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6262B - 可挠性非卤素电线 - Google Patents

可挠性非卤素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6262B
CN101136262B CN2007101478576A CN200710147857A CN101136262B CN 101136262 B CN101136262 B CN 101136262B CN 2007101478576 A CN2007101478576 A CN 2007101478576A CN 200710147857 A CN200710147857 A CN 200710147857A CN 101136262 B CN101136262 B CN 101136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ylene
copolymer
electric wires
halogen electric
flexible n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78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6262A (zh
Inventor
中山明成
清水道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abl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ab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able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abl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6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6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2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9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or by flame
    • H01B7/295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or by flame using material resistant to flame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挠性优异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该非卤素电线1用绝缘体4被覆捻合了多根单线2的导体3,所述单线2的直径为0.12~0.31mm,所述绝缘体4为如下形成的交联树脂组合物:将包含25~40重量%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氧的除醋酸乙烯酯以外的乙烯基单体的乙烯系共聚物作为主成分,将弹性体作为副成分,混合所述主成分和副成分而形成树脂成分材料,混合该树脂成分材料和金属氢氧化物而形成被覆材料,在该被覆材料被覆于上述导体后,进行交联而形成交联树脂组合物。

Description

可挠性非卤素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性的非卤素电线,涉及可挠性优异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
背景技术
非卤素阻燃性电线或电缆(以下称为非卤素电线)作为PVC替代电线或电缆被广泛采用。用于非卤素电线的绝缘体的非卤素阻燃性材料为对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等聚烯烃系聚合物或乙丙橡胶(EPDM)等烯烃系橡胶大量添加了作为阻燃剂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在非卤素电线要求耐热性的情况,使用对绝缘体的非卤素阻燃性材料进行了交联的树脂组合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278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往的非卤素电线由于对作为非卤素阻燃性材料的树脂组合物大量添加金属氢氧化物而形成绝缘体,因此柔软性欠佳。因此,以往的非卤素电线要同时得到PVC电线或电缆那样的阻燃性和可挠性是极其困难的。
另外,尽管EPDM等烯烃系橡胶柔软,但是由于在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氧,因此燃烧时的放热多,难以赋予充分的阻燃性。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电线的可挠性,考虑了提高金属导体(捻合多根单线后的导体,以下称为导体)的可挠性。但是,如果为了提高导体的可挠性而使单线直径变细,则在电线的制造和加工等操作时容易发生导体的断线或单线的断裂。
由此可见,提供可挠性优异的非卤素电线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可挠性优异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当然,也需要同时考虑到耐热性、阻燃性、强度高,末端加工容易,材料成本便宜,不会对环境放出物质,混炼加工容易,耐油性、挤出加工容易,提高耐寒性、耐磨耗性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卤素电线,该非卤素电线是用绝缘体被覆捻合了多根单线的导体的非卤素电线,所述单线的直径为0.12~0.31mm,所述绝缘体为如下形成的交联树脂组合物:将包含25~40重量%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氧的除醋酸乙烯酯以外的乙烯基单体的乙烯系共聚物作为主成分,将弹性体作为副成分,混合这些主成分和副成分而形成树脂成分材料,混合该树脂成分材料和金属氢氧化物而形成被覆材料,在该被覆材料被覆于上述导体后,进行交联而形成交联树脂组合物。
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树脂成分材料,可以添加50~300重量份上述金属氢氧化物。
上述乙烯系共聚物可以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乙烯-丙烯酸类橡胶、乙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马来酸改性EEA、马来酸改性EBA、马来酸改性EMA、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即乙烯与乙烯基单体化学结合而形成的共聚物。
上述弹性体可以是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PR)、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橡胶(EPDM)、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加氢NBR、丙烯酸类橡胶、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橡胶、乙烯-辛烯共聚物橡胶(EOR)、乙烯-(1-丁烯)共聚物橡胶(EBR)、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EPR等烯烃系橡胶以1微米以下的尺寸分散到聚丙烯(PP)中的反应器合金(reactor blend)型(植入型)热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SBS)、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SIS)、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SEBS)等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SBR)、加氢SBR、苯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混合。
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树脂成分材料,上述被覆材料可以添加占上述金属氢氧化物的5重量%以下的润滑剂。
上述润滑剂的熔点为100℃以下,可以是脂肪酸金属盐、脂肪酸酰胺、脂肪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或者多元醇的脂肪酸酯的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乙烯基单体可以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甲酯。
在上述导体的表面可以实施镀锡、镀镍、镀银、镀金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导体的外周也可以卷绕由树脂、纸、布、金属箔中的任意一种构成的分隔带。
在上述绝缘体的外周可以形成由金属线的编织物、金属带、导电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构成的电磁屏蔽体。
本发明可以发挥如下所述的优异效果。
(1)可以实现可挠性优异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
附图说明
图1(a)~(c)分别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的截面图;
图2为导体的截面图和其部分放大图。
图3为可挠性试验装置的原理图。
符号说明
1可挠性非卤素电线
2单线
3导体
4绝缘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a)所示,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1为用绝缘体4被覆捻合了多根单线2的导体(铜导体)3而成的非卤素电线1,其中,上述单线2的直径为0.12~0.31mm,上述绝缘体4为如下形成的交联树脂组合物:将包含25~40重量%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氧的除醋酸乙烯酯以外的乙烯基单体(未图示)的乙烯系共聚物(未图示)作为主成分,将弹性体(未图示)作为副成分,混合这些主成分和副成分而形成树脂成分材料(未图示),混合该树脂成分材料和金属氢氧化物(未图示)而形成被覆材料(未图示),在该被覆材料被覆于上述导体3后,进行交联而形成交联树脂组合物4a。
如图1(b)所示,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11可以在绝缘体4的外周形成电磁屏蔽体5,进而也可以在该电磁屏蔽体5的外周形成外皮6。
另外,如图1(c)所示,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12可以捻合多根单一可挠性非卤素电线13而形成绝缘体芯14,所述单一非卤素电线13用绝缘体4被覆导体3而形成。可以在该绝缘体芯14的外周设置屏蔽层15,进而也可以在该屏蔽层15的外周设置成为一个整体的外皮16。
如图2所示,多根(这里为7根)单线2被捻合成子捻线7,多根(这里为19根)子捻线7被捻合成母捻线8,该母捻线8形成导体3。
在此,说明单线2的直径为0.12~0.31mm所产生的作用效果。
一般地,单线直径越细,电线的可挠性越会增加,然而单线直径越细,在除去绝缘体、压接端子等末端加工时越容易产生单线断裂。在本发明中规定了单线直径为0.31mm以下。这是由于,单线直径为0.31mm以下时,可得到目标可挠性。并且,在本发明中规定了单线直径为0.12mm以上。单线直径为0.12mm时,难以发生单线断裂,末端加工容易。由此,将单线直径规定为0.12~0.31mm的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1可得到目标可挠性,并且末端加工容易。
多根单线2捻合成子捻线7,多根子捻线7捻合成母捻线8而构成导体3,从而可挠性提高。
本发明人如上所述,通过组合单线2的直径为0.12~0.31mm以及使用绝缘体4这两个条件,发现首次实现期望的可挠性。
绝缘体4产生的作用效果取决于绝缘体4的组成,因此同时说明其组成。绝缘体4是在导体3的周围被覆并交联被覆材料的绝缘体。因此,首先说明被覆材料。
用于被覆材料的乙烯基单体是在分子结构中含有氧的乙烯基单体。
并且,将在分子结构中含有氧的乙烯基单体作为原料的一部分的后述的乙烯系共聚物在燃烧时会向燃烧场所放出已经氧化的低分子分解物,从而具有降低燃烧能的效果。因此,由向树脂成分材料中添加金属氢氧化物而得到的被覆材料形成绝缘体对于非卤素阻燃化是有效的。
这里,广泛用作非卤素树脂组合物的基体聚合物的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在高温时醋酸会脱离,分子链容易断裂,同时向环境中放出醋酸。这样EVA耐热性较差。并且,从EVA脱离醋酸时,醋酸可能会腐蚀设置在环境中的周边机器。因而,本发明中,含有醋酸乙烯酯(VA)的EVA不适于被覆材料。
分子结构中含有氧的除醋酸乙烯酯以外的乙烯基单体在乙烯系共聚物中含有25~40重量%。也就是说,乙烯系共聚物包括25~40重量%的乙烯基单体和75~60重量%的乙烯。乙烯基单体不足25重量%时,乙烯系共聚物的柔软性不足。乙烯基单体超过40重量%时,乙烯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接近常温,从而耐寒性会急剧降低。为了得到适宜的阻燃性,优选乙烯系共聚物为树脂成分材料的主成分(占50重量%以上的成分)。
将这样得到的乙烯系共聚物作为主成分,将上述弹性体作为副成分,通过混合上述主成分和副成分形成树脂成分材料,混合该树脂成分材料和金属氢氧化物而形成被覆材料。
作为主成分的乙烯系共聚物为乙烯基单体和乙烯化学结合的共聚物。该乙烯系共聚物可以混合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乙烯-丙烯酸类橡胶、乙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马来酸改性EEA、马来酸改性EBA、马来酸改性EMA、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
综合判断耐热性、材料成本、阻燃性、可挠性等各特性时,作为乙烯系共聚物,EEA或EMA最适合。特别是由低温聚合工艺合成的EMA通过使丙烯酸甲酯(MA)含量高至30%以上且为高分子量,兼具柔软性和强度。
作为副成分的弹性体为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PR)、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橡胶(EPDM)、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加氢NBR、丙烯酸类橡胶、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橡胶、乙烯-辛烯共聚物橡胶(EOR)、乙烯-(1-丁烯)共聚物橡胶(EBR)、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EPR等烯烃系橡胶以1微米以下的尺寸分散到聚丙烯(PP)中的反应器合金型(植入型)热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SBS)、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SIS)、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SEBS)等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SBR)、加氢SBR、苯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混合物。
从提高可挠性的角度考虑,作为副成分的弹性体优选为在分子内没有结晶的橡胶状聚合物。为了容易地混炼加工,优选以颗粒状供给。优选材料成本低。作为可以颗粒状供给、材料成本低的聚合物,EOR最适宜。另外,考虑耐油性时,优选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橡胶。
一般地在乙烯系共聚物中乙烯基单体的含量为25重量%以上时,极性增加,混炼加工或挤出加工时粘结性增大,在加工方面特性降低,从而即使在本发明中被覆材料的粘结性也可能会增大。因此,为了防止粘结性的增大,本发明人发现被覆材料中相对于100重量份树脂成分材料添加不超过金属氢氧化物的5重量%的润滑剂是有效的。由此可以兼顾柔软性(乙烯基单体的含量25重量%以上)和加工性(添加润滑剂)。
这里,润滑剂的熔点为100℃以下,可以是脂肪酸金属盐、脂肪酸酰胺、脂肪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或者这些物质的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进而,通过添加润滑剂,发现被覆材料的阻燃性也提高这一预料外的现象。相反,添加熔点超过100℃的材料时,被覆材料的阻燃性降低。其理由不明确,但是通常被推测是,脂肪酸金属盐、脂肪酸酰胺、脂肪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或者它们的衍生物在极性比较高的聚合物中其一部分也发挥内部润滑剂和无机粒子的分散剂的功能。在作为被覆材料的混炼加工温度的100℃左右的温度下,这些润滑剂不熔融而以结晶状态存在时,不仅不会提高作为阻燃剂的金属氢氧化物的分散性,而且自身也是可燃物,由此可推定会降低阻燃性。
润滑剂的添加量以最大值存在。如果润滑剂的添加量超过金属氢氧化物的5重量%时,阻燃性会急剧降低。因此,润滑剂的添加量不超过金属氢氧化物的5重量%的量是适宜的。
作为脂肪酸金属盐可举出蓖麻油酸、蓖麻油酸钙、油酸锌等熔点为100℃以下的不饱和脂肪酸金属盐。
作为不饱和或饱和脂肪酸酰胺中熔点为100℃以下的脂肪酸酰胺可举出油酸酰胺、芥子酸酰胺、月桂酸酰胺等单酰胺及亚乙基双羟基硬脂酸酰胺等二酰胺。
作为脂肪酸酯可举出巴西棕榈蜡、褐煤酸酯、部分皂化褐煤酸酯。
作为多元醇的脂肪酸酯可举出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山梨糖醇酐等多元醇与碳原子数8~30的脂肪酸的部分或完全酯,例如有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聚乙二醇单或二硬脂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月桂酸酯、季戊四醇四豆蔻酸酯、大豆油、亚麻籽油等。
作为多元醇的脂肪酸酯的衍生物可举出环氧化大豆油、环氧化亚麻籽油。
以上列举的润滑剂中,从对被覆材料赋予润滑性的效果和阻燃性来判断时,优选油酸酰胺。
这样,本发明中,通过混合树脂成分材料和金属氢氧化物,进一步添加润滑剂,形成被覆材料。
金属氢氧化物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树脂成分材料为50~300重量份,只要在该范围,添加量没有特别规定。不足50重量份时,阻燃性效果过小;超过300重量份时,电线的耐磨耗性降低,加工时容易产生外伤。
作为金属氢氧化物系阻燃剂可举出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OH)3)、水滑石、铝酸钙水合物、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硬质粘土等。作为氢氧化镁可举出合成氢氧化镁、粉碎天然水镁石矿石得到的天然氢氧化镁、与Ni等其他元素的固熔体等。从机械特性、分散性、阻燃性方面考虑,由激光式粒度分布计测定的平均粒径4微米以下且10微米以上的粗粒成分为10%以下的氢氧化物更为适宜。考虑到耐水性、耐热性、分散性,也可以按照常用方法由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硅烷系偶合剂、钛酸盐系偶合剂或者丙烯酸类树脂、酚树脂、具有阳离子性或非离子性的水溶性树脂等对这些粒子表面进行表面处理,特别优选由硅烷系偶合剂进行表面处理。
被覆材料在导体上被覆后,进行交联而形成交联树脂组合物。为了提高耐热性进行交联。交联方法存在有利用有机氧化物的过氧化物交联、利用硫氧化物的硫磺硫化等化学交联、利用电子射线或放射线等的照射交联、利用其他化学反应的交联等,可以适用任意的交联方法。过氧化物交联由于耐热性优异,制造成本低,因此优选。
另外,被覆材料中根据需要可以添加阻燃助剂、抗氧化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软化剂、增塑剂、无机填充剂、相熔化剂、稳定剂、交联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着色剂等添加物。作为阻燃助剂存在磷系阻燃剂、硅酮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硼酸阻燃剂、钼化合物、锌化合物等。
作为适用本发明的非卤素电线的导体尺寸(截面积)有实施例中描述的35SQ、22SQ。除此以外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所有导体尺寸的非卤素电线。
另外,可以对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进行对捻、集合捻或者不捻合而集束。在其外周可以被覆非卤素外皮。
作为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的用途有,盘内布线用途、车辆用途、汽车用途、机器用途、电力用途、金属通信用途、控制用途等。在这些用途中,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的布线容易性优异。对于混合动力汽车、使用二次电池或燃料电池的电动汽车等,由于以大电流通电,因此可使用导体尺寸比较大的20SQ以上的电线。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也适于这种导体尺寸比较大的汽车用电线。另一方面,在连接器、变换器等电气部件领域,由于紧凑化的要求强烈,因此,电线的布线空间极其狭窄,在连接器附近电线被以大的弯曲布线。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也适于这种以大的弯曲布线的电线。
绝缘体有时也直接接触导体。绝缘体中的树脂由于导体的金属离子而劣化。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以在导体表面实施镀锡、镀镍、镀银、镀金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向形成绝缘体的被覆材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和金属螯合剂。抗氧化剂优选为受阻酚系化合物和受阻胺系化合物。更优选在这些抗氧化剂中并用硫醚化合物等硫系抗氧化剂或亚磷酸盐化合物。作为金属螯合物可举出三嗪系化合物、三唑系化合物、肼系化合物、草酸系化合物、水杨酸系化合物。
为了容易地剥离在末端的绝缘体,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设置分隔带。分隔带可以通过卷绕在导体的外周而设置。作为分隔带的材料可举出树脂、纸、布、金属箔。使用尼龙或聚酯作为分隔带的材料时,可以使剥离绝缘体的作业的作业性良好。
通过在绝缘体的外周形成由金属线的编织物、金属带、导电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构成的电磁屏蔽体,可以减少出入导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电噪声。在绝缘体的外周挤出被覆体积电阻率为1Ω·cm以下的导电性树脂时,制造速度显著提高,因此更为优选。
[实施例]
表1
Figure S071E7857620070907D000091
如表1所示,使用外径不同的7种镀锡的铜单线制作8种导体。导体(a)~(d)的导体尺寸为35SQ,导体(e)~(h)的导体尺寸为22SQ。详细的导体构成由母捻线根数/子捻线根数/单线直径(mm)表示。母捻线根数为用于1根母捻线8的子捻线7的根数,子捻线根数为用于1根子捻线7的单线2的根数。对于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单线直径为0.12~0.31mm,因此导体(b)、(c)、(f)、(g)适于本发明。导体(a)、(e)的单线直径不足0.12mm,导体(d)、(h)的单线直径超过0.31mm。
表2
Figure S071E7857620070907D000101
如表2所示,使用各种材料制作15种被覆材料,对各被覆材料赋予配合序号#1~#15。材料中,(a)~(d)为本发明的含有乙烯基单体的乙烯系共聚物,(e)为比较用的含有乙烯基单体的乙烯系共聚物,(f)的EVA为用作现有绝缘体的材料,(g)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橡胶(EOR)为弹性体,(h)的丙烯酸类橡胶ベイマツクDP为在本发明中作为制作树脂成分材料的副成分的聚合物,(i)的氢氧化镁キスマA为金属氢氧化物,(j)的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和(k)的DLTDP为抗氧化剂,(1)的DCP为交联剂,(m)~(s)为润滑剂。各材料的栏中记入的数值为配合量,润滑剂的栏的括号内为相对于金属氢氧化物的重量%。
表2中所示的被覆材料中,配合序号#1~#5、#7~#10、#12~#15的被覆材料适合于本发明。即,使25~40重量%的含有氧的乙烯基单体与75~60重量%的乙烯化学结合而形成乙烯系共聚物,混合该乙烯系共聚物(主成分)和弹性体(副成分)而形成树脂成分材料,混合该树脂成分材料和金属氢氧化物而得到绝缘材料。配合序号#6的被覆材料由于使用了EVA,因此,耐热性较差,从而不适合于本发明。配合序号#11由于乙烯基单体(EA)低至19重量%,因此硬且可挠性较差,从而不适合于本发明。
用75L捏合机混炼表2的各配合序号#1~#15对应的材料。混炼后,将混炼物投入50nm进料器(フイ—ダ—ル—ダ—),通过丝束切断机颗粒化后(具有混炼颗粒化交联剂以外的成分的第1次颗粒化工序和向该混炼颗粒中添加交联剂而再次混炼颗粒化的第2次颗粒化工序),将该颗粒化的混炼物作为电线被覆用混合物。该电线被覆用混合物为制作绝缘体4的被覆材料。
接着,以表3~表5所示的组合使用表1的导体和表2的被覆材料,制作具有图1所示的截面结构的33种非卤素电线(本发明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1和比较用的非卤素电线)。即,通过4.5英寸连续蒸汽交联挤出机与导体(a)~(h)同时挤出配合序号#1~#15的被覆材料,进行交联而得到非卤素电线。绝缘体的厚度为1.0mm,交联使用1.8MPa的高压蒸汽来进行。表3和表4表示的是实施例$1~$23,表5表示的是比较例&1~&10。
将这样得到的非卤素电线1用于接着说明的评价或试验,结果示于表3~表5中。
表3
Figure S071E7857620070907D000121
表4
Figure S071E7857620070907D000122
表5
Figure S071E7857620070907D000131
(1)混炼加工性的评价
在混炼电线被覆用混合物时,以电线被覆用混合物对75L捏合机的粘结性评价混炼加工性。粘结严重、损失多的设定为×,稍稍看到粘结但可以混炼作业的设定为△,顺利地剥离且混炼作业也良好进行的设定为○,○和△为合格。也就是说,如果可以顺利的混炼作业,则混炼加工可认为是容易的。
(2)耐热性试验
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非卤素电线取出导体,用JIS3号哑铃冲压绝缘体4,制作试验片。在150℃对试验片热处理3000hr后,进行拉伸试验。加热后的伸长率超过200%的设定为○,加热后的伸长率为100%以上不足200%的设定为△,加热后的伸长率不足100%的设定为×,○和△为合格。也就是说,加热后拉伸时的伸长率如果为100%以上,则可以认为耐热性优异。
(3)可挠性试验
使用图3所示的可挠性试验装置。将一端固定在底座31上的非卤素电线32的另一端从底座31的端部向空间突出200mm,在该另一端垂下锤子33。锤子33的重量Y(N)与导体截面积X(mm2)的关系确立为Y=X/11.7。即,导体尺寸为35SQ时,锤子33的重量Y为3.0N,导体尺寸为22SQ时,锤子33的重量Y为1.9N。将底座31的上面与非卤素电线32的另一端的落差设定为弯曲量。弯曲量不足50mm的设定为×,弯曲量为50mm以上不足100mm的设定为△,弯曲量超过100mm的设定为○,○和△为合格。也就是说,弯曲量如果为50mm以上,则可以认为可挠性优异。
(4)燃烧试验
通过根据ISO6722的45度倾斜燃烧试验调查阻燃性。取走火焰后,测定直至自己熄灭的时间(燃烧时间)。燃烧时间不足10秒钟的设定为○,燃烧时间为10秒钟以上70秒钟以下的设定为△,燃烧时间超过70秒钟的以及完全燃烧的设定为×,○和△为合格。也就是说,燃烧时间如果为70秒钟以下,则可以认为阻燃性优异。
(5)末端加工性
通过V刃旋转滑片型末端剥皮机(日通电子工业制造ITS50X)除去非卤素电线的末端部25mm的绝缘体,调查有无发生单线断裂。调节刀片侵入深度和刀片旋转量以不产生切削残余,针对各实施例、比较例的非卤素电线分别除去100根的绝缘体。目视观察进行了该末端加工的部分的导体,计数单线断裂的根数。单线断裂1根以上时判定为单线断裂,进行了末端加工的非卤素电线的100根中2根以上发生单线断裂的设定为×,1根以下发生单线断裂的设定为○,○为合格。也就是说,进行了末端加工的100根非卤素电线中如果单线断裂为1根以下,则末端加工可以认为是容易的。
(6)耐寒试验
将非卤素电线和半径为非卤素电线的外径4倍的芯轴在冷却槽中于-45℃下冷却60分钟,在该冷却槽内将非卤素电线在芯轴上卷绕3圈。此时,绝缘体产生开裂或裂纹的设定为×,没有开裂和裂纹的设定为○,○为合格。也就是说,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例如-45℃)下弯曲规定曲率时,如果绝缘体没有异常,则可以认为耐寒性优异。
以上的试验结果记载在表3~表5中,参照该结果来评价实施例$1~$23、比较例&1~&10的非卤素电线。
使用了适合于本发明的导体(b)、(c)、(f)、(g)中的任意一个,并且使用了适合于本发明的配合序号#1~#5、#7~#10、#12~#15的被覆材料中的任意一个的实施例$1~$23的非卤素电线1在全部试验中均为合格。即,这些非卤素电线1实现了可挠性优异的目的,并且混炼加工容易,耐热性优异,阻燃性优异,末端加工容易,耐寒性优异。
相反,使用了由于单线直径大于规定值而不适合于本发明的导体(d)、(h)中的任意一个的比较例&3~&6的非卤素电线的可挠性较差。另外,使用了由于单线直径小于规定值而不适合于本发明的导体(a)、(e)中的任意一个的比较例&7~&10的非卤素电线的末端加工性较差。
另外,使用了适合于本发明的导体(b),但使用了不适合于本发明的配合序号#6、#11的被覆材料的比较例&1、&2的非卤素电线的耐热性、耐寒性、可挠性等较差。
在此,着眼于比较例&3、$5时,尽管用于这些实验的配合序号#9的被覆材料在表2的被覆材料中为最柔软的被覆材料,但是可挠性并不充分。由此可以认为,为了实现可挠性的目标,将单线直径设定于本发明的规定值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着眼于比较例&2时,尽管用于该实验的导体(b)的单线直径在本发明的规定值内,但是可挠性并不充分。由此可以认为,为了实现可挠性目的,以适合于本发明的材料构成导体和被覆材料二者是非常重要的。
比较例&1由于含有氧的乙烯基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因而耐热性不合格。

Claims (11)

1.一种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用绝缘体被覆了捻合多根单线的导体,其中,所述单线的直径为0.12~0.31mm,所述绝缘体为如下形成的交联树脂组合物:将包含25~40重量%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氧的除醋酸乙烯酯以外的乙烯基单体的乙烯系共聚物作为主成分,将弹性体作为副成分,混合该主成分和副成分而形成树脂成分材料,混合该树脂成分材料和金属氢氧化物而形成被覆材料,在该被覆材料被覆于所述导体后,进行交联而形成交联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树脂成分材料添加50~300重量份所述金属氢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乙烯基单体的乙烯系共聚物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乙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马来酸改性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马来酸改性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马来酸改性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乙烯基单体的乙烯系共聚物是乙烯-丙烯酸类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PR)、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橡胶(EPDM)、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加氢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橡胶、乙烯-辛烯共聚物橡胶(EOR)、乙烯-(1-丁烯)共聚物橡胶(EBR)、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烯烃系橡胶以1微米以下的尺寸分散到聚丙烯(PP)中的反应器合金型热塑性弹性体、选自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SBS)或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SIS)或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SEBS)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SBR)、加氢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SBR)、苯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弹性体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丙烯酸类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树脂成分材料,所述被覆材料添加所述金属氢氧化物的5重量%以下的润滑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的熔点为100℃以下,其为脂肪酸金属盐、脂肪酸酰胺、脂肪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或者多元醇的脂肪酸酯的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单体为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甲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体的表面实施镀锡、镀镍、镀银、镀金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体的外周卷绕由树脂、纸、布、金属箔中的任意一种构成的分隔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挠性非卤素电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形成由金属线的编织物、金属带、导电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构成的电磁屏蔽体。
CN2007101478576A 2006-08-31 2007-08-31 可挠性非卤素电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6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6068 2006-08-31
JP2006236068 2006-08-31
JP2006-236068 2006-08-31
JP2007181572 2007-07-11
JP2007-181572 2007-07-11
JP2007181572A JP5286707B2 (ja) 2006-08-31 2007-07-11 可とう性非ハロゲン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6262A CN101136262A (zh) 2008-03-05
CN101136262B true CN101136262B (zh) 2011-03-16

Family

ID=39149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785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6262B (zh) 2006-08-31 2007-08-31 可挠性非卤素电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88893B2 (zh)
JP (1) JP5286707B2 (zh)
CN (1) CN1011362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1368A (zh) * 2010-05-26 2010-10-06 江苏巨业电缆有限公司 耐125℃等级低烟无卤阻燃铁路机车单芯电缆绝缘橡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36788A (ja) * 2006-08-31 2013-07-11 Hitachi Cable Ltd 可とう性非ハロゲン電線
CN101763914B (zh) * 2009-10-26 2011-06-08 昆山爱光电子有限公司 按摩椅振动束线
JP5527252B2 (ja) * 2010-02-25 2014-06-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ケーブル
JP2012082278A (ja) * 2010-10-08 2012-04-2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樹脂組成物、成形物品及び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絶縁電線
CN102110494B (zh) * 2011-03-22 2012-01-11 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
CN102496412A (zh) * 2011-12-16 2012-06-13 苏州市东沪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焊机电缆
US20140329091A1 (en) * 2011-12-22 2014-11-0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cross-linked polyolefins
JP5776755B2 (ja) * 2012-12-18 2015-09-0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ケーブル
JP6202390B2 (ja) * 2012-12-27 2017-09-2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電線及びケーブル
CN103012696B (zh) * 2012-12-31 2015-07-22 东莞英铭化工有限公司 环氧基改性电镀银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214291A (ja) * 2013-04-30 2014-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線
CN103265750B (zh) * 2013-05-24 2016-03-02 安徽长园智豪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乙烯-丙烯酸甲酯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021746B2 (ja) * 2013-06-14 2016-11-0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電線
JP2015046372A (ja) * 2013-07-30 2015-03-1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付き電気絶縁ケーブル
CN103923534A (zh) * 2014-04-13 2014-07-16 王勇 一种三元乙丙橡胶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DE112015001842T5 (de) * 2014-04-16 2017-01-19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Isolierende Harzzusammensetzung und isolierter elektrischer Draht
JP6300094B2 (ja) * 2014-07-07 2018-03-2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ノンハロゲン架橋性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架橋絶縁電線及びケーブル
WO2016061761A1 (zh) * 2014-10-22 2016-04-28 徐睿 一种塑胶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095995A (ja) * 2014-11-13 2016-05-2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電線およびケーブル
JP2016095994A (ja) * 2014-11-13 2016-05-2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電線およびケーブル
JP6398662B2 (ja) * 2014-12-03 2018-10-0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ノンハロゲン架橋性樹脂組成物、架橋絶縁電線及びケーブル
US10703890B2 (en) 2015-06-29 2020-07-07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crosslinked polyolefins with peroxide initiator
CN105367859A (zh) * 2015-08-16 2016-03-0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一种耐高温防潮工业用电缆
CN105542301A (zh) * 2016-01-04 2016-05-04 安徽瑞侃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优异热稳定性的电缆绝缘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3337B (zh) * 2016-09-28 2020-08-25 江苏达胜高聚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低烟无卤防油高性能电力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18074233A1 (ja) * 2016-10-19 2019-09-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絶縁電線及び絶縁性樹脂組成物
JP7163034B2 (ja) * 2018-02-07 2022-10-3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多層絶縁電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65324B2 (ja) * 2018-07-31 2023-04-2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絶縁電線、ケーブル
JP6908580B2 (ja) * 2018-12-27 2021-07-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被覆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11378220B (zh) * 2018-12-29 2022-08-30 宁波市青湖弹性体科技有限公司 替代屏蔽磁环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936268B2 (ja) 2019-03-20 2021-09-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被覆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7252171B2 (ja) 2020-05-01 2023-04-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被覆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13563521B (zh) * 2021-09-22 2021-12-28 北京能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20230072131A (ko) * 2021-11-17 2023-05-24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스피커 케이블용 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피커 케이블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0483A (zh) * 2002-07-09 2004-03-10 ס�ѵ�װ��ʽ���� 烯烃树脂组合物及包覆的电线
CN1209405C (zh) * 2002-06-21 2005-07-0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氢氧化镁无卤阻燃聚乙烯复合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92775A (ja) * 1988-05-18 1989-11-27 Toshiba Corp 撚り線導体の接続方法
JPH09190721A (ja) * 1996-01-05 1997-07-22 Hitachi Cable Ltd 電線・ケーブル
JP4615075B2 (ja) 1998-12-28 2011-01-1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難燃性電線・ケーブル
JP3446952B2 (ja) * 1999-01-20 2003-09-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絶縁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絶縁電線
JP2000276953A (ja) * 1999-03-23 2000-10-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被覆電線
JP2000327858A (ja) 1999-05-19 2000-11-28 Hitachi Cable Ltd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電線・ケーブル
JP2000336225A (ja) * 1999-06-01 2000-12-0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線・ケーブル
JP2001110236A (ja) 1999-08-02 2001-04-20 Fujikura Ltd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難燃性電線・ケーブル
JP3439166B2 (ja) * 1999-12-28 2003-08-2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絶縁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絶縁電線
JP4652526B2 (ja) * 2000-05-12 2011-03-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絶縁電線
JP4884581B2 (ja) * 2000-05-31 2012-02-2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絶縁電線
JP4809517B2 (ja) * 2000-07-19 2011-11-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絶縁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絶縁電線
US6756440B2 (en) * 2000-12-12 2004-06-2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re resistant resin composition and electrical wire having fire resistant covering
JP4999035B2 (ja) 2003-03-20 2012-08-1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絶縁電線用樹脂複合材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405C (zh) * 2002-06-21 2005-07-0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氢氧化镁无卤阻燃聚乙烯复合材料
CN1480483A (zh) * 2002-07-09 2004-03-10 ס�ѵ�װ��ʽ���� 烯烃树脂组合物及包覆的电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1368A (zh) * 2010-05-26 2010-10-06 江苏巨业电缆有限公司 耐125℃等级低烟无卤阻燃铁路机车单芯电缆绝缘橡胶
CN101851368B (zh) * 2010-05-26 2011-12-21 江苏巨业电缆有限公司 耐125℃等级低烟无卤阻燃铁路机车单芯电缆绝缘橡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86707B2 (ja) 2013-09-11
JP2008084833A (ja) 2008-04-10
CN101136262A (zh) 2008-03-05
US20080053696A1 (en) 2008-03-06
US7488893B2 (en) 2009-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6262B (zh) 可挠性非卤素电线
KR101051199B1 (ko) 난연성 수지조성물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절연전선, 절연실드전선, 절연케이블 및 절연튜브
JP5659450B2 (ja)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電線・ケーブル
CN101578334B (zh) 无卤阻燃树脂复合材料以及采用该复合材料的电线和电缆
JP6229942B2 (ja) 鉄道車両用絶縁電線及び鉄道車両用ケーブル
CN106397947B (zh) 无卤阻燃性树脂组合物、绝缘电线和电缆
CN101946289B (zh) 电线包覆用树脂材料、使用该电线包覆用树脂材料的电线以及阻燃电缆
JP2015000913A (ja)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電線及びケーブル
CN1894330B (zh) 交联型阻燃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组合物的绝缘电线和线束
JP5907015B2 (ja) 鉄道車両用電線および鉄道車両用ケーブル
JP2016134381A (ja) 絶縁電線およびケーブル
JP4994606B2 (ja) ノンハロゲン系絶縁電線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05314516A (ja)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JP2017050189A (ja)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絶縁電線及びケーブル
JP4615075B2 (ja)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難燃性電線・ケーブル
JP2013136788A (ja) 可とう性非ハロゲン電線
KR20140049606A (ko) 비할로젠 난연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전선·케이블
JP2010111760A (ja) ノンハロゲン樹脂組成物、ノンハロゲン絶縁電線、及びノンハロゲンケーブル
JP6738547B2 (ja) 絶縁電線およびケーブル
JP4762794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難燃性樹脂組成物、難燃性絶縁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07329013A (ja) 難燃性絶縁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09476883B (zh) 绝缘树脂组合物和绝缘电线
JP2007329012A (ja) 難燃性絶縁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06002117A (ja)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線・ケーブル
JP2001002840A (ja)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介在物および難燃性電線・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31