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6913A - 坩埚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坩埚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86913A CN101586913A CNA2009101414840A CN200910141484A CN101586913A CN 101586913 A CN101586913 A CN 101586913A CN A2009101414840 A CNA2009101414840 A CN A2009101414840A CN 200910141484 A CN200910141484 A CN 200910141484A CN 101586913 A CN101586913 A CN 1015869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ticulate body
- holding member
- crucible
- carbon
- crucible h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10—Crucibles or containers for supporting the mel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35/00—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rowth, production or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 C30B35/002—Crucibles or contain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1/00—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4C1/02—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made from particular material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101/00—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 D06M2101/40—Fibres of carb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17/00—Single-crystal, oriented-crystal, and epitaxy growth processes; non-coating apparatus therefor
- Y10T117/10—Apparatus
- Y10T117/1024—Apparatus for crystallization from liquid or supercritical st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Product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保持用来容纳熔融物的坩埚的坩埚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坩埚保持部件包含:具有封闭端的圆筒形或筐形网状体,所述网状体通过将多条绳股编织为相对于所述网状体的轴线斜向对齐而形成,每条的所述绳股均包含多根碳纤维;填充在所述多根碳纤维之间的间隙中的基质;和碳质层,所述碳质层形成在所述网状体的内周面上,并具有与所述坩埚的外周面接触的平滑面。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5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133336号的优先权,在此将其全部主题引用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持坩埚的坩埚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坩埚用于容纳诸如金属、玻璃或硅等的高温熔融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持硅单晶拉制操作中所使用的石英坩埚的坩埚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碳材料已被广泛地用在硅单晶拉制装置中,其原因在于,碳材料具有高耐热性和高热冲击性,并且碳材料几乎不会污染硅。特别是,各向同性石墨材料因具有高密度而难以与所述装置中产生的诸如SiO等反应性气体反应,并且各向同性石墨材料与作为容纳硅熔融物的石英坩埚的材料的SiO2的反应速率非常低。因此,各向同性石墨材料已经被用作保持石英坩埚外围的石墨坩埚。
近年来,为提高产量和生产性,硅晶片直径的增加获得了不断发展,300-mm的晶片已经成为主流。直径进一步增加的超过400mm的晶片的开发也已取得进展。随着硅晶片直径的增加,硅单晶拉制装置的尺寸也变大,这使得拉制装置中所使用的石墨坩埚变得极其沉重,导致诸如将石墨坩埚安置在所述装置中等操作难以进行。
此外,各向同性石墨材料的制造工艺要求在流体静压下的加压工艺,并且需要使用尺寸为石墨产品直径的约1.5倍的冷等静压机(ColdIsostatic Press,缩写CIP)装置。常规CIP装置的直径对于作为大型石墨坩埚的各向同性石墨材料而言是不足的,因而必需采用更大的装置。
作为制造大型石墨坩埚而不使用CIP装置的技术,已经有以下技术被提出,其中一种技术包括:通过长丝缠绕法将碳纤维成型为坩埚形式,使用作为基质的树脂或沥青对其浸渍,并对其进行烧制,以制造由碳/碳纤维复合材料(下文称作C/C复合材料)制成的坩埚(例如,参见JP-A-10-152391或JP-A-11-60373);另一种技术包括:将碳纤维布附着在成型模上,进行模制和固化以获得碳纤维增强塑料,然后,对其浸渍和烧制,以制造由C/C复合材料制成的坩埚(例如,参见JP-A-10-245275);还有其它类似技术。
同时,在硅单晶拉制装置中,在使硅熔融的同时制造单晶锭,因而必需将装置内部加热至等于或高于硅熔点(1,420℃)的温度。当硅熔融时,石墨坩埚及插入其中的石英坩埚被软化而彼此附着在一起。
石英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为0.6×10-6/℃,而C/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通常与其相当。因此,在完成单晶锭拉制并基本除去硅熔融物后将装置冷却时,二者都被冷却,而彼此不会被强烈地约束。
然而,当因遇到诸如在拉制开始后立即停电等问题而导致硅熔融物凝固时,硅具有随着凝固而膨胀(体积膨胀率约为9.6%)的性质。因此,这会起到扩大石英坩埚和石墨坩埚的作用。
在拉制小直径单晶锭用装置的情况中,即使出现这种问题,冷却也只需进行很短的一段时间,此外,漏出的未凝固的熔融物的量也很少。然而,在拉制大直径单晶锭用装置的情况中,当出现这种问题时,需要花费时间进行冷却,一旦熔融物开始漏出,会有大量熔融物流出到装置底部,这将导致严重的损坏。
如上述公报JP-A-10-152391或JP-A-11-60373所述的通过利用长丝缠绕法制备的由C/C复合材料制成的坩埚,由于存在沿与其圆周方向平行的方向缠绕的大量碳纤维而具有极高的强度,因而这种坩埚适用于大尺寸石墨坩埚。然而,当出现上述问题时,硅熔融物会在其凝固的同时膨胀。因此,这会起到使沿圆周方向对齐的碳纤维断裂的作用,导致由C/C复合材料制成的坩埚可能会因碳纤维断裂而出现裂纹。
此外,在如上述公报JP-A-10-245275所述的通过附着碳纤维布而制备的坩埚中,也存在沿圆周方向对齐的大量碳纤维。因此,与上述情况相似,由C/C复合材料制成的坩埚也可能会因施加在圆周方向上的张力而出现裂纹。
此外,在如上述那些公报所述的由C/C复合材料制成的坩埚的制造过程中,碳纤维被缠绕在成型模上或者碳纤维布被附着在成型模上以形成一定形状,诸如树脂等基质前体被浸渍在碳纤维或碳纤维布中,与成型模一起进行热固化和烧制碳化,然后再从成型模中脱模。在这些步骤中,由于成型模与由C/C复合材料制成的坩埚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碳纤维也会被施加很强的张力,这可能导致碳纤维断裂。
这些缺点并不仅限于硅单晶拉制装置用石墨坩埚,在其中容器内部容纳有热膨胀系数与其不同的另一容器的上述各种领域内皆存在类似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重量大的容器并且即使在圆周方向上出现张力时也能抑制裂纹等出现的坩埚保持部件。
另外,虽然C/C复合材料是具有优异强度的材料,但它由每条均含多根碳纤维的绳股编织而成。由此可知,绳股与石英坩埚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从而导致空隙的产生。因此,难以确保较大的接触面积(附着性较差),因而需要开发一种具有更佳导热性的坩埚保持部件。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坩埚保持部件极其制造方法,所述坩埚保持部件即使在圆周方向上有较强的张力作用时也能保持形状稳定,同时确保足够的强度,此外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用于保持用来容纳熔融物的坩埚的坩埚保持部件,所述坩埚保持部件包含:具有封闭端的圆筒形或筐形网状体,所述网状体通过将多条绳股编织为相对于所述网状体的轴线斜向对齐而形成,每条的所述绳股均包含多根碳纤维;填充在所述多根碳纤维之间的间隙中的基质;和碳质层,所述碳质层形成在所述网状体的内周面上,并具有与所述坩埚的外周面接触的平滑面。
根据此构造,绳股被斜向编织,使得即使当在圆周方向上作用有较强张力时其形状仍是稳定的。形成于内周面上的碳质层填充了坩埚与网状体之间的空隙,从而增加了坩埚与网状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2)在(1)的坩埚保持部件中,所述碳质层可以通过将碳集合体与树脂材料混合成碳前体而形成。
根据此构造,其中碳集合体与作为碳前体的树脂材料一起捏合的浆料被涂布在内周面上,并被烧制,由此碳质集合体起到增强材料的作用,其中所述碳质集合体以一体化方式嵌入到树脂炭中,从而不仅提高了碳质层的强度,还提高了整个坩埚保持部件的强度。
(3)在(2)的坩埚保持部件中,所述碳质层可以包含天然石墨粉末、人造石墨粉末、焦炭和碳短纤维中的任何一种作为所述碳集合体。
根据此构造,诸如焦炭或石墨等容易结晶的碳质材料被用作碳集合体,由此能够通过纯化气体除去碳质层中存在的杂质,同时充分确保碳质层的强度。
(4)在(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坩埚保持部件中,所述网状体可以包含:沿着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方向对齐的多条第一绳股,和沿着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方向对齐的多条第二绳股,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二角度相同,并且相对于所述轴线,所述第一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根据此构造,圆周方向上的刚性很低,以致即使当使得在圆周方向上膨胀的力作用于坩埚保持部件时,网状体也可以通过由第一绳股和第二绳股形成的偏菱形网格的变形而在圆周方向上扩张,从而能够吸收圆周方向上的膨胀。
(5)在(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坩埚保持部件中,所述网状体可以包含基本上沿所述网状体的轴线对齐的多条纵向绳股。
根据此构造,作用于垂直方向上的坩埚的负重与纵向绳股的延伸方向一致,使得网状体的垂直方向上的耐负重能力(即承载坩埚的强度)提高。
(6)在(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坩埚保持部件中,所述网状体可以不包含沿基本上与所述网状体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对齐的绳股。
根据此构造,即使有使得在圆周方向上膨胀的力作用,应力也不会集中于某些绳股上,因为在圆周方向上不存在绳股,结果不会出现绳股断裂。
(7)在(4)的坩埚保持部件中,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可以随所述网状体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有一种制造坩埚保持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多条绳股编织为相对于轴线斜向对齐,以形成具有封闭端的圆筒形或筐形网状体,每条的所述绳股均包含多根碳纤维;在所述多根碳纤维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基质前体;将碳前体涂布在所述网状体的内周面上,所述碳前体包含其中混入有碳集合体的树脂材料;和固化并烧制所述碳前体以形成碳质层。
根据此构造,作为碳前体的树脂材料被涂布在通过将包含碳纤维的绳股斜向编织而形成的网状体的内周面上,然后进行固化,由此获得作为具有良好导热性的被覆层的碳质层,所述碳质层用于填充坩埚与网状体之间的空隙。
(9)在(8)的方法中,所述编织可以包括:设置沿着相对于所述网状体的轴线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方向对齐的多条第一绳股,和设置沿着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方向对齐的多条第二绳股,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相同,并且相对于所述轴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10)在(8)或(9)的方法中,所述编织可以包括设置基本上沿网状体的轴线对齐的多条纵向绳股。
根据以上构造,所述坩埚保持部件包含通过使包含碳纤维的绳股斜向对齐而编织成的网状体、填充在碳纤维之间的间隙中的基质,和在网状体的内周面上形成的与坩埚的外周面紧密接触的碳质层,并且经过后处理后不存在碳纤维的断裂。因此,即使在其圆周方向上施加较强的张力,其形状也是稳定的,同时确保了足够的强度,此外,还消除了坩埚保持部件与坩埚之间的空隙,从而增加了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导热性。
根据上述方法,所述网状体通过斜向编织包含碳纤维的绳股而形成,基质被填充在网状体的碳纤维之间的间隙中,包含解热碳的被覆层形成在网状体的内周面上。因此,用于填充坩埚保持部件与坩埚之间的空隙的具有充分导热性的碳质层可以容易地在通过使包含碳纤维的绳股斜向对齐而编织成的网状体的内周面上形成为平滑的被覆面。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和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坩埚保持部件的网状体的透视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的网状体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正视图;
图3是示意性显示包含图1所示的坩埚保持部件的轴线的平面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4是显示坩埚保持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显示坩埚保持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使用实施方式的坩埚保持部件的硅单晶拉制装置的截面图;
图7是显示不具有纵向绳股的编织构造的一个经修改的实例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正视图;
图8是显示具有多条斜向绳股的编织构造的一个经修改的实例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正视图;和
图9是显示通过将集合体与作为碳前体的树脂材料捏合(混合)获得碳质层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坩埚保持部件的实施方式。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坩埚保持部件的网状体的透视图,图2是显示图1所示的网状体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正视图。
此实施方式的坩埚保持部件100包含由碳纤维11形成的网状体13、填充在网状体13的碳纤维11之间的间隙中的基质,和形成在网状体13的内周面上的碳质层15。
网状体13具有在底部有封闭端的基本上为筐状的形状。具体而言,网状体13包含基本上为圆筒形的体部17和碗状底部19。此网状体13通过使用带状绳股21三轴编织而形成,带状绳股21各自通过使作为编织线的多根碳纤维11集束而获得。即,网状体13具有三轴编织结构,所述结构包含相对于网状体13的轴线L以+θ(0<θ<90)(第一角度)的倾斜角对齐的第一绳股21A、以-θ(第二角度)的倾斜角对齐的第二绳股21B,和基本上平行于(沿着)轴线L对齐的纵向绳股21C。
此网状体13可以确保具有高强度,因为第一绳股21A与第二绳股21B以编织物形式彼此交织,可以牢固地保持坩埚。此外,第一绳股21A和第二绳股21B相对于网状体13的轴线L斜向对齐,而不沿与中心轴垂直的方向(即,沿网状体13的圆周方向)对齐,以此获得其中圆周方向上的刚性很低的结构。基于此原因,即使出于某种原因,当使得在圆周方向上膨胀的力作用于坩埚保持部件100时,由第一绳股21A和第二绳股21B形成的偏菱形网格将会变形,由此网状体13可以在圆周方向上扩张,从而能够吸收圆周方向上的膨胀。因此,不容易发生碳纤维断裂,并且不会较大程度地失去形状,使得坩埚保持部件的形状稳定性极为优异。
此外,在网状体13中,第一绳股21A和第二绳股21B相对于轴线L的倾斜角θ可以根据坩埚保持部件100各部分所需要的刚性而适当改变。网状体13的圆周方向上的刚性可以通过改变倾斜角θ来调整,使得圆周方向上的刚性可以根据用途或根据网状体13的各部分来改变。换言之,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随网状体13的部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网状体13具有沿平行于轴线L的方向对齐的纵向绳股21C(在与轴线L相同的平面内编织)。由于网状体具有纵向绳股21C,作用于垂直方向的坩埚的负重与纵向绳股21C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提高了网状体13在垂直方向上的耐负重能力(即承载坩埚的强度)。由此可以更有保障地保持大重量的石英坩埚,因而能够提供适于大尺寸硅单晶拉制装置的坩埚保持部件100。
绳股15各自通过使大约数万根碳纤维11集束而形成。作为构成绳股21的碳纤维11,可以使用沥青类碳纤维、PAN类碳纤维等。构成第一绳股21A、第二绳股21B和纵向绳股21C的碳纤维11可以是相同的材料或者是不同的材料。
绳股21的形状可以是棒状等,也可以是带状。此外,如果使用通过利用环氧树脂等对其浸渍而进行过施胶处理的绳股作为绳股21,那么可获得适当的弹性,从而即使在手工编织绳股时也使得等周期编织较为容易。
用于涂布网状体13的基质前体可以是任何物质,只要其通过烧制能够形成碳质或石墨基质即可。作为通过烧制而碳化或石墨化的基质前体,可以使用由石油或煤等获得的沥青,以及诸如COPNA树脂、酚醛树脂、呋喃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等具有高碳化收率的热固性树脂。
图3是示意性显示包含图1所示的坩埚保持部件100的轴线的平面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截面图。
碳质层15形成在网状体13的内周面上,并具有待与图3所示的石英坩埚35的外周面35a紧密接触的平滑面25(参见图6)。在坩埚保持部件100中,形成在网状体13的内周面13a上的此碳质层15填充了在石英坩埚35与网状体13之间形成的空隙27a和27b等,并且平滑面25提高了石英坩埚35与网状体13之间的接触面积。
具有上述构成的坩埚保持部件100包含通过编织斜向对齐的包含碳纤维11的多条绳股21而形成的网状体13、填充在碳纤维11之间的间隙中的基质和形成在网状体13的内周面13a上的与坩埚35的外周面35a接触的碳质层15。因此,即使在其圆周方向上施加较强的张力,其形状也是稳定的,同时确保具有足够的强度,此外,坩埚保持部件与坩埚35之间的空隙27a和27b被填充,因而增加了接触面积,由此能够提高导热性。
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坩埚保持部件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例。
图4是显示坩埚保持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图5是显示坩埚保持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坩埚保持部件100可以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步骤制造:即,编织步骤S1、浸渍步骤S2、固化步骤S3、碳化步骤S4、碳质层形成步骤S5和高纯化步骤S6。
A)编织步骤S1
首先,制备用于形成三轴编织网状体的碗状成型模。虽然成型模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使用由石墨制成的成型模,以便在后续碳化步骤等中不会渗碳。如果要形成大尺寸网状体,可以通过以粘合的方式组合多个石墨材料片来形成大尺寸成型模。在此情况下,优选使用COPNA树脂作为粘合剂,因为COPNA树脂的使用使得甚至在碳化步骤后仍可以保持粘合力。此外,当使用中空的成型模时,重量较轻,并且便于操作。
为使脱模容易进行,预先在成型模周围缠绕具有液体不渗透性和耐热性的脱模膜比较有利。该膜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液体不渗透性并且在固化温度左右具有耐热性即可。其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硅树脂、聚四氟乙烯、赛璐玢、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如果缠绕有脱模膜,则其直到固化时也不分解,并且直到碳化时才会分解或碳化,结果容易脱模。
带状或棒状绳股各自通过使多根碳纤维集束形成,利用三维交织法,将绳股沿成型模的外周编织,由此能够形成网状体。利用三维交结法的网状体的形成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方法来进行。
可以利用市售的自动织布机(例如,TWM-32C、TR1-AX,丰和工业社制造)来编织绳股。如果网状体大到自动织布机无法应付,则可以采用与编结物形成相同的方式手工形成网状体。
此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网状体:制备其中绳股被编织为平面形式的三轴织物,将其围绕成型模的周围卷成圆筒形,并使用粘合剂等将其接合,以形成网状体的圆筒形体部17,进一步,将通过三维编结法制造的底部19结合到其上。
如果使用进行过大量使用环氧树脂等的施胶处理的绳股制备网状体,并且如果变得难以在后续步骤中使用作为基质前体的树脂浸渍网状体,则在形成网状体之后可以进行脱脂处理,以便除去诸如环氧树脂等胶料。
脱脂处理通常通过在非氧化性气氛下,在大约150℃~400℃下加热而进行。有利的是只有当使用进行过大量使用环氧树脂等的施胶处理的绳股时才进行此脱脂处理。
B)浸渍步骤S2
将编织步骤S1中形成的网状体浸入未固化的基质前体中,以形成其中网状体被浸渍有基质前体的原始材料。
浸渍可以在常压下或者在加压下进行。如果碳纤维较细并且与待浸渍的基质前体的润湿性较差,则在加压下浸渍比较有效。此外,如果基质前体对于碳纤维具有充分的润湿性,则可以仅通过涂布或喷洒就将基质前体充分浸渍在绳股中。
另外,如果在浸渍之前先抽真空,绳股中则不容易残留有气孔。由此可以获得均匀的原始材料。
C)固化步骤S3
接下来,加热浸渍有基质前体的网状体(原始材料),以使其固化。虽然固化温度可以根据基质前体的种类等适当设定,但还是要设定为与固化相关的胶凝反应剧烈发生时的温度(一般说来大约为100℃~150℃)。在预定温度附近放缓升温速率,以便充分排出生成的气体,从而使气体可以充分扩散,这一点或许很重要。
D)碳化步骤S4
将固化步骤S3中获得的原始材料所包含的有机物碳化,以获得主要由碳构成的网状体13。碳化步骤中的处理温度优选至少为大约600℃(有机气体的释放开始降低时的温度),更优选高于或等于900℃(尺寸收缩和气体产生均降低时的温度)。
脱模优选在碳化之后进行。与成型模一起碳化将使形状较少发生坍塌,因而不需要为调整形状而进行后处理。当后处理可以省略时,碳纤维不会被切断,因而可以提供无破裂的网状体13。如果固化在前一步骤中进行完全,则可以在碳化步骤之前进行脱模。
如果在不脱除成型模的情况下进行碳化步骤,则可以在上述固化步骤S3之后无需降低温度即进行此步骤。即,固化步骤S3可以作为碳化步骤S4的一部分来进行。
E)碳质层形成步骤S5
将包含其中混入有碳集合体的树脂材料的碳前体涂布于在碳化步骤S4中获得的网状体13的内周面上。然后,固化并烧制碳前体,以形成碳质层15。在固化中,以大约5℃/小时的速率将温度缓缓升至与固化相关的胶凝反应剧烈发生的温度(一般说来大约为100℃~150℃),并在此状态下保持此温度1小时以上,以充分进行固化。然后,通过以小于或等于10℃/小时的速率升温至至少约600℃(有机气体的释放开始降低时的温度)~900℃(尺寸收缩和气体产生均降低时的温度),从而缓慢进行烧制。固化和烧制可以作为一步或者作为分开的步骤来进行。
F)高纯化步骤S6
对通过碳质层形成步骤S5的方法获得的坩埚保持部件进行高纯化处理以除去杂质。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方法进行高纯化处理。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在诸如卤素气体或卤代烃等氛围气体中,在1,500℃~3,000℃下热处理大于或等于1小时来进行。
在上述制造例中,在网状体制备之后,使用基质前体浸渍网状体。然而,绳股可以预先使用基质前体浸渍,因此网状体也可以使用浸渍有基质的绳股来编织。即,可以按照浸渍步骤S2、编织步骤S1、固化步骤S3、碳化步骤S4、碳质层形成步骤S5和高纯化步骤S6的顺序制造坩埚保持部件。无论在哪种顺序中,固化步骤S3都优选在浸渍步骤S2和编织步骤S1之后进行,因为粘附于绳股表面的基质会起到绳股间的粘合剂的作用。
而且,为了提高制造效率,可以通过如图5中所示的方法制造网状体。在图5中所示的方法中,(a)制备两个碗状成型模28,并在开口面侧将它们彼此接合,和(b)通过围绕接合的碗状成型模31三轴编织来制造基本为圆筒形的三轴织物29。此外,(c)进行基质材料的浸渍步骤及其碳化步骤,然后,(d)在中心部将其切割为两部分后进行脱模,由此能够一次制造出两个网状体13。如果以这种方式制造网状体13,则网状体13可以得到有效制造。另外,在从基质浸渍到其碳化的过程中开口处不容易发生磨损,因为开口可以被缩小。
根据此制造坩埚保持部件100的方法,将包含碳纤维11的绳股21斜向编织以形成网状体13,在网状体13的碳纤维11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基质,在网状体13的内周面13a上涂布包含其中混入有碳集合体的树脂材料的碳前体,然后固化和烧制以形成碳质层。因此,填充坩埚保持部件与坩埚35之间的空隙27a和27b并具有较高导热性的碳质层15可以容易地在网状体13的内周面13a上形成为平滑的被覆面,所述网状体13通过使包含碳纤维11的绳股21斜向对齐而编织成。此处,平滑面是指与编织的绳股21本身相比更为平滑的面,或者指能够与坩埚进行面接触的表面。
下面,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坩埚保持部件的应用的一个实例,将利用图6描述其中将坩埚保持部件应用在硅单晶拉制装置中的实例。
图6是显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坩埚保持部件的硅单晶拉制装置的截面图。硅单晶拉制装置31配备有用来容纳硅熔融物33的石英坩埚35和具有封闭端的筐状坩埚保持部件100,所述坩埚保持部件100用于以使得从外部包围石英坩埚的状态保持石英坩埚35的外周面。它们被放置在支架37上。在坩埚保持部件100的外周布置有加热器39,在使用加热器39隔着石英坩埚35和坩埚保持部件100加热硅熔融物33的同时,将锭41逐渐拉起,由此制备硅单晶。
如上所述,即使有使得在圆周方向上膨胀的力施加于坩埚保持部件100,此处所用的坩埚保持部件100也可以追随此膨胀。因此,可以抑制裂纹的出现、未凝固的熔融物的流出等,从而能够提高可靠性。此外,网状体13的碳质层15消除了坩埚保持部件与坩埚35之间的空隙27a和27b,从而增加了接触面积,由此能够提高导热性。
硅熔融物33所引起的负重很少施加在坩埚保持部件100的上侧,而所述上侧在硅单晶拉制装置31冷却时会首先出现硅熔融物33的凝固。当拉制开始后硅熔融物凝固时,上侧直接承受硅熔融物33的体积膨胀,因而为降低刚性,优选减小倾斜角θ。另一方面,硅熔融物33所引起的负重大部分施加在下部侧。然而,即使在拉制开始后硅熔融物凝固时,下部侧也不容易直接承受硅熔融物33的体积膨胀,因为石英坩埚的底部是圆的。因此,优选增大倾斜角θ,从而提高刚性。
在减小倾斜角θ的情况下,即使当出现硅熔融物33的膨胀从而横向(沿圆周方向)延伸时,由于纵向(高度方向)的收缩相对于横向的延伸的程度很小,所以也可以容易地追随横向的延伸。然而,在增大倾斜角θ的情况下,即使当出现硅熔融物33的膨胀从而横向延伸时,由于纵向的收缩相对于横向的延伸的程度增大,因而难以容易地追随横向的延伸,导致对于各条绳股将施加很大的力。因此,第一绳股或第二绳股将会断裂,或者纵向绳股容易变弯曲。
如果硅单晶拉制装置31是能够产生大直径锭的大尺寸的,则优选坩埚保持部件100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低导热性,从而提供使得在硅熔融物33中上部温度变高而下部温度变低的温度梯度。如果硅单晶拉制装置31是大尺寸的,则拉制所花费的时间将变得相对较长,导致硅熔融物33容纳在石英坩埚35中很长一段时间。当硅熔融物33在石英坩埚35中放置很长一段时间时,硅熔融物33容易受到来自石英坩埚35的氧的污染。然而,通过尽可能地抑制硅熔融物33的对流,可以防止氧的污染。
形成具有低导热性的绳股的碳纤维包括例如一般碳质碳纤维(相对于石墨碳纤维而言)等。
另外,采用下述做法是有利的,即,在坩埚保持部件100与石英坩埚35之间提供诸如膨胀石墨片或碳纤维抄造片等碳质片或石墨片。如果提供有这种碳质片或石墨片,则石英坩埚35与坩埚保持部件100将不会彼此直接接触,因而坩埚保持部件100不容易发生因与石英坩埚35反应而导致的劣化。因此,通过仅更换碳质片或石墨片,坩埚保持部件即可被反复使用。
在上述应用的实施例中,描述了其中坩埚保持部件被应用于硅单晶拉制装置中的石英坩埚保持部件的实例。然而,本发明的坩埚保持部件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此,它可以应用于任何用途,只要其为例如用于保持用来容纳金属、玻璃或硅等的熔融物的容器的部件即可。特别是,所述容器保持部件可以应用于保持与其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容器用部件。
虽然已经参照某些其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意识到,可以对其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变化,而不会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图7是显示不具有纵向绳股的编织构造的一个经修改的实例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正视图,图8是显示具有多条斜向绳股的编织构造的一个经修改的实例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正视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了通过三轴编织而形成的网状体13。然而,本发明的网状体并不限于通过三轴编织而获得的网状体,它也可以具有其中只有相对于轴线L斜向对齐的绳股21A和21B的构造,如图7所示。即,网状体在垂直于轴线L的平面内的圆周方向(图7中的横向)上不具有绳股。根据此构造,即使有使得在圆周方向上膨胀的力作用,应力也不会集中于某些绳股上,因为圆周方向上不存在绳股。因此,不容易发生绳股断裂。此外,如图8中所示,可以具有其中两条以上的绳股21和绳股21斜向对齐的构造。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网状体包含基本上为圆筒形的体部和碗状底部,以具有带有封闭端的基本上如筐的形状。然而,网状体也可以只包含圆筒形体部,而底部则由其它部件形成。
图9是显示通过将集合体与作为碳前体的树脂材料捏合(混合)获得碳质层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如图9中所示,通过在网状体13上涂布碳前体43与集合体45的混合物并进行高纯化处理而获得碳质层15A。碳前体43可以是任何物质,只要其能够通过在惰性氛围下烧制而碳化即可。例如,它可以是诸如由石油或煤获得的沥青、酚醛树脂、聚氯乙烯或聚偏二氯乙烯等任何物质,只要其能够通过烧制而碳化即可。集合体45可以是任何物质,只要是碳质的(碳集合体)即可。例如,集合体45可以包含天然石墨粉末、人造石墨粉末、焦炭和碳短纤维。其中碳集合体45与作为碳前体43的树脂材料相捏合的浆料被涂布在内周面13a上,并被烧制。因此,碳质的集合体45起到了增强材料的作用,其中碳质的集合体45以一体化方式嵌入到树脂炭中,从而不仅提高了碳质层15B的强度,还提高了整个坩埚保持部件的强度。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保持用来容纳熔融物的坩埚的坩埚保持部件,所述坩埚保持部件包含:
具有封闭端的圆筒形或筐形网状体,所述网状体通过将多条绳股编织为相对于所述网状体的轴线斜向对齐而形成,每条的所述绳股均包含多根碳纤维;
填充在所述多根碳纤维之间的间隙中的基质;和
碳质层,所述碳质层形成在所述网状体的内周面上,并具有与所述坩埚的外周面接触的平滑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坩埚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碳质层通过将碳集合体与树脂材料混合成碳前体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坩埚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碳质层包含天然石墨粉末、人造石墨粉末、焦炭和碳短纤维中的任何一种作为所述碳集合体。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坩埚保持部件,
其中,所述网状体包含:
沿着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方向对齐的多条第一绳股,和
沿着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方向对齐的多条第二绳股,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相同,并且
其中,相对于所述轴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坩埚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网状体包含基本上沿所述网状体的轴线对齐的多条纵向绳股。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坩埚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网状体不包含沿基本上与所述网状体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对齐的绳股。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坩埚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随着所述网状体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8.一种制造坩埚保持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条绳股编织为相对于轴线斜向对齐,以形成具有封闭端的圆筒形或筐形网状体,每条的所述绳股均包含多根碳纤维;
在所述多根碳纤维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基质前体;
将碳前体涂布在所述网状体的内周面上,所述碳前体包含其中混入有碳集合体的树脂材料;和
固化并烧制所述碳前体以形成碳质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编织包括:
设置沿着相对于所述网状体的轴线倾斜第一角度的第一方向对齐的多条第一绳股,和
设置沿着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第二角度的第二方向对齐的多条第二绳股,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相同,并且
其中,相对于所述轴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编织包括设置基本上沿所述网状体的轴线对齐的多条纵向绳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33336A JP5286591B2 (ja) | 2008-05-21 | 2008-05-21 | ルツボ保持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8-133336 | 2008-05-21 | ||
JP2008133336 | 2008-05-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86913A true CN101586913A (zh) | 2009-11-25 |
CN101586913B CN101586913B (zh) | 2012-06-27 |
Family
ID=40786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148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6913B (zh) | 2008-05-21 | 2009-05-20 | 坩埚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288592A1 (zh) |
EP (1) | EP2123800B1 (zh) |
JP (1) | JP5286591B2 (zh) |
KR (1) | KR101114650B1 (zh) |
CN (1) | CN101586913B (zh) |
AT (1) | ATE548486T1 (zh) |
TW (1) | TW200949023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80389A (zh) * | 2010-09-06 | 2013-05-01 |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碳制坩埚 |
CN105686677A (zh) * | 2014-11-25 | 2016-06-2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 |
CN108950685A (zh) * | 2018-07-24 | 2018-12-07 | 上海骐杰碳素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涂层坩埚的制作方法 |
CN112195509A (zh) * | 2020-10-21 | 2021-01-08 | 上海骐杰碳素材料有限公司 | 整体螺旋编织坩埚预制体及以其制成的涂层坩埚 |
CN113072387A (zh) * | 2020-01-04 | 2021-07-06 | 陕西美兰德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碳纤维缠绕坩埚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03092A (ja) * | 2008-02-26 | 2009-09-10 | Ibiden Co Ltd | 容器保持部材 |
JP2009203093A (ja) * | 2008-02-26 | 2009-09-10 | Ibiden Co Ltd | ルツボ保持部材 |
US8756909B2 (en) * | 2009-07-22 | 2014-06-24 | The CtFoT Group LLC | Aircraft engine protection device |
JP2012056783A (ja) * | 2010-09-06 | 2012-03-22 | Toyo Tanso Kk | カーボン製ルツボ |
JP2012056782A (ja) * | 2010-09-06 | 2012-03-22 | Toyo Tanso Kk | ルツボ保持部材 |
JP5979862B2 (ja) * | 2011-12-13 | 2016-08-31 |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 C/c複合材積層体 |
WO2014123801A1 (en) * | 2013-02-05 | 2014-08-14 | Sachsisolar, Inc. | Crucible liner |
JP5972831B2 (ja) * | 2013-06-06 | 2016-08-17 | 東洋炭素株式会社 | 熱処理炉用治具 |
USD771167S1 (en) | 2013-08-21 | 2016-11-08 | A.L.M.T. Corp. | Crucible |
CN103409720B (zh) * | 2013-08-23 | 2016-02-0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镀膜机坩埚 |
JP6588691B2 (ja) * | 2014-07-18 | 2019-10-09 | 東洋炭素株式会社 | C/cコンポジット製成形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c/cコンポジット製成形体を用いた熱処理用冶具 |
CN105486084B (zh) * | 2014-10-09 | 2017-11-24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一种坩埚篮套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565308B (zh) * | 2016-01-20 | 2019-05-17 | 上海景烯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用生石油焦和水溶性粘结剂制造的坩埚及其制造方法 |
CN112176417A (zh) * | 2020-10-21 | 2021-01-05 | 上海骐杰碳素材料有限公司 | 编织坩埚 |
CN114560715B (zh) * | 2022-04-28 | 2022-10-14 | 浙江德鸿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坩埚托杆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45550B2 (ja) * | 1989-08-22 | 1999-01-13 |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 断熱性コーティング剤とそれを用いたコーティング方法 |
JP3013374B2 (ja) * | 1990-02-02 | 2000-02-28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炭素質成型断熱材用コーティング剤 |
JPH0442857A (ja) * | 1990-06-06 | 1992-02-13 | Hitachi Chem Co Ltd | 炭素繊維強化炭素複合材料の製造法 |
EP0740004A4 (en) * | 1994-11-04 | 1997-08-27 | Nippon Steel Corp | TRIAXIAL FABRIC WITH A CARBON FIBER BUNDL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
US5858486A (en) * | 1995-02-27 | 1999-01-12 | Sgl Carbon Composites, Inc. | High purity carbon/carbon composite useful as a crucible susceptor |
JP3198914B2 (ja) * | 1996-04-24 | 2001-08-13 |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単結晶引き上げ用黒鉛ルツ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029147B2 (ja) * | 1996-06-27 | 2008-01-09 | 東洋炭素株式会社 | 単結晶引き上げ用ルツ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TW531573B (en) * | 1996-06-27 | 2003-05-11 | Toyo Tanso Co | Single crystal pulling crucibl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
JPH10101471A (ja) * | 1996-09-27 | 1998-04-21 | Sumitomo Metal Ind Ltd | 単結晶引き上げ用黒鉛ルツボ |
FR2753993B1 (fr) * | 1996-10-01 | 1998-11-27 | Aerospatiale | Structure tubulaire tressee pour piece composite, sa realisation et ses applications |
JPH10245275A (ja) | 1997-02-28 | 1998-09-14 | Nippon Carbon Co Ltd | 黒鉛型を用いた炭素繊維強化炭素材の製造方法 |
JPH1160373A (ja) | 1997-08-06 | 1999-03-02 | Toyo Tanso Kk | 単結晶引き上げ用ルツボ |
JPH11209115A (ja) * | 1998-01-23 | 1999-08-03 | Toyo Tanso Kk | 高純度c/cコンポジ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0086382A (ja) * | 1998-09-17 | 2000-03-28 | Toyo Tanso Kk | 単結晶引き上げ用c/cルツボ |
JP4152580B2 (ja) * | 2000-11-16 | 2008-09-17 | 東海カーボン株式会社 | Si単結晶引き上げ用C/Cルツ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補修方法 |
FR2819803B1 (fr) * | 2001-01-24 | 2003-04-25 | Eads Launch Vehicles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porte-creuset et carbone/carbone et porte-creuset obtenu |
US20020166503A1 (en) * | 2001-03-08 | 2002-11-14 | Hitco Carbon Composites, Inc. | Hybrid crucible susceptor |
JP4700218B2 (ja) * | 2001-05-02 | 2011-06-15 | 東洋炭素株式会社 | 単結晶引き上げ用炭素繊維強化炭素複合材料製ルツボ |
JP4018503B2 (ja) * | 2001-10-25 | 2007-12-05 | 東洋炭素株式会社 | 単結晶引き上げ用ルツボ |
US7168231B1 (en) * | 2002-09-05 | 2007-01-30 | Samson Rope Technologies |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rope systems and methods |
JP2009203092A (ja) * | 2008-02-26 | 2009-09-10 | Ibiden Co Ltd | 容器保持部材 |
-
2008
- 2008-05-21 JP JP2008133336A patent/JP5286591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5-19 EP EP09006706A patent/EP2123800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5-19 AT AT09006706T patent/ATE548486T1/de active
- 2009-05-20 CN CN2009101414840A patent/CN1015869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5-20 US US12/468,990 patent/US2009028859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5-20 TW TW098116659A patent/TW200949023A/zh unknown
- 2009-05-21 KR KR1020090044222A patent/KR10111465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80389A (zh) * | 2010-09-06 | 2013-05-01 |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碳制坩埚 |
CN105686677A (zh) * | 2014-11-25 | 2016-06-2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 |
CN112190118A (zh) * | 2014-11-25 | 2021-01-08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 |
CN108950685A (zh) * | 2018-07-24 | 2018-12-07 | 上海骐杰碳素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涂层坩埚的制作方法 |
CN113072387A (zh) * | 2020-01-04 | 2021-07-06 | 陕西美兰德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碳纤维缠绕坩埚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195509A (zh) * | 2020-10-21 | 2021-01-08 | 上海骐杰碳素材料有限公司 | 整体螺旋编织坩埚预制体及以其制成的涂层坩埚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90121255A (ko) | 2009-11-25 |
JP2009280434A (ja) | 2009-12-03 |
ATE548486T1 (de) | 2012-03-15 |
CN101586913B (zh) | 2012-06-27 |
TW200949023A (en) | 2009-12-01 |
EP2123800A1 (en) | 2009-11-25 |
EP2123800B1 (en) | 2012-03-07 |
JP5286591B2 (ja) | 2013-09-11 |
KR101114650B1 (ko) | 2012-03-05 |
US20090288592A1 (en) | 2009-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86913B (zh) | 坩埚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519794B (zh) | 坩埚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519795B (zh) | 坩埚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EP2113588B1 (en) | Crucible holding member | |
CN101618970B (zh) | 坩埚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519793B (zh) | 容器保持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JP3198914B2 (ja) | 単結晶引き上げ用黒鉛ルツ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3116005B2 (ja) | 半導体単結晶引上げ用c/c製ルツボの製法 | |
CN214193511U (zh) | 有支撑结构的坩埚 | |
JP2000072588A (ja) | 単結晶引き上げ用炭素ルツボ | |
JP2012076956A (ja) | 炭素ルツボ及びこの炭素ルツボを用いた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