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6093A - 偏振板 - Google Patents
偏振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56093A CN101156093A CNA2006800110838A CN200680011083A CN101156093A CN 101156093 A CN101156093 A CN 101156093A CN A2006800110838 A CNA2006800110838 A CN A2006800110838A CN 200680011083 A CN200680011083 A CN 200680011083A CN 101156093 A CN101156093 A CN 1011560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material
- polarization plates
- resin
- mentioned
- stretchab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0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to keep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by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irt, stains, contamination, condens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38—Anti-refl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平坦性、耐水性、高硬度性,能有效防止光学层叠体中产生界面反射和干涉条纹的偏振板。本发明是具有第1光透射性基材,在第1光透射性基材上依次具有偏振器和光学层叠体的偏振板,第1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构成上述光学层叠体的第2光透射性基材是拉伸性基材,上述光学层叠体是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上具有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光学特性层而成的,是使第2光透射性基材与上述光学特性层介有防界面的粘合层来进行连接,使得不存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与上述光学特性层的界面而成的。
Description
发明背景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以日本专利申请2005-99009号为基础的巴黎公约的优先权。因此,本申请包含该专利申请的全部申请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板和使用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部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电致发光显示装置(EL)等图像显示装置使用能够将一样的光转换为一定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偏振板在对比度、明度、彩色度、色相等光学显示品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偏振板通常是用2枚光透射性基材夹持偏振器使用的。特别地,观察侧的偏振板中的光透射性基材被用作光学(防反射)层叠体的基材,通过在其上形成硬涂层等光学特性层而发挥期望的光学特性。
已知在偏振板中使用的偏振器使用聚乙烯醇(PVA)等。然而,PVA在吸湿性的方面存在问题,此外,在用于显示器的最表面时,在强度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对夹持偏振器的光透射性基材,要求优异的强度和耐水性。此外,从显示器显示画面的美观的方面考虑,还需要平坦性。因此,作为形成偏振板的光透射性基材,通常使用玻璃等无机材料或高分子基材(无拉伸性基材,例如三乙酸纤维素)(特开平9-61626号)。
另一方面,无拉伸性基材,特别是三乙酸纤维素(TAC)比拉伸性基材价格高,因此只要能使用代替其的廉价基材,就能削减成本,能实现大量地供应廉价的偏振板。此外,三乙酸纤维素基材具有柔软性,但在其表面存在凹陷等,不平坦,因此对显示器显示画面的美观有一定损害。特别是实施了在最表面不施加凹凸的透明硬涂的情况下,会看到映现在表面的荧光灯等失真。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显示画面,在形成光学特性层的情况下,必须进行预处理。此外,在将三乙酸纤维素用作光透射性基材的情况下,对于在该光透射性基材上形成光学特性层时使用的电子束固化、加热固化等处理,人们经常指出它们在耐久性、耐热性等方面差。
此外,在层叠了折射率差值大的层的光学层叠体中,在相互重合的层的界面中,经常发现会产生界面反射和干涉条纹。特别地人们指出,在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中再现黑色时,会显著产生干涉条纹,其结果使图像的观察性降低,此外会损害图像显示面的美观。特别是在光透射性基材的折射率与硬涂层的折射率不同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干涉条纹。
与此相对,在特开2003-75605号公报中,提出了在透明基材薄膜上,从透明基材薄膜侧依次层叠折射率为1.5~1.7的中折射率层、折射率为1.6~1.8的高折射率层以及由比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低的材料构成的低折射率层来获得防反射硬涂片,使用该防反射硬涂片,可以消除界面反射和干涉条纹等。
然而,本发明者们确认目前还没有下述偏振板的提案,即,在偏振板中,2种光透射性基材的一方为拉伸性基材(观察侧),另一方为无拉伸性基材,通过在拉伸性基材(观察侧)上形成光学特性层(例如硬涂层),从而在显示器的最表面中的使用中获得良好的强度(硬度)和表面平坦性,此外,在拉伸性基材(观察侧)上形成光学特性层(例如硬涂层)时,通过使防界面的粘合层位于其间,从而能实质上不存在拉伸性基材与光学特性层的界面(从光学性考虑的情况的界面:不产生干涉条纹那样的界面),能有效防止反射界面和干涉条纹的偏振板。
因此,现在急需开发发挥优异的强度(硬度)、表面平坦性和耐水性,能有效防止界面反射和干涉条纹,且防反射性能优异的偏振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们在进行本发明时,发现通过使用特定的高分子基材作为构成偏振板的2种光透射性基材,能获得提高硬度性、平坦性和耐湿性且能有效防止界面反射和干涉条纹,发挥所期望的光学特性的偏振板。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偏振板,其通过使用拉伸性高分子基材和无拉伸性高分子基材作为夹持偏振器的光透射性基材,且使防界面的粘合层位于其间,来使构成光学层叠体的光透射性基材和光学特性层粘结,从而挥发优异的光学特性和物理强度。
因此,本发明的偏振板是具有第1光透射性基材,和在第1光透射性基材上依次具有偏振器和光学层叠体而成的偏振板,
第1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
构成上述光学层叠体的第2光透射性基材是拉伸性基材,
上述光学层叠体是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上具有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光学特性层而成的,是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上介有防界面的粘合层来形成上述光学特性层,使得不存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与上述光学特性层的界面(从光学性考虑的情况的界面)而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的方式,提出了在第1偏振板和第2偏振板之间夹持显示元件而成的图像显示部件,该图像显示部件如下:
第1偏振板是具有第1光透射性基材,和在第1光透射性基材上依次具有偏振器和光学层叠体而成的偏振板,
第1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
构成上述光学层叠体的第2光透射性基材是拉伸性基材,
上述光学层叠体是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上具有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光学特性层而成的,
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上介有防界面的粘合层来形成上述光学特性层,使得不存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与上述光学特性层的界面(从光学性考虑的情况的界面)而成的,
第1偏振板位于观察侧,
第2偏振板由2个光透射性基材和夹持在其间的偏振器构成。
本发明的偏振板和图像显示部件通过使用拉伸性基材作为观察侧(光学层叠体侧)的光透射性基材,从而具有表面处理后的硬度、平坦性和耐湿性优异,且容易制造的优点。此外,本发明的偏振板,在构成光学层叠体的光透射性基材(拉伸性基材)上介有防界面的粘合层而形成光学特性层,从而可以实现不存在界面,能有效防止产生界面反射和干涉条纹,形成高品质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偏振板的概略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部件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对本发明的偏振板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发明的偏振板1的概略图。根据图1,在观察侧的第2光透射性基材5(拉伸性基材)和第1光透射性基材9(无拉伸性基材)之间夹持偏振器7。在本发明中,第2光透射性基材5作为光学层叠体中的基材而起作用,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5上介有防界面的粘合层4而形成1种或2种以上的光学特性层3。
使用图2对本发明的图像显示部件进行说明。图2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部件10的概略图。本发明的图像显示部件兼具本发明的(第1)偏振板1、显示元件30和(第2)偏振板20。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优选第2偏振板中的一方的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第2偏振板中的另一方的光透射性基材由无拉伸性基材或拉伸性基材形成。
1.偏振板
1)光透射性基材
偏振板使用夹持偏振器的2枚光通过性基材。在本发明中,第1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作为其优选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三乙酸纤维素。另一方面,构成光学层叠体的第2光透射性基材是拉伸性基材。作为第2光透射性基材的拉伸性基材优选为单轴拉伸基材(优选)或双轴拉伸基材,作为其优选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第1光透射性基材和第2光透射性基材的厚度可以相同和不相同,具体地说,为20μm~500μm,优选下限为40μm以上,上限为250μm以下。
2)偏振器
本发明中的偏振器使用聚乙烯醇薄膜自身和其制备物。此外,可以用碘将聚乙烯醇薄膜染色,单轴拉伸而制备;也可以通过在碘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来进行染色,拉伸至原长度的3~7倍而制备。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根据需要,还可以在硼酸或碘化钾等的水溶液中浸渍。根据需要,还可以在通过碘对聚乙烯醇薄膜进行染色前,在水中浸渍来进行水洗。通过水洗除去污物,且通过使聚乙烯醇薄膜膨胀而能有效地防止染色的斑点。拉伸处理可以在碘染色前后或途中进行。此外,拉伸可以在硼酸或碘化钾等水溶液中,或在水浴中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偏振器可以含有金属元素,优选选自Zn、Cu、B、Al、Ti、Zr、Sn、V和C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使其含有金属成分等的方法,可以通过通常的方法进行。偏振器的厚度通常为5μm~80μm。
粘合层(剂)
在本发明中,在使偏振器介于第1光透射性基材和第2光透射性基材之间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粘合层(剂)形成。在本发明中,为了分别粘结作为第1光透射性基材的无拉伸基材、偏振器和作为第2光透射性基材的拉伸基材,通常优选使用光学各向同性的粘合层(剂)。粘合方法可以列举在使用粘合层(剂)贴合后、干燥除去溶剂的湿式层叠或在使用粘合层(剂)干燥后贴合的干式层叠等。
作为这样的粘合层(剂),可以列举聚乙烯醇类粘合剂、聚氨酯类粘合剂、环氧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等。在本发明中,不仅可以使用上述粘合剂,通常还可以使用压敏性粘合剂或粘附剂(具有粘附性的粘合剂)。作为压敏性粘合剂或粘附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丙烯酸类、甲基丙烯酸类、丁基橡胶类、聚硅氧烷类的基础聚合物等,更具体地说,适合列举(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或使用了二种以上这些(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类基础聚合物。粘附剂可以调整为在这些基础聚合物中共聚了极性单体的形式,作为被共聚的极性单体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具有羧基、羟基、酰胺基、氨基、环氧基等的单体。交联剂可以列举:产生2价或多价金属离子和羧酸金属盐的物质;形成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酰胺键的物质等,可以在基础聚合物中混合使用这些化合物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粘附层(剂)还可以在第1光透射性基材和/或第2光透射性基材的表面预先实施电晕处理等表面处理。粘合层(剂)的厚度为0.1μm~50μm左右。
3)防界面的粘合层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第2光透射性基材和上述光学特性层介有防界面的粘合层而接合,从而不存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与上述光学特性层的界面。在本发明中,所谓的“(实质上)不存在界面”,包括2个界面重合但是实际上不存在光学界面的情况;和从折射率来看,判断为在两者的面上不存在界面的情况。作为“(实质上)不存在界面”的具体基准,例如是指通过目视观察,在干涉条纹观察用灯(三波长荧光灯)下没有发现干涉条纹的状态。此外,还可以通过用激光显微镜观察光学层叠体的剖面,在目视到干涉条纹的层叠体界面中,判断为存在界面;在没有目视到干涉条纹的层叠体界面中,判断为不存在界面。激光显微镜由于能非破坏地对折射率不同的材料进行剖面观察,因此可以获得在折射率没有很大差异的材料之间不存在界面的测定结果。由此通过折射率,也可以判断在光透过性基材与光学特性层(例如硬涂层)之间不存在界面。
防界面的粘合层由包含树脂和分散液的组合物形成。可以适当确定树脂与分散液的混合比,为75∶25~92∶8左右,优选下限为80∶20左右,更优选为85∶15左右。通过使分散液的混合比在上述范围内,能有效抑制折射率的上升,获得期望的折射率特性,此外,能提高粘结性,因此是优选的。此外,防界面的粘合层整体的优选折射率为1.67~1.69,防界面的粘合层的膜厚优选为50nm~150nm。通过使折射率和膜厚在该范围内,使得在作为优选的拉伸性基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能良好地防止干涉条纹,可以形成没有界面的状态。
树脂
树脂优选使用在其干燥固化时的折射率为1.50~1.53。作为树脂的具体例,优选列举聚酯树脂或聚氨酯类树脂为主要树脂。作为聚酯树脂的具体例,是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甲基邻苯二甲酸、偏苯三酸、均苯四酸、己二酸、癸二酸、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四氢邻苯二甲酸、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六氢邻苯二甲酸和这些物质的反应性衍生物等酸原料,与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甘醇、双丙甘醇、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异戊二醇、二羟基乙基对苯二甲酸酯、氢化双酚A、氢化双酚AA的环氧烷加成物、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2,2,4-三甲基戊烷-1,3-二醇等醇原料,通过公知的方法制造的物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聚酯树脂最优选的物质是非结晶型共聚聚酯。
作为聚氨酯类树脂的具体例,优选使用例如湿气固化型(单组分型)、热固型(2组分型)等的反应固化型聚氨酯类粘合剂。即,在湿气固化型中,可以使用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低聚物、预聚物;在热固型中,可以将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单体、低聚物、预聚物与多元醇化合物的低聚物、预聚物混合使用。在使用这些反应固化型聚氨酯类粘合剂的情况下,在层叠后,在室温~40℃的温度下施加老化处理。
其它成分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优选在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中添加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作为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甲苯二异氰酸酯(TDI)、3,3’-亚甲代苯基-4,4’-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三苯基甲烷p,p’,p”-三异氰酸酯(T.M)、2,4-亚甲代苯基二聚物(TT)、萘-1,5-二异氰酸酯、三(4-苯基异氰酸酯)硫代磷酸酯、クル一ド(MDI)、TDI三聚体、二环己烷4,4’-二异氰酸酯(HMDI)、氢化TDI(HTDI)、间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DI)、六氢间二甲苯二异氰酸酯(HX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丙烷-1-甲基-2-异氰基-4-氨基甲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醚2,4,1’-三异氰酸酯、间二甲苯二异氰酸酯(MXDI)、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PI)等。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的总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上。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中,可以添加其它树脂,可以列举例如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如果添加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则能自由获得在防界面的粘合层上层叠的光学层叠体(特别是硬涂层)的粘结性和柔软性。
在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中,优选列举具有丙烯酸酯类官能团的物质。例如,作为分子量较低的聚酯树脂、聚醚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硫醇聚烯树脂、多元醇等多官能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酯等低聚物或预聚物和反应性稀释剂,可以优选列举(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例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在使用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作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情况下,作为其中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混合使用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类、苯甲酰苯甲酸米蚩醇酯、α-戊肟酯(amyloxime ester)、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噻吨酮类,作为光增敏剂,可以混合使用正丁基胺、三乙胺、三正丁基膦等。特别是在本发明中,作为低聚物,优选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单体,优选混合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分散液
分散液含有具有1~30nm范围的一次粒径的金属氧化物微粒、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具有阴离子性极性基团的分散剂、有机溶剂和钛酸酯类或铝类偶联剂。分散液优选制备成其在干燥固化时的折射率为1.72~1.80。
金属氧化物微粒
金属氧化物微粒的折射率很高,为中折射率~高折射率(1.90~2.55),且是无色或不着色的,此外,其形状可以是任意的。本发明中的金属氧化物微粒的一次粒径为1~30nm。优选使用30nm以下的物质。金属氧化物微粒的一次粒径可以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等目视测量,也可以通过采用动态光散射法、静态光散射法等的粒度分布计等进行机械测量。
作为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具体例,可以列举选自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铈、氧化锑、铟锡混合氧化物和锑锡混合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列举氧化钛。作为氧化钛的具体例,可以列举金红石型、锐钛矿型、无定形型,优选使用高折射率的金红石型氧化钛。
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
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具有通过紫外线或电子束这样的电离放射线的照射,直接或接受引发剂的作用而间接发生聚合反应的官能团的单体或低聚物。在本发明中,主要可以使用具有烯属双键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或低聚物,根据需要,可以组合光引发剂。此外,还可以使用其它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例如,还可以使用含有环氧基的化合物那样的光阳离子聚合性的单体或低聚物。在光阳离子聚合性的树脂中,根据需要,可以组合使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为了在树脂分子间产生交联键,作为树脂的单体或低聚物优选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官能团的多官能性树脂。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的描述,就将单体、低聚物、预聚物等固化性树脂前体定义为“树脂”。
作为具有烯属双键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和低聚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丁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羧基聚己内酯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等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单硬脂酸酯等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衍生物或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或将这些物质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聚合而得到的低聚物。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在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中,优选使用在分子中残留羟基的树脂。由于羟基也是阴离子性的极性基团,因此该树脂与金属氧化物微粒的亲和性高,作为分散助剂而起作用。因此,通过使用该树脂,使得具有提高分散液中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分散性,此外,减少分散剂使用量的效果。分散剂没有作为树脂的功能,因此通过减少分散剂的混合比例,能谋求提高涂膜强度。
作为在分子中残留了羟基的树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以季戊四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或二季戊四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为粘合树脂的骨架,在该分子中残留了羟基的树脂。这样的树脂是在一分子季戊四醇或二季戊四醇中酯键合有2分子以上的(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或二季戊四醇分子中原本具有的羟基的一部分以没有酯化的状态残留的树脂,可以例示例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多官能丙烯酸酯和二季戊四醇多官能丙烯酸酯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烯属双键,因此在聚合时引起交联反应,获得高的涂膜强度。
光引发剂
作为引发自由基聚合的光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苄基二甲基酮、1-(4-十二烷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二苯酮等,其中,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和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由于用少量就能通过电离放射线的照射,引发促进聚合反应,因此在本发明中是优选使用的。这些物质可以使用一种或组合二种以上使用。这些物质也以市售品的形式存在,例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可以以イルガキユア一(Irgacure 184)的商品名,从日本チバガイギ一社获得。
分散剂
具有阴离子性极性基团的分散剂具有对金属氧化物微粒,特别是氧化钛微粒有高亲和性的阴离子性的极性基团,是为了对金属氧化物微粒赋予分散性而配合的。作为阴离子性的极性基团,例如是羧基、磷酸基、羟基等。作为具有阴离子性极性基团的分散剂,具体地说,可以例示ビツクケミ一·ジヤパン社以デイスパ一ビツク的商品名供应的产品群,即,Disperbyk-111、Disperbyk-110、Disperbyk-116、Disperbyk-140、Disperbyk-161、Disperbyk-162、Disperbyk-163、Disperbyk-164、Disperbyk-170、Disperbyk-171、Disperbyk-174、Disperbyk-180、Disperbyk-182等。
在这些物质中,优选使用在具有环氧乙烷联的骨架的主链上键合了下述侧链的分子结构,且数均分子量为2000~20000的化合物,所述侧链是由上述阴离子性的极性基团构成的侧链或具有阴离子性的极性基团的侧链,因为这样能获得特别良好的分散性。数均分子量可以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作为符合该条件的物质,可以列举上述デイスパ一ビツク系列中的デイスパ一ビツク163(Disperbyk-163)。
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用于溶解/分散分散液中的固体成分,可以使用例如异丙醇、甲醇、乙醇等醇类;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卤代烃;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酮类有机溶剂。作为酮类溶剂,可以使用由1种酮构成的单独溶剂、由2种以上的酮构成的混合溶剂、和含有1种或2种以上酮和其它溶剂但不失去酮溶剂的性质的溶剂。优选使用1种或2种以上酮占溶剂的70重量%以上,特别是80重量%以上的酮类溶剂。
偶联剂
钛酸酯类或铝类偶联剂的使用,具有提高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分散性、降低涂布组合物的粘度、提高加工性、实现金属氧化物微粒的高填充化,减少界面空隙(减少凝集块)的效果。
作为钛酸酯类或铝类偶联剂的种类,可以列举羧基型、焦磷酸酯型、磷酸酯型、氨基型,它们依次具有从疏水性至亲水性的性质。
作为钛酸酯类偶联剂的具体例,是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的物质,所述亲水基与金属氧化物微粒相互作用并含有Ti,所述疏水基与树脂或溶剂基质相互作用,可以列举例如味の素(株)社以钛酸酯类偶联剂“プレンアクト”的商品名提供的产品群(KR-TTS、KR-46B、KR-55、KR-41B、KR-38S、KR-138S、KR-238S、338X、KR-44、KR9SA)。例如,在钛酸烷基酯的情况下,优选烷基链长物质,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物质,在聚合物中优选高分子量的物质。
作为铝类偶联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异丙醇铝、单仲丁氧基二异丙醇铝、仲丁醇铝、乙醇铝、乙酰乙酸乙酯二异丙醇铝、三(乙酰乙酸乙酯)铝、(乙酰乙酸烷基酯)二异丙醇铝、单乙酰丙酮二(乙酰乙酸乙酯)铝、三(乙酰丙酮)铝、单异丙氧基单油基氧基乙酰乙酸乙酯铝、环状异丙醇氧化铝(aluminum oxide isopropylate)。
其它成分
分散液除了上述必须成分以外,根据需要,还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聚合引发剂,进而也可以配合其它成分。例如,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紫外线遮蔽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调整剂(流平剂)等。
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金属氧化物微粒相对于全部固体成分,优选为30~65重量%。偶联剂相对于全部固体成分,优选含有1~1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10重量%。分散液相对于0.5~50重量份的全部固体成分,优选以50~99.5重量份的比例配合有机溶剂。分散剂相对于全部固体成分,优选为10~20重量%。树脂相对于全部固体成分,优选为20~60重量%。
分散液通过以任意的顺序混合必须成分和其它成分,在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珠等介质,在涂料振荡器、珠磨器等中进行适当分散处理,从而获得涂布组合物。更具体地说,可以通过特开2003-96400号中公开的方法进行调整。因此,该公开公报中公开的说明书和附图的内容包含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
4)光学层叠体
光学层叠体是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上介有防界面的粘合层来形成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光学特性层(例如硬涂层)而成的。光学特性层可以列举选自硬涂层、防静电层、防眩层、低折射率层和防污染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层。
硬涂层
在本发明中,所谓的“硬涂层”,是指在JIS K5600-5-4(1999)规定的铅笔硬度试验中显示出“H”以上的硬度的涂层。硬涂层的膜厚(固化时)为0.1~100μm,优选在0.8~20μm的范围内。硬涂层由树脂和任意成分形成。为了对硬涂层中赋予柔软性,优选添加二聚体以上的低聚物、聚合物。
树脂
作为树脂,优选透明性的树脂,作为其具体例,可以列举作为通过紫外线或电子束而固化的树脂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与溶剂干燥型树脂(热塑性树脂等的、在涂布时仅将用于调整固体成分的溶剂干燥就形成涂膜那样的树脂)的混合物,或热固型树脂的三种,优选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
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具体例,是具有丙烯酸酯系官能团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较低分子量的聚酯树脂、聚醚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硫醇聚烯树脂、多元醇等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低聚物或预聚物、反应性稀释剂,作为这些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的单官能团单体和多官能团单体,例如,多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在将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用作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类、苯甲酰苯甲酸米蚩醇酯、α-戊肟酯、一硫化四甲基秋姆兰、噻吨酮类等。另外,优选混合使用光增敏剂,作为其具体例,可以列举正丁胺、三乙胺、多正丁基膦等。
作为在电离放射性固化型树脂中混合使用的溶剂干燥型树脂,主要可以列举热塑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通常例示的树脂。通过添加溶剂干燥型树脂,能有效防止涂布面的涂膜缺陷。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优选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乙酸乙烯酯类树脂、乙烯基醚类树脂、含卤素树脂、脂环式烯烃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纤维素衍生物、聚硅氧烷类树脂和橡胶或弹性体等。作为树脂,通常使用非结晶性、且可溶在有机溶剂(特别是能溶解多种聚合物、固化性化合物的共通溶剂)中的树脂。特别优选成型性或成膜性、透明性、耐气候性高的树脂,例如苯乙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脂环式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酯类等)等。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在透明基材的材料是TAC等纤维素类树脂的情况下,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优选具体例,可以列举纤维素类树脂,例如硝基纤维素、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基羟基乙基纤维素等。
作为热固化性树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酚树脂、尿素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蜜胺树脂、胍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氨基醇酸树脂、蜜胺-尿素共缩合树脂、硅树脂、聚硅氧烷树脂等。在使用热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添加使用交联剂、聚合引发剂等固化剂、聚合促进剂、溶剂、粘度调整剂等。
防静电剂和/或防眩剂
本发明的硬涂层优选含有防静电剂和/或防眩剂。防静电剂与后述防静电层的项目中说明的相同,防眩剂与在后述防眩层的项目中说明的相同。
溶剂
在形成硬涂层时,使用上述成分与溶剂混合而成的硬涂层用组合物。作为溶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异丙醇、甲醇、乙醇等醇类;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丙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卤代烃;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优选列举酮类。
防静电层
防静电层含有防静电剂和树脂。防静电层的厚度优选为30nm~1μm左右。防静电剂与树脂的混合重量比为90∶10~10∶90,优选为75∶25~50∶50。
防静电剂(导电剂)
作为形成防静电层的防静电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季铵盐、吡啶盐、具有伯~叔氨基等阳离子性基团的各种阳离子性化合物、具有磺酸盐基团、硫酸酯盐基团、磷酸酯盐基团、膦酸酯盐基团等阴离子性基团的阴离子性化合物、氨基酸类、氨基硫酸酯类等两性化合物、氨基醇类、甘油类、聚乙二醇类等非离子性化合物、如锡和钛的醇盐那样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它们的乙酰丙酮盐那样的金属螯合化合物等,此外,可以列举将上述列出的化合物进行高分子量化而成的化合物。此外,还可以使用具有叔氨基、季铵基或金属螯合部分,且能通过电离放射线聚合的单体或低聚物、或具有能通过电离放射线聚合的官能团的偶联剂那样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等聚合性化合物作为防静电剂。此外,作为防静电剂,可以列举导电性聚合物,作为其具体例,可以列举脂肪族共轭类的聚乙炔、芳香族共轭类的对聚苯、杂环式共轭类的聚吡咯、聚噻吩、含杂原子共轭类的聚苯胺、混合型共轭类的聚(亚苯基亚乙烯基),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作为在分子中具有多个共轭链的共轭类多链型共轭类、在饱和高分子内接枝或嵌段共聚了上述共轭高分子链的高分子导电性复合体等。
此外,可以列举导电性超微粒。作为导电性微粒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物质。作为该金属氧化物,可以列举ZnO(折射率1.90,下面括号内的数值表示折射率)、CeO2(1.95)、Sb2O2(1.71)、SnO2(1.997)、经常简称为ITO的氧化铟锡(1.95)、In2O3(2.00)、Al2O3(1.63)、掺杂锑的氧化锡(简称ATO,2.0)、掺杂铝的氧化锌(简称AZO,2.0)等。所谓微粒,是指1微米以下的所谓亚微米尺寸的粒子,优选平均粒径为0.1nm~0.1μm。
树脂
作为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或电离放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包括有机反应性硅化合物)。作为树脂,还可以使用热塑性的树脂,更优选使用热固化性树脂,进一步优选为包含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或电离放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
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是适当混合在分子中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或环氧基的预聚物、低聚物和/或单体的组合物。其中,所谓的电离放射线,是指电磁波或荷电粒子束中具有能聚合或交联分子的能量的放射线,通常使用紫外线或电子束。
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的预聚物、低聚物的例子,可以列举不饱和二羧酸与多元醇的缩合物等不饱和聚酯类、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蜜胺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多元醇丙烯酸酯、蜜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阳离子聚合型环氧化合物。
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的单体的例子,可以列举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氧基丁酯、丙烯酸苯基酯等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2-(N,N-二乙基氨基)乙酯、丙烯酸-2-(N,N-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2-(N,N-二苄基氨基)甲酯、丙烯酸-2-(N,N-二甲基氨基)丙酯等不饱和取代的取代氨基醇酯类、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不饱和羧酸酰胺、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甘醇二丙烯酸酯等化合物、双丙甘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性化合物、和/或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硫醇基的多硫醇化合物,例如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等。
通常,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的单体,根据需要,使用上述化合物的1种或混合使用2种以上,为了对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赋予通常的涂布适应性,优选上述预聚物或低聚物为5重量%以上,上述单体和/或多硫醇化合物为95重量%以下。
在涂布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要求固化时的挠性时,可以减少单体量或使用官能团数为1或2的丙烯酸酯单体。在涂布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要求固化时的耐磨耗性、耐热性、耐溶剂性时,可以设计使用官能团数为3以上的丙烯酸酯单体等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其中,作为官能团为1的单体,可以列举2-羟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己基酯、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作为官能团为2的单体,可以列举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官能团为3的单体,可以列举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
为了调整在涂布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使其固化时的挠性、表面硬度等物性,在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还可以添加在电离放射线照射下不会固化的聚合物树脂。作为具体树脂的例子,是如下的物质。是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等热塑性树脂。其中,从提高挠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添加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等。
在通过照射紫外线进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涂布后的固化时,添加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促进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在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树脂类的情况下,单独或混合使用苯乙酮类、二苯酮类、噻吨酮类、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等。此外,在具有阳离子聚合性官能团的树脂类的情况下,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或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锍盐、芳香族碘盐、金属茂化合物、苯偶姻磺酸酯等。光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为0.1~10重量份。
在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还可以联用下述那样的有机反应性硅化合物。
有机硅化合物可以列举通式:RmSi(OR’)n(在上式中,R和R,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m和n是各自满足m+n=4关系的整数)表示的化合物。
具体地说,可以列举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异丙氧基硅烷、四正丙氧基硅烷、四正丁氧基硅烷、四仲丁氧基硅烷、四叔丁氧基硅烷、四五乙氧基硅烷、四五异丙氧基硅烷、四五正丙氧基硅烷、四五丁丙氧基硅烷、四五仲丁氧基硅烷、四五叔丁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丙氧基硅烷、甲基三丁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丙氧基硅烷、二甲基丁氧基硅烷、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可以在电离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中联用的有机硅化合物是硅烷偶联剂。具体地说,可以列举γ-(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氧基硅烷、N-β-(N-乙烯基苄基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氧基硅烷·盐酸盐、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基硅烷、甲基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二甲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等。
防眩层
防眩层含有防眩剂和树脂。防眩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10μm左右。溶剂和树脂可以与在硬涂层中说明的相同。
防眩剂
作为防眩剂,可以列举微粒,其形状可以列举球状、椭圆状等,优选球状。此外,微粒可以列举无机类、有机类。微粒能发挥防眩性,优选是透明性的。作为微粒的具体例,无机类可以列举二氧化硅珠,有机类可以列举塑料珠。作为塑料珠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苯乙烯珠(折射率1.60)、蜜胺珠(折射率1.57)、丙烯酸珠(折射率1.49)、丙烯酸酯-苯乙烯珠(折射率1.54)、聚碳酸酯珠、聚乙烯珠等。微粒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透明树脂组合物,为2~30重量份,优选为10~25重量份左右。
在调整防眩层用组合物时,优选添加防沉淀剂。这是由于通过添加防沉淀剂,能抑制树脂珠的沉淀,在溶剂内均匀分散。作为防沉淀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粒径为0.5μm以下,优选为0.1~0.25μm左右的二氧化硅珠。
防眩层的膜厚(固化时)为0.1~100μm,优选在0.8~10μm的范围内。通过使膜厚在该范围内,能充分发挥作为防眩层的功能。
低折射率层
低折射率层可以由含二氧化硅或氟化镁的树脂、作为低折射率树脂的氟类树脂、含有二氧化硅或氟化镁的氟类树脂构成,由折射率为1.46以下仍为30nm~1μm左右的薄膜;或由二氧化硅、氟化镁通过化学蒸镀法或物理蒸镀法获得的薄膜构成。对于氟树脂以外的树脂,与构成防静电层的树脂中使用的树脂相同。
低折射率层可以更优选由含聚硅氧烷的1,1-二氟乙烯共聚物构成。具体地说,该含有聚硅氧烷的1,1-二氟乙烯共聚物是以含有30~90%的1,1-二氟乙烯、5~50%的六氟丙烯(包括下述内容在内,百分率均为质量基准)的单体组合物为原料进行共聚而获得的。作为聚硅氧烷成分,可以例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乙基硅氧烷、(聚)二苯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烷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含偶氮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聚硅氧烷、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烷基·芳烷基改性聚硅氧烷、氟代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脂肪酸酯改性聚硅氧烷、甲基氢化聚硅氧烷、含硅烷醇基的聚硅氧烷、含烷氧基的聚硅氧烷、含苯酚基的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羧酸改性聚硅氧烷、甲醇改性聚硅氧烷、环氧改性聚硅氧烷、巯基改性聚硅氧烷、氟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等。其中,优选具有二甲基硅氧烷结构的物质。
构成低折射率层的上述含聚硅氧烷的1,1-二氟乙烯共聚物,各成分在单体组合物中的比例是1,1-二氟乙烯为30~90%,优选为40~80%,特别优选为40~70%,此外,六氟丙烯为5~50%,优选为10~50%,特别优选为15~45%。该单体组合物还可以含有0~40%四氟乙烯,优选为0~35%,特别优选为10~30%。
上述单体组合物在不损害上述含聚硅氧烷的1,1-二氟乙烯共聚物的使用目的和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在例如20%以下,优选为10%以下的范围内含有其他共聚成分,作为该其他共聚成分的具体例,可以例示氟乙烯、三氟乙烯、氯三氟乙烯、1,2-二氯-1,2-二氟乙烯、2-溴-3,3,3-三氟乙烯、3-溴-3,3-二氟丙烯、3,3,3-三氟丙烯、1,1,2-三氯-3,3,3-三氟丙烯、α-三氟甲基丙烯酸等含有氟原子的聚合性单体。
由如上单体组合物获得的含氟共聚物的含氟比例必须为60~70%,优选含氟比例为62~70%,特别优选为64~68%。通过使含氟比例在该特定的范围内,使得含氟聚合物对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通过含有该含氟聚合物作为成分,使得能形成对各种基材具有优异的粘结性,具有高透明性和低折射率,并且具有足够优异的机械强度的薄膜,因此可以充分提高薄膜的所形成的表面的耐擦伤性等机械特性,是非常适合的。
该含氟共聚物的分子量,以聚苯乙烯校准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200000,特别优选为10000~100000。通过使用具有该范围的分子量的含氟共聚物,使得所得的氟类树脂组合物的粘度是适合的,因此可以形成具有确实适合的涂布性的氟类树脂组合物。含氟共聚物自身的折射率优选为1.45以下,特别优选为1.4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0以下。在使用折射率超过1.45的含氟共聚物的情况下,由所得的氟类涂料形成的薄膜有时防反射效果小。
作为低折射率剂的具体例,优选使用通过热或电离放射线固化的含氟化合物。该固化物的动摩擦系数优选为0.02~0.18,更优选为0.03~0.15。通过使动摩擦系数在该范围内,使得能有效防止摩擦表面时的擦伤。对纯水的接触角优选为90~130度,更优选为100~120度。通过使对纯水的接触角在该范围内,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指纹、油污等的附着。此外,为了提高膜强度,还可以在本发明的低折射率层中适当添加二氧化硅粒子等填料。
作为低折射率剂中使用的固化性的含氟化合物,除了含全氟烷基的硅烷化合物(例如,(十七氟-1,1,2,2-四氢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等以外,可以列举以含氟单体单元和用于赋予交联反应性的构成单元为构成成分的含氟共聚物。
作为含氟单体单元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氟烯烃类(例如氟乙烯、1,1-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2,2-二甲基-1,3-间二氧杂环戊烯等)、(甲基)丙烯酸的部分或完全氟化的烷基酯衍生物类(例如ビスコ一ト6FM(大阪有机化学制造)、M-2020(ダイキン制造)等)、完全或部分氟化的乙烯基醚类等,优选全氟烯烃类,从折射率、溶解性、透明性、获得性等观点出发,特别优选六氟丙烯。
作为用于赋予固化反应性的结构单元,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缩水甘油基乙烯基醚那样在分子内具有自固化性官能团的单体预先通过聚合而获得的结构单元、通过具有羧基、羟基、氨基或磺基等的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羟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烯丙基酯、羟基乙基乙烯基醚、羟基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巴豆酸等)的聚合而获得的结构单元、在这些结构单元中通过高分子反应导入(甲基)丙烯酰基等固化反应性基团而得到的结构单元(例如,可以通过与羟基作用的方法而等导入丙烯酰氯)。
此外,除了上述含氟单体单元、用于赋予固化反应性的结构单元以外,从对溶剂的溶解性、皮膜的透明性等观点出发,还可以适当共聚不含有氟原子的单体。对可联用的单体单元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列举例如烯烃类(乙烯、丙烯、异戊二烯、氯乙烯、1,1-二氯乙烯等)、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等)、苯乙烯衍生物(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醚类(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环己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酯类(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肉桂酸乙烯酯等)、丙烯酰胺类(N-叔丁基丙烯酰胺、N-环己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酰胺类、丙烯腈衍生物等。
对于上述聚合物,还可以如特开平8-92323号、特开平10-25388号、特开平10-147739号、特开平12-17028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适当联用固化剂。特别是在聚合物的固化反应性基团是如羟基、羧基那样单独没有固化反应性的基团的情况下,必须联用固化剂。作为固化剂,可以列举例如多异氰酸酯类、氨基塑料、多元酸或其酸酐等。另一方面,在固化反应性基团是自固化反应性基团的情况下,特别地可以不添加固化剂,但还可以适当联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环氧化合物等各种固化剂。
在低折射率剂中特别有用的含氟共聚物是全氟烯烃与乙烯基醚类或乙烯基酯类的无规共聚物。特别优选具有可单独进行交联反应的基团((甲基)丙烯酰基等自由基反应性基团、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等开环聚合性基团等)。这些含有交联反应性基团的聚合单元优选占聚合物全部聚合单元的5mol%~70mol%,有时特别优选为30mol%~60mol%。
此外,在本发明的低折射率剂中,为了赋予防污染性,优选在含氟聚合物中导入聚硅氧烷结构。对聚硅氧烷结构的导入方法没有限制,例如,优选如特开平11-189621号、特开平11-228631号、特开2000-313709号中记载的那样,使用聚硅氧烷超偶氮引发剂(macro-azo-initiator)导入聚硅氧烷嵌段共聚成分的方法;如特开平2-251555号、特开平2-308806号记载的那样,使用聚硅氧烷大分子单体导入聚硅氧烷接枝共聚成分的方法。在这些情况下,聚硅氧烷成分优选为聚合物中的0.5质量%~10质量%,有时特别优选为1质量%~5质量%。
为了赋予防污染性,除上述以外,还优选添加含反应性基团的聚硅氧烷(例如,商品名:KF-100T、X-22-169AS、KF-102、X-22-3701IE、X-22-164B、X-22-5002、X-22-173B、X-22-174D、X-22-167B、X-22-161AS,以上为信越化学工业(株)制造;商品名:AK-5、AK-30、AK-32,以上为东亚合成(株)制造;商品名:サイラプレ一ンFM0275、サイラプレ一ンFM0721、以上为チツソ(株)制造等)的方法。此时,这些聚硅氧烷优选在低折射率层的全部固体成分的0.5质量%~10质量%的范围内添加,有时特别优选为1质量%~5质量%。
在本发明中的低折射率剂中,作为市售的含氟化合物,还可以使用例如TEFRON(R)AF1600(デユポン社制造:折射率n=1.30)、CYTOP(旭硝子(株)社制造:n=1.34)、17FM(三菱レ一ヨン(株)社制造:n=1.35)、オプスタ一JN-7212(JSR(株)社制造:n=1.40)、オプスタ一JN-7228(JSR(株)社制造:n=1.42)、LR201(日产化学工业(株)社制造:n=1.38)(均为商品名)等。
除此之外,低折射率层还可以由含有SiO2的薄膜构成,还可以通过蒸镀法、溅射法或等离子体CVD法等,或由包含SiO2的溶胶液形成SiO2凝胶膜的方法来形成。另外,低折射率层除了SiO2以外,还可以由MgF2薄膜或其他原料形成,从对下层的粘结性高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SiO2薄膜。在上述方法中,在通过等离子体CVD法进行时,优选在以有机硅氧烷为原料气体,在不存在其他无机蒸镀源的条件下进行,此外,优选将被蒸镀体尽可能维持低温度下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作为低折射率剂,优选使用“具有空隙的微粒”。“具有空隙的微粒”能保持低折射率层的层强度,并降低其折射率。在本发明中,“具有空隙的微粒”,是指在微粒的内部形成填充有气体的结构和/或含有气体的多孔结构体,与微粒本来的折射率相比,折射率与微粒中气体的占有率成反比例地降低的微粒。此外,在本发明中,根据微粒的形态、结构、凝集状态、涂膜内部的微粒的分散状态,还包括在内部和/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能形成纳米孔结构的微粒。
作为具有空隙的无机类微粒的具体例,优选列举,使用在特开2001-233611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粒。具有空隙的二氧化硅微粒容易制造,其自身的硬度较高,因此在通过与粘合剂混合而形成低折射率层时,能提高其层强度,且可以将折射率调节1.20~1.45左右的范围内。特别是作为具有空隙的有机类微粒的具体例,优选列举,使用特开2002-80503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制备的中空聚合物微粒。
作为可以在涂膜的内部和/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形成纳米孔结构的微粒,除了上述二氧化硅微粒以外,还可以列举,为了提高比表面积而制造的使各种化学物质吸附在填充用的柱和表面的多孔部分中的除放材料;在催化剂固定中使用的多孔微粒;或为了组装在绝热材料、低介电材料中的中空微粒的分散体、凝集体。作为其具体物质,可以使用在本发明的优选粒径的范围内的来自日本シリカ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为Nipsil和Nipgel中的多孔质二氧化硅微粒的集合体、在本发明的优选粒径的范围内的来自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制的二氧化硅微粒具有链状相连结构的胶态二氧化硅UP系列(商品名)。
微粒的平均粒径为5nm~300nm,优选下限为8nm以上,上限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下限为10nm以上,上限为80nm以下。通过使微粒的平均粒径在该范围内,从而能对低折射率层赋予优异的透明性。
低折射率层的形成
可以通过将含氟共聚物与树脂根据需要在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照射活性能量线,或在热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加热,使其聚合,形成涂膜。使用的树脂可以与在防眩层中说明的相同。
树脂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含氟共聚物,为30~150重量份,优选为35~10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40~70重量份。此外,在包含含氟共聚物和树脂的聚合物形成成分的总量中,含氟比例为30~55重量%,优选为35~50重量%。
通过使添加量或含氟比例在上述范围内,从而使低折射率层对基材的粘结性良好,此外,可以使折射率很高,获得良好的防反射效果。
在低折射率层的形成中,优选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溶剂,使粘度处于能获得作为树脂组合物的理想的涂布性的0.5~5cps(25℃),优选在0.7~3cps(25℃)的范围内。可以形成能实现对可见光线优异的防反射膜,并且能形成均匀、没有涂布不均的薄膜,且对基材的粘结性特别优异的低折射率层。
树脂的固化方法可以与在防眩层项中说明的相同。在使用用于固化处理的加热方法的情况下,优选在氟类树脂组合物中添加通过加热,产生例如自由基而引发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的热聚合引发剂。
低折射率层的膜厚(nm)dA优选满足下式(V):
dA=mλ(4nA)(V)
(上式中,nA表示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m表示正的奇数,优选表示1,λ是波长,优选在480~580nm范围的值)。
此外,在本发明中,从低反射率化的观点出发,低折射率层优选满足下述数学式(VI):120<nA dA<145(VI)。
防污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为了防止低折射率层的最表面的污染,还可以设置防污染层,优选在与形成低折射率层的光透射性基材的一面的相反面侧设置防污染层。防污染层可以进一步谋求改善防反射层叠体的防污染性和耐擦伤性。
作为防污染层用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对在分子中具有氟原子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相溶性低,难以在低折射率层中添加的氟类化合物和/或硅类化合物;对在分子中具有氟原子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和微粒具有相溶性的氟类化合物和/或硅类化合物。
2.显示元件
显示元件可以是液晶显示、EL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荧光显示等的任一种,优选使用液晶显示、EL显示。它们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材料。
3.图像显示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的方式,提出了使用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图像显示部件。具体地说,是在第1偏振板和第2偏振板之间夹持显示元件而成的图像显示部件,
第1偏振板是上面说明的本发明的偏振板,且位于观察侧,
第2偏振板由2个光透射性基材和夹持在其间的偏振器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优选第2偏振板中的一方的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第2偏振板中的另一方的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或拉伸性基材。更优选拉伸性基材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无拉伸性基材是三乙酸纤维素。
4.图像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中,提出了具有本发明的偏振板或图像显示部件的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在电视、电脑、文字处理机等的显示器显示中使用。特别是在CRT(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PDP(等离子体显示器)、LCD(液晶面板显示器)、ELD(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的显示器的表面中使用。
实施例
使用下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的内容。
偏振器的制备
将厚度75μm、聚合度2400、皂化度99.9%以上的聚乙烯醇薄膜在干式、拉伸倍率为5倍的条件下,进行单轴拉伸,在保持绷紧的状态下,在每100重量份水,分别含有0.03重量份碘和5重量份碘化钾的28℃的水溶液中浸渍60秒。然后,在保持绷紧状态下,在每100重量份水分别含有8.0重量份硼酸和6.8重量份碘化钾的71℃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渍300秒。然后,用28℃的纯水水洗10秒。在50℃下将水洗的薄膜干燥600秒,从而制备偏振器。
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的制备
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
按照88∶12的配合比来混合下述树脂和分散液而进行制备。
树脂的组成
作为树脂,为バイロン280(东洋纺社制造)
作为溶剂,为甲苯和甲乙酮∶甲乙酮(1∶1)
分散液的组成
金红石型氧化钛:MT-500HD(テイカ制造) 10重量份
分散剂
デイスパ一ビツク163(ビツクケミ一·ジヤパン社制)2重量份
光固化性树脂:PET30(日本化药制造) 4重量份
钛酸酯偶联剂:TA-25(松本交商制造) 1.28重量份
光引发剂:Irgacure184(日本チバガイギ一制造) 0.2重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 17.48重量份
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2
在树脂的组成中,将バイロン280(东洋纺社制造)改变为作为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类粘合剂的LX660和KW75(4∶3)(大日本インキ社),此外,将树脂与分散液改变为84∶16的配合比,除此以外,与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同样制备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2。
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3
在树脂的组成中,将バイロン280(东洋纺社制造)改变为作为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类粘合剂LX660(大日本インキ社制)、KW75(大日本インキ社制)和聚酯树脂バイロン300(东洋纺社制造)(10∶1∶1),此外,将树脂与分散液改变为75∶25的配合比,除此以外,与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同样制备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3。
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4
除了将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的树脂与分散液的组成改变为68∶32以外,与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同样制备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4。
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5
除了将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的树脂与分散液的组成改变为95∶5以外,与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同样制备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5。
硬涂层用组合物的制备
将以80∶20∶6混合了DPHA、丙烯酸聚合物和Irgacure184的硬涂层树脂用甲苯稀释,制备硬涂层用组合物。
粘合剂的制备
粘合剂1
5重量%聚乙烯醇水溶液
粘合剂2
20重量%异氰酸酯类树脂水溶液
(三井武田ケミカル社制造:タケネ一トWD-725)
偏振板的制备
实施例1
1)在表面进行了皂化处理(2mol/l的NaOH(或KOH)溶液:在55度下浸渍3分钟后,水洗,用キムワイプ(Kimwipe)完全除去水滴后,在50度的烘箱中干燥1分钟)的厚度80μm的三乙酸纤维素(TAC)薄膜(无拉伸基材:第1光透射性基材)上,涂布干燥膜厚100nm的粘合剂1,与制备的偏振器贴合,在60℃下干燥5分钟,除去溶剂,在偏振器的一面上层叠TAC保护薄膜。
2)在一面进行了易粘合处理的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东洋纺社制造的A4100)(拉伸基材:第2光透射性基材)的不易粘合处理面上,通过照相凹版涂布法以膜厚100nm涂布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在70℃下干燥1分钟。然后,在防界面的粘合层上,通过照相凹版涂布法以6μm膜厚涂布硬涂层用组合物后,在70℃下干燥1分钟,通过136mjUV照射进行固化,制备光学层叠体。
3)在该光学层叠体的PET(拉伸基材:第2光透射性基材)的进行了易粘合处理的面上,涂布粘合剂2,使得干燥后的膜厚为100nm,与附着有TAC薄膜的偏振器的没有TAC的面贴合,在60℃下干燥5分钟后,在40℃下老化72小时,制造偏振板。防界面的粘合层的折射率为1.57,没有产生干涉条纹。
实施例2
将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改变为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2,改变其涂布量,使干燥后的膜厚为50nm,在40℃下老化96小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制造偏振器。防界面的粘合层的折射率为1.58,没有产生干涉条纹。
实施例3
将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改变为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3,改变其涂布量,使干燥后的膜厚为150nm,在40℃下老化96小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制造偏振器。防界面的粘合层的折射率为1.59,没有产生干涉条纹。
比较例1
将PET薄膜(拉伸基材:第2光透射性基材)改变为在两面进行了易粘合处理(折射率1.56)的市售品PET薄膜(100μm:A4300[东洋纺社制造]),不使用防界面的粘合层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获得偏振板。在该PET薄膜与硬涂层之间产生界面,产生强干涉条纹。
比较例2
将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改变为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制造偏振板。防界面的粘合层的折射率为1.65,产生干涉条纹,此外,无机超微粒含量很多,因此无法获得足够的粘结性。
比较例3
除了将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1改变为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5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制造偏振板。防界面的粘合层的折射率为1.54,产生干涉条纹。
比较例4
1)在表面进行了皂化处理(2mol/l的NaOH(或KOH)溶液:在55度下浸渍3分钟后,水洗,用キムワイプ完全除去水滴后,在50度的烘箱中干燥1分钟)的厚度80μm的三乙酸纤维素(TAC)薄膜(无拉伸基材:第1光透射性基材)上,涂布干燥膜厚100nm的粘合剂1,与制备的偏振器贴合,在60℃下干燥5分钟,除去溶剂,在偏振器的一面上层叠TAC保护薄膜。
2)在厚度80μm的三乙酸纤维素(TAC)薄膜(无拉伸基材:第2光透射性基材)上,通过照相凹版涂布法以6μm膜厚涂布硬涂层用组合物后,在70℃下干燥1分钟,通过136mjUV照射进行固化,制备光学层叠体。
3)对该光学层叠体进行皂化处理,在涂布了硬涂层的面的相反面上,涂布粘合剂1,使得干燥后的膜厚为100nm,贴合,在60℃下干燥5分钟,除去溶剂,进而在40℃下老化72小时,制造偏振板。由于不使用防界面的粘合层,因此产生干涉条纹,由于第2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类型,因此表面平坦性受到损害,也没有硬度。
评价试验
对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光学层叠体进行以下的评价试验,其结果记载在表1中。
评价1:强度(硬度)评价
对于光学层叠体的硬度,使用铅笔硬度。作为测定方法,根据JIS-K-5400进行测定,通过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评价◎:有3H以上的强度。
评价×:有不足H的强度。
评价2:粘结性评价试验
根据JIS-K-5400(划格粘结试验方法),目视光学层叠体的最表面的涂膜有无剥离,通过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评价◎:完全没有涂膜的剥离。
评价○:涂膜没有全部剥离,但存在剥离。
评价×:涂膜全部剥离。
评价3:有无干涉条纹试验
在光学层叠体的硬涂层的相反面上,贴合黑色胶带以防止背面反射,在三波长荧光下从硬涂层面目视观察光学层叠体,通过下述基准评价。
评价基准
评价◎:在全方位的目视观察下没有产生干涉条纹。
评价○:在全方位的目视观察下,产生若干干涉条纹,但作为制品没有问题。
评价×:在全方位的目视观察下,产生干涉条纹。
评价4:表面平坦性试验
在光学层叠体的硬涂层面的相反面上,用透明粘合片(巴川制纸所制造TD-06A等)贴合厚度1mm以上的黑丙烯酸板,在水平机器中放置试样,目视观察机器上方2.5m处的白色荧光灯管(32瓦×2根)在硬涂层面上的映现,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评价◎:映现的荧光灯管的线没有失真,笔直地呈现,平坦性良好。
评价×:映现的荧光灯管的线失真,平坦性差。
评价5:耐湿性:透湿度试验
根据JIS Z0208,对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第2光透射性基材进行透湿度测定。另外,这里所谓的透湿度是实际使用的膜厚的薄膜基材的测定值。其结果可以确认,用作无拉伸基材的TAC薄膜的耐湿性小,为470g/m2/24小时,相反,用作拉伸性基材的PET薄膜为7~19g/m2/24小时,耐湿性优异。
表1
防界面的粘合层用组合物 | 评价1 | 评价2 | 评价3 | 评价4 | |
树脂∶分散液 | |||||
实施例1 | 88∶12 | ◎ | ◎ | ◎ | ◎ |
实施例2 | 84∶16 | ◎ | ◎ | ◎ | ◎ |
实施例3 | 75∶25 | ◎ | ◎ | ◎ | ◎ |
比较例1 | - | × | ◎ | × | ◎ |
比较例2 | 68∶32 | ◎ | × | × | ◎ |
比较例3 | 95∶5 | ◎ | ◎ | × | ◎ |
比较例4 | - | × | ◎ | × | × |
Claims (15)
1.一种偏振板,是具有第1光透射性基材,和在第1光透射性基材上依次具有偏振器和光学层叠体而成的偏振板,其中,
第1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
构成上述光学层叠体的第2光透射性基材是拉伸性基材,
上述光学层叠体是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上具有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光学特性层而成的,
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上介有防界面的粘合层来形成上述光学特性层,使得不存在第2光透射性基材与上述光学特性层的界面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拉伸性基材是单轴拉伸基材或双轴拉伸基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拉伸性基材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无拉伸性基材是三乙酸纤维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防界面的粘合层由树脂和分散液形成,上述分散液包含具有1nm~30nm的一次粒径的金属氧化物微粒、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具有阴离子性极性基团的分散剂、有机溶剂、钛酸酯类或铝类偶联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金属氧化物微粒是选自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铈、氧化锑、铟锡混合氧化物和锑锡混合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树脂与上述分散液的混合比是75∶25~92∶8。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树脂是聚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防界面的粘合层进一步包含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光学特性层是选自硬涂层、防静电层、防眩层、低折射率层和防污染层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11.一种图像显示部件,是在第1偏振板和第2偏振板之间夹持显示元件而成的图像显示部件,其中,
第1偏振板是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且位于观察侧,
第2偏振板由2个光透射性基材和夹持在其间的偏振器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显示部件,其中,第2偏振板中的一方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第2偏振板中的另一方的光透射性基材是无拉伸性基材或拉伸性基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显示部件,其中,上述拉伸性基材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显示部件,其中,上述无拉伸性基材是三乙酸纤维素。
15.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或权利要求11~14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99009/2005 | 2005-03-30 | ||
JP2005099009 | 2005-03-30 | ||
PCT/JP2006/306513 WO2006106758A1 (ja) | 2005-03-30 | 2006-03-29 | 偏光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56093A true CN101156093A (zh) | 2008-04-02 |
CN101156093B CN101156093B (zh) | 2011-08-31 |
Family
ID=37073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110838A Active CN101156093B (zh) | 2005-03-30 | 2006-03-29 | 偏振板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266661A1 (zh) |
JP (1) | JPWO2006106758A1 (zh) |
KR (1) | KR20080008346A (zh) |
CN (1) | CN101156093B (zh) |
TW (1) | TWI384265B (zh) |
WO (1) | WO2006106758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67534A (zh) * | 2009-12-18 | 2012-09-1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01738651B (zh) * | 2008-11-17 | 2012-11-14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片及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
CN102933993A (zh) * | 2010-06-08 | 2013-02-13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膜、防眩性膜和偏振片 |
CN103069314A (zh) * | 2010-08-04 | 2013-04-24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光学膜 |
CN107430237A (zh) * | 2015-03-25 | 2017-12-01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偏振膜用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09283602A (zh) * | 2017-07-19 | 2019-01-29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薄膜的制造方法、薄膜形成材料、光学薄膜、及光学部件 |
CN109277613A (zh) * | 2017-07-20 | 2019-01-29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切削装置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712579A (en) * | 2005-08-12 | 2007-04-0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Protect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and polarizing plate |
CN102036818B (zh) * | 2008-03-31 | 2014-04-02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光学应用的聚酯膜 |
JP2010091603A (ja) * | 2008-10-03 | 2010-04-22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0091602A (ja) * | 2008-10-03 | 2010-04-22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TWI443169B (zh) * | 2008-10-24 | 2014-07-01 | Cheil Ind Inc | 黏著劑組成物以及光學零件 |
KR101305378B1 (ko) * | 2010-03-19 | 2013-09-0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인식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JP2012103283A (ja) * | 2010-11-05 | 2012-05-31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偽造防止媒体 |
KR102138213B1 (ko) * | 2010-11-24 | 2020-07-27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 유기 광 디바이스 및 유기 광 디바이스의 보호 부재 |
WO2013005710A1 (ja) * | 2011-07-06 | 2013-01-10 | 東海光学株式会社 | 防曇性光学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028333B2 (ja) * | 2012-01-17 | 2016-11-1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樹脂組成物、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5304939B1 (ja) | 2012-05-31 | 2013-10-0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視認性改善方法 |
JP6812656B2 (ja) * | 2015-04-10 | 2021-01-13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6812655B2 (ja) * | 2015-04-10 | 2021-01-13 | 東洋紡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US9533877B2 (en) * | 2015-04-17 | 2017-01-03 | Innovative Micro Technology | Anodic bonding of dielectric substrates |
JP2017049604A (ja) * | 2016-11-15 | 2017-03-09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円偏光板 |
WO2020149976A1 (en) * | 2019-01-18 | 2020-07-23 |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 Stretchabl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 compositions |
JP2019124959A (ja) * | 2019-04-04 | 2019-07-25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円偏光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129162C2 (de) * | 1980-07-31 | 1983-10-20 | Nitto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baraki, Osaka | Polarisierender Film |
JPH08271734A (ja) * | 1995-04-03 | 1996-10-18 | Fujimori Kogyo Kk | 前面側偏光板の前面側保護シート、および該前面側保護シートの偏光素膜側への貼着方法 |
DE19755627A1 (de) * | 1997-12-15 | 1999-07-01 |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 Optische Elemente |
US6933991B2 (en) * | 1999-01-22 | 2005-08-23 | White Electronic Designs Corp. | Super bright low reflectan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2001318230A (ja) * | 2000-03-01 | 2001-11-16 | Nitto Denko Corp | 偏光部材、面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DE60101196T2 (de) * | 2000-03-23 | 2004-04-15 |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 Durchlaessige lichtstreuende schichtfolie und fluessigkristall-anzeige |
US6630289B1 (en) * | 2000-08-22 | 2003-10-07 |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Photo-patterned light polarizing films |
EP1345048A4 (en) * | 2000-12-18 | 2006-06-07 | Nippon Kayaku Kk | OPTICAL FILM, POLARIZATION FOIL FROM THE OPTICAL FIL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ANGLE OF THE POLARIZATION FOIL |
TWI225511B (en) * | 2001-01-15 | 2004-12-2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Coating composition, coating film thereof, antireflection coating, antireflection film, image display, and intermediate product |
KR20030014587A (ko) * | 2001-08-10 | 2003-02-19 | 미쓰비시 가가꾸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
JP2003096400A (ja) * | 2001-09-25 | 2003-04-03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その塗膜、反射防止膜、反射防止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の調製方法 |
JP2003121642A (ja) * | 2001-10-10 | 2003-04-23 | Nitto Denko Corp | 広視角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US20030107807A1 (en) * | 2001-12-06 | 2003-06-12 | Yuuji Saiki | Optical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WO2003049943A1 (fr) * | 2001-12-10 | 2003-06-19 |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 | Film en polyester adhesif pour utilisation optique |
JP4145535B2 (ja) * | 2002-03-08 | 2008-09-0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のリターデーション設定方法 |
US7083752B2 (en) * | 2002-05-20 | 2006-08-01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Cellulose acetate films prepared by coating methods |
JP3687854B2 (ja) * | 2002-10-15 | 2005-08-24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US20040223221A1 (en) * | 2002-12-20 | 2004-11-11 | Vision-Ease Lens, Inc. | Polarizing plate and eyewear plastic article containing the same |
JP2004294982A (ja) * | 2003-03-28 | 2004-10-21 | Sumitomo Chem Co Ltd | 位相差板一体型偏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JP3902186B2 (ja) * | 2003-04-21 | 2007-04-04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帯電防止型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3957700B2 (ja) * | 2003-04-25 | 2007-08-1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WO2005005061A1 (ja) * | 2003-07-10 | 2005-01-20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被膜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光学機能層、光学補償板、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US7232556B2 (en) * | 2003-09-26 | 2007-06-19 | Nanoproducts Corporation | Titanium comprising nanoparticles and related nanotechnology |
JP2005255706A (ja) * | 2004-03-09 | 2005-09-22 | Lintec Corp | 粘接着剤組成物、光ディスク製造用シート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
JP2006018089A (ja) * | 2004-07-02 | 2006-01-19 | Nippon Zeon Co Ltd |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6039420A (ja) * | 2004-07-29 | 2006-02-0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TW200712579A (en) * | 2005-08-12 | 2007-04-0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Protect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and polarizing plate |
-
2006
- 2006-03-29 KR KR1020077025205A patent/KR20080008346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06-03-29 CN CN2006800110838A patent/CN101156093B/zh active Active
- 2006-03-29 WO PCT/JP2006/306513 patent/WO200610675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3-29 TW TW095111034A patent/TWI384265B/zh active
- 2006-03-29 US US11/817,823 patent/US2008026666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3-29 JP JP2007512806A patent/JPWO2006106758A1/ja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8651B (zh) * | 2008-11-17 | 2012-11-14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片及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
CN102667534A (zh) * | 2009-12-18 | 2012-09-1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02667534B (zh) * | 2009-12-18 | 2014-11-05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02933993A (zh) * | 2010-06-08 | 2013-02-13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膜、防眩性膜和偏振片 |
CN102933993B (zh) * | 2010-06-08 | 2015-04-22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膜、防眩性膜和偏振片 |
CN103069314A (zh) * | 2010-08-04 | 2013-04-24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光学膜 |
CN103069314B (zh) * | 2010-08-04 | 2015-07-08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光学膜 |
CN107430237A (zh) * | 2015-03-25 | 2017-12-01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偏振膜用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07430237B (zh) * | 2015-03-25 | 2021-06-29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偏振膜用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09283602A (zh) * | 2017-07-19 | 2019-01-29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薄膜的制造方法、薄膜形成材料、光学薄膜、及光学部件 |
CN109277613A (zh) * | 2017-07-20 | 2019-01-29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切削装置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
CN109277613B (zh) * | 2017-07-20 | 2022-12-06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切削装置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384265B (zh) | 2013-02-01 |
WO2006106758A1 (ja) | 2006-10-12 |
KR20080008346A (ko) | 2008-01-23 |
US20080266661A1 (en) | 2008-10-30 |
CN101156093B (zh) | 2011-08-31 |
JPWO2006106758A1 (ja) | 2008-09-11 |
TW200702749A (en) | 2007-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56093B (zh) | 偏振板 | |
CN1922008B (zh) | 抗反射薄膜、偏振片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 | |
CN101957460B (zh) | 抗反射薄膜、偏振片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 | |
CN101221262B (zh) | 光学膜 | |
KR101139267B1 (ko) | 광학 기능 필름, 반사 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 |
CN100552475C (zh) | 防反射膜、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 |
JP5531509B2 (ja)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4887013B2 (ja) |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JP5264605B2 (ja) | 防眩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CN103299217A (zh) | 防反射膜、防反射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 |
JP2007293303A (ja) | 光散乱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KR20070088394A (ko) | 광학 필름, 반사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 |
JP2007045142A (ja) | 防眩性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該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該偏光板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
KR20070048217A (ko) | 반사방지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영상 표시장치 | |
US8318301B2 (en) |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
JP2007065635A (ja) | 光学フィルム、特に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5408991B2 (ja)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07057612A (ja) |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該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並びに該偏光板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4962192B2 (ja)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4856880B2 (ja) |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05148623A (ja) |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 |
JP2012078539A (ja) |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5096069B2 (ja)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05283652A (ja) |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5450168B2 (ja) | 帯電防止性の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