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7973A - 车辆的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7973A
CN101267973A CNA2006800349069A CN200680034906A CN101267973A CN 101267973 A CN101267973 A CN 101267973A CN A2006800349069 A CNA2006800349069 A CN A2006800349069A CN 200680034906 A CN200680034906 A CN 200680034906A CN 101267973 A CN101267973 A CN 101267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urface side
side parts
back bottom
rea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49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7973B (zh
Inventor
坂本章泰
加藤武郎
人见真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67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7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9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后部结构(10),其中下背面加强件(16)被设置在下背板(12)的纵向前方。角撑板(34)沿纵向和横向倾斜方向连接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因此,当撞击载荷从车辆斜后方被施加到车辆时,由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形成的水平角度的改变被减小,由此抵抗上述撞击载荷的刚度被提高。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车辆的后部结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其中下背面加强部件加强下背板而后底面侧部件加强后底面板的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1-30951(JP-A-2001-30951)中,描述了一种车辆的后部结构,其中,角撑板连接下背板和后底面侧部件。
然而,在JP-A-2001-3095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结构中,角撑板仅仅沿纵向和垂直倾斜方向连接下背板和后底面侧部件。因此,车辆的后部结构缺乏抵抗可能从左或右方倾斜地施加到车辆后部的任何撞击载荷的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增大了抵抗来自车辆的斜左方或斜右方的撞击载荷的刚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后部结构,包括:下背板,其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部;下背面加强部件,其设置在所述下背板的前方,并加强所述下背板。后底面板设置在所述下背板的前方,后底面侧部件加强所述后底面板。第一连接部分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和纵向倾斜方向连接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可以位于所述后底面板上方或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方面,当斜(左或右)后撞击载荷被施加到车辆时,由下背面加强部件和后底面侧部件形成的水平角度的改变被减小。由此,抵抗上述撞击载荷的刚度被提高。
在车辆的后部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可以与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分开设置。
因此,下背面加强部件和后底面侧部件的结构的复杂度可以被减小。此外,下背面加强部件和后底面侧部件不需要针对常规部件进行明显的结构改变。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一体地形成。
因此,车体重量的增加可以被最小化。
在车辆的后部结构中,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沿所述车辆的垂直方向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分。
因此,第一连接部分有效地连接下背面加强部件和后底面侧部件。由此,当斜后撞击载荷被施加到车辆时,由下背面加强部件和后底面侧部件形成的水平角度的改变被有效地减小。
车辆的后部结构还可以包括连接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的第二连接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后底面板可以一体地形成。
因此,当斜后撞击载荷被施加到车辆时,由下背面加强部件和后底面侧部件形成的水平角度的改变被进一步减小。
或者,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后底面板分开设置。
因此,制造后底面板的生产率的损失可以被最小化。
车辆的后部结构还可以包括处于所述后底面板中的备胎存储井。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可以是通过减小所述车辆的后端附近的所述备胎存储井的横向宽度来形成的。
因此,在备胎存储井提供足够的用于存储备胎的空间的同时,可以将第二连接部分设置在后底面板上。
在车辆的后部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可以沿所述车辆的垂直方向连接到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因此,第二连接部分有效地将下背面加强部件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由此,当斜后撞击载荷被施加到车辆时,下背面加强部件和后底面侧部件之间的水平角度的改变被更有效地减小。
车辆的后部结构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下背板的前方并加强所述后底面板的后底面横向部件,以及第三连接部分,所述第三连接部分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和纵向倾斜方向连接所述后底面侧部件和所述后底面横向部件。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可以位于所述后底面板上方或下方。
因此,后底面横向部件有效地吸收从斜后方施加到车辆的撞击载荷。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抵抗上述撞击载荷的刚度。
在车辆的后部结构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可以与所述后底面侧部件和所述后底面横向部件分开设置。
因此,可以降低后底面侧部件和后底面横向部件的结构复杂度。此外,此外,下背面加强部件和后底面横向部件不需要针对常规部件进行明显的结构改变。
或者,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可以与所述后底面侧部件和所述后底面横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一体地形成。
因此,车体重量的增加可以被最小化。
在车辆的后部结构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可以沿所述车辆的垂直方向连接到所述后底面侧部件和所述后底面横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因此,第三连接部分有效地连接后底面侧部件和后底面横向部件。由此,后底面横向部件有效地吸收从车辆的斜后方施加到车辆的撞击载荷。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根据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附图中相似标号用于表示相似元件,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左前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右侧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左前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右侧后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当从车辆上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后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下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后部结构的底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后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右侧后部结构中的联结部件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左前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右侧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左前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右侧后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上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左侧后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右后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左侧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沿图9的线XA-XA所取的车辆的左侧后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0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沿图9的线XB-XB所取的车辆的左侧后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左前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左侧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当从车辆上方观察时的车辆后部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2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当从车辆右后方观察时的车辆左侧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当从车辆的左前方观察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右侧后部结构10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当从车辆的左前方观察时车辆的右侧后部结构1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当从车辆上方观察时车辆的后部结构10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了当从车辆的下方观察时车辆的后部结构的底视图。在附图中,箭头FR和UP分别表示车辆的前方和上侧。
此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10包括下背板12,所述下背板12形成车体的下后部,并且垂直于车辆的纵向。定位凹部14被形成在下背板12的大致横向中心,所述定位凹部14为大致长方体凹入。下背板12的定位凹部14向后凹入。
在下背板12的纵向前方设置有下背面加强件16,并且所述下背面加强件16垂直于车辆的纵向,所述下背面加强件16是下背面加强部件的实例。接合凹部18被形成在下背面加强件16的上端、大致横向中心处,所述接合凹部18中形成有大致长方体的凹入。下背面加强件16的接合凹部18向后凹入,并且由右壁、左壁、后壁和底壁包围。接合凹部18的上表面是开口端。下背面加强件16的接合凹部18的右壁、左壁和后壁被连接到下背板12的定位凹部14。此外,下背面加强件16的除定位凹部14之外的其它部分也被连接到下背板12。因此,下背面加强件16被连接到下背板12,使得接合凹部18的底壁在定位凹部14的底壁的上方并且与定位凹部14的底壁分离开。由此,下背面加强件16加强下背板12。
在车辆的左右两侧,在下背面加强件16的纵向前方布置有后底面侧部件20。每一个后底面侧部件20具有大致U形的顶表面为开口端的横截面,并且沿纵向延伸。下弯曲部分20A和一对侧弯曲部分20B被设置在各个后底面侧部件20的后端。下弯曲部分20A从后底面侧部件20的底壁向下弯曲,侧弯曲部分20B从后底面侧部件20的相应的侧壁向外弯曲。下弯曲部分20A和一对侧弯曲部分20B被附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由此,后底面侧部件20被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并且经由下背面加强件16连接到下背板12。一对上弯曲部分20C被设置在后底面侧部件20的上端。该对上弯曲部分20C分别从后底面侧部件20的侧壁向外弯曲。
如图5所示,长轴状联结部件22在两个后底面侧部件20之间延伸。联结部件22的各端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到后底面侧部件20的底壁的后端。如果另一车辆被连接到联结部件22,本车辆可以牵引所述另一车辆或者被所述另一车辆牵引。
在下背面加强件16的纵向前方布置有后底面板28。后底面板28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形成车辆内部31(例如,车辆后部的箱体)的底面。一对中心延伸部分28A和一对侧面延伸部分28B被设置在后底面板28的后端。中心延伸部分28A位于后底面板28的大致横向中心,并且从后底面板28的后端向后延伸。侧面延伸部分28B从后底面板28的左后端和右后端向上弯曲。中心延伸部分28A被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的接合凹部18的底壁。侧面延伸部分28B被连接到下背板12和下背面加强件16。由此,后底面板28被连接到下背板12和下背面加强件16。此外,后底面板28被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20的一对上弯曲部分20C。由此,后底面板28被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20,从而被后底面侧部件20加强。如上所述,后底面板28在沿从车辆的后端的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外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下背面加强件16的接合凹部18和后底面侧部件20的后部。后底面板28的连接部分是共用板30,其可以是第二连接部分的实例。
向下的凹入可以被形成在后底面板28中的横向中心区域附近,以形成备胎存储井32。备胎存储井32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并且车辆的备胎(没有示出)被存储在其中。因为设置共用板30,所以备胎存储井32在后侧区域中的侧向宽度朝向车辆的后端逐渐减小。形成车辆后端附近的备胎存储井32的侧壁的后底面板28是曲面板,并且连接到下背板12和下背面加强件16。因此,后底面板28、下背板12以及下背面加强件16形成备胎存储井32的后端。
角撑板34被设置在后底面板28的下方,所述角撑板34是柱状的(或盒形的)并且其横截面为大致梯形。角撑板34可以是第一连接部分的实例。角撑板34后表面和侧外表面是开口的。此外,角撑板34的上壁延伸到下背面加强件16的接合凹部18。上连接部分34A被设置在角撑板34的后端。上连接部分34A从角撑板34的上壁向上弯曲。角撑板34的后连接部分34B和前连接部分34C被分别设置在角撑板34的后端和前端。后连接部分34B从角撑板34的侧内侧壁向横向内侧弯曲。前连接部分34C从角撑板34的前壁向纵向前方弯曲。
角撑板34的上壁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的接合凹部18的底壁、后底面侧部件20的内侧上弯曲部分20C以及包括中心延伸部分28A在内的后底面板28。此外,角撑板34的上连接部分34A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包括接合凹部18的侧壁)以及下背板12(包括定位凹部14的侧壁)。此外,角撑板34的后连接部分34B和前连接部分34C分别连接到下背板12和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内侧侧壁。由此,角撑板34在沿车辆的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外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此外,角撑板34被连接到后底面板28。
角撑板34的底壁具有后钩孔36,所述后钩孔36是在角撑板34的底壁中钻出的通孔。如果将另一车辆钩住到角撑板34的后钩孔36中,则本车辆可以牵引所述另一车辆或者被另一车辆牵引。
在上述的车辆后部结构10中,下背面加强件16位于下背板12的纵向前方。位于后底面板28下方的角撑板34在沿车辆的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外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因此,如果撞击载荷从斜后方向施加到车辆,则由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形成的水平角度的变化被抑制。由此,抵抗这样的撞击载荷的刚度增大了。此外,后底面板28的刚度的增大还减小了振动和车辆噪音,并且提高了驾驶稳定性。
此外,角撑板34的上壁垂直地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的接合凹部18的底壁和后底面侧部件20的内侧上弯曲部分20C。由此,角撑板34有效地连接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因此,当撞击载荷从斜后方向施加到车辆时,由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形成的水平角度的变化被有效地抑制。
此外,角撑板34与下背面加强件16或者后底面侧部件20分开设置。由此,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的结构复制性被最小化。此外,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不需要对过去所常规使用的进行明显的结构改变。因此,制造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的生产率损失可以被最小化。
此外,后底面板28的共用板30在沿车辆的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外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因此,当撞击载荷从斜后方向施加到车辆时,由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形成的水平角度的变化被进一步抑制。
此外,后底面板28的共用板30垂直地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的接合凹部18的底壁和后底面侧部件20的一对上弯曲部分20C。由此,后底面板28有效地连接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后底面板28的刚度被有效地提高。因此,当撞击载荷从斜后方向施加到车辆时,由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形成的水平角度的变化被更有效地抑制。
此外,后底面板28的共用板30通过朝向车辆后端减小备胎存储井32的后部的横向宽度来设置。换句话说,共用板30被布置到如下区域,即,如果将备胎存储井32的侧壁沿车辆的纵向朝向车辆的后端延伸(不发生弯曲),则该区域将成为备胎存储井32的侧壁和备胎之间的间隙。因此,在备胎存储井32具有足以存储备胎的空间的同时,共用板30可以被设置在后底面板28中。
此外,如上所述,角撑板34和后底面板28的共用板30在沿车辆的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外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由此,后底面侧部件20和角撑板34的剪切变形和/或扭曲变形被抑制了。因此,可以减少当利用联结部件22由本车辆牵引另一车辆或者由另一车辆牵引本车辆时所需的提高车体刚度的措施。如图5中的虚线所示,联结部件22的各端可以被固定到角撑板34,而不是后底面侧部件20。
此外,通过将另一车辆钩住到角撑板34的后钩孔36中,本车辆可以牵引所述另一车辆或由所述另一车辆牵引。因此,不必需要用于牵引另一车辆或利用另一车辆来进行牵引的单独的钩。由此,可以降低成本和重量。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左前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右侧后部结构40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左前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右侧后部结构40的分解立体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的后部结构40与第一实施例的相类似,但如下部分是不同的。
在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40中,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凹部14没有形成在下背板12的大致横向中心。
下背面加强件16仅仅在车辆的横向中心附近设置。下背面加强件16的各个横向端随着其靠近车辆的侧边而逐渐向前弯曲。大致长方体形的向后的凹入被形成在下背面加强件16的上部中,以形成上接合凹部42。上接合凹部42的上端表面是开口的。作为大致长方体形槽的中间接合凹部44被形成在下背面加强件16的垂直中间区域附近。中间接合凹部44没有被设置在下背面加强件16的每一个横向端。向后的凹入被形成在下背面加强件16中中间接合凹部44的位置处。
下背面加强件16的上接合凹部42的侧壁和中间接合凹部44的侧壁连接到下背板12。由此,下背面加强件16加强下背板12。
后底面侧部件20的下弯曲部分20A和一对侧弯曲部分20B被连接到下背板12。由此,后底面侧部件20被连接到下背板12。
后底面板28是通过将后底面板体46的左后端和右后端中的每一个连接到单独的共用板30来形成的。
位于后底面板28的横向中心附近的备胎存储井32,除了其后侧壁和中间侧壁之外,由后底面板体46形成。如图6所示,中间侧壁是备胎存储井32的侧壁的连接由下背面加强件16形成的后侧壁的倾斜部分。换句话说,后底面板体46不设置用于形成备胎存储井的车辆后端处及其附近的侧壁。备胎存储井32的侧壁(由后端附近的后底面板体46形成的部分)相对于车辆的横向垂直布置。后底面板体46的形成备胎存储井32的侧壁的后端被向内侧弯曲,并且形成垂直附接部分46A。
备胎存储井32的底壁的后端形成梯形延伸部分。中心附接部分46B和一对侧面附接部分46C被设置在所述延伸部分的外周(周围)。中心附接部分46B从延伸部分的横向中心区域向上弯曲。侧面附接部分46C分别从延伸部分的左侧和右侧向上弯曲。
后底面板体46的后端在备胎存储井32的左侧和右侧(横向外侧)开口。L形外围附接部分46D被设置在后底面板体46的开口端的外周。端部延伸部分46E被设置在后底面板体46的后端和外周附接部分46D的横向外侧部分。端部延伸部分46E从后底面板体46向上弯曲。
中心附接部分46B和侧面附接部分46C被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的下部。端部延伸部分46E被连接到下背板12。由此,后底面板体46被连接到下背板12和下背面加强件16,其中,所述下背面加强件16限定出备胎存储井32的后侧壁。后底面板体46被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20的一对上弯曲部分20C。由此,后底面板体46被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20,并且被后底面侧部件20加强。
后底面板28的共用板30具有L形横截面。共用板30的上壁具有梯形形状,并且大致水平延伸。共用板30的侧壁是大致矩形的,并且大致垂直延伸。上延伸部分30A被设置在共用板30的后端。上延伸部分30A从共用板30的上壁向上弯曲。
共用板30的上壁被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的上接合凹部42的底壁、后底面板体46的外围附接部分46D以及后底面侧部件20的一对上弯曲部分20C。共用板30的上延伸部分30A被连接到下背板12、下背面加强件16的上接合凹部42的侧壁以及后底面板体46的端部延伸部分46E。此外,共用板30的侧壁被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的横向端部以及后底面板体46的垂直附接部分46A和侧面附接部分46C。由此,共用板30被连接到下背板12、下背面加强件16、后底面侧部件20以及后底面板体46。因此,后底面侧部件20加强共用板30。此外,共用板30在沿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外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下背面加强件16的横向端部以及后底面侧部件20的后端。此外,共用板30的侧壁形成备胎存储井32的侧壁的车辆后端附近的部分。
角撑板34为大致三角形板。角撑板34中包括后钩孔(通孔)36,其与第一实施例的相类似。后附接部分34D和前附接部分34E分别被设置在角撑板34的前端和后端。后附接部分34D和前附接部分34E从角撑板34向下弯曲。
角撑板34被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20的底壁。角撑板34的后附接部分34D被连接到下背板12和后底面侧部件20的下弯曲部分20A。前附接部分34E被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的下附接凹部44的横向端部和侧壁,后底面板体46的垂直附接部分46A以及共用板30的侧壁。由此,角撑板34在沿车辆的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外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下背面加强件16的横向端部和后底面侧部件20的后端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除了由一体形成共用板30和后底面板28所获得的优点和好处,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优点和好处。
在第二实施例中,共用板30与后底面板28分开设置。备胎存储井32的侧壁的后部通过弯曲后底面板体46和共用板30来形成。由此,不必延展后底面板28来形成备胎存储井32的侧壁的后部。因此,制造后底面板28的生产率的损失可以被最小化。此外,为了补偿延展出包围场所的困难性所必须的后底面板28的成本和尺寸的增加可以被保持最小。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上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左侧后部结构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了当从车辆的右后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左侧后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0A是示出了沿图9的线XA-XA所取的车辆的左侧后部结构的剖视图。图10B是示出了沿图9的线XB-XB所取的车辆的左侧后部结构的剖视图。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的后部结构50中,在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示出的两个后底面侧部件20之间、在备胎存储井32的纵向前方设置后底面横向部件52。后底面横向部件52具有拥有上开口端表面的U形横截面,并且横向延伸。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各个横向端部具有一对侧弯曲部分52A。各个侧弯曲部分52A从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各个侧壁向外弯曲,并且被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20的侧壁。一对上弯曲部分52B被设置在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上端。各个上弯曲部分52B从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侧壁向外弯曲,并且被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内侧上弯曲部分20C。由此,后底面横向部件52连接两个后底面侧部件20。此外,后底面横向部件52被连接到后底面板28,并且加强后底面板28。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也具有上述结构。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的后部结构50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相似,但如下部分不同。
具有L形横截面的补充角撑板54被设置在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内侧和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纵向后方,所述补充角撑板54是第三连接部分的实例。补充角撑板54具有大致水平延伸的三角形底壁以及大致垂直延伸的矩形侧壁。补充角撑板54的侧壁在其从前向后延伸时,与车辆的纵向成预定角度(例如10度)朝向车辆的横向外侧延伸。
前延伸部分54A被设置在补充角撑板54的前端。前延伸部分54A从补充角撑板54的底壁向前延伸。外延伸部分54B被设置在补充角撑板54的横向外端。外延伸部分54B从补充角撑板54的底壁横向向外延伸。内侧弯曲部分54C和后延伸部分54D被分别设置在补充角撑板54的上端和后端。内侧弯曲部分54C从补充角撑板54的侧壁横向向内侧弯曲。后延伸部分54D从补充角撑板54的侧壁向后延伸。
前延伸部分54A被连接到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底壁。外延伸部分54B被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20的底壁。内侧弯曲部分54C被连接到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后侧上弯曲部分52B、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内侧上弯曲部分20C以及后底面板28。后延伸部分54D被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内侧侧壁。由此,补充角撑板54在沿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内(纵向向后和横向向外)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后底面侧部件20和后底面横向部件52。此外,补充角撑板54被连接到后底面板28。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可以获得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相似的优点和好处。
在第三实施例中,补充角撑板54在沿车辆的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内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后底面侧部件20和后底面横向部件52。由此,具有足够的屈服强度裕量的后底面横向部件52通过有效地将撞击载荷分散到后底面横向部件52中,适当地吸收从斜后方向,特别是在沿补充角撑板54的侧壁的方向上施加的撞击载荷。因此,抵抗这样的撞击载荷的刚度被进一步增大。此外,因为后底面板28的刚度被进一步增大,所以进一步提高了对噪声和振动的抑制以及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稳定性。
此外,补充角撑板54的前延伸部分54A被垂直连接到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底壁。补充角撑板54的外延伸部分54B被垂直连接到后底面侧部件20的底壁。补充角撑板54的内侧弯曲部分54C被垂直连接到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上弯曲部分52B以及后底面侧部件20的上弯曲部分20C。由此,补充角撑板54有效地连接后底面侧部件20和后底面横向部件52。因此,后底面横向部件52可以更有效地吸收从斜后方向施加到车辆的任何撞击载荷。
此外,补充角撑板54与后底面横向部件52或者后底面侧部件20分开设置。因此,后底面横向部件52和后底面侧部件20的结构复杂性可以被最小化,并且后底面横向部件52和后底面侧部件20不需要进行对常规部件的明显结构改变。由此,制造后底面横向部件52和后底面侧部件20的生产率的损失也可以被最小化。
此外,补充角撑板54位于后底面横向部件52和后底面侧部件20之间的通常不被使用的空间中。因此,这样的不被使用的空间被有效地用于提供补充角撑板54。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当从车辆的左前方观察时的车辆的左侧后部结构6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的后部结构60与第三实施例相类似,但如下部分不同。
在车辆的后部结构60中,补充角撑板54与后底面侧部件20一体形成。补充角撑板54的底壁和前延伸部分54A形成后底面侧部件20的底壁。此外,补充角撑板54的侧壁形成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内侧侧壁。此外,补充角撑板54的内侧弯曲部分54C形成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内侧上弯曲部分20C。补充角撑板54的外延伸部分54B和后延伸部分54D没有被(单独)设置。
补充角撑板54的前延伸部分54A被连接到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底壁。补充角撑板54的内侧弯曲部分54C被连接到后底面横向部件52的后侧上弯曲部分52B以及后底面板28。由此,补充角撑板54在沿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内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后底面侧部件20和后底面横向部件52。补充角撑板54还被连接到后底面板28。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除了由分开设置补充角撑板54和后底面侧部件20所获得的优点和好处之外,可以获得类似于第三实施例的优点和好处。
此外,因为补充角撑板54和后底面侧部件20被一体地形成,所以车体的重量和成本的增加被最小化。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当从车辆上方观察时的车辆后部结构70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2B是示出了当从车辆右后方观察时的车辆左侧后部结构7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车辆的后部结构70与第四实施例的相似,但如下部分是不同的。
在车辆的后部结构70中,角撑板34与后底面侧部件20一体形成,并且位于补充角撑板54的后方。角撑板34是具有L形横截面的板。角撑板34的三角形底壁大致水平延伸。角撑板34的矩形侧壁大致垂直延伸。内侧弯曲部分34F被设置在角撑板34的上端。内侧弯曲部分34F从角撑板34的侧壁横向向内弯曲,并且形成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内侧上弯曲部分20C。内侧附接部分34G被设置在角撑板34的后端。内侧附接部分34G从角撑板34的侧壁横向向内弯曲,并且形成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内侧侧弯曲部分20B。
角撑板34的内侧弯曲部分34F被连接到后底面板28。内侧附接部分34G被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或者可以被连接到下背板12。由此,角撑板34在沿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外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下背面加强件16和后底面侧部件20。此外,角撑板34被连接到后底面板28。
外角撑板72被布置在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外侧,所述外角撑板72是第四连接部分的实例。外角撑板72与后底面侧部件20一体形成。外角撑板72是具有L形横截面的板。外角撑板72的三角形底壁大致水平延伸。外角撑板72的矩形侧壁大致垂直延伸。类似于补充角撑板54的侧壁,外角撑板72的侧壁在其从车辆的前方向后方延伸时,与纵向成预定角度(例如10度)横向向外延伸。外弯曲部分72A被设置在外角撑板72的上端。外弯曲部分72A从外角撑板72的侧壁横向向外弯曲,并且形成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外侧上弯曲部分20C。外侧附接部分72B被设置在外角撑板72的后端。外侧附接部分72B从外角撑板72的侧壁横向向外弯曲,并且形成后底面侧部件20的横向外侧侧弯曲部分20B。
外角撑板72的外侧弯曲部分72A被连接到后底面板28。外角撑板72的外侧附接部分72B被连接到下背板12,或者可以被连接到下背面加强件16。由此,外角撑板72在沿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内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下背板12和后底面侧部件20。此外,外角撑板72被连接到后底面板2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可以获得与第四实施例的相似的优点和好处。
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外角撑板72在沿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内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下背板12和后底面侧部件20。因此,具有足够的屈服强度裕量的后底面横向部件52更有效地吸收从斜后方向,特别是在沿外角撑板72的侧壁的方向上施加的撞击载荷。
此外,角撑板34和外角撑板72与后底面侧部件20一体形成。因此,可以使得车体重量和成本的增加最小化。
在第五实施例中,角撑板34与后底面侧部件20一体形成。或者,角撑板34也可以与下背面加强件16一体形成。
在第五实施例中,外角撑板72与后底面侧部件20一体形成。或者,外角撑板72也可以与下背板12或下背面加强件16一体形成。
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外角撑板72与后底面侧部件20一体形成。但是,外角撑板72也可以独立于后底面侧部件20、下背板12或者下背面加强件16来设置。
在上述的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中,角撑板34在后底面板28下方连接后底面侧部件20和下背面加强件16。但是,角撑板34也可以在后底面板28上方连接后底面侧部件20和下背面加强件16。
此外,在上述的第三到第五实施例中,补充角撑板54在后底面板28下方连接后底面侧部件20和后底面横向部件52。但是,补充角撑板54也可以在后底面板28上方连接后底面侧部件20和后底面横向部件52。
此外,在上述的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中,补充角撑板54与后底面侧部件20一体形成。或者,补充角撑板54也可以与后底面横向部件52一体形成。
虽然上面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实施例的细节,而是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各种变化、修改或者改进来实施,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这些变化、修改或者改进。

Claims (17)

1.一种车辆的后部结构,包括:
下背板,其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部;
下背面加强部件,其设置在所述下背板的前方,并加强所述下背板;
后底面板,其设置在所述下背板的前方;
后底面侧部件,其加强所述后底面板;以及
第一连接部分,其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和纵向倾斜方向连接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位于所述后底面板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位于所述后底面板下方。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分开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一体地形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车辆的垂直方向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分。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的第二连接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后底面板一体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的第二连接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后底面板分开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后部结构,还包括处于所述后底面板中的备胎存储井,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是通过减小所述车辆的后端附近的所述备胎存储井的横向宽度来形成的。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沿所述车辆的垂直方向连接到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还包括:
后底面横向部件,其位于所述下背板的前方,并加强所述后底面板;以及
第三连接部分,其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和纵向倾斜方向连接所述后底面侧部件和所述后底面横向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分位于所述后底面板上方。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分位于所述后底面板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限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分与所述后底面侧部件和所述后底面横向部件分开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分与所述后底面侧部件和所述后底面横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一体地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分沿所述车辆的垂直方向连接到所述后底面侧部件和所述后底面横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结构,还包括第四连接部分,所述第四连接部分与所述后底面侧部件、所述后底面横向部件和所述下背面加强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一体地形成,并且在沿从所述车辆的后端纵向向前和横向向内延伸的倾斜方向上连接所述下背面板和所述后底面侧部件。
CN2006800349069A 2005-09-21 2006-09-20 车辆的后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79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4209A JP4404036B2 (ja) 2005-09-21 2005-09-21 車両後部構造
JP274209/2005 2005-09-21
PCT/IB2006/002599 WO2007034295A1 (en) 2005-09-21 2006-09-20 Rear structure of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973A true CN101267973A (zh) 2008-09-17
CN101267973B CN101267973B (zh) 2010-05-19

Family

ID=37460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490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7973B (zh) 2005-09-21 2006-09-20 车辆的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54887B2 (zh)
EP (1) EP1926655B1 (zh)
JP (1) JP4404036B2 (zh)
CN (1) CN101267973B (zh)
DE (1) DE602006011188D1 (zh)
WO (1) WO200703429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7250A (zh) * 2013-11-13 2015-05-20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的地板构造
CN105711647A (zh) * 2014-12-18 2016-06-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结构
CN10862220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CN110949514A (zh) * 2018-09-27 2020-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后部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7878B2 (ja) * 2008-05-09 2014-02-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車体の後部構造
KR101126397B1 (ko) * 2009-11-20 2012-03-28 지엠 글로벌 테크놀러지 오퍼레이션스 엘엘씨 자동차의 후방 하부 차체 보강 구조
DE102011100045A1 (de) * 2011-04-29 2012-10-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Verstärkungsvorrichtung
WO2013018417A1 (ja) * 2011-08-02 2013-0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KR101439145B1 (ko) * 2013-03-19 2014-09-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리어 패키지트레이 구조
DE102013219288A1 (de) * 2013-09-25 2015-03-2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struktur für ein Fahrzeug
JP6060873B2 (ja) 2013-11-07 2017-01-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FR3015417B1 (fr) * 2013-12-19 2016-01-29 Renault Sas Structure de soubassemen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element fusible
US9187136B1 (en) 2014-08-01 2015-11-17 Honda Motor Co., Ltd. Structural pan for automotive body/frame
JP6287722B2 (ja) * 2014-09-19 2018-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156356B2 (ja) * 2014-12-25 2017-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US10112650B2 (en) 2016-12-21 2018-10-30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rame assembly
JP6885182B2 (ja) * 2017-04-24 2021-06-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KR20220146831A (ko) * 2021-04-26 2022-11-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방 차체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36774A (en) * 1949-05-10 1953-04-28 Budd Co Crossbeam attachment for automobiles
US3517765A (en) * 1968-05-21 1970-06-30 Budd Co Vehicle rear underbody structure
FR2317152A1 (fr) * 1975-07-07 1977-02-04 Peugeot Dispositif de rangement d'une roue de secours s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S5759187A (en) 1980-09-26 1982-04-09 Citizen Watch Co Ltd Battery containing structure
JPS5915180A (ja) * 1982-07-13 1984-01-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車におけるガイドレ−ルの支持構造
JPS59186781A (ja) * 1983-04-07 1984-10-23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DE3516157C1 (de) * 1985-05-06 1986-08-28 Ford-Werke AG, 5000 Köln Reserveradabdeckung in Kraftfahrzeugen
JPS6487969A (en) 1987-09-30 1989-04-03 Shin Kobe Electric Machinery Resin made pulley
JPH058757A (ja) * 1991-06-29 1993-01-19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後部構造
DE4335586C2 (de) * 1992-10-20 2000-04-20 Toyota Motor Co Ltd Hintere Karosserie-Unterkonstruktion eines Kraftfahrzeugs
JPH07257425A (ja) * 1994-03-18 1995-10-09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車体のサブフレーム取付け構造
JP3422574B2 (ja) * 1994-08-31 2003-06-3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車体の側面衝突対策構造
JP2702886B2 (ja) * 1994-10-19 1998-0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3275685B2 (ja) * 1996-01-23 2002-04-1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荷物室構造
JPH10129533A (ja) * 1996-11-06 1998-05-19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3779454B2 (ja) * 1997-12-04 2006-05-31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
JP3539197B2 (ja) * 1998-04-08 2004-07-0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ア部車体構造
JP3971521B2 (ja) * 1998-10-15 2007-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ピラー結合部構造
JP3470050B2 (ja) * 1998-11-13 2003-1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KR100296270B1 (ko) * 1999-06-21 2001-07-12 이계안 자동차의 리어휠하우징 보강구조
JP2001030951A (ja) 1999-07-23 2001-02-06 Kanto Auto Works Ltd ワゴン車のバックドアピラー下部の結合構造
JP3436201B2 (ja) * 1999-09-17 2003-08-1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エアボックス周りの構造
DE19953496C2 (de) * 1999-11-06 2001-11-22 Daimler Chrysler Ag Anordnung eines plattenförmigen Trägerbauteils in der Karosserie eines Kraftfahrzeuges
AUPQ479599A0 (en) * 1999-12-21 2000-02-03 Tjm Products Pty Ltd A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JP3381700B2 (ja) * 2000-03-02 2003-03-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JP2002154458A (ja) * 2000-11-24 2002-05-28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前部構造
JP3574091B2 (ja) * 2001-06-12 2004-10-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後部車体構造
JP3674571B2 (ja) * 2001-10-15 2005-07-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4032702B2 (ja) * 2001-10-31 2008-01-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144385B2 (ja) * 2003-03-12 2008-09-0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室前部の結合構造
TWI239918B (en) * 2003-03-20 2005-09-21 Mitsubishi Motors Corp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periphery of rear suspension
KR20040100027A (ko) * 2003-05-21 2004-12-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리어플로어부의 구조
JP3988745B2 (ja) * 2004-05-06 2007-10-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6945594B1 (en) * 2004-12-08 2005-09-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load floo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7250A (zh) * 2013-11-13 2015-05-20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的地板构造
CN105711647A (zh) * 2014-12-18 2016-06-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结构
CN105711647B (zh) * 2014-12-18 2018-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结构
CN10862220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CN110949514A (zh) * 2018-09-27 2020-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后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34295A1 (en) 2007-03-29
US7954887B2 (en) 2011-06-07
CN101267973B (zh) 2010-05-19
DE602006011188D1 (de) 2010-01-28
US20090085380A1 (en) 2009-04-02
JP4404036B2 (ja) 2010-01-27
EP1926655B1 (en) 2009-12-16
EP1926655A1 (en) 2008-06-04
JP2007083840A (ja) 200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7973B (zh) 车辆的后部结构
US7931315B2 (en) Bumper beam for automobile
CN100390005C (zh) 汽车的车身构造
EP1302389B1 (en)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KR101585484B1 (ko) 차체 구조
WO2007027520A2 (en) Tube-style truck body
CN109774792A (zh) 车辆框架结构
CN103909856A (zh) 用于自卸卡车的框架型倾卸板
CN102164811A (zh) 车辆前部结构
EP1625977A2 (en) Bumper reinforcement for an automobile
KR102107967B1 (ko) 차대 프레임 결합용 연결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의 가변형 차대 모듈
CN107303919B (zh) 车身前部构造
US7350818B2 (en) Vehicle frame rail
JP7063072B2 (ja) 車両骨格構造
WO2014034660A1 (ja) 樹脂製パレット
CN110155182A (zh) 车身结构
CN112218789B (zh) 车架
KR100887825B1 (ko) 차량의 로우아암구조
CN110723213A (zh) 前副车架及汽车
CN214296130U (zh) 一种用于超长物流箱体的底板纵梁结构
JP3141915B2 (ja) 車両のスペアタイヤパン構造
CN216580736U (zh) 一种汽车中前围板与汽车地板的连接结构
CN102574492B (zh) 车体结构
JPH11115820A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580532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