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8343B - 有机发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88343B CN101288343B CN2006800346893A CN200680034689A CN101288343B CN 101288343 B CN101288343 B CN 101288343B CN 2006800346893 A CN2006800346893 A CN 2006800346893A CN 200680034689 A CN200680034689 A CN 200680034689A CN 101288343 B CN101288343 B CN 1012883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uminescence unit
- light
- luminescent layer
- layer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295 emission spectru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6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149 argon plasma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IBHBKWKFFTZAHE-UHFFFAOYSA-N n-[4-[4-(n-naphthalen-1-ylanilino)phenyl]phenyl]-n-phenylnaphthalen-1-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N(C=1C2=CC=CC=C2C=CC=1)C1=CC=C(C=2C=CC(=CC=2)N(C=2C=CC=CC=2)C=2C3=CC=CC=C3C=CC=2)C=C1 IBHBKWKFFTZAH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PQXKHYXIUOZZFA-UHFFFAOYSA-M lithium fluoride Chemical compound [Li+].[F-] PQXKHYXIUOZZFA-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27756 respiratory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KFZMGEQAYNKOFK-UHFFFAOYSA-N Isoprop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C)O KFZMGEQAYNKOF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71 vacuum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Acet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O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6404 Sn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MWPLVEDNUUSJAV-UHFFFAOYSA-N anthrac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2=CC3=CC=CC=C3C=C21 MWPLVEDNUUSJA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50 d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476 molybden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PQQKPALAQIIWST-UHFFFAOYSA-N oxo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O PQQKPALAQIIW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HXWWMGJBPGRWRS-CMDGGOBGSA-N 4- -2-tert-butyl-6- -4h-pyran Chemical compound O1C(C(C)(C)C)=CC(=C(C#N)C#N)C=C1\C=C\C1=CC(C(CCN2CCC3(C)C)(C)C)=C2C3=C1 HXWWMGJBPGRWRS-CMDGGOBG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597008 Nome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18606 Pinus contor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4189 Scler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541 S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298 S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HCLAFWTIXFWPH-UHFFFAOYSA-N [O-2].[O-2].[O-2].[O-2].[O-2].[V+5].[V+5]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V+5].[V+5] XHCLAFWTIXFWP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QVQLCTNNEUAWMS-UHFFFAOYSA-N bar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Ba]=O QVQLCTNNEUAWM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SSYLTMKCUORDA-UHFFFAOYSA-N barium(2+);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Ba+2] CSSYLTMKCUORD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2 ca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TVFDJXOCXUVLDH-UHFFFAOYSA-N caes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s] TVFDJXOCXUVLD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SWXVUIWOUIDPGS-UHFFFAOYSA-N diacetone alcohol Natural products CC(=O)CC(C)(C)O SWXVUIWOUIDP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19 dop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9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JKQOBWVOAYFWKG-UHFFFAOYSA-N molybdenum tr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Mo](=O)=O JKQOBWVOAYFWK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IFAOSNIDJTPNL-UHFFFAOYSA-N n-phenyl-n-(2-phenylphenyl)naphthalen-1-amine Chemical group C1=CC=CC=C1N(C=1C2=CC=CC=C2C=CC=1)C1=CC=CC=C1C1=CC=CC=C1 GIFAOSNIDJTPN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QGLKJKCYBOYXKC-UHFFFAOYSA-N nonaoxidotri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O=[W]1(=O)O[W](=O)(=O)O[W](=O)(=O)O1 QGLKJKCYBOYXK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149 nood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79 optical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MCJGNVYPOGVAJF-UHFFFAOYSA-N quinolin-8-ol Chemical compound C1=CN=C2C(O)=CC=CC2=C1 MCJGNVYPOGVA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0673 shore pi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LIVNPJMFVYWSIS-UHFFFAOYSA-N silicon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Si-]#[O+] LIVNPJMFVYWSI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28 spin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JANXHGTPQOBST-UHFFFAOYSA-N stilbene Chemical class C=1C=CC=CC=1C=CC1=CC=CC=C1 PJANXHGTPQOB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30 tungste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06 ultrasonic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35 vanad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2—Stacked devices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each emit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dopa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4—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six or more ring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3—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4—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有机发光元件包含:包括设在一对电极(31,32)中间的发光层(33)的第一发光单元(3);和包括设在一对电极(51,52)中间的发光层(53)的第二发光单元(5)。在有机发光元件(1)中,两对电极(31,32,51,52)中的处在最外侧的一个电极具有光反射性质,而其他电极具有透光性质,同时在第一和第二发光单元(32,51)之间提供透光绝缘层(4)。绝缘层(4)具有可以阻止没有反射电极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发生干涉的厚度,或者具有散射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这减少了发光层(33,53)发出的光与其他光之间的干涉,因此在有机发光元件(1)中,发射光谱的角度依存性小,并且有可能调节光的颜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平板显示器、或作为液晶显示器背光或者照明用光源等的有机发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实例,或者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是通过在透明基底的一侧表面上依次叠加上作为阳极的透明电极、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注入层以及作为阴极的电极而形成的。当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电压之后,电子和空穴分别通过电子注入层和空穴注入层注入到发光层中并且在此复合形成激发态,从而导致发光。发光层发出的光穿过透明的电极和基底从元件中射出。
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如下特性,例如能自发光,并表现出较高的发光效率,进一步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例如,人们希望用它作为显示器件(如平板显示器)的发光器,或者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或者照明等的光源。其中部分已被实际应用。然而,有机发光元件在亮度和寿命之间有个制衡,提高发光亮度以获得更加鲜明的图像和更亮的照明会使其寿命缩短。
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机发光元件(比如在日本特开平11-329748号公报中)已有报导。在这个发光元件中,阳极和阴极之间具有多个发光层,而在各个发光层之间又有可形成等电位面的电荷生成层或中间导电层。
如图16所示,此类的有机发光元件101是通过在透光基底102的表面上顺次叠加光透过性电极103作为阳极、第一发光层104、形成等电位面的中间导电层105、第二发光层106和作为阴极的光反射电极107而形成的。注意,虽然发光层104和发光层106分别都有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但在图16中已被省略。
在上述结构中,多个发光层104和发光层106被中间导电层105隔开,因此当在电极103和电极107之间施加电压时,发光层104和发光层106变为本质上是串联的状态,从而同时发光。结果,发光层104和发光层106发出的光叠加到一起,所以与只有一个发光层的传统的有机发光元件相比,提高了有机发光元件101发光亮度同时不用考虑亮度与寿命之间的制衡。
然而有机发光元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发光亮度和发光光谱的角度依存性以及厚度依存性和光的利用率降低等,而且在上述具有多个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元件中显得更加突出。这些问题是由于光干涉效应或者全反射在高折射率介质(例如有机发光层、基底和电极)中造成光禁闭现象而引起的。而这些现象又是由于有机发光元件是一种薄膜器件,该器件中膜厚度在光学波长量级,并具有由折射率段差(step)或金属面构成的反射面,或者其具有高折射率介质可以发光。
光干涉效应如果得到恰当利用的话,可以提高色纯度和指向性,这在平板显示等实际应用中特别有用。例如,根据日本特开2000-323277号公报,将含有发光层的有机材料膜做成如下结构,使发光层与光反射电极之间的光程为发光波长λ的1/4的奇数倍,或者让发光位置与最大折射率段差(step)位置之间的光程为发光波长λ的1/4的偶数倍,这样可以使波长为λ的光增强。特别的,已知发光层与光反射电极之间的光程对发光光谱有很大影响。更进一步,日本特开2003-272860号公报展示了通过让多个发光层的发光位置与光反射电极之间的光学膜厚为发光波长λ的1/4的奇数倍,可以获得最高发光效率,并且发射光谱会变窄。
然而,在上述通过优化元件膜厚使得发光层与光反射电极之间以及发光层与最大折光率段差位置之间的光程达到上述要求以改善色纯度等的有机发光元件中,元件的发光的亮度以及颜色会随着元件膜厚的变化发生显著的改变。这意味着制造有机发光元件时,膜厚的容差小,因此可能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特别的,在上述由多个发光层、等电位面形成层和电荷发生层等叠加形成的有机发光元件中,任意一层微小的光学性质的改变(膜厚和折射率的异常)将会对其他层的光学位置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要求高精确度的膜厚控制,从而导致了高成本。
更进一步,如上所述日本特开2003-272860号公报所展示的发光元件,从效率的方面考虑,发光层与光反射电极之间的光程优选设置为发光波长λ的1/4的奇数(2n+1)[n=0,1,2…]倍。然而,实际上亮度与光谱的角度依存性会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更具体而言,具有单个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元件的膜厚设计成光程对应n=0的情况,以使得发光亮度和颜色不随膜厚的变化发生显著的改变。但在上述具有多个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元件中,每个发光层都被设置在发光波长λ的1/4的(2n+1)[n=0,1,2…]倍的位置上。因此,层数的增加导致某个特定波长的光被明显地加强,导致某个发光层发出与其固有光谱不同的光,而且也会使角度依存性增强。因此,上述具有多个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元件虽然能达到比传统的有机发光元件高的电流效率和量子效率,但是不具有期望的发光光谱和视角依存关系。
另一方面,在具有图16所示结构的有机发光元件中,多个发光层中的各层是串联连接的,供给各个发光层的电流是相同的,所以实质上不可能单独控制各个发光层所发出光的颜色。在制造有机发光元件时选择性设计预定的各发光层,可能得到各个发光层发出独特颜色的光的有机发光元件。但是一旦决定了发光颜色,就不可能再改变。如果把多个发不同RGB颜色光的发光层叠加起来,比如把发射出来的光色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白光。但是,如果各发光层发光特性对发光亮度的行为不相同,由于各个亮度下发光颜色的改变,就可能得不到期望的白光。更进一步,如果各个发光层寿命不同,属于寿命较短的发光层的发光颜色可能逐渐减弱,从而导致发光颜色的色偏移。例如,如果将具有上述结构的有机发光元件用作显示发光光源,其显示的发光颜色的色彩平衡可能发生偏离。又例如,如果将具有上述结构的有机发光元件用作照明光源,退化将被视为色偏移,而这是特别不利的。
另外,特表2001-511296号公报提出了用叠加多层各自具有电极的发光层形成的层叠型有机发光元件。这种有机发光元件具有以下结构:它由多个具有独立的或者部分共用的电极的发光层(必要的时候通过绝缘层)叠加而成,其可以在显示方面得到应用。然而,具有这种结构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层之间距离很短,所以它并没有解决前述的光干涉问题。实际上,特表2001-511296号公报提出了以光干涉存在为前提,根据各个发光层所发出光的波长决定相应发光层的位置,以获得高色纯度的发光的元件设计。然而,这种元件设计也采用了通过控制膜厚使得发光层与光反射层之间的距离可以加强预定波长的光,所以特别是在堆叠的发光层中,发光波长的角度依存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它的目的在于提供发光光谱角度依存性小的有机发光元件,使其可以实现不依赖于角度并显示所期望的颜色的高质量发光,并且可以调节颜色。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都包括一对电极和夹在电极中间的发光层。其中两个发光单元一共四个电极中处于最外面的两个电极中的一个具有光反射性质,而其他的电极具有透光性质。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之间设置一层透光绝缘层;所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可以阻止从不具有光反射电极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产生干涉,或者所形成的绝缘层具有散射同一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有机发光元件,发光层中发出的光与从反射表面反射回来的光之间的干涉减弱了,因此发光光谱的角度依存性变小,从而使得不依赖于角度而显示期望的颜色的高质量发光成为可能。更进一步,由于第一和第二发光单元之间透光绝缘层的存在,两个发光单元之间的电气连接被切断,从而允许单独驱动各发光单元。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有机发光元件可以改变每个发光单元的发光性质,必要时可以调节颜色。
更进一步,本发明中的有机发光元件可以设计成第一、二发光单元的四个电极都有透光性,而在最外侧的一个电极外侧再设置一个具有光反射性质的光反射层;在第一、二发光单元之间设置透光绝缘层;并且所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可以阻止从不具有光反射层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产生干涉,或者所形成的绝缘层具有散射同一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
更进一步,可以设计成在最外侧的某个电极外面设置透光绝缘层,再在绝缘层的外侧设置具有光反射性质的光反射层;并且所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可以阻止从不具有光反射层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产生干涉,或者所形成的绝缘层具有散射同一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
优选地,第一、二发光单元中至少有一个具有多个发光层结构,多个发光层通过等电位面形成层或者电荷发生层叠加在一起。更加有效地,绝缘层由玻璃板或者膜形成。
更优选地,本发明中的有机发光元件通过如下包含三个步骤的制备方法制造:第一步,第一、二发光单元中的一个发光单元按照下述方式制备,制备具有可以阻止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发生干涉的厚度或具有散射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的透光材料,以此为第一个基底,在上面依次按顺序叠加电极、发光层、和电极;第二步,第一、二发光单元中的另一个发光单元按照下述方式制备,以透光材料作为第二基底,在上面依次按顺序叠加电极、发光层、和电极;第三步,第一、二发光单元按照下述方式叠加,将形成于第二基底上的发光单元叠加到第一基底上。。
合适的,本发明中的有机发光元件通过如下包含两个步骤的制备方法制造:第一步,第一、二发光单元中的某一个发光单元按照下述方式制备,制备具有可以阻止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发生干涉的厚度或具有散射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的透光材料,以此为基底,在上面依次按顺序叠加电极、发光层、和电极;第二步,第一、二发光单元中的另一个发光单元按照下述方式制备,在基底上没有形成发光单元的表面依次按顺序叠加电极、发光层、和电极。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表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的侧面结构图。
图2A和图2B分别表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的侧面结构图。
图3A和图3B分别表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的侧面结构图。
图4A、图4B和图4C分别表示本发明第一到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制备方法例子的侧面图。
图5A和图5B分别表示本发明第一到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制备方法另一个例子的侧面图。
图6A、图6B和图6C分别表示本发明第一到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制备方法改进的例子的侧面图。
图7A是用于制造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元件的ITO玻璃基片的平面图,而图7B和图7C是用作有机发光元件制造的掩模的平面图。
图8A、图8B和图8C是用作有机发光元件制造的掩模的平面图。
图9是有机发光元件的平面图。
图10是有机发光元件的侧面图。
图11是有机发光元件的侧面图。
图12是有机发光元件的平面图。
图13A是实施例1中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射光谱图;图13B是发光强度比改变时正面发光光谱变化图;图13C是同一元件的发光强度比与颜色的关系图。
图14A是实施例7中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射光谱图;图14B是同一实施例中白光发光元件和红光发光元件在任意电流比的驱动下的发光光谱变化图;图14C是同一元件发光颜色在CIE色坐标上面的变化图。
图15是实施例7和比较例3中的有机发光元件旋转0°到80°时,在对应角度上发光颜色在CIE色坐标上面的变化图。
图16是传统有机发光元件的侧面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有机发光元件将参照图1A进行介绍。有机发光元件1(有机EL发光元件)包括在基底2上顺次叠加的第一发光单元3、透光绝缘层4和第二发光单元5。第一发光单元3是通过在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其中一个作为阳极,另外一个作为阴极)之间叠加第一发光层33而形成的。接着,第二发光单元5是通过在第三电极51和第四电极52(其中一个作为阳极,另外一个作为阴极)之间叠加第二发光层53而形成的。这里,在第一到第四电极31,32,51,52中,位于第一发光单元3外侧的第一电极31和位于第二发光单元5外侧的第四电极52中任意一个形成光反射电极,而另一电极形成具有透光性的电极。
例如,如果在有机发光元件1中,由发光层33,53发出的光如图1A中箭头所示从基底2侧面发射出来,则基底2为由透明树脂板或者透明树脂片等形成的透光基底。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以及第三电极51也形成透光电极,而第四电极52则形成光反射电极。
第一和第二发光层33,53是由公知的任意结构和组成的材料构成的有机层,分别形成,例如,通过单一材料发光的发光层,也即在主体材料中引入掺杂材料的所谓的掺杂型发光层;或者由两层或者两层以上具有不同组成的材料并置构成的发光层。如果需要,可以在发光层33、53和相应的电极31、32、51、52之间叠加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载流子阻挡层等。但是这些相应的层在图1A中已被省略(这也适于下面将要提及的图)。
只要不损害有机发光元件的功能,透光电极31、32、51和52的材料并不受到特别的限制,可以用透明导电膜(比如ITO、IZO、AZO、GZO、ATO和SnO2),金属薄膜(如Ag、Au和Al),导电有机材料薄膜,或者由上述材料合理组合形成的多层膜。透光电极优选使用高透光率的材料。而且,透光电极与相邻层之间的界面,和/或电极本身的反射率优选较低。例如,在透光电极与其相邻的层(包括空气层)之间,设置一层所谓的“抗反射”材料或者折光率介于两者之间的膜,以降低透光电极与其相邻的层之间界面的反射率。
只要不损害有机发光元件的功能并且有足够的光反射率,光反射电极的材料并不受到特别的限制,可以用金属电极如Al、Ag、Au、Ni、Cr和其他金属,或者由上述透明导电膜与任意反射膜或者有机导电材料合理组合形成的电极,比如金属电极和介电多层膜。
透光绝缘层4要么是位于光发射的方向的层41,其厚度可以阻止发光层33发出的光与其他光产生干涉,要么是具有可以散射发光层33发出的光的性质的层42。绝缘层4的主体材料是玻璃板、透光膜或者类似的透光材料比如树脂板、塑料片、玻璃与塑料的复合物、透光的陶瓷板、树脂硬化体或者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制成的片/膜或者类似物。
位于光发射的方向,厚度可以阻止发光层33发出的光与其他光产生干涉的绝缘层41可以是,例如,SiO2、SiO、SiN、LiF、MgF2等材料通过蒸镀、喷溅、CVD等方法形成的透光膜;无机或者有机树脂通过任意的涂布方法或者印刷方法如旋涂、浸渍涂布、涂布、墨水喷射、凹版印刷等形成的透光膜;通过贴附或放置无机或者有机材料的薄片、膜、凝胶、贴条(seal)、薄板等形成的膜。此外,基底本身可以用来支撑有机发光元件。注意,一般来说上述可以阻止光干涉的厚度一般在发光波长的几倍以上的量级,例如厚度为1μm到3mm。
进一步,具有光散射性质的绝缘层42用如下方式制造:层42可含有折光率与主要成分不同的箔片、粒子等光散射成分;在层42内通过组合具有不同折光率的材料形成一个界面,这样在不规整的材料上,叠加上分离的材料;在层42内组合通过与主要材料产生相分离而具有光散射性质的材料;或者层42允许包含表面、箔片、粒子等具有光反射性质的材料。绝缘层42的膜厚并不受到特别限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
图1B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1的一个改进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发光单元3和5在电极31,32以及51,52之间分别具有多个发光层33和53,而等电位面形成层或者电荷生成层34,54分别叠加在多个发光层33和53之间,以形成所谓的叠加型、纵列型或者多光子型的发光单元3和5。注意可能发光单元3和5都是由多个发光层33和53形成的,也有可能发光单元3和5中只有一个是由多个发光层33或53形成的。等电位面形成层或者电荷生成层34,54可以由这样的材料构成:例如金属薄膜(如Ag、Au或者Al);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钒、氧化钼、氧化铼或者氧化钨);透明导电膜(比如ITO、IZO、AZO、GZO、ATO或SnO2);所谓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叠加体;金属薄膜或透明导电膜与n型半导体和/或p型半导体的叠加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混合物;n型半导体和/或p型半导体与金属的混合物;等等。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可以是无机材料或者有机材料,或者是有机材料与金属的混合物,或者也可以是有机材料与金属氧化物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材料,或者具有受体/供体的有机材料,具有受体/供体的无机材料,等等。需要的合适的材料都可以用。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元件将参照图2A进行介绍。本实施方式有机发光元件1与第一个实施方式不同,上述第一个到第四个电极31,32,51,52都是透光电极,而在第一发光单元3外侧的电极31外侧,或者在第二发光单元5外侧的第四电极52外侧叠加一层具有光反射性质的光反射电极6。注意在图2A所示的例子中,具有光反射性质的光反射电极6叠加在第四电极52外侧以允许光按照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从基底2一面射出。
形成于电极52外侧的光反射层6可以是具有所谓镜面反射性的层61,也可以是具有光散射性质或者漫反射性质的层62。具有镜面反射性的光反射层61是由本质上表现出镜面反射性的任意反射材料(如金属膜Al或者Ag等)制成的膜,或者是介电多层膜形成的反射膜。此外,具有光散射性质或者漫反射性质的光反射层62可以是,例如:用氧化钡或者氧化钛颗粒或者类似物制成的反射膜;用金属膜或介电多层膜在形状不规整的表面形成的反射膜;或者在具有镜面反射性质的反射膜上形成的具有光散射性质、光漫射性质或者衍射性质的反射膜。注意,与图1B相似,图2B也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改进例子,其中发光单元3和5分别由的多个发光层33,35构成,而等电位面形成层或者电荷生成层34,54分别叠加在发光层33,35之间。
本发明第三个实施方式有机发光元件将参照图3A进行介绍。本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元件1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元件1不同,在第一、二发光单元3和5之间设置绝缘层7,而在光反射层6内侧,同时也是第一发光单元3的外侧电极31或者第二发光单元5外侧第四电极52的外侧,再叠加透光绝缘层4。注意在图3A所示的例子中,绝缘层4和光反射电极6叠加在第四电极52外侧以允许光从基底2一面射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透光绝缘层4要么是厚度可以阻止从发光层33,53发出的光与其他光发生干涉的层41,要么是具有可以散射从发光层33,53发出的光的层42。但是,绝缘层7需要的时候才设置,它并不是必须的。
透光电极31、32、51和52,发光层33和透光绝缘层4使用与第一、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材料。此外,第一发光单元3和第二发光单元5之间的透光绝缘层7的厚度并不受到特别的限制,而且光散射性质的有无也没有关系。如果没有设置绝缘层7,第一发光单元3的电极32和第二发光单元5的电极51就被一个电极取代。例如,通过按顺序依次叠加第一发光单元3的阳极、第一发光层33、第一发光单元3与第二发光单元5共用的阴极、第二发光层53以及第二发光单元5的阳极形成有机发光元件1。
注意在上述第一到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1都包括两个发光单元。但是,有机发光元件可以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发光单元,只要其中有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具有上述第一发光单元3和第二发光单元5的结构。注意与图1B和图2B类似,图3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改进例子,其中发光单元3和5分别由多个发光层33,53构成,而等电位面形成层或者电荷生成层34,54分别叠加在发光层33,35之间。
在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层33,53发出的光被具有光反射性质的电极52反射(参照图1A);而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实施方式中却是被光反射层6反射,然后通过透光基底2从发光元件中射出。
在上述第一到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1都设有透光绝缘层4。这个透光绝缘层4要么是厚度可以阻止从发光层33,53发出的光与其他光发生干涉的层41,要么是具有可以散射从发光层33,53发出的光的层42。由于绝缘层4的厚度可以使光反射面与接近发光表面的发光位置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对应基本不产生光干涉的光程的距离,或者由于绝缘层4的光散射性质,发光单元3和发光单元5产生的光与从反射面反射回来的光之间的干涉被削弱了,发光光谱的角度依存性减小。注意上述光反射面可以是光反射电极52或者光反射层6。
在图1A、2A和3A所示的例子中最靠近光反射表面的发光层53中,通过将其发光位置与光反射面之间的光程设置为发光位置发出的光波长λ的1/4的奇数倍,可以大幅度减小光干涉效应;更优选,可以将发光位置与界面(具有最大折射率段差,相对发光位置与反射面处于相反的一侧)之间的光程设置为上述发光波长λ的1/4的整数倍。因此,上述基于膜厚设计减小光干涉效应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一起使用。此外,与光反射面相距最远的发光单元3中的发光层33的厚度也可以进行类似的设计以适当地调整光干涉效应。
此外,根据第一和第二个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发光单元3和5对应地包含不同的电极31、32和51、52,而在第一发光单元3和第二发光单元5之间设置透光绝缘层4。因此,对应的发光单元3和5电气上是分开的,从而可以分别独立发光。这一点也适用于上述第三个实施方式中具有透光绝缘层7的有机发光元件1。此外,即使结构中没有绝缘层7,第一、二发光单元3、5共用一个电极使得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对第一发光单元3和第二发光单元5施加不同的电场来改变发光性质。
举例来说,假设把彩色滤光片与上述实施方式中一个发白光的有机发光元件1结合形成显示装置。即使组成白光发光元件的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一个退化而造成颜色偏离,也有可能通过适当地调整其他没有退化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来校正对白光的颜色偏离。此外,对于照明应用,通过使用例如由白光发光元件和红光发光元件组成的有机发光元件可以获得能自由控制发光颜色从白光发射到红光发射的光源。此外,对于由三个及以上发光单元组成的有机发光元件,通过调节每个发光单元的发射也有可能沿着黑体轨迹控制颜色。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以及发光单元的数目可根据使用、目的等任意设定。
各发光单元3和发光单元5用现有方法或者这些方法的适当组合驱动发光。此外,发光单元3和发光单元5的发光输出可以通过电压、电流和功率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控制,或者也可以通过供给具有任意的电流/电压波形(比如脉冲)的电流来调节。此外,可分别独立控制各发光单位3和发光单元5。举例来说,可以通过预定的关系控制各发光单元3和发光单元5的输出,从而使发光颜色沿着黑体轨迹移动。
现在,第一到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1的制作方法的例子将对照图4A到图4C所示制作步骤进行描述。首先,正如图4A所示,第一发光单元3是按照以下方法形成的,用任意的透光材料作为第一基底X,然后在第一基底X上顺次叠加电极31、发光层33和电极32。然后,如图4B所示,第二发光单元5是按照以下方法形成的,用厚度可以阻止光干涉的透光材料或者具有光散射性质的透光材料作为第二基底Y,再按照顺序依次在该基底Y上叠加电极51、发光层53和电极52。如图4C所示,第二发光单元5和基底Y叠加在第一电极32上,使得基底Y没有形成发光单元5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极32接触。于是,制作出具有通过基底Y相互叠加在一起的两个发光单元3和5的有机发光元件1。
图1A所示第一个实施方式有机发光元件1按照如下方法制作:电极31、32、51形成为透光电极,电极52形成为光反射电极,而第一基底X形成为基底2,第二基底Y形成为绝缘层4。此外,图2A所示第二个实施方式有机发光元件1按照如下方法制作:电极31、32、51、52形成为透光电极,第二基底Y形成为绝缘层4,同时进一步在上述第二发光单元5的电极52上形成光反射层6。再之,图3A所示第三个实施方式有机发光元件1按照如下方法制作:电极31、32、51、52形成为透光电极,第二基底Y形成为绝缘层7,同时进一步在上述第二发光单元5的电极52上形成具有可以阻止光干涉的厚度或者具有光散射性质的透光绝缘层4,以及光反射层6。
其次,第一到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元件1的制作方法的另外一个例子将参考图5A到图5B所示制作步骤进行描述。首先,正如图5A所示,第二发光单元5是按照以下方法形成的,用厚度到可以阻止光干涉的透光材料或者具有光散射性质的透光材料作为基底Y,再按照顺序依次在基底Y表面上叠加电极51、发光层53和电极52。然后,如图5B所示,第一发光单元3是按照以下方法形成的,在基底Y没有形成发光单元5的那一面上顺次叠加电极32、发光层33和电极31。这样一来,制作出具有两个通过基底Y叠加在一起的发光单元(发光单元3和5)的有机发光元件1。
通过这个制作方法,上述第一到第三实施方式有机发光元件1按照如下方法制作:进一步将一部分电极形成为具有光反射性质的电极,或者进一步叠加反射层6,或者适当地安置一个基底X等。
如果发光单元形成在任意的一个基底上,之后再形成具有可以阻止光干涉的厚度或者具有光散射性质的透光绝缘层时,有必要使用适合发光单元膜厚和材料的绝缘层。这是一个使制造过程变得复杂的因素。另一方面,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如果预先将具有可以阻止光干涉的厚度或者具有光散射性质的透光材料Y作为基底,而在上面形成第一发光单元3和第二发光单元5,就有可能很容易地调整发光单元的膜厚和材料的选择,从而避免了将制造过程复杂化的风险。
此外,正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的一个改进的制造方法那样,有可能,例如,如图6A所示,在透光基底Ya上形成第二发光单元5,而如图6B所示,在另外一个透光基底Yb上形成第一发光单元3,然后如图6C所示,基底Ya和基底Yb没有发光单元5,3的那一面接触在一起。此外,在这个改进的例子中,基底Ya和基底Yb没有发光单元5,3的两个表面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一个距离彼此靠近安置。在这种情况下,可取的做法是,用具有与基底Ya,Yb相同折射率或者相同散射性质的媒介填充在Ya,Yb之间来粘合两个基底。这个改进的例子使得同时形成发光单元3和5成为可能,而不用在基底Y的两个表面上先后形成发光单元3、5,从而提高了制造效率。
以下,本发明专利的有机发光元件将结合更加特殊的有机发光元件例子进行介绍。有机发光元件是通过将蓝光发光元件A、黄光发光元件B、白光发光元件C、E、F以及红光发光元件D等组合而制造的。现在,第一步先特别介绍例子中发各种颜色光的各有机发光元件,然后再特别介绍对应各个例子以及比较例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制作过程。
<蓝光发光元件A>
首先,准备一个附有ITO的玻璃基板20,它是通过在0.7mm厚的玻璃底板上形成一层1100厚的ITO(薄层电阻12Ω/sq)制成的。对ITO玻璃基板20进行刻蚀,移除部分ITO,留下如图7A所示区域21那部分的ITO。然后,ITO玻璃基板20依次用纯水、丙酮和异丙醇进行10分钟超声清洗,再在异丙醇气流中进行2分钟蒸汽清洁和干燥,其后进一步用紫外臭氧清洗10分钟。
然后,将ITO玻璃基板20放置在真空蒸镀装置里。使用一个具有图7B所示大小的开口部80的掩模81,在5×10-5Pa的减压下,蒸镀一层100厚的N,N’-双[N-(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E-Ray公司生产的“α-NPD”)和氧化钼(MoO3),两者的沉积速率比为3∶1,总沉积速率为1.3/s,从而在ITO上形成空穴注入层作为阳极。接下来,以1/s的沉积速率在空穴注入层上蒸镀一层厚度为700的“α-NPD”,从而形成空穴传输层。此外,在空穴传输层上叠加一层500的掺杂了4%质量比的双芪类衍生物([化学式1])的二萘蒽衍生物(柯达公司生产的“BH-2”),从而为蓝光发射提供了一个发光层。然后,在这个发光层上,共蒸镀上100的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bathocuprine)(同人化学研究所制“BCP”)和100的“BCP”与铯(Cs)摩尔比1∶1的混合物,从而提供电子注入层。此外,“α-NPD”和氧化钼以3∶1的沉积速率比和1.3/s的总沉积速率在上面蒸镀100,从而形成电荷发生层。随后,跟前面类似,再在这上面叠加700的空穴传输层、500的发光层、100的电子传输层以及100的电子注入层。此外,使用具有如图7C所示大小的开口部82的掩模83,再在这上面以4/s的沉积速率叠加100的铝(Al),以形成透明阴极,从而得到一个包含双蓝光发光层(通过电荷生成层连接)的蓝光发光元件。
[化学式1]
<黄光发光元件B>
首先,在厚度为150μm的玻璃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一层厚度为1100、大小如图7A所示的ITO区域膜21。将这个ITO玻璃基板20放置在真空蒸镀装置里。与上述过程相似,使用如图7B所示掩模81,按顺序依次在作为阴极的ITO上共蒸镀上厚度为150,摩尔比1∶1的“BCP”和Cs作为电子注入层,蒸镀50的“BCP”作为电子传输层,500的掺杂4%(质量比)[化学式2]所示材料的“BH-2”作为发光层,400的“α-NPD”作为空穴传输层,以速率比3∶1共蒸镀200的“α-NPD”和MoO3作为空穴注入层。最后,使用如图7C所示的掩模83,以4/s的沉积速率叠加一层800的Al,以形成光反射阳极,从而得到一个包含单个黄光发光层的黄光发光元件。
[化学式2]
<白光发光元件C>
白光发光元件C的制造过程与上述蓝光发光元件A相似,只是要把制造上述蓝光发光元件A中形成的第二个发光层改成按照如下方法制造:叠加一层厚度为50、掺杂了1%(质量比)[化学式2]所示化合物的“BH-2”,以及一层厚度为450、掺杂了4%(质量比)[化学式1]所示化合物的“BH-2”。白光发光元件C的发光色度为(0.28,0.37)。
<红光发光元件D>
红光发光元件D的制造过程与上述黄光发光元件B相似,只是要把上述黄光发光元件B中的发光层改成按照如下方法制造:蒸镀一层厚度为500、掺杂了2%(质量比)红光掺杂物(DCJTB)的三(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Alq)。
<白光发光元件E>
一个蓝光发光单元按照如下方式制备:使用一个具有图7B所示大小的开口部80的掩模81,在与上述蓝光发光元件A制作中所使用的相同的ITO玻璃基板20上,共蒸镀一层厚度为50、摩尔比1∶1的“BCP”和Cs作为电子注入层,蒸镀150的Alq作为电子传输层,500的掺杂了4%(质量比)[化学式1]所示化合物的“BH-2”作为发光层,600的“α-NPD”作为空穴传输层,以3∶1的速率比共蒸镀一层厚度为150的“α-NPD”和MoO3作为空穴注入层。然后,按照如下方式提供一个黄光发光单元:共蒸镀一层厚度为50、摩尔比1∶1的“BCP”和Cs作为电子注入层,250的Alq作为电子传输层,500的掺杂了1.5%(质量比)[化学式2]所示化合物的“BH-2”作为发光层,600的“α-NPD”作为空穴传输层,以3∶1的速率比共蒸镀一层150的“α-NPD”和MoO3作为空穴注入层。接着,按照如下方式再提供一个蓝光发光单元:共蒸镀一层厚度为50、摩尔比1∶1的“BCP”和Cs作为电子注入层,蒸镀150的Alq作为电子传输层,500的掺杂了4%(质量比)[化学式1]所示化合物的“BH-2”作为发光层,600的“α-NPD”作为空穴传输层,以3∶1的速率比共蒸镀一层厚度为200的“α-NPD”和MoO3作为空穴注入层。最后,使用一个具有图7C所示大小的开口部82的掩模83,蒸镀一层厚度为100的金作为阳极,再蒸镀一层厚度为600的氟化锂(LiF)作为保护层并作为折光率介于电极和空气之间的过渡层,于是得到了一个具有金阳极的白光发光元件E。
<白光发光元件F>
<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
将上述蓝光发光元件A置于真空蒸镀装置里面,用一个具有图8A所示大小的开口部84的掩模85,在蓝光发光元件A上蒸镀一层厚度为20μm的LiF,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能阻止光干涉的厚度的透光绝缘层。然后,使用一个具有图8B所示大小的开口部86的掩模87,在这个绝缘层上蒸镀一层100的金膜,从而形成透明阳极。然后,再使用一个具有图7B所示大小的开口部80的掩模81,在上面以3∶1的速率比共蒸镀一层厚度为1200的“α-NPD”和MoO3作为空穴注入层,蒸镀500的“α-NPD”作为空穴传输层,500的掺杂4%(质量比)[化学式2]所示材料的“BH-2”作为黄光发光层,50的“BCP”作为电子传输层,并共蒸镀一层含有摩尔比1∶1的“BCP”与Cs、厚度为150的膜作为电子注入层。最后,使用具有图8C所示大小的开口部88的掩模89,叠加一层800的Al,以形成光反射阴极,从而得到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注意在蓝光发光元件A的阴极上形成的黄光发光单元并没有自己的基底,所以它并不能被称为一个独立的发光元件,为方便起见,在下面的描述中它将被称为黄光发光元件G。换句话说,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就是在蓝光发光元件A的阴极上形成一层具有可以阻止光干涉的厚度的透光绝缘层(20μm的LiF),然后再在上面叠加黄光发光元件G。
注意,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中,在下层的蓝光发光元件A的阳极31和阴极32与电源91相连,而在上层的黄光发光元件G的阳极51和阴极52则与电源92相连,以使得有可能分别向发光元件A和G的对应的发光单元提供电流。
<实施例2的有机发光元件>
如图10所示,将黄光发光元件B玻璃基板4朝下地叠加在蓝光发光元件A的发光单元3上面,从而得到实施例2的有机发光元件。黄光发光元件B的处于上侧的玻璃片形成到一定的厚度(150μm)以阻止光干涉。因而,实施例2的有机发光元件就具有了这样的结构:蓝光发光元件A和黄光发光元件B通过具有可以阻止光干涉厚度的绝缘层4连结在一起。
<实施例3的有机发光元件>
实施例3的有机发光元件是这样得到的:将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过程中从蒸镀金电极那一步开始的这些步骤(黄光发光单元G的制造过程),应用到蓝光发光元件A的ITO玻璃片20的没有形成发光单元的那一面上。注意,为方便起见,蓝光发光元件A基底上面的黄光发光单元将被称为黄光发光元件H。换句话说,如图11所示,实施例3的有机发光元件就是蓝光发光元件A与黄光发光元件H通过具有阻止光干涉厚度(0.7mm)的透光绝缘层叠加在一起的。
<实施例4的有机发光元件>
与实施例2的有机发光元件类似,实施例4的有机发光元件是通过把白光发光元件C和红光发光元件D叠加到一起而得到的。换句话说,红光发光元件D的处于上侧位置的基底形成为具有可以阻止光干涉的厚度(150μm)的透光绝缘层(玻璃片)。因而,实施例4的有机发光元件就具有了这样的结构:白光发光元件C和红光发光元件D通过具有可以阻止光干涉厚度的绝缘层叠加在一起。
<实施例5的有机发光元件>
在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制作中,用CVD过程形成一层厚度为1000的氧氮化物(SiON)来代替LiF形成的绝缘层。在其上涂布12μm厚的混合树脂,所述混合树脂通过向可光硬化的树脂“30Y-431”(日本三键公司制造)中加入质量比占50%的钛氧化物小颗粒(将粒径2μm的与4μm的按照重量比1∶1混合得到)得到,用紫外光硬化以提供光散射层,于是形成了具有光散射性质的绝缘层。换句话说,实施例5的有机发光元件是通过蓝光发光元件A与黄光发光元件G通过具有光散射性质的绝缘层叠加在一起得到的。
<例6的有机发光元件>
将上述蓝光发光元件A置于真空蒸镀装置里面,使用图7B所示的掩模81,在蓝光发光元件A的阴极上共蒸镀一层厚度为150、摩尔比1∶1的“BCP”和Cs作为电子注入层,蒸镀50的“BCP”作为电子传输层,500的掺杂了4%(质量比)[化学式2]所示化合物的“BH-2”作为发光层,400的“α-NPD”作为空穴传输层,以3∶1的速率比共蒸镀一层厚度为200的“α-NPD”和MoO3作为空穴注入层。然后,使用图7C所示的掩模83,再叠加一层800的IZO作为透光阳极,于是形成了黄光发光单元I。此外,往黄光发光单元I上喷溅厚度为500的SiON膜,以形成具有可以阻止光干涉厚度的透光绝缘层。此外,接着涂布20μm日本三键公司生产的光硬化树脂“30Y-431”并硬化,然后设置厚度为1000的Al作为光反射层,于是获得实施例6的有机发光元件。注意,为方便起见,蓝光发光元件A阴极上面的黄光发光单元将被称为黄光发光元件I。在实施例6的有机发光元件中,蓝光发光元件A和黄光发光元件I分别具有自己的阳极,同时使用一个共用的电极作为各自的阴极。
<实施例7的有机发光元件>
将白光发光元件E和红光发光元件D没有发光单元的那一面用折光率为1.5的胶,以发光面相对且彼此重叠的方式叠加在一起,得到实施例7的有机发光元件。
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7的有机发光元件中,红光发光元件D的阴极32和阳极31与电源91相连,而白光发光元件E的阴极51和阳极52则与电源92相连,以使得有可能分别向元件D和E的对应的发光单元提供电流。注意,在这儿,光是穿过作为白光发光元件E的阳极52的金电极发射出来的。
<比较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
<比较例2的有机发光元件>
比较例2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过程与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类似,只是没有形成LiF膜。在比较例2的有机发光元件中,蓝光发光元件A和黄光发光元件G之间没有绝缘层,所以蓝光发光元件A的阴极和黄光发光元件G的阳极是电气连接的。因此,蓝光发光元件A和黄光发光元件G本质上是串联的,于是只要将蓝光发光元件A的阳极和黄光发光元件G的阴极与电源相连就可以了。
<比较例3的有机发光元件>
白光发光元件F作为比较例3的有机发光元件。
上述有机发光元件以Keithley Model 2400作为电源,用恒定的电流驱动,各个有机发光元件的CIE色度通过一个多通道分析仪(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生产的“PMA-11”,测定距离25cm)进行测定。对实施例1到实施例6以及比较例1和2的有机发光元件从正面以及偏离正面45度的方向进行光谱评估,而实施例7和比较例3则从正面,偏离正面20、40、60度的方向进行评估。
图13A所展示的,是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通过供应适当的电流让从正面观测到的色坐标X值为0.30的情况下,分别从正面(0°)和45度角(45°)测得的发射光谱。这表明从正面和从45度角方向上观测到的光谱差别相对较小。此外,在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中,正面方向的色坐标是(0.30,0.39),而45度角方向是(0.31,0.40)。注意图13B展示的是当形成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的蓝光发光元件A和黄光发光元件G的发光强度比不断改变的时候,从正面方向观测到的发射光谱的变化。
此外,如图13C所示,通过改变蓝光发光元件A和黄光发光元件G的发光强度比,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元件可以发射出蓝光发光元件A发射的蓝色和黄光发光元件G发射的黄色的连接线上任意颜色的光。注意,例4的有机发光元件经过设计,可以发射出白色和红色连接线上任意颜色的光(未示出)。
图14A展示的是,当只有白光发光元件E发光的时候,分别从正面(0°)、20°、40°和60°方向观测到的实施例7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射光谱。从各个角度观测到的发射光谱都很相似,这表明例7的有机发光元件的角度依存性小。此外,图14B表示用任意的电流比驱动组成实施例7的有机发光元件的白光发光元件E和红光发光元件D的时候发光光谱的变化。这表明两个发光元件的发射光谱任意混合来达到一个宽的发光光谱。图14C表示这儿的发光颜色在CIE色坐标上图的变化,那就是,实施例7的有机发光元件能发射出白光发光元件E和红光发光元件D对应的色坐标连线附近任意颜色的光。注意在附图中,“E only”表示只有白光发光元件E发光的时候的发光光谱或者色坐标。这也适用于“D only”。
图15展示的是实施例7和比较例3的有机发光元件在0°到80°之间旋转,各个角度发射光的颜色在CIE色坐标上的变化。在这个图中,“▲”和“△”表示在6种发光颜色的不同驱动下,0°到80°之间观测到的实施例7的有机发光元件的CIE色坐标点。此外,“◇”表示0°到80°之间比较例3白光发光元件的CIE色坐标点,那就是,在比较例3白光发光元件中,CIE色坐标点随着观测角度的变化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所以发光颜色的角度依存性大。另一方面,对于在6种发光颜色的不同驱动下,0°到80°之间观测到的实施例7的有机发光元件的CIE色坐标点来说,对应相同颜色的那些坐标点很相似,所以发光颜色的角度依存性小。
表1展示的是按照上述方法制造的有机发光元件例子和比较例从正面以及45°方向的色度测定结果。注意表1没有描述实施例7和比较例3,因为上面已经描述过了。
[表1]
表1
正面方向的 色度 | 45°方向的 色度 | 色度的角度 依存性 | 颜色调整 | |
实施例1 | (0.30,0.39) | (0.31,0.40) | 小 | 可能 |
实施例2 | (0.30,0.41) | (0.28,0.41) | 小 | 可能 |
实施例3 | (0.30,0.36) | (0.27,0.35) | 小 | 可能 |
实施例4 | (0.30,0.33) | (0.31,0.35) | 小 | 可能 |
实施例5 | (0.30,0.41) | (0.27,0.37) | 小 | 可能 |
实施例6 | (0.30,0.39) | (0.30,0.36) | 小 | 可能 |
比较例1 | (0.30,0.38) | (0.21,0.35) | 大 | 可能 |
比较例2 | (0.30,0.39) | (0.22,0.36) | 大 | 不可能 |
如表1中的“色度的角度依存性”的结果所示,实施例1到实施例6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色度的角度依存性都小。另一方面,比较例1和比较例2发光色度的角度依存性大。再进一步,如表1中“颜色调整”结果所示,实施例1到实施例6的有机发光元件颜色是可调的,这是因为它们对应的叠加单元能够单独驱动;而在比较例2的有机发光元件中,颜色调整却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两个单元是相互电气连接的,也就不可能单独驱动两个单元。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是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05-276861的,其内容已经通过参考的方式并入本文。
Claims (6)
1.有机发光元件,其包括具有夹在一对电极中间的发光层的第一发光单元,和具有夹在一对电极中间的发光层的第二发光单元,其中:
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四个电极中处于最外侧的一个具有光反射性质,而其他的电极具有透光性质;
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之间设置透光绝缘层;
所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可以阻止从不具有光反射电极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产生干涉,或者所形成的绝缘层具有散射同一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其中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发光层;
所述多个发光层通过等电位面形成层或者电荷生成层叠加在一起。
2.有机发光元件,其包括具有夹在一对电极中间的发光层的第一发光单元,和具有夹在一对电极中间的发光层的第二发光单元,其中:
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四个电极都具有透光性质,在最外侧的一个电极的外侧设置具有光反射性质的光反射层;
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之间设置透光绝缘层;
所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可以阻止从不具有光反射层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产生干涉,或者所形成的绝缘层具有散射同一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发光层;
所述多个发光层通过等电位面形成层或者电荷生成层叠加在一起。
3.有机发光元件,其包括具有夹在一对电极中间的发光层的第一发光单元,和具有夹在一对电极中间的发光层的第二发光单元,其中:
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四个电极都具有透光性质;
在最外侧的一个电极外侧设置透光绝缘层,而在透光绝缘层外侧再设置具有光反射性质的光反射层;
所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可以阻止从不具有光反射层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产生干涉,或者所形成的绝缘层具有散射同一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中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发光层;
所述多个发光层通过等电位面形成层或者电荷生成层叠加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绝缘层由玻璃片或者膜形成。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形成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中的一个发光单元的步骤,包括:制备具有可以阻止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发生干涉的厚度或具有散射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的透光材料,以此作为第一基底,然后在第一基底的表面上顺次叠加电极、发光层、和电极;
形成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另外一个发光单元的步骤,包括:透光材料作为第二基底,然后在第二基底的表面上顺次叠加电极、发光层、和电极;和
将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通过第一基底叠加在一起的步骤,包括:将形成在第二基底上的发光单元叠加到第一基底上;
其中,形成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中的一个发光单元的步骤和形成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另外一个发光单元的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包括形成多个发光层的步骤;
所述多个发光层通过等电位面形成层或者电荷生成层叠加在一起。
6.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形成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中的一个发光单元的步骤,包括:制备具有可以阻止发光层发出的光与其他光发生干涉的厚度或具有散射发光层发出的光的性质的透光材料,以此作为基底,然后在该基底的表面上顺次叠加电极、发光层、和电极;和
形成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另外一个发光单元的步骤,包括:在前述基底没有形成发光单元的表面上顺次叠加电极、发光层、和电极;
其中,形成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中的一个发光单元的步骤和形成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另外一个发光单元的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包括形成多个发光层的步骤;
所述多个发光层通过等电位面形成层或者电荷生成层叠加在一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76861/2005 | 2005-09-22 | ||
JP2005276861 | 2005-09-22 | ||
PCT/JP2006/318719 WO2007043299A1 (ja) | 2005-09-22 | 2006-09-21 | 有機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88343A CN101288343A (zh) | 2008-10-15 |
CN101288343B true CN101288343B (zh) | 2010-08-25 |
Family
ID=37942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346893A Active CN101288343B (zh) | 2005-09-22 | 2006-09-21 | 有机发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29907B2 (zh) |
EP (1) | EP1940202B1 (zh) |
JP (1) | JP4951130B2 (zh) |
KR (1) | KR100941277B1 (zh) |
CN (1) | CN101288343B (zh) |
WO (1) | WO200704329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6051745B4 (de) * | 2006-09-28 | 2024-02-08 |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LED-Halbleiterkörper und Verwendung eines LED-Halbleiterkörpers |
EP2043176B1 (de) * | 2007-09-28 | 2019-01-09 | OSRAM OLED GmbH |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Leuchte und Anzeigevorrichtung |
TW201001776A (en) * | 2008-02-22 | 2010-01-01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Double sid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
WO2009125472A1 (ja) * | 2008-04-07 | 2009-10-15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発光素子及び表示パネル |
JP5476061B2 (ja) * | 2008-07-30 | 2014-04-2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1580994B1 (ko) * | 2009-03-13 | 2016-01-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사 투과 일체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5180369B2 (ja) * | 2009-04-01 | 2013-04-10 | エイソン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素子 |
WO2010119558A1 (ja) * | 2009-04-17 | 2010-10-21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有機太陽電池 |
US20100276731A1 (en) * | 2009-05-04 | 2010-11-04 | Brookhaven Science Associates, Llc. | Inorganic Nanocrystal Bulk Heterojunctions |
JP4711027B2 (ja) | 2009-06-11 | 2011-06-29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照明器具及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JP2011009017A (ja) | 2009-06-24 | 2011-01-13 | Panasonic Corp |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KR20110045569A (ko) * | 2009-10-27 | 2011-05-0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적층형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 |
WO2011117814A1 (en) * | 2010-03-25 | 2011-09-29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 color tunable light, an animation presentation device and a luminaire |
JP2011249319A (ja) * | 2010-04-27 | 2011-12-08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 発光装置 |
JP2013545249A (ja) * | 2010-12-09 | 2013-12-19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 両面発光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566935B2 (ja) * | 2011-03-25 | 2014-08-06 | 株式会社東芝 | 発光装置 |
TW201304225A (zh) * | 2011-07-13 | 2013-01-16 | Au Optronics Corp | 有機電激發光光源 |
KR101429924B1 (ko) * | 2011-12-08 | 2014-08-1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탠덤형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
KR101268532B1 (ko) * | 2012-01-18 | 2013-05-28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유기 발광 소자 |
KR101268543B1 (ko) * | 2012-01-18 | 2013-05-28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유기 발광 소자 |
JP6108355B2 (ja) * | 2012-02-15 | 2017-04-05 | 国立大学法人山形大学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
CN103427032A (zh) * | 2012-05-14 | 2013-12-04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JP6217642B2 (ja) | 2012-08-24 | 2017-10-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透明電極の製造方法 |
GB2505499B (en) | 2012-09-03 | 2017-03-08 | Dst Innovations Ltd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and lighting |
DE102012109274A1 (de) * | 2012-09-28 | 2014-04-03 |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es,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es |
KR20140050927A (ko) | 2012-10-22 | 2014-04-3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발광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784849B1 (ko) * | 2013-01-04 | 2017-10-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층 투명 전극을 갖는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JP6475018B2 (ja) | 2013-01-11 | 2019-02-27 | Nec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 有機el発光装置 |
JP6314974B2 (ja) | 2013-03-29 | 2018-04-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照明装置、表示装置、有機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発光性薄膜と組成物及び発光方法 |
KR101798307B1 (ko) | 2013-03-29 | 2017-11-15 | 코니카 미놀타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소자용 재료,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소자,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
US10135002B2 (en) | 2013-03-29 | 2018-11-20 | Konica Minolta, Inc.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same |
KR101710988B1 (ko) * | 2013-05-17 | 2017-02-28 | 파나소닉 아이피 매니지먼트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
DE102013211595A1 (de) * | 2013-06-20 | 2015-01-08 | Robert Bosch Gmbh | Optische Baueinheit |
KR102065366B1 (ko) * | 2013-08-30 | 2020-01-1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소자 |
US9382622B2 (en) * | 2013-12-06 | 2016-07-05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Glass substrate for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DE102014100253B4 (de) * | 2014-01-10 | 2023-05-04 | Pictiva Displa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
WO2015190335A1 (ja) * | 2014-06-11 | 2015-12-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光治療装置 |
CN104319355B (zh) * | 2014-11-20 | 2016-10-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光器件及其驱动控制方法、灯具 |
JP5831654B1 (ja) | 2015-02-13 | 2015-12-09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芳香族複素環誘導体、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JP6788314B2 (ja) | 2016-01-06 | 2020-11-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
KR102082062B1 (ko) | 2016-02-10 | 2020-02-26 | 코니카 미놀타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발광 장치 |
GB2548161A (en) * | 2016-03-11 | 2017-09-13 |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uminaire |
US20190288227A1 (en) | 2016-08-24 | 2019-09-19 | Konica Minolta, Inc.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mission device |
CN107170779A (zh) * | 2017-05-12 | 2017-09-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776343A (zh) * | 2018-05-15 | 2018-11-09 | 陈永兵 | 一种采用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车载雷达 |
CN108557096A (zh) * | 2018-05-15 | 2018-09-21 | 陈永兵 | 一种采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无人机雷达 |
CN108594236A (zh) * | 2018-05-15 | 2018-09-28 | 陈永兵 | 一种采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气象雷达设备 |
CN108807705A (zh) * | 2018-05-15 | 2018-11-13 | 陈永兵 | 一种制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雷达的制造工艺 |
CN110246832B (zh) * | 2019-07-04 | 2024-04-30 | 深圳市思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光器件、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2952025A (zh) * | 2021-03-31 | 2021-06-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1031A (zh) * | 2003-04-24 | 2004-10-27 | �ձ������ȷ湫˾ | 有机电致发光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03436A (en) * | 1994-12-13 | 1997-12-30 |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 Transparent contacts for organic devices |
US5917280A (en) * | 1997-02-03 | 1999-06-29 |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 Stack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
JP3887079B2 (ja) * | 1997-09-29 | 2007-02-28 | 新日鐵化学株式会社 | 多重型多色発光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
JP3884564B2 (ja) | 1998-05-20 | 2007-02-21 |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 有機el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 |
JP2000133449A (ja) * | 1998-10-20 | 2000-05-12 | Rohm Co Ltd | 有機el素子の積層構造 |
JP2000133450A (ja) * | 1998-10-20 | 2000-05-12 | Rohm Co Ltd | 有機elパネル |
JP4136185B2 (ja) | 1999-05-12 | 2008-08-20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多色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GB2353400B (en) * | 1999-08-20 | 2004-01-14 |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 Mutiple-wavelength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JP3882523B2 (ja) * | 2000-04-10 | 2007-02-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
JP4584419B2 (ja) * | 2000-06-16 | 2010-11-24 | 日本ゼニスパイプ株式会社 | 複数の中空部を有する中空構造物 |
JP2002043054A (ja) | 2000-07-26 | 2002-02-08 | Casio Comput Co Ltd |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3036969A (ja) * | 2000-10-25 | 2003-02-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発光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と照明装置 |
JP2002260859A (ja) * | 2001-02-28 | 2002-09-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照明装置 |
JP2002313571A (ja) * | 2001-04-17 | 2002-10-25 | Tokai Rubber Ind Ltd | 多色発光ディスプレイ |
JP3933591B2 (ja) | 2002-03-26 | 2007-06-20 | 淳二 城戸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素子 |
JP2004031214A (ja) * | 2002-06-27 | 2004-01-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
JP4580160B2 (ja) * | 2002-10-08 | 2010-11-10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バイス |
US6888172B2 (en) * | 2003-04-11 | 2005-05-03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an OLED formed on a flexible substrate |
DE602004021430D1 (de) * | 2004-02-09 | 2009-07-16 | Toyota Ind Corp | Transflektive anzeige mit einer farbigen oled-rückbeleuchtung |
JP2005276861A (ja) | 2004-03-22 | 2005-10-06 | Kyocera Corp | 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
JP5087821B2 (ja) * | 2004-05-25 | 2012-12-05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表示装置 |
JP2006106673A (ja) * | 2004-05-25 | 2006-04-20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表示装置 |
JP2006155940A (ja) | 2004-11-25 | 2006-06-15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調光調色特性を備えた有機el光源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
JP4869661B2 (ja) * | 2005-08-23 | 2012-02-08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表示装置 |
-
2006
- 2006-09-21 US US12/067,718 patent/US7829907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9-21 KR KR1020087008713A patent/KR10094127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09-21 WO PCT/JP2006/318719 patent/WO200704329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9-21 EP EP06810379.5A patent/EP194020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6-09-21 CN CN2006800346893A patent/CN101288343B/zh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2-14 JP JP2011028643A patent/JP4951130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1031A (zh) * | 2003-04-24 | 2004-10-27 | �ձ������ȷ湫˾ | 有机电致发光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40202A1 (en) | 2008-07-02 |
JP4951130B2 (ja) | 2012-06-13 |
KR20080051171A (ko) | 2008-06-10 |
WO2007043299A1 (ja) | 2007-04-19 |
CN101288343A (zh) | 2008-10-15 |
JP2011096679A (ja) | 2011-05-12 |
EP1940202A4 (en) | 2010-09-08 |
EP1940202B1 (en) | 2013-05-01 |
KR100941277B1 (ko) | 2010-02-11 |
US7829907B2 (en) | 2010-11-09 |
US20090230415A1 (en) | 2009-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88343B (zh) | 有机发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
JP4769068B2 (ja) | 有機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7576483B2 (en) | Display device, display unit, and imaging device | |
JP4441883B2 (ja) | 表示装置 | |
CN100420064C (zh) | 采用光谐振效应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00527470C (zh) | 显示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1990312B1 (ko) |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607876A (zh) |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器单元 | |
JP2008521165A (ja) | 有機発光デバイス、それ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複数の有機発光デバイスを備えるアレイ | |
CN1961613A (zh) | 有机发光器件 | |
WO2017173683A1 (zh) | 电致光致混合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
JP2007273397A (ja) | 有機el多色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
JP2000231992A (ja) | 面光源装置 | |
EP2311093A2 (fr) | Dispositif d'affichage electronique polychrome a ecran electroluminescent | |
CN1094657C (zh) | 全彩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 |
JPH11345688A (ja) |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 |
CN1443029A (zh)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JP4566759B2 (ja) | 有機elパネル | |
KR100862068B1 (ko) | 단일 청색 호스트에 선택적 도핑 기법을 적용한 백색유기발광소자 | |
KR102023943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WO2006013845A1 (ja) | 有機elパネル | |
JP4990587B2 (ja) |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0423618C (zh) | 半穿透半反射型有机电致发光面板 | |
CN107768526B (zh) | 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 | |
CN1549659A (zh) | 增加高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色饱和度的装置及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