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8571B - 受电控制装置、受电装置、充电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受电控制装置、受电装置、充电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8571B
CN101388571B CN200810133576XA CN200810133576A CN101388571B CN 101388571 B CN101388571 B CN 101388571B CN 200810133576X A CN200810133576X A CN 200810133576XA CN 200810133576 A CN200810133576 A CN 200810133576A CN 101388571 B CN101388571 B CN 101388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urrent
load
control
storag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35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8571A (zh
Inventor
依田健太郎
上条贵宏
大西幸太
神山正之
盐崎伸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88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8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8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8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45Authentication, i.e. circuits for check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one component, e.g. a battery or a battery charger, and another component, e.g. a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6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responsive to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objects, e.g. detection of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9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charge maintenance, battery initiation or rejuven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电装置,在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受电控制装置可以直接参与蓄电池的充电控制。设置在受电装置(40)上的受电控制装置(50)包括:控制受电装置(40)的动作的受电侧控制电路(52);以及用于向所述充电控制装置(92)供给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的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出端子(TB1),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用于对向蓄电池(94)的电力供给进行控制。其中,受电侧控制电路(52)用于控制从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出端子(TB1)输出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的定时。充电控制装置(92)的动作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被强制的控制。

Description

受电控制装置、受电装置、充电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电控制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充电控制装置、蓄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即使金属部分无触点也可以利用电磁感应进行电力传输的无触点电力输送(非接触电力传输)引人注目。作为此无触点电力传输的应用例,人们提出了移动电话机、家用电器(例如电话机的子机和钟表)的充电等。 
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用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无触点电力传输装置的现有技术。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所述的二次电池(锂电池等)的充电装置的电路构成的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09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66619号公报 
在以往的无触点电力传输装置中,受电侧的控制电路只具有向受电功能及蓄电池(电池部分等)的供电控制功能,有专用的充电控制电路对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及充电电压)进行控制。 
在此构成中,涉及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控制,不能够主动地参与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对可实现的功能产生限制。 
另外,在无触点电力传输装置中,为了提高安全性及可靠性,应对异物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在存在有金属异物的环境下进行送电时,有产生异常发热的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停止送电。但是,金属异物的大小有中小程度的,也有大的(例如以薄板形状,完全遮断一次侧设备和次级侧设备的金属异物),无论对于哪种异物都要优选采用安全应对方法。 
在以往的无触点电力传输装置中,在送电中,例如当以完全遮断一次侧设备和次级侧设备的方式插入薄板形状的金属异物时,一次侧装置就会产生将其金属异物误认为次级侧设备并继续供电的现象。在本说明书中,把由这样的误认导致的供电继续状态表达为“侵占状态”。在以往技术中,侵占状态的检测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以及受电侧控制电路等,其可以实现积极地参与到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控制。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受电侧(次级侧)设备执行间歇地负载调制,可以检测出侵占状态、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强制地减轻蓄电池的负载状态,能够提高侵占状态的检测精度。 
(1)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受电控制装置,被设置在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所述受电装置上,所述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是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经由电磁耦合的原线圈和次级线圈以无触点方式传输电力、并且所述受电装置向蓄电池装置供给电力的系统,所述受电控制装置包括:受电侧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受电装置的动 作;以及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用于向所述所述蓄电池装置供给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向所述蓄电池的电力供给,其中,所述受电侧控制电路控制从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的定时。 
受电控制装置(控制受电装置的动作的IC等)可以向控制蓄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例如充电控制IC)输出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通过这样,受电控制装置可以主动地参与蓄电池的充电动作。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从设置在受电控制装置上的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出端子被输出,通过受电侧控制电路控制该输出定时。通过具有此功能,实现以往没有的新的动作。 
例如,在充电控制装置正常地不动作时,能够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从外部控制充电控制装置的供电功能,并调整充电电流。另外,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发出蓄电池控制指令,基于此,受电控制装置能够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控制向蓄电池的供电。另外,例如,在进行消耗剧烈的蓄电池的充电时,在其初始阶段,能够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使充电电流增大,缩短充电期间。 
另外,在受电装置通过负载调制向送电装置发送信号时,能够通过使用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钳位(降低或停止)蓄电池的充电电流,使向蓄电池装置的充电不妨碍基于负载调制的通信。根据利用此功能,能够在送电装置侧准确地检测出侵占状态(例如,在原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插入薄板形状的金属异物,使两线圈处于遮断的状态)。 
本发明的受电控制装置由于通过作为负载的充电控制装置控制向蓄电池的供电,所以本身不需要具有进行供电限制等的单元,不需要追加额外的电路,以最小限度的电路构成可以实现。 
另外,通过在最接近蓄电池(二次电池等)的位置上的充电控制装置对供电进行控制,所以可以实现高精度地供电控制。根据利用充电控制装置具有的充电控制功能(充电电流的调整功能和负反馈控制功能等),可以简单地实现更高精度的充电控制。 
(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受电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蓄电池装置具有蓄电池和控制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从所述受电控制装置输出的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用于调整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电流的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对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中,示出由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信号)控制蓄电池的供电的一个例子。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信号)控制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可以用简单的构成从外部控制向蓄电池的供电。电流调整用电阻既可以是内部电阻(例如,内置在充电控制IC中的电阻),也可以是外置电阻(例如,外置在充电控制IC的电阻连接端子上的电阻)。 
(3)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受电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是外置电阻、且设置有用于切换作为所述外置电阻的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的控制元件,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元件的动作,对作为所述外置电阻的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中,将电流调整用电阻作为外置电阻通过控制元件控制其电阻值。根据该构成,具有在充电控制装置中所包含的充电控制IC的内部电路构成没有任何改变,就可以实现由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信号)控制蓄电池的供电的优点,另外,例如,在进行多阶段地切换等的控制充电电流时,仅通过设法外置电路的结构,就可以容易地实现。 
(4)本方面的第四方面的受电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蓄电池装置具有蓄电池和控制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所述充电控制装置通过负反馈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充电电流或充电电压成为预期值,从所述受电控制装置输出的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装置中的所述负反馈控制电路的动作,调整所述充电电流。 
根据该构成,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控制充电控制装置具有的负反馈控制电路的动作,强制地控制蓄电池的充电电流。由于利用负反馈控制,所以能够高精度的控制充电电流的电流量,也可以微调整。 
(5)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受电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蓄电池装置具有蓄电池和控制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具有设置在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上的电力供给调整电路,从所述受电控制装置输出的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力供给调整电路的动作,调整所述充电电流。 
在本发明中,在充电控制装置的供电路径上设置电力供给调整电路,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使电力供给调整电路动作,例如,钳位(降低或暂时地停止)电力供给。由于是直接地控制在供电路径中的供电,所以具有不需复杂的控制、内部电路不复杂化的优点。 
(6)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受电控制装置,还具有调制从所述送电装置来看的负载的负载调制部,所述受电侧控制电路在经由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向所述蓄电池供电时,使所述负载调制部动作,并使从所述送电装置来看的所述受电装置侧的负载间歇地变化,而且,在使从所述送电装置来看的所述受电装置侧的负载间歇地变化 的期间,从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使向所述蓄电池的供给电力降低或停止。 
在本发明中,所述受电侧控制电路与受电装置的间歇地负载调制同步,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使向蓄电池的电力供给降低或停止。受电装置侧间歇地(例如,周期的或定期的)进行负载调制。如不能在送电侧中检测出其间歇地负载变动,则能够判断为侵占状态(由金属异物导致的侵占状态)。不过,例如,在蓄电池的负载是重状态的(流入很多充电电流的状态)情况下,很难在一次侧(原线圈侧)检测出对应基于间歇地负载调制的变动。因此,在负载调制期间中,通过强制地执行蓄电池的负载减轻,就能够在一次侧准确地接收到负载调制信号。强制的负载减轻处理既可以仅在蓄电池的负载重时进行,也可以使与负载调制期间同步进行。另外,作为负载减轻的方法可以是蓄电池的充电电流的降低/暂时的停止的任意一个方法。 
(7)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受电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受电侧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的输出,建立负载减轻期间,在所述负载减轻期间向所述蓄电池的电力供给处于降低或停止的状态,而且,在所述负载减轻期间的途中,使所述负载调制部动作执行负载调制。 
在本发明中,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建立负载减轻期间,在该负载减轻期间的途中(一部分的期间)执行负载调制。在负载减轻期间,由于蓄电池的负载被减轻,所以通过负载调制在从一次侧来看的负载变重时,可以在一次侧准确地检测出其变化。 
(8)本发明的受电装置包括:将所述次级线圈的感应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的受电部;本发明的受电控制装置;以及用于向所述 蓄电池装置输出从所述受电控制装置输出的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 
在本发明中,受电装置(装载本发明的受电控制装置)的结构为明显的结构。在受电控制装置为IC时,受电装置例如,可以实现作为装载该IC的模块。受电装置也具有用于输出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的端子。 
(9)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本发明的受电装置、由所述受电装置供给有电力的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及所述蓄电池。 
本发明的受电装置具有直接的控制蓄电池的功能,可以实现以往没有的多样的动作。因此,装载该受电装置的电子设备也是多功能、且小型化,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也很优越。 
(10)本发明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具有送电装置、原线圈、次级线圈、包含本发明的受电控制装置的受电装置、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及所述蓄电池。 
根据本发明,实现可以直接地控制充电控制装置及蓄电池(负载)的充电状态的新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11)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是接受来自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装置的电力供给,控制蓄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强制地控制所述充电控制装置的动作。 
在本发明中,适应新的本发明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为明显的结构。也就是说,充电控制装置具有用于输入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的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入端子。 
(12)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的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用于调整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电流的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 
通过电流调整用电阻可以规划蓄电池的充电电流量(供电量)。积极的利用此功能,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就可以从外部强制地控制供电。 
(13)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是外置电阻、且设置有用于切换作为所述外置电阻的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的控制元件,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元件的动作,调整作为所述外置电阻的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 
根据该构成,将电流调整用电阻作为外置电阻通过控制元件控制其电阻值。具有在充电控制装置中包含的充电控制IC的内部电路构成没有任何改变,可以实现由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信号)控制蓄电池的供电的优点,另外,例如,在进行多阶段的切换等的控制充电电流时,仅设法外置电路的结构,就可以容易实现。 
(14)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具有负反馈控制电路,所述负反馈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以使供给给所述蓄电池的电流或电压成为预期值,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装置中的所述负反馈控制电路的动作。 
在本发明中,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控制充电控制装置具有的负反馈控制电路的动作,强制地控制蓄电池的充电电流。由于利用负反馈控制,所以能够高精度的控制充电电流的电流量,也可以进行微调。 
(15)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具有设置在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上的电力供给调整电路,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力供给调整电路的动作。 
在本发明的充电控制中,在供电路径上设置电力供给调整电路,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强制地降低或停止向蓄电池的电力供给。由于直接地控制供电路径中的供电,所以具有不需复杂的控制、内部电路不复杂化的优点。 
(16)本发明的蓄电池装置,包含本发明的充电控制装置及通过所述充电控制装置控制充电的蓄电池。 
蓄电池装置包含充电控制装置及蓄电池(二次电池等)。作为该蓄电池装置例如有附带充电控制IC的二次电池部分。另外,蓄电池本身也包含具有充电控制功能的智能电池。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适用无触点电力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的例子及使用感应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的原理的说明图。 
图2是用于说明关于基于受电装置的负载的供电控制的图。 
图3是表示在包含送电装置、受电装置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的具体构成的一例的电路图。 
图4(A)及图4(B)是用于说明在一次侧设备和次级线圈侧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的原理的图。 
图5(A)、图5(B)是用于说明对正式送电开始之后的异物插入(侵占状态)的、构成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电子设备的截面图。 
图6(A)、图6(B)是用于说明为了可以检测出异物插入而使受电装置侧的负载间歇的变化时的具体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具有侵占状态(入侵状态)检测功能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构成概要的电路图。 
图8(A)、图8(B)是用于说明可以进行异物检测用的负载变化的优选且具体方法的图。 
图9(A)~图9(E)是用于说明蓄电池的负载减轻动作的图。 
图10(A)、图10(B)是用于说明关于负载调制及负载减轻的定时(timing)的图。 
图11(A)、图11(B)是用于说明蓄电池的充电控制的一例(使用电流调整电阻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1(A)的充电器(充电控制IC)的主要部分的内部电路构成例的电路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充电控制装置的具体的内部构成及动作的一例的电路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充电控制装置的具体的内部构成及动作的另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15是表示送电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送电侧控制电路的构成的一例的电路图。 
图17是表示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基本顺序例子的图。 
图18是表示执行图17的顺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状态过渡的状态过渡图。 
图19是表示执行图17的基本顺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执行图17的基本顺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21是用于说明位置检测的原理的图。 
图22(A)~图22(F)是用于说明金属异物(导电性异物)检测的原理的图。 
图23(A)~图23(D)是用于说明侵占检测的原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的不合理限定,实施例中说明的构成的全部未必都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 
(第一实施例) 
首先,对应用本发明的优选电子设备的例子及无触点电力传输技术的原理进行说明。 
(电子设备的例子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的原理) 
图1(A)至图1(C)是用于说明应用无触点电力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的例子及利用感应式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的原理的图。 
如图1(A)、图1(B)所示,作为送电侧电子设备的充电器(cradel,托架)500具有送电装置(包含送电侧控制电路(送电侧控制IC)的送电模块等)10。 
此外,该充电器(cradel,托架)500具有给予送电开始或送电停止的起端(开端、启动点)的开关(SW)和在充电器的送电时(动作时)亮灯的显示部(LED等)16。但也可以有不设置开关(SW)的情况。 
在图1(A)的充电器(cradel,托架)500中,开关(SW)被设置在搭载有受电侧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机)510的区域外。需要给便携式电话机510充电的使用者用手指按下开关(SW)将其作为起端(开端),开始来自送电装置10的送电(用于进行位置检测和ID认证的虚拟送电:后述)。此外,在送电(包括虚拟送电及正式送电)中,当按下开关(SW)时则送电被强制地停止。 
作为开关(SW)诸如可以使用机械式的瞬时开关。但不限于此,可以使用继电器开关和电磁式开关等的各种开关。 
此外,在图1(B)的充电器(cradel,托架)500中,开关(SW)设置在搭载有受电侧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机)510的区域内。因此,当便携式电话机510放置到充电器(cradel,托架)500上时,则因充电器(cradel,托架)500的自重,开关(SW)被自动地按 下(接通)。将其作为起端(契机)开始来自充电器(cradel,托架)500的送电(用于进行位置检测和ID认证的虚拟送电:后述)。 
此外,在送电(包括虚拟送电及正式送电)中,当再次按下开关(SW)时(例如、拿起便携式电话机510之后,通过操作充电器(落地)再次按下开关(SW)这样的情况),则送电被强制地停止。 
图1(B)的情况也与图1(A)相同,开关(SW)有着给予开始送电的起端(开端)的作用,并不是用于检测便携式电话机510的存在(判定便携式电话机510的取下一般是基于原线圈的感应电压来进行的:后述)。但是,此种情况下,开关(SW)不排除兼作检测出便携式电话机510的存在的作用。 
作为受电侧电子设备的便携式电话机510具有受电装置(包括受电侧控制电路(受电侧控制IC)的送电模块等)40。该便携式电话机510具有LCD等的显示部512、由按钮等构成的操作部514、传声器516(声音输入部)、扬声器518(声音输出部)、以及天线520。 
在充电器500中,通过AC转换器502供给电力。该电力利用无触点电力传输从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送电。基于此,能够给移动电话机510的蓄电池进行充电,使移动电话机510内的设备工作。 
如在图1(C)中示意性地表示,从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的电力传输是通过使在送电装置10侧设置的原线圈L1(送电线圈)和在受电装置40侧设置的次级线圈L2(受电线圈)电磁耦合,并形成电力输送变压器来实现的。基于此,实现非接触的电力传输。 
另外,开关(SW)并不是必须的装置,如能够以某些方法检测出便携式电话机(受电侧设备)510的安置(set),则不需设置。 
另外,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不仅限于移动电话机510。例如,可以应用于手表、无绳电话、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列表计算机(list-computer)、便携终端、移动信息终端、或电动自行车等的各种电子设备。 
作为特别优选的电子设备的例子,列举有便携终端(包括移动电话机终端、PDA终端、可移动的个人计算机终端)和表(钟)。本发明的受电装置由于其构成为简单且小型,所以向便携式终端等的搭载是可能的,为了实现低损耗,例如、可以缩短在电子设备中的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另外,由于降低发热,所以从电子设备的安全方面来看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特别是便携式终端(包括移动电话机终端、PDA终端及可随身携带的个人计算机终端)在高负载时的充电电流量较大,显然存在容易发热的问题。另外,表(钟)是严格的要求小型化且低耗费电力性的设备,蓄电池的充电时的低损耗性是重要的。因此,上述的设备可以说是充分发挥本发明所具有的抵损耗且低发热的特性的设备。 
(基于受电装置的负载的控制) 
在本发明中,受电装置(接受来自一次侧的电力供给的次级侧的装置:诸如模块装置)积极地控制向在电池部分等中的蓄电池(二次电池等)的电力供给。以下,对该点进行说明。 
图2是用于对受电装置的负载的供电控制进行说明的图。送电装置10经由原线圈(L1)及次级线圈(L2)以无触点向受电装置 40传输电力。受电装置40通过从送电装置10传送来的电力进行动作,执行对充电控制装置(由于消耗电力,其自身成为负载)的供电。 
充电控制装置92诸如是用于控制蓄电池(battery)94的充电的专用的IC。充电控制装置92和蓄电池94既可以是单独的(独立的)部件,也可以一体地设置为蓄电池装置90。 
在以下说明中,假想将充电控制装置92和蓄电池94设置在蓄蓄电池装置90内(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由于蓄电池装置90整体成为负载,所以在以下说明中有称为负载90的情况。 
如图2所示,受电装置(诸如模块装置)40具有向负载90供给电源(VDD、VSS)的电力端子(TA1、TA2)、接受来自负载90的充电检测用信号(LEDR)的端子(TA3)及用于向负载90供给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的输出端子(TA4)。 
此外,内置在受电装置40中的受电控制装置(IC)50具有输出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的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出端子(TB1)及接受充电检测信号(LEDR)的端子(TB2)。 
负载(蓄电池装置)90具有对应受电装置40的端子(TA1~TA4)的各个端子而设置的4个节点(TA5~TA8)、蓄电池(二次电池等)94及充电控制装置92(例如、内置电流控制单元93)。 
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诸如控制设置在充电控制装置92中的电流控制单元93的动作,基于此,强制地控制向蓄电池94的电力供给(充电电流(Iload)的供给)。用图11~图14对电流控制单元93的结构和动作进行后述。另外,电流控制单元93既可以设 置在充电控制装置92所包含的充电控制IC的内部,也可以作为外置的调整单元设置在充电控制IC的外部。 
受电装置40由于能够强制地控制向在负载90中的蓄电池的供电功能,所以能够实现以往没有的多样的动作。例如、能够实现以下这样的新的动作。(1)例如,在蓄电池94的充电控制装置92不正常地工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A)从外部控制充电控制装置92的供电功能(也就是说,电流控制单元93的动作),调整充电电流。 
(2)能够从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发出蓄电池控制指示,控制向在负载90中的蓄电池94的供电。 
(3)通过积极地利用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能够实现与通常的充电动作不同的特殊的充电状态。例如、在进行消耗剧烈的蓄电池94的充电时,能够在其初始阶段中,使受电电流增大等而缩短充电时间。 
(4)当受电装置40通过负载调制向送电装置10发送信号时,能够通过利用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钳位(减低或停止)蓄电池94的充电电流(Iload),使向蓄电池的充电不干扰基于负载调制的通信。 
(5)根据利用上述(4)的功能,能够在送电装置10侧准确地检测出侵占状态(例如,在原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插入有薄板形状的金属异物而使两线圈处于被隔断的状态)。 
(6)由于通过设置在负载90中的充电控制装置92控制向蓄电池的供电,所以不需追加额外的电路,可以实现最小限度的电路构成。 
(7)由于通过位于在蓄电池(二次电池等)94最近位置的充电控制装置92控制供电,所以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供电控制。根据利用充电控制装置92具有的充电控制功能(充电电流的负反馈控制功能等),能够简单地实现更高精度的充电控制。 
(送电装置及受电装置的构成的具体例) 
图3是表示在包含送电装置及受电装置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各部分的具体的构成的一例的电路图。 
如图3所示,送电装置10具有送电控制装置20、送电部12及波形监视电路14。另外,送电控制装置20具有送电侧控制电路22、振荡电路24、驱动器控制电路26及波形检测电路28。 
另外,在受电装置40中设置有受电部42、负载调制部46及供电控制部48。另外,负载(蓄电池装置)90包含有充电控制装置92和蓄电池(二次电池)94。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 
充电器500等的送电侧的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在图2中所示的送电装置10。另外,移动电话机510等的受电侧的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受电装置40和负载90。 
而且,根据图2的构成,实现无触点电力传输(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在该系统中,使原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电磁耦合,并从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传输电力,从受电装置40的电压输出节点NB7向负载90供给电力(电压VOUT)。 
送电装置10(送电模块、一次模块)可以包括原线圈L1、送电部12、波形监视电路14、显示部16及送电控制装置20。另外,送电装置10和送电控制装置20并不限定于图2的构成,可以是将 其构成要素的一部分(例如显示部和波形监视电路)省略,或附加其他构成要素,改变连接关系等的各种各样的变形实施。 
送电部12在电力传输时生成规定频率的交流电压,在数据传输时根据数据生成频率不同的交流电压,供给给原线圈L1。 
图4(A)及图4(B)是用于说明在一次侧设备和次级侧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的原理的图。在从一次侧向次级侧的信息传递中利用频率调制。另外,在从次级侧向一次侧的信息传递中利用负载调制。 
如图4(A)所示,例如、当从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发送数据“1”时,生成频率f1的交流电压,当发送数据“0”时,生成频率f2的交流电压。另外,如图4(B)所示,受电装置40能够通过负载调制转换低负载状态/高负载状态,通过这样,能够把数据“0”、“1”发送到一次侧(送电装置10)中。 
图3的送电部12可以包括驱动原线圈L1的一端的第一送电驱动器、驱动原线圈L1的另一端的第二送电驱动器以及与原线圈L1共同构成谐振电路的至少一个的电容。而且,送电部12包括的第一、第二的送电驱动器都是诸如由功率MOS晶体管构成的倒相电路(或缓冲电路),由送电控制装置20的驱动器控制电路26控制。 
通过原线圈L1(送电侧线圈)与次级线圈L2(受电侧线圈)电磁耦合而形成电力传输用变压器。例如、如图1所示,当需要电力传输时,将移动电话机510放置在充电器500上,变为原线圈L1的磁通量穿过次级线圈L2的状态。另一方面,当不需要电力传输时,将移动电话机510与充电器500物理分离,变为原线圈L1的磁通量不穿过次级线圈L2的状态。 
作为原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例如、可以使用绝缘的单线在同一平面内卷绕成螺旋形状的平面线圈。但是,也可以将单线替换成绞线,并使用该绞线(将绝缘的多个的微细的单线捻成一起而成的线)卷绕成螺旋形状的平面线圈。 
波形监视电路14是对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的电路,例如、包括电阻RA1、RA2或/和在RA1和RA2的连接点NA3与GND(广义上的低电位侧电源)间设有的二极管DA1。具体地说,通过用电阻RA1、RA2将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进行分压而获得的信号PHIN被输入到送电控制装置20的波形检测电路28。 
显示部16为用颜色、图像等显示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各种状态(电力传输中、ID认证等)的装置,例如、利用LED(发光二极管)及LCD(液晶显示装置)等实现。 
送电控制装置20是进行送电装置10的各种控制的装置,可以通过集成电路装置(IC)等实现。该送电控制装置20包括送电侧控制电路22、振荡电路24、驱动器控制电路26以及波形检测电路28。 
另外,送电侧控制电路22是进行送电装置10和送电控制装置20的控制的电路,例如、可以通过门列阵和微型计算机等实现。 
具体地说,送电侧控制电路22进行电力传输、负载检测、调频、异物检测或者装卸检测等所需的各种顺序控制(序列控制)和判定处理。如上所述,送电侧控制电路22以开关(SW)的接通作为起端,向受电装置40开始位置检测和ID认证用的虚拟送电。 
振荡电路24诸如由晶体振荡电路构成,生成一次侧(原线圈侧)的时钟脉冲。驱动器控制电路26基于由振荡电路24生成的时 钟脉冲和来自控制电路22的频率设定信号等,生成预期的频率的控制信号,并向送电部12的送电驱动器(未图示)输出,进行控制该送电驱动器的动作。 
波形检测电路28监视相当于原线圈L1的一端的感应电压的信号PHIN的波形、并进行负载检测和异物检测等。例如、当受电装置40的负载调制部46进行用于向送电装置10发送数据的负载调制时,则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的信号波形对应其进行改变。 
具体地说,如图4(B)所示,为了发送数据“0”使受电装置40的负载调制部46降低负载时,则信号波形的振幅(峰值电压)变小,为了发送数据“1”使负载调制部46提高负载时,则信号波形的振幅变大。因此,波形检测电路28通过进行感应电压的信号波形的峰值保持处理等,判断峰值电压是否超过阈值电压,可以判定从受电装置40得到的数据是“0”还是“1”。另外,波形检测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法。例如、也可以用峰值电压以外的物理量(基于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或电压波形生成的脉冲的脉宽等)来判断受电侧的负载是变高还是变低。 
受电装置40(受电模块、次级模块)可以包括次级线圈L2、受电部42、负载调制部46、供电控制部48以及受电控制装置50。而且,受电装置40和受电控制装置50不限定于图2的构成,可以是将其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省略,或附加其他构成要素,进行改变连接关系等的各种各样的变形实施。 
受电部42将次级线圈L2的交流的感应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该转换是利用受电部42具有的整流电路43进行的。该整流电路43包含二极管DB1~DB4。二极管DB1设置在次级线圈L2一端的节点NB1与直流电压VDC的生成节点NB3之间,DB2设置在节点 NB3与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的节点NB2之间,DB3设置在节点NB2与VSS的节点NB4之间,DB4设置在节点NB4与NB1之间。 
受电部42的电阻RB1、RB2设置在节点NB1与NB4之间。而且,通过利用电阻RB1、RB2对节点NB1、NB4间的电压进行分压所得的信号CCMPI被输入给受电控制装置50的频率检测电路60。 
受电部42的电容CB1以及电阻RB4、RB5设置在直流电压VDC的节点NB3与VSS的节点NB4之间。而且,利用电阻RB4、RB5对节点NB3、NB4间的电压进行分压所得到的分压电压VD4,经由信号线LP2被输入给受电侧控制电路52及位置检测电路56。关于位置检测电路56,将其分电压VD4变为用于频率检测的信号输入(ADIN)。 
负载调制部46进行负载调制处理。具体地说,在从受电装置40向送电装置10发送预期的数据时,根据发送数据使在负载调制部46(次级侧)中的负载可变地改变,使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的信号波形改变。因此,负载调制部46包含串联设置在节点NB3、NB4间的电阻RB3、晶体管TB3(N型的CMOS晶体管)。 
该晶体管TB3由从受电控制装置50的受电侧控制电路52经由信号线LP3给予的控制信号P3Q进行导通、截止控制。在开始正式送电之前的认证阶段中,在导通、截止控制晶体管TB3继而进行负载调制将信号发送给送电装置时,供电控制部48的晶体管TB1、TB2被截止,负载90与受电装置40处于未电气连接的状态。 
例如、当为了发送数据“0”使次级侧变为低负载(阻抗大)时,信号P3Q为L电平、晶体管TB3为截止状态。基于此,负载调制部46的负载变为几乎无限大(无负载)。相反,当为了发送数 据“1”使次级侧变为高负载(阻抗小)时,信号P3Q为H电平、晶体管TB3为导通状态。基于此,负载调制部46的负载变为电阻RB3(高负载)。 
供电控制部48控制向负载90的电力供给。调整器(LDO)49调整在整流电路43中通过转换得到的直流电压VDC的电压电平,生成电源电压VD5(例如5V)。受电控制装置50诸如被供给有该电源电压VD5并进行工作。 
另外,在调整器(LDO)49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间,设置有由PMOS晶体管(M1)构成的开关电路。通过导通作为该开关电路的PMOS晶体管(M1),形成有旁路调整器(LDO)49的路径。例如、在高负载时(例如,在消耗剧烈的蓄电池的充电的初期,需要恒地流入大致固定的大电流,这样的时候相当于高负载时),由于通过调整器49本身的等值阻抗导致即增大电力损耗又增大发热,所以就要迂回调整器经由旁路路径把电流供给给负载。 
为了控制作为开关电路的PMOS晶体管(M1)的导通/截止,设置有作为旁路控制电路功能的NMOS晶体管(M2)及上拉电阻R8。 
当从受电侧控制电路52通过信号线LP4把高电平的控制信号供给NMOS晶体管(M2)的栅极时,则NMOS晶体管(M2)导通。于是,PMOS晶体管(M1)的栅极变为低电平,PMOS晶体管(M1)导通,形成有旁路调整器(LDO)49的路径。另一方面,当NMOS晶体管(M2)处于截止时,由于PMOS晶体管(M1)的栅极通过上拉电阻R8维持高电平,所以PMOS晶体管(M1)截止,不形成旁路路径。 
NMOS晶体管(M2)的导通/截止是由包含在受电控制装置50中的受电侧控制电路52控制。 
另外,晶体管TB2(P型的CMOS晶体管)设置在电源电压VD5的生成节点NB5(调整器49的输出点)和晶体管TB1(节点NB6)之间,由来自受电控制装置50的控制电路52的信号P1Q控制。具体地说,晶体管TB2在完成(确定)ID认证并进行通常的电力传输(即、正式送电)时变为导通状态。 
另外,在电源电压生成节点NB5和晶体管TB2的栅极的节点NB8之间设置有上拉电阻RU2。 
受电控制装置50为进行受电装置40的各种控制的装置,可以利用集成电路装置(IC)等实现。该受电控制装置50可以利用由次级线圈L2的感应电压生成的电源电压VD5进行工作。而且,受电控制装置50可以包含控制电路52(受电侧)、位置检测电路56、振荡电路58、频率检测电路60以及充满电检测电路62。 
受电侧控制电路52为进行受电装置40和受电控制装置50的控制的电路,例如、可以利用门列阵和微型计算机等实现。该受电侧控制电路52将串联调整器(串联稳压器,LDO)49的输出端的固定电压(VD5)作为电源进行工作。该电源电压(VD5)经由电源供给线LP1供给给受电侧控制电路52。 
具体地说,该受电侧控制电路52进行ID认证、位置检测、频率检测、充满电检测、用于认证用的通信的负载调制、以及为了可以检测异物插入的通信用的负载调制等所需的各种顺序控制(序列控制)和判定处理。 
位置检测电路56用于监视相当于次级线圈L2的感应电压的波形的信号ADIN的波形,并判断原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的位置关系是否恰当。 
具体地说,用比较器将信号ADIN变换为二值判断位置关系是否恰当。 
振荡电路58诸如由CR振荡电路构成,生成次级侧的时钟脉冲。频率检测电路60用于检测信号CCMPI的频率(f1、f2),来判断送电装置10发出的发送数据是“1”还是“0”。 
充满电检测电路62(充电检测电路)是检测负载90的蓄电池94是否为充满电状态(充电状态)的电路。具体地说,充满电检测电路62诸如通过检测在充电状态的显示中使用的LED的导通、截止,来检测充满电状态。也就是说,当在连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中LED熄灭时,判断蓄电池94为充满电状态(充电完成)。 
另外,负载90内的充电控制装置92也可以基于LED的点亮状态检测出充满电状态。 
另外,负载90包含进行蓄电池94的充电控制等的充电控制装置92。充电控制装置92能够基于发光装置(LED)的点亮状态来检测出充满电状态。该充电控制装置92(充电控制IC)可以通过集成电路装置等实现。而且,可以像智能电池一样,令蓄电池94本身具有充电控制装置92的功能。这时,蓄电池94本身相当于在本说明书中的负载装置90。 
如在图2中说明的,受电装置40具有4个端子(TA1~TA4)。此外,负载90也同样具有4个端子(TA5~TA8)。受电控制装置 50具有2个端子(ICUTX信号的输出端子TB1、LEDR信号的输入端子TB2)。 
另外,负载90不限定于二次电池。例如、通过规定的电路进行动作,其电路也能够成为负载的情况。接着,对侵占状态的检测(侵占发热应对方法)具体地进行说明。 
(侵占发热应对方法) 
在完成设备的认证开始正式送电之后,有可能出现大面积的异物插入在原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情况。能够通过监视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中小程度的金属异物的存在。 
但是,如图5(A)、(B)所示,在一次侧设备和次级侧设备之间插入隔断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大面积的金属异物(例如薄金属板)时,由于来自一次侧的送电能量被该金属异物消耗(也就是说,该金属异物变为负载),所以当从一次侧观察时,好象是常久的存在有蓄电池(次级侧设备)。因此,例如、即使取下次级侧设备,也可能产生基于原线圈的感应电压不能进行取下检测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虽然没有次级侧设备,但是继续有来自一次侧的送电,导致金属异物达到高温度。 
这样,在本说明书中将大面积的金属异物替代取下原来的次级侧设备的现象称为“侵占状态”,另外,将因侵占状态导致的发热现象称为“侵占发热”。 
为了把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提高至实用水平,即使对这样的“侵占发热”也有必要实施充分的应对方法。 
作为异物被插入的情况假想有偶发的情况和人为恶意的情况。由于当异物被插入时,则产生发热继而产生烫伤、设备的损坏或破坏的危险性,所以在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彻底寻求对于异物插入的安全应对方法。下面,对侵占发热应对方法具体地进行说明。 
图5(A)、图5(B)是构成用于对正式送电开始后的异物插入(侵占状态)进行说明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电子设备的截面图。 
在图5(A)中,在托架500(具有送电装置10的电子设备)上面的规定位置上安置有移动电话终端510(具有受电装置40的电子设备),在该状态下,经由原线圈和次级线圈从托架(充电台)500向便携式电话终端510做无触点电力传输,进行对内置在便携式电话终端510中的蓄电池(例如、电池部分)的充电。 
在图5(B)中,在正式送电时由人为将薄板形状的金属异物(导电性的异物)AR插入在托架(充电台)500和便携式电话终端510之间。当异物AR被插入时,则从一次侧的设备(cradel,托架500)向次级侧的设备(便携式电话终端510)供给的大部分电力,在异物(AR)中被消耗(即、产生送电电力的侵占),异物AR发热的危险性变高。因此,当成为如图5(B)的状态时,包含在一次侧的设备(cradel,托架500)中的送电装置10检测出异物AR的插入,有必要立即停止正式送电。 
不过,在基于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的金属异物的检测方法中,很难充分的掌握如图5(B)的侵占状态。 
例如、在受电装置侧的负载大时,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的振幅增大,如受电装置侧的负载变小时,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的振幅变小。如便携式电话终端510的蓄电池被正常的充电时,在 时间经过的同时,受电装置40侧的负载应徐徐地减少下去。在这里,如果受电装置40侧的负载突然增大,则由于送电装置10监视受电装置40侧的负载变动,所以能够检测出负载突然地增大的情况。不过,不能够判定出该负载的增大是因为蓄电池(便携式电话终端的蓄电池)产生的,还是因为便携式电话终端510和托架500之间的位置偏离产生的、或是因为异物插入产生的。因此,送电装置10仅用在检测出受电装置40侧的负载变动的方法中,不能检测出异物插入。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正式送电中,一边使向蓄电池(次级电池等)的供给电力继续,一边使受电装置40从送电装置10观察的负载断续的有意地改变(定期负载调制动作),向送电装置10发送信息。 
当送电装置10在规定计时中能够检测出根据该断续的负载改变的信息时,证明有以下事情。 
(1)把受电装置40侧的设备(移动电话机510)正确地安装到送电装置10侧的设备(cradel,托架500)上。 
(2)受电装置40侧的设备(包含便携式电话终端510的蓄电池)正常的工作。 
(3)没有插入异物AR。 
另一方面,在正式送电时异物AR被插入时,则从受电装置40发送的信息因被该异物AR阻碍不能到达送电装置10。也就是说,在送电装置10中,不能检测出受电装置侧的断续的负载改变(例如、定期的负载改变)。在上述的(1)~(3)被确认之后,作为不能检测出断续的负载改变的主要原因,猜测上述(3)为主要原 因。也就是说,由于插入异物AR,所以可以判定不能检测到断续的(间歇的)负载改变。 
图6(A)、图6(B)是用于说明为了可以检测出异物插入,使受电装置侧的负载断续的改变时的具体的方法的图。 
在图6(A)中,通过次级电流(流入次级线圈(L2)的电流)的改变,来表示受电装置侧的负载的断续的改变的情况。如图所示,在时间t1、t2、t3、t4、t5……中,受电装置侧的负载断续的进行改变。 
具体地说,在图6(A)中,在周期T3中进行改变负载。另外,例如、在将时间t1作为起点的期间T2中,负载变轻,在之后的期间T1中负载变重。在周期T3中反复这样的周期的改变。 
图6(B)表示对于次级负载电流的改变的原线圈电压(原线圈的一端的感应电压)的改变。如上所述,在期间T1中次级侧的负载重,在期间T2中负载轻。按照该次级侧的负载的改变,原线圈(L1)的一端的感应电压(原线圈电压)的振幅(峰值)进行改变。也就是说,在负载重的期间T1中振幅大,在负载轻的期间T2中振幅变小。因此,在送电装置10中利用波形检测电路28(参照图3),例如、能够通过进行原线圈电压的峰值检测,检测出受电装置40侧的负载变动。但是,负载变动的检测方法并不限于这种方法,例如、也可以进行检测原线圈电压和原线圈电流的相位。 
负载调制是诸如能够通过晶体管的开关简单地进行,另外,原线圈的峰值电压的检测等是可以利用模拟和数字的基本的电路精度良好地进行,且设备的负担少、容易实现。另外,不论在安装面积的抑制和成本方面都为有利。 
这样,在正式送电中,受电装置40进行通过断续的(且周期的)负载调制的信息发送,送电装置10能够通过采用对该负载变动进行检测的新的方法,不附加特别的结构,以简单的方法高精度的检测出异物插入。 
(异物插入检测的具体例) 
图7是表示从图2所示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挑选关于异物插入(侵占状态)的检测的主要构成的电路图。在图7中,与图2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的参照标识。另外,在图7中,在异物插入检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部分用粗线表示。 
在图7所示的受电装置40中应该引起关注的电路构成是构成负载调制部46(参照图2)的负载调制用晶体管TB3、构成供电控制部48的供电控制晶体管TB2、以及控制两个晶体管(TB2、TB3)的导通/截止的受电控制电路52。另外,串联调整器(LDO)49的输入端及输出端的电压经由信号线LP2及LP1输入到受电控制电路52中,通过监视LDO 49的两端电压,就能够检测出包含在负载90中的蓄电池(次级电池)94的负载状态(负载的轻重)。 
另外,在送电装置10中,通过波形检测电路28检测出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的峰值(振幅)等的波形,此外,通过送电控制电路22检测出受电装置40侧的负载变动。 
在图7中,受电装置40在正式送电(认证后的连续送电)中进行负载调制,并向送电装置10发送异物检测用模式PT1,送电装置10的送电侧控制电路22在正式送电中监视受电装置40侧的负载改变(可以连续的监视,也可以断续的监视),当接收到该异物检测模式PT1不正常时判定有异物AR插入,停止正式送电。 
(异物检测模式PT1的具体例) 
图8(A)、图8(B)是用于说明为了可以异物检测的负载调制的优选、且具体的方式的图,图8(A)是表示负载调制的定时例的图,图8(B)是具体的表示被通过送电装置检测的受电装置侧的负载变动的方式的图。 
如图8(A)所示,用于可以异物检测的负载调制诸如以10秒(10sec)为周期周期地(定期地)进行。 
另外,时间t1~t6及时间t7~t12是执行用于可以异物检测的负载调制的期间。在时间t1~t6(时间t7~t12之前)之前为0.5秒(0.5sec),将对0.5秒分成5等份的0.1秒(100msec)作为单位切换负载的轻重。 
在图8(A)中,以粗的双箭头线表示的期间为负载重的期间。也就是说,在时间t1~t2、时间t3~t4、时间t5~t6、时间t7~t8、时间t9~t10、时间t11~t12的各个期间中负载变重。负载变重的期间为TA。 
另一方面,在时间t2~t3、时间t4~t5、时间t8~t9、时间t10~t11的各个期间中负载变轻。负载变轻的期间为TB。 
在图8(A)中,以明显的方式,周期地(即每隔1周期)执行在正式送电中的受电装置侧的负载的断续地改变、且在1周期内负载以规定间隔多次、断续的进行改变。 
通过周期的负载改变,能够一边保证送电装置10和受电装置40同步,一边通过负载改变进行信息的授受(也就是说,在送电装置10侧能够容易地得知受电装置40侧的负载改变的定时)。 
另外,通过在1周期内以规定间隔多次、断续的使负载改变,当在送电装置10侧检测出负载变动时,能够变容易判定出只是噪声还是正规信号,提高异物检测的精度。也就是说,在1周期中,在仅一次的负载变化时,存在有很难判定从送电装置10侧观察的负载的变化是偶发的、还是由负载调制的情况。针对于此,如果在1周期内发生多次的负载变化时,就能够简单地判定出该变化是由负载调制的情况。 
另外,在图8(A)中,仅在1周期内(例如时间t1~t7)中的部分期间(时刻t1~t6)中,以规定间隔多次、断续的使负载进行变化。也就是说,在1周期(10sec)的前一半的初始期间(最初的0.5sec)中,集中的进行负载调制。进行这种形式的负载调制的理由是依据下面的说明。 
也就是说,在正式送电中的负载改变(负载调制)由于有时对向蓄电池94的电力供给给予影响,所以不宜频繁地进行。因此,例如、某种程度进行加长1周期的负载调制(这样,即使采用稍微加长周期,在异物检测的这一点上也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仅在其1周期中的部分的期间中,以规定间隔多次、断续的使负载进行改变。限定为部分的期间是考虑如果增大负载改变的间隔时,则伴随时间经过蓄电池的负载状况发生改变或周围的条件发生改变,其结果,由于送电装置,对在受电装置侧中的断续的负载改变的检测有时给予不好的影响。也就是说,例如、准备采用长的1周期(图8(A)中10sec),然后,在其长的1周期内的部分的短的期间(图8(A)中0.5sec)中,进行集中的、多次(图8(A)中5次)的断续的负载调制。 
通过执行这样形式的负载调制,最小限度的抑制对向蓄电池94的电力供给(例如、电池部分的充电)造成的影响,同时,能够实现在送电装置10侧中的高的异物(AR)的检测精度。 
图8(B)示出了与从送电装置观察的受电装置侧的负载对应的、在送电装置10中的原线圈(L1)的一端的感应电压的振幅改变的一例。但是,在图8(B)中,在前一半的1周期中的负载调制期间(t1~t6)和在后一半的1周期中的负载调制期间(t7~t12)中,蓄电池94的负载状态发生改变,在后一半的周期中蓄电池94的负载状态变重,通过这样,原线圈的电压的峰值增大。 
在图8(B)的时间t1~t6中,在负载变重的期间TA中的原线圈电压和在负载变轻的期间TB中的原线圈电压的差为ΔV1。送电装置10的送电侧控制电路22根据该原线圈电压的振幅差ΔV1可以检测出受电装置40侧的负载改变。 
不过,在后一半的负载调制期间(时间t7~t12)中,由于蓄电池94的负载状态变重,蓄电池94的充电电流(Iload)增大,所以伴随对于充电电流(Iload)的负载调制的调制电流(Imod)的比例变小,原线圈电压的差分通过调制电流(Imod)的导通/截止缩小为ΔV2(ΔV2<ΔV1)。也就是说,调制电流(Imod)埋没在了蓄电池94的充电电流(Iload)中。因此,在蓄电池94重时与负载轻时相比,在送电装置10侧中的负载改变的检测变为困难,这是不能否定的。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使向蓄电池94的电力供给强制地减少,而减轻自身负载94的负载状态,在一次侧中容易检测出通过负载调制的负载改变。下面,蓄电池的减轻处理办法进行说明。 
(强制的减轻自身负载的处理办法) 
在本发明中,在正式送电中,由于不停止向蓄电池94的送电就进行负载调制,所以基于该负载调制向送电装置10侧的信号的发送常久地受到通过向蓄电池94的供电状况(也就是说,蓄电池的负载状态)的影响。 
如上所述,在大量的充电电流供给给蓄电池94(电池部分等)时,即使导通/截止用于负载调制的小电流,也由于该导通/截止电流(Imod)的电流量与蓄电池94的充电电流(Iload)的电流量相比小,所以在送电装置10侧中,检测通过负载调制的负载改变的情况变困难(也就是说,很难检测出是噪音还是通过负载调制的信号),这是不能否定的。另一方面,在向蓄电池94供给的电流少时(蓄电池轻时)通过负载调制的导通/截止电流(Imod)的相对的比例增大,从送电装置10观察就很容易掌握基于其接通/断开的负载改变。 
因此,例如、在正式送电中,受电装置40本身在监视蓄电池94的负载状态、并进行用于可以异物检测的负载调制时,当蓄电池94重时(也就是说,电流大量的供给给蓄电池94)时,采取使向蓄电池94的电力供给强制地减低的处理办法。 
当钳位向蓄电池94的电力供给时,则显然减轻其蓄电池94的负载状态,在送电装置10侧中,变为容易检测出通过负载调制的信号,因此,即使在蓄电池94重的状态时,异物检测精度也保持在预期的水平上。另外,即使进行强制的蓄电池94的减轻时,在蓄电池94中也至少常久的给予必需的最小限度的电力,不会发生蓄电池94侧的电子电路(充电控制装置92)变成不能工作的这样的问题。 
另外,用于作为可以检测异物插入的负载调制如上所述断续的来进行,且其负载调制考虑到给予向蓄电池94的电力供给的影响, 以适宜的间隔来执行的,从进行强制的负载减轻来看,对向蓄电池94的电力传输不会产生特别的恶劣影响。例如、决不会产生极端的变长电池部分的充电时间这样的弊病。 
这样,在受电装置40侧监视蓄电池94的状态,在用于可以检测异物插入的负载调制时,如需要通过同时执行蓄电池94的负载状态的强制的减轻,即使蓄电池94重时,也能够把在送电装置10侧中的负载改变的检测精度保持在预期的水平上。 
另外,也可以不涉及到蓄电池94的负载状态,一律地执行负载减轻处理。根据这样,就不需要进行监视蓄电池的负载状态,减轻受电侧控制电路52的负担。 
图9(A)~图9(E)是用于说明蓄电池的负载减轻动作的图。具体地说,图9(A)是表示蓄电池轻的状态的图,图9(B)是表示蓄电池重的状态图,图9(C)是表示在图9(B)所示的状态中的原线圈电压的改变的方式的图,图9(D)是表示连续使供电控制晶体管导通/截止或半导通状态进行电池的减轻的状态的图。图9(E)是表示在图9(D)所示的状态中的原线圈电压的改变的方式的图。 
在图9(A)的情况下,由于蓄电池94轻(也就是说,蓄电池的充电电流Iload小),所以在受电装置40侧即使不进行蓄电池的减轻工作,也能够在送电装置10侧中充分地检测出通过负载调制的负载改变。因此,供电控制晶体管TB2为常久的导通状态。负载调制晶体管TB3被断续的导通/截止,通过这样,执行负载调制。 
在图9(B)中,由于蓄电池94重(也就是说,电池的充电电流Iload大),所以难于看到因调制电流(Imod)的导通/截止的电流改变。如图9(C)所示,当电池从轻的状态向重的状态进行改 变时,则对应原线圈电压的振幅的改变从ΔV1缩小为ΔV2,从而难于检测出通过负载调制的负载改变。 
因此,在图9(D)中,在负载调制时,同时也进行蓄电池的减轻动作。也就是说,在图9(D)中,对供电控制晶体管TB2执行连续的导通/截止或视为半导通状态的动作。 
也就是说,使通过供电路线的供电控制晶体管TB2连续的导通/截止,根据断续的进行电力供给的数字的方法,能够强制的钳位向蓄电池94的电力供给。使晶体管连续的开关是在数字电路中通常进行的动作,为容易实现。另外,具有通过选择开关频率,可以精度良好的控制某种程度地进行削减向电池的供给电力的优点。 
另外,采用模拟的方法,将完全导通时的电压和完全截止时的电压的中间的电压供给给供电控制晶体管(PMOS晶体管)的栅极,即使通过将该PMOS晶体管视为所谓的半导通(半ON)状态,也能够钳位向蓄电池供给的电力。具有通过控制栅极电压,可以微调节供电控制晶体管(PMOS晶体管)的导通电阻的优点。 
在图9(E)中,通过蓄电池的强制的减轻,蓄电池重的状态的原线圈电压的振幅从V10改变为V20。图中的“X”表示蓄电池94的强制的减轻量。通过蓄电池94的强制的减轻,对应原线圈电压的振幅的改变从ΔV2(参照图9(C))扩大为ΔV3(ΔV3>ΔV2),从而在送电装置10中,很容易的检测出通过负载调制的受电装置40侧的负载改变。 
这样,在负载调制的同时,通过合并执行电池减轻动作,即使电池重时,在送电装置侧中也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负载改变。 
(负载调制及负载减轻的定时) 
图10(A)、图10(B)是用于对负载调制及负载减轻的定时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0(A)所示,受电控制装置50内的受电侧控制电路52根据负载调制信号(LP3),使设置在受电装置40中的负载调制部46动作并执行负载调制,与此同时,根据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控制充电控制装置92的动作,执行蓄电池94的负载状态的减轻处理。 
如图10(B)所示,在周期TX中定期的(周期的)进行断续的负载调制。在负载调制期间TX的前一半期间(时间t20~t23、t24~t27)中,电力控制信号(ICUTX)为低电位。基于此,强制地控制充电控制装置92的动作,实现向蓄电池94的充电电流的减低或暂时的停止。 
在减低(不进行截止)充电电流的控制中,为了能够继续向蓄电池94的充电而使充电时间的延长保持在(限制在)最小限度上。此外,由于内置在充电控制装置92内的CPU没有被复位,所以具有能够维持充电控制装置92的通常动作的优点。 
另一方面,在暂时的停止充电电流的控制中,由于蓄电池的充电被暂时地停止,所以具有虽然充电时间稍稍变长,但是对于负载调制信号完全没有受到蓄电池充电的影响,从送电装置10(一次侧)观察负载变动的检测更容易化的优点。 
当考虑充电时间及能够防止充电控制装置92内的CPU的复位的效果时,在负载减轻时,与完全地截止供电相比,优选使CPU继续可以动作的最低限度的供电(但并不限定于此)。 
负载调制期间的前一半期间(时间t20~t23、t24~t27)可以称为“负载减轻期间”,后一半期间(t23~t24、t27~t28)成为“通常动作期间”。 
如图10(B)所示,在负载减轻期间的中途的期间(时间t21~t22、时间t25~t26)中,负载调制信号LP3处于激活状态,执行负载调制。当导通图7的负载调制用晶体管TB3时,显然流动有调制电流(Imod)从一次侧看负载变重,当截止负载调制用晶体管TB3时,返回到低负载(或无负载)状态。 
也就是说,表示从一次侧观察的负载轻、重、轻的变化,在一次侧检测出该特征的负载变化,当不能检测出定期的负载变化时,则判定发生了因异物插入而导致侵占状态,停止送电。通过进行负载减轻,在一次侧中容易检测出负载变动。 
(充电控制装置的内部构成和动作) 
下面,用图11~图14对根据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控制蓄电池的充电时的具体例进行说明。下面,以调整电流调整电阻的例子、利用负反馈控制的例子及在供电线路中直接地控制供电的例子的顺序进行说明。 
(1)用ICUTX信号调整电流调整电阻(诸如外置电阻)的例子,图11(A)、图11(B)是用于说明蓄电池的充电控制的一例(使用电流调整电阻的例子)的图。图11(A)表示充电控制装置92所包含的充电器(充电控制IC)91及电流调整电阻(R19、R17)等的连接状态。此外,图11(B)表示蓄电池94(诸如锂电池)的充电特性。 
如图11(A)所示,充电器(充电控制IC)91具有6个端子。1号端子是接受来自受电装置40的供给的电压(Vin)的电源端子。 
2号端子是用于检测出蓄电池94的充电状态的端子。3号端子是输入允许信号(EN)的端子。 
4号端子是用于对蓄电池94进行充电的端子。5号端子是连接有外置的电流调整电阻(R19、R17)的端子。另外,电流调整电阻(R19、R17)可以设置在充电器(充电控制IC)91的内部。6号端子是接地(地线)端子。 
在充电器(充电控制IC)91的5号端子和地线之间,连接有电流调整用电阻(外置电阻)R19。此外,在充电器(充电控制IC)91的5号端子和地线之间,串联地连接有电流调整用电阻(外置电阻)R17和作为控制元件(充电电流控制元件)的NMOS晶体管(M15)。 
作为控制元件(充电电流控制元件)的NMOS晶体管(M15)诸如具有作为开关元件的功能,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驱动其栅极,基于此,NMOS晶体管(M15)被导通/截止驱动。 
当NMOS晶体管(M15)导通时,则2个电流调整电阻(R19、R17)并联连接在5号端子和地线之间。并联连接的电流调整电阻(R19、R17)的合成电阻的电阻值比单独电流调整电阻R19的电阻值小。 
当NMOS晶体管(M15)截止时,电流调整电阻R17被异步回波滤除,只有电流调整电阻R19成为有效。 
当电流调整电阻(R19、R17)的电阻值变大时,钳位(减低)向蓄电池94的充电电流,当其电阻值变小时,增大充电电流。也就是说,例如,电流调整电阻(R19、R17)具有调整用于决定蓄电池的充电电流的电流镜的基准电流的电流量的功能。因此,如电流调整电阻(R19、R17)的电阻值变大则基准电流变小,强制地削减蓄电池的充电电流(Iload),限制供电。 
在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为非激活(H电平)时,NMOS晶体管(M15)导通,2只电流调整电阻(R19、R17)并联连接在5号端子和地线之间,但当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成为激活(L电平)时,NMOS晶体管(M15)截止,变成电流调整电阻(R19)处于仅与5号端子连接的状态,其结果,电流调整电阻的电阻值增大。因此,强制地削减向蓄电池94的充电电流(Iload)。 
通过采用以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控制电流调整电阻的电阻值的构成,能够以简单的电路从外部控制向蓄电池94的电力供给。 
将电流调整用电阻作为外置电阻(但是,并不限定于此),通过采用由控制元件(开关元件等)控制其电阻值的构成,充电控制装置92所包含的充电器(充电控制IC)91的内部电路构成不发生任何改变,具有可以实现由电流供给控制信号(ICUTX信号)控制蓄电池的供电的优点。此外,如果想办法增加控制元件(M15)的数量等,就可以诸如简单地实现对充电电流多阶段地进行切换等的控制。 
另外,如图11(B)所示,充电器(充电控制IC)91在充电初期中执行在恒电流模式中的充电,之后,过渡到恒电压模式。 
图12是表示图11的充电器(充电控制IC)的主要部分的内部电路构成例的电路图。在图12中,PMOS晶体管(M100)是电流镜的基准侧晶体管,PMOS晶体管(M200)是电流镜的输出侧晶体管。 
电流镜比诸如设定为1∶205。也就是说,在将电流镜的基准电流作为IX、将输出电流(蓄电池的充电电流)作为IBAT时,成为IBAT=205×IX。 
如上所述,电流镜的基准电流IX的电流量能够根据电流调整电阻(CRR:R19、R17)的电阻值进行计划(调整)。因此,如果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可变地调整电流调整电阻(CRR)的电阻值,则其结果能够使充电电流IBAT(Iload)调整(减低、增大、停止)。 
以上是图12的电路的基本的充电动作。但是,如图11(B)所示,需要进行恒电流模式/恒电压模式的自动切换,为此,在充电器(充电控制IC)91中设置有电路W1、电路W2及电路W3。 
另外,为了能够下拉构成电流镜的晶体管(M100、M200)的栅极设置着恒电流源IS,能够替换接地的电阻。此外,NMOS晶体管(M160)是充电使能晶体管。 
电路W1是用于实现恒电流充电的负反馈电路,电路W2是用于实现恒电压充电的负反馈电路,电路W3是用于使构成电流镜的晶体管(M100、M200)的漏极(节点Y3、Y4)的定位相等的均压器。 
电路W1的比较器CMP10经由二极管D100偏置构成电流镜的晶体管(M100、M200)的栅极,以使电流镜的基准侧节点Y1与 第一基准电位VREFA变为相同。成为电流镜的基准电流IX=VREFA/CRR(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基准电流IX成为恒电流。因此,充电电流IBAT(Iload)被恒电流化 
同样,电路W2的比较器CMP 20经由二极管D200偏置构成电流镜的晶体管(M100、M200)的栅极,以使电流镜的输出侧节点Y2与第二基准电位VREFB变为相同。这时,成为充电电压VBAT=VREFB(1+R300/R400),充电电压被恒电压化。 
根据蓄电池94的正极的电位自动地决定电路W1及电路W2其中一个为处于有效状态。也就是说,在蓄电池94的正极电位低时(初始充电)时,在电路W2中的比较器CMP 20的输出下降,因此,二极管D200被反偏压而截止。另一方面,电路W1的二极管D100被正偏压,通过电路W1偏置构成电流镜的晶体管(M100、M200)的栅极。 
当蓄电池94的正极电位上升时,则电路W2的二极管D200被正偏置,通过电路W2构成电流镜的晶体管(M100、M200)的栅极被偏置。这时,电路W1的二极管D1被反偏置,电路W1被异步回波滤除。也就是说,当蓄电池94的正极电位上升到规定电位(通过VREFB进行恒规定电压)时,从恒电流模式向恒电压模式自动地切换。 
另外,在恒电流模式/恒电压模式的任意一个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如果电流镜的基准电流IX诸如被大幅度地削减,则充电电流(IBAT、Iload)也减少,其结果,蓄电池的负载状态处于通过来自外部的控制被强制地减低。 
(利用充电器(充电控制IC)的负反馈控制电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的例子) 
图13是用于说明充电控制装置92的具体的内部构成和动作的一例的电路图。 
在图13的充电控制装置92中,在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中调整用于恒电流控制(或恒电压控制)的负反馈控制电路的基准电压(Vref),使充电电流(负载电流)减低(或增大)。 
图13的蓄电池94具有充电电池QP和充电电流的检测电阻(电流/电压转换电阻)R16。 
此外,图13的充电控制装置(IC)92具有作为电力供给控制电路99功能的PMOS晶体管(充电电流调整元件)M10、比较器CP1及基准电压生成电路97。另外,为了高精度的控制通常具有CPU,但在图13中省略记载。 
在比较器CP1的反转端子上供给有基准电压(Vref),在非反转端子上供给有电阻R16的两端电压。根据比较器CP1的输出信号驱动PMOS晶体管99的栅极,基于此,调整供给给蓄电池94的电流(充电电流)的电流量。这时,由于通过负反馈控制进行控制以使电阻R16的两端电压与基准电压Vref变为相同,所以做负反馈控制以使流入电阻R16的电流(充电电流)变成对应基准电压Vref的电流。 
如在比较器CP1的非反转端子上供给充电电池QP的正极的电压,能够进行调整以使对二次电池QP的充电电压成为基准电压Vref(但该构成未图示)。 
基准电压生成电路97具有稳压二极管D10、分压电阻R12、R13、用于调整基准电压的电阻R14及PMOS晶体管M12。 
电阻R10及稳压二极管D10构成恒电压电路,用电阻R12、R13分压稳压二极管D10的负极电压,该分压的电压成为输入给比较器CP1的反转端子的基准电压(Vref)。 
例如、当来自受电控制装置50(受电侧控制电路52)的电压供给控制信号(ICUTX)为低电位时,NMOS晶体管M12截止。因此,用电阻R12、R13分压稳压二极管D10的阴极电压的电压一直为基准电压(Vref)。 
另一方面,当电压供给控制信号(ICUTX)为高电位时,NMOS晶体管M12导通。于是,变为并联地连接电阻R14和电阻R13,串联地连接电阻R14和R13的合成电阻(其电阻值比电阻R13的电阻值小)和电阻R12。因此,基准电压Vref的电压电位下降,随着其下降减低(也包含截止电流)向蓄电池94的充电电流,基于此,进行负载减轻。 
以上的动作是一例,并不限定于该方式。考虑在用负反馈控制的充电电流Iload的控制的方法中有各种的方法,不仅能够减低充电电流,也能够进行增大。也可以使基准电压的电压电平多阶段地改变。 
在上述的例子中,调整比较器CP1的基准电压(Vref),但基准电压可以就这样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使输入给比较器CP1的非反转端子的电压(控制对象的电压)本身改变。 
在图13的充电控制装置92中,由于通过ICUTX信号控制负反馈控制电路的动作、并增减(调整)充电电流,所以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充电电流量的控制。此外,在充电控制装置92中,为了原本的恒电流控制和恒电压控制设置有负反馈控制电路,由于有效利用该电路,所以减轻电路负担,容易实现。 
(在充电线路中设置电力供给调整电路(电流限制元件等)控制充电电流的例子) 
图14是用于说明充电控制装置92的具体的内部构成和动作的其他的例子的电路图。 
在图14的充电控制装置92中,采用在电力供给线路中设置具有作为电力供给调整电路101功能的PMOS晶体管M14(电流限制元件),并通过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控制该PMOS晶体管M14的动作的构成。 
例如,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在高电平时(通常动作时)通过倒相电路INV1将反转的信号给予PMOS晶体管M14的栅极上,PMOS晶体管M14完全的导通,并向蓄电池94供给给充电电流Iload。 
在这里,如果电力供给控制信号(ICUTX)成为低电平(负载减轻时),则PMOS晶体管M14成为半导通状态(处于完全截止和完全导通的中间的导通状态)或截止状态,通过这样,充电电流Iload被减低,实现低负载状态或无负载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具有电路构成不复杂化的优点。 
另外,图14的充电控制装置92具有与图13同样的负反馈控制电路,在通常动作时,与图13的情况相同可以高精度的控制充电电流。 
(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对在图1及图2中所示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一系列顺序进行说明。 
(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一系列动作) 
图15是表示送电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概要流程图。如粗虚线包围的部分所示,送电装置10的动作大致区别为送电前的“送电对象的确认(步骤SA)”及“在送电中(包含送电前)的送电环境的确认(步骤SB)”。 
如上所述,送电装置10以开关(SW)的接通作为起端开始虚拟送电(步骤S1、S2)。 
接着,确认受电侧设备(510)的安置位置是否恰当(步骤S3),执行受电侧设备510(受电装置40)的ID认证,判定是否为确切的送电对象(步骤S4)。在ID认证时,通过允许多次的重新试验,根据偶发的ID认证错误,防止用户没有办法再接通开关(SW)的情况,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当位置检测或ID认证失败时(步骤S5),则停止虚拟送电返回到等待开关接通的初始状态(即、等待开关S1送电状态)。 
另外,位置检测是图2的受电装置40内的位置检测电路56基于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信号的波形监视信号(PHIN)或整流次级线圈(L2)的感应电压而获得的直流电压(ADIN)来进行判断的。 
图21是用于说明位置检测的原理的图。如图21所示,根据原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的位置关系,PHIN的波形(峰值)及ADIN的电压电平进行变化。 
例如,在基于ADIN进行位置检测时,当受电侧设备的安置位置不适当时,由于不能获得规定电平(V3电平)的直流电压(ADIN), 所以判断位置不恰当,其位置检测结果诸如可以利用负载调制从受电侧向送电侧传递。另外,通过接受虚拟送电以后在规定时间内向送电侧不发送ID认证信息,可以同时传达位置不恰当。 
返回到图15继续说明。在图15中,在ID认证之后开始正式送电(充电送电)(步骤S6)。在正式送电中,执行金属异物检测(步骤S7)、根据定期负载变动检测的侵占状态的检测(步骤S8、S9),另外,执行受电侧设备的取下(leave)检测(步骤S10),而且,进一步执行开关的强制断开检测(步骤S11)、充满电通知(送电停止要求)检测(步骤S12)。当任意一个检测被确认时(步骤S13),断开正式送电(步骤S14),返回到初始状态(等待开关S1的状态)。 
金属异物检测(步骤S7)及取下检测(步骤S10)能够基于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信号的波形变化而检测出。图22(A)~图22(F)是用于说明金属异物(导电性异物)检测的原理的图。图22(B)~图22(F)是根据原线圈和金属异物(中小程度的导电性异物)MET之间的相对位置,而示出图22(A)所示的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信号(V(NA2))进行某种变化。如图22(B)~图22(F)所示,在金属异物(MET)完全没有的状态(图22(F))和金属异物(MET)存在的状态(图22(B)~图22(E))中,V(NA2)的波形(振幅)明显的不同。因此,能够通过由波形监视电路14(参照图2)监视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信号V(NA2)的波形,检测出金属异物(MET)。另外,在“监视波形”事情中,除监视振幅之外,例如还包含监视电流和电压的相位的情况等。 
图23(A)~图23(D)是用于说明取下检测的原理的图。如图23(A)所示,当安置受电侧设备510时,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信号V(NA2)的波形变成如图23(B)所示。另一方面,如图23(C)所示,当取下受电侧设备510时(リ-ブ时),通过分离原线圈和次级线圈间的耦合,变成没有对应通过耦合生成的相互 电感(互感),仅变成对应原线圈的电感进行谐振,其结果,谐振频率变高,由于接近传输频率所以电流容易流入送电线圈中,因此,从送电侧观察看到为高负载(感应电压上升)。也就是说,原线圈的感应电压信号的波形产生变化。 
即、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信号V(NA2)的波形成为如图23(D)所示,该波形(振幅)明显的区别于图23(B)的波形。因此,能够通过由波形监视电路14(参照图3)监视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信号V(NA2)的波形,检测出取下。因此,利用其原理以简单的结构的电路就可以检测出受电侧设备的取下。在正式送电中,通过进行受电侧设备的取下检测,不产生电力传输的浪费。因此,可以实现低功耗电力化的提高及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送电侧控制电路的构成的例子) 
图16是表示送电侧控制电路的构成的例子的电路图。如图16所示,送电侧控制电路22具有逻辑电路100。 
逻辑电路100具有消除伴随开关SW的接通/断开产生的噪声的噪声消除电路102、用于存储当前的状态为送电状态或为初始状态的触发器(F/F)104、位置检测部106、ID认证部108、取下检测部110、异物检测部112(包含侵占状态检测部114)、充满电通知(送电停止要求)检测部116、以及基于各个部的检测结果控制送电的导通/截止的送电控制部118。 
(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基本顺序例子) 
图17是表示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基本顺序例子的图。如在左侧中所示,在送电侧电子设备(送电侧设备)500上设置有开关SW。用户将受电侧电子设备(受电侧设备)510安置在规定位置上 按下开关SW。通过这样,将生成的边沿(例如负边沿NT)作为启动点(起端),开始来自送电装置10的虚拟送电(步骤S20),进行位置检测(步骤S21),如果位置不恰当则停止虚拟送电(步骤S22)。 
如果受电侧设备510的安置位置恰当,则执行ID认证(步骤S23)。也就是说,将ID认证信息(制造厂信息、设备ID号码、额定信息等)从受电侧设备发送给送电侧设备。由于存在偶发的ID认证不可以的情况,所以优选考虑用户的便利性(为了省去几次重新接通开关SW的时间)允许规定次数(例如3次)的重新试验,当连续失败的情况下(NG的情况下)判断ID认证失败(步骤S24)。 
在ID认证之后,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开始正式送电(步骤S26)。在正式送电期间中,当检测出按下(强制断开)开关(SW)时,则停止正式送电返回到初始状态(步骤S28)。 
另外,如上所述,执行取下检测(步骤S29)、金属异物检测(步骤S30)、次级侧的定期负载认证(包含次级侧负载减轻处理:步骤S31)及侵占状态检测(步骤S32)。当检测出任何一项时,停止正式送电(步骤S33)。另外,伴随在次级侧中的定期负载认证的负载减轻是指蓄电池(蓄电池等)在重的状态下即使进行负载调制,也由于存在在一次侧不能顺利的接收到该负载信号的情况,所以在进行负载调制时,钳位(或停止)向蓄电池的供电,使蓄电池的负载状态显然强制地减轻的处理。 
在图17中,受电装置40当检测出充满电时,则制作充满电通知(保存帧:送电停止要求帧)发送给送电侧(步骤S34)。送电装置10当检测出充满电通知(送电停止要求帧)时(步骤S35),则截止正式送电返回到初始状态(步骤S36)。 
图18是表示执行图17的顺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状态过渡的状态过渡图。如图18所示,系统的状态大致区分为初始状态(空载状态:ST1)、位置检测状态(ST2)、ID认证状态(ST3)、送电(正式送电)状态(ST4)、定期负载认证状态(ST5)(及负载减轻状态ST6)的状态。 
通过开关接通(Q1),从ST1向ST2过渡,在位置检测不好(NG)时,返回到ST1(Q2)。如果位置检测良好(OK)则向ST3过渡(Q3),检验(ウオツチング)ID认证是否多次连续失败(Q4),如果连续NG(Q5)则返回到ST1。如果ID认证OK(Q6)则向ST4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SW断开检测(Q7)、取下检测(Q12)、金属检测(Q10)、侵占状态检测(Q17)及充满电检测(Q14),当检测出任意一项时,则恢复到初始状态(Q8、Q9、Q11、Q13、Q15)。 
在执行图17的基本顺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以开关的接通为起端开始送电,在此之前一概不进行送电,所以可以实现低功耗电力化的提高及提高安全性。另外,当接收到充满电通知(送电停止要求)时,则停止送电返回到初始状态(等待开关的状态),所以即使在这里也一概不产生浪费的送电,能够实现低功耗电力化的提高及提高安全性。 
另外,由于将ID认证作为正式送电的条件,所以对不适应的设备不进行送电,提高可靠性及安全性。 
另外,在正式送电中,执行各种的检测动作(取下检测、金属异物检测、基于次级线圈的定期负载认证的侵占状态检测、充满电检测),当检测出任意一项时,立即停止正式送电,返回到初始状态,由于一概不产生不必要的送电,即使对于异物也实施了万全的应对方法,所以可以实现具有极高可靠性(安全性)的系统。 
图19及图20是表示执行图17的基本顺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图19及图20中,在图左侧是表示原一次侧的动作流程图,在图右侧是表示次级线圈侧的动作流程图。 
如图19所示,当开关SW接通时(步骤S40),则从送电侧开始虚拟送电(例如,传送频率为f1:步骤S41),开始根据计时器的计数(步骤S42)。 
在受电侧中,当接收到虚拟送电时,则从停止状态(步骤S60)向电源接通状态过渡(步骤S61)执行位置电平的判断(位置检测)。如果位置电平NG,则返回到初始状态(步骤S60),如果OK则制作ID认证帧(步骤S63),执行ID认证帧的发送(步骤S64)。 
在送电侧中,进行ID认证帧的接收处理(步骤S44)及超时判断(步骤S43),当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接收到ID认证帧时,停止送电(步骤S51)。 
另一方面,当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接收到ID认证帧时,执行帧认证处理(步骤S45),如果认证OK向受电侧发送允许帧(步骤S47),在认证NG的情况下,停止送电(步骤S51)。 
受电侧验证来自送电侧的允许帧(步骤S65),将启动帧发送到送电侧(步骤S66)。 
在送电侧中,验证启动帧(步骤S48),使定期负载变动(侵占状态检测用)的检测接通(步骤S49),开始充电送电(正式送电)(步骤S50)。 
在送电侧中,接受充电送电(正式送电)开始蓄电池(例如、蓄电池)的充电(步骤S67)。 
接着,用图20对之后的流程进行说明。在送电侧中,边执行取下、金属异物、侵占状态及开关截止的各个检测(步骤S70),边等待来自受电侧的充满电通知(送电停止要求)(步骤S71)。 
在受电侧中,边进行蓄电池的充电边执行用于侵占检测的定期负载调制(步骤S80),此外,检测出蓄电池的充满电(步骤S81)。当检测出充满电时,将充满电通知帧(保存帧:送电停止要求)发送给送电侧(步骤S82)。 
在送电侧中,当接收来自受电侧的充满电通知帧(保存帧:送电停止要求)时,截止定期负载改变检测(步骤S72),停止送电(步骤S73)。 
在进行这样动作的本实施例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能够得到以下的主要的效果。但未必同时得到下述效果。 
(1)以开关的接通作为起端开始送电,在此之前一概不进行送电,所以能够实现低功耗化的提高及提高安全性。 
(2)作为开关的利用方法,例如、有在安置次级侧设备之后使用者接通开关的情况和接通开关之后安置次级侧设备的情况。在任意一种情况下,都是由使用者接通开关(即、由使用者明确的意思表示开始充电)作为送电(包含虚拟送电)的条件,所以在使用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是不会突然的开始送电的,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感。另外,也可以在安装次级侧设备时,提高其自重接通开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节省使用者接通开关的时间。 
(3)当接收到充满电通知(送电停止请求)时,则停止送电返回到初始状态(等待开关接通的状态),所以在这里一概不产生浪费的送电,能够实现低功耗化的提高及提高安全性。 
(4)将ID认证视为正式送电的条件,所以对不恰当的设备不进行送电,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提高。 
(5)在正式送电中,执行各种的检测动作(取下检测、金属异物检测、基于次级侧的定期负载认证的侵占状态检测、充满电检测),当任意一项被检测出时,立即停止正式送电返回到初始状态,所以一概不发生不必要的送电,由于即使对于异物也施行了万全的应对方法,所以实现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安全性)的系统。 
以上,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这些,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形及应用。也就是说,只要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在说明书或附图中,至少有一次与更广义或同义不同术语(低电位侧电源、电子设备等)同时记载的术语(GND、移动电话机及充电器等),在说明书或附图的任何地方可以替换成广义和同义不同的术语。另外,本实施例及变形例的全部组合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控制装置、受电装置的构成及动作或在一次侧中的次级侧的负载检测的方法,也并不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进行说明的这些,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形实施。 
本发明可以说是有效的提供了低耗费电力且高可靠性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因此,尤其作为送电控制装置(送电控制IC)、送电装置(IC模块等)、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及电子设备(便携式终端及充电器等)是实用的。而且,“便携式终端”包含有便携式电话终端、PDA终端及可移动的计算机终端。 
附图标记说明 
L1原线圈                      L2次级线圈 
10送电装置                    12送电部 
14波形监视电路                16显示部 
20送电控制装置                22送电侧控制电路 
23频率调制部                  24振荡电路 
26驱动器控制电路              28波形检测电路 
40受电装置                    42受电部 
43整流电路                    46负荷调制部 
48供电控制部                  50受电控制装置 
52受电侧控制电路              56位置检测电路 
58振荡电路                    60频率检测电路 
62充满电检测电路              90次级侧设备的负载 
92充电控制装置(充电控制IC) 
94蓄电池(例如二次电池) 
LED作为蓄电池余量和蓄电池的状态的指示的发光装置 
LEDR充电检测信号 
ICUTX电力供给控制信号 
TB1受电控制装置(IC)的ICUTX信号输出端子(输出节点) 
TA4受电装置(模块)的ICUTX信号输出端子(输出节点) 

Claims (15)

1.一种受电控制装置,被设置在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装置上,所述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是从送电装置向所述受电装置经由电磁耦合的原线圈及次级线圈以无触点方式传输电力、并且所述受电装置向蓄电池装置供给电力的系统,所述受电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受电侧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受电装置的动作;以及
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用于向所述蓄电池装置供给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向所述蓄电池装置的电力供给,
负载调制部,调制从所述送电装置来看的负载,
其中,所述受电侧控制电路控制从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的定时,并且
所述受电侧控制电路在经由充电控制装置向所述蓄电池装置供电时,使所述负载调制部动作,并使从所述送电装置来看的所述受电装置侧的负载间歇地变化,而且,在使从所述送电装置来看的所述受电装置侧的负载间歇地变化的期间,从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使向所述蓄电池装置的电力供给降低或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置具有蓄电池和控制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
从所述受电控制装置输出的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用于调整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电流的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对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是外置电阻、且设置有用于切换作为所述外置电阻的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的控制元件,
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元件的动作,对作为所述外置电阻的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置具有蓄电池和控制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
所述充电控制装置通过负反馈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充电电流或充电电压成为预期值,
从所述受电控制装置输出的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装置中的所述负反馈控制电路的动作,调整所述充电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装置具有蓄电池和控制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
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具有设置在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上的电力供给调整电路,
从所述受电控制装置输出的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力供给调整电路的动作,调整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侧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的输出,建立负载减轻期间,在所述负载减轻期间向所述蓄电池的电力供给处于降低或停止状态,而且,在所述负载减轻期间的途中,使所述负载调制部动作执行负载调制。
7.一种受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次级线圈的感应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的受电部;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受电控制装置;以及
用于向所述蓄电池装置输出从所述受电控制装置输出的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电装置;
由所述受电装置供给有电力的所述蓄电池装置。
9.一种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电装置;
原线圈;
次级线圈;
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受电控制装置的受电装置;以及
所述蓄电池装置。
10.一种充电控制装置,接受来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控制装置的电力供给,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装置的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用于调整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电流的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是外置电阻、且设置有用于切换作为所述外置电阻的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的控制元件,
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元件的动作,调整作为所述外置电阻的所述电流调整用电阻的电阻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负反馈控制电路,所述负反馈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以使供给给所述蓄电池的电流或电压成为预期值,
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装置中的所述负反馈控制电路的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在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路径上的电力供给调整电路,
通过所述电力供给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力供给调整电路的动作。
15.一种蓄电池装置,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以及
通过所述充电控制装置控制充电的蓄电池。
CN200810133576XA 2007-07-17 2008-07-17 受电控制装置、受电装置、充电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1388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86109A JP2009027781A (ja) 2007-07-17 2007-07-17 受電制御装置、受電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充電制御装置、バッテリ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7-186109 2007-07-17
JP2007186109 2007-07-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8571A CN101388571A (zh) 2009-03-18
CN101388571B true CN101388571B (zh) 2013-07-24

Family

ID=3986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3576XA Active CN101388571B (zh) 2007-07-17 2008-07-17 受电控制装置、受电装置、充电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6) US8344688B2 (zh)
EP (1) EP2017940B8 (zh)
JP (3) JP2009027781A (zh)
KR (1) KR101496829B1 (zh)
CN (1) CN101388571B (zh)
TW (2) TWI4770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4120B (en) 2004-05-11 2008-04-02 Splashpower Ltd Controlling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US7605496B2 (en) 2004-05-11 2009-10-20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Controlling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JP5048963B2 (ja) * 2006-04-06 2012-10-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システム
US20110074346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Hall Katherine L Vehicle charge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CN101919139B (zh) 2008-12-12 2014-08-20 翰林Postech株式会社 非接触输电设备
EP2374193A1 (en) * 2009-01-06 2011-10-12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Communication across an inductive link with a dynamic load
US20100201207A1 (en) * 2009-02-06 2010-08-12 Bruce Barto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to charging devices
JP2010207074A (ja) * 2009-02-09 2010-09-16 Nec Corp 無接点充電制御システム、無接点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無接点充電制御方法
US11476566B2 (en) 2009-03-09 2022-10-18 Nucurrent, Inc. Multi-layer-multi-turn structure for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554937B2 (ja) 2009-04-22 2014-07-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US7847664B2 (en) * 2009-05-06 2010-12-07 Verde Power Supply, Inc. Electromagnetic apparatus using shared flux in a multi-load parallel magnetic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5332907B2 (ja) * 2009-05-27 2013-11-0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充電制御装置
US20100327824A1 (en) * 2009-06-30 2010-12-30 Richard Dellacona Power supply using shared flux in a multi-load parallel magnetic circuit
US9318897B2 (en) * 2009-07-21 2016-04-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ducing corrup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JP5560609B2 (ja) * 2009-08-21 2014-07-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受電制御装置、受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992480B1 (ko) 2009-09-10 2010-11-05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피드백신호에 의한 이물질 감지기능을 갖는 무접점 충전 시스템
JP5567354B2 (ja) * 2010-01-25 2014-08-06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伝送システム、ホストおよびデバイス
KR101839588B1 (ko) * 2010-02-08 2018-03-22 필립스 아이피 벤쳐스 비.브이. 입력 기생 금속 검출
JP2011182538A (ja) * 2010-03-01 2011-09-15 Murata Mfg Co Ltd 充電装置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JP2011205850A (ja) * 2010-03-26 2011-10-1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非接触受電装置及び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JP2012016125A (ja) * 2010-06-30 2012-01-1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の金属異物検出装置
JP4996722B2 (ja) * 2010-06-30 2012-08-0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送電装置
JP5659704B2 (ja) * 2010-08-30 2015-0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5605153B2 (ja) * 2010-10-15 2014-10-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給電方法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JP5625723B2 (ja) * 2010-10-15 2014-11-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給電方法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KR101193170B1 (ko) * 2010-11-22 2012-10-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US9054544B2 (en) * 2010-12-22 2015-06-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feeding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wireless power feed system
JP5392861B2 (ja) * 2011-05-16 2014-0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装置および方法、電力供給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741222B2 (ja) * 2011-05-31 2015-07-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装置、制御方法、及び電動車両
US20120311363A1 (en) * 2011-05-31 2012-12-06 Nam Yun Kim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harging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harging system
KR101261338B1 (ko) * 2011-06-10 2013-05-06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무접점 및 접점 겸용 충전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2721716B1 (en) * 2011-06-17 2017-03-08 Southwest Electronic Energy Corporation Module bypass switch for balancing battery pack system modules with bypass current monitoring
CN102222955B (zh) * 2011-06-17 2013-06-12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蓄电池组的控制电路及方法
KR101832331B1 (ko) * 2011-06-29 2018-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들 간의 무선 전력 전송 및 통신
JP5071574B1 (ja) * 2011-07-05 2012-1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受電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検知方法
TWI479766B (zh) 2011-08-04 2015-04-01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charg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KR101893104B1 (ko) * 2011-08-19 2018-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위치를 이용하여 무선 전력을 조정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US9252846B2 (en) * 2011-09-09 2016-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a wireless power device
KR102010943B1 (ko) 2011-09-09 2019-08-14 위트리시티 코포레이션 무선 에너지 전송 시스템에서의 이물질 검출
KR20200010601A (ko) * 2011-09-12 2020-01-30 소니 주식회사 송전 장치 및 시스템
JP5794056B2 (ja) 2011-09-12 2015-10-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JP5780894B2 (ja) 2011-09-16 2015-09-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5276755B1 (ja) * 2011-09-22 2013-08-28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電電力の制御方法
US8729854B2 (en) * 2011-10-18 2014-05-20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Slot-type induction charger
US8836171B2 (en) * 2011-10-18 2014-09-16 ConvenientPower HK Ltd. Modul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JP6003172B2 (ja) * 2011-10-21 2016-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WO2013061612A1 (ja) * 2011-10-28 2013-05-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RU2617699C2 (ru) * 2011-11-30 2017-04-26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Н.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тчика мощности для индуктивной подачи мощности в моб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6060516B2 (ja) * 2011-11-30 2017-0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JP6016596B2 (ja) * 2011-12-07 2016-10-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KR102257319B1 (ko) * 2011-12-16 2021-05-28 오클랜드 유니서비시즈 리미티드 유도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872374B2 (ja) * 2012-04-25 2016-03-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接点給電方法
US9819229B2 (en) * 2012-04-30 2017-11-14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Hanyang University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non-contact energy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for
CN108173350B (zh) 2012-05-02 2021-06-15 苹果公司 感应功率发射器以及用于检测和识别接收器的方法
EP2662800B1 (en) * 2012-05-07 2014-11-05 ST-Ericsson SA NFC reader with constant magnetic field
KR101893150B1 (ko) * 2012-06-12 2018-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력량측정장치가 내장된 가전기기
JP5915904B2 (ja) 2012-06-22 2016-05-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DE202013012728U1 (de) 2012-06-22 2019-01-08 Sony Corporation 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KR101930805B1 (ko) 2012-07-10 2018-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5867329B2 (ja) * 2012-07-24 2016-0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および車両
JP5836898B2 (ja) * 2012-08-01 2015-12-2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US20160197494A1 (en) 2012-09-05 2016-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for excluding cross-connecte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40031780A (ko) * 2012-09-05 2014-03-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교차 연결된 무선 전력 수신기를 배제하기 위한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4885327B (zh) 2012-10-19 2019-03-29 无线电力公司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的外来物检测
CN110098642A (zh) 2012-11-05 2019-08-06 苹果公司 感应耦合电力传输系统
KR101543059B1 (ko) * 2012-11-09 2015-08-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및 그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KR102035466B1 (ko) * 2013-01-07 2019-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수신된 무선 전력에 대한 전력 분배 기능을 가지는 전자기기 및 전력 분배방법
JP2014166130A (ja) * 2013-02-28 2014-09-08 Panasonic Corp 携帯端末充電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
JP6188351B2 (ja) * 2013-03-01 2017-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給電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698432B2 (en) * 2013-03-13 2020-06-30 Intel Corporation Dual loop digital low drop regulator and current shar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distributable voltage regulators
US9998180B2 (en) * 2013-03-13 2018-06-12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e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modulating power of a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JP6158562B2 (ja) * 2013-04-01 2017-07-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6376201B2 (ja) * 2013-04-08 2018-08-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方法
CN103887985B (zh) 2013-04-12 2019-05-10 台湾快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感应式电源供应器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124766B (zh) * 2013-04-28 2018-03-16 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端、发射端及其唤醒方法
JP6264632B2 (ja) * 2013-05-22 2018-01-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の機器検知方法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
WO2014196794A1 (en) * 2013-06-05 2014-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generating load variation for detecting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unit in wireless charging,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unit
JP6158610B2 (ja) * 2013-06-25 2017-07-05 ローム株式会社 復調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制御回路、ワイヤレス送電装置
KR102042662B1 (ko) * 2013-07-22 2019-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의 통신 전력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509375B2 (en) * 2013-08-01 2016-11-29 SK Hynix Inc. Wireless transceiver circuit with reduced area
KR102161826B1 (ko) * 2013-11-13 2020-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압 컨버터,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US10090718B2 (en) * 2013-12-16 2018-10-0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less charging device, program therefor, and automobile having contactless charging device mounted therein
CN104810868B (zh) * 2014-01-24 2017-05-1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US9845019B2 (en) * 2014-02-25 2017-12-19 Nissan Motor Co., Ltd.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2015172904A (ja) * 2014-03-12 2015-10-01 株式会社東芝 Ldo型電圧レギュレータ、及び、受電装置
JP6213835B2 (ja) * 2014-03-13 2017-10-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の機器検知方法及び非接触給電装置
KR102002629B1 (ko) 2014-04-29 2019-07-23 주식회사 만도 최적 효율로 충전하는 차량용 배터리 충전기 및 그 방법
JP2015220853A (ja) * 2014-05-16 2015-12-07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6410476B2 (ja) * 2014-05-28 2018-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給電装置
JP6630680B2 (ja) * 2014-06-13 2020-01-15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ーユー 異物検出法の実行頻度を決定する方法
EP2955814B1 (en) 2014-06-13 2021-08-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A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manipulation method
WO2015194969A1 (en) 2014-06-20 2015-12-23 Powerbyproxi Limited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i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field
JP2016100922A (ja) * 2014-11-18 2016-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送電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2564299B (zh) 2015-03-04 2024-03-05 苹果公司 感应功率发射器
JP6537316B2 (ja) * 2015-03-24 2019-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7529346B (zh) 2015-04-02 2021-03-02 苹果公司 感应电力发射器
US9425644B1 (en) 2015-06-03 2016-08-23 Thor Charge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ally chargeable device utilizing resonating magnetic oscillations in the apparatus
US10355703B2 (en) * 2015-06-29 2019-07-16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System,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ystem
JP6661294B2 (ja) * 2015-07-27 2020-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判定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2487237B1 (ko) * 2015-08-07 2023-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 전압 트래킹을 이용한 충전 제어 회로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
JP6641815B2 (ja) 2015-09-11 2020-0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回路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5186888B (zh) * 2015-09-18 2017-10-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大功率电磁勘探恒流发射装置及其调制方法
JP6604808B2 (ja) * 2015-10-09 2019-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353875B1 (en) 2015-11-19 2020-06-24 Apple Inc. Inductive power transmitter
US10505396B2 (en) * 2015-11-20 2019-12-10 Rohm Co., Ltd.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US20170187200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Dialog Semiconductor (Uk) Limited Charger Communication by Load Modulation
CN105511539B (zh) * 2015-12-31 2017-06-06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控制低压差稳压器输出稳定性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电路
CN107026516B (zh) * 2016-02-01 2022-04-05 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接收机移除检测
AU2017248083B2 (en) 2016-04-04 2020-05-21 Apple Inc Inductive power transmitter
KR101716757B1 (ko) * 2016-07-05 2017-03-15 차동수 무선 충전 기능을 구비하는 거치장치
KR20190038587A (ko) 2016-08-26 2019-04-08 누커런트,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커넥터 시스템
JP7164934B2 (ja) * 2016-10-05 2022-11-02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電力伝送装置及び電力伝送方法
JP6862924B2 (ja) * 2017-03-02 2021-04-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受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925873B2 (ja) * 2017-06-01 2021-08-2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電装置及び非接触受電方法
US20190074705A1 (en) * 2017-09-02 2019-03-07 Humavox Ltd. Method For Adaptive Load Modulation
WO2019172576A1 (ko) * 2018-03-09 2019-09-12 주식회사 맵스 Q-팩터 검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11527909B2 (en) 2018-05-11 2022-12-13 Assembled Products Corporation Magnetic charging device
JP2020092568A (ja) * 2018-12-07 2020-06-11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受電器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US11336118B2 (en) 2018-12-26 2022-05-17 Nxp Usa, Inc. Q-factor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having complex resonant circuit
JP7271256B2 (ja) * 2019-03-28 2023-05-11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
KR102284258B1 (ko) * 2019-09-05 2021-08-05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전기 차량의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2928825A (zh) 2019-12-06 2021-06-08 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 确定品质因数的方法及无线充电器
KR20210089529A (ko) * 2020-01-08 2021-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중에 이물질을 검출하는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257949A (zh) * 2020-02-25 2020-06-09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端子接触检测控制电路及电器
DE102021129604A1 (de) * 2020-12-16 2022-06-23 Endress+Hauser Conducta Gmbh+Co. Kg Verfahren und Sensoranordn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Energie an einen Sensor
TWI819646B (zh) * 2022-06-09 2023-10-21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電型充電裝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046A (zh) * 2003-06-17 2005-02-09 索尼株式会社 充电电路以及使用该充电电路的充电器
CN1826715A (zh) * 2005-03-21 2006-08-30 翰林Postech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0547B2 (ja) * 1994-09-30 2002-07-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器
FR2756953B1 (fr) 1996-12-10 1999-12-24 Innovatron Ind Sa Objet portatif telealimente pour la communication sans contact avec une borne
US7518267B2 (en) * 2003-02-04 2009-04-14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Power adapter for a remote device
US6442434B1 (en) 1999-10-19 2002-08-27 Abiomed,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ufficiently stable power to a load in an energy transfer system
JP2001218391A (ja) * 2000-02-04 2001-08-10 Sony Corp 被充電機器、充電器および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JP3631112B2 (ja) * 2000-07-14 2005-03-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接触型充電装置及び携帯電話機
KR100566220B1 (ko) * 2001-01-05 2006-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접점 배터리 충전기
DE10234893A1 (de) 2002-07-26 2004-02-12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Vorrichtung mit einem stationären und einem bewegbaren Bauteil und einer Einrichtung zur gleichzeitigen Übertragung von elektrischer Energie und Information zwischen diesen Bauteilen
JP4197417B2 (ja) * 2002-09-11 2008-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非接触型情報媒体
US6917182B2 (en) * 2003-07-24 2005-07-1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duction charging having improved efficiency
US20050077865A1 (en) * 2003-08-26 2005-04-14 Intermec Ip Corp.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peripheral employing fuel cell to recharge battery
US7233137B2 (en) * 2003-09-30 2007-06-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ower supply system
TWM246886U (en) * 2003-10-02 2004-10-11 Ching-Chu Kuo A voltage converter for use in battery recharging
EP1432097A1 (en) 2003-10-06 2004-06-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actless charging of a mobile unit
JP2005143211A (ja) * 2003-11-06 2005-06-02 Alps Electric Co Ltd 充電装置
JP4192775B2 (ja) * 2003-12-05 2008-12-10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無接触給電設備
US7068013B2 (en) * 2004-02-20 2006-06-27 Motorola, Inc. Battery circuit with non-volitable memory and thermistor on a single line
GB2414120B (en) 2004-05-11 2008-04-02 Splashpower Ltd Controlling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JP2006060909A (ja) 2004-08-19 2006-03-02 Seiko Epson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4246142B2 (ja) 2004-12-08 2009-04-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US7391184B2 (en) * 2005-02-16 2008-06-24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on of charger regulation within a battery system
US7495414B2 (en) 2005-07-25 2009-02-24 Convenient Power Limited Rechargeable battery circuit and structure for compatibility with a planar inductive charging platform
KR100792311B1 (ko) * 2005-07-30 2008-01-07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충전전력 공급장치, 충전 장치, 배터리 장치, 무접점 충전 시스템 및 무접점 충전 방법
JP4155408B2 (ja) * 2005-09-29 2008-09-24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WO2007069293A1 (ja) * 2005-12-12 2007-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非接触充電型電池システム、充電装置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KR101124725B1 (ko) * 2006-06-15 2012-03-23 한국과학기술원 전하 균일 장치
JP4366385B2 (ja) * 2006-08-31 2009-11-1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充電システム
JP4413236B2 (ja) 2007-02-16 2010-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受電制御装置、送電制御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602142B2 (en) * 2007-04-02 2009-10-13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046A (zh) * 2003-06-17 2005-02-09 索尼株式会社 充电电路以及使用该充电电路的充电器
CN1826715A (zh) * 2005-03-21 2006-08-30 翰林Postech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充电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34169A 2002.01.31
JP特开平8-103028A 1996.04.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03695B2 (en) 2021-01-26
CN101388571A (zh) 2009-03-18
TW201524076A (zh) 2015-06-16
EP2017940B1 (en) 2017-04-12
US9209636B2 (en) 2015-12-08
US20090021219A1 (en) 2009-01-22
EP2017940A2 (en) 2009-01-21
EP2017940B8 (en) 2017-08-02
TW200913428A (en) 2009-03-16
KR20090008158A (ko) 2009-01-21
JP2013255423A (ja) 2013-12-19
US20160049801A1 (en) 2016-02-18
US20130088091A1 (en) 2013-04-11
US8836273B2 (en) 2014-09-16
KR101496829B1 (ko) 2015-02-27
US20170229924A1 (en) 2017-08-10
EP2017940A3 (en) 2010-04-14
JP5556943B2 (ja) 2014-07-23
US20200091772A1 (en) 2020-03-19
JP2009027781A (ja) 2009-02-05
US10516299B2 (en) 2019-12-24
US20140368165A1 (en) 2014-12-18
JP5488507B2 (ja) 2014-05-14
US9673636B2 (en) 2017-06-06
JP2011155836A (ja) 2011-08-11
US8344688B2 (en) 2013-01-01
TWI477020B (zh) 2015-03-11
TWI543494B (zh) 2016-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8571B (zh) 受电控制装置、受电装置、充电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335470B (zh)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1483357B (zh) 输电控制装置、输电装置、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电子设备及输电控制方法
CN101483358B (zh) 输电控制装置、输电装置、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及电子设备
EP2079144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electronic instrument, and power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JP6071638B2 (ja) 非接触充電装置を備える小形電気機器、および非接触式の充電システム
US20130049675A1 (en) Output connector equipped battery pack, battery-pack-and-battery-driven-device system, and charging method by using battery pack
CN105978066B (zh) 馈电单元
US10418854B2 (en) Control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960280B2 (ja) 充電器
CN101651356A (zh) 电源适配器及其充电方法
CN105144541A (zh) 电路装置、便携式设备以及充电系统等
CN209805437U (zh) 充电系统和电子设备
WO2017134346A1 (en)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battery
WO2014132486A1 (ja) 非接触充電装置を備える小形電気機器、および非接触式の充電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