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4129A - 开关控制电路和自激dc-dc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开关控制电路和自激dc-dc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4129A
CN101394129A CNA2008101693539A CN200810169353A CN101394129A CN 101394129 A CN101394129 A CN 101394129A CN A2008101693539 A CNA2008101693539 A CN A2008101693539A CN 200810169353 A CN200810169353 A CN 200810169353A CN 101394129 A CN101394129 A CN 101394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output
level
curren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93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4129B (zh
Inventor
福士岩
西智昭
野间隆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94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4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1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ynchronous rectifier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激DC-DC转换器,包括:开关元件,其对直流输入电压进行斩波;平滑电路,其对经斩波的电压进行平滑,以产生DC输出电压;开关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其通过将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与比较电压进行比较,来产生用于进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控制信号;输出校正电路,其根据反馈电压与基准电压之间的误差调整比较电压,以及当输出电流处于过流状态时,减小比较电压的电平;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当输出电流处于过流状态时,其产生用于断开开关元件的过流保护信号,而不管开关控制信号;以及延迟电路,对过流保护信号进行延迟。此外,其中还设置有开关控制电路。

Description

开关控制电路和自激DC-DC转换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6月26日、申请号为200610090811.0、发明名称为“开关控制电路和自激DC-DC转换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5年6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185340的优先权,该申请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控制电路以及自激DC-DC转换器。
背景技术
DC-DC转换器是嵌入电子器件中的局部开关电源,并主要被分为他激型和自激型。DC-DC转换器具有用于对直流输入电压Vin进行斩波(chop)的至少一个开关元件,并且控制该开关元件的开/关以对输入电压Vin进行斩波。在该开关电源中,通过LC平滑电路等对经斩波的输入电压Vin进行平滑,从而获得处于与输入电压Vin的电平不同的特定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Vout。通过这样的布局,DC-DC转换器可以提供对于连接到DC-DC转换器的负荷侧电路所需的电源电压。
图6示出了常规他激DC-DC转换器300的结构。
他激DC-DC转换器300被提供有串联在输入电压Vin的电源线与地线之间的NMOS晶体管Q1、Q2,并且NMOS晶体管Q1、Q2是以互补方式通过驱动电路40来导通/截止的。结果,表示高电平(H-level)和低电平(L-level)的方波信号出现在NMOS晶体管Q1、Q2的连接点,并且被提供给由平滑线圈L和电容元件C1构成的LC平滑电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输出电压Vout,其与输入电压Vin相比被降压,并被平滑。
输出电压Vout被用于调整目标电平的电阻元件R1、R2所分割,以产生电压(=R2/(R1+R2)),该电压被返回至误差放大器100。误差放大器100对随着输出电压Vout而变化的分割的电压Vf与基准电压Vref之间的误差进行积分并输出。PWM比较器120将三角波振荡器110输出的三角波电压与误差放大器100的输出进行比较,以产生经由驱动电路40对NMOS晶体管Q1、Q2进行导通/截止的PWM(脉宽调制)信号P。在这种情况下,在PWM信号P处于高电平的时间段中NMOS晶体管Q1导通(NMOS晶体管Q2截止),而在PWM信号P处于低电平的时间段中NMOS晶体管Q1截止(NMOS晶体管Q2导通)。
假设他激DC-DC转换器300的输出电压Vout由于干扰等变得高于稳定电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被分割的电压Vf随着输出电压Vout而变并且变得较高,所以从误差放大器100输出的误差电压(Vref-Vf)逐渐减小。结果,从PWM比较器120输出的PWM信号P中,高电平脉冲宽度变短。由于NMOS晶体管Q1的导通时间段被缩短,所以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减小,并且输出电压Vout被控制在返回稳定状态的方向上。另一方面,如果输出电压Vout变为低于基准电压Vref的电平,则虽然与上面的操作相反,但输出电压Vout类似地仍然被控制在返回稳定状态的方向上。
顺便来说,已知难于加速他激DC-DC转换器300的操作,因为在被分割的电压Vf用于PWM比较器120之前,该被分割的电压Vf必须经过误差放大器100。具体地,具有电阻元件R1和电容元件Cr的误差放大器100构成了积分电路。因此,如果输出电压Vout迅速变化,则误差放大器100无法快速输出与快速变化对应的输出结果。因此,误差放大器100需要花时间进行与输出电压Vout的快速变化对应的控制。
因此,已经提议从自激DC-DC转换器中去除误差放大器100(其是快速控制响应的抑制因素)以及三角波振荡器110。由于输出电压Vout的波动(即,纹波,ripple)直接表现为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时间段中的变化,所以自激DC-DC转换器具有更快的控制响应,并且适于需要更快的负载波动响应的电源应用。这种类型的自激DC-DC转换器通常被称为“纹波转换器”(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05-110369)。
图7示出了常规纹波转换器310(以下称为“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的典型结构。与图6所示的他激DC-DC转换器300的不同在于布置了纹波比较器10和延迟电路30,来代替误差放大器100、三角波振荡器110和PWM比较器120。与图6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组件,这些组件将不再说明。
纹波比较器10被实现为所谓的差动比较器,其具有:反相输入端子,对于其施加有通过分割纹波状输出电压Vout而获得的分割的电压Vf;非反相输入端子,对于其施加有要与分割的电压Vf比较并且与输出电压Vout的目标电平对应的基准电压Vref;以及输出端子,用于根据分割的电压Vf与基准电压Vref之间的电平比较结果,经由驱动电路40输出导通/截止NMOS晶体管Q1、Q2的开关控制信号D。对于由延迟电路30通过延迟开关控制信号D而产生的开关控制信号D’,NMOS晶体管Q1在高电平时间段中导通,NMOS晶体管Q2在低电平时间段中导通。
在将从纹波比较器10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D提供给NMOS晶体管Q1、Q2之前,延迟电路30使开关控制信号D延迟预定延时Td。因此,由于NMOS晶体管Q1、Q2的导通/截止时间段随着延时Td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说延迟电路30用于将NMOS晶体管Q1、Q2的开关频率设为期望值。顺便来说,除了延迟电路30的延时Td以外,纹波比较器10和驱动电路40具有延迟,并且NMOS晶体管Q1、Q2具有开关延迟。然而,在假设这些延迟极短于延迟电路30的延时Td的前提下,在以下描述中忽略这些延迟。
图8示出了在降压比为“1/2”的情况下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的主要信号的波形图。“降压比为1/2”是如下情况,例如10V的输入电压Vin被降压至5V的输出电压,并且在这种情况下,NMOS晶体管Q1、Q2中每一个的占空比为“1/2”。
纹波比较器10当分割的电压Vf没有超过基准电压Vref时输出高电平开关控制信号D,并且当分割的电压Vf超过基准电压Vref时输出低电平开关控制信号D(见图8(a)、(b))。当开关控制信号D经过延迟电路30时,产生延迟了延时Td的开关控制信号D’(见图8(b)、(c))。开关控制信号D’被提供给NMOS晶体管Q1、Q2。
因此,当分割的电压Vf变得高于基准电压Vref时,NMOS晶体管Q1没有截止(NMOS晶体管Q2没有导通),当在分割的电压Vf变得高于基准电压Vref之后经过了延时Td时,NMOS晶体管Q1截止(NMOS晶体管Q2导通)。类似地,当在分割的电压Vf变得低于基准电压Vref之后经过了延时Td时,NMOS晶体管Q1导通(NMOS晶体管Q2截止)(见图8(a)、(d)、(e))。结果,分割的电压Vf的波形是占空比为“1/2”的具有相同升降斜度的三角波,并且分割的电压Vr的平均电平(直流分量)与基准电压一致。
假设由于干扰等,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的输出电压Vout变得高于稳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分割的电压Vf随着输出电压Vout而变得较高,所以在从纹波比较器10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D中,高电平脉冲宽度变窄。结果,由于NMOS晶体管Q1的导通时间段变短,所以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降低,并且输出电压Vout被控制在返回到稳定状态的方向上。另一方面,如果输出电压Vout变为低于基准电压Vref的电平,则即使在与上述相反的操作中,输出电压Vout类似地也被控制在返回到稳定状态的方向上。
在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中,指出以下不足。图9示出了当降压比小于“1/2”时,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的主要信号的波形图。如图9(a)所示,如果降压比不同于“1/2”,则分割的电压Vr的三角波具有不同的升降斜度。延迟电路30的延时Td是固定的。因此,在施加给纹波比较器10的基准电压Vref与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之间产生了差异。
具体通过例如用于图7所示的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的数值进行描述,有以下假设:输入电压Vin的可变范围为7.5V到20V;输出电压Vout的目标电平为5V;电阻元件R1为4kΩ;电阻元件R2为1kΩ;并且基准电压Vref为1V。
当输入电压Vin为10V时,由于降压比=1/2,所以分割的电压Vf表现为占空比为1/2的波形(见图8(a)),并且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与基准电压Vref的1V一致。因此,输出电压Vout保持5V。
另一方面,当输入电压Vin为15V时,由于降压比=1/3,所以分割的电压Vf具有更窄的占空比(见图9(a)),并且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或多或少高于基准电压Vref的1V。例如,如果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为1.02V,则输出电压Vout为5.1V(=1.02V×(4kΩ+1kΩ)/1kΩ),并且输出电压Vout变化了2%。
当输入电压Vin为7.5V时,由于降压比=2/3,所以分割的电压Vf具有更宽的占空比(图9(a)的逆反状态),并且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或多或少低于基准电压Vref的1V。例如,如果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为0.98V,则输出电压Vout为4.9V(=0.98V×(4kΩ+1kΩ)/1kΩ),并且输出电压Vout变化了2%。
通过这种方式,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具有在基准电压Vref与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之间的偏差,并且该偏差导致以下问题:当输入电压Vin变化时,假定恒定的输出电压Vout发生变化。为了解决由于偏差引起的问题,提出了另一纹波转换器320(下面称为“第二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20”),其中图10所示的输出校正电路60被引入了图7所示的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与图7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组件,这些组件将不再描述。
例如,输出校正电路60包括:误差放大器61,其具有:要对其施加分割的电压Vf的反相输入端子、要对其施加基准电压Vref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以及用于输出分割的电压Vf与基准电压Vref之间的误差积分电压VE的输出端子;还包括电容元件C2,连接到误差放大器61的输出端子与纹波比较器10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之间的信号线。
也就是说,为了使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与基准电压Vref匹配,即,为了消除上述偏差,输出校正电路60对分割的电压Vf相对于基准电压Vref的相对误差进行放大,并输出用于对电容元件C2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电流,由此产生误差积分电压VE。纹波发生器10使用在输出校正电路60中产生的误差积分电压VE,作为比较电压,即,用于分割的电压Vf的比较对象。结果,施加给误差放大器61的分割的电压Vf和基准电压Vref被大幅度(imaginarily)变短和调整,从而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与基准电压Vref一致。例如,在上述数值示例的情况下,当输入电压Vin为15V时,施加给纹波比较器10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的电压为0.98V(=1/1.02V),而当输入电压Vin为7.5V时,施加给纹波比较器10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的电压为1.02V(=1/0.98V)。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由于上述偏差产生的问题。
顺便来说,无论DC-DC转换器是他激型的还是自激型的,诸如NMOS晶体管Q1、Q2的组件或者负载侧上的电路可能由于其输出电流Iout因某种原因而超过预定OCP(过流保护)电平而被毁坏。为了防止这种事件,DC-DC转换器通常提供有用于过流保护的机制(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H07-245874)。
图11是用于描述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DC-DC转换器的结构的图。
过流状态检测电路50检测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流Iout,并且将其与用作用于确定是否处于过流状态的判断标准的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并且产生表示比较结果的状态信号S。
如果过流状态检测电路50产生的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则过流保护电路51产生过流保护信号P,以经由驱动电路40截止NMOS晶体管Q1(导通NMOS晶体管Q2),从而减小输出电流Iout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当状态信号S随后表示不处于过流状态时,过流保护电路51停止过流保护操作(使过流保护信号P失效),并且切换到正常操作。
例如,如果图11所示的过流保护机制只是简单地在图7所示的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和图10所示的第二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20中被提供,则将出现以下问题。
如果在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中提供过流保护机制,则在电压随着输出电流Iout而变化的OCP点,即,输出直流检测电压Vd超过与过流状态对应的基准电压VOCP的OCP点,NMOS晶体管Q1截止(NMOS晶体管Q2导通),并且输出直流检测电压Vd的电平减小。结果,输出直流检测电压Vd变得低于基准电压VOCP,并且过流保护电路51停止过流保护操作并且切换到正常操作。由于,输入电压Vout的电平减小了,所以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被控制在导通NMOS晶体管Q1(截止NMOS晶体管Q2)的方向上。因此输出直流检测电压Vd再次变得高于基准电压VOCP。
通过这种方式,如图12所示,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高速地重复使输出直流检测电压Vd变得高于基准电压VOCP、截止NMOS晶体管Q1、并且使得输出直流检测电压Vd变得低于基准电压VOCP的一系列操作。因此,NMOS晶体管Q1、Q2的开关频率变得非常高,这增加了开关损耗,并且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10的组件可能毁坏。
如果在第二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320中提供过流保护结构,如图13所示,当输出电流Iout从稳定状态切换到过流状态时(在图13的时间T1),则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被过流保护机制所减小(见图13(a)、(b))。由于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减小,所以分割的电压Vf的电平也减小,并且由此误差放大器61的两个输入之间的误差被放大。由此误差积分电压VE的电平增大(见图13(b)、(c))。即,施加给纹波比较器10的基准电压Vref的电平增大。
当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电流Iout从过流状态返回到稳定状态(在图13的时间T2)时,误差积分电压VE保持其电平高于稳定状态,直到分割的电压Vf变为大约等于基准电压Vref。由于输出校正电路60的高频处的响应性变低,所以即使在分割的电压Vf变得大约等于基准电压Vref之后,也还需要时间来使误差积分电压VE的电平减小(见图13(b)、(c))。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在过流保护解除之后出现输出电压Vout的过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提供了一种设置在自激DC-DC转换器中的开关控制电路,该自激DC-DC转换器通过接通/断开开关元件来对直流输入电压进行斩波,然后利用平滑电路对经斩波的电压进行平滑,以产生与输入电压的电平不同的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该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其检测输出电压的纹波变化,并产生用于进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控制信号,以使输出电压跟随目标电平;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其检测自激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流,并且当检测到输出电流处于等于预定电流或大于预定电流的过流状态时,产生用于断开开关元件的过流保护信号,以使输出电流小于预定电流,而不管开关控制信号;以及延迟电路,其使过流保护信号延迟。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主要方面,提供了一种设置在自激DC-DC转换器中的开关控制电路,该自激DC-DC转换器通过接通/断开开关元件来对直流输入电压进行斩波,然后利用平滑电路平滑经斩波的电压,以产生与输入电压的电平不同的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该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其借助于将通过反馈输出电压而获得的反馈电压与作为比较对象的比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输出电压的纹波变化,并产生用于进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控制信号,以使输出电压跟随目标电平;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其检测自激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流,并且当检测到输出电流处于等于预定电流或大于预定电流的过流状态时,产生用于断开开关元件的过流保护信号,以使输出电流小于预定电流,而不管开关控制信号;以及输出校正电路,其根据反馈电压相对于基准电压的相对误差调整比较电压,以使反馈电压的平均电平与对应于目标电平的基准电压一致,当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检测到输出电流处于过流状态时,减小比较电压的电平。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本说明书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特征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应当参照以下说明以及附图,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纹波转换器的结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在过流保护前后的纹波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的概念波形;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纹波转换器的结构;
图4示出了通过电压输出型误差放大器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输出校正电路的结构;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过流保护前后的纹波转换器的主要信号的概念波形;
图6示出了常规他激DC-DC转换器的结构;
图7示出了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的结构;
图8示出了在降压比为1/2的情况下的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的主要信号的波形;
图9示出了当降压比小于1/2时的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的主要信号的波形;
图10示出了第二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的结构;
图11示出了用于实现常规过流保护功能的机制;
图12是用于描述当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被提供有过流保护功能时的问题的图;以及
图13是用于描述当第二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被提供有过流保护功能时的问题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说明书的内容和附图,至少以下细节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实施例>
==使用开关控制电路的纹波转换器的结构==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连接到开关控制电路400的外部组件的纹波转换器200,该开关控制电路400是提供有过流保护机制的集成电路。
在该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电路400的外部组件是:开关元件,其为NMOS晶体管Q1、Q2的串联体;由平滑线圈L和电容元件C1构成的LC平滑电路;分割电路,其为电阻元件R1、R2的串联体;以及用于检测与输出电压Vout对应的输出电流Iout的电阻元件Rd。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组件可以嵌入开关控制电路400,除了通常难于集成的平滑电路以外。
NMOS晶体管Q1、Q2是根据本发明的“开关元件”的一个实施例。NMOS晶体管Q1、Q2被布置并串联在直流输入电压Vin的电源线与地线之间。NMOS晶体管Q1、Q2以互补的方式通过驱动电路40而导通/截止,并且在NMOS晶体管Q1、Q2的连接点处出现了经斩波的输入电压,即,方波信号。本发明不仅可以采用NMOS晶体管Q1、Q2,还可以采用可以进行类似开关操作的其他元件。
由平滑线圈L和电容元件C1构成的LC平滑电路是根据本发明的平滑电路的一个实施例。LCD平滑电路接收上述方波信号输入,并产生输出电压Vout,其与输入电压Vin相比,被降压并且被平滑。
分割电路,即,电阻元件R1、R2的串联体,通过由电阻元件R1、R2的电阻值确定的分割比(=R2/(R1+R2)),将输出电压Vout分割成分割的电压Vf(=R2/(R1+R2)×Vout)。即,通过改变电阻元件R1、R2的电阻值来调整输出电压Vout的想要的直流电压电平(以下称为“目标电平”)。
纹波比较器10是根据本发明的开关信号发生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纹波比较器10是所谓的差动比较器,其具有:反相输入端子,要对其施加分割的电压Vf(根据本发明的反馈电压),该电压Vf是来自LC平滑电路的输出电压Vout的反馈电压并且其反映了输出电压Vout的纹波的变化;非反相输入端子,要对其施加与输出电压Vout的目标电平对应的基准电压Vref(根据本发明的基准电压或者比较电压);以及输出端子,其根据分割的电压Vf与基准电压Vref之间的电平比较结果输出用于通过驱动电路40控制NMOS晶体管Q1、Q2的导通/截止的开关控制信号D,从而使输出电压的纹波随目标电平而变。当分割的电压Vf的电平低于基准电压Vref时并且当开关控制信号D为高电平(一个电平)时,NMOS晶体管Q1导通(NMOS晶体管Q2截止)。相反地,当分割的电压Vf的电平高于基准电压Vref时并且当开关控制信号D为低电平(另一电平)时,NMOS晶体管Q1截止(NMOS晶体管Q2导通)。
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和过流状态保护电路80是根据本发明的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检测与输出电压Vout对应的输出电流Iout,并且产生用于表示所检测到的输出电流Iout是否处于过流状态的状态信号S。例如,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是由以下组件构成的:布置在NMOS晶体管Q1、Q2的连接点与输出电压Vout的输出端子之间的电阻元件Rd;以及OCP比较器72,其将当输出电流Iout流过电阻元件Rd时对穿过电阻元件Rd而出现的电势差进行放大的OCP放大器71所产生的输出电流检测电压Vd与对应于用作过流状态判断标准的电流的基准电压VOCP进行比较,以输出比较结果作为状态信号S。
OCP比较器72是差动比较器,其具有:要对其施加从OCP放大器71输出的检测电压Vd的反相输入端子;要对其施加基准电压VOCP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以及输出表示检测电压与过流基准电压的比较结果的状态信号S的输出端子。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当检测电压Vd小于基准电压VOCP时状态信号S为高电平(一个电平),而当检测电压Vd等于基准电压VOCP或更大时为低电平(另一电平)。因此,如果状态信号S为高电平,这表示检测到非过流状态,并且如果状态信号S为低电平,这表示检测到过流状态。
如果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产生的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低电平),则过流保护电路80产生用于经由驱动电路40截止NMOS晶体管Q1(导通NMOS晶体管Q2)的过流保护信号P,以减小输出电流Iout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当状态信号S随后表示没有处于过流状态(高电平)时,过流保护电路51停止过流保护操作(使过流保护信号P失效)并且切换到使用由纹波比较器10产生的开关控制信号D的正常操作。
也就是说,过流保护电路80中输入有从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输出的状态信号S以及从纹波比较器10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D。当状态信号S表示没有处于过流状态(高电平)时过流保护电路80输出开关控制信号D,而当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低电平)时输出过流保护信号P。
在纹波比较器10和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具有以上结构的前提下,过流保护电路80可以由简单的AND元件81构成。
也就是说,如果输出电流Iout不处于过流状态,则施加给OCP比较器72的反相输入端子的检测电压Vd低于施加给其非反相输入端子的基准电压VOCP。在这种情况下,OCP比较器72产生表示没有处于过流状态的高电平状态信号S。因此,由于状态信号总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高电平,所以AND元件81输出来自波纹比较器10的开关控制信号D。
另一方面,如果输出电流Iout处于过流状态,则激活过流保护,其通过由过流状态保护电路80产生的过流保护信号P将输出电压Vout减小到预定电压或者更低。在这种情况下,施加给纹波比较器10的反相输入端子的分割的电压Vf低于施加给其非反相输入端子的基准电压Vref。因此,在过流状态的情况下,由于纹波比较器10总是输出高电平开关控制信号D,所以AND元件81输出来自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的状态信号S。在过流状态的情况下,状态信号S总是处于低电平并且可以用作用于截止NMOS晶体管Q1(导通NMOS晶体管Q2)的过流保护信号P。
延迟电路90使从过流状态保护电路80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D或者过流保护信号P(低电平状态信号S)延迟预定延时Td。将被延迟电路90所延迟的延迟信号D’或P’经由驱动电路40提供给NMOS晶体管Q1、Q2。
具体地,如果不处于过流状态,则在将开关控制信号D提供给NMOS晶体管Q1、Q2之前,延迟电路90使开关控制信号D延迟预定延时Td。由于NMOS晶体管Q1、Q2的导通/截止周期随着延时Td的变化而相应变化,所以开关控制信号D延迟预定延时Td是指NMOS晶体管Q1、Q2的开关频率被设为期望值。在过流状态的情况下,在由于以下描述的原因而将过流保护信号P提供给NMOS晶体管Q1、Q2之前,根据本发明的延迟电路90使过流保护信号P延迟延时Td。
==纹波转换器的操作==
将描述当没有进行过流保护控制时的纹波转换器200的操作。
当分割的电压Vf超过基准电压Vref时,NMOS晶体管Q1没有截止并且NMOS晶体管Q2没有导通,而当在分割的电压Vf超过基准电压Vref之后经过了延时Td时,NMOS晶体管Q1截止并且NMOS晶体管Q2导通。类似地,当在分割的电压Vf变得低于基准电压Vref之后经过了延时Td时,NMOS晶体管Q1导通并且NMOS晶体管Q2截止。
假设输出电压Vout由于干扰等而变成高于稳定状态的电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分割的电压Vf随输出电压Vout而变并且变得较高,所以在从纹波比较器10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D中,高电平脉冲宽度变窄。结果,由于NMOS晶体管Q1的导通时间段变短,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变低,并且输出电压Vout被控制在返回稳定状态的方向上。另一方面,如果分割的电压Vf变为低于基准电压Vref的电平,则即使在与上述相反的操作中,输出电压Vout也被类似地控制在返回稳定状态的方向上。
随后将描述当进行过流保护控制时的纹波转换器200的操作。
过流保护没有被激活,该过流保护在OCP点截止NMOS晶体管Q1(导通NMOS晶体管Q2),在该OCP点,输出电流检测电压Vd超过了用作过流状态的判断标准的基准电压VOCP。当在OCP点之后经过了延时Td时,过流保护信号P被提供给NMOS晶体管Q1、Q2,并且过流保护最终被激活。这样,通过在将过流保护信号P提供给NMOS晶体管Q1、Q2之前将其延迟延时Td,NMOS晶体管Q1、Q2的开关频率被限制在低级别。因此,可以避免在第一常规示例中出现的开关损耗增大的情况。
在另一实施例中,不同的延迟电路可以分别使从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在这种情况下其也用作过流状态保护电路80)输出的过流保护信号P以及从纹波比较器10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D延迟。然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延迟电路30作为延迟电路90使开关电路400的结构简化,该延迟电路30原本用于使第一常规示例的纹波转换器中的纹波比较器10的输出延迟。
<第二实施例>
==纹波转换器的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连接到开关控制电路410的外部组件的纹波转换器210,该开关控制电路410是提供有过流保护机制的集成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电路410的外部组件是:开关元件,其为NMOS晶体管Q1、Q2的串联体;由平滑线圈L和电容元件C1构成的LC平滑电路;分割电路,其为电阻元件R1、R2的串联体;电阻元件Rd,其用于检测与输出电压Vout对应的输出电流Iout;用于输出校正电路100的电阻元件R3到R5;电容元件C2、C3;以及基准电压Vref的电源。在另一实施例中,外部组件可以嵌入开关控制电路410中,除了通常难于集成的平滑电路和电容元件C2、C3。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纹波转换器210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纹波转换器200的不同之处在于提供了输出校正电路100。
输出校正电路100具有电流输出型误差放大器101,其包括:要对其施加分割的电压Vf的反相输入端子;要对其施加基准电压Vref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用于输出通过对分割的电压Vf相对于基准电压Vref的相对误差进行放大而获得的电流。电容元件C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电容元件)连接到在误差放大器101的输出端子与纹波比较器10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之间的信号线10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信号线),并且通过从误差放大器101输出的误差电流对电容元件C2进行充电和放电,由此产生误差积分电压VE。误差积分电压VE与基准电压Vref偏差一电压,利用该电压,根据占空比,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被偏移(offset)。误差积分电压VE用作与分割的电压Vf进行比较的电压(以下称为“比较电压”),其被施加给纹波比较器10的非反相输出端子。
结果,在纹波比较器10中,根据误差积分电压VE调整要与分割的电压Vf比较的比较电压,并且进行控制以使得分割的电压Vf的电平和比较电压的电平相等。施加给误差比较器101的分割的电压Vf和基准电压Vref被大幅度变短;纹波比较器10的比较电压变成大约与参考电源Vref相等的电平;并且分割的电压Vf的平均电平被校正为基准电压Vref。通过这种校正,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平一致,并且纹波转换器210的总体控制被稳定。
输出校正电路100也提供有以下机制:用于在从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提供的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低电平)时,减小施加给纹波比较器10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的比较电压的电平。该用于减小纹波比较器10的比较电压的电平的机制可以被实现为以下机制:当从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提供的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低电平)时,减小连接在校正电路100的输出端子与纹波比较器10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之间的误差积分电压VE的信号线105的电平。
具体地,输出校正电路100提供有充电/放电电路,如果状态信号表示没有处于过流状态(高电平),则该充电/放电电路根据从误差放大器101输出的误差电流对电容元件C2进行充电,并且如果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低电平),则该充电/放电电路对电容元件C2进行充电和放电。充电/放电电路可以通过将用于调整电容元件C2的放电速度的电阻元件R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电阻元件)以及NPN双极型晶体管Q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开关元件)串联来构成,该NPN双极型晶体管Q3根据从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经由误差积分电压VE的信号线105与地线之间的NOT元件104而提供的状态信号S而导通/截止。换言之,充电/放电电路是通过将电阻元件R3和NPN双极型晶体管Q3的串联体与电容元件C2并联而构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状态信号S表示没有处于过流状态(高电平),则NPN双极型晶体管Q3由于基极被提供有低电平而截止,结果,电容元件C2根据从误差放大器101输出的误差电流而被充电。通过充电保持误差积分电压VE的信号线105的电平。另一方面,如果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低电平),则NPN双极型晶体管Q3因为对基极施加有高电平而导通;结果,电容元件C2的电荷被通过电阻元件R3和NPN双极型晶体管Q3而放电;并且误差积分电压VE的信号线105的电平减小。
输出校正电路100不限于使用图3所示的电压输出型误差放大器101,而是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电压输出型误差放大器102。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通过在误差放大器102的负反馈路径上布置电容元件Cp并且将电阻元件Rp串联到电容元件Cp,误差放大器102形成积分电路,其产生并输出表示分割的电压Vf与基准电压Vref之间的误差的积分的积分电压。从误差放大器102输出的积分电压被分割电路所分割,该分割电路为电阻元件Rx、Ry的串联体,从而产生要施加给纹波比较器10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的误差积分电压VE。
上述NPN双极型晶体管Q3的集电极连接到电阻元件Rx、Ry的连接部分。如果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低电平),则NPN双极型晶体管Q3由于基极被提供了高电平而导通。虽然从误差放大器102输出的积分电压的电平变得更高,但是由于电阻元件Ry被短路,所以由电阻元件Rx、Ry构成的分割电路没有作用,并且施加给纹波比较器10的非反相输入的误差积分电压VE的电平减小。
在输出校正电路100中,用于减小纹波比较器10的比较电压的电平的另一机制可以被实现为用于减小信号线106(第二信号线)的电平的机制,当从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提供的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低电平)时,基准电压Vref通过该信号线106被施加给误差放大器10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也就是说,通过减小信号线106的电平,误差放大器101的误差积分电压VE,即,施加给纹波比较器10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的比较电压的电平减小。
具体地,输出校正电路100提供有:连接到基准电压Vref的信号线106的电容元件C3(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电容元件);以及充电/放电电路,如果状态信号S表示没有处于过流状态(高电平),则充电/放电电路将电容元件C3充电至基准电压Vref,如果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低电平),则充电/放电电路对电容元件C3进行放电。充电/放电电路可以通过将用于调整连接到基准电压Vref的信号线106的电容元件C3的放电速度的电阻元件R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电阻元件)与根据从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经由NOT元件104提供的状态信号S而导通/截止的NPN双极型晶体管Q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开关元件)串联而构成。换言之,充电/放电电路是通过将电阻元件R4和NPN双极型晶体管Q4的串联体与电容元件C3并联而构成的。与基准电压Vref的电源串联并且与电容元件C3并联的电阻元件R5用于调整电容元件C3的充电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高电平),则NPN双极型晶体管Q4由于基极被施加有低电平而截止,结果,根据基准电压Vref对电容元件C3进行充电。参考电源Vref的信号线106的电平被保持。另一方面,如果状态信号S表示处于过流状态(低电平),则NPN双极晶体管Q4由于基极被施加有高电平而导通;结果,电容元件C3的电荷被经由电阻元件R4和NPN双极型晶体管Q4而放电;并且基准电压Vref的信号线106的电平被减小。
此外,输出校正电路100是优选的,因为通过如图3所示的那样提供用于直接减小纹波比较器10的比较电压(在本实施例中为误差积分电压VE)的电平的机制(电阻元件R3、NPN双极型晶体管Q3)和用于间接减小纹波比较器10的比较电压的电平的机制(电阻元件R4、R5,NPN双极型晶体管Q4),可以更可靠地减小纹波比较器10的比较电压的电平。然而,减小纹波比较器10的比较电压的电平的目的可以仅通过提供上述两个机制中的任一个来实现。
==纹波比较器的操作==
将参照图5描述纹波比较器210的操作。
当输出电流Iout从稳定状态变成过流状态时(见图5A的时间T1)时,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产生低电平状态信号S,其表示所检测到的输出电压Iout为过流状态。过流状态保护电路80经由延迟电路90和驱动电路40为NMOS晶体管Q1、Q2提供低电平状态信号S,作为用于截止NMOS晶体管Q1和导通NMOS晶体管Q2的过流保护信号P。
在输出校正电路100中,因为从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提供了低电平状态信号S,所以在电容元件中充入的电被放电。即,在随后解除过流保护之前,输出校正电路100初步地减小了误差积分电压VE的信号线105的电平以及基准电压Vref的信号线106的电平。
结果,在经过了延时Td之后,过流保护信号P被提供给NMOS晶体管Q1、Q2;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减小(见图5(b));并且分割的电压Vf的电平也减小。如上所述,由于过流保护电路P被延迟电路90所延迟,并且随后被提供给NMOS晶体管Q1、Q2,所以以下情况是不可能的:输出电压的稳定状态和过流状态被高速重复,而使得NMOS晶体管Q1、Q2的开关频率变高。
当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电流Iout从过流状态返回到稳定状态时(见图5(a)的时间T2),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产生高电平状态信号S,其表示所检测到的输出电流Iout没有处于过流状态。响应于高电平状态信号S,过流状态保护电路80使过流保护信号P无效,从而解除过流保护。
在输出检测电路100中,由于从过流状态检测电路70提供了低电平状态信号S,所以电容元件C2、C3被充电。即,误差积分电压VE的信号线105的电平以及参考电源Vref的信号线106的电平逐渐开始增大(见图5(c))。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也开始逐渐增加(见图5(b))。
因此,由于刚在纹波比较器10中解除了过流保护,而施加给反相输入端子的分割的电压Vf的电平被减小,所以施加给非反相输入端子的误差积分电压VE的电平也预先减小。结果,在从纹波比较器10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D(=VE-Vf)中没有出现过冲。随着误差积分电压VE的电平的增大,分割的电压Vf的电平,即,输出电压Vout逐渐增加。由于开关控制信号D被设置为被延迟电路90所延迟,并且随后提供给NMOS晶体管Q1、Q2,所以可以更可靠地限制过流保护解除之后的过冲。
此外,在过流保护时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减小。因此,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在解除过流保护之后,纹波比较器10可能立即产生高电平开关控制信号D,其根据纹波比较器10的比较电压的电平是什么来导通MOS晶体管Q1(截止MOS晶体管Q2),从而增加输出电压Vout的电平。也就是说,虽然在上述的过流保护时纹波比较器10的比较电压的电平减小了,但是在输出电压Vout中仍然可能出现过冲。
因此,当检测到输出电流Iout处于过流状态时,输出校正电路100使得纹波比较器10的比较电压的电平减小到低于针对稳定状态(其不是过流状态)情况(在当MOS晶体管Q1、Q2正常导通/截止的情况下)的比较电压的预定电平。结果,虽然MOS晶体管Q1、Q2在解除了过流保护之后开始正常地导通/截止,但是比较电压的电平低于其正常电平,该电平与分割的电压Vf相比较并用作纹波比较器10中的对象。因此,输出电压Vout的过冲确实得到限制。这种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根据过流保护的预定时间段,调整电阻元件R3、R4的电阻值,以改变过流保护时的电容元件C2、C3的放电速度来实现。
虽然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上述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不是为了以限制方式来解释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改变或者/变更本发明,并且本发明包括其等同物。

Claims (10)

1、一种被设置在自激DC-DC转换器中的开关控制电路,该自激DC-DC转换器通过接通/断开开关元件来对直流输入电压进行斩波,然后利用平滑电路对经斩波的电压进行平滑,以产生与输入电压的电平不同的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该开关控制电路包括:
开关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其借助于将通过反馈输出电压而获得的反馈电压与作为比较对象的比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输出电压的纹波的变化,并产生用于进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控制信号,以使输出电压跟随目标电平;
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其检测自激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流,并且当检测到输出电流处于等于预定电流或大于预定电流的过流状态时,产生用于断开开关元件的过流保护信号,以使输出电流小于预定电流,而不管开关控制信号;以及
输出校正电路,其根据反馈电压相对于基准电压的相对误差来调整比较电压,以使反馈电压的平均电平与对应于目标电平的基准电压一致,以及当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检测到输出电流处于过流状态时,减小比较电压的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
其中当检测到输出电流处于过流状态时,输出校正电路使得在开关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中使用的比较电压的电平减小到低于用于作为非过流状态的稳定状态的情况的比较电压的预定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
其中输出校正电路被施加有反馈电压和基准电压,产生并输出用于表示反馈电压相对于基准电压的相对误差的积分并且用于调整比较电压的误差积分电压,并且如果检测到处于过流状态,则减小误差积分电压的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
其中输出校正电路被施加有反馈电压和基准电压,产生并输出用于表示反馈电压相对于基准电压的相对误差的积分并且用于调整比较电压的误差积分电压,并且如果检测到处于过流状态,则减小基准电压的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
其中输出校正电路被施加有反馈电压和基准电压,产生并输出用于表示反馈电压相对于基准电压的相对误差的积分并且用于调整比较电压的误差积分电压,并且如果检测到处于过流状态,则减小误差积分电压和基准电压的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
其中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产生表示输出电流是否处于过流状态的状态信号并将其提供给输出校正电路,
其中输出校正电路包括:
误差放大器,其被施加有反馈电压和基准电压,该误差放大器产生反馈电压相对于基准电压的相对误差电流;以及
第一电容元件,其连接到误差放大器与开关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之间的第一信号线,该第一电容元件被误差电流充电,以产生误差积分电压,并且
其中当从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提供的状态信号表示不处于过流状态时,第一电容元件被充电,并且当该状态信号表示处于过流状态时,第一电容元件被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
其中第一电容元件与用于调整第一电容元件的放电速度的第一电阻元件和根据状态信号而接通/断开的第一开关元件的串联体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
其中输出校正电路包括:
误差放大器,其被施加有反馈电压和基准电压,该误差放大器产生反馈电压相对于基准电压的相对误差电流;并且
其中当从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提供的状态信号表示不处于过流状态时,与用于将基准电压施加给误差放大器的第二信号线连接的第二电容元件被充电,并且当该状态信号表示处于过流状态时,第二电容元件被放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
其中第二电容元件与用于调整第二电容元件的放电速度的第二电阻元件和根据状态信号而接通/断开的第二开关元件的串联体并联。
10、一种自激DC-DC转换器,包括:
开关元件,其被接通/断开以对直流输入电压进行斩波;
平滑电路,其对经斩波的电压进行平滑,以产生与输入电压的电平不同的目标电平的输出电压;
开关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其借助于将通过反馈输出电压而获得的反馈电压与作为比较对象的比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输出电压的纹波的变化,并产生用于进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开关控制信号,以使输出电压跟随目标电平;
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其检测平滑电路的输出电流,并且当检测到输出电流处于等于预定电流或大于预定电流的过流状态时,产生用于断开开关元件的过流保护信号,以使输出电流小于预定电流,而不管开关控制信号;以及
输出校正电路,其根据反馈电压相对于基准电压的相对误差来调整比较电压,以使反馈电压的平均电平与对应于目标电平的基准电压一致,以及当过流保护信号发生电路检测到输出电流处于过流状态时,减小比较电压的电平。
CN2008101693539A 2005-06-24 2006-06-26 开关控制电路和自激dc-dc转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4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85340A JP4691404B2 (ja) 2005-06-24 2005-06-24 スイッチング制御回路、自励型dc−dcコンバータ
JP2005185340 2005-06-24
JP2005-185340 2005-06-2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08110A Division CN100570999C (zh) 2005-06-24 2006-06-26 开关控制电路和自激dc-dc转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129A true CN101394129A (zh) 2009-03-25
CN101394129B CN101394129B (zh) 2011-05-11

Family

ID=3756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081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999C (zh) 2005-06-24 2006-06-26 开关控制电路和自激dc-dc转换器
CN20081016935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4129B (zh) 2005-06-24 2006-06-26 开关控制电路和自激dc-dc转换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081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999C (zh) 2005-06-24 2006-06-26 开关控制电路和自激dc-dc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7379284B2 (zh)
JP (1) JP4691404B2 (zh)
KR (1) KR100801498B1 (zh)
CN (2) CN100570999C (zh)
TW (2) TWI3318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0468B1 (ja) * 2004-11-04 2005-10-26 ローム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携帯機器
CN101340157B (zh) * 2007-07-04 2010-09-2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
KR100819509B1 (ko) * 2007-08-06 2008-04-04 주식회사 룩센테크놀러지 노이즈를 줄이기 위한 dc/dc 변환기
US7649406B2 (en) * 2007-09-13 2010-01-19 United Memories, Inc. Short-circuit charge-sharing technique f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US7961481B2 (en) * 2007-11-20 2011-06-14 Leadtrend Technology Corp.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ontrol circuit applied to charge output capacitor
JP5336091B2 (ja) 2008-01-24 2013-11-06 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コンポーネンツ・インダストリーズ・リミテッド・ライアビリティ・カンパニー 電源回路及び電子機器
US8067929B2 (en) 2008-03-03 2011-11-29 Intersil Americas, Inc. High-side sensing of zero inductor current for step down DC-DC converter
CN101557165B (zh) * 2008-04-11 2011-11-02 普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转换装置及电源转换方法
CN102106067A (zh) * 2008-07-28 2011-06-22 Nxp股份有限公司 Dc-dc转换器的延迟补偿
US7872460B2 (en) * 2008-08-25 2011-01-1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output short circuit in switching regulator
US8159204B2 (en) * 2008-09-29 2012-04-17 Active-Semi, Inc. Regulating current output from a buck converter without external current sensing
TWI381603B (zh) * 2008-10-08 2013-01-0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of Pulse Width Modulation Regulator
KR101030958B1 (ko) 2009-01-15 2011-04-28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저전압 레귤레이터의 과전류 보호회로
JP2010178438A (ja) * 2009-01-27 2010-08-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制御回路
EP2249469A1 (de) * 2009-05-08 2010-11-1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Versorgung einer Last mit einem Ausgangsstrom
JP5347748B2 (ja) * 2009-06-18 2013-11-20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Dc/dcコンバータ及び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方法
TWI385887B (zh) * 2009-07-13 2013-02-11 Asus Technology Pte Ltd 直流-直流轉換器的過電流保護裝置與方法
CN102130574B (zh) * 2010-01-13 2013-06-1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可控制能量释放功能的多组输出降压型转换装置
US8089258B2 (en) * 2010-03-19 2012-01-03 Fsp Technology Inc. Power supply apparatus
TWI407656B (zh) * 2010-04-30 2013-09-01 Himax Analogic Inc 過電流保護電路及過電流保護方法
CN102263402B (zh) * 2010-05-31 2014-11-05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c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及过流保护方法
DE112011102550T5 (de) * 2010-07-30 2013-05-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C/DC-Umwandler
JP5696414B2 (ja) * 2010-09-22 2015-04-08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圧生成回路
TW201218631A (en) * 2010-10-19 2012-05-01 Analog Integrations Corp Bootstrap circuit without a regulator and a diode
CN102064703B (zh) * 2010-11-04 2013-11-06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恒流输出控制装置和方法
US8779735B2 (en) * 2011-03-15 2014-07-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and interface circuit between an energy source and a load
JP5320424B2 (ja) * 2011-03-24 2013-10-23 株式会社東芝 Dc−dc変換器制御装置およびdc−dc変換器
TWI424648B (zh) * 2011-04-06 2014-01-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電路保護裝置及保護方法
TWI440292B (zh) * 2011-07-01 2014-06-0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切換調節電路及其控制電路、及用於其中的輸入電壓偵測方法
JP5942350B2 (ja) * 2011-07-07 2016-06-2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JP5902421B2 (ja) * 2011-09-13 2016-04-13 リコー電子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回路及びdc−dcコンバータ
KR101877371B1 (ko) 2011-10-14 2018-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원 변조기를 보호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701784B2 (ja) * 2012-01-16 2015-04-15 株式会社東芝 垂直磁気記録媒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US9673611B2 (en) 2012-02-21 2017-06-06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elf-test of over-current fault detection
US9673609B2 (en) 2012-02-21 2017-06-06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elf-test of over-current fault detection
CN102647076B (zh) * 2012-04-01 2014-07-02 西安理工大学 减小Boost电力电子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的方法
US20130328540A1 (en) * 2012-06-08 2013-12-12 Richte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Buck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EP2690784B1 (en) * 2012-07-26 2018-12-26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elf-test of over-current fault detection
JP5903368B2 (ja) * 2012-11-08 2016-04-13 Fdk株式会社 入力電流制限機能付き電源装置
CN103092246B (zh) * 2013-01-11 2015-06-1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供电监控系统和方法
US9362821B2 (en) * 2013-02-05 2016-06-07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ow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1159009B2 (en) 2013-04-01 2021-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Voltage regulator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N104104220B (zh) * 2013-04-08 2016-1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功率模块
KR101975393B1 (ko) * 2013-04-18 2019-05-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외장 배터리
CN103280968B (zh) * 2013-05-09 2015-10-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脉冲电源的时序控制电路
TWI496389B (zh) * 2013-05-16 2015-08-11 Upi Semiconductor Corp 用於電源轉換器之時間產生器及時間信號產生方法
US9515651B2 (en) * 2014-06-19 2016-12-06 Triune Ip Llc Galvanically isolated switch system
KR102306602B1 (ko) * 2014-06-30 2021-09-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05728901B (zh) * 2016-01-25 2017-08-01 上海威特力焊接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交直流氩弧焊机二次逆变驱动电路
JP6540555B2 (ja) * 2016-03-04 2019-07-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9973085B2 (en) * 2016-07-25 2018-05-15 Stmicroelectronics S.R.L. Output voltage control in overcurrent conditions for switching converters
CN106487205B (zh) * 2016-09-23 2019-01-29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参数识别电路、方法及应用其的电源系统
TWI600243B (zh) * 2017-01-13 2017-09-21 茂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低電壓保護電路及過電壓保護電路
KR20180084283A (ko) * 2017-01-16 2018-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7147082B (zh) 2017-06-20 2019-04-19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过压保护电路和应用其的集成电路和开关变换器
CN109510175B (zh) * 2017-09-15 2020-03-0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2040599B1 (ko) * 2017-10-18 2019-11-06 한국전력공사 직류 보호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EP3591494A1 (en) * 2018-07-02 2020-01-08 Nxp B.V. Current limitation for voltage regulator
TWI674722B (zh) * 2018-07-02 2019-10-11 茂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偵測電路與使用其之開關模組
JP7188223B2 (ja) * 2019-03-25 2022-12-13 Tdk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医療システム
CN110718893A (zh) * 2019-10-18 2020-01-2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流保护方法与装置
CN112787505A (zh) * 2019-11-11 2021-05-11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12260237A (zh) * 2020-09-23 2021-01-2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直流微电网保护装置
CN112290776B (zh) * 2020-12-31 2021-06-08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压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压控制系统
CN114172114A (zh) * 2021-11-08 2022-03-11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电源输出保护电路
CN114465206B (zh) * 2022-01-06 2024-03-12 浙江科睿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uck变换器的自恢复过流保护电路
CN114977148A (zh) * 2022-06-16 2022-08-30 上海捷勃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抱闸供电电路及用于驱动机器人制动器的抱闸供电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6146Y2 (ja) * 1979-07-24 1984-10-05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チヨツパ式電源装置の保護回路
US5481178A (en) * 1993-03-23 1996-01-02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high efficiency over broad current ranges in a switching regulator circuit
JP3100797B2 (ja) * 1993-05-20 2000-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H07245874A (ja) 1994-03-09 1995-09-19 Murata Mfg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の過電流保護回路
GB2307316B (en) * 1995-10-24 1999-12-29 Rohm Co Lt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5966003A (en) * 1997-05-15 1999-10-12 Fujitsu Limited DC-DC converter control circuit
US6246220B1 (en) * 1999-09-01 2001-06-12 Intersil Corporation Synchronous-rectified DC to DC converter with improved current sensing
US6147478A (en) * 1999-09-17 2000-11-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ysteretic regulator and control method having switching frequency independent from output filter
JP3801021B2 (ja) * 2001-06-15 2006-07-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自励式チョッパレギュレータ、それに用いる電圧制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TWI228944B (en) * 2003-02-19 2005-03-01 Virginia Tech Intell Prop Self-oscillating electronic discharge lamp ballast with dimming control
JP4107209B2 (ja) 2003-09-29 2008-06-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リップルコンバータ
JP2005168106A (ja) * 2003-11-28 2005-06-23 Toshiba Corp 電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5698A (zh) 2006-12-27
US20080136394A1 (en) 2008-06-12
TW200713771A (en) 2007-04-01
TWI396374B (zh) 2013-05-11
US20100181984A1 (en) 2010-07-22
KR20060135559A (ko) 2006-12-29
US7755874B2 (en) 2010-07-13
JP2007006651A (ja) 2007-01-11
TW201004117A (en) 2010-01-16
TWI331840B (en) 2010-10-11
US7379284B2 (en) 2008-05-27
US20060290333A1 (en) 2006-12-28
CN100570999C (zh) 2009-12-16
CN101394129B (zh) 2011-05-11
JP4691404B2 (ja) 2011-06-01
KR100801498B1 (ko) 2008-02-12
US7940507B2 (en) 2011-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4129B (zh) 开关控制电路和自激dc-dc转换器
CN100514813C (zh) 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单元和方法
EP3468303B1 (en) A led lamp having an outage detection circuit
KR101155620B1 (ko) 전원 제어 회로, 전원 장치, 및 전원 제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100502189C (zh) 过流检测电路及配置有过流检测电路的电源设备
CN101252316B (zh) 开关稳压器
JP4688693B2 (ja)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
KR20170120605A (ko) 유한 상태 기계 제어를 사용하는 다중-레벨 스위칭 조절기 회로들 및 방법들
EP1544703A1 (en) Current sensing circuit for DC/DC buck converters
CN103532378B (zh) 抑制输出电压过冲的电压转换器
CN110391743A (zh) 开关模式电源
JP6510288B2 (ja) チャージポンプ回路
WO2011115236A1 (en) Switching regulator
CN104065266A (zh) 用于电压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CN103475217A (zh) Dc-dc电路及其过流保护方法
CN101676830B (zh) 半导体电路
CN107086778B (zh) 降压调节器的低功率待机模式
CN111630763B (zh) 升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US9647445B2 (e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CN110069093B (zh) 电源控制装置
US20070182389A1 (en) Circuitry and method for limiting peak current from a voltage source
JP2010081747A (ja) Dc/dcコンバータ制御回路、およびdc/dcコンバータ制御方法
US8502508B2 (en) Switching regulator circuit configured to perform step up and step down operation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JP5383397B2 (ja) 過電圧保護回路
CN115765450A (zh) 占空比限制电路和具有恒定输出的直流开关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