈的半径方向的途中。
因为加热线圈的半径方向的途中是高频磁场强的位置,所以能够检测烹调容器底面的大致最高温度。由此,能够根据烹调容器的大致最高温度控制加热电能,能够防止过加热。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因为使用红外线传感器不易受到干扰光和辐射率的影响的方法,高精度地检测烹调容器的温度,同时测定累计电力,由此推断烹调容器的热容量,控制加热电能,其中,该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从烹调容器辐射的红外线,所以即使烹调容器的底面弯曲成凸形状,在烹调容器与顶板之间有缝隙,也不会受到该缝隙的影响,能够追随烹调容器的温度梯度,以良好的响应性控制烹调容器的温度。即,判断为烹调容器底面的厚度较薄,烹调容器的温度急剧上升的情况,反之,烹调容器底面的厚度较厚时或者在烹调容器内放入蔬菜等被烹调物时等、烹调容器的热容量大而需要大的加热电力的情况,根据烹调容器的状态,适当增减加热电能,不会发生时间上的延迟,能够提高烹调容器的温度并且追随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急剧上升,进行烹调容器的温度控制。由此,能够以大的加热电力使烹调容器迅速地成为高温,并且,防止锅底弯曲成凸形状的锅或者锅底的厚度薄的锅的过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所使用的红外线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3是图2的红外线传感器的特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的从初始控制模式转变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或第二加热控制模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一加热控制模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初始控制模式和第一加热控制模式的波形图,(a)表示烹调容器的温度,(b)表示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量,(c)表示加热电能,(d)表示累计电能。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初始控制模式和第二加热控制模式的波形图,(a)表示烹调容器的温度,(b)表示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量,(c)表示加热电能,(d)表示累计电能。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初始控制模式、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和第二加热控制模式的波形图,(a)表示烹调容器的温度,(b)表示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增加量,(c)表示加热电能,(d)表示从加热开始起的累计电能,(e)表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中的规定时间内的累计电能。
符号的说明
1顶板
2加热线圈
3红外线传感器
4操作部
5商用电源
6整流平滑部
7逆变电路
8控制部
81电力累计部
82加热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1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红外线传感器3,根据红外线传感器3的检测温度达到规定值所需要的输入电力的累计值,控制之后的加热电能,对锅等烹调容器10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设置在设备上表面的顶板1、通过产生高频磁场而对顶板1上的烹调容器10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2。顶板1由玻璃等电绝缘物构成,透过红外线。加热线圈2设置在顶板1的下方。加热线圈2以同心圆状分成两部分,形成外线圈2a和内线圈2b。在外线圈2a与内线圈2b之间设有缝隙。烹调容器10利用由加热线圈2的高频磁场产生的涡电流而发热。
在顶板1的使用者一侧设置有包括多个开关的操作部4。例如,在操作部4包括用于使用者指示加热的开始/停止等的加热开始/停止开关。
红外线传感器3设置在烹调容器10的半径方向的途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外线圈2a与内线圈2b之间的缝隙的下方。由于在该位置加热线圈2的高频磁场强,所以能够检测烹调容器10的底面的大致最高温度。从烹调容器10的底面辐射的与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相应的红外线通过顶板1而射入,通过外线圈2a与内线圈2b之间的缝隙,由红外线传感器3接收。红外线传感器3检测所接收的红外线,输出基于检测到的红外线量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
在加热线圈2的下方,设置有将从商用电源5供给的交流电压变换成直流电压的整流平滑部6;和被从整流平滑部6供给直流电压而生成高频电流,将所生成的高频电流输向加热线圈2的逆变电路7。整流平滑部6具有:由桥二极管构成的全波整流器61;以及由连接在全波整流器61的输出端子之间的扼流线圈(choke coil)62和平滑电容器63构成的低通滤波器。逆变电路7具有:开关元件7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IGBT)、与开关元件73反向并联连接的二极管72、和与加热线圈2并联连接的谐振电容器71。通过逆变电路7的开关元件73进行导通/断开而产生高频电流。逆变电路7和加热线圈2构成高频逆变器。
在商用电源5与整流平滑部6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从商用电源5流入整流平滑部6的输入电流的输入电流检测部9。输入电流检测部9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包括对输入电力进行累计的电力累计部81和控制逆变器7的加热控制部82的控制部8。电力累计部81根据输入电流检测部9所检测出的输入电流,累计输入电力,由此计算逆变电路7输出的累计电能。加热控制部81通过输出控制逆变电路7的开关元件73的导通/断开的驱动信号,控制从逆变电路7供向加热线圈2的高频电流。加热控制部8根据从操作部4发送的信号、红外线传感器3检测出的温度、和电力累计部81计算出的累计电能,控制开关元件73的导通/断开。
图2表示红外线传感器3的电路图。红外线传感器3具有:光电二极管31、作为放大器的运算放大器32、以及电阻33、34。电阻33、34的一端与光电二极管31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32的输出端子和反转输入端子。光电二极管31是如果照射透过顶板1的大致3微米以下波长的红外线则流动电流的由硅等形成的光接收元件,设置在能够接收从烹调容器10辐射的红外线的位置。运算放大器32构成电流变换电路和放大电路。由光电二极管31产生的电流被运算放大器32放大,作为表示烹调容器10的温度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相当于电压值V)被输出至控制部8。红外线传感器3因为接收从烹调容器10辐射的红外线,所以与隔着顶板1检测温度的热敏电阻相比较,热响应性好。
图3表示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特性。在图3中,横轴是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纵轴表示红外线传感器3输出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电压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只要能够防止烹调容器10的过加热即可,所以红外线传感器3具有在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为大约250℃以上时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35,不到大约250℃时不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特性。此情况下的「不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35」,不仅包括完全不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情况,还包括实质上没有输出,即输出控制部8实质上不能根据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大小的变化,读取烹调容器10的底面的温度变化的程度的微弱信号的情况。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输出值表示输出信号的范围,即当烹调容器10的温度成为规定的温度(大约250℃)以上时,被加热物的温度变得越高则增加的斜率(倾斜)越增加的非线性的单调增加特性,设定放大器32的放大率使得呈幂函数地增加。另外,关于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特性,如果降低放大器32的放大率,或者,如果采用比红外线检测元件的光接收灵敏度低的元件,则输出的上升沿温度T0向高温侧偏移。另外,如果射入太阳光等静态的干扰光,则如红外线检测信号35a那样向高输出一侧偏移。
1.2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根据包括初始控制模式、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和第二加热控制模式的控制方法,对烹调容器进行加热。这里,所谓“初始控制模式”是指使用者指示开始加热时最初执行的控制模式。“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和“第二加热控制模式”分别是在执行规定时间的初始控制模式后执行的控制模式,“第一加热控制模式”是适于烹调容器底面的厚度较薄时或者干烧的状态时的控制模式,“第二加热控制模式”是在烹调容器底面的厚度较厚时或者烹调容器中放入有烹调材料的状态时适于使用的控制模式。以下,使用图4~图8,对使用这些控制模式的烹调容器的具体的加热控制进行说明。
图4表示从初始控制模式转变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或第二加热控制模式的流程。图5表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控制的流程。图6表示初始控制模式和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中的波形,(a)表示加热过程中的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b)表示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c)表示加热电能,(d)表示累计电能。图7表示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控制的流程。图8表示初始控制模式和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中的波形,(a)表示加热过程中的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b)表示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c)表示加热电能,(d)表示累计电能。
从图4起进行说明。当在图1所示的顶板1上放置烹调容器10,操作操作部4的加热开始/停止开关而指示开始加热时,加热控制部82驱动逆变电路7,使得在加热线圈2产生高频磁场,开始烹调容器10的加热。这时,开始加热,使得加热电能成为高火力的第一加热电能P1(例如3kW)(S401)(参照图6(c)和图8(c))。另外,第一加热电能P1不需要始终恒定,也可以使之为烹调容器10开始工作所需要的加热电能。
当开始加热时,利用由加热线圈2的高频磁场产生的涡电流,烹调容器10发热。红外线传感器3根据从烹调容器10辐射的红外线,检测烹调容器10的温度。设置在烹调容器10的半径方向的途中的红外线传感器3因为位于高频磁场强的位置,所以检测烹调容器10的底面的大致最高温度。伴随着烹调容器10的温度上升,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加热控制部82判断与以第一加热电能开始加热时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相对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是否达到第一规定值V1以上(S402)(参照图6(b)和图8(b))。
如果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为第一规定值V1以上(S402中为是(Yes),图6(b)和图8(b)的时刻t1),则电力累计部81判断从开始加热起的累计电能是否为规定电能Wh1(第一规定电能以上(S403)(参照图6(d)和图8(d))。设定规定电能Wh1,使得在烹调容器10底面的厚度较薄或者干烧的状态时,从开始加热起的累计电能不超过规定电能Wh1,在烹调容器10底面的厚度较厚或者在烹调容器10中放入有烹调材料的情况下,从开始加热起的累计电能超过规定电能Wh1。
如果从开始加热起的累计电能不是规定电能Wh1以上(在S403中为否(No)),则执行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控制(S404)(参照图6)。如果从开始加热起的累计电能是规定电能Wh1以上(在S403中为是),则执行第二加热控制模式(S405)(参照图8)。
关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使用图5和图6进行说明。图5是图4的步骤S404的具体的加热控制的流程图。当从初始控制模式转变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时,加热控制部82停止加热(S501)(参照图6(c)的时刻t1)。加热控制部82判断从停止加热起是否已经过规定时间T1(S502)。如果经过规定时间T1,则加热控制部82以第二加热电能P2开始加热(参照S503、图6(c)的时刻t2)。这里,第二加热电能P2是比第一加热电能P1小的值(例如,1.5kW)。另外,第二加热电能P2不需要总保持一定,是平均的电能,第二加热电能P2为比第一加热电能P1小的值即可。另外,规定时间T1是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变得比第一规定值V1小的时间。
加热控制部82判断是否由使用者通过操作部4已指示结束加热(S504)。在已输入加热结束的指示的情况下,结束加热。在还未输入结束加热的指示的情况下,判断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是否达到第一规定值V1以上(S505)。如果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达到第一规定值V1以上(在S505中为是),则返回到步骤S501,加热控制部82停止加热(参照图6(b)、(c)的时刻t3、t5)。
这样,在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反复进行如下动作:以低火力的第二加热电能P2加热烹调容器10,当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达到第一规定值V1以上时,停止加热,当经过规定时间T1时,再次以第二加热电能P2进行加热。
关于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使用图7和图8进行说明。图7是图4的步骤S405的具体的加热控制的流程图。在从初始控制模式转变为第二加热控制模式的时刻,加热控制部82以比第二加热电能P2大的第一加热电能P1加热烹调容器10。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代替第一加热电能P1,采用比第一加热电能P1大的第三加热电能P3(例如2.5kW)。另外,第三加热电能P3不需要总保持为一定,作为平均的加热电能,第三加热电能P3为比第一加热电能P1大的值即可。加热控制部82判断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是否已达到第二规定值V2以上(S701)(参照图8(b))。第二规定值V2是比第一规定值V1大的值。如果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达到第二规定值V2以上(在S701中为是),则加热控制部82停止加热(参照S702,图8(b)和(c)的时刻t2)。
加热控制部82判断从停止加热起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是否下降到不到第二规定值V2(S703)。如果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下降到不到第二规定值V2,则再次以第一加热电能P1开始加热(S704,图8(b)、(c)的时刻t3)。
加热控制部82判断是否已从操作部4输入结束加热的指示(S705)。如果加热控制部82判断从操作部4输入了结束加热的指示(在S705中为是),则加热控制部82结束加热。在未输入结束加热的指示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701。
这样,在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反复进行如下动作:以比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的第二加热电能P2为高火力的第一加热电能P1或第三加热电能P3进行加热,如果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达到第二规定值V2以上则停止加热,如果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不到第二规定值V2则以第一加热电能P1进行加热。
如上所述,在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相比,加热电能多(P1、P3>P2),成为停止加热的定时的阈值高(V2>V1)。从而,在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相比,平均加热电力大,烹调过程中进行加热时的火力感强。
1.3总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因为使用对从烹调容器10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红外线传感器3检测烹调容器10的温度,所以即使烹调容器10的底面弯曲成凸形状,烹调容器10与顶板1之间存在缝隙,也不会受到该缝隙的影响,能够追随烹调容器10的温度梯度,正确地检测烹调容器10底面的温度。
另外,因为利用热响应性良好的红外线传感器3检测烹调容器10的温度,所以在红外线传感器3的检测温度与实际的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之间不会发生时间的延迟。从而,能够正确地检测烹调容器10的实际温度。由此,即使在烹调容器10底面的厚度薄,烹调容器10的温度急剧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追随急剧的温度上升,进行温度检测。
红外线传感器3设定运算放大器32(放大器)的放大率,使得红外线检测信号35相对于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直到规定的温度为止,大小大致一定(这种情况下是0),当超过规定的温度时,呈幂函数地增加,加热控制部82判定与以第一加热电能开始加热时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相对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值的增加量ΔV是否已达到第一规定值。由此,能够高精度地且抑制干扰光的影响以及烹调容器10的辐射率的影响地、稳定地测定烹调容器10是否已达到规定的温度。以下,根据图3具体地进行说明。
在烹调容器10的加热开始时的温度T1不到检测下限温度T0(例如,250℃)的情况下,因为红外线传感器3输出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大小大致一定,所以得到加热过程中的相对于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初始输出值V0的规定的增加量ΔV时的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T成为不依赖于加热开始时的温度T1的值。在红外线传感器10的加热开始时的温度T1为作为检测下限温度的规定温度T0以上的情况下,输出表示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T越上升、则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大小的增加的斜率越增加的、所谓的幂函数的增加特性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从而,在红外线传感器10的加热开始时的温度T1为作为检测下限温度的规定温度T0以上的情况下,得到规定的增加量ΔV时的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T虽然依赖于加热开始时的底面温度T1,但是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T变得越高,则红外线检测信号35的、烹调容器10的温度T的变化的斜率越大,与规定的增加量ΔV对应的烹调容器10的温度变化ΔT变小。从而,因为烹调容器10的温度T越成为高温,则越能够以更微小的温度变化ΔT得到规定的增加量ΔV,所以能够不受到加热开始时的底面温度T1的大的影响地检测温度变化,响应性良好地抑制输出或者停止加热,抑制温度上升。另外,即使在干扰光稳定地射入红外线传感器10中的情况下,以实线表示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也向高输出一侧平行移动,成为以虚线表示的红外线检测信号35a,因此能够使得上述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T的检测动作几乎不受其影响。
从而,依据上述的方法,利用红外线传感器3,能够响应性良好且稳定地判断烹调容器10达到规定温度时的电力累计部81的累计值是否不到第一规定电能Wh1。因此,能够稳定地检测烹调容器10的热容量的大小,例如,底面的厚度较薄以及较热的状况。
另外,因为在加热线圈2的绕组的半径方向的途中,即,外线圈2a与内线圈2b之间设置红外线传感器3,在由加热线圈2产生的高频磁场强的位置测定位于外线圈2a与内线圈2b的绕组之间的上部的烹调容器10的底面部分,所以能够在相对于烹调容器10的高温部分的检测灵敏度更高的状态下,控制对加热线圈2的电力供给。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过加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红外线传感器3的检测温度达到第一规定值V1所需要的累计电能是否超过规定电能Wh1,改变之后的加热控制。即,在判断烹调容器10的底面较薄或者是干烧状态的情况下,将火力降低到第二加热电能P2,加热烹调容器10,并且,将成为使加热停止的时机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的阈值设定为低的值V1。由此,能够防止厚度薄的烹调容器10或者干烧状态中的过加热。另外,由此能够防止烹调容器10的变形。
在判断烹调容器10的底面较厚或者在烹调容器10中放入有烹调材料的情况下,保持高火力的第一加热电能P1持续进行加热,并且将成为使加热停止的时机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的阈值设定为高的值V2。由此,在如底面厚度较厚的烹调容器10或者在烹调容器10中放入有烹调材料的状态等那样需要高的加热电能,即使施加高的加热电能也不会成为过加热的情况下,能够以高的加热电能在短时间内加热烹调容器10。
另外,作为红外线传感器3的光接收元件,因为使用硅光电二极管31,所以能够使红外线传感器3的价格低廉。
1.4变形例
另外,也可以在初始控制模式(图4的步骤S402)和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图5的步骤S505)中,代替使用相同的第一规定值V1,将不同的值设定为阈值。例如,也可以将初始控制模式(图4的步骤S402)中的阈值设定为比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图5的步骤S505)的阈值低。在此情况下,令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中的第二规定值V2比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中的阈值高即可。当以高火力的第一加热电能P1进行加热时,即使是很微小的响应滞后(延迟)也易于成为过加热。因此,通过降低阈值提高灵敏度,能够防止响应滞后。另外,当降低火力而以第二加热电能进行加热时,因为即使响应稍稍滞后也不会成为过加热,所以能够将阈值设定为较高的值。这样,通过令以第一加热电能加热时和以第二加热电能加热时的阈值为不同的值,能够更适当地加热烹调容器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8所示的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以与初始控制模式相同的第一加热电能P1进行了加热,但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的第三加热电能P3不限定于第一加热电能P1。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的第三加热电能只要比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的第二加热电能P2大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5的步骤S501和图7的步骤S702中停止加热,但也可以代替停止加热,而抑制加热。例如,在图5的步骤S501中,也可以用比第二加热电量P2小的加热电能进行加热。另外,在图7的步骤S702中,也可以用比第一加热电能P1小的加热电能进行加热。
另外,也可以代替图5的步骤S502,增加判断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是否不到第一规定值V1的步骤,也可以使得在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不到第一规定值V1的情况下,以第二加热电能P2开始加热。在以下的实施方式2中也相同。
另外,累计电能也可以是简易地测定得到的值。例如,在以使得成为一定的输入电流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加热时间置换。
(实施方式2)
2.1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累计电能达到规定电能Wh1以上之后的控制(图4的步骤403以后的控制)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实施方式1中,在执行第一加热控制模式(S404)或者第二加热控制模式(S405)的期间,在加热途中不会切换到另一种加热控制模式,而以最初决定的控制模式持续加热。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过程中,能够切换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和第二加热控制模式。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使用图9~图11,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动作进行说明。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加热控制模式的流程。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加热控制模式的流程。图11表示从初始控制模式转变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之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与第二加热控制模式切换的情况下的波形,(a)表示加热过程中的烹调容器10的底面温度,(b)表示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c)表示加热电能,(d)表示从加热开始起的累计电能,(e)表示规定时间T2内的累计电能。
使用图9和图11,说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能够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二加热控制模式,新增加用于判断是否切换控制模式的步骤S904。除去步骤S904以外,步骤S901~S906与实施方式1的图5的步骤S501~S505相同。以下说明不同的步骤S904。
电力累计部81在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在以第二加热电量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判断规定时间T2内的累计电能是否已达到规定电能Wh2(第二规定电能)以上(S904)(参照图11(e))。如果规定时间T2内的累计电力为规定电能Wh2以上(在S904中为是),则转变至第二加控制模式,以高火力的第一加热电能P1开始加热(图10的S1004)(参照图9(c)的时刻t5)。以后,执行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控制。由此,例如,在以低火力加热空的烹调容器10的状态下,当在该烹调容器10内放入了烹调材料时,能够变更成更高火力的加热而对烹调容器10进行加热。由此,能够进行短时间内的烹调。如果规定时间T2内的累计电力不是规定电能Wh2以上(在S904中为否),则继续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
使用图10和图11,对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从第二加热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一加热控制模式,新增加有用于判断是否切换控制模式的步骤S1005。除步骤S1005以外,步骤S1001~S1006与实施方式1的图7的步骤S701~S705相同。以下说明不同的步骤S1005。
加热控制部82在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在加热停止后开始第一加热电能P1的加热后,判断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达到第一规定值V1的时间是否在规定时间T3以内(S1005)(参照图11(c)的时刻t6~t7)。如果从再次开始加热起至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达到第一规定值V1的时间在规定时间T3以内,则转变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首先停止加热(S901)(参照图11(c)的时刻t7)。以后,执行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控制。由此,例如,在以高火力加热放入有烹调材料的烹调容器10的状态下,当从该烹调容器10取出烹调材料时,能够变更为更低火力的加热而加热烹调容器10。由此,能够防止烹调容器10的过加热。如果红外线传感器3的输出增加量达到第一规定值V1的时间不在规定时间T3以内(在S1005中为否),则继续进行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
2.2总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切换为第二加热控制模式。具体而言,在以低火力的第二加热电能P2进行加热期间的任意时间,在规定期间T2中的累计电力超过规定电能Wh2的情况下,将加热电能变更成高火力的第一加热电能P1。由此,当从干烧的状态变化到在烹调容器中放入有烹调材料的状态时,能够以适合于变更后的状态的加热控制模式加热烹调容器。这种加热控制模式的变更例如适合于如下情况,即,如土豆炖肉等那样,在烹调容器10中仅放入少量的油开始加热,烹调容器10预热到超过200℃左右以后,放入肉、洋葱等翻炒的情况。在仅放入油而进行加热的预热工序中,通过选择第一加热控制模式,防止烹调容器10的过加热,在放入烹调材料进行翻炒的工序中,通过变更为第二加热控制模式,能够以高火力进行翻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能够从第二加热控制模式切换成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具体而言,在进行高火力的第一加热电能P1的加热时,当达到第一规定值V1的时间在规定时间T3以内时,将加热电能变更为低火力的第二加热电能P2。由此,在加热过程中,当从烹调容器10取出烹调材料,烹调容器10变化成干烧的状态时,能够防止烹调容器10的过加热。
2.3变形例
另外,进行用于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切换为第二加热控制模式的判断(S904)、和用于从第二加热控制模式切换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的判断(S1005)的定时并不限于图9和图10分别表示的定时。能够在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中的任意的定时进行用于从第一加热控制模式切换为第二加热控制模式的判断(S904)。另外,能够在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中的任意的定时进行用于从第二加热控制模式切换为第一加热控制模式的判断(S100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能够防止锅底弯曲成凸状态的锅或锅底的厚度较薄的锅的过加热的效果,作为在一般家庭等中使用的烹调器具是有用的。

Claims (7)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由透过红外线的材料形成的顶板;
通过被供给高频电流,对载置在所述顶板上的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
向所述加热线圈供给高频电流的逆变电路;
红外线传感器,其具备放大器,对从所述烹调容器的底面辐射、且透过所述顶板的红外线进行检测,输出与所述底面温度相应的检测信号;
累计所述逆变电路输出的加热电能的电力累计部;以及
根据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和所述电力累计部的输出,控制所述逆变电路输出的高频电流的加热控制部,其中,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定所述放大器的放大率,使得在所述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为规定的温度以下时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一定,当所述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超过所述规定的温度时,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呈幂函数地增加,
所述加热控制部,在与以第一加热电能开始加热时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相对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达到第一规定值时,判断所述电力累计部的累计值是否不到第一规定电能,
如果所述电力累计部的累计值不到第一规定电能,则转变为将加热电能抑制为比所述第一加热电能低的第二加热电能的第一加热控制模式,
如果所述电力累计部的累计值为第一规定电能以上,则转变为以比所述第二加热电能大的第三加热电能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控制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控制部在转变为所述第一加热控制模式时,反复进行如下控制:
从停止或抑制加热起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使加热电能增加,以所述第二加热电能进行加热,
当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达到第二规定值时,停止或抑制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规定值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控制部在转变为所述第二加热控制模式时,反复进行如下控制:
当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达到比所述第二规定值高的第三规定值时,停止加热,
当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比所述第三规定值低时,以所述第三加热电能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控制部在所述第一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动作中的第二规定时间内的加热电能的累计值超过第二规定电能时,从所述第一加热控制模式转变为所述第二加热控制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控制部,在所述第二加热控制模式下的加热动作中,从以所述第一加热电能开始加热起至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增加量达到所述第一规定值的时间为第三规定时间以内时,从所述第二加热控制模式转变为所述第一加热控制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配置在所述加热线圈的半径方向的途中。
CN2008800210924A 2007-06-21 2008-06-23 感应加热烹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90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3503/2007 2007-06-21
JP2007163503 2007-06-21
JP2007210759 2007-08-13
JP210759/2007 2007-08-13
PCT/JP2008/001621 WO2008155923A1 (ja) 2007-06-21 2008-06-23 誘導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0386A CN101690386A (zh) 2010-03-31
CN101690386B true CN101690386B (zh) 2012-06-06

Family

ID=40156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109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90386B (zh) 2007-06-21 2008-06-23 感应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247748B2 (zh)
EP (1) EP2173139B1 (zh)
JP (1) JP4965652B2 (zh)
CN (1) CN101690386B (zh)
ES (1) ES2388800T3 (zh)
HK (1) HK1141928A1 (zh)
WO (1) WO20081559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4404A1 (ja) * 2008-02-19 2009-08-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2514495A (ja) * 2009-01-06 2012-06-28 アクセス ビジネス グループ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スマート調理器具
JP5077289B2 (ja) * 2009-01-28 2012-11-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198895A (ja) * 2009-02-25 2010-09-09 Panason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EP2224787B1 (en) * 2009-02-26 2019-01-23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apparatus
JPWO2010122704A1 (ja) * 2009-04-23 2012-10-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DE102009003037A1 (de) * 2009-05-12 2010-11-18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Verfahren zum Durchführen eines Zubereitungsvorgangs für ein Lebensmittel
JP5111468B2 (ja) * 2009-08-31 2013-0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P2326140A1 (en) * 2009-11-18 2011-05-25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
DE102009060125A1 (de) * 2009-12-17 2011-06-22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75038 Elektronische Steuerung für ein Kochgerät und Steuerverfahren
JP5747178B2 (ja) * 2010-01-21 2015-07-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598497B2 (en) 2010-11-30 2013-12-03 Bose Corporation Cooking temperature and power control
US8921747B2 (en) * 2011-03-14 2014-12-30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Electric heating appliance with AC-line filter with low leakage current
CN102711301B (zh) * 2011-03-28 2015-07-08 株式会社东芝 感应加热烹调器
ES2562616T3 (es) * 2011-03-31 2016-03-07 BSH Hausgeräte GmbH Placa de cocción por inducción
US9568369B2 (en) * 2011-11-11 2017-02-14 Turbochef Technologies, Inc. IR temperature sensor for induction heating of food items
WO2014068647A1 (ja) * 2012-10-30 2014-05-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9470423B2 (en) 2013-12-02 2016-10-18 Bose Corporation Cooktop power control system
US20170071034A1 (en) * 2015-09-09 2017-03-09 Cooktek Induction Systems, Llc Induction holding, warming, and cooking system having in-unit magnetic control
US10356853B2 (en) 2016-08-29 2019-07-16 Cooktek Induction Systems, Llc 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ing in induction cooking systems
CN108024403B (zh) * 2016-11-03 2021-03-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856686B2 (en) 2017-11-16 2020-12-08 The Vollrath Compan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rmal soft start control
CN110873342B (zh) * 2018-09-03 2021-08-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烹饪器具
CN113747620B (zh) * 2020-05-29 2024-05-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USD1000206S1 (en) 2021-03-05 2023-10-03 Tramontina Teec S.A. Cooktop or portion thereof
USD1000205S1 (en) 2021-03-05 2023-10-03 Tramontina Teec S.A. Cooktop or portion thereof
CN118177620A (zh) * 2024-05-16 2024-06-1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加热器制作带食材饮品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402A (zh) * 2003-07-04 2005-11-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CN1701639A (zh) * 2004-01-27 2005-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3859A (en) * 1975-06-04 1977-03-22 Environment/One Corporation Induction cooking unit having cooking load sensing device and essentially zero stand-by power loss
JPS6433881A (en) 1987-07-29 1989-02-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nduction-heated cooking utensil
JPH0521149A (ja) 1991-07-15 1993-0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201634C (zh) * 2000-04-17 2005-05-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高频加热器具
JP2003317918A (ja) 2002-04-26 2003-11-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機器
JP3968311B2 (ja) * 2003-01-20 2007-08-29 株式会社東芝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123036B2 (ja) 2003-04-21 2008-07-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4345580B2 (ja) * 2004-06-01 2009-10-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381918B2 (ja) * 2004-07-29 2009-12-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839682B2 (ja) * 2005-06-08 2011-12-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S2425231T3 (es) * 2006-02-07 2013-10-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positivo para cocinar de calentamiento por inducció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402A (zh) * 2003-07-04 2005-11-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CN1701639A (zh) * 2004-01-27 2005-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65652B2 (ja) 2012-07-04
US8247748B2 (en) 2012-08-21
CN101690386A (zh) 2010-03-31
EP2173139A1 (en) 2010-04-07
EP2173139B1 (en) 2012-08-15
HK1141928A1 (en) 2010-11-19
ES2388800T3 (es) 2012-10-18
JPWO2008155923A1 (ja) 2010-08-26
US20100176120A1 (en) 2010-07-15
WO2008155923A1 (ja) 2008-12-24
EP2173139A4 (en)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0386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2934517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2823323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KR100661226B1 (ko) 전기조리기의 부하 감지장치 및 방법
CN102450096A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4170524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7990995A (zh) 一种测量评估电磁锅锅体温度的方法
JP549364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7287702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35793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12053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996289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10996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218287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8060088A5 (zh)
JP518217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282860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09270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845440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4229425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531038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029550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923868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20240030925A (ko) 유도가열장치 및 유도가열장치의 제어방법
JP202004296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19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19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